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幸福幸福学校计划
华丰镇梅村中心小学幸福学校计划
为贯彻落实《华丰镇幸福教育工程推进方案》,加快教育率先发展、提高我校教学质量、提升师生工作学习幸福感,建设民主、文明、健康、和谐幸福学校,根据上级文件精神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华丰镇幸福教育工程推进方案》为依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建民主、文明、健康、和谐幸福学校为目标,以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幸福指数为根本,以“幸福学校、幸福班级、幸福课堂”为载体,大力实施“学生快乐成长行动、教师爱生乐业行动、家长满意提升行动、内涵发展推进行动”,探索建立“学生乐学、教师乐教、家长信任、社会满意”的“幸福教育工程”实施的长效机制,推进我校的教育教学发展。
二、计划目标
(一)总体目标:学生乐学、教师乐教、家长信任、社会满意。
(二)具体目标:
1、强力提升我校学校工作的整体水平。一是教育结构进一步优化,二是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三是教育管理运作进一步科学高效,四是教育质量大幅提升。
2、强力打造我校三大幸福群体。一是打造幸福学生群体,使学生享受良好教育,拥有较高的成长幸福指数;二是打造幸福教师群体,使教师快乐工作,拥有较高的职业幸福指数;三是打造幸福家长群体,使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拥有较高的生活幸福指数。
3、强力创建我校教育特色品牌。创建“幸福教育示范学校”,努力将我校创建成“幸福教育示范校”。
三、计划实施项目
实施幸福教育推进计划,其项目、内容和安排如下表:
四、计划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启动阶段(2012年10月)。制定《华丰镇梅村中心小学幸福教育工程推进方案》,启动幸福教育工程。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2012年11月---2013年10月)。学校成立幸福教育工程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建立幸福学校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
第三阶段:过程总结(2013年11月---12月)。在我校自评的基础上,积极准备迎接教办对我校“幸福教育工程”的实施情况的评估验收。
第四阶段:形成机制(2014年1月---12月)。深化“幸福校园、幸福班级、幸福课堂”建设活动,完善幸福学校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形成推进幸福教育的长效机制。
第五阶段:深化建设(2015年1月---12月)。总结经验,提升理论,加强成果推广,打造华丰梅村幸福教育的品牌特色。
五、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学校成立“幸福教育工程”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负责规划、督促指导、推动该项工作的有效开展。学校成立“幸福学校”相应机构,做好“幸福学校”建设工作的安排、部署和落实。采取“项目化”运作方式,按照活动“形象进度”,分解任务,分头并进,保障实效。
2、明确责任。周校长是建设“幸福学校”的第一责任人。学校紧紧围绕:为什么建设“幸福学校”、如何建设“幸福学校”、怎样建设“幸福学校”等关键性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创建工作。
3、加强宣传。加大对“幸福学校”建设意义的宣传,统一思想认识,浓厚舆论氛围,及时总结经验,争取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有力支持,赢得广大学生和全体教师的认可,形成浓厚的创建氛围。附:
1、华丰镇梅村幸福教育工程领导小组名单
2、华丰镇梅村幸福教育工程工作小组名单
1、华丰镇梅村小学幸福教育工程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 周长强校长
成员: 宁霞教导主任李咀刚政教主任
于波后勤主任许晓龙工会主席
2、华丰镇梅村小学幸福教育工程工作小组名单 组长:副组长:成员:
周长强宁霞于波王猛陈勇吴伟王洪霞张茂峰杨猛张茂谭刘秋英校长
教导主任后勤主任高部办公室主任高部办公室主任 低部办公室主任 低部办公室主任 教导处副主任 政教处副主任 高庄幼儿园园长 湖村幼儿园园长 李咀刚政教主任
许晓龙工会主席
2012年10月
宁阳县华丰镇梅村中心小学
幸福学校计划
单位:华丰镇梅村中心小学
时间:2012年10月
第二篇:幸福学校工作计划
楼德镇西村小学
“幸福学校”建设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提高师生幸福指数,促进教师幸福发展、学生快乐成长,根据泰安市、新泰市、镇教办“幸福教育工程”的实施意见,并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各级建设幸福学校的总体要求,认真落实《泰安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行动计划(2011一2020年)》,依据泰安市、新泰市教育局、镇教办关于实施“幸福教育工程”的意见要求、《新泰市“推进教育率先发展、建设教育示范市”行动计划》,按照新泰教育局、镇教办关于“幸福教育工程”的部署要求,以创建民主、文明、健康、和谐幸福学校为目标,以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幸福指数为根本,以校长、教师、班主任、学生、家长为主体,以“幸福校园、幸福班级、幸福课堂、幸福团队”建设为重点,探索建立“学生快乐、教师乐业、家长满意、社会公认”的“幸福教育工程”实施的长效机制,为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做出新贡献。
二、目标任务
(一)总体任务: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科学管理,各级各学科形成鲜明教学特色:在探索构建“幸福学校”建设的长效机制,打造学科教育特色品牌;在“实施幸福德育,成就幸福教师,培育幸福学生,打造幸福课堂,提高教育质量,彰显幸福文化,全面提高师生的幸福指数”上取得新发展。全面提升师生幸福品质,树立幸福理念,建构幸福文化,共筑
教育幸福乐园。
(二)具体任务:
(1)实施“新道德教育实验推进工程”方面:以文明礼仪教育、班队会制度为切入点,进一步创新德育工作方式。
(2)实施“学校特色文化建构工程”方面:努力构建以“幸福校园”为主的校园文化。不断丰富文化内涵,提高办学品位。
