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党性修养 做党的放心干部
加强党性修养 做党的放心干部
_____开展五个专题学习活动心得体会
习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好干部要做到 “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治人者必先自治,成人者必先自成”。通过开展五个专题学习活动,我认为,组工干部要当好党员、干部、人才的服务员,必须带头加强党性修养,做让党放心的干部。
一、做人当修身,做有德之人。人无德不立,官无德不为。为官者只有用好的品德修养作保证,做人才有底气,做事才有硬气,做官才有正气,必须不断加强品德修养,塑造纯洁高尚的人格魅力。一是要有立场坚定的信念之德。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决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大事大非面前不含糊,在组织原则性上不动摇,在关键时刻不摇摆。二是要有公道正派的职业之德。要严格按程序选人、凭实绩用人,以公道待人,真正做到褒奖贡献突出的干部,鼓励老实干事的干部,约束投机钻营的干部,惩处贪污腐败的干部,努力营造唯实唯绩唯能的用人导向。三是要有清正廉洁的品行之德。组工干部身居特殊岗位,要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时时处处管住自己的手,管严自己的嘴,管紧自己的腿,不踩“红线”、不越“雷池”、不闯“禁区”。
二、为官当尽职,做有责之人。一个人的工作干得好不好,关键取决于他有没有责任感,能不能一如既往地履行自己的责任。一是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责任意识是干好工作的力量源泉。组工干部对待自己的职责,要像农夫耕种一样,白天干事晚上想事,经常提醒自己:
1进组织部是为了什么?在组织部应该干些什么?在组织部自己又干了些什么?用如履薄冰的责任感和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把问题想在前头,把工作完成在第一时间,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二是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一个有责任的人,不仅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还要有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组织工作政策性、原则性、程序性都很强,容不得一丝疏忽,出不得一点差错。组工干部要牢固树立“组织工作无小事”的意识,时时处处保持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做到“事前三思,事中三顾,事后三省”,力求工作零差错、零失误、零缺陷。三是要有敢于负责的精神。组工干部要把敢于负责当作一种品格来培养,一种精神来追求,一种信念来强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敢于担当,勇于承受。
三、处世当博学,做有才之人。组工干部只有不断读书学习,才能灵活应对组织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出现的新情况,带来的新挑战。一是要多读书。组工干部要多读书,常读书。要从文山会海、应酬交际、家庭琐事中走出来,挤出时间学。要把学习当作一种习惯、一种追求、一种精神需要,锲而不舍地学。既要重点学习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又要广泛学习经济、法律、社会和科技等方面的知识,努力使自己成为熟悉理论的“政策通”、知晓业务的“活字典”、擅长工作的“多面手”。二是要善读书。组工干部要勤于学习,善于思考,敏于实践。坚持把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做到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积累、在积累中提高。坚持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把解决认识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提高理论素养同提高工作水平统一起来,做到知行合一,学用结合。三是要读好书。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社会。读好书相当于倾听智者的谈话,可以受教益。读不好的书,相当于受不好的人的煽动、教唆和蛊惑。读什么样的书对于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
2观和价值观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组工干部要多读坚定理想信念的经典书刊、反映世界大势的最新书刊、提高思想境界的优秀书刊、增强工作能力的专业书刊,达到净化心灵、增强修养、提升能力的目的。
四、干事当务实,做有为之人。组工干部要以“口能言之,身能行之”为比照,做到言行一致,真抓实干。一是要讲实话。讲实话是对领导干部从政的起码要求。要形成这样一种风气,讲假话可耻,就像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使讲假话者无地自容。组工干部讲实话,就是要一是一、二是二,实话实说,实情实报,不说不切实际的大话,不说矫揉造作的虚话,不说模棱两可的胡话,不说盛气凌人的粗话,不说谎报情况的假话。二是要办实事。工作说而不抓,等于没说,抓而不实,等于没抓。组工干部要力戒漂浮,做到脚踏实地,扑下身子干工作,切忌好大喜功,追风赶浪,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祸国殃民的“豆腐渣”工程。三是要求实效。评量一件事情,既要看过程,又要看结果。评价一个干部,既要看他说什么,还要看他做什么。评判一项工作,不仅要看采取了什么形式,更要看取得的实际效果。组工干部想问题、干工作、做事情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利益作为最大的追求,把群众的评价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唯一标尺。以兢兢业业的精神,锲而不舍的态度,迎难而上的勇气,把问题一个一个解决,把事情一桩一桩干好,把工作一件一件做实。
第二篇:做让党放心、让青年满意的团干部(范文模版)
做让党放心、让青年满意的团干部
对年轻干部的成长,我主要谈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关于品格修炼问题;二是关于能力提升问题;三是关于作风养成问题;四是关于成就人生问题。
一、品格修炼:立志、立德、立信
思想有多远,境界就有多高,作为就有多大。古人云:“成大事者必有大境界。”当前,各级党委对青年工作高度重视,党员干部对共青团干部充满期待,人民群众对年轻干部高度关注,这就要求我们年轻干部必须高度重视思想修养,加强品格修炼。
第一,立志以求远。立志,就是要树立远大志向。“人之为事,必先立志以为本。志不立,则不能为得事。”没有远大的志向,就如黑暗中没有明灯一样,永远找不到方向。“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古往今来,凡是有所造就的人,大多胸有大志,如著名诗人杜甫的“语不惊人死不休”,周总理的“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毛主席的“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有句名言:“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邓小平同志在“文革”复出后第一次讲话中也讲:“共产党员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 — 1 —
官。”这是有志之士实现人生价值的座右铭。对年轻干部而言,立志是一种觉悟、一种境界。认清真理,坚持真理,去实现真理,这才叫真正的立志,叫做立大志。在当前,人们看一个年轻干部的志向如何,就是看他是否能把个人的前途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连在一起,把个人的工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连在一起,用远大的志向引领自己的上进心,用伟大的事业激发自己的责任心,立志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身。作为共青团干部,一定要有点“理想主义”,树立远大的理想,“居上而不骄、处下而不忧,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缚,不为权所动,不为欲所惑”。
第二,立德以求尊。做人要讲道德,做官要讲官德,道德是立身之本,政德是从政之基。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对全党同志的谆谆教导。高尚的道德情操,表现出来的是一种非权力因素的影响力,一种不威而严、不令而行的人格魅力,一种宽宏大度、虚怀若谷的胸襟,一种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诚信。年轻干部在走向社会之初、迈上人生旅途之始,要想在仕途上走得稳、走得远,就应该将立德作为从政的必修课。自古以来人们对从政者有着比普通老百姓更高的道德标准和要求,寄希望于从政者成为国人道德行为的楷模。孔子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指出为官从政者的道德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是才的统帅,决定着才的作用和方向;才是德的支撑,影响着德的作用和范围。一
个年轻干部,有德无德,群众看得清清楚楚。无数事实说明,年轻干部如果出问题,主要出在德上。才不够,可以学;德不行,很难补。对团干部而言,立德就要“常修十德”。一要常修忠诚之德。对党忠诚,对共青团事业忠诚,对青年群众忠诚,热爱团的岗位,忠诚履行团的职责。二要常修爱民之德。古人云:“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员干部要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三要常修团结之德。要把团结当作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一种准则、一种形象、一种文化,做到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与同志、与朋友和谐共事,相互支持,真情相牵。四要常修公正之德。“公生明,廉生威”。要以公正树威,使功者赏、过者罚,使君子皆至、小人皆退。五要常修奉献之德。对人民、对事业,坚持不图名、不争誉、不居功、不贪利,视奉献为本份,明知足而常乐。六要常修勤奋之德。“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要克服精神懈怠的危险,善始善终,以夸父追日的精神不断追赶新目标。七要常修务实之德。虚名有损于实学,不可不戒。共青团干部要虚功实做,实功实达。八要常修谦学之德。“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要“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保持谦虚的美德,建“一字之师”之修为。九要常修家庭之德。心怀仁慈,尊老爱幼;心怀尊重,男女平等;心怀关爱,夫妻和睦;心怀怜悯,勤俭持家;心怀他人,邻里团结。十要常修社会之德。一丝一粟,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真正做到一言一行不忘公仆形象,一举一动常思百姓冷
暖。
