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乡镇农村贫困状况的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2 18:12: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乡镇农村贫困状况的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乡镇农村贫困状况的调查报告》。

第一篇:对乡镇农村贫困状况的调查报告

扶库区人民一把

___镇是___县最僻远的一个老边穷镇,地处铁山水库上游,全镇55个行政村,有19个村属库区村。库区内19个村自1958年初迁到1962年、1963年的返迁,再到1979年的复迁,直至1987年迁移结束,历经近三十年的变迁,给库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几十年来,库区人民虽有政府的关怀

和照顾,几代库区人的不懈努力,但终因各方面的因素,至2006年止,19个村、145个组、2714户、9617名村民,依然生活在温饱线下。铁山水库修建成功十多年来,外面的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这些曾经为修建铁山水库作出了巨大贡献的库区农民又是怎样度日的呢?近日,笔者走访了铁山库区,目睹了库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其状颇使人心寒。

一、库区农民如此穷

“吃盐要靠鸡蛋兑,棺材枕着铺板睡,猪潲盛进饭碗里,稻草盖房不为奇。”这不是民谣,而是库区某些贫困农户的真实写照!

在双江村季庄组我们了解到,57岁的鲁岳辉和年高80岁老母亲及哑巴妻子,2003年前还住在山上的窑洞里过着与世隔绝的“原始生活”,一家人仅有的一张床是将6根松树绑在一起,用树桩支撑起来的,全家人每年仅是鲁爹肩点竹子到山下换些油盐,到2003年底,才在政府照顾、全村村民出钱、出砖、出力等全力援助下才告别原始的窑洞生活住进一个连三间的小屋里;该村千斤组有一许姓人家,一家两口,儿子许继香七十多岁了,其母九十有余,相依为命的老母子俩的生活就靠儿子上山弄点树竹维持。笔者走访其家的那天上午,是在他家的菜园找到其母的,九十多岁的老母正跪在地里扯草,她对我们问的问题没一点反应,因为她的耳朵根本听不到我们说的什么。许继香爹上山去了,我们向村里的人了解了一下他家的情况,村人说起也泪眼涟涟。一老人说,他家一年,除了年节,是很难吃到肉的,他们的生活常常是时挑野菜和根煮,旋作生柴带水烧。在去年三月,他家屋漏又遭连夜雨,三间破土房一夜之间倒了两间,幸而早有防备才没出人命。村人不忍看着两位老人睡在一间用几根木头支撑着的房子里,在一片废墟中用几块残砖支着锅弄饭,就出钱的出钱、出力的出力,为他们搭起了两间小屋。在高雅村李冲组,笔者还目睹了这样一个家庭,一对老年夫妇都八十出关了,老头叫唐永安,膝下无丁,住在两间破屋里。我们几个去采访时两位老人正在地坪里晒豆。老人把我们让到屋里,漆黑的房间里就两三把残缺不全的椅子和一张破桌子。同行想摄个镜头,举起摄像机又无奈的放下,因室内光线太暗,只得用带镁灯的相机拍了张照。我撩开老人的蚊帐,不看还好,一看吓一大跳,老人的床竟然是一张组合的“床”,外面是砖头支起的一张竹床,里边竟是一口瓦棺!通观其家,最值钱的,也就是那口棺材了,其状,怎不让人凄然泪下!出得门来,同行想给俩位老人照张相,让佝偻着的老头抬抬头,老人在抬头时差点仰翻在地。在库区,类似的情形还有很多。据统计,大洲村有特困户80户,170人,五保15人;双江村有特困户80户,225人,五保30人。道院村有特困户六户,19人,五保4人,高雅村有特困户17户,56人,五保9人。老一辈的孤寡人在渐渐减少,而新一茬单身又在产生,落后的经济、不便的交通、闭塞的信息,几个女人愿往那里嫁!据调查,唐坳村目前就有青年单身13人。在库区,笔者还了解到,有不少的家庭仍在靠积攒几个鸡蛋或是鸭蛋,到店铺换起油盐吃。气温低时还好,能积攒,气温高了,连这笔收入都难保障,此情此景,孰能入目!

在库区一些村,类似情况的人家又何止十家八户?

人们说,库区这个地方有“三多”,茅屋多、缺粮户多、光棍多。这话不假。如唐坳村,全村430个人口,打光棍的就有13人。因为太穷,里面的姑娘留不住,外边的姑娘不愿来。

再看人均收入。以2005年为例,19个库区村,人平纯收入2340元,其中塘坳、高雅、伏马、双江、等11个村,人平纯收入均低于1000元。

在库区最深处的十个村,方圆几十里,只有7条屠凳,9个代销点,5个药店。据了解,大洲、伏马、高雅、塘坳、国庆等村,去年有16户缺衣被,有20余户无过年肉,有30左右的户今年春后就缺粮。

二、库区农民为何穷

修铁山水库,库区农民重新创业,付出了艰辛劳动。当地党政对库区农民也曾给予过大力支助,库区农民不仅没有脱穷,还穷到如此地步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客观方面看,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1、路难行,穷之根。铁山水库蓄水后,把这里原来连接省道通往各村的公路全部淹没,库区农民只好沿库盘山修了几条简易公路,是原来公路长度的3倍。但这些公路坡陡、路窄、路基不牢,常被山洪冲坏。库区农民靠水路进出也不方便,这里既无一个像样的码头,又无几条像样的渡船。路难行,难进难出,使这里成了世外偏疆。路况差、水运条件差,车船水祸时有发生。从铁山水库

第二篇:对乡镇农村居民收入情况调查报告

对乡镇农村居民收入情况调查报告

镇农村居民收入情况调查报告

有关数据表明,近几年来,地区农民收入持续不断增加,年胜一年,对数据深入分析发现,村民们推陈出新,一改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传统农业模式,发展多项经营的商品农业,另外农民思想也发生转变,不再固守土地,离乡务工也推动了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自从镇政府提出“农民增加收入一个主要途

