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面对面访民情 实打实解难题
面对面访民情 实打实解难题
云南全面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
(走基层·干部在一线)
春耕时节,在连续3年干旱的云岭大地上,超过30万名干部奋战在基层一线,面对面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目前,云南干部“挂钩联户”已覆盖全省近两成农户,千余支新农村建设工作队正为村寨添砖加瓦。
时时倾听群众呼声,事事都对群众负责。去年12月以来,云南在全省干部中开展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四群”教育,党员干部们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用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的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中央要求。
面对面“相亲认亲”
到群众中去领悟“人民”二字的分量
震惊全国的“孟连事件”发生在云南。究其根源,是一些干部群众观点树得不牢、群众路线走得不正、群众利益维护不好、群众工作方法不当。而如今,孟连的群众却说“干部和我们像兄弟一样。”
从“孟连事件”到“孟连经验”,云南省委主要领导总结:首先要深刻反思工作思维方式——一些党员干部习惯了“文山会海”,认为工作就是开会、发文、传达,结果却往往是发而不动、议而不决、传而不达;其次要深刻反思工作作风——一些党员干部不深入调查研究,缺乏甚至不愿与群众直接交流,对各种情况了解得不深不透,作出的决策和群众想不到一块;还要深刻反思如何继承和发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少数党员干部没有领悟“人
民”二字的分量,没有明白我们执政党地位的来源和本质,没有很好地继承我们党善于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这个最大的政治优势。
机遇与挑战摆在面前。在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进程中,云南要在新的起点上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这对于集边疆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于一体的云南来说,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各级领导干部是关键。
2011年12月以来,云南在全省干部中深入开展“四群”教育,通过领导蹲点调研、部门挂钩联户、干部结对联户、建卡经常联户,在全省县级以上机关全面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云南省委明确要求,全省省级领导干部每年深入基层调研不少于1个月;州市、厅局级领导干部每年深入基层调研不少于2个月;县(市、区)级领导干部每年深入基层调研不少于3个月。
省委主要领导率先垂范。省委书记秦光荣夜宿农家访民情,在墨江县碧溪村与村民围炉夜话谋发展,并表示:“我们决策的和群众盼望的合到一块了,心里就踏实了。”省长李纪恒5年十进会泽县五星乡,他提醒干部们:“生在农村不等于了解农民,身在一线不等于熟悉基层。”
为让干部从“文山会海”中解放出来,与群众真正打成一片,云南省委规定:省级领导干部每年住村不少于3天,厅局级领导干部每年住村不少于7天,县(市、区)级领导干部每年住村不少于10天,乡镇级干部每年住村不少于60天,省直机关“挂县包乡联户”,州市机关“挂乡包村联户”,县(市、区)机关“挂村包组联户”。
田间地头当课堂,身边群众是老师。30多万名干部到基层串百家门、听百家言、知百家情,与群众“相亲认亲”,截至目前,云南全省干部共联户180多万户,占到全省农户的近两成。
手拉手“帮亲助亲”
把增进群众福祉作为最大的目标追求
如何抓牢群众利益这个“牛鼻子”?云南要求领导干部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立场上说话办事,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好党的惠民政策,切实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重要责任,把改善民生作为最大的政绩,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最大的目标追求和价值取向。
眼下,云南中东部地区旱情持续,以干部直接联系群众为抓手的“干群手拉手抗旱先锋行动”正在全省旱区广泛推开。
玉溪市华宁县青龙镇糯租村委会绿塘子村民小组的泉水干了,44户175名村民出现饮水困难。村民小组长陶应全带领村民从6公里外的出水点修建引水工程。3月26日,塌方的土石将正在指挥施工的陶应全掩埋。“原本分两组轮流干,但他为让村民们尽快喝上水,每天都来,带头多干。”陶应全的哥哥陶应申动情地说。
