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年轻干部队伍建设的调查
关于年轻干部队伍建设的调查
年轻干部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后备力量和希望所在,淄博市周村区委组织部在对全区年轻干部队伍建设情况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四条极具针对性、实践性的对策建议,值得借鉴。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力度”。年轻干部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后备力量和希望所在,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年轻干部,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继往开来、薪火相传的根本大计。为更好地了解全区年轻干部队伍的现状,加强年轻干部队伍建设,最近,我们到镇、街道和部分区直部门对年轻干部建设状况进行了调研。
一、主要做法
近年来,周村区在年轻干部队伍建设上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一)在“谋”上下功夫,统筹规划更加科学。坚持从全区长远发展和领导班子长远建设的全局出发,把加强年轻干部队伍建设纳入全区干部工作的重要内容,政治上关心、政策上支持、工作上帮带,为优秀年轻干部成长铺就宽广之路。根据干部队伍建设需要,对年轻干部队伍建设特别是培养选拔工作作出具体安排,提出区直部门和乡镇领导班子新进成员、科级后备干部分别以35岁以下和30岁左右的干部为主体,为优秀年轻干部成长开辟了“快车道”。
(二)在“引”上下功夫,来源渠道更加丰富。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方针,每年都从全国高校、部队转业干部等多方面吸引优秀人才到干部队伍中来。近五年来面向全省招考选调生、大学生村官共计105人,定期面向全市公开选拔科级领导干部,有效扩大了选人用人视野。实施“313”名校揽才计划,从2012年起,利用3年时间,从“985”、“211”国内一流高校,每年引进100名共300名紧缺人才,首批引进的100名紧缺人才全部到岗,其中硕士90名,博士2名,进一步优化了年轻干部队伍结构。
(三)在“育”上下功夫,培养形式更加多样。深入实施“年轻干部成长计划”,先后选派62名区直部门优秀年轻干部驻村担任“第一书记”,36名年轻干部到区信访局挂职信访专员,129名年轻干部到重点项目一线锻炼,加快培养一批善于做群众工作、能妥善应对复杂局面、有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的优秀年轻干部。与新加坡专业教育培训中心、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市委党校合作,举办各类主题培训班次10余次,培训730余人次,进一步提升了年轻干部能力素质。
(四)在“管”上下功夫,教育引导更加有效。实施干部“导师制”培养,由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与“第一书记”、公开选拔的领导干部、一线年轻干部结成帮扶对子,扶上马、送一程。以组织推荐为基础,以公开选拔为平台,将在公开选拔中表现优异但未录用的72名年轻干部纳入科级后备干部库,进行重点培养。综合运用谈心谈话、跟踪考察、年终考评、座谈交流等多种方式,及时掌握年轻干部思想和工作表现,帮助他们调整心态、改进不足。
(五)在“用”上下功夫,选拔使用更加规范。遵循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标准,重才干更重品德,制定完善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体系,向年轻干部倾斜。近年来,公开选
拔领导干部平均年龄31.12岁,其中30岁以下年轻干部占53.33%。对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各方面条件比较成熟的年轻干部,看资历更看能力,既坚持原则、循序渐进,又不拘一格、大胆使用,积极为年轻干部成长进步搭台阶、竖梯子。
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各地在年轻干部队伍建设上采取了许多措施,有一些成功经验,但面对形势发展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还有一些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是:
