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某某下乡住村增收年度工作计划
包村住村年度工作计划
——**村
为贯彻落实袁纯清致全省领导干部一封信中的精神,实现**村五年规划发展目标,我关于**村的工作思路是:坚决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有关指示精神,努力为民办实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争先创优活动精神,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和社会风貌为重点,坚持“政府引导,群众主体,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原则,围绕村年度目标任务,逐步将我村建设成为“富裕,生态,活力,和谐,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要办的实事
1、帮扶**村加强组织建设,壮大基层组织力量,鉴于**村班子年龄结构老化,文化水平偏低。吸收最少一名年轻干部到党员队伍中。
2、督促**村于10月底完成道路硬化工程,争取资金扶持,按质按量修通村内13公里街巷水泥路。
3、结合**工业园区大建设的良好氛围,积极寻找企业入驻,抓好发展机遇,促进转型跨越发展。
4、新建农村文化广场,配套农家书屋图书馆,为村民提供足够的文化学习、娱乐活动空间。
5、农村养老保险、合作医疗、安全生产、计划生育、民兵、人民调解等工作,常抓不懈,确保各条线工作的全面达标。
在此次深入推进干部下乡住村帮扶增收活动中,我深入帮扶村**村调研考察,立足**村实际,制定以上工作计划展开帮扶活动,确保帮助贫困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开拓致富增收门路。
第二篇:下乡住村包村增收典型材料(杨海军)范文
因地制宜助推发展 扶贫解困真心为民
“干部下乡住村领导干部包村增收”活动典型材料
——记羊头崖乡党委书记
杨海军
在“干部下乡住村领导干部包村增收”行动开展以来,他始终心系联系村产业发展,重点帮扶制定规划,铺设富民“致富桥”;他始终心系帮扶户脱贫致富,“输血的同时重在造血”,搭建为民“连心桥”。他始终胸怀大局,以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身先士卒,在田间地头、农舍乡村,处处留下了他访贫解困、真心为民的身影,他就是寿阳县羊头崖乡党委书记、羊头崖乡阔郊村住村帮扶领导杨海军。
基础设施建设解民忧
按照县里关于领导包村的分工,杨海军同志重点联系帮扶的是羊头崖乡阔郊村。阔郊村位于全乡最南端的山区,与榆次、和顺接壤,距离羊头崖乡政府所在地羊头崖村有80里之遥,且多为山路。全村在册人口154人,实际在村居住人口仅有不到30人。茫茫大山,地广人稀,再加上交通不畅,通讯不便,历史以来都属于“三不管”地界,每年除了属于护林防火特险区,几乎没有其他的发展。“如何推动全村的整体发展,辐射带动村民收入的提高,进而达到脱贫致富的目标?”驻村帮扶以来,他怀着这几个问题,先后10多次深入联系村实地察看,通过村两委座谈,进村入户调查,驻村体察民情等途径,他意识到,“要想富,先修路”,阔郊村要想发展壮大,必须先解决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所以,他多次跟县相关单位联系,先后为阔郊村铺设近20公里的水泥路,改善了村民的出行难问题;建成村组织活动场所、医务室和便利店,方便了村民的生活所需和精神需求;修建水塔一处并铺设2000米的供水管线,解决了村民的人畜饮水问题;配备了对讲机10部,还正在积极协调移动公司安装移动信号塔,为村民生活中的通信畅通,特别是护林防火特险期的通信畅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产业发展带动致富路
阔郊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完善以后,为了进一步明确本村的发展思路,拓展村两委班子成员和村民的发展思维,他又先后两次,分批组织村支书、主任、两委成员及部分农民代表20多人次赴榆次、太谷等地的观光农业示范区、“农家乐”以及循环农业园区进行观摩学习。通过观摩、座谈、交流等形式,用身边的创业发展典型,引领、启发、开拓了村民的经济发展思维,明晰脱贫致富工作思路,达到了典型引领、示范带动发展的目的。观摩学习后,他又在村里多次召开村民代表及全体村民会议,确定了本村的发展思路。之后,几经努力,他带领村干部与恒源祥集团公司达成了合作意向,由恒源祥集团公司出资对阔郊村废弃的后河小组进行生态观光农场开发,村民则在农场工作,既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难问题,又增加了他们的收入。现在,阔郊村后河小组的生态农业园区已经初具规模:生态林、经济林绿意盎然;小杂粮长势喜人;养殖场里鸡鸭遍地;山坡上牛羊成群。空气清新,山青水绿,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而杨海军书记又动起了旅游资源的脑筋。他说他要抓紧时间和相关部门联系,对阔郊村的石佛寺等古建筑进行修缮,还要开发采摘园、垂钓园、饲养园以及农家乐餐厅等一系列旅游资源,打造生态观光农场的旅游产业链。
转变自身作风连民心
