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

时间:2019-05-12 17:03: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

第一篇: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恢复和发扬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跨线,确立了正确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提出并实行了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大力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废除了实际存在的领导职务终身制,实现了干部队伍的新老合作与交替。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按照邓小平同志“关键在党、关键在人”的思

想,努力建设符合“三个代表”要求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干部队伍和领导班与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绩。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提高,结构不短改善,截止2000年底,全国有各级各类干部4113万人,其中,机关干部708万人,占干部总数的17。2,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2064万人,占干部总数的50。2,企业单位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占干部总数的32。6。在党的培养教育下,广大干部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贯彻执行党的跨线防止政策的自觉性在不断提高。

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队伍建设成绩显著。据统计,截止2000年底,全国女干部总数达1489万人,占干部总数的36。2,全国党政群体机关县级以上女干部7。7万人,少数民族干部约4万人,党外干部约3。1万人。

干部教育出现可喜局面。各级党委把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摆到了重要位置,理论武装工作取得重大发展;开展了以市场经济知识为主要内容的业务培训,提高了各级各类干部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积极推进干部教育改革,初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九五”期间,全国由700多万名干部参加了各种形式的脱产培训,约占全国干部总数的90

回顾中国共产党80年走过的辉煌历程,我们党之所以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一条重要而宝贵的经验,就是不仅有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而且有一支忠诚于党的事业、能够经受各种风浪考验、德才兼备、规模宏大的干部队伍,为实现党的政治路线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时期,干部队伍处于整体性新老交替的重要阶段,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和领导班子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在这样关键的时刻,要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实现党的十五大提出的跨世纪宏伟目标,要把党的建设得更加坚强,更有战斗力,更能迎接各种风险和困难的考验,关键在于拥有一支符合“三个代表”要求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只要拥有了这笔巨大的宝贵财富,我们党就一定这21世纪取得更打的业绩,创立更大的辉煌。

第二篇: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入党思想汇报

--中国共产党加强干部队伍和领导班与建设

作者:antonia

干部队伍是党的事业的骨干力量,正确的政治路线和任务目标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造就一大批能够跨世纪担当重任、始终坚持“三个代表”要求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我们党适应新形式、迎接新挑战,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党的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恢复和发扬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跨线,确立了正确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提出并实行了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大力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废除了实际存在的领导职务终身制,实现了干部队伍的新老合作与交替。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按照邓小平同志“关键在党、关键在人”的思想,努力建设符合“三个代表”要求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干部队伍和领导班与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绩。

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提高,结构不短改善,截止2000年底,全国有各级各类干部4113万人,其中,机关干部708万人,占干部总数的17。2%,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2064万人,占干部总数的50。2%,企业单位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占干部总数的32。6%。在党的培养教育下,广大干部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贯彻执行党的跨线防止政策的自觉性在不断提高。

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队伍建设成绩显著。据统计,截止2000年底,全国女干部总数达1489万人,占干部总数的36。2%,全国党政群体机关县级以上女干部7。7万人,少数民族干部约4万人,党外干部约3。1万人。

干部教育出现可喜局面。各级党委把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摆到了重要位置,理论武装工作取得重大发展;开展了以市场经济知识为主要内容的业务培训,提高了各级各类干部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积极推进干部教育改革,初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九五”期间,全国由700多万名干部参加了各种形式的脱产培训,约占全国干部总数的90%

回顾中国共产党80年走过的辉煌历程,我们党之所以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一条重要而宝贵的经验,就是不仅有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而且有一支忠诚于党的事业、能够经受各种风浪考验、德才兼备、规模宏大的干部队伍,为实现党的政治路线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时期,干部队伍处于整体性新老交替的重要阶段,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和领导班子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在这样关键的时刻,要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实现党的十五大提出的跨世纪宏伟目标,要把党的建设得更加坚强,更有战斗力,更能迎接各种风险和困难的考验,关键在于拥有一支符合“三个代表”要求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只要拥有了这笔巨大的宝贵财富,我们党就一定这21世纪取得更打的业绩,创立更大的辉煌。

