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平安创建会上得讲话
张建海副县长在全县平安创建会上的讲话
平安创建活动是关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之所在,是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我县在平安创建活动做了大量的工作,也曾经取得过较好的成绩,但是,这几年以来这项工作一直在走下坡路,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从全州前列跌到全州未位,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刻思考,不得不做深刻的检讨。
一、我县平安创建群众满意度低的原因分析
近年来,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城镇建设过程中引发的征地拆迁问题矛盾突出,各类上访案件增多;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面,全县刑事案件大幅上升,盗窃、诈骗、伤害、杀人案件频发,治安形势喜忧参半;黄、赌、毒泛滥,特别未成年人及青少年犯罪突出。特别是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如:“7〃7”入室抢劫杀人案,牛棚煤矿透水事故等都是影响今年我县群众满意率下降的原因。另外,丙肝事件的爆发也是影响我县群众满意率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我县平安创建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治安案件居高不下,社会治安形势严峻。故意杀人、抢奸、抢劫、盗窃等严重违害社会治安的形式犯罪十分猖獗。吸毒、贩毒等涉毒案件也呈上升趋势,城区抢夺、乡镇盗窃等恶性案件时有发生,治安管理措施和防范体系还不到位。特别是部分执法人员执法不公、执法不严,不作为的现象时有发生,工作方法单一,作风野蛮,增加了群众的反感。
2、人民内部矛盾突出,社会存在严重不稳定因素。在信访维稳工作上,因城镇建设涉及的房屋拆迁、征地补偿、企事业改制遗留问题等引发的人民内部矛盾及信访问题仍较突出,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信访突出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很好解决,群体上访、越级上访、缠访闹访还比较多。需要十分重视的是一些部门和领导,1对信访稳控工作缺乏足够认识,存在畏难情绪,导致群体越级上访,不仅造成恶劣影响,而且不稳定因素客观上增多。
2、安全生产工作形式严峻,基础设施比较薄弱。部分重大地质灾害隐患、安全生产隐患、道路交通安全隐患还没有得到彻底整治。主要集中在:一是私挖滥采矿产资源十分严重,尤其是非法小煤窑,虽然通过集中整治关闭非法小煤矿,但受利益驱动,仍然屡禁不止。二是乡村道路上超载客运、非法客运和主干道路人货混装现象十分突出。
3、部门协调不够,思想认识不到位。在平安创建工作上,乡镇之间、单位之间、部门之间、企业之间严重的不平衡,主要是对平安创建工作思想认识不足,组织领导不力,结合实际不紧,安排部署不实,措施落实不到位。
4、财政保障投入难,平安创建基层基础薄弱。由于财政困难,平安创建投入严重不足,许多基层基础工作难以跟上,人员不齐,经费没有保障,工作开展不到位;基层治安防范等落实较差,干部和基层群众普法等工作流于形式,全县各级机关和干部依法行政能力不强,群众法制意识淡薄。
5、宣传的广度、深度不够,全社会齐抓共管、全民共创平安的氛围还不浓。一些行业、单位把平安建设认为是政府部门和政法部门的事,对平安创建的目标任务和措施不是十分清楚,特别是少数地方居民、村民还不知晓在开展这项活动。更谈不上积极参与,影响了平安创建向深度和广度开展。
三、对下一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强领导,扎实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坚持抓平安稳定也是政绩的观念,要用发展的思路来谋划维护稳定的各项工作,用发展的理念来解决影响稳定的各种问题,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一项事关全局性的工作来抓,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
抓落实,切实担负起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政治责任。要进一步协调各方,增强工作合力,落实综治各项措施,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要进一步做好综治责任制的检查、考核和奖惩工作,对出现重大治安问题的要坚决实行一票否决。
2、建立健全专项“严打”制度。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方针,进一步健全打、防、控一体化机制,确保社会治安秩序良好;要健全和完善“严打”整治斗争长效机制,每月定期分析研判治安形势,提高“严打”斗争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依法重点打击严重暴力犯罪和“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始终保持对各类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牢牢把握社会治安主动权。坚持组织开展“严打”专项斗争,重拳打击区域性、季节性、时段性的多发犯罪,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真正将“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作为衡量社区民警工作成效的主要指标。
3、要建立长效机制,及时调处矛盾纠纷。要从建立长效机制入手,针对不同时期社会治安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采取各种措施,及时调处矛盾纠纷。一要建立健全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的信息网络,要充分发挥基层调解委员会、综治工作中心的作用,及时掌握矛盾纠纷的苗头信息,以便提前防范,提前处置,防止矛盾纠纷激化。二是健全有效的矛盾调处机制。要抓好基层人民调解工作并把人们调解、司法调解及行政调解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村、社区基层自治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成为确保一方平安和维护稳定的第一道防线。积极营造依法有序的化解矛盾的社会环境。三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要加强对乡镇和有关部门综治工作的督促、检查和考核,严格实行奖励和责任追究。四要建立完善综治经费保障机制。
4、要进一步增强执法为民理念,切实加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规范干警的执法行为和执法形象,克服在执法过程中的盲目性、随意性,推进公正廉洁执法,以解决影响执法公信力的关键环节入
手。要着眼于提高公安队伍的整体素质,切实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真正从思想上解决好为谁执法、靠谁执法、怎样执法的问题,着力解决执法不公、破案率不高等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切实提高群众安全感。
5、坚持群众满意为检验标准。只有始终把综治工作和平安建设作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始终以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根本要求,坚持以群众情绪为第一信号、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以群众参与为第一措施,围绕提高人民群众知晓率、参与率、满意率这一目标,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才能形成众志成城保平安的良好氛围。
6、加强对正面形象的宣传引导。要加强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宣传引导,开展“严打”专项行动要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加大对专项行动的宣传力度,使为恶作恶无处藏身,形成“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良好社会风气;要及时发现、总结、宣传“见义勇为”先进典型,建立完善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激励机制和社会保障制度,大力弘扬社会正气,为我县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第二篇:平安余杭创建会讲话
夯基础之实
举法治之效 进一步深化“平安余杭”创建
——在全区深化平安创建暨政法综治、信访调解、安全生产
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戚 建 国
时间:2007年1月31日(周三)下午2:00 地点:临平大剧院
同志们:
这次全区深化平安创建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中央、省市有关会议及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认真总结2006年工作,全面分析当前的形势,研究部署今年各项工作目标任务,进一步深化“平安余杭”创建,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区委对开好这次会议十分重视,专门研究决定将全区平安创建、政法综治、信访调解、安全生产四会合一,一并召开,目的是把全区平安创建工作通盘研究、通盘部署、通盘落实,不断提高工作实效。待会儿,区委何关新书记还将作重要讲话。下面,我根据区委的意见,讲三个问题。
一、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巩固发展平安创建工作的良好局面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我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社会事业 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一年,是政治安定团结、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一年,也是平安创建工作得到全面加强,政法综治、信访调解和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全区各级各部门按照区委、区政府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创建“平安余杭”、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牢固树立“和谐是共同追求、平安是最大财富、法治是最高境界”的理念,着眼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着眼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着眼于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热点难点问题,合力推进平安创建工作,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良性互动。2006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350亿元,工业总产值961.8亿元,财政总收入50.1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18870元、9615元。特别是区委、区政府本着“用加快发展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及“以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来促进和谐稳定”的理念,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社会保障待遇水平,有效解决了一些人民群众特别是弱势群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进一步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2006年的平安创建工作可用“七个更加”来概括。
