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对幸福的理解
我对幸福的理解
昆区团结四小四年级二班蔡梦瑶
幸福,隐藏在人们身边,它看不见摸不着,只能用心去感受。幸福是什么呢?有人说,拥有健康就是幸福;有人说,拥有金钱就是幸福;还有人说,生活愉快就是幸福……每个人对幸福都有自己一种独特的看法,而我认为幸福是一种温暖的感觉,幸福就是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一顿团圆饭,说说话,聊聊天。
今年八月十五的团圆饭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和爸爸妈妈接姥爷到二舅的饭馆,我以为我们一家是第一个到的,没想到大舅一家早已到了,我见到了哥哥也见到了弟弟。开饭了,二舅陆续端上美味的佳肴,大家有说有笑吃的津津有味,此刻我感受到了家人团聚的幸福。饭后回到二舅家,我看到了更让我感动的事情,妈妈给姥爷洗头、洗脚、洗衣服,还给姥爷换上干净的床单,又把姥爷的卧室从头到尾清扫了一遍。我在想:我长大了也要象妈妈学习,孝敬自己的父母。
此刻,我对幸福又有了一种新的理解:孝敬老人,老人幸福,自己也感到幸福,幸福就是常回家看看!
第二篇:我对民生幸福的理解
我对民生幸福的理解
所谓民生,就是人民的生计。民生问题,就是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是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主要体现于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养老、就医、教育、文化、环保等方面。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治安环境稳定,大家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这样,人民就会感觉幸福,感觉生活有意义,充满阳光。推进民生幸福与市民的切身利益最为息息相关应该在医保、社保、住房保障、教育、食品安全等方面为群众谋福利,让市民看得起病,老有所依,住得起房,上得起学,吃得放心。
第三篇:浅谈对教师职业幸福的理解
浅谈对教师职业幸福的理解
教师不仅要认识到到教书育人是他的职业,更是他的事业!认识到这是他的事业,是他一生的追求,这样他就会在享受事业的成就感、幸福感中永葆魅力、永葆青春。对于幸福教育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身。教师的一生不一定要干成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它应当如百合,展开是一朵花,凝聚成一枚果;它应当如星辰,远望像一盏灯,近看是一团火。当意识到生命的蜡烛在“照亮”学生的同时,也应“照亮”自己,我们就应该投入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境界中去,去寻求一种生命的意义、追求的乐趣。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气,说上一句话也惊天动地。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
是呀!这就是教师,一个普通,却不平凡的职业。我作为一名教师感觉很骄傲,同时也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很重。因为我们所担负的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是一种需要用心来做的职业。即便如此,我仍深深地爱着教师这个职业,因为我感到这样很幸福。
身为教师,我们有许多学习的机会,这样使我们的思想和生活更加充实。教师在教学生的过程中,首先自己得钻研教材、阅读资料、分析学生现状、设计教学方法等等这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你给学生讲的知识内容,自己的先掌握、理解、灵活运用,有时为了给学生们讲的更清楚,还得查阅很多的资料,我们知道教科书的内容是最基础性的,要想让学生掌握的更完善、更灵活,我们必须增加对课外资料的阅读,并为学生选择与教科书所讲知识点紧密相扣的题型,让学生能够对此知识点掌握的更牢固。并且,要想教好学生不但得钻研教材、阅读资料,还得注意分析学生的现状,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法,这些当然不能闭门造车,也需要多听课,多看一些关于教与学的书,开拓自己的思路,使自己能把自己的知识淋漓尽致的传授给学生。这样不读书是不行的,不但得多读书,还得善于边读书边思考。把书中所阐述的观点与自己的具体实践联系起来,能让书本上知识为我所用,能更好的发挥一本好书的指导作用。这样,才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伴随着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提高,我们的思想见识和个人素质也会水涨船高随之提高。作为教师,只有你愿意,每天都有充足的时间去学习,其实教师这个职业就是一个学与教的职业,对于一个愿意去学习的人来说,你认为,还有比教师更适合的职业吗?
