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时间:2019-05-12 17:10: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第一篇: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2003-04-02

根据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南省党政机构改革方案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湘发1994]12号)精神,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的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确定如下。

一、职能调整

(一)管理省委老干部工作局和省马王堆疗养院。

(二)直接管理省管大型企业党政领导正职,综合指导全省企业的领导班子建设。

(三)负责援藏干部的选派、按期轮换、管理及内调安置等工作。

(四)负责全省各级党的机关参照实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组织实施、综合指导。

(五)负责党员教育工作的协调。

二、主要职责

省委组织部是省委主管组织工作和干部工作的职能部门,主要职责是:

(一)研究和指导党组织特别是党的基层组织的建设,探索在各类新的经济组织中党组织的设置和活动方式的有关问题;研究、协调和指导党员教育,主管党员的管理和发展工作;组织开展新时期党的建设和理论研究。

(二)提出关于地、市、州和省直部、委、办、厅、局、大专院校以及其他列入省委管理的领导班子调整、配备的意见和建议;负责省委管理干部的考察及其任免、工资、待遇、出国(境)、军转安置、退(离)休审批手续的办理;负责干部档案和干部统计工作的综合指导;指导地、市、州、县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建设;负责地、市、州和省直有关部委办厅局机关处级干部职务任免的备案审查和宏观管理工作;承办部分干部的调配、交流及安置事宜;制订或参与制订组织、干部、人事工作的重要政策和制度。

(三)组织落实培养选拔中青年干部、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非党干部的有关规划或方案。

(四)负责组织工作和干部工作的检查督促,及时向中央组织部和省委反映重要情况,提出建议;负责省管干部现实问题调查核实及参与对反映有问题的地、市、州和省直部委办厅局领导班子情况的调查了解,抓好干部监督制度的落实和历史遗留问题的审查。

(五)制订干部教育规划,组织省委管理的干部和一定层次的中、青年干部以及组织部门负责人的培训;指导、协调、检查地、市、州和省直部委办厅局的干部教育工作。

(六)调查了解知识分子工作情况,参与制订知识分子政策,检查贯彻执行知识分子政策的情况,组织、指导部分杰出专家开展有关活动。

(七)承办省委和中央组织部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省委组织部设11个处室机构。

(一)办公室

负责综合协调、督办检查、调查研究;主管部机关文秘、机要、会务、信息、保卫、老干、财务、行政管理和信访、文书档案管理等工作;负责党委组织部系统普通密码管理有关工作;承办部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研究室

负责本部调查研究的组织协调,承担中央组织部下达有关组织建设和干部工作的课题研究及本省专题问题的调查研究,为领导决策提供意见和方案;收集整理、编发有关资料及专题材料;负责组织工作的宣传,本部中心组的学习以及组织志、组织史编写等有关工作;协助做好省领导科学学会的日常工作;承担部领导交办的有关文稿的草拟和其他工作。

(三)组织指导处

负责研究和指导党组织的建设,分类抓好企业、农村、机关、院校、科研单位、街道党的组织建设;研究和提出党的组织制度、党内生活制度建设的意见;研究和指导党组织的设置;研究和指导各行各业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及各类新的经济组织中党组织的设置和活动方式;负责地方和基层党委党代会的有关工作;负责党建理论研究和省党建学会的日常工作。

(四)党员管理处

研究和提出党员队伍建设的方针、政策,指导、协调党员教育工作,主管党员的管理和发展工作;负责党组织和党员有关情况的统计和党费管理工作;指导地、市、州、县和省直部委办厅局领导班子党的民主生活会;承办省管党员干部因私出国(境)的审批呈报;调查研究基层党组织执行党章、维护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情况,对如何关心照顾老党员和有特殊贡献、特殊困难的党员提出指导性意见。

(五)干部一处

负责办理中央和省委管理的干部职务的任免呈报,并向中央组织部呈报备案:负责省管领导班子建设的综合研究和指导;负责省管干部工资、待遇、出国(境)、退(离)体的审批,师职以上军转干部安置,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干部队伍的宏观管理及研究等工作;负责全省各级党群机关及人大、政协等机关参照《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推行公务员制度的组织实施工作,综合协调有关培养、选拔后备干部、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非党干部的工作;负责选派优秀大中专毕业生在基层培养锻炼,援藏干部轮换选派、管理和内调安置以及省级领导班子换届选举等有关工作;承办部分干部的调配、交流、挂职锻炼;负责管理省委管理干部的档案、全省干部统计及有关指导工作。

(六)干部二处

负责考察地、市、州及省直党群、政法、外事部门领导班子和省委管理的干部以及后备干部,地(市、州)委组织部正副部长、县(市、区)党政领导正职以及后备干部,省直党群厅局机关人事(干部)处正副处长;对地(市、州)、省直党群厅(局)级领导班子的调整和省委管理干部的职务任免、交流、待遇、退(离)休等问题提出建议;了解掌握地市州委、省直党群厅局党组民主生活会和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情况,对县以上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提出建议;负责省直党政群厅局机关处级干部职务任免的备案审查工作。

