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幼儿常规教育的体会[★]

时间:2019-05-12 17:42: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对幼儿常规教育的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对幼儿常规教育的体会》。

第一篇:浅谈对幼儿常规教育的体会

浅谈对幼儿常规教育的体会

【摘要】良好的常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需要持之以恒,需要预先思考,每次仔细地提出要求,需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这样才能避免一些不良行为的出现,杜绝类似情况的反复出现。在尊重幼儿的同时,需要运用适当的方式方法来加强幼儿的常规教育。学前教育是人的一生中的启蒙教育,在教育中,要重视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及时发现、正确引导幼儿的创造性火花。幼儿因其好动、好玩、好奇.对周围事物,对这个世界充满了疑问,常常带着为什么、会怎样等问题参与到各种活动之中。因此,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潜能,大力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成为教师当前的重要任务。详细说明了如何在尊重幼儿、加强幼儿常规教育的前提下对幼儿的进行长效培养。

【关键词】幼儿常规教育规则

【关键词】语言活动幼儿创造性思维

所谓常规,是指沿袭下来经常使用的“规矩”。“规矩”即是一定的标准、法则或习惯。幼儿园的常规是在幼儿园保教工作过程中沿袭下来的幼儿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经常使用的标准、法则或习惯。幼儿同的常规教育则是指教师根据社会的要求和幼儿发展的特点、需要,以这些标准、法则或习惯为教育内容对幼儿施行教育的过程。

一、目前常规教育中出现的偏差现象

长期以来,由于在教育理念、方法及途径上的偏差,在幼儿常规教育上存在这样的现象:

1.规则内容的成人化。即无论是社会行为规则,还是班级日常行为规范都是南成人制定的,孩子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和无条什的服从者,教师不考虑幼儿的实际需要,单纯根据权威的意志和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来制定标准,导致班级生活规则的繁冗累积,尤其在许多生活活动怕细节上也充满了大量不必要的规定,结果使幼儿的活动处处受到限制。

2.规则教育的形式化,即教师既不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又不考虑知识之间的整体性,片面地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宣讲规则,使规则流于形式,结果是幼儿的认知和行为脱节。

3、规则执行的他律性。即否认孩子也可以在一定的社会生活和共同生活中适应、内化、形成规则意识,而只是以教师的裁判和纪律的约束来训练孩子,导致幼儿的主体意识和行为受到压制。

凡此种种不仅没能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反而造成了孩子对规则的无所适从,更甚者还引起了孩子的抵触情绪,引发了师生间的对抗,背离了教育的初衷。

二、如何让常规教育出现良性循环

为了切实管理好孩子们的生活,贯彻实施《幼儿园建构式课程》的理念,真正体现“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角”,又是“社会建构者”的“以儿童为本”的思想,我们依据 社会的要求,结合我国幼儿实际,制定了一系列的生活常规,并引导幼儿根据日常活动的需要,自己确定规则,并在类似情境中不断巩固,而形成稳定的行为规则。这种常规具有自律的性质。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幼儿既要理解和遵守他律常规,更要生成和遵守自律常规。无论是何种性质的常规,教师都必须以尊重幼儿为前提。在制定和执行常规的过程中了解并尊重幼儿合理的需要以及个性特征,让幼儿从他律走向自律,并且学会讨论制定规则。

1、有了良好的生活常规,能够让孩子对环境产生信任与安全感。

常规的设计是为了让孩子们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应该怎样做。例如:希望孩子做到离开座位时要把椅子靠近桌子里,那就要让孩子了解到,如果椅子不靠近桌子里,很可能让别人走路时撞到椅子而受伤,而且教室也会变得很小,那样让人看了也不整齐。只有让孩子了解常规的意义,能够真正地认同常规,并且能够切实遵守,这样才能顺地进行每一天的活动。