浏览本文章的人还查看了入党思想汇报栏目如下文章

6月思想汇报:阳光风雨后,彩虹万里长

4月党员思想汇报: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党性

第三篇:从胜利走向胜利观后感

作为一个中国人没有一个会忘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那段不堪回忆的血泪抗战史。抗日战争是整个中华民族团结一致抵御外敌的战争,是每一个中国人浴血拼搏的战争。回想那段历史,不禁会让我们感慨颇多。那是一段屈辱史,一段容易引起每个人心目中那熊熊燃烧的民族仇恨史。如今,我们不能忘记仇恨,亦不能因仇恨而不理智,我们要用实际行动来让祖国繁荣富强,为国出力。近代以来,只因我们一时的落后,中国人饱受了过多劫掠和沧桑,失去了太多尊严与自信。

在抗日战争史文章中,我看到了炮火连天、浓烟滚滚的战常一个个满身鲜血、汗流浃背、奋力拼搏的八路军战士们。万山丛中,青纱帐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健儿到处逞英豪;雁翎队、敌后武工队、铁道游击队,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使骄狂一时的日本侵略者陷入到敌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我还看到了19路军组织的“敢死队”出发前接受长官的指示。接着,“

一、二八”的战火首先在闸北燃烧。一个个19路军沉着应战。我还看到抗战1月27日午后,日军准备开火的消息使住在北四川路一带的上海居民纷纷涌向租界避难。最后,蔡延锴军长临前线指挥„„

“淞沪会战”中“八百壮士”的忠贞奖章,“血战台儿庄”的杀敌大刀,“武汉会战”中毙敌3000余人的万家岭大捷中缴获的战利品„„抗战初期,国民党数百万军队对日军进攻进行了正面作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者“速战速决”的美梦。

“抗日则生,不抗日则死,抗日救国,已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职!”“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坚持抗战,坚持持久战,坚持统一战线,最后胜利必然是中国的。”

回顾历史我们感慨万千,展望未来我们任重而道远。虽然我们生活在一个相对和平的年代,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忘乎所以,因为我们是处在一个在国家实力做后盾的相对和平时期,一旦实力弱了,必然会受欺负。古代孟子就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以我们也要居安思危。因此我们要从自身做起,人人都要认真做好自己的每一件事,踏踏实实学好自己应学的一切。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四篇:从鸦片战争到抗战胜利

1840年-1842年 鸦片战争

1842年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鸦片战争结束

1851年 金田起义 太平天国建立

1856-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4年 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

1883-1885年 中法战争

1894-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1895年 中日《马关条约》签定

1898年 戊戌变法

1900年 义和团运动高潮

1900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1年《辛丑条约》签定

1905年 中国同盟会成立

1911年 黄花岗起义

1911年 保路运动

1911年10月10日 武昌起义

1912年(民国元年)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 清帝退位

1913年 二次革命

1915年 护国运动开始

1915年 新文化运动开始

1916年 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

1917年 张勋复辟失败

1917年 护法运动开始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4年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

1925年 孙中山逝世

1926年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1927年7月 国民革命失败

1927年4月 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1927年8月1日 南昌起义

1928年4月 井冈山会师

1928年 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

1931年 九一八事变

1931年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1932年 一.二八事变、十九陆军抗战

1932年 伪满洲国成立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1936年10月 红军第二、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会宁等地,长征结束

1936年12月12日 西安事变

1937年7月7日 卢沟桥事变

1937年 八一三事变

1937年9月 凇沪会战 1937年12月 南京大屠杀

1938年春 台儿庄战役

1940年3月 汪精卫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

1941年 皖南事变

1942年 中国共产党开始整风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投降

1945年 中共和谈代表毛泽东等飞抵重庆,重庆谈判开始

1945年 双十协定签字

1946年6月 内战开始

1949年4月23日 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国民政府覆亡

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人们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情感,是一个民族能长期生存、发展、壮大,进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陶行知先生把他的毕生精力献给了他所热爱的教育事业,就是在以他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爱国主义教育。

