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理整顿现有各类开发区的具体标准和政策界限的通知

时间:2019-05-12 18:54: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清理整顿现有各类开发区的具体标准和政策界限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清理整顿现有各类开发区的具体标准和政策界限的通知》。

第一篇:关于清理整顿现有各类开发区的具体标准和政策界限的通知

关于清理整顿现有各类开发区的具体标准和

政策界限的通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商务部文件

发改外资[2003]234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经报请国务院同意,现将《清理整顿现有各类开发区的具体标准和政策界限》印发给你们。”请各地严格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清理整顿各类开发区加强建设用地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3]70号)、《国务院关于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的紧急通知》(国发明电[2003]7号)的精神和《清理整顿现有各类开发区的具体标准和政策界限》的要求;切实做好现有各级各类开发区的清理整顿工作。国土资源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对开发区清理整顿工作进行核查和验收。

附件:《清理整顿现有各类开发区的具体标准和政策界限》

二○○三年十二月三十日

清理整顿现有各类开发区的具体标准和政策界限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清理整顿各类开发区加强建设用地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3]70号)和《国务院关于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治理整领土地市场秩序的紧急通知》(国发明电

[2003]7号)的要求,提出如下清理整顿开发区的具体标准和政策界限:

一、清理整顿的原则和目标

按照国办发[2003]70号文件确定的清理整顿开发区范围,依据开发区由.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以下称“省级政府”)两级审批的规定,以及国家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对各类开发区进行整改,坚决纠正违规擅自设立开发区、盲目扩大开发区规模的现象,切实解决开发区过多过滥、违规用地等突出问题,促进开发区规范、协调发展。

二、清理整顿的具体标准和政策界限

(一)国家级开发区和国务院所属部门批准设立的开发区国家级开发区是指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各类开发区。对现有国家级开发区未经国务院批准擅自扩建的部分,凡不符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要一律予以核减,依法收回所占用的土地;符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总

体规划,且原批准规划面积已充分利用,确有扩建需要的,要按照规定上报国务院审批,未获批准的,一律予以核减。

对国务院所属部门未经国务院同意擅自批准设立的各类开发区,一律摘牌,由相应省级政府按省级以下开发区的整改要求,统一组织进行整改。

(二)省级开发区和省级政府所属部门批准设立的开发区省级开发区是指经省级政府批准设立的各类开发区。对现有省级开发区,凡布局不合理、功能重复、占用土地过多的,要进行整合,该缩小范围的要缩小范围;长期得不到开发、项目资金不落实的,要坚决予以撤消,依法收回所占用的土地。

对省级开发区未经省级政府批准擅自进行扩建的部分,凡不符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要一律予以核减,依法收回所占用的土地;符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且原批准规划面积已充分利用,确有扩建需要的,要按照规定程序上报省级政府审批,未获批准的,一律予以核减。

对省级政府所属部门未经省级政府同意擅自批准设立的各类“开发区,一律摘牌,由省级政府按省级以下开发区的整改要求,统一组织进行整改。

(三)省级以下开发区

省级以下开发区是指违反国务院规定的两级审批制度,由省级以下各级政府擅自批准设立的各类开发区。省级以下开发区由省级政府按照“撤销、核减、整合”的要求统一进行整改。

对县级及以下政府批准设立的各类开发区,一律撤消。开发区现有项目用地纳入城镇规划统一管理;不能纳入城镇规划的:要坚决收回所占用的土地。

对地级政府以及国务院和省级政府所属部门批准设立的各类开发区,凡不符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不能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以及虽然符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但布局不合理、开发程度低、项目资金不落实的,一律予以撤消,坚决依法收回所占用的土地。

对地级政府以及国务院和省级政府所属部门批准设立的其余开发区,要按照减少数量、缩小规模、合并功能、调整布局的要求,提出整合方案。对整合后确需保留的开发区,待省级政府将清理整顿情况报国务院后,再按规定程序逐一审批,并报国务院备案。

(四)瞒报、漏报的开发区

对瞒报、漏报等未纳入清理整领工作范围的开发区,一律撤消,坚决依法收回所占用的土地。

(五)突击审批和突击设立的开发区

对在今年7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暂停审批各类开发区的紧急通知》(国办发明电[2003]30号)下发后,地方和部门突击审批和突击设立的各类开发区,一律予以撤消,并追究有关领导人和责任人的责任。

对撤消的开发区,要取消其名称,撤消其管理机构,收回各项管理权限。对依法收回的土地,能够复垦的,由当地政府组织复垦后无偿交还农民耕种;能够恢复其它农业用途的要予以恢复;严禁撂荒闲置。

第二篇:国土资源部关于清理整顿现有各类开发区的具体标准和政策界限

国土资源部关于清理整顿现有各类开发区的具体标准和政策界限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土资源部

