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生师德教育的路径选择上传

时间:2019-05-12 16:42: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师范生师德教育的路径选择上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师范生师德教育的路径选择上传》。

第一篇:师范生师德教育的路径选择上传

师范生师德教育的路径选择

四川教育学院 尤甜

“有偿家教”早已不是新名词,却长期受到人们的关注,“体罚学生”的教师亦引起社会大众与网络群体的围观与痛斥。在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教师职业道德正面临着多元化社会价值观的考验。《论语·子路》中,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意思是说,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末,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对于学生的教育管理也需要“其身正”。“ 教师职业道德,通常简称为‘师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时所应遵循的道德行为准则和应有道德品质的总和,它在教师素质中居于核心地位。教师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特殊体现,是帮助教师协调与学生、同事及学生家长以及其它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1]由于教师教育工作中的对象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生个体,教师的言行对学生具有强烈的示范性。因此,教师职业道德在其职业生涯中有双重作用,其一是作为师德遵守的主体,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遵守师德规范,其二是作为道德遵守的示范,教师是帮助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引导者,教师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

师范院校是培养教师的摇篮,是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起发点。师范院校如何培养师范学生的教师职业道德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在讨论这一课题时,我们必须基于社会发展的背景来考察社会经济的发展、网络科技的进步以及社会关系的变迁对师范生师德教育提出的要求。基于这样的社会背景,可以考虑师范生师德教育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并在每一阶段有重点地进行路径选择。

一、师德教育的起始阶段:明德

“明德”,语出《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一为明白、清楚,二为懂得、了解,三为弘扬、彰现;“德”,指品行、品质、道德。“明德”。这里用“明德”一词,重在强调师德教育起始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让师范生清楚和懂得师德的内容。这一阶段的重点内容有二,一为教师职业道德的法律规定,二为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要求。为使师范生明白乃至懂得甚而能够弘扬这两项内容,如何选择教育的路径十分重要。

传统的教育方式有的是“说教”,教育者苦口婆心,被教育者“心猿意马”;也有另一种传统的教育方式,就是将德育教育与道德学习混为一谈,“这种教育重在知识内容的记忆,理论体系的掌握而忽视了人的情感体验,自然走上了名为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情操,实为培养研究人员的道路。”【2】这一阶段的主要内容固然是外在于人的主体的法律、规范,但在教育中需要教育者通过有效的教育

路径,将这一外部内容的引入过程变成是引发、激励师范生内在的向善性的过程,而不是单纯的从外部输入的过程。

1、法律与德育知识的输入与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过程有助于引发与激励师范生的本体主动性。

在这个知识极大丰富的时代,只要有网络,就能轻易获得所需的任何知识。对于师范学生的师德教育是否还需要知识的输入?回答是肯定的。不仅如此,而且,知识的输入是师德教育的基础与根本。特别是关于教育法规、教师法规、未成年人保护等一些列法律法规的知识应当是优先考虑的内容。2008年教育部修订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一条就是“爱国守法”,如果连基本的法律有什么,有哪些规定都不知道,何谈“守法”?但是,单纯的知识性的灌输不能有效地将外部知识转化为师范生知识建构的一部分,有必要将这些内容进行分类与细化并为师范生准备获得共鸣并能够内化的案例,使他们在知识的获得中,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法律与德育知识的多维表现形式有助于师范学生的师德知识输入。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瑞士的皮亚杰认为,认知个体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当认知个体能用现有图式去同化新信息时,他是处于一种平衡的认知状态;而当现有图式不能同化新信息时,平衡即被破坏,而修改或创造新图式(即顺应)的过程就是寻找新的平衡的过程。认知个体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法律与德育知识的学习依然需要遵守学习的基本规律。因此,教育者需要通过为师范生创设情境的方式帮助他们建构知识。创设情境最常用的手段便是多媒体技术了,多媒体技术的引入能够将单一的文字形式的师德知识转化为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方式表现出来。例如将难以理解的知识点采用图示的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建构学生的认知结构,更能够在学生的知识建构中发挥想象,获得更多的感悟。再如讲座的方式,讲座的教师将师德知识进行加工与升华并加以案例分析,使师范生在理性认识的同时获得更多的感性认知,这也有助于师德的理解与知识的建构。

另外,网络、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发展使人们更喜欢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多的知识量,也使人们的想象力得到极大的发挥。年轻一代的师范学生更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长大,他们喜欢新奇的事物、喜欢表现自我、喜欢流行的东西。我们在师德教育中不能只关注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的职业特点,还应当关注他们对

多样化视觉冲击的需求。所以,在师德知识的教育中,应当选择文字、图像、动漫、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方式,为师范生打开知识之窗、迎来丰富的社会。

二、师德教育的发展阶段:体道

1、知道为智,体道为德。

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涂又光教授认为“知道为智,体道为德”。【3】知道的东西仅是知识,这些知识只有内化为人的心灵并再外化为人的行为并能做到的东西才是道德。师德教育的第二阶段要求师范生通过对师德的体验、身体力行地将师德的知识运用于实践。这就需要师范院校的师德教育者为师范生创造条件帮助他们在对道德知识的认知、认同的基础上,把它内化为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并最终表现为道德行为。这一目标的达至可以采用为师范生创设道德践行平台的路径,为师范生“体道”准备过程化的教师教育教学情境,关注他们师德成长的过程,通过模拟情境、体验未来职业、与中小学生交流、组织并参与中小学生的主题班会等方式帮助师范生在师德养成的发展阶段获得切实的师德体验与师德践行。“德育对每一个个体来说,除具发展的功能以外,还具一种享用的功能。所谓德育的享用功能,即是说,可使每个小体实现其某种带要、愿望(主要是精神方面的),从中体验满足、快乐、幸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4】司马迁在《史记》中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表达对孔子的无比仰慕之情,而后人用这样的诗句也表达了对品格提升与完善之精神渴望。师范生师德的体验也具有这样的享用功能。例如,师范生在对未来教师职业的体验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中小学生对教师的喜爱与尊重,通过组织并参与中小学生主题班会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也能够感受到来自中小学生的关爱。当师范生在体道过程中感受到这一过程的精神满足并获得正向外部反馈,将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师范生师德的良性发展。

2、社会事件的关注与探讨。

与师德有关的社会事件时有发生。师德教育者有必要密切关注这些社会事件以及该事件引发的一系列社会争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进步使教育者和师范生都很容易地获得这些信息。无论教育者是否愿意,这些社会争论都会进入师范学生的视野。有人认为“高校应健全各类管理办法,并将其制度化,以及时过滤不真实的信息,避免在学生中产生消极影响。”【5】事实上,面临良莠不齐的网络围观语言,教育者不能单纯地依靠信息过滤的方法净化网络,而应当选择引导师范生进行讨论和深度思考,在思考与讨论中体验师德的发展,学会立足学校放眼社会、学习将自身放置于社会进行换位思考的方法。师德教育的要旨不在于使受教育者了解现实学校中教师行为是怎样的,而在于使他们思考与掌握:教师的职业道德行为可能是怎样的?应该是怎样的?教师职业道德的理想是什么?怎

样做才能更加接近这种理想?帮助师范生关注社会事件并思考与讨论,能够使师范生愈加接近师德的要求。

三、师德教育的升华阶段:共生

自然界有这样一种现象: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显得矮小、单调,而与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时,则根深叶茂,生机盎然。人们把植物界中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现象,称之为“共生效应”。这一生物学中的理论很快被用于社会学、教育学等其他社会学领域。社会学工作者发现我们人类群体中也存在“共生效应”。例如,在一个人才荟萃的群体中,人才间的互相交流、信息传递、互相影响往往会极大促进人才与群体的提高。