一是社会稳定局面更加巩固。认真落实维稳、信访领导责任制,着力在矛盾纠纷的预警、研判、督办、处置上下功夫,确保不安定因素“发现得早、化解得了、处置得好”。严格落实领导下访约访、政法部门涉法信访接待、群体性事件 联席会议等各项制度,规范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强化应急劝返、“重点对象”教育转化和稳控工作,妥善处理群众的信访问题,着力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去年,全区共受理群众信访电21526件24018人次,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4100起,调处成功3997起,调解率、成功率分别达100%、97.4%;没有发生影响特别重大、危害特别严重的政治事件和群体性事件,一般群体性事件共发生12起,同比下降11.1%,全部得到及时妥善处置。信访工作再次实现进位前移目标,全省排名上升了23位。强化对“法轮功”邪教和非法宗教组织的打击控制、重点人员的教育转化工作,及时侦破法轮功“2·28”专案,实现了“零滋事、零插播、零进京、零失控”目标。
二是社会治安秩序更加良好。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强化安全防控,着力维护社会治安环境。公安机关坚持以杀人、抢劫等严重暴力犯罪为重点,实施“破案追逃攻坚战”、扫黑除恶等专项行动,不断加大侦查破案力度,相继破获“4·11”故意杀人案、“10·15”绑架案等社会影响较大的疑难案件,全区现行发生的15起命案、25起五类案件全部告破。加强涉经案件的侦破,全年共立经济犯罪案件76起,破案39起,挽回经济损失近2000万元,努力维护良好市场经济秩序。针对“两抢”、盗窃等侵财性犯罪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问题,相继组织开展了“反盗抢大会战”等一系列整治行动,以涉车犯罪、高危人群、公共复杂场所为重点,全面整 治突出治安问题和黄赌毒社会丑恶现象,有力地打击和震慑了各类犯罪活动。积极推进科技强警,重点实施“天网工程”、“技防进万家”和群防群治无线通讯专网建设,新增治安监控点80个、智能卡口31个、电子警察5个,新建无线中继基站4个、配备对讲机371部,形成了人防、技防、物防相结合的治安防控体系,防控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去年,全区共立各类刑事案件8058起,同比下降0.53%,其中命案和“两抢”案件同比分别下降16.7%、8%;共破获刑事案件3152起,破案率39.1%,同比分别提高25.8%、8.2%,社会治安环境呈现出刑事发案总数、恶性案件双双下降,破案绝对数明显上升的良好态势。
三是安全生产管理更加严格。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强化机制保障,制订完善安全生产警示等12项制度,分门别类制定“个性化”目标管理责任书,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积极开展安全生产示范企业创建、企业安全质量达标和安全法制、安全文化进企业等活动,狠抓安全教育培训,共培训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近万人次、企业职工13万人次;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在全市率先启用重大危险源网络监控管理系统。交警、交通等部门针对“行路难、停车难”、交通事故多发问题,不断提高现场交通组织管理水平,确保全区主要道路的安全畅通。消防部门深入开展消防安全大排查、大宣传活动,提高全民消 防意识,整治消防安全隐患。公安、安全监管、消防等相关部门还紧密配合,积极开展了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重点场所的专项整治活动。去年,全区安全生产、道路交通、火灾消防等主要指标继续保持“零增长”,各类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数同比分别下降了34.9%、11.7%和22.6%,在全市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考核中被评为优秀。
四是基层基础工作更加扎实。进一步完善“五联五统一”机制,深化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提升基层政法综治工作的综合实效。以乔司综治工作中心为代表的成功做法得到中央综治委和省市的充分肯定,中央综治委以简报形式作了专题介绍,省委夏宝龙副书记专门批示全省学习推广乔司经验。大力推进“综治进民企”工作,以建立“六个规范”、完善“六大机制”为抓手,把“综治进民企”列入综治目标和基层平安创建一并考核,并与企业升级、信誉评估等资质认定挂钩,全面落实企业治安法人责任制,积极营造平安和谐的企业环境。全区798家50人以上的规模企业,有96%建立了综治工作室。全面推进“平安校园”、“平安家庭”、“平安单位”等系列创建活动,改进创建方法,完善创建考核,以“小平安”推动“大平安”创建。以星级村创建为载体,不断完善村(社)自治功能,规范村(社)综治工作站,扎实开展“民主法治村”创建和星级达标活动,有效推进了基层依法治理工作,筑牢了维护稳定的第一道防线,被评为“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 位”。
五是外来创业者服务更加到位。牢固树立“本地人+外地人=余杭人”理念,坚持服务促管理、管理优服务,着力构建管理有序、服务优质、教育有力、维权到位的工作格局。开展流动人口登记办证上门服务,全区登记暂住人口近29万,比上年同期增加14%。加大外来创业者子女就学投入力度,组织开展爱心助学、“手拉手”结对子等活动,共接收外来创业者子女入学14583人,努力解决上学难问题。组织各类就业培训班、劳动交流会,为外来创业者提供就业创业平台,共推荐就业32409人次,被录用11336人次。大力开展清欠活动,与43家职能部门建立联动运作机制,开辟“绿色通道”,共查处无故拖欠、克扣外来创业者工资案件213件,帮助追讨欠薪278.3万元。强化对外来创业者的教育,编纂5万册《外来创业务工人员服务指南》,降低外来创业者生产生活成本,提升就业创业能力。积极探索华鼎集团、中泰乡石鸽社区、杭州自强链条厂“市场主导、企业为主、政府支持”的外来创业者新型社区模式,总结推广良渚旅馆式管理、塘栖信息化服务模式,进一步完善外来创业者服务管理长效机制。
六是法治质效提升更加有效。成立“法治余杭”建设领导小组,组建法学专家委员会和量化考核评估课题组,编制出台《法治余杭2006-2010年阶段规划》和《“五五”普法教育 规划》,构建量化考核评估体系框架,全面推进“法治余杭”建设进程。开展历时三个月的“建设法治余杭、构建和谐社会”主题文艺汇演,参演人数达4百余人,近两万人现场观看节目,并通过电视直播、录播,让全区群众享受到了法治教育“大餐”。举办“法治·和谐·发展”专题讲座,传播法治文化,弘扬法治精神。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完善行政服务中心职责,组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严格行政执法,强化执法监督,提高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水平。大力加强制度建设,严格落实职务犯罪案件庭审旁听制度和行政案件首长出庭应诉制度,积极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坚持公正司法,维护司法权威和司法公正,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加强律师队伍建设,规范公证管理和公证服务,强化基层特别是弱势群众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制定实施破解执行难意见,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完善工作网络,落实司法救济专项资金,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综治牵头、法院主办、社会联动”的司法执行良好局面。全区共新收执行案件2154起,同比下降2.8%,执结率达92.6%。全面启动新一轮依普工作,以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的“六进”活动为载体,拓宽普法宣传教育面,提高基层学法、用法、护法的意识,提高全民的法律素养。加大基层依法治理力度,全区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事业管理活动逐步进入法治化轨道,社会管理法治化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七是政法队伍建设更加强化。以深化巩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从严治党保先进、同心同德促发展”主题教育和“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活动为载体,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强化政治意识、廉政意识、大局意识,政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形象有了新的提升。通过开展各类“学先进、比先进、赶先进”活动,全区获得了“全国普法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三八红旗手集体”、“全国优秀公诉人”、“全国见义勇为好司机”等多项全国以及省市的先进荣誉。以整合资源、理顺体制、强化管理为重点,全面加强基层平安巡防队伍建设,初步实现了队伍由松散型向紧密型、业余型向专业型、随意型向制度型、单独型向联动型的转变,群防群治力量显著提升,工作成效十分明显。全区共整合各类群防群治力量7800多人,其中专业化巡防骨干近2000人,通过巡逻盘查现行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4325人,其中刑拘499人,治安处罚2127人,协助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145起,占破案绝对数的39.5%。
总结回顾去年的工作实践,我区平安创建有全局、有重点,有创新、有亮点,做到了一个“实”字,体现了一个“深”字,取得了显著成效和新的进步。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是全区上下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的结果,是广大政法干警、信访干部、安全生产工作者用心工作、共同努力的结果。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对照上级的要求、形势的需要和群众的期望,在平安创建和维护稳定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少数干部发展理念仍然存在一些偏差,没有树立“平安也是生产力”的理念,做稳定工作缺乏系统性、主动性;因利益格局调整引发大量的不稳定因素相互交织、情况复杂,预防和处置难度进一步加大;刑事发案、安全事故总量仍然较大,社会公共安全管理和防控力度相对薄弱;政法机关案多人少、警力紧张的问题比较突出,等等。对此,我们务必保持清醒头脑,既要认真总结经验,振奋精神,乘势而上,又要认真查找问题,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切实加以改进和提高。
二、认清形势、创新理念,切实增强维护社会稳定的忧患意识
