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病态建筑综合症与生态建筑
病态建筑综合症与生态建筑
摘要:病态建筑综合症(SBS)已成为我们面临的最普遍的室内卫生难题之一。文申强调了病态建筑综合症是由多种非特定性因素的共同作用,包括主体作用因素和客体作用因素,其中主要的因素是通风系统问题和室内的各种挥发性污染源,受感染的人群也表现出非特定症状的综合症。建筑设计者们应是避免和消除病态建筑综合症的主力军。指出建筑设计应从早期注重人体对气候生物的反应,发展为利用替代能源和适用技术,并且逐渐转向寻求人、建筑、自然三者的和谐统一。
关键字:病态建筑综合症节能自然能源生态建筑
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升高,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健康,近年来政府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努力改善室外空气的质量,试图消除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然而事实上我们大部分人80%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对室内环境品质的关注和对室外关注相比却非常少,近年来由于室内环境的污染造成的对人群的身心的伤害的病例逐渐增多,长期在某些建筑物内工作的人群常会出现眼、喉刺激、鼻塞、头痛、头晕、恶心、胸闷、乏力、皮肤干燥、嗜睡、烦躁等症状,已引起国内外环境专家们和卫生专家们的广泛重视和深入研究,此种症状被称为病态建筑综合症(SBS,Sick Building Syndrome),也称为不良建筑综合症,由于主要发生在带有空调的建筑物内,国内也有的称为空调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目前世界上有将近30%的新建和整修的建筑物受到病态建筑综合症的影响,大约有20%~30%的办公室人员常被病态建筑综合症所困扰。
一、病态建筑综合症的定义、症状及危害
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空调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病态建筑综合症已成为我们面临的最普遍的室内卫生难题之一,把它定义为建筑物内人群由于长期接触灰尘、蒸汽、气体、真菌、细菌和其它室内空气污染物积攒于某一结构内)而产生的综合症状。除此之外还有不适宜的照明,不舒适的热环境或过分噪声等。
受病态建筑综合症感染人群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呼吸道的炎症、头痛、疲乏、注意力集中困难、粘膜或皮肤炎症等。建筑内人群常群体(并非全部)发病,通常认为病态建筑综合与特定的建筑有关,但由于不同的建筑内发病因素不同,导致不同症状的盛行,甚至在同一建筑,由于微小气候和个体因素不同,症状的类型和严重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病态建筑综合症属
于非特定症状的综合症。但大多数人的症状都在周末、假期或者离开建筑物而减轻甚至消失。受病态建筑综合症感染的人群轻者提不起兴趣,对工作厌烦,工作效率降低,导致亚健康,重者会发展成更严重的疾病,造成的经济损失目前国内没有确切的数字。据Woods在1989年估计:病态建筑综合症每年在美国造成10亿美元的医疗消费和100亿美元的生产力损失。另外,据1993年USEPA(美国环境保护署)估计,每年美国因为病态建筑综合症造成的矿工和生产力损失高达600亿美元。
二、病态建筑综合症的病因
虽然典型病态建筑综合症大部分都产生在带有空调系统的建筑内,但不能简单的说空调系统就是产生或诱使病态建筑综合症产生的根本原因。现在虽然有很多的病因学说,但并没有哪一个或哪一组环境因素已被确认为引起病态建筑综合症的病因,一个比较流行的病因学说是若干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共同毒性作用,其依据是病人的症状与这些化合物在高浓度时的神经毒性和炎症反应相符合,但实际上大部分情况下这些化合物的浓度都很低;有些研究人员认为是由于建筑物内的生物污染和空气内由真菌、细菌传播的毒素;有些研究人员考虑了照明不足、电磁污染,噪声污染以及长期呆在空调房间内导致免疫系统的退化;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在强调社会因素、工作压力、职位、工作满意度,家族病史以及年龄和性别的因素。