师德教育的原理也是如此。师德教育的这一阶段应当由师德教育组织师德养成的团体,通过团体内各组成人员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获得整个团体的师德教育养成。这个团体可以以班级为单位、以年级为单位或者以系院为单位甚而以整个学校的师范生全体为单位。从小环境到中环境直至大环境内建立起师德教育的整体氛围,并在这个整体中通过制度建设与活动开展将师德追求内化为师范学生内在的追求。有人指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主要有三个:“慎独”、“内省”、“向他人学习”,【6】其中,“慎独”、“内省”关注师德养成的自我意识提升,“向他人学习”关注师德养成主体的主动学习,因此,这三个方面都强调师德养成的主体能动性,对师范生的主动性要求较高,而共生观的强调外界的正向感染和干预,对师范生的主动性要求没有那么高。另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仅依靠人的内心信念已很难维持,我们要避免人的主体性对道德的伤害,就必须把伦理落实在制度上,而不是落实在人的主体性上,要用制度来承诺道德。”【7】因此,师范生师德教育不能仅用个体师德教育的路径,而应当由师范院校为师范学生建设共生的组织,并在组织中用制度、活动等可操作性并有一定的强制性的方法来督促师德的养成。

伴随学校教育的制度化,学校日益成为一种规模庞大、社会化程度高、与社会关系复杂的事业,其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地位也日益突出,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功能,成了教育的“轴心”。【8】师范院校师德教育的共生组织可以扩大到整个学校,因学校的教育“轴心”作用,将师德教育的影响辐射到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共生组织的多维影响使师德教育不仅融入师范生的学习环境,进而深入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使师德教育过程与师范生的学习、生活真正融合,获得共生。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论述中说:“人的本质并

[9]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关系。”[10]人受社会关系制约,说明人有受动的一面;人通过劳动创造社会关系,说明人有能动的一面。人的本质说明,人在社会历史

发展中是一身二任的,是能动和受动的统一。在师德教育共生的环境下,师范生作为社会的人的能动性和受动性都获得了体验,师德教育的效果应当能够加以巩固并得到升华。

参考文献:

[1] 贺春湘.当前师范生师德教育研究[M].重庆:西南大学,2010:5

[2] [31] 张莉萍.高校德育范式的演变发展[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157-160。

[41鲁洁.试论德育之个体享用性功能[J].教育研究,1994 , 6:46-47

[5]胡余波,徐兴,赵芸.基于博客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探索[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 2008,20(2):143-146

[6] 张立成.《思想品德修养与师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214

[7]颜卫青.制度伦理的边界、功能涵涉及其意义[J].求实,2004,9:36-38

[8]吴晓蓉.共生理论观照下的教育范式[J].教育研究,2011,1:50-54

[9][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8.18

第二篇:五年制学前教育师范生师德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c-0039-02

五年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行中职与高职互通,是目前搭建职业教育“立交桥”而推行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的学生技能比较扎实,比较符合学前教育行业用人需求。与其他师范生相比,这个群体的师范生思想更具复杂性,他们很大部分因为学业成绩不理想,行为习惯有偏颇,在心理方面也欠积极,无法继续就读高中而选择读中职学校。他们在选择读师范时,多受父母左右,非出自内心意愿,对未来职业认识不清楚,更没有从事教师职业的思想准备,师德意识模糊,更谈不上对职业道德理想有更高的追求。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伸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师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一段时间来,各地频现幼师虐童案件,幼儿教师的师德上升到一个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如何提升幼儿教师的师德水平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教育领域输送幼教师资的师范院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师德。然而,很多师范院校忽略职业道德培养,这是造成目前幼儿教师师德问题的原因之一。而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有着特殊性,要使这个群体的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符合教师的职业要求,应从他们实际出发,全方位有效地落实师德教育。

一、师德教育与“三观”教育相结合

正确的师德观依赖于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确立。五年制学前教育师范学生的入学年龄一般在14-16周岁之间,他们刚摆脱童年的稚嫩,开始步入人生、社会,他们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处于经常变换之中,品德观念尚未定型。所以,抓住青少年这一关键时期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的教化,对学生今后良好师德的形成至关重要。可根据学生的年龄、思想特点,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三观”引导,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学生的“三观”培养与学生的师德紧密联系起来。五年制的前两年是关键的时间点,学校要通过各种渠道、方式方法在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的同时,加强师德教育,使学生对职业道德的知、情、意、行全面协调发展。

一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施师德教育的过程中,要运用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学生,引导学生自觉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和理论水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树立远大理想,增强是非判断力和行为的控制能力,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是在日常的“三观”教育中,要克服师德教育与日常学习相分离的现象,把师德教育渗透到日常学习中。特别是要提高学生对行为规范师范性的认识,并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进行严格要求和养成,充分体现师范生以身立教、身正为范的职业道德要求。如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帮助有困难的人等,培养师范生爱国、乐于助人、勇于奉献等精神;在各种集体性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合作意识等,并让学生明确这是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具备的道德品质,使师德教育直观化、具体化,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让具有师范性的行为规范真正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三是善于抓住现实生活中典型案例,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比照,从学生年龄特点出发,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高尚的道德评判标准,并内化为学生自我发展的动力,逐步形成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热爱学生,以身作则,身正为范的正确职业态度。

二、师德实践与技能实训相结合

职业教育凸显工学结合,实训基地是人才培养的另一重要场所。相对来说,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到幼儿园实训的机会比其他学段的要多,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接受实训基地对他们的技能训练和师德的影响。见实习是师范生以教师的角色进入职业领域的开始,对于还未成年的五年制学生来说,实训基地是他们最初接触社会的地方。他们对将来职业场景及“教师”这个角色扮演是非常期待和好奇的,因而会很用心去观察、感受实训基地的一切,并表现出该年龄善于模仿的特征,内化成自身的言行和职业道德规范。因此,实训时期,学校及实习单位对师范生在师德方面的要求和规范往往会对他们将来从事教育事业有着很大的影响。师德示范性至关重要,特别是实训教师作为最重要、最直观和最有权威的模范,是学生最好的榜样。同时,学生通过对教师角色的体验、探索与思考,能够更好地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从而形成良好的教师职业。因此,师德实践与技能实训结合起来对师范生良好的师德形成非常重要。

一是要把师德培养纳入见实习的内容。校园双方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见实习方案,把学生的师德教育作为与教学技能培养一样重要的内容。同时,要制定具体内容体系,健全评价标准,将师德行为列入对实训学生的考核内容。

二是加强对见实习学生师德规范指导。“教育实践是师德教育固化、深化的重要过程。”而这一实践和技能实训一样都需要教师悉心指导,要引导师范生在实训中践行教师角色、履行教师职责、承担教师义务中去体味师德规范的内涵,在实际问题的处理过程中感受师德的规范。师范生在教师角色实践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师德行为,对其以后从事教师这一职业至关重要。

三是遴选具有高尚的师德的幼儿园教师作为师范生的实训指导教师。师德教育首先是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实训指导教师是学生开始体验幼儿教师这个角色的首个对象,实训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他们来说影响深远。因此,要重视实训基地教师自身品德对师范生的影响,对实训指导教师的遴选不应仅仅强调教育教学技能,也要强调职业道德。

三、师德课程评价与学生实际操行相结合 师德教育课程是师范院校必修的课程,能使师范生对师德的概念、内涵及要求等从理论层面进行感知。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认为,要加强师德课程在教学中的地位,使师范生的一般道德水平、掌握基本的师德规范方面得以提升。但是学习本身就具有隐藏性,道德的行为化才是道德养成的重要标志。因此,对于年纪尚小,对理论认知较有难度的五年制师范生来说,应加强课程改革,把学生在课堂的理论与实际的行为结合起来,把刻板、没有生命的知识体系转化为生动的、实实在在的行为。而课程评价是检查学生掌握课程内容标尺,那么把师德课程的评价与学生现实行为的评价结合起来,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行合一,则是开设课程之要旨。师范生的道德养成是一个习得的过程,要通过师德养成的过程评价,不断促进师范生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因此,把课程评价与学生的日常行为评价结合起来,无疑是师德课程建设的着力点。操行评定是对学生的思想及日常行为进行评定的一种形式,这些内容包含在师德的课程评价内容中,把这两者结合起来能更好地促进师德教育的知行合一,以一种具体可感的效果来检查学生师德养成及加以有效地引导。

