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田野课程”资源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的实验报告

时间:2019-05-12 17:38: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开发“田野课程”资源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的实验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开发“田野课程”资源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的实验报告》。

第一篇:开发“田野课程”资源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的实验报告

开发“田野课程”资源

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的实验报告

21世纪是高科技的新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新时代,新时代国力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是具有创造性,高素质的人,高素质的培养应该从幼儿抓起。通过“田野课程”资源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有效提高了幼儿的观察,想象探究的兴趣与能力,为发展培养创造性思维奠定良好的基础。

如何开发“田野课程”资源培养幼儿科学素养教育,他的教育目标,内容是什么,以什么方式方法进行,这是幼教界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作为培养幼儿科学素养的实验园对开发“田野课程”资源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活动进行了实验研究。

一、实验时间与对象

1、实验时间:2004年10月—2005年8月。

2、实验对象:xx县第一幼儿园。

二、实验内容

1、通过开放的身边的教育资源,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

2、利用农村特有的教育环境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索思考的习惯。

3、引入“田野课程”理念,研究培养农村幼儿科学素养的有效方法。

三、实验过程(分四步进行)

1、实验前后我对幼儿及家长进行了测试,其内容为:

(1)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主动性好奇心。

(2)幼儿家长的科学教育意识及科学教育能力.(3)不同年龄的幼儿实验前后的能力对比。

测试题及标准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统一制定分头进行。

2、培养幼儿科学素养的家长培训

实验前进行了家长培训培训主要内容如下:

(1)讲解开发“田野课程”资源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的意义。

(2)培训实验内容

(3)指导家庭进行实验教育

我采取了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深入到幼儿家中指导家长进行科学活动。同时定期让家长到幼儿园来与教师幼儿一起进行科学活动,从而达到培训家长的目的。

3、实验分三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3-4周岁幼儿的科学素养的培养,带领幼儿探索与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在这个阶段我设计了主题班会《我是环保小卫士》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要,通过来自与幼儿真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和师生共同参与设计的主体探索能极大程度的激发幼儿对周围环境事物的有益兴趣养成幼儿好奇好问等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习惯。

第二阶段4-5周岁幼儿期,以观察研究自然科学现象,观察动植物培养幼儿探索自然的素养。我设计了《霜花》《冰雪系列游戏》等活动注重环境资源对幼儿活动的影响和支持。通过对教育资源的广泛调查和综合开发,能有效地促进幼儿学习活动的开展提高资源利用的实效性,突出体现“田野”活动所倡导的真实自然开放的教育情境在幼儿活动中的教育价值。

第三阶段5-6周岁幼儿期,了解关于力、电、磁等简单的物理现象及简单的化学现象。培养幼儿发现问题的习惯。使幼儿的科学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我设计了活动课《神奇的水注》《你能把它们分开吗?》《飞翔》《有趣的转动》等重视幼儿探究精神和能力的培养,通过半结构(富有弹性的)的课程设计,以幼儿的需要为活动的发展线索,同时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能促进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幼儿自主探究的兴趣能力

通过以上三个阶段的实验,总结出培养农村幼儿科学素养的有效方法。

4、总结成果阶段

三年来开发“田野课程”资源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已经深入人心受到家长幼儿社会的认可。我也得到了锻炼发表了多篇论文。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

我们在实验前后对幼儿家长,幼儿进行了测试其结果如下:

1、对幼儿家长的测试结果

表1幼儿家长实验前后科技教育状况的比较

具有科技教育意识

具备科技教育能力

实验前

10%

45%

实验后

45%

70%

由表1可以看出,由于在幼儿园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幼儿家长的科学教育意识和教育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说明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不仅会对幼儿产生影响,家长的教育观念、科学意识及教育能力也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2、对幼儿的测试结果

表2小班幼儿实验前后心理诸因素变化的比较(n=1240)

