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音乐萦绕在孩子的心五篇

时间:2019-05-12 17:54: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让音乐萦绕在孩子的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让音乐萦绕在孩子的心》。

第一篇:让音乐萦绕在孩子的心

省学会三等奖

让音乐教育“活”起来

肖 琳张红卫

摘要:音乐是一门艺术,它以有组织的音乐为形式,以丰富的感情为内容,把人们带到特定的情境中去,催人联想,发人深思,给人精神力量,引导人们热爱生活,向往美好的未来,激励人、鼓舞人驶进高尚的境界。但是目前,幼儿音乐教育仍然侧重于“双基”教学,在音乐教学中较注重培养幼儿学唱歌,学乐器的能力,忽略了对孩子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使我们的孩子感到音乐课较为枯燥,对幼儿的个性发展及创造力的培养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在音乐欣赏教育中进行探索性的策略研究,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自信心和创造意识,达到整体提高幼儿素质的目的关键词:“活”教 音乐 感受力

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作为提高幼儿素质的重要学科,是对幼儿进行美育发展的重要手段,它内容丰富,包括唱歌、音乐欣赏、音乐活动(音乐游戏、舞蹈、律动)等,功能齐全:其一可以让幼儿感知空间方位。幼儿根据音乐的旋律线产生了自身运动的韵律线,即手、脚、身段的上下、左右、前后等不同的位置变化。另外,在音乐游戏和舞蹈这个群体活动中,也能更好的发展幼儿的空间方位感知,如个体与个体的位置变化、组与组的队形变换;其二可以使幼儿增强节奏感。音乐教育可以让幼儿在活动中亲自感受到音乐中的动与静、长与短、强与弱,体会音乐节奏的魅力;其三可以促进幼儿的动作协调发展。幼儿在进行有节奏的身体动作时,通过学习各种动作,使大脑神经控制动作的能力和保持平衡的能力有所发展,幼儿音乐脑(右半球)的经常活动还可促进大脑左半球的活动,加强左右两半球的联系,为智力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其四可以充分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幼儿在进行内容丰富的音乐活动时,有很多机会需要运用想象进行创造。如:在舞蹈中,幼儿“闻乐而思”,灵敏地感知特定的时间、空间的各种情态,把音响转化为形象,然后在头脑中反映出种种栩栩如生的形象和情节。因此,音乐教育是显露孩子个性、爱好、能力的最好途径。

幼儿园的孩子们,有意识控制自己的能力较差,具有好动不好静、注意力易转移、抽象思维还未完全起步、形象思维和无意注意占优势的特点。所以,幼儿教师应该在音乐教学中运用讲故事、做游戏、即兴表演等各种“活”的形式来充分调动幼儿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它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从而使他们想学、爱学、肯学。而要做到这些,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近距离,引起情感共鸣

一堂音乐课的成功与否,主要看教师与幼儿之间配合得是否默契。若想达到教学效果,就必须在双方之间架起相互沟通的桥梁。如何保证桥梁的正常沟通,让幼儿能够积极地、住动地参与到活动之中,我认为关键是教师要“童化”自己,拉近和孩子们之间的距离,“以童心唤童趣”。幼儿园的孩子由于年龄的特点,对那些抽象、平板的讲述是很难产生兴趣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用生动、形象的体态语言来进行授课,通过灵活的眼神、活泼的语气、夸张的动作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以此来缩短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显得特别重要。比如:在教音乐游戏《猫捉老鼠》时,老师创设夜晚黑漆漆、静悄悄、月亮当空照的情境,和孩子一起扮演角色,让幼儿在这种情境中去倾听、去欣赏音乐,马上能感受到“晚上老鼠贼溜溜,偷偷摸摸地出来偷东西吃,小猫看见了轻轻地出来捉住它”的情景。幼儿在游戏中兴趣盎然,较好地把握了音乐所要表现的意境。久而久之,孩子们很自然地就会对老师产生一种亲切感和信赖感,喜欢和老师交流,愿意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同时,他们就会把对老师的这种感情迁移到对老师所担任的音乐课的学习上,逐渐对音乐产生了兴趣,并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这就是所谓的“亲其师而信其道”。对此,我深有体会,因为在我小的时候,喜欢哪个老师,就特别喜欢他教授的课,并且这门成绩也就最优秀。

二、设意境,提高歌曲表达力

唱歌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在音乐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歌唱也是表现情感的好工具,但对大多数幼儿来说,通常却只是一种机械性的背唱。因此,让人听起来觉得干巴巴的,没有情感色彩。孩子们在开始学唱时还有点样子,可等一段时间再去听他们唱时,一首优美歌曲就面目全非了。那么,如何培养幼儿对歌曲的表达能力呢?

首先是述故事,引发兴趣。歌词,是音乐的一种文学形式,虽词语不多、篇幅短小,但却是幼儿与歌曲接触的第一步,歌词中所描绘的人物、情节、语言、动作对幼儿有着直接的影响。但幼儿园的孩子还具备独立朗读和理解词义的能力,此时若采用传统的条文式的灌输,对他们来讲则会由于抽象而正确失去吸引力。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把歌词变化为孩子们爱听的小故事,作为教授新歌的导语,以故事情节贯穿整堂课,用生动的语言向他们讲解。比如在教授《春天来了》这首歌时,老师可以先绘声绘色地讲述:“春天来了,外面的世界真美啊!瞧!有谁在迎接春天的到来?听!是谁在为春天歌唱?美丽花儿、嫩绿的草儿、可爱的布谷鸟”。这样,孩子们在听故事的同时,情不自禁地对歌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也会随之高涨。