径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来,乡党委、政府带领村民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抓调整,突出本地优势、因地制宜发展订单农业、大棚农业。在种植小麦,玉米的基础上,建设大棚生产基地,种植绿色生态食品,凭借是北京郊区的良好区位,大棚种植渐渐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相比前几年来看,农业的比较收益大幅提高提高,农民的人均收入由2500上升到3200.。

农民增加收入的另一个主要途径是外出务工收入据统计,全乡总劳力8206人,其中长年外出务工劳动力2966人,约占总人口20.4%。从调查情况来看,外出务工劳动力按每年最低纯收入2400元来算,全乡仅外出务工一项可带回资金712万元,人均498元。

在人民取得骄人的成绩同时,也存在着中国底层劳动人民的普遍弱势。

当前农民的消费开支负但仍然过重,据调查,农民的收入主要支出于农业生产、医疗费、学费等。由于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有较大程度的增长,农业生产的费用仍然要占农民收入相当大的比例;另外是医疗费用支出,农民一旦生病住院,医疗费用支出比重就大幅度上升,尤其是主要劳动力生病后,致使该家庭劳动力缺乏,常常很快就会返贫。

另外,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不高,虽然乡党委,政府加大了对农民的培训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农民的素质有所提高,但是农民的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主要体现在生产经营管理技能、文化科学素质和观念意识等方面,既影响了农业的生产,也影响了劳动力的移,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只能做苦力和劳动密度高的行业,未能以劳动力产生劳动价值,造成了人力资源的优势不能显现。

农民经营生产方式粗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产规模过于狭小,规模经营还只是少数;二是科技含量低,农户缺少农作物新品种的应用、种植、病虫害有效预防等技术,新种一种家作物要花上三年五年的时间去培育;三是管理粗放,缺少精细耕种的田间管理以及精确的经济核算,造成了生产资料的极大浪费和生产成本的增加。

农民的信息渠道单一。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户从真正意义上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单位成为相对独立的经营者和决策者,改革把农民推向市场经济的前台,农产品以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农民正确地掌握信息,指导生产经营成为在市场中取胜的必要条件,但从目前来看农民的信息渠道单一,农民信息不灵是农村的一大普遍现象,这就造成了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困难加大。

农业结构不合理。一是种植结构不合理,大多数农民仍然把粮食生产作为主要的收入,在买方市场的条件下农民增收产困难加大;二是品种不合格,突出表现在经济作物中“大路”品种多,特色品种少;三是产业化经营程度低,不能形成主导产业品牌做大做强。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连续两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关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是当前各级党委、政府的一个中心工作,事关全局,意义非凡。“农业兴,农村富;农业稳,农村稳。”可见“三农”问题是当前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个重大的紧迫而繁重的政治问题经济问题。对于这样一个农业大乡来说,要实现富民强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突出抓好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因此促进农民增收必须有新思路和新举措,采取综合性措施,在发展战略、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上有一个大转变。针对上述原因,我认为,要使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应该如是做。

解放思想,增强市场意识,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就必须加大农业产业增收结构调整力度,自觉按照市场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想要发展就必须拥有市场,这是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一是增强市场主导意识,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依靠市场引导生产,大力发展“市场农业”和“订单农业”。按照市场的要求来进行生产,不仅仅要以当前市场为导向,还要以未来的市场变化趋势为导向,形成“人无我有”的局面,抢占先机;二是增强质量效益意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在农产品相对过剩的背景下进行的,因此调整产业结构必须要适应市场化的需求,把提高农产品质量放在首位,形成“人有我优”的格局,提高农业产业经济效益;三是增强特色创新意识,调整农业结构不能盲目跟随,别人怎样调整就跟着怎样调整,这不仅仅会严重挫伤农民调整农业结构的积极性,还

会使农民减收,因此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必须树立创新意识,注重特色,形成“人优我特”,促进农业增收。

扩大劳动力转移输出,大力发展劳务经济。认真落实省市县关于加快农村剩余劳力转移输出的政策意见,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措施来抓。一是要强化宣传,大力营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输出的良好氛围,切实转变农民“死守家门、固守土地”的封闭观念,提高劳动力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二是坚持就地转移的和外出转移两手抓,推动农民就业多元化,鼓励农民自主创业,促进农民持久稳定增收。

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单纯从大农业方面来促进是远远不够的,保持农业的稳定发展,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有道是“无工不富”。因此促进农民增收必须大力发展二三产业,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促进农民进厂就业,使一些有后顾之忧的农民既能搞好农业生产,又能增加劳务收入;二是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引导农民“洗脚上岸”,发展个体商贸业和运输业,多方面拓宽增收渠道,保持农业增收稳定。

强化培训,逐步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当今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农民素质偏低已成为制约农民增收的瓶颈,要促进农民增收,就必须突破这个瓶颈,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一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杂志、互联网等手段,为农民解疑释难,最快捷的推广农业实用科技,普及农村致富实用技术,满足人民对科技的渴求;二是利用省市扶贫培训的契机,使一批农业生产骨干走出去,洗脚上岸进课堂,培养他们的市场头脑和科技头脑,提高一切围绕市场转,一切依靠科技干的致富本领,再让他们去培训农民,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夯实农业基础,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一是鼓励农民组织农业协会,按市场化要求组建股份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和“公司+协会+农户”的方式,开展农产品流通,农业生产及农村社区服务,促进农产品的产供销市场一体化,拓展增收空间。二是优化基层干部队伍,着力选择和和使用有技术、有经济头脑的农村基层干部,团结带领农民发家致富,务实创新的开展工作,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三是加大资金投入,夯实农业基础,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加大资金筹措力度,积极编报项目向上争取资金,搞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规划和管理;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确保农业稳产高效;加快农业新机具的推广,推动农业机械化步伐,提高农民劳动效率;加快实施农村实事工程,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优化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发展农村经济,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使农民这个群体随着经济的发展,尽快富裕起来,是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中所不能回避和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为此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增强促进农民增收的紧迫感和自觉性,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尽快实现农业收入的较快增长,努力开拓农业和农村工作新局面,为建设小康、和谐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榆林市农村低收入人口贫困状况的调查报告