观察力

想象力

主动性

好奇心

实验前

实验后

实验前

实验后

实验前

实验后

实验前

实验后

X

8.53

11.6

6.67

9.53

7.55

11.22

7.54

8.97

S

4.87

3.21

4.5

4.32

2.6

4.07

2.35

1.89

Z

12.36**

15.03**

15.86**

17.87**

p

0.01

0.01

0.01

0.01

注:n为样本数量,X为平均测试分数,S为样本分数的相对平均分数的标准误差,Z为检验计算结果(按照显著水平0.01或者0.05计算),p<0.01表示实验对照显著性的可靠程度为99%。

表3中班幼儿实验前后心理诸因素变化的比较(n=1240)

观察力

想象力

主动性

好奇心

实验前

实验后

实验前

实验后

实验前

实验后

实验前

实验后

X

13.9

10.9

12.4

8.87

10.9

9.49

12.6

S

4.13

5.65

5.75

6.12

3.76

6.48

4.99

7.35

Z

9.5**

5**

8.12**

3.7**

p

0.01

0.01

0.01

0.01

表4大班幼儿实验前后心理诸因素变化的比较(n=1240)

观察力

第二篇:课程资源开发计划

玉山镇黄峪完小

社区和家庭课程资源开发计划

2012.2科学教育的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从空间上可分为学校资源、家庭资源和社区资源三类。学校要充分调动教师、家长、学生和其他社区成员的积极性,并根据农村和城市学校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以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开发与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共同促进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和发展。

新课程标也指出:“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习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如何发挥家庭优势和地区优势、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丰富学生的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是课改中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开发和利用家庭的课程资源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家庭,每个家庭里都有可开发利用的课程资源。因不同年级学生年龄、生活范围、认知水平的不同,开发家庭的课程资源显得尤为重要。要让学生感到:家庭有,在家庭。

1.在交谈中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学生放学后回到家里,总会与家长有一些对话交流。学生在回答这些问题时,实际上就是在进行着交际训练,在交际过程中,学生能否“完整讲述”,态度是否“自然大方”“有礼貌”,表达是否有“自信心”,这些都要提醒家长注意,如有不当,家长要立即给孩子指出来,这样,就可利用家庭教育的资源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2.在收集中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学生在家里可以看到电视、电脑,也可在家里看到各种各样的农具和农副产品等,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一课程资源,拓宽学生的认知渠道。

3.在关爱中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家庭教育还体现在案情教育上。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尊敬长辈变成自己的实际行动,丰富了实践活动。

4.在生产活动中开发利用家庭课程资源。

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不同之处还在于学生能够经常参与家庭和社会生产活动,在劳动中能学习到不同的劳动技巧,也可以把平时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提高劳动效率,改善劳动条件上,对促进学生的能

力来说是个很好的机会。

二、开发利用社区课程资源

社会是人类的大家庭,关心社会是人类关心的一大主题,教师要让学生走进社会,了解社会,关注社会,维护社会,开发、利用社会的课程资源。

1.深入村镇文化环境,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在农村,孩子们除了学校之外,还可看到房屋墙壁上的广告,可以看到《村规民约》《计划生育公开栏》,还可以看到春节过后各农户的对联,这些都是课程资源,都可以增加知识。

2.参加社会活动,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利用各种节日、参加农村特有的社会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感染,提高素养。清明节,教师带领学生给烈士扫墓,观看烈士生平事迹展,瞻仰烈士遗物。

3.参加社会生产,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学生可以参与社区工厂,村办工厂的劳动实践,也可以参与技术改造和实行社会调查,获得分析和认知的方面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第三篇:校外课程资源开发

