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区级名校创建工作汇报
以省级示范园创建为目标,促幼儿园和谐发展
示范幼儿园“名校孵化工程”进展工作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校长及同仁,大家下午好,很高兴今天有机会到场聆听、学习我区各个名校的先进管理理念与经验,现就我园在贯彻落实“名校孵化工程”,积极创建省级示范园工作的做法做以简要总结、汇报,敬请批评指正。
一、管理规范、精细化,促学校内涵全面发展。
(一)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促学校健康发展。以区局“八项措施”及“十要十不准”为标准,我园根据实际情况从保教、家长工作、师德、业务学习等方面制定示范幼儿园工作“十要十不要”,以党支部牵头,全园上下凝心聚力,以优良的党风带动校风、教风健康发展,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力求做到规范化、精细化、特色化、民主化。
(二)重制度建设,抓常规管理。一是严格按照《幼儿园保教常规行为细则》进行管理,每班配备教师3人,实行三教轮保,保教结合,由班长负责,分工协作,共同组织幼儿来、离园、盥洗、游戏、户外活动、集体教育活动、区域角活动、两餐一点、幼儿午休等各项活动。课程落实到位,责任落实到人。教师实行坐班制,除独立任务外,还要在幼儿的生活、运动、游戏等活动中承担相互配合,协作完成的任务。二是结合我园实际,为了避免学前教育小学化,我们从工作纪律、保育工作、教研工作等方面入手,进一步修订、细化了《教师技能培训方案》、《绩效考核方案》、《园本培训方案》、《幼儿园保教工作制度》等,明确了教师工作职责,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细化了保教工作过程管理。三是加强安全管理。首先是加强门禁工作,聘请专业门卫,并实行领导带班值班制,做到全天24小时安全工作不放松。其次是积极行动,防范于未然,坚持每天对幼儿进行入园晨检,每周对设施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排除。再次是开展幼儿安全教育,增强幼儿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我们与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严格执行幼儿接送制度。
(三)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高度重视学校德育工作。学校加强师德管理,1完善师德考核制度,引导广大教师认真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注、关爱每一位幼儿,建立幼儿和家长参与评教的师德考评机制。每学期末,发放“家长调查问卷”对教师师德进行测评,并按一定比例纳入教师考核成绩。凡在师德测评中“满意率”低于70%者,其年度考核成绩直接确定为不合格,“满意率”低于90%者在年度师德考评中达不到优秀者不推荐参加教学能手和优秀教师等评先树优活动。
二、队伍建设科学化,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一)依据我园实际,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进一步扎实开展以新理念、新技能为重点的园本培训及转岗教师的技能培训。其一是要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使教师不断更新观念、加强幼教专业理论学习。我们组织教师学习《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明确国家对合格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我们还组织教师对教育部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进行解读培训,使教师掌握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积极实施科学的教育和保育,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等各面协调发展。我们还强化基本功培养,教师每周上交一份简笔画及折纸作品,间周集体组织一次琴法、舞蹈培训,并开展讲故事、玩教具制作等教师基本功竞赛,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不断提高。其二,我园认真实施“教、研、训”三位一体的培转岗教师训方式,并认真落实分层培养目标,促进教师群体成长。
(二)继续推进园本教研,以研促教。一方面,以区教研室《教师行动手册》为指导纲要,认真开展教研工作,开展“新秀选拔”、“骨干示范”、“一课多研”、“集体备课”等多种教研活动,不断提高教师教研能力。另一方面,我园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加快教师专业成长的步伐,于2011年7月申报并立项的省级规划课题《学前教育去小学化的研究》已结题,并获“省级立项课题研究成果二等奖”;本学期参与省教育厅组织的《陕西省学前教育科学保教问题研究》课题实验,我们将以此项课题研究为导向,营造良好的教科研氛围,全面提升幼儿园的保教质量。三是采用教师结对、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等形式,促名师成长,以名师创名园,不断提高教师专业理念与专业技能,努力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
质。