当前,从总体上看,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很好,贯彻宏观调控政策取得明显成效,经济建设保持较快健康增长,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各项事业生机勃勃。但必须看到,我们仍然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发展的黄金期、改革的攻坚期、矛盾的凸显期,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做好新一年的平安创建工作,必须对面临的形势有一个全面、清醒的认识,善于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中看清主流,善于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把握趋势,把“平安余杭”创建工作放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中去认识、去把握。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给平安创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稳定是和谐的基本要求,和谐是稳定的更高境界。做好“平安余杭”创建各项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安定团结的良好局面,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保障措施,也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政法机关既是和谐社会的保障力量,也是和谐社会的建设力量。如何跳出就政法抓政法、就稳定抓稳定的习惯思维,从更高起点、更深层次、更广内涵上思考和做好平安创建工作,是摆在我们广大政法干警、信访调解干部、安全生产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全新课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理念上,自觉地把平安创建工作融入到和谐社会构建的总体布局,深刻领会和谐社会的内涵要义,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以发展促进稳定,以稳定保障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职能上,不仅要着眼于社会稳定,更要着眼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论是打击犯罪活动、整治治安问题,还是解决矛盾纠纷、处置突发事件,都不能停留在就事论事上,而要把工作标准定位在促进社会和谐上。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思路上,不仅要做好传统意义上的打击各种违法犯罪等工作,更要提高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努力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协调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方法上,自觉地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作为第一任务,尤其在人民内部矛盾的调处化解上,要让群众从我们的工作中感受到为民服务的宗 旨,感受到社会和谐的魅力,努力把各种影响社会稳定的消极因素转化为促进社会和谐的积极因素。这就要求我们在队伍建设上,特别是政法系统干部队伍建设,必须坚持政治建警、从严治警、业务强警,教育引导广大政法干警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着力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练就促进社会和谐的本领。
二是严峻的社会稳定形势,给平安创建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压力。当前,随着我区“十一五”规划的全面推进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加快发展,改革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带有普遍性的矛盾和问题开始显现,社会矛盾的关联性、聚合性和敏感性更加突出,社会稳定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平安创建的任务更为艰巨。敌对势力渗透破坏活动呈现新特点。境内外敌对势力在继续利用“法轮功”邪教和非法宗教组织进行渗透破坏的同时,把重点转移到利用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所谓的“全面、深度介入”,与我争夺民心、争夺群众。我区境内尚存少数“法轮功”邪教和非法宗教活动,虽然人数不多,但思想非常顽固,转化异常困难,危害不容低估。这些情况,如果我们认识不足,准备不足,工作措施跟不上,就会失去斗争的主动权,处于非常被动的状态。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安定因素还大量存在。在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过程中,越来越多地触及到深层次的利益格局,发展的不平衡和利益分配的不均衡,使得企业转制、征地拆迁、劳动保障、环境污染等 方面的矛盾日益增多、冲突加剧。受经济发展水平等多方面因素限制,很多利益诉求难以同时得到满足,加上教育引导没有及时跟上,容易形成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再加上部分干部缺乏做群众工作的经验和对群众的感情,当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就可能会降低群众对社会的认同程度,加大抵制社会的不满情绪。因历史遗留问题,如“五八”城迁、军转干部等特殊利益群体带来的矛盾隐患仍然不可低估。社会治安形势依然严峻。目前,我区刑事发案虽有所下降,但总量仍在高位徘徊,这成为影响群众安全感的主要因素。在社会大背景下,随着信息、人员、资本的大流动,滋生和诱发违法犯罪的因素将继续增多,一些严重暴力犯罪还会发生,犯罪手段也将进一步呈现跳跃化、暴力化。流动人员犯罪仍占我区违法犯罪人员的大多数。据统计,去年我区流动人口刑事犯罪人数占全部刑事犯罪人数的比例达到75.9%。我区近30万的流动人口,是我们做好社会治安工作的重点。各类安全事故仍然多发。尽管去年我区各类事故实现了三个“零增长”,但还是发生了各类事故948起、死亡166人、直接经济损失达500多万元,形势不容乐观。必须看到,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各类经济主体特别是规模较小的制造企业,还存在大量急功近利、漠视生命安全的问题,而全民的安全意识仍然比较薄弱,体制转轨中的各种监管措施还难以完全到位,安全事故的隐患并没有完全消除。三是面临的战略目标和工作任务,给平安创建工作赋予了更大的责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坚持发展主旋律,推进五质大提升,构建和谐创业、和谐发展、和谐生活的现代化都市新区”的战略目标,这是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统一、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大战略,也是内涵十分丰富,涉及我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一项重大战略,更是对“平安余杭”创建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今年是本届区委、区政府的开局之年,是“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的关键之年,各项工作任务十分繁重。要实现本届区委、区政府的“开门红”,夯实“十一五”的发展之基,平安创建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今年还是我党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党的十七大将在下半年召开,这是举世瞩目的重要会议,是全党、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省、市也都将在今年上半年召开党代会,对今后五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等作出全面部署。2008北京奥运会准备工作也进入了关键时期。实践证明,每当有重大政治和社会活动,境内外敌对势力和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就会加紧策划,图谋借机进行捣乱破坏;一些还未妥善解决的人民内部矛盾也将在这个时期集中暴发,少数上访老户误以为利用重大活动制造社会混乱更能引起重视,更易解决问题。对此,我们必须认清肩负的使命,切实增强政治意识、政权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忧患意识,把握形势更准一些,困难估计更多一些,考虑问题更深一些,应对 预案更足一些,全力以赴维护社会稳定,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七大和省、市党代会的胜利召开,迎接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
面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要求,面对维护社会稳定的新形势,面对今后五年的宏伟发展蓝图,做好下一步的平安创建工作,最根本的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始终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生命线,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社会和谐作为衡量平安创建的重要标准。要牢固树立正确的稳定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一手抓防范和打击、一手抓疏导和化解,把实现全面、动态、可持续的和谐稳定局面作为全区政法、信访、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最重要的职责,把维护公平正义、保障群众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全区政法、信访、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最大的政绩。
三、明确责任、全力以赴,全面深化“平安余杭”创建的各项举措
