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听李双江谈傅庚辰
听李双江谈傅庚辰
一个歌唱家对一个作曲家的点评
2003年4月6日是个星期日,为了一篇人物专访,我拨通了歌唱家李双江的电话,道了姓名便直言:请您就《红星照我去战斗》的演唱谈谈它的曲作者。没想到,李双江的话匣子一打开,临了也吓了他自己一跳──直到电话那头有人喊“请您再去听一听”为止,他只好刹住话题说:从来没有人问过我傅庚辰的事,我是想到哪儿说到哪儿。
李双江的“想到哪儿说到哪儿”很有意思,不仅充分表现了他歌唱之外的良好口才,而且他说的话对以歌唱为职业的人很有点启发意义,所以我“原话照录”以飨读者。
我和傅庚辰是老朋友了,有三十四、五年的友谊。作为作曲家他有很好的创作技巧,有很墩实的作曲功力。这对一个成熟的作曲家来讲不足为奇;但是他的经历、深厚的生活力度是许多作曲家不可比拟的。他经历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自卫反击战,是从炮火中滚出来的作曲家,因此他对部队的情感、对祖国的情感、对人民的情感、对战士的情感都有一份真诚在里面。伊雯
我唱过他的歌,旋律都不复杂,但是其中对祖国、对人民
命运的关照成为他歌曲中最生动的旋律。他还自己配器。他
抓大的题材也比较好,有时也很冒险呢!我记得粉碎“四人帮”
后他创作过一部歌剧《星光啊星光》是用自己的音乐抨击伤
害人民群众感情的恶势力,象他其他的歌曲一样用音乐的魅
力向错误和黑暗的东西做了很顽强的斗争。这点我很感动。
他观察生活,对大题材的表现驾驭的能力特别强,写歌
剧、交响乐、电影音乐都很神。他为影片《闪闪的红星》写
插曲《红星照我去战斗》时,当时电影里并没有这首歌,编剧、导演都没有这个构思,我记得当时看过的剧本中只交待了:小
冬子乘着竹排去经受战斗的洗礼。根据剧本提示傅庚辰提出
这儿一定要有一首男声独唱。征得导演同意后,他就自己动手
组织王汝俊等同志写歌词,创作了非常受群众 欢迎的“小小
竹排江中游”。
我体会,他和唱歌人的合作非常愉快,他总是启发歌者用
心去触摸他的旋律,他从不强硬而总是与你商量。1973年,我刚从新疆调来北京,名不见经传。傅庚辰把《红星照我去战斗》
拿来,我说这歌挺好,音域也合适,很能发挥我的声音;他说:我不是要声音而是要情感。于是他开始循循诱导我理解小英雄的情感。
有一天我妈妈来电报说从哈尔滨来看我,七几年大家还
都骑自行车呢,傅庚辰主动帮我从“八一”厂请了辆车和我一
起去接我妈妈。其实他就是想找点时间和我泡一泡。到了北
京站,广播里说哈尔滨开来的的列车晚点5个小时,傅庚辰一
听就乐了,他说:太好了,咱们哪儿也不去,在车里好好研究研
究歌。于是我们边说边唱一直唱到星星都出来了,唱了得有一
百遍。我体会傅庚辰的用心:我要调动自己全部的情感去表现
剧中人物和情节,把自己的情感尽最大可能住11岁的小英雄
身上靠,而不是表现自己。这也是歌手获得成功的必由之路。
傅庚辰不善于说教,而是对合作者多方面进行启发、诱导,使
歌唱者能够融会贯通,与他合作的这段时期对我启发很大。他
是个很刻苦的作曲家,他很敏感,很早他就勇敢地写“文革”,也不怕别人搞他。我还唱过他写的《枫》中的《枫叶飘》,与李谷一唱过他写的《梅花巾》中的插曲,那首歌让人流泪。
他很勤奋,他创作的旺年手中同时有两部电影交替着写,还自
己配器。那时他每天晚上作曲,第二天上午交谱子,我看到他的桌上满是铅笔屑和橡皮“泥”;我经常给他从食堂打了饭回
去吃,他吃得也很简单。他是个勤奋、高产、优质的作曲家。
他好学习,搞专业的人往往对此不太注意他却很尽心。对
自己要求也很严格,很少有浮躁的东西,在军旅音乐家中他是
少有的又红又专的人。几部电影音乐他捕捉得都很好,象《雷
锋》多么经典(李双江说着说着就唱起来了,话筒里响起了“雷
