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幸福》作文教案
“寻找幸福”作文指导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思考生活、表达感受。
教学内容:学习文本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从生活中选取材料表达自己的幸福感受。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感受身边的幸福,写出对幸福的独特认识。
教学设想:“幸福的滋味”是抽象的,只有使之与生活的滋味联系起来感受,才能调动学生的感性认识和感观上的感觉,才能缩短文本与生活的距离。
(一)设置情境,导入话题
(二)疏理内容,聚焦幸福
1、学生思考:大家回忆第一单元的五篇课文,谈谈你对哪篇文章所写的“幸福”最感兴趣?它写的什么那种幸福打动了你?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引导:幸福是一种心情舒畅的生活(看云);幸福是一种给予的快乐(无私的奉献);幸福是一种平凡的体验(看社戏、偷吃罗汉豆、);幸福是一种追求后的满足(放烟花,第一次看柚子树、养十姊妹、露营、做饭、坐火车飞机、看见雪):幸福是一种成功后的喜悦(爬悬崖)„„
2、小结:其实生活就是我们写作的源泉。第一单元的话题“幸福的滋味”,作者就是从回忆童年往事、体会亲情友情、感受生活经历等几个方面来挖掘写作的材料,他们都是从自己的生活中去选取那些最有感受的、具体的、生动的、甚至是细小的“幸福”事件来写。
(三)提升观点,表达幸福
我们来用一句话交流一下各自对幸福的独特感悟吧
(四)回顾生活,分享幸福
下面请你动笔描写一下你感受到幸福的一个场景或一个具体事件;(小组讨论交流,全班共推出2-3篇佳作)
他们是如何用文字让我们被他们的幸福所打动的呢?(可以尝试从选材和文字表达两个方面来分析)
(五)总结话题,布置作业
1、小结:
幸福的滋味并不是那么难以找到!因为它永远藏在我们身边;可是幸福也很难找到,因为她需要你有双发现的眼睛,敏感的心灵,细腻的文笔。如果我们能够做到留心观察生活,独立思考生活,用文字准确生动地表达生活,那么我们时刻都会感受到幸福就萦绕在我们身边。让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幸福的体验者吧!
2、作业:请以《幸福的滋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第二篇:《幸福》作文教案范文
习作训练三“幸福其实很简单”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思考生活、表达感受。
教学内容:学习文本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从生活中选取材料表达自己的幸福感受。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感受身边的幸福,写出对幸福的独特认识。
教学设想:“幸福的滋味”是抽象的,只有使之与生活的滋味联系起来感受,才能调动学生的感性认识和感观上的感觉,才能缩短文本与生活的距离。
(一)设置情境,导入话题
(二)疏理内容,聚焦幸福
1、学生思考:大家回忆第一单元的五篇课文,谈谈你对哪篇文章所写的“幸福”最感兴趣?它写的什么那种幸福打动了你?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引导:幸福是一种心情舒畅的生活(看云);幸福是一种给予的快乐(无私的奉献);幸福是一种平凡的体验(看社戏、偷吃罗汉豆、);幸福是一种追求后的满足(放烟花,第一次看柚子树、养十姊妹、露营、做饭、坐火车飞机、看见雪):幸福是一种成功后的喜悦(爬悬崖)„„
2、小结:其实生活就是我们写作的源泉。第一单元的话题“幸福的滋味”,作者就是从回忆童年往事、体会亲情友情、感受生活经历等几个方面来挖掘写作的材料,他们都是从自己的生活中去选取那些最有感受的、具体的、生动的、甚至是细小的“幸福”事件来写。
(三)提升观点,表达幸福
我们来用一句话交流一下各自对幸福的独特感悟吧
(四)回顾生活,分享幸福
下面请你动笔描写一下你感受到幸福的一个场景或一个具体事件;(小组讨论交流,全班共推出2-3篇佳作)
他们是如何用文字让我们被他们的幸福所打动的呢?(可以尝试从选材和文字表达两个方面来分析)
[审题指要]
“幸福其实很简单”,这是一道可写内容相当丰富的作文题。值得注意的是,仍需审清题意:“幸福其实很简单”不等于“幸福是什么”,题目更主要的是在于自己的感受。
[思路突破]
一、关于立意(PPT)完全可以见仁见智,比如:
1.人生难免遭受挫折、经历磨难,做一个幸福的人就要用心感受生活的美好;
2.只要你抱着我要做个幸福的人的信念,那么你做一切都会觉得很美好;
3.每天都能高手到幸福——把握每一天,你就能做个幸福的人;
二、关于文体
如果选写记叙性的文章,重在精选有感染力的材料,并写好一两个感动人心的细节;如果选写议论性的文章,除了观点求新外,还应列好分论点
(五)总结文体,布置作业
1、小结:幸福的滋味并不是那么难以找到!因为它永远藏在我们身边;可是幸福也很难找到,因为她需要你有双发现的眼睛,敏感的心灵,细腻的文笔。如果我们能够做到留心观察生活,独立思考生活,用文字准确生动地表达生活,那么我们时刻都会感受到幸福就萦绕在我们身边。让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幸福的体验者吧!
