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后我国广播电视体制的发展战略

时间:2019-05-12 18:08: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改革开放后我国广播电视体制的发展战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改革开放后我国广播电视体制的发展战略》。

第一篇:改革开放后我国广播电视体制的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后我国广播电视体制的发展战略

在我国广播电视史上,广播电视制度既有阶段性,又有继承性。作为自然的分界线,有这样几个标志:

1949 年 6 月 5 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成立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的同通知》;

1949 年 10 月,成立中央广播事业局; 1956 年 2 月 20 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农村广播网管理机构和领导关系的通知》,在同年 7、8 月间召开的第四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上又主要讨论了广播事业的体制问题;

1982 年 5 月,根据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决定,撤销中央广播事业局,成立广播电视部;

1983 年 3 月 31 日,召开的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会议提出了“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事业建设方针;

1987 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概念,中国的改革进程由此进入新的阶段。同年国家科委首次编制的我过信息产业投入产出表将广播电视事业纳入“信息商品化产业”序列,广播电视体制改革揭开序幕;

1992 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目标,我国的经济改革由此向纵深发展,第二年 6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把广播电视正式列入第三产业;

1997 年,十五大召开,江泽民指出:“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事业,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新闻宣传应该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对新闻出版业要加强管理,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在这

个精神的指导下,广播电视系统开始了自上而下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广播电视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

随着商品市场的活跃,广告市场也在 1979 年复苏,我国的广播电视开始确立广告经营的运作方式,广电媒介感受到了空前的经济压力。1986 年 12 月 15 日,广东省创办了珠江经济广播电台(有正式呼号和专有频率),在全国广播电视系统中率先迈出了专业台、系列台改革的第一步。到本 1991 年,我国已有 14 座经济广播电台,其他系列台如商业台、交通台、文艺台、音乐台、体育台、娱乐台也风起云涌。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许多地方厅、局不再满足于具体节目运作、具体台制运行的突破,而着眼于全局体制与结构的调整,把属于商品经济的社会化、专业化的生产方式和宏观体制、微观搞活的企业化管理模式引入广电系统。1987 年 5 月,上海广播电视局在全国率先实行分台制,建立“一局五台三中心”的内部体制,通过分台制倡导竞争,以宣传为依托,发展经济实体,逐步形成产业,积累资金为广电宣传服务,所谓“一局五台三中心”的体制就是在组织管理体制上建立“集中领导、统一调度、分块服务”的管理模式,将技术和后勤从各台的宣传业务中分离出来,尝试社会化大协作的节目生产方式;在财务管理上,由广电局统一向市财政局承包事业经费,在局内则实行量化管理,由各台承包,进行节目成本核算,利用技术中心的设备统一内部收费;在宣传体制上从观念上形成广播电视既是宣传媒介又是信息产业的指导思想,形成省级、地市级、县级的广电协作体。如华东几省在已建立的华东经济区协作网的基础上又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广播电视宣传网。在信息共享,新闻、专题、文艺等多种节目交换,新闻、广告节目联播,互派记者、联合采访和制作节目等方面产生了相当大的凝聚力。世纪 80 年代至 90 年代,我国又掀起了开办有线电视的热潮,到 1990 年已建起行政区域有线电视网数十家,都采用多频道、高效益的双向性电

(光)缆主干线敷设,相当一部分网络具备了开发节目双向回转、图文传真(即图文电视节目系统)、电脑微机联网、公用电视电话及电视会议、高保真广播音响传送、公共放映厅联网(包括高清晰度电视及激光、数控电视录像)等几种功能:视听收费,有偿服务,从用户系统收取基本收视维护费;广播电视 产业化,一体化,视听联一,通过卫星和微波,中央和省级广播节目在城镇进入电(光)缆传输系统,广播节目的制作与覆盖水平将超越时代,与电视业共同进入现代高科技,使广电一体化经营有了技术上的可能,提高了广电资源利用率,使其人口覆盖率得到实际增长。

随着对广播电视产业属性和经济功能认识的深化,广电事业在管理上实行企业化管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从行政事业型向宣传主导产业型转变,从以垂直行政关系为纽带、条块分割、单一国家所有制向按照生产要素组合、以国有经济成分为主体,容许多种成分参与的产业体制转变。1992年,上海广播电视局又从台中台的体制变为台外台体制,即从原有的电台和电视台中各产生一个新台作为独立法人,即上海东方广播电台和上海东方电视台,率先在全国形成一个城市两家相同级别的电台和电视台并行运作、相互竞争的全新格局,还成立了局技术中心、服务中心和节目中心。此外,上海广电局又于1992年8月成立了局下属的上海东方明珠股份有限公司,这是全国第一家文化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发行400万股,集资2亿多元,由总公司控股,为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提供了保证。1988年,上海财政局同意广电局实施第一轮财政承包,约十年后,广电局在1997年7月终于由上海市政府正式授权,成为全国第一家地方广电系统国有资产的委托代理人和管理者。

十四大后,广播电视机构管理职能未变,走上产业集团化道路。如广东省出台了《广东省广播电视厅改革方案》,按企业化模式组建广东有线广播电视

台、广东经济电视台和广东信息电视台,对这三个台实行“三无政策”,即无行政级别,无国家编制,无国家拨款,靠广告生存。

对同一市(县)的广播电视机构,进行了“三合一”、“四合一”、“五合一”的改革,“三合一”就是将广播电台、无线电视台、有线电视台合为一个播出实体,统称广播电视台,统一机构建制、人事管理、事业建设、经营创收;实行局台合一,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由广播电视局实行统一管理,此为“四合一”;若再家上本市(县)的教育电视台就成为“五合一”的管理体制,全部合并工作在1997年12月31日前完成。

1998年6月,广播电视部改组为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开始对原有政事不分、条块分割的宣传、行政、管理三位一体的管理体制进行“大手术”。系统性---“条”的属性、职能、结构发生改变,尤其是十五大后国家信息产业部的成立,使广播电视传输网(无线和有线电视网)的统筹规划与行业管理、广播电视的传送网络的技术体制与标准的组织制定职能,即原有三位一体中的“技术职能”划归了信息产业部,预示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厅、局只是一种过渡,预示着裁判员、运动员不能终生兼任,将以一定方式转体。1999年初,重新审核登记的广播电视播出机构总数2216座,“凡实行有线电视联网的省(区、市),要积极创造条件,由省广播电视台在现有频道中改办一频道为公共电视频道,统一将节目提供给本省(区、市)各县(市)广播电视台,同时在公共频道中留出一定时段供各县(市)广播电视台播放当地新闻和专题节目。县广播电视台的呼号可保持不变。经济收益在省、地、县广播电视台之间合理分配。”(国家广电总局)地方性---“块”的改革“由计划型向产业型转变,由松散型向紧密型转变”:湖南电广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挂牌上市,广东省广播电视厅提出组建广东广播电视企业集团公司,无锡广电集团实行“多台合一”、“局台合一”。

