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委组织部来我单位调研交流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市委组织部来我行参观考察干部教
育培训工作
*月*日下午,**市委组织部干部教育科**科长带领**市市直十五个部门人事科长一行十六人,在市委组织部干部教育科***科长的陪同下,来**参观考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在考察期间,考察组认真听取了我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汇报,参观了我**干部教育培训档案室和声像教材库,对我**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在参观考察期间,**监事长代表**对**市委组织部一行来***考察指导工作表示热烈欢迎,他向考察组简要介绍了我**的基本情况和近年来取得的工作成绩,对我**在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效和不足进行了总结,并希望考察组通过这次考察能给我**的培训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促进我**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再上新台阶。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向考察组全面汇报了我**近几年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情况。听取汇报后,考察组全体成员分别参观了我**干部教育培训的培训合影、自编教材、管理者书架、声像教材库、学生作业五个档案区,在看到几十张培训合影和二十余套自编教材后,很多考察组成员感叹不已,认为****短短几年竟办了这么多的培训班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确真抓实干,是实实在在的在搞,不做表面文章。在“管 1
理者书架”区,考察组成员们对那些最新理念的管理书籍爱不释手,对精美的“管理者书架”书目提示卡,也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并把我们展示的三张提示卡片带走,准备回去后进行复印,人手一份,在各自单位进行效仿推广。他们认为我**为管理者建立“管理者书架”,是在无形当中为管理者提供了当今最新的管理理念、领导方略,是提升管理者水平,培养管理者多读书读好书的一种创新的学习方式,考察组成员们纷纷表示,这是他们这次来我**考察的一大收获。
近年来,我**牢固树立大教育、大培训观念,着眼于建设一支适应新金融形势要求的高素质干部职工队伍,把干部员工教育培训工作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必要手段,以加强员工培训、学习先进理念、提升综合素质统领全*经营,紧密结合企业发展目标和业务工作要求,不断探索大规模干部培训新路子,构建多方位、立体式教育培训模式,在全**形成了各种培训相互补充的模式,干部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显著提高,不断开创了教育培训工作的新局面。由于我*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计划性强,措施得力,落实到位,圆满完成了市委关于大规模培训干部的工作任务,我*干部教育培训的工作做法在去年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议上作了典型经验介绍,也引来了众多单位来考察学习交流。这次**市委组织部到我*来参观考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市委组织部根据全市市直各部门开展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情况
推荐的考察学习单位之一,这是**市委组织部对我*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充分肯定,是对*****工作的鼓励和鞭策。
第二篇:市委组织部关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调研(县委党校汇报材料)1
中共xxxxx县委党校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汇报材料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以及豫发[2008]24号、信发[2009]10号文件精神,按照市委组织部《关于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调研的通知》要求,xxxxx县委党校及时将2006年以来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情况、基本建设情况,包括基础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科研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认真总结。现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1、基础设施。县委党校老校区地处县城花园路中段28号,现占地面积约3.4亩。现有教学、办公综合楼1幢,学员综合服务楼1幢。其中,教学、办公综合楼是2003年11月动工兴建,2004年9月完工交付使用,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学员综合服务楼始建于1984年,现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2008年,经县委、县政府批准,对该楼实行了招商改造。现学员综合服务楼可满足网络教学、电化教学等培训需要,培训规模250人左右。
2、领导班子和师资队伍。县委党校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县委直属单位,核定编制19人,现在岗工作 1 人员19人(另有离退休干部3人),其中班子成员5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5人,其中高级讲师2人。机构设置为三室一站,即办公室、教研室、电教室和函授站。
3、培训能力。现有教学行政用房1500平方米,学员综合服务楼面积3200平方米。另拥有30台电脑的多媒体教室1间,可满足本县基层干部电子政务及网络培训需要。近年来,我校先后被定为信阳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劳务培训基地、xxxxx县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基地、清华大学教育扶贫现代远程教学站、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远程宣传教育工作站。
4、经费来源。县委党校人员经费实行全额预算拨付。公用经费由县财政按年拨付。