师德建设是一个系统过程,师德教育课程内容要与学前教育紧密结合。2012年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提出“幼儿为本,师德为先”的理念,要求幼儿教师必须“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幼儿,尊重幼儿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具体从“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幼儿的态度与行为、幼儿保育和教育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四个方面进行阐释,体现了幼儿园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最重要的方面和原则,为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行为提供了理论支点。我们要充分依据五年制学生的特点,对这个群体的师德教育进行整体规划,从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职业理想、职业规范、合作精神等维度进行师德教育体系的构建,使师德教育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但又有侧重点,从要求的明确到落实及考核评价进行统筹规划。如第一学年重点放在学生的常规强化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加强学生对教师职业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第二学年重点培养学生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规范等,逐一对师德的内涵体现进行有效落实。在每一阶段的师德教育目标落实中,要通过对学生参与活动的程度、表现及效果进行记录、评价,使师德教育不仅具有可操作性,也具有实践性。特别是,操行评定要重视从师范生学习生活的点滴入手,加以具体规范与引导。如:学习常规、生活常规、卫生常规、礼仪要求、与人合作要求等,把这些要求具体化,逐项进行考评,营造规范有序、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氛围,把学生在课堂习得的对师德理论的感知与现实中具体的行为联系起来,充分发挥隐性课程在道德行为规范中的作用。

四、师德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师德教育首先是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或者说是被动教育。五年制师范生入学年龄小,“三观”没有定性,受环境的影响相对成年学生来说更大,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也更符合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心身成长规律。因此,我们要抓住这个群体的成长特性,致力于建设师德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师范氛围”,大力建设师德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充分发挥环境育人、文化育人的功能。

首先,构建以“师德”为精神内涵的校园精神,比如提炼出以“爱、责任”等为主题的校训、校歌、校风等,把师德内涵核心部分以校训、校歌等形式明确界定出来,给学生一个鲜明感知,并在反复吟唱中内化为自己的行为。

其次,加强师德的物质文化建设。“一切景语皆情语”,入学时还未成年的五年制学生,思维相对直观、感性,以直接的图案、情景对他们进行教育往往会取得更好的效果。所以,师范院校应该让校园的每个角落都成为师德教育的载体,让学生在每天的耳濡目染中,明确要求,树立标杆,与环境、楷模心神合一,并内化为自觉的行为,从而渐渐向高尚师德靠近。如在校园树立我国学前教育创始人张雪门、知名教育家陶行知等人的塑像;建立师德教育文化长廊;张挂、镌刻教育名言等。

最后,创设丰富多彩的师德教育活动文化。丰富多彩的师德教育活动符合五年制学生的认知特点,容易让学生身心投入活动,感受到师德的内涵。如通过举办歌咏比赛、演讲大赛、辩论会等活动,加强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通过举行“师德论坛”、师德行为规范评比、教师风采展示等,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邀请教育家和优秀教师做师德修养报告和讲座,聘请优秀校友回校以自身的成长历程、生动案例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等。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根据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构建以“大爱”为主题的校园文化,突出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爱”的理念和品质,值得借鉴。

第三篇:大学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路径选择

大学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路径选择

摘要:教育是奥林匹克的核心内容,也是奥林匹克的出发点和归宿。通过概述现代奥林匹克教育,分析了奥林匹克精神对大学生成长的现实意义,最后提出大学校园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方法和途径。通过奥林匹克的教育,培养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关键词:大学;奥林匹克;教育;路径

现代奥林匹克是以体育运动为基本内容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奥林匹克运动是在奥林匹克主义指导下,以体育运动和4年一度的奥林匹克庆典为主要活动内容,促进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道德全面发展,沟通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在全世界普及奥林匹克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社会运动。以奥林匹克主义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以国际奥委会、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和各国奥委会为骨干的组织体系,以处理、裁决奥运会各种活动中出现的违背奥林匹克宪章和触犯国际法规、主办国法律等纠纷和案件的立法体系。它们是奥林匹克运动之所以长生不衰的思想保证、组织保证和制度保证。奥林匹克精神就是世界各国运动员遵循“和平、友谊、进步”的宗旨和“参与比取胜更重要”的奥林匹克名言积极参加奥运会,在“更快、更高、更强”的口号下,以公正、坦率和友好的态度进行比赛,从而增进各国人民和运动员之间的友谊,促进运动员技术提高。

一、现代奥林匹克教育

教育是奥林匹克的核心内容,也是奥林匹克的出发点和归宿。奥林匹克教育是以体育运动为载体,通过体育遇到的社会效应传播世界优秀文化,对青少年进行身体、心智和道德的教育。它包括两层涵义:第一,奥林匹克教育,就是教育国人学习奥运、认识奥运、理解奥运、支持奥运、发展奥运,并以各自的方式积极参与奥林匹克,使体育生活化、社会化。第二,奥林匹克教育要以中国社会为依托,寻求各阶层人士在经济、观念、文化、体育、宣传上的投入,促进奥运,促进体育的大发展。奥林匹克教育包含国际理解教育、体育意识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平理想教育和志愿服务教育等。

《奥林匹克宪章》中指出:“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均衡的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奥林匹克主义把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相融合,谋求创造一种以奋斗为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作用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通过没有任何歧视、具有奥林匹克精神——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的精神相互了解——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以奥林匹克主义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作为一种在全世界广泛

[1]

福建农林大学课程论文

传播的社会文化理念,所带来的社会教育效果是无可替代的。大学生精力旺盛,充满活力,他们对体育运动有着最高涨的热情和全身心的投入。只有让大学生们参与到体育运动中,依托体育运动,让他们真正体会到什么叫“更快、更高、更强”,什么叫“参与比取胜更重要”,什么叫“公平竞争”等无法通过语言解释和真正领会的抽象理念。在国家大力倡导奥运精神,宣扬“人文奥运”理念的今天,在大学校园中广泛开展奥林匹克教育,对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大学生奥林匹克教育的意义(一)有助于大学生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

近几年我国在校大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身体机能指标和身体素质指标不断下降;超重与肥胖学生的比例不断增加;大学生的视力不良率已经达到了八成。对体育运动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体育锻炼是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主要原因。学习就业压力的增大,室内环境的舒适,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远离了运动场。目前,在高校中进行自发体育运动的学生并不多。培养大学生的运动兴趣,形成终身体育意识是高等教育中一个日益被重视的问题。终身体育意识是指一个人在自觉认识健身意义和作用的基础上,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和能力。奥林匹克运动内容丰富,生动具体,是鼓舞大学生体育热情,培养终身体育运动兴趣的重要途径。落实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就是应当完善体育教学,重视完整运动技术的传授,加深学生对运动的理解。只有运动技术水平达到相应的高度,学生才具有从事体育运动的能力和锻炼身体的方法,对运动产生真正的兴趣。众多的参与机会不仅可以满足大学生健身、竞技、娱乐的需求,更能够持续地刺激学生的运动热情,长期坚持锻炼,最终形成终身运动的意识,全面提升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二)有利于大学生树立全面发展的价值观念

奥运会通过竞技的方式展示最高水平的力与美,实质是为了向人们展示出人的精神价值和追求,其间蕴涵了非常深厚的哲学理念和文化底蕴,可以透过直观的感性方式让人们体验和领悟到人生的真谛,从而引导人们走向幸福完满的人生。当今大学生的参与性强,情感丰富,悟性高,热爱体育,奥林匹克精神的宣示和渗透对于矫正他们的拜金主义价值偏向、树立其全面发展的观点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三)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了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突出问题,受到相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大学阶段,由于学习和就业压力巨大,一些学生很容易产生悲观、焦虑情绪,进而导致孤独、抑郁以至自杀等心理疾病的产生。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多以讲座、咨询等形式开展,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与这些方式不同,奥林匹克运动以其特有的活动方式,不仅促进人们增强体质,还能激发人的精神力量,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调节能力,使人的身心得以健康发展。学生参与体育锻炼,通过身心不断努力,掌握了运动技能,克服了生理和心理上的困难,不仅能够锻炼身体,更能磨练意志,提高应对

[2]

福建农林大学课程论文

困难和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整能力。同时,在参与大量的集体项目时,有利于调整学生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复杂关系,提高沟通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的欠缺,是大学生产生孤独、嫉妒、自卑等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在高校中运用奥林匹克教育与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相结合,可以有效预防和缓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四)有助于大学生树立集体主义的观念

