四川省情与四川发展战略

时间:2019-05-12 16:14: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四川省情与四川发展战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四川省情与四川发展战略》。

第一篇:四川省情与四川发展战略

四川省情与发展战略(要点选编)

1、“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仍然是四川最大的省情,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初级阶段特征更为明显仍然是四川最大的实际,发展不足、发展水平不高仍然是四川最大的问题。

从区域联系看,四川是云贵藏青甘等省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是西南、西北和中部地区的重要结合部;从市场联动看,四川是西部特别是西南地区各种要素和商品的重要集散地;从交通联结看,四川是承接华南华中、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中亚东南亚的重要交汇点和交通走廊。

2、指导思想:“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作为全省工作的总体取向。加快发展是当务之急、民心所向,科学发展是本质要求、根本途径,又好又快发展是奋斗目标、检验标准,三者有机统一,要全面理解、统筹把握。

3、战略定位:辐射西部、面向全国、融入世界的西部经济发展高地。

4、发展格局:“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形成新的发展格局。“一枢纽”,就是建设贯通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的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三中心”,就是建设西部物流中心、商贸中心和金融中心;“四基地”,就是建设重要战略资源开发基地、现代加工制造业基地、科技创新产业化基地、农产品深加工基地。

为此,要在做强自身实力上狠下功夫,显著提升产业聚集力、要素转化力、市场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巩固和发展我省在西部经济格局中的优势地位,以及在全国经济格局中的重要地位。

5、发展思路:推进四川跨越发展,要坚持“一主、三化、三加强”的基本思路,即以工业强省为主导,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强开放合作,加强科技教育,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6、重点打造成都平原城市群、川南城市群、攀西城市群和川东北城市群等“四大城市群”。

7、“三步走”新目标: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省委九届四次全会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进行了适当调整,到2020年,要实现三步走:第一步,到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力争达到15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8000元左右;第二步,到2015年,生产总值力争达到26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1000元左右;第三步,到2020年,生产总值力争达到47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5000元左右,实现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以上,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8、“四破四强化”:认识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推进跨越发展,首先要从观念上突破。四川不是盆地的四川,而是西部的四川、中国的四川、面向世界的四川。要在实干中解放思想,在发展中统一认识,破除盆地观念,强化开放意识;破除内陆观念,强化前沿意识;破除自满观念,强化进取意识;破除休闲观念,强化爬坡意识。

9、“三向拓展、四层推进”的开放战略:“三向拓展”即突出南向,以西南出海大通道、南方丝绸之路为纽带,扩大与东盟和南亚国家的经贸联系。要加强东向,依托通江达海快速通道,强化对欧美、东亚等地区市场的开拓。要畅通西向,开发中亚、俄罗斯等新兴市场。

“四层推进”即扩大区域合作,以市场辐射和经济带动为主题,努力加强西南协作和与周边省(区、市)的合作。要强化次区域合作,以互动共进为主题,共同建设成渝经济区。要促进泛区域合作,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题,主动融入泛珠三角合作,扩大与台港澳地区的交流合作,积极对接长三角合作,同时加强与中部省(市)的合作。要积极参与国际区域合作,以拓展市场、互补发展为主题,主动融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加强与东盟的合作。

——上述摘自刘奇葆2007年12月28日《在省委九届四次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10、“两个加快”: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是我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任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最大的形势,是必须紧紧围绕的中心

工作。

——上述摘自刘奇葆2008年12月25日《在四川省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1、三个全面推动:全面推动灾后恢复重建、全面推动“八项民生工程”、全面推动“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发展规划实施。

12、“7+3”产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能源电力、油气化工、钒钛钢铁、饮料食品和现代中药等7个优势产业,积极培育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生物工程等3个有潜力的产业。

——上述摘自《2009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13、“四个特别”:领导干部要特别讲大局、特别讲付出、特别讲实干、特别讲纪律。——上述摘自刘奇葆2008年10月24日《在中共四川省委九届六次全体会议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

14、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始终是做好四川工作的根本保证,加快发展始终是做好四川工作的第一任务,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始终是做好四川工作的基本方法,务实创新、爬坡破难始终是做好四川工作的突出要求,全省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始终是做好四川工作的坚强依靠。

15、新形势下推进我省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任务是:到2020年,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保障粮食自求平衡,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业市场竞争力和综合效益明显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以上,农村消费水平大幅提升,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村民自治制度更加完善,农民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农村社会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上述摘自2008年10月24日《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九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

16.一极一轴一区块:一极,即成都都市圈增长极,主要包括成都、德阳、绵阳、眉山、雅安全市,以及资阳市雁江区、乐至县、简阳市,遂宁市船山区、大英县、射洪县,乐山市市中区、沙湾区、五通桥区、峨眉山市、夹江县。一轴,即成渝通道发展轴,主要包括自贡、宜宾、南充全市,以及泸州市江阳区、纳溪区、龙马潭区、叙永县、古蔺县,内江市东兴区、资中县、威远县,乐山市犍为县、井研县、金口河区、马边县、峨边县、沐川县,遂宁市蓬溪县,广安市岳池县。一区块,即环渝腹地区块,主要包括达州全市,以及广安市广安区、武胜县、邻水县、华蓥市,泸州市合江县、泸县,资阳市安岳县,内江市隆昌县,遂宁市安居区。

17.“三化”草地治理:“三化”指草地的退化、沙化、盐渍化。“三化”草地治理主要是通过实行草场围栏封育,禁牧、休牧、划区轮牧,适当建设人工草地和饲草料基地,大力推行舍饲圈养等途径,逐步恢复草原植被。

18.藏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从2009年至2012年4年内,政府投资50亿元,解决10万户、50万藏区牧民的定居问题,实现“家家有固定住房、户户有新帐篷、村村有村民活动中心”。

19.彝区“三房”改造工程:为改善彝族聚居区彝族同胞居住条件,省委、省政府计划到2012年,帮助8万户彝族同胞改造瓦板房、石板房、茅草房。

20.五大流域:指流经我省的金沙江、岷江、沱江、嘉陵江、长江干流(四川段)5大河流。

21.藏区“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从2009年到2013年,在全面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每年组织藏区1万名初中毕业生和未升学的高中毕业生到内地接受职业教育。支持藏区发展职业教育,办好中职学校,使藏区中职学校年招生规模由现在的不到3000人发展到4000人。

22.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从2000年起,国家为解决农村和偏远山区农民看电视难,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地方财政配套为辅,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十一五”期间四川要让15万个20户以上已通电的自然村实现通广播电视。