广播电视体制向中央和省两级管理,地市以下实行省(区、市)垂直管理方向发展,并最终使条块整合,呈现出由几个跨地区的广播电视网组成的网络集团体制。目前,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存在着以下问题:

首先,事业系统非整合化的问题阻碍了广播电视技术网络的发展,重复机构设置、重复硬件建设,还以传输手段特征来区分和设立电台和电视台。如今传输节目,无线台要进有线,上星的也要落地入线,广播节目也提倡和推进共缆传输。其次,事业资源配置的非经济化阻碍了充分开掘广播电视传媒的各种社会功能。频率频道资源是广播电视的核心资源,仍用行政手段配置资源、无偿使用,导致频率频道资源和人、财、物资源的不优化甚至倒挂,还出现了“电视富、广播穷”的局面。

对于广播电视集团化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有明显的产权作为集团成员之间的联结纽带,并规范集团与国家的关系,以公有产权来代替国有产权,使所有者的代表进入企业,形成本企业的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改变所有者空缺的状况。上海市采用的方法是由市政府委托授权上海市广播电影电视局管理上海市广播电影电视系统的国有资产,“依法管理”,无锡市广电集团在产权问题上也采用了同样的方法,广播电视厅、局作为集团国有资产的所有者,理顺台与政府的经济关系。

第二,将政府对广播电视的管理,由直接管理、过程管理、行政管理变为间接管理、目标管理、行业管理,这是广播电视集团建立的宏观环境。根据党的十五大确立的方针,政府的管理应体现为提供统筹规划、制定政策、引导信息、组织协调、检查监督等五个方面,政府可以通过“掌握投资硬件、监督软件”的方式来行使自己的职能:通过占有的频率频道资源和国有资产、颁发营业执照、限制准入条件、控制台长资格审查权等方式,保证办台方向,保证台领导权掌握在政府以为可靠的社会集团和领导者手中。

第三,广播电视投资的市场化运作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有选择的允许外国和民间资源通过集资、入股的形式投资广播电视,形成多元化、统一、开放的广播电视市场,打破条块分割的封闭格局,形成广播电视集团。

十五大报告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元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为指导,用极大的勇气、非常的耐心和足够的智慧去应对。

第二篇:浅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战略的转变

浅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战略的转变

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大致实现了由“产业引进战略”到“科教兴国战略”再到“自主创新型战略”的巨大转变:科技发展模式由“外生”转向“内生”;科技发展方向由“依靠”转向“引领”;科技发展理念由“工业科技”转向“民生科技”。这一切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国际融入和合作的加深以及对科技发展规律认识的加深等。关键词:改革开放 科技发展战略 路径转变 战略转变诱因 1.改革开放来我国科技发展战略的转变

科技发展战略是战略在科技领域的应用和推广,特指一个国家根据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需求所制定的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科技方针、策略和方法,它对科技发展起着宏观指导作用。①改革开放引起的社会进步和时代变迁是科学研究发展创新的原动力,是科技发展战略转变的依据和基础;反之,科技发展战略的合时宜的转变也会起到积极的反作用。

改革开放初期,百废待兴,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经济体制、思想观念、产业体系、创新体系和科技体系等方面存在巨大发展差距。与此时期社会发展相适应,我国的科技发展战略是“产业引进战略”:引进西方先进的现代化观念、思想、体制、产业和科技,作为我们现代化发展的基础,同时,学习和借鉴西方先进的体制文化、科技文化和经济文化。20世纪90年代,中国加入WTO,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中国现代化建设成就举世瞩目,国际地位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此时“引进战略”已不能解决决定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的许多的关键要素,“科教兴国战略”应运而生。“科教兴国”明确教育和科技的关键位置,强调依靠自主力量,构建来自于国家科技本体的科技生产力、经济力、军事力和文化力。进入21世纪,中国进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确立了科技发展战略在国家发展战略体系中的主导地位,把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推进到了依靠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历史新阶段,使经济社会的发展由“技术依赖型”转变为“创新依赖型”,对于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保障国家安全具有极重要的战略意义。

①董华,崔芳.我国科技发展战略的转移及其特征[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7(8)纵观改革开放30年来科技发展战略的转变我们可以发现,科技发展战略是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的价值观念、社会发展目标、发展道路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等方面的转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的转变具体也表现在科技发展路径的转变:即科技发展理念、科技发展方向和科技发展模式。

2.改革开放以来科技发展战略转变的表现——科技路径转向

2.1科技发展理念从“工业科技”转向“民生科技”。

马克思曾指出19世纪的重大特征是: 科学和工业成为以往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能想象的伟大力量,正是由于工业的出现,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成为推动历史前进的革命力量。一直以来,利用科学技术发展工业,成为走向工业化国家的首选战略,我国也不例外。国家的科技计划在工业科技中所占的比重较大,仅在我国“十五”期间,工业科技与民生科技的经费比例为 7:3,在此之前的比例就更大。“工业科技”在国家 GDP 的增长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从社会、环境的角度考量,纯粹的“工业科技”也带来了一系列诸如苏丹红、三鹿奶粉、蓝藻污染、“雾霾”等一系列社会民生问题,有悖于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发展理念。

“民生科技”在我国萌芽于20世纪70年代,顾名思义就是强调科技发展与民生的结合,把科技的成果转化到与人民生活紧密相关的活动中去,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目的。“民生科技”是新时期对科技发展战略提出的在贯彻落 实科学发展观方面的具体要求:一方面旨在解决“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社会问题;另一方面旨在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的可再生能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这些技术的经济效益不明显, 其价值主要在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生态文明建设、产业结构升级、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转变等。“民生科技”弥补了“工业科技”的不足,实现了两者的互相补充。