(一)破格提拔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较少。破格提拔是打破优秀年轻干部职务晋升固有台阶,让特别优秀年轻干部在特殊需要情况下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路径。但囿于传统观念,再加上一些地方在年轻干部破格提拔中出现的问题,使破格提拔很容易被人猜疑甚至成为网上炒作热点。为减少麻烦,少担风险,有时候即使条件成熟、确有必要,也不敢对年轻干部大胆提拔使用。
(二)论资排辈、平衡照顾阻碍年轻干部成长。当职位出现空缺需就地提拔时,更多考虑现有干部的年龄、资历、任职时间的长短,很多情况下是按照任职时间早晚、排序先后进行递进式提拔,认为年龄大的同志快到“站”了,补空位要先考虑一下。在提拔干部时,部门单位之间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现象仍然存在,不少优秀年轻干部被“平衡”下去。
(三)身份壁垒制约年轻干部多岗位锻炼成长。从区县来看,事业单位干部明显多于选调生和公务员,但目前行政岗位和事业岗位之间的流动壁垒,阻碍了年轻干部跨部门多岗位锻炼,特别是公务员调任办法对年龄的限制,使得一些党政干部即使有机会也不愿到事业单位。社会优秀人才进入党政领导干部队伍是“通而不畅”,机制还不健全,干部队伍来源相对单一。
(四)培养形式还不适应复合型干部队伍建设需要。对年轻干部的培养以培训班、挂职锻炼等传统方式为主,培训机会也不均衡。相对于领导干部,普通干部流动性较差,年轻干部担任中层正职、独当一面的机会较少。年轻干部中的“三门”干部居多,多数没有经历多岗位锻炼。除“第一书记”选派工作外,到重点项目、信访维稳等基层一线的挂职锻炼还没有形成制度化。
三、对策建议
(一)加强分析研判,制定总体规划。对年轻干部队伍的整体现状、素质能力、性格气质等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对发展潜力大,可塑性强的干部,及时安排到基层锻炼成长;对敢于负责、各方面条件已经成熟的年轻干部敢于安排到更重要的岗位上。着眼于今后一个时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结构、作风等方面的要求,制定年轻干部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提出年轻干部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政策措施等。在年轻干部破格提拔方面,结合《干部任用条例》的修订,明确破格提拔的规定要求,关键要体现制度科学性及可行性,切实突破年轻干部成长的“隐形台阶”。
(二)拓宽成长路径,加快成长速度。一是加大竞争性选拔的力度。逐步实现竞争性选拔向正副职兼有、按需设岗、多部门多领域覆盖的转变,力争到2015年,新提拔领导干部中通过竞争性选拔方式产生的不少于三分之一。二是创新竞争性选拔方式,实现公开选拔常
态化。实行分类公选、考任分离,定期按照工作类别,组织资格考试,入围者获得相应类别职位任职资格,设定有效期,变考具体职位为考任职资格。领导职位出现空缺时,组织具备相应资格的人员进行面试,提高公开选拔效率。在部门内、部门间开展科级干部竞争上岗,拓宽竞争性选拔渠道。三是干部选用向一线倾斜。充分发挥干部选拔任用这个指挥棒的引领作用,对一线干部提高考核优秀的比例,加大教育培训机会,增加后备干部指标,对工作表现突出、培养成熟的,及时提拔使用,加快一线年轻干部的成长速度,形成优秀干部愿意到一线、主动到一线的良好导向。
(三)完善培养措施,实施立体培养。一是优化培训格局。增加年轻干部培训班次,扩大培训范围,对年轻干部较多的单位增加参训名额。健全完善年轻干部导师制培养制度,通过“传帮带”加快成长。二是大胆使用年轻干部。坚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放手大胆使用年轻干部,对特别优秀的在严格标准条件及程序的前提下敢于破格使用。在中层岗位竞聘中拿出特定岗位定向竞聘,使新进中层的年轻干部比重,副职不低于70%,正职不低于30%。三是推进年轻干部交流。根据年轻干部专业特长和气质类别,本着“因才配岗”的原则进行调配,对不适应现岗位的及时调整。选拔部分优秀年轻干部在基层与部门、部门与部门间进行交流,丰富工作经历和阅历。四是加强实践锻炼。建立健全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重点项目、城建、信访维稳、基层“四个一线”挂职锻炼制度,挂职期间与原单位工作脱离,挂职情况作为干部考核和选任的重要依据。
(四)强化监督管理,提升作风形象。一是严格借调管理。在基层新录用干部一年试用期内,禁止其他单位借调。试用期满后,确需借调人员的,需到组织人事部门备案,限定借调时间,确保年轻干部队伍稳定。二是分层分类考核。对中层正职、中层副职、一般干部实行分层分类考核,让优秀年轻干部也有机会获得考核优秀,有效发挥考核结果在干部成长发展中的激励作用。三是加强教育提醒。强化民主评议结果的运用,对评议得分较低、群众有意见的年轻干部,及时谈话提醒,帮助查找问题,督促改进不足。有效发挥干部监督平台作用,加强与有关职能部门衔接,及时了解掌握年轻干部“八小时”之外的表现情况,对在作风建设上出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加强警示教育,规范行为,防微杜渐。