2、常规既然制定了,就要贯彻执行。

在学校里,我们该用什么心态、什么方式维持班上的常规呢?在执行常规时,老师的态度如何,孩子的感受义是什么?当孩子做出违反常规的举动时,我们该先想想,是什么原因让孩子无法遵守常规。是孩子忘记了?孩子不懂?还是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上的差异?有时也要换个角度想一想,不一定问题都出在孩子身上。什么时间进行什么活动,活动中应达到什么要求,哪些事情应该做,哪些事情不应该做,做事要采取什么方式等等这样的要求,就是幼儿园的常规或纪律。

3、常规除了能维持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外,还能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

例如班上的常规是“在教室里不跑步、要慢走”,可是偏偏许多孩子都喜欢在教室里横冲直撞。这时老师就要考虑到是不是教室空间太宽阔了?教室就好像运动场一样,暗示着孩子跑步。针对这种情况,我便告诉孩子们“在教室,我们都是轻轻地走的,尽量不打扰别人”如此来用正面的语言代替负面的语言,效果大不一样。又如:课间的洗手问题,教师左叮咛右嘱咐,说了千遍万遍,可收到的效果就是不大,每天都有幼儿因为水池太滑而跌跟头,甚至有的孩子额头上竞摔出了一个包。究其原因,发觉是老师的督促工作做得不够。可是问题又来了,老师照顺到水池这边的幼儿又照顾不到教室里的孩子。于是我们便让孩子们在解小便洗手时集体排队一起去,然后再集体排队一起回来,可是这样却造成了不要解小便的孩子要跟集体跑一趟和互相等待的现象。对此,我们便采取让孩子当“小老师”的措施,即当孩子们去水池时,请一名幼儿专门在那边看着有没有人玩水,是不是洗过手后手上的水在水池

里甩干的,喝过豆浆洗茶杯的水是不是倒在水池里等等。实践证明,这个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一份工作在做之前,老师总不忘示范给孩子看。同样,常规也是如此,不能只讲,还要做给孩子看。因为,幼儿园的孩子模仿能力是非常强的。

三、常规教育应该渗透着对幼儿的思维的启迪

如何开启幼儿的思维是幼儿常规教育的重要内容。如果有了争取而有效的启迪方法,孩子的人生可能会收益匪浅。在实践中我们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对孩子进行思维品质的培养。

1、利用文学作品,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

文学作品为幼儿提供全面的语言学习机会,在学习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包含了从理解到表达、从模仿到创造、从接受到运用的过程。文学作品中的仿编、续编、改编活动,有助于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学习诗歌《小熊过桥》后,我引导孩子们进行浯言形式的转换,将诗歌改编成故事,孩子们经过创造性的想象和构思,编出了各种不同情节的故事:有的讲小熊智斗1人灰狼,有的讲小熊过桥买东西,还有的小朋友把小熊过桥的整个过程仔细地描绘出来。一首短短的诗歌,经过孩子们的加工,变成了一个情节丰富的故事,充分发展了孩子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2、在讲述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讲述活动为幼儿提供的是一种正式的语言运用的场合,能培养幼儿清楚地、连贯地在集体场合表述自己见解的能力。如在讲述活动《吃吃、编编、讲讲》中,我为幼儿准备了各种山楂饼,然后向幼儿提出问题:“这些山楂像什么?”孩子们充分展开想象,有的说像皮球,有的说像橘子„„我让幼儿咬了一口山楂,看看剩下的部分又像什么?最后,我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想象编一个好听的故事。在整个活动中,给予幼儿操作、交流、想象的空间,孩子们在轻松的活动中,创造力、思维力、表达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3、活动与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谈话是种语言表达和思维结合的活动,是幼儿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活动。为此,我有意识、有目的的在谈话活动中对幼儿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如在谈话活动《地球公公喜炊谁》中,我首先让幼儿了解环境污染的来源和危害,然后让幼儿讨论地球公公喜欢和不喜欢的各种做法,并让幼儿提出各种保护环境的措施。由于幼儿目的性较明确,加上老师的鼓励和启示,孩于们的思维非常活跃。有的说:“我们发明一种没有废气的汽车,就可以减少空气的污染了。”有的说:“我发明 一种水管,工厂里排除的污水经过这条水管就会变回干争的水了。”虽然孩子们的想法有点离奇,但却证明幼儿会运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和

