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新思考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新思考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向组织工作提出了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形 成一支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干部队伍的新任务。我们必须紧密联系不断发展变化的实际,把握关键环节,采取新的举措,实现重点突破。
一、要善于拴心留人,打赢新世纪世界范围内激烈的人才争夺战
江泽民 同志曾经反复强调:“当今世界,人才和人的能力建设,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 性的意义,开发人力资源,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已成为关系当今各国发展的重大问题。”可以说,加入WTO以后,如何改变我国在世界人才争夺战中的不利地位,营造拴心留人的社会环境,将是各级党委及组织人事部门面临的最紧迫任务。首先,要真正树立“人才是第 一资源”的观念,在全社会形成“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良好氛围。要使人们普遍认识到,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能否最大限度地培养、吸引和留住 优秀人才,将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的兴旺发达。特别要破除过去组织 工作不太重视人才开发,“就干部管干部”的倾向,树立各类干部是最宝贵的人才资源、最 稀缺的生产要素的新观念,抓紧抓好人才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其次,要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和 工作方式,建立拴心留人机制。力求做到“三个转变”,即在人才的培养上,由过去的“只 问耕耘,不问收获”向“既问耕耘,又问收获”转变,在注重培养人才的基础上,更注重吸 引和留住人才;在人才的选拔上,由过去的眼睛“朝内”向眼睛“朝内”与“朝外”相结合转变,既注重从本地干部队伍中选拔领导干部,又注重打破身份、区域的限制,从外地、干 部队伍以外的社会各阶层选拔领导干部,打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绿色通道”;在人才管 理上,由过去的只注重管理向融管理于服务转变,为优秀人才的工作、生活、学习创造良 好的条件。再次,要建立完善激励机制。这些激励机制既包括薪酬等物质激励,又包括提拔 使用等政治激励,表彰表扬等精神激励。切实做到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适当的待遇 留人。要增强紧迫意识,求贤如渴,制定优惠的政策,创造优良的环境,培养、吸引和留住 优秀人才,实现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
二、要勇于革固鼎新,建立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
深化干部 人事制度改革,是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的治本之策。改革开放以 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展开,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仍还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痕迹,还 有不少深层次的问题需要解决。当前困扰干部工作的主要问题有四个:一是干部“能进不能 出”的问题。要解决干部“能进不能出”的问题,关键是要打 破干部身份终身制,非领导职务公务员实行全员聘任制,到期后重新进行考评,优胜劣汰。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务员的考核评估、辞退辞职、责任追究、末位淘汰等制度,疏通“出”的 渠道。同时严格控制编制,杜绝超编进人。当然,破除干部身份终身制,还需完善社会保障 等配套措施。二是干部“能上不能下”的问题。一般情况是,干部只要踏上领导岗位,只要 不犯错误,甚至错误不是很严重,就无“失位”之忧。即使职务上“下”了,而职级上仍然 不会“下”。致使有的干部缺乏强烈的责任意识和进取意识,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缺乏生 气。要解决领导“能上不能下”的问题,首先要改变传统观念,在思想上进行一次革命,破 除“上荣下耻”和“只有犯错误才会下”的旧观念,树立“上下都是工作需要”、“无功就 是过”和“上了不坐铁交椅,下了不坐冷板凳”的新观念,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其次,要在破除干部身份终身制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健全和实行领导干部任期制度、任期试用期 制度、聘任制度、免职制度、辞职制度、降职制度等,使领导上台是官,下台是民,任期内 是官,到期后是民,从根本上解决好干部“下”的问题。三是有的干部“对上负责、对下不 负责”的问题。这也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弄虚作假禁而不止的重要原因。这一问题既是 干 部作风方面的,也反映出干部选拔机制上存在缺陷,有的地方和单位,干部的选拔往往只由 上级组织或少数领导说了算,群众的意见对干部的提拔作用不大。因此,要实现干部“对上 负责和对下负责”一致的目标,必须从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入手,认真落实群众对干部选 拔任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
权和监督权,充分运用好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主评 议等方法,拓宽选人用人的视野和范围。认真执行差额考察、考察预告、任免票决等制度,促进干部工作民主化。四是干部选拔“论资排辈”的问题。一些地方选拔干部唯台阶、唯资 历,干部“累日以取贵,积久以成官”,优秀干部特别是优秀年轻干部难以脱颖而出,造成 人才浪费,并严重影响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此,必须坚持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大力推行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等制度,变过去的“伯乐相马”为现 在的“赛场赛马”;坚持按照“重要干部重点培养、优秀干部优先培养、紧缺人才抓紧培养 ”的原则,加快适岗人才的培养步伐;要增强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结 合换届选举和班子调整,对即将到龄的领导干部采取保留待遇腾位子、对特别优秀的年轻干 部采取小步快跑搭梯子、对缺乏年轻干部的领导班子采取优先安排加椅子等做法,切实加大 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力度。
