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泉发展特色农业产业 促进农民增收

时间:2019-05-12 17:19: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平泉发展特色农业产业 促进农民增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平泉发展特色农业产业 促进农民增收》。

第一篇:平泉发展特色农业产业 促进农民增收

平泉发展特色农业产业 促进农民增收

近年来,平泉县立足食用菌、设施园艺、畜牧业等特色农业产业,以产业富民为切入点,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产业化为龙头,壮大特色园区规模,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

在花卉张国廷的花园里,百余亩万寿菊景象绽放、枝繁叶茂。据老张介绍,现在市场上的鲜花供不应求,每天20余人的当地雇工都要工作7、8个小时进行采收。

农民张国廷说:“每天从早晨5点半开始摘,一天能摘10吨左右,一吨8000块钱,估计能采到上冻之前,收入还是不错的,种万寿菊是群众增收的好路子。”今年以来,平房乡依托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因地制宜的支持鼓励农民发展万寿菊种植,由于花期长、管理粗放、而且产量高,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目前,全乡共种植万寿菊2000多亩,年可为农民增收800万元。并以平房为中心,辐射周边乡镇也纷纷发展起了万寿菊种植,全县种植面积近万亩。

为延伸产业链条,平房乡积极引进总投资1.08亿元、占地100亩的万寿菊深加工项目基地。该项目分颗粒加工、饲料加工和色素提取三条生产线,目前一期工程完工,正在组织收购鲜花。

平泉县合众菊花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树均说:“项目投产后,年可加工万寿菊10万吨左右,这样平泉及周边的鲜花我们都可以回收加工,提高万寿菊的经济价值。”

平泉县县平房乡副乡长杨涛说:“我们积极支持农民发展园区,我们给予补贴、水电配套、技术指导等,同时积极引进农业产业化企业,使当地农产品在本地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形成“基地加农户加企业”的产业链条,增加农民收入。”目前全县发展各类农业园面积5.5万亩;食用菌生产总量增长1.4亿盘(袋),发展设施园艺面积4.6万亩,畜牧大户增加1240户,农业产业化产值经营额达到28.8亿元,占全县农业总值的78.9%;三大产业提供农民人均纯收入3417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1.1%;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8%。全县新发展市级以上农业产业重点龙头企业37家,新增加工能力30万吨。

第二篇:发展特色农业 拓展生态旅游 促进农民增收

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调研组

5月中旬,就发展特色农业带动生态旅游和农民收入增长这一议题,我们前往新城、月塘、刘集、枣林湾生态园及相关部门进行调研,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生态农业建设成效显著

我市围绕促进农民增收这一目标,狠抓农业生态项目建设,在项目引资、土地流转、基础配套、收费减免、综合服务等方面予以倾斜,发展势头强劲。

一是投资兴业氛围浓厚。在产业政策的鼓励和指引下,一批千亩以上的大项目先后落地,星河生态园、四季果园、康大农庄、达天湖观光农业园等,为我市特色农业加快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大项目稳步推进的同时,乡镇努力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强化创业引领,一批中小型集生态、休闲于一体的项目相继建成或加紧推进,如新城的马坝药材基地、周云生态经济园;月塘的新鑫湖生态农业观光园、和园生态园;刘集的余桥农业观光园、鼎盛生态园等,投资生态农业,兴业创业的氛围已经形成。

二是旅游市场初步形成。随着生活水准的提高,城市居民休闲观光、亲近自然、体验农家乐趣的需求成为一种趋向。星河生态园以其规模、特色成为吸引市民观光的主场地,客流量连年上升,仅今年芍药节期间,进园游览就达3.5万人次。登月湖风景区是全国生态农业旅游示范点,在“游登月湖——赏雨花石——品登月茶——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这一主题的引领下,成为居民享受农家乐趣的首选,周边城市也有不少游客前来观光。刘集镇依托白羊山森林资源,开发山地健身型生态休闲项目,加之镇域水资源丰富,被誉为扬州的“西郊公园”。新城的坡山生态园、绿篱无公害蔬菜基地,也吸引了不少人群前往观光。

