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昌县推动文化大发展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2 17:20: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平昌县推动文化大发展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平昌县推动文化大发展调研报告》。

第一篇:平昌县推动文化大发展调研报告

平昌县科技文化体育局

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调研报告

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省、市、县关于文化强省、市、县的决定,及市委“两化互动、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总体要求,以推进文化强县建设为根本目标,以推动“五化联动”作为契机,我县组织了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的情况调研,调研表明:近几年来,我县文化有长足发展,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建设事业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在文化发展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基本情况

(一)我县文化事业发展现状

平昌县科技文化体育局机构运转正常,共有局属事业单位6个(情报所、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文化馆、图书馆、文物局、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和43个乡镇文化站。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历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工作,持之以恒地实施“文化创先”工程不动摇,使我县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臻完善。县文化馆、图书馆,先后双双建成国家二级馆、省一级馆。全县43个乡镇,国家投资1050万,已建成4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实现全覆盖。全县已建成368个农家书屋,128个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基层服务店,在全县乡村星罗棋布。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刘伯坚烈士纪念馆改扩建工程跻身全国一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建设项目,年接待

国家、省、市参观团体10余万人次。县、乡、村三级文化服务体系均做到了服务阵地设施、人员、活动、经费四落实。1998年2月、2006年10月先后建成全省、全国“文化先进县”。

文艺创作日趋繁荣。120多名专兼职文艺创作人员辛勤耕耘、锲而不舍,先后在国家、省、市报刊发表作品1000余件,其中国家级120件、省级308件、市级500余件。全县有43件美术作品参加全国大展,26件文艺作品获国家和省级奖励(其中农民作品4件)。由县文化馆创编的具有巴蜀特产之称的《翻山铰子舞》,先后参加30多次国家、省、市文艺调演与比赛,荣获全国十四届“群星奖”,中国首届农民文艺汇演银奖等十余次大奖殊荣。更值得一提的是该舞应邀参加央视七台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大型专题文艺汇演,填补了巴中市有史以来无文艺节目上央视演播的空白,已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文化改革现状

一是事业单位岗位管理改革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全面推行岗位管理,绩效工资制度。各单位根据自身职责职能,按需设岗,以岗定责计酬,绩效挂钩,充分调动了事业单位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撤销了平昌县川剧团。根据平昌县川剧团行当不齐,人员老化,无法面向社会演出的现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人员转化方案。不再保留平昌县川剧团牌子和事业单位建制。三是进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改革。根据省文化厅的统一部署与要求,撤销

原平昌县文化新闻出版稽查大队,成立平昌县文化综合执法大队,为参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编制由以前5名增加到12名,原新闻出版稽查大队4名人员与广电局4名执法人员整体划转,并统一参加全省参照公务员管理单位人员过渡考试。四是整体划转平昌县歌舞团编制与人员。根据巴委办„2011‟147号《关于加快推进国有院团体制改革的通知》精神和我县歌舞团的实际情况,将歌舞团整体划转到平昌县文化馆,为公益性事业单位。五是加大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撤销县佛头山森林公园管委会、县森林公园管理所,成立“平昌县佛头山文化产业园管理委员会”,为县人民政府直属正科级事业单位,归口县科技文化体育管理局,主任按正科级配备。六是将文物管理所升格为文物管理局。根据县编委平编发„2012‟37号文件精神,为有效有力保护全县文物,将平昌县文物管理所更名为平昌县文物管理局,按正科级事业单位配备机构、人员。

(三)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我县文化产业集中在文化新闻出版市场,200余个经营企业,其中:歌舞娱乐场所8家,网吧17家,音像品出租零售48家,电影发行1家,文艺演出团体1家,印刷企业14家,打字复印56家,图书发行1家,书店62家。从业人员1213余人,固定资产达6000多万元,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达15000余万元,利税336万元。

二、主要问题及原因

经过调研,我县文化建设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一

是文化投入乏力,事业经费严重不足;二是文化产业量小质差,招商引资难度较大;三是专技队伍不齐不力,领军人才青黄不接;四是市场执法装备缺乏,城乡监管鞭长莫及;五是文艺创作后劲不足,难以推出精品力作。

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如下:一是认识的偏差,致使文化工作在一些地方得不到重视。尽管党的十七大把文化建设提到了与经济建设同样的高度,指出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但在具体实践中,一些人,甚至少数基层领导干部,总是认为文化工作、文化建设是“软任务”,不如经济建设,能看得见,摸得着,体现政绩明显。致使出现“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

二是经济贫困,致使文化经济政策落实不够。虽然中央、省上制定和提出了关于加快基层文化建设的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但由于我县是人口大县、经济穷县,属国家贫困县,县财政属吃饭财政,对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不大,远远低于经济增长的幅度。