23.八项民生工程:加大教育助学、劳动就业、扶贫解困、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百姓安居、道路交通、环境整治方面的投入力度,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

24.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

25.“3212”战略:“3”指三大规划,即“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建设规划、四川省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四川省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规划;“2”指重点推进现代畜牧业和现代种植业加快发展;“1”指着力建设新农村示范片;“2”指强化土地和资金两个要素支撑。

26.“613”工程:指培育60个产业基地强县,打造100个万亩高产示范片,建设30个特色产业良种繁育基地。

27.“三江”水电基地:指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等“三江”水电基地。

28.“两个提高”、“两个带动”工程:“两个提高”指在大企业大集团中率先实施“提高消化生产高成本”和“提高技术创新产业化”能力建设;“两个带动”指以发展大企业大集团带动中小企业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29.家电下乡:运用财政、贸易政策,引导和组织工商联手,开发、生产适合农村消费特点、性能可靠、质量保证、物美价廉的家电产品,并提供满足农民需求的流通和售后服务;对农民购买纳入补贴范围的家电产品给予一定比例的财政补贴,以激活农民购买能力,扩大农村消费。

30.“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在中央财政支持下,商务部2005年在全国开始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引导和鼓励城市大中型流通企业延伸连锁经营网点到农村,在县城建配送中心(店),到乡镇和村建便民连锁“农家店”。

31.十大重点节能工程:我国《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提出的“十一五”期间重点节能工程,目的是提高能源效率,主要包括节约和替代石油工程、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工程、区域热电联产工程、余热余压利用工程、电机系统节能工程、能量系统优化工程、建筑节能工程、绿色照明工程、政府机构节能工程和节能监测(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32.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指采取财政补贴方式,对能效等级1级或2级以上的空调、冰箱、电机等10类高效节能产品以及高效照明产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进行推广应用,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高效节能产品市场份额,有效拉动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

33.禁实:指禁止使用实心黏土砖。

34.限塑:指限制塑料购物袋的生产、销售、使用。

35.三支一扶:指大学生在毕业后到农村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

第二篇:湖北省情基本特征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浅论

湖北省情基本特征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浅论

2011级 法学班管 剑

一、湖北省情基本特征

湖北位于祖国中部、长江中游、洞庭湖之北,现有12个省辖市、1个自治州、38个市辖区、24个县级市、38个县、2个自治县、1个林区。全省面积18万多平方千米。人口6000万,其中283万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4.68%,主要是土家族。

湖北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炎帝神农,诞生于此;屈原离骚,万世流芳;随州编钟,举世无双;昭君出塞,稳定边疆;三国鏖战,群英荟萃;武当神韵,独树一帜;武昌起义,惊天动地。

湖北地理位置优越,发展前景广阔。以省会武汉市为中心,距北京、上海、广州、重庆、西安等大城市均在1000公里左右,具有极强的市场集散功能和辐射能力。承东启西,贯通南北,通江达海,交通便利;气候宜人,雨量充沛,湖泊众多,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农业基础牢固,工业实力雄厚,商贸往来活跃,科教事业发达。素有“九省通衢”、“千湖之省”、“鱼米之乡”美称。

湖北资源丰富。世界第三大河流长江和它最长的支流汉江交汇于此,长江流经湖北境内1061公里,省内湖泊密布,水网纵横,素称“千湖之省”,有大小河流4000余条,总长达6万余公里,水资源极为丰富,可供开发的水能资源量3133万千瓦,居全国第4位,其中三峡工程发电量居世界各大水电站之首。现已发现的矿藏有138种,其中磷、石膏、岩盐等储量居全国前列。湖北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山水名胜与文物古迹兼备。

湖北交通发达,通讯便捷。省会武汉“九省通衢”,是我国高速铁路内陆枢纽中心,将武汉分割成武昌、汉口和汉阳三镇。京广、京九等全国主要铁路干线纵贯南北东西。公路四通八达,其中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2719公里。武汉天河机场是中国内陆重要的空港。

湖北是我国重要的工农业基地之一。工业形成了汽车、冶金、机械、电力、化工、电子信息、轻纺、建材等八大产业支柱,东风汽车公司、武汉钢铁集团等国有大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湖北是我国粮食主产区之一,省内有江汉平原和鄂北岗地两大农业基地,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粮、棉、油、淡水产品等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湖北科教实力雄厚。全省现有普通高等院校122所,在校大学生140万人,科研机构近1500多个,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64名(全国第三),引进国家“千人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118人(全国第四),均居全国前列。光电子信息、新型材料、生物工程与新医药、航天、激光、数控技术及计算机软件开发等高新技术领域的科研水平和生产能力在全国具有一定优势。继北京中关村之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国内生产总值(GDP):2012年,全省完成生产总值22250.1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3%,连续9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财政收入:2012年湖北省地方财政总收入(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与上划中央四税之和)完成3115.63亿元,增长18.0%。其中,湖北省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823.05 亿元,增长19.4%。湖北省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完成1324.43亿元,增长24.1%;非税收入完成498.62亿元,增长8.4%。全省地方一般预算支出完成3801.79亿元,同比增长18.3%,其中教育支出725.39亿元,同比增长48.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14.59元,同比增长14.5%。

GDP及比重: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848.77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1190.45亿元,增长13.2%;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8210.94 亿元,增长10.8%。三次产业结构由2011年的13.1:50.1:36.8调整为12.8:50.3:36.9。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营利性服务业及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5%、8.7%、7.2%、26.1%、5.0%、14.3%和7.7%。

农业:2012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2848.7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7%。粮食总产量2441.81万吨,连续9年丰收,比上年增产53.28万吨,增长2.2%。生猪出栏增长8.0%,禽蛋、水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7%、9.2%。油菜籽、淡水产品产量继续保持全国第一。茶叶、水果、蔬菜产量分别增长11.2%、3.8%、5.7%。林业全年植树造林任务超额完成,林业产值增长16.3%。

工业:2012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达到11230家,比上年净增1312家,增长13.2%。完成工业增加值9552.3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6%。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3065.16亿元,增长5.9%。从登记注册类型来看,国有企业增加值1424.69亿元,增长7.5%;集体企业增加值86.35亿元,增长11.8%;股份合作企业增加值34.97 亿元,增长15.2%;股份制企业增加值5739.41 亿元,增长17.7%;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1611.66 亿元,增长8.3%;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加值655.27 亿元,增长22.2%。轻工业增加值3307.19 亿元,增长20.1%;重工业增加值6245.16 亿元,增长12.0%。