三、保教工作特色化,促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一)集体教学活动多样。集体教学活动是幼儿获得知识经验的重要途径,为避免教学形式的小学化,在课堂上,我们根据各段幼儿年龄各段特点,以形式多样的游戏为组织形式,采用情境化、生活化、趣味化的教学方式,将游戏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探索发现,注重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学习兴趣的培养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二)注重游戏活动的设计与开展。《幼儿园教育指导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应增强幼儿体质,培养幼儿健康生活的态度和行为习惯。在走、跑、跳、钻、爬、攀等各种体育活动中,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以纲要为依据,我园加大幼儿园户外活动的组织管理:一是每班根据幼儿年龄段特点自行开发、设计三、四种室外活动项目,老师利用安全、环保的多种废旧材料创新制作,积极实践,为幼儿制作大量富有童趣、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户外活动器材,并根据各类游戏的特点,各班在老师的带领下每天定时组织幼儿开展丰富的室外活动;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区域活动。区域活动以其独特化的教育形式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满足了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为每个幼儿提供了展示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因此我园重视区域活动的功能开发,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对小、中、大三个年龄段的活动区进行了重新创设,并通过“亲子互动”和教师环保利用等多种途径丰富区域活动材料,激发幼儿活动兴趣,使幼儿在丰富的材料、开放的环境中,思维更为广阔,创造力进一步得到培养。
(三)做好卫生保健,确保幼儿健康成长。全体老师经过区中医院的体检,均佩带健康证上岗。园内设有保健室,室内物品设施齐全,各种制度健全,认真执行检查常规,并能每天组织卫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园内认真抓好卫生宣传和卫生消毒:根据季节和发病情况,定期举办卫生保健知识宣传版面,宣传育儿、护理等保健常识。各班还将健康教育内容渗透在一日活动之中,并
在我园《陈仓baby》网站上开辟“健康快车”专栏,介绍科学育儿知识,同时定期向家长宣传幼儿心理健康方面的一些知识。各班每日认真做好晨午检、餐具消毒、教玩具及物品消毒,缺课查询及追踪。做到经常性检查和定期检查评比相结合, 严把消毒关、晨检关和体检关,杜绝传染病发生于流行,确保幼儿健康成长。
四、“孵化结对”深入化,确保资源共享创实效。
一方面我们正在积极联系我市省级示范幼儿园——宝鸡桥梁厂幼儿园,计划与其建立“名校孵化交流机制”,计划指派教师到桥梁厂幼儿园驻园研修,并邀请对方骨干教师在我园组织开展公开课教研与幼儿管理经验交流,更好地促进我园发展。另一方面,根据区教体局安排,我们与县功镇中心幼儿园建立结对帮扶机制,切实发挥我园作为市级一类园的教育示范、业务指导、专业引领作用,以提高乡镇中心幼儿园保教质量为目标,提高我区相对薄弱幼儿园办园水平,促进全区幼儿教育健康、持续、均衡发展。我园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帮扶实施方案,目前处于帮扶第一阶段,四月一日,我们积极邀请帮扶的县功中心幼儿园尚晓梅老师来我园学习,安排专人从幼儿园活动组织、管理、环境创设多方面给予了讲解、指导,并邀请“帮扶园”老师来我园参加“幼儿趣味游戏竞赛活动”,积累活动经验,5、6月份我园拟安排专任教师前往“对子校”进行教学帮扶,确保教育资源共享,将“孵化帮扶”落到实处。
五、创建工作常态化,全面提升办园品位。
一直以来,由于我园上下一心,各项工作扎实开展,2012年幼儿园办园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分别被陈仓区政府命名为 “陈仓区实施第一轮‘316’工程优秀学校”、“区级文明校园”、“食品安全示范校”及“区级示范家长学校”,并被市教育局命名为“市级一类幼儿园”,区教体局评为“创佳评差先进单位”、“学生资助与后勤管理示范校”,办园品位得到全面提升,在12年良好工作的基础上,我园本年度再接再厉,通过创建“区级绿化苗子校”、“市级文明单位”,及“省级示范园”,使各项工作全面推进,大幅度提升办园品位。目前,我园认真贯彻落实区局关于校园环境绿化的有关要求,聘请专家设计、制定绿化方案,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以植物造景为主,上半年3、4份抓好绿化工作开展,4月底前,争取完成全年绿化目标任务的50%;下半年9、10月份再完成绿化目标任务的50%,争取全年绿化率提高25%,圆满完成绿化建设,营造整洁、舒适、和谐的校园环境。
另外,我园代表我区参加宝鸡市十运会“成人组啦啦操”项目的比赛,接到上级通知后,我们高度重视,精心安排,邀请专业教练进行技术指导,全体参加“啦啦操”比赛的教师加班加点,认真训练,对每一个动作要求严格,力求精益求精。“啦啦操”的整体排练已初具雏形,区教体局张立局长及王引文几次来园进行专业性技术指导,对“啦啦操”的编排及创意做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在距比赛二十天左右的时间里我们将继续扎实训练,争创佳绩,向全市陈仓教育人振奋精神、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总之,在区教体局的正确领导下,我园将认真按照区局“名校孵化”创建规划及我园省级示范园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凝心聚力,扎扎实实打基础,求发展,尽快把我园建成我区的学前教育名校及省级示范园。
2013年4月18日
第二篇:名校创建工作汇报
2010年11月18日,在我校举行“名校创建”现场会,这是校长在现场会上的汇报材料:胡各庄镇中心小学名校创建工作汇报各位校长,有机会和你们坐在一起共同交流名校创建工作,心中十分高兴,真诚的欢迎各位校长对我校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名校创建工作汇报。下面我就把我校是如何开展名校创建工作的向大家做简要汇报。
一、指导思想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县教育局19号文件精神,加强学校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加快学校发展。
二、加强领导,树立教育新理念创建名校工程,任务艰巨,困难之大,为切实做好校建、校务、校改一系列千头万绪的工作,我校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其他领导干部、部分教师代表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定规则、定方案、定措施、定标准,使创建名校工作列入学校议事日程。
三、分布实施,着眼名牌、高标准、严要求