三、要精于教育培养,大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
我们党所处 的历史地位和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决定了我们必须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进方 向,从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第一,要不断创新干部教育 培训机制,在提高领导干部的整体素质上下功夫。在培训内容上,要适应入世要求,突出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WTO知识、微机和网络知识、法律知识的培训,大力培养“外向型” 和“创新型”的领导干部;在培训方式上,要努力拓宽培训渠道,在发挥各级党校和行政学 院培训主渠道作用的同时,逐步建立以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职业学校、电教中心为基础的 培训网络;在培训制度上,要建立健全干部培训与干部使用相结合的制度,把干部是否积极 参训,参训效果如何作为考察考核干部的重要指标。第二,要突出发展观和宗旨观教育,在 引导干部执政为民和加快发展上下功夫。教育引导领导干部始终坚持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始终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 中心,一心一意求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切实把党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性落实到发展
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第三,要教育 引导领导干部不断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在提高领导水平上下功夫。要按照十六大的要 求,把党委的工作重点放到“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用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上来。在妥善处理好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 三者辩证关系的基础上,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过程中,努力提 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总揽全局的能力。
四、要严于监督管理,切实加强各级领导干部作风建设
领导干部作风 好坏直接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事业成败,并且对整个党风和民风影响巨大。因此,对领导干部一定要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监督、严格管理。当前要重点抓四个方 面的问题,做到四个突破。一是抓住核心问题,在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上有新突破。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现在领导干部作 风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归根到底是由脱离群众、脱离实际造成的。各级领导干部要经受住 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考验,就必须始终不渝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在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为民之策,多做利 民之事。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困我有所帮,民有所怨我有所改。二是要抓住关键 问题,在形成良好的用人导向上有突破。当前主要是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 条例》,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要抓 紧建立健全干部推荐责任制、干部考察责任制、用人失误责任追究制等制度,坚持用好的作 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防止和克服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三是要抓住难点问题,在加强对“ 一 把手”的监督管理上有新突破。进一步完善民主集中制,认真执行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 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基本制度,防止重大事情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改革和完善党的纪律检 查体制,建立和完善巡视制度。实行领导干部监督责任制,加强班子内部监督。在加强组织 监督的同时,积极发挥司法监督、行政监督、民主监督、舆论监督的作用,保证各级领导干 部始终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四是要抓住热点问题,在加强组织纪 律上有新突破。要树立“严是爱、松是害”的观念,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组织纪律观念的教 育,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对领导干部发生的违纪违法行为,要严肃查处,决不手软,改 变过去对领导干部问题的查处存在的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问题。
第二篇: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思考认识体会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思考认识体会
(一)坚持政治建队,进一步加强思想建设工作。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而坚定理想信念是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实践证明,只有把思想政治工作置于万事之首,坚持创新思路、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在思想政治建设中施教育、强素质、建队伍、聚人心,使广大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心同德,同欲同步,才能打造坚强有力、团结向上的队伍。