(七)干部三处

负责考察省直经济厅局、厅局级公司、省管大型企业领导、班子和省委管理的干部以及厅级后备干部,经济厅局和厅局级公司人事处正副处长;对其领导班子的调整和省委管理干部的职务任免、交流、待遇和退(离)休等问题提出建议;了解掌握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和民主生活会情况;负责经济厅局、厅局级公司处级干部职务任免的备案审查工作;协助考察和管理中央在湘部分单位的领导班子,指导厂矿企业的领导班子建设。

(八)干部四处

负责考察宣教文卫系统厅局领导班子和省委管理的干部以及厅级后备干部,上述单位人事处正副处长;对其领导班子的调整和省委管理干部的职务任免、交流、待遇、退(离)休等问题提出建议;了解掌握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和民主生活会情况;负责备案干部的备案审查工作;协助考察管理中央在湘部分单位的领导班子;对贯彻执行知识分子政策的情况及知识分子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提出建议;负责科技副县(市)长的选拔和管理;会同有关部门进行优秀专家和拔尖人才的选拔和管理工作,组织、指导部分杰出专家开展活动。

(九)干部教育处

对地(市、州)、省直部办委厅局干部培训工作进行协调、指导、检查:组织省委管理的干部和一定层次的中、青年干部的培训;负责县以上党校、干校(包括企业党校、干校)的教育计划安排、教材编审和学历教育及党校、干校建设的宏观指导,承办省委干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交办的工作。

(十)干部调查审理处

负责审理我省中央管理的干部和部分老同志的党籍、党龄、建国前参加工作时间以及其他历史遗留问题;负责了解反映“文化大革命”中犯严重错误干部的情况;负责省管干部参加工作时间和出生时间的更改;负责省管干部现实问题调查核实及参与对反映有问题的地、市、州和省直部委办厅局领导班子情况的调查了解;负责对省管领导干部监督的有关制度的督办落实;负责对选拔任用干部工作和省管干部的监督;承办部领导交办的有关干部问题的审查和调查工作。(十一)机关党委与机关人事处合署办公

负责部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含省委直属机关党校)的机构编制、人员调配、干部培训、考察考核、任免奖惩、工资福利、退(离)休和子女就业等有关管理工作;负责省委直属机关党校领导班子的考察及其调整的建议,负责该校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聘的有关工作。负责部机关党组织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和纪律检查工作;领导机关工、青、妇等工作。

第二篇:中共海南省委组织部

中共海南省委组织部 海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文件

海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琼科协„2009‟53号

关于开展第八届海南省青年科技奖评选活动的通知

各市县党委组织部、政府人事劳动保障局、科协,省直各单位,中央各驻琼单位,各有关省级学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促进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和脱颖而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激励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为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贡献,中共海南省委组织部、海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海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决定开展第八届海南省青年科技奖评选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候选人应具备的条件

(一)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科学精神,学风正派。

(二)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在基础研究中,取得了重要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在学术上提出了新思想和新见解,发表的论文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需查证明);

2、在技术开发或工程建设中,勇于创新,解决了重大技术问题,并已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在科学技术普及、科技成果转化或科技管理工作中成绩优异,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

4、在科研、设计、教学、工程和生产中获国家发明奖、自然科学奖的主要完成者;

5、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或丰收奖、百项农业新技术推广奖、科技成果转化奖、教学成果奖等奖项三等奖以上的主要完成者;

6、获省部级优秀新产品二等奖以上的主要完成者;

7、取得具有明显社会经济效益的发明专利(有授予号)一项以上的主要完成者。

(三)年龄条件:在我省(含中央驻琼单位)从事科学技术工作一年以上,1969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青年科技工作者。

二、推荐单位

各市(县)党委组织部、政府人事劳动保障局、科协拟推荐的候选人,由市(县)人才工作协调小组或人才工作领导机构统一汇总审核后推荐上报; 民办科技实业、私营企业以及个体户的科技人员,可向当地市、县科协申报,由市(县)科协根据实际情况会同组织、人事部门共同报市(县)人才工作协调小组或人才工作领导机构审核后推荐上报;

省直各厅级单位推荐本单位或本行业工作的候选人;

各有关省级学会推荐在本学科领域工作的候选人或与相关省直单位共同推荐在本行业工作的候选人;

中央各驻琼单位推荐本单位的候选人。

三、推荐名额和获奖人数

各推荐单位可单独推荐2—3名候选人;两个以上单位可共同推荐3—5名候选人。

本届获奖人数不超过20名,往届获奖者不重复受奖。

四、上报的材料应包括(以下材料中表格可自行复制)