建设部

商务部

特急发改外资[2003]2343号

关于清理整顿现有各类开发区的具体标准和政策界限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经报请国务院同意,现将《清理整顿现有各类开发区的具体标准和政策界限》印发给你们。请各地严格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清理整顿各类开发区加强建设用地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3]70号)和《国务院关于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的紧急通知》(国发明电[2003]7号)的精神和《清理整顿现有各类开发区的具体标准和政策界限》的要求,切实做好现有各级各类开发区的清理整顿工作。国土资源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对开发区清理整顿工作进行核查和验收。

附件:清理整顿现有各类开发区的具体标准和政策界限

二ОО三年十二月三十日

清理整顿现有各类开发区的具体标准和政策界限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清理整顿各类开发区加强建设用地管理的通知》(国办发

[2003]70号)和《国务院关于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的紧急通知》(国发明电[2003]7号)的要求,提出如下清理整顿开发区的具体标准和政策界限:

一、清理整顿的原则和目标

按照国办发[2003]70号文件确定的清理整顿开发区范围,依据开发区由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以下称“省级政府”)两级审批的规定,以及国家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对各类开发区进行整改,坚决纠正违规擅自设立开发区、盲目扩大开发区规模的现象,切实解决开发区过多过滥、违规用地等突出问题,促进开发区规范、协调发展。

二、清理整顿的具体标准和政策界限

(一)国家级开发区和国务院所属部门批准设立的开发区

国家级开发区是指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各类开发区。对现有国家级开发区未经国务院批准擅自扩建的部分,凡不符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要一律予以核减,依法收回所占用的土地;符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且原批准规划面积已充分利用,确有扩建需要的,要按照规定上报国务院审批,未获批准的,一律予以核减。

对国务院所属部门未经国务院同意擅自批准设立的各类开发区,一律摘牌,由相应省级政府按省级以下开发区的整改要求,统一组织进行整改。

(二)省级开发区和省级政府所属部门批准设立的开发区

省级开发区是指经省级政府批准设立的各类开发区。对现有省级开发区,凡布局不合理、功能重复、占用土地过多的,要进行整合,该缩小范围的要缩小范围;长期得不到开发、项目资金不落实的,要坚决予以撤消,依法收回所占用的土地。

对省级开发区未经省级政府批准擅自进行扩建的部分,凡不符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要一律予以核减,依法收回所占用的土

地;符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且原批准规划面积已充分利用,确有扩建需要的,要按照规定程序上报省级政府审批,未获批准的,一律予以核减。

对省级政府所属部门未经省级政府同意擅自批准设立的各类开发区,一律摘牌,由省级政府按省级以下开发区的整改要求,统一组织进行整改。

(三)省级以下开发区

省级以下开发区是指违反国务院规定的两级审批制度,由省级以下各级政府擅自批准设立的各类开发区。省级以下开发区由省级政府按照“撤消、核减、整合”的要求统一进行整改。

对县级及以下政府批准设立的各类开发区,一律撤消。开发区现有项目用地纳入城镇规划统一管理;不能纳入城镇规划的,要坚决收回所占用的土地。

对地级政府以及国务院和省级政府所属部门批准设立的各类开发区,凡不符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不能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以及虽然符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但布局不合理、开发程度低、项目资金不落实的,一律予以撤消,坚决依法收回所占用的土地。

对地级政府以及国务院和省级政府所属部门批准设立的其余开发区,要按照减少数量、缩小规模、合并功能、调整布局的要求,提出整合方案。对整合后确需保留的开发区,待省级政府将清理整顿情况报国务院后,再按规定程序逐一审批,并报国务院备案。

(四)瞒报、漏报的开发区

对瞒报、漏报等未纳入清理整顿工作范围的开发区,一律撤消,坚决依法收回所占用的土地。

(五)突击审批和突击设立的开发区

对在今年7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暂停审批各类开发区的紧急通知》(国办发明电

[2003]30号)下发后,地方和部门突击审批和突击设立的各类开发区,一律予以撤消,并追究有关领导人和责任人的责任。

对撤消的开发区,要取消其名称,撤消其管理机构,收回各项管理权限。对依法收回的土地,能够复垦的,由当地政府组织复垦后无偿交还农民耕种;能够恢复其它农业用途的要予以恢复;严禁撂荒闲置。

第三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商务部关于清理整顿现有各类开发区的具体标准和政策界限的通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资源部 建设部 商务部

关于清理整顿现有各类开发区的具体标准和政策界限的通知

发改外资〔2003〕2343号

(2003年12月30日颁布实施)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经报请国务院同意,现将《清理整顿现有各类开发区的具体标准和政策界限》印发给你们。请各地严格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清理整顿各类开发区加强建设用地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3]70号)和《国务院关于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的紧急通知》(国发明电[2003]7号)的精神和《清理整顿现有各类开发区的具体标准和政策界限》的要求,切实做好现有各级各类开发区的清理整顿工作。国土资源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对开发区清理整顿工作进行核查和验收。