干部队伍要旗帜鲜明讲政治,狠抓政治思想建队,坚持不懈地用马列主义等科学理论思想武装头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加强党对干部队伍的绝对领导、全面领导。要深入开展“X、X”主题教育,把握“四个要求”,明确“五个”目标,学懂、弄通、做实,并将其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作为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常态化开展、制度化推进,确保党的领导干部的先进性、纯洁性。
(二)坚持从优待队,进一步加强暖心惠队工作。从优待队是凝聚向心力、战斗力的重要保障,要把爱队护队惜队作为基本责任担当,加强暖心保障、延伸惠队范围,真正做到让其“安身、安心、安业”。要坚持素质和实绩相结合,杜绝重留痕轻实绩的形式主义,形成“公开、公平、公正”选人用人机制,让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每一位干部提供平等发展、贡献智慧的机会。
要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多媒体多途径全方位发声,创新送奖上门、典型引路等多种形式,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和“一线、后方”全覆盖,传递好经验、弘扬正能量。要实行干部人性化关爱工程,强制年休假制度和每年全员体检制度,建立干部健康档案,实行干部生病住院、退休慰问制度及领导家访、谈心制度,为队伍购买意外伤害保险等,使干部切身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切实增强干部的荣誉感和归属感,促其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全心全意投身工作之中。
(三)坚持从严治队,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工作。作风就是形象、就是效率、就是战斗力。总书记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必须抓常、抓细、抓长,持续努力、久久为功。”领导干部作为党的事业的建设者、推动者、捍卫者,更应在作风建设上走在前面。
要以规办事,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坚持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让干部学会在严格律已中履职尽责,在遵章守纪中干事创业,在健康生活中享受人生,做到即使带着制度的“镣铐”,也能跳出精彩的舞蹈。要以纪治队,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加强对干部全方位管理,做到思想与行动相统一、工作圈与社交圈相衔接、八小时内与八小时外相贯通,用“初病早治”管理大多数、“有病快治”盯紧少数、“重病严治”惩处极少数,真正做到壮士断腕、刮骨疗毒。
第三篇:关于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
多年的实践证明,我们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是一支政治坚强、能打硬仗、党和人民信赖、能够担当起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重任的队伍。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也还存在一些与形势任务要求“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四不”:一是个别干部理想信念不强;二是个别干部业务知识不熟;三是个别干部执纪水平不高;四是个
别干部作风不过硬。加强新时期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要健全四项机制,增强四个意识,提高四种能力,着力解决“四不”问题。
一、健全学习机制,增强执纪为民意识,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解决理想信念不强的问题。构建学习激励机制、团队学习机制和特色学习机制,定期组织纪检监察干部集中学习,规定一定时期的自学内容,指定必读书目,明确学习目的和要求。定期听取纪检监察干部学习情况汇报,组织开展学习心得体会评比。加强对学习情况的考核,将考核情况记入个人档案,作为评优表模和提拔重用的重要依据。通过创新学习机制,激励纪检监察干部加强政治学习和党性修养,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地为民尽责,为国竭力,为党分忧,认真履行职责,维护党风党纪,保障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通过健全学习机制,教育引导纪检监察干部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为支撑,做到执纪一身正气,理直气壮,敢作敢为,当好党的忠诚卫士和群众的贴心人。
二、健全培训机制,增强服务全局意识,提高工作驾驭能力,解决业务知识不熟的问题。纪检监察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业务性很强的工作,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这就要求纪检监察干部不断学习和掌握经济、金融、法律、科技、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真正成为纪检监察工作的行家里手。只有健全培训机制,不断加强纪检监察业务知识培训,增强纪检监察干部服务全局意识,提高工作驾驭能力,解决业务知识不熟的问题,纪检监察干部才能胜任新形势下反腐倡廉的历史重任。培训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一是采取走出去的办法,有计划地选派纪检监察干部到上级机关参加业务知识培训;二是对新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同志,参照法官、检察官的管理模式,对纪检监察干部实行资格准入制,搞好岗前培训。同时,有针对性地举办业务培训班,促其加快从不懂到较懂到精通的进程,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三是根据工作需要,建议上级机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纪检监察干部外出参观学习,引导纪检监察干部更新观念,开阔视野。
三、健全交心谈心机制,增强严格自律意识,提高拒腐防变能力,解决作风不过硬的问题。谈心活动既是一项思想工作,又能充分体现出人文关怀;既有利于发现问题及早预防,更有利于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增强纪检监察机关的凝聚力、战斗力。建立纪检监察系统领导对纪检监察干部定期谈心制度、走访家庭制度,及时了解纪检监察干部思想动态及其工作、生活情况,帮助纪检监察干部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让大家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定期组织纪检监察干部和近年从纪检监察系统调出去的干部开展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等为主题的交流、谈心活动。通过开展谈心活动,促进纪检监察干部提高律己意识,引导纪检监察干部学会自我加压、自我监督,从而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自觉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努力成为党风廉政建设和拒腐防变的楷模,成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榜样。