1、立目标,抓三风,树校训。(1)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学校制度化科学化管理水平。要加强思想作风建设,着重提高校长、中层干部的依法办学意识、素质教育意识、教育改革意识、科学管理意识、民主管理意识以及廉政、勤政作风,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2)发挥领导干部带头作用,优化校风,树立校训。学校领导一班人,带领全体教职工以创滦南名校为办学目标,树立艰苦创业的胡小精神,走科研兴校,改革强校,依法治校的路子,抓好三风建设,即:校风、教风、学风,努力在全校形成敬业爱生,严谨治学的教风,团结奋进、求实创新的校风,勤学乐思、奋发向上的学风,形成风正情浓、志高、成才的强大舆论氛围。在每位胡小人的心目中都深藏团结勤奋,守纪创新的校训。
2、强硬件,优环境,美布局。(1)加强各专用室场建设,设专(兼职)管理员,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加大体育艺术、图书设备的经费投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创名校,我们从头做起,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制定了学校远景规划,力争年内初见成效。即:上学期我校对教学楼的窗户进行了更换,对教学楼外部进行了粉刷,教学楼焕然一新。学校新建了学生厕所,硬化了路面。本学期我校对全校的暖气进行了更新,拆除了旧暖气,全部更换了新的管道和暖气片。学校将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创造良好的素质教育环境。(2)加强校园环境、校园文化建设,办好广播、宣传橱窗、展览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环境,充分发挥环境育人功能,加大投资,积极开发隐性课程,布置警示牌,悬挂名人画像,充分利用室内外墙壁,书写劝教劝学大字标语法,办好校园网、校园广播站,举办各种文艺活动。注意教育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努力把学校建成师生赏心悦目的花园、流连忘返有乐园、幸福成长的乐园、舒心学习的乐园四园式学校。让学生置身其中,时时被浓厚的文化氛围感染着,使学生在不同场合,不同地点都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熏陶,增强育人效果。
3、树名师建设、培训名师队伍是创建名校的关键,我校将加大措施,努力造就一群技艺高、师德高的名师队伍。一是学校建立了教师业务学习制度,定期学习四法一纲要等教育法规,并把政治学习与师德教育结合起来,引导教师树立两种意识五种精神,即依法执教意识,创优争先意识,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不计个人得失的牺牲精神,不甘落后的拼搏精神,教书育人的爱岗敬业精神,终生从教的献身精神。制定了教师出勤考评等各项规章制度,编印成册,使教师行为做到有章可循,使学校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二是要加强“三师”工程的建设。树教师形象,展胡小风采。以师德、师能、师魂为主要内容,采取多种形式,立师德、强师能、铸师魂。把教书育人的责任心、技能技巧和对教育及教育艺术的修炼与追求有机结合起来,使师资队伍的面貌焕然一新。我校深入持久的坚持开展大练教学基本功和学科基本功活动,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学校制订了《关于开展教师教学系列达标活动的实施方案》并附有配档表,加强对教师三字一话、一画的培训指导,深入开展四个一活动,坚持各教研组的集体备课制度,严格按照四定(定时间、定内容、定地点、定中心发言人),五统一(统一教学思想、统一重点难点,统一双基能力的具体内容和要求,统一达标题目和考核要求,统一课时安排并提出改进教学方法的意见)的要求去做,广泛开展备课,讲课、说课、评课四课型达标活动,从教学基本功到学科基本功各项达标活动,都开展得井然有序,扎扎实实,工作汇报《名校创建工作汇报》。这些措施都有效地促进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名校离不开名师。张丽丽、李桂英、岳小云、霍晓丽等8名教师被评为滦南县骨干教师,最近,张雪梅老师被评为滦南县名师。
4、育名生,从德育抓起,从养成教育入手。①德育管理:强化三为主意识,学校为主战场,教师为主力军,课堂为主渠道,实施全员参与,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把德育工作融入课堂,融入学生的方方面面。我校以《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为总抓手,有针对性的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着重做到: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活动;每周一次班会;每学期一次家长会。②养成教育。制订《学生养成与德育实施细则》,成立学生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每学期开始,《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十要十不准》,让学生熟知掌握,并加大考核抽测力度,评比先进班级,树立典型,激励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③强化学生自主管理,开展“好习惯是幸福之源”为主题养成教育活动,狠抓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接受管理,参与管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发挥,突出“抓近、抓小、抓实”,目的使学生在生活上会自理,学习上会自主,行为上会自律。我们的做法是:实施学生值周,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为了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形成教育的动力,我校由每班轮流担任值周活动。大队辅导员以及班主任教师转变自己的角色,变成指导者,而不是指挥者。值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负责学生管理的全方位工作,包括学生进校、放学排队、课间活动、早午自习、卫生、两操等,值勤学生在管理他人的同时自身也在受着教育。每周一升旗仪式上由值勤学生代表总结一周来学生常规管理的情况。