锋我们的战友„„”),他真的是百姓的、战士的作曲家。
以上就是电话中李双江侃侃而谈的内容,我几乎没有打
断过他。歌唱者与作曲者通过一部影片磨合,其中有些令人感悟的东西,这应该成为歌坛中的一段佳话吧。
第二篇:李双江梦鸽列传
李双江梦鸽列传(仿《史记》体例)
李双江,歌者也,少有才名。及长,与伶人歌喉相斗,愈露峥嵘。每发声,音色亮彻,四座屏息,听者如醉,痴者销魂,遂名声大噪,享誉教坊。
当今天朝,优伶备受追捧,艺佳者红极一时,灿如明星。有此气候,双江如鱼得水,家累千金。从师学艺之妙龄男女,趋之若鹜,门人弟子填其室,而尤以女弟子为甚。个中一女优,名梦鸽,楚楚可怜,脉脉含情,甚得双江垂爱。日久,梦鸽以身相许,与恩师做成夫妻。老牛遇嫩草,精神勃发,上苍垂怜,赐双江一子,名天一,老夫少妻甚宠之,有求必应,恐不如愿。
一日,天一与臭气相投之苏某分驰座驾“宝马”、“奥迪”飙车于市,因与彭氏夫妇之“别克”险些追尾,双方言语不和,天
一、苏某遂大打出手,奋击其头颅。天一年十五,苏某年十八,虽未及弱冠,但自幼营养丰足,且四体不勤,均膘肥体壮,颇有蛮力。彭氏被二恶少合力围殴,头破血流,几近夺命。天一拳脚交加,口出狂言:“我乃李双江、梦鸽之子,名天一,天下第一者也,谁敢报警,我惧警察乎!”恶少行凶,藐视国法,惹众怒,路人围之,不得脱,警察至,羁押在案。
消息不胫而走,舆论哗然,民众口诛笔伐,谴其子而斥其父。一夜之间,天一成过街之鼠,人人喊打;双江老脸丢尽,声名狼藉;梦鸽花容失色,披发杜门。昔日三口之家,享尽奢华,而今华屋无烟,凄凉之至矣。
双江强忍肺腑之痛,赴医院探望伤者。见无辜者惨遭暴害,创巨痛深,大愧而流涕,厚礼陈于彭氏病榻前,曰:“老朽不才,教子无方,逆子不肖,用强拳击弱者,乃父之过,我将何以视天地。”声气卑弱,毕恭毕敬,伤者听而垂泪,观者为之动容矣。
立传者赞曰:呜呼,成也其名,败也其名。昔者李双江,因其名而采得娇嫩之花为妻,成就一桩白雪压红梅之姻缘;今者李双江,因其名而受不肖之子牵累,身背骂名,为千夫所指。而另一行凶者苏某,已是成人,出手更重,罪责更大,却无人问津。何哉?因其父母乃无名之辈耳。以此观之,芸芸众生,生长于草莽之间,辗转于市井之中,无名利牵挂,幸矣。
第三篇:2012新作文素材:李双江之子打人事件及评论
2012新作文素材:李双江之子打人事件及评
论
【导读】
9月6日晚9点,北京海淀区西山华府小区南门外,李双江15岁的儿子李天一与18岁的苏楠驾驶宝马和奥迪行驶时,与前方驾驶别克的彭先生一家因言语不和发生冲突,将彭先生头部打伤,被缝11针。目前,李天一和苏楠因涉嫌寻衅滋事
罪,已被海淀公安分局依法刑事拘留。李双江已经含泪去看望了被打者并道歉并达成和解。可是这溺爱出来的“星二代”的霸道还是切切实实地损害了他父亲“人民的艺术家”的形象。尽管因为年龄的原因,刑责可免,但是这个孩子该如何抛
却“我爸是李双江”的“心理优势”呢?这一事件给社会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评论】
15岁少年何以敢“寻
衅滋事”
《新京报》社论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可以“为儿子骄傲”,却不能“让儿子骄傲”,令儿子因自己的地位、名誉,而享受不应属于他的特权,拥有不应拥有的“勇敢”。据《新京报》报道,歌唱家李双江之子涉
嫌无照驾驶、殴打他人,已被警方依法刑拘。案件本身并无太多悬念,水落石出,依法处理,也只是时间问题。但围绕这起涉嫌“寻衅滋事”案的轰动效应,却并未因此消退。
平心而论,这起纠纷本身平淡无奇,并非了
不得的恶性案件,造成的直接损失也微乎其微,但社会影响十分恶劣。不管是当事人的父母,还是社会公众,或许都在问:一个只有15岁,不具备完全法律责任能力的少年,为什么会有如此嚣张行径,背后的思维和处事模式又是如何形成的?