(一)海南省青年科技奖推荐表4份(须加盖本人所在单位和推荐单位公章)。

(二)代表性的成果及有关证明材料各一式2份,著作附样书一本。

(三)海南省青年科技奖专家推荐意见表(三张)各一式2份共6份,其中3份为原件,其他3份可为复印件。

为便于评审,上述三项候选人材料应按顺序装订成2册。余下的2份推荐表(其中1份为原件)也一同上报。

(四)海南省青年科技奖候选人简表由候选人填写,复印2份。

(五)候选人正面免冠彩色照片2张(小2寸)。

(六)候选人先进事迹材料1份,1500字以内,事迹内容应具体,并加盖推荐单位及候选人工作单位公章。

(七)推荐材料电子稿一份,内容包括:《海南省青年科技奖候选人推荐表》;《海南省青年科技奖候选人一览表》;《海南省青年科技奖候选人简表》;候选人先进事迹材料。

(八)本届共设立四个学科组,即理工学科组、农林学科组、医药卫生学科组、综合组。为利于评审,各推荐单位应根据被推荐者的专业申报。

五、推荐要求及注意事项

(一)坚持“公开、公正、公平、择优”原则,拓宽选人渠道,严格评选条件,保证评选质量。

(二)人选推荐要向长期在科研与生产第一线工作的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倾斜,要注意推荐在非公有制经济社会组织工作的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

(三)被推荐人的科技成果应以2007年—2008年在国内做出的为主,被推荐人应为主要完成人或主要贡献者。

(四)论文必须是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报或相当一级刊物上发表(应注明刊物的名称、发表时间、刊期、页数)。

(五)科技成果必须经过有关部门正式鉴定和登记(有鉴定书和证明材料)。

(六)被推荐人须经三位具有高级职称的同行专家推荐,并将推荐意见填写在推荐表内的相关栏目。三位专家中应有两位与候选人非同一单位。

(七)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科学精神。各推荐单位要实事求是地对被推荐者的政治思想、科学精神、科学道德和学风方面的内容、事迹作出书面鉴定。

(八)成果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必须有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或同级人民政府出具证明材料。属新产品开发的,应是获国家和省级优秀科技新产品奖。经济效益必须注明成果的年产值、税利、创汇等指标以及技术在增值中的含量。社会效益要列举成果投产后显著效益的1—2个事例及受益面的数字和效果。

(九)被推荐人上报的所有材料,原则上不再退回,如需退回的,请于2009年11月30日前到省科协组人部取回。

六、表彰奖励

第八届海南省青年科技奖获奖者由中共海南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科协联合授予奖牌和证书。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科协还将从获奖人员中评选出4名突出者报送中国科协参加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评选。获奖者有关材料存入个人档案,作为考核、晋升的重要依据之一。

请各推荐单位于2009年8月14日前,将推荐材料及其电子稿,报送海南省科协组人部。

七、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海口市国兴大道69号海南广场人大政协办公楼七层(720室)邮编:570203 电话: 65335691 传真:65332244 联系人:郑红、陈探矫

电子信箱:ctj0127@sina.com ctj@hainanast.org 下载相关表格请登陆海南省科协网站: http://www.xiexiebang.com。

附件:1.海南省青年科技奖候选人推荐表 2.海南省青年科技奖候选人情况一览表

3.海南省青年科技奖候选人简表 4.海南省青年科技奖专家推荐意见表

中共海南省委组织部 海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海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二〇〇九年七月二十二日

主题词:组织人事

青年科技奖(第八届)评选

通知

抄报: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中国科协、于迅、林方略同志

海南省科协办公室

2009年7月24日

印发

(共印350份)

第三篇:中共吉林省委组织部

中共吉林省委组织部

关于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的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工作,根据中央组织部《关于中国共产党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的规定》(中组发[2008]3号),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按照党章规定向党组织交纳党费,是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起码条件和对党组织应尽的义务。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中一项重要工作。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必须增强责任意识和党性观念,按照党章和中央的有关规定,认真履行好党费管理的工作职责和向党组织交纳党费的义务。

第三条 全省各级党费管理部门(单位)和党费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按照中央组织部《关于中国共产党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的规定》和本细则的具体规定,开展党费的收缴、使用和管理工作。

第二章 党费收缴

第四条 按月领取工资的党员,每月以工资总额中相对固定的、经常性的工资收入(税后)为计算基数,按规定比例交纳党费。

工资总额中相对固定的、经常性的工资收入包括:机关工作人员(不含工人)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津贴补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津贴补贴;机关工人的岗位工资、技术等级(职务)工资、津贴补贴;企业人员工资收入中的固定部分(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和活的部分(奖金)。

第五条 党员交纳党费的比例为:每月工资收入(税后)在3000元以下(含3000元)者,交纳月工资收入的0.5%;3000元以上至5000元(含5000元)者,交纳l%;5000元以上至l0000元(含10000元)者,交纳1.5%;l0000元以上者,交纳2%。第六条 实行年薪制人员中的党员,每月以当月实际领取的薪酬收入为计算基数,参照第四条、第五条规定交纳党费。