第三,立信求其功。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凭也。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左传·昭公八年》有一句话叫:“君子之言,信而有规,故怨远于其身;小人之言,僭而无征,故怨咎及之。”《论语·学而》中也有一句话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毛泽东在学生时代曾经写过一篇《商鞅徙木立信论》,文章说:“吾读史至商鞅徙木立信一事,而叹吾国国民之愚也,而叹执政者之煞费苦心也,而叹数千年来民智之不开、国几蹈于沦亡之惨也。”在当时的混乱年代,把社会信用的崩溃、法治秩序的败坏归因于“国民之愚”、“民智未开”具有一定代表性。譬如鲁迅弃医从文,也是因为他觉得需要用文学来唤醒国民。对年轻干部而言,信,就是诚信、公信、威信,是立人之本,齐家之道,为政之法。这也是我们做好党的青年群众工作的根本要求。省委李鸿忠书记把党和群众的关系精辟地概括为“九种关系”,即鱼和水的关系、血和肉的关系、舟与水的关系、种子与土地的关系、末与根的关系、学生与老师的关系、儿女与父母的关系、仆与主的关系、工具和工具使用人的关系。这“九种关系”既是党与群众的关系,也是团与青年的关系。对共青团干部而言,要更好地组织青年、引导青年,必须把立信放在首位。要以言立信。要讲真话、实话、民话,而不要讲空话、大话、套话。毛主席曾经说过:“拜人民为师,这就灵了。”要学会与青年拉家常,说青年愿意听、听得懂的话。诚心征求意见、耐心听取意见、虚心接受意见,— 4 —
进一步密切与青年的关系。要以能立信。美国著名心理学大师拿破仑•希尔博士有句名言:“真正的领导能力来自让人钦佩的人格”。能力就是引力,威信就是民心。能否为老百姓做事、是否有亲民务实的人格魅力,是每一位干部树立威信、取信于民的关键。作为团干部要始终坚持胸怀大局,勤学善谋,勇于实践,不断提升引导青年、组织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年合法权益的能力。要以行立信。多与青年打交道、交朋友,既要“身”入青年,更要“心”入青年,善于运用时尚元素、感情元素、艺术元素,利用青年人喜欢的沟通、交流、聚集和联络方式组织青年,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取信于青年。要以廉立信。法纪有度,人生有评。要始终不越雷池,以廉为镜,树立年轻干部的良好形象。
二、能力提升:博学、笃行、睿思
俗话说得好:关系是泥饭碗,是会碎的;文凭是铁饭碗,是会锈的;能力是金饭碗,是会升值的。年轻干部只有本领比别人大,能力比别人强,素质比别人高,才能担当起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重任。
一是博学之。俗话说:“一日学,一日功,一日不学十日空。”欧阳修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学习之重要可见一斑。团的干部普遍具有较高的学历和文化知识水平,这是我们的优势。但是,学历高不等于素质高,文凭高不代表能力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团干部的工作经历一般较为单一,阅历较浅,经历
复杂政治考验和艰苦环境锻炼较少,自身在知识结构、能力素质等方面存在的一些不足,少数同志不扎实学习,自诩聪明过人,以为灵机一动,照样工作、照样办事、照样开会、照样写文章。这是肤浅的、被动的,只能应付一般性工作。要想成为高水平的领导干部,必须下真功夫学习。要把学习作为个人修养和生活习惯,作为安身立命、履职尽责的内在需求。学习贵在持之以恒,要坚持学习“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没有毕业,只有毕生”的理念,做终身学习型干部。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学习是为了工作,工作也是一种学习,要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要着眼于团的事业发展的现实问题,着眼于新形势下共青团工作的长远发展,学习共青团工作基本知识,学习科技、经济、金融、哲学、历史等各科知识,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做到上懂中央政策、下知社情民意、中间做好结合文章,增强工作的前瞻性、系统性、科学性。要通过锲而不舍地学,持之以恒地学,废寝忘食地学,努力成为理论政策的“专家”、业务工作的“行家”、综合知识的“大家”。
二是笃行之。实践出真知、实干长本领。在实践中锻炼是年轻干部成长的一条必不可少的途径。我们有不少干部是“三门”干部,文化水平高而实践经验较少。实践是所有理论、真知、能力的源泉。理论固然非常重要,但理论离开了实践,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实践不足必须实践补。“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实践是舞台,— 6 —
能展现能力;实践是镜子,能检验能力;实践是熔炉,能锻炼能力。我们一定要带着责任去实践,带着干劲去实践,带着热情去实践,努力到工作一线去显身手,到复杂环境去经风雨,到急难险重任务中去挑重担。要通过实践提高做好党的青年群众工作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把广大青年的力量和智慧凝聚起来,把青年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青年的创造活力激发出来,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党组也会积极创造条件,有计划、分批次把干部选派到党政主干线和基层一线挂职锻炼,在实践中增知识、长才干。
三是睿思之。天天走旧路,一定没进步。李开复博士曾讲过一个观点:思考比传道重要,观点比解惑重要。年轻干部一定要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要把理论学习、社会观察和睿智思考结合起来,在学习的深度上下功夫,在观察的维度上求全面,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正确的思维方法,真正做到多读多想、多谋善断。共青团事业是一个常做常新的事业。做好新形势下的青年群众工作,必须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破除那种只防出错、不求出新,只求保险、不担风险,只循陈规、不探新路,按部就班、亦步亦趋的思维定式,在思路上开拓创新、在举措上常抓常新、在方法上推陈出新。要着眼于当前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应对经济转型带来的新变化,主动适应经济转型和人员流动,创新团的组织格局;积极应对社会变迁带来的新变化,有效引领各种青年自组织,使其成为共青团覆盖青年和影响青年的重要渠道;积极应对民主发展带
来的新变化,在党的指导下积极有序地推进基层团内民主,切实改进工作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的履职能力;积极应对市场化程度日益提高带来的资源配臵模式的新变化,探索科学有效运用好行政资源和社会资源的路径,着力提高整合资源的能力;要积极应对团的工作领域公开化、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的新变化,探索考核评价的新体制,建立团内评价、社会评价和青年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三、作风养成:敬业、务实、担责
作风体现素养、关乎形象、决定事业成败。政治是否可靠、作风是否务实、成长是否健康,是评价团干部的主要标准。团干部队伍的作风主流是好的,应当给予充分肯定。但也必须看到,与党的要求、青年期望、事业发展和治庸问责的目标相比,我们的思想观念、敬业精神、工作作风还有很多不相适应的地方。要按照党放心、青年满意这个总要求,加强作风建设,在青年中作好表率,起好带头作用。
第一,对团的岗位要敬业专业。敬业是一种高尚的品德,是对自己的职业怀着一份热爱、珍惜和敬重,甘愿为之付出和奉献,并获得一种荣誉感和成就感。专业是一种工作标准,是做好本职工作并追求卓越的基础。把敬业精神和专业精神联系在一起,和恪尽职守的职业态度结合在一起,我们的工作就能无往而不胜。共青团是一个朝气蓬勃的组织,共青团的事业是一份充满挑战、让人时刻保持上进心的事业,是一份精神回报丰厚、能够让人产生巨大成就感
— 8 — 的事业。在新的形势下,不断推动团的事业实现新发展,需要我们具备强烈的敬业精神、专业精神和职业化态度,在其位谋其事,沉下心来,把各项工作做得精益求精,抓好团的事业的战略布局和科学推进。不能“只爱岗,不敬业”,把团的岗位当“跳板”,把个人利益臵于团的工作之上。
第二,对青年的服务要坦诚务实。做好青年群众工作,是我们每一位团干部必须履行好的基本职责,也是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有青年才有共青团,有共青团才有团干部。真心实意地为青年服务,既是党的要求,青年的期盼,也是增强团组织吸引力、凝聚力的必然选择。作为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共青团组织和团干部必须植根于青年之中,保持与广大青年的密切联系。团的工作做得好不好,关键在于能不能联系、覆盖、影响和带动广大普通青年,能不能反映他们的利益诉求并帮助解决他们的一些具体问题。我们要防止团的工作精英化、贵族化,不做青年官,要做青年友。不能只同少数优势青年打交道,而不与弱势青年交朋友,不能蜻蜓点水浮在面上与青年沟通,而是要真心实意走进青年与他们交真心、做挚友。联系服务青年的关键是要对青年有感情,做联系人、碰思想的工作。要始终把竭诚服务青年作为团的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满感情、带着真情、怀着热情去做服务人、团结人、凝聚人的工作,在学习上与青年平等交流,在工作中与青年愉快合作,在生活里与青年融洽交心,千方百计在帮助青年成长成才上下功夫,实实
在在地为青年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服务青年不要怕事情小,关键在做得实。上半年,我们开展“三进三访三促”活动,目的就是要将眼睛向下,重心下移,推动团干部沉下身子,深入青年,了解青年,倾听青年呼声,熟知青年疾苦,真当青年朋友,推动机关干部提高素质、转变作风、服务基层。在作风建设上就要像“鸬鹚”那样,沉到水底抓大鱼,不像“鸭子”漂在水上翘起尾巴。
第三,对本职工作要尽职担责。目前,我们面临的任务很重,压力很大,正是考验同志们的工作责任心和职业精神的时候。俗话说,吃亏是福。吃苦耐劳是干好工作的前提,也是提高素质的必然途径。有出息和想有出息的年轻干部,就不怕领导给任务、压担子,不怕干活多、加班多。给任务就是给机会,给任务就是给荣誉,给任务就是给动力。那些一听说加班就发愁,一来任务就叫苦的干部,是不可能有大出息的。吃苦是成长的必然经历,成才是吃苦的可能结果。干部是在干事创业中成长起来的,轻松安逸的生活只能消磨人的斗志。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无所事事、轻轻松松过日子绝对不能在团省委机关形成气候。我们要善于有主次、有条理地安排好工作,有计划、有程序地落实好工作。书记、部长在安排工作时,要突出重点,把握规律。同志们在执行任务时要讲究方法,有条不紊抓落实。不管任务有多重,都不能应付了事,要以克难奋进、战而胜之的信心和勇气,发挥连续作战的好传统,形成刻苦勤奋、求真务实、雷厉风行的优良作风,把部署好的工作坚决彻底地落实好、— 10 —
推进好。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共青团的事业需要一点一滴的工作积累,团干部的成长需要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提高工作水平,培养工作方法,锤炼工作作风。希望同志们在工作中注重细节问题,把小事办好、办实,推动共青团事业的全面发展。
四、激扬人生:奋斗、自律、淡定
对于共青团干部来讲,政治生涯只是万里长征刚刚迈出了一小步,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可能会面临许多困难、压力和考验,如何在漫长的征程中使自己的人生更精彩、工作更有成就呢?