无论是课上课下,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实践证明,学生值周,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与能力。张扬个性,“相信我能行”为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学校在各项教育活动中努力把展示个性的舞台还给学生。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得到锻炼,能力得到提升。如:为了给更多的学生以锻炼的机会,各个班级实行了班干部部轮换制,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放手让学生自己组织中队活动,实现在老师指导下的自我管理。每周一的升旗仪式由各中队轮流主持,使学生从小学会承担责任。班里的图书角、卫生角、黑板报均由学生自己设计、自己管理。我校在寒假中开展了“生活自理、学习自主、活动自选”的活动,同学们不仅学会了自主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而且通过开展“三自活动”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增长了知识,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与责任心。常抓体育艺术工作始终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体育艺术课、大课间活动、第二课堂活动为载体,落实好一校一品牌,一生双爱好工程和特长生培养工程。1,严格课程设置标准,备好、上好每一节体育艺术课,并实行领导跟踪制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2,开展好大课间、第二课堂活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本学期,我校的大课间活动将实现:校本化,基于本校实际进行开发与实施,不能千篇一律;文化性,要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具有体育文化色彩;实践性,要让学生在室外进行充分的体育活动;个性化,有特色,要体现学校的特色,彰现个性,有文化内涵!3,认真落实一校一品牌,一生双爱好工程,完善好每位学生的双爱好成长记录。名校创建离不开名师,同时也离不开名生,在“一生双爱好”的工程建设中,我校根据学生的爱好选择成立音乐、美术、体育等兴趣小组。为学生们提供展示个性的舞台,让他们在这个属于自己的舞台上表现自己:在滦南县第二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温家坤同学的科幻画《火车上用上太阳能》获二等奖,史楷平同学作品《我给老奶奶让座》获河北省一等奖,史凯平同学也应邀参加了省组织的暑期夏令营活动.周可心同学的作品《美丽的田野》经过校、镇、县的层层选拔已被推到市里。我校每年都受邀参加滦南县艺术节、滦南县春节联欢会的演出,好评如潮。在滦南县大课间评比中获一等奖,2008年县运会入场式第二名,2010年县运会入场式第一名。总之,实施名校战略,是我们胡各庄镇中心小学全体教职工的责任和使命。我们全体教师定能一如既往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抓住新的机遇,迎接新的挑战。在学校办学思想的指引下,以出色的师生群体、规范化的学校管理、个性化的学校文化去实现有特色的名校。
第三篇:名校创建
名校创建
——杨家湾中心小学
杨家湾中心小学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小学,始建于2005年,学校占地面积14672平方米,现在建筑面积3756平方米,有13个教学班,学生776人。全校教职工36人。学校配备正校长1人、教导主任1人、德育主任1人,总务处主任1人。
(一)办学理念。
把自强不息精神注入每个孩子的生命,为每个孩子的终身发展和幸福人生奠基。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和个性发展,培养“精神强、品格强、身体强、学习强、能力强”的全面发展、个性鲜明、适应未来的文明少年。
(二)办学目标。
为孩子成才幸福铺路,为教师工作成名架桥,为学校发展强盛奠基。
(三)校训。自强不息 从我做起。
自强不息:《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自觉地努力向上,在任何情况下都永不放弃。自强不息,是世界上最积极向上的精神,这是人类最奋发图强的意志。有且只有这种精神,一个国家才能强盛,一个民族才能兴旺,一个学校才能发展,一个教师才能成功。有且只有这种精神,一个孩子才能从小养成坚韧不拔品格,人生路上,即使遇到百般磨难,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才能做真人,成大才,办正事,创伟业。
从我做起:就是说要求学生和老师,从我自己做起,要自强不息;从现在做起,马上行动,要自强不息;每个人即刻都做起,要自强不息;每个人一生都一直做起,要永远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 从我做起:就是激励学生和教师学会在生活上自理,行为上自律,学习上自主,工作上自治,人格上自尊,思想上自强。
(四)校风。
团结 文明 勤奋 创新
团结:团结是学校的凝聚力。团结就要顾大局,讲合作,就要有为了共同目标有自我牺牲的精神。强调的是领导班子团结,教师团结,学生团结,班级团结,小组团结,整个学校都要团结。
第 1 页 文明:特指学校师生、环境、制度、文化的内在和外在的综合表现,是可以触摸,可以感知的实实在在的东西。具体反映是学校环境幽雅卫生,师生衣着整洁,言谈儒雅,有礼貌,精神面貌积极向上,一举一动都显现出很高文化素养。学校制度科学,学校文化先进等等。
勤奋: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是一切成功的基础。“天才出于勤奋”“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都强调勤奋的重要性。对教师而言,勤奋,就是敬业奉献,就是用心关注每一个孩子,用心关注孩子的一切。就是坚持不懈的,不厌其烦的,反反复复的认真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对于学生而言,就是要珍惜时间,勤学习,勤思考,勤探究,勤实践。就是永不满足的学习、进取。就是向上,向上,再向上,就是自强不息,超越自我。