校外课程资源开发

1、校外课程资源开发计划

2、校外课程资源开发素材

3、校本课程任课教师一览表

4、校外课程资源利用学生实践活动剪影

5、校本课程《可爱的家乡》

6、家庭教育资源开发利用计划

7、家长会资料

8、民间艺人进校活动

第四篇:开发本地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创新素质

小学数学课程开发与学生创新力培养研究报告

高密市第二实验小学 毛凤娟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要求构建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因而,培养学生树立创新志向、具有主动学习精神、发展创新思维和创新才能,成了各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为适应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我国的教育改革逐步趋向现代化、国际化。长期以来形成的高度统一的国家课程开发模式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它既不能解决学校遇到的所有课程问题,又不能很好地发挥地方、学校的优势和办学积极性,难以满足人才培养和教育发展的需要。开发的目的在于利用,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服务。那么,我们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可以采用哪些可能的途径与方法?如何借助课程更好地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这些都是迫切需要我们认真加以探讨的问题。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开展《开发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创新素质》这一课题的研究,为我们深入践行新课程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该课题的研究既贴近“新课改”目标,又能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既能促进国民基本素质的提高,挖掘师生的创造潜能,又能促进学生全面、自由、和谐地发展,使生命价值得到最大实现。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创新教育理论。

创新教育要求我们从现代社会发展变革和人自身发展的高度来审视学校教育。要求教者在实施教育过程中,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把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型个性品质置于教育的核心地位,要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向生活,走向社会。

2、新课程理念。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管理过程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国家课程方案也明确规定:“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为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这就意味着课程的开发具有了法律依据,所以作为我们老师,完全可以根据学校的特点和学生的发展需要,合理开发、补充一些课程资源。

3、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1、探索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途径与方法,构建与教育教学紧密联系的、具有学科特色、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并能使学生在参与和实践中培养创新意识的数学课程。

2、探索全面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策略和方法;促使学校和老师进一步转变观念,提升课程开发和运用的能力。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依托数学课本,以备课组为单位,从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拓展和扩充教材资源,并根据需要开发校本课程。

2、校外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以综合实践活动为平台,充分挖掘本地资源,开发具有本土化、乡土化、校本化的课程。

3、利用本地课程资源的研究:将学科课程和非学科课程有机结合,通过开展课堂和课外实践,培养学生创新素质。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为应用性研究,采用直接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对素质教育实践和本地课程资源利用具有指导意义的、可操作性的方法。基于最新的关于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成果,遵循素质教育的大目标,主要采用了行动研究法、现场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等方法。

七、课题研究的过程

本着探索教学改革新途径,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发展的思想,我校于2006年开始进行本课题的研究。学校成立了课题指导小组和课题实验小组,挑选有研究能力的教师为实验教师。课题组通过教代会、教科专题会,广泛征求专家顾问、实验教师的意见,制定了《课题管理细则》、《实验教师工作职责》等规章制度,使课题实施有章可循,规范发展。课题研究“年初有计划,实验有方案,定期有分析,最后有报告”环环相扣。教科室督查实验进程,安排阶段目标,对实验材料按“课题方案,实验论文,实验案例,实验成果”四个方面分类建档,使资料丰富,档案完善。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校实验教师坚持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全面掌握新课程标准,深入领悟各科课程标准的内涵,准确把握“新课改”的精髓,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教学改革的研究者,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课题研究活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依托学科课程,开发校内课程资源

1、活化教材资源

目前,研究性学习理念渗透到语文、数学、科学、音乐、体育等各门学科,各科教学都主张书本与生活相连,课程资源的开发可以依托学科教材,选择应用性、实践性强的内容来进行专题研究,生成课题。因此,在平时的学科课程的教学中,我们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有课程开发意识,要善于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适时、适度、适当地拓展和活化教材资源,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我们在总课题的整体框架下,以教研组为单位,分别以“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子课题进行学科研究。

2006年开学初,春寒料峭,校园里的梅花傲然开放,吸引了学生的目光。六年级语文第一课《卜算子•咏梅》的学习更激发学生对

梅花的了解和喜爱。走近梅花,了解梅花,做具有梅花精神的人成了六年级每个学生的心声。为此,我们依托语文教材,组织学生开展《走进梅花世界》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学生们在活动中,或上网查阅,或调查采访,或写或画、或唱或跳,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活动结束后形成的总结报告、手抄报、黑板报等异彩纷呈,大大提高了语文学习的效率。此为开发语文课程资源一例。