今年我区平安创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有关会议和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深化“平安余杭”创建这一战略目标,以化解社会矛盾为主线,着重在健全维稳机制、完善打防体系、夯实基层基础、强化社会管理、加强队伍建设、落实领导责任上 下功夫,全面发挥职能作用,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为我区加快构建和谐创业、和谐发展、和谐生活的现代化都市新区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权威的法治环境。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1、着力提高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是平安创建工作的题中之义、首要任务,必须花大力气抓紧抓实抓好。一要抓源头预防。更加注重协调利益关系,从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入手,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依法纠正各种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发生。各级各部门在出台政策和行政管理措施之前,要进行影响稳定的风险评估,努力消除引发群体性事件的诱因,从根本上减少和预防人民内部矛盾的发生。要着力构建以人民调解为基础,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相互衔接配合的大调解工作体系,融法、理、情为一体,多一份调解疏导,少一份“对簿公堂”,努力化解矛盾纠纷。二要抓预警研判。进一步整合现有综治资源,充实力量,明确职责,强化培训,完善基层维稳信息网络。严格落实预警信息零报告制度,确保渠道畅、信息灵、情况明。不断完善区、镇乡(街道)、部门综治例会制度,总结推广基层综治例会好的做法,定期对可能影响稳定的信息进行分析、研判,推进排查调处工作制度化、经常化进程,确保将各类矛盾纠纷苗头化解在基层。三要抓实战演练。建立健全各类预防和处置突发群体性事件的预案,组织开展相关预案的检查落实和实战演练,进一步提升驾驭复杂局势和应对突发群体性事件的实战能力,确保各类预案能真正发挥预防和及时处置突发性事件的作用。四要抓奖惩激励。强化维护稳定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将维稳工作业绩与领导干部晋升晋级、年终考评挂钩。坚持重大不安定因素挂牌督办,对化解不力、处置不当造成严重影响的,严肃追究其责任人责任;对重大不安定因素处理及时有力、成效明显的,实行即时奖励,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做好维稳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2、着力提高基层综治协调的能力,夯实平安创建基石。基层安则大局安,基础固则大业固。要围绕深化 “平安余杭”创建这一战略目标,按照规范化标准、社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要求,实行工作重心下移,整合力量、规范运作,扩大覆盖面、发挥影响力,筑牢维护和谐稳定第一道防线。一要深化综治工作中心规范化建设。加强镇乡(街道)综治委(办)建设,以“中心”为平台,通过完善领导体制,配强人员力量,强化工作保障,切实履行好牵头协调、组织指导、督促检查职能。强化“品牌意识”,完善联防、联勤、联治、联调、联创“五联机制”,着力提升“中心”的枢纽功能,条块结合、上下联动,充分发挥民情收集、矛盾调处、群防群治、普法教育和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五大作用。注重激发执行联络员的桥梁纽带作用,完善执行机制,努力实现破解执行难工作机制的长效管理。二要深化综治“三个延伸”工作。强化镇乡、街道综治工作中心的辐射功能,对村(社区)、企业的基层综治工作站(室)进一步丰富内涵,明确要求,提升层次,努力实现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以“综治进民企”为重点,重在引导企业经营者切实承担起“谁经营谁负责”的社会治安法人责任,力争年内在所有规模企业建立综治组织体系。创新重点项目建设综治流动工作站模式,促进全区重点工程建设顺利推进。以“星级村”创建为载体,不断深化行政村和社区综治工作站的建设,完善以镇乡(街道)综治工作中心为基点,上下联动、左右协调、运作高效的基层综治维稳网络,继续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三要深化系列平安创建活动。要认真贯彻省市有关平安创建的意见和要求,深化“平安余杭”创建工作,在深入开展“平安镇乡(街道)”创建的同时,广泛开展“平安村(社)”、“平安企业”、“平安校园”、“平安工程”、“平安市场”、“平安大道”、“平安家庭”、“平安医院”等等一系列平安创建活动,进一步拓宽创建范围,丰富创建内涵,提升创建层次,推动平安工作覆盖到农村、机关、学校、市场、企事业单位等经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四要深化“民主法治村”建设。按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要求,完善村务工作规则,落实村民 民主权利,提升村民自治能力,增强村民法制意识。建立健全依法、规范、民主的新农村管理体制机制,及时依法解决广大农村居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使农民群众共享依法治理和经济发展的成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3、着力提高驾驭治安局势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安全。社会治安状况,是影响群众安全感的最直接的因素,也是社会和谐稳定最主要、最直观的标志。要坚持打防结合、专项斗争与群防群治并举,形成社会治安多头并进、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切实解决影响治安稳定的突出问题。一要保持严打高压态势。继续加强隐蔽战线斗争,加大对邪教和非法宗教组织的打击控制力度,强化对思想顽固分子的教育转化,绝对确保实现“四零”目标。继续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重点打击“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黑恶势力犯罪和严重暴力犯罪。进一步解决突出治安问题,加大对“黄赌毒”等社会毒瘤的打击整治力度,在全区范围特别是副城和三大组团建成区组织开展治安问题大排查,确定一批治安问题严重区块,挂牌整治,彻底改变面貌。二要完善治安防控体系。建立有效的刑事犯罪防控体系,是抓好社会治安工作的重点。要将工作重点、力量配置、经费投入等转移到预防为主上来,强化对易发多发案地区、时段的巡逻盘查力度,最大限度控制发案,提高打击现行违法犯罪效能。进一步加强电子监控系统“天网工程”建设,完善电子监控布局,探索监控系统有效运作模式,在建成区街面、集镇中心区块和主要交通道路等重点地段科学合理安装电子监控设施,扩大实时监控覆盖面,提升防控和打击犯罪效果。三要加强群防群治力量。采取以会代训、专题讲座、举办短期培训等多种形式,对基层综治干部、社区巡防队伍开展定期教育培训和实战演练,提高基层综治干部的自我防范意识和业务技能。建立健全以考核奖惩办法为重点的各项管理制度,推进综治队伍规范化建设。组织发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治安防范,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治安积极分子、调解信息员、村民群众等力量在维护社会治安工作中的作用,最大限度地震慑和减少犯罪。四要强化社会公共安全管理。狠抓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对于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监督管理工作不力,造成事故多发,以及区域性安全隐患整改不力的单位和责任人,进一步加大问责力度,从严处罚。不断创新监管内容、监管方式、监管载体,日常管理和专项整治相结合,全面规范道路交通秩序,重点整治事故黑点,全力消除事故隐患,有效遏制各类事故发生。建立健全预防和处置社会公共安全事故的各类预案,组织开展预案落实到位情况的监督检查和实战演练,及时妥善处置各类社会公共安全事故。
4、着力提高服务发展大局的能力,创造良好社会环境。服务全局、服务中心、服务发展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现实需要,深入研究经 济发展、社会管理的规律,完善机制保障,创新工作举措,优化延伸服务。一要强化信访服务质量。狠抓信访责任落实,畅通信访受理、信息沟通渠道,健全信访信息排查机制和群体性异常访处置预案,探索建立与区人大办定期信访情况交流通报制度、区效能办参与信访督查督办制度以及区长公开电话局长接听日制度,做到早介入、早控制、早处置,努力把矛盾化解在集体访和异常访之前,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加大信访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当事人按照相关法律程序反映情况,维护权益。二要强化外来创业者服务管理。坚持政府与社会联动、服务与管理结合、创新与规范同步,进一步完善外来创业者服务管理体制机制。要寓管理与服务之中,以服务促进管理,严格落实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责任单位职责,建立部门协调机制,有效解决外来创业者就业、居住、劳保、卫生、子女入学等问题。认真总结推广基层外来创业者服务管理好的经验和成功做法,因地制宜实行外来人口分类指导、分层次管理、落地定位管理等有效模式,对重点对象和高危人群实行防范式管理,加强管控力度,减少犯罪行为。三要强化依法治理综合水平。按照《依法治区(法治余杭)2006-2010年规划》要求,全面推进我区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领域的法治化,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要扎实推进“五五”普法教育、“三五”依法治区工作,切实提高各级领导干部 和行政执法人员的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水平和能力,切实增强青少年、民营企业经营者和农村居民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进一步加强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推行疑难信访案件的公开听证制度,提高息诉服判率。进一步规范执行威慑机制和法律救助机制,综合整治“执行难”问题,确保执行工作继续走在省市乃至全国前列。做好归正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不断规范社区矫正活动,努力解决归正人员的生活出路。注重发挥法学会、律师协会等社会团体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律师、公证和基层法律服务队伍建设,完善“148”法律服务专线,深化“法律进村(社区)”活动,努力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四要强化青少年法制教育。充分发挥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兼职法制副校长的作用,组织开展“现身说法”、“案例剖析”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集中开展网吧专项整治、互联网监管及校园周边治安整治,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探索建立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体系,明确部门职责,分解工作任务,落实工作措施,逐步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互相配合、共同努力的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