比较有说服力的观点是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而且其中的每个因素也不是独立作用的,可能会产生交叉作用。例如工作压力过大或工作不满意,造成内分泌功能的紊乱,通过呼吸系统排泄会产生一系列的毒素,空调的冷凝水又给这些毒素提供了滋长的环境,借助空调系统的风系统传播到整个建筑物内,由于长期呆在空调房间内导致退化的免疫系统对毒素的免疫作用较弱,最终致使机体易发生病变。
引起病态建筑的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客体作用因素和主体作用因素,客体作用因素是指由于周围环境的各种污染引起的毒化作用,主要有通风系统的原因、空气过滤器的疏于管理和失效、冷凝水排放不利、建筑维护结构的渗水、空调系统的运行管理不善、室内的各种挥发性污染源、室内生物污染、电磁污染、照明不足、噪声污染等;主体作用因素是指由于建筑物内人群的自身因素导致的毒化作用,主要有持续
工作时间过长、工作压力过大、工作不满意度高、低职位、长期呆在空调系统中导致的免疫系统的退化、哮喘史、皮肤问题、呼吸道反应过度或前期患有的疾病,以及女性也比男性有更多危险性等。其中主要的原因是通风系统问题、室内的各种挥发性污染源。
1、通风系统的问题
通风系统的问题又可分为新风量不足、换气效率低、新风入口位置不当以及通风管道污染。70年代以来由于面临日益严峻的能源危机,建筑节能成为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建筑师们为了提高建筑物的气密性和热绝缘性,往往把窗口封死,新风量也减小到最低限度,甚至有些建筑的新风口也被封住,在室内只使用循环风,从而导致室内有害物浓度不能通过稀释降低。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卫生研究所(NIOSH)曾对529个存在空气质量问题的建筑物评估后发现,其中280座建筑物通风不合格,占调查总数的53%。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和加州伯克利大学劳伦斯实验室论文指出NIoSH对上千所学校调查评估的49份报告得出了以下结论:新风量不足占到84%tnl。美国供热、制冷与空调工程师协会(ASHRAE)已意识到需要加严建筑物内空气质量标准的必要性。1989年,ASHRAE将商用建筑物的最低室内新风通标准提高到0.42~0.57m3/min·人(8~10L/s·人),相当于以前的4倍脚。但在实际的应用中此类问题还是比比皆是。
换气效率是另外一个重要的但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有些建筑新风量达到要求,但由于新鲜空气没有送到工作区就被污染,从而导致比较低的换气效率和较高的空气年龄。为了保证新鲜空气的利用率,80年代北欧学者提出了使用示踪粒子的方法作实验研究,近年来又提出采用个性化的送风方式,即少量洁净空气在没受污染前和缓地送到每个人的呼吸区附近。新风入口位置不当是指新风与排风口距离过近或新风口附近的空气污染较严重,从而导致新风口吸入的新风就是已受污染的空气,最终会加重室内有害物的浓度。
通风管道也是容易被污染的地方,在建筑物在建时,风管就常常是建筑灰尘甚至建筑垃圾的藏身之处,运行后如果不加管理,就更会有大量的真菌栖身、繁殖。据从事治理病态建筑综合症的专业公司HBl分析了1000多幢建筑物中室内空气污染问题后发现:10%空调管道重度肮脏,32%处于中度至重度污染,里面有树叶、昆虫、啮齿类小动物,这些都是细 菌、真菌以及空调系统污染的来源翻。
2、室内的各种挥发性污染源
室内的各种挥发性污染源主要包括装饰装修材料、清洁剂、杀虫剂、除臭剂、办公用品(如计算机、复印机等)以及人自身散发的有机污染物等。目前新居的装修都比较考究,所使用的各种涂料、油漆粘合剂以及墙纸、墙布等装饰材料中散发出来的铅、酚、甲醛、石棉粉尘、放射性物质都会引起头昏、失眠、皮肤过敏等亚健康表现,严重的会导致疾病。有些建筑材料如作为墙体的煤渣砖和矿渣水泥、作为地面的花岗岩都会释放出气体氡,再加上室