第一,敢于挑战困难树斗志。在人的一生中,事业和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有时迷茫不知所向,有时迷失不知所措,有时迷惑不知所为。干部的成长之路也是充满坎坷和曲折,能够获得成功、笑到最后的,往往都是那些能经受住坎坷、崎岖的考验,能经常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能在曲折中奋力前行的人。大家所熟悉的科学家爱迪生,在发明灯泡的过程中,为了找到耐高温的合适灯丝,经过了1万多次的失败,才取得了成功。1万多次的失败就是1万多个坎坷、崎岖和曲折。如果一遇到失败或挫折就垂头丧气,心灰意冷,从此一蹶不振,甚至走上绝路,那这个人的人生肯定是灰暗、失败的。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经受考验、总结经验教训的过程。我们要常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反思自己面对鲜花
和掌声、挫折和失败,是否做到了胜不骄、败不馁,是否能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我们要保持“一路豪歌向天涯”和“自信人生两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气概,不被当前的困难束缚手脚,勇敢地冲破世俗的樊篱,乐观对待成败得失,及时倒掉鞋里的沙,大踏步向前迈进。
第二,乐于燃烧激情显作为。作为就是业绩,作为就是实干,作为就是机遇。施展才干、有所作为是年轻干部的共同追求。省委李鸿忠书记强调:“湖北跨越发展必以青年为先锋,湖北的振兴崛起必以青年为中坚,湖北发展需要激情必首先以青年为体现,湖北发展目标的实现最终必将落于青年的肩上”。当前,全省上下正在为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和构建“重要战略支点”而努力,生逢其时的共青团干部当然不能袖手旁观,必须以舍我其谁的精神,勇当先锋,敢作敢为,展现新一代青年干部的风采。要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迈与自信,以任劳者任怨、任职者任责、任谋者任作、任事者任议、任为者任过、任绩者任累、任誉者任妒、任得者任失、任仁者任难、任义者任勇的精神,提升精神区位,燃烧青春激情,勇担历史重任,敢当跨越先锋,在党和人民的事业中找定位、求作为,以百倍的信心、千倍的努力,干出实绩,实现人生价值。
第三,勇于抵御诱惑强意志。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的工作视野、生活圈子都变得开阔,也变得复杂。摆在我们面前的会有金钱、美色、权力的诱惑。面对金钱、美色、权利的陷阱,是披荆斩棘,— 12 —
勇往无前,还是误入歧途、迷失方向、不能自拔?这就是一种考验。共青团的工作环境虽然比较单纯,但也不是一泓清水,我们也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我们目前虽然没有太多的权力来分配资源,但不排除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来拉拢、腐蚀。很早之前就有研究表明,职务犯罪年轻化、高学历化日益明显,由以前的“59岁”现象到现在的“39岁”现象、“35岁”现象甚至“26岁”现象,屡见不鲜。像早年的河北国税局局长李真,近期曝光的河南漯河市长吕清海、云南楚雄州长杨红卫等,都是在30岁左右就走上了比较重要的领导岗位,但终究经不住考验滑向了犯罪的深渊。广州市纪委曾经透露过一组数据:31岁—45岁已成为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多发年龄段,广州市在2007年查处的222名违纪违法人员中,31岁—45岁的占48.2%。年轻干部虽然有的不掌握财权、物权,权钱交易等腐败空间不多,但是年轻干部往往会被人当“潜力股”买入。有关部门对行贿人员的调查显示,43.8%的行贿人会对目前虽未掌握大权,但有较好发展前景并可能对自己今后有帮助的年轻干部进行感情投资。因此,我们从现在起,就要养成自觉抵制诱惑的坚定意志。朱熹道“世上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就是说世上没有比人欲更危险的了,许多人因此误了一生。很多贪官污吏开始并不坏,他们的变质就是从抵抗不了诱惑,一步一步趟向犯罪的深渊,甚至走上不归之路。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了大量的神鬼故事,其中有一个规律,一个人品行不端,阳气不足,容易受邪气侵蚀,— 13 —
连鬼都敢欺负;如果阳刚气盛,大义凛然,歪风邪气避而远之。外界的诱惑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但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因、是自身。黄埔军校的大门上挂着一幅对联,写着“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莫入此门”。我们进了党政机关这个大门,就要严守廉洁自律的规定,千万不能在诱惑面前动摇,被“糖衣炮弹”击垮。
第四,自觉敬畏法纪讲原则。有敬畏之心是领导干部的一条非常重要的修炼,是人格修炼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在有些干部没有敬畏之心,在法律面前肆无忌惮,甚至凌驾于法规纪律之上,老子天下第一,这样的干部十有八九会出问题。云南楚雄州长杨红卫,把法律视同儿戏,公然践踏法律。有一个土地违法的项目,被国土资源部通过卫星监测发现并明令停工后,他一意孤行要求“一分钟也不能停”。在他任期之内,违法违规签批的土地总面积高达127平方公里。视党纪国法为儿戏,终究摔了跟头。共青团是年轻干部集中的地方,团干部在同龄人中成长比较快,团干部的一举一动倍受各界关注,要求我们更加自觉用法纪来约束行为,树立形象。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把握好分寸,掌握好合适的度,守住做人做事的底线和原则。要敬畏天道、地道、人道,敬畏法律、权力、地位,敬畏民心、口碑、社会评价,在不同的场合、与不同的对象打交道时,要注意自己的身份和影响,张弛有度,言行得体,于细微之处见精神,小节之处见品格。敬畏意识要从小处着眼,从遵守作息时间、会议纪律等日常规范入手。只有坚持做到慎独慎微慎初,— 14 —
才能保证法律规范和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群众工作纪律在我们身上得到充分的落实。
第五,坦然直面人生能淡定。俗话说,生活是一本书,在这本书里林林总总,异彩纷呈,有精彩,也有无奈,有轰轰烈烈,也有平平淡淡。作为年轻干部,我们的生活阅历还较少,对生活中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有时还难以理性、客观、辩证地去分析和评价。特别是在座的不少同志是80后,出生于改革开放的和平年代,生活中经受的磨砺特别是经受严酷的政治生活考验少,对党内生活,对政府的运行机制和规则,可能缺乏深刻的理解和科学的把握。有的同志自信、自我、个性鲜明,敢于表达,不相信说教,喜欢独立判断,在进入党政机关之前,对这个环境充满好奇和新鲜感,但时间长了特别是当发现社会环境与自己的理想追求、个性特点相去较远时,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消极心态。比如,情绪浮躁、贪图享受、搞庸俗的关系学以及猜疑嫉妒、自以为是、怀才不遇等等。有的同志把个人利益、部门利益、小团体利益,特别是既得利益看得比组织利益还高,动不动就与组织讨价还价,甚至不执行组织的决定。这些心态都是心理不成熟的表现,是年轻干部健康成长的大敌。当这些不好的心态左右我们的思想时,就会出现价值观的偏差,就会出现心理上的误差,就会出现工作上的落差。因此,我们一定要养成平和、淡定的心态,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他人,正确面对自己的选择和所处的环境。一是要正确看待年龄特点。
我们都是年轻人,对年轻人现在往往有三种心态。一种心态是有人认为我们年轻有前途、了不起;第二种有人认为自己年轻怕别人瞧不起;第三是有人认为年龄不大还等得起。这些都是错误的。我们年轻,只是我们的整体优势明显,而个体优势不突出。我们要有信心,不为年龄所困,不为经验所累,不为困难所吓,不能视社会、视仕途为畏途、为独木桥,要有志气、有勇气,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二是要正确地看待自己的出身。出身是谁都不能选择的,我们有的出生农家,有的出生城市,有的家境富裕,有的境际贫寒,有的先天生活优越,有的从小就在艰苦中奋斗,有的人事事顺利,有的人处世艰难,因为出身环境不一样,自然心态也不一样。现在社会流行一种“拼爹、拼钱、拼权”的说法。有人抱怨,干得再好,付出的再多,不如有个好爹妈。这不是一种好的现象。我们不排除少数人会利用一些资源和背景为自己铺垫发展道路,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自己没有一个好爹妈、没有一个好背景而自怨自叹。在共青团工作,我们都处在同一个水平线上,谁走在前面,谁走得更远,靠的是个人德才、工作激情和所创造的业绩。曾国藩曾说过一句话:“君子十人中,八九无依赖”,就是说十个成功的人当中,有八、九个人都是没有人脉关系的,要靠自己去奋斗。我们出身不能选择,但我们的成功可以自己追求。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以优异的成绩来感恩父母、回报社会。三是正确看待进退留转。有的同志比较在意进步的快慢,在意职位的高低,认为提拔快,是成功的象
征,是有本事的体现。有的人提拔慢了,就怨声载道,消极懈怠,认为组织对自己不公,甚至与组织讨价还价。有的人为了达到提拔的目标,不惜采取投机取巧的做法。干部成长进步要靠德才,也要有一定的机遇。德才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组织上自然会给你机遇。我想说的是,干部成长进步,不可能齐步走,也不要把职位看作是人生成败的唯一标准。职位有高低,能力有大小,舞台会不同,但干事创业、服务人民的机会是一样的,工作本身没有贵贱高低之分。作为团干部,我们现在比较早地做到了科级、处级甚至厅级干部,但这并不等于我们的能力、修养、才干就达到了这个职位能力席位标准,只是我们的机会比别人多了点。“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在对待职位问题上,一定要保持平和心态,正确处理好“进”与“退”、“快”与“慢”、“留”与“转”的关系,多一分淡泊,少一分浮躁;多一分从容,少一分冲动。进步快点的同志,不要沾沾自喜,进步慢点的同志,也不要怨天尤人。对绝大多数干部来讲,我们还是殊途同归。组织是最讲公平公正的,不会亏待任何一个干部。希望大家讲正气、走正道、靠努力、凭实绩获得组织的认可和职位上的升迁。
第三篇:加强党性修养 做勤政务实为民的好干部
加强党性修养 做勤政务实为民的好干部
按照县委主要领导指示,现将马永安同志的课件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深刻领会精神实质,自觉抓好贯彻落实。
按照省、市和县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前段时间学习体会,今天,我围绕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五个标准,就加强党性修养,做勤政务实为民的领导干部,同大家进行一些探讨和交流。下面,我讲三个方面:
一、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永葆共产党人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理想信念,是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总闸门”,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和精神追求。习近平谈“三严三实”时,首先提出各级党员干部要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党员干部只有把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结合起来,并在本职工作中创造佳绩,才是对共产主义理想忠诚的表现。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他形象地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精神支柱是政党组织、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和精神状态。“柱弱而屋坏,辅弱而国倾”。如果动摇或丢掉了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在行动上失去了共产主义思想体系的指导,就会目光短浅,思想空虚,缺乏高尚的精神境界,就会有太多的眼前利益,就不能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的东西没有去占领,错误消极的东西就会乘虚而入,甚至会导致思想道德失落,精神支柱崩溃。河北省国税局原局长李真,1962年生,曾是组织上很信任、很有前途的年轻干部。令人惋惜的是,他把权力大小作为衡量自身地位高低的标准,把追求私利作为人生价值的唯一取向,逐渐蜕变为一个政治上的暴发户、经济上的大贪官。李真受贿近1000万元,涉案100人,犯罪情节恶劣,于2003年11月13日被执行死刑。李真在死前忏悔说:“为什么自己从一个年轻有为的领导干部而沦为阶下囚呢?首先是忽视了世界观、人生观的改造,使理想和信念产生了动摇,灵魂受到了腐蚀。”还有近年来,一只只“老虎”、“苍蝇”的落马,都是信仰的危机导致了经济上的贪婪、生活上的腐化,最终走向毁灭。还有极少数党员干部精神空虚,是非不辨,受人蛊惑,竟然不信马列信鬼神,对鬼怪神灵顶礼膜拜。据《明鉴》刊物记载,广州市某局有个领导干部迷信思想严重,在他的办公室里,放着布狮子、布老虎等“镇邪”之物。他到什么地方,凡有寺庙,就烧香磕头。原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徐炳松在问题即将暴露前,遍访当地有名的算命先生,渴望靠巫术的力量化险为夷。有的人轻信、盲从伪科学、反科学的各种谬论,究其根源,是对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背离和抛弃。