2.2 科技发展方向从“依靠”转向“引领”。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注重利用经济杠杆来调整技术活动,运用市场机制来激励科技进步,逐步形成了“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思想。因此,“面向、依靠”的思想成20世纪80年代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方针。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20世纪 90年代,我国科技发展方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为经济建设服务,促进技术与经济结合,鼓励技术成果商品化,提高经济效益;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意识,真正确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着眼于科技、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的需要,在若干重要的科技领域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提高综合国力,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创造条件。进入21世纪,党在总结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成果得失基础上指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须实现由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这必然引起科技发展的方向发生转变:“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科技在支撑和引领经济发展的同时,通过科技创新,在科学系统中认知我国自然环境和基本国情的前提下支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2.3 科技发展模式从“外生性”转向“内生性”。

从改革开放到20世纪末,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四个科技规划:即《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其指导方针是“全面安排,突出重点”;《1986—2000年科学发展规划》的指导方针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1991—2000年科学技术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全国科技发展“九五”计划和到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这一阶段我国的科技发展主要是跟踪和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集中部分精干力量,在所选的高技术领域瞄准世界前沿、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带动相关领域科学技术进步、造就一批新一代高水平技术人才、为未来形成高技术产业准备条件、为20世纪末特别是21世纪初中国经济和社会向更高水平发展和国防安全创造条件。

进入21世纪,我国的科技发展模式开始向“自主创新型”转向。自主创新,就是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十五’在“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和“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两个层面对科技发展进行战略部署。《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提出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在21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

由此可见,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从“引进追赶”转向“自主创新型”,前者 具有“外生性”特点,主要是在吸收、消化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和创新;后者具有“内生性”特点,强调对自主知识产权拥有和掌控。

3.改革开放以来科技发展战略转变的原因

“科学春天”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科技发展的形象概括,改革开放30多年, 是我国科技大力发展的30多年。这一切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认识背景下所提供的实现和促进科技又好又快发展的经济、政治、国际环境等条件。

3.1 经济诱因: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新型工业化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在比较优势战略指导下,虽然技术引进战略对中国经济增长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中国自主科技进步进程缓慢。新世纪开始后,在科技和信息化飞速发展,全球化下南北贫富差距拉大,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等背景下我国已经进入到不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就不能促进经济发展的时期。只有提高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增强中国自主产业的发展潜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的转换,我们才能在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该时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科技创新能力需要实现历史性跨越的阶段。这一时期自主科技发展状况如何,直接决定了中国能否在21世纪中期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这是我国科技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主要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一种“外来型工业化”:工业化所需关键技术大多来自国外;东、中、西部经济互动性差,发展差距拉大。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们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即从世界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出发,结合中国的实际,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是以科学技术为先导的高科技含量的经济,强调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这一变化意味着,我们的科技发展必须考虑可持续性,努力改变中国经济发展过于依赖外资和国外技术的局面。顺应新型工业化趋势,科技发展战略必须向自主创新转变:以原始创新为主,引进和创新相结合。这样才能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发挥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力,实现我国技术和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努力使中国成为技 术创新型国家。

另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全球化加速,中国经济已与世界经济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但贸易保护主义和知识产权争端加剧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中外知识产权纠纷不断,国外针对中国的技术壁垒和反倾销问题时有发生,外资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外国资本在中国获得巨大利益的同时挤压了中国企业发展的空间。只有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才能真正融入全球化,在全球化中获益。3.2 政治诱因:科技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和关键 世纪末以来,现代高科技广泛运用于战争使得技术优势成为各种威慑力量中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国际关系的强权背后是技术强势的支撑,科学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总体经济实力和政治实力的体现。今天的高科技已经成为影响国际政治军事格局的主要因素,技术上的领先是主权国家参与国际政治较量、扩大国际影响力的物质基础之一,技术威慑是比直接使用武力更为有效的威慑手段。

从科技发展史来看,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是一个民族与国家技术进步的两种主要途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科技发展战略逐步由引进吸收向自主创新转变,但是目前我国的科技能力尚不足以承担起保障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历史重任,“技术瓶颈”是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从世界发展大势和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角度来看,自主创新是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最佳选择。因此,我们必须确立的战略思维,将经济利益和安全利益的统一作为技术选择的出发点,使科技发展摆脱过去的跟踪模仿,实现真正的自主创新。

3.3 科技诱因:科技短缺制约作用凸显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在经济活动中存在一种“短缺效应”,即经济增长水平和速度是由最短缺的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的。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科技短缺是种普遍的现象,是制约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高新技术研发基础仍然较为薄弱。从目前来看,我国的科技短缺主要表现在缺乏原始性创新能力上,即自主知识产权少,由此导致中国在一些关键领域内形成强烈的对外技术依赖。

在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技术差距的阶段,把技术引进、消化和吸收作为科技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无疑是正确的。但随着自身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的上升,我 们有必要放弃跟踪和模仿的发展思路,通过自主创新使科技从经济发展的“外生变量”转变为“内生变量”。战略技术和核心技术是引进不来的,而且引进的目的也是为了在更高层次上自主创新,实现跨越。经费投入现在不再是制约我国科技竞争力的瓶颈,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科技资源,使科技产出最大化已成为提升科技竞争力必须考虑的问题。由跟踪模仿向自主创新的转变是新世纪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核心理念。这一转变的实质在于从国家战略层面上对市场和政府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进行重新界定,以摆脱比较优势的束缚,实现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在经历了30多年市场化条件下的技术引进后,这一转变将确保我们在全球化进程中获得不断增长的物质利益。

科学分析中国科技发展战略转变的诱因,有助于营造支持技术自主创新的社会心理氛围,加速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

参考文献:

[1] 李建民.中国科技发展战略转变动因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04(3):25-28 [2] 汪继年.科技发展战略体系化演进述评[J].中国集体经济,2012(3):75-77 [3] 卢 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战略的发展——兼论现代化建设与科技发展的互动[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4):22-28 [4] 杨文利.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述评[J].经济研究参考,2007(72):47-59 [5] 黄建国.我国科技发展战略的变迁与目标模式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9(3):1-5 [6] 徐冠华.新时期我国科技发展战略与对策[J].中国软科学,2005(10)[7] 李建民.技术扩散、技术垄断与中国科技战略转变[J].中国科技论坛,2006(3):18-22 [8] 高红阳.外在技术预见与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研究[D].吉林长春:吉林大学,2005 [9] 许先春.改革开放三十年研究文集[M]: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政策和科技发展战略的演变逻辑:504-515

第三篇:我国能源发展战略

我国的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

随着能源资源的日益紧张,能源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核心。本文就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及应对方案展开探讨。