这个“坚定、担当、务实”的农村基层干部感动了许多人,也成为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工作的一面镜子:干部“三深入”,不是“坐着车子跑、隔着玻璃看”,要面对面访民情、实打实解民忧。
曲靖市沾益县是典型的山区县,光靠种地盘田,群众难奔小康。为使乡亲们能在沿海企业安安心心打工挣钱,沾益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陈家顺先后5次以务工人员身份“卧底”到企业中,与工友同吃、同住、同劳动,然后将考察满意的企业推荐给家乡父老。“我在企业干过,就能设身处地地去为农民工兄弟考虑。”陈家顺的行动赢得了群众信任。截至今年2月,他已成功带出近8000名务工人员。务工人员的保底工资也由2010年的1500元提高到今年的2000元。
为方便群众找干部,云南实行领导蹲点联户、部门挂钩联户、干部结对联户、建卡经常联户的“四联户”工作制度,建立民情联系卡和民情登记卡。迄今,全省已发放民情联系卡
200多万张,帮助协调项目8132个,涉及资金60多亿元,召开民情恳谈会13万多场,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8万多个。
云南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把兴边先富民、强滇先富民、富省先富民的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让各族群众尽快富裕起来。到2016年,云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要实现“两个倍增”。
心连心“亲上加亲”
将干部作风切实转变到直接服务群众上来
各类干群联系活动,以往开展得不算少,可个别地方急功近利,仅靠几个亮点充门面、装样子;有的不分侧重,不深不透,难见成效;更有甚者,片面认为活动就是一阵风。云南省清醒地认识到:“四群”教育工作抓好了,干部作风就会明显转变,就能得到群众拥护;抓不好,就会流于形式,引起群众厌恶和反感。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刘维佳介绍,云南要求干部下基层要切实做到“六不”:不层层陪同,不劳民扰民,不增加乡村负担,不接受土特产,不铺张浪费,不蜻蜓点水走过场。省发改委对“四群”教育任务落实不力、成效不明显的干部,实行一票否决。元阳县建立专项监督组,对干部开展联系群众工作进行监督检查。从今年起,云南将用5年时间,每年选派1/5的干部,组成129个新农村建设工作总队、1248个工作队,驻村入户帮助工作。
今年派出的2万多名指导员已下到基层,人数之多、覆盖面之广为历年之最。据组织部门统计,今年下派的指导员个人已为基层捐款近160万元,协调资金2亿多元。
可问题也随之而来:有些实权部门派出的指导员成了“香饽饽”,与相对弱势部门挂钩的村镇常暗中抱怨运气不佳。
云南不回避矛盾,并用行动作答:有形的要帮项目出资金,无形的要送关怀送信心、多出点子为基层积蓄发展能量,哪怕多说一句提劲的话也能让群众倍感温暖。显性的工作业绩不作为评判干部的惟一指标,是否重视做群众工作,是否善于做群众工作,才是衡量领导干部政治上是否合格、工作上是否称职、领导能力强不强的基本标准。即使派出单位和基层条件千差万别,“一切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就是直接服务群众”正成为云南干部新的政绩观。“在老百姓家聊家常与在办公室接待群众来访不一样,睡在农家硬板床上考虑问题与坐在办公室考虑问题不一样。”保山市一名驻村干部在民情日记中写下的这段话,反映出干部思想和作风正在潜移默化中发生改变。
元谋县新农村工作队总队长谢灿坤到姜驿乡进村入户调研,写出“田野调查式”报告,不仅全面分析了姜驿乡贫困的历史、资源、自然灾害等原因,还系统提出了5条脱贫建议。“村里有啥难事,给干部打个电话,保管有人来解决。”孟连县勐马镇芒朗村村民岩依丙所说,“以前乡里的干部见的都少,现在县里好多干部我都熟。”
带着深厚感情、带着政治责任、带着敬畏之心,云南各级干部正不断走到群众中间,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第二篇:心贴心问冷暖 实打实解难题
心贴心问冷暖实打实解难题
——永寿县实施结对共建深化“三查三进三解”活动侧记
“三问三解”活动开展以来,永寿县紧紧围绕加快提速转型,推动科学发展的工作思路,积极开展深化“三查三进三解”活动,使解民忧、解民困、解民怨在槐乡大地处处涌动着滚滚热潮。
结穷亲党员干部住农家
家住甘井镇杜家庄村的残疾人樊忠民,万万没有想到卫生局驻村干部員永峰、张辉、杜如娟一到村上就主动去找他,与他一起下地参加劳动,并和他家结成了“亲戚”,为他家送来米面油和衣物等生活用品,让他对生活重新充满希望。永寿县在深化“三查三进三解”活动中,参照全县新农村建设、核桃建园部门包村,在全县确定出83个村,与县级部门进行结对共建。在驻村工作期间,驻村干部主动与困难群众结穷亲,积极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各单位还为每名党员干部确定了至少2户帮扶户,送政策、送服务、送温暖,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解民忧、解民困、解民怨。截至目前,该县共有近千名党员干部与1500多名群众结成帮扶对子,开展各类培训下乡活动600多场次。
抓共建党群共谋大发展