榆林市农村低收入人口贫困状况的调查报告

□ 中共榆林市委政研室联合调研组

贫困是困扰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了解和掌握农村低收入人口的贫困状况,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近期由市委政研室和市扶贫办牵头,组织卫生、教育、计生、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民政等部门业务人员,组成联合调研组,深入神木、清涧、佳县、横山4县8个乡镇20多个村,采取入户走访、听取汇报、座谈研讨等形式,就我市农村低收入人口贫困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市经济发展情况

刚刚过去的“十一五”,是榆林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全市经济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1756.67亿元,增长18.3%,是“十五”末的5.5倍,比“十一五”规划目标800亿元翻了一番多;财政总收入达到400亿元,是2005年67亿元的5.8倍。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25.5亿元,增长37.7%,是“十五”末的5.3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先后超过全省平均水平,2010年分别达到5113元和17545元,增长18.1%和23.9%,是“十五”末的2.9倍和2.8倍;县域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神木、靖边、府谷先后进入全国百强县,定边进入西部百强县,南六县在全省经济综合实力排名大幅提升。

二、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主要措施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市委、市政府把解决农村民生问题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头等大事,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改善农村贫困状况。“十一五”期间,全市扶贫开发累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8.84亿元,其中,中省财政投资5.98亿元,市级财政扶贫资金2.86亿元。累计投放扶贫贴息贷款6.28亿元。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发展。整村推进式扶贫开发建设重点村1950个,新修和拓宽维修乡村道路11579公里,建人畜饮水工程869处,扶持12万户发展产业,实施灶、圈、厕三改6.7万户,建设基本农田21万亩。搬迁贫困人口9657户4.55万人。二是扶持主导产业促发展。利用小额到户扶贫贷款、互助资金扶持3.2万户发展草、羊、枣、薯等特色优势产业,项目贷款扶持企业176个。三是连片开发示范促发展。全市启动建设13个板块扶贫、连片开发示范区建设项目,项目区总面积2273平方公里,涉及215个村,14.81万人,其中贫困人口5.6万人,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660万元,整合各类项目资金9000多万元,项目做到水、电、路、讯、产业、社会事业全覆盖,为全市扶贫开发走出了新路子。四是动员社会扶贫促发展。组织实施“千企千村扶助行动”,安排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以上的1120个企业结对帮扶1205个低收入村,进一步拓宽了社会扶贫的领域。“十一五”以来,中省市县共1810个部门参与帮扶,累计投入帮扶资金和捐物折资10.2亿元。五是组织劳务输出促发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贫困户劳力52万人次,实施“雨露计划”技能培训转移贫困地区劳动力2.2万人。六是争取反贫困国际合作促发展。争取外资66.1万美元(折合人民币545.98万元,同期汇率)。争取到世行五期扶贫项目,总投资1.67亿元。通过各类扶持措施,全市贫困人口明显减少,“十一五”期间脱贫60.6万人,贫困人口减少到19.9万人。

在加强开发式扶贫的同时,构建社会保障体系,着力解决贫困人口的实际困难。

一是着力解决最低生活保障问题。全市农村低保从2004年全面启动,8年来,保障人数从3.5万人增加到40万人(其中临时救助15.2万人),保障标准从每人每年不足70元,经过7次提标,达到每人每年1600元。2010年底,全市共筹集农村低保资金34523.13万元,其中中省补助17809.13万元,市级财政配套9844万元,县区财政配套6870万元。保障资金全部实行社会化发放。神木县按照“全方位、多角度、高标准、广覆盖、可持续”的现代民生体系建设要求,建立了城乡低保一体化新模式。全县首批1.8万人农村贫困户享受城市低保标准,保障标准由过去的每人每年120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4380元,人均差补标准按城市低保的C类每人每月265元实施。

二是着力解决看病难的问题。我市新农合制度从2005年开始试点,到2007年覆盖全市12县区。目前,全市新农合参合率已由2007年的88.17%上升为94.95%;补偿率由34.53 %上升为47.1%;人均补助由1103.32元上升为1812.6元,新农合制度逐步迈入了科学化、规范化的运行轨道。针对看病贵的问题,2004年全市开展了农村医疗救助工作。六年来,共计投入资金7556万元,其中省级补助7399万元,市级配套157万元。2010年底,农村医疗救助对象人均筹资水平达到129元,其中省级补助每人89元,市县负担40元。全市全年筹集农村医疗救助资金3454万元,其中中省补助3278万元,市级安排157万元。全年资助12.2258万农村低保和1.2544万农村五保等特殊困难群众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出资金262.3万元。对26997人次的农村困难群众实施住院救助,支出资金3848.62万元。农村困难群众人均享受农村医疗住院救助水平1425元。全年大病救助市财政投入700万元,共救助3300余户,全市救助标准为1000元-8000元不等。神木县从2009年3月实施的全民免费医疗制度,县财政累计投入2.9亿元,报销住院患者70447人次,农村居民占93.93%。继神木县之后,府谷县实施“双管双补四结合”的城乡一体化医改模式,即在投入改革上,既补医疗服务机构,又补城乡居民;在管理创新上,既对医疗机构实行绩效管理,又对医保机构和医保对象实行规范化管理;在重点环节的把握上,坚持疾病预防与医疗救治相结合、财政补贴与内部激励相结合、基本医保与大病救助相结合、政府投入与社会捐助相结合。该县明确提出卫生事业投入每年不低于县财政支出的10%。