关键词:能源,现状,可持续发展,对策

一、能源资源概述

能源是自然界中能为人类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资源,亦称能量资源或能源资源。它指可产生各种能量(如热量、电能、光能和机械能等)或可作功的物质的统称,也指能够直接取得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包括煤炭、原油、天然气、煤层气、水能、核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一次能源和电力、热力、成品油等二次能源,以及其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能源是人类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整个世界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最基本的驱动力。

能源种类繁多,根据不同的划分方式,能源可分为不同的类型。通常人们按能源的形态特征或转换与应用的层次将其分为: 固体燃料、液体燃料、气体燃料、水能、电能、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核能、海洋能和地热能。其中,前三个类型统称化石燃料或化石能源。[1]

二、能源现状,正确认识我国能源问题

1、当前我国环境与发展面临的能源问题

①、庞大的人口压力。目前我国人口总数已接近13 亿,这对能源和环境、资源需求是一个天文数字, 如果不采取措施, 可持续发展难以实现。

②、相对资源短缺, 另一方面又浪费严重。如我国的单位产值能耗是发达国家的3~4 倍, 主要工业产品能量单耗比国外平均高40%, 能源平均利用率只有30% , 而发达国家均在40% 以上。

③、环境污染不断加剧。我国每年由于环境污染损失1000亿元左右, 主要表现在: 水环境质量恶化;大气环境严重污染, 全国500个城市的大气环境几乎没有一个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所规定的标准。其主要原因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构成不合理和治理水平低造成的;固体废物污染不断积累, 比如城市生活垃圾以每年10% 的速度递增, 由于得不到及时处理, 许多大城市几乎到了垃圾包围城市的地步, 极大地危害着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环境。[2]

④、经济结构问题是影响节能降耗效率的要害。过去我们在认识上存在着严重偏差既经济发展只强调追赶与快,形成了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经过一定阶段后,经济增长方式有一定改观,出现又快又好的经济特征,但粗放型状况难以改变;十六大之后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理念上正确认识好与快的关系,提出了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问题,但这是不够的,好与快是一对矛盾,如何做到又好又快是困难的,目前经济结构中冶金、建筑、水泥、电力行业成为耗能的关键行业,多年快速增长的重工业化与结构扭曲给经济发展带来问题,也给能源增长带来问题。因此经济增长的方式真正改变才是解决我们经济增长质量,改善经济结构,改变外部性不经济的核心问题,同时经济结构优化也才能有效促进能

源效率与环境改善。[3]

2、我国在能源战略上面临三大挑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日前在“机不可失·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上表示,我国在能源战略上面临三大挑战。这三大挑战分别是:

一是经济结构发生重要变化。我国已开始步入工业化中后期,重化工业发展加速,即能源密度高的产业快速发展。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去年我国重工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69%。

二是快速城市化。近年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年均提高1.4%,预计2020 年将达到55%-60%。按目前的水平,城市人均能源消费量为农村的3.9倍,意味着每年有1000多万农民转移到城市,相应能源消费将大大增加。

三是居民消费结构快速升级,预计到 2010 年,我国汽车消费市场将达到960 亿元,2020年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4亿-1.5亿辆。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增长,我国开始进入汽车社会。而这样一个全新生活方式革命的时代,必然建立在石油消费大大增加的基础之上。目前,我国机动车用油占石油消费的40%,预计2020年将占到60%。[4]

三、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的确定,要考虑6项指导原则: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走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原则;节约优先、高效经济,合理调控供需的原则;环境和经济双赢的原则;有差别地确定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地域的战略目标和重点,达到总体优化的原则;依靠科技创新支撑和经济手段调控、建设先进能源系统的原则。[5]

解决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问题必须贯彻四大战略:第一是大力节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控制需求总量。构建节能的制度体系确立科学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观念;第二是多元发展, 改善能源结构。加快可再生资源和核能的发展,包括水电、风能、太阳能等;第三是加强国内资源勘探,适当利用境外资源;第四是大力推进煤的洁净化技术,减少污染,提高燃煤效率。[6]第五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环境友好型社会要在生态文化的支撑下,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双赢,实现社会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负荷最小化,将其控制在资源供给能力的环境自净容量之内,形成良性循环。[7]通过实施以上五大战略特别是有效的节能措施, 中国能源完全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对策

第一、走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全球气候变,能源供需矛盾日趋激烈,节能、减排、和谐发展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能源、资源环境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话题。世界各国在研究新能源与替代能源的同时,也在积极探索节能降耗新方法与新思路。

低碳经济的实质是高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低碳经济与目前国内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

社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本质是一致的。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在于庞大的人口基数、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国际贸易分工中“世界工厂”的地位等。虽然单位产品的能耗不断下降,但技术进步必定是有限的,产品消费数量的增加也导致能源消费总量的增加。中国通过调整经济结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控制人口、植树造林等各种措施,为减缓气候变化做出了贡献,这些在6 月份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中得到充分体现。中国“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单位GDP 能耗下降20%的目标,就是走低碳经济道路的一项重要措施。然而中国国家统计局新近发布的数据显示,2006 年全国单位GDP 能耗虽然实现了下降,但并没有实现预期目标。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只有北京市实现了预定目标。这说明实现“十一五”规划中的能源强度目标是巨大的挑战。向低碳经济转型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2]

第二、发展核能

我国核电从8 0 年代开始起步,已经建成秦山、大亚湾核电站。并已建成与其相配套的铀同位素分离和元件厂。目前在建的8 台机组将在2005年前建成。对秦山、大亚湾核电站周围环境监测的结果表明,没有发现对周围环境产生可察觉的影响。通过这些核电厂的运行和建设, 应该认为我国已经具备小批量发展核电的条件。目前国际上核电装机容量约占世界总电力容量的17%。已有核电的42个国家中,核电发电量占该国发电总量30%以上的至少有16个国家。而我国现在仅占全国电力的1.2%。到2005年,8台机组建成之后也仅占2%左右。

综上所述,从我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看,加快发展核能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发展核能是解决我国能源环境污染的现实有效的途径之一,也是减排CO2最有效的措施。

第三、利用太阳能

太阳能的特点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没有固体垃圾、无污染,无须原材料和运输,不受交通的限制,在我国广大地区阳光照射充足,即使从赤道地区引进太阳能电力也未尝不可。目前无论在人造卫星、宇宙飞船, 轻型飞机,还是地上的汽车,家用热水器等等都可以利用太阳能这一可再生能源。