二00三年十二月三十日

清理整顿现有各类开发区的具体标准和政策界限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清理整顿各类开发区加强建设用地管理的通知》(国办发

[2003]70号)和《国务院关于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的紧急通知》(国发明电[2003]7号)的要求,提出如下清理整顿开发区的具体标准和政策界限:

一、清理整顿的原则和目标

按照国办发[2003]70号文件确定的清理整顿开发区范围,依据开发区由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以下称“省级政府”)两级审批的规定,以及国家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对各类开发区进行整改,坚决纠正违规擅自设立开发区、盲目扩大开发区规模的现象,切实解决开发区过多过滥、违规用地等突出问题,促进开发区规范、协调发展。

二、清理整顿的具体标准和政策界限

(一)国家级开发区和国务院所属部门批准设立的开发区

国家级开发区是指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各类开发区。对现有国家级开发区未经国务院批准擅自扩建的部分,凡不符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要一律予以核减,依法收回所占用的土地;符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且原批准规划面积已充分利用,确有扩建需要的,要按照规定上报国务院审批,未获批准的,一律予以核减。

对国务院所属部门未经国务院同意擅自批准设立的各类开发区,一律摘牌,由相应省级政府按省级以下开发区的整改要求,统一组织进行整改。

(二)省级开发区和省级政府所属部门批准设立的开发区

省级开发区是指经省级政府批准设立的各类开发区。对现有省级开发区,凡布局不合理、功能重复、占用土地过多的,要进行整合,该缩小范围的要缩小范围;长期得不到开发、项目资金不落实的,要坚决予以撤消,依法收回所占用的土地。

对省级开发区未经省级政府批准擅自进行扩建的部分,凡不符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土 1

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要一律予以核减,依法收回所占用的土地;符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且原批准规划面积已充分利用,确有扩建需要的,要按照规定程序上报省级政府审批,未获批准的,一律予以核减。

对省级政府所属部门未经省级政府同意擅自批准设立的各类开发区,一律摘牌,由省级政府按省级以下开发区的整改要求,统一组织进行整改。

(三)省级以下开发区

省级以下开发区是指违反国务院规定的两级审批制度,由省级以下各级政府擅自批准设立的各类开发区。省级以下开发区由省级政府按照“撤消、核减、整合”的要求统一进行整改。

对县级及以下政府批准设立的各类开发区,一律撤消。开发区现有项目用地纳入城镇规划统一管理;不能纳入城镇规划的,要坚决收回所占用的土地。

对地级政府以及国务院和省级政府所属部门批准设立的各类开发区,凡不符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不能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以及虽然符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但布局不合理、开发程度低、项目资金不落实的,一律予以撤消,坚决依法收回所占用的土地。

对地级政府以及国务院和省级政府所属部门批准设立的其余开发区,要按照减少数量、缩小规模、合并功能、调整布局的要求,提出整合方案。对整合后确需保留的开发区,待省级政府将清理整顿情况报国务院后,再按规定程序逐一审批,并报国务院备案。

(四)瞒报、漏报的开发区

对瞒报、漏报等未纳入清理整顿工作范围的开发区,一律撤消,坚决依法收回所占用的土地。

(五)突击审批和突击设立的开发区

对在今年7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暂停审批各类开发区的紧急通知》(国办发明电

[2003]30号)下发后,地方和部门突击审批和突击设立的各类开发区,一律予以撤消,并追究有关领导人和责任人的责任。

对撤消的开发区,要取消其名称,撤消其管理机构,收回各项管理权限。对依法收回的土地,能够复垦的,由当地政府组织复垦后无偿交还农民耕种;能够恢复其它农业用途的要予以恢复;严禁撂荒闲置。

第四篇:辽宁省开发区清理整顿工作总结200612

辽宁省开发区清理整顿工作总结

2006/12/1

1------

自2003年国务院做出清理整顿各类开发区和加强建设用地管理的决定后,辽宁省坚决贯彻落实,按照《清理整顿开发区的审核原则和标准》,积极配合国家有关部委开展开发区清理整顿工作。自2005年3月开始,根据省政府领导批示,辽宁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国土资源厅、省建设厅等省直有关部门,在前一阶段国土资源部门、建设部门进行的开发区土地、建设规划审核基础上,对全省省级和省级以下开发区进行了设立审核工作。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大力支持、认真指导下,在省政府正确领导下,此项工作目前已经顺利结束。