第二篇:市年轻干部队伍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市年轻干部队伍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青年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这既是历史的生动写照、现实的深切呼唤,也是对祖国富强和民族复兴的殷切期待。近年来,市县两级政府高度重视年轻干部的引进工作,为我镇引入了许多年轻新鲜的力量。我镇非常注重加强年轻干部队伍建设,打造基层工作的生力军。目前镇全体干部中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占%,其中走上领导岗位占 %,在各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效地推动我镇各方面工作的全面开展。现就我镇年轻干部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汇报如下。
一、正确认识,合理评价,为年轻干部营造良好的成才环境 一是倡扬年轻干部优势,充分发挥年轻干部的生力军作用。年轻干部具有明显的优势在于大多学历较高,思维敏捷,接受新事物快,创新意识强,责任心强,工作干劲足。对于年轻干部,要做到知人善任、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充分发挥年轻干部的优势,我镇
思想活跃,敢想敢说,框框少,创新意识强,有梦想,对自己负责或分管的工作敢于担责,绝不推诿,更不会嫁祸于人——这是优势之二。
学历高,文化层次高,知识面宽,在大学校园的几年间,“耳濡目染”,文化味道浓厚,暂无必要腾出大量时间补习文化课及相关基础课,相对发展时间多一些、空间大一些——这是优势之三。
工作热情高,目标明确,自信心强,看重自身价值,一旦思路清晰了,他们会“义无反顾,一路前行”,有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他们很少思前虑后、左顾右盼,机遇意识强,善于抓住机遇的能力超出一般人——这是优势之四。
熟练掌握、使用现代技术设备,多媒体在他们手中成了“驯服工具”,可以节约大量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这是优势之五
但是,任何事物都存在双重性,年轻干部也有这样一些先天的不足:一是缺乏党性锻炼。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现时的年轻干部成长过程大多是直线顺风式的,缺乏重大政治斗争关键时刻需要作出方向是非判断的考验。缺乏对党那种刻骨铭心的归属感和依附感。二是吃苦奉献精神不足。年轻干部稍不留心就容易受市场经济负面影响,急功近利,心浮气躁,好大喜功,导致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发扬不够,重则沾染腐败堕落的“毒隐”。三是缺乏才能和经验的积累。一些年轻干部走的是“三门” 路线(即家门、校门和办公室门),很少深入群众,思维视野受到限制,由于缺乏对普通群众喜驽哀乐的情感体验,容易导致工作方法变得简单生硬。可见,我们年轻干部必须意识到自身的这些弱点、缺点或问题,并要努力去避免和克服。我想关键是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要变领导为引导,变管理为服务,变指令为交流,使干部把常人理解的“政治化” 身份着上生活中的“平民化” 色彩。所谓“平民化”,不是甘为平庸,而是平易近人;没有干部架子,而有一马当先的精神;没有权力的欲望,而有善于管理的心志。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沉得下去,才能坚持学习、厉炼自我、经受考验。
建立健全年轻干部选拔机制,为年轻干部提供创业平台 年轻干部能否脱颖而出,制度环境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当前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选拔任用年轻干部的制度越来越规范,程序越来越严密,这是一种历史性的进步。但在我国各地不断完善和建立年轻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一些制度的缺失和漏洞。目前年轻干部的选拔问题已经成为党内外关注的热点,任何制度设计上的疏忽与漏洞都可能带来难以弥补的消极影响。人们在关注并思考,如何让制度环境更加有利于年轻干部的成长?