四、健全内部考核评价机制,增强争创一流意识,提高查办案件能力,解决执纪水平不高的问题。内部评议是干部了解自我提高自我的有效手段。在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对纪检监察干部内部考核评价机制,通过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干部和基层纪检监察工作负责人双向考核评价,基层干部、党风监督员和服务对象对纪检监察干部的考核评价,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对纪检监察干部的考核评价,从学习、业务、思想动态等方面对纪检监察干部进行综合考核评比。将考核结果作为评先表彰的基本依据,对一定时期内考核不合格的纪检监察干部进行诫免谈话或者调离纪检监察干部队伍。通过健全内部考核评价机制,形成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良好竞争氛围,激发纪检监察干部奋勇拼搏的热情,促进纪检监察干部不断提高依纪依法办案和案件突破能力,提高执纪水平,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区委组织部供稿)
第四篇:转变职能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模版)
进乡镇职能转变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中共石泉县委组织部
乡镇是我国最基层的政权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乡镇干部是执行党和国家在农村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最前沿的一支干部队伍。乡镇职能发挥得好坏,直接关系到政权的稳定,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小康建设的步伐。随着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和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入,农业与农村工作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乡镇所面临的工作内容、工作任务也都发生了相应变化,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如何把乡镇的主要职能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如何优化组合人员,把主要精力放在指导农民增收和财政增长上来,这是目前乡镇面临和亟待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石泉县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乡镇职能转变,在改进干部工作方式,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农民增收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主要做法
为尽快适应新形势下农业和农村工作对乡镇干部的要求,石泉县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使乡镇工作机制真正走上一条受群众欢迎、干部拥护、上级认可的改革新路子。
(一)改革机构设置。转变乡镇职能,即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必须要建立相应的体制和机构做保证,必须调整乡镇机构设置和运转形式,改变干部工作角色和方式方法,适应市场经济和人民群众的需要。基于这一认识,县上及时成立转变乡镇职能、改进工作方式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下发了《石泉县关于推进乡镇职能转变、改进工作方式的指导意见》,做到领导、任务、责任、宣传四落实,使该项工作一开始就沿着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有序推进。按照“精简、便民、高效”的原则,着力构建为民服务的新机构。一是按需求设置机构,全县15个乡镇打破了过去干部驻村包组的“满堂滚”工作模式,根据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需求和本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党建工作、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综合管理、社会事务管理、主导产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分类组建工作机构或服务机构,对过去设置重复、职能交叉、越位错位的机构进行撤销;把业务工作相近、工作性质相似的机构进行合并;把业务单
一、工作量相对较少的机构进行挂靠,使乡镇机构形成职责清晰、目标明确、统一管理的新格局。二是按服务设置机构,针对每个服务对象、性质和方式的不同,设置社会事务、计划生育等服务机构,进一步细化职责,实行“对口”服务,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真正使干部把精力用在为群众服务上,把时间花在为农民增收上。三是按发展设置机构,坚持把第一要务放在突出位置,紧扣发展主题,围绕经济建设“搭台子”,各乡镇根据区域经济的不同现状,设置蚕桑、畜牧、林业、烤烟等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办公室(队)或工作组,变被动机械管理为主动服务,彻底改变过去“安排什么干什么”的工作方式,增强乡镇干部工作的主动性。
(二)优化人员组合。增强乡镇干部队伍的活力,是乡镇机构改革的重要任务。过去乡镇干部是“胡子眉毛一把抓”,既要“催粮要款”,又要“刮宫引产”,长期以来,干部队伍无活力,工作效率不高,作风不实。对此,我们在改革实践中,坚持因事设岗,因岗定人,实行“竞争上岗、双向选择”的机制,重新调配人员,整活人力资源。对乡镇内设办(所、队)负责人,由乡镇党委实行竞争上岗,经个人自荐、资格审定、竞岗演讲、组织考察等程序聘任负责人;对一般工作人员,实行双向选择,一般工作人员可根据所学专业和工作经验自由择岗,办(所、队)负责人可根据其办(所、队)业务特点选择工作人员。对在改革中岗位发生变化的干部,实行“三变三不变三鼓励”的优惠政策,即变工作岗位,不变干部身份;变工作职能,不变原职务职级;变分配方式,不变开支渠道。鼓励乡镇干部自担风险,带薪从事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或承建农科示范园;鼓励干部带薪从事民营经济,领办、创办企业;鼓励干部带薪到村和街道社区担任正职。干部的“归口”,人才的“归类”,使干部的特长得到充分发挥,战斗力也明显增强。饶峰镇通过“竞争上岗、双向选择”的办法,使10名工作出色的干部走上了中层领导岗位,50名有特长或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找到了自己合适的岗位,使该镇工作形成了内外一条心、上下一盘棋的良好局面。