在课程资源的选择上,我们注重多样化,并充分体现自己的特色。我校地处秀丽的洈水风景区,这里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景观都是绝佳的教学资源。如茂林修竹,颜色翠绿,品种繁多,以竹为原材料,可以制作很多体育器材。体育组教师指导学生制做了“绿竹彩带健身球”,既简单又实用,一物多用。在教学中,教师以闻名遐迩的洈水景点作为活动情境,设计了《洈水之旅——冬令营》,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游戏中健身,在课堂上感悟,极大地调动起学习兴趣。所有学生都身心愉悦地投入到体育活动中,感受快乐、体验学习,是开发体育课程资源一例。

除此之外,老师们开发出了大量有价值的其它学科课程案例,如数学学科的《巧围鸭圈》、音乐学科的《说鼓子学唱》、美术学科的《校园一角写生》等等。开放型和紧密联系生活的教学实践,给以往相对封闭的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真正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和谐发展。

2、开发校本课程

我校是一所环境优美,有着优良传统的百年老校。洈水是一座

有着丰厚文化底蕴的千年古镇,历史上不少文人墨客来此抒情写景,留下许多耐人寻味的优美诗句。如唐人李白、宋人黄庭坚、清人谢德超等的诗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家乡处处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在“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子课题研究中,我们通过“民族文化(经典文化为主)知多少”的问卷调查,就本校学生的阅读时间、阅读范围、阅读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学生对经典文化的接触和吸收相当薄弱。鉴于此,我们以“弘扬祖国优秀文化、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为宗旨进行古诗文校本课程开发。学校语文组组织骨干力量担任课程编写工作。该教材以年级为序分为6册,每册收录适应学生年龄特点、年段要求的古诗文40首,总计240首,约20万字。全部篇目采用统一编写体例,由“诗词原文”、“作者简介”、“词语注释”、“诗文大意”、“诗意赏析”五个部分组成。为使校本课程扎实有效的实施,学校采用常规性活动与开放性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管理。常规性活动重在吟诵,学生以年级为单位,每天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诗文诵读,定期组织竞赛,评选“古诗文诵读明星”。开放性活动重在拓展学生思维,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的自我需求得以充分实现。学生采用读(诗文)、画(意境)、编(故事)、写(体会)、唱(歌谣)等形式展示诵读古诗词的感悟,获得自我认知的过程,达到开发潜能、增长智慧的目的。

(二)立足本地优势,开发校外课程资源

1、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校外资源是一个巨大的潜在的课程资源库,它可以弥补校内课

程资源的不足。我校在开发校外课程资源上的主要做法是:以综合实践活动为龙头,充分挖掘本地资源,开发具有本土化、乡土化、校本化的课程。具体从以下三个视角来开展研究。

(1)开发社区资源

社区资源是存在于学校周围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教育主张,美国教育家杜威主张教育的本质就是“成长、生活与经验的改造”。教育应当密切贴近生活。而只要是有人生活的地方就离不开学校、商店、住宅、菜场、银行等一些社会生活场所,我校非常重视开发和利用这块资源宝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如:本镇一家投资一千多万的大型综合性超市——“好运来”超市在黄金地段隆重开业了。学校抓住契机,鼓励学生利用去超市购物的机会,发现问题,从实践中了解市场经济、认识社会、开阔视野。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把自己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整理,开展了《走进超市,聚焦好运来》的综合实践活动。又如:古老的西斋镇是一个回汉混居的江南小镇,回民的宗教信仰、风土人情、清真寺的文化传说及其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意识观念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这里的人们。于是,学校组织四、五年级的学生进行了一次《参观清真寺,探寻民族文化》的活动。除此以外社区里的公共设施等也是值得开发与利用的教育资源。社区里的公共设施也会引发孩子们许多探究活动,分类垃圾桶的使用调查让孩子们懂得了哪些垃圾可以回收、哪些垃圾不可以回收,孩子们对我们洈水镇的集贸市场的管理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我们采用

“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让学生走进社区,将社区专业人士请进课堂,使一些隐性的教育力量充分发挥功用,形成了开放的多层面的教育人才资源,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更好的培养。