外贸状况:2012年,全省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319.59亿美元,比上年下降4.8%,其中:出口194.01亿美元,下降0.6%;进口125.59亿美元,下降10.6%。

外资利用状况:2012年,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271个。全年全省实际利用外资56.66亿美元,同比增长21.7%,增幅同比提高6.8个百分点。引来省外资金实现较快增长,来鄂投资的境外世界500强企业新增12家,累计达到105家。

贫困人口和扶贫计划:2010年,全省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由上年的630.96万人减少到589.81万人,全年减贫41.15万人,超计划2.8%。2010年是全省连续实施扶贫搬迁的第7年,当年搬迁贫困户10337户、4 1348人,超计划3.3%。全年转移培训贫困劳动力54264人,超计划8.5%,就业27190人,转移就业率98%。老区建设项目区农村人平纯收入比上年增加342.4元,达到4200元。

支柱产业:湖北重点培育发展了汽车、农副食品加工、化工、钢铁、电力、建材、纺织、通用设备制造、电子信息、医药等十大 “千亿元行业”。

二、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一)加快推进“富强湖北”建设

建设“富强湖北”是一个宏伟目标,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采取多重政策措施。要按照省第十次党代会的部署,找准方向,突出重点,全方位推进“富强湖北”建设。

扩规模,提高经济总实力。在相当长时期内,做大规模始终是湖北经济发展的头等大事。要抓住当前的历史性机遇,做大规模、扩张总量。一是做大做强产业。产业是财富之“源”。必须加快构建以现代农业为基础、新型工业为核心、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二是培育壮大市场主体。要加快实施百亿企业培育计划,抓好重点企业培育试点示范,确保实现企业主体培育目标;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完善推进机制,争取更多地增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三是虚实并进放大财富效应。健康的虚拟经济是实体经济发展的“杠杆”和“助推器”,是财富迸发的“催化剂”。

转方式,提升经济竞争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是顺应当前市场变化的必然要求,更

是实现今后更好更快发展的根本措施。必须切实增强调结构、转方式的自觉性,充分运用政策和市场双重“倒逼机制”,推进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键要切实推进“三个转化”。一是质量转化为能量。二是优势转化为产业。三是产能转化为有效供给。

打基础,增强经济承载力。投资是增强经济承载力的基础。做大做实做强投资是关乎湖北长远发展的“底盘”。要认真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政策,确保全省投资规模增长幅度与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加强产业政策引导和项目库建设,重点谋划一批大交通、大市场、大产业、大服务、大生态建设项目;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把投资更多地向保障和改善民生倾斜,向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向自主创新、节能环保倾斜,着力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和要素支撑能力。

促协调,强化经济耦合力。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之间是一种互动耦合关系。没有工业化,城镇化就缺乏产业支撑,农业现代化就缺乏先进的物质技术手段;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也是产业链条延伸、用工业化理念改变传统生产方式的过程。没有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就缺乏有效载体和厚实的基础。以“三化”协调发展为总抓手,推进“富强湖北”建设,就是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努力建设工业强省,做大工业规模,提高产业竞争力,发挥工业化在“三化”中的龙头和先导作用。

(二)全面推进“创新湖北”建设

“创新湖北”建设必须整合创新资源,发挥创新优势,挖掘创新潜力,把创新作为动力之本、发展之源,使经济社会发展转入要素驱动与创新驱动并举、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并重的轨道,以创新驱动支撑和推动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

深入解放思想,形成有利于创新的发展文化。发展文化创新是创新驱动的“原动力”。推进“创新湖北”建设,关键是深入解放思想、创新观念,形成有利于创新的发展文化。解放思想永无止境,创新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是干事、创业的逻辑起点,是总动力、总闸门和总开关,是科学发展的第一动力。

深入推进改革,形成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体制机制创新是创新驱动的“核动力”。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坚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在制度建设和创新方面迈出新步伐,奋力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要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围绕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加强顶层设计,抓住关键环节,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创新的体制机制。一是以深入实施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为契机,着力推进综合性制度创新。二是以突破性发展民营经济为重点,坚定不移地推进所有制改革。三是以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为着力点,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四是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为目标,深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五是以抓落实为抓手,实施工作任务的项目化、工作推进的工程化,全面创新施政方式和工作方式。

深入推进开放先导战略,搭建有利于创新的开放平台。扩大开放是创新驱动的“外推力”。在扩大开放上做活四篇大文章:一是建设“大通关”,实现贸易投资便利化。二是拓展“大视野”,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三是构建“大体系”,推动“五外”联动发展。四是打造“大平台”,实现区域合作互利共赢。

深入推进自主创新,打造有利于创新的强大引擎。自主创新是关系国家和民族生存与发展命运的关键。在推进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进程中,必须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加快湖北发展的主攻方向,突出“四抓”。一是抓体系。大力推进创新体系建设,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技术创新体系、知识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协调统一,形成集聚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整体合力。二是抓产业。强化创新驱动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抢占未来技术和产业制高点,推动企业加快产

业转型升级;注重把自主创新与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更紧密地结合起来,把握发展方向,明确主攻重点,加强基础研究,突破核心技术;完善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鼓励创新要素向高新技术产业流动;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三是抓转化。努力把湖北的科教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竞争优势、创新优势;引导科研人员更新观念,强化市场意识,积极投身科研成果转化;引导各高校、科研院所强化服务意识,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制度性平台和要素平台。四是抓环境。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激励机制、市场环境;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科教兴鄂”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大力培养创新人才;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营造有利于“创新湖北”建设的环境支撑和社会氛围。

(三)着力推进“法治湖北”建设

良好的法治环境既是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之需,也是保障改善民主、增进群众福祉之要。我们应当牢固树立抓法治就是抓科学发展、抓和谐社会建设的理念,紧紧围绕服务重要战略支点建设这个中心,统筹兼顾、坚持不懈,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加快“法治湖北”建设进程。