对于我们长期处在教学一线的老师来说,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几年的历史教学实践中,我时常感受到我们的中学历史教学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很多时候,为了应付考试,获得好的分数,老师匆匆忙忙地讲,学生辛辛苦苦地记。然而在新课改的今天,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我们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的同时,要增强自身的情感价值观及爱国主义思想。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很好地将历史知识与爱国主义思想融合在一起。

在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方面,中学历史教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中学历史教材本身就充满了爱国主义思想内容。究竟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历史教学经历,有几点切身体会。

一、以博大精深、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吸引学生

人教版的中国古代史对源远流长、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可以说是不惜笔墨。从中华文化的勃兴——夏商周文化,到昌盛的秦汉文化、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辉煌的隋唐文化、灿烂的宋元文化、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都进行了周到细致的描述。教师可以利用现有教材资源,充分挖掘教材潜力,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为了给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我上了一堂名为《中国古代世界之最》的专题课,和同学一起罗列了许多中国古代的世界之最,如:

1、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河姆渡人)。

2、世界上最早记录日食和月食(夏朝)。

3、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九章算术》)。

4、世界上最早的麻醉剂(麻沸散)。

5、世界上最早发明造纸术(西汉)。

6、世界上最长最早的运河(隋朝大运河)。

7、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李春设计赵州桥)。

8、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交子)„„可以说翻开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画卷,每一时期都有杰出的科学家、医学家、思想家、文学家,他们创造了光辉的历史文化。中国的历史文化在世界历史文化上占有重要的位置,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作为一个中国人是多么的自豪,我们将以怎样的行为来报效祖国!这时课堂上气氛很活跃,学生的爱国之情被唤起,这节课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以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无数仁人志士感染学生

中国几千年历史上,书写有无数爱国志士仁人,他们同情百姓,把国家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为国家的强盛和人民的安定,做出了丰功伟业,他们的英雄业迹永远是我们这一代青年学生学习的榜样。

如战国时期楚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他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可与日月争光”的巍巍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南宋的岳飞从青少年起就有“精忠报国”之志,终于成为我国历史上众口皆碑的抗金将领而名垂史册;明朝戚继光组织“戚家军”英勇抗倭,并赋诗明志“封侯非我愿,但原海波平”;清甲午海战中的爱国将领邓世昌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为新中国解放,舍身炸暗堡的董存瑞;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壮烈牺牲的邱少云、杨根思 „„

“情贵于真”,在教学中,教师运用自身的道德修养再结合这些具体生动的历史材料,辅之以充满情感色彩的语言去影响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强烈的报国情感,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目的。

三、以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爱国战争场面震撼学生

战争是残酷的,也是最能震撼人心的。60多年前的日本侵华战争,使中华民族陷入亡国灭种的最危险时刻。面对日本侵略者惨绝人寰的“囚笼政策”、“蚕食政策”、“三光政策”和铁壁合围、疯狂扫荡、细菌战、化学战、南京大屠杀等历史上最野蛮、最残酷的侵略,无数革命先烈血战疆场视死如归,长城内外响彻了“宁作战死鬼,不当亡国奴”的震天吼声,大江南北涌现了“母送子,妻送郎,父死子继,夫亡妻替”的悲壮场面,国内国外出现了“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感人景象。这种牺牲奉献精神,至今依然令人肃然起敬。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向学生展示抗战中的残酷战役和悲壮故事。如: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桂林保卫战、狼牙山五壮士等等。从而让学生直观的感受60多年前的那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战争,让他们从内心感受到震撼,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四、以饱受屈辱、多灾多难的近代史启发学生

中国近代是一个外侵内腐、多灾多难的屈辱时代。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外国侵略者对中国发动过五次大的侵略战争: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侵华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每次战争都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然后强迫中国签定不平等条约。不平等条约的签定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危害。通过不平等条约,帝国主义各国割取了中国大片领土,强索了巨额的战争赔款,攫取和控制了在华的种种特权。不平等条约象一条条屈辱的绳索,使得中国的政治、军事被控制,大规模的财富被掠夺,人民遭受巨大的苦难,严重地阻碍、破坏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催人泪下的苦难史。讲授中国人民备受侵略压迫,惨遭凌辱的历史,可以使我们的学生了解我国近代的基本国情,认识帝国主义的入侵是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牢记百年国耻和落后就要挨打的惨痛教训,激发爱国热情,振奋革命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珍贵的历史遗产。爱国主义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我们的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一点一滴的渗透进去。让我们的学生在我们历史老师带领下,以古鉴今,在接受历史知识的同时,把祖国溶进自己的心中,感受顾炎武先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誓言,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学习。