二、2006年来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开展情况 2006年以来,县委党校坚持深化教学改革,整合培训资源,不断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训质量不断提高、培训规模逐年增大: 1、2006年,举办新任职乡科级干部培训班一期,参训157人;举办科级干部学习《党章》、《江泽民文选》专题培训班二期,参训428人;协助县直工委、团县委、县妇联等部门培训干部300余人;为深入学习2006年中央 一号文件和河南省八次党代会精神,组织骨干教师深入全县各乡镇、县直各局委集中宣讲70余场。2、2007年,举办了科级干部学习十七大精神培训班三期,参训752人;举办优秀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一期,参训92人;协助县农开办举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干部培训班一期,参训180人;举办学习十七大精神宣讲理论骨干培训班一期,参训130人; 3、2008年,举办全县乡科级干部学习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培训班三期,参训700人;举办全县乡科级干部电子政务培训班十期,参训300人;协助县委宣传部举办了基层党校校长(负责人)培训班,参训130人;举办新任副科级领导干部培训班,参训 124人;协助县直工委举办了县直单位党务干部培训班,参训145人;协助县直工委、县纪委等部门举办了入党积极分子、纪检监察干部培训班,参训300余人。4、2009年,按照县干部教育培训计划,拟举办乡科级干部培训班3期,参训人员700人;电子政务培训班9期,参训人员270人。已协助县直工委举办全县党务干部培训班1期,参训130人。
三、主要做法。2006年以来,我们坚持在办好主体班的同时,积极协助其他单位和部门,办好各级各类培训班,达到了年培训规模1500—2000人的规模。主要做法:
一是超前谋划,精心组织。年初组织部门制定计划,常委研究,党校根据培训计划,及时制定教学计划。
二是突出“三个围绕”,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即围绕市县工作的大局、围绕时代发展的特点、围绕学员的实际需求开设课程和进行专题辅导。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增强。
三是坚持“四个”结合,创新教学方法。即集中学习和参观考察相结合、主题辅导与座谈讨论相结合、课堂教授与远程教育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丰富了学习内容,增强了教学吸引力。
四是整合培训资源,弥补师资不足。①外聘专家教授来校授课,增强教学的层次和水平。②内邀县领导、乡镇党委书记、纪检、组织部、宣传部等相关部门深入党校课堂,进行专题辅导,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③充分发挥电化教学优势,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清华大学远程教学站,对参训学员进行远程教育,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④组织抓好专题课课题库建设。先有备课试讲,然后评课再讲,“先当学生,后当先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质量。
四、2006年以来党校基本建设情况
一是抓班子、强素质,狠抓教师队伍建设。2006年以来,党校不断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了一支团结奋进、锐意进取的教职工队伍。
二是抓科研、出成果,充分发挥科研在教学中的基础性作用。2006年,我校组织撰写的《坚持民主集中制,增强乡镇领导班子整体合力》被收入《今日河南》理论篇;《全面落实责任制,推进平安县城建设》被列入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培训教材。2007年,我校组织撰写的《精辟的论述、科学的方法—学“读书三得”有感》获“一学双争”征文一等奖;《县级党校培训资源现状浅析》获“一学双争”征文三等奖;《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学习十七大精神》获县学习十七大精神征文二等奖;《缩小收入差距,构建和谐社会》获湘鄂赣豫边区党校论坛论文评审一等奖。2008年,我校组织撰写的《忠诚军事教育事业的余克勤将军》、《陈明义将军的传奇人生》两篇调研论文分别发表在《老人春秋》第10期和第12期。通过广泛深入地展开调研,使教学更加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工作。三是抓基础、促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行政管理和后勤服务水平。1、2008年6月,我们对学员楼进行升级改造,实现了网络教育进房间、远程教育上讲台。
2、硬件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健全。2006年以来,我校逐步加大硬件建设的投入力度,使党校建设达到了“五室一地”(教室、微机室、电教室、图书室、阅览室和活动场地)和“六机一器”(电视机、影碟机、摄像机、照相机、功放机、扩音机和投影仪)的要求,拥有光盘录像带10余种,理论书籍、党课教材、各种辅导材料10000余册,订阅各级各类报刊杂志30余种。
3、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强。校微机室拥有30余台电脑,全部光纤接入,宽带上网,并安装了杀毒软件,确保网络安全。多媒体教学设施齐全,基本可以满足当前教学需要。
4、按照省委[2008]24号文件和市委[2009]10号文件的有关精神,我校对照文件要求,为扩大党校办学占地规模,经县委、县政府同意,征地20亩,目前征地手续已基本办理完毕,进入了资产评估变现、“置换迁建”实施阶段。同时,为县委党校作为市委党校的分校做好充分准 备,加强图书室建设,对现有的图书进行扩充和重新整理。并进一步加强微机室建设,对现有的30台电脑进行集中维护,确保网络安全和机器正常使用。
五、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以及建议
(一)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受我县“吃饭财政”的实际情况影响,目前我校干部教育经费不足的现状仍然未能根本缓解。随着党校系统函授教育逐渐萎缩,我校办学经费不足的问题更加突出,改善办学条件的困难将进一步加大。
2、我市县(区)党校师资力量薄弱的共性问题,特别是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人员进出机制不完善问题在我校目前也依然存在,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科研还比较薄弱。同时,其他部门存在多头培训、多头办班的现象,这对党校培训的生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干部教育培训中,基层干部工学矛盾突出、培训时间短、任务重等问题还急需进一步改进和解决
4、根据中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各县(区)的干部行政学校与县(区)委党校合办,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两种职能”的要求,我县行政学校至今未能挂牌,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干部培训的渠道。