一是进一步完善年轻干部破格提拔、竞争性选拔制度。应当说,选拔年轻干部的制度规范,正如从中央到地方所普遍认知的那样,正在不断规范与完善。但同时也不得不清醒地认识到过快过急地大批选拔任用年轻干部所带来的社会影响,不利于年轻干部成长。“27岁的副局级干部”、“43岁的正部级领导”、“80后市长”,类似的话题总是受到公众的格外关注,人们关心的是:年轻干部的“超常”提拔是否存在违规行为和“猫腻”?年轻干部的竞争性选拔、破格提拔等制度亟待进一步完善,让公众不再对“最年轻官员”敏感,形成有利于优秀年轻干部成长的“快车道”。
二是谨防潜规则对年轻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破坏。潜规则对年轻干部选任制度的干扰、破坏作用让人担忧。尤其是近几年来的破格提拔的年轻干部的贪污腐败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在反思年轻干部腐败的案例时,人们通常看到这样的情况,制度规定的所有程序都走了一遍,却发现不了被选拔者的问题。究其原因,是潜规则冲击了制度规范,在“民意”、“公开”、“合法”的外衣之下,被选者体现的仍是一把手或少数领导干部的意志。
三是完善竞聘机制,避免“唯考试论”。近年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深入开展,考试也成为干部选拔、竞聘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试的好处是为年轻干部提供了展示才华、公平竞争的舞台,也确有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优秀年轻干部由此渠道得到提拔。但在充分肯定考试积极作用的同时,过分注重考试分数现象也值得我们大家担忧:考试可以判断干部所掌握的知识点,但并不一定能够正确反映年轻干部真实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水平。
考试为选拔年轻干部提供必要的参考,但进一步改革、完善竞聘制度,让拥有丰富工作经验、善于处理复杂局面的年轻干部能够担负起相应职责,同样很重要。“选拔年轻干部,既要看其考试成绩,也要关注其实践业绩。要剔除那些不注重实际工作、一门心思只想通过考试谋求晋升的年轻干部。”事实上,对那些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不善于考试的干部来说,过分注重考试分数显然有失公平。
第三篇:加强年轻干部队伍建设的举措
四项措施加强年轻干部队伍建设
为进一步加强年轻干部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年轻干部的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慈溪市通过营造氛围、加强培训、注重锻炼、完善机制四方面入手,为年轻干部成长搭桥铺路。
一是营造氛围,为年轻干部的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充分认清年轻干部培养的重要性,正确看待年轻干部在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年轻干部的自身特点和成长规律,助推健康成长。坚持做到研究干部工作时,有培养管理年轻干部的内容;培训干部时,注重年轻干部的数量;在推荐后备干部时,以年轻干部为主。对表现优秀且工作能力较强的年轻干部,作为年轻业务骨干加以培养或者列为后备干部选拔对象。
二是加强培训,为年轻干部提升履职能力推波助澜。实行“请进来、走出去”培训,聘请专家学者为年轻干部进行领导科学、政治、经济等方面的高层次讲座,为年轻干部提高素质铺路搭桥;定期组织年轻干部到发达地区学习经验、更新观念、开拓视野、增强发展经济意识,激发年轻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业务培训,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开展法律法规、网络、计算机应用、电子政务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和培训,不断拓宽知识面,提升综合业务能力。强化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培训,加强对年轻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事业心责任感。
三是注重锻炼,为年轻干部积累经验提供平台。实行轮岗锻炼,轮岗工作时间为2—3年,包括专业工作岗位和综合工作岗位锻炼。实行挂职锻炼,选派年轻干部到村或者企业挂职锻炼,促进年轻干部积累经验,提高政策水平,增强宏观思维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实行重要岗位锻炼,有意识有目地安排年轻干部参与重大项目建设,并委以重任,具体负责调查项目的组织协调和调查方案的组织实施,培养年轻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提高从政治、全局高度思考、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水平。
四是健全机制,为年轻干部施展才能提供保障。完善年轻干部信息库,对年轻干部实行动态管理、跟踪记实,详细记录学习、培训、提拔、奖惩等情况,有利于组织及时了解和考核优秀干部,增强指导管理年轻干部队伍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建立领导帮带机制,做到“三定”:定人,落实分管领导与年轻干部结对方式;定时,帮带时间可定一年或二年;定内容,针对年轻干部思想、工作岗位、工作情况及发展方向确定帮带内容。搭建互动平台,搭建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与年轻干部互动平台,定期召开思想工作汇报会,由每个年轻干部对自己前一阶段的思想工作情况及工作做出评价,并对工作提出建议。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价指导,帮助年轻干部总结教训、吸取经验。