工作中,教师不但得教书还得育人。我们在育人的同时,也是一个自我反省,思想认识得到提高、情操得到陶冶、心灵得升华的过程。
我们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一定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或温和或严肃,用一种学生们乐意去接受的态度,去告诉他们怎样做是正确的,怎样做是错误的;对于随时遇到的问题,不失时机的教育我们的学生,怎样做是更合适一些的。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去思考,去寻找一个对于所要解决问题的最合适的答案,来告诉我们的学生们,在思考和寻找的同时,我们也会对我们自己日常的所作所为加以反省。想一想自己平时是不是有做得不对,或者是不合适的地方,遇到确实自己做的不对的地方,在自己的内心深处会有一种深深的歉疚,这种歉疚让你每每想起,都会让你感觉到自己的这颗心在隐隐作痛。这种歉疚感对心灵的刺痛,足以让自己在今后的日子里坚决避免再次犯下同样的错误。如果遇到自己的做得不太合适,但也不会
造成太大影响的情况,自己也会谴责自己,当初为什么没能想出更好的办法去解决这个问题呢?自己会鞭策自己今后一定的多学习、多思考、遇到事情认真去分析去总结,争取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素质,能想出一个比较完美的答案,把问题比较出色的解决好。不管是这种深深的歉疚,还对自己的谴责,都是对自己的负责,是对自己提出一种更高的要求,在自己整个思考的过程中,思想能在这里得到沉淀。
有时,我们会看到报纸或者各种媒体所报道的一些杰出的人或突出的事迹,面对这些人或者这些事,我们也经常会和我们的学生一起感动、一起流泪。然后我们会让我们的学生在这些杰出的人身上或突出的事迹当中去品味、去思考、去探索我们自己应该有一个怎样的人生?这些人或者这些事就像大海中的一座灯塔,它能给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也能够点燃我们心灵的那一盏明灯。让我们在黑夜里不会感到孤独、不会再彷徨。或许有了这些灯的指引,我们才会意识到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更有意义的人生,或许我们从此以后会有一个不一样的人生。我们的思想认识会在这里得到提高、我们的情操会在这里得到陶冶、我们的心灵会在这里得到升华。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一批一批的学生长大了、成熟了,有的已经是国家的栋梁之材了。不用别人来说什么,也不用别人去做什么,每每想到这些,自己脸上会不由自主的露出笑容,心里好像有一股清澈的泉水在流淌,那种舒服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这时,会把学生不听话给自己惹来的麻烦忘得一干二净;会把自己已经讲了好多遍并且重点强调的但是还有个别学生不会做的题再耐心的去给学生讲解;会和学生敞开心扉的去谈他们感兴趣的问题。一想到一批一批的学生会在自己的启发和教育下茁壮的成长,将来会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为社会做出他们自己的贡献,就更坚定了自己应该更加认真细致的去给学生讲课、更有耐心的去对待学生的信心。真的没有想得到什么,只是想把自己的学生教育好,将来能让他们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能为社会尽到他们自己的义务。就感到很满足,很幸福了。
我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从心底里感觉是一种富有,感觉自己有一种无形财富,就是能够去触摸每一个学生的灵魂、去塑造出一个个有血有肉有灵魂学生。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职业?这是一个最不平凡的职业。虽然我们都是一名名平平凡凡的教师,但是我们从事的是比任何职业都伟大的职业,那就是点燃未来的职业,点燃我们孩子们的未来的职业,点燃我们的祖国的未来的职业!我很激动,我也很自豪。但我感觉更多的是任重而道远。最后让我引用一句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名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幸福来源于人的一种主观感受,是对生活的一种体验。教师是一项职业,他的主要责任来自教育教学,那么可以说教师的幸福感就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中感受到需要得到满足,潜能得到发挥,能够实现自我生命价值时所获得的持续快乐体验。
总之,教师的幸福感应该是对自身的价值观的清醒认识,对教师职业特点的正确把握,对教师工作的努力才能感受到的。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源于何处
我认为,教师的幸福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享受职业,赢得尊严,学生爱戴,同行敬佩,家庭幸福,衣食无忧,超越自己。