5、县级党校办学体制改革及培训资源整合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以便更好地实现县级党校资源配置的优化。按照省委和市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的实施意见》相关精神,县(区)委党校作为市委党校的分校。其他县(区)党校(如平桥、淮滨、固始等)都加快了建设步伐。我县党校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虽有较大发展,但整体实力还不强,新校建设中也还存在一些急需协调解决的问题。
(二)建议
1、为提高干部学习的质量和效益,建议今后干部教育培训经费由县财政根据培训计划,按统一划拨,党校不再向学员单位收取培训费用,以简化程序,适应当前大规模培训干部的需要。同时,建议县财政在安排党校经费时,充分考虑党校工作的特殊性和实际困难,除拨付人员经费外,还能足额拨付相应的办学经费,包括教学业务费、科研费、图书资料费、教师进修调研经费等,以保证党校教学、科研工作的正常开展。
2、建议落实和完善党校人员流动机制,加大党校与其它单位之间的干部交流力度,进一步增强党校干部队伍活力。
3、根据市按照分级分类和全员培训的原则,从2008年起用5年时间,将党政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轮训一遍的要求,建议为优化资源配置,争取xxxxx县行政干部学校早日挂牌,以落实规划,清除多头培训、多头办班现象。
4、根据省委、市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的实施意见》,建议加强对理顺办学体制的领导,加大对党校工作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切实为县级党校作为市委党校分校做好充分准备。
中共xxxxx县委党校 2009年6月18日
第三篇: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交流材料
为提升xxxx干部综合管理水平与工作执行力,提振xxxx干部精气神,为xxxx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提供坚强的智力保障。xxxx县以坚持服务群众,按需施教;坚持分类分级,全员培训;坚持整合资源,学以致用,切实抓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坚持服务群众,按需施教。为了摸清学员的需求,不搞无准备的培训,在年初制定培训计划前,组织相关单位工作人员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同时发放《培训计划表》征求各单位意见建议,摸清广大学员最想学什么、最需要补什么,针对他们的实际需求和普遍关心关注的问题,照单下菜。使参训干部掌握征地拆迁、计划生育政策、惠民政策、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精准扶贫工作等方面的知识,切实提高科学工作方法,迅速找准工作切入点,掌握工作主动,从而全面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
坚持分类分级,全员培训。按照初任培训、任职培训、专门业务培训和科级干部培训、普通干部培训、村级干部培训等不同情况,科学设置培训内容,合理确定培训方式。推进分类培训,着重加强参训干部理论素养、服务意识、科学决策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围绕全县中心工作实际,2015计划重点培训科级干部(后备干部)2100人次、一般干部(专业人才干部)和群众12800人次、企业经营管理型人才400人次、村级干部(农村实用技术人才)1800人次。同时,切实加强对农民工党员、下岗失业职工党员、退伍转业军人党员的创业就业技能培训。
坚持整合资源,学以致用。充分利用好全县300多个道德讲堂和发挥“德师”队伍的作用,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美德;讲述道德模范、行业标兵、身边好人、“积德榜”上榜人物的感人事迹,解答干部群众关心的道德现象和道德问题。同时,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培训模式,依托广州市天河区对口帮扶资源优势,加大实地培训的力度。一是组织科级干部和部分优秀村干部走进广州、深圳等沿海发达地区,通过以理论学习和实地参观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提升领导干部的综合素养;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广州市天河区委、贵州省委和黔南州委等上级单位挂职学习锻炼,重在通过上挂学习拓宽干部视野,更新工作观念。二是邀请省内外专家学者,按照xxxx“一枢纽三基地”的发展定位,以更新思想观念和拓展学习内容、优化知识结构为主要目标,举办工业化、城镇化,物流园区规划等各类专题讲座,让他们熟悉当前的各项工作,使全县干部能够掌握新知识、适应新常,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着力解决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第四篇:市委组织部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总结
文章标题:市委组织部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总结
市委组织部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总结
2003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的要求和部署,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建设学习型政党为目标,以提高干部政策理论水平、业务水平和执政水平为重点,不断丰富培训内容,努
力创新培训方式,积极拓宽培训渠道,切实提高培训实效,全市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一、我市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总结
(一)突出重点,加大了领导干部培训力度
坚持将强化理论教育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首要任务,认真部署认真部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培训。2004年2月,按照省委的统一部署,我市在市委党校举办了3期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专题研讨班,集中培训全市未参加省里培训的市级领导和所有在职副处级实职以上领导干部,共1000人。各县市区和市直各战线牵头单位也按照市委的统一安排,采取专题讲座、以会代训等形式,培训科级干部及科级以下干部,未参加市里统一培训的县处级干部(担任非领导职务及享受待遇的处级干部)参加了本地本单位组织的培训活动。这次培训紧密结合全市工作大局和干部思想实际,坚持讲授、研讨、自学相结合,组织学员认真学原著、听讲座、搞讨论、写体会,培训效果比较好,反响比较好。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结合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把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作为今年一季度中心组学习的重点,组织了集中学习和专题研讨。