第七条 不按月取得收入的个体经营者等人员中的党员,每月以个人上季度月平均纯收入为计算基数,参照第四条、第五条规定交纳党费。

第八条 离退休干部、职工中的党员,每月以实际领取的离退休费总额或养老金总额为计算基数,5000元以下(含5000元)的按0.5%交纳党费,5000元以上的按1%交纳党费。

第九条 农民党员每月交纳党费0.5元。学生党员、下岗失业的党员、依靠抚恤或救济生活的党员、领取当地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党员,每月交纳党费0.2元。

第十条 交纳党费确有困难的党员,经党支部研究,报上一级党委批准后,可以少交或免交党费。

第十一条 预备党员从支部大会通过其为预备党员之曰起交纳党费。

第十二条 党员一般应当向其正式组织关系所在的党支部交纳党费。持《中国共产党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党员,外出期间可以持证向流入地党组织交纳党费。

第十三条 党员工资收入发生变化后,从按新工资标准领取工资的当月起,以新的工资收入为基数,按照规定比例交纳党费。

第十四条 党员自愿多交党费不限。自愿一次多交纳1000元以上的党费,全部上缴中央。具体办法是:由所在基层党委代收,并提供该党员的简要情况,通过市州委组织部,长白山管委会工委、省直属机关工委、省高校工委、省国资委党委、一汽集团公司党委上交省委组织部,由省委组织部转交中央组织部。中央组织部给本人出具收据。

第十五条 党员要主动按月、足额地向党组织交纳党费。遇到特殊情况,经党支部同意,可以每季度交纳一次党费,也可以委托其亲属或者其他党员代为交纳或者补交党费。补交党费的时间一般不得超 过6个月。

第十六条 对不按照规定交纳党费的党员,其所在党组织应及时对其进行批评教育,限期改正。对无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不交纳党费的党员,按自行脱党处理。

第十七条 党组织应当指定专人按照规定收缴党员党费,不得垫交或扣缴党员党费,不得要求党员交纳规定以外的各种名目的“特殊党费”。党费收缴人员须将党员应交党费的比例及数额、实交数额、交纳时间等如实登记清楚。

第十八条 下级党组织应根据党组织隶属关系,及时向上级党组织上缴党费。党支部(总支)应将党员当月交纳的党费在月底前上缴;基层党委、县(市、区)委及直属工委、市州委直属的党(工)委、全省各高校党委,应按季度上缴党费;各市州委、长白山管委会工委、省直机关工委、省高校工委、省国资委党委、一汽集团公司党委,应于当年7月和次年1月底前,将向省委上缴的党费汇入省委组织部党费账户。

第十九条 党费可以留存的单位为:县(市、区)以上地方党委,省委、市州委直属党(工)委,长白山管委会工委、省直机关工委、省高校工委、省国资委党委的直属党委。其他基层党委的党费应全部上缴上级党委。

第二十条 各级有留存党费的党组织,必须按照规定的比例向上级党组织上缴党费。具体上缴党费的比例为:

县(市、区)委上缴党费的比例为下级缴纳总额的20%;市州委直属的党(工)委上缴党费的比例为下级缴纳总额70%;市州委向省委上缴党费的比例为下级缴纳总额的40%。长白山管委会工委及直属党委参照上述比例向上一级党组织上缴党费。

省直机关工委、省国资委党委的直属党委上缴党费的比例为下级缴纳总额的70%,省高校工委的直属党委上缴党费的比例为下级缴纳总额的50%;省直机关工委、省高校工委、省国资委党委、一汽集团公司党委向省委上缴党费的比例为下级缴纳总额的60%。铁路、民航系统党的关系在地方的党委,每年按照全年党员实交党费总数10%的比例向所在地方党委上缴党费。中国人民银行的地市级分支机构、中央其他金融机构的省级分支机构党委,每年按本地本系统党员全年实交党费总数的5%的比例向所在地方党委上缴党费。

第二十一条 有留存党费的下级党组织向上级党组织上缴党费,应通过银行存入上级党组织党费账户,不得交纳现金或坐收坐支。

第二十二条 上缴党费不得少交或拖延。对不足额或不如期缴纳的,上级党组织要进行催缴。被催缴的党组织自接到催缴通知之日起,须于30日内将所欠党费上缴,并书面报告欠缴原因。催缴不交的,要通报批评,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三章 党费使用

第二十三条 使用党费应当坚持统筹安排、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

第二十四条

使用党费要向农村、街道社区和其他有困难的基层党组织倾斜。

第二十五条 党费必须用于党的活动,主要作为党员教育经费的补充,具体使用范围包括:

(1)培训党员。可用于举办党员培训班、组织员培训班及购买、印刷培训教材的支出。

(2)订购党员教育资料。可用于为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订阅党报党刊,购买政治理论书籍和有关学习资料,印制党课教材。该项支出应控制在本党费留存额的30%以内。禁止订购专业研究和文艺娱乐性等与党员教育无关的报刊和书籍。