《“回眸”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

近代,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不仅从军事、经济对中国进行侵略,还从政治文化加以侵略控制,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民不聊生,经济凋敝,一片国将不国的惨状。压迫侵略,必然导致反抗,中国人民积极开展了各中形式的反抗斗争。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台湾高山族人民的英勇抵抗等,无不体现了在民族存亡的危机关头,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尤其是太平天国起义,极大地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使得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同时它提出了均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更重要的是在太平天国并不承认清政府签订的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在面对列强的侵略与压迫时,并没有采取像清政府一样懦弱的外交政策,而是积极同外国侵略者展开了斗争,并取得了巨大的胜利,这是极其鼓舞人心的。虽然太平天国由于内部的种种原因失败了,但它却对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它是中国农民起义战争史的最高峰,它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政权,曾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

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是,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以及中国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考、探索和奋起。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了;他们翻译外国书籍,学习西方先进的现代科学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中国的现代化。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开始有了较为强烈的民族危机感。于是出现了早期的维新思想,出现了一大批以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为己任的仁人志士。甲午战争以后的戊戌维新、辛亥革命,都是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这面爱国主义大旗下发生的。这些斗争和探索,使中华民族燃烧起了新的希望,标志着中华民族的进一步觉醒。

五四运动是在新的社会力量成长壮大的基础上,在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的思想基础之上发生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这次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群众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的结合。它标志着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从此中国革命真正找到了它所必须依赖的力量基础,五四运动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在“五四”以后,中国产生了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即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共产主义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的宇宙观和社会革命论。五四运动发生在一九一九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劳动运动的真正开始是在一九二一年,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之后,即民族问题和殖民地革命运动在世界范围内改变了过去面貌之时,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以及其在世界历史中的的地位都是十分明显的。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是被历史证明了的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典范。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占有中要的地位,是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在残酷的战争中,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一起,战胜一切艰难困苦,中华民族形成了广泛的统一战线,显示了空前的大团结,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族抗战。没有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就没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抗日战争大大丰富和升华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这正是抗日战争得以坚持和胜利的重要思想保证。同时使中国人民认识到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屹立于民族之林的根本保证。一个国家只有首先自强,才能在世界上自立。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不惧怕战争的可贵品质,中国人民进行反侵略战争,是为了捍卫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人类和平进步事业的重大贡献。

通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和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最终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祖国的繁荣打下了坚定的基石。同时积极开展了各领域的改革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国民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无不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尤其是近代以来,科技文化事业飞速发展,值得一提的是航天领域的重大突破——神州系列成功升空,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圆了华夏民族几千年来的飞天梦。看着一个个举世瞩目的成就,国人无不倍感自豪与骄傲。我们的国家强大了,我们的经济繁荣了,我们不会在屈于强权,不会再忍受屈辱,我们以我们的祖国为荣。

当然,放眼今朝,停滞不前便是落后,因此,我们更应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努力不懈,使我国保持飞速发展。尤其作为年轻一代,作为大学生,我们更应使强国富民为己任,认清我们在新时期的责任和使命对于我们每一个大学生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因为,我们的民族正在腾飞!

《中国近代史》首先并不是一本历史教科书,更不是编年体史书,只是给读者一个历史的框架,透过历史向读者述说救国与强国之道,虽然全书只有5万来字,但基本记述了那段历史中重要的人物与事件,比如,虎门硝烟,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太平天国,义和团,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林则徐,曾国藩,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鸦片战争在作者看来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西方那时已拥有了先进了军事装备,他们在世界范围内谋求更大的利益,而中国正在闭关锁国,政治,军事统统在中古时期,军事所依托的科学技术在大清朝还没有萌芽,所以那些小国就用炮弹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第一次鸦片战争,我们失败了,这当然是个错,但最错的,却是我们不能在战争之后寻求救国之路,依然实行抚夷之策,依然以天朝自称,而那时候我们离世界已经慢慢地远了。甲午战争时,我们的海军世界第八,日本虽然进行了明治维新而导致国力大增,但倭寇的海军也还在11位,倘使我们能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能寻求革新之路,那历史又将会改写。

