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开放性课程研究结题报告
步步高点读机:http://
教育担负着人类文明传承的历史使命,长期以来着重于继承和传播现有的文明成果,而且传播方式封闭、单一,这种“面向过去”的教育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人类正开始向一种新的社会形态——信息和知识社会过渡,经济全球化趋势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社会的变革、人的发展呼唤教育的革新,它要求教育走向开放,为人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潜能,发展人的个性,适合人的充分发展。同时,又要求人要有与时代进步发展相适应的开放的精神和民主、合作、进取等开放的品质。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是幼儿教育的目标和追求。要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课程就要为全体幼儿的全面、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要给幼儿个性的充分、自由发展创造条件,要替幼儿生动、活泼发展拓展空间。幼儿园开放性课程就正如莫利生所说的:是一种态度(教师鼓励孩子主动参与自己的学习活动的态度),一种自由(孩子在大家共商和行为指引范围内拥有的自由),一种儿童自己的活动(孩子自己有决定学习活动的能力)。因而,实施开放性课程能为幼儿的发展提供适宜的舞台。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育部颁发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纲要》立足于我国幼教改革的现实,同时也吸收了世界幼教科研的众多优秀思想和成果,具体规定了我国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内容范畴、目标以及基本的实践规范和要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要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等等,这些要求都贯穿着鲜明的开放教育思想。渝中区幼儿园从1996年起着力于“城市幼儿教育面向现代化”的区域性研究,取得明显成效。全区幼教工作水平和教师队伍素质有了很大提高。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我们又面临许多幼儿教育值得关注和解决的新问题,如:课程内容单一;课程实施途径封闭;活动过程重单向传递等等。如何将《纲要》的先进思想转变为幼教工作实践,缩短现状与《纲要》的差距,真正打造出高质量的渝中幼儿教育,使渝中幼教涌立改革潮头,适应中心城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需要;如何使我区各幼儿园初步形成的各具特色的教育更加丰富与完善;如何有效地促进我区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为幼儿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等。为此,进行了本课题的研究。
(二)研究目的构建并实施开放的、多元化的幼儿园课程,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富有个性的发展;培养和打造一支适应开放性课程要求的教师队伍,整体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促进渝中幼教再上新台阶。其具体目标是:
1.研究开放性课程的特点,为各幼儿园的课程建构提供指导意见。
2.研究开放性课程的目标、内容,提出课程内容建设的原则;探索开放性课程教育资源利用、开发的途径、方法。
3.探明开放式幼儿学习活动的特点、方式,研究其指导策略,形成积极的师幼互动。
4.探索开放性课程多元评价的有效途径、方法。
(三)课题界定
1.幼儿园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2.幼儿园开放性课程是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以现代先进教育理念为前提构建的多元、动态,以培养幼儿开放精神、开放态度、开放活动能力为重点的的课程。它要实现五个方面的开放:
(1)课程目标的开放。强调课程目标的过程取向,不用统一的标准要求幼儿,结合各园、各班幼儿的实际以及幼儿的个性发展和特殊需要来确定目标。
(2)课程内容的开放。课程内容在范围、来源、组织、结构上多样化并富有弹性。
(3)幼儿活动过程的开放。开放幼儿活动的空间、时间,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强调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强调尊重与理解幼儿的各种行为。
(4)课程资源的开放。让幼儿园、家庭、社区的物质和人文环境都成为教育资源,并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
(5)课程评价的开放。实现评价标准、评价主体和评价过程开放、多元,重过程评价、重日常观察、重个体的纵向发展。
3.本课题以贯彻实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转变教育观念为突破口,通过研究实现办园水平和保教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推进区域性素质教育的实施。
(四)研究的理论依据
1.人本主义思想以人为本是开放性课程的基本思想。人本主义思想认为儿童是学习活动主体,强调学习过程中个体自我实现的心理历程,认为应该让儿童在学习过程中亲自体验各种经验,发展他们的个性,发挥自己的选择和创造能力。人本主义思想还强调学习中的情感作用,强调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认为教师不是教学的控制者,而是儿童活动的促进者、向导和顾问。
2.开放教育理论开放教育的哲学基础,是把人定义为“沟通的动物”,人的生存和成长状况取决于人与他人的沟通。因而,开放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途径不应是封闭的、单一的,这将不符合人发展的需要。开放教育主张教育的多元化、灵活性、可选性,要求最大限度地挖掘教育资源,拓宽“沟通”渠道,为儿童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3.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帮助我们重新认识了儿童智能的真正含义。多元智力理论指出:智力是多元的,它包括八种智能,这八种智能既包含认知因素,又包含个性因素、动机因素以及情绪性因素。这一理论告诉我们,每一个人的智能构造是独特的,每一个儿童的学习途径和能力发展也是不同的,因此教育应该考虑发展和利用每个人的独特性,关注幼儿发展的个别差异与全面发展的平衡点,注意为幼儿创设多元的学习环境,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4.陈鹤琴“活教育”理论
上个世纪40年代初期,陈鹤琴先生从办园的宗旨、培养目标、幼儿园课程、幼儿的发展、教师的要求等逐一进行探索,提出了“活教育”理论体系。他主张幼儿园课程要以大自然、大社会为活教材,引导幼儿从广阔的自然界、纷繁的社会生活中学习各种实际的、活生生的知识;他倡导“做中教、做中学”,让幼儿在各种有益的活动中得到身心和谐的发展。这些理论,对我们当今的课程建设,仍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研究的实施
(一)研究对象
重庆市渝中区15所一级幼儿园、4所二级幼儿园全体幼儿和保教人员。
(二)研究方法
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个案分析法。
(三)研究步骤与过程
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三年,即2001年10月——2004年12月,经历了三个阶段:
1.学习、培训阶段(2001年10月——2002年1月)
研究初期,课题组组织了两个方面的培训学习:一是组织教师、园长的培训学习,邀请了市教科院和西南师大的专家举行现代教育理论讲座,并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贯彻进行专题培训和讲座;二是组织研究骨干学习研究方案和修改、论证研究方案,提高了研
究人员的认识,促进了研究人员观念的转变。
2.研究、实施阶段(2002年2月——2004年9月)
课题组根据研究的需要,从两个层面来推进研究:一个层面是幼儿园的研究,重点研究主体教育、创造教育、养成教育、健康教育、愉快教育、未来教育、艺术教育等多元化的园本课程及实施策略;二是从区域层面组建三个子课题组开展研究。我们建立了:开放性活动与师幼互动生成课程内容研究的子课题组、开放性课程评价研究子课题组、开放性管理机制与教育资源研究的子课题组。这样,使研究能突出重点、突破重点,保证研究质量。
3.成果形成阶段(2004年10月——2004年12月)
整理研究资料,撰写研究报告,汇编研究论文和案例,展示成果,鉴定结题。
三、研究的成果
(一)研究和确定了开放性课程的“三性”特征
通过研究,我们提取出幼儿园开放性课程的“三性”特征:
特征一:多元性
多元性是开放性课程突出的特征,它体现在:
——课程文化的多元。开放性课程注重吸纳各种先进教育思想和文化,既具有国际视野,又体现本土文化特色,使幼儿与教师在多元文化课程的熏陶下,成为观念开放,具有民主、合作、进取等方面品质的人。
——课程内容的多元。开放性课程提倡多种课程并存,反对统一、封闭的课程,主张课程内容开放,各园在研究中逐渐形成各自的办园特色。
——课程实施主体和途径的多元。开放性课程是一种广泛人员参与的课程,除教师外,幼儿、家长都是课程的参与者、实施者。课程实施的途径也由幼儿园向家庭、社区、社会延伸。
特征二:动态性
开放性课程实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生成、生长的过程。从课程目标看,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随着活动的进程,特别是根据幼儿的发展情况而变化。从课程内容看,它强调对幼儿生活的关注、对幼儿体验的关注,从有价值的教育信息中去生成、开发课程内容。从活动过程看,它主张在丰富的活动情景中,教师与幼儿平等对话,相互理解,合作交流,共同体验,形成积极互动的过程。
特征三:发展性
以幼儿的发展为本,是开放性课程的宗旨。开放性课程就是要创设更适合幼儿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以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富有个性的发展。同时,还注重教师与幼儿的共同发展,强调师幼互动、互促,共同成长,整体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
以上三个特征的提取,对引导教师把握开放性课程的特点,指导幼儿园的课程建设,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二)总结出
第二篇:小学数学开放性教学方式的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开放性教学方式的研究结题报告
开放性教学方式是针对封闭性教学方式来讲的,是一种鼓励小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以小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开放性体现在:开放的空间、开放的环境、开放的课程、开放的态度、开放的资源运用。
我从这几个方面来论述。
开放的空间:在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里,开放的教育空间提供起来有点复杂,我们基本上是大班教学,每班人数偏多,外出时老师看不过来,学校和老师担心学生的人身安全,老师上课的心思受到很大的影响。但是,在教育越来越人性化的进程中,应逐渐完善这方面,可以先从校园内采取开放的空间,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感官细胞。
开放的环境: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天分,后天的环境如果给予他们积极的正能量,相信他们都会开发自己的潜能。课堂上开放的环境可以让他们踊跃发言,思想的火花得以碰撞。例如: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老师上课时会给每个学生准备4个小棍,让他们拼出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在实践过程中,有的同学会发现,拼三角形时,小棍数量多出一个,拼正方形时小棍数量正好,拼长方形时缺少一个。怎么办?很多同学会有这种疑问,如果你的上课环境是老师处在权威的地位,学生很可能就会默默无闻,保持竖起耳朵听的节奏,相反如果孩子处在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那么肯定有不少学生会在哪里讨论,自己动脑或者小组间寻求帮助,他们呢会互相帮忙来完成课堂上的这个学习任务,同时他们还学会了小组合作,团结等,何乐而不为呢。更有甚者,有天赋的学生可能会借助同学的小棍拼出房子,梯形,五角星等,你始料未及的图形,开放的环境助力孩子的思维发展。
开放的课程:看到这个是让我心动的一项,我上学时就渴望有这样的课程。不局限于现在的语文,数学,英语等。比如可以学习剪纸,折纸,栽花,各种手工课。
开放的态度:随着近些年来教育的改革越来越深入,老师教学态度很开放,不在局限在分数定印象中,但应试教育依旧是个门槛。移动互联网为世界各个领域带来了变革的机遇,教育领域也不例外。教育拥抱互联网一直在不断探索教育和信息技术的结合,从管理到教学,和信息技术的结合已经卓有成效。这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陷阱的时代。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激情投入、冷静思考。我们用开放的态度,努力把握时代脉搏。我们拥抱新生事物但决不人云亦云,我们参与时代变革但决不投机取巧。互联网逐渐成为教学中开放态度的代表,多媒体教学,微课的流行,各种视频教学,老师各种网络培训都在为此积极做准备!