三是农民增收渠道拓宽。其一,土地流转使农民在获得固定收益的同时,有更多机会务工或从事经营活动,以绿篱蔬菜基地为例,周边的群众每年人均可增加收入7000元左右;其二,自主性经营户越来越多,生态园区的建设,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非常明显,枣林渔村美食一条街的形成,乡镇以服务生态游客户为目标的农家乐经营户的产生,使农民增收有了更大的空间。我们在月塘去一农家乐经营户走访,该户从99年涉足,05年把平房翻建成三层楼房,目前拥有16张床位,可容纳百余人同时就餐,且内部设施比较完备,像这样的经营户,月塘有10多家;其三,随着集镇餐饮业的发展和生态游人群的增多,不少农户利用自家承包地发展种、养业,吸引游客上门采摘、垂钓,为客人提供鲜活农产品,在丰富生态游内容的同时,也为农民自身增加了收入。

二、影响生态旅游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

发展特色农业,打造景观区,进而带动生态旅游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从实践的效果看,成效是明显的。在看到成效的同时,我们也感受到,生态旅游的发展及其所显现的带动作用,还不十分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

亮点不突出。生态旅游是近几年兴起的旅游品种,而我市早年生态农业建设较少考虑要融入发展旅游业的因素,大多以经济林、果、蔬为主,虽说具有一定观赏性,但并无多少特别之处,市民生态游大多是老三样:垂钓、打牌、吃饭,或采摘些新鲜果蔬,各区域之间差异也不明显,这是其一;其二,地域文化、民风民俗、人文景点发掘甚少,知识性、趣味性、连贯性、给人想象空间等文化元素欠缺,生态景区文化含量低,品味不高,雅俗共赏的内容不多,形不成亮点。

持续性不强。生态农业季节性明显,因而造成以观光、赏花为主的生态旅游也带有明显的时段性特征。每年芍药花盛开时节,星河生态园一派热闹气氛,花期一过,人气集聚便少了好的载体。茶园、果园的季节性也很突出,对此,一些农家乐经营户感受更深,在春茶上市、果树花开的日子里,生态园附近的餐饮生意要好的多。然而花开有度,月落有时,在生态“淡” 季,一连几天见不到一个游客也是正常的。基础设施不完备。生态农业项目有不少是在丘陵地貌特征明显的区域展开,由于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相对有限,局部区域的道路、水系等依然薄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观光旅游。以新城为例,该镇的周云、马坝有着良好的山水生态资源,对发展生态农业和旅游观光较为有利,我们前往马坝、坡山

观览时,就感受到交通的不便,路况较差,路幅较窄。同时,生态景区公交通达欠缺,也制约着一些市民的观光意愿。

客流量不大。其一,组织程度低,生态农业项目分散在不同区域,加之一些中小型项目所具备的观赏性较弱,除了星河生态园、登月湖风景区、白羊山森林公园等有组团观光外,大多数游客是自助形式,旅行社很少介入,生态观光客流量上升势头不明显;其二,推介力度不足,前面提到的月塘农家乐经营户,接待过不少小型团体,还接待过数十名外国游客,却未做过营销宣传,大多数生态农庄及农家乐经营户,采取的是等客上门的经营方式,亦或是依赖政府部门的宣传推介,自身利用媒体扩大市场影响的意识不浓;其三,费用偏高,生态农庄垂钓、就餐费用较高,就连农家乐经营户,每客就餐也要40元左右,价格低了不愿做,影响了部分市民消费热情。

三、对拓展生态旅游的几点建议

拓展生态旅游,既可提升特色农业的综合效益,又可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力资源,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为此,建议重视以下方面。