(三)强化目标管理。科学的管理措施是工作机构有效运行的关键所在。在规范机构设置后,各乡镇进一步规范职权范围,细化分工,明确责任,夯实任务,有力地激发了干部队伍的活力。建立健全工作督办检查制度,由乡镇党委书记任督查组长,对各办(所、队)工作落实情况,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进行督办检查,对工作不力,未按时完成任务的,限期整改或限期完成任务,如限期整改无起色,仍未完成任务的将予以通报批评,并列入办(所、队)或个人的年终考核档案,年终按照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量化考核,干部的责任感、紧迫感明显增强,使全县乡镇干部形成明争暗赛、你追我赶、竞相迸发干工作、创事业的大好局面。
(四)完善考核机制。在设置考核机制时,实行一项产业、一支服务队、一套管理办法、一套考核机制,坚持从解决农民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从过去单纯的数量考核转移到数量考核和质量效益考核并重上来,坚持以业绩为取向,以民意为根本,不以票数定格次。对引导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作出积极贡献的干部,实行重奖,并与职务晋升、评优直接挂钩;对年终考核基本合格的干部实行诫勉谈话,连续三次评为基本合格者责令下岗或予以辞退。同时,打破过去的平均主义,做到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不一样,使干部人人身上有压力,个个肩上有担子,彻底消除过去干部等待观望的依赖思想,充分认识到落后就会受罚、不努力就会淘汰,干部工作的紧迫感和压力感倍增。
二、初步成效
历经半年的实践运行,新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组合,对于推进乡镇职能转变,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乡镇干部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一)领导责任得到夯实。新机制实行乡镇副职领导担任办(所、队)第一责任人,坚持与一般干部同考核同奖惩,改变过去“干部盯着领导干”为现在“领导带着干部干”,不仅使各项工作获得了最佳的人力资源配置,而且强化了乡镇副职领导的工作责任,调动了副职领导工作的积极性,加强了对各项工作的领导力量和落实力度,使副职领导职责更加清晰,任务更加明确,乡镇领导班子之间形成了精诚团结、通力协作谋发展、抓发展的格局。
(二)工作合力得到提升。由于重新设置乡镇机构时,采取撤、并、挂等措施,机构得到最优组合,干部得到最佳配置,工作合力明显提高,遇事推诿、扯皮的现象明显减少,极大地调动了乡镇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工作效率也进一步提高。明确的目标任务,严格的监督考核机制,干部工作的主动性进一步增强,自觉扑下身子、深入一线落实中央1号文件、发展农村经济、优化投资环境做深入细致地工作。如池河镇企业办主动出击,强化服务,积极营造一个亲商、安商、富商的投资环境,引起了投资商的浓厚兴趣,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就引进外资1400多万元,引进投资10万元以上项目8个,成效十分明显。中池乡与客商签订投资2000万元万家堡水电站建设项目后,项目组的同志一路跟踪,主动服务,主动为投资商办理手续、找住处,使这项建设项目从签约到开工只用了60天时间,大大缩短了从合同签订到开工建设的过程。
(三)服务意识得到增强。新机制充分考虑了群众的需求,坚持把最广大群众利益维护好、实现好为工作地出发点,把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为工作落脚点。干部的责任意识明显增强,服务手段趋于多样化,服务质量全面提高。如熨斗镇蔬菜产业服务队在服务全镇蔬菜业发展中,一改过去零散、质次效低种植方法,积极动员群众发展大棚菜100亩,短短4个月就为农民创收30多万元。池河镇畜牧产业服务队,认真抓好政策宣传,实行重点扶持,积极协调资金,主动外出学习,强化技术服务。服务队组建以来,发展养殖专业村2个,养殖小区4个,扶持养殖重点户100户,培育建成万头养猪厂1个,为养殖大户协调解决资金50万元,并积极组织养殖大户技术培训100余场次,高质量地服务,进一步提高了农民发展经济信心。
(四)干部作风得到转变。新机制不仅整活了乡镇人才资源、激活了干部队伍活力,也有效地推动了干部作风的根本转变,使乡镇干部工作的主动性进一步增强,服务态度切实转变。原来,群众称干部下乡为“蜻蜓点水”,现在干部下乡吃住在农户,主动与农民群众交朋友,为群众办事、解决问题积极主动,出现了“三多三少”工作局面,即:下村入户的多了,蹲机关的少了;讲方法、讲策略、开展说服引导的多了,对群众搞行政命令的少了;解决基层问题的多了,群众上访的少了。如池河、后柳等乡镇通过互联网积极为农民寻找致富信息;迎丰镇在服务方法实行“五个一”,即对前来办事的群众,推行“一声问候、一把椅子、一杯热茶、一张笑脸、一份亲情”的服务,切实改变了过去那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作风。
(五)带动作用得到显现。农民“想的是致富,难的是技术,缺的是服务,靠的还是乡镇干部”,他们迫切希望有一批密切联系群众、作风过硬、发展经济本领强的乡镇干部带领他们搞经济、闯市场,在生产、技术、流通、经营管理等方面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服务。城关镇新堰村农民马孝平深有感触地说:“前年政府号召种莲藕,我怕种了不一定赚钱,一直拿不定主意。后来,看到镇上的干部集资入股新建莲藕示范基地,觉得他们田地要租,劳力要请,自己可以省下这些钱,肯定有利可图,就试种了几亩,结果买了个好价钱。”熨斗镇干部孟天毅贷款25万元,承包了本镇茶厂,建起了千亩优质茶园示范基地,兴办了养殖场,建成配套千亩饲料基地,形成种、养、加工一体化的经营格局。茶厂和养殖场雇用农民工45人,并带动帮扶发展畜牧产业大户10户。池河镇干部陈泽文有一定的农业种植技术,自竞聘成为镇上瓜菜产业服务队员后,如鱼得水,他利用自己特长与谭家湾村农户谭可兵合伙种大棚西瓜1.7亩,短短90天,收入6500多元,并带动全村落实大棚100个。实践证明,乡镇干部领办、创办绿色企业和农科示范基地,是推进产业发展,吸收和消化当地剩余劳动力,缓解财政压力的得力举措。
三、问题及成因
在探索推进乡镇职能转变,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进程中,我们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也发现了一些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干部思想不够解放。有的乡镇干部对新形势下乡镇工作的机遇和挑战认识不清,本位主义严重,跳不出吃“财政饭”、拿“固定工资”的束缚;有的干部工作方式上仍习惯于过去的“大包大揽”、“发号施令”,对服务意识认识模糊,放不下架子;有的对鼓励干部带薪从事民营经济,创办、领办企业和农科示范园,到村或社区任职心存顾虑,宁在一棵树上吊死,也不愿放手一搏。
(二)干部心态定位不准。有的乡镇干部自视清高,心态不够端正,部分所学专业不能对口,自认英雄无用武之地,工作不安心,厌倦农村工作;有的在工作中不求上进,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四平八稳,工作凭经验,创新意识不够;有的工作自觉性差,方法简单,作风飘浮,不能处理好乡镇工作与群众利益、个人利益与农民增收的关系;有的见条条管理的站所,业务单一,同灶吃饭,不能同时领薪,同工不同酬,心里不平衡,怨天尤人。