(2)开发家庭资源

家庭是学生除了学校之外最主要的生活场所,它与学生的联系十分紧密,所以家长是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我校以德育系列活动的框架下,以综合实践活动为形式,在开发家庭资源方面做了以下尝试:

每学期开学初,每一位班主任就为班上的每位家长建立档案,以便经常和家长保持联系;在每一次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们又邀请家长以组织和指导活动的形式参与学生活动;让学生参与家中的各种活动,如烹饪、布置居室及其他家务劳动。在2008年11月,我校四年级学生开展的《菜肴与健康》这一综合实践活动就是开发和利用家庭资源的一例。此外,我校坚持每学期进行定期家访,学校领导、老师不定期的电访,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并乐于接受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家长中不乏各类人才,蕴涵着丰富的资源,利用家长个人爱好、职业特点、工作便利等条件,用好人力、物力资源,对学校和学生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在开展《走进梅花世界》这一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生胡焱的爷爷就给孩子们做了“梅花的种类及栽培技术”的专题介绍,提高了学生活动的实效性。

(3)开发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指自然世界中的自然形态和人工形态。在自然界的博大胸怀中,学生可以陶冶情操、生发灵性、自由活动。我校经常组

织学生开展“游洈水,颂家乡”活动,引导学生体验、感悟大自然的伟大和神奇。为了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全面认识洈水、深入了解洈水。我们以“走进洈水”为题开展实践活动,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活动中,孩子们或游览洈水风光,摄洈水美景,学洈水导游;或尝洈水小吃,访历史传说,演民间曲艺;大家学快板,舞狮子,踩高跷„„同学们在玩中学,充满情趣,体验大自然的纯真,用“童心、童趣”表达自己的见解。此外,我们还开发了《我和秋天有个约会》、《颜将军洞考察》、《新神洞考察》、《洈水开发与环境保护》、《洈水特产》等一系列挖掘地方特色自然资源的活动案例,让我校“情系洈水”这一综合实践校本课程之树枝繁叶茂。

2、研制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

综合实践活动承载着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它要求教师要善于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根据学生发展的具体实际和课程资源的条件有效设计综合实践活动。针对本校大多数教师还达不到独立自主、因地制宜、科学规范地开发和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要求的实际情况,课题组组织骨干力量研制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情系洈水》。“提供方法让学生能主动探索;提供空间让学生自我探索;提供思路让教师有效指导活动”是编写《情系洈水》资源包的核心目标。我们一方面利用以前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案例进行二度设计,一方面根据需要补充一些以前未涉及到的主题和形式,在编写上注重了过程的引领性、知识和方法的指导性以及问题的生成性,力求通过这一载体,达到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三)利用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创新素质

1、用新课程理念指导实践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课程观、学生观和教师观,确立了“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最高宗旨,强调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在新的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我们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式,将学科课程和校本课程有机整合,让学科类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相互融合,并在实践过程中挖掘课程的创新因素,探索培养创新素质的策略和方法。通过营造民主和谐的创新环境和鼓励主动探索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发展观察力、打破思维定势、激励勇于质疑和启发大胆想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教给创新方法和加强动手操作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培养活动的自觉性、责任感和抗挫折能力塑造学生的创新人格。为了克服研究的盲目性,随意性,我们还构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创新素质培养分段目标序列,即:低年级以创新意识的启蒙训练为主,中年级突出创新思维、创新技能的培养,高年级则注重创新实践活动能力的锻炼提高。

2、用人本化管理保证实施

针对我校实际情况,我们将古诗文、书法、信息技术、劳动技术和综合实践这五门地方和校本课程纳入课程实施计划。综合实践活动是我们课题实验的主要研究领域,为确保课程实施的有效性,我们首先选择三年级进行了一学年的试点,在培训师资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向四、五年级以及全校铺开。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非学