开放的资源运用:‘开放'在教育中作为一个流行术语在不断扩散,因此理解'开放'的定义就越来越重要。‘开放'通常被简单地等同于‘免费',这是错误的。开放教育的倡导者们正在努力形成一个共同的愿景,将‘开放'定义为:免费、可复制、可重组、没有任何获取或交互上的障碍。以前老师上课基本上是根据参考书,同事备课等,现在老师为学生上课是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是引导。网络提供了很好的学习的平台,可以根据多媒体这个平台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老师也能得到及时的反馈,再根据学生的反馈给予学生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在课下学生也可以自己利用这些开放的资源自己给自己储备相应的知识,可以在课堂上有效的完成课堂作业,课下就可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完全推翻以前的死读书,读死书的书呆子形象,培养成为一个高智商,高情商的小学生。
开放式教育有时候也可以等同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一起构成的完整教育体系。通过开放教育的日常细节,以先导性的思维和探索,争取深入浅出而不失系统地分析和揭示我们在德,智,体,能等各方面的由浅入深的培养学生。
第三篇:幼儿园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幼儿园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篇一:幼儿园市课题结题报告
《提高苏北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师素质园本策略研究》
结
题
报
告
沭阳县湖东中心幼儿园课题组
二0一二年五月
《提高苏北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师素质园本策略研究》
结题报告
沭阳县湖东中心幼儿园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
1、课题提出的背景: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根据需要合理安排、因时、因地、因内容、因材料灵活运用”等等,这些无疑对幼儿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近年来,农村的幼儿教师,特别是我们苏北地区的农村幼儿园的幼儿教师,多数没有经过正规院校的专业学习,她们只是经过短暂的职业培训后即走上工作岗位。加上由于受地区经济条件的制约,缺乏必要的岗位再学习和再培训,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受到阻碍,教育理念得不到提升,表现为教育观念滞后、教育行为有所偏失。迫切需要寻找一条行之有效的培训途径,以尽快地使他们的教学行为得到规范和优化。
3、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幼儿教师的不少集体教学行为无序、自由,偏离了教学规律或教学规范,使教学活动的功能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甚至对幼儿的思维发展、兴趣培养产生不良的影响。如盲从性教学行为,主要表现在教师在课程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使用方面形式化比较严重;如强制性教学行为,表现为一切“教师说了算”;
又如偏失性教学行为,表现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片面关注某一方面而忽视了另一面,教学目标设计陈述模糊、笼统、片面,“三维”目标不能有机得到整合,致使教学效益不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提出师幼互动、有效学习,强调师幼的共同互动、共同成长。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研究主体,教师有能力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研究和改进,有能力对自己的教学情景提出最贴切的优化建议。我们选择此课题,就是想通过教师教学行为的不断优化,去促进幼儿积极健康的发展,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因此,幼儿的发展状况是衡量教学行为优化的唯一标准。
2、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
这个课题并不是新鲜的课题,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一再呼吁教师“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而要达到这个理想,就必须要求教师有很高的素养;美国学者柯林·博尔曾提出教育的三本护照理论,认为未来的人都应具备三本“教育护照”与“证书”;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这都说明了教师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必备的知识能力等素养,而在上个世纪以及本世纪,我国在大力实施新课程改革,积极推进素养教育时,《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纲要的“实施意见”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等文件均要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其实质就是要提高教师的素养。这一切都是从面上 对教师的素养提出相关要求。
3、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教科研工作,亲自主持并参与课题研究,课题研究经费充足。
(2)学校教科研氛围较浓。课题组核心成员的学历水平都在大专及大专以上,其中多为本科学历,其中宿迁市教坛新秀1名,沭阳县骨干教师2人,这些成员在“十五”期间大多有自己的个人课题并且成果显著。
4、理论意义
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提倡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教师是儿童建构性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因此,教师必须改善教学行为,转变传统的教育角色。
2、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教学理论: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教学理论认为,教师的教学行为作为无形的纽带,维系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并直接影响着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3、有效教学理论:有效教学的核心是教学的效益。有效教学为教师改善课堂面貌、改善教学行为提供了可行的教学行为实施策略:选择主要教学行为即教师根据自己的特点,尽可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利用辅助教学行为即展示教师的人格素养和教学机智,关注课堂的预设与生成;把握课堂管理行为,解决好学生在活动中的突发事件,以防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
二、课题的界定:
“苏北”:是指江苏省长江以北地区。
教师素质:是指教师履行职责,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所必备的各种素养的质的要求及将各种素养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能力。
教师素质提高:是指指通过专门训练和终身学习,逐步习得教育专业的知识和能力,并在教育专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乃至卓越的专业工作者的过程。
园本研究:园本研究就是以本园为研究基地,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以教师在幼儿教育教学实践在遇到的真实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研究。
三、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09年11月——2010年1月)
(1)广泛查阅相关资料,组织课题查询;学习分析文献资料,初步形成研究思路,确定研究课题。
(2)初步拟定课题方案和实施计划。
(3)成立课题组。
2、实施阶段(2010年2月——2011年8月)
(1)修改并完善课题研究方案。
(2)根据课题实施方案,落实课题研究阶段任务及计划。
(3)边实践、边研究,研修结合,研训结合,定时进行阶段研讨,进行中期论证评估,完善研究方案。
(4)及时收集研究过程资料,并做好分析整理工作。
3、总结阶段(2011年9月——2012年06月)篇二:幼儿园课题结题报告 幼儿园课题结题报告
《开发利用乡土音乐资源的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永春仓满幼儿园课题组 执笔 方莉梅
一、问题的提出
“美育教育应从娃娃抓起”。当前,将美育教育提升到改善全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高度,是教育观念上的一个新的发展和追求。美育作为陶冶情操、提高境界、开启心智、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一种潜在力量,对于全面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特别是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音乐一般是指世代相传,具有民族特色的本土音乐。民族音乐,它源于生活,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并且有着丰富多彩、令人喜闻乐见的形式,有着适合幼儿年龄特点,易于接受的内容。开发并利用乡土音乐资源中有鲜明民族特色,内容健康向上的精品对幼儿进行熏陶教育,可以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永春地处闽南中部,有着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各种传统民间音乐丰富,如:鼓队舞、高甲戏、南音、木偶戏、布袋戏、山歌等。然而,当前幼儿园对具有乡土特色音乐资源的利用较为贫乏,缺乏对周围生活与地方本土音乐文化的挖掘、传承与创造,以至许多富有乡土特色的音乐渐渐失去流传?? 因此,我们试图通过以开发利用乡土音乐资源为主线,对弘扬民族文化,萌发幼儿爱国意识,完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践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的教育目标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艺术教育内容,开展有家乡、民间特色的艺术活动,即是有可能的又
是现实的。而且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还注重形成园本化音乐课程。
二、理论依据
建构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布鲁纳提倡使用发现学习法、陈鹤琴的生活即教育理论、《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有关艺术领域的精神。
三、研究目标、内容:
1、挖掘、整理和研究适合学前教育的音乐教育内容。
2、探索民间音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实践途径和方法。
3、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形成有效、操作性强的园本化音乐教材。
四、研究方法
文献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
五、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2003.1-2003.3)
1、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曹冰洁、李晋媛音乐教育理论,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幼儿观。
2、制定课题计划,确定研究小组成员并进行分工。
3、研究小组成员搜集材料并进行研讨。
4、课题组成员共同制定前测的测量指标。
(二)具体实施阶段(2003.4—2005.5)
1、对实验班进行前测。
2、进一步收集有关本地区民间音乐的教育资料(material),学习许卓娅的音乐教育理论。
3、制定教育目标,根据目标选择活动内容,让幼儿在活动中初步了解并感 受本地区的民间音乐。
4、探索如何在音乐活动中对幼儿进行有效教育的手段与方法。
5、针对幼儿水平设计记录表并进行跟踪记录。
6、能大胆运用各种表现形式来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体验。
7、请高甲戏团、木偶剧团的演员来园表演。
8、建立学园小戏团、木偶团。
(三)总结阶段(2005.5-6)
1、整理成果资料(material),分析相关数据。
2、汇编成果集(反思记录、活动设计、民间音乐教材、主题活动方案、自编儿歌等)。
3、参加撰写课题报告,课题组研究成果交流。
六、研究成果 调查结果
利用乡土音乐资源的研究调查统计表(单位:人)
项 目
指 标
能跟随音乐节奏节拍协调地手舞足蹈
对各种本土音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幼儿看电视、录像等对其中的本土音乐很敏感?
能听辩出几种民族
音乐?
