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听康老师上课心得
感动从课堂开始
听康老师课有感
孝感市孝南区毛陈镇艺术幼儿园杨勤
2012年9月26日和27日下午,国培专家教师潜江市机关幼儿园园长康晓燕老师在潜江艺术学院8号报告厅为国培学员们上了“幼儿园班级管理概念”的专题讲座。
康园长以“幼儿园班主任有什么困惑”话题来现场互动,以此来引出主题,在围绕着幼儿园班级管理概念,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含义、幼儿园班级管理的职能、幼儿园班级管理的目的、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内容五大方面展开讲解。她从幼教社会热点及实际情况,分别从班级常规管理、班级教师管理、班级家长工作管理等方面详细讲解了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基本策略。
康园长的讲座结合了大量的教育教学案例,以通俗易懂的上课形式让我们学得得心应手,更以风趣幽默的语言讲解了如何做好幼儿园班级管理的管理工作,引发了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如何做好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反思,我觉得听了康老师的课真是受益匪浅。
康园长的讲座让我懂得了人与人相处的一个最基本的因素,就是懂得尊重他人,尊重上级,既不阿谀奉承,有不随意贬低;既不唯唯诺诺,有不盲目服从;多体贴同伴,多学别人的优点,来弥补自己的缺点。我希望在自己以后的工作中能不断促进、学习,团结所有的同事。在困难中能和领导、老师们风雨同舟,在自己成功时能和大家共
同分享。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把握好分寸,掌握好尺度,感情是一朵云,理智是一颗树。
当康老师讲到平等时,让我真正体会到做为一名幼教老师,在我们的眼中,农村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都是一样的,我们要给他们提供平等的成长环境。在我们的心中,不能有对孩子的高低之分,要让所有的孩子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爱,这样才能让他们的心灵不受创伤,健康成长!
用康老师的话说:“我们只有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完善自己,才能成长起来,以后才能更好的面对一切。”
二O一二年十月
第二篇:听华康清讲座心得
也谈教育教学
——听华康清校长讲座心得
亢奋、激情澎湃是华校长做讲座时的状态,振奋、心向往之是我听华校长讲座时的状态。华校长的讲座之所以能打动人,我认为不单单是因为他卓越的口才和深入浅出的表达,最主要的是他讲出了目前教育教学问题的大实话,讲出了指导教育教学的真东西、管用的东西。作为教育教学领域的小辈,我且班门弄斧,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体会,也来谈谈教育教学。
一、职业教育是宽容的教育,职业教育是心灵碰撞的教育
我在这里要谈的是职业教育学校的老师要做到宽容,和学生心灵碰撞的问题。常听老师们说起某某班的班风如何如何差劲,某某学生如何如何讨厌,忿然作色,无奈之情溢于言表,而且我也属于谈论的老师中的一员。听了华校长讲的“宽容”“心灵碰撞”,我内心是惭愧的,并进行了深刻的反省:我对学生做到宽容了吗?我和学生有过心灵的碰撞吗?我计较于学生的不认真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不配合、不合作,计较于学生的出言不逊。现在思量,我把自己和学生置于同一层面了!古人言:“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只要当上了教师,即使你的年纪少于你的学生,你也注定是长者。师者,父母也,有哪个父母会计较自己子女的顽劣、不逊,仍是一如既往地关爱自己的子女,然而,为师的我们……,可见,我们没有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子女来关爱。我们端着师道尊严的架子,只关注教书是教师的本职,忽略了育 人是本职的灵魂。于是我对自己说:不要再和学生针锋相对了,不要等学生尊重你,你再爱护学生,宽容不讲条件。“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我们就努力做一个完善的人,把别人的孩子当做自己的孩子来关爱,我想这样我们的耐心就会多一些,抱怨就会少一些,学生的情况也会改善一些。
二、教学方法就是降低要求
苹果在树上,学生够不着,把苹果放在桌上,学生踮起脚尖,伸长胳膊够着了,学生很高兴,因为他们通过可达成的努力取得了成功。我们教师充当的就是摘苹果,并把它放在适当高度的角色。教与学是相结合的,教了,学生没学会就不是成功的教学,我们教师要做的是怎样才能深入浅出,怎样才能浅显易懂。然而,问题又来了,我们的教学要求降低了,学生也达成了我们的要求目标,但是上面规定的教学目标没完成,教学任务判定为不合格,……教学评价成了教学方法改变的绊脚石!姑且撇开教学评价的问题,谈谈教学改革的问题吧!回顾教学现实:我们的教科书还是某某出版社80年代出版的教材,我们还在捧着这本书给学生讲那几篇讲了十几年的课文……。问题又来了,校本教材的研发问题,走特色教学之路。
三、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写字能力、阅读能力
抱了急功近利的心态,就中职学生来说,专业课是主要课,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基础课已经置于可有可无的地步。其实,基 础课上培养的能力绝对不可小觑。然而,就语文教学而言,捧着过期的老教材,是不能把学生请进你的课堂,即使押进了课堂,也避免不了学生在课堂上睡觉的问题。这就涉及到校本教材的开发问题。我以前所在学校——XX学校研发的校本教材,使用效果就很好,我想简单提一提,以供各方借鉴。也是为了解决学生上课睡觉,需学不搭的状况,学校领导责承语文教研组编写了语文校本教材。结合学生专业特点,本着“必需
够用”的原则,华校校本教材分为说、读、写、写四大模块,操作性很强。说,说好一口普通话(包括自我介绍、朗诵、演讲、辩论);读,培养一定的阅读能力,读小哲理文、必需了解的名著(以名著简介的形式出现);写,写就业后必需会写的应用文,写表达自己情感的日记、随笔;写,写一手工整、规范的汉字。本套教材讲授两个学期,教学进度由语文教研组老师讨论协调。这套教材受到了教师、学生的广泛认可,学生在课上学得津津有味,很好地解决了上课睡觉问题,也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就业的需要。不要把苛责的目光全部投向学生,没兴趣、没用的东西学生自然不会喜欢。作为教育者我们该好好想想,出了问题了,问题可能就出在我们自己身上!