(3)实施“素质教育质量效益双高工程”方面:加强过程性管理和研究,强化质量检测与诊断,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实施“学校建设工程”方面:完成西村小学多媒体教室工程,争取尽快完工,投入使用。
(5)实施“精致管理工程”方面,继续坚持“严细实恒”的工作原则,教学管理逐步实现规范化、制度化。
(6)实施“教育系统人才递进培养工程”方面:开展“青年教师教学大比武”、“观课议课”活动,搭建促进教师发展的多元化平台。
(7)实施“课程建设工程”方面:进一步加强武术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到2014年,力争形成特色校本课程,分年级开设,促进学校校本课程多样性。
(8)实施“课堂改革深化工程”方面:积极开展校级公开课活动,开展“优质高效课堂教学研究”活动,切实改变课堂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9)实施“快乐成长工程”方面: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提高学生快乐成长指数,开展主题式学科拓展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
实践能力。
(10)实施“科研引领工程”方面:进一步完善教研组建设,大力加强学科组教学研究建设,进一步学科教研的广度与深度。
(11)实施“家校共育工程”方面:组建家长委员会,进一步探索家校沟通交流新机制,家校共育,形成教育合力。
(12)实施“平安校园建设工程”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实现校园监控全覆盖,构建学校安全保障机制,加强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力度,优化育人环境。
三、实施步骤
“幸福学校”建设方案、动员部署,以点带面、组织实施,阶段总结、总结,形成机制、深化推广,巩固成果、形成品牌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制定方案、动员部署(2013年2月一6月)2月,完成项目论证,制定 “幸福学校”建设工作计划。3月,召开全体教师会议进行部署。
4—6月,学校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召开动员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幸福学校”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完成建设的任务分工;设计学生、教师、家长幸福感问卷,摸清实底,找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突破点;开展舆论宣传,利用黑板报、校园橱窗、校园广播、校园网宣传“幸福学校”建设动态,营造“幸福学校”建设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第二阶段:以点带面、组织实施(2013年9月一2013年11月)
各学校按照方案全面展开工作。试点过程中,各学校要切实做到
有目标、有举措、有考核、有奖惩,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要坚持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将工作细化、量化,不断完善,不断创新。加强过程监控和督促,定期组织过程性检查和指导,确保创建工作深入推进。
第三阶段:阶段总结、总结(2013年12月)
在充分总结的基础上,各学科进行总结。对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进行客观分析,并做好相关资料文件的统计、归档备查工作。总结先进经验和做法,发现典型,提升经验,为下一阶段的推广做好准备。
第四阶段:形成机制、深化推广(2014年1月)
创造性地开展“幸福校园、幸福班级、幸福课堂”建设活动,逐步建立和完善“幸福学校”建设的工作机制和运行机制,巩固创建成果,保持良好运行态势,推进“幸福学校”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学校制定相应的评价和评选办法,分类探索建立“幸福班级”、“幸福课堂”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形成切合各自实际的幸福学校建设系列制度和长效机制。
第五阶段:巩固成果、形成品牌(2014年2月一2014年6月)
全面总结落实“幸福教育工程”实施意见提出的“四个行动”、十六项推进计划细化分解的经验做法,抓好经验总结、理论提升、成果推广和转化工作,逐步形成教育特色,突显我校幸福教育的品牌特色与影响力。
四、实施策略
(一)统一规划,行政推动。
“幸福学校”建设是实现“幸福教育”的重要载体。学校将加强监督推进、经费保障力度,切实将“幸福教育”的各项要求落实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努力打造“幸福学校、幸福班级、幸福课堂”。
(二)外联内塑,区域互动。
通过“以校为本、区域协作、网络支持、研训一体”的运作模式,促进校际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举办学科教学论坛、专题研讨、课堂比武等形式,通过对教育教学热点和难点问题“思维碰撞”和“智慧共享”实现学校发展、教师成长、打造幸福学校的目标。帮助教师在交流中丰富教学经验,使教育实践中产生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推广和转化,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三)全员参与,主体联动。
校长、教师、班主任、学生、家长是学校发展的主体,是幸福教育的创造者和体验者,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制订教师和班主任幸福成长发展计划,通过学习、实践、行动、研究、反思不断成长,提升专业素质和教育能力,在自我价值的实现中创造幸福、享受幸福;充分发挥家长在“幸福学校”、“幸福教育”建设中的参与支持作用,积极推进“家校共育”计划,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形成教育合力,把“幸福学校”建设落到实处。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成立由学校校长任组长的“幸福校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分管领导任组长的工作小组,负责学校“幸福校园”建设活动的组织领导;把“幸福校园”建设活动与教学工作结合起来,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切实把“幸福校园”建设工作摆到重要议事议程。