奥林匹克运动所蕴涵的“了解、友谊、团结”精神,可以用来化解“自我中心”,消减个人主义。没有团结,没有集体主义精神,没有共同的价值追求,奥林匹克运动就不会产生,也不会有现在的辉煌。在激烈的竞争较量背后,奥林匹克运动显现的是人类理性的神圣光辉和对共同价值的永恒追求。现代社会既需要竞争精神,也需要合作精神,要善于凝聚人力和人心,团结众人的力量去努力和奋斗。合作能力既是体育运动参与者必备的素质,也是通过体育运动需要发展的一种能力。从事体育运动,特别是从事集体性的体育运动和竞赛,需要与他人通力合作,这不但能使集体的目标得以实现,而且个人的作用也能得到充分地发挥。因此,向大学生进行奥林匹克教育,特别有利于培养其尊重与合作的精神,从而最终确立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念。

(五)培养大学生拼搏进取、积极参与和公平竞争的精神

奥林匹克运动的艰巨任务之一就是在变化与持续之间取得一种和谐的平衡。奥林匹克的格言“更快、更高、更强”向世人昭示着一种顽强奋争、尽力拼搏的体育精神,同时也是一种不断超越、锐意进取的人生信念。对大学生进行奥林匹克教育正好顺应了这一教育要求,使学生在劳其筋骨的磨练中,在顽强拼搏的运动竞赛中,在对更快、更高、更强目标的不断追求中,锻炼自己的意志,培养积极进取、奋力拼搏的精神品质。奥林匹克运动作为一项社会运动,主张“重在参与”,提倡“参加比取胜更重要”。公平竞争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精髓。善于竞争是对现代人才的基本要求,公平竞争精神是大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必须具备的精神素质。现代社会的竞争日趋激烈,高校必须重视大学生参与意识和竞争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在参与中知不足,在竞争中求发展,这对提高他们在未来社会的竞争力,帮助他们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后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均有重要意义。

三、大学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路径(一)发挥教师的主导和主体作用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关键和主导,承担着传递文化知识的重任。提高体育教师的奥林匹克文化修养,是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环节。教师的学问,即文化造诣,是教师的执教之本。体育课堂教学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能的重要场所,也是进行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的主要场所。奥林匹克精神的火花往往是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碰撞而表现出来。因此,体育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如何紧密结合体育课堂教学,既理直气壮又人情人理地帮助学生在思想上解惑释疑,又可以进一步

[4]

[3]

福建农林大学课程论文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德育方面的教育。体育教师要把体育教学活动当作一种真正的教育活动来进行,使学生的身体和心灵都得到培育。体育教师要不断地加强奥林匹克文化修养,熟识奥运知识、对奥林匹克精神有最深刻的理解,在体育教学中自如运用,更好地实现奥林匹克教育的目标。

(二)开设奥林匹克专题课程,教学中注入奥林匹克精神

奥林匹克专题课程目前除体育院校外,其他普通高校很少开设,其重要原因是缺乏这方面的师资。为此,首先应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同时积极开展奥林匹克学的研究,加强高校相关教师的横向联合,开设奥林匹克专题课程,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选修学分。开设奥林匹克运动的选修课程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在高校体育理论教材体系中增加和充实奥林匹克文化教育的内容,这样不仅可以使大学生更多地了解奥林匹克知识,还能对大学生进行奥林匹克精神教育,促进他们的全面和谐发展。体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将奥林匹克教育活动与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结合起来,与学校运动会结合起来,与学校群体活动结合起来,并在大学体育课中设置奥林匹克的教育内容,促进体育教学改革,努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三)营造奥林匹克校园文化气氛

大学时代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时光,校园文化对学生形成共同的精神具有一份重要的作用。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对大学生人格的完善和智慧的增长大有裨益。校园文化的丰富,不仅可以为奥林匹克运动在校园里的开展和实施创造条件,而且对大学生身心的影响会更加持久、深刻。充分利用完善的校园文化网络,举办奥林匹克文化节,开设奥林匹克大学生营,使学生从多层次、宽领域的环境中接受奥林匹克知识。

(四)充分利用传媒广泛开展奥林匹克教育

随着现代大众传播媒介(电视、报刊、广播、因特网)的飞速发展,传播媒介成了影响和引导人们体育价值观的主要因素。它将精彩纷呈的体育活动展示给广大群众,引起人们对体育的兴趣,并使之保持始终。其中,以奥林匹克运动为主要内容的信息,正是现代新闻媒介的重要方向。由于传播媒介的广泛宣传,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奥林匹克运动,并且投身于体育运动当中。在现代生活中,体育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成为了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正因为现代媒体有如此强大的功能和影响力,进行奥林匹克教育,尽可以充分发挥媒体的特殊功效。它生动而丰富的形式,比单纯的说教、一味的宣讲,更让人易于接受。大学生在观看精彩赛事、关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能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教育。

(五)举办校园体育运动活动

体育竞赛对学生的教育具有动态性、直接参与性、身心合一性和社会性的特点。在学校开展各种形式的奥林匹克竞技体育项目的竞赛活动,校园运动会也是一个很好的表现,其中让学生学到了奥林匹克运动竞赛的知识,也使他们能参与到奥林匹克中来,认知各种角色的重要和体验不同角色的感受,从而欣赏奥林匹克运动的魅力,接

福建农林大学课程论文

受奥林匹克运动的教育,实践奥林匹克精神。

四、结论

将体育与文化、教育相结合,这是贯彻奥林匹克主义的根本途径。高校是奥林匹克教育的重点,以体育运动为载体,通过体育运动的社会效应对大学生进行身体、心智和精神的教育,以培养全面发展或完善的人为目标的世界性的社会运动,增强大学生奋斗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培养对真、善、美的追求,形成“更快、更高、更远”的理念,使其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

参考文献:

[1]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奥林匹克宪章[M].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2001 [2]杨国庆.大学体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2-8 [3]杨爱华.奥林匹克运动对高校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3(6):24-26 [4]任海.奥林匹克运动.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239

福建农林大学课程论文

附件:

奥林匹克会歌

啊!不朽的古代精神,真善美之光发自前人。一番沉沦之后,如今再现世上,令人初睹他不朽的光荣。让崇高的奥运会重获生命,试看场上健儿奋勇驰骋。来把花环掷给当代英雄,让胜利锻出人们钢铁的胸膛。看那平原、大海和群峰,在他的光照下如玫瑰般鲜明。

在这座宏伟无比的运动场前,全世界的人正向他致敬。

啊!不朽的古代精神。

第四篇:地方政府行政体制改革路径选择

地方政府行政体制改革路径选择

摘要:行政体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是政府依法治理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工作重心是要加强政府依法治理社会的能力。通过对当前地方政府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呈现出的共同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出今后地方政府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根据其要求提出未来体制改革深入进行的路径建议。

关键词:行政体制改革;地方政府;路径

中图分类号:D6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0-0189-03

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自身的改善和健全过程中,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对我国地方政府的治理能力以及行政管理体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行政体制改革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1]。行政体制改革能够有效地解决社会经济生产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深层问题,这就需要正确掌握发展方向、制定科学有效的实施方案。在完善现有行政体制、健全行政管理等方面需要使用科学的方法和措施,加强整个整改过程的监督和实施力度,通过快速地推进改革,最终取得改革的成果,使职能政府服务于人民,共同创建服务型政府。

一、目前地方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特征

(一)根据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确定改革的具体目标

习总书记重要讲话与第十八届三中全会中的《决定》中提出,需要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制定总体架构,拆解改革目标,同时为改革目标制定详细的规划,做到由总体到细致层层规划。改善和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地方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最根本目的是在保证政府完成高效治理的同时不失公正。

(二)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前提和引导

完善基础社会经济建设和健全社会科学发展是促进行政体制改革的根本动力,同时基础经济建设与社会科学发展也是促进行政体制与社会经济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源泉。就目前的现状来看,经济发展若迟缓则必然导致科学发展的缓慢,目前经济发展还没有触碰到发展的瓶颈,经济体制改革存在巨大的空间,需要集合政府与民众的资源去深入挖掘经济体制改革的潜能,追求更高的经济效能。而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只有加强体制改革力度,力争让一切社会劳动成果、自主化科研产权、技术新型、社会管理层次、资本运作等多重资源和手段共同投入和发生化学反应,衍生出源源不断的社会财富,才能让改革的成果深入民生。