5、着力提高政法队伍的综合能力,促进和谐社会构建。要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为契机,全面加强政法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努力使政法干警成为坚定的和谐社会建设者和保障者。一要注重解决政治立场问题。坚持政治建警,加强对政法干警的思想政治教育,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明辨是非、坚定立场,永葆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国家、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坚持文化育警,加强政法文化建设,以先进的政法文化塑造队伍。高度重视政法舆论宣传工作,加强对政法宣传舆论阵地的建设和管理,积极引导舆论,隆重表彰一批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先进典型,进一步营造教育活动氛围,扩大教育活动的影响力。二要注重解决群众观念问题。群众观念不仅是一个感情问题、方法问题,更是根本立场、根本原则问题。群众对政法工作的满意度,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警民关系上,警民关系融洽,满意度就高,反之,满意度就低。广大政法干警必须增强执法为民的意识,切实解决“权从何来、为谁掌权、为谁服务”的问题,在各项执法和管理工作中,对群众怀有关爱之心,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善于用人民群众“看得懂、信得过”的方式方法处理问题,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要进一步完善执法监督工作机制,切实解决执法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努力化解和减少涉法涉诉上访。上半年,省委政法委将会同省级政法部门组织对基层政法干警执法办案情况进行明查暗访,相关部门要做好接受明查暗访以及相关迎检准备工作。三要注重“一把手”率先垂范。众所周知,只有过硬的班子,才能带出一流的队伍。要进一步建立健全 政法领导干部教育、管理、监督机制,不断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法队伍的党风廉政建设和纪律作风建设。政法部门的“一把手”既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又要敢抓敢管、敢于批评;既要抓好班子成员,又要抓好单位中层干部,努力把政法工作的主力军建设成为政治坚定、开拓创新、业务精湛、公正廉明、团结和谐的精锐之师。
同志们,做好“平安余杭”创建工作,关键在狠抓落实。今年我区的平安创建任务更加繁重,责任更加重大,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认清所肩负的使命,进一步坚定信念,振奋精神,乘势而上,锐意进取,努力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权威的法治环境,为余杭建设和谐创业、和谐发展、和谐生活的现代化都市新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三篇:市委书记在记者节上得讲话
在全市庆祝第十一个记者节座谈会上的讲话
¥¥市委常委&&市委书记**
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
在这秋色阑珊的日子,我们迎来了全体新闻工作者自己的节日——第十一个记者节。在此,我代表市委向辛勤工作在新闻战线上的全体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节日的问候!
记者节作为国家为记者这个特殊职业设立的节日,体现了党中央对新闻工作者的关怀,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新闻事业的高度重视,体现了社会各界对新闻职业的尊重。市委王书记(本人)来&&上任伊始,就有幸做客&&新闻网《民生访谈》栏目,这是对新闻宣传工作的高度重视,更是对我市广大新闻工作者的巨大鼓舞。长期以来,全市广大新闻工作者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开展新闻宣传报道,为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支持。今年以来,我市宣传部门根据全市三级干部大会及市委十二届九次会议精神,着重宣传了工业立市、文化强市、招商引资、城市园区建设等重点工作的进展和成效,精心组织了“融入省会经济圈”和“常江城市带规划”实施等重大主题宣传报道。通过进一步加大对外新闻宣传工作力度,加强市外记者来&采访的服务管理工作,探索建立健全上级新闻媒体监督类新闻报道应急机制,建立了有效、畅通的交流渠道,积极主动引
导他们的报道倾向,形成有力的舆论环境,扩大了&&对外影响,树立了&&良好形象。
特别是今年7月中下旬,我市部分地区遭遇严重洪涝灾害,面对突如其来的灾情,全市上下众志成城,全力以赴,夺取了抗洪救灾的全面胜利。全市广大新闻工作者更是不顾个人安危,冲锋在前,始终战斗在灾情第一线,坚持了正确的舆论导向。通过媒体人的深入宣传和全面报道,将我市干群英勇抗击洪涝灾害充分展现在全国人民面前。市委宣传部还获得了“安庆市防汛抗洪先进集体”这项荣誉,这既是对我市新闻宣传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市全体新闻工作者的高度认可。事实证明,我们的新闻队伍是值得信赖的,是一支能打硬战、善打胜战队伍,同志们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市委对大家的工作是满意的。
当前,我市正处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十一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二五”规划谋篇布局,也是我市推进跨越发展,实现争先进位的关键时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市广大新闻工作者也将肩负着更加重大的历史责任。在此,我代表市委提出几点要求和希望。
第一,要政治坚定、胸怀全局,始终坚持和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广大新闻工作者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党性原则,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不但要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更要坚持政治的舆论导向。要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感,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
为主的方针,审时度势、顾全大局,做到大事面前不糊涂,关键时刻不动摇。对社会上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对一些突发性事件和热点、焦点问题,对改革开放的新举措要善于冷静思考,善于从政治上观察问题,敢于打破一切陈旧的思想束缚和羁绊,明辨是非,及时应对处理。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党管新闻的根本原则不能变,正确的舆论导向不能变,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能动摇。现阶段,我市新闻宣传工作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中心,致力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紧紧围绕“富民强市”这一主题,切实开展好构建和谐桐城、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战,充分发挥新闻宣传的喉舌功能,使新闻宣传工作真正成为宣传党的政策与反映人民心声的纽带和桥梁。
第二,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努力做落实“三贴近”要求的积极实践者。
新闻工作者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我们的一举一动关乎是非曲直、惩恶扬善,用得好、把得准,就能凝聚人心,振奋精神,团结鼓劲;反之,就会混淆视听,误导添乱。因此,新闻工作者一定要强化社会责任感,做到方格与人格的统一,文风与作风的统一,作品与人品的统一。新闻作品来源于实践,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群众,强化新闻工作责任感最重要的是坚持“三贴近”原则。只有贴近实际,才能贴近中心,贴近大局;只有贴近生活,才能抓住生活的本质,解决生活难题;只有贴近群众,才能充分体现群众意愿,把握群众脉搏,捕捉到群众喜闻乐见的好新闻。“三贴近”是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增强新闻宣传工作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感染力的根本途径。广大新闻工作者要从促进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出发,自觉坚持“三贴近”,认真落实“三贴近”,把镜头对准基层,把版面留给群众,关注热点问题,反映群众呼声,把体现党的意志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推动新闻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第三,要加强学习、勇于创新,努力做新闻事业发展的开拓者。
新闻工作是常干常新、与时俱进的工作。当前,我国社会舆论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信息传播技术迅速发展,信息传播渠道日益多样,人们的新闻信息需求大大增强,为新闻宣传工作提出了许多崭新课题。广大新闻工作者要善于学习各种新知识、新业务、新技术,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丰富自已,提高素质,努力做学习型、专家型、创新型的新闻工作者。要根据新形势、新情况提出的新要求,深入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受众群体的接受习惯和心理特点,深入研究媒体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创新内容形式、创新方法手段,使新闻宣传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要深入研究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宣传的走向和规律,按照积极利用、大力发展、科学管理的要求,做大做强正
面宣传,用正面声音占领网络阵地,用正确舆论引导网民,形成昂扬向上、团结奋进的网上主流舆论,努力把&&新闻网等政府网站建设成为我市先进文化的主阵地、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对外宣传的新渠道。
第四,要恪守职业道德、弘扬职业精神,努力做新闻队伍良好形象的维护者。
具备良好职业精神、职业道德是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基本条件,优秀新闻工作者应当做到品行兼优、人文并美。新闻工作者要牢固树立忠于党和人民、担当社会责任、对新闻业务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忠诚党的新闻事业,维护党和人民利益。要恪守敬业奉献、诚实公正、清正廉洁、团结协作、严守法纪的职业道德,加强自身修养,培养高尚人格,坚决摒弃有偿新闻、虚假报道、不良广告,切实维护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和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新闻工作者的成长进步,既需要自身的努力奋斗,也需要良好的外部条件。各级党委和各新闻单位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着力为全市新闻工作者创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各得其所、各显其能的良好环境和广阔舞台,在全市新闻工作者队伍中培养一批名记者、名编辑、名主持人,打造一批名牌栏目;要关心青年新闻工作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为他们更好地发挥聪明才智创造良好条件。
同志们,新闻工作任务重、责任大,新闻工作者肩负着光荣而神圣的使命。今天在座的各位新闻工作者不仅是我市新闻战线的主力军,更是我市新闻事业的希望所在。我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下,你们一定会不辜负社会各界的殷切期望,再接再厉,再立新功,浓墨重彩谱写我市新闻宣传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最后祝大家节日愉快!工作顺利!