(二)严格分工,强化责任
对照“幸福教育工程”各类创建标准,结合我校自身实际,对幸福校园创建工作要进行细化,对创建工作的责任任务目标明确,汇报及时,要对相关人员落实责任,严格责任追究,确保幸福教育工程的顺利实施。
(三)加强调度,积极整改
学校定期召开各相关人员会议,加强调度,在立足自查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制定详细的实施措施和预案,采取多种措施开展“幸福教育工程”活动,从精力、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保障建设活动的顺利开展。
(四)搞好结合,加强宣传
要充分利用好学校的各种宣传舆论工具,加大“幸福校园”建设意义的宣传力度,结合少先队、共青团工作,开展与创建“幸福校园”相关的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努力提高广大师生参与创建“幸福校园”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幸福教育工程”活动顺利进行。
楼德镇西村小学
2013-2-25 6
第三篇:幸福学校工作计划
幸福教学计划
邢 清为进一步提高师生幸福指数,促进教师幸福发展、学生快乐成长,结合我班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各级建设幸福班级的总体要求,以创建民主、文明、健康、和谐幸福班级为目标,以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幸福指数为根本,学生、家长为主体,以“幸福校园、幸福班级、幸福课堂、幸福团队”建设为重点,探索建立“学生快乐、教师乐业、家长满意、社会公认”的“幸福教育工程”实施的长效机制,为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做出新贡献。
二、目标任务
(一)总体任务: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科学管理,形成鲜明教学特色:在探索构建“幸福班级”建设的长效机制,打造学科教育特色品牌;在“实施幸福德育,成就幸福教师,培育幸福学生,打造幸福课堂,提高教育质量,彰显幸福文化,全面提高师生的幸福指数”上取得新发展。全面提升师生幸福品质,树立幸福理念,建构幸福文化,共筑教育幸福乐园。
(二)具体任务:
(1)实施“新道德教育实验推进工程”方面:以文明礼仪教育、班队会制度为切入点,进一步创新德育工作方式。
(2)实施“学校特色文化建构工程”方面:努力构建以“幸福校园”为主的校园文化。不断丰富文化内涵,提高办学品位。
(3)实施“素质教育质量效益双高工程”方面:加强过程性管理和研究,强化质量检测与诊断,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实施“精致管理工程”方面,继续坚持“严细实恒”的工作原则,教学管理逐步实现规范化、制度化。
(5)实施“课堂改革深化工程”方面:积极参加校级公开课活动,“优质高效课堂教学研究”活动,切实改变课堂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6)实施“快乐成长工程”方面: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提高学生快乐成长指数,开展主题式学科拓展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7)经常参加学校教研活动,进一步学科教研的广度与深度。
(11)实施“家校共育工程”方面:组建家长委员会,进一步探索家校沟通交流新机制,家校共育,形成教育合力。
(12)实施“平安校园建设工程”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实现校园监控全覆盖,构建学校安全保障机制,加强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力度,优化育人环境。
三、实施步骤
“幸福学校”建设方案、动员部署,以点带面、组织实施,阶段总结、总结,形成机制、深化推广,巩固成果、形成品牌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制定方案、动员部署(2013年2月一6月)
完成项目论证,制定 “幸福学校”建设工作计划。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幸福班级”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完成建设的任务分工;设计学生、教师、家长幸福感问卷,摸清实底,找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突破点;开展舆论宣传,利用黑板报宣传“幸福学校”建设动态,营造“幸福班级”建设良好的环境和氛 1
围。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
要切实做到有目标、有举措、有考核、有奖惩,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要坚持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将工作细化、量化,不断完善,不断创新。加强过程监控和督促,定期组织过程性检查和指导,确保创建工作深入推进。
第三阶段:阶段总结、总结
在充分总结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对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进行客观分析,并做好相关资料文件的统计、归档备查工作。总结先进经验和做法,发现典型,提升经验,为下一阶段的推广做好准备。
第四阶段:形成机制、深化推广
创造性地开展“幸福校园、幸福班级、幸福课堂”建设活动,逐步建立和完善建设的工作机制和运行机制,巩固创建成果,保持良好运行态势,建设制度化、规范化。
第五阶段:巩固成果、形成品
全面总结落实“幸福教育工程”实施意见提出的“四个行动”、十六项推进计划细化分解的经验做法,抓好经验总结、理论提升、成果推广和转化工作,逐步形成教育特色,突显我校幸福教育的品牌特色与影响力。
四、实施策略
(一)统一规划,行政推动。
“幸福学校”建设是实现“幸福教育”的重要载体。学校将加强监督推进、经费保障力度,切实将“幸福教育”的各项要求落实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努力打造“幸福学校、幸福班级、幸福课堂”。
(二)外联内塑,区域互动。