三是交通不畅,难引进外资投入文化产业建设。我们尽管费力包装,对外推介了诸如佛头山红军文化园、金宝开发区文体用品一条街等一批文化产业招商引资项目。一些投资者现场考察后总是议而不决,望而退步。

四是用人机制不活,致使文化艺术人才难留。由于过去的“大锅饭”工资制度,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文艺作品在国家省级获奖,表彰一张纸,奖励一顿饭。体现不了做出突出成就的文艺人才价值,致使我县文化馆原副高

级美术领导人才王鹤翔、音乐领军人才相继外流。加之单位没有招录特需人才的权力,受编制限制等原因,一些经考察实用的文艺人才难以进门。导致县文化馆这样的群众文化龙头单位,文艺领军人才不齐不力,难以发挥龙头作用。

三、对策建议

1、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两轮驱动,形成以事业繁荣促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增添事业活力的良性发展态势。一是用足、用够、用活经济政策,切实加大文化事业投入;二是制定《文化产业发展10年全域规划》,纳入县域经济总体规划;三是加大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力度,力争有商家投资,有较大规模的文化产业入驻平昌;四是切实加大文化新闻出版市场经营活动的引导与科学管理力度。

2、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积极配合全县新农村建设规划,认真实施好国家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村农家书屋建设等文化惠民项目工程,完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阵地设施。以“五创联动”为契机,切实加强文明城市建设,提高群众人文素质。

3、切实加强文化专业技术队伍建设,广开文艺人才队伍建设门路。

一是到校引进。主管部门与人事部门一道深入大专院校现场考察引进急需人才。十二五期间共引进6个岗位的特需人才,其中:县文化馆声乐、作曲辅导员各1名,文学创作人员1名;县图书馆图书信息共享工程管理人员1名;县文物管理所文物考古与鉴定人员1名,博物馆解说员1名。

二是在职培训。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法对现有文化专业人才进行培训提高。十二五期间拟请省艺术馆,图书馆、川博的专家教授,每年分别对文化馆、图书馆、文管所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一次对口培训。同时将选派在职舞蹈编导,美术辅导、文物鉴定与保护的专技人员各1人到大专院校离职进修,或上派省级对口单位学习深造。

三是兼职聘用。根据我县经济困难,人才难引、难留的现实,“十二五”期间,将采用在大专院校或省级对口单位聘请专家、教授到文博图事业单位兼职的作法,以解决我文化拔尖人才紧缺、青黄不接的燃眉之急。

4、建立文艺创作激励机制,大力促进文艺繁荣。一是设立文艺创作奖励基金,重奖在国家、省级获奖作品。二是加大文艺创作人才的引进力度,主管部门与组织人事部门一道到高校现场选招急需的文艺创作人才。三是为有作为的文艺创作人员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拉开分配档次,使他们工作上有施展才华的舞台,事业上有奔头,收入上有盼头。

二〇一二年八月六日

第二篇:关于推动唐山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调研报告

关于推动唐山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调研报告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城市繁荣的重要支撑;文化是一个国家和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已经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标志。党的十七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战略布局出发,发出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动员令。中共唐山市委八届三次全会确定了建设“文化名城、经济强城、宜居靓城和滨海新城”的战略目标。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和我市建设文化名城的战略部署,我们课题组对我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成果报告如下:

一、实施“四大工程”,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一)实施文艺精品工程,有效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1、文艺精品荣获多项国家级奖励。唐剧《人影》入选全国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初选剧目并荣获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入选作品奖;皮影剧《大闹天宫》荣获全国木偶皮影大赛金狮奖金奖;皮影剧《观世音传奇》荣获首届中国(唐山)国际皮影艺术展演最佳剧目奖和2006年全国优秀地方剧目展演北方赛区二等奖。市皮影团演出的我国首部皮影电影《小康路上》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评剧《香妃与乾隆》荣获第九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评剧《刘姥姥》荣获“映山红杯”第八届中国民间戏剧节特别荣誉奖;艺校舞蹈《影娃娃》参加全国少儿舞蹈大赛荣获两项“荷花奖”并荣获首届澳门国际青少年声乐、舞蹈大赛四项大奖。此外,我市还有多件作品荣获省级专业艺术类奖励。剧目储备丰厚。2007年,市唐剧团创作排演了《呼唤》,市皮影团创作了《齐天大圣》,市评剧团改编创作了《帘卷西风》,市京剧团创作排练了《唐廷枢》。组织了20集电视连续剧《李大钊》拍摄工作。现拍摄工作已经完成,正在进行后期制作,预计年内有望在央视播出,并参加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角逐。文艺人才培养实现历史性突破。2008年,我市首次荣获梅花奖。市评剧团演员罗慧琴、张俊玲双双荣获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