1、做好规划。其一,生态建设融入发展旅游业的元素,不仅对项目本身有着更高要求,对如何整合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特色产业资源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星河生态园、康大农庄、达天湖农业观光园等一批大项目相继建成,接受旅游观光的性能更为突出,充分利用这些新生资源,与我市原有生态资源相结合,优化资源结构,在特色、布局、重点项目、配套政策上下功夫,按有利于促进旅游业发展的要求,妥善规划,分步实施;其二,我市的丘陵地貌和山水相间的自然生态是不可再生资源,在发展中小型生态项目的同时,要做好大的生态项目的规划,一时尚不具备开发条件的,尤其是对原生态资源,更要做好保护性工作,为日后发展留下空间;其三,在已经开发的区域内砌造建筑物,要引导业主科学筹划,缜密行事,构造什么样式,建在何处,既要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又要与发展生态旅游相匹配。在生态项目的规划论证中,注重发挥旅游部门的职能作用。

2、政策扶持。在资金筹措方面,生态项目建设投资期长,回报缓慢是其一大特点,对符合生态旅游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特色的项目,应拓宽融资渠道,缓解资金压力;在生态区建设方面,由于乡镇财力有限,相关部门对项目建设区域内水、电、路和生态环保等基础设施,应提供支持。积极协调项目建设中建设用地的矛盾,增加灵活性,增强业主投资的积极性;在政策配套方面,不少同志以为,我市连续多年兴建十大重点工程,在着力打造城市名片的同时,应统筹城乡发展,兼顾农村生态环境和生态旅游的要求,在规划论证基础上,有计划的修建一些公共景观、公益设施,逐步改善外部环境。我市每年举办茶文化节,都是临时搭建场景,用过了就拆,可否考虑将生态环境、茶文化、旅游三个要素结合起来,构造一些节后能留下的景致,供游人参观。在公交线路方面,应兼顾大的生态园区的需求,对原有站点做相应调整,方便市民观览。

3、打造特色。我市的茶园很多,能为游客提供自采、自制,一边品茶一边欣赏茶艺表演,还可垂钓、吃农家饭、享农家乐趣的,目前仅月塘茶厂一家,这一特色,为其吸引游客,提高经营绩效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星河生态园的芍药,康大农庄的葡萄,达天湖的林木、花果、特种养殖,马坝的药材基地等,都朝着特色化方向发展,并已具有一定的品牌优势,这对发展生态旅游无疑是有益的。在中小型项目上,也要引导业主的创新意识,形成多样化发展趋向。比如,生态庄园可在活动项目上做文章,也可在采摘品种上动脑筋;可在构造物上彰显风格,也可在园艺设计上体现差别,在提高游客的参与性、互动性和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上下功夫,打造你无我有的个性化特征。注重餐饮文化引导,枣林渔村一条街,以发展农家鱼宴为目标,这也是特色。岔镇的老鹅,新城的猪头肉等,在农家菜谱上小有名气,如果也能形成规模,把土里长的做出名堂,把地上跑的弄成气候,再弄出几个一条街的声势来,农家乐的名气会更响。加大新品菜肴的研发力度,旅游部门曾组织过芍药花入肴的研讨活动,这对提高芍药花利用价值,打造特色品牌是个有益探索,应多做这方面研究,争取推出新品。在消费结构上,引导经营户更多的面向工薪阶层,薄利多销也会成为优势。

4、丰富内涵。特色农业要适应旅游业发展要求,除了观赏性,还要有知识性、趣味性等内容。就知识性而言,可设置一些标牌,让游人知晓植物名称、生长习性,经济价值等内容,对提高游人兴趣肯定有益;

就趣味性而言,要在历史文化、宗教文化、乡村文化、民风民俗上做文章,我市人文典故、乡间故事很多,如何融进生态旅游,相关部门应予研究;就连贯性而言,应注重景点建设,城区一些好的旅游资源应加以开发、利用,如天宁宝塔、东门水关、东岳庙等,都在前进路上,可以连贯成一条游览线路。在生态景区,外地有不少设立农具、展示农耕文化演变进程的馆舍,也可做些借鉴,让游客有地方可玩;就季节性而言,生态区可依照自身优势,举办一些特色活动,对推动人气聚集大有帮助。登月湖风景区就曾举办过荒岛淘宝、农家菜大赛等活动,在提高知名度的同时,增加了客流量。