通过“以校为本、班级协作、支持、研训一体”的运作模式,促进班级间的合作与交流。教师在交流中丰富教学经验,使教育实践中产生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推广和转化,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三)全员参与,主体联动。
教师、学生、家长是学校发展的主体,是幸福教育的创造者和体验者,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制订教师幸福成长发展计划,通过学习、实践、行动、研究、反思不断成长,提升专业素质和教育能力,在自我价值的实现中创造幸福、享受幸福;充分发挥家长在“幸福学校”、“幸福教育”建设中的参与支持作用,积极推进“家校共育”计划,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形成教育合力,把“幸福学校”建设落到实处。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健全组织
把“幸福校园”建设活动与教学工作结合起来,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切实把“幸福校园”建设工作摆到重要议事议程。
(二)严格分工,强化责任
对照“幸福教育工程”各类创建标准,结合我班自身实际,对幸福班级创建工作要进行细化,对创建工作的责任任务目标明确,汇报及时,确保幸福教育工程的顺利实施。
(三)加强调度,积极整改
在立足自查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制定详细的实施措施和预案,采取多种措施开展“幸福教育工程”活动。
第四篇:构建幸福学校
“中小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化研究”
实施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1.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学理论发展的必然要求 心理学自它诞生起就主要面临三项任务:治疗人的精神或心理疾病、帮助普通人获得幸福生活、发掘并培养天才。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和人类医治自己身体和心灵创伤的需要,心理学演变成了一种“矫治”或“修补”式的“类医学”。而时间进入到二十世纪末,人类比过去拥有更多的物质享受、更多的自由和教育,但患各种心理疾病的人数反而比40年前大大增加了,而且心理疾病还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为了解决这心理学的“20世纪困惑”,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马丁·赛里格曼(Martin E.P.Seligman)发起了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运动。积极心理学一方面强调人的潜在力量,认为人本来就存在积极的心理品质。另一方面呼吁要站在积极的角度,用积极的心态解读人的心理现象,引导人的心理发展。
可见,积极心理学不是对传统心理学理论的简单否定,而是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矫正、发展和补充。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扭转了人们关注心理健康的视角,也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取向,由原来的问题取向不断地发展为力量取向。人们对人类心理成长的信心也在不断地增强。因此,无论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态度,还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点,都在发生着变化,在不断地转向积极乐观的一面。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简单否定传统心理健康教育,而是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方向的修正与发展,是心理学理论发展和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2.我市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成果需要进一步转化和推广 “十二五”期间,我市从积极视角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2012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首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十三五”期间,将进一步推广和转化“十二五”成果。
首先,加强积极心理取向,完善了“5+1”六个途径。“5+1”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相互结合是我市心理健康研究的重要成果,中央文明办2009年5月在长春市召开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现场会,并推广了我市的研究成果。“5+1”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即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2.开展心理咨询,3.在各科教学中,4.在班主任及集体活动中(校园心理剧活动形式的主题班会),5.引导家庭教育,1个前提,即教师心理健康。
另外,“十二五”期间,我市中小学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探新。比如:一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特色课间操。我市一些心理健康教育实验校都开展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特色课间操活动。汽车区实验学校的手语操《我真的很不错》确实很不错,六中的身心律动操、爱国小学的手语操《阳光总在风雨后》、六十八中的《心静如水》心理减压健康操等,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在背景音乐或歌声或指导语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身体动作的调整变化带动内心状态的一种转化,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是非常有特点的面向全体学生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二是人生课堂。“人生课堂”是对心理健康教育课课程形式的变革,把原来以班级为单位的心理课形式,变成了以年级为单位的大课堂。采用名人面对面、播放名人访谈录和播放励志电影等三种形式,每月举行一次。针对初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叛逆的心理特点,选择“学生心目中的偶像”与学生分享他们的成长、失败与成功的经历,借助偶像的力量传递 正能量,给学生心灵的滋养、思想的启迪、人生观、价值观的引领,已经成为广大学生的“正能量加油站”。比如,我市的汽车区实验学校对此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索。