少数干部犯错误,从反面警示我们,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的精神支柱,是奋斗的动力,前进的坐标,也同样是我们拒腐防变、永葆先锋队性质和人民公仆本色的根本。总书记指出:“党的干部必须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真诚信仰马克思主义,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要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不动摇。”树立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才能登高望远,胸怀全局,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经受住来自方方面面的考验,才能在重要改革时期,在关键时刻,在突发事件面前,立场坚定方向明,旗帜鲜明不动摇。树立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守住信念长城,人生就有了崇高的目标,就有所追求,就能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和献身精神,具有一往无前的勇气和力量,什么困难都能战胜,什么环境也能适应。
我们的理想信念是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上的。坚定的理想信念,来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来自对人类社会客观发展规模的正确认识和深刻把握。换言之,做为党员干部是否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从很大的程度上说,与他是否有理论素养、理论水平成正比。而理论水平提高的关键在于不断的学习。党中央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这是建设有理想信念、有理论修养、有浩然正气的干部队伍的首要条件。学习是党员干部第一位的政治任务,要通过学习马列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省、州、县委全委会精神,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思想和行动,不断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和党性修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和利益观,始终在政治上保持清醒,始终做到理想信念不动摇,思想不滑坡,精神不懈怠,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纯洁性和先进性。要认真研究改革开放条件下,在不同思想文化激荡的环境中,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特点和规律,积极开辟新途径,把理想信念教育寓于各自实际工作中,引导党员干部补精神之“钙”、筑思想之魂、立道德之范,切实解决好入党为什么、当干部做什么、为后人留下什么的问题,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的问题,释疑解惑,明辨是非,务求实效,不留“死角”。
坚定理想信念,要积极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全身心地投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在自己的岗位上勤奋工作、艰苦奋斗,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坚持身教与言教之先,在实践中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从而坚定自己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党员和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任务,是一辈子的事情。如原天津地委书记刘青山和张子善,是在20世纪30年代初革命处于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加入共产党的,曾奋不顾身地为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斗争。一个因参加农民暴动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入狱后,遭到严刑拷打,丝毫没有屈服;另一个在被捕入狱后,参加过绝食斗争。可是在全国胜利后的和平环境里,两人丢掉了共产主义理性信念,贪污腐化,走向堕落。1952年2
月10日,刘青山、张子善被执行死刑。枪林弹雨,他们闯过来了。在金钱面前,他们倒下去了。当我们入党的时候,曾经面对鲜红的党旗,表明自己的理想信念;当了干部以后,乃至岁月如秋、白了少年头的时候,仍然需要经常地审视和自省自己的理想信念的坚定性,在长期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矫正人生坐标,无论共产主义目标离我们有多远,征途中遇到多少艰难,我们都要始终不渝地努力实践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二、牢记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切实做好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坚如磐石”。在近代中国,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新兴政党,之所以能够领导并完成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它具有鲜明和彻底的人民性,“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与人民群众建立了血肉联系,因而出现了中央苏区扩红时“乡上绝大多数15岁以上的男人都跟队伍走了”和后来淮海战役时“胜利是农民兄弟用小车车轮滚滚推出来”的壮观历史景象。历史和现实证明,强大的力量来自人民,哪一个政党依靠人民,就无往而不胜,就兴旺发达;坚强的战斗力来自人民,哪一个政党充分相信人民,政党就能无坚不摧、马到成功;顽强的生命力来自人民,哪一个政党服务人民,事业就能四季常青、永葆生机。镰刀代表人民,铁锤展示人民,党旗象征人民,共产党把人民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共产党员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党的事业之树才能蓬勃向上、持久永恒。实践证明,无论是过去和现在,许多难题到群众中去就会找到解决的办法,许多困惑到群众中去就会豁然开朗,许多困难到群众中去就会迎刃而解。只要我们善于从人民群众身上汲取营养,就能找到解决矛盾和问题的钥匙。
习近平同志指出,党的干部必须做人民公仆,忠诚于人民,以人民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甘苦为甘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做赢得人心的工作,做什么都是见物不见人,最后是不会成功的。这一论述深刻告诉我们,一个地方要发展,凝聚民心是前提。民心聚,就会形成发展合力,开创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局面;民心散,就会民怨沸腾,大事小事不断,良好的发展环境更无从谈起。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我们党员干部只有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切实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把密切联系群众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擅讲群众话、擅走群众路、擅用群众脑,真正深入群众、融入群众、服务群众,与群众面对面、肩并肩、心贴心,切实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真正做到与群众“感情零距离、沟通零距离、服务零障碍、权益零损害”,才能赢得民心,凝聚民力,推进发展。
(一)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群众路线具体表达。“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核心,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强调了实事求是,要深入基层调研,深入群众学习,集中民意,科学决策,再回归群众贯彻落实。所以说,群众路线的实质,就是代表人民群众,为人民谋利益,就是要执政为民。党章规定,除了群众利益,我们共产党人没有其它特殊利益。人民群众是党员干部的衣食父母,党员干部是人民群众的公仆,只有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自觉把群众当亲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才能与群众凝结成血浓于水的深厚感情,才能推动各项建设事业不断发展。作为党员干部,要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对人民群众充满深厚感情。要全身心地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做、所难、所急、所盼,特别要关注、关心、关爱弱势群体的生活和困难群众的衣食住行,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倾全力解决群众的困难。只有这样,才能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鱼水之情。要在思想上与人民群众融为一体、打成一片,经常到生产一线,走进百姓农家,走进田间地头,通过“面对面”接触,“心贴心”交流,贴近群众,感受百姓生活,体验发展艰辛,与群众拉近距离,真正站在人民群众利益的基点上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要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群众利益无小事”,要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办,及时把教育、就医、住房、交通、生产、致富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办实、办好。使大多数群众成为改革发展的支持力量,相对公平地享有改革发展的实际成果。