第四篇:全市平安创建现场推进会讲话[模版]
同志们:
这次全市平安创建现场推进会,是市委、市政府在平安··创建工作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全省平安创建推进会议精神,分析形势,总结经验,认真查找并着力解决平安创建工作中的存在问题,动员各地特别是未达标县(市)区和乡镇(街道)进一
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攻坚克难,扎实工作,掀起新一轮平安··创建高潮,确保完成2003年至2005年全市第一阶段三年平安创建的目标任务。上午,大家实地参观了##镇百人巡防大队建设、##镇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以及##派出所与大调解对接等五个现场;##县委、县政府,####港镇等几家单位在会上作了经验交流和大会发言,讲得很好,希望各地认真学习借鉴。下面,我就深入推进全市平安创建工作讲四点意见,供同志们贯彻落实时参考。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刻理解深化平安··创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003年7月,我市在全省率先部署开展“建设平安··、创建全省最安全城市”活动以来,全市上下紧紧围绕服务跨越发展大局,全面构建“一体四翼”工作格局,以“建设平安··、创建全省最安全城市”为主线,突出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社会治安“大防控”体系、政法队伍“四大活动”和基层基础大工程建设四个工作重点,确保了全市社会的持续稳定,有效地保障和促进了全市经济的跨越发展。最近,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专程来##考察,对我市的政法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要求对··政法工作近年来所积累的丰富经验进行认真总结。但是,在阶段性创安取得成绩的基础上,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骄不躁、再接再厉,咬定全省一流、全国先进的创建目标,创新工作思路,推进整体发展。
(一)深化平安创建是构建和谐··的客观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全面准确理解和谐社会的深刻内涵和基本特征,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充分认识保持安定有序、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意义。稳定是和谐的前提和基础。推进和谐··建设,必须保持社会的安定、稳定、有序。没有稳定,构建和谐··就无从谈起。构建和谐··要做的工作很多,而保持安定有序、维护社会稳定,是最重要的一项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讲,创建平安··是构建和谐··的先导性和基础性的工作。因此,我们一定要准确把握建设平安··与构建和谐··的内在关系,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建设平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增强深化平安创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深化平安创建是解决新形势下社会稳定和社会治安复杂问题的迫切需要。近年来,我市的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始终保持平稳态势,全市刑事案件和八类案件稳中有降,二是群体性事件仍处于高发态势。……………………………………对实现创建目标面临的巨大压力和严峻挑战要有正确的认识,绝不能小安即满,裹足不前,必须继续保持良好的创建势头,坚持不懈地抓好各项创建工作。
(三)深化平安创建是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承担的政治责任。“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富裕和平安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两大根本愿望,发展经济和维护稳定是各级党委政府的两大基本政治责任。我们一定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牢固树立“抓经济促发展是政绩,抓稳定保平安同样是政绩”的工作理念,正确把握“发展是硬道理”和“稳定是大道理”的辩证关系,把平安创建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落实到各项工作部署之中,并从领导精力、政府财力、基层警力上向平安创建工作予以倾斜,确保平安创建和经济发展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第一阶段三年创建现在只剩下6个月的时间,形势逼人,时不我待。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有强烈的时间观念、效率观念和绩效观念,紧紧围绕三年创建目标任务,科学谋划好冲刺阶段的创建工作,高效率地抓好各项创建措施的落实,高质量地完成各项创建任务。
二、确定目标,奋发有为,确保全市三年阶段性创建目标如期实现
经过两年多来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市平安创建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希望这些地方的同志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再加把劲,再流点汗,再吃点苦,努力把工作做得更扎实一些,力争在年底前完成平安创建的各项目标任务。
首先,要肯定成绩,鼓足干劲,坚定平安创建工作的信心和决心。虽然我市还有三分之一的乡镇(街道)没有达标,但是两年来,这些地方围绕平安创建做了大量工作,许多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有的还创出了自己的特色,对全市政法综治和平安创建工作上台阶、上水平作
出了积极的贡献。组织领导水平明显提升。大部分地方的党委政府能充分认识平安创建工作的重要性,把平安创建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了一级抓一级的创建责任体系。基层基础工作全面加强。乡镇(街道)综治办、公安派出所、司法局等基层政法综治组织建设得到普遍加强。保安联防队、流动人口协管员等群防群治组织不断壮大。流动人口管理、预防青少年
违法犯罪、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等基础工作不断加强。大调解工作机制基本形成。各地均建立健全了五级大调解网络,完善了各项工作制度,强化了调处中心自身建设,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不断加强。大防控体系建设有了实质性进展。防控体系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技防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人防工作进一步向专业化发展,刑事案件得到有效遏制。齐抓共建的社会氛围初步形成。平安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市、县(市)区综治委成员单位联系点共建工作扎实推进。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平安创建氛围浓烈。系列平安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各地普遍开展了平安乡镇、平安社区、平安学校、平安医院等系列创建活动,有效推动了平安创建和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在基层的落实。这些成效的取得,为各地争创“社会治安安全县(市)区”、“社会治安安全乡镇(街道)”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只要大家坚定信心,振奋精神,迎难而上,平安创建的既定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其次,要正视问题,找准差距,增强平安创建工作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在肯定成绩,坚定必胜信心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大量存在的影响社会稳定和治安安定的因素给我们的平安创建工作带来了新挑战,面临的经济社会体制改革和调整给我们的平安创建工作带来了新挑战,高点定位的政法综治工作要求给我们的平安创建工作带来了新挑战。当前,我市平安创建工作还存在不平衡性,有些地方的工作还不到位、不得力、不扎实,突出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少数地方党委政府对创建工作重视不够。没有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做到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稳定;创建措施不够有力,组织推进力度不大。
二是少数地方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没有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目标责任制、责任查究制没有真正建立,不善于运用一票否决、黄牌警告等追责措施,影响稳定的问题仍不断发生。
三是少数地方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能力不强。对大调解机制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有的甚至做表面文章,没有真正发挥大调解机制的职能作用,超前防范、调处化解工作不到位,致使矛盾纠纷累积,酿成部分恶性“民转刑”案件,影响社会治安稳定。
四是少数地方驾驭动态治安的水平不高。上半年全市刑事案件虽然稳中有降,但少数县(市)区案件上升幅度较大,特别是个别地方杀人案件持续高发,呈现出恶性化、暴力化特征,盗窃、抢夺等重大侵财案件居高不下,成为影响群众安全感的重要因素。
五是少数地方基层基础工作不扎实。有的地方基层政法综治组织人员配备不到位,基础工作比较薄弱。一些地方的外来人口“双集中”管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管控、老小区安全改造等工作进展缓慢,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
六是少数地方保障不到位。有的地方没有把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社会化、市场化和契约化的经费筹集机制没有建立和推开,基层创建工作成为“无米之炊”,保障不到位成为制约平安创建工作深化的重要“瓶颈”。