在公共场合与传媒上,李双江夫妇曾多次夸耀儿子的天赋、才能,并让其在许多公众场合登台亮相,他5岁就成了“年纪最小的申奥大使”,多次与父亲同台演出献歌,在中央民族乐团音乐厅开过“假日歌友会”,还曾
替父领取过“十大孝子”等荣誉奖项…… 不难看出,这其中相当一部分机会、荣耀,都并非这个孩子凭个人天赋、努力或专长所能获得、享受,而是沾了“李双江儿子”的光,而对于这种非分而得的机会、便宜、荣耀,不但施者、受者心安理
得,身为社会名流且为人师表的李双江夫妇似乎也坦然无忌。爱子之心,人皆有之,但可能正是这样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中,让孩子日积月累地产生了一种对父母光环的依赖、倚仗,甚至迷信,认为“李双江儿子”所享有的一切便利都
是正常的,只要祭起父亲这张“大旗”,便百无禁忌,无往而不利。一次次的父子同台,一次次的当众夸耀,更在无意间强化了儿子的这种特权意识。或许,作为父亲,李双江主观上不会希望将这种意识灌输给儿子,但在客观上,享有
特权便利本身,正是特权意识最好的温床。媒体曾经报道,李双江从小就看出儿子的开车爱好、天分,在儿子尚在幼年时就在院子空地手把手教练,并将开车比作“旋律”、“交响乐”。无照宝马曾经过改装,改装费不菲,这显然不是一个未
成年人所能负担。少年年仅15岁,依照法律,根本不具备申领正规驾驶执照的资格,李双江夫妇不会不知,也应该知道把机动车交给无驾驶证的人是违反交通法律的行为,但遗憾的是,他们却对儿子这首不该奏响的“交响乐”默认甚至鼓励,不
管主观动机是什么,客观上只能给尚未成年的儿子一个深刻印象,即法律可以突破,规则可以不遵守。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可以“为儿子骄傲”,却不能“让儿子骄傲”,令儿子因自己的地位、名誉,而享受
不应属于他的特权,拥有不应拥有的“勇敢”。这起事件之所以引发舆论哗然,更在于这绝非个案,社会上确实不同程度地存在滥用父辈资源,视公序良俗为无物的青年。事发后,李双江夫妇前往医院看望了被打 的夫妇,并为儿子道了歉,称“我没有教育好儿子”,宁愿受害者“用棍子把我打一顿”,“不会放纵自己孩子犯的错”。这种态度是可取的,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挽回影响。但为什么事情已然发生,才有这样的忏悔呢?而这忏悔,是不是值得全社会深思?
李双江之子打人事件所撕裂的社会共识
熊志
近日,在海淀区西山华府小区门口,一对业主夫妻在开车要减速拐入小区南门时,遭到
后面一辆无照宝马和一辆牌照为晋O00888的奥迪司机殴打,夫妻头部被打流血。事发后,经核实,宝马司机年龄15岁,无驾照,系著名歌唱家李双江之子李天一;奥迪司机系山西一公司老总之子。(新京报 9月8日)
生活的吊诡,在于它总会讲述些大致雷同的故事,当“豪车”、“打人”、“叫嚣”、“权富之子”这些词汇叠加到一起时,很不幸,那些不甘寂寞的二代们又倒腾出了大的动静。只不过,这次有了新的看点——打人事件换成了富二代和
星二代的“联袂主演”,而星二代,又正是那个顶着“男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等诸多衔头的李双江之子李天一。
一个富二代和一个星二代是如何实现跨领域合作而打起人来,报道没给出,可能也不重要。也许是见惯了富二
代的飞扬跋扈,所以人们将矛头死死对准了那个尚在15岁星二代。儿子把老子从娱乐版拉到了社会新闻版,这估计是李双江始料未及的,同样始料未及的还有我们这些公众,原来,那个在媒体面前稚气未脱的孩子放肆起
来还可以这么地蛮不讲理和无所顾忌。细节需要梳理,如果将其和“李刚门”来上番对比,相信李启铭定会完败,虽然他们都姓李,背后也都有一座姓李的靠山。比如说,李天一15岁就无证驾驶花28万改装的无照宝马,李启铭可以吗?比
如,李天一敢在座驾底放一把仿真枪,李启铭敢吗?比如,李天一边打人还敢边叫嚣“谁敢打110”,李启铭除了那句斗狠的“我爸是李刚”还有什么?比如,李天一4岁入选中国幼儿申奥形象大使,钢琴、书法等全国大奖一大堆,李启铭除了有个
当官的老爸,连张奖状都没有,好意思?比如,李天一打人就打人,而不拿老爸的名头来斗狠,哪像李启铭那般笨,捅了篓子还非把老爸给拖下水。再比如,李天一尚未成年,再怎么嚣张,最多也就拘留罚款,李启铭能有这般幸运?