第四、利用风能

风能的特点是无污染、无固体垃圾、无须原材料运输,不受交通限制;尤其是近几年来,沙尘暴天气越来越多,如果能用之发电,也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在我国的部分地区有丰富的风气,如果能充分利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也是很有希望的。我国有广阔的海岸线和辽阔的强风力地区,建设大规模风力发电是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方向之一。

第五、利用水能

水能的特点是无污染、无固体垃圾、无须原材料和运输,不受交通限制。我国在这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比如长江葛洲坝建设,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的建设,都开辟了世界水力发电的先河,不仅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还有防洪、蓄水、解决黄河下游的泥沙淤积等多种综合利用功能。但有隐患,即水库决

堤而产生的危害也是可怕的,当然,按照现代的技术这种可能性是很小的。

第六、在农村开发利用农作物秸杆技术

利用秸杆生产燃气,我国广大农村农作物秸杆原料极为丰富,如果能使之生产燃料,其益处极多,假如广大农村普遍采用这一技术,那将是农村使用能源的一场革命,它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缩短农村城市化的进程,更重要的是放弃了千百年来用煤来取暖、做饭生活方式,节约了我国日益减少的煤炭资源, 并克服了因燃烧煤炭而产生的各种污染。[8]

五、结语

随着能源资源的日益紧张,不仅我国面临着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全世界、全人类都面临着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世界各国在制定自己的能源发展战略时都是立足于本国资源和本国国情,寻求本国资源利用的同时从其他途径和地区来获取能源。[9]未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我国应该尽快采取行动从多个方面着手来解决能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尤其是在利用好现有能源的基础上加大能源研发力度,力争在未来的能源革命中占据先机,实现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思颖,论我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现代商业工贸,2010,4

【2】齐宝辉,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对策探讨,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2,1(24)

【3】郝吉,崔民选,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与对策

【4】雍育惠,我国能源战略面临三大挑战

【5】杜祥琬,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山西能源与节能,2010,6

【6】秦宣仁,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前景展望,【7】杜祥琬,五大战略推进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

【8】李京文,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M].陕西: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1

【9】陈武,李云峰,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探讨,能源技术经济,2010,5(22)

第四篇:2007我国乳制品发展战略分析

我国乳制品发展战略分析

2007年

近年来,人们消费乳制品的意识不断增强,加之国家积极倡导人们消费乳制品,乳制品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一种重要的营养食品,乳品行业也成为我国新兴而又极具发展潜力的食品行业,被社会公认为“朝阳产业”。因此,乳制品生产企业必须认真研究分析乳制品市场,把握乳制品生产、消费现状及发展趋势,确立正确的企业战略决策,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乳制品的需求。

我国乳制品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乳制品生产现状

乳品的生产和销售取得了较好的业绩,并且液体乳生产大幅度增长,整个行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2004年完成产品销售收入663.3亿元,利润总额33.8亿元。

乳制品生产技术和设备更新加快。主要包括砖型纸盒包装超高温灭菌奶生产线、塑料袋奶生产线、屋型纸盒包装杀菌奶灌装设备等,使我国乳品行业技术、设备陈旧的状况得到有效改变。

乳制品市场竞争激烈。我国乳品行业尚属于幼稚型行业,其规模、技术、产品质量方面同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而人世以后,许多外国的乳品品牌打人中国市场,如达能、帕玛拉特、雀巢等,给国内乳品企业造成很大冲击。另外,国内各品牌也将进行着面对面的竞争与交锋。

大型企业发展迅速,奶制品企业兼并、整合的速度加快,集中度在提高。一些乳品加工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造和强强联合等整合方式形成了一批有实力的奶业集团,众多中小乳品企业与实力较强的企业联合或并人大型乳品企业、企业集团。

二、乳制品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原料奶、乳制品质量参差不齐。我国目前80%是手工挤奶,且日益增多的个体户不注意奶牛疫病防治,原奶细菌超标、抗生素含量过高等问题突出,严重制约着乳制品质量的提高。即使在原料奶主产区采用机械挤奶设备,但仍然存在管理水平低、设备不能及时保洁等问题。我国原料奶生产卫生条件差、细菌数量偏高、杂质较多。国家颁布的质量卫生标准大多数是十几年前制定的,且分别隶属于不同部门,涉及指标少,检测方法落后,远远落后于当前食品安全的要求。

企业规模小、设备制造技术落后。我国乳制品工业发展时间短,真正的发展仅20年历史,经济实力、技术装备水平、企业规模均不能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乳业装备整体水平同世界先进国家相比大约还有20年差距。目前,乳品机械进口量占到50%,国内乳品机械三化程度低、配套性差,尤其是通用关键机械上,离心机及乳品分离机械与国外差距大,品种少,性能差。

产品结构不够合理,乳品品种少。目前,我国乳品虽已有较快发展,但与国外相比,在风味、品质、品种上差距比较大,据统计,发达国家2001酸乳上市的新品种有900多种,欧洲开发的乳制品品种占世界乳制品新品种的72%。而我国品种少,乳品产量中奶粉产量占70%,奶油的产量很小。液体奶消费仅局限于大中城市.产量也很小,在液体奶品中,巴氏杀菌奶约占53.1%,保鲜奶约占29.9%,酸奶约占17%。而干酪这样的产品在国外都属大宗产品,在国内基本没有生产,尤其是深加工、高科技和高附加值的产品更少,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我国乳制品消费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乳制品消费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家庭的膳食结构得到普遍改善,对乳制品的消费量呈明显上升趋势。但由于我国农村经济不发达,人均收入低,习惯于传统食品等原因,目前除牧区自产自销以外,奶制品消费主要集中于大城市城镇居民。所以我国目前乳制品消费呈现如下特点:

人均奶制品消费量很低。全国人均消费奶类13.5千克,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达到24.8千克,农村居民人均消费2千克。

农村居民的奶制品消费趋势呈现绝对量较低,而增长速度较快。考虑到中国农村的巨大人口数量,只要能够有效的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未来的消费潜力很大。

目前奶制品消费结构比较单一,主要消费品种为液体奶、奶粉和酸奶,对于奶酪、黄油和炼乳的消费量很少。这种现象一方面与人们的饮食习惯有关,另一方面是人们缺乏有关奶酪、黄油和炼乳的知识。如果加以宣传和指导,对这些产品的消费需求就会显著增长。