创新:创新,是推动学校一切进步和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要有创造意识和科学思维。师生要敢于标新立异,要有敏锐的发现问题的能力,要有敢于提出问题的勇气,要善于大胆设想,要有勇于实践的勇气和方法。学校要实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教师要实现教学、教科研创新;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异想天开,并实现学法创新。
(五)教风。
仁爱 尊重 严谨 高效
仁爱:宽仁慈爱。“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爱是真善美的源泉”“没有爱就没有生命,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仁爱是教师敬业的基础和向上的灵魂,“仁爱”的核心就是,热爱学生,热爱学校,热爱教育教学工作。
尊重:尊重指敬重;重视。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尊重别人,才能让人尊敬。——笛卡尔。尊重学生是教师素质的集中表现,是顺利开展教学工作、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基石。所以说尊重是搞好教育的前提。尊重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隐私,尊重学生的好奇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严谨:严肃谨慎,严密周到。教师教学上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不容半点马虎,传授知识不出现任何纰漏。同时也包括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周到服务。
高效:就是在仁爱、尊重、严谨的基础上,追求高境界的育人理念,高
第 2 页 水平的教学技艺,高效率的课堂教学,高层次的教育管理。
(六)学风。
乐学 会学 勤学 博学
乐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的最高境界就是“以学为乐,乐在其中”。
会学:以乐学为前提,讲究学习方法和技巧。从学会到会学,掌握开启科学大门的金钥匙。
勤学:勤——是自强不息精神最突出的表现。业精于勤。勤出成果,勤可补拙。一勤天下无难事。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提倡勤学、勤问、勤思、勤练,勤动手,勤实践。
博学:《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博学方能多才,提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向老师学习,向他人学习,向生活学习,向书本学习”。
近年来,学校在“重细节、抓管理、强规范、创和谐”的工作思路指导下,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师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办学宗旨。汇集了一支充满爱心、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锻造出了一支求真务实、乐于开拓的班子队伍。
在上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全校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先后被市、县、学区确定为“绿色学校”“教科研先进单位”“教学成绩突出单位”等。
我校已经达到规范化学校的要求,为适应教育的发展,把我校创建成名校,已经征地规划运动场和重建了教学楼,宿舍楼也在建设中。今天的杨家湾小学正乘着规范化学校东风迈步向前,相信明天的杨家湾小学将成为一所富有特色的农村学校。
第 3 页
第四篇:创建名校材料
创建名校材料:桃红李艳尽芬芳
xx市一中创建于1938年,始名私立
分校,几易校名,1998年6月定名为xx市第一中学,1999年9月被**省教育厅挂牌为“**省重点中学”,XX年跻身于**省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行列。
近年来,在当地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亲切关心和大力支持下,xx市一中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创建与旅游胜地相匹配的窗口学校,力争与名山齐名。先后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校务公开先进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等90多项国家、省、市、区奖励及荣誉称号,是空军工程学院、中南大学、**师范大学等高校的优质生源基地。
一、谋求发展,大力改善办学条件
发展才是硬道理。xx市一中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抓住机遇,主动出击,千方百计争取资金用于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做到了“硬件过硬、软件不软”。
XX年以来,先后投入资金8000多万元,修建了科学馆、男女生公寓、艺体楼、外教楼、天门1号教学楼、塑胶田径场、天门2号教学楼、体育馆、图书馆等洋溢现代气息的教学设施,并对整个校园进行了硬化、绿化、亮化、花化和美化。学校在从“外观”上扮靓校园的同时,更注重“内质”上的提升,着力推进现代教育技术的更新与换代,添置理化生实验室的器材及图书馆的藏书,使其数
量与质量均达省颁a类标准,开通了校园网,为每位教师配备教学手提电脑,给每间教室安装电子白板,基本上实现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以人为本,努力加强队伍建设
1、加强班子建设、不断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执行力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建设一支年龄、专业结构合理、分工明确、团结进取、务实高效、富有事业心、责任感和改革创新意识,具有很强凝聚力的领导班子是xx市一中的首要工作。在班子建设中,学校坚持“分工不分家、负责不揽权、尊重不拆台、做事不争名、秉公不谋私”的“五不”原则。学校党委抓班子、带队伍、建防线、正廉风,积极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校长覃程、党委书记覃正明都主持参与过多项国家、省级课题研究,是教职工们公认的学者型、专家型、研究型的领头雁,享有崇高威望。