基本可以
能
不
兴趣
比较兴趣
兴趣
不太敏感
基本敏感
很敏感 1-2种 3种 4种以上
前测 26 5 4 20 10 5 16 8 29 6 后测 5 30 1 6 28 4 6 25 5 30 注:基本可以:对1-2小节的音乐节奏能协调地手舞足蹈。对本地音乐的典型节奏能拍对1-2小节。篇三:幼儿园游戏课题结题报告
《儿童传统游戏的现代意义挖掘》课题结题报告
山东省夏津县华夏幼教中心宿军
一、关键词
简单廉价 民间文化传承趣味 促进亲社会行为教师科研
能力提高
二、研究的缘由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玩是孩子的天性,要发现、保
护和引导幼儿固有的天性。”“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但在实际
的幼儿园教育中,还存在重智育、轻游戏的倾向。家长也更关心孩子
的智力发展,往往认为游戏就是“玩”,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多少用处。
儿童游戏越来越少,孩子越来越孤独。而另一方面,民间游戏面临失
传。那些曾经给我们带来无限快乐的民间游戏踢毽子、跳房、投沙包
------已不再为孩子们所熟悉。其实,民间游戏简单易学、趣味性强、材料方便、不受场地人数限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潜在发展空间,正适合我们县城的幼儿园,我们何不把民间游戏介绍给孩子们,让他
们也体验传统游戏的快乐呢?为此,我们幼儿园选取了董旭花教授的
“学前儿童游戏的多元价值开发”子课题——“民间游戏的现代意义
挖掘”,希望在课题引领下认真了解、解读民间游戏,让它在幼儿幼
儿园教育中发挥巨大作用,让孩子们体会民间游戏的乐趣,促进孩
子们健康快乐成长。同时也希望,在课题引领下,教师的专业素质得
到进一步提高。
三、研究目标
1、研究民间游戏所蕴含的教育价值,了解游戏对幼儿社会性交往
能力、情感、智力发展的作用。
2、以课题活动为契机,提高老师的专业素质,重点提高教师的教 育科研能力。
四、研究内容1、2、民间游戏与幼儿多元智能(特别是社会交往能力)发展的关系。各年龄班如何选择适宜的民间游戏,如何对传统民间游戏进行
改变和创新。
五、研究对象
主要选择夏津华夏幼教中心3---6岁(小、中、大班)约300名幼儿作为研究对象。
六、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评优展示法、观察法、谈话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对相关游戏资料的搜集、学习、分析和理
解,了解关于幼儿游戏评价的最新进展和民间游戏的现状,为幼儿进
行游戏活动提供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如:我们通过研究资料搜集了
很多少数民族的游戏,如“叼羊大赛”、跳花竿等,孩子们很喜欢。
2、行动研究法:我们经过思考决定实施以幼儿为主体,以活动
案例为载体的教研活动模式,注重行动研究------反思------提出问
题------解决方案-----再次活动(行为跟进),紧密结合实践中的难点尽心研
究。如刚开始做课题时,小班幼儿不适合搜集来的民间游戏,因为一
些比赛性质的游戏对体力和智力的要求比较高。我们经过反复研究,改造民间游戏,重点发展适合小朋友的非竞赛性质的游戏,老师们
提出来可以试试语言类游戏(比如《拍手歌》)和表演游戏(比如《挑小狗》),结果孩子们很快
就爱上了这些活动。
3、评优展示法:从全园评选出几个最优秀的民间游戏活动案例,请老师们一起观看活动,并当场进行评析,合理吸收和借鉴,然后应
用于实践。这样进步非常快。如,我们在07年12月观看了杨杰的《百
变神圈》,老师们都从中学到不少东西,大家发现,民间游戏配上民
族乐曲,感觉很美!08年11月我们又观看了蒋岩岩的《齐天大圣》,我们又发现,用传统故事中的人物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体育游戏、表演游戏交融渗透,游戏的趣味性大大增强。就这样,大家经常交流,互提建议,一点点提高。
4、经验总结法:将同做“学前儿童游戏的多元价值开发”课题
的其他幼儿园的成功经验合理吸收,取得对课题开发有启发意义的经
验,概括出支持课题研究的先进方法并加以利用,对我们研究水平的
提高很有益处。上级课题组给了我们很多交流学习的机会,利津一幼
的“资料收集”和烟台蓝天幼儿园的论文写作都给了我们极其宝贵的启发。
5、观察法: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进行分析和比较,会发
现很多有价值的东西。这也是我们最常用的方法,游戏的观察评析都
以此为依据。我们会在角色游戏中发现孩子的社会性发展水平究竟怎
样,还会在体育游戏中发现孩子的运动能力如何------记录下来,便
于又针对的实施教育。
6、谈话法:主要用于游戏之后,和小朋友交谈,了解他们在游
戏中的感受,以及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以便及时对游戏规则
作出调整。
七、研究实施步骤
1、学习准备阶段
A、基本理论的学习:学习丁海东《学前游戏论》、周兢《中国
民间游戏》、皮亚杰《儿童心理学》,重点学习学前儿童游戏的专业论
著,进一步了解幼儿游戏的特点,并了解民间游戏由来和各种玩法,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思考如何让民间游戏深入孩子的生活,让他
们真正喜欢上民间游戏。B、确定人员分工和各时段任务:
我们这个课题由园长常红喜亲自督导,教研组长宿军全面负责,精选我园最优秀的骨干教师:庞晓明、孙玉杰、海振秀、孟婷婷、姜
欣欣、孙琼、王爱霞、李冬梅、徐冰等负责基础活动的实施,办公室
主任栗娜负责资料的整理。具体安排如下
起止时间要解决的问题 负责人
2007.1------3月活动发起,搜集素材,分析归类。宿军
2007.3------2008.4月 实践阶段,课题组全体教师 2008.4------2009.4月 阶段总结,资料收集。课题组全体教师
2009.5------9月 结题阶段,提升经验。常红喜、宿军、栗娜
2、课题实施阶段
第一步:召开课题组会议,制订各阶段目标,明确各自的任务。第二步:利用图书文献、学前教育网搜集民间游戏的相关资料;
召开班级家长会,请小朋友和家长都参与收集相关材料的活动中来。第三步:资料汇总,研究、分类,确定哪些游戏适合在幼儿园开
展。
第四步:各班每月选取一个合适的民间游戏,介绍给小朋友,大
家一起做游戏,教师观察并记录。课题组根据幼儿的情况和老师的意
见召开教研会,分析解决实际操作中出现的问题,推广先进的经验。
同时注意收集文字资料、影像资料。
第五步:对活动中积累的资料进行分析和筛选,并分门别类存入
档案。
第六步:提升经验,重点引导参与课题的教师撰写论文、制作课
件。并进行评比,相互学习。
第七步:结题,向上级课题组呈交研究成果。
八、研究成果
我园于2007年1月被董旭花教授主持的《学前儿童游戏的多元价
值开发的实践研究》课题组定为课题研究实验园,结合幼儿园实际情 况,我们选取的子课题是《儿童传统游戏的现代意义挖掘》。在从事
课题研究的两年多里,在总课题组的引领下,课题组成员深入研究,积极实践,大胆创
新,在民间游戏的创新改编、游戏和幼儿多元智能
第四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结题报告
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立项研究的基本情况
1、课题名称:
由常胜钦担任主持人的课题名称为《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性研究》。我们于2013年12月上报课题申请、评审书,经巨野县教研室审批,于2014年3月26日正式立项。2004年10月15日,省教研室委派南通市教学研究室、教科所(主任、所长)成达如等七人组成专家开题论证组到校现场开题,给予精心指导。专家组成员有:如皋市教育局副局长金海清、如皋市教研室主任兼教科室主任姜健荣、南通市教研室教研员陈康衡、如皋市教研室教研员刘炜平、南通市教研室中学科科长陆子君、南通市教研室教研员陈林森等。
2、课题提出的原因和背景:
我们开发和研究如皋地方文化校本教材,是基于以下思考: ⑴、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
世界上每个成熟的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特有文化形态和文化个性,而这种特有的文化就成为民族亲和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渊源于中华五千年文明、植根于当代伟大实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民族身份的象征,是最广泛团结全国人民乃至全球华人的旗帜,是激励各族人民建设伟大祖国、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柱。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如皋地方文化史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代代世世的如皋人民的精神支柱之一,也是145万如皋人民身份的标志,是凝聚如皋人民同心同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力量的一个源泉。在当代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中,要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创造力,造就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必须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发展要求,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把亿万人民紧紧吸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伟大旗帜之下。对如皋青少年进行地方文化史的教育,实际上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大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新世纪合格公民的需要。
⑵、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
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方面的竞争,也包括文化实力和民族精神的竞争。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不仅带来货物、服务、资本、人员等在各国之间的频繁流动,而且带来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在世界范围的激烈碰撞。总体上处于弱势地位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上面临巨大压力,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如果不能迅速建立自己的文化优势,就难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捍卫自己的战略利益,就会处于被动守势。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必须高扬自己的文化理想,高举自己的文化旗帜,在世界文化交流中把我国建设成文化强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仅在中国人民中间,乃至全世界人民中间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如皋地方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积淀深厚,蕴藏丰富,历来在国内乃至国际上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开发如皋地方文化史校本教材,让一代又一代如皋青少年传承下去,发扬光大,也是在总体上增强综合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应当有繁荣的经济,也应当有繁荣的文化。
丰富健康的文化生活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不仅给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使得精神文明产品的生产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坚持以人为本,加快文化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既要着眼于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又要着眼于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和人的素质的提高,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开发如皋地方文化史校本教材,对如皋青少年进行地方文化史教育,其着眼点主要在于拓宽学生的文化视角,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繁荣具有如皋地方特色的文化事业,实现一代又一代如皋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实现继承优良历史文化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的统一。我们党在领导全国人民在几十年的革命和建设的斗争中形成了许多优良传统和作风,如延安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而我们如皋县始置于东晋义熙七年,即公元411年,其时白蒲地区同时设置蒲涛县,石庄地区同时设置临江县。古邑如皋有着3000余年的文明史,置县历史亦近1600年。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如皋市的人民群众形成了许多独具特色的地域性优良传统和作风,如淳朴敦厚、勤劳俭朴的民风;不畏艰辛、开拓进取的作风;独辟蹊径、独树一帜的文风;刻苦自励、精于研究的学风;热情待客、诚实不欺的商风;……例如:北京胡瑗、王观开一代儒风;明末冒辟疆、董小宛传千古佳话;清代许容、齐林领东皋印派之风骚;……千百年来名人辈出,硕果累累,优良传统和作风薪尽火传,代代不息,生生不止。这些是我们如皋地方和人民的极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全社会,特别是在青少年中继承和发扬这些精神和传统,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此,不仅要长期不懈地抓下去,而且要使传统教育规范化、制度化,使其在青少年的思想中生根、开花、结果。与此同时,还必须重视怎样使优良传统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因此,我们在开发如皋地方文化史校本教材的时候,不仅要充分体现如皋的历史传统,而且要体现出时代精
