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庄子

时间:2019-05-12 18:11: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心中的庄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心中的庄子》。

第一篇:我心中的庄子

我心目中的庄子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 庄子

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庄子主张顺应自然,提倡无为,其一生都在追求绝对的自由,他的这一思想在《逍遥游》中表现的更是淋漓尽致,给后人留下无限遐想。(80)

然而,我心目中的庄子是个生活在幻想中的人。(19)

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思想在我看来是一种消极避世的态度。在当时硝烟弥漫的时代,国不国,家不家,人们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深受战乱的烦扰。但是,庄子博学多识,满腹经纶,却不出山救世,解救百姓于水火,仍然沉迷于幻想当中,追求所谓的逍遥之境。庄子曾垂钓于濮水边,楚王派两位官员请庄子出山从政治国,但他拒绝了,理由是“吾宁为楚之神龟,将曳尾于涂中。”不可否认,庄子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质是值得肯定的,但在百姓危难之际,弃之不顾,是不可取的。(180)

当今社会,是个法制的社会,绝对自由思想与之大相径庭。如果人人都学习庄子,崇尚逍遥境界,以事不关己一问三不知的态度对待世事,甚至冲破法律的束缚,那这个社会肯定会秩序混乱,人人目无法纪,最终导致社会停滞不前,甚至倒退,这绝对不是我们想看到的结果。庄子妻子死去的时候,他的朋友都去悼念,而庄子在鼓盆而歌,真是让人感受到庄子的冷漠与无情。(145)

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每个人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才不枉活一世。保尔柯察金曾说过,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然而,庄子沉迷于幻想,终其一生,为后世人留下的不过其逍遥思想而已,可以说庄子的一生除了幻想,无所作为。(130)

好男儿志在四方,而不是沉迷于幻想,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可谓十万八千里。清代末期,虎门硝烟英雄林则徐,自鸦片战争以来,仕途坎坷,但他仍旧造福一方。他被贬山东时,他治理黄河;被贬北疆时,他帮助改善农业技术;被贬南疆时,他帮助考察荒地,为南疆增加了六十九万亩土地。而庄子呢,厌世,避世,逃避责任,此举不是大丈夫所为。(140)我很庆幸像庄子这样的沉迷于幻想的人毕竟在少数,试想,如果李白因失意成为庄子,我们怎会读到他那回味无穷的诗句?如果毛泽东因战争失败成为庄子,那我们的祖国什么时候才能站起来?如果邓小平因“三起三落”成为庄子,那我们的祖国什么时候才会崛起?如果我们身边的人都和庄子一样,沉迷于幻想,不做实事,结果怎样我真不敢想。只瞄准不射击的不是好猎手,只呐喊不冲锋的不是好士兵。

我心目中的庄子只会幻想,不会承担责任。不做庄子,让人生有价值,有意义!

第二篇:浅谈我心中庄子的“逍遥游”

浅谈我心中庄子的“逍遥游”

因为《逍遥游》这篇文章,让庄子和庄子的思想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象,而其中最让我记忆深刻的也是这三个字——逍遥游,读完《庄子》,在我的心中对庄子的“逍遥游”也有着自己浅浅的思考!

作为一个农村里出来的学生,我对贫穷有着很深的体验,所以我首先想谈的是庄子对于贫穷和利益的看法。

在《山木》篇庄子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庄子衣大布而补之,正緳系履而过魏王。魏王曰:“何先生之惫邪?”

庄子曰:“贫也,非惫也。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王独不见夫腾猿乎?其得枏梓豫章也,揽蔓其枝而王长其间,虽羿、蓬蒙不能眄睨也。及其得柘棘枳枸之间也,危行侧视,振动悼慄;此筋骨非有加急而不柔也,处势不便,未足以逞其能也。今处昏上乱相之间,而欲无惫,奚可得邪?此比干之见剖心征也夫!”可见,庄子对自己身处的环境是有清醒认识的。真正的仁人志士不怕生活上的贫困,怕的是精神上的潦倒。就像我们常说的“人穷志不穷”,大概就是这样一个意思吧!