2、重视教师培养,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一是引领学习促更新。
学校积极倡导帮助教职工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意识,定期或不定期地向教职工推荐教育教学方面的精品书籍,通报教育最前沿的信息,推介荣获全国优秀教师殊荣的典型事迹,并在每年的秋季开学前对教师专业知识进行考试,同时,将师德建设纳入教师学习内容。要求教师以德立身、以德育人、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从严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制定了《xx市一中教职工管理条例》,与每位教师都与学校签订了《禁止家教家养责任状》,不以教谋私。二是专家指导促提高。
为了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学校成立了专门的学术委员会,并聘请李祥声、彭兴顺、秦自云等市内知名专家学者指导学术委员会的工作。邀请基础教育专家王沛清、家庭教育专家陈忠联、国学大师刘宇庭等知名教育专家来校讲学和传经授宝。原**师大心理学教授吴文德同志被学校聘为顾问,长年驻校专门为学校开展心理咨询作指导,在我校开展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在国际上填补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空白。通过各种途径的知识获取,再加上睿智博学的大师们的指引,教师们的知识结构更优化,教学观念更前瞻。许多教师逐步成长为教学骨干。三是搭建平台促发展。
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特别是让教师们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与新课程共同成长,学校积极为教师施展才华搭建平台,提供空间。一是大力开展新课程培训工作。通过认真组织新课程通识培训、学科培训,选派骨干教师到新课程试点地区学习考察,在全校教师中树立新课程理念。通过聘请教育专家来校进行新课改讲座,在模块选修、学分评定、学生评价和学生社会实践等方面巩固了新课程理念,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自觉更新教育理念,改变教育教学方式,由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转变为学习者、研究者、引导者、创造者、合作者、开发者、促进者、参与者;学生能自觉转变学习方式,学会“自主——合作——探究”。二是全面开展各类教研教改活动。广泛开展汇报课(新教师),示范课(名优教师),创新课(骨干教师)竞赛;推行教学开放日、开放周、开放月活动。积极推介年轻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级教学比武大赛。袁淑琼老师在全国研究生化学教学大赛中获一等奖;符译元、邱士庆、万德力、王祥波等大批青年教师在省级赛课中脱颖而出,荣获省一等奖;学校女教师团队在教育教学中成效卓著,XX年被评为“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
近三年来,学校3名教师荣获特级教师称号,1名教师荣获全国优秀教师,1名教师当选市劳动模范,7名教师被评为市名优教师。
三、多措并举,健全学生美好人格
学校始终坚持德育首位意识,坚持“以德立校”的办学方向,确立了“受教——守纪——做人——求知——成才”的德育教育模式;构建了“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注重健全学生美好的人格,让学生懂得自尊、自爱、自重、自立、自强。
1、激励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
学校在进一步加强养成教育、安全教育、法律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重点加强对学生的革命理想和革命前途教育,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确立人生奋斗目标,大力宣扬时代精神。针对当代青少年前途迷茫,理想缺失的现状,特别是针对多元价
值取向的选择、单亲家庭、独生子女、留守学生、网络媒体等负面影响,开展德育工作,加强了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2、以先进的文化陶冶学生的情操。
学校积极开展“三歌”(土家山歌、校歌、红色歌曲)演唱,“心海导航”辩论赛,“祖国在我心中”等各种题材的演讲比赛,“少年强则国强”、“书香伴我行”等主题的读书和征文活动;积极开展升国旗仪式,设立“学生文明监督岗”,举行“成人宣誓仪式”,开展社区服务,新生军训等活动;举办一年一度的“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让学生张扬个性,展示才华,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以爱心活动培育学生的爱心
关心贫困学生,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是学校爱心教育和德育的重要内容。学校大力开展师生“手拉手”帮扶活动。学校每期为近百名学生减免学杂费,让贫困学生完成高中学业;校团委成立了“爱心超市”,以爱心换学习、生活用品;学校还广泛发动社会爱心人士资助学生,为部分贫困学生向天门山索道公司、黄石索道公司、彩票公益金等单位和个人引进了可观的资助经费。从XX年以来,学校共资助贫困学生500人次,累计资金200万元。XX年汶川地震,学校师生共捐款22万余元。以爱育爱,让学生懂得什么是爱;以爱育爱,爱在全体师生中得到升华。
4、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开设心理咨询室,聘请**师大心理学教授吴文德专门指导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并开设了深受学生欢迎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消除学生心理困惑和心理障碍。
5、建立学生的多元评价机制
学校大力倡导好学生是表扬出来的育人理念,对学生考试不排名,只要学生有点滴进步就及时给予表扬,每次的总结表彰会都成为学生励志的大课堂,人生的加油站。