(三)队伍结构不尽合理。从年龄角度看,目前,我县乡镇干部队伍的平均年龄为41.1岁,整体年龄普遍偏大,加之近年来县直部门缺员,部分条条统管的单位,实行“逢进必考”,大部分年轻干部被县直部门招录,更加剧了乡镇干部队伍年龄的差异。从文化结构看,乡镇干部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全县15个乡镇共有干部905名,现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234人,占总数25.8%,且绝大部分是非国民教育学历;大专以下文化程度671人,占总数74.2%,乡镇干部现有文化水平已不能适应新时期农业与农村工作的需要,明显滞后于农业产业化进程的步伐。从技术角度看,技术型干部少,全县905名乡镇干部,真正是农、林、水专业学校毕业的干部仅91名,占总数10%,严重制约着新技术推广和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加之干部培训和外出学习机会少,知识更新慢,为农民服务本领亟待提高。
(四)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由于工作需要,乡镇部分机构职能上划,导致乡镇职能削弱,增加了协调难度;乡镇干部进出不畅,干部分布不合理,边远乡镇缺人,城郊乡镇超员;虽加大了乡镇领导干部交流力度,但一般干部交流出口不畅,干部长期工作在固定的区域,造成思想僵化,工作无动力、无激情,缺乏积极性和创造性。池河镇113名干部中,在本镇连续工作10年以上达78人,占干部总数的69%。
四、对策与建议 转变乡镇职能,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必须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业上去推进、去审视、去思考,必须坚持把更新观念、提高素质、合理流动作为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加快农村发展的治本之策。
(一)在更新观念上下功夫,为干部“解套”。要加强乡镇干部为农民服务意识教育,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事关全局的大事,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主动为民服务,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想群众所盼,解群众所忧,谋群众所需;始终把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作为决策第一信号和依据;始终把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进行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教育,引导乡镇干部转变思想,开拓进取,拓宽视野,敢闯敢干,自觉为乡镇分忧解难,让更多有头脑、懂经营、善管理的干部到民营经济工作,创办、领办企业和农科示范园,到村和社区任职,积极主动为乡镇政府“消肿”,置身于市场经济中谋求发展。
(二)在强化培训上下功夫,为干部“强身”。增强服务功能,必须提高服务水平,必须强化乡镇干部培训。根据现阶段农村工作需要和干部自身需求,以胜任本职工作为目标,以增收农民收入为重点,大力开展乡镇干部技能转型培训。围绕农村政策,先进实用技术,市场经济知识和法律知识,以短、专、快的专题培训为重要形式。切实增强针对性,做到“缺什么补什么,什么人才少,就培训什么人才”。切实提高乡镇干部指导农民致富的服务本领,依法行政的能力和运用市场经济规律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的能力。
(三)在干部交流上下功夫,为干部“活血”。制定出台对乡镇干部交流的具体措施,对交流的条件、去向、程序作出明确规定,采取横向交流、回避交流、警示交流等方式,对在同一乡镇连续工作一定年限的干部,有亲情关系且机关影响团结和管理的干部,优秀年轻干部重点进行交流,对表现优秀、政绩突出的干部,优先安排到县直机关;对工作态度不端正,难以胜任本职工作,考核基本称职的干部,安排到边远艰苦乡镇进行锻炼;对不能胜任本职工作,考核不称职的干部实行待岗处理,增强乡镇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
(四)在优化环境上下功夫,为干部“降压”。关心重视选拔优秀的乡镇干部到领导岗位。把乡镇干部住房政策、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福利待遇落到实处,在物质利益分配上向乡镇倾斜,对乡镇干部子女就学享受与县直机关干部子女就学同等待遇。要正确处理压担子、给任务与教方法的关系,对工作不力的要批评教育,对工作遇到的困难,要主动帮助乡镇干部解决。对乡镇干部在艰苦条件下,为民服务、为民增收,兢兢业业、扎实工作,不怕吃苦的创业精神,给予公正的
第五篇:关于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0年暑期读书班心得体会
为深入学习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教育规划纲要》,认真落实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精神,坚持“一二三九”的发展思路,推动学校又好又快发展,学校举办了为期15天的2010年暑期读书班。读书班期间,我认真学习了学校规定的阅读篇目,参加了暑期读书班全体人员会议,听取了院长贺金玉同志传达的“全省学习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贯彻落实教育改革规划纲要培训班”会议精神及开学前后和新学期工作部署,认真听取了党委书记任运河同志作《工作贵在抓落实》的重要讲话。这次学习班,时间虽然不长,但内容丰富,安排合理,成效明显。下面,结合本人的思想及工作实际,谈一下自己对关于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看法。
随着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特别是我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育资金投入越来越多,基建规模和物资设备采购量越来越大,学校参与经济活动越来越频繁,学校与社会交往情况就越加密切和复杂,这些都对从严治校、强化管理提出了迫切要求和新的任务,也对高校纪检监察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高校的纪检监察工作是高校党的建设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主要任务就是搞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随着我们党对反腐倡廉工作的逐步重视,高校的纪检监察的任务也越来越明确。纪检工作方面,《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第十二条规定:“高等学校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
1、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对党员进行遵纪守法教育。
2、检查党组织和党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情况。