其次是唱感染,激发欲望。每首歌都有各自所要表达的不同内容和情感,他们或高亢、或低沉、或欢快、或抒情,如何让幼儿感知到这一切呢?这时就需要教师按照歌曲的情感要求、风格特点进行有感情的范唱。有一次我教授歌曲《办家家》,就进行了两次范唱。第一次范唱是清唱并借助于动作,让幼儿感知歌曲的美妙、欢快活泼及有趣;第二次范唱是边弹边唱,让幼儿根据我唱的内容展开丰富的现象,在脑海中描绘出歌中所唱娃娃厨师切菜切肉、翻炒做饭的有趣画面;而在歌曲《小乌鸦爱妈妈》的范唱中,我通过丰富的表情,抒情的旋律以及有感情的演唱,让孩子们体会妈妈生病了,小乌鸦不贪玩,捉了虫儿回家,一口一口喂妈妈的感人画面。这样一来,孩子们对歌曲有了一个较完整的艺术形象,从而激发了幼儿学唱歌曲、急于表演的欲望。

最后是助律动,融入情感。律动,是一种根据歌曲的内容创设动作,随着旋律的发展进行表演的一种艺术形式。由于孩子好动,尤其喜欢随着音乐的节拍动,而律动正好符合他们这一年龄特点,因此也就可以成为他们唱好每一首歌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例如在学习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时,教师可以通过梳头、穿衣服、系鞋带、叠被子等一系列动作的编配,使幼儿在边唱边做的过程中,理解性的记忆歌词,并能把疼爱妈妈的感情付注于演唱当中。

三、通过欣赏,提高鉴赏能力

音乐欣赏是人根据乐曲旋律的发展,进行形象思维的一种心理过程,是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幼儿尚不具备独立欣赏的能力,他们必须赖于歌词的引导和教师讲述的启迪,才能完成整个欣赏过程。但是目前,幼儿音乐教育仍然侧重于“双基”教学,在音乐教学中较注重培养幼儿学唱歌,学乐器的能力,忽略了对孩子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使我们的孩子感到音乐课较为枯燥,对幼儿的个性发展及创造力的培养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在音乐欣赏教育中进行探索性的策略研究,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自信心和创造意识,达到整体提高幼儿素质的目的。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幼儿:

首先通过声音,了解音乐。幼儿对事物的首次印象一般是比较深刻的,在首次给幼儿欣赏音乐作品时,一定要尽量使幼儿对音乐产生一种美好而深刻的印象。这个过程应能引起幼儿的兴趣,使幼儿想象活跃,情感上也有所触动。音乐是种听觉艺术,在欣赏活动中我们应该让幼儿多听音乐,然后不断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并肯定他们的看法,从而激起孩子们“说”的欲望,达到培养孩子自信心的目的。如在欣赏《摇篮曲》中,摇篮曲的旋律起伏不大,长于抒情,节奏均衡,略有摇荡感,速度徐缓,力度较弱,音乐形象亲切而温存。于是我们先让幼儿听音乐感受“你感觉怎么样?在梦里你们见到了什么?”然后请幼儿闭上眼睛欣赏,每听完一次让幼儿将感受说出来。“我看见妈妈抱着我,在月亮上飞啊飞„„”“我做了个美妙的梦,有甜甜的冰淇淋,美丽的糖果屋„„”。我们让幼儿自由地说出自己奇妙的想法。同样的音乐,不同的幼儿就有不同的感受,他们会按自己不同的想象随音乐进行创造性表现。不同年龄的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也会使幼儿的艺术表现出差异。通过一段时间的欣赏活动,在鼓励、肯定下,平时不爱开口的幼儿或者缺乏自信心的幼儿也能逐步参与其中,唤起共鸣,自由感受。再如在欣赏《啄木鸟》时,教师可以要求幼儿闭目聆听音乐,并跟随教师有感情的配乐讲解,在脑中展现出一幕幕“啄木鸟为果树治病以及果树除虫后枝繁叶茂”的美丽画面,并表述出想象中的音乐背景,使幼儿情不自禁地与音乐融为一体,更深地感受乐曲的旋律美及意境美。

其次通过动作,表现音乐。如在欣赏圣桑的《动物狂欢节》这组乐曲时,教师先提出要求,让孩子们只用动作,不许出声,听一至三遍音乐,并观察孩子们的反应。如果有的孩子很快用动作表现出了乐曲中个别动物的动作,老师则抓住时机,鼓励幼儿随着乐曲中角色的变换,发挥想象,在大胆地自编动作,使幼儿在边想边做的过程中感知音乐,表现音乐。再例如,在欣赏歌曲《两只老虎》之后,引导幼儿按照音乐的旋律,仿编歌舞。有的幼儿编出:“两只兔子,两只兔子,蹦蹦跳,一个在采蘑菇,一个在旁玩耍,真可爱。”有的幼儿编得离奇,充满童趣:“两只螃蟹,两只螃蟹,横着爬,一只变成石