三是着力解决“上学贵”的问题。目前,我市的贫困大学生资助渠道主要有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慈善机构资助、政府部门资助、企业、个人和社会赞助等。①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指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向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校新生和在校生发放的、在学生入学前户籍所在县(市、区)办理的助学贷款,按申请、审批和发放,每个贷款人每年申请的贷款原则上最高不超过6000元,主要用于解决学生在校期间的学费和住宿费问题。我市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于2007年在吴堡、绥德两县进行试点,2008年在全市全面铺开。几年来,全市共为36829名在校大学生发放助学贷款2.18亿元。②慈善机构资助。从1998年至2010年,市慈善协会累计出资719.7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1046人受益。2006年以来,县区慈善机构累计资助贫困大学生3251名,资助金额1386.1万元。③政府部门(团体、乡镇机构)资助。2006年以来,我市县、乡两级政府累计资助贫困大学生3852名,资助金额951.4 万元。④企业赞助、个人资助。2006年以来,企业、个人资助的贫困大学生达1914人,资助金额478.4万元。

四是着力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据调查,2006-2008年,我市有3.48万大中专毕业生未稳定就业。近两年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全市组织开展了“校企对接”、“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或服务月活动”、“大型网络招聘会”、“大学生创业贷款”、“基层公共服务岗位推广”、“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等多项就业服务活动,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举办人才交流会30余期,有 1000多家用人单位进场招聘,为2万多名专业人才、大学毕业生提供了就业机会。2009年起,全市公开选聘大学生村官,其中,2009年选聘450人,2010年选聘760 人。全市还组织2006名高校毕业生到企业见习。2010年我市设立500万元大学生创业基金,实施大学生创业无息贷款政策,扶持28名大学生成功创业,发放贷款总额204万元。

五是着力解决子女多的问题。我市农村现行的主要生育政策是根据《陕西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只有一个女孩的,由本人申请经县计生部门批准,可以生育第二胎子女。未经批准违法生育的要征收“社会抚养费”;对遵守计划生育政策生育子女的“计划生育户”给予各种奖励和优惠。从2008年起,我市对农村领取独生子女光荣证父母的保健费,由每月10元提高到50元,子女年龄由十六周岁延伸到十八周岁,并给双女绝育户女孩也发放了每人每月25元的保健费。截止目前,我市已对领取独生子女光荣证家庭115139户,双女绝育户家庭4126户,落实兑现了保健费;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实施意见》,2010年我市有386名农村独生子女和双女绝育户子女在高中升学考试中享受了加分政策;农村部分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在我市得到充分落实,截止2010年10月,全市共确认符合奖励扶助条件的对象3442人,其中2010年新增对象355人,农村独女户奖扶对象299人,特别扶助对象117人,主动放弃生育二孩家庭32户。在落实农村部分家庭奖励扶助政策中,府谷县将所有农村独生子女户家庭和双女绝育户家庭父母,从55周岁起由每人每年720元提高到1800元发放,神木县提高到1200元发放。2010年我市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对象中的独生子女家庭199887人,双女户家庭15898人,现无子女户526人,都享受到了每人20元的计生补助。市、县两级建立了“关爱女孩行动基金”,由市财政每年预算专项资金80万元,县区财政每年预算专项资金30-50万元,用于帮助独女户和双女户困难家庭。实施“少生快富”工程,市财政每年拿出60万元,县财政每年拿出5万元,重点帮扶农村独生子女和双女户贫困户,每户帮扶1000至2000元,连续帮扶3年。农村计划生育家庭施行节育手术的,给予一次性补助1000元,系双女户的,给予一次性补助2000元。在农村集体林权改革中,我市府谷、靖边、佳县、清涧四个县,有8681个独生子女家庭得到优惠照顾,承包林地5047.35亩,可获得收益分配105.47万元。在移民搬迁、农村危房改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等制度中,农村计划生育家庭都得到了奖励和优惠。近年来,通过宣传教育,政策引导,奖励扶助等措施,多孩生育问题在我市基本得到解决。从“七五”至“十一五”期间有生育行为的已婚育龄妇女中,一孩户所占比重逐渐增大,二孩户所占比重逐渐减少,多胎户由“七五”期间的25.64%下降到“十一五”期间的0.36%。2010年全市年末常住人口339.17万人,出生35537人,人口出生率为10.5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7%,符合政策生育率为96.6%,圆满完成了省市下达的人口计划。

三、农村贫困人口状况

尽管我市在扶贫开发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就,但今后面临的任务依然十分繁重。

一是贫困面大。按照陕西省农民人均纯收入1600元的新贫困标准,目前,全市农村贫困人口仍有64.1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为22%,其中白于山区13.4万人,黄河沿岸土石山区12.3万人,丘陵沟壑区38.4万人。随着国家今后扶贫标准的不断提高,贫困人口还会增加,相对贫困问题将会在很长一个时期内存在。

二是发展不平衡。由于资源禀赋、区位差异等因素影响,南北县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北部六县资源富集、土地广阔发展较快,南六县资源匮乏,土地较少发展较慢,2010年底,南六县GDP总额占全市的8%,其中第二产业生产总值仅占3.3%;在县区内部也同样存在南北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富财政、穷百姓的问题仍较突出,这对今后的扶贫开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三是收入差距拉大。当前贫困群体主要集中在生产条件较差的农村常住人口中,人均收入仅为2000多元,外出务工人员收入相对较高,人均2万元左右。而这部分低收入群体由于农产品生产数量和商品化率较低,农产品价格增长空间有限,需要投入的农资和人工的成本在逐年上涨,致使农业增收空间较小。而非农业农民收入与农业农民收入差距随着社会工资的上涨,逐年呈拉大趋势。