“我们计划帮助村上解决办公用品不足的问题,为3户困难群众送去了300元慰问金,协助争取到了人饮工程修复项目,真正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的着的实惠。”县总工会副主席吕毅说道。在驻村工作期间,各单位充分发挥自身实际,帮助共建村切实解-1-
决实际困难,制定符合村情实际的发展规划,形成了村村有产业发展规划,户户有增收致富计划。与店头镇西坡村实施结对共建的县住建局,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沟通,针对该村存在基层设施建设不弱、主导产业单
一、群众缺乏致富信息、资金、技术、项目等问题,作出公开承诺,长期帮扶,予以解决,深受基层群众的一致好评。据悉,该县80多个县级部门为结对共建村提出了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合理化建议170多条,使结对共建村的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发展信息更足。
促和谐真心为民办实事
豆家镇良村贫困户杨玉峰老人提起驻村干部,连连说道,“现在的干部就是好,真心为咱,不仅为我送来了米面油,还为我办理了保险,这可解决了我的大问题了”。为了防止县级部门在实施结对共建工作有“空对空”,走过场现象的发生,该县要求县级各部门每月要组织单位党员干部在所结对共建的村,集中开展一次结对共建活动,慰问困难群众,帮助群众生产,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着力解决基层实际困难。实施结对共建以来,全县83个结对共建单位走访群众1600多户,集中开展活动80多场次,收集整理群众意见和建议120多条,现已解决问题103个,正在协调解决的问题 150多个,实事好事一个个地为群众办到心上,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干群关系更加密切,群众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通联地址:永寿县委组织部吴伟
电话:029—37132099
邮编:713400
第三篇:“察民情解难题活动实施方案
关于开展“察民情、解难题”活动的实 施 方 案
为深入学习焦裕禄精神,当群众的贴心人,根据县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办《关于开展“学习焦裕禄、争当好公仆”主题活动的通知》永群组办发„2014‟13号和<关于转发《关于在“学习焦裕禄、争当好公仆”活动中扎实做好察民情解难题工作的通知》的通知>文件精神,切实转变残联干部职工工作作风,为促进残疾人事业快速健康发展,经县残联党组研究决定,开展残联全体干部职工“察民情、解难题、办实事”活动,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决策部署,以“学习焦裕禄、当群众的贴心人”主题,组织全体干部职工深入基层一线,察访民情民意,解决突出问题,促进全县残疾人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二、时间安排
2014年4月26日至5月6日
三、工作内容
(一)转作风。围绕“学习焦裕禄、当群众的贴心人”主题,全体干部职工要当好调研员,深入基层一线了解村情民意;当好宣传员,积极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当好联络员,架起沟通党与群众联系的桥梁。要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拜群众为师,学习群众语言,掌握做群众工作的方法,增进 1
与群众的感情。
(二)察民情。由会主要领导带队,全体干部职工参入,分2个工作组,深入到新农村联系点-鲤鱼塘镇东岭村走访群众。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建议,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找准突出问题,结合工作职责和实际,努力加以解决,建立长效机制。
(三)解难题。梳理群众反映的热难点问题,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能够立即解决的要当场予以解决;一时难以解决的,要提出具体方案措施,限期解决;因政策法律等原因确实不能解决的,要宣传政策,讲清道理,做好解释工作。
四、工作要求
(一)严明工作纪律。要发扬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严格遵守改进作风的各项纪律和相关规定,下基层一律轻车简从,务实高效,不得以任何形式扰民,增加基层负担,树立残联干部良好形象。
(二)突出工作重点。要将这次“、察民情、解难题、办实事”活动的重点放在解决群众关心的热难点问题上。集中时间和精力兴办一批实事好事,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
(三)注重工作成效。根据实际情况梳理好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和党员干部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认真填写意见征集和问卷调查表,确保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0一四年四月二十三日