“老吕,近来身体状况怎么样啊,身体好些了没有,玉米都种上了吧?”,“种上了、种上了,自从上次你们来看我们,我和老伴心里非常踏实,生活也有了信心,身体也好多了„„”这已经是杨海军书记第五次来到了帮扶户吕二货家里。促膝交谈、无微关怀、使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下乡驻村”行动以来,在送农资、送食品、送衣物的同时,他始终把“攀穷亲、结农友”作为帮扶的主导思想,及时把党的政策带给帮扶群众,强化思想意识转变,树立生产生活信心,与帮扶户悉心交流,深入了解情况,根据帮扶户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重点引导和疏导该户面对现实,克服困难,从生活的点滴开始做起,鼓励其尽最大努力早日脱贫,在帮扶户生产中遇到的困难积极给予帮助。郑扣平家中有3口人,女儿在本镇上初中,夫妻俩又无技术特长,家庭生活全靠种植玉米收入,生活很困难,春耕物资也无法筹备全,在了解清楚情况后,他及时为郑扣平家送去了价值500元的化肥解决了燃眉之急,并为其上初中的女儿购买了学习用品。在了解联系户梁林造家的情况之后,他又鼓励其发展养殖业,扩大养羊规模,从养殖业方面增加收入;在春耕时节积极与村主任协调,帮助其完成春耕生产,为其今年的农业收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努力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做好“下乡住村”活动的各项工作;作为一名乡党委书记,他运筹帷幄,把握大局,悉心推进全乡的“包村增收”工作;作为一名驻村领导,他访贫问苦、平易近人、真心为民。在“下乡住村”行动中,他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务实的工作作风受到联系村全体帮扶群众的充分认可。
第三篇:编办关于下乡住村工作计划
下乡住村工作计划
按照汾阳市委《关于大力转变干部作风的决定》以及中共汾阳市委组织部、汾阳市新农办《关于认真做好干部下乡住村工作的通知》(汾新农办发【2011】5号)文件要求,汾阳市编办为了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全力推动我市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特制定二〇一一年下乡住村工作计划。
一、住村单位:肖家庄镇安头村、望春村。
二、组织领导
汾阳市编办主任郝沛亲自抓下乡住村工作,成立工作组,组长由郝沛主任提任,康辉、刘晶晶、赵小寅担任副组长。
三、工作任务
1、创先争优,建好一个基层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住村干部要学习领会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三级联创”活动的有关要求,引导基层党组织努力实现“五个好”目标要求,帮助基层党组织完善党内生活制度,健全村务管理机制,推行“双向承诺”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依托活动场所开展党员教育培训,提高农村党员素质,激发村级组织和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引导他们充分发挥作用,形成抓好农村各项工作的合力。
2、转变观念,组织好一场解放思想、促进发展的大讨论。针对影响农村发展和制约农民增收等突出问题,组织党员群众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发展“一村一品” 1
现代农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等内容开展大讨论,通过大讨论破解发展难题,促进思想大解放,观念大转变,素质大提升,调动党员群众敢试敢闯和干事创业上项目的积极性。
3、理清思路,帮助制定出一个切合实际的发展规划。下乡住村干部要帮助所住村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科学整合资源,发挥自身优势,引导农民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走科学发展之路,努力提升全市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农民群众致富的能力。特别是要抓住重点,帮助发展一个好的致富项目。围绕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帮助所住村选准发展方向,找准发展项目,发挥部门、行业的特点和优势,疏通关系,争取多方扶持,努力协调和争取资金,保证选准的发展项目能够顺利启动。同时,要为困难群众送技术、送信息、送生产资料,推进“一村一品”进程,拓宽群众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
4、深入农户,解决一些群众关注的实际问题。针对望春村、安头村以种植农作物为主,指导其以科学的方法种植。深入农户开展“下访”活动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工作,解决一些群众关注的实际问题,及时化解农村信访矛盾。
5、培养干部,把下乡住村作为干部锻炼成长的大舞台。优先选拔有发展潜力、有较高能力素质的干部参与下乡住村工作,把最优秀的干部派到农村基层进行培养锻炼。要把农村基层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有效平台,建立面向基层的干部选任导向机制、目标考核机制,引导和鼓励机关优秀年轻干部到农村帮助工作,在农村广阔的天地里锤炼作风、增长才干。