5、宣传引导。我市的生态旅游资源已具备了较好基础,用不了多久,红山体育园也会对游人开放,在此情况下,做好宣传推介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加强对相关业主的培训,引导他们挖掘自身特色,增强营销意识,扩大市场影响;另一方面,宣传、文化、广电等相关部门要形成联动机制,运用多种媒体,做好宣传策划和信息发布工作,加大推介力度。市旅游部门制作的“茶香花语”宣传台历,对我市部分乡村美景、旅游资源、美食文化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电视媒体播放的山水风光、生态景观,给了观众更直观的视觉享受,在巩固已有成效的同时,可加大对星河生态园、康大农庄等优势生态的宣传力度,兼顾有一定规模、特色的生态农庄和农家乐项目的推介,着力包装环登月湖风景区、白羊山森林公园、龙山、坡山等生态景点,由大带小,由点到线,由线及面,积极融入周边市场。建立市场营销机制,鼓励甚至奖励旅行社及相关经营单位“招游”来仪观光,让我们的旅游产品走出仪征,走向更广阔市场。

第三篇: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经验事迹材料

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经验事

迹材料

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经验事迹材料

乡辖11个村,1个居委会,3805户,14572人,耕地面积13385亩,是典型的农业大乡,发展特色农业具有传统、资源、区位优势。今年,我乡以中央1号文件精神为指针,认真贯彻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把握我乡村列入县产业项目扶贫试点村的大好机遇,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建设特色农业之乡。现已种植反季节蔬菜2200亩,食用菌大棚145个,草本药材1000亩,花卉苗木育苗480亩,花椒种植300亩,优质烤烟200亩,甜玉米200亩,规模养猪810户,报名新建沼气池188个。冬种订单

蔬菜播种650亩,现已板田移栽200多亩,那一世范文网://全年可完成蔬菜种植面积4000亩,全乡仅特色农业产业项目可实现产值1600万元以上,人平纯收入增加200元,有效促进农民增收。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抓特色,创品牌

一是抓特色。着力抓好以106国道和s322线的产业带、示范村建设,形成了以、、、村为主的蔬菜产业带,以、为主的黄姜示范带,以、为主的食用菌示范带,形成规模效益,发挥示范带的辐射带动作用,带动广大农户积极参加产业项目建设。如我乡村现已建成蔬菜基地350亩,黄姜基地187亩,花椒基地210亩。村育苗基地100亩,食用菌82亩。村黄姜272亩,无公害蔬菜315亩,村的规模养猪形成特色。以三个示范村为基础带动其它产业基础较好的。二是创品牌。着力打造好青扁豆、甜玉米、美国红菜、甘蓝、良种茄子为主的绿色蔬菜品牌;有“黄金之药”称号的黄姜品牌,有山珍之称的食用菌、花椒品牌。

二、抓投入,成规模

认真研究、宣传、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支持农业生产的有关政策,用好用足县产业扶贫资金引导信贷资金投入农业产业的政策。全乡有1300多户农户参与到农业产业项目建设中来,其中三个试点村核定项目、张榜公布、申请信贷资金农户671户,信用社放贷180余万元。产业订单老板投入资金70余万元。相关建整扶贫村投入3万元,如市局驻村建整扶贫工作队制定了产业投入扶持政策,较好地解决了发展特色农业缺乏资金投入的问题。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参与率大幅度提高,产业规模得到扩大。扶持了一大批种养大户。如村养猪大户扶启元、村。村食用菌种植大户等。

三、抓服务,促发展

为切实给农户搞好服务,乡成立了10名干部组成特色农业产业服务组,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服务。