(三)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

地方政府行政体制改革不仅仅是对于单项体制的修改也不是专项权力的修正,而是对体制整体的重新规划,涉及范围较广,包含了行政单位的构成、职责的调整、权力的洗牌、人员调动等。并不是某个行政领域的单独调整,面临的是从总体结构的调整或重新构建,并且能够有效地与其他改革相互结合推进[2]。

二、地方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

(一)改革的内容寓于全面深化的整体部署中

当前,地方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包含多个方面的体制整改,如财政税收体制、市场监管体制、企事业单位自身机制的改革、社会服务体制、治理体制、社会保障体制、文化管理体制和城乡一体化体制等。这些体制的运作与发展都与政府管理体制息息相关,所以行政体制改革的需要满足市场经济要求为根本指引,同时要求对政府现有体制的全方面改革,让行政体制与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体制高度联系。

(二)共同推进行政体制内外部深化改革

改造内部行政制度的实质是优化国家行政机关的配置,管理和规划工作,强化政府机构的作用;深化改进行动政策、执行权和强化监督权;统筹党政群机构改革,理顺部门职责关系,积极稳妥实施大部门制;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减少机构数量和领导职数;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员总量,推进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改造外部行政制度的实质是以新的思维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积极导入市场机制,推动增强政府向社会公共设施的购买力。

(三)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同时兼顾经济发展效率与社会公平正义

第一,实现合理的秩序要建立在经济结构创新之上。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才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增长,因此围绕着经济建设而发展,才是促进社会稳定的前提。

第二,把握和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同步性。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协调两者。

第三,制度的不断创新是实现效率与公平相互统一的重要手段。无论处在什么样的水平,社会公平公正的体现就是制度的完善,人民能够公平地发展需要制度的不断创新及完善。

(四)同时完善整治调理能力和制定合理的法律规范

政府的权能有行政领导能力、决策能力、执行能力和监督能力。公民能够参与的政府治理能力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公民知晓政府改革优化治理的要求,掌握治理相关的制度和法规条款,清楚政府治理政策的纲领和高效配合治理路径的能力;知晓不同的治理方案,识别对应的治理政策和方法,权衡利益相关性,判断治理的预期结果的能力;最后还包括监察政府行为、行使检举权的能力等。

制度建设与政府治理主体的能力应该相互关联,加强政府治理策划制度、执行制度、实践治理行为的能力。在优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过程中,加强公民参政治理能力,明确其权利、义务和责任,由此培养现代公民。

三、地方政府深化行政改革的路径建议

(一)行政体制改革必须同市场的健康发展协同一致

第一,市场对经济的配置起主导作用。这是市场经济经过重重考验得到的经验,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深化改造市场,促进市场在合理的范围实现利益的最大化,才能有效地处理市场制度缺陷,防止政府过分地干涉与监督管理问题。

第二,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全面科学地履行政府职能,建设有作为的政府。全面完善基础设施和上层制度并不是哪个或哪些企业家能够单独推进的,而是必须由政府来发挥因势利导的作用,对相关企业的投资进行积极的组织与协调。此外,政府还需对那些先行企业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等过程中所面临的不可预知的风险进行相应的补偿,以完成技术和产业不断顺利地向着优势变化进行创新与升级。

第三,处理好社会和行政机构二者关系。在政府机关单位变革的时代潮流中,正确处理好两者关系主要在于:首先,科学地划分行政机构与社会运行边界、范围、层面和内容;其次,科学创造和设立行政机构与社会的关联互动机制;再次,科学确定二者在不同阶段和不同条件下的功能互补内容和运行机制;最后,加强行政机构对于社会有效管控机制的科学性与执行力。

(二)政府机关部门变革同行政方式创新并进

第一,依法行政。就是根据宪法规定的基础之上,促进法制法度建立,完善行政机制、行政后的评估和行政纠错制度,并全面促成依法从政的建设。要按照法文所规定的权职履行其义务,保证有法可依,有法可行。严格限制地方政府的自由行事作风,实行责任制,完善经费财政保障制度,保证地方政府的权职得到监管。

第二,民主行政。就是地方政府的决策有广大民众参与进来,决策中体现民意;让政府公开透明,建设民主政府、阳光政府,加强对于行政机构权力行使过程的全面公开;强化民众对行政机构的监督,建立起全方位的审查制度;加强权职问责的力度等。与此同时,积极创新与完善政府机关领导与人民大众直连的制度。

第三,科学行政。应该加强绩效考核的制度,绩效需严格管理,确保权力与责任的一致性,建立高能效政府和高责任的政府;首先,改正政府机关单位的考评体制,让其不能仅仅跟经济发展速度挂靠,增加民意调查及可持续发展等指标权重,关注人民大众的真实体验;其次,改善考核机制,优化政府职能人员绩效办法;最后,在政府行政管理中积极有效的采用高新技术,推进各部门间的的资源信息共享,并积极依照我国的法律来管理互联网,从而进行所谓的网格化管理。

(三)政府管理“权、能、责”结构性优化

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不仅是机构改革、制度改革、规则改革、编制改革、职位改革等行政体制的具体构成要素的改革,更是对政府权力、职能和责任等行政体制的本质构成要素的改革[3]。以政府的权力与职能为中心进行改造,在此基础上引导政府人员的分配、行政机关和行政制度的改革。

第一,政府行政过程的优化。把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体制与政府所担负的职责相互取长补短并以行政认可制度改革作为关键点,从削减政府审批权入手,对政府干预微观管理事项上最大限度地减弱。对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同时将保存的行政审批项目实施标准化的管理。简化审批流程,精简政府机构,同时把经营管理权交给企业,加强行政治理能力,切实做到简政放权。

第二,宏观与微观管理间的优化。地方行政部门在处理事情上要分清事情的性质,对涉及到市场发展趋势和社会的进步的事情要积极地参与并制订长远的计划,通过学习一些相关部门对相似事情的处理经验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4]。在对无关全局与长远发展的事情上,将权利交给市场,交给社会,交给群众。

第三,政府职能配置及履行上的优化。在减少行政部门对于无关市场发展和社会进步上的事情进行过多干预的同时,对行政职能的重新组织和架构,减少管理的冗余。使整个行政部门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加快社会的发展步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政府权能责以及部门、编制、机构、职位和人员等相应结构性调整和配置,以使政府全面正确配置和履行职能。

(四)强化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管

第一,推行健全阳光行政。坚持以制度为先,依照制度行使政府的行政权力,并使其在运行时实行公开化透明化,运用制度强化人民对于权力的监督;把权力运行的整个流程按照法律公开,率先完善党政事务的公开制度,继而在各领域实施办事公开制度;推进行政决策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

第二,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在确保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力之间的相互协调和制约的关系时,要让政府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权限来行使他们的权力。加大和改进人民群众对干部行使权力时的监督和制约,同时还要加强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的权利。

第三,在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全面推行权力清单制度。所谓权力清单制度,在法理意义上讲即凡是法律和制度没有规定的,政府一概不可为,这意味着地方各级政府权力事项和范围的公开化,要求只要是不涉及国家机密的公共权力和资源,都应进行强制性的公开并主动接受公众的监督。推行权力清单的重要意义在于削减政府部门的行政自由裁量权,促进行政权力运行的规范化、制度化与法治化。

(五)积极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

现代社会组织应拥有政社分开、权责分明、依法自治的组织体制。将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四类社会组织作为优先发展和重点培育对象,并将那些适合由这些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相关事项,都直接交其承担[5];着力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积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最大程度上加强政府治理功能、社会自我调节功能与居民自治功能的良好互动性。

参考文献:

[1] 段尔煜.对深化地方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8,(4):31-34.[2] 王浦劬.论新时期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特点[J].中国行政管理,2014,(2):31.[3] 倪水梅.中国“三大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J].行政与法,2002,(4):9.[4] 张瑞.如何健全权监督和制约体系[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4,(2):15.[5] 祝远娟,许丹,韦峥芳.新形势下中国特色商会组织建设的思考――以广西为例[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1):30-34.[责任编辑陈鹤]

第五篇:生态文明建设及其路径选择

生态文明建设及其路径选择

编者按: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一个新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文明 发展 的现实要求,是文明观的升华。生态文明作为新的文明理念,涉及 经济 社会 发展进程中的方方面面,需要从 理论、实践层面进行深入、广泛的 研究,用以指导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为此,本刊特开辟专栏,约请专家从不同层面对生态文明进行阐述,以期能为生态文明大厦的建构添砖加瓦。

生态文明建设是 现代 中国 人站在 时代 的高度,纵观国际国内形势,根据国情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应对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的双重挑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大决策,是中国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努力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的一项战略举措。

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是生态建设所追求的目标。生态文明的生态,是经济、社会、自然 三者的统一体,是一个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有机整体。生态文明,它体现着一个社会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的文明状态,内含着三个重要的特征:较高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在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在新世纪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的形象概括,它的实质是以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统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全局,转变经济方式,在快速发展 工业 化、城市化的过程中防治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为中国营造优美的生态环境,使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睡上安稳的觉,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为经济建设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生态文明建设在新世纪成为中国一项全民事业和重大决策,有其深刻的国际国内背景,也与中国发展的进程紧密相关。

从国际背景看,在20世纪后半叶,人类在享受自身智慧创造的前所未有的财富的同时,面临和经历着不可持续的发展 问题 和危及人类家园问题的双重挑战,不可持续的发展的问题尖锐地摆在国际社会和各国领导人面前,伴随发展而生的环境问题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接踵而至。

以工业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为重要特征的第一代环境问题未得到有效治理,以全球气候变暖和生物多样性破坏为特征的第二代环境问题又迫在眉睫,严重困扰着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在这样的形势下,全球绿色浪潮蓬勃兴起,以《人类环境会议》和《联合国环境发展会议》为标志,国际社会对环境保护关注的广度和深度达到了空前程度。国际社会重大活动几乎言必谈环境,各国政要和各界人士无不为环境奔走呼号,同期国际上制定的环境公约数量远远超出其他领域。

通过对工业文明进行反思和变革,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创造一个经济、社会、环境三赢,在人与自然和谐基础上求得发展的生态文明新社会,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遵循的理念和追求的目标。不少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自己的绿色计划。如新加坡1992年制订了本国的绿色计划,2002年又提出了到2012年的新绿色计划。1996年美国制定了面向21世纪的可持续美国计划,1998年欧盟确定了建立绿色欧洲的发展战略,1999年日本提出了“环境立国”的新国策。纵观世界发达国家,他们在经济领先的同时,也十分重视生态环境建设,无一不呈现山川秀美的动人景象。世界上绝没有穷山恶水的现代化,以森林覆盖率为例,发达国家普遍在20%~60%之间,如日本为66.8%,美国为23%~29%,德国为30.7%,法国为27.3%,芬兰为65.8%,远远高于我国的水平。这些现代化国家都把走向生态文明看作是提高21世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关键。

从国内情况看,当代中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我们的经济发展既取得了伟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生态成本和高昂的经济成本。中国政府相关部门做过研究,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 分析 结果是环境损失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8%,而世界银行提出的比例是13%。我们在西部调查测算损失大约为11%左右。这几个数字强调的角度不同,差别比较大,总的来说,大概就是10%。由于过于关注经济增长而忽视了经济发展,中国经济基本上是走的是一条靠高投入实现数量和规模扩张之路,造成了大量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产业结构趋同,生产能力过剩,造成了稀缺资源的巨大浪费,也导致了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跨入新世纪,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一方面,重产值、轻发展、重速度、轻质量,以当代人生存和发展来损害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的老路,目前 已难以继,必须强调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和谐、持续发展。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经济发展已极度不平衡,就业压力日增,经济较快增长仍然是第一位的,没有经济快速增长为支持,经济发展也将是空心的,也不能实现充分就业,最终也不能带来社会福利的改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就成为我国下步发展的必然选择。虽然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冲击和对环境保护的需求都是巨大的,可以说,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把生态环境建设也作为硬道理的时机已基本成熟。1999年,海南省率先制订《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并得到国家正式批准,紧接着黑龙江也被国家环保局确定为生态省建设试点省份,之后福建、山东、安徽、浙江、陕西、四川也都制订了本省的生态省建设计划。建设生态省呈方兴未艾之势,这标志着在省域范围内以建设生态省为抓手,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正是在这样的国际和国内背景下提出和实施的。

打造绿色中国,建设生态家园,推进生态环境建设,成为进一步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新的战略选择,是中国进一步明确生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战略地位,实现的认识和行动上的大飞跃。它表明资源环境保护的任务已内化为党的具体 政治 行动,对资源环境问题的本质认识已达到与社会问题结合的高度,资源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社会的行动纲领。这是中国 历史 上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最好机遇。

未来10年是中国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按照人类活动的环境 影响 方式,中国经济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这是工业污染最为突出的时期。同时,中国又是农业大国,农业污染面广量大。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生态环境也将遇到日益扩大的来自人口、经济、技术三个方面因子的压力。在人口方面,2007年中国总人口已达到13.2亿人,人口基数大,比上年约增加680万人口,对水、土壤、能源的需求增大。

在经济方面,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人均GDP将有可能达到3 500美元左右,消费水平的提高和人口增长两者叠加,使中国面临的相应的环境压力可能达到现在的2~3倍。

在技术方面,当前我国的生产工业仍然具有明显的高消耗、高排放特征。技术的常规性、积累性改进无法适应人口和消费对资源和环境压力的大幅增长。如果生产技术不及时地向环境无害化的方向转化,那么高消耗的技术效率也将给环境带来叠加的压力,这就要求我们对环境问题的改善要有更为积极的思路。

第一,建立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机制。

我国正逐步走向一个以民为本的“公民社会”,这必然将进一步强化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推动公众权利的普及和保障。在公民社会中,环境权益是公民政治权利的重要部分,特别是在公众已经取得比较富裕的物质生活条件之后,对环境权益必然提出相应的要求。这些权益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实体性环境权益,包括环境清洁权、环境安静权等;二是参与性环境权益,包括环境监督权、环境索赔权等。我国现实生活中的环境权益保障已经有所发展,但又很不充分,相对于其他方面的权益保障而言,环境权益保障是较为滞后的,这正是我国环境保护立法需要突出解决的问题。在今后的环境保护中,应该把扩展公众环境权益作为重要 内容。

在发展公众环境权益的过程中,一个需要特别重视的原则是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和扶持。在我国,一些地方的人们受到噪声、废气、污水等的干扰而难以正常生活,还有的人因为整体生态环境的恶化而失去生存基础,他们都陷入了特殊的“环境困境”之中,成为环境问题上的弱势群体。他们所期待的,不过是得到生存所需的最低的环境条件。如果没有社会最广大群众的环境生存条件的保障和改善,小康就不是“全面”的,政治上也不是合格的。从根本上说,环境保护首先应该是对弱者、弱势群体的保护,而弱者、弱势群体总是生活在社会的最基层,所以说环境保护应该多从基层的、与人民群众关系比较密切的事情上采取行动。要注意克服 “面上宣传很多,访贫济困不足”的现象,不仅关心环境保护的根本模式、总体思路等“宏大叙事”,更要研究群众的现实疾苦。在这方面,往往是新闻媒介经常深入生活,揭示了许多生态环境问题的真相。因此,把政府管理、政策研究和新闻报道的力量结合起来,切实解除社会公众直接受到的环境问题的困扰。