三是绘本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探索。绘本,英文称“PictureBook”,日文称“绘本”,指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甚至完全没有文字而全是图画的书籍。一般每个故事30页左右,每一页都以图画为主,文字大,形式有趣,符合儿童认知的特点,深受儿童喜爱。比较适合小学生使用。比如,关于死亡的问题,很多成人都是知之甚少,小学生更是如此。因为对死亡的无知,而产生的恐惧、失去亲人后的思念和不适应、无法应对,是每个人都要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根据绘本的特质和功能,心理健康课上利用绘本故事来引导儿童在学习方面更加积极;在情感方面能够更加丰富和具有想象力;绘本中鲜明活泼的角色,更是儿童重要的模仿资源,透过书中的角色与情境,有助于儿童构思,并教导儿童在不同的社会情境做相应的、适切的反应,同时学习与他人分享及促进社会化发展。南关区东岭小学就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利用绘本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3.我市中小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还需要深化研究。进一步探索中小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是“十三五”期间研究的主要任务。比如,沙盘心理技术是一项综合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技术,按照教育部心理健康教育设备配备的要求,沙盘已经成为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工具。我市作为首批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将把运用沙盘技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心理主导课题的重要内容,在本课题研究中进行重点探索。
(二)概念界定
中小学校,指本课题的研究范畴是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即在学校中,根据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研究。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本课题研究中主要关注二个方面:一是心理健康教育,即通过本课题研究,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二是积极,即以积极心理学为背景,强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取向。
深化研究,指在我市中小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十二五”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深化研究。主要包括二个方面:一是推广,即将“十二五”研究成果在全市乃至更大范围转化推广,使之落实到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常规教育教学工作中;二是创新,即对体验式沙盘在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等新途径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以促进中小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理论和实践的丰富与深化发展。
二、研究目标
强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取向,探索中小学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学生、家长多元参与,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咨询与团体心理辅导、在各学科教学和班主任、团队工作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开展校园心理剧活动形式的主题班会、沙盘在中小学校的运用,家校互动等多种途径相结合,学校、家庭及社会三位一体的多层次、多维度、立体交叉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增强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构建幸福校园。
三、研究内容
(一)中小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深化研究
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为指导构建中小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1.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内容的研究。
从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出发,有针对性地选择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内容。开发有各校特色的校本教材。
比如,从主题上,要关注题目的正向性,对以往课程题目中具有消极倾向的题目应予以修改。
从内容上,避免运用消极案例,消除负向体验,丰富积极向上的内容。2.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有效实施方式的研究。在心理健康课中,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