提高立法质量,充分发挥法律的规范引领作用。国无法不治。建设“法治湖北”的首要环节是立法。“良法利民,恶法害民,繁法扰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表明我国已经基本实现“有法可依”,国家和地方立法已经从过去的“构建”阶段步入了“完善”阶段。当前和今后,我省地方立法应从过去的“填补空白”走向“拾遗补阙”和“日臻完善”,应当更加注重提高地方立法的质量和效益。要大力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建立和完善以人大为主导、专家与群众相结合、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地方立法机制,努力实现“五个转变”:即由重经济立法到经济社会立法并重转变,由管理型立法向服务型立法转变,由数量速度型立法向质量效益型立法转变,由粗放型立法向精细化立法转变,由注重立新法向统筹立改废转变,不断增强法规规章的统一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法治的力量在于依法办事和严格执法。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80%是由行政机关负责实施的,因此,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将政府行政行为系统纳入法治轨道是“法治湖北”建设的重点任务。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深入实施《湖北省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将法治政府建设的各项工作细化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与考核指标,为整体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打下良好基础。必须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的要求,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做到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不断提升政府执行力。要改革和完善行政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依法调整政府、市场、企业之间的关系,切实减少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进一步清理、减少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深化政务公开,加快建设政务服务体系,努力实现从全国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的省份向全国投资环境最优的省份转变。

坚持司法为民,全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正司法是保证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建设“法治湖北”,必须切实发挥司法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的特殊作用。要从人民群众司法需求出发,以维护人民利益为根本,以促进社会和谐为主线,以加强权力监督制约为重点,紧紧抓住影响司法公正、制约司法能力的关键环节,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清除体制性、机制性、保障性障碍,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要紧紧围绕公正廉洁执法的目标要求,切实加强司法规范化建设,完善司法各环节的工作规范。进一步推进审判公开、检务公开、警务公开、所务公开,把公正司法的要求落实到惩罚犯罪、保障人权、制裁违法、定纷止争、化解矛盾的全过程,以公正促公信、以公信树权威。要加强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打造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司法队伍。要完善法律援助

和司法求助制度,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让所有公民平等享受法律保护和法律服务。要加强各级党委对司法工作的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保障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积极营造有利于公正司法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弘扬法治精神,积极培育法治文化。“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形同虚设。”最重要的法律往往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弘扬法治精神,积极培育法治文化,不断强化全民法治观念和法律素质是建设“法治湖北”的一项基础性工作。20多年来,我省先后实施五个法制宣传教育五年规划,对提高全省人民的法律素养和全社会的法治化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应当看到,一些干部群众还存在法律知识欠缺、法律意识淡薄、法律信仰缺失,甚至信“访”不信“法”、信“网”不信“法”的现象。人民群众既是“法治湖北”的受益者,也是建设者。建设“法治湖北”应当突出共建共享,紧密结合“六五”普法目标任务,深入持久地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全民法制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党政机关和机关干部运用法律手段处理问题、解决矛盾的能力,不断提高公民通过法定程序表达利益诉求、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要紧紧围绕“法治湖北”建设的各项任务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注重各行业专业法的宣传,切实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法治湖北”既是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重要保障,事关湖北长治久安、兴旺发达。法治湖北的建设进程与富民强省进程是相辅相成的,我们要努力加快“法治湖北”建设,在“法治湖北”建设的生动实践中助推重要战略支点的构建,助推富民强省进程。

(四)全力推进“文明湖北”建设

“文明湖北”建设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为本、人民主体,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的原则,选择正确的路径,大力度深入持久地推进。

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努力提升精神驱动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灵魂。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指导地位,不能有丝毫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我们的共同理想信念,必须坚持、坚定、坚守,始终不渝。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导向鲜明,概括精辟,内容深邃,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积极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用先进典型和道德模范的感召力引领社会风尚,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提高舆论引导的及时性、权威性和有效性。加强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管理,规范网上信息传播秩序,推进网络文明建设。要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之成为人民群众普遍理解接受、自觉遵守奉行的价值理念,成为全省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坚持把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为文化强省和“文明湖北”建设的标志,努力提升文化影响力。

文化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提升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湖北文化资源丰富、特色突出,发展潜力巨大。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现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最主要、最根本的是要以非凡的胆识和力度,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这是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关键,也是文化发展的最大空间和潜力。要充分挖掘湖北历史文化资源,推进文化与科技、旅游、教育深度融合,积极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做大做强文化产业集群,尽快使文化产业成为我省新兴支柱产业。

坚持把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和“文明湖北”建设的支撑,努力提升生态承

载力。将生态文明纳入“文明湖北”的范畴,根本意义在于按照“两型”社会要求,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实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

坚持把人民群众素质的提升作为“文明湖北”建设的关键,培育“文明湖北”建设主体。“文明湖北”建设最终要落实到人的文明素质提升上。只有人人讲文明,社会才会文明。“文明湖北”建设是全体湖北人共享的过程,更是全体湖北人共建的过程。我们应当下大气力提升公民的文明素质,培育文明湖北人,增强湖北人魅力。要引导公民从自己做起。“正人先正己”,文明从我做起。讲文明、树新风,重要的是从自我做起。要引导公民从细节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细节如不注意,就会形成不良习惯,积重难返。要重视细节,视小为大,举轻若重,才能提升文明素质。把简单平凡的小事做好了就是不平凡,在细节上讲文明就是良好素质修养的最好体现。

(五)合力推进“幸福湖北”建设

建设幸福湖北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众多方面,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从实际出发,抓住事关全局的关键问题求突破,坚持共建共享谋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建设“幸福湖北”与这一价值取向的要求是一致的。

念好民生“八字经”。建设“幸福湖北”就是要把民生工作作为硬任务,着力念好“衣食住行、医教保业”民生“八字经”。要把劳动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大力支持自主创业,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实现就业服务的全覆盖、零距离。要把发展教育作为民生之基,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强化制度安排。建设“幸福湖北”,制度保障是根本。公平公正的制度不仅能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涌流,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种经济发展要素,促进经济发展,为幸福创造经济基础;也有利于优化配置社会资源包括公共资源,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幸福不是党和政府对人民的恩赐,而是党和政府的责任;幸福由人民共享,更要靠人民共建。“众手浇开幸福花”。建设“幸福湖北”是全省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群众是享有“幸福湖北”的主体,也是建设“幸福湖北”的主体。凡事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只有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只有让广大人民群众不断从“幸福湖北”建设中得到实惠,才能使之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才能使这一宏伟目标变成现实。作为建设“幸福湖北”的组织者、领导者,各级党委、政府要自觉肩负起造福人民的政治责任,科学规划发展蓝图,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最大限度地把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建设“幸福湖北”的伟大事业中来,坚持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真正把建设“幸福湖北”的过程变成造福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的过程。

建设“幸福湖北”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尊重规律、坚持不懈,不断用智慧和汗水培植幸福之花,探索一条符合湖北实际的幸福之路。

第三篇:论湖北省情基本特征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论湖北省情基本特征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鱼米之乡的现在与未来