第四篇:访民情专题
访民情、听民意、近民心
----“三新”宗旨教育活动心得
根据中共无锡市惠山区委区级机关工作委员会安排,我和众多的机关干部一起参与了2011“三新”宗旨教育活动,主要是参与拆迁和志愿服务二项,作为一名基层民警,参加此项活动可以说对我收获颇丰,进一步净化了心灵,更深层次踏访了民意,更拉近了和群众的距离。
一、拆迁实践。
一句“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向我们诉说了许多,公安工作始终在第一线,在直面群众的时候,我们总有些管理者的优势,如何践行宗旨,如何服务群众,这是我们每个民警特别是党员民警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通过直面拆迁工作,领导们对我教益良多,他们用自己无声的人格魅力展现了新时期共产党员的风采,用无私的奉献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承诺。实践活动中我深入一线,直接面对被拆迁者,深刻感受到拆迁带给当前社会的诸多压力,针对公安工作,我总结以下几点:
1、居民拆迁中众多的遗留问题极易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
原来农村是以村巷为单位聚居的,经过多年,群众与群众之间、群众与管理者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拆迁后,原来居住单元的解散使矛盾锐化,加之对拆迁政策的认知度不够以及对拆迁工作的不
信任,少数群众敌对情绪强烈,极易转化为“钉子户”、“上访户”,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给承担社会管理任务的公安带来极大压力。
2、拆迁中企业的停产、转产、关停造成社会闲散人员增多。
拆迁工作对规模以下企业实行货币安置,必然造成一些企业的停产、转产、关停,当前有些务工人员中有工不就,贪图安逸,加之岗位的减少必然带来社会闲散人员的增多,闲散人员的增多将给直接冲击社会治安管理,恶化社会治安管理环境。
针对这二点,当前,作为社会治安管理者,我们就要更深入的调查民情,把掌握民情作为公安工作的第一要务,从源头摸清情况,在过程中细致引导。同时做好下情上达工作,为政府拆迁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趋利避害,消除治安隐患。再次要提前介入,细化疏导,查漏补缺。
二、志愿服务。
作为一名党员民警,在志愿服务活动中我深切地体味到了回报社会帮助他人的乐趣。志愿服务活动中我们面对的都是社会弱势群体,和他们接触时,他们的困难与无奈让我骤然心痛,虽然我知道以我一已之力不能做到如何,但我想我一定可以做些什么。通过和他们的交流,我也给他们带去了一片阳光,或许不能照亮他的整个生活,最起码也为他扫去一些阴霾。在分局组织的春风行为中,我也帮助了二位困难同学,通过物质的资助和精神的鼓励,让他们体会到了社会大家
庭的温暖。2011年底,我所资助的张玲芳三姐妹还给我写来了信,虽然字迹稚嫩,但情真意切,信中也表达了她们长大后回报社会的决心,真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映光辉,我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但众人聚起来的力量是无限的,相信每一个小我的点滴工作必然让党的温暖普照每一个角落。
志愿活动涤荡着我的心灵,纯洁着我的行为,激励着我更加奋进,更好的服务社会。相信每一个参与“三新”教育活动的人收获都会很多,作为一名新时期党员民警,我在活动中也真切地看到了自己的成长,今后,我一定牢记宗旨,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事为民所办,做到职业境界超人一筹,实战技能胜人一筹,服务管理优人一筹,工作业绩高人一筹。
第五篇: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
关于在全镇开展“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百名干部进村入户活动的实施意见(“上百姓门、知百姓事、解百姓忧、助百姓富”)
为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筑牢执政根基,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保障“基层组织建设深化提升年”活动的顺利开展。经镇党委研究,决定在全镇开展 “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百名干部进村入户活动,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任务目标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转变作风、联系群众、改进工作为重点,以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目的,全面实施问计于民,取信于民、满意于民,真正实现政策在一线贯彻、民情在一线反映、问题在一线解决、发展在一线帮助、服务在一线落实、成效在一线体现,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建设文明和谐村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任务目标:一是落实基层民主管理制度,继续深化“1+5”党内民主运行机制。