2、群众文艺创作繁荣。社区舞蹈《俏夕阳》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获得最受群众喜爱的歌舞类节目一等奖。滦南县小选手周悦表演的乐亭大鼓《小轿车开进了校园》荣获全国少儿曲艺大赛三等奖、“天桥杯”京津冀少年曲艺邀请赛金奖。此外,我市还有多件作品荣获全国“群星奖”、“燕赵群星奖”等国家、省级奖励。举办了对文艺精品工程的表彰颁奖典礼《群星闪烁》。为表彰奖励唐山市(2005-2006)文艺精品工程,在燕山影剧院举办了《群星闪烁》表彰颁奖典礼,对繁荣我市文化艺术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给予了表彰奖励。

3、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成果显著。唐山皮影、乐亭大鼓、唐山评剧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和玉田泥塑、丰南篓子灯、唐山花吹一起被列入河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刘美烧鸡、鸿宴饭庄饮食制作工艺、玉田老酒和迁安造纸被列入省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乐亭皮影雕刻作品荣获第八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工艺美术奖。唐山市皮影团荣获文化部首届优秀出口文化产品及服务项目奖。我市有五人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为保护传承乐亭大鼓艺术,乐亭县正在编纂《乐亭大鼓曲谱》和《乐亭皮影雕刻图谱》两部民间艺术专著。2007年6月,河北省命名了一批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我市乐亭县、滦南县、玉田县榜上有名。文物保护成果显著。清东陵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我市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由原来的三处增加到十处。

(二)实施文化繁荣工程,努力提升百姓幸福指数。

近年来,我市坚持“二为”方向和“三贴近”原则,丰富活跃城乡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相继推出了“百场大戏唱新春”、“百姓周周有戏看”等系列活动。各县区每年分别组织十几个项目的系列文化活动。

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传播展示优秀地域文化。市皮影团、滦南评剧团、丰润评剧团等先后到美国、日本、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及台湾、香港地区和国内一些省市的城市、乡村进行演出。日本、约旦等国家及山西孝义、天津等地文化考察团先后到我市考察交流,通过座谈参观,合作演出,交流了各自经验,促进了各自工作。近年来,我们先后举办了五届中国评剧艺术节和七届唐山市社区文化艺术节,2005年举办了中国(唐山)国际皮影艺术展演。通过办节,促进了评剧与皮影艺术的交流与发展。在组织完成陶博会开幕式、省运会开幕式以及接待国家、外省领导来唐考察演出任务的过程中,通过演出精彩节目,扩大了唐山文化的影响,同时提高了唐山文化活动的组织能力。组织举办了《国际幽默大汇演》。此项活动由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共唐山市委、唐山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唐山市委宣传部、唐山市文化局、唐山市文联、唐山市广播电视局承办,共有来自全世界17个国家的86位国际顶级幽默大师汇聚唐山,于2008年4月13日至19日在唐山渤海影剧院演出了七场技艺超群、美伦美奂的精品节目,中央电视台已连续播出。

组织开展了系列文化展演活动。每年春节从正月初五至正月十六,在唐山抗震纪念碑广场等市内主要文化场所相继举办了民间舞蹈、体育舞蹈、民间花会、戏曲演唱、家庭文艺、健身舞蹈、武术表演20余项具有导向性和示范性的社会文化展演活动。各县(市)区文化广场和居民小区也举办了群众性的系列文化活动,一些县(市)区还举办文化游园、元宵节灯展、焰火晚会等,让人民群众过上一个“文化大年”。组织举办了唐山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优秀文艺作品展演、展映、展播、展示活动。

(三)实施文化创新工程,大力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完善政策保障,先后出台了《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了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发展战略、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制订了《唐山市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施意见》、《唐山市创建文化名城实施意见》、《唐山市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文化支撑体系》等指导性文件;委托中国国际咨询公司编制完成了《唐山市中长期文化发展规划》;出版了我市文化产业蓝皮书《唐山市文化产业形势分析与预测》。健全组织保障,成立了唐山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落实资金保障,每年设立文化产业专项资金1000万元,今年设立专项资金1200万元。制订了《唐山市文化产业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办法》。