水平去想问题的。在实践中,我发现孩子们的思维开阔了,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培养幼儿思维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老师就像园丁,孩子就像种子。园丁为种子准备一个完整、符合种子需求的环境,让种子藉以发展它生命的潜能。我们一定要站在尊重幼儿,有利于幼儿童远发展的角度上去认识常规教育,并调动一切有利因素,才能收到实质胜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龙安,品德与教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9年版

[2]吴庆元,学会创新,海天出版社.2002年版

[3]唐淑,幼儿园课程研究与实践2003年版

[4]朱家雄,幼儿园课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第二篇:浅谈尊重幼儿、加强幼儿常规教育的体会

浅谈尊重幼儿、加强幼儿常规教育的体会

所谓常规,是指沿袭下来经常使用的“规矩”。“规矩”即是一定的标准、法则或习惯。幼儿园的常规是在幼儿园保教工作过程中沿袭下来的幼儿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经常使用的标准、法则或习惯。幼儿园的常规教育则是指教师根据社会的要求和幼儿发展的特点、需要,以这些标准、法则或习惯为教育内容对幼儿施行教育的过程。

长期以来,由于在教育理念、方法及途径上的偏差,在幼儿常规教育上存在这样的现象:规则内容的成人化。即无论是社会行为规则,还是班级日常行为规范都是由成人制定的,孩子只是被动地接受者和无条件地服从者,教师不考虑幼儿的实际需要,单纯根据权威的意志和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来制定标准,导致班级生活规则的繁冗累积,尤其在许多生活活动的细节上也充满了大量不必要的规定,结果使幼儿的活动处处受到限制。

规则教育的形式化。即教师既不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又不考虑知识之间的整体性,片面地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宣讲规则,使规则流于形式,结果是幼儿的认知和行为脱节;

规则执行的他律性。即否认孩子也可以在一定的社会生活和共同生活中适应、内化、形成规则意识,而只是以教师的裁判和纪律的约束来训练孩子,导致幼儿的主体意识和行为受到压制。

凡此种种不仅没能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反而造成了孩子对规则的无所适从,更甚者还引起了孩子的抵触情绪,引发了师生间的对抗,背离了教育的初衷。

为了切实管理好孩子们的一日生活,贯彻我园实施的《幼儿园建构式课程》的理念,真正体现“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角”,又是社会建构者的“以儿童为本”的思想,我们依据社会的要求,结合我园幼儿实际,制定了一系列的生活常规,并引导幼儿根据日常活动的需要,自己确定规则,并在类似情境中不断巩固,而形成稳定的行为规则。这种常规具有自律的性质。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幼儿既要理解和遵守他律常规,更要生成和遵守自律常规。无论是何种性质的常规,教师都必须以尊重幼儿为前提。在制定和执行常规的过程中了解并尊重幼儿合理的需要以及个性特征,让幼儿从他律走向自律,并且学会讨论制定规则。

有了良好的生活常规,能够让孩子对环境产生信任与安全感。常规的设计是为了让孩子们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应该怎样做。例如:希望孩子做到离开座位时要把椅子靠近桌子里,那就要让孩子了解到,如果椅子不靠近桌子里,很可能让别人走路时撞到椅子而受伤,而且教室也会变得很小,那样让人看了也不整齐。只有让孩子了解常规的意义,能够真正地认同常规,并且能够切实遵守,这样才能顺畅地进行每一天的活动。