1、享受职业。一个人只有以享受的心境对待职业,才可能获得职业幸福。享受职业本身就是坚守职业。举个例子:为了提炼出镭,居里夫妇倾注居大的心血、智慧、体力甚至生命,他们在一间夏不避燥热,冬不避寒冷的破旧棚屋内,从事着脑力加苦力的劳动,从一八九八年到一九○二年四年时间里,废寝忘食,坚持不懈,终于从几十吨铀沥青矿废渣中提炼出十分之一克纯镭盐并测定了镭的原子量。人们在敬佩居里夫妇的时候,往往用坚忍不拔、牺牲精神、呕心沥血等词语来赞美他们。其实,我认为这种赞美并没有理解科学家的情怀。照世俗的眼光看,他们的确做出了一种牺牲,但这种牺牲在居里夫妇那里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幸福,是一种陶醉!只有把职业当做享受的人,才可能心甘情愿地废寝忘食,坚持不懈。那是一种享受职业的痴迷状态呀!回过头说我们的教师,如果我们能够以享受职业的态度对待我们的工作,把职业事业和生活融为一体的人一定是幸福的。
2、赢得尊严。有句话经常被教育人说:“不要把教育当作谋生的职业,而要当作事业。”我认为这话不对。不当作谋生的职业,教师吃什么?靠自己的劳动谋生,这是很光荣的并不可耻,只是,如果我们对自己的要求再高一些,就不要仅仅把教育当作谋生的饭碗,而应该作为事业来追求。因为作为人,特别是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我们当然不能仅仅满足于吃饱穿暖,还应该有一种更高的精神层面的追求,那就是自我价值的实现,那就是自身的光荣感。这就是我说的“赢得尊严”。一个教师得到家长和学生的信赖是一种尊严,所带班级获得优秀班级他也觉得有尊严,他的学生获得优异的成绩他也觉得有尊严,他发表文章了或者出版专著了更是觉得有尊严。这种尊严就是幸福的来源之一。
3、学生爱戴。学生爱戴这是教师最大的幸福,这种幸福超过了任何来自领导的表扬和奖励,而要获得学生的衷心爱戴就必须寻找一切机会自然而然地融入学生当中。不但在行动上和他们交往,而且在情感上和他们交融。不断被孩子感染和感动,你就会有幸福感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人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够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欢乐与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理,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时刻不忘记自己是孩子的老师,必然和孩子心心相印,而且每天都会生活在被童心感动的情怀中,生活在感动中就是一种幸福。
4、同行敬佩。这说的是校内人际关系要和谐。教师之间因为种种评比竞赛,容易暗中较劲,甚至互相诋毁,教师一定要胸怀豁达开阔,不要斤斤计较。同行之间要相互欣赏,相互敬佩。只有生活在这样的人文环境中,我们才会幸福。
5、家庭幸福。教师的确要比其他行业的人牺牲更多的本来属于自己的家庭生活时间,所谓“七上八下”(指早晨七点上班晚上八点回家),因此,我们的家人承担了更多的家务,这实际上也是在为我们做出贡献。所以教师一方面要想方设法取得家人的理解,同时另一方面要尽可能地多照顾家庭,另外在节假日应该多陪陪家人,只有工作快乐,家庭也和谐,这样的幸福才是完整的。
6、衣食无忧。刚才我们说教师工作也是我们谋生的饭碗,这并不可耻。我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挣钱,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我们是要把教师工作当作事业来追求,但从事这项工作的底线,还是保证生活的基本质量。当然,追求物质生活是无止境的,如果仅仅是追求物质享受,我们永远都不会满足,因而永远都不会幸福。但是,如果连其码的生活条件都不能保证,恐怕再高尚的人也感觉不到幸福。所以,我竭力主张提高教师的待遇。因为衣食无忧的确是教师
幸福的来源之一。
7、超越自己。一个人每天做同一件事,肯定会厌倦的。同样,一个教师每天做相同的工作也会厌倦的。能不能追求做最新的自己,也就是说不要重复自己,要超越自己,在超越中提升自己,我们会获得成就感,进而感到幸福。让我们的每一个工作日都充满创造的乐趣。每学年要提出一个新的目标,这个目标对我们来说也就是新的课题。
教育、教学是我们教师的工作,也是我们的生活主题,其中有付出之乐,也有获得之乐,有助人之乐,也有创造之乐。工作是繁重的、琐碎的,是辛苦的。但在工作中我们可以感受孩子的纯洁可爱,可以体味孩子的创造和快乐,可以分享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的,我们是快乐的,也是幸福的。陶行知先生认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让我们以此共勉。
第四篇:我对成功与幸福的关系的理解
成功与幸福的关系:
稻盛和夫的成功方程式中对成功的定义是这样的:成功=觉悟*努力*能力。我认为成功有参照物。有的人一开始觉得赚了100万就成功了,等到他赚了100万时,他没觉得成功,他觉得赚了1000万才算成功,等到他赚了1000万时,他又学得要到赚了5000万才算成功。这就体现出不同阶段成功的定义是不一样的,成功所设的参照物比较对象的不同所体现的成功也不同。