市委党校将学习四中全会精神作为主体班重要教学内容,确立了“学习党听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强力推进‘民本**?为民办实事主题’行动”的培训主题,安排了专门时间,使受训干部夯实了理论基础,提高了战略思维能力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坚持以执行干部教育规划为重点,认真做好干部调训工作。我市现有各级各类干部109898人,其中党政机关20723人,事业单位78556人,企业单位10619人;在党政机关干部中,厅级干部51人(含非领导职务10人),处级干部1156人(含非领导职务438人),科级及科以下干部19518人。按照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要求,我们突出县处级领导干部、市直及县(市)区科局长和中青年干部为重点,认真执行干部教育规划,加大了干部调训力度。认真完成了上级组织部门安排的各项调训任务。三年来共向中央党校、省委党校等单位送训干部276人次,其中厅级干部41人次,处级干部179人次,科级干部56人次。切实做好党校主体班调训工作。各级党校五年共举办主体班76期,培训各类干部6758人次。其中处级干部进修班6期,培训356人次,科级干部班38期,培训1860人次,中青干部班28期,培训干部1829人次。广泛实施公务员培训和干部岗位知识培训。举办公务员礼仪、政法工作等各类干部岗位知识培训班近200期,培训干部16000多人次。我们还广泛开展了新任干部任职培训和业务培训,组织公务员任职培训和参照机关管理工作人员过渡培训,组织在职技术人员参加不同层次的继续教育。积极做好干部学历继续教育工作,三年来市委党校共招收本科大专函授学员4126人。
(二)注重实效,加大了干部教育创新力度
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干部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加大了在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渠道等方面的创新力度,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呈现出新的活力。一是创新教育培训内容。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重点,把“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新本领”的教学融为一体,结合受训干部个人情况和**实际,确定培训内容。党校主体班以《全国干部学习读本》为基本教材,设计了大量教学专题,开设了WTO知识、县域经济、农业产业化、电子商务等课程。市委党校对中青班的教学内容设计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增加了虚拟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社会调查、外语等课程,《学习时报》对这一做法进行了推介。各级党校还紧密联系本地实际,开设了大量地方课程。如围绕市委提出的“民本**”发展理念,市委党校于今年年初精心设计了“民本**”强市系列专题,开设了“科学发展观与民本**”、“民本**之产业兴旺”等系列教学专题,紧扣地方实际,提高了培训内容的针对性。二是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市委党校用多媒体教学代替传统教学,华容、平江等县级党校及126所基层党校充分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实行远程教育,扩大了干部教育的覆盖面,提高了干部教育的整体效益。各级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积极采用案例式、研讨式、对策研究式等教学方法,组织参观调研、开展课堂讨论、举办学习竞赛活动等,实现教师与学员的互动,增强了学习效果。此外,我市还先后邀请了国务院法制办副主任李适时、北京大学教授董
志勇、外交部原任驻外大使周刚等专家学者讲授“WTO”与依法行政、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组织行为管理与制度设计等专题,举办大型学术报告会16场,参加学习的干部近16000人次。三是创新干部培训渠道。积极拓宽干部培训渠道,今年8月,启动了我市干部省外境外培训工作,举办了**市市管领导干部首期苏州培训班,进一步提高我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开放度和市场化程度。同时,我市还积极选派干部到国家环保总局、林业部等国家部委跟班学习、挂职锻炼。**、华容、君山、屈原管理区等县(市)区坚持鼓励干部到经济发达地区谋职锻炼,先后组织230多名中青年干部外出谋职锻炼,这些干部不仅自身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而且为本地引进了一批招商引资项目。切实做好干部在职自学工作。2003年,市委组织部与市委宣传部联合下发了《关于组织全市广大干部学习首批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的通知》,在全市广泛开展了干部读书、理论研讨和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市委组织部围绕省委组织部黄建国部长提出的“六个组工”的要求,于今年初在组群系统开办“周末课堂”,已集中授课22次,1200多人次参加了学习。君山区于今年7月开办了“党员干部假日读书班”,每周末组织全区党政负责干部开展理论讲座和读书活动。平江县将干部培训延伸到田间地头,组织党校教师到各乡镇就“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市场经济理论、中央1号文件等开设专题讲座200期次,培训干部6000余人次,受到基层干部的普遍欢迎。
(三)改善条件,加大了干部培训主阵地建设力度
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期间,我市把加强各级党校建设作为强化干部培训“主阵地”作用的基础性达标工程,列入目标管理。几年来多方筹措资金近2000万元用于党校建设(包括向上争资、财政投入、党校自筹),各级党校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2003年,市委党校新建了一栋4000多平方米的处干楼,为8个教室配备了现代远程教育设备,全面实行多媒体教学。平江、华容、湘阴、**等4所县级党校多方筹资新建教学楼、学员楼,添置多媒体教学设备,搞好水、电、路改造和校园绿化,学校面貌焕然一新。临湘、**楼区党校实现了整体搬迁。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各级党校大力引入竞争机制,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目标,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市委党校推行了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和任课教师竞聘上岗制度,实施工作绩效与补贴、福利挂钩,激励教师争先创优。组织青年教师听名牌教师上示范课,开展课堂教学竞赛,相互进行讨论交流,促进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打破原有科室、学科界限,对新设课题进行公开招标,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选送了27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到省委党校进修,选派了2名年轻教师到乡镇挂职锻炼,与市委讲师团、社科联、湖南理工学院、市电大等单位共同开展科研协作、教学观摩活动12次。同时,我们还本着“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原则,从党政机关、湖南理工学院、**职业技术学院聘请了20多名干部教育培训兼职教师和10名客座教授。