(四)实施项目带动工程,全力打造文化产业链条。

一是抓好项目储备招商。截至目前,我市已确定文化产业重点项目70项,总投资180亿元。其中,投资10亿元以上的项目8个。同时,着力抓好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相继招商和签约。2008年5月18日至21日,我市精心组织参加了在廊坊举办的“中国.廊坊高新技术与现代服务业投资贸易洽谈会”文化产业招商活动,展览主题突出,创意新颖,内容充实,成果丰硕。我市的月坨岛旅游风电景区、月坨岛旅游区水循环和祥云湾海洋牧场等3个大型文化产业项目签约,签约总额达7亿元人民币。在文化产业招商活动评选中,我市荣获优秀组织奖、优秀创意奖和优秀展示奖全部奖项,居全省第一。目前,我市已有开滦国家矿山公园一期、祥云湾海洋牧场、月坨岛休闲旅游度假区、清美CG动漫和唐海文博大厦等7个大型文化产业项目签约,签约总额38.69亿元人民币。

二是抓好重点项目落地。在项目储备的基础上,积极抓好重点项目的落地。目前,我市一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相继落地,一批在建项目扎实推进。其中,开滦国家矿山公园项目博物馆建筑主体结构已经完工,博物馆展陈施工已进场,计划在今年10月开滦建局130周年之际实现揭碑开园,一期工程竣工。②曹妃甸湿地公园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18亿元,论坛会址等配套工程进展顺利。③唐山国际动漫谷项目已投入7500万元,签定6项合作框架协议。④河北科技大学唐山分院影视动漫项目已投资1500多万元,制作完成《露露与猪猪》等多部动画连续剧并在中央电视台播出。⑤24集电视连续剧《大龙脉》已于2008年7月16日在中央电视台八套黄金时段播出。此外,20集电视连续剧《李大钊》、26集电视连续剧《绝密1950》、30集电视连续剧《京东“三枝花”》等一批重点项目也相继落地。

三是探索多渠道投融资机制。我市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广泛吸引民间资本参与我市文化建设和重大文化项目的投资开发。推进文化产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多元投资”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如由河北建业投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投资2.2亿元、总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的亚洲古代艺术馆,已经过前期调研和论证,提出初步方案。目前,河北省文物局、唐山市民政局已作出批复,已投入藏品征集费7千万元(还将投入3千万元,预计在5年内藏品总量达1万件)。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人才的困扰。人才队伍青黄不接,严重老化,结构不合理,专业人才匮乏。艺校原核定编制70人,是按80年代在校生100多人所定,现在校生近500人,目前,艺校实有在编教职员工57人,外聘代课教师近40人。文管处原定编制6人,实有7人。根据其现在职能(文物考古、发掘、保护、利用等)已明显人员不足,且人员老化。市图书馆目前有1 5个对外服务窗口,其中5个服务窗口只有1名工作人员,现有人员勉强坚持开馆。在我市专业艺术人员中,导演只有2人,编剧3人,有的还不再从事编导工作。市直5个专业剧团,男50岁以上,女45岁以上的专业人员有91人,占剧团专业人员的31%(其中不适合舞台工作的有72人,占25%),其他艺术门类的专业人员更是参差不齐。队伍老化,人才匮乏、进不来、出不去、留不住的问题一直是文化单位多年面临的共性问题。

观念的障碍。发展创新的意识不足。主要是部分领导干部对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大文化观念缺乏,合理的部门协调机制没有形成。受传统计划体制影响,部分文化单位创新意识不足,“等、靠、要”思想依然存在。文化消费意识的偏差。宁可吃顿饭,不买一张票;宁可麻将输,不买一本书的现象普遍存在。要票、蹭票,把能否要来票与权力、地位、能力挂钩,文化消费观念严重错误。

投入的羁绊。近年来,我市文化事业财政投入逐年增加,但增加部分主要是用于人员增资和项目建设。资金不足,经费短缺依然严重。唐山市艺术学校是我市惟一一所艺术类中等专业学校,随着社会对艺术教育需求的不断增长,现有中等专业艺术教育已远远不能适应需要,但升格为高等学校又存在诸多问题,如占地面积,高等专科学校评估标准为100亩,而艺校包含燕山影剧院在内仅占地30亩;校舍建筑面积应不少于15000平方米,而艺校现只达到近10000平方米。由于资金紧张,微机室、语音教室尚未配备,基础设施与专业设备均已过分陈旧,维修与更换都需较大数额资金,非学校现有能力所能担负。购书经费紧缺一直是制约图书馆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读者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之一。由于购书费不足,按国家一级图书馆要求,该馆每年最少差2000多种图书购入。目前唐山图书馆馆藏64.28万册,但大部分老化陈旧。从2007年,市图书馆购书经费涨到50万元,但还远达不到国家一级馆要求。按照国家规定标准,市级群艺馆建筑面积必须达到5000平米,现馆舍面积2881平方米,距一级馆最低标准还差2000平方米。年活动经费必须达到36万元,而我市群艺馆年活动经费只有3万元。馆内设施、设备严重老化、短缺。同样,市艺术研究所也因经费不足,设施设备老化短缺,一些珍贵资料难以搜集整理,业务工作难以正常开展。燕山影剧院每年要承办市级“两会”等大型会议以及市委、市政府安排的演出任务,由于要承办这些任务,剧院无法灵活经营,而影剧院目前实行的是差额拨款,在无法灵活经营的条件下,影剧院经营出现严重困难,人员待遇难以解决,设施、设备难以更新。由于投入不足,剧团、剧场经费严重紧缺,组织演出的费用,如食宿、交通以及剧场水、电、取暖等费用无法落实,老百姓非常喜闻乐见的精品剧目不能演出,使这些投入大量资金的精品剧目既不能创造经济效益,也不能创造社会效益,老百姓很不满意。