一、开发区设立审核结果和成效

设立审核前,辽宁共有各级各类开发区83个,其中国家级开发区14个(非工业类3个);省级开发区58个(非工业类32个);省级以下开发区11个,这些开发区共征地324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类征地251平方公里,占77.2%。通过设立审核,全省共保留开发区56个,数量减少了32.5%,其中国家级开发区14个,省级开发区42个(其中原省级开发区保留29个,市级开发区经审核并经省政府批准保留13个),都已经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并正式公告。

设立审核后,全省开发区数量虽然有所减少,但质量进一步提高,特色更加鲜明,进入了有序管理、科学发展的新阶段:

(一)质量提高,布局特色,增长潜力明显

一是保留的开发区是全省开发区的精华。通过审核的56个开发区规划面积519.56平方公里,占审核前76.29%;国家审核面积315.2平方公里,占审核前52%;征地222.4平方公里,占审核前68.65%;开发面积291平方公里,占审核前76.37%。截至2004年,56个开发区累计共吸引投资3070.6亿元,占审核前96.28%;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44.39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2004年)实现1442亿元,占审核前90%;财政收入(2004年)实现84.9亿元,占审核前96.8%;解决就业114.62万人,占审核前92.82%。

二是保留的开发区符合“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发展方向。56个开发区共开发土地291.13平方公里,占国家审核面积的92.35%,没有土地闲置现象。每公顷土地实现投资1054.7万元、利用外资49.6万美元、创造国内生产总值(2004年)495.3万元、实现财政收入(2004年)29.2万元、解决就业39人,单位土地经济效益显著。保留的开发区全部为工业开发区,产业定位明确,包括装备制造、高新技术、化工化纤、农产品精深加工、生物制药等,与全省产业结构调整、未来经济发展方向以及地方实际结合紧密。

三是保留的开发区是我省实现振兴目标的新增长点。56个开发区国内生产总值(2004年)占全省20.98%,财政收入(2004年)占全省16%;累计实际利用外资占全省42.34 %,说明保留的开发区具有巨大的经济活力和发展潜力,将对我省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起到辐射和带动作用。

(二)规范标准,界定内涵

设立审核前,全省纳入审核范围的开发区分为国家、省、市三级,包括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农业园区、风景名胜区等类型。在国家指导下,经过审核,全省保留的开发区规范为两个级别——国家级、省级,其中国家级开发区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出口加工区等类型;省级开发区则规范为经济技术类、高新技术产业类和特色工业园区三种类型。

同时,全省保留的开发区均为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产业特色鲜明、综合配套能力强的现代制造业聚集区。这实质上是通

过审核,界定了开发区的内涵,进一步明确了开发区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促进了开发区区域化、专业化分工,促进了企业集群、产业集聚和土地集约使用,为全省开发区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意义重大。

(三)认真甄别,有保有减

辽宁的开发区数量少、起步晚、占地规模小,不仅与南方省市和沿海各省市无法相比,与辽宁在全国经济中的地位也极不相称。尽管如此,辽宁仍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的有关精神,严格开工作,顶住压力,坚决核减了29个不符合国家规定的“三原则、六标准”的开发区。但一些情况特殊的开发区虽然不符合国家要求的保留条件,但对辽宁意义重大,我们也结合实际要求保留。比如,我们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为解决就业,发展接续产业,辽宁省人民政府在资源枯竭型城市和矿区建立了9个不同类型的经济开发区,为发展当地经济,安排下岗职工再就业、稳定社会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此类开发区应予保留,国家发展改革委高度重视并专门上报国务院,最终同意保留这些开发区。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

开发区设立审核工作关系辽宁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涉及范围广、情况复杂、难度较大,任务艰巨。此前,省发展改革系统不了解情况。为较好完成任务,做到国家满意,省委、省政府满意,各市满意,我委重点作了以下工作:

(一)向省政府作专门汇报,对开发区设立审核工作做出具体部署

郑州会议结束后,我委立即向省政府领导作了汇报,引起高度重视。7月29日,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各类开发区设立审核工作会议,全省14个市的市政府秘书长、发展改革委主任及市发展改革委负责开发区设立审核工作的同志参加了会议。会上传达了全国各类开发区审核工作会议精神,部署了全省开发区设立审核工作任务。会后,我委又对各市发展改革委作了具体详细的任务布置。

(二)建议省政府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具体工作

开发区设立审核工作涉及范围广、情况复杂,需要省直各有关部门的合作。在我委积极建议下,省政府决定成立辽宁省开发区审核工作协调小组。省政府一位副秘书长任协调小组组长,省发展改革委周喜鼎副主任、省经贸厅刘文副厅长任副组长,省国土资源厅周运波副厅长、省建设厅范越林副厅长为成员。在省发展改革委下设辽宁省开发区审核工作办公室,作为协调小组的日常工作机构。这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