头,一只变成海螺,真奇怪。”这样幼儿在仿编过程中,学唱的兴致更高。在此基础上,我们引导幼儿用已学过的音阶,用不同的长短音和动作来表现可爱的动物。孩子们一个个情绪高昂,乐此不彼,完全陶醉在充满乐趣的想象创作活动中,在创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培养了幼儿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第三通过图画,展现音乐。在《森林音乐会》欣赏教学中,我们采用“音画转换”的方法来施教:我们先不急于告诉幼儿欣赏的主题,而是放录音让幼儿闭目想象,然后让他们“画音乐”,把听到和想到的东西画出来。由于听得真切,想得奇妙,有的幼儿画出了小鸟和太阳;有的幼儿画出了凶猛的狮子和鳄鱼;有的幼儿画出了两个翩翩起舞的少女;还有的异想天开,竟画了一幅小兔拉着大象的鼻子,熊猫站在象身上的动物联欢图„„维妙维肖地展示了一个富有诗意的音乐会场景。幼儿丰富的想像着实让人吃惊,也充分说明了自由想象是在对乐曲的音响感知和情感体验中产生的,在音乐欣赏的基础上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可以增添某些独特的感受。再以《大海和小溪》为例,整首乐曲旋律亲切、优美,富有歌唱性,像潺潺流水在流动,很富有诗意。课的目的是通过欣赏使幼儿能感受并区别两种不同的音乐情绪,但对幼儿来说,理解大海的“汹涌澎湃”和小溪的“柔和舒展”两种音乐情绪有一定的难度。这时,我们就引导幼儿运用听音乐画旋律图谱的方法来理解。通过听和画,幼儿把“汹涌澎湃”画成一群大鱼,把“柔和舒展”画成一根飘动的水草,每一个音符,每一条旋律,每一句歌词在孩子们的手中变成了看得见、有内容的画面,简笔画帮助幼儿更加充分地理解了音乐的内涵。在音乐欣赏中,通过简笔画的加入,不仅提高了幼儿的音乐感受力,而且能让幼儿借助简笔画的翅膀飞翔,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使他们的绘画作品越来越具有个性化。又如在欣赏《小篱笆》这首曲子时,教师可以让孩子们在理解歌曲的基础上,鼓励他们运用画笔大胆想象,在纸上把关于春天的种种美妙景物展现出来,从而完成这一抽象到具体的过程。

总而言之,对于孩子来讲,教师只能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思维发展规律,利用多种形式,突出一个“活”字来进行音乐教学,才能激发他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实践表明:孩子们通过科学的音乐教育,不仅学到了一些必要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培养了对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理解力、想象力和表现力,提高了他们的音乐素质,同时也大大促进了其智力的开发。

2008年6月8日

第二篇:让孩子的心感动

让孩子的心感动——《祖国江山的保卫者》教学反思

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祖国江山的保卫者》一课中谈到“是谁日夜驻守在祖国的边防线上,包围着祖国的领土、领海和领空拟?他们是中国人民解放军”。

祖国江山的保卫者——中国人民解放军,他们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但是这个特殊的群体,因为特殊的身份和职责,使他们与孩子的生活在空间上产生了距离。如何消除这距离,让孩子们真正走进解放军的生活,感受他们内心真实而又崇高的境界,进而从心灵深处激发对解放军的热爱呢?我想,感动来自于心,心灵的沟通就是最好的方式。从孩子的实际出发,贴近孩子生活的就是最真实的教育。遵循儿童的道德发展规律,他们自己眼中的世界才是最生动的天地。因此,我精心准备了本课教学设计。

我以“心里话”为主线贯穿全课的活动。远在边防线的战士们的生活是孩子们最难体验的,因此课前我布置了孩子们自由组成小组,收集关于“边防战士守卫边防线的事例”,让孩子们通过课前调查的形式对边防战士的生活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和直观的了解。课堂中,让孩子们分小组汇报最感人的资料,将个人的感受,小集体的情感与全班同学交流和分享,在相互的碰撞中感受边防战士的苦与乐。为了将孩子们的情绪推向高潮,以课文中的插图定格,让孩子们来猜一猜:解放军此时的内心活动,通过猜的形式,感受解放军们以苦为乐的奉献精神。条件苦,看得见,说得出,孩子们也容易了解,然而更难更苦的是解放军们远离亲人远离家乡的精神孤苦呀!

要引导孩子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让孩子在关注中思考,在思考中提升。因此,我以“在每座城市也驻扎着解放军官兵,你们在生活中见到过他们吗?在电视新闻里见过他们的身影吗?”这样的过渡语,将孩子们的视野由祖国边疆拉回日常的生活中。孩子们立刻想到了刚刚过去的雪灾,是解放军们冲在了最危险最困难的地方,是他们为人民送温暖、保平安。“5.12”大地震中,还是人民的子弟兵冲在最前面„„这些真实的镜头,真实的经历,打动着每个孩子的心。此刻的解放军们又是怎么想的呢?孩子用感动的心,道出了千千万万解放军们朴实无华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境界呀!最后,通过视频播放非典中牺牲的女军医李晓红临终前的心里话,将孩子在本节课中所有的情感推向最高潮,那一句朴素的话语令全中国人潸然泪下!

无论是年轻的女军医,还是军中的热血男儿,无论是严守边关的边防战士,还是驻守城市的官兵,他们的心里话汇成了一首动听的歌,那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心里话》,此时的歌曲,既是解放军内心世界的动人诠释,更是让每个孩子的内心的感动得到升华。

整堂课,我的情感也是这样一次次地被打动,不知道是我的孩子让我感动,还是那一个个真实而生动的形象令我感动,总之,我的心和孩子的心一直就这样被感动着,被温暖着。课堂是流动的生命风景线,请你让孩子的心——感动。

第三篇:让音乐属于每一个孩子

让音乐属于每个孩子

摘 要 《纲要》中明确指出:艺术教育应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音乐活动是最能解放幼儿,调动其创造激情的艺术活动,然而在音乐活动中,幼儿的表现千差万别,每个人都会表现出自己的个性,这样教师对幼儿音乐活动的指导就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关键词 音乐活动 教育观念 指导策略

音乐活动是最能解放幼儿,调动其创造激情的艺术活动。究竟怎样做才能使音乐教学富有实效,真正促进幼儿各种能力的发展?在音乐活动中,幼儿的表现千差万别,每个人都会表现出自己的个性,此时,教师除了接收到幼儿反馈之外,更应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指导策略重新反馈到幼儿身上,形成新一轮的师生互动。