神;不仅要教育我们的下一代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倡导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美好情操,而且又要勇于开拓、敢于创新。在编选地方文化史校本教材、克服消极因素的同时,要突出历史人物和重大事件的精神层面及其对现代的有益的借鉴意义。
⑸、在改革开放时代西方文化产品大举流入我国之后,克服文化上的民族虚无主义显得尤为急迫。
列宁说过,“要建设共产主义文化,必须学习、吸收前人创造的一切优秀成果。”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崭新的社会主义新文化,不可置优秀文化传统于不顾,国粹主义固然是错误的,而在文化上搞民族虚无主义更是极其错误的。尤其是,在改革开放时代西方文化产品大举流入中国之后,很多文化产品良莠混杂,对一代青年人往往产生不少负面影响,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对外来文化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针的同时,传承中国历史文化的精华,开掘民族智慧和力量的源泉,就显得尤为急迫。今天的中国是过去中国的延续,今天的如皋是过去如皋的拓展。历史的“因”,铸成了现实的“果”。人们可以不提及历史,但不能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人为地割断历史。事实上,传统文化对当代社会仍然发生着深刻的影响,这是人们必须面对的现实。我们不能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不受传统文化的制约,更不能超越传统侈谈当代文化建设。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如皋几千年的地方文化,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凝聚力、消溶力、包涵力、再生力。民族虚无主义者主张搞文化上的“全盘西化”,这只能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在世界文明古国中,印度文化毁于3500年前雅利安人的入侵;埃及文明只留下金字塔、木乃伊供人凭吊;欧洲文化的“家园”古希腊、古罗马,虽曾极盛一时,但也先后中断……世界上那些一度星汉璨灿的古老文明几乎全部光华暗淡过,发展过程中都曾出现大幅度的“断层”,颇能引起后来者发出“白云千载,人去楼空”的感慨。然而,只有中国文化历尽沧桑,饱经磨难,一次又一次表现出
强大的再生能力,成为世界文化中不曾中断的古代文化,成为联结生活在不同社会制度下的炎黄子孙的强大纽带,成为中国各民族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成为我们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丰富源泉。我们的如皋地方文化和中华文化一脉相承,数千年生生不已,正是中华文化生命力的一个佐证。因此,开发如皋地方文化史校本教材,正是正确处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的一次有益的尝试,它不仅是弘扬光大中华文化的一次实际行动,也是对现代社会广泛流传的民族虚无主义错误倾向的有力鞭笞。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是:有力地策应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推动我校校本课程的建设。众所周知,校本课程开发又叫学校中心课程规划或学校中心课程革新,是20世纪70年代在英、美等发达国家中开始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与国家课程开发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
进入21世纪后,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高科技、信息化、网络化、可持
续发展等特征的日益突现,教育面临一个竞争更加激烈、变革更加迅速、创新更加广泛的挑战,课程改革作为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目前受到的关注的程度日益突出。中共中央、国务院早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就指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改变课程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实际的状况。”
我国的课程改革大致经历了从“国定制”到“审定制”的转变,这一转 变为保证在统一要求、统一审订的前提下,编制出多种不同风格的教材,实
现中小学生教材“一纲多本”,构建起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课程体系提供了现实的基础。
世界各国在课程开发、课程改革过程中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也有过 许多可资借鉴的教训。新形势下的课程开发和改革必须着力解决以下问题: 一是确立课程改革目标,课程改革追求的目标应当定位在使课程内容更为密
切地关注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使学生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二是更新知识价值观,确立最符合学生发展的知识是是有
价值的知识的观念;三是改变传统的课程观,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观, 以人本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立真正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本考虑课 程设计、考虑学科体系和知识结构、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现实,考虑未来 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四是拓展课程适应内容,改
进教育方法,使课程内容密切联系社会实际,贴近学习生活,挖掘隐性课程的德育渗透功能,整合学校、社会、家庭三者的教育力量,加强德育和人文教育;五是树立个性化的教育观,校本课程开发要做到教材的多样性和可选择性密切结合,突出学校自身特色,引导师生独立地、自主地、不受干扰地选择教材。
如皋市别名雉皋、雉水,雅称东皋。历史上的如皋曾包括今天如东、海安的部分地区。它是一个风光秀美的风景城,是人文荟萃的文化城,是博大精深的博物城,是可歌可泣的英雄城,是物产丰富的丰乐城。古代的文化底蕴既是今日如皋人民前进的基础,又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有力材料。人文素质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基础,是学生学会做人的基础,人文教育应当作为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手段,也应当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我们把如皋地方文化作为校本课程的内容进行开发,可以填补如皋地方校本课程的一项空白。
3、课题研究的目的、预期目标和内容:
⑴课题研究的目的:
本课题在学习国内外课程改革及校本课程开发的有关理论基础上,认真总结学校在过去办学历史上的经验和教训,搭建强有力的研究机构,广泛征求争取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支持与帮助,本着培养个性鲜明、人格健全、特色突出的学生和挖掘学校教育资源的目的,拟通过三年左右的实验、研究,开发极富时代特征、如皋特色及蒲中特点的校本教材,促进区域、学校、教师、学生等协调发展,探索校本教材开发和校本课程的开发机制、使用机制、评价机制。
对学生来说,目的是使他们能德、心、智、体、美、劳协调发展,学生个体健康成长,具有扎实的学科知识、深厚的传统文化知识、健康的心理人格。对教师来说,目的是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⑵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有三个方面:校本教材的开发机制、使用机制和评价机制。①开发机制:着重研究编写《如皋地方文化简史》校本教材的科学性、普适性和创造性。
其一,关于校本教材的科学性。
《如皋地方文化简史》作为校本教材,其科学性体现在:它不可能是百科全书式的无所不包,它应有适度的范围和重心。它既以如皋地域的人群为主要对象,当探求和介绍各个社会各个时代“如皋人”所创造的生活情境、所追求的生活方式、所期盼的人生意义、所遗留下来的特具文化价值的成果。《如皋地方文化简史》首先应该是一面镜子,客观、准确地反映历史,所有史料的取舍都应该有根有据,切忌任何意义上的主观臆断和歪曲虚构;同时它又不是形而上学地反映历史,而应该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做到有取有舍,体现“厚今薄古”、“古为今用”、为现代教育服务。丧失了科学性,则失去校本教材的灵魂。
其二,关于校本教材的普适性。
所谓广义的“普适性”,是指不受地域、民族、阶级和历史文化传统的局限,被全人类共同接受、共同享用、共同创造和发展。《如皋地方文化简史》所体现的“普适性”是狭义的,它是有特定区域限制的普适性,它以数十万如皋市中小学学生为主要读者对象,兼顾生活在如皋地域之中或之外的“如皋人”的阅读需要。教材的编写语言应准确、简洁、活泼、明快、易懂、宜用,富有文彩,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产生鲜明的教育实效。失去了读者群的校本教材会成为丧失生命力的“废品”,普适性是校本教材赖以存在和发行的根本。
其三,关于校本教材的创造性。
批判是R·默顿所说的“有条理的怀疑主义”的实践,它要求课题组成员对自己和他人的成果,不轻易确认和接受,而应在经验和逻辑的基础上反复考察、避免谬误。批判是理性的、革命的,并不是全盘否定,而是扬弃,是科学继承和发展的前提。创新是科学生命力的体现,它是批判的继续和必然发展。批判和创新始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共同衍生出校本教材的创造性,构成校本教材的鲜明个性。我们的教材开发工作从批判开始,在批判的基础上继承,又在继承的前提下创新,批判与创新相辅相成,推动教材编撰工作持续不断地发展,这正是使我们的认识无限地趋近客观真理,但永远不可能达到绝对真理的必然要求。因此,戮力同心,从内容到形式充分体现教材的创造性,是课题组的重要使命。
②使用机制:从2006年9月至2007年6月在本校初一年级和高一年级两个起始年级试用《如皋地方文化简史》(校本教材),使用人数为:初一142人、高一1258人,计22个教学班级。每周开设1节课时,列入校本课程范围。至2009年6月止,通过三年滚动教学,覆盖全校4007名学生(其中初中399人、高中3608人),计66个班级。经过三年试用,边使用边修改,最终完成定稿,交由正式出版社出版,并向如皋市教育局教研室申报,争取列入全市范围兄弟学校可以选择使用的校本教材。对使用《如皋地方文化简史》(校本教材)过程中出现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做法和效果及时注意总结、交流和研讨,形成文字资料档案。校本教材使用机制的研究是本课题研究的落脚点,课题的教育意义体现在教材的使用上。
③评价机制:2009年9月至12月组织教育专家、历史学科同仁及有关师生代表对《如皋地方文化简史》校本教材的编写和使用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较客观的综合评价报告。
⑶课题研究的内容:
《如皋地方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的内容分为三个大方面: 第一个方面:教材的编写
1、概论篇:
从如皋地域和历史演进的特点,扼要揭示:⑴如皋地方历史文化的源泉;⑵如皋地方历史文化的根基;⑶如皋地方历史文化的主要遗产;⑷如皋地方历史文化的演变及特点;⑸如皋地方历史文化的融合与冲突;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如皋地方历史文化。
2、文学篇:
据现有资料,文学篇时限上溯至唐宋,下限至现在。扼要介绍:⑴如皋地方文学的沿革;⑵如皋地方历代名人名著;⑶如皋地方著名现代作家及代表作;⑷如皋地方文学团体与刊物。