(3)党员电化教育。可用于购臵党员电化教育器材设备,购买和制作党员电化教育专题片、音像制品以及有关资料。

(4)党内表彰。可用于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的支出。(5)补助生活困难的党员。可用于因病弱及其他偶然原因而造成的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的补助。

(6)补助受灾党组织和党员。可用于补助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党员和修缮因灾受损的基层党员教育设施。

(7)党费管理业务支出。可用于党费管理的票据、计算工具和与银行业务往来等支出。

第二十六条 使用或下拨党费,必须集体讨论决定,不得个人或者少数人说了算。

第二十七条 每项党费支出,都应坚持先审批、后使用的原则,严格履行审批程序和手续。申请使用单位须向承办党费管理工作的机构提交申请报告,说明使用理由及金额,由党费管理的承办机构集体讨论研究后,提出书面意见,严格按程序报批。具体审批权限为:

(1)使用市州管党费,数额在5万元以下(含5万元)的,由组织部主管部领导审批;数额在5万元以上至15万元(含15万元)的,提交组织部部务会或部长办公会讨论审批;数额在15万元以上的,提交市州党委常委会讨论审批。

(2)使用长白山管委会工委所管党费,数额在5000元以下(含5000元)的,报主管书记审批;数额在5000元以上的,提交工委委员会讨论审批。

(3)使用省直机关工委所管党费,数额在5万元以下(含5万元)的,报主管书记审批;数额在5万元以上至15万元(含15万元)的,提交书记办公会讨论审批;数额在15万元以上的,提交工委委员会讨论审批。

(4)使用省高校工委、省国资委党委所管党费,数额在5万元以下的(含5万元)的,报主管书记审批;数额在5万元以上的,提交党委(党组)会讨论审批。

(5)使用县(市、区)管党费,数额在1万元以下(含1万元)的,由组织部主管部领导审批;数额在1万元以上至5万元(含5万元)的,提交组织部部务会或部长办公会讨论审批;数额在5万元以 上的提交县(市、区)党委常委会讨论审批。

(6)其他有留存党费的基层党委使用党费,数额在3000元(含3000元)以下的,报主管书记审批;数额在3000元以上的,提交党委会讨论审批。

一汽集团公司党委、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党委、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油田分公司党委、通化钢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可参照上述有关规定,结合实际确定本级党委及有关负责人审批使用党费的权限。

第二十八条 党费支出在500元以下(含500元)的,可使用“党费使用审批单”,支出在500元以上的,应有书面请示。

第二十九条 补助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的支出或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的支出以及500元以下的其他支出,方可使用现金,平时库存现金余额不得超过100元,除此以外,一律通过转账或电汇方式支付。不得编造用途,用转账、电汇等方式套取党费现金。因超过规定数额或管理不善致使党费现金丢失的,责任者应予赔偿。

第三十条 请求下拨党费的请示,应当向上一级党组织提出,不得越级申请。上级党组织下拨的党费,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并应将使用情况向拨款的党(工)委组织部门写出专项报告。

第四章 党费管理

第三十一条 党费由党委组织部门代党委统一管理。党费的具体管理工作由各级党委组织部门承担党员教育管理职能的内设机构承办,具体职责是:确定应开设的党费账户;起草使用或下拨党费的请示、报告并按程序进行报批;起草、印制使用或下拨党费的通知及拨付款项明细;起草向本级党的代表大会和本级党委关于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情况的报告;起草和上报向上一级党组织缴纳党费情况和上级党组织下拨的专项党费使用情况的报告;定期了解和掌握本级党费收支结存情况;定期对下级党组织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工作进行指 导、监督和检查。不设组织部的有留存党费的党(工)委由相应的职能机构和人员负责管理。

第三十二条 党费的具体财务工作由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内设的财务机构或者同级党委的财务机构代办。必须指定专人负责,实行会计和出纳分设。会计负责管理总账、明细账、党费管理财务专用章,出纳员负责管理银行存款日记账、现金日记账、党费管理法人名章和办理银行往来业务。财务机构每季度须向承担党费具体管理工作的职能机构提供本级党费收支结存情况、开支的主要项目并附银行对账单,定期提供下级党组织上缴党费明细。会计核算和会计档案等管理,参照财政部制定的《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执行,并使用省委组织部“党费管理系统软件”对党费进行信息化管理。

第三十三条 承担党费具体管理工作的机构和承担党费具体财务工作的机构要明确工作职责,搞好工作衔接,严格按程序办事。每项党费支出,必须由承担党费具体管理工作的机构按程序进行报批并履行相应手续后,承担党费具体财务工作的机构方可办理党费款项的拨付。其他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名义和理由批示或指令财务机构支出党费。

第三十四条 党费应当以党委或党委组织部门的名义单独设立银行账户,必须存入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不得存入其它银行或者非银行金融机构。