(四)完善机制,加大了干部教育培训宏观管理力度
按照规范化、制度化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了干部教育培训的宏观管理。加强干部教育培训信息化建设。建立了全市处级干部教育培训信息库,全面了解领导干部接受教育培训情况,并根据干部职务变化和调训情况实时调整,为调训干部提供可靠依据,实现了对干部教育培训的动态管理。强化干部教育培训管理。市委组织部先后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培训管理的通知》、《关于加强干部学历教育的意见》等文件,严格执行干部培训“四统二分”(统一定点、统一计划、统一报批、统一发证,分级分类培训)的规定。严格落实干部调训纪律。市委组织部建立了“训情通报”制度,将干部到训情况、干部训用结合情况及主体班培训学习情况为主要通报内容,对下达的调训计划或点名调训人员,要求各单位和个人坚决执行,对拒绝送训或参训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并纳入干部工作考核目标,进一步强化了干部调训纪律。2003年以来,市委组织部共调训干部1600多人,调训率达95。培训期间,市委组织部坚持先后派6名干部跟班学习,督促学员认真完成学习任务。认真执行培训与使用相结合的制度。按照要求认真做好了公务员初任培训、晋升领导职务的任职培训工作。2004年6月,我市举办了首期新提拔县处级领导干部培训班,组织130名新任县处级领导干部学习《干部任用条例》、《党内处分条例》等党纪党规,有效强化了新任领导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纪律意识。
我市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之所以能够取得初步的成效,得益于市委和上级组织部门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从而为大规模培训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市委高度重视干部教育工作,把大规模培训干部作为一项事关全局、事关根本、事关长远的战略举措,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市委常委会每年都要听取1-2次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情况汇报,市政府将干部教育经费列入预算管理,并多次解决专项培训经费,仅今年7月就为举办市管领导干部苏州培训班解决经费15万元。市委书记易炼红去年到任后多次到市委党校调研了解情况,并亲自为主体班学员授课。市委副书记高克勤多次过问“十五”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的制定和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落实情况,并带队学习考察外地干部教育工作经验。市委组织部长盛荣华对干部教育工作非常重视,亲力亲为,多次到市委党校为学员讲课,亲自督办调训任务落实情况,积极倡导,多方做工作,促成启动省外培训工作的落实。按照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议精神的要求,我市成立了市委干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并于2003年召开了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议,对落实大规模培训干部任务作出部署。市委干教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工作职责,制定了工作制度,定期研究部署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市委组织部认真履行牵头抓总的职责,狠抓“十五”规划的落实,制订了《考评细则》,开展干部教育工作督查并向全市通报,严格督促各单位按规划完成干部调训任务。全市各级各部门按照市委的要求,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建设学习型政党的高度,对干教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深化,积级做好本地本部门干部的培训工作,全市上下形成了党委总揽全局、宏观决策,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综合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互相配合的工作格局。
二、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族,干部教育工作发展不平衡
总体来看,我市大部分单位对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十分重视,把教育培训作为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和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积极按要求送训干部。但也有个别单位认识不到位,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干部教育工作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以单位工作忙为借口,不积极选送干部参训。部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把到党校学习当作是休息、交友,对学习的机会不珍惜。
由于个别单位和学员对干部教育的认识层次不一,导致全市干部教育工作发展不平衡。一是规划培训任务不落实。特别是县一级主体班培训随意性大,把短训班当作主体班,甚至个别县(市)区一年还举办不了一两期主体班。二是领导调训不到位。调训正职派副职,调训实职派非领导职务干部,调训年轻的派年龄大的,有的想到党校学习来不了,有的又重复送训,成为“学习常委”。
(二)部门多头办班,培训资源分散,培训效益低
个别单位片面追求部门利益,搞“利益部门化”,把本部门、本系统干部培训与创收挂钩,不愿纳入市委干教领导小组统一管理,干部培训资源难以得到有效整合,导致多头调训、重复受训,培训效益低,培训成本较高。
(三)党校师资力量比较单薄,教学质量有待提高
目前,我市党校教师队伍的力量从整体上讲还比较单薄。以市委党校为例,94名在职工作人员中专兼职教师40名,专职教师仅有19名。其中有正高职称仅3人,副高职称的10人,讲师职称的22人,助教职称的5人。党校需要的教学人员进不了,但政策硬性规定退伍军人每年都要安排1-2人。