一、构建和谐幼儿教育,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构建和谐幼儿教育,要正确把握教师与幼儿的关系。教师与幼儿是教育过程中两个最主要的要素,二者之间关系如何,直接影响着教育效果的成与败。“亲其师,信其道”,和谐的师幼关系所产生的教育效果是不可估量的。只有在教师和幼儿之间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有助于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其能力,并能促进教师与幼儿共同的身心健康。教师能否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是师生互动顺利开展的大前提。教师必须明确幼儿教育的过程是师生互为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教育过程中师生互动是幼儿教育成功的关键。很多时候,教师往往忽视对幼儿所传递信息的反馈的教育机智,使幼儿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对教师自己的客体地位也因其隐性状态而被掩盖,这样互动变为单动,就不能发挥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在音乐活动中,要把握好良好的师生互动的关系,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当幼儿认真倾听中,教师是活动的主体,但当幼儿积极主动参与音乐活动时,幼儿就是活动的客体。我们都知道,为了使师生互动能正常进行,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师观、教育观,但这并不是一句空话,需要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去实践与实施。

二、加强音乐素养,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

教师自身教育能力的高低是影响音乐教学成败的关键,因此教师应该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1、通过正确的观察与评价,了解每个幼儿 一个班上几十名幼儿,由于家庭环境、性别、个性的不同,他们在认知水平上都存在着差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足,但他们都会有自己与众不同的优点。教师必须充分了解每一位幼儿的每一种特点,才能客观的获得他们的情况。在活动中教师还必须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在成功的音乐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的观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正是由于教师了解每一位幼儿的情况,在针对性的去观察,才能掌握幼儿学习的情况,为之后的互动奠定基础。

2、在设计教学活动适时调整自己的指导策略 有时幼儿的反应和表现是教师能够预见到的,对于这样的指导教师只要在活动中实施就可以了,但幼儿毕竟是一群好奇、好问、好动的孩子,他们有时的表现会让老师事先也揣测不到,这时,教师必须全面观察,及时调整自己的导策略。

3、层次分明,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在音乐活动中,怎样去化解难点,让幼儿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难点呢?音乐活动《快快起床》中,幼儿先是欣赏歌曲,然后说说听到了什么并找出相应的图片,再根据歌曲进行排序。其实这一环节是为之后的“轮唱”这一难点做准备的,通过幼儿自己发现问题,集体解决问题。通过图谱的不同变化,让孩子感受、学习轮唱,激发孩子的演唱兴趣,让孩子在玩中不知不觉地学会轮唱。

三、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幼儿创造欲望

1、创设活动情景,能激发幼儿积极的情感 《小狗抬轿》是一首古老又有趣的童谣,配以熟悉的流行音乐旋律就成了一首活泼有趣的歌曲,深受小朋友的喜欢。因为歌词的情节性较强,我在设计时就通过提供情节图片让幼儿排序,帮助幼儿熟悉理解歌词,在反复的检验图片过程中让幼儿潜移默化地感知音乐的旋律从而轻松地学会演唱歌曲,并通过表情、动作、语调、表演等多种形式让幼儿进一步感受、表现歌曲,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自己去体验音乐的快乐。这种灵活机智、因势利导的方法能使幼儿在轻松自由的情景中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和教育。

2、艺术化的教学语,能激起幼儿的兴奋度 如活动前后的师幼问好等常规,就可用音乐的形式来表现,放一段欢快的音乐让幼儿做律动,表示音乐活动开始了,既可突出音乐活动的特点,又可激发幼儿的兴趣,还可间接传授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挖掘和体验音乐作品所反映的情绪、情感,然后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情感,再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幼儿,创设一种与作品相协调的带有整体审美情境的教学情绪场。教师可随着优美的音乐,用简洁美妙的语言引导,把乐曲的意境与周围环境和谐融合起来,让幼儿在美妙的音乐意境中畅想,感受乐曲悠扬、清晰、欢快活泼的旋律美、意境美。

3、适当的节奏教学,能激起幼儿激动的情绪 如音乐活动《大雨和小雨》,歌词内容很简单,为了使幼儿不觉得单调,我从大雨和小雨的声音节奏入手,运用黄豆和大米来演奏不同的雨声:大雨“哗啦啦”,小雨“淅沥沥”;为了让幼儿在本节活动中更好地掌握大雨和小雨的声音,在课前与幼儿共同了解、讨论下雨时的各种情形;其次,考虑到在活动中能让幼儿更好地掌握演奏时的强弱特点,所以在本活动中运用生动的节奏图谱,通过幼儿亲自操作以鼓励、互动、赏识的方法来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使幼儿愉快地投入到整个活动中去。

4、适度的肢体语言,能加深幼儿体验所欣赏的内容 老师用手势代替语言,它可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一般来讲,主要是眼睛和脸部的各种神态和表情,它以无声的语言向幼儿表露和传递内心的情感。炯炯有神的坚定的目光和洋溢欢欣的笑脸,能使幼儿情绪激昂,精力倍增。如在欣赏歌曲《蓝精灵》时,教师明亮有神的目光和神采飞扬的姿态,可以很快地感染幼儿,使他们充分感受蓝精灵的神态。如在唱《摇篮曲》等较为柔和和抒情色彩较浓的歌曲,教师应注意运用亲切、自然的眼神和表情来教唱,让幼儿感受摇篮曲安静、平稳的特点,便能把幼儿的情感带入如诗如画般温柔的意境中去。又如唱《小兔乖乖》、《哇哈哈》等轻快活泼的歌曲时,教师用充满稚气天真的笑脸和眼神,就更能激发幼儿的内在情感,并且能和老师的情感相融合,有表情地去进行唱歌和随着音乐节奏去进行律动表演,这样便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有一位教育学家曾经说过“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总之,教师必须善于走进幼儿的情感世界,把自己当作幼儿的朋友,与幼儿平等相处,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并让美的音乐去触动他们的心弦,我们要不断提高幼儿的兴趣,把幼儿的听觉、视觉、动觉充分调动起来,将教师“教”的策略转化为幼儿“学”的策略,让幼儿在有趣的音乐活动中实现幼儿园音乐教学的目标,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我们要将每一个幼儿带进音乐美好的境界中,在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过程中纯洁他们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性情,促进他们身心和谐发展。