(三)明确开发区设立审核工作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标准

开发区设立审核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重要而紧迫的工作,是开发区清理整顿的最后一道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姜伟新提出开发区设立审核工作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工作,要从严审核。在工作中我们明确了既要坚决贯彻执行国家提出的开发区设立审核的原则和标准,又要立足辽宁省经济的发展实际,围绕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这一主题去谋划发展,在开发区设立审核中求发展,通过设立审核,规范开发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吸引内外资的环境,更好的地发挥开发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四)国家发展改革委大力支持,多次到辽宁指导工作

辽宁开发区设立审核能够取得一定成绩离不开国家发展改革委的理解和支持。2005年3月末,全国开发区设立审核工作刚刚开始,国家发展改革委领导就来到辽宁指导有关工作,听取了我委领导关于开发区工作的汇报,考察了有关开发区并作出重要指示。在随后一年的工作中,外资司同志又多次抽出时间到辽宁进行现场考察指导,帮助辽宁解决了很多重大疑难问题,比如资源枯竭型城市开发区保留、葫芦岛市两个不合理合并的开发区拆分等。

(五)委领导高度重视,积极帮助协调解决各种问题

我委领导将开发区设立审核工作列为全委10件大事之一,抽调精兵强将,明确指示要全力以赴做好工作。委党组多次听取工作汇报,了解工作进展和存在问题,想办法帮助解决。

对国家,我委领导寻找各种机会向国家发展改革委领导汇报辽宁的实际情况,求得理解和支持;对省政府,我委领导及时将开发区的工作进展情况及遇到的重大困难向省政府领导汇报,请领导协调和支持;对省直部门,我委主要领导则多次带队拜访,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对具体工作人员,我委领导则关心指导,出谋划策,决断解决遇到的困难。

(六)与各市政府、省直部门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开发区设立审核工作是在国土资源厅和省建设厅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清理整顿的基础上进行的,为保证设立审核工作的连续性,我委同省国土资源厅,省建设厅进行了有效的工作衔接,做到摸清前段清理整顿的情况,把清理整顿的材料全部接收过来,有效借鉴省国土资源厅和建设厅前段的工作成果,顺利实现了工作的接续。各市均成立了由政府领导挂帅、发展改革部门牵头的审核机构,按照“原则和标准”,进行开发区设立初审工作,自行撤销了16家,占撤销总数的55%,为工作顺利进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审核过程中,我们按照公开、公正的原则对申请保留的开发区在省级报刊上予以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对有群众来信举报的开发区,我们均实地调查,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并责成所在地政府职能部门出具核查结果的书面材料。遇到重大疑难问题,我委均与各市政府、省直有关厅局面对面交换意见,并及时上报省政府,按照领导批示精神做好工作。正是省政府领导的正确领导,各市政府、省直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使我们工作的顺利完成有了保证。

(七)深入实际,认真调研,掌握第一手情况

为及时完成任务,我委派出三个检查小组,分别到各开发区现场考察调研,真正做到了不留一个盲点。通过实地调研,我们掌握了全省71个省级及省级以下开发区的实际情况,对哪些开发区应该保留、哪些开发区应该撤销了然于胸,为下步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三、审核中发现的问题

(一)省内各市开发区发展区域不均衡

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沈阳、大连两市开发区的规模、效益都远远超过其他市,如两市开发区共征地149平方公里,安排就业73万人,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07亿美元,2004年共创造国内生产总值1158亿元,分别占全省开发区的46%、59%、85%和72%。二是各地区开发区数量不均衡。沈阳、大连共有开发区27个,占全省48.2%,其他各市最多4个,本溪、盘锦、铁岭等地级市只有1个。

(二)部分开发区发展水平较低,质量不高

经过多年发展,我省开发区从思想认识到人员队伍、从经济规模到软硬环境,都已经到了相对成熟的阶段,正在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与东南沿海和发达省、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开发区规划不合理、引资企业质量不高、基础设施建设不过硬、发展思路不清晰等问题仍然普遍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开发区的良性发展。

(三)开发区整体布局不尽合理,产业布局尚需调整

很多开发区在产业导向上没有能够同地方优势产业结合起来,没有发挥出开发区应该具有的经济拉动和辐射带动作用。盲目引资、重复建设甚至恶性竞争时有发生。

(四)开发区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一些地区特别是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开发区的设立虽然有为拉动地方经济的目的,但也存在着解决干部升迁的目的,加之地方偏蔽,人才难留,造成领导事业心不强、工作人员人浮于事的局面。

(五)多头共管局面影响了开发区的发展建设

我省开发区数量不多,但却婆家众多。不同类型的开发区有不同的主管部门,职能重叠、互相掣肘。有利益时,大家都要管;遇到重大问题特别是涉及综合协调问题,则相互推诿扯皮。此外,缺乏宏观指导、管理部门,也造成不少开发区盲目上马、资源浪费。