二、乳制品消费趋势

乳制品的消费群体逐年扩大.人们已将乳制品作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营养食品。过去由于人们收入较低,以及消费习惯的原因,乳制品被人们作为一种营养品,仅供一些特殊的人群使用,如婴儿、病人、体弱者。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对乳制品消费的认识正发生改变,乳制品已由特殊的营养品转化为大众化的营养食品。

市场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城市居民中使用乳制品的消费者人数逐年增加。1995年城市居民食用乳制品的普及率为36%左右,1998年为78%左右,目前城市居民食用乳制品的普及率已达95%以上。说明随着城市居民收入的增加和对乳制品消费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们已开始将乳制品作为日常生活中一种重要的营养食品。

奶粉和液态奶的需求结构正发生变化.液态奶的需求量快速上升。长期以来我国居民对乳制品的消费一直以奶粉为主,近年来这种消费状况开始发生变化。从奶制品的消费结构看,液态奶消费量近年上升较快,所占比重逐年增大。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奶粉等乳制品年增长率为11.5%;市场销售的液体奶年增长率为47.3%;液体奶的增长幅度高于奶粉的增长幅度。预计未来奶制品的消费将由以奶粉为主向以液态奶为主转变。

对液态奶的品种需求呈多样化趋势。由于液态奶属奶类饮品,具有饮品的消费特征,并且人们对液态奶营养成分的需要存在差异,人们对液态奶的需求也将呈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各种类型、规格、包装、口味的液态奶制品将不断出现,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多样化的需求。

对乳制品的质量要求提高,购买趋向于名牌产品。人们购买乳制品不仅注重“口感、口味”,更加关心其营养成分及功能性、安全性,对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具有优质、安全、风味、便捷等特点的产品成为消费热点。因此,消费者总是对所有品牌进行综合打分(包括口味、营养价值、生产日期、优惠条件、广告影响),综合选择,人们更愿意购买信誉好、知名度高的大企业产品。

我国乳制品发展战略分析近几年,我国乳品业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并且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但是,自中国加入WTO后,国外的品牌企业大量涌人中国市场,使国内一些乳品企业受到很大的冲击。所以,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就必须针对当前生产和消费的现状、存在的具体问题及发展趋势,及时加以调整,确定相应的战略对策。

一、积极开拓市场,扩大乳制品消费

尽管我国奶和奶制品的潜在市场很大,但是,目前的人均消费水平很低,奶和奶制品在城乡居民家庭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较低。有统计资料表明,在我国奶和奶制品的主要消费者城镇居民中.奶和奶制品的消费支出只占消费总支出的1.5%;占食品支出的3.98%。因此。我国乳业的发展必须把开拓市场,扩大城乡居民奶和奶制品的消费作为重要的战略措施。

加强宣传,引导消费。近年来,食用乳制品的人数愈来愈多,乳制品的消费量也逐年提高。但是目前国内消费者对消费乳制品的重要性认识仍需进一步提高,对乳制品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有待于进一步转变,因此,企业要通过各种宣传媒体,采取各种形式开展鲜乳及乳品营养价值和科学功效的知识宣传,积极引导乳品消费。重点在中小城市和农村,引导合理膳食结构的调整。转变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使消费者认识到乳制品是一种最佳的有益健康的营养食品。改变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建立消费者对乳制品的消费偏好,使乳制品逐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备的营养食品,从而扩大整体乳制品的市场需求。

不断建立完善销售网络。乳制品作为一种日用消费食品,消费者频繁购买,注重购买的便利性,企业应采取密集分销策略,加大分销网点的密度,尽可能方便消费者购买。同时缩短渠道长度,利用超市、购物中心、连锁零售、专卖店、特许经营等现代营销方式,发挥其在开拓市场、扩大销售中的作用,建立起灵活、畅通、快速、稳固的销售网络。

确保和开拓乳制品消费基地。根据群体的消费需求,以不同群体对象为主体,确 保和开拓消费基地是必要的,如“学生奶”的消费基地开展之后,消费量大且相当稳固;部队营房的潜在消费量巨大:此外,快餐店等饮食业:铁路、航空系统;医院、托儿所、幼儿园、老年公寓等都是应该开拓的消费基地。

二、加快奶业科技步伐,提高原料乳及乳制品质量

市场调查结果表明,消费者购买乳制品时,最为看好乳制品的质量因素,确保产品质量,是建立消费者对企业产品偏好的基础。

加强奶源基地建设。

“优质奶源做主”将引发中国乳业竞争新一轮大洗牌,要想出好奶,多出奶,必须重视奶源基地建设,包括区域布局、奶牛品种、饲料、饲养管理、疫病防治、机械挤奶、冷链运输等方面。在基地建设过程中,政府、企业和奶农应齐心协力,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坚持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相结合、良种良法相配套。

一是转变生产方式,推进奶牛规模化养殖。实现奶牛规模化养殖的生产方式有:发展大户家庭牧场;乳品企业自己兴办规模化奶牛场,目前蒙牛、伊利都在建设自己的奶牛养殖场;通过股份合作的形式,建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二是在规模化的基础上实现集约化。其关键是扩大“两良”覆盖率:要提高良种覆盖率。首先要采用高质量的冻精改良奶牛,其次要开展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l)等基础性工作。要提高“良法”覆盖率。首先要调整饲料结构,重点是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增加优质牧草、全株青贮玉米的种植,提高其在饲料中的比重。其次,要大力推广全?昆合日粮(TMR)饲喂技术。此外,建立奶牛主要疫病早期预报和防治技术以及常见病的快速诊断技术,开发奶牛主要疫病的新型环保型基因工程疫苗。

总之,要将奶业生产的关键技术进行集成,运用科技创新成果,构建安全、高效、优质的标准化生与经营基地。

推广乳及乳制品在线检测技术。在线检测有利于企业质量检验人员对产品质量进行跟踪,并及时进行调整;有利于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加强我国乳品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但是,我国乳品企业对乳品的在线检测技术掌握很不够,这就要求企业及科研人员较好地掌握乳制品的在线检测技术及其设备开发,包括化学方法检测、物理方法检测和微生物快速检测以及一些检测仪器的研制。

建立乳品的科学的质量保障体系及标准。人世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乳业生产管理的标准不规范,甚至欠缺,并且产品质量标准滞后,导致产品质量低下。因此,我国应推广HACCP、IS09000等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和修订各种乳制品的国家标准、企业标准,尤其是乳制品国家标准要与国际接轨。要加强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管力度,要落实责任制度,以防失去市场,失去消费者。