第三篇:《幸福》作文教案
“一件幸福的事”作文指导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思考生活、表达感受。教学内容:学习文本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从生活中选取材料表达自己的幸福感受。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感受身边的幸福,写出对幸福的独特认识。
教学设想:“幸福的滋味”是抽象的,只有使之与生活的滋味联系起来感受,才能调动学生的感性认识和感观上的感觉,才能缩短文本与生活的距离。
(一)设置情境,导入话题
(二)疏理内容,聚焦幸福
说一说
1、学生思考:幸福是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引导:幸福是一种心情舒畅的生活(看云);幸福是一种给予的快乐(无私的奉献);幸福是一种平凡的体验(看社戏、偷吃罗汉豆、);幸福是一种追求后的满足(放烟花,第一次看柚子树、养十姊妹、露营、做饭、坐火车飞机、看见雪):幸福是一种成功后的喜悦(爬悬崖)„„
2、小结:其实生活就是我们写作的源泉。选取生活中的 事例来诠释幸福的 含义。他们都是从自己的生活中去选取那些最有感受的、具体的、生动的、甚至是细小的“幸福”事件来写。
合作交流
(三)学生交流有关幸福的小故事。回顾生活,分享幸福。
(四)讲解作文的选材。
写一写
(五)下面请你动笔描写一下你感受到幸福的一个场景或一个具体事件;
(小组讨论交流,全班共推出2-3篇佳作)
他们是如何用文字让我们被他们的幸福所打动的呢?(可以尝试从选材和文字表达两个方面来分析)
(五)总结话题,布置作业
1、小结:
幸福的滋味并不是那么难以找到!因为它永远藏在我们身边;可是幸福也很难找到,因为她需要你有双发现的眼睛,敏感的心灵,细腻的文笔。如果我们能够做到留心观察生活,独立思考生活,用文字准确生动地表达生活,那么我们时刻都会感受到幸福就萦绕在我们身边。让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幸福的体验者吧!
2、作业:请以《幸福的滋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第四篇:幸福教案
《幸福》教案
一、教学目的:让学生认识幸福是由自己决定的,幸福与否,取决于自己怎么看待。以及学习变得更幸福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认识幸福,增进幸福的方法
三、教学对象:高一年级
四、教学课时:1课时(45分钟)
五、教学过程(提纲)
(一)、引入
台湾版《幸福是什么》视频,引发中国人对幸福的思考,每个人都在向往更幸福的自己。
写下自己所拥有的,认识到自己的幸福:
写下一些以“我”开头的句子,内容是你觉得幸福温馨的,或者你觉得幸运的,开心的,满足的,比如说我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我的爸爸妈妈都很爱我,我有知心朋友,我还很年轻等等,我有某一种才能等等都可以。
其实大家很幸福,因为在同学们的身边有爱你们的父母,有关爱你们的老师和一起奋斗的同学。谈谈他们带给你幸福的一件事。
(二)认识幸福
有一则小幽默说:
一位青年学者去请教他的导师:“幸福是什么?”导师说:“幸福是一种感觉,就像甜甜的笑。”学者去问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乞丐说:“幸福就是所有人都向我的碗里放钱,面值越大我就越幸福。”学者去问一名惯犯,惯犯说:“幸福是得到自由。”然后低声在学者的耳边说:“是下次犯罪时不会被抓到。”学者又去问另一位学者,对方说:’幸福是。。”他停顿了一下,说:“是你的研究报告署上我的大名。”
一笑之余,我们似有所悟。关于幸福,每个人都有着不一样的体验,对幸福的诠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
同学们会怎样解释幸福呢?在你眼里幸福是什么呢?