第四篇:市年轻干部队伍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市年轻干部队伍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青年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这既是历史的生动写照、现实的深切呼唤,也是对祖国富强和民族复兴的殷切期待。近年来,市县两级政府高度重视年轻干部的引进工作,为我镇引入了许多年轻新鲜的力量。我镇非常注重加强年轻干部队伍建设,打造基层工作的生力军。目前镇全体干部中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占%,其中走上领导岗位占 %,在各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效地推动我镇各方面工作的全面开展。现就我镇年轻干部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汇报如下。
一、正确认识,合理评价,为年轻干部营造良好的成才环境 一是倡扬年轻干部优势,充分发挥年轻干部的生力军作用。年轻干部具有明显的优势在于大多学历较高,思维敏捷,接受新事物快,创新意识强,责任心强,工作干劲足。对于年轻干部,要做到知人善任、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充分发挥年轻干部的优势,我镇
思想活跃,敢想敢说,框框少,创新意识强,有梦想,对自己负责或分管的工作敢于担责,绝不推诿,更不会嫁祸于人——这是优势之二。
学历高,文化层次高,知识面宽,在大学校园的几年间,“耳濡目染”,文化味道浓厚,暂无必要腾出大量时间补习文化课及相关基础课,相对发展时间多一些、空间大一些——这是优势之三。
工作热情高,目标明确,自信心强,看重自身价值,一旦思路清晰了,他们会“义无反顾,一路前行”,有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他们很少思前虑后、左顾右盼,机遇意识强,善于抓住机遇的能力超出一般人——这是优势之四。
熟练掌握、使用现代技术设备,多媒体在他们手中成了“驯服工具”,可以节约大量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这是优势之五
但是,任何事物都存在双重性,年轻干部也有这样一些先天的不足:一是缺乏党性锻炼。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现时的年轻干部成长过程大多是直线顺风式的,缺乏重大政治斗争关键时刻需要作出方向是非判断的考验。缺乏对党那种刻骨铭心的归属感和依附感。二是吃苦奉献精神不足。年轻干部稍不留心就容易受市场经济负面影响,急功近利,心浮气躁,好大喜功,导致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发扬不够,重则沾染腐败堕落的“毒隐”。三是缺乏才能和经验的积累。一些年轻干部走的是“三门” 路线(即家门、校门和办公室门),很少深入群众,思维视野受到限制,由于缺乏对普通群众喜驽哀乐的情感体验,容易导致工作方法变得简单生硬。可见,我们年轻干部必须意识到自身的这些弱点、缺点或问题,并要努力去避免和克服。我想关键是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要变领导为引导,变管理为服务,变指令为交流,使干部把常人理解的“政治化” 身份着上生活中的“平民化” 色彩。所谓“平民化”,不是甘为平庸,而是平易近人;没有干部架子,而有一马当先的精神;没有权力的欲望,而有善于管理的心志。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沉得下去,才能坚持学习、厉炼自我、经受考验。
建立健全年轻干部选拔机制,为年轻干部提供创业平台
年轻干部能否脱颖而出,制度环境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当前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选拔任用年轻干部的制度越来越规范,程序越来越严密,这是一种历史性的进步。但在我国各地不断完善和建立年轻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一些制度的缺失和漏洞。目前年轻干部的选拔问题已经成为党内外关注的热点,任何制度设计上的疏忽与漏洞都可能带来难以弥补的消极影响。人们在关注并思考,如何让制度环境更加有利于年轻干部的成长?
一是进一步完善年轻干部破格提拔、竞争性选拔制度。应当说,选拔年轻干部的制度规范,正如从中央到地方所普遍认知的那样,正在不断规范与完善。但同时也不得不清醒地认识到过快过急地大批选拔任用年轻干部所带来的社会影响,不利于年轻干部成长。“27岁的副局级干部”、“43岁的正部级领导”、“80后市长”,类似的话题总是受到公众的格外关注,人们关心的是:年轻干部的“超常”提拔是否存在违规行为和“猫腻”?年轻干部的竞争性选拔、破格提拔等制度亟待进一步完善,让公众不再对“最年轻官员”敏感,形成有利于优秀年轻干部成长的“快车道”。
二是谨防潜规则对年轻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破坏。潜规则对年轻干部选任制度的干扰、破坏作用让人担忧。尤其是近几年来的破格提拔的年轻干部的贪污腐败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在反思年轻干
部腐败的案例时,人们通常看到这样的情况,制度规定的所有程序都走了一遍,却发现不了被选拔者的问题。究其原因,是潜规则冲击了制度规范,在“民意”、“公开”、“合法”的外衣之下,被选者体现的仍是一把手或少数领导干部的意志。
三是完善竞聘机制,避免“唯考试论”。近年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深入开展,考试也成为干部选拔、竞聘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试的好处是为年轻干部提供了展示才华、公平竞争的舞台,也确有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优秀年轻干部由此渠道得到提拔。但在充分肯定考试积极作用的同时,过分注重考试分数现象也值得我们大家担忧:考试可以判断干部所掌握的知识点,但并不一定能够正确反映年轻干部真实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水平。
考试为选拔年轻干部提供必要的参考,但进一步改革、完善竞聘制度,让拥有丰富工作经验、善于处理复杂局面的年轻干部能够担负起相应职责,同样很重要。“选拔年轻干部,既要看其考试成绩,也要关注其实践业绩。要剔除那些不注重实际工作、一门心思只想通过考试谋求晋升的年轻干部。”事实上,对那些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不善于考试的干部来说,过分注重考试分数显然有失公平。