(二)要切实维护群众的利益。党的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谋幸福。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既是要求,更是责任。总书记指出,党的干部必须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目前,一些深层次社会矛盾凸显,一些较难解决的问题开始涌现。面对这些矛盾和问题,我们绕不开也躲不过,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我们等不得也拖不起,必须敢于担当,应当主动作为。实际上,大多时候,群众相对集中地诉求,更多的是关乎公平和基本利益的问题,要求并不是很高,关键使我们站在什么角度去认识,带着怎样的感情去对待,运用何种方法去解决。问题解决越早,社会成本就越小。如果我们视而不见、推诿扯皮,就会失去信任、失去民心,进而形成事端,影响稳定。因此,党员干部要认真做好群众的来信来访工作,及时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要变“上访”为“下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解决问题、化解矛盾,重点解决征地拆迁、劳资纠纷、涉农利益、环境保护、涉法涉诉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真正担负起贴心人的责任。要正确引导群众,通过耐心细致地做好沟通解释工作,引导群众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对有合理要求而又暂时无法满足的,向他们说明原因,取得他们的理解;对于不合理的诉求要进行耐心的劝导说服;对有怨气的,做好疏导化解工作,及时解开他们的思想疙瘩,理顺他们的思想情绪;对一些带倾向性的问题和重大问题要及时报告,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决不能回避矛盾、敷衍群众,避免矛盾的不断升级恶化;对有生活困难的,及时问寒问暖,开展扶贫帮困活动,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实现同群众的心理互动,去掉官气、贵气、怨气,带回民情、民意、民心。同时还要看到,无论付出多少努力,我们面临的社会矛盾和问题,都不会在短时间内彻底解决,而且还会有新的矛盾和问题不断涌现,这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经之路。需要我们用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探索,勇于担当,着力解决。
(三)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真心实意为民办事,就要乐于吃苦、只争朝夕、敬业奉献,做到集中精力做事情、一心一意谋发展。要想为民办事,办好事,办成事,就要坚决抵制“四风”问题,破除私心杂念,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牢固树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信念,把促进发展作为着力点、把促进和谐作为着力点、把促进民生作为着力点,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尽职尽责,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把难事办成,让都兰经济社会发展的蓝图变成现实,创造出人民群众满意的业绩。作为党员干部,要坚持把实现个人追求与实现党的奋斗目标、人民利益紧密联系起来,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切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良风气。特别是要着力整治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切实以治庸提能力、以治懒增效率、以治散正风气、以治奢树威信。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牢固树立“慢不得”、“粗不得”、“浮不得”的执政理念,老老实实做人,勤奋踏实做事,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投到抓落实中,重实际、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用“辛苦指数”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以转变作风的实效化解群众怨气,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要在掌握实情上下功夫,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切实了解基层的真实情况,认真解决群众最关心的收入、住房、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切实做到权为民作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在真抓实干上下功夫,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身先士卒、靠前指挥,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各项工作,着力在经济体制改革、特色产业发展、六大园区建设、民生民计改善、社会和谐稳定、民族团结进步上取得明显成效。要在开拓创新上下功夫,解放思想,大胆探索,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出新举措,始终以奋发向上,一往无前的精神状态,以刻苦钻研,勇于攀登的坚强意志,以时不我待,毫不懈怠的责任意识,切实推动科学发展,切实改善民生,努力让广大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生活的更加幸福安康。
在这里,按照教育实践活动要突出问题导向的要求,就县级领导、部门、乡镇、村两委和基层党员干部在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同时,具体抓些什么工作谈几点看法:
我们县级干部中,还存在有些同志不重视学习,个人能力素质提高慢,面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拿不出解决问题的对策。甚至个别同志下到基层,凭借个人理解和认识,不准确传达上级精神,给工作带来被动。转变干部作风,先从学风抓起,转变学风的主要措施是建立健全学习机制,要继续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强化集中学习与自学制度,建立述学评测制
度,使学习成为对领导干部的刚性要求,有效解决干部不真学、不深学、没有时间精力学、没有动力学的问题,使干部通过学习提升能力素质,真正做到“问策能对,遇事能办”。
有的同志深入基层时间少,即便下基层也存在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的现象,联系基层不密切、服务群众不到位,主动性差,与基层的距离远,对群众的感情淡,对基层的实情了解少,能为基层解决具体困难的就更少。其原因主要是存在官僚主义的不良倾向,为民意识不强,对群众感情淡漠。要结合教育实践活动,推行领导干部定期蹲点工作调研制度,在基层“零距离”开展工作,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感情。建立为民办实事承诺制、跟踪督查制和定期通报制度,把干部为民办实事制度化、经常化,把领导干部为民解忧、为民办事的情况纳入到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体系,不断增强干部为民办实事的责任意识。
县直各部门中,一些机关单位还存在找人难、办事拖拉、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的问题,“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部门干部管理松散,考勤等干部管理基本制度没有很好地落实,群众办事找不到人、没有人管。要认真组织实施好教育实践活动,对“四风”问题来一次彻底的大排查,力争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让群众看到机关干部队伍的新变化、新气象。要加快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加强基层公共服务、便民服务设施建设,扎实推行“一站式”、“一条龙”服务。制定完善并严格落实机关工作制度,重点是干部考勤、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和责任追究等五项制度,规范机关办事行为,提高办事效率。建立健全便民服务制度,在服务窗口单位整合审批资源、设立便民服务大厅、优化服务流程,制定完善办事指南、服务承诺、全程代理、限时办结等制度,切实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要重点抓好调研决策、执行落实、为民服务、惠民富民“四项能力提升工程”和办好一批服务民生的实事好事、打造一批“升级版”的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一批“美丽乡村”、健全完善一批长效机制等“七个一”活动。以此为平台,做好产业结构调整、重大项目建设、改善民生民计、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等重点工作,特别是要抓好当前的企业开工复产、春耕备耕、重点项目争取、招商引资、城镇管理、环境整治、安全生产、敏感节点维稳等工作,确保教育实践成果体现在改善发展环境上、体现在推动经济平稳增长上、体现在促进社会大局稳定上,做到活动和工作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要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主动为基层排忧解难,提供更多、更好服务,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赢得人心。各窗口单位要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宣传引导,把教育实践活动与中心各项工作任务紧密结合起来,以服务群众为立足点,努力做到服务再优化、自身再强化;要以办事效率增质提速为着力点,对工作流程进行再梳理,进一步完善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制度,努力在服务群众实效上下功夫,不断提升行政服务水平,用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成果来检验活动的成效。
乡镇一级还存在个别干部精神状态不好,思想空虚,精神萎靡,贪图安逸,喜好玩乐,不思进取,在工作态度上,逃避责任,避重就轻,敷衍塞责,得过且过。其原因主要是
存在享乐主义倾向,忽视以至放松自身建设, 特别是思想建设,使一些干部思想意识上出现了滑坡,党性观念、组织观念和纪律观念淡薄,理想淡漠,放弃追求, 丧失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干部艰苦奋斗精神教育有所忽略,致使一些干部缺乏对艰苦奋斗精神的正确认识,淡忘了艰苦奋斗精神,在生活上追求舒适享乐,在工作上贪图安逸清闲,时间一长,滋长了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情绪。要有针对性的加强干部教育,使广大干部树立正确的享乐观。在用人方面重用艰苦奋斗的领导干部,不让老实人吃亏。完善和落实各项监督制度,加大惩戒力度,促使党政领导干部树立廉洁从政、克己奉公的职业精神,进一步强化执行力。同时,乡镇一级要自觉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要本着对都兰发展全局高度负责的态度,增强“坐不住”的紧迫感和“要干好”的责任感,保持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活力,提高工作标准,把主要的心思和精力用在谋划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上。二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群众的实际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情于民,把群众关注的收入、安全、公平、环境等问题,作为我们工作中的重点和突破口,真正做到民有所盼、我有所应。必须把抓大事和做“小事”有机结合起来。既要以大的气魄、大的视野、大的思路谋发展、保民生、促稳定,在更大的范围、更宽的领域为老百姓办更多、更好的实事;也要从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柴米油盐等生活小事抓起,扎实做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每项工作。三是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想问题、做决策,要有目标、有重点。明确主攻方向,分清轻重缓急,集中精力保重点、破难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全局工作。当前大家就是要认真落实全县“两会”和农村工作会议的各项安排部署,分解落实到岗位工作目标、工作安排上,集中精力,全力以赴,确保完成。