(二)沙盘心理技术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三)中小学校园心理剧活动的深化研究
(四)中小学校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深化研究
(五)各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深化研究
(六)班主任工作与班、团(队)活动中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化研究
(七)学生朋辈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化研究
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功能,为学生开辟阵地,通过诸如让学生自己编写“心语”校报,主持学校心理热线广播的“五分钟心理健康”节目,进行“班级心理园地”的编辑和评比,编辑“学校心理健康网页”,组织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演讲,组建心理互助小组,开展同伴互助等形式,让学生自助、互助,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变为每个学生自身成长的内在需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人。
(八)教师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化研究
1.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的研究
2.教师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意识、理论水平提高和技能训练的研究
加强全体教师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注重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促进学生发展的良好的心理氛围。使教师能在各种教学、班主任工作、团队工作等学校的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学生共同成长。
(九)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家校互动方式的深化研究
让心理健康教育走进家庭。不仅让家长了解学校面向学生开展的各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为重要的是,学校利用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比如,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开设专题讲座、发放普及资料、交流教子经验;进行小组辅导、开展亲子活动;开通家教心理咨询热线、开放家庭心理辅导室、开辟家长心理信箱、开展个案征集活动等等,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加强家校联系,形成家校互动。
(十)幸福校园构建的深化研究
班级、学校是学生学生心理发展的支持系统,研究学校如何运用积极心理学理念科学管理,充分尊重教师和学生的人格、人性及自主发展,以达到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潜能和积极力量,使学生受到积极正向的影响。
(十一)中小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评价的研究
四、研究策略与方法
立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进行行动研究。在日常的学校生活和真实的教学环境中,综合运用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边行动边研究。
加强过程管理。本研究采取动态管理,参加研究的实验学校和实验区不是固定、一成不变的。一方面,随着研究进程的展开,研究成果的辐射与推广,实验校和实验区将不断增加和扩展。另一方面,对开题后没有进行实质性研究的子课题单位,将予以淘汰,以保证课题研究的实效性。
五、研究进程
研究年限为4年(2016.9——2020.9),以半年(一学期)为一个研究阶段,整个研究大体分为8个阶段。研究进程根据行动研究的特点,密切结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展开。在我市,各县(市)区之间、各学校之间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已经先行了一步,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和成效,在全国也处于领先地位,有些学校还是刚刚起步。所以,我们在研究中不因袭理论研究的线性研究过程,而是螺旋式推进,继续实行边研究、边总结、边推广的策略,对研究成果及时总结,及时辐射推广,全面提升我市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六、预期成果
1.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论文集 2.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案例集 3.优秀心理主题班会集萃
4.沙盘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案例集
七、组织保证
本研究建立了一个强有力的课题组。由长春市教育局副局长周国韬任组长、长春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张洪波任副组长,以长春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为依托,包括市教育局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处、师培处等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长春市和各实验区两级教科所的专职科研人员,部分子课题学校校长、教师等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操作者,组成各部门通力协作的课题组。从组织上有力地保证了研究的顺利进行。(课题组成员略)
主要参考文献:
[1]孟万金.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研究,2008年第5期 [2]曹新美,刘翔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反思与积极心理学取向.教师教育研究.2006年5月 第3期