所以说,李启铭身上的那点张扬,在这个15岁的后辈面前,实乃小巫见大巫,李天一的“出息”,恐怕是李启铭之辈所望尘莫及的。人比人,气死人,倘若李启铭得知,他定会由衷地喟叹“后生可畏”、“长江后浪推前浪”,云云。
当然,这只是讽刺,讽刺之余,却让人五味杂陈。李天一的“出息”,与其说是“出息”,毋宁说,这是社会底线和原则节节败退的一种投射。它撕开的现实是,打人日益随意化,打人者日益年轻化甚至“好人化”,而这又昭示着社会病灶的蔓
延。换言之,李天一完败李启铭同时,也完败了道德、规制、原则、法理。
李天一的嚣张,无非源于父亲的那点头衔以及自己的那点荣誉。而正常的社会应是,权力、金钱、荣誉等集中于社会少数成员之时,它不仅意味着一种优
势资源,还意味着公共责任与担当,权力越大,越是富庶,名气越响,肩上的担子越重,对资源的使用也就越谨小慎微。而当这种共识被撕裂之时,优势资源就异化扭曲为强者欺压弱者的工具。直接占有资源的一代也好,间接享有的二代也罢,问题的本质,无非是一个社会模糊了在占有优势资源之时的权利与责任之关系。
第四篇:李培根谈教育范文
全国人大代表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
谈教育
[人民网教育频道]:各位网友好,3月13日下午3点,全国人大代表、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和将做客人民网谈教育热点话题,敬请期待![14:01]
[主持人]:您好,这里是人民网两会特别报道。“躲猫猫”、“妈妈喊你吃饭”、“被就业”、“被坚强”,这些都是一些红极一时的网络热词,在2005年,这些热词出现在了一位校给大学毕业生的致辞中。致辞中还这样说到:尽管你们不喜欢“被”,但是根叔在这里还要给你们强加一个“被”,你们被华中大所记忆。没错,他就是全国人大代表、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院士,欢迎您李校长。[15:03]
[李培根]:您好。[15:03]
[主持人]:李校长,一提起“根叔”,大家都很熟悉,是该叫你根叔呢,还是该叫您李校
长呢?[15:04]
[李培根]:叫李培根更好。[15:04] [主持人]:更喜欢哪个名字?[15:04]
[李培根]:“根叔”它是一个在特定范围里的称呼,在华中科技大学,学生们叫我“根叔”,我觉得很亲切。毕竟这是学生们跟我距离比较近的一个表现。[15:05]
[主持人]:一下子缩短了校长原来高高在上的距离感。[15:05]
[主持人]:这次您作为人大代表,在两会期间您比较关注哪些教育话题呢?[15:05]
[李培根]:教育的话题里,我特别关心一件事情。我今年写了一个建议,建议的主题是让学生自由发展能够成为我们国家的教育理念,或者说能够包含于我们国家教育方针里。为什么说到这个话题呢?因为总书记最近谈到“中国梦”,“中国梦”的实现,教育在这里头是起到很关键作用,我相信很多人会承认这一点,会承认教育的作用。但是,现实中间,可能我们很多人会不一定记得这个,而会一下子想到发展,想到GDP。
[15:06]
[主持人]:GDP在我们观点中还是一个很重要的词汇。[15:06]
[李培根]:对,我们现在把发展这个话说得过硬,这也是我在人代会上发言谈到的建议。比如这次政府工作报告中间,我们还说到发展是解决我们国家所有问题的关键。我认为这个话其实是说得太硬了。至少应该讲,科学发展是解决我们国家所有问题的关键。如果这样纯粹地讲,人们很自然地会认为是经济的发展,是GDP。如果这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恐怕会带来一些误解。[15:07]
[李培根]:咱们国家在十八大之后,还在强调要继续改革开放,总书记也在报告中强调了。当然,另一方面,到底怎么改革开放,这也是一个很严肃的话题。我也注意到俞正声同志昨天在政协上说了一句话,原话我一下子记不清了,就是改革者不要有浮躁的心态。因为我们有一些人对改革的确有比较高的期待,巴不得一下子。可是改革不能一蹴而就,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改革的确要保证平稳过渡。我就想到一个话题,我是觉得改革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教育方面的改革。因为教育,一方面它是国家长远发展有非常重要作用的领域,比如我刚才讲到日本人战后,他们能够认识到国家的财富实际上是取决于人民受教育的程度。我们未来想崛起,想实现中国梦,如果咱们国家人民受教育的程度不在一个很高的层次上,是没法实现的。所以,现在我们着手教育,这也是中国崛起的需要,是实现中国梦的需要。[15:07]
[李培根]:我们谈到改革要循序渐进,另一方面的含义就是改革不能冒进。的确有时候速度太快了,转弯转得太急、太猛,都会有问题。教育的作用,它不是立马体现出来,假如我们教育方面的改革有一点风险的话,风险有足够时间去应付。因为它的效果、它的作用也是很多年后,不是马上能反映出来。所以,我们改革应该抓教育这个方面,或者
能不能把教育作为突破口之一。[15:08]