实行了乡领导包产业带、包村制度和乡干部联系产来大户制度,如为解决好规模经营建成产业带的问题,乡、村干部在生产前到田间地头因地制宜搞好规划,做好规划区内群众思想工作,采用租赁、转包等形式合理流转土地,积极帮助群众协调好农技、信用部门的关系,提供技术服务,落实资金投入,帮助找订单,提供市场信息等。特别是县扶贫办、农业局、产业办等部门对我乡三个试点村都安排了专人包村服务,他们经常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帮助,农户反映良好,增强了信心,服务农业的水平进一步提高。

四、抓订单,活流通

市场是生产的先导,是成败的关键,发展订单农业降低产业风险。今年我乡已落实订单面积1759亩与790户签订了订单合同,主要有深汝蔬菜公司和广州金农蔬菜公司、郴州曾凡元老板等;有徐清芳、吴高鹏老板的食用菌订单;有隆平高科分公司、县药材开发办的超

级稻、黄姜订单;富春公司的花椒订单。较好地实现了规模生产与市场的对接。曾凡元老板现已销售良种茄600吨,利润10万余。

五、抓科技,出效益

积极开展科研试验和科技推广,如试种了4亩地面菇,推行大面积地膜覆盖,推广良种等,提高科技含量。通过发展专业协会,广范开展农业科普宣传,集中进行技术培训,引导大户经营,提高农户生产技术。村的种植亩良种茄子,亩产达4500公斤,实现产值2500元,纯利收入达1700元/亩;村的年出栏牲猪200头以上,建有沼气池两个,仅养殖净收入达4万元以上;我乡有全县烟叶销售均价最高的3户农户,村的、村、,均价达到元;据郴州曾凡元老板介绍我乡生产的良种茄子,是他连续7年种植蔬菜以来质量最好的,60%达到1斤/个;村个大棚的巴西菇,平均每棚纯利3000余元。推行套种,菜——稻——菜,烟——玉连作等种植方式,提高复种指数,实行三季种植模式的耕地亩产值达到4500余元,提高了生产效益。

今后我们一定要继续把握县产业扶贫政策的机遇,引导农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收入。一是要抓好订单农业,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大力招商引资办产业,拓宽销售渠道,化解市场风险。今年的冬种工作,重点在“两个基地”的建设,一是甘蓝生产基地,二是美国红菜生产基地。二是加强领导,强化服务。继续强化乡农业产业组的工作职责,完善考核机制,加大服务力度,继续实行1名干部交10名农民朋友的工作制度,搞好“三帮”。三是要积极抓好服务,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提高产、供、销一条龙的服务水平,使老板舒心、群众安心、政府放心,要努力走出一条发展特色农业,繁荣农村经济的成功之路。

第四篇: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百良镇太枣村位于合阳县东北部,距县城30千米,共有8个村民小组,555户,2185口人,耕地面积4680亩。具有良好的地域资源优势,海拔高度适宜,土地资源丰富,土层深厚,气候条件优势优越,是发展红提球葡萄的最佳区域。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突破发展、和谐稳定”主题,以“农民增收”为目标,按照发展特色产业战略的要求,结合实际,精心谋划,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收,同时他们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采取“支部+ 党员+ 农户”的方式,积极引导鼓励村党支部和党员发展产业带领群众增加收入。

为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农民增收,我村两委班子积极响应县、乡政府号召集中连片,规模栽植,带领群众发展红提葡萄产业,2009年秋季栽植红提葡萄200亩,2010年栽植红提葡萄300亩,2011年建日光温室设施葡萄15座,今年底再建温室设施葡萄15座,露地栽植红提葡萄300亩,辐射带动全村村民大力发展设施葡萄,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把葡萄产业做大做强,使葡萄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朝阳产业。

村干部2010年9月27日在路井镇参加县上组织红提葡萄产业发展推进会,樊书记、陈县长做了重要指示,通过现场观摩北党村雷俊杰和车庄村景来宝的二年生嫁接红提示范

园,看到了红提葡萄是一个“稳、平、快”的好项目,具有发展潜力,了解了红提葡萄非常好的经济效益,使人振奋,深受启发,倍受鼓舞,会后村干部变心动为行动,扎实做好红提葡萄产业推进工作,为农民增收致富创造有利条件。