一个人可以困窘于贫困,但是他的内心是不是真正在乎这种贫困,对一个“利”字看得有多重,会决定他面对贫困的态度。

庄子自己对这个“利”字看重吗?他周围有的是有钱的人啊!他在《列御寇》篇又讲了一个故事:

宋人有曹商者,为宋王使秦。其往也,得车数乘;王说之,益车百乘。反于宋,见庄子曰:“夫处穷闾阨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者,商之所短也;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庄子曰:“秦王有病召医,破痈溃痤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子岂治其痔邪,何得车之多也?子行矣!”庄子的话,可谓极尽辛辣讽刺之能事。同时也说明,“利”这个字是困不住庄子的心的。庄子的追求,已经远远超越了“利”,尽管他很贫穷。

说到我们今天,一个只拥有10块钱的人,他的快乐未必不如一个拥有亿万身价的人。手中有多少金钱,并不能决定它在你心里的分量。快乐、幸福、理想和信仰是用金钱买不来的。

在我们这个社会上,最快乐的人,既不是穷得叮当响的,也不是家财万贯、富比连城的,往往是那些由温饱到小康的这一批人。因为他们的生活还不至于过分窘迫,同时,他们也还不至于被财富束缚,为财富担忧。这些人是这个社会上的大多数,都属于有资格幸福的人。但是,幸福不幸福都在你的心里。

金钱在庄子的眼里有如粪土,庄子把“利”看得很淡。“利”束缚不了他。为“利”辛苦,为“利”奔波,却丧失了自己很多的自由、很多的快乐,“心为形役”,太不值得了。

但俗话说:“雁过留声,人过留名”,破利不容易,破名就更难了,有多少人可能不为利所惑,却为名所累。即使一个高洁之士,也希望名垂青史。

那么,庄子是不是在乎名分呢?在高官美誉面前,庄子会采取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 《秋水》篇里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之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子知之乎?夫鹓,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过之,仰而视之曰:‘嚇’!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嚇我邪?”

《秋水》篇里还有这么一个故事: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这大概就是庄子对“名”的态度。

从上看来,我们日思夜想的名和利都不是庄子的菜啊!

有人会问这样的庄子生与死又有什么区别呢?庄子可不这么想,对于生死,他有自己的一套说法。

庄子说:把我放旷野里,乌鸦、老鹰要吃我;把我埋在地下,那些蚂蚁也要吃我。你抢下乌鸦、老鹰的口粮,喂给地下的蚂蚁吃,干嘛这么偏心呢?

这个回答是那么豁达和幽默。形体归于天地,生死归于自然。这就是庄子对自己的形体和生死的看法。

庄子觉得:活得好比怕死要强得多。死了未必是一件需要悲伤的事情,庄子妻子去世,它却冒天下之大不韪地鼓盆而歌!死何足惧哉?

这个观点跟儒家的思想不谋而合。孔夫子回答他学生关于死亡的问题时,回答了六个字:“未知生,焉知死?”人活还没有活明白呢,干嘛去想死亡的事呢?在这一点上可以说儒道相通。“人活着就是为了等死”的悲观主义的生死观显然不是庄子和孔子的思想!

庄子觉得:活得好比怕死要强得多。死了未必是一件需要悲伤的事情,庄子妻子去世,他鼓盆而歌!死何足惧哉?

人活在当下,看破了名,穿透了利,不惧生死,那么,我们的心灵将拥有一个多大的空间、一份多大的境界啊!

那说来说去,庄子到底要追求什么呢?有人在说庄子的思想的时候说的很复杂,也很深奥。我想用我浅薄的思想去探求庄子内心的冰山一角。

庄子的在我心中的魅力在于他想做一个非世俗的人,我们总说“物以稀为贵”,作为一个人又何尝又不是呢?

像古代士大夫一样追命求利的大有人在,像秦始皇一样幻想长生不老的也不在少数,这样的人纵然功成名就、流芳百世,在庄子眼里也是渺沧海之一粟,不足挂齿!庄子想做的事情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他不想称王成相,亦不想身缠万贯!他要无功、无名、无己——他只想把自己的身心融入天地、遨游宇宙,“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变,以游无穷者”——摆脱束缚,做他自己的主人。

庄子的追求已不是停留在世俗的层面上了,他要的是一种心灵上的再也无法超越的境界——逍遥游!