包村干部要对村内民主议政日、大事票决、工作质询、要务提案、民主评议、三务公开等工作负责,真正实现由群众民主决策、还权于民。二是完善农村党支部“三位一体”设臵模式,加强农村党建工作,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加大对群众的教育培训,做好党员教育、管理和发展工作,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三是深化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建立村级工作规范化运行长效机制。四是实现村级党组织“有好带头人、有集体收入、有活动场所、有管用制度、有满意服务” 的五有保障。
二、建立征集群众问题意见的机制
(一)进村入户,深入了解民情民意。
1、包村领导带头入户走访,认真倾听村民对全镇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关政策的意见建议。包村领导活动期间走访不少于60户,包村干部每年走访不少于120户,村领导每年走访不少于200户次。走访的重点是致富能手,离任的村两委干部,有不同意见的党员群众,生活困难的党员群众。
2、在走访过程中,要求干部要做好“六问”:一问基本情况,对村民就业、子女入学、医疗、养老等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切实摸清村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二问困难问题,细致了解群众生活的困难和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使各级解难济困的工作措施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三问致富愿望,深入了解群众的增收途径和致富设想,帮助群众剖析发展前景,探寻致富路子;四问干部评价,了解群众对镇、村特别是村两委班子和镇干部的看法,请群众对干部的工作能力、工作作风进行评判,为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提供参考和依据;五问工作建议,认真听取群众对镇、村工作特别是村规民约、福利待遇、环境卫生、文化建设等民生工作的意见建议,明确薄弱环节,制定整改措施;六问发展计策,立足镇、村实际,共谋发展大局,探讨增收措施,推动镇、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3、发放“民情服务卡”,记好入户日记。统一印制“干群连心卡”,卡上印有党员干部姓名、联系方式、职责和宣传政策等。在走访过程中,党员干部要将“民情服务卡”发给村民,使群众有困难知道找谁。在走访过程中要把群众反映的事项认真记录整理,记好入户日记。
(二)值班坐访,落实“一线工作日”。
1、在开展入户走访的基础上,在全镇各村将每周周二、周四作为“一线工作日”,包村领导每月单周周四到村值班,其余每月的周二、周四由包村干部到村值班,提前在各村通过张贴公告、广播等形式进行公示。镇、村干部在值班期间直接受理群众来信来访,协调处理民事纠纷及群众生产生活中的有关矛盾和问题;为群众提供括法律法规、惠民政策、科技知识、市场信息、劳动力和人才需求信息、代领证件、小额信贷咨询等事项。
2、镇、村干部执行轮流值班,要进一步强化村级活动阵地的管理和使用的作用,真正使村级活动场所成为村“两委”办公、党员活动、群众办事、村民议事、科普教育、技能培训、信息传播、文化娱乐、综合服务等多功能融为一体的农村基层综合阵地、决策议事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党员活动中心和文体活动中心。
(三)创新形式,畅通民意表达渠道。
1、按照“123”模式进行结对,即参加活动的每一名镇、村干部都要与村中2名党员和3名群众结对,其中必须有一名困难党员和困难群众。结对之后要想办法给联系的党员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并鼓励条件好的党员、群众带领其他群众致富、传授致富的经验。
2、通过开设“书记信箱”、设立“专线电话”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地征集群众意见和问题。
三、健全完善为群众解忧办事机制
建立问题收集、梳理、处臵、督办等一系列衔接紧密、操作规范的工作流程,形成镇村联动、职责明确的问题解决机制。
(一)统一印发走访日记本,党员干部要将每次走访、坐访中群众反应的问题详细记录。按照“分类汇总,分级建账”的原则,每月的30日前将收集到的群众意见和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分为干部作风、实际困难、工作不足、发展建议4大类进行梳理汇总,并建立《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工作台帐》,台帐内容包括申请人姓名、申办事项、责任人、办结时限、办理情况等。对走访、坐访过程中能够当场答复解决的,要当场答复解决并做好记录,不再进入各级台账管理。