那么幸福到底该被如何定义呢?下面这位哲学家的故事或许就是最好的答案。
有一位哲学家,当他是单身汉的时候,和几位朋友一起住在一间小屋里,尽管生活不便,但是,他总是觉得自己很快乐、很幸福。
有人问他:“那么多人挤在一起,连转个身都困难,这样的生活也能算是幸福吗?”
哲学家说:“朋友们在一块儿,随时都可以交换思想、交流感情,这难道不是一种幸福吗?”
过了一段时间,朋友们一个个相继成家了,先后搬了出去。屋子里只剩下了哲学家一个人,但是每天他仍然很快活。
那人又问:“你一个人孤孤单单的,这样的生活你还觉得幸福吗?” 哲学家回答:“我有很多书啊!一本书就是一个老师,和这么多老师在一起,时时刻刻都可以向他们请教,这怎能不让人觉得幸福呢?”
几年后,哲学家也成了家,搬进了一座大楼里,这座大楼有七层,他的家在最底层。底层在这座楼里环境是最差的,上面老是往下面泼污水,丢死老鼠,臭袜子和杂七杂八的脏东西。那人见他还是一副自得其乐的样子,好奇的问:“你住这样的房间,也感到幸福吗?”
“是呀!你不知道住一楼有多少妙处啊!比如,进门就是家,不用爬很高的楼梯;搬东西方便,不必费很大的劲;朋友来访容易,用不着一层楼一层楼地去叩门询问……特别让我满意的是,可以在空地上种些花,种些菜。这些乐趣呀,数之不尽啊!”
后来那人遇到哲学家的学生,问到:“你的老师总是觉得自己很幸福,可我却感到,他每次所处的环境并不那么好呀”
学生笑着说:“决定一个人幸福与否,不是在于环境,而在于心境。”
看完这个故事,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感悟。(两位)
其实幸福就是一种感觉,它的定义存在于你们自己的心中。人的一生不管你物质生活充实或者贫乏,只要你身心愉悦,就是在过着幸福生活。幸福与否,取决于你怎样看待。就像这位哲学家,他看到的都是生活积极的一面,所以他不管环境如何都感到幸福,试想如果这位哲学家看到的都是拥挤的房子、孤单的生活、糟糕的环境,那么肯定他是不会觉得幸福的。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取决于自己的内心。同样,生活反馈给我们的影响也取决于我们的内心。如果内心是悲观的、消极的,那么我们从生活中接收到的一切信息都将是伤感的、带着痛苦的;如果内心是乐观的、积极的,那么不管生活给予了我们什么,我们都能感觉到同样的幸福和快乐。
(三)、如何变得更幸福 1.关注生活的积极面 2.从正确的角度提出问题 3.接受自己全然为人 4.相信自己
5.你的注意方向决定你幸福与否 6.懂得真正的感恩
我们可以每天记录5件哪怕很小也值得感恩的事情,做更多感恩的行动。7.身心互动原理
小宝宝大笑的视频,实践笑的动作可以引起愉快的情绪。8:遵从你内心的热情
我们一生中有很多想要拥有的东西,比如友情、健康、爱情、自由、地位、高分、知识、爱心、金钱、欢乐、诚信、事业、亲情、青春、终生享受美餐、大学录取通知书等等,请把你认为最重要、最珍贵的五样东西写在下面:
A.B.C.D.E.9:多和朋友们在一起
10:有规律地锻炼 11:睡眠。
机动内容:
(四)、缺乏幸福的原因
1.不善于发现阳光面 2.缺乏信念
3.老爱比较
一个女孩自杀跳楼的故事,表明别人过得不一定比自己好。4.不知道奉献 5.不知足
6.相互不信任 7.过于焦虑
8.对生活的消极心理
第五篇:幸福教案
教材分析:《幸福是什么》是一篇童话故事,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先讲三个牧童发现树林里一口老泉已经不涌泉水了,他们主动带来锄头、铁锹,疏通泉眼,开沟引水,砌井加盖。他们这样做是为了让人们能喝到干净的泉水。再讲智慧的女儿看见了他们的所作所为,称赞他们做了一件好事,并祝他们幸福。这时,三个牧童并不理解什么是幸福。智慧的女儿没有直接告诉他们幸福是什么,而是引导他们自己去弄明白。接着讲十年以后三个牧童又在小井旁边相遇。他们看到了自己的劳动给别人带来的好处:有了泉水,树木茁壮成长,人畜可以随时饮用。他们为此感到快乐。回顾各自十年的生活经历,他们对幸福是什么有了比较深刻也比较一致的体会:因自己的劳动给别人带来益处而感到幸福。最后讲智慧的女儿再次出现,她概括了他们的体会,揭示了幸福的含义。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了解故事内容,懂得幸福是什么,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同时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童话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语言表达上的一些特点。
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应尽可能引导学生直接与文本对话,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迁移运用。”《幸福是什么》是一种超人体童话,童话就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儿童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或介绍科学常识的一种文学体裁。在教学中,我尽量让学生直接走进文本,把自己作为童话中的一员,在读中感悟童话的真谛。同时又让学生走出文本,回到现实生活中来,看看自己是如何理解幸福是什么的。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童话的特点;能理清故事的脉络,读懂故事的内容,理解幸福的含义。
2、情感目标:发现身边的幸福,感受到自己给别人或者别人给自己带来的幸福,并懂得珍惜幸福。
3、技能目标: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象,编写童话,提高合作探究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读懂故事的内容,理解幸福的含义。
教学难点:发现身边的幸福,感受到自己给别人或者别人给自己带来的幸福,并懂得珍惜幸福。
课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兴趣:
1、出示“幸福”这个词语
2、齐声朗读
3、讨论:你认为怎样才是感到幸福的呢?