3、戏剧篇:
据现有资料,戏剧篇时限上溯至明、清,下限至现在。扼要介绍:⑴如皋地方戏剧的沿革;⑵如皋地方主要剧种;⑶如皋地方戏剧创作;⑷如皋地方著名的演出团体。
4、音乐篇:
据现有资料,音乐篇时限上溯至宋代,下限至现在。扼要介绍:⑴如皋地方音乐的沿革;⑵如皋地方的戏剧音乐;⑶如皋地方的民间器乐;⑷如皋地方的民歌及参赛佳绩。
5、舞蹈篇:
据现有资料,舞蹈篇时限上溯至明代,下限至现在。扼要介绍:⑴如皋地方舞蹈的沿革;⑵如皋地方民间舞蹈精品介绍(如皋莲湘、如皋花担、如皋耥子灯、如皋倒花篮、如皋扒沟狮子、如皋木虾舞。)
6、书画篇:
据现有资料,书画篇时限上溯至元代,下限至现在。扼要介绍:⑴如皋地方书法沿革;⑵如皋地方印章沿革;⑶如皋地方绘画沿革。
7、工艺篇
据现有资料,工艺篇时限上溯至东晋,下限至现在。扼要介绍:⑴如皋地方灯彩的沿革;⑵如皋地方风筝的沿革;⑶如皋地方贴绒的沿革;⑷如皋地方木偶的沿革。
8、文博篇:
据现在资料,文博篇时限上溯至1957年,下限至现在。扼要介绍:⑴如皋地方文博事业的沿革;⑵如皋地方“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⑶如皋地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⑷如皋地方其他文物点要揽;⑸如皋地方的重要考古发掘;⑹曲艺、摄影、图书、电影等。
9、人物篇:
人物篇拟选取60位如皋地方名人,按时间年代顺序逐一作介绍:
(1)吕岱;(2)胡瑗;(3)王观;(4)王觌;(5)王俊义;(6)郭师古;(7)冒梦龄;(8)黄经;(9)李之椿;(10)李渔;(11)冒襄;(12)董小宛;(13)蔡含;(14)沈歧(15)许容;(16)姜任修;(17)石学仙;(18)冒春荣;(19)姚鹏春;(20)黄振;(21)姜恭寿;(22)范驹;(23)乔人;(24)戴联奎;(25)熊琏;(26)陈国璋;(27)顾锡爵;(28)沙元炳;(29)顾仲起;(30)沈卓吾;(31)许树桧;(32)冒广生;(33)陈一清;(34)沙元榘;(35)俞铭璜;(36)沈序;(37)黄七五;(38)戴师古;(39)宗教忱;(40)蒋峻基;(41)黄星楼;(42)许大同;(43)陈膺浩;(44)张德义;(45)冒舒湮;(46)吴敬基;(47)薛宝田;(48)邱陞;(49)何坤;(50)王玉文;(51)徐家瑾;(52)何景平;(53)季恺;(54)张正藩;(55)沙白;(56)叶邦瑾;(57)徐浩泉;(58)蔡迪;(59)黄蓓佳;(60)刘培林
10、民俗篇:
民俗篇主要简介如皋地方的生活习俗和农历岁时,如:(1)礼节;(2)婚俗;(3)生育;(4)寿辰;(5)丧葬;(6)春节;(7)灯节;(8)清明节;(9)端阳节;(10)六月六;(11)中秋节;(12)重阳节;(13)冬至;(14)腊月、腊
八、送灶、除夕等。另附方言词句撷要60余条。
11、特产篇:
特产篇主要简介如皋地方的一些久负盛名或驰誉海内外的土特名产和名菜名点,如:(1)董糖;(2)如皋火腿;(3)白蒲茶干;(4)白蒲陈元酒;(5)林梓潮糕;(6)如黄鸡;(7)如皋东串猪;(8)如皋白萝卜;(9)白蒲黄芽菜;(10)如派盆景;(11)吴窑山羊;(12)蟹灌鱼丸(蟹包腐);(13)如皋汤包;(14)水晶肴蹄;(15)董肉(跑油肉、虎皮肉);(16)如皋三醉;(17)赛海参;(18)芝麻肉;(19)扒红蹄;(20)五仁馒首;(21)如皋香肠;(22)如皋肉松;(23)“东皋牌”萝卜条;
12、人口篇:
人口篇由三个部分合成:⑴关于姓氏的常识;⑵如皋人口变迁概况;⑶如皋主要姓氏寻踪溯源。
13、长寿篇:
长寿篇由三个部分合成:⑴如皋长寿现象概述;⑵对119位人瑞的抽样调查;⑶长寿由多种因素综合而成。
第二个方面:教材的试用和推广
运用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在本校起始年级连续三年试用本教材,着重探讨《如皋地方文化简史》的使用价值、创新程度和实际效果。
列入如皋市校本教材使用范围后,着重探讨6所省级重点中学和本镇范围初中使用本教材的实际效果。
第三个方面:教材及课程的评价(略)
二、支撑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有关教育方面的文件:
1994年8月《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2001年9月中共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200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4年3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教育部《国家课程改革指导纲要》
2、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科学及课程论等基础理论: ⑴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一般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辩证的科学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开发《如皋地方文化简史》校本教材的最重要的理论支撑。如皋地域的人们在形成对于包括自然、社会和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即一般世界观(宇宙观)时,必然或首先会形成对于社会历史的根本看法,即社会历史观。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特别是它们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二者谁决定谁的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这个问题,是存在和意识这一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观中的具体贯彻和特殊表现。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同时强调社会意识的能动性和反作用;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劳动在自然界中创造出新的活动方式和新的关系,地理环境是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常的必要的条件,人口作为自然前提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和作用;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生产方式本身的发展,进而影响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和整个社会的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的一般方法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以唯物辩证的观点、劳动生产观点、阶级观点、群众观点等等,以及作为观察和处理社会问题的基本方法如实事求是的方法、经济分析的方法、阶级分析的方法,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等,对我们编撰《如皋地方文化简史》校本教材,都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⑵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政党的世界观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同时又是观察、分析和处理各种问题的方法论,即根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因此,也是课题组开发校本教材理论基础之一。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对物质又具有反作用的观点、关于世界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按照规律永恒运动着的物质世界的观点、关于唯物辩证法联系和发展的观点以及唯物辩证法的诸多规律和范畴(如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形式和内容、现象和本质等)、关于认识和实践的观点以及衍生出来的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抽象到具体的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等等,都是我们开发校本教材时不可或缺的指导思想和科学方法。
尤其是,为了正确地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做到开发出来的校本教材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合乎逻辑,从而促进理论思维的发展,并进而完成向实践的飞跃,在实际
运用校本教材的过程中产生较大的教育效益,我们就应当自觉地遵循辩证逻辑,运用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把唯物辩证
法贯穿于认识的全过程,阐明认识的本质和规律,这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把唯物辩证法贯彻于理论思维,揭示出思维形式和过程的辩证法,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逻辑学,即辩证逻辑。我们的编写开发工作应当体现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的三者一致性。
⑶创新的理论思维: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是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内在要求和必由之路,也是我们开发《如皋地方文化简史》校本教材的思想武器。胡锦涛同志指出:“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告诉我们,一个民族要兴旺发达,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能没有创新的理论思维。尤其是当今世界发展变化很
快。我们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更需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其他方面的创新。”创新带来生机,创新意味着活力,创新孕育着发展。根据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在理论工作上的必然要求和生动体现,也是全体《如皋地方文化简史》编撰者的重要责任。
开发《如皋地方文化简史》校本课程,全面推进理论创新,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我们的校本课程开发才能不断开拓新境界,提出新观点,创建新学说。此外,还必须敢于冲破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束缚,不拘泥于某些个别词句,不固守某些确已过时的理论,对经典史料中的具体观点,该坚持的要敢于坚持,该修正的要敢于修正,该破除的要敢于破除。要运用创新的理论思维,倡导生动活泼、民主团结、鼓励创新、鼓励探索的学术氛围,使全体课题组人员养成“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学术素养;提倡百家争鸣,反对内耗;提倡开展学术评论和学术批评,反对打棍子、扣帽子;提倡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团结,反对文人相轻和相互拆台。
⑷现代课程论相关理论:
现代课程论的理论基础是心理学,学习心理学关于人类学习的各种学说深刻地左右着课程论的形成与发展。发展心理学的出现和发展,使课程论获得了比学习心理学更为精确和丰富的理论基础。发展心理学认为,儿童的学习不是成人学习模式的简单化,儿童的认识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发展心理学为我们编写、使用和评价《如皋地方文化简史》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课程论基础。
此外,新课改中各家所追求的“直接理论基础”,应该是课程与教学论层面的理论基础,它是在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指导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基础上,综合多学科理论而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课程与教学理论,历史学科亦不例外。至于后现代主义、建
构主义、实用主义、多元智能理论等“现代西方新理论”在新课改中的地位,以及它们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个人全面发展理论之间的关系问题,我们认为,应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这些“新理论”进行解读、批判、改造、借鉴,既不能采取简单拒斥,也绝不能简单搬用、套用,更不能说它们就是当前新课改的理论基础。
因此,历史学科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其说是按照课程基础理论施工的工艺学过程,倒不如说是在一定课程理念与课程框架体系基础上的理论探索的过程。
三、课题研究的原则把握和方法运用
回顾我校近3年的研究历程,我们在课题研究的“科学性”、“规范性”、“创新性”上下功夫,作了一番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效果。