在辛亥革命前有过三次救国运动。

一是李鸿章,左宗棠的自强运动。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来制服西方人,师夷以制夷。但学习不彻底,而且缺少真正了解西方的领袖。

二是甲午战争之后的康有为领导的戊戌变法。取消八股文而考政治经济,这意味着全国上下所有读书人前功尽弃从来再来;精简衙门,这剥夺了士大夫阶层的根本利益;最终这次来势猛烈的变法只维持了百日,在西太后为中心的顽固势力下谢幕。

三是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清朝还能再扶起来吗?义和团运动主张废除一切先进的技术,比如铁路,电线等等,这开倒车的运动能灭洋吗?

在书中,我能感受到作者关于救国自强的最重要的论点,中华民族必须通过学习科学与机械实行近代化,废除家族与家乡的观念而组为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

也就是说,在外,要发展科学技术,战时具备实力来抵御与击败外敌入侵,平时可用来发展国家经济。在内,提高国民素质与民族的凝聚力,战时可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平时可专心发展经济,强大国家。

因为是速读,所以只能记住一本书的大概,希望我以上的理解没有错。

鲁迅说:“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危难之际最能体现她的民族精神,也更加需要弘扬和培育她的民族精神。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空前的民族危机与社会危机。面对日益严重的生存危机,中国人民将历史传承下来的伟大民族精神强烈地表现出来,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容。

一、忧患意识—— “敌无日不可以来,国无日不可以亡”的警告

忧患意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是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表现形式。中华民族从自身发展过程中,深切地认识到忧患意识的重要性,并对忧患意识作了理性总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劳兴国,逸豫亡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等,忧患意识深深地镶进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之中,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着 国家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

中国历史在帝国主义的炮舰胁迫下步人近代,传统忧患意识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其忧患意识以外患为主,更多地表现为对中国现实处境的理性思考,表现为对中华民族整体前途命运的忧虑,成为近代 中国救亡图存的思想根基。

二、自强不息—— “与天争胜” “自强保种”的忠告

中华民族向来有着不甘屈辱、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近代以来却因外患不断而屡屡受辱,平外患,解内忧,雪耻兴邦,成为一代人的追求与理想。正是在这种自强不息精神的激励下,一大批有识之士纷纷倡言变革弊政以求自强之道,坚决与屈辱命运抗争,坚持不懈地探求变

五四新文化运动孕育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的伟大精神,是近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生动写照。新文化运动初期,陈独秀着力倡导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强调 “世界一战场,人生一恶斗。一息尚存,决无逃遁苟安之余地。”他说:“进化公例,适者生存。凡不能应四周情况之需求而自处于适宜之境者,当然不免于灭亡。”

李大钊也强调,“天演之迹,进化之理,穷变通久之道,国于天地,莫或可逃,莫或能抗者。”他号召青年要“与境遇奋斗,与时代奋斗,与经验奋斗。……惟知跃进,惟知雄飞。” 换言之,要争得民主自由,必须有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乐于去迎战一切艰难险阻,洋溢着他为振兴中华而献身的爱国主义热情。

三、英勇无畏——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的豪情

爱国主义是近代中国时代精神的最强音,反侵略斗争中所体现出的英勇无畏精神是近代爱国主义的真实写照。

首先,底层人民群众自发奋起,前仆后继反抗外国侵略。近代以来,人民群众以各种方式投身于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战争。他们或者自己武装起来直接与侵略者进行斗争,或者从物质上、精神上积极支援前线的爱国将士,激励他们英勇杀敌。其次,爱国将士驰骋疆场,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鸦片战争期间,关天培、陈化成等爱 国将士与外国侵略者展开了浴血搏斗,壮烈殉国,他们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批以自己的生命和鲜血抗击侵略者的爱国军人。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游击队和国民党爱国将士,在抗前线浴血战斗,英勇无畏的精神得到充分展现。“哪管饥饿疲乏,断指裂肤,不顾暴风烈日,雷电雪雨,捐躯轻鸿毛,荡寇志不渝。” 爱国将士的这些悲壮事迹是近代英勇无畏精神的生动体现,也正是有这种精神,中华民族才有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正义、爱国的反侵略战争,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英勇无畏的精神和血战到底的气概,在中国反侵略史上谱写了光彩夺目的一页。