四、开发区下一步发展规划设想

(一)给保留的开发区正名

经过审核,我省保留的大部分开发区都已经由国家根据其类型重新命名并公告。但省内各部门、开发区自身目前仍沿用旧名称。我们将建议省政府对保留的开发区正式重新命名,以便今后工作的开展。

(二)加强开发区规划的指导和落实

今后要加强对开发区四个规划制定的指导工作,要采取有效促使保证规划的落实。引导各开发区应与所在地区的产业、资源、区位等优势紧密结合,应与全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宏观布局紧密结合,发展优势产业,避免重复建设、盲目引资,避免“大而全”的思维方式,努力发展成为产业特色鲜明的工业园区。

(三)加强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省发展改革委对开发区发展规划的审核

对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要进行审核,对土地、城市建设和环保规划的实施要加强监督、协调力度。

五、有关建议

(一)早日出台新的开发区管理办法

开发区清理整顿工作自2003年开展以来已经持续了3年,其间所有开发区的设立、扩区工作都已经停止。全国大部分开发区都已经无地开发甚至超过规划开发。同时,一些地区自己建立的各类园区规模都已壮大,甚至超过了保留的开发区。我委在设立审核工作中就多次收到开发区提出扩区、地方设立开发区的申请。因此建议国家尽快出台新的管理办法,解决有关问题。

(二)对东北地区政策倾斜

东北地区开发区数量少、起步晚、占地规模小,与南方相比发展较为规范。国家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国务院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出台,给东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04年以来“南资北上”和东北三省的发展情况证明了这一点。但开发区的数量却与发展速度和发展需求不相称。以辽宁为例,辽宁有14个地级市,100个县区,却只有56个开发区,不仅与南方省市和沿海各省市无法相比,与辽宁在全国经济中的地位也极不相称。即便如此,清理审核工程中,考虑到国家的难处,辽宁仍然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的有关精神,严格工作,核减了29个开发区,占35%。因此,在未来开发区的管理方面,建议国家将东北地区等同于西部地区,给予政策倾斜,比如在总规模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的前提下,对没有开发区的县(市)可以由省政府根据实际设立开发区。

辽宁省发展改革委

二〇〇六年十二月

第五篇:关于清理整顿燃气市场的通知

鲁建安监字[2008]20号

关于清理整顿燃气市场的通知

各市建委(建设局)、有关市行业主管局,各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为维护正常的燃气市场秩序,保障燃气安全,决定对全省燃气市场进行清理整顿。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清理整顿燃气市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近几年来,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燃气管理条例》,燃气行业得到快速发展,燃气的民生地位更加突出,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市场秩序仍然比较混乱。燃气经营市场仍然不规范,违法建设经营的现象屡禁不止,在一些地方无证从事燃气经营活动、擅自设点或倒卖倒灌液化气的行为仍然存在;燃气器具安装维修无资质,燃气器具未进行气源适配性检测即销售等。二是存在大量安全隐患。燃气工程监管不到位,工程审查审批和竣工验收备案制度在一些地市尚未建立,一些地下隐蔽工程留有大量安全隐患;一些地方存在销售或使用不合格、报废、超期未检验钢瓶的现象;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操作规程执行不严;燃气经营企业关键岗位人员无证上岗等等。三是燃气事故时有发生。近几年来,先后在一些地方发生燃气事故,造成重大财产损失,有的造成人员伤亡。这些事故的发生进一步暴露出了在市场监管、执法检查、责任落实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应该引起各级燃气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燃气安全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公共安全的大事,有关部门和企业必须进一步提高对清理整顿燃气市场、进一步加强燃气安全监管工作重要性和复杂性的的认识,从讲政治、促发展、保稳定的高度出发,采取强有力措施,切实组织开展好清理整顿燃气市场工作,进一步加强燃气安全监管,大力排查清除燃气事故隐患,遏制各类燃气事故的发生。各级燃气、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这项活动的组织领导,成立领导小组,建立协作机制,加强信息沟通,联合执法检查,确保燃气市场清理整顿工作取得实效,保障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明确清理整顿的范围、任务和方法步骤

(一)清理整顿的范围、依据

这次清理整顿的范围包括:所有取得《燃气经营许可证》的燃气企业和取得相关资质的燃气工程施工企业以及燃气器具安装维修企业;未经许可擅自设立或者未取得《燃气经营许可证》的燃气企业和未取得《燃气供应许可证》的燃气供应站点;未经许可设立的燃气瓶组、瓶装供应站点、燃气汽车加气站等;非法倒灌倒卖摊点;未取得燃气器具安装维修企业资质擅自从事安装维修活动的企业、单位和个人;未按照规定进行气源适配性检测的燃气报警器和报警切断装置及销售企业;销售燃气器具包括燃气灶具、热水器、燃气锅炉、燃气安全阀、软管和燃气计量器具,调压器具等产品的所有商场、批发市场和经销摊点;各市燃气设施配套费征收使用情况。