以上问题的存在,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少数地方有消极应付的思想,对平安创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深刻认识,没有真正树立起“抓经济促发展是政绩,抓稳定保平安也是政绩”的新理念。二是少数地方有作风飘浮的现象。一些基层单位和乡镇的领导干部,习惯于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没有沉下身子,深入基层,下大力气,花硬功夫,狠抓落实。三是少数地方有舍本逐末的倾向。对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工作缺乏长远考虑,没有长远规划和强基固本之策,以至于被动应付,被部分社会治安问题牵着鼻子走,工作没有起色,更无特色。上述问题和原因应引起各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第三,要迎难而上,真抓实干,确保平安创建取得新进展。未建成安全县(市)区、乡镇(街道)的地方虽然面临不少困难,但只要大家对存在的问题有充分的认识,对面临的困难有充分的估计,发扬咬定目标、争创一流的精神,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三年创建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一要强势推进,全面提升平安创建的组织领导程度。各地党委政府要把平安创建活动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创建计划,扎实推进。党政“一把手”要切实承担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对创建工作亲自过问,分管领导要全力抓、具体管。要充分发挥各级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对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发挥不力的地方,要进行调整充实,进一步明确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和具体责任。综治基层组织要积极为党委政府出谋划策,不断提高组织协调水平,确保党委政府的决策和各项创建措施真正落到实处。二要狠抓整改,切实解决创建中的突出问题。尚未达标的县(市)区和乡镇(街道)要认真组织回头看,对存在问题要认真梳理,剖析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计划,实行“目标化管理、项目化推进”,将整改任务和责任逐项分解,落实到具体部门、单位和责任人,明确序时进度,并做到措施未落实不放过,问题未解决不放过,长效机制未建立不放过,以确保创建工作的根本好转。三要突出奖惩,严格落实创建责任。要通过层层签订责任书等形式,进一步落实各级党政领导的创建责任。将创建工作成效列入党政综合考核内容,作为对干部进行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经营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各部门、各单位参与平安创建活动的任务,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责任体系。对落实平安创建责任要采取硬措施,敢于动真格。凡平安创建工作上不去或发生严重影响社会稳定重大问题的,对所在地区和单位以及责任人应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并根据情况,依法依纪严肃追究责任。同时要加大表彰奖励力度,对创建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部门、单位和个人,要及时给予表彰奖励。四要强化保障,想方设法为平安创建创造物质条件。政法部门所需的正常运转经费,综治专项经费,大调解、大防控所需经费以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流动人口管理等所需经费,各地要切实予以保证。要根据创建工作的目标任务,从实际出发,解决好警力不足、防控体系建设滞后、装备落后和保安辅警力量配备不到位等问题,使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治安的保障水平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同时,注重发挥民资民力在单位自防、区域协防、互帮互防中的作用。要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群防群治的途径和办法,多渠道解决群防群治经费。五要求真务实,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平安创建工作是一项惠及百姓的实事工程,各级党政领导要弘扬求真务实之风,切实把平安创建这一关系到群众安宁和幸福的好事办好,实事做实,以此赢得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参与。
三、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狠抓平安创建关键措施的落实
实践经验表明,只有狠抓关键措施的落实,才能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效。各地尤其是平安创建尚未达标的地方,要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重点,狠抓关键措施的落实。
(一)基层基础工作要在深化、细化、实化上狠下功夫。平安创建工作的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创建工作能否取得成功,创建成果能否得到长期巩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层组织是否坚强有力,取决于基础工作是否扎实有效。构建和谐平安··这项大工程必须从细小的事情做起,从最基础的工作抓起。因此,各地要从政策导向、力量配置、经费装备等方面向基层倾斜,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调整充实基层治保会、调委会,全面推广建立集社区警务、治保会、调委会、外来人口管理和安置帮教等五项职能于一体的村(居)综治工作站建设,努力提高基层综治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加强乡镇(街道)综治办、公安派出所、人民法庭、司法所等基层政法综治组织建设,配强人员,落实待遇,全面提升综治工作水平。在基层基础工作方面,当前要突出强化“四项基础工程”:一是流动人口管理、教育和服务工程。外来人员较多的地方,要加快推行以产业化经营、系列化服务为特征的“开屏格局”;以企业为单位,专业协管员具体负责,镇企共管的“三星格局”,对外来人员实行集中住宿、集中管理、集中服务,以及专门人员跟踪管理的“以房管人”格局。上午参观的海安县城东镇开屏村就是社会化的外来人员“双集中”管理的一个新典型,其经验和做法值得总结和推广。作为一个经济并不发达的地方,开屏村尚能先行一步,其它地方特别是外来人口较多的经济发达地区更应借鉴开屏村的做法,采取吸纳民间资本兴建、发动厂企自建、利用闲置房改建等办法,加速推进外来人员“双集中”管理。8月份市综治委将召开外来人员“双集中”管理工作现场会,进行专题研究部署,二是老小区安全改造工程。老小区安全改造是一项顺乎民意、惠及百姓的基础性工程,前一段时间,各地结合和谐平安社区创建工作的开展,已将老小区的情况基本摸清,并已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制订改造计划,对老小区实施分期分批的改造,力争取得新的突破。现在要加大工作的推进力度,切切实实让社区平安的成果惠及百姓。三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管控工程。上半年,市综治办、市教育局已对这项工作进行了部署,各地要以落实这次会议精神为契机,深入开展“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和“零犯罪校园”等创建工作,加大网吧、互联网监管及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整治力度,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四是系列平安创建工程。以创建和谐平安社区、平安企业、平安学校、平安医院等为载体,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积极投入平安创建工作,努力积小安为大安、积小胜为大胜,真正让平安走进千家万户。
(二)大调解工作要在做强基础、做优品牌、做实绩效上狠下功夫。大调解机制作为新时期维护社会稳定的创新举措,作为我市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的特色品牌,受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也引起了国际上一些相关人士的关注。下一步,要结合深化平安创建工作,以加强调处中心自身建设为突破口,努力做强基础、做优品牌、做实绩效,不断丰富大调解工作内涵,拓展大调解工作外延。有关工作要求在5月份的启东会议上已作部署,各地务必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这里着重强调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在大调解的三大对接,特别是大调解与公安110的对接上取得实质性进展。上午参观的海安县城南派出所在探索建立大调解与公安110对接机制方面走出了一条路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该所在海安镇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的指导下,于今年2月在所里设立调解站,构建了覆盖辖区的以调解站为中心,责任区民警、基层信息员共同参加的三级调解网络,专门从本所保安联防队员中抽调并利用社会招聘的方法选拔了一批具有一定法律知识、工作能力强的同志到海安镇调处中心学习和培训,并由镇调处中心对考核合格的8名同志聘用安排到城南派出所调解站,专职专事矛盾纠纷调解工作。调解站人员实行24小时跟随民警现场接处警,及时调解一些突发性的矛盾纠纷。对一些简单的民间纠纷进行现场调处,对疑难复杂的矛盾纠纷,约期到调处站进行庭式调处,特别是疑难复杂或不属于调处站受理调处范围内的,则向镇调处中心报告分流。调解站还邀请法律工作者驻站,免费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调解站安装有监控系统,实行全时全程监控,确保调处工作公开透明、规范有序,确保当事人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调解站建成后效果明显,至今已调处各类矛盾纠纷562起,调处率为100%,调处成功率达98%,民警的压力大大减轻,能够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抓辖区内的治安防范和警务工作。城南派出所的这一做法值得倡导,希望认真总结,不断完善,并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开。