第一,强调课题研究的科学性,不断增强科研意识,大兴科研理论学习之风。教育的时间、空间都是有限的,提高教育质量同经济工作一样,也有个以外延为主还是以内涵为主、走粗放型还是集约型之路的问题。显然,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靠“加法”是不可取的。根本出路在于把立足点转移到依靠教育科研和教育工作者素质的轨道上,唯有教育科研才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途径。我校是江苏省暨南通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十五”期间我们依靠科研传统优势,从增强历史组教师的科研意识入手,大兴科研理论研究之风,为课题研究进一步夯实思维理论基础。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五种措施:⑴组织课题组老师研究有关的法律、法规文献资料、党的决议和意见文献资料,提高历史组教师开发校本教材的自觉性。⑵组织学习如皋市教育局编写的小学和初中的乡土教材《如皋的三张名片》(江苏历史文化名城、全国花木盆景之都、世界长寿养生福地),从中领悟和借鉴编写《如皋地方文化简史》校本教材的模式和方法。⑶不惜花重金聘请华东师大、南京师大、江苏教院王斌华、郑金洲、黄宗敬等8位教授、博导到校开设“月末讲座”,更新和重构教师的教育观念,为课题的实现廓清认识上的迷雾,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指点迷津。⑷学校教科室组织一批资深教师编写《理论·观点·信息》(中小学教育科研必读)一书,搜罗600多个科研理论资料,计60万字,引导课题组老师认真研读,武装思想,为实现课题研究的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奠定理论基础。⑸学校研究、制订和完善了《江苏省白蒲高级中学教育科研成果奖励条例》,把历史课题研究的成果列入奖励范围。
第二,凸显课题研究的规范性,严格课题管理,分步推进课题研究工作。
科研课题的运作关键在管理,管理可以出效益。课题管理是课题主持人的第一责任,也是学校教科室及学校分管领导的责任。我们从严格课题管理入手,抓课题的具体运作。首先,将立项课题列入教科室工作计划和学校的议事日程,在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赢得学校行政的支持;其次,不断地对研究的进度、成果进行认真自查、总结和表彰,并及
时向市县有关部门汇报;再次,对少数研究人员发生工作调动、生病等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补充研究力量,调整工作安排。如朱亚新老师调往一中后,我们及时将杨卫宏老师递补进课题组;第四,每学期召开1—2次专题研讨会,及时提出指导性意见。
第三,注重课题研究的创新性,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争做学者型科研带头人。课题主持人发挥带头作用不是空洞的,而是实实在在的要求。其作用体现在多个方面,但主要的、大量的、经常的,是体现在率先垂范、注重创新,克服困难,出色地完成每阶段的研究任务上。课题主持人刘名华老师带头创新,下了一番功夫,在科研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第一,牢固树立课题意识。她团结课题组成员,不断强化对课题的明确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把实施课题看成是学校和教研组的一种集体追求。第二,提高历史学科教育科研本领。提高科研本领的最重要途径,就是不断加强学习。为了熟悉如皋地方文化历史,刘名华老师认真反复地研读如皋市文化局编印的《如皋文化志》、如皋市政协文史委员会编印的《如皋历史文化》并查阅了大量的古代文献资料。历史教研组教师在她的带领下埋头读书,四出采访,收集了丰富的史料文献。第三,争创一流业绩。历史组9位老师一手抓历史教学,一手抓教育科研。在历史教学方面,他们创造了如皋市的一流佳绩,高三年级在南通市2007年高考一模考试、二模考试中获得了如皋市均分第一和第二的成绩;在如皋地方文化史研究中,他们结合实际撰写了一批富有新意,很有创见的研究文章,为校本教材的编写付出了辛勤的劳动。课题组教师在各类报刊上发表研究文章近40篇,在各级学术会议和论文评比中有22篇获得不同奖项。
四、课题研究成果和结论
1、课题研究取得的实际效果
⑴课题研究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历史学科教学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在实施课题的过程中,历史组老师坚持教研与科研有机结合,努力探索“立足学科教学,着眼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身心健康成长”的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的研究新路。在辅助性课外活动的开发方面,历史组教师与校团委、政教处密切配合,精心设计了一些文化育人活动,努力凸显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如“传承中华美德,过一个中国年”活动,不仅使学生受到锻炼,更使他们切身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养成了尊长敬师、礼让助人、孝悌勤勉等良好行为习惯,学生们知中行、行中悟、悟中觉,努力做到知行统一,净化心灵。去年3月,学校编印了《白蒲中学校园诗词字帖》,聘请著名书法家沈正挥毫,印制5000册,人手一本。历史组老师主动请缨,结合教学引导学生在鉴赏优美诗词、精美书法的同时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起到了潜移默化、陶冶心灵、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市关工委来校举办《如皋胡瑗展览》,历史
组老师抓住契机组织学生按照如皋乡土文化历史,在全校范围掀起了一股“研究历史,传承文化,培养美德”的热潮。市电视台记者还专程来校现场采访并给予报导,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好的影响。
⑵课题研究有效地增强了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提升了教师的师德素质水平。历史学科以实现育人的全员性、全程性、全局性为目标,营造了浓郁的学科氛围,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努力构建科学的学科教学模式。教研组全体教师在课题研究中有效地增强了教书育人的能力,也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师德素养。历史教研组组长杨卫宏同志先后被评为2006年如皋市师德标兵、如皋市第六届文明新风典型、南通市师德先进个人、江苏省师德先进个人,他的事迹感人泣下,《南通日报》以半版篇幅、题为《道德良心的典范言传身教的楷模》给予报导,在六县一市三区教育系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以青蓝工程和课题研究为抓手,持之以恒地实施培养青年教师的“四策”:一策“出点子”,为每位青年教师提升自我、走向成熟、走向成功,出谋划策;二策“放样子”,运用自己多年摸索出来的成功之道去启发青年教师,如“低起点高落点”、“严而不过格”、“松而不懈怠”、“亲而不过密”、“放而不抛弃”等具有独到性的教学策略给青年教师指点迷津;三策“建模子”,构建适合校情、学情的教学模式,寻求高效优质之路,提升青年教师的学养和教艺;四策“搭台子”,组织青年教师人人上汇报课、评比优秀课、开设公开课,让其崭露头角,脱颖而出。尽管学校生源是“二类苗”,不尽人意,但历史组的成绩在各级各类考试中一直保持高位走强,稳居如皋市第一、二名。“一花引来百花放,万紫千红春满园”,曹娟、朱亚新、徐静、季燕、施炜炜、陈建军等6位老师先后与杨卫宏结成师徒对,相继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成长为教学骨干或把关教师;季燕、施炜炜所执教的评优课在市,校多次获得一二等奖;朱菲菲老师所上的示范课以理念新、方法活、效果好赢得了同行的一致好评。2003年,杨卫宏与季燕获得“南通市青蓝工程优秀师徒对”光荣称号。在新课改的浪潮中,历史组教师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先后在省市以上刊物发表研究文章35篇,其中张俊老师的论文《中学历史环境教育方法谈》刊《环境教育》杂志2004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给予转载。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教师集体的统一是最有决定性的一件事情,最年轻、最没有经验的教师,如果在统一的、真诚团结的集体里,……也要做出更多的事情来。”我校历史组教师以课题研究为纽带,以新课改为契机,不断步入充满“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的教改天地,领略“御风而行”的快感,体验“山登绝顶我为峰”的成就感。
⑶课题研究凸显了校园文化特色,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和整体素质的优化。三年来,我们以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民族精神为核心,寻找中华传统文化、乡土文化和校园文化的联结点,凸显校园文化建设,以此作为高中学段的教育重点。在目标的确立上,我们既遵循教育的普遍规律,又兼顾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既考虑高、初中的衔接和差异性,又考虑高中学段教育的渐进性,把地方文化史教育的目标落实在“立身、做人”四个字上。在教育的内容体系建构上,我们力求地方文化历史、校园文化与时代精神的结合,突出“爱国、富国、强国”教育。在教育的途径方法上,我们配合政教处、团委会、学生会和各班班主任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为载本,努力开掘丰富的乡土历史文化教育资源,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和健康成长。在校园文化环境的打造方面,我们向学校行政建言献策,不遗余力,为全校形成园林式的育人环境提供诸多合理化建设。学校先后两次被评为“江苏省绿色学校”,成为中国瑞典环境教育小硕士教育(YMP)实验学校,《南通教育》报以“为了永恒的绿色”为题及时报导了我校的环境教育活动,历史组在这方面也功不可没。
2、课题研究成果形式、数量、刊发及获奖情况: ⑴专著类:
《如皋地方文化简史》[校本教材](试用本)[约20万字]全一册,主编:刘名华 编写组成员:历史组全体老师
⑵发表和待发表论文类(计41篇)
1、《历史学科说课必须处理好四对关系》,刘名华,刊《南通教育研究》。
2、《“牧羊业大潮”与澳大利亚民族经济的形成》,刘名华,刊《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3、《张謇解决教育经费问题的主张与实践》,刘名华,刊《南通工学院学报》。
4、《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同步训练》,刘名华,刊陕西师大《中学历史报》。
5、《解读文综试题,学会应对策略》,刘名华,刊《考试报》。
6、《白蒲一代名仕沈歧》,沈恒希,刊《南通今古》杂志。
7、《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沈恒希、夏健,中国和平出版社正式出版。
8、《清代白蒲镇地图解读》,沈恒希,刊《南通今古》、《如皋文史》杂志。
9、《如皋历代状元何止一人》,沈恒希、仲彩燕,刊《江海晚报》
10、《范湖洲胜迹探幽》,沈恒希,仲彩燕,刊《南通今古》、《如皋文史》杂志。
11、《百年老校范湖洲小学始创述析》,沈恒希、仲彩燕,刊《如皋教育研究》、《如皋文史》。
12、《清范湖洲“南园十子”述略》,沈恒希、仲彩燕,刊《如皋文史》。
13、《大和尚碧山抗倭》,沈恒希,刊《江海晚报》。
14、《天缘巧合的冯氏家庆》,沈恒希,刊《江海晚报》。
15、《法宝寺的巨蟒》,沈恒希,刊《江海晚报》。
16、《状元朱希周其人其事》,沈恒希、仲彩燕,(待刊)。
17、《朱氏源流与如皋朱氏族人略考》,沈恒希、仲彩燕(待刊)。
18、《清代白蒲名仕沈歧》,沈恒希,刊《江海晚报》。
19、《<张氏宗谱>残本谈片》,沈恒希、仲彩燕,(待刊)。
20、《为徽、京剧<双合印>(通如本)反面角色郑东海正名》,沈恒希、秦镜泽(待刊)。
21、《巧于周旋,为我所用》,曹娟,刊天津《历史学习》杂志。
22、《英日两国君主立宪制的比较》,曹娟,刊天津《历史学习》杂志。
23、《德国何以成为二战的元凶》,曹娟,刊《中学历史教学》报纸。
24、《浅析霍布斯的社会契约论》,杨卫宏,刊《南通教育》杂志。
25、《美国南部种植园经济的二重性》,杨卫宏,刊陕西师大《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6、《试论班主任工作中的角色变换》,杨卫宏,刊《现代教育方略》一书。
27、《新教材再修订建议两则》,曹建平,刊《历史学习》杂志。
28、《三百年来第一宪——关于美国1787年宪法的几个问题》,曹建平,刊《中学历史教学》。
29、《冲刺600分——高考二轮复习资料》(2.5万字),曹建平,学苑出版社正式出版。
30、《高中新课标阶段测试卷》,曹建平,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出版。
31、《必修本历史教参》(4万字),曹建平,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32、《木兰诗主题商榷》,张俊,刊《中学语文教学之友》。
33、《“宗法制和分封制”教学方法》,张俊,刊《中学历史教学》。
34、《调整顺序,优化教学》,张俊,刊《中学历史教学》。
35、《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伪探究》,张俊,刊《中学历史教学》。