常规既然订了,就要贯彻执行。在学校里,我们该用什么心态,什么方式维持班上的常规呢?当老师在执行常规时,老师的态度如何,孩子的感受又是什么?当孩子做出违反常规的举动时,我们该先想想,是什么原因让孩子无法遵守常规。是孩子忘记了?是孩子不懂?还是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上的差异?有时也要换个角度想一想,不一定问题都出在孩子身上。什么时间进行什么活动,活动中应达到什么要求,哪些事情应该做,哪些事情不应该做,做事要采取什么方式等等这样的要求,就是幼儿园的常规或纪律。

常规除了能维持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外,还能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例如班上的常规是“在教室里不跑步、要慢走”,可是偏偏许多孩子都喜欢在教室里横冲直撞。这时老师就要考虑到是不是教室空间太宽阔了?教室就好像运动场一样,暗示着孩子赶快跑步,针对这种情况,我便告诉孩子们“在教室,我们都是轻轻地走的,尽量不打扰别人”如此一来用正面的语言代替负面的语言,效果大不一样。又如:课间的洗手问题,教师左叮咛右嘱咐,说了千遍万遍,可收到的效果就是不大,每天都有幼儿因为水池太滑而跌跟头,甚至有的孩子额头上竟摔出了一个包,究其原因,发觉是老师的督促工作做得不够。可是问题又来了,老师照顾到水池这边的幼儿又照顾不到教室里的孩子呀!于是我们便让孩子们在解小便洗手时集体排队一起去,然后再集体排队一起回来,可是这样却造成了不要解小便的孩子要跟集体跑一趟和互相等待的现象。对此,我们便采取让孩子当“小老师”的措施,即当孩子们去水池时,请一名幼儿专门在那边看着有没有人玩水,是不是洗过手后手上的水在水池里甩干的,喝过豆浆洗茶杯的水是不是倒在水池里等等。实践证明,这个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一份工作在做之前,老师总不忘示范给孩子看。同样,常规也是如此,不能只用讲的,还要做给孩子看!因为,幼儿园的孩子模仿能力是非常强的。

老师就像园丁,孩子就像种子!园丁为种子准备一个完整、符合种子需求的环境,让种子藉以发展它生命的潜能。我们一定要站在尊重幼儿,有利于幼儿长远发展的角度上去认识常规教育,并调动一切有利因素,才能收到实质性的效果。

第三篇:如何对幼儿进行一日常规教育

如何对幼儿进行一日常规教育

常规教育就是幼儿必须遵守的日常生活规则。它是幼儿园为了使幼儿的生活内容丰富而有规律,调动幼儿在一日生活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自主性和独立性而采取的措施。通过常规教育可以让幼儿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以及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以及不应该怎样做。同时也有利于老师的工作,以保证教育的一致性和一贯性。那如何对幼儿进行一日常规教育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利用幼儿模仿能力,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

班级里活泼、好动的幼儿较多,这一部分幼儿虽然性格开朗、爱说、爱跳,给班级带来了生气,但同时又由于他们好动,不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在某些常规行为习惯养成上较欠缺。例如:我要求幼儿每次离开桌子前都要把小椅子轻轻推到桌子下面,可总是有许多孩子顺手把椅子一推,使桌子、椅子互相碰撞,发出很大的响声,根本没有达到“轻轻”的要求,我强调了多次,效果也不是很好。我就利用幼儿时期模仿能力特别强这个特点,每次都拿一把小椅子用很夸张的动作轻轻把它推到桌子下面并且嘴里还要说一声:轻轻,然后才让幼儿放小椅子。人们常说:孩子是教师的一面镜子,有什么样的老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老师的一言一行就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慢慢地,班里再也没有出现乱放、乱推小椅子的现象,幼儿都是很自觉地用夸张的动作轻轻把椅子推到桌子下面。还有不随手扔垃圾、和幼儿说话也要讲礼貌等等细节都是如此,要求孩子做到的,老师首先做到,要求孩子不做的,老师一定首先不做。