第三十五条 要依法保障党费安全,不得设立两个以上(含两个)党费账户,不得利用党费账户从事经济活动,不得借给他人使用或与其他账户混用,不得将党费以个人储蓄方式存入银行,不得挪用、拆借和保留账外党费,不得以任何理由将党费用于购买国债以外的投资。党费利息是党费收入的一部分,不得挪作他用。

第三十六条 各级党费管理部门应选派思想政治素质好,党性强,作风正,有事业心和责任感,工作能力较强,有一定财会知识的同志从事党费管理工作。党委组织部门要加强对党费管理工作人员的 培训,提高其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党费管理工作人员,必须先培训,后上岗,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并保持其相对稳定。党费管理工作人员变动时,要严格按照党费管理的有关规定和财务制度办理交接手续。

第三十七条 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的情况要作为党务公开的一项重要内容。党的基层委员会和各级地方委员会应当在党员大会或者党的代表大会上,向大会报告(或书面报告)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情况,接受党员或者党的代表大会代表的审议和监督。各级地方党委组织部门应当每年向同级党委和上级党委组织部门报告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情况,同时向下级党组织通报。党支部应当每年向党员公布一次党费收缴情况。

第三十八条 各市州党委组织部,长白山管委会工委、省直机关工委、省高校工委、省国资委党委、一汽集团公司党委组织部,每年2月底前要就上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情况向省委组织部提交书面报告。各县(市、区)党委,长白山管委会工委、省直机关工委、省高校工委、省国资委党委、一汽集团公司党委直属的党委,每年1月底前向上一级党(工)委书面报告上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情况。报告内容是:上党费收缴、使用和结存的数额;党费开支的主要项目;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工作中的经验、做法、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意见和建议等。

第三十九条 各级党(工)委组织部门对下级党组织的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情况,每年至少开展一次检查。通过检查,总结经验,及时纠正存在问题。检查情况应及时向上级党组织报告,向下级党组织通报。

第四十条 对违反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规定的,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及有关规定严肃查处,触犯刑律的依法处理。

第四十一条 本细则自2008年4月1日起执行,过去规定与本细则不一致的,以本细则为准。

第四十二条 本细则由中共吉林省委组织部负责解释。

第四篇:中共湖南省委文件

中共湖南省委文件

湘发[2006]11号

———————— ★ ————————

中共湖南省委 湖南省人民政府

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决定

(2006年6月1日)

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基础,是城市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对于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优化城市卫生服务结构,方便群众就医,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为加快推进我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发[2006]10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特作如下决定。

一、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为目标,注重卫生服务的公平、效率和可及性,合理调整和配置城市卫生资源,促进优质资源进入社区,努力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以及预防保健机构分工合理、协作密切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二)工作目标。2006年,地级城市基本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框架;以办事处辖区为单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覆盖率达到60%以上。2008年,地级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覆盖率达到100%,有条件的县级市达到60%。到2010年,在地级城市和县级市城区建立机构设置合理、服务功能健全、人员素质较高、运行机制科学、监督管理规范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长沙、株洲、湘潭等地级城市要加快发展,力争提前实现上述目标。

二、加快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

(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公共卫生服务和健康管理为主,综合提供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与管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医疗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具有公益性质,不以营利为目的,不向医院模式发展。

(四)市州、区(县级市)政府要制订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健全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主体,以诊所、医务室(所)、护理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补充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原则上按照一个街道办事处辖区设一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距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较远的居民小区,可适当设立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社区卫生服务站(含其他社区卫生服务网点)实行业务管理和指导。地级城市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由市州政府颁布并组织实施;县级市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由县级市政府颁布并组织实施。

(五)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坚持政府主导,立足于调整现有卫生资源,促进优质卫生资源进入社区。对符合机构设置规划的政府举办的一级医院、部分二级医院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所属医疗机构、具备条件的街道卫生院,要进行转型或改造改制,设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社区卫生服务站;没有基层医疗机构或基层医疗机构不具备转型改造条件的,指定就近的政府举办的二、三级医院举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现有卫生资源不足的,市州、区(县级市)政府要补充和完善,也可以按照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卫生服务,推动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

(六)根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功能要求,由省有关部门制定房屋、设备等基础设施和人员配置基本标准。市州、区(县级市)政府要制定建设规划,分期组织实施。要加强社区中医药和民族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合理配备人员和设施,对社区卫生服务从业人员积极开展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应用中医药和民族医药适宜技术为社区居民服务。

三、提高社区卫生服务队伍素质

(七)组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全员转型培训,掌握社区卫生服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应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需要。依托高等医学院校和省、市州医疗卫生机构,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进修培训基地,有计划地组织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到医院和卫生保健机构进修学习,实施规范化培训和继续教育,培养社区卫生服务技术与管理骨干。

(八)调整高等医学教育的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有计划地发展高等全科医学、社区护理学科教育,为社区培养、输送全科医师、护士。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接受全科医学教育。