四是农民在就医、子女上大学、计划生育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就医方面:一是虽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年完善,各级政府配套资金不断增加,但是目前还存在补偿水平较低的问题,不能完全解决部分大病患者的就诊费用。据调查,目前全市除神木县住院封顶线每人每年在30万元外,其他县区都仅为3万元/户。二是政府虽然对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加大,农村医院的基础设施和医疗设备基本健全,但是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乡村两级医疗机构专业卫生人才短缺的问题。三是随着经济发展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的健康观念逐渐增强,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但是部分病人一味追求名院、名科、名医,小病也往大医院跑。以前挂号时挂普通门诊,现在要挂专家门诊;以前到医院看了病就走,现在还要求提供特需医疗服务和良好的就医环境,“小病大治、小病大养”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四是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还存在“以药养医”的问题,造成病人不合理医药费用的增多,负担增大。上学方面:从我市实际看,“上学贵”主要表现在大学阶段。一是高校学费普遍较高,一般高校每生每学年的学费和住宿费在6000元左右,三类本科院校及艺术类、软件开发专业的学费更高。一个农民家庭供一名大学生有一定的困难,供两名以上大学生就十分困难。二是大学生生活成本高。由于物价上涨的原因,供一个四年制大学生至少得花费6万元左右,沿海地区的高校和部分热门专业毕业生的花费甚至超过10万元。三是大学生就业难,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好多家庭希望学生一毕业马上就业,以便摆脱沉重的经济负担,然而多数学生毕业后依然要靠父母资助来维持生计。计划生育方面:我们走访的贫困家庭的多子女生育,均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才刚刚起步。神木县马镇镇马镇村杨忠利、栏杆堡镇栏杆堡村杨卡替两个家庭生育多孩问题,均发生在“八五”期间,当时正值我市生育状况处于无序状态。同时,我市农村生产力不发达,受重男轻女、养儿防老、多子多福思想的影响,造成了“越生越穷,越穷越生”的恶性循环。

四、农村贫困问题的成因

贫困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到目前为止,没有那一个国家彻底解决了贫困问题。在中省的高度重视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市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但贫困问题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困扰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造成贫困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

从宏观层面上看:

一是因自然条件差致贫。榆林的贫困人口,从自然地理和分布特征来看,可划分为三大贫困区域,即:白于山区、黄河沿岸土石山区和丘陵沟壑区。白于山区贫困人口占全市总贫困人口的20.9%;黄河沿岸土石山区贫困人口占59.9%;丘陵沟壑区贫困人口占19.2%。这三个区域的共同特点,一是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二是基础设施滞后,农业基础条件薄弱。三是交通条件落后,发展空间狭小。四是科教文卫等事业落后。因农业生产条件和水平较差,抗灾能力低下,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这三大区域是全市贫困面最广、贫困人口最集中、脱贫难度最大的地区 二是资源开发与农民增收关联度低。榆林地下资源丰富,开采价值高,风险低,收益多,见效快;而农业靠天吃饭,风险大,投入多,收益少,见效慢,这一现实必将导致资本投入的“洼地”效应。工农业发展和城乡发展的巨大差异,导致了富市与富民难以同步,普通百姓不但难以获益反而要承受环境破坏造成的恶果。2010年农业增加值仅占GDP的5.2%,农民人均纯收入约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7545元的三分之一。据《各国矿产储量潜在价值》估算,榆林地下资源潜在价值约46万亿元,平均每平方公里土地拥有10亿元的地下财富。

三是财税体制不完善造成地方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由于现行税制不完善,导致资源开发过程中利益分配机制失衡,财权与事权不相匹配,地方政府调控经济发展、解决社会民生问题的能力受限。2010年,全市财政总收入400亿,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5.5亿元,仅占31.37%。在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榆林将面临着改善生态环境、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等多重社会重任,然而,低下的经济效益,薄弱的资金积累能力却使地方财政入不敷出,这种负担过重与可支配财力有限的矛盾,形成了榆林未来经济发展的两难选择。

从微观层面上看:

一是因残、因病、因灾致贫。据市扶贫办调查,全市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26.6万个家庭之中,其中:因灾致贫1.4万户3.55万人,占贫困人口比5.5%;因病致贫8.25万户18.52万人,占贫困人口比28.9%;因残致贫1.49万户3.52万人,占贫困人口比5.5%。三项占比高达39.9%。如神木县马镇村55岁的杨忠利,2002年因家族遗传病导致瘫痪,2个双胞胎女儿也相继于2006年瘫痪,3人均丧失劳动能力。生活重担落在了其妻子一个人身上,现在一家人全靠种植的红枣和民政救助维持生活。谈起今后的生活,妻子抹着眼泪说不敢想。清涧县石咀驿镇王家砭村村民王海定,几年前大儿子患上尿毒症,花费数十万元,也没能挽救儿子性命,去年小儿子又被查出患上尿毒症,巨额的医药费让他束手无策,全家现在一贫如洗,陷入困境。

二是因子女就学负担较重致贫。虽然全市均已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但高中、特别是大学较高的学费、生活费支出构成贫困群体家庭的主要负担,低收入特别是特困家庭更是无法承受,加剧了贫困群体的贫困程度。据调查,全市贫困人口中,因学致贫1.06万户3.61万人,占贫困人口的5.6%。吴堡丁家湾乡后畔村的支书冯建斌,今年50岁,精明能干,但由于本村立地条件差,收入有限。同时供养三个子女上学,家庭入不敷出,已举债近10万元。

三是贫困人口自身发展能力不足。体能和智能是人类最基本的发展能力,从当前我市农村贫困人口的状况来看,这两大发展能力的严重不足是贫困人口脱贫的主要障碍。据民政局随机抽样调查的2000户、9401人中,大专文化程度的只有12人,占0.12%;高中文化程度的37人,占0.36%;初中文化程度的129人,占1.3%;小学文化程度的355人,占3.9%;文盲、半文盲就占94%左右;在贫困人口劳动力中没有技能的占90.4%,有一定技能的只有9.6%。整体自我发展能力非常低。据扶贫办的调查,全市贫困人口中,缺资金6.06万户16.93万人,占贫困人口比26.4%;缺技术1.2万户3.35万人,占贫困人口比5.2%;缺劳力4.15万户7.59万人,占贫困人口比11.8%;其他2.98万户6.98万人占贫困人口比10.9%。四是生活消费支出结构失衡。据民政局的随机抽样调查,贫困户人均全年吃饭的支出比例达到67%,穿衣支出11%,医疗支出7.5%,基建支出5.5%,教育支出2%,婚丧支出3%,“人情门户”支出3%,其他支出1%。收入的绝大部分用来维持生存,基本上没有发展的余地。