我市党校教学质量近年来已经有很大提高,特别是市委党校已经开成了自己的优势学科和名牌教师,在广大党政干部中反响非常好。但也存在教学质量有待提高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方法仍以灌输式为主,没有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二是教学内容仍以阐释基本理论和中央的方针政策为主,内容单调,不能完全满足干部学习多样化的需求。
(四)培训基地建设投入不够
一是党校教学业务费、科研费、图书资料费、教师进修调研费和业务指导费五项经费落实不到位。部分县级党校的五项经费还没有列入本级财政预算;有的虽然列入了预算,但资金没有落实。二是党校基本建设经费投入不足。由于本级财政投入不够,目前我市党校硬件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县级党校,情况更为突出。目前,我市仅有华容、平江两所县级党校达到省级合格党校标准,市委党校去年没有通过达标升级评估。
(五)缺乏有效的干部教育激励和约束机制,培训与使用相结合的问题没有真正解决
现有的干部训用结合制度缺乏刚性,干部培训与使用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脱节现象,客观上造成了干部轻视教育培训,缺乏参加教育培训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对后段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建议
一是希望上级干部教育领导机构进一步加强宏观指导,拓宽干部教育培训的渠道。市、县党校目前确实难以满足干部个性化、差别化的学习需求,迫切需要各级干部教育领导机构切实履行宏观指导职能,进一步拓宽干部教育培训的渠道。建议通过联合办学、委托办学,统一考试的办法,让部分干部到其他培训机构学习,以更好实现干部培训目标。同时,建议省委干教领导小组牵头,在省内建立若干干部教育培训实践基地,在省外境外建立若干干部教育培训学习基地,就干部培训实践和省外境外学习建立长效机制,加大干部学习实践和异地培训力度,以利于干部进一步开阔视野和工作思路。
二是建议进一步加大现有干部教育培训资源的整合力度。当前干部教育培训资源仍然较为分散,建议上级组织部门就如何有效整合现有干部教育培训资源作出明确规定,市级可保留1-2家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县级只能归口到党校。这样,在财政投入上可以重点保障党校建设经费,也有利于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的宏观管理。在有效整合资源的基础上,要引入竞争机制,采取委培、代训等方式,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社会化程度,用开放式的思维和市场运作方式,充分利用高校和各类社会办学机构的资源,使全社会的教学资源为干部教育培训所用。同时,建议全省建立干部教育培训专兼职师资库,实行动态管理,以解决目前干部教育培训师资力量薄弱的矛盾。
三是建议进一步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模式。对于各级党校教学改革要提出具体要求,进一步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方式方法,在教学上多采用研讨交流、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考察调研等各种形式,提高教学效果。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大力开展网上教育培训,实现干部教育培训的自主和互动,既较好解决教学资源的时空限制,又能切实解决好工学矛盾。
四是建议强化约束与激励机制。强化干部教育培训约束与激励机制的关键是强化制度的刚性,避免成为可有可无的“软指标”。如干部任职资质制度、干部教育培训的考核制度、干部教育训用结合制度等,一定要明确规定,对于领导干部不能通过任职测试的,不能通过学习考核的,提拔前没有参加学习培训的,不得提拔任用,以增强干部参加学习的压力和动力。对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岗位,干部在上岗前必须参加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对在规定时间内不能完成必修课程的,要采取留岗停职参加培训等具体措施。在进行干部任前公示时,可以考虑把干部受教育培训的情况作为公示内容之一,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
五是希望各级财政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确保党校建设和干部培训经费。可以考虑干部教育经费按干部工资一定比例纳入各级财政预算,由各级干部教育主管部门统一管理,从而有效保证干部教育规划的落实。
《市委组织部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总结》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市委组织部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总结。
第五篇:完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交流材料
完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交流材料
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推动税收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必须结合部门工作实际,创新机制,激发动力,加强实践,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
一、创新机制,选准人才培养方向
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不过多的规划超离日常工作范围的学习和培训内容,要在“范围适度、简便易行、评价公允”三条原则的基础上,加强实用型人才的教育和培养,重点是做到“三不”。
不好高鹜远而苛求全能人才。韩愈《师说》篇中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这句话在行业领域还有另一个说法,就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基层税务机关不是造就全能人才的大专院校,而是一个办理具体事务的单位,最需要的是有一定专业技能的人才,应该大力倡导税务干部立足岗位学专业、精业务,做到本职工作拣得起、钻得深、做得精。如果好高鹜远,苛求每名工作人员样样精通,都是全能人才,既不符合科学人才发展观,又不切合基层实际。
不拔高基础去强求高尖人才。目前,有些基层税务局提出“三高”人才培养规划,硬性规定“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的人才比例,这些规定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实施起来却很困难。工作在基层一线的同志大多文化基础不高,大多数人参加工作时的第一学历只是高中或专科水平,要求这一批人成为高尖人才缺乏基本条件。再从基层县(区)局的工作特点和人才需求来看,不同的岗位需要不同的技能人才,骏马虽力险,犁田不如牛,绝大多数同志都渴望自己所学的知识能够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平常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要用在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上,潜心研究尖端问题的时间和精力很有限,要达到高尖人才的标准很遥远、很困难。