以上三点或许浅薄,或许片面,但都是听讲座的心得体会。“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先哲的训诫教诲是对的,经常进行反省体会也是应该的。
第三篇:听余映潮老师上课有感
听余映潮老师上课有感——初中语文学习心得
2011-12-27 16:47:20 作者:张敏 来源:金台教研网 浏览次数:378 文字大小:【大】【中】【小】
听余映潮老师上课有感
11月8号,终于有机会在陕西省教育学院师资培训学院的礼堂里亲身感受了全国中小学语文研究专家余映潮老师的课堂教学艺术报告会。其中一节示范课给我感触最深。
余老师讲了《散步》示范课,我发现在余老师的讲课过程中,朗读贯穿教学的始终,这让我颇生感慨。回想自己教学已有七年,对学生的“读”实在是关注的不够。真没想到文章竟然可以从这个角度入手。余老师是从三个角度入手进行阅读教学:文意理解、课文朗读、美点欣赏。
1、建议用理解文意法阅读课文《散步》时,余老师用的是有创见的研读,要求学生读出文中的深意。然后让学生试着给文章再拟一个标题,并说明你的标题能够表示你读出了课文的味道。出现了一些新颖有深意的的题目,如:幸福的家庭、亲情无边、分歧、大路小路、责任、背起整个世界等。
2、建议用课文朗读法阅读课文《散步》时,我深切体会到了原来朗读是用声音来传达作品内蕴的丰富细腻的情感活动。记得在有些早读课上,听着那些低沉的齐读声,或是响亮而毫无情感的“朗读”声,我的心里总是很难过。我总以为可以再好些的,可以再好些的,却不曾去想:为什么会造成如此的局面。我们的孩子们,甚至是我们,忽视了用声音传达感受的方法。我们往往会用问题问学生:理解了吗?请你说说„„却很少说:请你朗读一下,让我们能够听出你内心的感受。一个乐于朗读、善于朗读的人,应该是一个乐于体验、情感丰富的人。好的作品,能够洗涤他们的心灵,能够震撼他们的心灵。同时,入情的朗读,是他们将所感知的情感释放的手段,也是他们以此来抒发情感的一种方式。只要是热爱的,就愿意表达,只要表达过,就一定能有所内化。
3、建议用美点欣赏法阅读课文《散步》时,听余老师的课,就象是在读一首好诗,就象是在听一支妙曲,就象是在观一幅好画。总是让人回味无穷!他的课堂教学才充满了神异之美。“美”是余映潮老师课堂教学的灵魂。余老师的课堂教学思路讲究教学过程的流畅之美,讲究教学内容的组合之美,讲究教学时空的造型之美,讲究教学双方的活动之美。
从不同的角度有序地安排几个块状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这是余映潮老师课堂设计思路的主要特点。这几个教学块状是经过有机地整合的,形成了清晰明朗的教学思路,其最终目的便是使之浑然一体。这种教学思路有效地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语文课堂的主要问题——繁杂无序,其可操作性很强,给人以看得见、想得到、用得着的感觉。另外,余老师选点灵活多变,总能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从而形成一种综合的审美效应,使语文课堂教学的局面异彩纷呈。
当然,不是只有《散文》才可以朗读,小说、说明文、议论文也都可以朗读,在朗读中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辨析能力,赏析能力。当学生在朗读中沉浸文本,在朗读中热爱文学,在朗读中丰富情感了,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应该会轻松很多,愉快很多。
这一节课的讲授,我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原来将普通课,也可以从阅读的角度进行教学。
总之,余老师在语文教学方面的全新理念和丰富的教学实践,影响着我们这一代的语文老师,通过听他的这节示范课,我发现这对我的语文课堂教学水平的发展与提高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给了我的课堂教学一个很好的范本。
第四篇:《听吴正宪老师上课》心得体会
《听吴正宪老师上课》心得体会
初次看到这本书是在省图书馆,当时封面上的一段话引起了我的兴趣。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周玉仁说:“每次听吴老师的上课,我总被她和学生的”思维共振、情感共鸣“的精彩互动场景感动,被她”课伊始,趣已生;课继续,情更深;课已完,意未尽“的孩子们乐学的氛围吸引。听她的课的确是一种享受。”怀着这样一种享受的心理,我翻开了《听吴正宪老师上课》这本书,仔细体味书中的每一章节的文字,感受吴正宪老师上课的艺术魅力。