设施的老化。我市市区内文化设施基本为震后所建,经过三十多年的风雨,这些设施已经明显老化,部分设施如博物馆等存在诸多安全隐患。由于为震后所建,这些文化设施空间小,内部结构不合理,已经很难满足当前文化需求,人民群众的意见也比较多。同时,这些面目陈旧的破落设施也严重影响了我市的城市形象。

机构的缺设。一方面是机构设置上下不统一,给开展工作带来了很大麻烦。如省文化厅有产业处,市委宣传部也有产业处,而文化局没有产业处,加之人员不足,因而很多工作难以理顺,很难开展。另一方面,部分机构力量薄弱,工作压力非常大。全省目前只有我市没有文物局,市文物管理处只有7人,却要完成省文物局几十人布置的工作任务。我市是文物大市,随着唐山经济的飞速发展,大型基本建设考古发掘任务和文物安全保护任务非常繁重。文管处工作人员东奔西走,疲于应付,直接影响了我市文物事业的发展。国家有新闻出版署,省有新闻出版局,省内石家庄等几个市也有新闻出版局,而且设置在二十人左右。我市虽然在文化局同时挂新闻出版局牌子,但只有新闻出版处5个人,对上要承担一个局的工作量,工作任务非常繁重。

产业的失衡。从结构上看,我市的文化产业主要集中在印刷、发行、网吧、歌舞娱乐、音像、文化旅游等行业,面比较窄。新兴现代化的文化产业,如动漫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基本没有或非常薄弱。从规模上看,出现了几家省内知名的大型企业,但数量偏少,缺乏特色。多数企业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管理落后,文化产业及其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技术品级不高,熟练技术工人严重缺乏。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

体制的制约。由于受传统管理体制僵化的影响,阻碍文化事业健康发展的许多实际问题得不到解决。近年来,尽管唐山艺校培养了一批专业艺术人才,但因学历低,很多艺校毕业生进不了剧团,流失外地。剧团一些老龄演员,受差额与全额事业单位人才流动政策限制,难以分流,使得专业人才进不来,出不去的恶性局面愈来愈烈。由于待遇低,很多业务人员流失,这些困难和问题,严重制约了剧团的发展。目前唐剧、评剧、皮影、京剧均聘用一批艺校毕业生(唐剧团8人、评剧团24人),剧团需支付这些人员的工资和“三险一金”等费用,给剧团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压力。

政策的阻滞。主要是对人员流动、进出的限制太死。对文化产业发展限制过多,如网吧限批等。文化市场管理关系不顺,体制僵化,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尚未健全,文化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思想的差距。对问题的剖析、把握、解决因自满情绪的存在而变得模糊,影响了文化整体工作和文化事业的科学健康发展。一些单位的领导班子思想上存在“三气”(“暮气”、“怨气”、“泄气”),工作上趋于求稳,创新意识不足。一些涉及干部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如影剧院退休人员待遇问题,稽查队人员编制问题,电影公司、弘文公司等自筹自支单位开不起支问题,剧团聘用人员编制问题等。

四、对策建议

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委七届三次全会、市委八届四次全会为主题,以建设文化名城为目标,以繁荣文化事业和发展文化产业为重点,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提升文化实力,推动唐山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用三至五年的时间,基本建立起与唐山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格局,实现文化体制基本理顺、文化机制充满活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形成规模、文化精品不断涌现、文化设施功能配套、文化人才结构优化、文化市场开放有序、文化环境明显改善,文化发展主要指标和文化综合实力居全省前列的目标。

(一)谋划建设一批标志性的文化基础设施和辐射全市的基层文化设施网络。争取建设一所场地开阔、设施现代、设备一流、管理规范、辐射面广的唐山艺术学院。扩大招生门类和规模,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让唐山艺术学院成为我市挖掘、培养、造就、输送各类专业文化艺术人才的基地。积极争取建设新的图书馆、博物馆。配合市政府及相关单位,盘活土地资源,做好新华大厦、渤海大厦和皮影团改造等工作。落实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文化事业发展规划,把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尽快纳入城乡建设整体规划。加大基础文化设施的建设力度,尽快形成覆盖全市的基层文化设施网络。当前,首要是做好乡镇文化站规划建设工作。