不偏离工作而纯求公关人才。一个机关能够拥有更多的公关人才是好事,能够从一个则面反映出这个机关的形象,但是,在一个基层局完全没有必要为纯粹培养大批公关人才而煞费苦心。税务部门并不从事外交斡旋工作,一切工作要靠实干才能干出来,靠“公关”是攻不出来的。有些基层税务局提出“人人会讲普通话、个个精通外语、全员悉知国标礼仪”等规定,仅仅作为一项倡导是可以的,如果要求“个个考试、人人过关”就偏离了主题,冲击了主流人才的培养方向,对工作的促进作用不大,甚至会影响正常工作的开展。
二、激发动力,提高干部学习兴趣
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劳动,长期的心神劳累容易使人产生厌倦情绪。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改善环境、培养兴趣、激发动力,减少学习厌倦感。一是要减压疏堵。一些基层税务机关总是把“高压促学、强制灌输”作为首选武器,三天一发文,两天一买书,然后要求大家把文件和书本当可口的面包一样吞下去,很少考虑不同人的口味和食量差异,也不管是否消化,只要“填鸭式”的强制灌输完成以后,就在“通吃”与“增智长才”之间划等号,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需要花大力气改进。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学习评议的不合理性,带来了很大的负面作用,比如:读《江泽民传》不算学习,读《江泽民文选》才算学习;在书页中作眉批、作点评、记感受不算学习,要白纸黑字写在笔记本上才算学习;凡是没有规定必读的书籍读得再多也不算学习,全年仅仅读了几篇规定要读的篇目就算学习……。这些不合理的评学方式,不能真实地反映出一个人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使人产生抵触情绪,挫伤同志们宽泛学习各类知识的积极性。学习需要宽松的环境、需要愉快的心情,减压疏堵就是要减轻学习上的精神压力,疏通堵在心头的学习郁结,要大力提倡和肯定多种学习方式和习惯并存,通过减轻形式上的压力,变堵为疏,让大家在轻松的环境中自觉地进入学习状态。
二是要静心抑浮。学有所成需要潜心而为,任何豪言壮语或虚拟做作都是无用的、有害的。钱学森、袁隆平、方永刚等之所以能够学有所成,除了他们在学生时代打下了扎实的文化功底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能够始终保持平淡的心态。常言道:做事先做人、做人先学习、学习先立德。在这个链条中,把立德放在学习之前,是因为学习需要有平静的心态,需要抑制浮躁的思绪,一个沉迷于交际应酬的人会流逝有限的学习时间,一个被功名利禄所羁绊的人会消磨学习意志。因此,组织者应该从意识形态入手,教育税务干部以平淡的心态应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一个内心少了“诱惑”的人,也就少了低级趣味,少了抱怨和指责,多了潜心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多了发挥聪明才智的能力。
三是要互动增趣。孔子说,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学习只有伴随思考才有收获,思考需要互动才会促成,互动增趣应该成为激学的重要手段,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做得还很不够。上一堂理论课,照书直念称之为“学经典、读原著”,师者没念完,学者已看完;摘取书中的某些段落写在本子上称之为“做笔记”,抄得越多表明学习越好;写心得既不联系思想,也不联系工作,高谈阔论,套话、空话成堆,等等。这些做法形似真学,实则假学,看似扎实,实则肤浅。李瑞环哲学学得好,对问题思考深,与现实联系紧,读他的
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推动税收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必须结合部门工作实际,创新机制,激发动力,加强实践,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
一、创新机制,选准人才培养方向
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不过多的规划超离日常工作范围的学习和培训内容,要在“范围适度、简便易行、评价公允”三条原则的基础上,加强实用型人才的教育和培养,重点是做到“三不”。
不好高鹜远而苛求全能人才。韩愈《师说》篇中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这句话在行业领域还有另一个说法,就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基层税务机关不是造就全能人才的大专院校,而是一个办理具体事务的单位,最需要的是有一定专业技能的人才,应该大力倡导税务干部立足岗位学专业、精业务,做到本职工作拣得起、钻得深、做得精。如果好高鹜远,苛求每名工作人员样样精通,都是全能人才,既不符合科学人才发展观,又不切合基层实际。不拔高基础去强求高尖人才。目前,有些基层税务局提出“三高”人才培养规划,硬性规定“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的人才比例,这些规定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实施起来却很困难。工作在基层一线的同志大多文化基础不高,大多数人参加工作时的第一学历只是高中或专科水平,要求这一批人成为高尖人才缺乏基本条件。再从基层县(区)局的工作特点和人才需求来看,不同的岗位需要不同的技能人才,骏马虽力险,犁田不如牛,绝大多数同志都渴望自己所学的知识能够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平常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要用在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上,潜心研究尖端问题的时间和精力很有限,要达到高尖人才的标准很遥远、很困难。
不偏离工作而纯求公关人才。一个机关能够拥有更多的公关人才是好事,能够从一个则面反映出这个机关的形象,但是,在一个基层局完全没有必要为纯粹培养大批公关人才而煞费苦心。税务部门并不从事外交斡旋工作,一切工作要靠实干才能干出来,靠“公关”是攻不出来的。有些基层税务局提出“人人会讲普通话、个个精通外语、全员悉知国标礼仪”等规定,仅仅作为一项倡导是可以的,如果要求“个个考试、人人过关”就偏离了主题,冲击了主流人才的培养方向,对工作的促进作用不大,甚至会影响正常工作的开展。
二、激发动力,提高干部学习兴趣