6、认真总结,形成一个促进作风转变、推进项目建设的调研报告。通过认真总结住村调研活动中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体察村情民意、指导农村发展、增进与群众感情的实践成果,促进干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的转变和素质的提升,全面贯彻落实省委书记袁纯清讲话精神,结合市委“三五”工作总要求和全市“十二五”规划的落实,在履行部门职能和岗位职责上定思路、定目标、定措施,最后提交一篇好的调研报告。
四、严明工作纪律
住村干部要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要严格遵守市委的有关纪律和当地乡规民约等,自觉维护党政干部的良好形象。
汾阳市编办
2011年5月17日
第四篇:下乡住村强作风 包村增收惠民生
下乡住村强作风 包村增收惠民生
干部下乡住村活动的开展,使农村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作为我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尧都区,如何抓住这次机遇,确保农民增收,加快实现“经济总量翻番、再造一个新尧都”的战略目标?近日,记者采访了尧都区区委书记赵志坚。
赵志坚说,全省干部下乡住村活动开展以来,尧都区根据省委和市委的部署安排,精心组织,成效明显。一年来,在各单位和广大干部的努力包扶下,全区新农村建设共投入资金
5.607亿元。其中,直接投资760万元,实物折价1250万元,引进项目资金5亿元,社会投入2800万元,帮助贷款1260万元。
活动开展以来,全区共有30名区级干部、608名科级实职干部走出机关,深入254个包扶村、638个包扶贫困户,共谋农村发展大计。通过实施六大做法,在强化干部作风的同时,使他们积极地为新农村建设出谋划策,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受益。
一是领导带头,率先垂范。区四套班子领导主动发挥带头示范作用,每人包联一个难点村、重点村或矛盾突出村,联系一个贫困户,深入田间地头,深入群众中间,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疾苦,解决群众困难,同时还专门负责一个后进村的整顿工作,为全区干部做出了表率。各单位一把手认真履行职责,狠抓落实,全力开展包村增收活动。
二是单位包村,干部联户。根据省、市关于参加下乡包村增收活动的干部主体和人数规定,区委进一步扩大范围,要求所有区直党政群机关单位、乡镇及街道系统的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实职)都要参加包村增收活动;同时,实行单位包村、干部联户,一包五年不变。区直部门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每人包联一个贫困户,乡镇领导干部在所包片或所包村中包联一户,街道系统领导干部包联一户社区居民。区级领导干部每年下乡住村包扶原则上不少于10天,科级干部每年不少于20天;要定期参加和指导包扶村“两委”工作会议,每年走访群众不能少于20户。
三是突出重点,细化任务。在省、市提出的“六个一”要求的基础上,区委将包村增收活动与“争两先创五好当先锋”活动相结合,与整顿机关干部队伍思想纪律作风相结合,围绕“十二五”期末“农民人均纯收入翻番”的总体目标,细化内容,要求各单位和广大干部认真完成“七项任务”,即加强村级组织建设、配套完善基础设施、搞好优势产业发展、确保农民收入翻番、整体提升农民素质、切实抓好民生工程、促进农村和谐稳定。
四是完善体制,加强管理。区委建立了下乡住村包村增收活动的三级管理体系。首先,区干部下乡住村联户活动办公室全面协调管理。主要负责全区活动的日常管理工作,制定工作制度,召开相关会议,进行明察暗访,及时通报奖惩等。第二,乡镇工作团联系协调。给各乡镇派驻包扶工作团,实行团长负责制,督促指导各包扶单位开展工作。第三,农村党支部配合服务。主要是积极向包扶单位介绍本村情况,研究确定发展规划,建立包扶档案资料,狠抓工作落实,主动做好相关配合服务工作。
五是注重宣传,典型带动。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简报等,及时报道活动开展情况,宣传涌现出的典型人物和事迹,大力介绍特色做法和成功经验,树立和表彰了工会、检察院、农林局、科技局、林业局、百汇物业、志强钢铁、土疙瘩布鞋等优秀包扶单位典型27个,模范包扶个人57人;播发各种宣传报道830余条(次)。通过以点带面,典型引路,示范带动,有效地促进了包村增收活动的顺利运行。
六是加大督查,确保成效。要求各单位的活动情况一月一汇报、一季一交账、半年一小结、一年一总结。区委组织部、区委督查室、政府督查室和农委抽调专门人员组成联合督查组,深入农村和农户,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并就活动情况进行通报。区干部下乡住村联户活动领导组办公室坚持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进行明察暗访,了解掌握各单位活动情况,进一
步强化落实奖惩制度。