(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努力构建符合文化事业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一是推进文化资源整合。本着激发活力,壮大实力,提高竞争力的原则,整合市评剧团、歌舞团、唐剧团、皮影团等文艺团体,组建唐山艺术剧院和唐山皮影集团,建立以院带团的新的管理运行体制,实现文化艺术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组建唐山市文物局,加强对文物保护工作的管理,统一管理全市文物资源。组建后,人员编制由原来的6人增加至21人,随之建立唐山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升格后的文物局仍归市文化局领导和管理。二是推进以聘用制为重点的事业单位内部改革。全额拨款单位重点是完善聘用制,健全内部分配制度;差额事业单位重点是参照昆明、长沙、丽江的改革经验,给予提前办理退休的优惠政策,消减冗员,打破大锅饭,深化内部分配制度改革;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根据单位的不同经营状况,搞好转企改制,提高经营效率。

(三)实施人才兴文战略,造就一支德艺双馨的文化人才队伍。一是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文化行政人才队伍。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文化行政能力为核心,大力提高文化行政人才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文化建设发展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做好文化行政人才教育培训工作,加强对机关工作人员的公务监督。二是努力培养造就一支以高层次人才为核心的专业艺术人才队伍。重点扶持数名在全省、全国有重要影响、较高声望和杰出艺术成就的著名艺术家,百名左右在表演艺术、美术创作、文艺理论研究等方面专业拔尖、成绩突出的文艺名家。三是积极培养一批具有专业化管理水平的文化经营管理人才。积极探索适合文化艺术经营管理人才的培训方式,加大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力度,鼓励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员参加各种培训。充分发挥出版印刷发行协会、网吧协会等行业协会作用,组织文化经营人员赴外地参观考察,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提高我市文化产业管理水平和科技水平。四是建立一支适应新时期文化建设需要的基层文化工作队伍。依托基层文化馆、图书馆以及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传播渠道,构建基层文化人才培训网络,不断提高基层文化工作者的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逐步建立完善新型人事管理制度和激励制度,鼓励和吸引优秀人才到基层文化机构工作。切实提高基层文化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大力培养和发展民间文化队伍。

(四)积极争取促进文化事业科学发展的政策。

争取市政府出台政策,允许急需专业人员在文化系统内的全额和差额单位之间相互流动,降低引进急需专业艺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门槛。允许市艺校定向招收戏剧班学员,并免交学费。适当增加文化事业编制。随着文化市场管理体制的变化,包装装潢、音像市场、网吧管理由经贸委、广电、公安部门移交到文化局。建议按照“人随事走”的原则,对文化局给予增编。争取市县两级财政要随着经济的发展逐年增加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重点扶持图书馆、博物馆、基层文化馆(站)等公益性文化单位的发展。

(五)打造七大文化产业链条。

1、以开滦国家矿山公园、曹妃甸湿地公园和唐山陶瓷文化博览区为重点的工业文化产业链。开滦国家矿山公园重点搞好二次开发和商业综合体开发。曹妃甸湿地公园7月底初步具备住宿餐饮、会议接待、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接待功能。

2、以三岛旅游城、滨海森林城(姜各庄林场)、月坨岛休闲度假中心和青山关为重点的旅游休闲文化产业链。其中青山关将投入1.1亿元对长城两翼近1万亩山场林地进行绿化美化,建设高标准园林式4星级度假酒店,对现有三个度假村进行改造升级,进一步提高青山关景区的知名度。

3、以抗震纪念馆、大地震遗址纪念公园和地震科普研讨活动为重点的地震文化产业链;

4、以清东陵和人类遗址、古长城为重点的历史文化产业链;

5、以评剧、皮影、乐亭大鼓和唐剧为重点的地域特色文化产业链;

6、以李大钊和滦州起义、玉田农民暴动、冀东人民抗日暴动为重点的红色文化产业链;

7、以实业家唐廷枢、文学家曹雪芹和评剧主要创始人成兆才等为重点的名人文化产业链。努力把唐山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最活跃、最具竞争力、最具唐山文化底蕴、最具国际化风格的特色产业。

(六)储备百个文化产业项目。在已有文化产业项目基础上,大力挖掘唐山文化资源,策划和推介一批有地域特色、有辐射带动作用的文化产业项目。一是打造我市的动漫产业基地,在两三年内要达到省内领先的水平。二是筹建、改建一批地方文化特色的博物馆。如唐山文艺三枝花博物馆等。三是积极运作依托市内一所大学,组建一家出版社,带动全市出版印刷业的发展。四是由广电局牵头尽快组建一家影视制作中心,拉动我市影视业的发展。同时要进一步充实我市文化产业项目库,今年文化产业项目总数要达到100项,总投资达到200亿元以上。

第三篇:加快文化大发展 推动文化大繁荣(范文模版)

加快文化大发展 推动文化大繁荣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政协委员:

欢迎您们到补郎调研指导工作!