村“三委”班子中,还存在一些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班子凝聚力、战斗力不强;威信不高、办法不多;不乏得过且过、混日子的班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是交流沟通少,“三委”成员之间不够团结。一些村“三委”成员之间平时缺乏交流沟通,既不能充分发挥全体干部的聪明才智,又不利于干部之间的团结和整体工作的开展。二是村务财务公开少,监委会作用发挥不明显。一些村不同程度地存在村务财务管理不规范,重要工作没有通过“三委”会集中决策,村务财务公开不到位,不能坚持定期公开。三是创新意识不强,整体工作思路不够清晰。一些班子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没有从本村实际出发,制定出一套符合实际的工作规划、村规民约,整体工作思路不够清晰。下一步,要对存在突出问题的后进“三委”班子尽快加以整顿,并以今年村级换届选举为契机,选强配好村级班子。进一步规范村务财务管理,加强及时公开村级财务村务内容,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让群众充分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引导各村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等自治制度,弥补村级事务管理的空白,确保村里大事、小事都有人来管,大事、小事都有章可循。
乡村干部处于服务群众的第一线,是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团结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的基础力量。要认真落实村干部“坐班制”和包村干部驻村制,常走访、实交心,听取村民心声、反馈群众困难、收集工作意见建议。要结合村情实际明确发展的主导产业,做到因地制宜,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商则商,力争使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农民都能选择一种致富模式,每个村培育形成一品或几品。特别要注意的是,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是农牧民,目的是促进农牧民致富增收、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我们基层组织的作用就是引导、宣传、扶持、服务。在确立主导产业、选择致富模式、合作社作用发挥、土地草场流转、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一定要从维护群众利益角度出发,以农民自愿为原则,尊重农民的意愿,充分吸收群众的意见,做联系群众的“亲情官”。要把学好用好政策和法律法规作为基本素养、基本要求,懂政策、知法规,为群众释疑解惑。在处理各种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敏感社会问题时,一定要把政策要求和具体内容向群众讲清楚,把有关法律规定向群众讲清楚,把对群众的切身利益讲清楚,求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做服务群众的“明白官”。要做到公私分明、克己奉公、严格自律,行得正、走得端,在政策的落实过程中,要注意从实际出发,切忌不顾实际,感情用事,随意“拍脑袋”;切忌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满脑点子不往正处用。特别是对一些群众关心、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如粮食直补、生态奖补等惠民政策,执行中要一杆子插到底,不能打折扣,更不能变调走样,真正把上级的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到实处,做群众公认的“清正官”。
农牧区党员中,还存在只顾过自己的小日子,不管村民发展的现象。其原因主要是很多农牧区党员虽然明白自己肩负的光荣使命,但他们不能及时转变角色,为群众办实事、奉献村社的意识没有树立起来,进而没有发挥好带头人的作用。作为农牧区发展的领头雁,党员应该肩负起带头致富的重任。大家都知道,农牧民要富裕,带动是关键,典型引领是核心。作为广大基层党员,要以身作则,率先实践,积极出村进城,学习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要把学之所思、学之所获、学之所得传授给农牧民,推广应用农牧业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切实增加农牧民的收入。要紧盯市场走向,带头发展特色产业,拓宽销售渠道,以自身的增收致富带动村民共同富裕。
三、秉公用权,廉洁从政,切实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使命,决定了党员干部清正廉洁是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的基本要求,是每一个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为官之基、从政之要。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清醒的认识到,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而不是谋取个人私利的工具。只有紧紧围绕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这个根本问题,牢固树立宗旨意识,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纵观历朝历代,统治阶级由盛而衰最终走向灭亡,无不始于吏治的腐败。唐代诗人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道:“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诛秦者,秦也,非天下也。”一个政权的兴衰,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自身,政治腐败了,民心涣散了,垮台是必然的。世界上许多大党老党先后丧失执政地位,有的甚至走向灭亡,尽管各自的原因很复杂,但放松执政党自身建设,导致党风不正、腐败滋生、失去民众支持是最重要的原
因。党员干部清正廉洁的形象,本身就是一种力量,他能凝聚人心、激励斗志;反之,腐败的风气则会涣散人心、丧失民心。因此,在我们党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切实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大力倡导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的良好风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总书记指出:“党的干部必须勤勉敬业,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精益求精,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党的干部必须敬畏权力、管好权力、慎用权力,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保持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权既为民所赋,当为民所用,这是党员干部的为政之德,也是最根本的党性修养。因此,党员干部要以“三严三实”(即: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来要求和对照自己。长修为政之德,坚持权为民所用。
(一)秉公用权依法办事。权力是人民赋予的重任,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责任。习近平指出:“作为党的干部,就是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只有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作风问题都与公私问题有联系,都与公款、公权有关系。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领导干部必须时刻清楚这一点,做到公私分明、克己奉公、严格自律。”党员干部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忘记手中的权力凝聚着党组织的信任和人民的重托。要有一种如履薄冰的感觉,对权力“思之足以为戒”,对钱财“思之足以为戒”,对名利“思之足以为戒”,不汲汲(ji)于功名,不惜惜于富贵,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可以吃天下难吃的饭,适应于天下最卑微的工作)。一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增强拒腐防变能力。要加强政治学习,认真开展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党的优良传统教育、党纪条规教育和从政道德教育,打牢思想政治基础,坚守思想道德防线,正确处理好做官与做人、地位与作为、公与私等关系,经受住各种诱惑和考验。二要秉公用权。率先垂范为群众掌好权,以身作则,公道正派,廉洁从政。让权力置于阳光之下运行,不搞权力寻租,不谋一己私利,最大限度地运用权力造福于民。三要自觉遵守《党章》、《廉政准则》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其他相关规定;严格落实中央《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关于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约法三章”,以及省、州、县委的一系列规定,带头坚持厉行节约、勤俭办事,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制度,严格落实各项节约措施,精打细算,严格把关,削减一切不必要的开支,真正把有限的资金资源、财力物力用在刀刃上,用在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上。四要依法办事。坚持依法行政,干工作、谋发展以法律为准绳,不违法违规操作,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不失职、渎职,不消极作为。坚守法纪政策底线,令行禁止,不与民争利。
(二)塑造高尚的人格。人格的力量是巨大的。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党员干部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言行一致,用人格的力量影响群众。人格力量从何而来?一是做人要正。做人做一世,做官做一时;做人做一辈子,做官
做一阵子。要先做人后做官,做人是做官的基础。作家箫军说过一句很有哲理的话:“好人不见得是好官,但好官却必须首先是好人;没有一流的人品作底子,从政肯定要跌跤子。”但凡失败都是做人的失败。为此,党员干部必须具有德才兼备的品格,有德无才贻误事业,有才无德会毁掉事业,德才兼备才能开创事业。德好,形象好,就能产生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二是从政要勤。为官一任,当造福一方。当一任领导,兴一方经济,建一方文明,富一方百姓。党员干部不管职务高低、能力大小,最重要的是立足自己的岗位,尽自己的能力,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为事业献出自己的一切。那种不愿奉献、积极钻营、祈求官运亨通者,最多只能得逞一时,终究会被人民所唾弃。只有那种把事业摆在第一位,踏踏实实做事,始终保持一种老黄牛精神的人,才能在人民群众心目中永远矗(chu)立高大形象,成为推动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的源泉。三是为官要廉。公生明,廉生威。廉洁从政本身就是一种人格力量,谁廉政,谁就有主动权、发言权,群众就信服、拥护。党员干部要陶冶高尚道德情操,培养健康生活情趣,审慎对待社会交往。要正确处理友情、亲情,做到恋情不为情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要把好初始关、小节关、亲情关、交友关、节庆关,算好政治账、经济账、名誉账、家庭账、自由账、健康账。坚持原则,不该办的事情坚决不办、不该拿的东西坚决不拿,不该去的地方坚决不去,始终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四是作风要硬。党的作风问题就是党的形象问题,作风不硬,形象就好不了,就必然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当前,我们正处在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种矛盾和困难相互交织.发扬好的作风,就是要有迎难而上、攻坚破难的精神,敢于抓难的、敢于碰硬的、敢于治乱的,带头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以硬的作风、铁的手腕来落实硬任务。党员干部只有自身作风过硬,才能出战斗力,才能抓落实、促发展、保稳定。