我省是农业大省,历史上就有“千湖之省、鱼米之乡”的美称,建国以来一直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猪生产基地和最大的淡水产品生产基地。在计划经济时期,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商品农产品,做出了贡献。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我省农产品的生产优势得到了稳 定和加强,但是与东部沿海省份相比,在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城镇化建设等方面,步伐不快,农业的比较效益未得到有效发挥,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在拉大。因此,认识湖北省情,发挥我省农业优势,对现代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再识湖北省情,坚定发展信心

湖北农业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

一是农业资源供给总量大,资源质量与山水地形气候十分适宜农业生产。2006年底,全省农业人口3987万人,占全省人口约66%;其中,乡 村劳动力1967万人;耕地总面积4803万亩,其中,水田占59%,旱地占41%,养殖水面1100万亩,其中精养鱼池近1/3。全省兼有山地、丘陵、平原、江河、湖泊,有“七山一水二分田”地貌特征。耕地资源和淡水资源在全国都有极大优势。

二是农产品产出总量居前,生产水平较高。水稻是湖北最大的粮食作物,也是容纳就业人口最多的作物,全省约有1200万人口从事水稻生产。历史 上创粮食总产最高纪录的1997年,水稻总产364亿斤,占粮食总产的69%,在全国居第四位。2006年,水稻总产305亿斤,仍居全国第4。2000 年,湖北水稻平均亩产500公斤,在南方产区仅次于江苏、上海、四川而居第四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20%。其中,中稻单产达到590公斤,比湖南高出 2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7%。水稻品质较好,全省各具特色的地方名牌就有100多个,已有 “银凯”、“国宝”、“荆珍雪”、“金浪”、“天城” 等40多个优质稻米品牌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水稻贸易量较大,上世纪90年代前期,全省水稻商品率在40%左右,2000年达到54%,常年外销稻谷 100亿斤左右。

我省的水产业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全省可养水面、养殖面积、鱼苗产量、淡水水产品总产量和人均淡水产品占有量均居全国第一。2003年全省养殖面积997万亩,已连续18年居全国第一,总产量达287万吨,连续8年居全国首位。全省淡水产品人均占有量46公斤,超出全国平均水平30公斤,连续10年居全国之冠。全省生产鱼苗485亿尾,生产鱼种45万吨,占全国淡水鱼种产量17%,居全国第一位。

畜牧业质量优、规模大。我省已成为全国种猪供应大省,是全国种猪购买首选地。2003年全省出栏商品猪3024万头,居全国第8位,生猪头平眮体重80公斤,出栏率141%,而同期全国的平均水平分别为77.6公斤和123%。

2003年,我省蔬菜总产3503万吨,面积、产量、产值三项指标均居全国第四位;柑橘总产124万吨,居全国第六位;茶园面积180万亩,茶叶产量7.2万吨,产值13亿元,面积和产量由1996年的第七位上升到第四位,产值仅次于浙江、福建居第三位;蜂蜜产量1.2万吨,居全国第 三,50%以上的蜂产品达到无公害生产标准。

三是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湖北地处我国中部腹心地带,具有承东启西,接南纳北的枢纽特点。以省会武汉为中心,北距京、津,南距广州、港澳,西距重 庆,东距西安,均在1200公里左右,是全国东西、南北交通的重要枢纽,素有“九省通衢”之称,自古就是万商云集之地。湖北省交通四通八达,快速便捷,京 广、京

九、焦柳铁路大动脉纵贯南北,汉渝铁路横跨东西,铁路网使省内大中城市连接全国所有重要城市。长江黄金水道贯通全省1038公里,通江达海,使湖北 与沿江省市和沿海城市紧密相连。通过省境的8条国道和京珠、沪蓉、银武、随岳高速公路,使湖北成为全国公路网的重要结点。

四是科教优势明显。湖北最大的优势是科教资源优势,整体科教实力全国第三,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密集我省。武汉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 学、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工业学院、中科院油科所、湖北省农科院、武汉粮油科学研究院等都集聚武汉,其中,国家工程中心、重点实 验室21个,国家级农产品检测中心9个,省级和市州级农业科研单位17个。有一大批著名、资深、优秀的教授、专家,在粮棉油及畜牧水产育种、生物工程、粮 油加工、粮油机械制造、粮油质量检测、粮食经济、企业管理方面拥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并取得一大批国家、省部级奖励的科研成果。这是湖北省发展农业产业化强 有力的智力支撑。

五是发展基础比较好。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统计,湖北粮油加工在全国占有重要置,大米加工量居全国第2位,油菜籽加工量居全国第3 位,面粉加工量居全国第6位。粮油机械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经营规模居全国前列,特别是部分碾米、油脂机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占领了国内主要市场,并出口到 国外,全省已形成以大米、面粉、油脂、粮机为支柱的粮油加工业体系。这对与湖北产粮大省而言,发展粮食产业,提高粮食生产效益至关重要。

二、客观分析形势,抓住薄弱环节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省农业农村工作出现了一些可喜的变化。农业投入不断增加,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加强,农民的收入逐步增 加,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但是,我省农业发展中制约因素仍然很多,优势还远未得到有效发挥,农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与先进省份相比差 距还很大,应引起高度重视。

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十五”期间国家虽然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但由于过去欠账较多、基建投入相对不足、农村取消“两工”后新的劳动积 累机制尚不完善等原因,农业基础设施状况不容乐观。全省耕地有效灌溉面积已由1990年的3550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8%),下降到2006年的 308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7%)。近10多年来,基本上是年年有灾,非旱即涝,或旱涝同时发生。目前,全省40%的农田不能保收,60%的农田也只能 抗御5年一遇的灾害;全省泵站现有装机容量220万千瓦,60%的机电设备和渠系严重老化,粮食主产区的许多农业基础设施已不堪重负。此外,农业生态环境 整治、农业科技创新和农技推广体系、农产品技术质量安全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农政执法体系、农业信息体系、农产品市场等基础性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导致抗御 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

二是农产品加工落后。发达国家对农产品加工约占总量的80%,食品工业相当于农业产值的2-3倍,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比例为2:1:7,而我省农产品加工率只有40%,精深加工率不到10%。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为8:1,沿海地区为3.5:1,我省为0.8:1。湖 北省农产品加工业近几年虽有较快发展,但仍显滞后。突出问题是规模结构不合理,企业数量多但规模小,加工层次低,粮食中仍有70%以上以低层次加工品出 售。一些经过初级加工的产品,因加工不细,包装不精,给人以档次较低和质量不高的印象,从而直接影响到品牌的附加价值,也对品牌创立形成一定制约。加工转化增值能力弱,依靠农产品精深加工转化增值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低,农产品附加值少,既影响了农业和农村经济效益的提高,又制约了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产 业带的形成和农民收入的增长。