[3]周国韬.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保健.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周国韬,盖笑松.积极心理学与教师心理调适.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年
第五篇:幸福中心学校全民读书月活动计划
幸福中心学校全民读书月活动计划
为了进一步推进幸福中心学校教师工作作风建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促进全体党员、教师、学生形成“勤奋学习、学以致用”的良好风气,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和学习氛围,创建学习型教师队伍。在全校开展创建书香校园,构建和谐爱辉,引领高雅情趣,提升工作水平”读书月活动。
一、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倡导读书学习风尚,让师生感受读书乐趣、让读书塑造完美人格”为目标,提高全校教师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活动目的举行读书活动既能拓宽师生文化视野,促进师生素质的提高;又能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扩大学生知识面,夯实学生文化底蕴,促进学生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并通过读书活动,在全校形成“创学习型队伍、建学习型家庭、做学习型人才”的良好氛围,使全校广大教师的政治觉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知识、教育教学水平在读书学习中得到进一步升华和提高,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素质和岗位技能,使大家都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手。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养成高雅的生活情趣,以此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三、活动对象、时间
参加活动的对象为全校党员、教师、学生。读书月学习集中活动时间为2008年3月1日---3月31日。
四、活动形式
坚持领导带头、师生人人参与、广泛交流、重在效果的原则,采取以自学为主,以集中学习辅导为辅的方式。集中学习由各党支部统一进行安排。
五、活动步骤
1、宣传动员阶段(3月1日—3月5日),传达活动内容。号召全校师生为班级捐书活动,让学生有书可看,有好书可读。
2、读书阶段(3月6日—3月25日)
教师要制定读书计划,读书活动月中,每个教师要至少读一本教育类书籍,各党小组、学年组也要制定读书活动计划,其中要有内容、目标、措施,确定读书书目。学校图书室全天对学生开放,各班级要利用班队会时间举行读书交流会、故事会。
3、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促使教师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读书月中,坚持每周集体学习一次,教师每天读书至少1小时,并做好笔记,积极撰写读后感。鼓励青年教师自我加压,逐步增加随笔篇数、字数。14、读书交流阶段(3月26日—3月31日),加强读书交流活动,学校每两周开展一次读书交流会,加强教师读书成果展示,为有效地促进学习,积极组织开展讨论会、读书月中,每个教师每周写一篇读书体会,40岁以下教师要写一篇读书体会发到学校的博客上,鼓励教师对上网交流。
5、3月末教师组织《感受读书乐趣、让读书塑造完美人格》、学生组织《给我印象深刻的一篇文章》征文活动,激发学习热情,提高读书效果。
五、活动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各学年组要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抓紧抓好。各学年组主要领导要发挥表率作用,在抓好自身读书学习的同时,切实承担起活动的组织领导责任,把读书学习活动抓实、抓细、抓出成效。要明确具体责任人,做好组织落实工作,认真制定好本单位活动的具体方案,认真研读书目,认真撰写读书笔记和学习体会文章。
2、建立健全学习制度。在活动中要注意总结好的经验做法,建立健全有效的教师学习制度,激励和约束党员教师认真学习,促进本单位学风的根本转变,创建学习型教师队伍。
3、营造良好气氛。各支部要把读书活动作为学习知识、陶冶情操、提高个人修养的重要形式,创新学习载体、优化学习内容、创造学习条件。要强化读书活动的舆论导向作用,对活动开展扎实、成效明显的党支部和个人要进行宣传报道,引导学习活动的健康开展,在全校营造人人、时时、处处读书学习的良好氛围,逐步形成学习、思考、工作、提高的良性循环。
4、做到学以致用。读书学习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与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结合起来,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切实解决本单位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用所学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做到学以致用。要把个人兴趣与组织要求有机结合起来,创新读书方式,妥善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做到学习与工作两促进,确保学习效果。
六、学习组织机构
组长:徐颖
副组长:王敏边秀环
成员:付淑玲 仲秋各年级组组长
七、教师书目推荐
1.《意林》
2.《文明市民读本》
3.《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
4.《有效教学》
5.《百家讲坛》
6.《人生为一大事来》
7.《21世纪干部修养必备》
8.《爱的教育》
9.《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10.《读者文摘》
八、学生书目推荐
1、《哈利波特》
2、《上下五千年》
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4、《弟子归》
320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