[李培根]:要谈到教育改革,教育改革最关键的是什么呢?我个人感觉,我们有一个结没有解开。2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我的文章,叫《解教育之结是时候了》。那篇文章里我谈到一点我的观点。就像刚才我讲,我们国家这些年没少提生态文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等,教育改革也一样,我们没少提教育改革,我们一直在提教育改革,而且实实在在地在施行,比如大学,大学也一直在进行教育改革。但是,这里头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一直在进行教育改革,但是我们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又似乎总是难以解决,不管是普通老百姓也好,还是我们教育圈子内部的人也好,我们大家还是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这就是因为,一个结没有解开。[15:10]
[李培根]:我们在正进行一些改革,但我们还是停留在技术和手段层面上,比如我们进行的教学改革,课程内容增加一点、删一点,学时缩减一点等等。这些改革有意义,但是
它没有解决我们的根本问题。[15:11]
[主持人]:治标不治本。[15:11]
[李培根]:对。大家一谈到教育的问题,自然就联想到“钱学森之问”,他很多年前看出我们目前教育体系很难培养杰出人才。在改革开放之后,经济从很穷的时候,一下子快速发展,那个时候杰出人才少一点,可能这还不是一个主要的矛盾。但是,我们国家想要真正崛起,发展到一定层面需要高端人才,想成为强国的时候,就显得更加突出了。
在未来,这个问题一定要解决。[15:12]
[主持人]:怎么解决?[15:12]
[李培根]:我是感觉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方针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这都是需要的。的确,它在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中间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未来进一步的发展,我觉得我们似乎还缺少了一点东西,这就是我们的教育理念,这是讲国家的教育理念。现在的问题,每个大学都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现在关键的问题,我认为它不是从学校层面上的。[15:13]
[主持人]:不是学校层面做的改革能够改变的现象。[15:14]
[李培根]:如果我们想真正地深化我们教育改革的话,我们需要在更高的层面上,就是在国家的层面上,在国家教育理念这个层面上,我们要有进行改革。[15:14]
[李培根]:什么样子的改革呢?我们现在培养的人,基本上在学校里头,有一种模式化的倾向,我们培养人才的方式,也有一种模式化的倾向,这就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大一统的内容。具体到学校来讲,我们教育有点像批量生产这种方式,我自觉不自觉地把学生当成是生产线上的产品,这是有问题的,这对创新人才培养是不利的。[15:14]
[主持人]:完全出来都是一个模子出来的。[15:15]
[李培根]:对。我们从实现中国梦这个角度,我们未来需要大批的创新型人才,也需要一批杰出人才。这样的人才的培养,我们如果在模式化教育理念里面,这是难以培养杰出
来的。这是从创新人才培养这方面讲的。[15:15]
[主持人]:现有的教育模式、环境已经不适合我们现在社会发展所要需求的人才,满足不
了。[15:15]
[李培根]:另外,我还注意到总书记,他在十八大之后讲了一句话,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句话很朴实,我们当然希望老百姓生活更好一点,收入高一点,住的房子好一点,我们希望有车等等。[15:16]希望
[李培根]:我在想一个话题,我们很穷的时候,我们想有房子住,吃得好,穿得好,这就是幸福生活了。当我们现在都基本上已经实现,当然,中国还有很多贫穷的地方,但是,尤其在城市里头,这个基本上是小康达到了。未来中国崛起,中国梦,那我们不只是这些,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包括什么,我想它还包括其他一些梦想。[15:16]
[李培根]:还是用马克思的话来讲,自由发展,人的自由发展也应该成为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一部分。我相信大家都会同意这一观点。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里就讲,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可见马克思多么重视个人的自由发展。他把个人的自由发展看成是一切自由发展的前提。也就是说,我们讲社会主义好,讲共产主义也好,共产主义更要强调个人的自由发展。所以,不光是从创新能力提高这一点讲,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上来讲,自由发展也是重要的。[15:18]
[李培根]:我刚才说两点,一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一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都是总书记非常关注的。但是这两点都归结到一点,就是人的自由发展。[15:18]