一年来,区、乡两级累计进村实地督查570余次,召开各种工作部署安排、汇报分析等会议60余次,通报31次;共组织召开各类讨论座谈会280多场次,帮助农村制定发展规划250多个,确定致富项目630多个,帮助农村解决实际困难1300多个。全区新增蔬菜面积
1.2万亩,蔬菜总面积达到15.8万亩;新增水果面积1.06万亩,总面积达17.5万亩,创建省级标准化示范园4000亩;新增核桃1万亩,东西两山核桃基地达到4万亩。
通过帮助群众理思路、定规划、谋发展、上项目,广大干部与农民群众的感情更加浓厚,作风更加务实。(记者 杨琦)
第五篇:下乡住村工作总结
大宁县邮政局下乡住村工作总结
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决定因素,搞好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是一项具有伟大战略意义的工程,任重而道远。根据县委组织部的安排,关于百人进百村下基层宣讲促发展活动的实施,进一步了解当前农村存在的问题,我局于2011年7月25日对太古乡后腰村的情况作了全面的调研和百人进百村宣讲,针对驻村帮扶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了民情调查,撰写民情日记,及时总结经验,探索规律,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新理念、创新载体、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健全机制,多策并举,真抓实干,全面推动驻村帮扶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太古乡后腰村位于大宁县西部,为行政村单位,有2个自然村小组,全村共有人口430人,占地面积有2455多亩,其中耕地面积有581亩,退耕还林面积1554亩,小杂粮及经济作物320亩。
二、农村党组织建设情况
1、党员的基本情况:该村共有人口430人,有1个农村党支部,有党员9名。平均年龄都在40岁以上,其中有
困难党员4名。
2、农村党支部班子情况:村支部委员共计4人,年龄大都在40岁以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有3人。
3、村支部作用的发挥情况:村委会班子成员,基本上能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
三、存在的问题
1、整个村委会的班子素质不高,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文化程度低;②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村干部只注重干一些具体的工作,却忽视了理论学习;③民主、法律意识淡薄,个别村干部工作方式简单,领导方法陈旧,导致工作中干群关系紧张,矛盾增高。
2、农村工作干部队伍缺乏后继人。①班子都是年龄老化,这一点都普遍存在,要得到重视,但是有村委会班子在换届选举中虽然吸纳了新的年纪小的成员,但是目前老化现象还比较严重;②村委后备干部缺乏。村里有头有脑的年轻人都把目光放在发展经济上,真正意义服务农村工作的没有几人,但在农村的人越来越少;③年轻党员的政治意识淡薄。一些年轻党员经常在外,不能够及时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服务意识差,接待意识淡薄;④农村干部的待遇低。工作的环境艰苦,任务又繁琐。村干部的待遇太低,不少的村干部不安心本职工作,甚至干脆不管。
四、农村党员情况
农村的党员很大一部分都已年老,多病,行动又不方便,有的受政府补贴,其中流动的党员不是特别多,主要存在的问题是:①党员外流难已掌握,有的党员意识淡薄,不够重视转接关系,不开党员证明信。外出前不向党组织报告,回来后又不与党组织主动联系,切成了自由党员;②党员不能够按时缴纳党费,基数又难已把握;③流动党员中的预备党员转正难;④组织活动难以正常开展。
五、农村经济社会状况
马家窑村主要是玉米、小麦、豆类作为本村的主导产业,农民的主要收入也就靠卖玉米、卖豆类为经济来源,年人均收入为905元左右。
在教育方面。现在由于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做生意,小孩上学的地方远在离本村十几公里和几十公里的坦达村和道教村,每到星期天学校食堂放假,学生只得回家很不方便。
六、热难点的问题
1、农村的文化生活单调乏味,基本以看电视为农民唯一的文化娱乐,希望重视和扶持乡村的文化生活。
2、农民以种地为主,希望扶持通往沟里种地的公路。
3、农村的治安状况相对安全,风气有所好转,犯罪现象明显减少,邻里之间关系也比较和谐,给人们日常生活的发展和社会治安稳定带来了祥和。
4、杏树果实不是优良品种,希望通过科技手段从新嫁接。
七、百人进百村宣讲情况
1、宣讲了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宣讲了县委书记刘奎生在中国共产党大宁县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3、宣讲了政府县长樊宇在大宁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总之,在下乡驻村工作中,我们严格按照县委要求全方位开展了工作,收到了较好效果,为该村的全面发展打下了较好基础。今后我们将继续按照县委要求全力抓好下乡驻村和包扶工作,争取在为三农服务中做出新的贡献。
二0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