范伟在《求求你,表扬我》电影中有提到对于幸福的理解,我饿了看到别人有一个包子在吃,就觉得别人比自己幸福;我冷了别人穿了个棉袄觉得别人比自己更幸福;想上茅房,只有一个坑,你蹲在那,那你就比我幸福。于丹对幸福的理解是这样的:她的小孩和妈妈感觉幸福。孩子感觉幸福是因为他小,有梦想,相信他有未来,会成长;妈妈感觉幸福是因为历经沧桑、知道珍惜、感恩、知足。周立波在《一周立波秀》中说道:小时候我们觉得幸福是一样东西,得到了,我们就很幸福;长大了我们觉得幸福是一个目标,达到了就觉得幸福。成熟后才发现,原来幸福是一种心态,当你拥有了就幸福。我也认为幸福其实是一种心态。我们要明白成功与幸福是不等同的,成功的人不一定幸福,幸福的人不一定成功。幸福是一种感觉,成功需要去修炼。一个人要有成功的觉悟,对成功要怀有渴望,对生活要有梦想。天才=99%汗水+1%灵感。通过勤奋努力的工作能够达到业精于勤。以百米速度跑马拉松,一个做事情主动的人往往会有更多的机会。工作中很多人拿的工资都差不多,有些人觉得只要混日子就行了,混日子的人对不起的最终是自己,你今天没有努力,明天你就可能落后。人与人之间差异很小,都是两只眼睛,一张嘴,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很大。别人的成功是因为人家努力更多、觉悟更高。参照公司以心为本,共赢共识的文化,我们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达到成功和幸福的双赢境界。
第五篇:对职业幸福的理解和感想
对职业幸福的理解和感想
幸福永远是人生的一个主题,幸福的人才能体会到人生的快乐。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毕生所求,但什么是幸福?幸福是一个谜,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这永远没有一个划一的界定。忙忙碌碌转眼间我走上教师这个岗位已步入第五个年头,豁然回首,我也曾问自己:“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幸福吗?”
魏书生老师曾说:“教师这个工作除了工资回报,另有三重收获,即“收获各类人才”,“收获真挚情感”和“收获创造性的劳动成果。”当我们怀着满腔的热忱投入教育时,我们感受着自己的成长,我们的教学、教研成果获得了肯定,这是我们应有的幸福;我们的课堂得到了肯定,我们应该感到幸福;我们面对天真无邪的孩子,我们用我们的智慧来激发他们的智慧,我们是幸福的……。在选择走入教师队伍的那一刻起,我就应该认识到:我所要立身的是精神而不是物质。
几年前,我就已经观看过魏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的视频材料。但因我不是班主任,也就没怎么去留意。今年5月2日,魏老师亲临海口为我们作报告,听了之后,感受颇深,受益匪浅。他的睿智、他的真实、他的幽默、他内涵的厚重让我为之折服。我似乎找到了心中的另一盏明灯,似乎有了新的希望和亮色。它传达的是一种理想,一种理想的知识分子人格,一种理想的教育,它带给我的是一种信心和力量!我佩服魏书生老师的魄力和勇气,他那种世人皆惑我独醒、举世逐利我独清的傲骨,一条条掷地有声的思想,都闪烁着真理的光芒。
这个学年,学校引进了熊川武教授的“理解教育和分材教学”的新理念,毅然做起了课改。听过魏书生老师的报告,他那善于从课堂教学和教材内容中探索育人方法的艺术;善于研究学生,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善于与学生沟通,乐于情感关怀,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成长的教学理念,竟然和熊川武教授的“理解教育和分材教学”的基本理念不谋而合。熊川武教授主张:学生自主学习,全面的发挥主体精神;坚持“情智相长”的战略,“养情生智,富智育情”; 教师与学生的负担明显减轻,力求达到教师“零作业批改量”,学生“最小作业量”。师生对自己的教学情况心中有底,大大地减轻了他们的心理负担;而问题跟踪增加了师生交往频率,使师生的态度与情感都有明显变化。
我很幸运,我处在课改的浪潮里,课改犹如一股春风,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给美丽的校园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新课改处处体现着新思想、新观念、新创意,教学变成一种充满智慧的挑战。过去的教学,已经按常规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扎实。而新课堂强调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学校进行“自然分材教学”的小组合作模式以后课堂上发生了新变化。情智相长、知者加速、自学互帮、反思诊断、问题跟踪、零作业批改等一系列渗透着新理念的新做法一点点地被我们们认识和接受。上课的方式也一改以往的从上课讲到下课,“老师讲学生听”变为小组“自学、互帮、检测、释疑、反思”的教学模式。但有时,面对活跃的课堂气氛,面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面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困惑,我感觉手忙脚乱,难以调控。新的课程改革,让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深感囊中羞涩。我随时都准备着迎接新的问题、新的挑战,总令自己处于精神紧张的状态;有时会突然对自己的工作产生疑惑,怀疑自己的能力,自信心也不足了。