吸纳民意民主决策。人民群众是知识的海洋、智慧的宝库,是党员干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所以党员干部定政策、作决策、上项目、抓工作时,必须多听听群众怎么看、怎么想,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避免决策不当引发社会矛盾。要把扩大群众参与决策贯彻到决策的整个过程中,鼓励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决策形成的过程,凡涉及公众利益的重大决策、改革措施和重大事项,都要先进行公示和听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充分吸纳群众合理化建议,不断修改和完善措施方案,达到科学决策利民施政的目的。
(四)自觉接受监督。权力是一把双刃剑,缺乏监督的权力容易产生腐败,没有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我们党历来强调,党员干部要接受监督,共产党员要接受监督。邓小平同志说过:“要领导得好,就要不断地克服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就要受监督,就要扩大党和国家的民主”,如果我们不受监督,“就要脱离群众,犯大错误”。加强监督和自觉接受监督,既是党员干部保持公仆本色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权为民所用的重要保证。作为领导干部必须要自觉接受监督,严格遵守监督制度,常照照镜子,时刻检查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断完善自己,保证权力正确有效行使。要按照“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要求,完善行政管理体制,推进党务、政务、村务公开,实施“阳光工程”,给人民群众以更多、更大的知情权。权力的运作透明了,各方面的监督到位了,才能及时听到群众的呼声,减少决策、办事的片面性,真正维护好人民的利益。
“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欲流之远,必浚其源”(要求树木长得繁茂,必然要巩固它的根本;要河水流得长远,必然要疏通它的源泉)。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力倡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树立了榜样。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积极参与、扎实推进,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起磅礴力量。谢谢大家!
第四篇:让党放心 让群众满意
“欲政之速行也,莫善乎以身先之”。领导干部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既是受教育者也是组织者,应当在带头学习、带头查摆问题、带头搞好整改的同时,自觉加强党性锻炼,提高自身素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努力做到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强化党的意识。一要坚定理想信念。在关键时刻和各种风浪中经受住考验,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站稳党的立场,做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二要对党绝对忠诚。应该把自己的一言一行与党的事业联系起来,与党同心同德,以实际行动为党的形象增光添彩。三要增强组织观念。坚持民主集中制,在重大问题上不搞个人说了算,坚持按组织程序办事,自觉遵守党的组织纪律,自觉维护党的团结,保证政令畅通。四要自觉参加组织生活。坚持过好组织生活,经常开展认真的而不是敷衍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自觉而主动地加强党性修养。五要正确看待成绩、名利和地位。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摆正个人与组织、个人职业与党的事业、尽党员之责与尽岗位职责的关系,时刻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竭尽全力为党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树牢为民理念。执政理念决定着执政的性质和方向。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从本质上阐明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价值取向。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领导干部都要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始终牢记造福百姓的职责,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我们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提出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要求,在全市机关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联百企、驻千村、进万家、解民忧、受教育、促发展”的主题实践活动,使许多困难企业得到帮扶、贫困家庭和困难群众得到帮助,许多“包驻村”成为党员领导干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地,成为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课堂。塑造良好形象。良好的形象是执政党的威信所系、魅力所在。一要树立奋力争先的形象。目标就是方向,目标就是动力。矢志不渝地追求一流的目标,奋力争上游,应成为每个领导干部的准则。唯有比学赶超、干事创业,工作才有动力、才能上水平。二要树立求真务实的形象。重实际、说实话、干实事、求实效,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坚决不搞沽名钓誉、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把上级决策部署同本地本部门实际结合起来,把现实与可能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三要树立公正廉明的形象。党员领导干部不仅要经得起大是大非、大风大浪的考验,也要经得起小事小节的考验,做到小事小节中见形象、显品格。纠正自身问题。勇于追求真理、修正错误,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一个重要标志。毛泽东同志说过:“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准备坚持真理,因为任何真理都是符合于人民利益的;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准备修正错误,因为任何错误都是不符合于人民利益的。”党员领导干部担子重、责任大,能不能经常地看到自己的缺点、正视自己的不足,反映着思想境界的高低,也是对党性觉悟的检验。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领导干部都要经常审视自己,自觉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建议,深刻分析问题产生的思想根源,明确整改方向,落实改进措施。领导干部自我教育搞得越好,解决自身问题越自觉,在群众中的威信就越高。要勇于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讲党性,讲原则,积极开展自我批评,真诚地听取意见,虚心地接受批评,做到大气、大度,诚心、交心,在解决自身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
第五篇:做组织放心、干部信任、人民满意的组织部长
以王彦生为镜、为尺、为标杆,全国各级组织部长表示
做组织放心、干部信任、人民满意的组织部长
本报记者 《 人民日报 》(2009年12月12日 05 版)
【核心阅读】
一段时间来,随着王彦生先进事迹的广为传诵,全国组工干部特别是各级组织部长,纷纷表示要以王彦生为镜、为尺、为标杆、为榜样,对照先进找差距,鞭策自己定目标,争做让组织放心、干部信任、群众满意的组工干部、组织部长
“全国优秀组织工作干部”、“太行之子”王彦生,用行动和生命阐释了公道正派、甘为人梯、知足淡欲、执政为民的组工精神。他的事迹感人肺腑,他的品行令人敬仰,他的精神催人奋进。
坚守组工干部的政治品质:坚持原则、公道正派
“做人要有准则,做事要讲原则。”组织部长就要像王彦生那样坚持原则、公道正派,当好党的干部制度和用人原则的“守门员”
梁滨(河北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彦生最令人钦佩之处就是“做人有准则,做事有原则”,从不拿组织原则做任何交易。学习王彦生,就要始终恪守党的干部制度和用人原则,不为金钱所惑,不为权势所屈,不为威胁所惧,不为人情所累,敢于给好人说好话、给坏人说坏话,不让正派人、老实人吃亏,不让别有用心的人钻空子,通过正确执行干部路线,把党的形象树在群众心坎上。
高云(江苏省仪征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学习王彦生的高贵品质,就要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保持良好的政治操守,从我做起、以身作则。带头做党性原则的坚强捍卫者,敢说真话、敢挑重担,敢于同不正之风坚决斗争,不搞无原则的“和稀泥”,确保组织工作的公信力。
王启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彦生同志说组织原则不是任意交换的筹码。对我们基层组织部长来说,就是要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敢于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严格按照政策办事,自觉抵制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真正做到公道正派用人,用公道正派的人,为党和人民选好干部、用好人。
刘晓梅(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区委常委、组织部长):组工干部是管理干部的干部,更要强调原则性,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名干部。要像王彦生同志那样,选任干部做到“三不让三坚持”:不让综合素质高的人吃亏、不让干实事的人吃亏、不让老实人吃亏,坚持在一线培养干部、坚持在一线锻炼干部、坚持在一线提拔干部,这样才能赢得干部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沈钦坤(福建省漳州市龙文区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彦生坚持为事业选人、为发展选人,推荐提拔的数百名干部没有一个“带病上岗”的。我们作为组织部长,就要坚持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选人,不任人唯亲,使那些“跑关系、走后门”的人没有机会;任人唯贤,使那些品行好、作风实、实绩突出的干部得到提拔重用。
董卫民(湖北省十堰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公道正派是组工干部的立身之本、为人之道、处事之基。学习王彦生,就要增强做好组织工作的原则性和战斗性,敢于同一切不良风气作斗争,坚持在原则和标准面前,毫不含糊,寸步不让,敢唱“黑脸”当包公;在亲友面前,敢于“六亲不认”,不为关系所累、私情所困,用铁的手腕、铁的作风去求取公道正派、公平正义,真正做到铁面无私,正气凛然。