下面,我就近年来补郎乡文化建设工作现状、今后的工作打算及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见和建议汇报如下:

近年来,补郎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工作,认真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贵州省委关于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多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见精神,按照“以科技为支撑,以文化为根本、以宣传为载体、以教育为基础、以服务为宗旨、以发展为目标”的战略思路,加强领导,健全机制,不断推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了全乡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为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把补郎乡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推向了新的台阶。

一、文化现状

补郎乡位于普定县东北部,距县城23公里,是全县四个民族乡和贵州省二类扶持贫困乡之一。区域总面积80.78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106个村民组,共6325户26439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2.5%。乡境内有煤矿企业6对、水泥厂1个、远程教育站(点)18个、中学1所、小学9所、烈士墓1座,具有龙洞、重阴山、马儿坝、马鞍山梁子、夜郎湖等自然景观。主要体现在:

(一)干部队伍现状。乡科教文化信息服务中心在编干部3名。其中:站长1名、副站长1名、工作人员1名。干部中,大学文化程度2名,大专文化程度1名;年龄均在35岁以下的2名。

(二)硬件建设现状。2010年争取项目资金35万余元建成文化站,其中设备投入为10万元。建猛戛、龙昌两村农民体育健身活动场所各1,建本杰村乒乓球运动场所1个。各村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

(三)农家书屋现状。2011年,全乡村村建立了农家书屋,每村至少有图书2500余册,各村采取不同时间和方式进行开放让群众进行阅读或借阅。

(四)文化资源现状。补郎乡具有山歌、红歌、苗族跳花、刺绣等文化资源。每年春节,群众会自发进行山歌对唱,特别是本杰、大陇、小河口等处山歌对唱成为补郎春节活动的一大亮点和风景线。每年春节,补郎村都要开展红歌比赛和篮球运动会。每年正月二十、二十一,等堆、下坝两村都要开展苗族跳花比赛活动,吸引了外地众多民族朋友参与。等堆村苗族刺绣以原始、多样、轻便、优质、美观、大气供不应求,今年春节等堆服饰展示上了普定春晚。特别是等堆村苗族刺绣,受到县委书记彭贤伦同志的首肯和高度重视。同时,补郎乡具有坟墓、地名、封林碑等物质文化及口弹琴非物质文化等资源。

(五)网络文化现状。补郎乡有网吧1个,卖光碟个体户5户,市场管理有序,没有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玩及买卖黄色光碟等现象。全乡干部基本实现人均使用1台电脑,10所中小学都有远程教育站点,12个村安装电脑,村村开通移动、联通电话,实现了网络全覆盖。

二、存在问题

虽然我乡在文化建设工作方面有较好的基础,但也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

(一)是文化经费投入不足。由于经费投入不足,造成文化基础设施落后,文化活动器材紧缺,开展文化活动广度和深度不够。

(二)是资源挖掘力度不够。由于民族民间文化挖掘力度不够深入,现有资源难以得到充分、有效利用,更谈不上产业效应、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三)是一些群众道德缺失。有些村民感恩意识不强、有的文明程度不高、有的不尊老爱幼、有的不讲求诚信、有的甚至道德败坏或者腐朽思想严重等等。

三、今后打算

为了加快补郎乡的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工作,我们的打算是:

(一)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借助县级以上招考干部机会和争取选调生名额,进一步调整充实文化服务中心干部,确保中心工作人员在2名以上,特别是保证有1名以上专业技术人才。同时,进一步培养壮大村级及中小学学校文化干部队伍,为抓好文化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形势政策、国情、革命传统、改革开放、国防、爱国主义、民族精神、荣辱观宣传和反腐倡廉等教育,切实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让进课堂、进村寨、进头脑,坚定广大干部群众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影响,努力建设诚信补郎。

(三)是加强基层设施建设。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建成补郎乡党务政务服务中心后确保乡文化站正常运转。同时,力争建成乡文化中心广场和农民体育健身场所、2--3个村级文化室、4--5个村级农民健身工程、3--5个村开通广播,充分发挥引领和辐射作用。

(四)是加强文化产业建设。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着力打造等堆村苗族刺绣文化产业和核桃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与信息、旅游、农民增收相结合,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打造知名品牌。