3、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建设。
4、检查、处理党的组织和党员违反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的案件,按照有关规定决定或取消对这些案件中党员的处分。
5、受理党员的控告和申诉,保障党的章程规定的党员权利不受侵犯。”这与《党章》的 规定是一致的。监察工作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第十八条规定:“监察机关为行使监察职能,履行下列职责:
1、检查国家行政机关在遵守和执行法律、法规和人民政府的决定、命令中的问题;
2、受理对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违反行政纪律行为的控告、检举;
3、调查处理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违反行政纪律的行为;
4、受理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不服主管行政机关给予行政处分决定的申诉,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由监察机关受理的申诉;
5、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监察机关履行的其他职责。”
当前,面临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新形势,高校纪检监察部门既要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又要应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任务,因此,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强、公正清廉、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高素质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显得十分重要而迫切。
面临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纪律检查干部必须具备以下基本要求:
1、要政治坚定,忠实履行纪检监察职责。纪检监察机关担负着维护党的纪律、实行党内监督、确保政令畅通等重要职责,工作的政治性、政策性很强,必须立场坚定,对党忠诚,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加强党性锻炼,把“做党的忠诚卫士”的要求落实和体现到本职工作中去。要围绕中央的重大决策和部署,加强对遵守和执行政治纪律情况的监督检查,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提供纪律保证。要坚决同各种腐败现象作斗争,严惩腐败分子,切实维护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要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要求,更加自觉地把反腐倡廉工作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之中,努力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工作领域。
2、恪尽职守、精通业务。这就是要求纪律检查干部把自己从事的 工作当作自己的职业理想,有神圣的职业责任感、使命感和爱岗敬业精神。要系统学习纪检监察业务知识,熟练掌握本职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熟悉本职工作的内容、程序和方法,不断提高工作水平。要正确处理好名与利、得与失、苦与乐的关系,把忠诚于党和人民、为共产主义事业努力奋斗同自己从事的职业紧密联系起来,胸怀大局,埋头苦干,扎实工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贡献。
3、坚持原则,秉公执纪。工作中要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一切从实际出发,重证据,重调查研究,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忠实履行职责,树立法制观念,依法办事。要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坚持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严禁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粗枝大叶、推诿扯皮,工作中和稀泥,当老好人,甚至拿原则作交易。
4、清正廉洁,一身正气。纪律检查工作的性质决定了纪律检查干部首先要做到廉洁奉公,决不能贪赃枉法,以权谋私。纪律检查干部首先要以身作则,作出表率,自觉接受党纪政纪和国家法律法规的约束。要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道德的纯洁性,一股正气,两袖清风,真正做到耐得住清苦、顶得住歪理、抗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切实维护党纪政纪和国家法律法规的严肃性,为广大干部群众树立遵纪守法的模范形象。
5、勤奋工作,乐于奉献。纪检监察干部要讲党性、顾大局、讲奉献,重一切从党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出发,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引导纪检监察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
要想打造一支政治坚强、公正廉洁、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在加强学习上下功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纪检监察工作涉及面广,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业务性都很强的工作。纪检监察干部只有不断学习和掌握政治、经济、金融、法律、科技、管 理等各方面的知识,才能成为纪检监察工作的行家里手,才能肩负起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特殊使命。为此,纪检监察干部要强化学习意识,坚持把学习当成一种工作需要、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境界、一种事业追求,自觉走出应酬多“没空学”,学历高“不用学”,经验足“不要学”等误区,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只争朝夕的进取精神、锲而不舍的钻研态度来抓好学习, 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全会和中纪委、省纪委、市纪委全会精神,加强对法律法规和党纪条规的学习。要时常给自己“洗脑充电”,不断提升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和水平。