只有这样的庄子才是可贵的,也许我无法和庄子一样超然于世,但是我也渴望在我内心的角落里有一个“逍遥游”的角落。我希望我这辈子可以做一些不为功名利禄、不考虑生老病死、只忠实于我的内心世界的事情,让我的内心在另外的一个世界无拘无束的遨游,让我内心的那一个角落远离尘世,安静地为我的“逍遥游梦”而奋斗!

第三篇:我心中的语文是庄子的人生感悟

我心中的语文是庄子的人生感悟——做人忌妄自尊大,因为山外更有青山高;是魏征的为政方针——治国要广积德义,用人要简能用之、择善从之;是余秋雨的散文——带你带我游历世界,做历史的思考;是房龙的寓言——对待不同的思想,要持宽容的态度;是马丁·路德·金饱含深情的演讲——他梦想有一天能获得自由、平等和幸福。

语文能丰富你的人生,使你的人生无比精彩。随孔子四处奔波,听他宣传自己的思想;看屈原上下求索,探索救国救民之路;曹操、诸葛亮会与你在三国纷争之机,共商国是,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水浒好汉们也许会邀你同游山寨,看他们如何除暴安良,匡扶正义;李白浪漫飘逸,想象奇特,带你上天入地,与神仙结伴同游祖国山河;苏轼豪迈豁达,心骛八极,带你评古论今,与哲人携手共探人生真谛;金庸向你敞开武侠世界,你会醉心于武林的豪情而由此心胸豁达;琼瑶的言情小说娓娓道来,向你讲述一段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

瞧诗人对生活有什么样的见解——我要做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与你平等又与你相依;看英雄如何排遣人生忧愁——山河破碎、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聚散离合,依旧奋发图强;睹豪杰如何成就伟大人生——首先立其德,其次立其功,再次立其言,生命不止,奋斗不息。

你善待语文,她就会给你带来丰厚的回报。她能让我们治国、齐家、平天下——半部《论语》治天下,我们可以先秦诸子通学;她告诉我们怎样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庄子》说“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她能让诸位具有领袖风范,因为你不仅腹有诗书气自华,而且胸怀天下,口吐莲花;她能让诸位气质高雅,谈吐不俗,字字珠玑。

语文对有些人来说是三毛的撒哈拉大沙漠——游历了多少年,却青春依旧,情怀依旧;对有些人来说却是席慕容笔下寂寞的树——在你我必经的路上,等待了千年,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一树的花,却被一再错过。

学好语文吧,她能让你仰观宇宙,俯察万物,游目骋怀;学好语文吧,她能让你视野辽阔、情感丰富、受益终生。

第四篇:我眼中的庄子

我眼中的庄子

滨州二中 高三十一班

苗晶晶

一阵自由清风,拂过柳梢,柳梢微微地扬起头,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掠过池塘,湖水淡淡一笑,在湖面悄悄留下一串涟漪,随后跃进山谷,留下一串的芬芳,消失在视线的尽头。不知何时,手中的书页也被它轻轻翻过,我的视线停留在„„是他吗?是他跨越二千年的风雨来到这儿吗?他依旧那么放荡不羁、逍遥自在。他悄悄来过这儿,却又匆匆地溜走,是又在追逐自己的梦中那只翩然起舞的蝴蝶吗,还是在寻找那只梦幻的鲲鹏?