(五)是加强文化环境建设。坚持正确创作方向,培养一批文艺创作者,增强文化产品时代感和吸引力。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把《补郎之窗》改为《季风》刊物办起来,加大补郎的宣传力度和提高补郎的对外形象。创建补郎网站,加强网吧、图书和市场管理,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

四、意见建议

根据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贵州省委关于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多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见精神,结合当前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工作实际,我讲几点意见和建议,有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及政协委员批评指正。

(一)关于怎样打好穿洞文化这个品牌的问题?普定是文化大县,以穿洞是亚洲文明之灯而出名。我想,县委、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大对穿洞文化的投入和打造,不仅要有一支稳定的穿洞文化干部队伍,而且要有相对应的穿洞文化馆或者与穿洞文化相关的文化产品,让来的人来了不想走、去了还想来,做到名副其实。

(二)关于怎样把文化与旅游结合起来的问题?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安普干道修通后与安顺同城,普定又有穿洞文化、有夜郎湖、有猴场的普屯坝、有马官的文昌阁、化处的朵贝茶等景点,县委、县政府只要精心设计、加大投入并赋予一定的文化色彩,且形成一定的旅游链,我相信文化与旅游结合将会给普定财政、农民增收和对外形象带来很大的效益。

(三)关于怎样实现村组通广播的问题?现在乡镇的工作任务重、面广,乡村干部在群众中宣传党的政策、国家法律和做实际工作时要浪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如果各村各组都安装了广播,对于宣传工作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关于怎样提高干部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的问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大力开展公民道德教育,深入开展政风行风建设及学雷锋、道德模范、和谐家庭、孝顺媳妇等精神文明创建评选表彰活动,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让思想道德建设进教材、进课堂、进村寨、进头脑,大力发扬艰苦奋斗、劳动光荣、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大兴诚信、文明、守法之风,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五)关于怎样打击网络违法犯罪的问题?要广泛开展文明网站

创建,推动文明办网、文明上网,督促网络运营服务企业履行法律义务和社会责任,不为有害信息提供传播渠道。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加快形成法律法规、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公众监督、社会教育相结合的互联网管理体系。加强对社会网络和即时通信工具等的引导和管理,规范网上信息传播秩序,培育文明理性的网络环境。依法惩处传播有害信息行为,深入推进整治网络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犯罪。加大网上个人信息保护力度,建立网络安全评估机制,维护公共利益和国家信息安全。

第四篇: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纲)

加强文化建设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提纲)

一、充分认识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加强文化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要求。(内因)分析:我国的经济现状在客观上要求文化有一个大发展大繁荣,文化建设虽然在改革开放进程取得一定成就,但总体上来说,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我国的国际地位不相适应。为了相适应,就必须发展繁荣文化。

2、加强文化建设是在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赢得主动的迫切需要。(外因)

分析:经济较量中的文化因素日益凸显,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文化的支撑,这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要想在国际上赢得主动,就必须发展好建设好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二、深刻理解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科学内涵

第一问题:为什么要提"大"发展"大"繁荣

主要介绍与国际上的文化相比

第二问题:以什么方式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引用报告中一句话: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第三问题:怎么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6个字概括为:统一思想、营造环境、立足本位、不断创新。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

1、核心价值体系是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统一思想

2、建设和谐文化是营造文明风气的重要支撑。———营造环境

第五篇: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根本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①坚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③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④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⑤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大意义: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力。③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那么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它包括四个方面: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的必然要求。

(3)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4)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全面协调健康发展。

下载平昌县推动文化大发展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平昌县推动文化大发展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胡锦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胡锦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2011年08月24日13:1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字号大中小】打印留言论坛网摘手机点评纠错 E-mail推荐: 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

    如何推动和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范文

    在新形势下如何推动和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Liuzh 通过这几天在地区党校对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对《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施方案

    兴党发【2012】 号 中共兴隆苗族乡委员会兴隆苗族乡人民政府 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省委十届十二次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省......

    不断解放思想 推动社会保险工作大发展(调研报告)

    不断解放思想 推动社会保险工作大发展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解放思想是动态的。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一个不断解脱束缚、创新进取的过程。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

    解放思想学先进推进文化大发展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推进宣传部思想解放活动的开展,拓宽视野,更新观念,更好地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更有效地服务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促进我市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打响“母爱圣地幸福乳......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试题答案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主要精神试题 1 2011年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的安徽文化企业是( )(分值:3/得分:3) 安徽演艺集团安徽日......

    9-2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学案

    姓名:组别: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化生活导学案 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1)为什么? 第九课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第二框 建设......

    三项举措 推动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三项举措 推动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历年来,我们湖溪镇农村文化工作在镇党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以创建省文化强镇为抓手,立足我镇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宣传先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