科课程,课题的产生、组织开展以及一系列的成果展示等研究活动都不能像学科课程那样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地点进行。因此,学校教导处和教科处在课程管理上实行人性化+制度化的管理方式,允许该课程不受原有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根据需要,可以随时随地的实施,既可以在校内开展,也可以在校外开展;既可以安排课时进行,也可以利用节假日灵活机动;既可以自主开发新的课程资源,也可以以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为参考;活动可由师生共同组织,也可由学生独立组织。但是确定活动课程的内容,必须充分尊重学校教育的总体目标,尊重学校教育环境的独特性和差异性,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长,还要考虑社会的教育条件。在学期末,学校会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以便总结得失。评价主要采取观察与调查相联系,口试与笔试、实践操作相结合,师生自评和互评相融合的方式进行。对教师的评价主要包括:课程设计、教学准备、教学方式、教学态度等方面的评价。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合作意识、创新思维和能力等方面作出评价。无论是教师评价还是学生评价,都以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和学生个性的发展为最终目标。

本着探索教学改革新途径,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发展的思想,课题研究“年初有计划,实验有方案,定期有分析,最后有报告”环环相扣。学校督查实验进程,安排阶段目标,对实验材料按“课题方案,实验论文,实验案例,实验成果”四个方面分类建档,使资料丰富,档案完善。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校实验教师坚持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全面掌握新课程标准,深入领悟各科课程标准的内涵,准确把握“新课改”的精髓,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教学改革的研究者,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课题研究活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用新课程理念指导实践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课程观、学生观和教师观,确立了“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最高宗旨,强调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在新的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我们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式,将学科课程和校本课程有机整合,让学科类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相互融合,并在实践过程中挖掘课程的创新因素,探索培养创新素质的策略和方法。通过营造民主和谐的创新环境和鼓励主动探索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发展观察力、打破思维定势、激励勇于质疑和启发大胆想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教给创新方法和加强动手操作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培养活动的自觉性、责任感和抗挫折能力塑造学生的创新人

格。为了克服研究的盲目性,随意性,我们还构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创新素质培养分段目标序列,即:低年级以创新意识的启蒙训练为主,中年级突出创新思维、创新技能的培养,高年级则注重创新实践活动能力的锻炼提高。

2、用人本化管理保证实施

针对我校实际情况,由于数学史一门学科课程,课题的产生、组织开展以及一系列的成果展示等研究活动都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地点进行。必须充分尊重学校教育的总体目标,尊重学校教育环境的独特性和差异性,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长,还要考虑社会的教育条件。在学期末,学校会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以便总结得失。评价主要采取观察与调查相联系,口试与笔试、实践操作相结合,师生自评和互评相融合的方式进行。对教师的评价主要包括:课程设计、教学准备、教学方式、教学态度等方面的评价。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合作意识、创新思维和能力等方面作出评价。无论是教师评价还是学生评价,都以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和学生个性的发展为最终目标。

八、课题研究成果与结论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全面发展了学生的创新素质,促进了教师在课程实施中成长,还完善了学校的课程体系,促进了学校课程改革的发展,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味。

1、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加强。根据对试验班级相关内容两次

统计的数据来看,研究以后,相关数据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这里虽然有学生年龄增长的因素,但我们仍可以从中发现,学生的民主意识,主人翁意识等到了加强,个性得到了发展,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能动性和独立性都得到了不同程度提高。

2、创新思维得到了开发。通过学科课程和校本课程有机整合,学科类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相互融合的课题实践:①学生获得了善于观察、善于质疑的能力,在各类学习活动中敢于提高,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敢于与同学和老师争辩,并且并且养成了独立思考、勤阅图书资料的习惯。②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独特性都得到了提高,想像力得到了极大的丰富。③能从多方位多角度观察分析事物,对事物的发展变化和对问题的本质把握具有了一定的预见和批判能力。

3、创新技能得到了提高。通过丰富的课内外活动开展,学生在实践中锻炼了动口、动手、动脑、动笔能力,不仅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科技创新常识,并能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技巧开展一些简单的创造发明活动。

九、课题反思与展望

在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我们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欣喜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理性的思考:

1、对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还欠深入。由于本课题的研究尚属摸着石头过河,所以关于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还处于表层阶段。至于如何深层次地把握地方资源特质,还有待于在开发机制的构