二、采用榜样激励,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

榜样激励法是指对幼儿的良好品行和行为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巩固一日常规的教育方法。幼儿时期虽然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但他们对来自教师的表扬和鼓励是非常重视的,因此我利用幼儿的这种上进心理需求,及时肯定幼儿的良好一日常规,特别是对能够自觉遵循常规的幼儿要及时表扬和鼓励,这样就可以使幼儿对正确的行为而获得的正面强化刺激而使其固化下来,而逐渐养成良好的常规。例如:放学前幼儿整理衣物时间,当我发现心悦小朋友在帮其他幼儿拉拉链时,我会说:“你们看,心悦不但自己的事情能自己很快做完,而且还能帮助别人。” 经我这么一说,其他的孩子穿衣服的速度也加快了,而且还会互相帮助。在生活中,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细小进步,他们表现出一点点进步的苗头,就应该给予适时适度的表扬,千万不要觉得就这么点小事根本就不值得表扬。比如:孩子在回答问题时,按照老师的要求用完整的话语回答出来了,我们就要及时给予表扬。可以用一个小粘贴、一句表扬的话语,甚至是一个眼神,一个拥抱或举起你的大拇指等等。通过表扬鼓励,孩子们的一日常规就会慢慢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三、使用随机的提醒与指导,对幼儿进行一日常规教育

由于幼儿年龄小,自控能力弱,在遵守常规方面还需教师不断地、随机地提醒与指导。

例如:早晨幼儿来园后,会脱下外套放到衣帽柜里,这时候,虽然孩子入园时间很短,老师忙着接待家长、幼儿,但即使再忙也要及时检查幼儿的叠放衣服情况,也不能忽视幼儿来园时的常规教育,做最有说服力地常规教育。同样,在入厕,喝水、上下楼梯、玩玩具时都会发现幼儿之间是否友爱、是否讲文明礼貌,对公物是否爱护,对成人劳动是否尊重等,老师都要做到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问题。

四、家园共育,对幼儿进行一日常规教育

做好家园共育是培养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之一。有的幼儿在家里一个样儿,在幼儿园又是一个样儿。这样,对幼儿的身心发展也是不利的。因此,教师要向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在家的情况,并把幼儿园在此方面的教育目标、内容、方法、通过家园练习册、家长开放日或来园、离园接孩子的时候与家长取得沟通。孩子就像是一辆车,而幼儿园和家长就是车的两个轮子,如果只是幼儿园的这一个轮子使劲,车子照样在原地打转,只有两个轮子同时用力,进行家园共同配合,做到目标一致,才能让孩子的常规教育得到持续发展。

好的一日常规是组织好一日生活的重要保证,是幼儿园集体生活的需要,也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发展。因此,幼儿园一日常规的培养是不可忽视的。但一日常规不是一天二天就能做好的,重要的是贵在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当你对孩子们付出十分的耐心和爱心的时候,孩子们自然会听你的话,一日常规管理就会迎韧而解。

第四篇:小班幼儿常规教育

一切从“心”开始——小班幼儿班级常规管理之我见

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带有明显的目的性、组织性和协调性。这些活动的安排对幼儿的身心和谐、健康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从幼儿个体需要来看,特别是对于小班幼儿,良好的常规可以使幼儿生活具有合理的节奏,既能使神经系统得到有益的调节,促进身体健康,又能使幼儿积极愉快地参加各种活动,从而受到更为全面的教育,还有利于培养幼儿自我服务的生活能力,为幼儿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小班班级管理中,从“心”开始,让幼儿成为学习、生活和管理的主人,形成良好的班风班貌,从而使班级成为幼儿全面发展的有力保证。

一、“爱心”——常规管理的奠基石

对于年龄小的小班幼儿来说,充满爱的班级氛围对孩子的常规形成十分重要。这个“爱心”中包括各方面的爱。只有给予孩子爱,孩子才会因为你的爱而感动,从而去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