[李培根]:我就想,在我们国家层面的教育理念上,我们似乎对个人的自由发展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我的建议是什么呢应该让学生自由发展,把他和我们对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要求结合起来,使他成为我们教育方针的一部分。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是整个国家层面涉及教育的宗旨、教育的基本理念、教育的价值取向。[15:19]
[李培根]:我前面讲解教育之结是时候了,就是这个结要解开,要真正地从国家层面上,我们要有一个明确的宣誓,就是让学生自由发展。甚至应该把学生的自由发展放在最前面,只有学生自由发展了,他才能够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15:20]
[主持人]:的确是这样,校长这个理念非常的新,也让我们忽然眼前一亮,我也感觉出来您说的这种教育是大道无形的教育,您是从事高等教育领域研究的,在高等教育当中,我们如何来对待自由发展和应试教育之间的关系?我们究竟是学在大学还是玩在大学?把这个理念下放以后,我们该怎么去实施它?[15:21]
[李培根]:当然,我们讲自由发展,绝对不是说大家就去玩儿,它不是这个含义。自由发展的含义,简单的讲,我们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说得具体一点,我们现在在华中科技大学就推行什么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前年还是大前年,我们在开党代会的时候,就说过华中科技大学三大战略转变,其中之一就是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的转变。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它的核心是什么呢?就是让学生自由发展。我们的观点就是说,在教育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还是有导的作用。[15:23]
[主持人]:老师是引导学生发展。[15:23]
[李培根]:对。我们不是说自由发展就无拘无束了,那也就不是教育了。教育的主导作用,其实还是很重要的。但是,学生是主体,这一点,我们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我们现实情况是什么呢?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实际上不自觉地把学生当做生产线上的产品。既然是生产线上的产品,作为教师来讲,我教什么,你学什么。我们大家都是过来人。
[15:24]
[主持人]:完全没有自由而言。[15:24]
[李培根]:虽然教育中间肯定是有很多教师要教的内容,但我们怎样去引导学生在教育活动中间更能够自主地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这是很重要的。我们很多人不是太明白。其实我们想一想毛泽东说的话,毛泽东有过谈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论述,他的论述,如果我们从教育层面来讲,我们就是怎样引导学生从必然王国进入到自由王国,真正自由发展了,也就是进入了自由王国。所以,我觉得马克思矛盾论,有些东西其实是一致的内容。当然,在毛泽东那个时代,我们教育有过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论述,但是在现实教育中,我们远远没有做到这一点。[15:24]
[主持人]:什么原因导致我们离这样一种期待、这样的梦想、这样的自由式的发展还这么
远?[15:26]
[李培根]:我之所以说一个结没有解开,就是我们从国家的层面,对教育的理解,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停留在工具意义上面。就是我们理解教育,我们停留在工具意义上面。意思是说,我们把人培养成流水线上的工具。教育,首先应该是什么?它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成为人,使学生个人更好地发展。个人更好地发展了,他们也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这其实是可以结合起来的,是可以一致起来的内容。但是,我们如果忽略个人的自由发展,仅仅是停留在希望培养什么工具,这就很容易陷入到一种工具主义,就会容
易陷入模式化的教育。[15:27]
[主持人]:过度功利化反而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15:27]
[李培根]:对,成为一种模式化,当然就难以培养创新型人才和杰出人才,这就是我们教
育的一个很大的问题。[15:28]
[主持人]:也就出现了“钱学森之问”这样的问题存在。[15:28]