三是土地资源的约束日益突出。改革开放以来,我省耕地面积年均减少7‰,而同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一减一增”使我省人均耕地面积由 1978年的1.24亩降低到2005年的0.78亩,比全国平均水平少1/3,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6亩警戒线,人地矛盾已十分突出。耕地过 度利用,地力下降,全省土壤缺钾面积由1982年的20%上升到2005年的80%,缺硼、锌等微量元素面积达4000多万亩。工业“三废”、农药和化肥 对农业污染加重,水土流失严重,全省水土流失面积7.8万平方公里。耕地数量和质量的下降,对我省农业发展尤其是粮食生产将形成长期深远的影响。

尽管我省农业发展面临许多制约因素和困难,但发展潜力还是很大的,除了自身优势明显之外,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只要我们抓住机遇,发挥优势,湖北的农业一定大有希望。又适逢国家启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和武汉城市圈建设,为我省发展现代农业注入新动力。去年国家出台了中部崛起意见,已经设立机构负责运作。国家把我省等中部省份定位于粮食生产基地和高新农产品加工区,在产业发展、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推进改革开放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有利于我们改善农 业生产设施条件,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快农业发展步伐,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今年武汉城市圈又被批准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将给我省农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城乡统筹是试验区的七大内容之一,重点是推进户籍、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改革,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强化战略措施,加快农业发展

党的十七大提出,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湖北作为农业大省,必须发挥好自身优势,突破薄弱环节,在确保粮食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发展具有湖北特色的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一)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实施农业结构战略调整,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只有实现经济结构的转换,才能保持我省农业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才能有效地破解农业增 效、农民增收这道难题,才能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跨越。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关键是要抓好三个环节:一是调高养殖业的比重。养殖业是农业的一个重要 组成部分,发达的农业必须有发达的养殖业。我省的养殖业,既具有很好的发展基础,又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养殖业的大发展,可以促进种植业,带动加工业,还 可以实现粮食转化增值和过腹增值,促进出口农业内部结构合理化和产业间的良性循环。我省要把畜牧业和水产业作为结构调整的两大重点,通过调整,大幅度提高 养殖业在农业中的比重。二是调出地方特色。应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选择和发展当地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和产品。要以特色农业为重点实行区域化开 发,坚持因地制宜,积极发展粮棉油渔牧等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大农业。大力倡导“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的发展模式,鼓励“各走各的特色路,各打各的优 势仗”,争取建成更多的特色村、特色乡、甚至是特色县,避免产业产品结构趋同。三是调优产品质量。以提高农产品质量为中心调整优化农产品品种结构。今后,应主要在提高农产品的营养价值、适口性、安全性、供给均衡性和加工专用性等方面下功夫,大力发展无公害、有机和绿色农产品。

(二)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没有农业产业链条的延长以及产品在各个生产环节的多次升值,农业经济效益就难以从根本上提高。湖北是农业大省,但不是农业强省,农产品加工业 发展滞后是一个重要原因。发展农产品深加工特别是食品工业,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创造新的消费需求,而且可以扩大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要把农 产品加工工业作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一篇大文章来做,作为乡镇企业二次创业和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曲“重头戏”来唱,把食品加工业作为全省最大的支柱产 业来抓,并以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来促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乡村城镇化的进程。发展食品加工业,重点是要抓好农业龙头企业的建设与发展,突出“四个 字”:一是“帮”。坚持高(起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新(产品新、技术新)、大(规模大、带动面大)、外(经济外向、企业外联)、多(成份多种、形式多样)的标准,帮助龙头企业上项目,逐步形成一批具有内在联系、充满活力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界限的农业产业化企业集团。二是“扶”。要把农业 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作为各级各部门的一把手工程,通过落实责任,全面开展扶持、培育、监督、保护、协调等工作,确定一把手大部分精力抓龙头企业建设和农产 品市场开拓。在工作上切实做到“五定”,即定领导、定专班、定责任、定目标、定时限,并将龙头企业建设纳入全年工作主要考核内容。三是“引”。在龙头企业 建设投入上,不搞行政行为,不搞政府包揽,要正确引导,对每个项目都实行先选准法人、落实载体,后采取引、集、股、借等筹资办法落实投入。并积极鼓励部门 牵头、企业牵头、能人牵头招商引资。同时,加大引导工商企业进入产业化经营。四是“管”。要加强行业管理,完善配套服务,改善发展环境,促进企业健康发 展。

(三)提升农业科技水平

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以社会资本为支撑的多元化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体系,形成以农业高等院校和重点院所为依托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依托不同层 次的农业科技园建成农业技术成果孵化和转化体系。整合科技力量,加强科技攻关,抓紧组织开展对农业增产增效有重大影响的高新技术、应用技术的研究与示范推 广。健全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构建以政府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其他经营性服务主体广泛参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充 满活力的多元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鼓励社会科技人员以科技服务、技术承包、技术转让、技术入股等形式参与农业技术推广。重点推广农业高产高效模式以及 轻型简化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生态农业应用、标准化生产、高效养殖等技术。深入实施科技入户示范工程,以农业科技项目为依托,办实科技示范样板,以科技示 范户为重点,建立科技指导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推广新机制。

(四)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落实城乡统筹、全面推进小康建设的一项长期性、战略性任务。解决农村问题,必须城乡统筹考虑,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加快 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村人均资源占有量,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发展的良性互动。这是促 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实现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措施。坚持把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作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来抓,运用财政扶持的手段,以“阳光工程”为抓手,按 照“大培训、大转移、大增收、大发展”的要求,创新工作机制,造就转移的条件和环境,拓展培训转移渠道,提高培训转移效果。重点是坚持内转与外移相结合,以就地转移为主;坚持实行订单培训、定向输出,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努力做到培训即就业、培训即转移;坚持拓展工作领域,大力延伸劳动力信息网络、培养劳动 力转移中介组织和创建劳务品牌。力争每年阳光工程培训50万人,带动社会培训50万人,新增劳动力转移80万人。