三、调整产品结构,开发新产品,提高乳制品附加值产品结构调整。我国乳品工业起步较晚,产品结构单一。要改变以奶粉为主的产品格局,产品上要大力发展液体奶的生产,如酸奶、巴氏消毒奶、超高温灭菌奶和乳酸菌饮料等。特别是以新鲜为主要特点的杀菌奶、超长保质期奶(ESL奶)、酸奶、果蔬汁乳、营养强化乳等产品。奶粉要适当增加全脂奶粉生产,大部分作为食品工业的优质原料,但要增加功能性奶粉、配方奶粉生产。

应用新技术,新设备,不断开发新产品。我国应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开发新产品,如膜分离技术、超高压杀菌技术有利于保持乳品的风味、品质和营养价值。目前国外膜技术在乳品工业中的应用主要有:乳品灭菌及浓缩、乳品的标准化、乳蛋白浓缩、乳清的回收与加工利用等。再如冷冻干燥技术能有效地防止热敏感物质的氧化变质,防止产品表面硬化,增强复水性,最大限度地保持食品的原有品质,免疫乳及其制品应采用此种加工技术。

我国乳品机械也要适应乳品生产结构的调整进行调整和更新,增加设备品种,开发多效蒸发器,降低能耗,开发高温短时杀菌和超高温瞬时杀菌设备,提高分离机械技术水平,提高消毒乳、低脂奶、风味奶、酸奶、奶油、干酪的成套设备水平。

四、实施品牌战略,走集团化道路

针对消费者对乳制品品牌重视程度较高的特点,我国乳品企业要在内部建设上下工夫,要组建大的企业集团,树立名牌观念,采取措施,向集团化发展,形成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著名品牌。为此,要以名牌产品为龙头,打破地域界限,通过资产优化组合,建立企业集团,扩大品牌影响,提高竞争能力。我国著名的奶制品企业有三鹿、光明、伊利、三元、完达山、蒙牛等.以这些企业为龙头,组建全国性的企业集团,带动全国其他乳制品企业和相关行业的发展。

我国奶制品的生产潜力和消费市场的发展空间非常巨大,因此,要大力宣传奶类营养知识,引导奶类消费习惯;不断加强研究,调整产品结构、增加品种、开拓市场;提高乳及乳制品的质量,提倡生产消费天然纯正的乳及乳制品;加强绿色乳制品和集营养、保健、医疗于一体的新型乳制品的研究,提高产品附加值;乳制品企业必须走产业化、集团化之路,开展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经营,使我国乳品业得到健康发展。

第五篇:我国铁路运输业发展战略初探

我国铁路运输业的创新与发展

摘 要:本文论述了铁路运输业要在创新中求发展,以利于更好地发挥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服务优势和保障功能。

关键词:经济;铁路运输;科学发展

振兴经济,交通先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铁路运输业得到了迅速发展,铁路运输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已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以及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交通运输企业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各种运输方式发展迅猛。铁路交通运输虽然运量逐年增长,但市场份额却逐年下降,铁路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在当前挑战与机遇同在、困难与希望并存的新形势下,只有进一步树立科学发展观,增强创新意识,树立必胜的信念,才能促进道路交通运输业又好又快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一是要注重观念创新,不断增强服务功能。铁路运输业要发展,就必须要创新;要在创新中求发展,就要与时俱进。实践已经证明,铁路运输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创新的过程。铁路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铁路基础设施的经济社会效益,都要透过运输的发展来体现,我们必须要提高对铁路运输和行业管理重要性的认识,着力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切实保障能源、重点物资、农副产品、外贸货物以及应急抢险的运输,实现覆盖范围更广、服务水准更高的人便于行、货畅其流;铁路运输业的发展还必须要切实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这既是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紧迫工作,也是长期的任务,无论是铁路建设还是客货运输,都必须把节约土地、降低能耗和保护环境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实现交通的良性发展。惟如此,才能更好地适应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新变化,才能更好地体现交通运输业“服务”这一本质属性。

二是要注重服务创新,不断彰显行业优势。要通过不断地进行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水平,彰显铁路运输行业的优势。第一,要提升运输装备水准,为社会提供更多、更有效的高档次的运输服务,鼓励发展特种专用货车,加快货车厢式化进程;第二,要引导道路运输企业以现代服务理念进行运输组织模式和经营模式创新,整合道路运输资源,做专做精运输环节或某一细分市场,实现货运物流化的目标;第三,要以提升车辆维修服务为主题,以市场机制为导向,优化布局,进一步完善车辆维修网络,加快维修品牌建设,推进车辆维修模式创新,投入车辆维修高科技设备,保证车辆的修得快、修得好,提高车辆使用水平。

三是要注重体制创新,不断提升运输效率。体制创新是实现铁路运输业发展的有力保证,是提升运输效率的可靠保障。第一,要培育大型骨干企业,引导企业重组、兼并、股份制改造以及联合新建,支持企业引入经营新理念,建立有利于竞争力不断提升的经营管理体制;第二,要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进一步协调做好现代物流园区、物流信息平台规划和建设,推动传统道路货运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因为现代物流管理对货物运输业,特别是铁路货物运输业影响十分巨大,因此,一个高质量、高效率、可靠和经济合理的运输系统是物流系统中举足轻重的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物流管理的支持和保障。现代物流业的兴起,势必促使传统铁路运输业发生一系列的变革,同时也是铁通运输业发展的大好机会;第三,要树立综合运输大通道观念,抓住大部制改革的有利契机,加强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做好铁路运输与水路运输、铁路运输与道路运输、铁路运输与航空运输等方面的规划衔接,加快建设有机衔接、集散方便的综合运输枢纽,实现不同层面和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协调运行,做到综合交通体系中的资源整合、线网整合、技术整

合、设施整合,提高组合效率和整体效能。

四是要注重管理创新,不断促进交通安全。交通运输业要坚持管理创新,使管理工作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这是确保交通安全的关键所在。要牢牢把握以人为本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强化安全,关爱生命,共创和谐,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第一,铁路建设要始终把质量视为行业生命,提升质量标准,强化精细管理,加强质量监督,实行质量问责,努力建设质量可靠的标准路、安全路;第二,要强化安全监督,落实安全运输责任制,加大源头监管力度,加强铁路运输、施工、桥隧运营安全,组织实施安保工程、危桥改造,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保障能力;第三,要按照“统筹规划、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连互通、资源共享”的方针,鼓励多方筹资,大力推进铁路运输业向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现代化迈进,以便更好地对车辆的运行状态及客流、物流情况加强管理与监控,实现铁路运输的畅通与安全。