(二)为确保为民办事落到实处,建立起严格规范的民事办理制度。首先,落实办理责任。根据《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工作台账》所列内容,按照首访负责制的原则,由首访人作为待办事项的主办责任人,明确办结时限,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对已完成事项及时反馈。其次,明确办理程序。将待办事项分为村、镇、县三个层级,逐级落实解决。其中,村能够独立解决的,协调村主要负责人落实解决;需镇协调解决的,由主办责任人向镇相关部门提出办理申请,由镇协助办理解决;需县及以上部门协调解决的,由主办责任人协调镇相关部门向上级主管单位提出办理申请,按照相关工作程序落实办理。
四、方法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4月1日—4月13日)。全镇召开“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百名干部进村入户活动动员大会、各村在4月5日的民主议政日进行宣传发动。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标语、黑板报、公开栏等载体,采取播放专题节目、印发宣传材料、张贴公告等方式,广泛宣传“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百名干部进村入户活动的重要意义和主要任务,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扎实开展阶段(4月13日—12月31日)。根据坐访、走访情况,在4月30日之前,确定第一批为村或村民所要办的1—2件实事,在全镇统计建立台账。以后的每月30日之前,重新梳理待办事项,对已办结的进行销号,再确定其他待办事项,对未办结的注明办理情况。对待办事项的内容、主办责任人、办结时限和办结情况及时在村务公开栏上公开,同时在镇的公开栏内进行公示,接受村名和镇机关干部的监督。各村在每月的民主议政日上通报待办事项的办理情况,全镇在每月第一周的例会上通报待办事项的情况。每位干部在活动期间至少要为所包的村或村民办2件实事,所办实事可以是协调资金帮助村里解决修路、打井类的民生问题,也可以是帮助解决群众在创业中贷款,为群众办独生子女证、准生证,为残疾人代办残疾证等,事不在大小,要体现出干部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的精神。
(三)总结推广阶段(12月)。对照“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百名干部进村入户活动有关要求,查漏补缺,抓好整改,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对各项工作认真进行归纳总结,全面总结活动中积累的好做法、好经验,并把成功做法的经验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长效机制。同时,对表现突出的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镇党委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百名干部进村入户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各项工作的落实,各包管区领导、管区书记以及包村干部为具体落实责任人,确保各项工作做到有目标、有措施、有考
核。
(二)多措并举,加强督查。实行“一测一考”的方法考核。“一考”,即日常工作考核,主要包括在岗在位、走访调研、联系群众、村民困难解决等情况;“一测”,即满意度测评,测评村民对进村入户工作的满意度情况。将考核结果列为干部目标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把群众的评价结果作为其中的重要考核指标,使民情走访、为民办事与干部培训、报酬待遇、选拔使用紧密挂钩,进一步健全完善社区干部绩效考核体系,充分调动了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各管区、各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加强业务指导,全力以赴参加“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百名干部进村入户活动,尽最大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办成事。
附件:
1、湖滨镇“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百名干部进村入户活动领导小组人员名单
2、参加活动的镇、村干部人员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