第四篇:让音乐拨动孩子的心弦

让音乐拨动孩子的心弦

--音乐活动中情感教育初探

在人类的活动中,离不开美妙的音乐,音乐能引起人的瑕思,能使人产生共鸣,更能激起人的情感。在构成音乐的诸多因素中,节奏可喻为音乐的“骨骼”,旋律可喻为音乐的“肌肉”,而情感便是音乐的“灵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情感”这条无形的线,让音乐拨动孩子的心弦,使之受到美的熏陶,从此产生共鸣。

当代情感教育理论指出:情感并不是附属于其他心理活动的“副现象”,它是个体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存的适应机制、认识发生的动力机制,行为选择的评价机制,生命的享用机制。”因此,情感除了生动性功能外,更重要的是它本身就是个体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标志,有着其他心理素质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幼儿期是情感教育的重要时期,心理学研究证明:情绪、情感是早期儿童社会性行为反应的一种原始动机系统,只有一定的自然先天性,“由于它的先天预成的性质决定了它比语言出现得更早,并更早地起作用。”在实践中发现,音乐教育在培养幼儿情感方面起着特有的功能,它的特点是寓教于自由活泼、愉快纯朴之中,用声音去打动人心的美,对幼儿情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促使其良好品德的形成。

达尔克洛兹有句名言:“对音乐的理解,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是情感过程。”而我们的音乐教育其目的不在于让幼儿掌握更多的技能,而是要“萌发幼儿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感受和表现”是音乐教育的宗旨,“萌发和初步”是需要把握教育的“度”,“情趣”则是最终的落脚点。由此可见,音乐教育的重点是引导幼儿对音乐情感因素的体验,从而最大限度的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现代的音乐教育活动中,除了以往的“歌唱、韵律”活动外,还包括了欣赏活动、打击乐活动等。同样在各项活动中,都包含了情感因素的存在。

(一)、创设育情的环境,激发学习的欲望:

“环境对幼儿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有物质环境,也包括心理环境。因此,要充分利用环境中的育情因素,对幼儿进行有效的审美教育。

1、创设情境,促进幼儿的情感体验: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的情绪更易受环境的影响,一张图片、一段表演、一个故事、一场游戏,往往能让幼儿身临其境,共同欢喜和悲伤。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创设一定能够的情景、图片的展示、情景的布置、游戏的开展等,对幼儿的情感发展将会起到导向的作用,更快的促进幼儿的情感体验。

例如,我在进行《让座》的音乐活动中,采用了布置场景,游戏活动的形式,让幼儿在身临其境中主动的投入活动。活动中一改往日的音乐课的座位,事先搭好车厢的形状。首先用语言把孩子带入场景中。”今天我们一起来乘公共汽车好吗?“"好!”孩子们欢呼雀跃。“那上车时要注意什么?”“要排队”、“要买票”、“要遵守秩序”,在孩子们的七嘴八舌中掌握了乘车的文明,随之音乐响起,孩子们听着音乐,有秩序的上车、入座,高兴之情溢于言表。一遍音乐后,车到站了,这时上来了一位老奶奶(事前编排好),做售票员的我忙喊:“谁来为老奶奶让座?”话音刚落,有几位幼儿站了起来:“老奶奶,我给您让座。”“老奶奶,坐我这儿来。”我及时给予了表扬,同时又鼓励幼儿共同把刚才的好事编进歌曲中。虽然,最终仍以老师唱为主,但幼儿在参与表演后学唱的愿望完全被调动起来了。他们带着歌词的意境和表演后的愉悦,投入的开始学唱了。而后我又引导幼儿创编了“抱孩子的妈妈上车”、“老爷爷上车”、“盲人叔叔上车”等歌词,幼儿的兴趣和投入程度可想而知了。通过此次活动,幼儿的情感得到充分体验,培养了幼儿尊老爱幼的良好品德,也大大提高了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2、培养师生情感,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音乐教学的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只有努力营造一份平等、宽松、愉快、自主师生间相互需要得到满足的和谐气氛,才能更好的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这对小年龄的幼儿来说,尤为显得重要。喜爱音乐是孩子的天性,刚入园的幼儿对一切陌生,师生间存在着距离,而当音乐响起,胆大的幼儿会高兴地手舞足蹈,胆小的幼儿也会暂时停止哭声。于是,我就利用音乐手段,同时给幼儿更多的关怀和爱,进行情感交流,逐渐消除陌生感,让幼儿轻松、愉快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中去。幼儿午睡,轻声哼唱《摇篮曲》;幼儿入园时,放上轻松愉快的音乐,热情地迎接他们;自由活动中与幼儿一起唱他们熟悉的歌曲,并将他们轻拥入怀;幼儿离园时,放上一段抒情的音乐,产生留恋之情。总之,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充满音乐声,让每个幼儿从教师的身上和音乐活动中感受到了一种期待,一种力量。久而久之,幼儿对教师有了亲近感、信赖感,期待和力量化为了学习的动力,创造出了和谐、融洽的心理环境,幼儿的情感随之更丰富了。

(二)、挖掘作品的情感因素,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不同的音乐作品体现不同的风格和情感,教师要认真分析作品的旋律、节奏、力度、速度的特点,引导幼儿掌握不同的特点,从而体会音乐的美,促使音乐才能,如音乐感受力、表现力、表演能力等的提高。下面就不同的音乐形式,不同的音乐风格举例说明。