三、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战略步骤

首先是实现铁路交通运输主业和辅业的分离。我国非运输主业职工队伍较庞大,这是世界上其他国家的铁路行业所没有的现象,势必会严重制约着铁路运输主业的发展。铁路系统中的社会公共部门,如公检法、医院和学校等社会性、事业性单位应剥离出铁路系统,这些单位可以说都与铁路运输没有直接关系,长期“捆绑”在一起将导致运输主业专业优势不突出,竞争能力低下。另外,还应剥离铁路系统中的辅助产业,即工业、建筑、工程、通信和物资五大公司和若干勘测设计院,还与国家邮电网并存的铁路通信网等也一应被剔除出去。这些部门虽与铁路运输相关,但由于没有实行分账独立核算,产业属性不同,容易导致职责不清。

其次是对铁路运输行业进行规范股份制改造。股份制是一百多年来被实践证明为行之有效的资产组织形式,既可以迅速聚集社会资本,又可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铁路行业在完成主辅业分离的前提下,选择业内的优质资产,即盈利能力强、管理效率高的资产,结合主干线、客运专线和城际客运铁路等项目建设,寻求境内外投资者,进行股份制改造,可实现企业持续快速发展。

最后是推动股份制改造成功的企业上市融资。实行股份制改造的目的是拓宽融资渠道,解决铁路建设资金主要依赖于铁路建设基金的收取与国家开发银行的长期借贷而成的长期性的极度短缺问题。其它渠道资金的进入为铁路加快建设速度和更大程度扩展规模注入了强劲的动力,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帮助铁路部门引进新的经营管理理念、建立新机制。而其他渠道资金的筹集主要是通过公司上市来解决的。相比客运而言,货运业务彼此独立性较强,更容易把市场前景较好的优良资产单独剥离出去进行公司化改制;而且,货运的国际市场开放程度高,可以更好地吸收地方政府、社会和国际投资。因此,应按照先货运后客运的次序推动股份制改造成功的企业上市融资。

四、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战略措施

首先,积极通过多种方式筹集建设基金。在我国,制约铁路交通运输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是资金问题。美国铁路建设之所以能在1887年一年中铺轨2万多公里,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拥有发达完善的资本市场,可以迅速吸收国内外的投资资金。我国的资本市场虽不发达,但却具备了许多吸收投资的有利条件。在筹集资金的过程中,除了在国内外金融市场上进行股本融资这一方式外,可以选择的方式还有直接债务融资、利用国际贷款以及融资租赁等。

其次,明确政府的角色定位,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现代企业规范制改革。在“政企分开”的基础上,还需要对铁路运输行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造,建立有效激励、严格约束、责权利相统一的法人治理机构。积极落实铁路运输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完善资产经营责任制;实现政企分开、社企分开、事企分开和减员增效,组建客运公司及专业货运公司,为实现运输专业化打下良好基础。

第三,积极推进铁路行业技术引进开发,提高行业服务质量。我国铁路系统经过近年来的技术引进和自主开发,铁路技术的开发应用已呈现出加速追赶的趋势。当前的工作重点是高速铁路系统技术开发及建设;铁路行车安全技术保障系统开发;重型优质钢轨及新型轨枕制造;编组站自动化、装卸作业机械化及

货场设备制造;铁路客货运信息系统开发等。为顺利实现铁路运输行业的战略目标,铁路运输系统干部和职工必须转变工作是完成国家运输任务的思想,树立铁路运输行业具有服务性特别强、同时竞争性也特别强的观念,此外还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演练来更新自己的服务知识和技能。

最后,注重和其他运输行业的协调配合,创建交通运输大领域的“共赢”格局。在我国五大运输行业之间不仅存在着资源和市场的竞争,而且还存在着因各自优劣势相异而需要协调配合的实际可能。五大运输行业要坚守各自的目标市场,运输价格不下降或略微上扬,在运输服务的质量和方式上下足功夫,靠服务和技术创新来赢得市场,这样的竞争方式不仅合理配置了经济资源,而且创造了越来越大的社会效益。总之,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战略问题既是一个严肃的实践问题,又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通过对中国铁路建设与发展的历史回顾和中外铁路行业的对比分析,很容易得出铁路运输行业物质基础薄弱的结论,发现存在着运能短缺的问题,而仅有这些还远远不够,问题的关键是:铁路运输行业如何在技术飞速进步、行业竞争激烈的时代条件下确定自己的发展战略以及如何实现自己的发展战略。

下载改革开放后我国广播电视体制的发展战略word格式文档
下载改革开放后我国广播电视体制的发展战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选择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选择摘要:我国99%的企业都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拥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而中小企业的发......

    我国的发展战略和基本国策

    我国的发展战略和基本国策 一、我国的发展战略: (1)“三步走”发展战略: 党的十三大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出发,结合邓小平1985年以来经过反复思考后得出的发展战略结论,将十二大......

    我国机器人发展战略之我见

    我国机器人发展战略之我见 一、机器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作为一名职业学校的机械专业老师,我认为在日常教学中可以使用许多辅助教学的机器人,智能化是信息化发展的潮流,机器人又......

    浅析我国的行政监督体制

    浅析我国的行政监督体制 [内容提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进步,政府在政治统治和社会事务管理方面的职能也急剧扩大,行政权力不断取得实质性扩张。而我国现行行......

    浅议我国税收私法体制

    浅议我国税收私法体制 摘要:随着我国税收的逐年增长和税收案件不断增加,税务纠纷日益增多,税收司法的重要作用也日益凸显。但是我国现行的税收司法体系存在的不足,如税收司法审......

    浅谈我国行政监察体制现状

    浅谈我国行政监察体制现状 „ („大学 管理学院10级..管理„.) 【摘要】:伴随着政府事务规模的增长与行政集权化的发展,行政权力在现代国家政治系统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建立健全......

    浅谈我国学前教育办学体制(★)

    浅谈我国学前教育办学体制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学前教育最为最基本的教育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和重视。与此同时,随着人们对学前教育的重视,越......

    我国电影产业发展战略思考

    我国电影产业发展战略思考 以国际化的视野,适应电影产业发展战略的规律和特点,有针对性地解决其中存在的若干突出问题,促使电影产业在规模、质量和效益等方面实现大幅度提升,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