(九)组织大中型医院医务人员到社区参与社区卫生服务。支持主治医师以上离退休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继续服务,其离退休待遇不变。建立适应社区卫生服务要求的全科医师、社区护理等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聘制度。市州、区(县级市)政府要采取措施,稳定社区卫生队伍,妥善解决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职工基本医疗、养老、失业等保险问题。

四、改善社区卫生服务和管理

(十)强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公共卫生服务与健康管理职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严格监测和及时报告疫情,普及全民健康教育,搞好居民健康普查、建立健康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档案、开展经常性的健康咨询和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落实儿童免疫规划和妇女儿童系统保健。卫生行政部门要调整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等机构的职能,将适宜社区开展的公共卫生服务交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等机构要加强业务管理和技术指导。

(十一)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大中型医院的密切协作,提高基本医疗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市州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区域管理的原则,组织大中型医院对口扶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通过下派技术人员、支持技术设备、接受人员进修和联合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等,促进优质医疗资源进入社区。城市大中型医院临床医师晋升相应专业技术职务前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可以合并计入下农村基层服务的时间。积极探索建立切实可行的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制度。探索开展社区首诊制试点,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逐步承担大中型医院的一般门诊、康复和护理服务。

(十二)创新社区卫生服务模式。针对居民健康状况和卫生需求,以社区、家庭和居民为服务对象,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为服务重点,以主动服务、上门服务为主要方式,积极开展老年人、慢性病人等重点人群及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健康咨询与指导、妇女和儿童保健,做好社区巡诊、预约转诊、家庭病床及护理等服务。推行家庭契约式服务,逐步建立家庭保健医师制度。在参加医疗保险的人群中探索建立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健康管理制度。

(十三)完善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属于公益性质的事业单位。要根据事业单位改革原则,改革人事管理制度;按照服务工作需要和精干、效能的要求,实行定编定岗、公开招聘、合同聘用、岗位管理、绩效考核的办法。对工作绩效优异的人员予以奖励;对经培训仍达不到要求的人员按国家有关规定解除聘用关系。要改革收入分配管理制度,实行以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为主要内容的收入分配办法,加强和改善工资总额管理。社区卫生服务从业人员的收入不得与服务收入直接挂钩。

(十四)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监督管理。依法严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和技术服务项目的准入。开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必须符合设置规划,具备规定条件,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履行申报、审批、注册登记手续。对不符合要求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工作人员,要及时调整、退出;未经批准注册、擅自开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要依法予以纠正。要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执业监管,对不履行职能职责、社区居民不满意的,要督促整改;逾期不改正的,要注销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资格。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医疗器械监管,鼓励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生产、供应质优价廉的社区卫生服务常用药品,开展统一配送、零差率销售药品和医药分开等试点。

五、完善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政策

(十五)市州、区(县级市)政府要将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统一组织实施。规划、建设部门要根据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明确建设用地。城市市政建设和各类开发建设拆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用房的,地方政府要督促建设单位按不少于原有面积,采取新建或购房置换等方式予以补偿。新建、改建居民小区,地方政府或建设单位要按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少于400平方米、社区卫生服务站不少于60平方米的标准,将社区卫生服务用房纳入居民小区建设计划,与居民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其费用列入开发建设成本,房屋产权依相关法律法规办理。未达到上述要求的,规划、建设部门不得为其办理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市辖区政府原则上不再举办医院,着力于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十六)市州、区(县级市)政府要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支持力度。市州、区(县级市)财政要研究制定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成本核算办法,并根据社区人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数量和质量以及相关成本,科学、规范、合理地核定并安排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经财政、卫生部门考核完成了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的,其补助经费按照辖区常住居民每人每年不低于4元的标准安排。市州、区(县级市)分担比例由各地自行确定。经济发展较快的地方要适当提高补助标准。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离退休人员费用,在事业单位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前,由当地政府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安排。市州、区(县级市)政府还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设备配置和人员培训。省级财政将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有关设备配置和人员培训等给予必要的支持。社区卫生服务补助经费主要用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等公益性服务的补助。各地要加强对社区卫生财政补助资金运行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切实提高财政补助资金的使用效率。

(十七)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中的作用,将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省、市州、区(县级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将符合规定的社区卫生服务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合理确定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费用报销比例,引导参保人员首诊、小病、康复在社区。探索建立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城市医疗救助制度。

(十八)社区卫生服务收费应严格遵守《湖南省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新增的社区卫生服务项目,其价格由省物价局会同省卫生厅核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税费优惠政策,免征地方政府性基金;禁止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征收国家规定之外的任何税费。

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领导

(十九)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保护和增进居民健康,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是各级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一项重要内容。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对于维护居民健康、促进社区和谐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将其列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政府综合目标管理和考核,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积极落实各项政策措施,组织督促有关部门和街道办事处,认真履行职责,做好有关协调、配合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保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各项目标的实现。要建立政府牵头、多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加强协调配合,共同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

(此件发至县)