他一生如浮云,随风而来,伴风而去。既无对活着的渴望,也不曾表达对死亡的厌恶畏惧。当他夫人过世之时,他敲着瓦盘歌唱,来欢送妻子的离别,或许这是常人难以理解的。面对生死,待之淡然,他获得了超越生死的自由。

他一生穷困潦倒,然而他不以为苦。贫困使他更加参透世事,贫困被他赋予别样的色彩。他安于其中,乐于其中。当曹商访秦回国时,便讽刺他的穷困潦倒,他却不以为然反讽曹商为得富贵,丢弃尊严,失其人格,为秦王舔痔疮去了。就“治痔疮”一事,他词锋锐利毫不姑息地揭露了因人们追求欲念而迷忘本性的可怕。追求欲念是每个人的天性,但因此迷失了人格和情操便是为人所不齿的。话似不雅,却令人拍案叫绝。他放浪形骸,自然直率,在贫困中活出了洒脱,活出了自由。

当命运之神,将权力的光环照耀他时,他却悄然逃避了。当他濮水边钓鱼时,楚威王派人请他做官,他却不为所动。他说宁愿做一只拖着尾巴在泥中爬的乌龟。在纷扰的斗争中,自由被蒙了一层淡淡的尘。他拂去尘埃,摒弃朝中的尔虞我诈,诗意的生活着。

人生本来有很多困扰,死有时让人畏惧,贫穷有时消磨人的斗志,权利优势改变人的信仰,而他超越了这一切。如一阵自由的清风,淡看人世。

风轻轻的翻阅着我的书页,封面上出现了两个清晰的大字:庄子。风跃过幽谷,又飘向哪儿了呢?我知道他来过了,留下了自由的空气和芬芳的花香„„

第五篇:庄子浅析

《庄子》浅析

社会101

在中国古代的文学史上,有一类书被称为为“奇书”。这类书既是思想深邃的哲理之书,包蕴着深邃的哲学思辩,超凡脱俗;也是充满诗意的感性文字,闪耀着文采精华。在这类“奇书”中,最有灵性的作品莫过于《庄子》了。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初识庄子,正是缘于这一句美丽而飘渺的“物化”。而真正让我为之折腰的却是《逍遥游》。《逍遥游》代表了庄子思想的最高境界,是对世俗社会的功名利禄及自己的舍弃,旨在倡导一种精神上的超现实境界。如今,当我再次走近《庄子》,不禁为其深深折服。

庄周,约公元前369年至前286年,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战国时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楚威王曾闻其贤而聘以为相,不就,穷困终生。

《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是道家经典之一。据《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共52篇,今存33篇,分内7篇、外15篇、杂11篇,为郭象注本。内篇的思想、结构、文风都比较一致,一般认为是庄周自著。外、杂篇则兼有其后学之作,甚至载入其他学派的个别篇章,思想观点与内篇多有出入。而正是这些分歧,反映了战国中叶至秦汉间社会变革形势下道家学派的发展与分化,也反映了各种学派的相会渗透。

从全书总体内容说,唯心主义的本体论、相对主义的循环论、认识上的不可知论、无为的政治主张、虚无的人生哲学,构成了庄子学派的基本倾向。同时,书中也有不少辩证的因素,尤其对社会黑暗面的揭露、批判,不遗余力,十分深刻。从艺术手法上来说,庄子的文章汪洋恣肆,多采用寓言故事形式,想象力非常丰富。《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鲁迅先生曾说他的作品“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为后世传诵。

庄子崇尚的是做一个非常逍遥自由的人,他以宁静的单纯和勇敢的天真,穿透复杂繁乱的世界,他不愿以损害别人的自由来保持自己的自由,更不愿牺牲自己的自由和尊严来表现伟大,而是试图将自我与自然、宇宙融为一体,独自与天地精神往来,却不傲视万物,不拘泥于是非,与世俗和谐相处。他的内心充实而思想奔放,上与造物者同游,下与忘却生死不分始终的人为友。为了自由他宁愿舍弃令世俗之人垂涎三尺的荣华富贵,而义无反顾地追求心灵上的自由,并将自由视为当时人们在残酷的战争中摆脱身心痛苦的最佳途径。这种自由不

是今人所说的社会自由、选择自由,更不是一种将欲望无限夸大想怎样就怎样的自由,而是一种基于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内心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融而为一,从而产生出来极富有美感的情感自由。这种富有自由美感的情感世界源于庄子所提倡的心灵世界的原真性,即内心自由。