这次清理整顿的依据是《山东省燃气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12号《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第111项和山东省人民政

府《关于建立和完善查处无照无证经营工作机制的通知》(鲁政办发[2007]89号)等有关规定。

(二)清理整顿的任务和重点

一是大力查处违法建设的行为。全面检查所有燃气企业的工程建设情况,大力查处违法违规建设的行为。重点是清理整顿违法违规建设的天然气汽车加气站、燃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和二甲醚)储配站、燃气输配管网和设施以及各类用户设施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检查建设程序是否合法,检查设计、施工、监理程序是否规范,检查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情况。燃气设施配套费是专项用于燃气设施建设费用,查处违规使用配套费的行为。

二是大力清理整顿燃气经营市场,坚决遏制住违法经营的行为。重点是依法查处、取缔违法违规设立的燃气经营企业和站点,彻底消除安全隐患。对于仍未按照《山东省燃气管理条例》规定的条件取得《燃气经营许可证》、《燃气供应许可证》的液化石油气企业和相关站点包括液化气储配站、瓶装供应站点、瓶组站等要依法坚决进行取缔;要坚决查处未经许可擅自经营燃气的行为,进一步查处燃气经营企业向无证经营的企业和个人提供经营性气源的行为;要取缔流动燃气经营者及倒罐倒气者,维护公共安全。

三是进一步搞好燃气器具市场的清理整顿工作。重点清理整顿燃气器具安装维修市场和未经省建设厅公布的气源适配性检测结果而销售的燃气器具以及安装维修和服务不规范的燃气报警切断装置;严肃查处未取得燃气器具安装维修资质从事安装维修行为,查处未经省建设厅公布检测结果并粘贴气源适配性检测标志销售的行为,防止气源适配检测不合格或不相适配的燃气器具及伪劣产品进入市场。

(三)清理整顿的方法和步骤

这次清理整顿采取燃气企业自查、各级主管部门检查、省里抽查验收的方式进行,清理整顿的步骤分三个阶段:

1、自查摸底阶段:时间为10月22日至11月10日前,各设区市要将这次清理整顿工作迅速部署分解到各县(市)和有关燃气经营企业,责成县(市)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企业、单位开展自查自纠。该阶段以企业、单位自查自纠为主,市、县(市)燃气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力量对照这次清理整顿的任务和重点,对辖区内的燃气经营企业、燃气供应站点、流动倒罐倒气者、燃气燃烧器具销售及安装维修企业进行明查暗访,摸清情况,登记造册,重点查找存在的问题和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提出当地清理整顿的重点和任务。

2、检查验收阶段:11月11日至12月11日,各市、县(市)燃气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通知要求,针对市场整治的范围、重点和任务,对辖区内燃气经营市场进行全面的清理整顿,检查要涵盖所有的燃气经营企业、燃气供应站点和燃气器具经销网点。对查处的问题和隐患要下达书面整改通知,限期进行整改,逾期未整改的责令企业停业整顿,并依法予以严肃处理。对违法、违规经营的企业、单位或者个人要依法进行查处取缔。各设区市负责对辖区内县(市)燃气市场清理整顿工作进行验收,检查结束后要写出书面报告报省建设厅燃气安监站。

3、抽查总结阶段:12月30日前,省里对各设区市燃气市场清理整顿工作情况进行验收,对部分县(市)进行抽查。同时,对清理整顿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对各地存在的问题提出详细的整改意见,并在全省通报清理整顿结果。针对燃气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完善有关政策措施,适时修订有关法规规章,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三、规范燃气市场秩序,加强燃气安全监管

(一)要进一步加强燃气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各市要进一步加强燃气专项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没有完成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要抓紧于年底前完成,县(市)燃气专项规划报经设区市组织专家审查同意后,方可报当地政府批准实施,设区市燃气专项规划必须报经省建设厅组织专家审查同意后,方可报市政府批准实施。要进一步加强燃气专项规划的实施管理,新建、改建、扩建燃气工程项目必须符合城市燃气专项规划的要求。要进一步规范燃气设施配套费征收使用范围,加强专项使用监管,确保专项用于燃气管网设施建设,征收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切实发挥该项资金的有效作用。