主题词:卫生工作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 决定

中 共 湖 南 省 委 办 公 厅 2006年6月2日印发

(共印6000份)

第五篇: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文件

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文件 鄂组通 [ 2011 ] 116 号

关于组织开展省直“城乡互联、结对共建”

活动考评验收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

省委省直机关工委、省委高校工委、省国资委党委,省直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中央在鄂相关单位:

根据《湖北省“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活动考评验收工作实施办法》(鄂组通[2010]72号)文件精神,现就省直机关、企业事业和中央在鄂相关单位“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活动考评验收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考评验收的时间安排和程序步骤

省直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中央在鄂相关单位“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活动考评验收工作集中安排在2011年9月至11月进行,按照组织动员、自查申报、组织复核、考评验收、组织复审等程序进行。

1、组织动员(9月)。省委省直机关工委、省委高校工委、省国资委党委分别召开动员会议,组织所归口管理(联系)的单位学习“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活动有关文件,讨论考评验收的相关要求,对考评验收工作进行动员部署。

2、自查申报(9月)。参加结对共建活动的省直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中央在鄂相关单位,对照《湖北省“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活动考评细则》(附后)进行自查总结,形成自查报告,填写考评验收申报表和“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活动统计表,向上级归口管理(联系)的省委省直机关工委、省委高校工委、省国资委党委提出验收申请。

3、组织复核(10月)。省委省直机关工委、省委高校工委、省国资委党委接归口管理(联系)单位自查总结、验收申报表和活动统计表后,对各单位的申请材料进行认真复核,并负责汇总《湖北省“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活动统计表》(附后)。复核后,于10月底前将各单位申报材料(申报表一式两份、自查总结一份、活动情况统计表一份)以及活动情况统计表(汇总)及电子版,报送省委组织部(组织一处)。

4、组织考评(10月)。省委组织部统一组织考评验收。

5、组织复审(11月)。将考评验收的结果反馈给各单位和省委省直机关工委、省委高校工委、省国资委党委。同时,由省委省直机关工委、省委高校工委、省国资委党委组织复审考评,研究提出先进单位、合格单位和不合格单位名单,报送省委组织部(组织一处)。

三、考评验收的内容和标准

考评验收的内容和标准以《湖北省“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活动考评细则》为基本依据,重点考核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得分在95分以上的为先进,得分在90-94分的为合格。对结对村没有建设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或村级集体经济年纯收达不到5万元的结对单位,实行一票否决。

四、考评验收的结果运用

1、考评验收结束后,将对考评结果进行通报。

2、经考评验收评价为先进和合格的,结对共建单位可结束共建任务。

3、经考评验收评价为不合格的,结对单位不得撤离。

4、考评验收结果作为评选先进基层党组织、文明单位和市(厅)级领导班子目标考核的重要依据。

联系人:杨承礼

电话:87235961,87231822(传真)电子邮箱:hbzzbjcb@163.com 附:

1、《湖北省“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活动考评验收细则》

2、《湖北省“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活动考评验收申报表》;

3、《湖北省“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活动情况统计表》

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 2011年8月25日

主题词:城乡互联、结对共建考评通知

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办公室2011年8月29日印发

(共印310份)

下载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共山西省委组织部公示

    中共山西省委组织部公示2011年03月01日07:50来源:《山西日报》经省委研究,张志川等7名同志拟调整职务。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规定,现将这些同志的有关情况进......

    中共陕西省委组织部意见

    中共陕西省委组织部 关于严肃换届纪律保证换届风清气正的 意 见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纪委、中组部《关于严肃换届纪律保证换届风清气正的通知》(中组发[2010]21号),以及《严肃换......

    中共贵州省委组织部文件

    中共贵州省委组织部文件贵州省人事 厅黔人通〔 2007 〕116 号 有关离退休(职)问题处理意见的通知 各市(州、地)、县(市、区、特区)党委组织部、政府(行署)人事(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中共湖南省委寄语全省人民

    中共湖南省委寄语全省人民: 欢迎您参加“迎接党代会,迈向新征程” 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活动 亲爱的父老乡亲们: 科学发展,潮涌三湘。从省第九次党代会召开以来,我们在富民......

    中共甘肃省委组织部《关于做好清华大学

    中共甘肃省委组织部《关于做好清华大学 选调生培养工作的通知》根据省委和清华大学签订的《甘肃省与清华大学合作框架协议》精神,从2010年起,我省每年从清华大学定向选调一批......

    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湖南省人事厅2009年考试录用公务员通知

    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湖南省人事厅2009年考试录用公务员通知 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决定,2009年全省面向社会考试录用公务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现将有关事......

    中共湖南委组织部办公室文件

    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办公室文件 湘组办“2018”9号 ★ 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办公室 转发《中共中央组织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8年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 申报推荐工作的......

    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江西省人事厅(5篇范文)

    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江西省人事厅 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 赣组字[2002]102号 各市委组织部、政府人事局,省委各部门,省直各单位、中央驻赣单位组织(人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