五、对策建议

随着榆林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委、市政府更加重视解决“富财政、贫百姓”的问题,特别在医疗、教育、社保等民生建设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创新政策,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今后我们要认真贯彻省委赵乐际书记“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更加注意解决困难群体的突出问题和特殊困难,更加注意让贫困群众得到实惠,更加有针对性的做好扶贫济困工作”的批示精神,认真总结经验,一如既往地关注民生、重视民生,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把促进全民共享作为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牢固树立现代民生经济的新理念,努力在“十二五”时期实现“病有所医、学有所教、老有所养”的目标。

(一)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认真落实中央“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三化同步”要求,以工业化提升农业,以城镇化带动农村,以产业化富裕农民。一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要采取工程、生物、科技等强力措施,全方位提高农业产出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要不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同时,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建立“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即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依靠龙头企业带动原料生产基地;再由基地联结和带动农户。二是要跳出“三农”抓增收,广辟农业农村外部增收渠道。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和非农产业,积极引导农民工参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产品精深加工,鼓励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继续实施“百万农民大培训工程”和“人人技能工程”,综合运用农民工培训补贴、“阳光工程”补贴、“扶贫雨露计划”等政策,扩大培训覆盖面,提高培训水平。继续实施“百万农民大转移”工程,促进劳务输出由劳力型向技能型、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要进一步扩大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臵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的规模和范围,加大补贴力度。到2012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要达到6600元左右,赶上全国平均水平;到2015年,要达到9000元左右。

(二)坚持不懈搞好扶贫工作。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立足榆林贫困区域特征、开发潜力、发展优势,对白于山区深山区自然条件极其恶劣,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缺水少电的村,采取整建制移民搬迁、走异地开发的路子;对白于山区浅山区和丘陵沟壑区,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加大退耕还林草力度,大力发展畜牧业和马铃薯、小杂粮等特色产业;对黄河沿岸土石山区,在改善交通条件的同时,集中力量、集中投资解决好红枣产业的开发利用,提升产业档次,确保建设一块、成功一块。“十二五”期间计划总投资257.2亿元,其中:财政投资97.7亿元,整合项目资金58.2亿元,社会捐助15亿元,群众自筹81.3亿元,发放扶贫贴息贷款5亿元。结合小城镇建设,采取整村搬迁、集中安臵、城镇吸纳、园区承载等方式,实施白于山区20万人移民工程;依托沿黄公路、工矿区周边,有序推进黄河沿岸9.6万人扶贫移民;全力推进全省“千村移民”搬迁工程,搬迁其他贫困区域人口7万人。按照板块扶贫、连片开发、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全市规划启动60个板块扶贫项目区,覆盖贫困村300个,使40万贫困人口得到有效扶持。

(三)深入推进全市医疗体制改革。要在有条件的县区大力推广神木和府谷医改经验,逐步建立医疗机构有活力、人民群众得实惠的“城乡一体、全民共享”新格局,逐步完善以县级医院为中心、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网底的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形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配套齐全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预防在基层”,为群众就医保健提供良好条件。在加快扩大覆盖面的同时,要逐步提高新农合政府筹资标准,逐步提高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门诊报销范围、最高支付限额,逐步加大医疗救助力度,特别是要结合县区经济发展情况,建立健全大病救助办法,解决大病患者超出封顶线的大额医药费用,从费用补偿上防止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逐步加大对公立医院的投入,完善药品价格监督管理体制,从源头上控制价格虚高。彻底改变医院“以药养医”和依靠大型检查收费弥补医院成本的倾向,使公立医院在基本医疗服务领域保持公益性。鼓励二、三级医院专家到农村服务,加紧农村医疗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不断提高农村医生的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

(四)大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必须从基础教育抓起,着力于提高劳动者素质,使广大农民群众成为懂科学、有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农民,极大地提高他们的自主创业、自我发展的能力。“十二五”时期,要继续巩固提高“两基”水平,小学、初中适龄入学率均达到100%,60%的县区达到“双高普九”标准。到2015年,全市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到96%以上。大力实施教育强市工程,五年投入118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149所、幼儿园244所,教育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居于全省先进行列。针对上大学贵的问题,建议市财政划拨专项资金,引导社会各界捐资助学,建立全市贫困学生救助基金,主要用于特困大学生家庭的救助。同时统筹协调慈善机构和县区政府,建立健全贫困学生资助体系,确保品学兼优的贫困大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学业。对农村贫困户子女和“零就业”家庭子女,制定优惠政策,千方百计促进就业。

(五)切实落实好农村计划生育各项政策。要强化宣传教育工作,通过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加强基本国情、计生法规、优生优育等宣传教育,大力倡导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等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增强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主动性、自觉性。要严格执行现行生育政策,加强经常性管理与服务工作,完善三查服务制度,严格二孩生育证申请、审批制度,从源头上遏制违法生育现象发生。对违法生育的家庭,严格按照《陕西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和《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按规定足额征收社会抚养费。要落实各项奖励优惠政策,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实施意见》中明确的各项优惠政策,依据标准,足额兑现到位。不断深化利益导向机制,确实解除计划生育家庭的后顾之忧。“十二五”期间,要实施市县乡计生服务站建设项目,建立功能完备的县乡计生服务体系。实施“母亲健康工程”和“优生促进工程”。建立以“两网一库四级平台”为基本框架的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应用体系。加强对终止妊娠的监督管理,从源头上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趋势,出生婴儿缺陷发生率明显下降,出生人口性别比趋于正常。

(六)着力构建以人为本的公共服务体系。要以解决农村部分贫困群体“看病难、上学贵、子女多”等问题为契机,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逐步建立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就业、医疗、教育、司法等专项救助为辅助,社会救济和帮扶为补充,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2011年全市力争80%的新增财力和新增资源税用于民生建设,计划投资82亿元,努力办好居民收入、城区交通、沿黄公路、教育百亿工程、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移民搬迁、就业培训、书香榆林、探头“天眼工程”等10件民生实事。