在近代反侵略的进程中,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奋勇抗争,努力地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鼓舞了全国人民反帝爱国的伟大斗志。在国家安危、民族存亡的历史关头,中国人民表现出了“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前仆后继、救亡国存”的反抗精神,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也正是中国人民怀着深厚的忧患意识,发扬自强不息、英勇无畏的民族精神,经过一个多世纪艰苦卓绝的斗争,才有最终百年国耻的洗雪。

总之,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近代中国,中华民族传统精神中的优秀一面不但没有被摧垮、被征服,相反,她在引导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的斗争中放射出了更加璀璨夺目的光彩,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第五篇:坚持-胜利

坚持“一课多研” 促进教师个性化发展

——重庆市沙坪坝区西永小学个案解读

重庆市沙坪坝区西永小学原本是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农村小学,但是,自从2003年校本教研不断“升温”以来,这所学校的“名气”越来越大,引来众多关注的目光。它既是沙坪坝区教师进修学院领衔的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校本教研与教学优质化研究”子课题学校,又是沙坪坝区承担的教育部“创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项目”实验区项目校。2004年,该校因为校本教研的突出成绩而被重庆市教委表彰为课改先进单位。2005年,因为承担重庆市校本教研现场会分会场任务,而使该校的“一课多研”声誉鹊起,受到与会专家、领导的好评。

笔者两年多来,数十次深入该校,对该校的校本教研感同身受,一直希望通过自己的叙述与思考,给众多的农村中小学提供一点思路。

一、何谓“一课多研”?

下面是该校校长兰英对“一课多研”的介绍:

“一课多研”也就是对同一教学内容作多视角、多频率、连环式研究的教研。其指导思想是:“以问题为导引,以创新为主题,以课例为载体,以反思为前提,以研究为中心,以发展为目标”。

其操作程序是:

1.11X操作程序:(1指一名教师、1指同一个教学内容、X指研究次数)一研:选材——理论学习——设计教学方案——第一次实践课——第一次研讨反思;

二研:修改教学设计——第二次课堂实践——第二次研讨反思;

三研:第三次修改教学设计——第三次课堂实践——第三次研讨反思——获

得解决问题的策略、形成实践智慧知识。

这种方式注重教师整体专业水平的提高,不仅培养教师的反思能力和合作意识,还逐步解决教学中的“真问题”。

2.X1X操作程序:(X指多个教师、1指同一个内容、X指研究次数)一研:选材——理论学习——自己设计教学方案——研究实践课

1、课2„„——研讨反思;

二研:各自修改教学设计——再次实践——再次研讨反思。

问题如果没有得到解决,可能还有三研、四研、五研甚至六研。

此种方式鼓励教师群体发展基础上的教师创新,促进教师个性化的发展。“一课多研”活动中主题的确定,根据本校、本年级、本班的课堂教学实际情况,由学校、教研组集体筛选或执教教师自己选定。比如:“如何有效开展读写结合”这个话题就是四年级语文组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该组成员及时把它提炼出来,上升为学校层面的小课题研究。

“一课多研”的主要特点:

问题性:“一课多研”要求教师必须带着问题上课,通过研讨要解决的问题并不断生成新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或者教研组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学会发现问题、找准问题、学会开展行动研究,解决问题。

整体性:“一课多研”是一种融学习、实践、研究于一体的研讨活动。主体性:教师主体参与,深入学习、自主思考、自主实践。

超越性:超越自我。

二、如何克服高原现象?