(五)加快外向型农业发展

我省农业基本上是以内向型为主的产业架构,出口创汇比重不大,尽管2006年农产品出口创汇达到4.1亿美元,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但与山东 等外向型农业省份相比差距较大。加快发展外向型农业,关键是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要有所突破:一是在发展理念上要有所突破。要克服内陆意识,强化外向意识,立 足全球市场需求,发挥我省农业的比较优势,确立我省的优势和特色产业,按照国际标准组织生产和加工,打造符合国际市场需要的拳头产品和支柱产业。二是在外 向型龙头企业发展上要有所突破。加强引导,增强企业外向意识,对具有发展潜力的优质农产品加工业重点扶持。通过外引、内联、整合、重组一批出口型大中型龙 头企业,创造条件让他们成为农产品出口创汇的排头兵。三是在外向型市场开拓上要有所突破。积极组织企业到国外、境外,举办农产品展销会、农产品推介洽谈 会,宣传湖北农产品,开展合作交流,打通外向通道,让更多的农产品走出国门。四是在外向型农业发展的环境改善上要有所突破。在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内引外 联以及在国外、境外创办农业企业等方面争取优惠政策,激励龙头企业多出口、多创汇。

第四篇:四川传统文化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大家知道我们四川的经典文化主要有哪些吗?今天就由我们为大家普及普及关于我们四川的传统文化。

首先,说说我们四川的川剧,川剧,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四川东中部、重庆及贵州、云南部分地区。

川剧脸谱,是川剧表演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历代川剧艺人共同创造并传承下来的艺术瑰宝。

川剧变脸是川剧表演的特技之一,用于揭示剧中人物的内心及思想感情的变化,即把不可见、不可感的抽象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变成可见、可感的具体形象——脸谱。川剧变脸是运用在川剧艺术中塑造人物的一种特技。是揭示剧中人物内心思想感情的一种浪漫主义手法。

变脸的手法大体上分为三种: “抹脸”、“吹脸”、“扯脸”。此外,还有一种“运气”变脸。则油彩涂于额上或眉毛上,如果只变下半部脸,则油彩可涂在脸或鼻子上。

“吹脸”只适合于粉末状的化妆品,如金粉、墨粉、银粉等等。有的是在舞台的地面上摆一个很小的盒子.随着剧情的进展,在舞蹈动作的掩护下,一张一张地将它扯下来。如《白蛇传》中的钵童(紫金铙钵),可以变绿、红、白、黑等七、八张不同的脸。再如《旧正楼》中的贼、《望娘滩》的聂龙等也使用扯脸。“扯脸”有一定的难度。一是粘脸谱的粘合剂不宜太多,以免到时扯不下来,或者一次把所有的脸谱都扯下来。二是动作要干净利落,假动作要巧妙,能掩观众眼目。

传说已故川剧名演员彭泗洪,在扮演《空城计》中的诸葛亮时,当琴童报告司马懿大兵退去以后,他能够运用气功而使脸由红变白,再由白转青,意在表现诸葛亮如释重负后的后怕。

川剧由昆曲、高腔、胡琴、弹戏、灯调五种声腔组成,分文生、旦角、生角、花脸、丑角5个行当,各行当均有自成体系的功法程序,尤以文生、小丑、旦角的表演最具特色,在戏剧表现手法、表演技法方面多有卓越创造,能充分体现中国戏曲虚实相生、遗形写意的美学特色。他早在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接下来,我们在为大家介绍介绍我们的川菜。

川菜作为中国汉族四大菜系之一,取材广泛,调味多变,菜式多样,口味清鲜醇浓并重,以善用麻辣调味着称,并以其别具一格的烹调方法和浓郁的地方风味,融会了东南西北各方的特点,博采众家之长,善于吸收,善于创新,享誉中外。四川地区位于长江上游,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群山环抱,江河纵横,盛产粮油,蔬菜瓜果四季不断,家畜家禽品种齐全,山岳深丘特产熊、鹿、獐、狍、银耳、虫草、竹笋等山珍野味,江河湖泊又有江团、雅鱼、岩鲤。川菜以家常菜为主,取材多为日常百味,其特点在于红味讲究麻、辣、香,白味咸鲜中仍带点微辣。

川菜即四川地区的菜肴,是中国汉族四大菜系之一,也是最有特色的菜系,民间最大菜系,同时被冠以“百姓菜”。

起源于四川地区,以麻、辣、鲜、香为特色。川菜原料多选家常食材,宴客偶用山珍、江鲜。善用小炒、干煸、干烧和泡、烩等烹调法。以“味”闻名,味型较多,富于变化,以鱼香、红油、怪味、麻辣较为突出。川菜的风格朴实而又清新,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着名代表菜品有:鱼香肉丝、回锅肉、麻婆豆腐、水煮鱼、夫妻肺片等等。

十大经典川菜有:川味火锅、水煮鱼、回锅肉、麻婆豆腐、鱼香肉丝、水煮肉片、辣子鸡、酸菜鱼、宫保鸡丁、甜皮鸭。

川菜擅长炒、滑、熘、爆、煸、炸、煮、煨等。尤为小煎、小炒、干煸和干烧有其独道之处。从高级筵席“三蒸九扣”到大众便餐、民间小吃、家常风味等,菜品繁多,花式新颖,做工精细。川菜烹调讲究品种丰富、味多味美的川菜,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推崇,是与其讲究烹饪技术、制作工艺精细、操作要求严格分不开的。川菜烹调有四个特点:一是选料认真、二是刀工精细、三是合理搭配、四是精心烹调。在“炒”的方面有其独到之处。它的很多菜式都采用“小炒”的方法,特点是时间短,火候急,汁水少,口味鲜嫩,合乎营养卫生要求。菜肴烹饪看似简单,实际上包含着高度的科学性、技术性和艺术性,显示出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创造能力。

川菜和川剧都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要多多像其他人宣传它们,弘扬我们四川的文化,让更多的人知道。

我们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第五篇:浅谈四川饮食文化

论四川饮食文化

摘要: 川菜作为中国四大菜系之一,在烹饪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取材广泛,调味多变,菜式多样,口味清鲜醇浓并重,以善用麻辣著称,并以其别具一格的烹调方法和浓郁的地方风味享誉中外,成为中华民族饮食文化中一颗熣灿的明珠。

关键字: 川菜 饮食文化 麻辣 火锅 盆地

正文: 川菜发源于我国古代的巴国和蜀国。它经历了从春秋至两晋的雏形期,隋唐到五代的较大发展,两宋出川传至各地,至清末民初形成菜系四个阶段。其后,从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中国烹任各派交融,使川菜更加丰富。