第四篇:农村调查报告 贫困出路(定稿)

三、团树村困在何处

1、产业发展活力不足。一方面,种粮是农民主业,是农民生存的主要来源,但是贫困农村的实际情况是,耕地面积本来就不多,而且地块小,地力差,村民种粮积极性普遍不高,现有耕地得不到充分种植,种夏不种秋,打夏不复播,复播面积不达50%,有个口粮就满足了。村民想办企业、搞养殖,土地审批手续又不好办,一系列因素使得农民的积极性受挫,发展信心不足,集体经济力量十分薄弱。

2、农民生产生活困难重重外出打工的村民由于自身学历和素质低等诸多因素制约,在城市工作的环境、条件和待遇普遍较差,面对低收入、高消费的巨大压力,他们又成为背负着精神、物质双重压力的“城市边缘人”。同时,青壮年劳力外出打工,村里留守的都是被称为“三八、六一、九九部队”的妇女、儿童和老人,这些人中很多都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和生活保障,缺乏增收致富的能力和渠道,生活水平很难得到改善。

3、政策落实中潜伏不少矛盾隐患。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对“三农”的扶持政策不少,如:免收农业税、种粮直补、义务教育免费、新型农合及村村通补助、集中供水补助、沼气建设补助等一系列政策。客观地讲,这些政策的出台对于减轻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业发展、农村进步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一些边远贫困农村,落实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实际情况是:对于农民个人人人有份的政策,效果好,矛盾少,比如免除农业税、粮食直补、义务教育及合作医疗等,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但没有意见和矛盾;对于集体公益设施补助的政策,农民个人不是太关心,比如村村通工程、沼气补助工程、集中供水工程等等,由于受贫困村客观条件限制,很多政策往往成为一纸空文,无法付诸实施,即使勉强落实,也是频频举债;对于涉及农民个人利益的公用事业性政策,农民非常关注,比如:植树造林、通道绿化、修路及城中村改造等牵涉到用地占地的政策,如果补贴不到位,补助不到手,或是补偿价格低等因素,都会引起农村矛盾和造成不稳定局面。

四、团树村因何而困

1、宏观政策支撑乏力。近年来,国家在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方面连续出台了许多政策措施,主要通过改革户籍制度和资源配置制度逐渐消解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对立,取得的成效是有目共睹的,尽管如此,城乡之间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解决。长期以来,由于二元经济结构形成的制度安排,以户籍制度为基础,国家按照户籍身份来分配教育、卫生、社保、就业等方面的资源和利益,使城乡“二元结构”从经济方面延伸到教育、文化、就业等社会生活领域,更进一步拉大了城乡差距。同时,没有出台针对贫困农村如何有效脱贫的政策措施,在这种情况下,农村一直以来处于发展中的弱势地位,贫困村则更是问题多多,积重难返。

2、地方引导支持力度不够。虽然按照中央要求,各地都接连制定出台了种种支农惠农政策措施,但对位置偏远的贫困农村来讲,仍显得收效甚微。在产业政策上,表现为力度不大,特色不显,没有切实可行的指导性意见,特别是对农村土地补偿、有效利用闲置土地等方面要求不明确,往往是管得严,统得死,直接限制了村里经济发展;在资金来源上,一方面是仅有的征地补偿费微不足道,贫困农村受到各种既定条件限制,往往争取不到相应的帮扶资金。另一方面贫困农村想发展,想贷款,难以突破重重门槛阻碍,缺少资金支持,无法发展壮大相关产业;在人力资源方面,缺少扶贫济困帮扶的长效机制,人才引不进或引进来留不住,智力支撑薄弱。

3、农民自身素质欠缺。一是文化水平低,决定了大多娄数农民只能从事技能要求较低的工作,收入水平也只能是低水平的。二是思想僵化,心理承受能力差。在结构调整上,思路狭窄,不敢主动出击,存在等靠要思想和过分依赖政府心理,瞻前顾后,怕担风险,不具备适应市场经济的应变能力。三是择业观念陈旧。部分农民不愿意离土离乡去务工,在村里种点地,找点事混日子;有的农民只愿到大企业、好企业、工作稳定的单位就业,怕苦怕脏怕累,又想工资待遇高,致使很难实现就业。

4、村级党组织力量薄弱。相对于邻近城市的农村,贫困村既无资源,也无企业,位置偏远,基础设施滞后,可以说什么都靠不住。作为村干部来讲,基本上处于上压下挤的工作环境中,地位比较尴尬,一方面政府布置的事情不好完;另一方面农民想办的事情他们又办不成,同时,安全稳定的压力又很大,有的干部迫于上级信访稳定的压力,硬不起来,怕惹麻烦,“摆平就是水平,没事就是本事”,回避矛盾,无所作为,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基层组织的战斗力。

五、对团树村的发展的几点建议

1、大力实施非农产业带动。当前情况来看,积极发展非农产业、以非农产业的发展带动农业的发展是解决贫困农村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长期性和根本性措施。

2、搞好劳动力转移。继续坚持就地转移和向外输出两条腿走路的做法,进一步加大农民工转移输出力度。积极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务工能力,让他们能走出农门,能干好工作,能挣得到钱。建立农民工培训档案,完善相关制度,推动农民合理有序向城市、城镇转移,到非农领域谋求发展。进一步拓宽外输渠道。积极筹划建设农民工信息服务中心,通过这一平台,为进出的农民工提供可靠的信息资源。在做好对外输出的同时,也要积极做好回流引进的工作,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利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为家乡做贡献,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提高劳动者素质。从战略高度认识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性,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加大农村教育投入,不仅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低收入家庭增加收入的长远基础。一是努力普及初中教育。必须把发展教育的重点放在普及初中教育上,努力提高适龄儿童入学率,解决部分少年儿童不上学和中途辍