36、《中学历史环境教育方法谈》,张俊,先后刊《环境教育》、《人大复印资料》。
37、《名篇指瑕二则》,张俊,刊《中学语文教学通讯》。
38、《教泽长流的吴敬基先生》,沈恒希、秦镜泽(待刊)。
39、《林梓的史话与趣说》,沈恒希、彭新奎,刊《江海晚报》、《如皋动态》报。40、《白蒲近代名仕吴敬基》,沈恒希、秦镜泽(待刊)。
41、《同根连枝的葛氏与诸葛氏》,沈恒希、葛汝根(待刊)。⑶获奖论文类(计22篇):
1、《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刍议》,刘名华,南通市优秀论文二等奖。
2、《教师形象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刘名华,江苏省优秀论文二等奖。
3、《未雨绸缪迎挑战,课堂教学担重任》,刘名华,江苏省优秀论文二等奖。
4、《对中学生“蛋壳心态”的几点思考》,刘名华,江苏实验区优秀成果奖。
5、《解读文综试题,点击应对策略》,刘名华,江苏省优秀论文二等奖。
6、《走进新课程,与课程改革共成长》,刘名华,南通市优秀论文一等奖。
7、《OEH多媒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曹娟,南通市优秀论文二等奖。
8、《以“四敢”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曹娟,江苏省优秀论文二等奖。
9、《模糊艺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曹娟,江苏省优秀论文二等奖。
10、《简析热月政变发生的原因》,曹娟,江苏省优秀论文二等奖。
11、《2003年高考历史试卷的特点及2004年的备考方略》,曹娟,江苏省优秀论文二等奖。
12、《生命中的重要一站》,曹娟,南通市优秀论文二等奖。
13、《略论汉武帝的经济改革》,曹娟,江苏省“师陶杯”论文三等奖。
14、《中国古代的郡县制度》,杨卫宏,江苏省优秀论文二等奖。
15、《同名异义和“名不副实”的历史概念》,杨卫宏,江苏省优秀论文二等奖。
16、《关于一些历史概念的辩正》,杨卫宏,江苏省优秀论文二等奖。
17、《创新教学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杨卫宏,江苏省优秀论文一等奖。
18、《班主任效应刍议》,曹建平,江苏省“师陶杯”论文三等奖。
19、《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学方式的转变》,曹建平,南通市优秀论文一等奖。20、《“抗日战争”教学设计》,曹建平,江苏省优秀论文三等奖。
21、《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思考》,张俊,江苏省“师陶杯”二等奖、江苏省教育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江苏省“五四杯”二等奖。
22、《改革历史教材,挽救学科危机》,张俊,江苏省“五四杯”二等奖。⑷优秀公开课类:
1、施炜炜:2003年市“三课”比赛三等奖。
2、施炜炜:2005年市“三课”比赛二等奖(另,开设公开课多次)
3、朱菲菲:2005年开设市示范课。
3、课题研究的结论:
旨在策应新一轮课程改革、进一步促进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的本课题,以凸显校园文化建设为特色,以开发和普及地方文化历史遗产为重点,经过3年多的探索与实验,不仅初步证明本课题研究与实验具有针对性,而且证明了其理论假设的科学性和实践操作的可行性,60多件研究成果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课题研究的实效性。以学生为主体、以历史学科教
学为主阵地、以丰富多彩的班团队会为活动载体,创设“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校园文化育人氛围,以及以骨干教师为核心,以学科组整体联动为特色,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的的科研过程,彰显了本课题研究的模式特征。我们立足于建设先进文化,构建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开掘地方历史文化,凸显中华传统文化,以育人为落脚点,寻找中华文化、地方文化和校园文化三者的最佳融合点,这样的研究思路具有一定的创新价值和实践意义。我们不仅积淀了学校自身的文化,而且初步实现了师生双方的“共赢”,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历史学科的繁荣与发展作出了一份可喜的贡献。
4、思考与展望:
⑴《如皋地方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是一项长期的社会系统工程,决非三、五年的实践就可圆满完成的。有些研究内容,如年级滚动教学的周期性、教学效果评价的量化问题等等,尚需时日进行深入的实验。此外,初、高中教学的衔接问题、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轻视传统历史文化教育的问题、在相当长时期内高考升学率具有强大挤压作用的问题等等,都还没有妥善地解决,有待本课题的延续研究和进一步推广,去寻求历史的解答。
⑵对高、初中学生进行地方历史文化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只有政府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主体,才能综合各方面的社会力量,统筹各种教育资源,为推进素质教育创造必要的条件。如果没有政府做主体,只有一所学校的积极性,就不能调动教育以外的有关资源,形成推进素质教育的合力和良好环境,素质教育就不能落实。“十一五”期间,应从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目标出发,不断修改、完善这一校本教材,力争在全市范围内推广使用,取得更大的教育效益。
(二OO七年五月)
第五篇:中学音乐课程实施研究.结题报告
《中学音乐课程实施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西岗区音乐学科作为国家级实验区,于2001年9月在小学先行启动,在不断实施研究中,进行了大胆的探索,遵循“先实验,后推广”地思路,2003年9月,中学音乐课程教学改革实验研究相继开始了。特选题为“中学音乐新课程实施研究”。
二、实验研究的目标
1 验证出课标与实验教材的适切度
2 探索出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法
3 开发出新的课程资源并应用
4 探索出使教师的科研和教学能力有明显提高的方法与途径。
5 探索出使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学习兴趣有所提高的方法与途径。
三、研究的内容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适切性的研究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方式的研究
3对学生学习音乐发展性评价的研究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四、研究方法
在这一实验研究中,全体教师通过自主学习与集体学习相结合、自主研究与互动研讨相结合、学习研究与实践总结相结合,把课题研究贯穿于培训、教研及教学活动中。实验过程中我们综合运用了
1文献资料法
2经验总结法
3调查法
4行动研究法
五、研究过程
从2003年—2005年,分三个阶段进行。
1.准备阶段(2003年7月至2003年10月):为开展研究做好充分的准备,创设必备的条件。
2.研究阶段(2003年11月至2005年2月):研究前期运用培训、示范等手段,迅速将教师送入实施实验的轨道。实验中期运用培训、交流等手段,有效地将骨干教师和骨干学校引入实验研究的层面。研究后期适时建立规范,使学校在没有外来特定支持的条件下,能独立实施课程,并持续化。
3.总结阶段(2005年3月至2005年9月):全面总结课程实验,提炼研究成果。研究内容之一: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适切性的研究
音乐教学是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材为载体进行的,课程标准和教材与学生的实际是否适切,直接影响课程实验的效果。因此,我们首先对课程标准、教材与学生的适切性进行了研
究。
主要做法如下:
1.比较分析:将新课标与原教学大纲、新教材与原教材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理解课程标准的内涵和教材编者的意图。
2.记教学札记:对照课标、教材与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找出适切与不适切之处,并坚持做教学札记。
3.讨论交流:定期通过座谈会、访谈、研讨等形式,了解实验过程情况,讨论、交流对问题的看法。
4.调查问卷与专题研究::了解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和对研究课题的建议。课标和教材研究小组根据大家提交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专题研究、总结。
通过以上研究已形成《中学音乐教材、课标与学生的适切性研究》。
研究内容之二: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方式的研究
首先是教研方式的改变,带动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
主要做法如下:
(1)比较教研:同一课题的不同教学设计,教师们对照课标,富有创造力的个性设计,便于我们在教研中发现共性的东西和个性的凸现,引发大家的学习和思考,提高了教研的实效性。
(2)联动教研:一是指学校各部门的互动合作。如:培训室举办
课改讲座,问卷调查;科研室在教学理念上的指导,带动全区;二是
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担当教研任务,与教研员、教师联动合作的教
研。
(3)校本教研—区域教研:教研的问题来自基层,解决之后需要回到学校进行实践检验,所以以校为本的研究形式尤为重要,教学的问题从关注自我的教到兼顾学生的学,通过互动研讨解决实际问题并促进教与学方式的改变,也带动了音乐教学方面相对薄弱的学校和个别组。
(4)专题讲座教研
(5)采用中小学联合方式,进行艺术实践教研。
其次是探究体现新课程理念下的学与教方式:
常听到这样一种说法“学生们喜爱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课”,究其原因,除教材有“冗长难懂”的乐曲和“枯燥乏味”的乐理外,还有教学形式乏味单一的原因,扼杀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所以我们在实验中保留教学中有效的方式,尝试新的教与学模式,强调两方面的参与,我们探索出以下几种方式。
(1)将学生的“学”融于教师的“教”的知识互助学习方式:实验中采取把要学习的知识点提前告知学生、让他们搜集相关知识、分批参与到讲授中,教师进行总结和评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使知识的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同时利于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评价。(此方法同样适应一欣赏课的教学)
(2)歌唱教学中教师“弹”、学生“诵”的共同参与学习方式:实验中采取教师弹奏学生的有感情的朗诵,深入体会歌词的文学含义,感受文学艺术美,再随音乐的起伏快慢中深情的朗诵,不仅提高了作品的艺术性同时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全心投入家深对作品的理解,中体
现教与学的共同参与,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3)在歌唱教学中师、生从机械重复的“唱”到全身心的“动”起来的学与教方式;学生对音乐的感受是多方面的,除了唱、听还可以是奏、节奏感受、肢体语言感受等方面,从前机械重复的“唱”虽说进行了知识的强化,但也磨平了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实验中教师的适度的进行歌唱的内容,再精心的设计,如典型节奏的提炼(合声)、与音乐相匹配的舞蹈、运用身体和身边的实物进行打击乐的声势训练等等,只有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让教师和学生 “动”起来,教学才更有效。
(4)欣赏教学中的从单一的“听”到参与“唱”的教学方式;实验中我们通过同一课题的不同教学设计进行实验研究,经过大家的讨论,认为采用欣赏------感受----分析----歌唱-----欣赏------感受-----分析------体会的尝试,体现了“听”和“唱”并重的方法,感受和体会更深刻。
研究内容之三:对学生学习音乐发展性评价的研究
具体做法:
1构建以“全面多元”为主线,采用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过程评价:课堂五分钟个性特色栏目自主答卷+自我个性展示:
终结性评价:“班级音乐会”“强力组合”“智力大考场”从参与及合作的态度中保证了评价的基本底线。
“闪光记录”、“星级评价”激励性评语
在期末用一周的时间允许学生对评价结果不满意进行弥补,-----设满意考:注在每一学期教师留出一周的时间,对评价结果不满意的学生,可以进行弥补,因为我们明白这是学生进步最快的时机,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上进心。
我们提出:合格看基本,优秀看个性。
如,某中学生音乐学习成绩报告单如下:
班级:学生姓名:
项目 成绩 闪光记录
音乐参与 ★★★★★ 舞蹈之星