推动公众参与,关键是实行必要的制度创新。在这方面,可以有以下几点途径:一是由地方环境保护部门组织公众与 企业 之间的直接对话和协商,使企业与公众之间达成环境保护协议。二是地方环境保护部门直接向社会发布企业环境行为信息,帮助公众了解真实情况。三是有引导或有控制地建立地方环境保护社会组织。四是向社会公众扩大环境权益,特别是给予公民环境监督权和索赔权。浙江省富阳市等省市环保部门实行了对公众举报污染源的奖励制度,这是在环境保护领域实行民主管理的有益尝试。建议成立“江苏环境保护协会”。环境保护协会是一个兼具志愿行动和维护权益性质的综合性的环境保护社会组织,目的是联合和协调各种环保社团组织,疏通社会压力,化解利益冲突,维护政治稳定,协助和促进政府进行环境管理。环境保护协会是在政府支持下建立起来的公民社团,可在一定程度上参与政府决策过程。协会的特点是深入到社会边缘和基层,补充政府管理力量之有限。

第二,加速确立生态经济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主导地位。

发展生态经济既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也是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措施。例如,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带来了日本节能技术的革命,并提出建立循环型社会,形成“慢节奏”的生活方式。可以预料,这种生活方式的改变,不仅能培育环境文化,而且将在资源环境极度紧张的时代,通过环保技术革命,占领新的经济制高点。

在短短几年时间,在政府的大力倡导下,生态经济在我国由一个陌生的名词和一种虚的理念,迅速走向一个能实实在在地指导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原则和战略。

发展生态经济要求政府积极而 科学 地介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追求的是资本高收益率,其主体是实实在在的企业股东。而生态经济追求的是自然资源高收益率,其主体是抽象的全社会公众。谁来代表全社会公众,当然是政府。政府必须具备“绿色控制能力,从追求单纯的经济增长到追求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将环境文化的理念从单纯的自然环境保护扩展到 教育、科技、企业经营及废物处理等诸多环节之中。通过环境教育、环境立法、环境税收、环境标志、环境审计、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特指对重大政府政策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制度)等诸多手段,使绿色控制的链条从规划设计环节开始,到废物重复利用这个终端,实现完全的物质能量循环使用的目标。

发展生态经济需要社会的广泛参与。消费者是市场的主体,只有他们自觉地选择循环经济的产品,才能形成绿色消费市场,实现可持续消费。一些环保NGO是开拓绿色消费市场的先锋,它们通过劝导、宣传和示范等行为,深刻影响着消费者的绿色选择,影响着政府的绿色采购。据联合国统计署提供的调查资料,84%的荷兰人、89%的美国人、90%的德国人,在购物时会考虑消费品的环保标准。绿色消费市场能阻挡非环保产品,成为拉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可以说,环境文化是绿色消费的根源,而广大消费者又在绿色消费中发展了环境文化。

在环境成为稀缺资源的情况下,环境文化所倡导的生态经济,也应成为调整地区差距、城乡差距、人群差距等利益关系的内生变量。如通过建立区域环境补偿机制,让东部地区拿出更多的资金,支持西部地区保护生态环境;如通过建立城市对 农村 环境的补偿制度,加大对农业的绿色补贴;如通过引导富裕居民支付更多的环境成本改善环保公共设施,让遭受环境危害最大的弱势群体得到实惠;如通过建立自然资本的市场机制,使良好的自然环境转化为经济优势。总之,要使环保理念真正成为协调社会关系的新杠杆,成为我国生产力布局与资源配置的调节器,就必须大力弘扬环境文化。任何区域开发,都要考虑资源环境;任何经济建设,都要尊重自然法则;任何赶超战略,都要兼顾社会公平;任何市场行为,都要补偿生态环境。这才是环境文化极力营造的道德氛围与社会共识。

第三,继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资金投入力度。

环保投入是保证环境治理和保护项目顺利实施、改善环境质量的物质基础。没有足够的环保投入,任何一个好的环境规划都不能实现。改善和加强宏观调控,加大环保投入力度、加强投资导向和进行规范管理是关系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能否落到实处的关键性 问题。国际上通常将环保投入占GDP的百分比作为衡量环保力度的指标,并认为只有这个比例高于2.5%时,环境质量才有望得到改善。根据国外的一些经验和我们的一些实践体会,如果环保投入、污染治理投入占GDP的1.5%,大体上就能控制;如果超过1.5%,就能够改善;只有这个比例高于2.5%时,环境质量才有望得到明显改善。如果低于1.5%,说明这个地区的污染只能减少,再低,就说明只能污染了。生态文明建设涉及 发展 绿色 经济、培育绿色文化、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等多方面的工程和项目,所有这些工程或项目都必须要有资金的投入作为保证,否则,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将难以实现。从国内的情况看,2007-2008年全国环保投入占GDP的1.24%。北京市环境投入持续增加,“八五”期间,环境保护投资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2%,“九五”期间提高到3.3%,而1998年至2003年6年间各项环境保护投资共计670亿元左右,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4%。2004年,上海环保投入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以上,广东省2000年的环境保护投资总量为206.74亿元,环保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1.96%。2001年,广东省环保投资总额为242.27亿元,比上年增加了35.74亿元,环保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2.3%。我国的环保投资低于GDP的2%,与需求明显不成比例,投资严重不足,部分投资不能产生其相应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江苏省的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发展。因此必须千方百计地增加投资力度,扩大投融资渠道,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建立环保投融资多元化体系,力争环保投资占江苏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2.5%。否则,建设“绿色江苏”的目标将难以实现。

第四,建立起开放型的能源、资源供给与保障体系。

中国 人均 自然 资源很少,资源供需矛盾今后仍将十分突出。为此,应建立起开放型的能源、资源供给与保障体系,保护好自身的资源,加大加快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的力度。

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总原则,树立“大资源、大环境、大市场”观念,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市场为导向,以制度创新、科技 创新为推动力,积极推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矿产资源,建立矿物原料长期稳定供应的保障体系,壮大矿业经济,逐步建立与生态省建设相适应的生态矿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的省际、国际合作,积极主动参与矿产品国际贸易,在矿业全球化进程中争得主动权。鼓励利用国内外资源,力争资源、产品两头在外。鼓励、支持并依法保护本国投资者到国外投资勘查开采矿产资源。在更好地利用国际资本、国际市场的同时,更加重视利用国际资源,积极鼓励和组织有实力的 企业 开展跨国经营,尤其是要合作开发利用资源,在海外建立长期稳定的能源、原材料供给基地。

第五,建立稳定可靠的生态安全保障体系。

长期以来,人们对生态安全整个国家安全中的地位缺乏认识。如果生态安全出了问题,就意味着大片国土失去对国民经济的承载能力,这与国土的割让一样会给国家造成无法换回的损失。生态环境的破坏,会造成工农业生产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下降,这与经济危机所带来的损失是等同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环境安全与国防安全、经济安全同等重要,都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国防安全、政治 安全和经济安全是致力于创造生态环境安全的基本条件的重要保障,而生态环境安全则是国防等等,政治和经济安全的基础的载体。

生态安全是指人类在健康、安乐、生活基本权利、生态基础设施、必要的资源、社会 秩序、适应变化的能力等方面受威胁程度的大小。中国的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危机是短暂的,往往 影响 一时,而生态危机则是长期的,一旦形成大范围不可逆转的破坏,国人的生存就会受到根本威胁。而生态环境不安全的根子,在于我们继续沿袭西方传统 工业 文明的价值取向、发展路径和生活方式。这不仅对资源和环境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也加剧了社会失衡与国家稳定。解决以上问题,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发展战略的调整,涉及到体制、机制、法制的一系列改革,涉及到决策者观念的改变,涉及到干部考核的综合指标(如增加资源生态与社会人文等绩效考核)与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建立,国家要加强生态安全 理论、生态预报 方法 和生态安全预警监控系统的 研究,鉴于生态安全突发性的隐蔽状态,要加强生态安全理论、生态预报方法和生态安全预警监控系统的研究。必须建立系统的监控机制,不仅能够定期查看,而且可以及时反馈,预知经济安全临界度,并迅速提出预案和自我调整,防患于未然。使 法律 监控与经济发展变化相结合,定性标识量化,增加可操作性。完善生态环境安全的预测预警系统。应用 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系统等技术,建设包括生物资源、农业资源、环境质量、水土保持、河道水质、地质环境、海洋环境、气象、赤潮等 内容 的生态环境动态监测 网络,建设环境资源数据库,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监测资料综合集成,不断提高生态环境动态监测和跟踪评价水平。建设完善灾害预报预警系统。主要包括台风、暴雨、暴潮、冰雹等灾害性天气,以及赤潮、酸雨、地质灾害、环境污染事故和突发性动植物病虫害等的预报预警系统和快速反应系统,增加预警和防范准备时间,避免和减少各类灾害造成的损失。