[李培根]:对。这个结不是我们的学校,某一所、两所学校能够解开的,需要我们从更高
层面去解决。[15:28]
[主持人]:刚才对您创新人才的培养、教育的一些理念,以及我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目标,您都给了我们一个专业的看法和认识。谈了这么多,我们又回到之前的话题,就是您在2010年的时候发表了一个致辞,让学生觉得耳目一新,忽然一下高高在上的校长就一下子走到他们身边了。当时我们觉得大学校长,是一个位高权重的,是非常严肃的这样一个形象。您怎么会有这样一个创新的想法,就不怕到时候大家觉得这个校长不是太严肃,是不是在这样学术氛围内会引发一些负面的讨论呢?有没有这样一些考虑?[15:29] [李培根]:我先跟你说一个笑话,我读硕士的同班同学,他目前也是华中科技大学的教授,有一次他严肃地跟我讲,他说培根你怎么让人叫你“根叔”呢,太庸俗了,身为一个大学校长,你像黑社会这样。我说我完全没有这样的理解,我倒是觉得这是学生跟我距离比较近的表现,学生叫我“根叔”,很亲切。我没有那样感觉很庸俗,甚至像一个黑社会。我当时是这样回答他的,他的意思是不准以后让别人叫根叔,现在也无法考证谁先第一个这样叫起来的。所以,总的还是反映了学生跟校长之间的一个距离吧。[15:29] [主持人]:其实我觉得当时也很大胆,在毕业致辞的演讲当中,蕴含了这么多学生这么热衷的网络热词,他们口中的新词,怎样想到把这些词用进去?[15:30]
[李培根]:说实在话,其实我不大善于使用网络的新词。我印象中间,在那之前也好,在那之后也好,我都没有用过网络词汇,平常也很少用网络词汇。但是那一年,说起那个话题,那年恰好有流行“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等等,我引用几个词,是希望学生从这些词的背后,我们去认识什么东西。比如我希望大家,你们认识公平和正义,你不是从热闹中间觉得好笑,仅仅是这样,这个层面就低了。[15:31]
[李培根]:我们学生要从热词背后认识什么社会问题,这是我希望学生理解的。它的本意,不是说我们要用这种网络的词汇去取悦学生,用网络词汇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至少我本意上面不是这样的。至少我之前的讲话都没有刻意用网络词汇。[15:31]
[主持人]:和学生这么贴近的一种关系,改变了学生原来觉得我们的大学校长总是离我们很远,我们都是敬而远之的,竟然现在这么亲切地自发地称您为“根叔”,对您的教育
工作有没有很大的改变?[15:33]
[李培根]:这么些年来,我们学校有一个好的变化,就是什么呢?学生对于学校事务的质疑,对于校长的质疑,比较随意了,放得开了。别看我跟学生有比较近、比较亲切的这一面。但另一方面,我在学校里头说过,我说我是华中科技大学历史上受到批评最多的校长。学生可以随意的批评我。[15:33]
[主持人]:大家开始站在基本上是很平等的层面上开始相互对话。[15:34] [李培根]:学生对学校事务有什么不满意的,他们批评我的讽刺我的,这些东西也多起来。我认为这是一个好的现象。所以,我在学校里头,提倡质疑精神,我有一年开学典礼的讲话,就是以质疑的话题跟学生说的内容。其实这是让学生自由发展的一方面。[15:34] [李培根]:我们强调大家听话,我不大强调这个东西。咱们国家有些学校,非常好的学校,提倡听话[15:35]
[主持人]:一定要顺从,保持大的环境。[15:36]
[李培根]:我觉得质疑精神是非常好的。创新精神、创造精神,都需要质疑。质疑,使社会进步,也使自己进步。不管怎么讲,华中科技大学这些年,我们的学生至少对学校事
务的质疑,这还是有一些明显的变化。[15:36]
[主持人]:自您之后,各个大学的校长开始使尽浑身解数,花样翻新,层出不穷,您是如
何看待近些年来上演的流行致辞?[15:37]
[李培根]:我个人的观点,什么样的讲话不能够去招搬任何一个流行模式,任何的流行,实际上是没有意义的。我不主张讲话要有一个什么模式,关键的是要用心。就像一个家长,他用心去跟他的孩子说话,我相信一个家长和自己的孩子说话,一定是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他是发自内心的想跟孩子说话。我们的学生,他毕业了,他要走了,这时候我想,我内心里想跟我们孩子里说什么呢?你要用心跟学生说话,这就行了,至于什么
形式,那不重要。个人有个人的形式。[15:40]
[主持人]:只是外在一种表现方式而已,还是话由心生最关键。也许这一点,学生觉得您就像自己的父母一样在跟他们去交流和谈话。[15:40]
[李培根]:也有过人批评我的意思是说,我的毕业典礼讲话,就是要学生注意什么,你还有很多东西没有提到,这个没有提到,那个没有提到。[15:40]
[主持人]:上纲上线的东西。[15:41]
[李培根]:我也觉得有很多校长讲话比我更有思想、更有文化,这个我都承认。但是至少一点,我是用心在跟学生讲话。至于别人的的思想有多高,那也是和我的局限性连在一
起的。[15:41] [主持人]:我们刚才谈了很多教育理念的问题。现在还有一些比较细节的问题。现在研究生越来越多了,还有一些学生逃离科研现象频频出现,对于研究生培养质量如何提高,我们华中科技大学有哪些方法?[15:42]