6、张扬学生个性发展。学校坚持“特色强校”方略,以艺体教育为突破口,开展以“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为载体的素质教育,让学生的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张扬。学校已成为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省民族体育训练基地,在民族体育中形成了特色和优势。高脚马等项目已成为全国有名的品牌。学校健美操运动在全省乃至全国享有盛誉。从XX年以来,学校共培养国家一级运动员26人,国家二级运动员10人。XX年、XX年学校健美操队参加全国青少年健美操锦标赛,获国家级奖励31人次,其中获全国冠军13个。学校田径队在省中学生运动会上争金夺银,收获颇丰,近五年来,荣获金牌28块,银牌30块,铜牌40块。学校的舞蹈、器乐、声乐、书法、美术小组参加国家、省、市级艺术大赛,多次获奖。XX年在“第四届全国中小学生美术展”活动中,共有21人获奖,其中10人获金奖。XX年,学校艺术代表队赴香港参加比赛,学生表演的歌舞《xx》、《xx山歌联唱》均获金奖。
满园秀色关不住,桃红李艳尽芬芳。一批又一批的优秀毕业生从这里走进了高一级学府继续深造,或找准了人生的坐标开始打拼,其中不乏身价千万的企业老总,位居要职的人民公仆,锐意创新的改革家。在“老师是不老的,他的生命在学生身上得到不断延续”这句名言的激励下,学校教师都甘将心血和汗水挥洒于斯,将年华和智慧奉献于斯,在这里生长的桃李,将会更加妖娆,更加芬芳,一中人让校名与山名一起声名远播的愿望,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实现。
第五篇:创建工作汇报
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汇报材料
尊敬的赵处长、李处长、韦处长、王院长,各位领导:
大家好,今天各位不辞劳苦,亲临检查指导工作,这是对我们医院和中心的关心和支持,是我们无上的光荣,我谨代表区中医院和青山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体职工对各位专家和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创建工作做如下汇报:
一、基本情况
榆阳是中医之乡,中医药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榆阳人民对中医药服务广泛认可。青山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于2007年11月,隶属于区卫生局管理,按照与榆阳区中医院资源共享的机制运行,财务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中心位于西沙常乐路,辖区服务面积6.5平方公里,服务人口5.4万,常驻2.9万,流动2.5万。其中15岁以上人群1.8万,占总人口数23%,60岁以上老年人5526人,占总人口数10.6%,65岁以上老年人4690人,占总人口数8.6%,下辖6个居委会,已建成保宁路、文化路、福安路、柳营路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心覆盖建安路、常乐路社区,并对各服务站在业务上实行“一体化”管理。
二、创建工作情况
自创建活动启动以来,我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 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指南》和《榆阳区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实施方案》,坚持以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突出中医药特色,发挥中医药优势,以居民中医药服务需求为导向,及时成立了创建活动领导小组,明确了工作任务,制定了《青山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实施方案》,按照评分细则重点加强了社区中医药服务网络体系建设、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特色中医专科建设,在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中充分运用中医药方法和适宜技术手段开展工作,以健康教育为抓手,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中医药文化氛围,提高了居民中医药知识的知晓率。中医药服务的开展拓宽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内涵,解决了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矛盾,赢得了居民的广泛认可和赞誉。中心在绩效考核、目标任务中把社区中医药服务项目纳入考核范围,并制定了促进中医药服务的保障措施,积极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在社区中医药人员的职称晋升、返聘等方面争取政策倾斜。为发展中医事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心连续3年在区级考评中名列第一,2010年荣获陕西省社区卫生先进单位,连续两年荣获榆林市社区卫生先进集体,2010年,以中心为主要力量代表榆林市参加全省社区卫生岗位大比武,获得理论考试第2名,模拟演练二等奖的好成绩。我们在创建活动中具体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 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中心成立了创建活动领导小组,把创建活动作为核心目标任务来抓,在3月初召开了创建工作动员大会,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明确了工作目标,每周召开调度会进行创建工作进度汇报,及时总结,调整部署,在半年工作推进会时对创建活动进行了阶段评估和再安排,依照《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先进单位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了严格的查漏补缺和系统的整改,强化了责任落实,理顺了工作思路,为创建活动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二)中医药网络体系建设得到加强。