四川饮食文化的发展依赖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四川自古以来就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境内江河纵横,四季常青,烹任原料丰富:既有山区的山珍野味,又有江河的鱼虾蟹鳖;既有肥嫩味美的各类禽畜,又有四季不断的各种新鲜蔬菜和笋菌;还有品种繁多、质地优良的酿造调味品和种植调味品,如自贡井盐、内江白糖、阆中保宁醋、德阳酱油、郫县豆瓣、茂汶花椒、永川豆豉、涪陵榨菜、叙府芽菜、南充冬菜、新繁泡菜、成都地区的辣椒等,都为各式川菜的烹任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此外,四川的酒和茶,品种质量优异,对四川饮食文化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川饮食文化的发展还依赖于人们的风俗习惯。据史学家考证,古代巴蜀人早就有“尚滋味”“好辛香”的饮食习俗。贵族豪门嫁娶良辰、待客会友,无不大摆“厨膳”“野宴”“猎宴”“船宴”、“游宴”等名目繁多的筵宴。到了清代,民间婚丧寿庆,也普遍筹办“家宴”、“田席”“上马宴”“下马宴”等等,因而造就了一大批精于烹任的专门人才,使川菜烹任技艺世代相传,长盛不衰。

另外,四川饮食文化的发展不仅依靠其丰富的自然条件和传统习俗,而且还得益于善于广泛吸收外来经验。无论对宫廷、官府、民族、民间菜肴,还是对教派寺庙的菜肴,它都一概吸收消化,取其精华,充实自己。秦灭巴蜀,“辄徙”入川的显贵富豪,带进了中原的饮食习俗。其后历朝治蜀的外地人,也都把他们的饮食习尚与名撰佳肴带入四川。尤其是在清朝,外籍入川的人更多。这些自外地入川的人,既带进了他们原有的饮食习惯,又逐渐被四川的传统饮食习俗所同化。在这种情况下,川菜加速吸收各地之长,实行“南菜川味”、“北菜川烹”,继承发扬传统,不断改进提高,形成风味独特、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四川菜系。

众所周知,四川人喜欢吃火锅,其喜欢麻辣在全国有名。滚烫的火锅,丰富的美食,构就了四川饮食文化中的一朵靓丽的奇葩。四川是一个盆地,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火锅。火锅是一个小盆子,四川乃一大盆也。

但凡到过四川的人都知道,蜀中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冬季阴冷潮湿。在寒冷的冬天吃着滚烫的火锅,不仅可以御寒,还可以预防关节炎,风湿病等疾病的侵袭。火锅中的辣椒,麻椒,三莱,八角等物不仅可以大开口胃,而且对于治疗疾病有一定的帮助。这也是川菜中缘何多辣椒等物的原因。与湖南的酸辣、陕西的咸辣、贵州的香辣却是大大的不同。其他地方也不乏吃辣者,但推究其本意,与这种潮湿阴冷的气候没有太大关联。

火锅是一个大杂烩,其包罗万象,在中华食文化中开创了伟大的先例。肉禽蛋,各种蔬菜,凡是可以用来“烫”的都可以作为火锅的材料。所以四川人称吃火锅叫“汤火锅”。其真可谓大而全,色香味俱全。蜀文化灵秀深邃,表现在火锅和饮食文化上,则颇有些“小桥流水”的意蕴。成都火锅店的装修和包装古朴雅致,而火锅的汤料和食品的炮制更为细致小巧。在成都,火锅被称之为“热盆景”,也与这种文化差异有关。而在店名选择上,也充分显示出蜀文化的特性,“皇城老妈”、“芙蓉国”、“狮子楼”等让人可感知一斑。

成都的火锅文化来自于重庆,但比重庆火锅要香且鲜,而辣味也很适中,四川人对于辣较有心德,讲究外刚内柔,辣则刚而不压柔,柔则香而不抑刚,所谓刚柔并重,有刚有柔,既辣且香,香中带辣,辣中有香,同时还有一股麻味,三种味道混合起来回味无穷,再加上铜锅慢煮,这就是成都早先的“麻辣烫”。俗话说:食在四川,味在成都。成都是四川的都会,同时也是四川饮食文化的中心,饮食是我们国人之天下,而川菜则代表了中国西南部人们的口味,所以,这正是川菜能并列我国“四大菜系”之一的原因。说起成都的川菜,早已久赋盛名,西晋文学家左思在《蜀都赋》中曾经提到过成都川菜那种使人“口水直下三千尺”的美味佳色,历代的文人墨客也竞相赞扬成都的川菜,所以到如今在川菜菜品里还有以文人命名的菜品.总之,川菜是历史悠久、地方风味极为浓厚的菜系。它品种丰富、味道多变、适应性强,享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之美誉,以味多味美及其独特的风格,赢得国内外人们的青睐。许多人发出“食在中国,味在四川”的赞叹。川菜的不断发展也使四川饮食文化的内涵不断丰富。

2009级市场营销1班

周雅韵

***

下载四川省情与四川发展战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四川省情与四川发展战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四川风俗人情

    四川茶馆 四川茶馆除了休闲之外,还是重要的社交场所。在旧社会,三教九流相聚在此,不同行业、各类社团在此了解行情、洽谈生意、看货交易;黑社会买卖枪支、鸦片也常在茶馆进行;袍......

    四川经典口语

    四川经典口语 黑不说黑,要说曲黑;白不说白,要说讯白;甜不说甜,要说抿甜;苦不说苦,要说焦苦; 重不说重,要说邦重;轻不说轻,要说捞轻;酸不说酸,要说溜酸;湿不说湿,要说交湿; 烂不说烂,要说稀......

    2011四川高考题

    2011 四川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C A.今年暑假,我市将举办第12届中学生运动会,我校参加这届运动会的20名男运动员和16名女运动员,均是由班级和年级层层选拔出来的优秀......

    四川面试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 1 、对材料中莫向松同学下跪的做法。谈谈你......

    四川简历(合集)

    四川省简介 一、四川历史 川峡四路,今名“四川”的源头,宋元时代行政区划名,包括益州路(成都府路) 四川省地图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梓州路(潼川......

    2008四川作文

    2008年高考高分满分作文(四川卷)点评 【2008年高考语文试题四川卷作文】 请以‚坚强‛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

    四川笑话

    一外省男,进四川的饭店,点了个鱼香茄子,于是发生下面一段话 “老板,老板!!” “啥子事哦?” “你这鱼香茄子咋没得鱼呢?” “鱼香茄子本来就没得鱼嘛!” “没得鱼干嘛叫鱼香茄子呢?”......

    四川模式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四川省委、省政府用三个月时间高效地完成抢险救援和安置群众的紧急任务,并审时度势地提出“原地起立、发展起跳”的重建战略,仅用两年多的时间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