逍遥自由的获得,靠的是生命内心的体验,而非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庄子提倡富有情感的生命体验,正如心中无外物的庖丁,削木的梓庆,都是从“心斋” 到“坐忘”,再到“忘我”,终至返朴归真,融入自然的“无我”

《庄子·天下》篇中说:“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很好地说明了庄子的处世之道.人间数千年的悲哀,就在于世人只在世俗中寻求人生真谛,却没有超越世俗到旷野幽邃的宇宙中去寻求大道。正如于丹教授所讲,“庄子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他已经跳出三界,站在云端鸟瞰人间沧桑。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万物。庄子就是这样的性格达人,他认为天下沉浊,不能讲严正的话,满书缪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他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始无终者为友。”他上下求索的是生命觉醒的契机,并以虚灵的胸襟体会自然,希冀超然于死生祸福之外。

在生死的问题上,庄子认为“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即人的生死是不可抗拒的,它有其固有的规律,如同日夜交替的永恒变化一样。面对死亡“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只有乐于接受死亡,才能更好的珍惜生之可贵。我们既然明白了死亡是无可逃遁的,也就会好好的度过每一天,好好地对待每一个身边的人。

生死自然的思想集中表现在对待丧礼的态度上。庄子认为生命本身来之于自然,而死不过是复归于自然。从哲学上分析,生死之间是相互转化的,因此,人在生命过程中并未得到什么,也未失去什么,自然也就不用悲伤了。《至乐》叙写庄子妻子死了,庄子非但不啼哭,反而“鼓盆而歌”,并说“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嗷嗷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因为生命已经复归原处,栖息于自然之中,死具有了一种重生的美,所以才有“鼓琴”,“盆歌”式的讴歌之举,相比之下有人却自认为死是很痛苦的,哭难道不是显得很多余么?然而“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一语道出“鼓盆而歌”的背后深深隐含着的忧伤,庄子也是极富有悲悯之情的人。

《列御寇》里记载,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由此可见庄子对自己的死看得非常淡然,也根本不需要什么葬具。跟墨子出于节约社会资源的节用思想不同,他觉得人无论从身体,还是心灵上都已经复归自然,要葬具岂不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庄周梦蝶

庄周梦蝶,出自《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其大意就是庄子一天做梦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梦醒之后发现自己还是庄子,于是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梦到庄子的蝴蝶呢,还是梦到蝴蝶的庄子。

在这里,庄子提出一个哲学问题——人如何认识真实。如果梦足够真实,人没有任何能力知道自己是在做梦。在一般人看来,一个人在醒时的所见所感是真实的,梦境是幻觉,是不真实的。庄子却以为不然。虽然,醒是一种境界,梦是另一种境界,二者是不相同的;庄周是庄周,蝴蝶是蝴蝶,二者也是不相同的。但庄周看来,他们都只是一种现象,是道运动中的一种形态,一个阶段而已。庄子在用一个最简单的寓言来说明一个人类最沉重的疑问,即生死问题。

在这个哲学命题中,庄子运用浪漫的想象力和美妙的文笔,通过对梦中变化为蝴蝶和梦醒后蝴蝶复化为己的事件的描述与探讨,提出了认为人不可能确切的区分真实与虚幻以及人生生死物化的观点。虽然庄周梦蝶这个故事极其短小,但由于其中渗透了庄子诗化哲学的精义,后来成为了庄子诗化哲学的著名代表。“庄周梦蝶”的故事因其深刻的意蕴,浪漫的情怀和开阔的审美想象空间而备受后世文人们的喜爱,同时也成为了后世诗人们借以表达离愁别绪、人生慨叹、思乡恋国、恬淡闲适等多种人多种人生感悟和体验的一个重要意象。也由于这个短小的故事包含了浪漫的思想情感和丰富的人生哲学思考,引起了后世众多诗人、文学家的共鸣,成为了后世诗人、文学家经常吟咏的题目,而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李商隐的那句“庄周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锦瑟》)。