学的问题,防止新一代文盲人口的产生。二是通过开设各种培训班,对一些上过小学、初中或高中的农民进行职业培训,传授给他们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争取几年内使每个低收入家庭都有一个掌握一至两门实用技术和经营特长的劳动力,这对贫困农村的经济发展既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又有长远的作用;三是大力发展农村中等专业学校、农民职业中学,培养一批中级层次的人才,以适应商品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

4、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二、三产业,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贫困农户由于收入的绝大部分用于生活消费,维持简单再生产都比较困难,要想扩大再生产依靠自身的力量是很难的。对于贫困户,各级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增加财政拨款。确保每年新增基本建设资金应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倾斜、每年新增教育、卫生、文化事业经费应向贫困农村倾斜,以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富裕农村与贫困农村之间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方面的差距。同时,要改变面面俱到的救济式的扶贫形式,“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

六、结束语

总之,故乡贫困根本的原因在于传统的农耕模式上基本没有改变,人们思想观念落后,不重视思想文化教育,或许是他们已经习惯陶渊明“田园式”的生活。可是有一天干旱降临,那就是2009年,三年连续干旱,团树村属于重灾区。干旱打破了他们沉睡的梦,也深深触痛了我的心,有的人开始外出打工,希望他们不是为打工而打工,几年后能回村带动村里人发展;有的人开始寻找新路子„„

最后由衷的感谢村干部及本村村民对我的调查的支持,感谢我的父母给予我时间去实践与调查,在举步维艰中攒钱给我上学,千次万次叮嘱定要好好学习,把大学读完。

第五篇:对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状况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小学教育取得的成就众所周知,有目共睹,但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农村小学教育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也逐步浮出水面,并且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在小学教育中主要包括德、智、体、美、劳五种教育,其中小学音乐、美术教育是整个音乐、美术教育的基础阶段,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小学必修课程之一。音乐、美术教育对于小学生智力的启迪,人格的塑造,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等都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然而,在农村小学,音乐、美术教育现状与现代化教育的要求相差甚远,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美术、音乐教育往往得不到重视。在为期一周的时间内,我主要对山东省聊城市莘县隶属乡镇小学的艺术教育现状进行了实地走访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小学的艺术教育现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说教育设施差,教育队伍整体素质偏低,教育观念落后等。

第一点是艺术教学条件差,缺少相关音乐教学设施。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农村经济获得很大进步,但是城乡差距依然明显存在,教育差距更是格外突出。我们在城市随处可见幼儿园小学之类的教育机构,孩子们在快乐的玩耍,有的在玩滑梯,有的在画画,有的在唱歌,就好像一个快乐的小天堂,在这个小天堂里孩子们的素质能够得到全面提升。但是回到农村看到的乡村小学的状况却令人很心酸,一般乡村小学首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扇破烂的大门,满是铁锈。进入大门之后看到的是满是杂草的面积狭小的校园,校园内基本没有任何供孩子们玩耍的娱乐设施。教室的现状更是令人堪忧,破烂的窗户有的没有玻璃,地面坎坷不平,桌椅板凳破旧摇晃,有的甚至没有电灯,阴雨天的时候只能点蜡烛,我们可以想象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学习心情肯定不会很愉悦。由这些学校硬件设施我们可以想象到音乐美术的教育有多惨淡,首先是没有专门的上课教室,一个乡村小学有教室上课已经不错了,哪里还有多余的空间上音乐课,有的就干脆在上课的教室上课,这样不仅空间受到限制,而且音乐课上发出的声音可能会影响整个小学的安宁。其次是缺少音乐教学方面的设施,在走访的这些乡村小学内音乐设施的到位情况基本是零,基本就是上靠老师口头教授,比如老师说我们这节课学《沂蒙山小调》,然后孩子们就只能跟着老师唱。就算是有的小学有那种古老的脚踏琴,但是全校可能就仅此一台,通常很少动用,动用的话就要从一个教室搬到另一个教室,这个过程就像是一个隆重的仪式。再次是缺少音乐教学所必需的多种教学设备和相应的音响、音像资料。孩子们根本不能欣赏到原版的优美音乐,严格限制了音乐的教学活动。因此完善学校的教育条件,置办相关的音乐设施是非常有必要的。(责任编辑:范文之家)

下载对乡镇农村贫困状况的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乡镇农村贫困状况的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状况调查报告(范文大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小学教育取得的成就众所周知,有目共睹,但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农村小学教育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也逐步浮出水面,并且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

    关于对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状况调查报告

    关于对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状况调查报告天场乡天场小学徐为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小学教育取得的成就众所周知,有目共睹,但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农村小学教育所存......

    乡镇农业状况调查报告(★)

    广陈镇位于平湖市的东北部,地处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沿——长三角开放区,地理条件优越,经济发达。1999年政府机构进行精简,新广陈镇由原来的广陈和前港合并成立,合并后面积54.9平方公......

    乡镇农业状况调查报告

    农业大镇 创特色农业广陈镇位于平湖市的东北部,地处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沿——长三角开放区,地理条件优越,经济发达。1999年政府机构进行精简,新广陈镇由原来的广陈和前港合并成立,......

    农村医疗状况调查报告

    农村医疗状况调查报告 三农问题为国家政治工作的重点问题,为了更好的了解现在农村的实际状况,更好的解决民生问题,本调查问卷就关乎民生的农村医疗状况进行调查,请您按照实际情......

    农村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

    1998年,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使河北省赤城县扬名全国。一位叫魏敏芝的小学代课教师找回失学孩子的故事,令千万人潸然泪下。十年弹指一挥间,赤城县贫困山村的孩子是否“一个都没......

    农村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

    农村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1998年,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使河北省赤城县扬名全国。一位叫魏敏芝的小学代课教师找回失学孩子的故事,令千万人潸然泪下。十年弹指一挥间,赤城县......

    农村经济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农村经济发展状况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三农问题一直是举国上下关注的焦点,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快,我认为对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做调查是很有必要的。农村经济的发展不仅仅关系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