1、歌唱活动:在歌唱活动中培养幼儿对歌曲作品的感受力和理解力,在愉快的情绪体验和歌唱表现中,促使其良好品德的形式、学习的积极性得以提高。

(1)、说歌:《鸡的一家》

教学情感目标:在有节奏的跟旋律念出歌词中感受三种不同的鸡的形象,感受家庭中其乐融融的温暖氛围。教学重点:A:根据歌词帮助幼儿选择不同的角色形象,如弟弟--公鸡;妹妹--母鸡;小个幼儿--小鸡。B:通过描述家中父亲、母亲、孩子的不同声音,激起幼儿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公鸡--神气高昂;母鸡--温顺柔和;小鸡--清脆、活泼。

(2)、歌表演:《小海军》

教学情感目标:模仿海军战士神气、威武的形象,表达对解放军的敬佩、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A:提供给幼儿雄壮、有力的音乐旋律。

B:听音乐模仿海军开炮、打枪等动作,体验英勇杀敌的情景。

C:教师的示范表演为幼儿提供模仿的原型,引导幼儿用短促、雄壮的声音表达。

(3)、《小乌鸦爱妈妈》:

教学情感目标:体会表达爱妈妈的情感:

教学要点:A:出示教学挂图,播放歌曲旋律,说说小乌鸦爱妈妈的情景,同时引导幼儿说说妈妈是如何关心、爱护自己的,激起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B:引导幼儿用优美、深情的歌声表现歌曲。

(4)、歌曲《毕业歌》:

教学情感目标:回顾幼儿园生活,产生依依不舍离去的留恋之情。

教学要点:A:感受三拍子歌曲优美、抒情的旋律。

B:引导幼儿用抒情、留恋的情感较缓慢、深情的表现歌曲。

(5)、歌表演《双层汽车开来了》

教学情感目标:感受歌曲活泼、欢快、诙谐的情感基调,产生愉悦的心情。

教学要点:A:根据歌词内容模仿角色的不同形象动作,产生欢乐的情趣。

B:引导幼儿用愉悦的声音缴欢快的表现歌曲。

2、欣赏活动:

在音乐欣赏活动中,不仅能初步萌发幼儿的审美情趣,感受欣赏活动的快乐,而且通过欣赏不同性质的音乐,可以发展幼儿的感受力、理解力,以及促进创造能力的发展。

在欣赏《摇篮曲》和《进行曲》时,我让幼儿从力度和速度的不同变化及音乐产生的背景不同中引导幼儿区别,体会两种不同变化及音乐作品的美妙之处。《摇篮曲》是一首抒情的歌曲,曲调缓慢、优美,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一片关爱之情。我引导幼儿闭目聆听,使他们在温馨、柔和的音响中体会音乐的意境,感受躺在摇篮里享受母亲轻歌慢摇徐徐入睡的甜蜜梦幻。听着听着,孩子们情不自禁地随音乐节奏左右摆动,尔后,我让幼儿想象母亲会如何哄宝宝,并引导幼儿表演,有的抚摸自己的手臂扮演妈妈,有的则闭上眼睛,手枕着头学小宝宝安然入睡。让幼儿完全融入到作品的意境中去,用心去体验作品所表达的情感。随后,是“欢快、热烈”的《进行曲》,我引导幼儿想象解放军叔叔不怕牺牲、勇敢打敌人的情景,让幼儿学做不同的动作,又引导幼儿想象战斗胜利大家欢庆的场面,配上节奏欢快的《进行曲》,幼儿的情感顷刻间被调动起来,有的拍手跳,有的跳起了秧歌舞,还有的放鞭炮、敲锣打鼓,气氛热烈,达到高潮。通过活动幼儿自然学会了区分这两种不同风格的作品,且学会了用不同的情感去表现作品,幼儿便乐意去学习、体验作品了。

3、韵律活动:

除了歌唱和欣赏活动外,韵律活动在音乐活动中也占了较大的比重。在活动中,我们并不是追求高深的舞蹈动作技巧,而是要培养幼儿能和着音乐即兴创作些简单的动作,让幼儿人人参与音乐活动,激发幼儿大胆思考,创编简单的动作。

记得在律动《摘果子》中,表现的是采茶姑娘欢快劳动的场面,体验丰收的喜悦,劳动的乐趣。首先,我出示一幅果园中人们忙碌地摘果子的背景图,用讲故事的方式将幼儿带入场景。“秋天到了,果园里果子都熟了,红红的,甜甜的果子挂满树梢,诱人极了。果园里的阿姨辛勤地摘着果子,想早早的让大家尝尝味儿。可是果子太多了,来不及收获,这了怎么办呢?”孩子们纷纷叫着:“多请些人帮忙。”“我们也去摘果子吧!”幼儿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了,参与的愿望也激发了。其次,在律动活动中不断给幼儿以鼓励,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的表现作品,教师要以形象的语言指导幼儿的动作、眼神,如“小眼睛看仔细了,我找个最红最大的果子摘下它。”“哟,你们摘了这么多了,本领可真大。”等等。在鼓励声中,幼儿的劳动热情更足了。由此可见,挖掘作品本身的艺术情感是激发幼儿学习积极性的首要条件。

(三)、带领幼儿进入音乐,激发幼儿的情感表现:

“音乐”是一片浩瀚的大海,需要教师用简练、生动、准确的语言,富有表现力的演唱,优美的舞姿,饱满的热情去引导幼儿徜徉在音乐的大海洋中,唤起幼儿的美感,愿意亲身去体验,激起他们情感的表现,拨动他们的心弦。

1、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带领幼儿进入音乐殿堂,促进情感的表现。

人类表达情感最直接的工具是语言,幼儿年龄小,对音乐所表现的内容和情感往往不能意会。这时,教师就要辅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幼儿理解作品,从而产生情感体验,更好的表现作品。