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促进社区中医药工作提供了硬件支持。按照创建活动的要求,我们紧紧抓住国家“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历史机遇,认真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46万元完成了中心改扩建工程及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标准化建设,投资186万元购置了中医诊疗设备及康复设施共46台件,投资50万元用于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工作。在与区中医院共享科室的前提下,增设预防保健科、医疗康复科、信息督导科和综合办公室,中心和医院共建的中医特色科室有针灸理疗科、中医康复科、脾胃科、哮喘科。拟建“治未病”科及养生保健科。以社区为单位组建了6支责任医师团队,每个团队中至少配备有1名中医药工作专干,积极推 广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实现了社区卫生管理信息化、服务网络化、责任网格化、中医药服务网络化。同时,与市一院建立了对口支援和双向转诊的协作关系,逐步形成了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医疗服务格局。中心还被确定为医保、合疗定点医疗机构及药品三统一实施单位。
(三)中医药人才梯队结构更趋合理
按照“科技兴医、人才强卫”的工作思路,我中心大力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近年来,累计派出8名中医医师参加了省级中医类别岗位及规范化培训,师资培训1名。2名中医类本科大学生充实到中心工作。每年至少开展6次以上中医类别和西学中培训。已派出6人参加榆阳区常见病、多发病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班的学习,受训人员熟练掌握《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并通过考试获得合格证后,持证上岗,同时向各服务站开展本级培训,收到了良好的中医技术推广效果。
(四)中医药方法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我们紧紧抓住区委、区政府积极构筑城乡群众健康保障新机制的有利时机,不断拓展中医药的服务范围和领域。坚持把发展中医事业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结合起来。要求全科诊室、中医诊室、公共卫生科室、各社区卫生服务站必须全部开展中医药服务项目,对中医药技术人员的资质、比例也 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心与青山路办事处残联加强协作,积极争取配备了残疾人康复器械12件,联合成立了残疾人康复训练中心并应用中医药手段开展了中风后后遗症、肢残康复医疗工作。按照区卫生局的要求,将残疾人康复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每两年免费为残疾人进行健康体检一次。中心与省中医院路波教授合作开展的糖尿病社区中医药强化干预科研项目,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规范管理糖尿病患者600余例,效果显著。与区中医院联合制订了孕产妇、妇女、儿童和老年人中医养生保健方案及中西医结合一体化防治高血压、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的方案,开展了中医体质辨识服务及个性化养生保健指导。积极开展中医药特色健康教育,发放中医药防治知识手册、健康教育处方等科普宣传资料10000余份。对慢性病患者及高危人群进行中医药行为干预16次,在老年活动中心,宣教中医诊疗、预防、养生等方面的健康知识2次。
(五)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基本医疗服务中广泛开展。近年来,中心按照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活动检查验收标准,采取多种措施,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效果显著。从发挥中医药“简、便、应、验、廉”的特色入手,中心和各站均能为社区居民提供中药、针灸、推拿、刮痧、按摩、敷贴、火罐、中医药养生保健等服务。按不同季节制定了适宜的“治未病”方案向居民宣传防病保健知识。截止10月份,今年中心总门诊量15140人次,其中中医门诊量5893人次,中医药使用率达39%。门诊处方28925支,其中中药处方16558支,非药物处方4289支,中药处方率为57.2%。门诊均次费用80.9元;中医门诊均次费用61.2元,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5960人次,开展中风后遗症、肢残康复390人次,应用中医药康复手段占75%,扩大了中医药服务的覆盖面,有效提高了社区基本医疗工作中的中医药使用率。
(六)居民满意度持续上升。我中心依托区中医院的中医药优势,利用“中医中药中国行”,“社区中医药健康促进”等活动进行中医药知识宣传。与新闻媒体长期合作,联办专栏节目,进行“健康四大基石”、“中医药行为干预”等相关健康知识讲座,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采取入户宣传、发放中医药健康教育处方等方式,向群众宣教简便、实用的中医药保健知识。通过不懈的宣传和努力,来我中心就诊的居民选择中医药服务日益增多。
在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活动的过程中,中医药服务网络体系得到了健全,中医药方法和适宜技术在社区得到了普及,居民享受到了国家中医药政策带来的实惠。尽管我们在创建活动中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党和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还未能全面满足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中医药推广工作任重道远,我们愿在各 位专家和领导的帮助和指导下,努力工作,使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得到健康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