西永小学在推进校本教研过程中,同样遇上了高原现象等问题。不解决这一点,校本教研就可能覆没。于是,西永小学通过以下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

(一)向制度要效益

结合学校实际,西永小学制定了《西永镇小学课题管理制度》、《西永镇小

学教师学习制度》、《西永镇小学教研组长职责》、《西永镇小学校本教学研究制度》、《西永镇小学校本教研对话交流制度》以及《西永镇小学教学质量监控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建立了直接服务于教师发展的、开放的学校教研管理网络,使学校教研工作有章可循,逐步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如在《西永镇小学校本教研对话交流制度》中明确要求:

1.营造氛围:鼓励教师勇于说实话,敢于讲真话,乐于交流,善于交流。

2.拓宽渠道:鼓励教师与文本对话,与网络对话,与专家对话,与同伴对话。

3.搭建平台:备课交流活动,“五课”交流活动,读书交流,校刊交流。

4.实施奖励:对话交流做得较好的个人和教研组,学校依据相关规定,将其纳入骨干教师或优秀教研组考核之中。

在实施上述各项规章制度的同时,引进多元评价,在期末对教师实施业绩考核时,学生考试成绩占40%,师德占20%,常规占10%,安全占10%,校本教研占20%,从而为校本教研工作扎实推进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创建学校文化氛围

为教师提供各种学习机会,学校因地制宜,为各学科组、各村校订阅了二十多种不同的教学杂志,并购买了有关教育教学论著、光盘、录像带等,还从有限的资金中抽出一部分,为中心校办公室配备了6台电脑,开通英特网,为老师们上网学习,查阅资料,丰富文化生活,创造了条件。

(三)注重团队建设

校本教研是一件大事,要做成一件大事,单单靠

一、两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西永小学充分发挥了团队作用。为了突出团队建设的重要性,西永小学加强了专业引领力量的建构:

1.开发区域教育智力资源

学校尤其重视在开展以课例为载体的校本教研活动中的专业引领,不定期邀

请区教研员来校指导工作,并通过区教研员邀请市教科院教研员、主城区知名教师来校听课评课,开讲座,对校本教研作专项指导。

2.重视骨干教师作用发挥

为了缩短中心校与村点校的差距,从每所村小中选出2-3名业务能力较强的青年教师作为骨干培训对象,与中心校实验教师一起参加间周一次的骨干教师培训,接受培训的村小骨干教师回校后再对各自学校的教师进行二次培训。教学骨干、科研骨干作用的发挥,使学校的校本教研如虎添翼。

3.加强教研组建设

学习型教研组建设是西永小学努力的方向。下面,我们来看看该校的语文组学习活动:

(1)提问式学习:教师先提出问题,经筛选后,由教研组长召集全体组员收集信息,最后由组长汇总全体组员意见相互解答问题。

(2)网络学习:学科组不定期给教师们推荐网站。让教师们参与学习、论坛,延展学习的空间。

(3)专题性学习:即在一定时间内安排相同主题的连续性研讨学习,使业务学习的方向性更强。(4)操作式学习:包括学科组间周一次的案例分析以及现代信息技术、普通话的培训学习等。这些内容大大丰富了教师们学习的内涵。教研组的主要职能之一就是开展常规教研活动。教务处主任彭玲说,我校常规教研活动是以“案例教研”、“集体备课”为主。我们把“案例”定位为“课堂案例”和“文本案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以“课堂案例”居多。其基本形式为:研究课+执教者个人反思+参与式评价和建议+骨干教师或领导归纳总结、提炼,形成策略。在集体备课中,我们主要采取X+1+Y的备课模式。X代表集体备课的多元组合(如年级组集体研究+校内备课组合作交流(指村小),1代表由教师分工撰写、个别修正。Y代表多人反复修改循环使用的过程。

教研组组织教研活动,建立中心发言人制度,推行“三定三自一寻”工作模

式:

三定:定时间、定内容(教研组要有统一的学习内容)、定质量(教师统一学习后要有实践性作业)。

三自:自选内容学习(教研组根据本组实际情况,进行诊断性的培训学习);自选时间在大教研组交流、汇报;自选本土专家质疑解难。其基本流程为:自我诊断——自我提问——自主学习——组内自由论坛——本土专家质疑解难——组内作业实践。