第六,建立党政领导环保实绩考核机制。

官员的考核指标是各级政府管理者工作方向的“指挥棒”,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 科学 发展观的提出,要求我们完善新的政绩观,把就业率、最低生活保障率、反映收入分配差别的基尼系数等指标,作为现时期政府官员“工作实绩”的主要考核标准。环境问题也是如此。资源问题也是如此。因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建立在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环境保护三个核心内容的基础上。新发展观所确立的新政绩观,要求我们对那些仅以单纯GDP增长为业绩而不惜破坏资源环境的政府官员,对那些只知道耗费财政和社会财富搞“形象政绩”、“窗口政绩”、“路边政绩”的政府官员,不得提拔重用。

从生态环境保护来看,环境权益是人民生存权的重要部分。国家已将环境保护列为基本国策,保护环境已成为各级政府管理者的职责所在,破坏环境等同于违法。如今,“考核官员的环保责任”已形成国际趋势,2002年的南非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便强调建立各级政府的“环境保护问责制”。以人为本的科学展观,已要求我们将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作为人与人关系和谐的基础,作为执政党与全社会关系和谐的基础。从长远看,要使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得以统一,我们就要加大力量研究并采用绿色GDP的衡量指标,将环境成本从经济增长的数值中扣除,形成我们衡量选择政府官员更全面的标准;我们还要将公众环境质量评价、空气质量变化、饮用水质量变化、森林覆盖增长率、环保投资增减率、群众性环境诉求事件发生数量等指标纳入到政府官员考核标准;我们还要将各地政府对国家各项环保法规政策的落实情况也作为指标纳入政府官员考核标准。总之,环境政绩一定要与政府官员任免密切挂钩,尤其是各地各部门的主要管理者要成为环保考核的对象和环保责任的承担人。

考核标准的落实,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我们要抓紧时间设计一系列政策与制度去支撑科学发展观,例如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例如新的官员考核指标体系,例如公众参与的监督评价机制,例如循环经济与绿色控制的法律框架,例如生态补偿与社会公平的相关政策等等。否则,再好的理念与战略,也会沦为形式与口号。

生态环境保护部门要加大执法监督力度,认真解决好“执法不严、监督不力”、“执法刚性不足,处罚弹性有余,执法主体形象不佳,行政处罚、责任追究不到位”等问题。在环保执法监督工作中,要运用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手段,既要抓环境污染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又要追究当事人和有关领导者的行政责任;要加强同监察、纪检、法院和行政部门的联系,建立起依靠法律、行政和经济等部门的行之有效的执法和处罚运行机制。

第七,全民动员,建设节约型社会。

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大省,也是一个资源消耗大省,节约资源任务相当艰巨。江苏资源利用状况,有几个突出的矛盾:一是资源拥有量与需求量之间的矛盾。我省人均耕地占有量仅为全国的2/3,重要矿产资源主要从省外调入,资源紧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对资源的依赖度不断增加;二是经济总量与结构之间的矛盾。2007年中国GDP达到30 100亿美元,这么大一个总量的背后,存在产业链不长,深度开发水平不高,增长方式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等结构性问题;三是经济发展阶段与资源利用水平之间的矛盾。从总体上看,我省已进入重化工业阶段。这个阶段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对能源和资源的需求增加明显,出现了一批单位增加值能耗比较高的行业。而与此同时,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水平提高不快,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率不高;四是群众生活水平与消费方式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居民消费能力持续增长,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另一方面,公众的节约资源意识、忧患意识还不够强烈,资源节约型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还没有真正形成。这些信号向我们发出了强烈警示:发展节约型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和国民经济体系,既是我国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也是缓解资源危机的基本对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路径,追求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和更多劳动就业的先进经济模式,是解决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尖锐矛盾的根本出路。

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来解读节约型社会:一是从生产的角度讲,要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提高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减少单位产出对自然资源的耗费或浪费;二是从消费角度上讲,是指在满足一定消费需求的条件下,尽可能减少对资源的依赖,获得更多的收益;三是从供给和需求角度讲,在生产和消费之间建立一个良性的循环,生产要以需求为导向,建立以消费为导向的机制。

我国是经济大国、人口大国,同时又是人多地少、资源短缺、环境容量有限的国家,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这就要求我们在合理开发和节约利用资源上必须有更加强烈的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和紧迫感,构建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要以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为核心,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产业,构建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保证资源永续利用。引导和推动“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市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以集中布局实现集约发展。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防止和纠正盲目圈地现象,提高单位面积的投资强度。要以发展的眼光,科学地制定城市发展的长远规划。要科学地确定开发顺序,科学地预留开发空间。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和自觉的行动,不仅政府在制定发展规划时要贯彻资源节约、环保的意识,而且要把这一意识融入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每个细节中,同时要大力转变消费观念,倡导绿色、文明的生活方式。引导公众正确认识省情,增强忧患意识、节约意识,增强节约资源的自觉性、主动性,大力营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动员和组织全社会的力量,深入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大力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和文明消费,鼓励节约使用、多次使用和反复使用,改变透支资源的生活和消费方式,共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打造绿色中国,建设生态文明,任重而道远。我们要积极寻求新的保护和不断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对策,进而创造出一种后发展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参考 文献 :

[1]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4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尹继佐.努力实现环境可持续的 现代 化[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3]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第2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4]杨明.环境问题与环境意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5]国家环保总局.第二届全国环境保护优秀科研报告文集[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6]叶文虎.环境管 理学 [M].北京:高等 教育 出版社,2000.

[7]严立冬.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创新[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8]长三角报告编委会.长三角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9]艾瑞克•戴维森.生态经济大未来[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

[10]王国聘.生存的智慧[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

[11]叶文虎.可持续发展评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2]马尔特比.生态系统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13]张坤民.可持续发展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

[14]克莱夫•庞廷.绿色世界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5]余谋昌.惩罚中的醒悟[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

[16]威廉•P•坎宁安.美国环境百科全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17]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

下载师范生师德教育的路径选择上传word格式文档
下载师范生师德教育的路径选择上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三育人”路径选择

    大学“三育人”路径选择 【摘要】要做好高校“三育人”工作,关键是要结合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创新育人思路,选择育人路径,更新育人方式,辩证分析和处理育人的各种关系和矛盾,构......

    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以建设银行江苏省分行为例 陈宝权 摘要:当前,世界经济复苏前景不明朗,国内经济增长面临下行压力,金融监管日趋严格,金融市场建设步伐加快,金融脱......

    浅谈沭阳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浅谈推动沭阳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以争做有为青年为视角 [摘要]: 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大会上指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广大青年一......

    师范生教育调查报告

    师范生教育调查报告 师范生教育调查报告1 我于20xx年xx月xx日,被分到宝鸡斗鸡中学进行为期六个星期的教育实习,在这期间我用心地发奋地工作,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顺利的完成......

    师范生免费教育协议书范本(汇编)

    师范生免费教育协议书范本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我们都跟协议书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签订协议书可以使双方受到法律的保护。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协议书而烦恼吧,下面是......

    师范生教育调查报告

    师范生教育调查报告 师范生教育调查报告1 顶岗实习调查报告;学院:数学学院;年级:11级B班;姓名:马绍光;我的实习学校是澄江四中,实习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为了全面、详细地获取材料,我不......

    师范生教育调查报告

    师范生教育调查报告1 我被分到马鞍山市红星中学进行教育实习,实习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专业课的教育实习,二是班主任的工作实习。在这期间我积极地努力地工作,虚心向有经验的......

    师范生教育调查报告

    哈尔滨学院外语学院教育调查报告 关于初中课堂教学管理的调查报告 1.前言 学校简介:2015年3月23日至4月17日,我在XX中学度过了我一个月左右的校外实习生涯。XX中学位于XX市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