内通风不良,氡气不断积累,可达很高浓度,氡气又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嗅气体,研究表明,室内氡超标是引起肺癌、胃癌、白血病的元凶之一,儿童与胎儿更为敏感,己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是19种最重要的致癌物质之一。室内装饰材料除了作为主要暴露源外还作为二 次污染源,如先吸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微粒等再释放出来。这些单项污染物浓度(VOCs)在室内都不高,甚至低于任何国家标准,因此目前开始采用综合污染物浓度(TVOC)指标。日本在不同城市8幢办公楼中选取16个房间测量VOCs的结果是,单项VOCs值低于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的300mg/m3,而TVOC值在许多情况下大于300 mg/m3。发现在日间14:.00和19:00出现最高值,可达800和850,而在夜间则在400 mg/m3以下。节假日较平稳,在400mg/m3左右,同时也说明有工作人员在内时也散发了有害物质。
三、病态建筑综合症的解决与生态建筑
由于病态建筑综合症与特定的建筑物相关,起因是非特定性的,表现出的症状也是非特定性的,如果把解决的主要任务交给卫生专家们和医务工作者,则犹如亡羊补牢。因此,建筑设计者们应是避免和消除病态建筑综合症的主力军。
上个世纪60年代以前的建筑设计主要是将满足人体的生物舒适感觉(冷、热、干、湿等)作为设计出发点,而没有充分考虑人对建筑的作用和影响以及人对自然的依赖性,企图用建筑物隔绝人与自然的关系,希望在建筑物营造一个恒温恒湿的人工环境,使人永远处在最舒适的环境中,然而事实却是长期在此环境中的人群并没有感觉舒适,反而引起人的免疫系统的退化以及人对自然界适应力的下降。病态建筑综合症就是其附属产品之一。60年代以后,随着与生态建筑设计密切相关的绿色运动中的深层次生态学、生物建筑运动、盖娅运动以及后来的可持续思想的完善,生态建筑的设计理论大大丰富,建筑设计的关注点逐渐变化,从早期注重人体对气候生物的反应,发展为利用替代能源和适用技术,现在逐渐转向寻求人、建筑、自然三者的和谐统一。要实现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生态建筑设计,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把自然引入到建筑内部
人类的进化史,虽然有很多人类不断改造自然典故,但更多的是人类为了适应自然,不断的进行自身进化的历史。几个世纪以来,人类逐渐适应了有四季轮转、昼夜更替、风雨雪晴的气候变化,青山绿水、鸟语花香、清风细雨、蓝天白云更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令人赏心悦目,没有理由把它们隔在建筑物之外。
2、节能及自然能源的采用
自从七十年代能源危机以来,资源紧缺、能源昂贵已是不争的事实,节能己逐渐成为建筑设计中的限制性措施,例如德国法律规定在建筑设计中,要考虑复杂的能效问题。采取资源有效回收利用的措施,可谓在限制的同时也为建筑设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四、生态建筑的措施
生态建筑的实现和完善是一项需要长期不断探索的工作,更需要建筑系统各个方面的设计者们互相配合,通力合作。
1、把绿色引入建筑物内部
大量的资料表明,绿色植物可以使人的精神放松,心情舒畅,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精神疲劳和视觉疲劳,某些植物的淡香甚至可以刺激人的神经系统,使人的轻微的振奋,创造出一个生机勃勃、轻松室内环境,还可以一定程度的减轻由于持续工作时间过长、工作压力过大、工作不满意等主体作用因素。
绿色植物也可以通过白天的光合作用,释放大量氧气并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同时吸收甲醛、苯和空气中的细菌等有害物质。夏季可以通过蒸发作用使建筑物室内温度降低,空气相对湿度增加10%—20%。
绿色植物可以放置在室内的边庭,也可以作为室内人员休息放松和交流的场所。另外此边庭也可起到人与自然界的缓冲作用。
2、自然材料、无毒无害材料的使用和室内污染
源的控制
由于建筑材料挥发的有机化合物是病态建筑综合症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建筑材料的选择是生态建筑设计中的重点之一,应尽可能选用一些低放射性、低污染的绿色建材和绿色涂料以及一些可再生的绿色材料,甚至一些经过加工和原始建材,例如应用坚固的木材框架,掺加了石灰和胶泥的黏土坯砌块。另外,还应选择污染小的室内的设备,保持室内宠物、人等生物的清洁卫生是消除室内污染源的重要措施。