建上进一步下工夫。

2、对课程资源价值的利用还不够充分。如何对现有的课程资源进行优化与组合,使之更好地服务于课程目标,提高课程资源开发的目的性,如何把地方课程资源与学生发展、校本课程建设真正联系起来等问题还有待深入研究。

3、学科课程与校本课程优势互补的关系还体现不够。虽然课程改革以来,教师的教育观念在发生改变,但是如何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把学科课程与校本课程的优势结合起来,既加强系统训练,又提供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实现培养创新素质的最佳效果,在操作层面上的思路还不够清晰。

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我们将进一步巩固成果,正视问题,深入研究,积极创新,一切着眼于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力争把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和班级特色建设提升到更高的发展阶层。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徐继存 段兆兵 陈琼:《论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载《学科教育》,2002年

3、郭元祥 沈旎:《综合实践活动研究与培训资源库》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8年

4、阎立钦:《关于创新教育的几个问题》载《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2001年8月

第五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指南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指南

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实际教育的成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随着我国地方和学校课程决策权力与责任的增加,学校课程开发的问题已提到了议事日程,成为学校层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新的视角、新的焦点。通过 年的课改实验工作,结合学校课程开发的实际情况,经过学校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的专题研究,特制定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指南,以供校本课程开发究。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依据,在保证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兴趣、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结合本校的优势,自主开发和运用本校的课程。积极开展学校课程开发与研究,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对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更好地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通过学校课程开发以满足学生的兴趣与需要,满足社会对教育多层次、多元化的要求,促使学生和谐的发展,努力建设好具有学校特色的学校课程。

二、开发校本课程资源的价值及意义

没有课程资源就没有课程可言。因此,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1)开发校本课程资源有利于教师发展,对于学校而言,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是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主力军。以开发校本课程资源来开发教师、提高教师、发展学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开发校本课程资源有利于学生发展。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具有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和亲自参与等特点。给予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有利于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激发学生身临其境的学习兴趣,能强化学生学习体验,提高学习效率。

(3)开发校本课程资源有利于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一方面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教学活起来;另一方面,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的共建者。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开发校本课程资源有利于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工作。国家课程改革为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不仅设置了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教育课程计划框架。而且,强调学校和教师要创造性地实施课程。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将有力地推进我国课程改革的进程。

三、概念的论述

1、什么是“校本”及校本研究

“校本”(School-base),是新世纪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新的教育理念。从英文来看,大意可以解释为“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华东师大教育博士生导师郑金洲教授认为“校本”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一切为了学校,二是一切在学校中,三是一切基于学校。

一切为了学校,是指以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的课程 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为宗旨和主题。一切在学校中,是指树立一种观念,即学校自身在课程改革与发展中的问题,要有学校中的人来解决,要经由学校校长、教师甚至学生和家长共同探讨、分析来解决。一切基于学校,是指在课程改革中,一切从学校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校实际,挖掘学校所有存在的种种潜力和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让学校的生命活力释放得更彻底。

校本研究是指以中小学教师为研究主体,以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的对象,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源收集法对教育教学现象进行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总结经验与形成理论的一种活动。

2、什么是课程及校本课程

“课程即教学科目或课程是教学内容进程的总和”是人们普遍认同的观点。北师大教育博士肖川认为:“课程是指我们将要带给学生和学生最后实际能体验和经历到的客观世界”。校本课程主要指的是校本课程的开发。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校长领导下,教师、学生及课程专家、家长等在对学生需求进行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选择的课程。

3、什么是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课程资源可以分为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如,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都是素材性的课程资源,它们的特点是作用于课程并能够成为课程的要素。如,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等因素,属于 条件性课程资源。它们的特点是作用于课程。但,不能形成课程本身的直接来源。

按照课程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同,大致可以把课程资源划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4、什么是开发校本课程资源

开发校本课程资源,是指学校为了达到教育目的或解决学校教育问题,以学校为主体,校长为主导的由行政人员,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人士参与的,充分挖掘利用校本资源的活动。