1、理智关爱

当我们给幼儿爱护和关心,使师幼之间充满融融爱意时,我们爱幼儿的情感必须是理智的,应善于把这种爱渗透当教育活动和日常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去,做到爱中有教,严中有爱,从而使每个孩子都感受到老师是爱他的、喜欢他的,感受到老师的亲切。

2、全面关爱

幼儿年龄小,不善于交往,我们可以主动亲近幼儿。课上,从教态到语气都要十分真挚而亲切,使幼儿感受到母爱般的温暖,课下,要主动接近幼儿,爱抚幼儿,给他们讲故事。要真心体贴幼儿,既要关心幼儿的教育问题,还要注重幼儿的养护问题。从睡眠、起床到用餐、喝水,都要事事关注,事事细心,还要随时观察幼儿的身体健康状况。这些看似婆婆妈妈的小事,正能够体现出幼儿园教师母爱般的师爱。

3、人格关爱

我们要把幼儿当作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如平时和幼儿讲话时可蹲下来,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在一般人看来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正是这件小事体现了教师的一种观念,一种尊重幼儿,和幼儿建立平等关系的观念。

4、科学关爱。

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及运用移情训练的方法帮助幼儿认识善恶美丑,以科学的教育思想塑造幼儿美好的心灵,并注意引导幼儿建立友好合作的同伴关系。让孩子们在老师、保育员的关爱之下,逐步养成了一日活动常规。

二.“童心”——常规管理的双刃剑

孩子的心灵是一方最纯净的沃土,孩子的世界是一个充满了“真、善、美”的童话。我们应该走进童心,了解孩子内心世界。游戏是孩子最喜爱的活动方式之一,尝试把常规管理与多种游戏方式结合起来,可以让孩子在玩中培养常规,在玩中养成习惯

第五篇:幼儿礼仪教育体会

让礼仪教育开启孩子幸福的一生

----听中央教科所礼仪教育专家余航老师讲座有感

今天下午,孩子所在的幼儿园——呈贡二幼邀请大班的孩子家长参加了一次有意义的家长培训,我有幸参加并聆听了中央教科所礼仪教育专家余航老师为家长们做的以《如何开启孩子幸福的一生》为题的讲座,听后很有感触。

余老师的讲座以中华传统礼仪教育为主线,强调了以“习惯培养”为主的礼仪教育对于孩子的一生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通过具体事例,阐述只有让孩子从小学会“自律”与“尊重”,才能真正开启孩子幸福的一生。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对一个人来讲,礼仪是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讲,礼仪是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我国自古就有“不学礼,无以立”的说法,书香门第以“诗礼传家”为荣,平民大众也把“知书达礼”视为有学识、有教养的标准,要求女子们努力做到。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人,必定有良好的文明修养,这样的人,会被人尊重,受人欢迎,从心理学上讲,被众人接纳的程度高,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打开局面,发展事业。而当孩子懂得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他就会被别人接纳,受大家欢迎,就会有很多的朋友,而这些朋友又会间接或直接地给他带来相应的发展机会,从而让孩子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与人交往、处事的能力。心里学家约翰戈特曼的研究也显示,那些懂得礼节、礼貌的孩子,其身心会更加健康,而且会关心他人、更富有同情心,朋友更多,学习成绩也更好。由此可见,孩子进行礼仪教育也是提高学习成绩的一种途径。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在不断强调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和特长培养的同时,也丢掉了一些传统的美德,忽略了对孩子进行礼仪、规则的教育与训练。我也是搞教育工作的,自己非常清楚当前我们的教育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及社会大环境的冲击,对知识技能的训练力度高于习惯培养,甚至忽视社会公德教育!对于“德育”的缺失与无力,我也对我们的教育方式感到万分担忧,过度的智力开发真的能营造和谐社会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我一直秉持着“成人比成才重要”的教育理念,在工作中不断践行“习惯培养高于一切”的教育方式,因此,对于余老师的观点我非常赞同。