(三)大防控体系建设要在上水平、上规模、重管理上狠下功夫。经过两年来的努力,全市的社会治安大防控体系建设已初具规模、初见成效。今后一段时期,要按照“防范严密、控制有力、运作协调、反应灵敏、实战高效”的总体要求,在上水平、上规模、重管理上下功夫。一要建管并举,突出管理。全面推广崇川区的做法,组建专门的技防监控大队,以提高技防队伍的技防应用意识和应用水平为关键,加强技防监控中心的规范化管理,切实提高发现、识别、衔接和处置能力,充分发挥专业队伍在技防监控中的核心作用,真正使现有的技防监控设施成为“平安的眼睛”、成为人民安宁的守护神,而不至于变为“聋子的耳朵”。按照崇川区的做法,技防监控大队由区公安分局技防办扎口管理,通过向社会公开招聘的办法,选聘40名保安队员,分配到全区10个派出所的治安防范监控中心。管理上采取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方法,由所在派出所负责监控人员的日常管理,区公安分局技防办负责指导、检查、考核、培训等工作。技防监控大队的主要任务是:及时发现可疑情况并通知相关单位处置、监控设施的维护、监控资料的存储、信息研判等。在监控中心的内部运作上,把规范管理作为基础工作常抓不懈,重点建立民警带班、工作规范、岗位职责、快速反应、考核奖惩、台帐资料、信息研判等各项制度,确保实现技防监控工作的制度化、正规化管理。二要人技并重,强化人防。按照构建现代警务方式和现代巡务机制的新理念,全面总结推广海安县城区治安专业巡防的经验。海安县以强化人防为重点,通过公开招聘、择优招录百名巡防队员,在海安县城区组建一支专业化的治安巡防大队,负责城区范围内的治安防范工作。从贴近实战出发,优化城区巡防大队的运作模式,实行情报导防、科学布防、对接联防,形成“分工明确、紧密协作、一呼百应”的多元防范格局,使城区防范网络不留死角、不留空白。各地特别是县城镇都要借鉴海安县的做法,组建专业化的巡防大队,进一步提升县城镇的治安防范能力。三要城乡结合,兼顾农村。继续探索农村治安防范的有效办法,经济基础好的地方特别是中心集镇要努力实现城乡治安防控一体化;经济基础薄弱的地方要通过建立农村警务站,采取专业联防、联户联防、预约巡逻和治安防范承包等做法,切实加大防控力度。对新建居民小区,要从源头上进行引导规范,严格按照市综治办等六部门出台的文件要求,落实开发商技防设施建设责任,从规划设计开始把关,确保技防设施建设与主体工程同规划、同设计、同施工、同验收。强化行业场所的控制,进一步密织防控网络。
(四)深化平安创建成果要在齐抓共管、齐心协力、齐力共建上狠下功夫。各综治成员单位要切实按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员单位职责任务》的规定,认真履行职责,全面深化本部门、本系统的创建工作,尤其要组织好基层单位开展多种形式的平安创建活动,各单位也要对照平安创建的具体目标,加大本系统平安创建的组织推进力度。各级综治组织要加强对平安创建工作的调查研究和督促检查,指导、协调有关部门开展工作。各级政法机关要在维护社会政治稳定、预防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保障经济安全等方面发挥主力军作用。要以推进平安创建活动为抓手,有效整合社会各方力量,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体系和长效工作机制。深入推进平安创建挂钩共建工程。综治成员单位尤其是挂钩乡镇(街道)尚未达标的综治成员单位,要进一步加大挂钩共建的力度,采取有效措施,投入必要的人力、财力和精力,加强对联系点的指导、帮扶,帮助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力争到年底所有联系点都能进入社会治安安全地区的行列。要继续深入开展宣传发动工作,精心制定宣传计划,科学安排宣传内容,通过丰富多彩的、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创建工作的重大意义和取得的成绩,宣传典型经验和先进事迹,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参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整合各方力量,进一步形成创建工作的整体合力,形成平安创建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
四、强化保障,严格责任,切实加强对平安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
今年,市委、市政府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提出了建设和谐平安··的新目标,这不仅是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更是确保社会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要实现和谐平安··这一新目标,必须从加强组织领导入手,为和谐平安创建提供有力保障。各地要进一步强化对和谐平安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党政领导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实际,了解和掌握和谐平安创建工作现状,并着力解决基层在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该说,平安创建是一个阶段性、梯度式、循序渐进的系统工程。一个地方的平安是相对的,稳定是动态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平安创建是无止境的。对已达标的地方,要按照构建和谐平安··的新要求,瞄准新目标,提升新标尺,在做好全年工作的前提下,从调查研究入手,及早全面谋划和启动2006至2008年新一轮和谐平安创建工作。对三年创建尚未达标的地方,要奋力追赶,立下军令状,确保实现第一阶段创建目标。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和谐平安建设的领导责任制、部门责任制、单位责任制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制、警示制、领导责任查究制、检查督办制等一系列制度,健全和完善考核奖惩激励机制,从制度上落实各级党委、政府“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责任体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一如既往地高度重视并切实解决政法综治和平安创建的经费保障问题,牢固确实“平安是生产力”的发展观和成本观,努力做到“再穷不能穷综治,再苦不能苦政法,再难也要舍得花钱买平安”。要充分考虑政法综治工作的实际需要,把治安防范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同时,依据“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不断总结治安防范社会化、市场化、契约化运作的新路子,确保治安防范工作的正常开展。要建立切合各地实际的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考评体系,使考评工作更趋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进一步加强对各级党政一把手、分管领导抓治安防范工作情况的考察和监督,切实把各级党政领导抓稳定、抓综治工作的实绩作为干部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与干部晋职晋级、奖惩直接挂钩,从制度上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落实治安防范责任的监督力度。要建立和完善治安防范工作奖惩机制,对防范工作扎实,长期不发生治安问题的地区和单位要大力进行表彰,并对治安责任人和主要负责人给予必要的奖励。今年底,市委、市政府将对在三年创建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隆重表彰。同时,各地要对防范工作不落实,导致治安问题突出的地方和单位,要坚决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并依法追究主要领导以及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同志们,三年创建目标能否实现,当前是关键。建设和谐平安··,时间紧迫、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发扬迎难而上、奋力拼搏的精神,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作风,更加良好的状态,投入到平安创建的实践中,为全市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在煤矿安全紧急会议上得讲话(一)
在煤矿安全紧急会议上得讲话(一)在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安全紧急会议上的讲话
张矿长
同志们:
昨天下午,集团公司召开了安全紧急会议,传达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刻吸取阜新矿业集团“2.14”特大瓦斯爆炸事故教训切实做好我省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集团公司领导作了重要指示。刚才传达了会议精神。
下面,就做好我矿安全工作,我讲六点意见:
一、吸取教训,进一步增强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
2.14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再次告诫我们,安全工作什么时候都不能放松,昨天在会议上集团公司领导深刻阐述了煤矿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把安全生产工作“刻在心上,扛在肩上,压在身上”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狠抓主要矛盾和薄弱环节,克服松懈麻痹思想,真抓实干,举一反三,吸取教训,采取过硬措施。坚决控制各类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全矿干部要牢固树立煤矿安全以“瓦斯为天”的观念。瓦斯事故占煤矿事故的80%左右。瓦斯不治,矿无宁日。瓦斯为天,就是要把防治瓦斯事故摆在煤矿安全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上,作为最致命的环节来抓。同时,瓦斯为天并不一句空洞的口号,应该跟上实实在在的措施。最重要的,就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十二字方针。“先抽后采”从源头控制,是瓦斯防治的治本之策。“监测监控”着眼于防范,是预防瓦斯事故的重要保障措施。“以风定产”着眼于加强管理,是从通风系统的能力上来控制瓦斯的积聚。贯彻“十二字”方针,必须三管齐下,才能有效控制瓦斯事故。所以,一定提高对防治瓦斯的认识,树立瓦斯为天的观念,采取过硬措施,坚决杜绝瓦斯事故。
二、在抓落实上继续狠下功夫
矿山安全规程是用血的教训凝结成的。不仅要狠抓学习,更重要的是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