四、开发校本课程资源的原则(开发校本课程资源不是随意而行的,它需要遵循如下八条原则:

(1)优选性原则:

学生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远非学校教育所能包揽,因而必须在可能的课程资源范围内,充分考虑课程成本的前提下突出重点,并使之优先得到应用。

(2)适应性原则:

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要考虑典型或普通学生的共同情况,更要考虑特定学生对象的特殊性。使所有学生都能适应。

(3)开发性原则:

要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尽可能开发与利用有益于教育教学活动的一切可能的课程资源。

(4)经济性原则:

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要尽可能用最小的开支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5)针对性原则:

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为了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针对 不同的课程目标应开发与利用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

(6)个性原则:

不同地区、学校、学科和教师,可开发和利用的课程资源具有极大的差异性。因此,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应强求一律,而应从实际出发,发挥地域优势,强化学校特色,突出个性。

(7)因地制宜性原则:

在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需要考虑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条件,做到开发和利用的课程资源与其它教育内容协调配合,注意时间、空间、人力、物力上的实现可行性。

(8)趣味性原则:

开发与利用校本课程资源中,要结合所开发的课程开发学生感兴趣的课程资源,从而带动相关学科教学方式的改革。五、六个小组十八个专题的校本课程资源探索构想(一)学生资源(1)学困生(2)问题学生(3)学生心理健康(4)模范学生、小组长

(5)学生作业、日记、学习方法(二)教师资源(1)教师思想素质、师德(2)师能、特长(3)教法、学生管理(4)师生关系(三)学校管理(1)制度(2)会议(3)机构(四)家长资源

(五)社区资源(1)电影院(2)文化广场(3)典型事例

(六)校园文化(1)环境设施文化(2)活动形态文化

以上十八个专题的调研时间主要可以安排在两个假期和节假日内进行。十八个专题又可以下设子专题。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积极性与主动性来带动相关学科的发展。充分发挥社区资源和地域优势。充分发挥奖励机制的作用,鼓励工作认真、优先完成任务、形成报告材料和发表论文的师生。

六、校本资源开发的前景

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学校以提高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学校的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工作,将步入一个实质性的阶段。我们坚定地相信:随着校本课程资源探索的推进和发展。随着现代化学校建设项目资金的到位。随着不断提高现代教育信息中心网站的应用率。明天的什字中心小学一定能够顺应历史潮流,适应我国教育改革,与时俱进,走在各兄弟学校的前列,成为现代化的学校。

下载开发“田野课程”资源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的实验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开发“田野课程”资源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的实验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及实施方案

    城关乡初级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组成了在学校中实施的“三级课程”的结构。开发校本课......

    开发生物课程资源心得体会

    开发生物课程资源心得体会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若能作为潜在的课程资源妥加应用,则不仅能自然地引入新课,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经过......

    1-3-课程资源开发(节)

    第一部分 第三章 课程资源开发 一、课程资源的涵义 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来......

    整合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推进双语教育发展案例 立足实际,整合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石河子第五小学:陆杨 立足实际,整合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石河子第五小学:陆杨 一、案例背景 校本课程的开发已成为当下学校......

    精选农村资源融入幼儿课程

    精选农村资源融入幼儿课程 《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明确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孩子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陈鹤琴先生认为“大自然、大......

    幼儿全脑开发课程范文大全

    第一周 1、热身活动2、亲亲热热:《宝宝,你在哪里》 教师边拍手边说:“×× ×∣×× ×∣你在 哪∣里—∣。”请宝宝招手说:“我在 这里∣我在 这里∣大 家∣好—∣。”宝宝说完......

    开发生物校本课程提高学生科学素养1

    开发生物校本课程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愿意刊登) 赵吉勇(甘肃省永昌县第一中学737200) 电话:0935—7524578 手机:*** Email:zhjy9958@sohu.com 摘 要国家课程的基础性和统一......

    校本的课程资源开发研究

    《校本的课程资源开发研究》文献综述 [日期:2012-11-16] 来源: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校本课程开发最早是1973年7月欧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所辖的“教育研究革新中心”一次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