[李培根]:研究生,尤其对于一些研究型大学,研究生们,当然是太重要了。我们国家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的确我们可能对数量的发展追求得多一些。前面我们党代会的时候,我们讲三大战略转变,就鲜明地提出来了,其中有一个转变,刚才说了一个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转变。还有一个重要的转变,就是规模发展向提高质量的转变。研究生教育也一样,我们现在更重视质量。
[15:42]
[李培根]:其实前几年开始,我们就有一个很小的举措。我们也从来没有在媒体上去宣传。我们取消了对硕士发表论文的要求,以前是硬性要求,以前我们规定硕士毕业生一定要在什么什么杂志上面发表多少篇论文。我们对硕士生的要求后来取消掉了,我们觉得尽管他会对学校论文的总数会有一定的影响,但是我想那个不重要,我们还是强调质量。别人就会讲,你取消了以后,质量就提高了吗?至少没有影响到我们的质量。我们取消了对硕士生在杂志上发表论文的要求,这不影响我们学校在论文方面的质量。好的学生,研究做得好,不会因为我们不要求而他不发表文章,好的东西,他一定还是要让它在好的杂志上发表,这不影响。另一方面,我们避免了什么呢?避免了那种为发表论文而发
表论文。[15:42]
[主持人]:为了完成这一项任务而刻意去做的工作,失去了它的本意。[15:42]
[李培根]:对,过分的要求,可能的确会导致有些垃圾论文的出现。当然,研究生质量的提高关键的问题在什么?还是在于研究水平的提高。学校的研究水平的提高,这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强调在学生研究工作中,我们也强调质量,包括在大校里头有纵向和横向课题之分,纵向课题,比如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下来的课题。横向课题,就是从企业里头的课题,以前通常有人认为,好象纵向课题质量会更高一些,其实也不见得。我们在引导我们的教师拿横向项目,就是从企业拿项目的时候,我们就希望他们拿高质量的项目,不要去为经费而经费,即使是企业的课题,假如我们做的是稍微前瞻一点,对企业来讲,可能是五年以后所要涉及的事情,它的质量肯定也会比较高。有一些课题,完全是像跟别人打工一样的,就是做一点工程师的事情,现在马上就可以用的。这样的事情,相对来讲,它质量可能会差一点。我们更重视引导教授们,我们要去拿一
些横向项目中间,它也有高质量的课题。[15:43]
[李培根]:所以,你在学校的研究项目水平提升了,自然研究生的水平也就跟着提升了。
[15:43]
[主持人]:非常感谢李校长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谢谢您。[15:44]
[李培根]:谢谢。[15:45]
[主持人]:在短短几十分钟与李校长对话中,我们感受到他独特的具有前瞻性的教育理念,也正如他所说,经济的发展可以决定我们的今天,科技的发展可以决定我们的明天,而只有教育的发展才可以决定我们的后天。中国梦的崛起,还要看教育的改革。好了,今天节目就是这样的,感谢您的收看,再见。[15:45]
第五篇:听谈责任有感心得体会
立责 履责 问责
以责任之心提高执行力
巡回授课有感
巡回授课,使我经历了一次真真切切精神洗礼,使我深受启发,受益匪浅,尤其是讲的“谈责任”,使我感受最深,对我如何增强使命责任感、提高工作执行力、立足现有岗位干好本职工作等都深受启发。
我认为:责任心来自有心、用心、尽心,靠的是定责、履责、问责。定责是基础。责任不明,昏昏沉沉。工厂广大干部职工,无论在什么岗位,都要明确具体的责任。在责任分解上,要做到主体明确、责任明确、要求明确,既要有责任目标的标准,又要有完成责任目标的保障措施;既要明确具体责任人,也要明确责任界限。在责任落实上,要把责任细化、量化,解决好职责不清和职能交叉、重叠的问题,实现由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化,让各项工作看得见、摸得着。防止出现“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的“空中楼阁”现象,避免“齐抓共管都不管、人人有责都无责”现象。定责是途径,履责是目的。工作能不能落实,执行力强不强,主要取决于履责情况。如果干部职工缺乏责任心和使命感,工作不在状态,满足于“混日子、守摊子”,甚至有人认为,只要不违纪违法,谁也奈何我不得。这些情形,将是制约我厂软环境建设的“瓶颈”。履责,就是忠诚自己所负的使命,以强烈的责任感,把工作挂在心上、抓在手上,克服方方面面的阻力和困难,不折不扣地完成本职工作。履责不力,就要问责。问责是改变我厂工作作风的“铁手腕”。不问责,责任就被虚化;有错问责、无为问责,就会“为者负其责”。
以责任之心提高执行力,我们确实需要在问责上来实的、动真的。问责,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做到每一项工作都有安排、有检查、有考核;要敢于碰硬,敢于打破人情关,对工作落实不力、未按标准做到位的,一定要严肃处理。事前问责是提醒,事中问责是督促,事后问责是奖惩。只有把定责、履责和问责结合起来,才能在全厂确立一种良性的责任导向,提升我厂工作执行力,使广大干部员工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想作为、会作为、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