如歌曲《小树叶》是一首由两段歌词组成的歌曲,但它每段歌词又表现了不同的感情色彩。第一段歌词表达了小树叶离开妈妈后伤心、害怕的情感色彩,演唱中充满伤感。而第二段歌词则表现了小树叶勇敢的面对现实,憧憬美好的春天,感情的处理也是乐观、向上的,演唱中要愉快、兴奋的。对于这样的强烈对比,幼儿如自己演唱是不能把握的,就要靠老师用语言来激起幼儿的感情。我先引发幼儿讨论:“如果你有一天

将要离开妈妈,心里会怎么想?”幼儿各抒己见,谈话中流露出伤感的神情。我适时地引导幼儿进入歌曲的意境:“小树叶离开妈妈,是不是跟你们一样的感觉呢?”幼儿以物拟己,在演唱中把歌曲感情真情演绎。而后我继续以语言引导:“第二年的春天,万物苏醒,大树妈妈又长出了许多树叶宝宝,小树叶们又回到了妈妈的怀抱,它们高兴的唱歌、跳舞,为自己勇敢的战胜了寒冬而骄傲。”在我语言的诱导启发下,幼儿流露出了勇敢、兴奋的神情,他们在为小树叶骄傲,为小树叶而自豪,经过语言的启发,幼儿在演唱中能较轻松自然的把握感情色彩,唱来情感交融。

2、用投入的表演,激起幼儿情感的表现: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好模仿,于是在活动中我较多的运用“教师表演”的方法,激起幼儿的兴趣,以此表达情感。如律动《采茶》,乐曲欢快、优美,带有浓烈的江南风味。由于受到所处的环境的限制,幼儿不了解采茶的具体过程,更不能体验其中愉悦的情感。此时,教师声情并茂的表演显得尤为重要。我让幼儿边聆听优美的音乐,边欣赏老师的表演。从鸟鸣声响起,到我背着小背篓高兴的出门;从我轻巧的采茶到看到漫漫一筐茶叶而高兴雀跃时,许多幼儿坐不住了,他们也跟着一同去采茶,一同去体验其中的快乐。于此,让我深深的感到,教师略带夸张的表演及丰富的表情是促使幼儿投入活动的基础。只有让幼儿充分的感受,才能更快的激发他们表演的欲望,促使他们情感的真切流露。你瞧,采茶时神情多专注,动作多轻巧;丰收了心情多激动;捧起来闻一闻,呀!多香,多陶醉!情感得到充分的体现,自我表现力也得到了发展。

音乐给人带来愉快,为人创造联想,音乐更催人积极向上,只有不断的去引导,激发幼儿的情感,才能感受生活的真谛。“情感教育”作为音乐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激励我不断的探索和实践。

第五篇:音乐专业三下乡心得体会:点滴萦绕在心头

音乐专业三下乡心得体会:点滴萦绕在心头

今天,夏令营开营的第一天,也是我从很久之前就开始期待的一天。六点多就起床了,刚刚洗漱好就得知有家长带着小孩子过来报到了。我赶紧戴上工作证跑到门口那里迎接他们。在门口那里看到不少的汽车,也看到有电动摩托车,其实,我心里在想,自己是在三下乡吗?当然单凭这一点作为自己评定三下乡的标准,完全是一个愚蠢的想法。带着学生的行李上到宿舍,我看到一个个熟悉的情景,感觉自己回到了初中时代,看到了学生的母亲在帮助孩子们整理床铺,两鬓沁着汗珠,眉头有点紧皱着,担心自己孩子未来在接下来几天的生活,直到看到自己的孩子把所有的东西安顿好才放心地离开。我不禁想起自己的初中时光,妈妈总是担心着自己的安全,在初一开学前的军训的时候,短短的五天军训,父母也忍不住跑来看我的军训情况。在平常的生活里,尤其是母亲,从她的一举一动里,感觉到她对我那种关切,就像一个精美的礼盒用精彩缤纷的彩带小心翼翼地包装好,而我正是那个礼盒。有时,母亲会因为我的顽皮而生气,有时,也会因为我做的一顿饭而笑得像一朵花一样,虎妈会有严厉的时候,也会有宽容的时候。看着家长们的表情,我的初中的点滴一点点被勾勒出来。人来得差不多了,身为班主任的我就去宿舍那里核实名字还有人数,因为自己的粗心大意,没找到一个初二的女生,而贸贸然打电话给家长,家长的声音从听到孩子的名字的时候就马上变得干涩起来了,语速也加快了,我从来没有那种如此深刻的感觉,大概是因为自己关于老师角色转变的潜意识在作祟吧?!甚至到了晚上,还有一些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还偷偷跑来学校,站在门口翘首以待,希望能够见上自己孩子的一面,听听他们这一天的收获。

开营仪式让我这个五音不全的孩子情何以堪啊,我天天循环播放我们的营歌,就是很难把歌词背下来,担心自己木讷的表情,太过冷漠的样子吓到了孩子,担心我们的节目不能够夺取孩子们的心,然而,终于把节目表演完了,看着他们一张张灿烂的笑脸,我才放下了心头大石。还有一点很深切的体会,就是领导讲话这个如此重要的环节,在哪个地方,领导讲话的有着一番风味,那就是官腔,或许这就是传说中的领导风范吧,提及有些孩子因为伙食费用的问题而选择不去夏令营,在没有协商的情况下就自己擅自宣布夏令营正式开营了。大、浮、夸、冗长总是一些领导讲话的共同性。