学前期幼儿,他们的可塑性极强,能够敏锐地接受外界的各种信息,因而也是了解社会、学习各种行为规则的理想时期,更是礼仪等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在幼儿时期,孩子喜欢模仿成人的行为,这时开始进行礼仪启蒙教育,有助于促进幼儿社会化的进程,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和整个人生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尤其是对幼儿的个性、社会性及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而且幼儿期幼儿的可塑性大,容易养成各种习惯,成人如注意从小培养幼儿文明礼仪,幼儿将终身受益,如果在这个时期忽视了对幼儿礼仪教育,长大要改就困难了。俗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因此要让幼儿成为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人,使幼儿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和自信的人生,早期的引导和教育尤为重要。

孩子的礼貌行为来自对父母与成人的学习和模仿,所以培养孩子讲礼貌必须由家长做起,家庭是孩子的礼仪教育的主阵地。“孩子的心灵就像是一张白纸”孩子这一张“白纸”画的好还是坏,父母在日常生活当中,起了相当重要的地位。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的礼仪教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也不能临时突击,而是需要日常生活中长期地培养与引导。家长要严格要求自己,尊重老

人,每天早晨起来向老人请安问好,孩子自然会敬重爷爷奶奶,对爷爷奶奶有礼貌。父母平日在家中,无论自己是否喜爱看书,也最好把书捧在手上,养成孩子爱看书的习惯。孝敬老人,不说粗语,做到以身作则„„如此种种, 持之以恒,像余老师说的:从知道到做到,从做到到做好,从做好到持久做好,相信一定能让礼仪教育开启孩子幸福的一生!

再次感谢二幼的老师为我们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

二〇一一年九月二十二日

下载浅谈对幼儿常规教育的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对幼儿常规教育的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幼儿常规教育的心得

    幼儿常规教育的心得 俗话说得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幼儿良好的常规教育是要从幼儿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即从细小处开始,从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做起。这里提到的常规其实是......

    幼儿园幼儿常规教育随笔

    幼儿园幼儿常规教育随笔 幼儿园幼儿常规教育随笔1 一次刚下课,孩子们都在喝水入厕。我收拾好教具,正想去倒杯水喝,只听到“乒乒乓乓”一阵响,紧接着传来孩子跌倒后的哭声。我回......

    幼儿暑假安全常规教育

    幼儿暑假安全常规教育 尊敬的家长: 孩子们为期近两个月的寒假生活即将开始,让孩子渡过一个愉快的假期,首先要确保孩子们的安全、健康。以下“幼儿寒假安全常规教育”请家长仔细......

    对小班幼儿进行常规教育的经验总结[5篇]

    对小班幼儿进行常规教育的经验总结小班阶段是幼儿园的开始阶段。在这个阶段,孩子的可塑性大,模仿性强,对一切事物感到新鲜好奇。而常规教育的培养则关系到孩子以后的各项学习和......

    幼儿园常规教育的体会(范文)

    幼儿常规教育的体会 常规有两种解释,是一直沿袭下来经常实行的规矩。说起常规,经常会想到“规矩”,难免会让人想到成人化的一些规则、行为。幼儿园的常规是在幼儿园保教工作过......

    学习兴化市幼儿常规管理条例的体会(精选)

    学习《兴化市幼儿园常规管理基本要求》心得体会通过对《幼儿园常规管理基本要求》的认真学习,我更加感觉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就个人的学习经过,谈谈学习心得。 了解幼儿园工作......

    对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的几点体会

    对教学管理工作的几点体会 青川一中景少波 一、教学管理者的地位和作用 教务处是学校教学管理的核心部门,是学校管理的中枢神经;教务主任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具体组织者、领导者,......

    关于幼儿一日常规教育的自查报告

    关于幼儿一日常规教育的自查报告 南海镇中心幼儿园 幼儿园各项活动顺利、有序的开展离不开科学合理的一日常规活动。幼儿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习惯的培养,教师的长远发展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