村两委会制定《太枣村2010——2012年千亩红提葡萄基地建设发展规划》,为了果农建好园,村上提供葡萄杆,多次组织村民到行家庄、新民村、北党村参观学习,邀请县果业局王颖丹来我村开展技术讲座,面对面为群众解决疑难问题,确保红提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去年建日光温室红提葡萄示范基地,村干部埋头想事,认真干事,为果农协调土地,聘请工程队建棚,联系邮政信贷,解决果农资金缺乏问题;为设施大棚通电、通水;组织果农到渭南、大荔参观学习,全力促进红提产业发展。九月的太枣葡萄绿意正浓,串串葡萄缀满枝,处处呈现丰收景,2011年9月15日中国渭南葡萄节,我村葡萄种植能手张敏孝葡萄产品参加评比,喜获金奖,为我村葡萄产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我村设施葡萄产业发展,科技人才匮乏是瓶颈,还需上级大力支持,想方设法联系、聘请技术专家指导,建立一支葡萄标准化栽培技术人才队伍,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市场营销队伍,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号召力,真正要让葡萄成为我村农民增收的一项主导产业和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第五篇:发展现代农业 促进农民增收

靖边县东坑镇现代农业发展情况简介

靖边县东坑镇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靖边县城西22公里处。全镇总土地面积522.5平方公里,有耕地24.6万亩,有水浇地19万亩,有农业人口5.2万人。全年降雨量395㎜,干旱少雨,年均无霜期121天,但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地下水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土壤无污染,有利于发展设施农业。

近年来,我镇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这一主题,牢固树立 “生态立镇、产业富镇、工业强镇、商贸活镇、人才兴镇、文化塑镇”的工作理念和“靠调整起家、蔬菜当家、科技兴家、市场发家”的经济发展思路,大力发展“菜、畜、薯”三大主导产业,现代农业已成为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美的主要手段。2010全镇地区生产总值达10.8亿元,较2005年末的3.8亿元,年均递增25%;2010年全镇粮食总产量达7.8万吨,较2005年末的3.12万吨,年均递增8%;2010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5294元,较2005年的3058,年均递增20%;非公有制经济经济总量较2005年的3000万元,年均递增20%,2010年全镇农业劳动生产率平均达31680元,土地产出率达52520元。特别是我镇伊当湾、东胜两村已有35%的农户,户均突破10万元大关,农业劳动生产率达75400元,土地产出率达79500元。2007年以来,我镇连创全国马铃薯、玉米、小杂粮、蔬菜等八项全国单产记录。以上几组数据表明,我镇“十一五”开始发展现代农业以来,农业劳动生产率、农村土地产出率农民人均纯收入有了较大的提高,农业、农村、农民生活发生了令人鼓舞的巨大变化。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用现代产业化发展理念引导现代农业。现代农业不只是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的新技术化,而是融合了生产资料、食品加工等第二产业以及流通、销售和信息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内容,已经成为一个融合一二三产,与发展现代农业相关,为发展农业服务的产业链条。近年来东坑镇党委政府创新思路,用工业化思路谋划现代农业,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大背景下,确立了“生态立镇、产业富镇、工业强镇、商贸活镇、人才兴镇、文化塑镇”的工作理念和“靠调整起家、蔬菜当家、科技兴家、市场发家”的经济发展思路,大力发展“菜、畜、薯”三大主导产业。

二、狠抓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现代农业发展硬件建设。“十一五”以来,镇党委、镇政府狠抓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争资金、引项目,在水利设施建设上:新打深井456眼,建成水厂15座,建成蓄水池12座,解决了3.9万人的饮水工程,新建淤地坝5座;在电力设施建设上:完成了全镇的农网改造,安装各类变压器358台,架设高压线120余公里,架设低压线115公里,解决了867户的照明用电难题,建起 了110KV变电站一处,解决了农业灌溉轮电问题;在道路交通建设上:沥青化通村道路120余公里,沙石化道路80余公里,铺设东坑镇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园区道路12公里,在通讯设施建设上:建起移动通讯架8座,联通通讯架3座,架设电信网络120余公里。