2005校“十佳歌手”
音乐知识、相关文化知识 优良
音乐技能及能力 一般、须努力
合作与创造 ★★★
从2003年初一新生入学起,对实验班的同学采用这些方法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现将实验班与非实验班的学生的考试成绩用图表的形式进行对比分析:
通过以上的比较分析,我们进行了反思:总结了关于对学生成绩考核评价方式改革的几点优势:评价体现出新的理念:
(1)“公平竞争“评价.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
(2)评价内容,更多地关注学生多方面发展的潜能。
(3)关注的不仅是学习的结果,也关注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对于教师来说,评价提供学生进步和退步的信息,并根据情况,及时做出反馈。评价直接影响教师自己的教学情绪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音乐教学“评价”,“评”是为了激励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只有激发学生对音乐产生爱好与兴趣,学会欣赏音乐、热爱音乐、享受音乐,我们的“评”才是富有“价”值的。我们提出:优秀看个性,合格看基本。
研究内容之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1、开发《大连音乐名人歌曲》
围绕大连著名的音乐人杨洪基、谷建芬、徐沛东、秦咏诚、铁源等为课题的相关歌颂大连的歌曲《大连,我的故乡》、《难忘大连》、《大连,我永远的爱》《旅顺口,我的第二故乡》,成为我们音乐课堂不可缺少的内容,体现地域文化丰富教学内容。
2、家长、身边教师、学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区内学生的家长可能就是各行各业的专家和行家,所以我们挖掘了这一资源丰富课堂教学。目前37中的萨克斯、新华中学的京剧特色表演得到家长的参与指导,在省市多次获奖。家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极大的丰富了课程资源,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提高,达到了家庭学校共同教育的目的。
结合我区的实际情况开发。辽宁省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居住着满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朝鲜族学校就在我们区内,聘她们为师帮助我们搜集许多少数民族的音乐资料和文化,欣赏和演唱身边的少数民族音乐和歌曲,跳少数民族舞蹈,让学生了解更多地了解它乡文化。
3、多媒体网络资源的开发:
(1)课件教学是现代教育中的一种最新方式,在全区内,我们开展了每校选取一个课题,从设计——搜集素材——合作完成的活动,一学期我们完成了13——16册的大部分的教学内容的课件制作,通过区域网、互联网,达到共享的目的。(2)我们利用学校的资源策划和设计了“空中课堂”活动,利用网络基地的优势,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回头看自己的课,既提高了自我又作到了资源利用。(3)区域网络的利用:将教师的教学资源通过区网站上传和下达,作到方便快捷。
六、研究成果
(一)课标与教材、教参是否相适切:现行研究使用的为人音社教材十三册至十六册版的线谱教材,通过全区参与研究的23名教师和区内参与实验的学生的调查中了解,经过两年的研究,得出以下的结论:教材,13-----16册共28个章节,包括音乐欣赏和歌唱两大主要部分。三十一首歌曲中 9首(35/100)适切。三十一首欣赏作品中有7个板块(33/100)适切。部分章节的教材内容被学生和教师们认可、受到欢迎的原因:
1、作为课改的产物,教材结构打破原有的音乐知识的单一主线,注重音乐兴趣的提高,同时考虑学科和学段的特点和发展性,注意与生活和实际有机结合,且有时代气息。如:十三册《行进中的歌》、十四册《难忘岁月》,《春之声》,《轻歌曼舞》等活动板块,加之图文并茂,学生能根据提示理解作品,进行音乐创造,这符合面向全体学生,突出音乐特点的基本理念。有利于教师更好的使用教材。
2、在实际应用中,实践中,我们还是发现就其内容安排来看教材知识的系统性和连续性还
不够理想。课标与教材中个别内容淡化了音乐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及其他值得商榷的细节。如:
(1)音乐教育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各种要素、各种手段作出整体性的反应,表现出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在实验研究中我们没有发现课标和教参中有关指挥方面的目标要求,更没有相关的知识内容,而我们有理由相信作为普通音乐教育的音乐课堂,9年来学生应该能用简单明确的手势象音乐指挥家一样来指挥音乐的一般合唱与小乐队,如果我们的专家和教材的编委们,对我们的学生和普通音乐课堂教育没有了解和缺乏信心,从而使我们的教育培养目标成为残缺不全,我想这不是我们教育的共同培养目标。
(2)十三册《青春舞曲》一课,作品为bA调,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在学习上是存在难度的,而且与前一章的C 调,F调之间缺少知识难易的梯度。学生每每见到五线谱如同天书一般,学生的基础知识没得到解决,就没有达到课标7年级识谱教学目标要求,建议教材编写者进行考虑。
(3)对多元文化的理解,教材这一单元的歌曲《阿伊亚》对于中学生演唱来说难度大,能否换成旋律流畅上口具有非洲地方特点的现代歌曲,如果在学习非洲音乐之前,先安排《亚洲音乐》一单元呢?让学生对相对熟悉的亚洲国家音乐风格,体裁,流派有所了解之后,再进入到比较陌生的非洲音乐的学习,这样就容易理解作品,让学生更好理解多元文化。因此教参涉及的知识需:实用—广泛—全面。
(4)教材提供给教师的材料十分匮乏,教学光盘与教材不符。教参的内容大都是众所周知的常识性知识,远远满足不了学生和教师的需求。如:十三册第一单元中的《1997,天地人交响曲》作品作者谭盾是现代非常有创意的一位作曲家,他不但把民间音乐交响化,还把民间音乐通俗化,他的音乐具有极强的现代意识,如果教师对谭盾和他的作品没有一定的了解,又没有进行教材的深挖掘,只是浏览性的欣赏,那等于没听一样,针对这节课做过这样的实验:上课简单地听了作品中的编钟,童声合唱等,作者及作品没有更多的介绍,结果三周以后,学生再听到这部作品时90/100学生不记得了。
(5)音乐欣赏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教材中欣赏乐曲,新课标提出充分聆听音乐作品,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而我们教材中所选用的乐曲,有的难度较高,学生没有兴趣聆听,如十三册《天山之春》一单元中《褐色的鹅》,这一课难度较高,旋律不易掌握,虽是一首经典具有代表意义的新疆乐曲,但我们音乐课针对的是普通的中学生,不是音乐教师和音乐专业者。难易程度应适合,否则学生会敬尔远之。
作为一线教师在思考、面对新课标、新教材的同时,我们应不断地在自我提高。同时也建议新教材从选材、排版、每册书的知识衔接以及教师配备的参考书都要更系统、更全面、更符合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为终身爱好音乐奠定基础。
(二)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学习素养有所提高
自03年以来,我们从37中初一的二个班的新生作为实验班级,通过摸底调查发现: 初一(4)和初一(12)班共:127人音乐情况的调查分析 :
(1)歌曲演唱能力(初一年为【前】 初二年为【后】)
【前】背唱1-5首:20%,5-10首:31%,15-20首:9%,20首以上:8%
【后】背唱1-5首:25%,5-10首:50%,15-20首:16%,20首:10%
(2)音乐鉴赏能力
A、音乐感受:
【前】令人愉快36%,音乐真美31%,没感受33%
【后】音乐感受:令人愉快46%,音乐真美42%,没感受12%
B、民族与外国音乐
【前】能分辨 19%基本分辨 40%完全不能分辨 31%
【后】能分辨39%基本分辨50%完全不能分辨 11%
(3)欣赏歌曲
【前】能分辨三种唱法10%,基本分辨40%完全不能分辨50%
【后】能分辨三种唱法24%,基本分辨71%完全不能分辨5%
(4)音乐知识技能
A、【前】识线谱:20% 识简谱:67%
B、【后】识线谱:25% 识简谱:75%
C、记得音乐家名 :
【前】一个都不记得18%,记得10个以上9%
【后】一个都不记得2%,记得10个以上78%
(5)能演奏乐器
【前】会一种乐器24%,会二种乐器10%,会三种乐器5%
【后】会一种乐器95%,会二种乐器86%,会三种乐器30%
(6)音乐兴趣与爱好 一生对音乐的需求
【前】永远需要50%,不需要25%,将来从事音乐25%
【后】永远需要75%,不需要1%,将来从事音乐24%
通过实验研究我们发现:学生的音乐素养有了明显的提高。在音乐学习素养 方面,突出的表现在:
1、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大面积提高:在对实验班学生的音乐学习意向调查中,喜欢上课的占全班总数的13%,2005一班的调查中,喜欢上音乐课的增加到70%。
2、大幅度地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理解力和参与能力,如在节奏、节拍、音高、旋律、调式听辨及识谱能力的测试中,有79%----89%的学生回答正确。如对《春江花月夜》、《命运交响曲》等名著有关问题回答,其正确率达92%---98%。
3、音乐评价的全面多元化,让学生看到自己在参加音乐学习后所取得的进步和成绩,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了解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及艺术潜能,把握其进步与发展,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能积极主动地发展。
4、对音乐有兴趣,能爱护及携带音乐书与课堂乐器,能够安静地倾听音乐,能够认真地倾听教师讲课与观看同学的表演,能够自信有表情地参与歌唱,能够认真地参与乐器学习。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提前预习,正在成为学生的一种好的习惯。
5、在课堂中能准确地回答问题,提出自己独特见解的,能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即兴创编活动
一位音乐家曾经说过:“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每一位学生都热爱音乐、享受音乐,在音乐中感悟生活感悟美。我们的教学是有意义的。
(三)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有所提高
课改的成功与否,教师尤为关键。以课改为契机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这是我们 的共同目的,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要点燃一把火,两年来伴随着课改,我们大部分教师迅速成长、成熟,成为市区乃至省级的音乐教学骨干。同时本课题我区的所有教师都参加了研究。我区的黄玉老师正在参与国家级科研课题《审美素质对中学教师影响的实验研究》,26中音乐组的课题《将美育融于学校教育全过程的实验研究》在进行中。
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随着业务的精深而提高。每位教师能生动活泼的组织课堂教学,使我们的音乐课堂少了严肃,枯躁,呆板,多了轻松、愉悦、和谐。在课外活动上每位教师尽心尽力,大显身手。推动了我区音乐教育蓬勃发展.五中 :潘青:学科带头人、区骨干论文获省二等奖、优秀校园三 队活动二等奖、兼职教研员钟声“希望杯”二等奖。
黄玉:2004年大连市评优课《图画展览会》
六中 :刘志平:省市基本功大赛一等李书君奖“希望杯”一等奖
七中 :孙晓航:在课改中崭露头角,“新星杯”一等奖
34中:吕红杰;市级骨干教师、省美育评比二等奖全国课改现场会比赛一等奖,大连市送教下乡课、周小乐;参与与安徽阜新地区的教学交流,获省评优课一等奖
26中:于兰:市评优课一等奖区“希望杯”大赛一等奖大型合唱舞蹈比赛获得殊荣曾新:区骨干教师,“新星杯”一等奖
37中:苗莹:市区基本功一等奖,学生的萨克斯在省多次获奖
71中:陈睿“希望杯”获二等奖,多次大型活动有他们的身影
西 岗:高冰:市骨干、兼职教研员,论文获省二等奖
新 华:周林:凭«青春舞曲»成为大连的唯一代表参加辽宁省课改现 场会的展示。区骨干教师
朱晶“希望杯”二等奖省“基本功”比赛舞蹈二等奖,“新星杯”一 等奖
七、结论
1通过实验我们认为新课标与教材的适切性达到了60%。
2我们研究的评价的方法在教学中是可行的,是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实施新课程的。3通过研究探讨的教学方式和资源有利于新课程倡导的教育理念和目标。
八、问题与思考
1、对于研究的对象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所以评价应当把握好激励和导向的作用使之成为教师和学生发展的动力。
2、教学相长更要强调是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单纯夸大某一方面,都是不科学和违背教育规律的。
3、教师个人聪明才智结合教师的整体实力的提高,是教学研究的前提。
4、形成自上而下管理、组织和目标确立是教育研究提高实效性的关键。
5、社会、家庭、学校及良好的舆论氛围,是推动教育科研进程的推动剂。
6、参与实验的教师教学工作和演出任务教重,力不从心,对参与教师和学生给予人文性的关怀是教育研究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
2008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