“真情”,是品味吴老师的课堂,最突出且最有力的字眼。她用这真情诠释着生命课堂的深刻内涵,用真情润泽学生的心灵,用真情培育和谐的课堂环境,用真情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用真情点燃孩子创新的思维火花。她的课堂知情交融、师生互动,充满了童趣,洋溢着激情与智慧。她以人格影响人格,用智慧启迪智慧,用数学的真谛滋润孩子的心田,让孩子们快乐地享受着课堂生活的'幸福。
品味此书,我被吴老师的教育理念所深深震撼。
1、尊重每一个学生。吴老师把孩子看成一个有尊严的个体,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允许学生用不同的速度去探索和获取知识,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数学。她总是以热情的鼓励、殷切的期待、巧妙的疏导与孩子们思维共振,情感共鸣,从不轻易否定学生的选择和判断,也从不强迫学生去认同。
2、为学生营造思维的磁场。孙晓天教授说:吴老师的课堂“教”的色彩很淡,“商量”的气氛很浓,“为什么”很多,留给学生的“空间”很大,适时的点拨与指导随处可见。吴老师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各种不平衡的问题情景或“陷阱”,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尝试、探究、猜想、思考,给学生留下了足够的思维空间。
3、为学生设计有过程的参与。吴老师在课堂上总是从学生的认知出发,把知识的来龙去脉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全体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了学习的全过程。课堂上有疑问,有沉思,有比喻,有赞许,有笑声,还有争辩。在波澜迭起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交流、发现、辨析、整合,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探究能力得到培养。
4、以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为主旨。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更重要;没有什么比激发学习兴趣、保护好奇心更重要;没有什么比尊重个性、真诚交流更重要;没有什么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重要!
细细品味吴老师的书,品味吴老师的课,感觉她的课堂大气,有深度,令人回味无穷。她用自己的教学践行了“专业地读懂教材,智慧地读懂课堂,用心地读懂儿童”的教育理念,实现”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的育人目标。
第五篇:一位老师上课前
一位老师上课前,发现黑板上画着一幅人物图像,下面写着“张兰遗像”四个字,而张兰正是这位老师的名字,如果你是张兰,你会怎么处理这件事?为什么?
其实,是教师,就应该不忘自己教书育人的责任,面对这样的事情,是不能仅仅靠自嘲来解决问题的,那样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老师的教育教学应该注意有效性,要让学生认识到错误,并改正错误。在最近的培训课堂上,成都武候区的肖成全老师讲到了这个案例,要培训的老师回答。三个回答的老师的基本意思是,让学生明白遗像是人死之后的肖像,但对学生的错误没有有效地教育。一个老师说,等我百年之后,有人送我遗像,我感谢他。其实,这就是一种自嘲,但是,对学生的心灵有作用吗?我认为没有。肖成全是专家,他从鼓励教师的角度,还是给予这位老师肯定。后来,肖老师讲出张兰老师的做法。她是这样做的——张老师先评价了画,说,这两个辫子,像我,圆圆的脸象我,也说了那些地方不像。她讲解的过程就注意观察学生,发现其中一个学生低着头,表现异常,心里觉得是他画的,但她没有追究到底是谁。她叫到这个同学,说:“这下面好象多了一个字吧 ”;生:“老师,多一个'遗'字”;师:为什么说遗字多了“生:因为老师还活着师:对.活着的人不能叫'遗像' ,去掉一个 '遗'字 ,变成'张兰像'用词更准确,老师更喜欢.”张兰老师的做法既是学生加深了对“遗”字的理解,同时观察到当事人,重点针对他,要他回答,虽然没有任何批评的语言,但是,我相信,那个同学心里会想,老师知道是他干的,而且做得不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相信他是响鼓不用重捶,应该受到了心灵的震撼,进而改变自己的行为,同时,对张兰老师应该是更加的尊敬和爱戴了。张兰的做法,和风细雨,润物无声,多高的境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