三、强化产业支撑,注重科技引领。首先,我们集中精力,用现代化的农牧业装备设施武装“菜、蓄、薯”三大主导产业,强化主导产业的优质、高产、高效。积极引导土地流转,逐步形成家庭适度规模经营发展模式。按照自愿、有序的原则,合理流转土地1.2万亩,积极发展种植30亩水地以上,饲养30—80头(只)家畜,种养殖互助型家庭适度规模经营的小型农牧场,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奠定了试验示范推广的典范。2011年全镇发展棚栽蔬菜种植面积1.2万亩(温棚0.4万亩,拱棚0.8万亩),发展夏马铃薯5万亩,秋马铃薯3万亩,发展大田蔬菜5万亩(红萝卜3万亩、大田杂菜2万亩),全镇生猪羊子存栏量达37万头(只),其中生猪存栏15万头,羊子存栏22万只,三大主导产业收入占人均收入的85%以上;其次,我们通过多次组织镇、村、组干部和种植大户代表,外出考察调研,邀请外、本地养殖大户、蔬菜专业大户巡回演讲、现身说法,提高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第三我们注重科技服务,培训新型农民,提高现代农业发展技术保障。我们采取上聘“洋专家”、引进“土专家”、内育“小专家”的办法,为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技术力量和科技支撑。同时,积极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省内外高等院校合作,举办了新型农民和镇村两级干部培训班,加快新型干部群众的培训步伐。五年培训干部群众6000余人次; 第四我们狠抓新品种新技术革命,加强龙头企业引进,加大合作组织扶持力度,加快示范基地建设。按照“政府引进企业做示范、扶助合作组织带农户、规模标准化生产连市场”的运作模式,引进了十余家种养殖公司,建起了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和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基地各一处,向农户推荐新品种、传递新技术。五年来,扶持建起合作组织30余家,发展起农民经济人500余人,通过合作组织的组织协调,构筑起了连通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新桥梁。

四、提升产业化水平,狠抓市场营销。一方面我们建起了蔬菜交易市场、制冷保鲜库、肉联厂、包装厂,为“菜、畜、薯”三大主导产业贮藏、保鲜、交易搭建了平台。另一方面引进了蔬菜脱水、饲料加工等十二家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延长了产业链条。努力把专业合作组织培育为一支对外立体式的销售网络组织,现在全国建有10余个销售网点,特别是我镇的夏马铃薯、红萝卜、辣椒远销各大城市和东南亚等地,全方位提升了产业化水平。

五、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稳步前进

(一)注重将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为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提供组织保障。严格实行干部管理“三·三”制。即三分之一的干部留守机关,处理日常工作;三分之一的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帮助农民搞好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三分之一的干部外出学经验、跑市场、争资金、引项目,组织新农村建设。同时,成立了产业办,专门为农户提供农资、农经、信息、销售等方面的服务,解决困扰广大农民种养殖决策难、技术难、组织资金难和产品销售难的“四难”问题。

(二)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将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要有现代化的人才和现代化的理念,特别是要求村支两委负责人具有现代化的产业理念来组织现代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为此,镇党委通过积极调研深入研究,决定将党组织与产业链相联系,创造性地将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一方面将各村在外能人、企业家吸引回村担任村支两委负责人,使其用先进的理念和丰富的市场经验指导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另一方面是将各村种养殖大户发展为党员致富带头人,再将党员致富带头人发展为村支两委成员或是农业合作组织带头人和农业经济人。再一方面是要求每位党员致富带头人每年联系培养本村30户种养殖示范户。截至目前我镇黄家峁、伊当湾、东胜、四十里铺、小桥畔等12个现代农业重点村村支两委负责人全部是吸纳各村 在外能人、企业家担任,全镇30余名农村合作组织带头人中党员致富带头人占到了80%以上,全镇500余名农业经济人中党员致富带头人占到了50%以上。