一寻:寻找“活水源”。我们把“站在名师的肩膀上提升”作为一种发展策略,学校积极为各学科组搭建平台,寻求专家、优秀教师的专业支持与引领。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让教师在与专家和名师的“对话”中不断提升。

(四)校际互动西永小学利用在本地区的教育资源优势,积极开展校与校之间的联合校本教研活动,营造校本教研气候,培植智慧土壤,吸纳集体智慧。

三、几点思考

(一)要务实 校本教研强调校长是第一责任人,但是,实际上能够做到这一点的校长并不多。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思想上不重视,把校本教研剥离在学校教学工作之外,是主要因素。西永小学能够取得一定的成绩,与学校领导班子的务实作风分不开。学校行政一班人善于抓住机遇,高度重视校本教研,强力推进校本教研,通过校本教研,把科研兴校、科研兴教落到实处。

(二)制度化 制度的主要职责是维持工作的基本底线,解决教师自身发展原动力不足的问题。落实校本教研制度,引导校本教研的规范发展,提高制度的效益化,是促进校本教研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三)多研究 校本教研是基于问题的田野研究,是以广大中小学教师为研究主体的草根研究,它的主要研究方法是行动研究。西永小学的研究活动是在“校内教研组、备课组教研方式研究”的引领下开展的,因此,是研究型的校本教研实践。

(四)勤学习校本教研就是要变革旧有的教研秩序,建立一种新的教研文化,改善教学生态环境。西永小学就是通过建设教研组文化去建构新的学校文化的。西永小学虽然地处农村,但是人际环境宽松,教师心情舒畅。笔者与同事一起多次参加该校的活动,都非常深切地感受到来自领导、教师内心的喜悦与职业的快乐。

(五)请“外援” 引入“外援”,其实也就是解决专业引领的问题。西永小学校本教研的蓬勃开展,与市、区教研员的努力分不开。这也充分说明,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在校本教研活动中,教研机构大有作为。而教研机构转换职能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土上,也不仅仅是走马观花,需要的是踏踏实实扎根下去,深入课堂,开展田野研究,与老师们一起感受,一起探讨,一起成长。

下载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读《小公主》有感 前几天,我读了一本书叫《小公主》。读完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萨拉就是小公主,她从小失去母亲,父亲把她送到一所高级女童培育院......

    团结就是胜利(模版)

    团结就是胜利 今天下午,我十分开心。为什么呢?请听我娓娓道来。 参加接力赛的同学们怀着紧张的心情来到操场。随着裁判一声令下同学们如离弦的箭一样,飞了出去。当时,我们队正领......

    胜利文化

    胜为包营利文括准文化新则化和时以就物期及是质胜胜胜形利利利态精文油文神化田化和的的企业文化,包括观念形态文化、制度行。观念形态文化是胜利文化的核心,主要油田经营理念......

    坚持不懈就是胜利

    坚持不懈就是胜利 ——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十九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伦,一个是海伦凯勒。”最近,我读了一本有关海伦凯勒的书——《假如给我三......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权为何迅速走向崩溃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权为何迅速走向崩溃 内容摘要:全面内战爆发后国民党政府在三年内就失败而退出大陆,究其原因各种各样,关键还在国民党本身存在的问题:政治上逆历史潮流而动,违......

    纪律是获得成功和胜利的保证(共5篇)

    纪律是获得成功和胜利的保证,一流的管理,要求工作伙伴有一流的遵守纪律的自觉性。但规定和规则是必要的,麦当劳订立的规定和规则使所有工作伙伴了解行为规范以及违反规定导致的......

    胜利街道食品安全工作汇报材料(范文)

    胜利街道食品安全工作汇报材料2011年,胜利街道食品安全工作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按照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的工作部署和要求,以构建街道社区食品安全体系为重点,以......

    精神的胜利

    精神的胜利 回想这一年,过的还真是挺快的。其间的咬牙坚持,刻苦自勉,成绩的起起落落,名次的涨涨跌跌,成功的喜悦,失败的心忧,坐在自习室沐浴在暖阳里刷五三的快意,一道又一道改错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