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劳动,长期的心神劳累容易使人产生厌倦情绪。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改善环境、培养兴趣、激发动力,减少学习厌倦感。一是要减压疏堵。一些基层税务机关总是把“高压促学、强制灌输”作为首选武器,三天一发文,两天一买书,然后要求大家把文件和书本当可口的面包一样吞下去,很少考虑不同人的口味和食量差异,也不管是否消化,只要“填鸭式”的强制灌输完成以后,就在“通吃”与“增智长才”之间划等号,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需要花大力气改进。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学习评议的不合理性,带来了很大的负面作用,比如:读《江泽民传》不算学习,读《江泽民文选》才算学习;在书页中作眉批、作点评、记感受不算学习,要白纸黑字写在笔记本上才算学习;凡是没有规定必读的书籍读得再多也不算学习,全年仅仅读了几篇规定要读的篇目就算学习……。这些不合理的评学方式,不能真实地反映出一个人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使人产生抵触情绪,挫伤同志们宽泛学习各类知识的积极性。学习需要宽松的环境、需要愉快的心情,减压疏堵就是要减轻学习上的精神压力,疏通堵在心头的学习郁结,要大力提倡和肯定多种学习方式和习惯并存,通过减轻形式上的压力,变堵为疏,让大家在轻松的环境中自觉地进入学习状态。
二是要静心抑浮。学有所成需要潜心而为,任何豪言壮语或虚拟做作都是无用的、有害的。钱学森、袁隆平、方永刚等之所以能够学有所成,除了他们在学生时代打下了扎实的文化功底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能够始终保持平淡的心态。常言道:做事先做人、做人先学习、学习先立德。在这个链条中,把立德放在学习之前,是因为学习需要有平静的心态,需要抑制浮躁的思绪,一个沉迷于交际应酬的人会流逝有限的学习时间,一个被功名利禄所羁绊的人会消磨学习意志。因此,组织者应该从意识形态入手,教育税务干部以平淡的心态应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一个内心少了“诱惑”的人,也就少了低级趣味,少了抱怨和指责,多了潜心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多了发挥聪明才智的能力。
三是要互动增趣。孔子说,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学习只有伴随思考才有收获,思考需要互动才会促成,互动增趣应该成为激学的重要手段,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做得还很不够。上一堂理论课,照书直念称之为“学经典、读原著”,师者没念完,学者已看完;摘取书中的某些段落写在本子上称之为“做笔记”,抄得越多表明学习越好;写心得既不联系思想,也不联系工作,高谈阔论,套话、空话成堆,等等。这些做法形似真学,实则假学,看似扎实,实则肤浅。李瑞环哲学学得好,对问题思考深,与现实联系紧,读他的
哲学书籍是一种趣味;于丹对《论语》颇有研究,听她讲述《论语心得》成为一种精神享受。这些事例启示我们,只有增强学习趣味,才能引发学习兴趣,才能激发学习动力,才能使教育者乐在教中,让受教育者乐在学中,使学教双方都在快乐中体验收获。
三、学以致用,拓宽工作实践平台
墨子说:“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意思是说读书人虽然有学问,但是亲身实践才是根本。要把握这个根本,必须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解决舞台不宽的问题。实践需要舞台,没有舞台任何技能都施展不了。《庄子·列御寇》记载:朱漫学屠龙于支离益,殚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这则故事说明了舞台的重要性。最近几年,基层同志在税收业务知识领域里的实践舞台有了很大的拓展,但是理论知识、才艺特长等方面的实践舞台还比较窄,有些税务机关很少开展才艺展示活动,有些税务机关把写理论文章视为理论付诸实践的舞台,使得知识才能与实践的结合总是处于一种无形的、虚幻的状态。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两个方面下工夫,一是充分拓展各种知识和能力的实践平台,尽可能地给广大干部提供展示才能的机会;二是进一步畅通民主渠道,让普通工作人员更多的参与到决策分析和问题探讨中去,使他们通过实践这个舞台检验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些县(区)局通过领导与下属互换角色,授权普通干部尝试性地解决一些不经常遇到的问题,值得进一步尝试和探索。
解决带动不够的问题。要展示强学本领,仅仅有了实践的舞台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榜样带动。谁的榜样力量最大?是领导班子,领导班子广泛参与实践、充分展示自身的强学本领是带动整个团队学以致用的关键。目前,有三种不良倾向值得改进。一是要改进忽视实践基础的倾向。丰富的知识是实践的基础,实践之前,要针对实践的内容去学习相关知识,不断地增强知识积累。在这个问题上,中央领导树立了榜样,中央政治局自20xx年12月26日开始集体学习,4年多时间坚持不懈,平均40天就有一堂课,学习内容非常广泛,有助于提高领导层的实践能力。二是要改进忽视实践过程的倾向。实践过程是整个实践活动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要沉下心来调查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如果只是走马观花看现象、查阅文件听汇报等,很难达到实践目的。市国税局提出的领导干部“五个一”的工作要求,为基层领导班子的实践活动指明了方向,要坚定不移的贯彻执行。三是要改进忽视实践结果的倾向。实践结果有好有坏,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不可能现场全部解决,有些问题虽然解决了,但根源没有完全铲除,有再次诱发的可能。因此,实践结束后,要对实践结果进行评估和反思,要制定长效机制或采取过硬措施来巩固实践成果。
解决鼓励不当的问题。部分基层税务机关的人才资源优势发挥不出来,利用实践舞台展示才干的积极性不高,与组织者鼓励不当有一定的关系。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区别对待,鼓励的范围偏窄。基层税务机构中,不同的科室有不同的工作内容,应用的知识类别各不相同,凡是涉及每一个岗位工作的知识,都应该鼓励他们学习和实践,但实际情况不是这样,无论是人才培养规划还是学习型机关建设方案,大多只对税收业务知识和基本理论知识提出鼓励措施,考试考评也只针对这两个内容进行,忽视了对监察工作、人事教育工作、党务工作、文秘工作、会统工作等知识的学习鼓励。二是把倡导与鼓励相混淆,鼓励的目标不明确。有个基层税务所,人人能背《征管法》,让人钦佩,值得倡导。仅就这件事情而言,倡导无可厚非,强求却大可不必,应该更多的鼓励同志们学以致用,加强实践,在实践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倡导只是一种导向,是一个方向性的肯定,鼓励才有明确的目的、措施、标准和结果,有些税务机关以倡导替代鼓励,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实现不了强学展才的目标。三是以惩罚替代鼓励,鼓励的方法反向。鼓励是正面的、向上的,能够让人主动地接受它、感知它,惩罚则完全相反,它让人厌恶、反感、逃避,如果以惩罚替代鼓励,把同志们始终置于一个压抑的环境中,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在鼓励实践的同时,要承认个体的差异,要联系主观努力和客观条件来评判实践结果,一个人只要主观努力了,即使与要求仍然存在差距,也要给予同样的肯定与鼓励,正面的鼓励要比反面的惩罚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