曳尾涂中

曳尾涂中,出自《庄子·秋水》:“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 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宁其生而曳尾涂中乎?” 二大夫余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说的是庄子在濮河钓鱼,楚国国王派两位大夫前去请他做官,他们对庄子很客气地说:“楚王想将国内的事务劳累您啊!”庄子拿着鱼竿没有回头,只问道:“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了已有三千年了,国王用锦缎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庙的堂上。这只神龟,它是宁愿死去留下骨头让人们珍藏呢,还是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呢?” 两个大夫说:“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 庄子说:“请回吧!我要在烂泥里摇尾巴。”

庄子一生穷困潦倒,他住在“穷闾陋巷”,人瘦的“槁项黄馘”,却始终拥有冷峻深刻、洞察人生的敏锐目光和超然的处世态度。在他的一生中,除讲学、著述之外,有时还得靠钓鱼、打草鞋来维持生计,但他视前途为草芥,视富贵如粪土,对自己所处战国乱世有着清醒而独到的认识,并且能够以宁静的单纯和勇敢而睿智的天真,穿透复杂繁乱的世界,获得自己心灵的自由。

然而,当时的战国中期,形势动荡,弱肉强食,“天下嚣嚣”是其显著特征。以官本位为核心的封建等级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它以暴力为手段,残酷镇压被统治者,维护当政者的既得利益。《在宥》篇记载:“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杨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而儒墨乃始离支攘臂乎桎梏之间。”庄子对当时的政治事态无疑是由失望而至淡漠的,他与当权者彻底决裂,与儒学分道扬镳,他关心人的命运和社会的发展,他鄙弃世俗追求名誉地位,声色货利的生活,要求达到精神自由的境界。

庄子哲学是生命的哲学,它不是一种救世学说,更不是治世良药,而是一种救人于黑暗现实的,寻求思想超脱与个性张扬的学说。庄子哲学好似一幅恢宏浩渺的画卷,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在无限的宇宙自然界逍遥翱翔,以“万物齐一”的眼光俯视大地,以此解除人类的“桎梏”,以此实现心灵的超越,从而获得天地之间的“至乐”。

参考书目:1.《中国古代名著导读》 安徽教育出版社

2.《论庄子》匡萍萍著天涯博客

3.《庄子的智慧》 王麟著黄山书社

4.《老庄哲学》 朴异文著文学与知性出版社

5.《庄子浅注》曹础基著中华书局

下载我心中的庄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心中的庄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庄子》

    读第一章心得近日读了于丹的心得这本书中的第一章,对于庄子这个名字,的确的不陌生的,但是要讲出有关于他的事情,确是少之又少。通过这一章的阅读,说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利......

    庄子

    我最敬仰的人-----庄子 ——通过阅读《庄子》有感而发 现当代,孔子被世人所敬仰,孔子思想更是被世人所推崇,修孔庙,拜孔子似乎成了一种风尚,因为孔子的伟大,我也不免被卷入其中......

    庄子

    《庄子》故事两则教案设计4 教学目标: 1、了解《庄子》及庄子生平、思想。 2、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归纳相关的文言现象。 3、领略两则故事中的旨趣。 4、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

    我读庄子《齐物论》

    我读庄子《齐物论》 《齐物论》的开头,庄子借南郭子字的口述说他的思想。南郭子坐着好象丧失了魂一样,颜成子问他:“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

    我心中的2012

    我心中的2012 2012年是一个神秘的年份,新年伊始“2012年12月21日黑暗降临后,12月22日的黎明永远不会到来”,“古玛雅文明预言”等信息充斥着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这些世界末......

    我心中的经典

    我心中的经典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钢铁是怎样炼......

    我心中的

    我心中的“中国梦、劳动美” ——天和煤业工会“中国梦、劳动美”征文活动 由忻州公司组织开展“中国梦、劳动美———我的安全家园”征文比赛活动,让我第一次能够认真的去了......

    我眼中的庄子,读庄子有感

    “其文则汪洋,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这是鲁迅对庄子做出的评价,庄子的弟子魏牟则说庄子的思想“无南无北,奭shi然四解,瀹yue于不测;无东无西,始于玄冥,反于大道”。可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