第五篇:市加强年轻干部队伍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源源不断培养大批优秀年轻干部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的根本大计。近年来,市委高度重视年轻干部队伍建设,加大了优秀年轻干部培养力度,坚持在培养上下功夫,在管理上强措施,在使用上求突破,在创新机制上做文章,切实把年轻干部教育好、培养好、使用好,促使一大批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目前,市共有35岁以下的科级干部144名。
强化培训,教育好年轻干部
为让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市委首先从强化培训着手,教育好年轻干部,提升年轻干部综合素质和能力。一是制订切实可行的年轻干部培训计划。通过党校培训、选送培训、继续教育等方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年轻干部培训,大力提高年轻干部的理论素养和知识水平。二是加强党性锻炼。针对新时期年轻干部文化层次较高、思想比较活跃,而党性锻炼相对欠缺的实际,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党性锤炼。每年举办年轻干部培训班,重点培训那些年轻优秀、发展潜力较大的后备干部,通过组织他们深入学习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开展国防教育、进行军训活动、到基层单位参观学习等多形式多角度培训年轻干部,着力增强年轻干部的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引导年轻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三是选派年轻干部到上级党校院校培训。市委每年都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上级党校院校培训,使他们开阔视野,提高素质。
实践锻炼,培养好年轻干部
为让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市委坚持把实践锻炼作为培养年轻干部的最好课堂,积极创造条件,搭建平台,让他们在实践中增长才干。一是坚持在基层一线培养锻炼年轻干部。采取下派干部下基层驻农村、挂职锻炼等方式,有计划地选派年轻干部到镇、村挂职,使年轻干部在基层摸爬滚打的实践中增长才干。二是坚持在艰苦地方培养锻炼年轻干部。市委根据工作需要,有重点有目的地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参加市中心工作、重大项目和一些阶段性重点工作。如在杨梅产业转移工业园区、迎宾大道等一些重大项建设中,选派大批年轻干部参与建设,促使他们在完成重大任务、应对重大事件中增强党性、改进作风、磨练意志、增长才干。三是坚持在关键岗位培养锻炼年轻干部。坚持有意识地安排年轻干部到艰、难、险、重的岗位上工作,丰富阅历、多岗锻炼才干,促使他们提高做好群众工作、协调利益关系、处理矛盾纠纷的能力。
不拘一格 使用好年轻干部
使用是培养年轻干部最好途径。市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标准,在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基础上,不拘一格降人才,大胆使用年轻干部,让优秀年轻干部在使用中脱颖而出。一是创新机制。市注重从创新选拔机制着手,为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扫清制度障碍。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的意见》、《市领导干部调整交流工作暂行规定》等文件,把年轻干部培养性交流作为重要内容,同时,明确规定各级班子必须配备有1名35岁以下干部,明确科级领导干部的改任非领导职务年龄界限,疏通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的渠道,为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二是创新方式。健全竞争上岗、公开选拔、公推公选等竞争性选拔年轻干部机制,为年轻干部脱颖而出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在调整补充各级领导班子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年轻干部。积极推进轮岗交流,从基层一线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到党政机关任职,从机关选派优秀年轻干部进入基层单位领导班子。通过轮岗交流,使许多年轻干部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逐渐成熟成长起来。如张梅同志是一名年轻女干部,素质好,学历高,能力强,由人大机关交流到官桥镇任镇长后,因其工作表现出色,前不久被茂名市委提拔为副处级领导干部。同时,今年4月通过公推公选的方式选拔5名镇长,也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应和实际效果。三是大力加强后备队伍建设。坚持实行动态管理,优进劣退,及时调整后备干部队伍。目前,全市共梳理确定科级正副职后备干部382名。同时,对全市35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进行详细的调查摸底,建立年轻干部人才库,并按1:2:4的比例梳理出可近、中、远期上岗使用的人选共400多名。市通过加大年轻干部培训选拔力度,今年以来先后有30多名35岁以下的优秀年轻干部走上科级领导岗位。大批优秀年轻干部的脱颖而出,为市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为实现 “四个第一、四个打造”战略目标,推动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人才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