(三)注重配套运作,强化产业发展后劲。我们重点强化利益联结机制,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户签定订单,通过“订单农业”,调节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鼓励农民用土地承包经营权、产品、技术和资金等入股,使龙头企业和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让农民真正投身产业化经营,真正得到更多的实惠。

以上就是我镇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的具体做法。“十二五”期间,我镇将以国家级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榆林靖边东坑示范基地建设为目标,依托榆林靖边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建设规划,在沿青银高速东坑段打造150平方公里的现代特色农业带,形成“六个万亩基地”,即:1万亩苗木基地、2万亩吨产田玉米基地、3万亩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四万亩棚栽果蔬基地、5万亩露天蔬菜基地、6万亩优质马铃薯种植基地;“六处万头养殖小区”,即:以合作社为依托,建成万头养牛小区一处,万头养猪小区2处,万只养羊小区3处。同时将榆林靖边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建设与与东坑镇省级重点示范镇建设统筹规划,实行“园区+重点镇+移民工程”三位一体建设模式,通过统筹园区和重点镇的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将重点镇新区建设成占地6平方公里“三横五纵”的商贸区和居住区,将农业园 6 区建成占地6平方公里的“产业集群”区,将环白于山区4000——6000人移往重点镇新区和农业园区,使其转变为镇域商贸活动者和现代农业劳动者以及企业从业人员。到“十二五”末,将园区建设成西北最大的蔬菜物流营销基地、陕西最大的农副产品转化基地、陕甘宁蒙晋最著名的现代农业技术研发集成示范基地和西北部农副产品关联产业基地”。届时东坑镇域人口将达8万人,园区、镇区总面积达10平方公里,人口达3万人,有商业区、居住区、产业集成区,实现城乡统筹,镇村联动,经济发展,人民安居。

下载平泉发展特色农业产业 促进农民增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平泉发展特色农业产业 促进农民增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力发展特色蔬菜促进农民增收

    发展特色蔬菜促进农民增收 合水县蔬菜开发办公室李建军 蔬菜产业是实现我县农民增收和促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产业,而特色蔬菜是蔬菜产业中的龙头。近年来,合水县委、县政......

    促进农民增收

    白水民间资本助推经济发展澄城六大举措促进农民增收 (记者 王小丽 通讯员 杨娟)作为全省首个出台《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意见》的白水县,今年民间资本呈现出活跃态势,已有......

    浅析如何促进农民增收

    浅析如何促进农民增收 杨龙书 [论文提要]:增加农民收入是改善农民生活、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基础。也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

    浅析如何促进农民增收

    浅析如何促进农民增收 灵石县两渡镇镇长侯文斌 增加农民收入是改善农民生活、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和促进 城乡一体化的基础,也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农民幸福指数的基石。......

    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经验事迹材料[五篇模版]

    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经验事迹材料**乡辖11个村,1个居委会,3805户,14572人,耕地面积13385亩,是典型的农业大乡,发展特色农业具有传统、资源、区位优势。今年,我乡以中央1号文件......

    发展特色养殖助推农民增收

    发展特色养殖助推农民增收 开发区盛寨村,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目标,把特色养殖作为兴村利民的重点工作,走出了一条以肉鸽饲养、繁殖为主的特色农业发展之路。目前,全村......

    加快农业发展 促进农民增收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淮北市地处黄淮海平原,全市农业人口122万人,常年耕地面积204万亩,常年粮食播种面积400万亩,大宗作物以小麦、玉米、大豆为主。2013年,全市实......

    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统筹城乡发展 促进农民增收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艾合买提.吐尔地 (2009年3月) 2009年3月9日——13日,由我牵头,抽调农办、新村办有关人员组成调研组到17个乡镇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