杨建华(山东省寿光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长):王彦生是一位有原则的组织部长,他用自己的行为诠释了“原则”的深刻含义。作为基层组织部长,要像王彦生同志一样坚持公道正派的好作风,时时谨记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给的,必须为党和人民服务,真正做到唯才是举、唯贤是用,遇到“说情风”、“公关战”干扰时,要敢于顶住压力,甘于忍受委屈,绝不拿组织原则做交易、送人情,贻误党和人民的事业。
龙刚(云南省金平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彦生做人做得直,做事过得硬。他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公道正派、坚持原则。对不符合干部政策和规定的事,不管是领导说情、上级打招呼,还是有人恶言威胁,都不为所动。“组织原则不是任意交换的筹码”要成为每名组工干部特别是组织部长的座右铭。
李忠盛(青海省都兰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组织部长学习王彦生,首先要明白手中“用人权”为谁所用,要勇于在执行条例规章上较“真”,敢于在坚持原则上碰“硬”,顶住上级、人情、金钱等压力和诱惑,堵死各种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的邪门歪路。
李明生(甘肃省武威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彦生虽推荐干部无数,但从没有人提前从他那里得到提拔的“口风”。组织部长就要像彦生那样,把对党的忠诚和党性原则融进血液里,严禁“跑风漏气”、封官许愿,严格遵守“十严禁”纪律规定,时刻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以实际行动建树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
恪尽组织部长的职业操守:知人善任、甘为人梯
“选人用人事关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用好一个人,会激励一大片;选错一个人,会挫伤一群人,我们的肩头有万千责任啊”。组织部长就要像王彦生那样知人善任、甘为人梯,当好优秀干部成长进步的“铺路石”
陈平(河北省邯郸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作为彦生故里的组工干部,我们必须当好践行彦生精神的先行者。组织部长就要像彦生那样把选贤任能作为天职,甘做优秀干部成长的“铺路石”,把心思用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选贤任能上来,着力提高组工干部知人善任、凝心聚力的能力,为科学发展、社会和谐选准干部、配好班子,把组织优势最大限度地转化为发展优势。
杨华昌(贵州省毕节地委委员、组织部长):“内心除了感恩,就是凭党性凭良心干好本职工作”,王彦生生前的一句心灵独白,揭示了他作为共产党人所具备的时代风范的深层根源。作为一名组织部长,就要把那些真正为人民谋福祉、对群众有感情的好干部选拔出来。真正让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
付岳君(湖南华容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彦生考察干部于细微处、于无形中、于平常时,对干部的情况总是了解得很透。作为一名组织部长,就要增强知人善任、选贤任能的基本功,练就一双“火眼金睛”,看准人、选对人,把真正关心人民群众的优秀干部举荐到合适的岗位上,为他们发挥作用创造好的条件。
杜海林(河北省曲周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作为彦生同志在曲周的继任者,我将以他为镜,自觉把为党的事业选好人、用好人作为首要职责,给干成事者以舞台、让实干者受重用、使老实人不吃亏,引导广大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务实、干事、为民。
李明(河南省驻马店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选好人、用好人是我们组工干部肩负的最大责任,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提高满意度和树形象应在这方面狠下功夫。
周新群(湖北省黄梅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彦生不仅举贤任能,对不称职的干部也会采取组织措施,但绝不是简单处理了事,而是帮助他们认识问题、改正错误、迎头赶上。我们应学习他细心关爱干部的精神,把干部工作做得更细、更扎实、更到位,更加有效地激发干部的工作热情。
弘扬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淡泊名利、清正廉洁
幸福感的大小取决于欲望的高低。组织部长就要像王彦生那样淡泊名利、清正廉洁,当好“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排头兵”
沈红光(上海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作为一个基层的组工干部,王彦生同志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却能于细微处见精神,平凡中见伟大,在他身上集中展现了组工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优良品质。王彦生同志是一面镜子,每一名组工干部都应该学彦生、像彦生,真正把王彦生的“血液”和“灵魂”融入到自身建设当中,使王彦生的优秀品质在组工干部队伍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孙新华(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彦生是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人,他身上有太多我们看得见、摸得着、想得到、值得学、可以学、能够学、学得了的东西。要成为一个像王彦生一样的“好人”,不仅对党忠诚,忠于职守,还要认真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在家做敬老爱幼、家庭和睦的好居民,在社会上做遵纪守法、热心公益的好公民,在生活上做勤俭节约、从严律己的好模范,增强组织部长的人格魅力。
徐大聪(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彦生同志两次推让提职的机会,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从他身上我看到了一个基层组织部长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权力观。组织部长要像王彦生那样,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做到有权不搞特权,有权不谋私利,不争名,不争利,在个人升迁上不搞“近水楼台先得月”。
李文起(北京市石景山区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彦生从不涉足灯红酒绿,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学习。组工干部作表率,首先要做刻苦学习的表率、情趣健康的表率、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表率。
张志生(辽宁省灯塔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要向王彦生同志学习,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做到与党同心、与人民同向、与时代同步;进一步加强道德修养,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利;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多想新点子,创出新路子,做出新业绩;进一步改进思想作风,深入基层、服务群众,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尽职尽责;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干净干事。
张志祥(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委常委、组织部长):作为彦生的继任者,更要像他那样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对组织以忠心,对群众以爱心,对老人以孝心,对朋友以诚心,努力成为彦生精神的“传承者”、改革创新的“开拓者”、履职尽责的“实干家”、公正廉洁的“表率人”。
曹力卓(黑龙江省黑河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彦生总是把公与私分得清清楚楚,一生生活俭朴,虽没有给后人留下万贯家财,却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名利面前,他得意淡然,失意坦然;在待遇面前,从不刻意要求,从不与人攀比。组织部长就要自觉承继他的良好风范,淡泊名利,克己奉公,知足淡欲,始终牢记“两个务必”,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做一个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好干部。
永葆领导干部的公仆情怀:牢记宗旨、执政为民
“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组织部长就要像王彦生那样牢记宗旨、执政为民,当好对民负责、为民谋利的“孺子牛”
黄燕明(吉林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彦生同志的一生闪耀着“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作为组工干部,就要兢兢业业,从最平常、最平凡的事做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对人民群众的深深赤子情。要把“组织部长下基层”作为长期的、经常的工作,多深入基层,多了解群众的所困、所难、所怨、所盼,找准组织工作服务人民群众的切入点,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利益,不断提高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程绍毅(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每名领导干部的手机都有“收件箱”,有的用来发信息,交流感情,有的甚至用来装“荤段子”等,开心娱乐……王彦生的手机里,却密密麻麻地保存着孤寡老人的生日、给五保户送补贴的时间、生活困难党员情况、承诺给百姓办的实事等上百条提示信息,他把手机“收件箱”建成了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百宝箱”!学习王彦生,就是要学习他“心里只有群众、唯独没有他自己”的高尚精神,永葆“人民利益至上”的公仆情怀,做到“知民之所思、察民之所虑、帮民之所需”,用毕生精力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用实际行动履行党员干部的神圣职责。
温继平(天津市河东区委常委、组织部长):你对群众有多真,群众对你就有多亲。组织工作怎样让群众满意,王彦生同志以自己的言行做了最好的诠释。学习王彦生,要与开展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相结合,建立健全组工干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机制,用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切实提高组织工作的群众满意度。
张明星(山西省临汾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学习王彦生,要务求在取得实效上下功夫。要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建设、作风建设,大力推进“组织部长下基层、破难解困促发展”活动,像王彦生那样,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以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实际行动赢得群众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