听了魏书生老师的报告后,我豁然开朗。他的格言是:“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情绪,去做平平凡凡的工作。”是呀,生活是琐碎的、平凡的,工作也如此。我们作为人民教师,常常埋怨自己的不足;担心自己命运不济,因而精神萎靡不振。相信当你听了魏书生老师 “做人要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的一席话后,你会另有感触,一切问题都不成问题了。
俗语说得好: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我们何必太在意呢?不经历失败和挫折我们也不会成长,没有困难的存在又怎能衬托出什么是幸福呢?用坦然、乐观的心态看待生活中和工作中的困难,快乐的做每一件事、快乐的生活、快乐的工作。你会发现即使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航行,我们也不会感到害怕了。教育工作对任何一个教师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必须保持一种乐观的精神状态,换一种角度看待教育工作,一切就会变得美好与平静。要相信,即使前面的路暗礁丛生,布满荆刺,我们也要以坦然、乐观、释然的心勇往直前地走向人生的彼岸。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笑着勇于面对每一个困难; 选择了课改,就要不断去学习积累素材、不断锤炼教学技能、不断提高改进自己的教学水平。正如斯特朗所说的:“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燃起一支明烛。”魏书生老师的话给了我力量,给了我自信。课程改革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它需要我们不断深入、不断的改进,它不是一劳永逸的。这是一个挑战,它为我们教师的成长提供机会。课改并不是按照指令完成任务的过程,它是一个探索真理的过程,是一个双向互动的探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以平常心对待任何一个困难,探索本身就是具有教育价值的。在探索的过程中,它带给我们的是进取的心态、开放的意识、学习的需要和快乐成长的渴望。
熊川武教授认为,一个班级中,总有因为知识基础、先天智力水平及身心发展等原因导致的学生差异的存在,而现行的班级教学大多没有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因为它通常无力顾及学生的差异,不得不在教学内容、方法、速度上一视同仁。这虽然对中等学力的学生有益,但往往在不经意中导致部分学习优秀的学生“陪读”、学习困难学生“白读”。要实现教学内容按学生学力等实际情况自然分化而不是人为分配,要抓好关键性的两点:一是知者加速;二是问题跟踪。学生根据不同的问题进行学习,这样才能做到“学困生上进、学优生更优、全体学生共同发展”。在实践过程中,我又遇到了困难。由于学生们以前并没有接触过这样的小组合作,组员间难免会缺乏互助、缺乏集体荣誉感。一段时间的教学后,我发现有些小组中优生和中等生间的合作很积极、很融洽;而后进生却无法加入到他们的队伍中,久而久之就会让后进生“脱离”出小组合作,从而另他们觉得小组忽视他,老师忽略他,那就更不要谈自主学习了。所以调动后进生的积极性,要从小组互帮下手。在我们分材教学中会以小组激励机制为主,培养加强小组组员间的集体荣誉感,让他们明白小组的进步才是真的进步。
而在魏书生老师的报告中,他给我们提了一个新的方法。两者结合可以更好的让我们帮助后进生。魏老师在报告中说:“对待后进生的方式是从他们身上找优点而不是缺点。”我们十个手指伸出来都不一样长,更何况是接受能力参差不齐的学生呢?帮助后进生找到他们的优点,帮他们找回自信心,这样就更能促进他自身的进步。“一句鼓励,会让萎靡不振的人走出情绪的低谷;一句鼓励,会使在沙漠中前行的人找到绿洲;一句表扬,会使反应不太灵敏的学生茅塞顿开。”后进学生自己的自我调节,会更好的减轻其他小组员的负担,小组集体进步就会更快的达到效果。这样的轻负高效,让老师和学生都有幸福感。
“理解教育”的路是艰辛的,前方的路也许更加崎岖,走起来也许更加艰难。但是慢慢地适应了,我们就会发现:从中我们可以取得很多的收获,收获知识、收获快乐;而崎岖的道路远比平坦的道路更加精彩,更加富有生气。我们将在实践、反思、求新的过程中一步一个脚印继续探索前行,将“理解教育”进行到底!同时,我们学习魏书生老师坚定的教育信念、高尚的敬业境界、令人敬佩的教学艺术,我们就能心灵宁静,快乐育人,轻松教书,感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