到了开班会的时间了,大概是对着的是农村里的孩子们吧,我抱着一种比较自信的态度面对他们,虽然是这么说,但是我心里面还是有些忐忑,早早就把板报弄好迎接他们。很高兴,有几个孩子能够主动地用英文自我介绍。然而,有些孩子比较内向,把头压得低低的,快步走上讲台,小声地说了一句“大家好,我是xxx”。有点让我头痛的环节到了那就是竞选班长,当我说要选正副班长各一名的时候,大家都把头摇了摇,后来我们使用了一些“专政”的权利,推选出三个候选人出来,其中就有我们班最高最活泼的男生,另外一个就是传说中的学生会主席,还有一个就是在班上里面当生活委员的。后来经过同学们的投票选出了那个生活委员的女生和调皮男生作为正副班长。终于到了中午了,我好不容易可以歇一口气了。到了下午,我又开始备课了。

由于自己是干部,平常需要站在讲台上说话总是免不了的,尽管以前试过站在讲台上面讲解过一些英语句子结构的经验,尽管我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但是当我站在讲台上板书的时候还是有点紧张,面对这帮今天才认识的学生。长这么大,还是头一回站在讲台上如此正式地去讲一次课。当我深呼吸之后喊了一句“class begins”之后,大伙都习惯性地站在讲台上喊了一句,“good afternoon, miss chow.”用朋友的话来说,“难道这不是你梦寐以求的密斯周吗?”我所负责的环节是culture mosaic----american weddings.由于是第一次正式授课,很多准备的内容在上课的时候都漏讲了,原本一节课四十五分钟,我用了大概四十分钟就把原本一节半课的内容都讲完了。庆幸的是学生们都很配合,当我解释新单词的时候,他们都很主动地跟读,对于不明白的地方,他们也马上向我提问,是因为我不够严肃,还是他们认为这是夏令营,可以无拘无束,不过这个正是我希望达到的课堂效果,通过学生的互动来不断激发自己的想法,纵向和横向来拓展上课的内容。在此之前我甚至想象过,坐在讲台上面跟他们用聊天的形式来上课,不过,往往想法是美好的。

当我上完课回到宿舍歇了一会,然后又去巡逻宿舍,原本以为可以作为一天的结束了。然而,有一句说得不错,屋漏偏逢连夜雨。有两个学生要回自己租的房子里面拿点东西,人生地不熟的我就陪着她们回去,结果在回来的路上下了大雨,用她们的本地话说,就是落水。在去的路上跟她们有说有笑,从谈话中了解到她们的一些基本情况,父母的职业啊,业余消遣啊,学习情况等等。谈话完毕之后,其实我的心情是有点复杂的,她们的父母为了生活,经常不在家里,打渔的打渔,卖粥的卖粥,在珠三角工作的工作,由于年纪比较小,小孩子的自觉性也有点欠缺,很少看书,花在打扮上的时间比较多。我认为,一个人就像一棵树一样,要有一种向上突破的韧劲,即使你所生长的突然没有别人的肥沃。家庭教育的质量的重要性甚至超过学校教育,因为家庭教育渗透学生的各个方面,指导他们如何去规划和进行自己的学习生活。雨越下越大,可是担心出来太久了不安全,我就只好跟她们共撑着一把伞回学校,结果全身湿了,短短十分钟的路程,从未感觉如此的漫长。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回到宿舍,又有一个学生在等我,原来她发烧了,我就赶紧和她的家长联系,然后送她回家。

终于可以歇一口气了,疲倦的身躯,依然精神的灵魂让我一直撑到十点半,然后又去学生的宿舍巡逻督促他们睡觉。

我不曾想过短短的一天竟然会有如此良多的感受。我不知道别人对一个好老师的标准是如何定义,但是,我在这一天里尽我所能,学生晚来了没有饭吃,我就把我们那一桌多的菜给他们。有些人又说,要与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不然他们就不会听你的话。在我看来,成为一个好老师是需要不断去摸索,我依旧记得光洋说过的一句话,教育是一门艺术。之所以说教育是艺术,因为它需要时间去塑形,需要时间去完善,需要时间来促使其日臻成熟。就此搁笔,期待明天将是更加美好的一天。

下载让音乐萦绕在孩子的心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让音乐萦绕在孩子的心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让孩子拥有感恩的心》读后感

    《让孩子拥有感恩的心》读后感王浩丞(妈妈指导)我想成为一个会感恩的孩子,不会感恩的孩子会变得冷漠、自私。文章说:“如果父母非让孩子学他自己不愿易学的东西,就会成为苦差,就会......

    《让孩子拥有感恩的心》读后感

    《让孩子拥有感恩的心》读后感王浩丞(妈妈指导)我想成为一个会感恩的孩子,不会感恩的孩子会变得冷漠、自私,《让孩子拥有感恩的心》读后感。文章说:“如果父母非让孩子学他自己不......

    如何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doc

    如何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摘要】让幼儿学会感恩对其一生的发展都很重要。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将无法弥补。......

    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让孩子有一颗感恩的心每个良好的习惯都是从小慢慢养成的,现在的孩子们学习,生活自理能力都很强,那么该如何教育孩子,如何引导孩子养成更多、更好的习惯,是我们家长需要研究的课题......

    浅谈如何让孩子有颗感恩的心

    浅谈如何培养孩子有颗感恩的心 怎样让孩子有颗感恩的心,应该是现代家庭情商教育中家长们的必修课。现时代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父母乃至上一辈人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让孩子的心随语文课堂飞扬

    “当一个好老师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

    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让 孩 子 有 一 颗 感 恩 的 心 作者姓名:时宝梅 单 位:新野县幼儿园职 务:教师 职 称:小学高级教师通讯地址:新野县幼儿园邮 编:473500 联系电话:*** 让孩子拥有一颗感......

    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颍上县耿棚镇杨庄小学:何继珍 内容摘要:俗话说:“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当今,许多家长、学校都在为提高孩子的智商而煞费苦心,但是千万不要忽视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