4、引导:那么幸福到底是什么呢?(出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童话故事《幸福是什么》中的三个牧童也去寻找幸福,他们寻找的幸福与我们的幸福是不同的,我们去看看好吗?
设计意图:把幸福提出来让学生讨论,引发对幸福的思考。这样一开始就把文本的基本点——幸福提出来思考,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接下来我们就走进这个童话故事,去看看三个牧童寻找的幸福是什么。请同学们打开书,自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2、交流讨论。(三位青年找幸福的事)
3、这三位青年明白幸福是什么了吗?
出示句子: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的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齐读)
设计意图:找出中心句,围绕着中心句去理解课文。
三、学习课文:
1、这三位青年是怎样弄明白的呢?请同学们再次读读课文,把文中相关的语句划出来。
2、理解三个青年说的话。
a、读一读
b、他们为什么会感到幸福呢?
c、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位,你想想你最幸福的一件事是什么?等会我来采访你。(讨论---采访)
设计意图:在读中感悟,走进文本,把自己作为童话中的一员,在读中感悟童话的真谛,理解幸福是什么。
3、三个青年在十年前有过幸福的感觉吗?什么时候呢?(4、5自然段)
4、师:在疏通泉眼时,他们埋下了一颗幸福的种子,然而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就是幸福。十年后,他们又来到了小井旁边,那颗幸福的种子已经结出了幸福的果实。
(出示句子,齐读)清澈的泉水仍旧那样静静地流着。小井周围的树苗已经长成枝叶茂密的大树。小井周围有许多条小路,路上还看得见人的脚印,他们一定是到这里来喝水或者打水的。在周围的沙地上有小鸟的爪印,草地上还有鹿和兔子跑过的痕迹。三个青年快乐地看着这一切。他们感到自己只做了一件这么小的事,却给别人带来这么大的好处!
5、师:你看到的幸福的果实是怎样的呢?和十年前一样吗?
出示句子对比:树林里有一口老泉,已经不涌泉水了,泉口上堆满了枯枝败叶。
a、读一读,感受十年后的幸福
b、喝水或打水的人们、动物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
c、最终感受到“自己只做了一件这么小的事,却给别人带来这么大的好处!”
6、师:这时他们终于明白了幸福是什么了,就如智慧女儿所说的------
(再次读)------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的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设计意图:运用前后对比来感受幸福,明白幸福的含义。
7、其实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也会有这样的人和事,联系生活实际。
8、看来幸福是什么呢?------齐读“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的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9、那么同学们,你们幸福吗?(相互交流,指名说)
设计意图:通过对文本当中幸福的理解,又让学生走出文本,在现实社会中去理解幸福是什么,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10、出示小诗小结:
幸福是帮妈妈做完家务时的满足
幸福是考满分时的兴奋
幸福是扶起摔倒的同学时脸上的微笑,幸福是帮助同学时的快乐,幸福是同伴之间的一声声问候,幸福是……
设计意图:深入拓展对幸福的理解,把生活中的给予别人的事情写成幸福小诗,让学生明白幸福就是给予。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幸福的深入理解,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学到了诗歌的写法,仿写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