在勤于学习的同时,要勤于实践,按照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将所学知识与工作实践融会贯通,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是要在干部的培训上下功夫。一是要加强知识技能培训。适应纪检监察干部履行岗位职责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岗位必备知识和能力的培训。要有计划地组织纪检监察干部外出考察学习,适时选派纪检专职干部参加上级纪检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班的学习。加强相关业务内容、业务流程、业务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工作本领,提高纪检干部全面履行职责的能力。积极开展新知识教育培训,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社会管理、现代领导科学、高新科技特别是网络信息等知识技能的培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二是加强理论政策培训。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纪检监察干部头脑,深入开展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培训,突出抓好科学发展观的教育,着力提高保障和服务科学发展的本领。加强党的反腐倡廉理论的学习教育,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形势任务、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的教育培训,注重用改革开放以来反腐倡廉的生动实践和新鲜经验培训纪检监察干部,着力提高理论政策水平和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要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和党的宗旨教育,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切实增强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加强党纪政纪和法律法规教育,着力增强法纪观念,提高自我约束力。坚持用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纪检监察干部,引导纪检监察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
三是要在加强队伍建设,壮大工作力量上下功夫。首先,要“用事业留人”。要增强纪检监察干部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使广大纪检监察干部真正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是崇高的事业、光荣的事业,从而继承和发扬纪检监察部门的优良传统,自觉献身纪检监察事业。其次,要“用感情留人”。努力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工作环境,使大家心情舒畅地工作。学校领导要紧紧依靠和充分信任纪检监察干部,全力支持他们大胆工作;要广泛开展谈心活动,沟通情况,交流思想,发现缺点和不足,及时提醒,善意批评,促其改正。通过营造团结友爱、和谐融洽、健康向上的人际关系和良好氛围,从而保持舒畅的心情,激发工作的热忱。第三,要“用适当的待遇留人”。就是要在政策允许和制度规定的范围内,尽力为纪检监察干部办实事,为他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和成长进步创造条件。
四是要在改进作风上下功夫。加强作风建设是我们党的一项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也是一项常抓常新的重要课题和战略任务。要坚持心系群众,切实做到思想上尊重师生、感情上贴近师生、工作上服务师生,虚心向师生学习,带着责任和感情与师生打交道,认真倾听师生的意见建议,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要坚持求真务实,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积极进取、量力而行,真抓实干、狠抓落实,克服浮躁心态,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要坚持改革创新,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善于发现并总结新鲜经验,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性地提出反腐倡廉建设的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要坚持艰苦奋斗,一方面自觉养成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良好习惯,自觉抵制享乐主义 和奢靡之风,另一方面认真履行职责,督促广大党员干部认真贯彻落实厉行节约的有关规定,真正把资金和资源用在学校改革发展上;要坚持清正廉洁,带头严格执行《廉政准则》等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有关规定,自觉接受各方面监督,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高风亮节和浩然正气。
五是要在加强对纪检监察工作的领导和指导上下功夫。要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规定,根据学校发展实际,及时研究解决纪检监察机构和队伍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把纪检监察机构和队伍建设情况纳入对高校党风廉政建设评估体系进行考核。高校党委和行政要支持纪检监察干部依法依纪履行职责,充分发挥纪检监察的职能作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阻碍纪检监察干部执纪执法。对诬陷、打击报复纪检监察干部的违法违纪行为,要坚决予以查处,切实保护纪检监察干部认真履行党和国家赋予的职责的权利。要切实保证纪检监察工作所需的办公经费和办公场所,配齐配足办公基本设备,加强纪检监察机关办公自动化建设。纪检监察办案工作具有特殊性,应切实保证办案经费和落实办案所需要的交通、通讯等工具。
同时,学校全体纪检监察干部也一定要牢记自己的职责,珍惜党和人民群众的信任、师生员工的信任,以“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认真执行党的纪律,履行党内监督和行政监察职责。要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始终保持谦虚谨慎、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恪尽职守、秉公执纪的职业操守,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各项规定,严格遵守各项纪律特别是办案纪律和保密纪律,进一步树立纪检监察干部公道正派、清正廉洁、坚持原则、与人为善,可亲、可信、可敬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