(二)强化燃气工程的安全监管。燃气工程建设要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各审批机关严格按程序审批。城市燃气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等必须具有相应的资质等级证书。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必须按照资质等级和业务范围承担设计和施工,并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及规程。要加强施工过程中质量的监督,规范燃气工程监理程序,所有的燃气工程项目都要依法委托具有相应燃气工程监理资质的监理单位进行监理,未进行监理的燃气工程项目,燃气行政主管部门不予竣工验收备案,燃气经营企业不得通气。加强对燃气工程全过程的安全监管,消除工程安全隐患,严把质量安全关。加强对液化气站点的审批管理,适当提高液化气站的建设规模,停止批准建设储气能力在80立方米以下的液化气站,停止批准设立液化气瓶组站,加强对液化石油气的换气站(点)布局、布点的管理,按照方便居民、安全可靠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布置液化石油气换瓶站点。要加快液化石油气企业的兼并重组,实行以大带小,组建联合企业,充实管理技术力量,进一步加大安全投入,加强运行管理,依法取缔安全不达标的液化石油气站点。

(三)进一步规范燃气市场的管理。各级燃气行政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燃气市场的监管,要切实按照有关规定适当提高市场准入门槛,严格控制新建管道燃气企业的数量和规模,原则上设区市的管道燃气企业控制在1~3家,县(市)从事管道燃气经营业务的企业1家,组团式城市的燃气经营企业每一组团(区)可设立1家管道燃气企业,确需要增加的必须经省建设厅组织专家审查论证,所有管道燃气经营企业一律到省建设厅办理《燃气经营许可证》,所有从事加气母站建设经营业务的,一律由省建设厅审查同意和办理《燃气经营许可证》。新设立燃气经营企业必须经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方可到工商行政主管部门登记注册。新设立在全省开展燃气经营业务的或者按照规定需要省里进行燃气经营许可的必须经省建设厅审查同意,在设区市、县(市)开展燃气经营业务的必须经设区市燃气管理部门审查同意,取得燃气经营许可证后,方可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工商登记注册。所有燃气经营企业必须取得《燃气经营许可证》后方可从事燃气经营业务,所有燃气供应站点必须取得《燃气供应许可证》方可从事供气业务。各级燃气行政主管部门要严格执行审批程序和时限,公开审批条件和内容,加强对《燃气经营许可证》、《燃气供应许可证》审查审批工作的管理。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燃气企业工商注册和年检的管理,未取得《燃气经营许可证》的企业和未取得《燃气供应许可证》的站点,各级工商主管部门不予登记,并在企业年检和个体工商户验照期间予以规范。

(四)进一步加强燃气器具的安全管理。要依据省建设厅、工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燃气器具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燃气器具安全管理。燃气行政主管部门要进一步抓好燃气器具气源适配性检测工作,依法向社会公布燃气气源适配性检测结果和合格产品目录,并粘贴全省统一的燃气器具气源适配性检测合格产品标识。要进一步加强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企业的资质管理工作,所有的燃气器具的安装维修必须由取得设区市燃气主管部门颁发的《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企业资质证书》的单位实施,未取得资质证书的单位一律不得从事燃气器具安装

维修业务。要向广大燃气用户宣传购买、使用列入全省《燃气器具气源适配性检测适配产品目录》的产品,安装维修燃气燃烧器具应有《资质证书》的单位实施,燃气经营企业要加强对用户的监督,切实履行好户内设施和燃气器具安全检查宣传的责任和义务。要大力推广使用具有熄火保护装置的燃气燃烧器具,所有燃气燃烧器具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和有关法规规定,所有家用燃气灶具应按照[GB16410-2007]要求加装熄火保护装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和未经气源适配性检测以及未粘贴检测合格标识的燃气燃烧器具。要加强对液化石油气在用钢瓶的管理,大力推广企业自主产权的钢瓶管理制度,鼓励液化气经营企业收购单位、个人所拥有钢瓶,严格执行在用钢瓶只能在检定周期内使用的规定,积极推广“送气上门”服务业务,推行对液化石油气钢瓶用户和燃气器具的安全检查,确保用户正确使用燃气,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

(五)切实加强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各地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应依法加强对燃气行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实行持证上岗制度,燃气企业法人(负责人)、分管安全的负责人、安全处长必须取得由省建设厅颁发的《燃气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岗位证书》,从事燃气关键岗位的操作人员(包括燃气管道工、燃气输送工、燃气调压工、燃气表修理工、燃气用具修理工、燃气用具安装检修工、供气管理员、液化石油气钢瓶检修工、液化石油气罐区运行工、液化石油气机械修理工、液化石油气灌瓶工)以及从事燃气事故抢险抢修、企业内部安全检查人员都要依法取得燃气行业《职业技能岗位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活动。凡是从事燃气管理、服务、储运和燃气器具安装维修的企业,必须配备配齐相应的专业和作业人员。

山东省建设厅山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下载关于清理整顿现有各类开发区的具体标准和政策界限的通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清理整顿现有各类开发区的具体标准和政策界限的通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