3、太阳能的利用
太阳能是自然界赋予人类的无穷无尽的绿色资源,目前太阳能的利用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直接利用,如太阳房、蓄热墙等,太阳直接进入室内既能为室内提供基本的照明也能杀灭细菌、病毒等致病性微生物等作用或者由建筑维护结构蓄存后缓缓释放给室内来调节室内温度;二是间接利用,通过集热器等装置将太阳能收集后,再合理地将所收集的热能用于各种用途(如为空调系统提供初级热源或用于地下室的除湿);三是转换利用,通过光电板的光 电转化作用,为建筑提供部分电能,在此方面清华大学的设计中心楼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4、自然通风的采用
通风系统的问题是也引起病态建筑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建筑的日益“封闭”,往往借助机械通风来实现建筑的通风换气,但鲁宾对44座全空调、部分机械通风以及自然通风建筑中病态建筑综合症的调查结果表明,在自然通风的办公建筑中,病态建筑综合症的发生率是相当低的。
尽量采用自然通风也符合人、建筑和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思想,尤其在过度季节,大部分建筑内,自然通风足能满足室内环境的要求,从节能的角度来看,可以节省大笔的能耗费用,经济效益可观。除了传统的设置活动窗外,在建筑的中间设置中庭也是通常的作法,并且中庭的顶盖可做成活动透明状,甚至可对顶盖加热,由于中庭垂直的温度梯度,借助空气的热压作用,在过度季节可使建筑物内实现良好的通风效果。冬夏季关闭中庭顶盖,冬季还 可行成温室效应,夏季要对顶盖设置外部遮阳。
5、“高温”冷水和“低温”热水的利用
“高温”冷水指的是深层地下水。地球内部蕴涵巨大能量资源是无法估计的,地球深处由于岩浆等放射出来的巨大能量能为我们提供一个恒定、安全的可替代能源。目前在地球能量的利用中,深井水回灌技术是一项成熟的方案。主要作法是:在一些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通过将深层(80~100m)地下水抽到地面,经过热泵的交换后将冷却水再回灌至地下(通过另一口井),可以作为空调的天然冷源,符合节能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低温”热水指的是建筑物内厨房、洗衣房以及一些热生活废水,这些热水的温度仍有三四十度,通过换热器回收这部分热量,可以用于冬季热泵或冬季空调送风的热源。
6、建筑物内热能的回收和利用
建筑物在大量耗能的同时,也在释放出大量能量。例如对于大中型的建筑物,内区大量由人体、设备散发的低品位热量的回收,可以作为内区的吸收式制冷方式的热源,也可采用水源热泵方式,作为外区热泵供热的热源。
7、科学化的管理
生态建筑的实施离不开科学化的管理,管理不善是导致病态建筑综合症的另外的重要原因之一。科学化的管理依靠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科学的管理制度,再完善的设计,离开了科学的管理,也会失去作用。
五、结语
在这个这称为“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的时代,生态觉醒和绿色浪潮为人类自身健康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思路,生态建筑已成为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文中的几点拙见,希望能抛砖引玉,引发更多的对生态建筑的探索和思考。
病态建筑综合症与生态建筑
作者: 姜坪,赵秉文,卫军锋,Jiang Ping,Zhao Bingwen,Wei junfeng
作者单位: 310018,浙江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100080,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刊名:
南方建筑
英文刊名: SOUTH ARCHITECTURE
年,卷(期): 2005(3)
被引用次数: 2次
第二篇:生态建筑与可持续发展英语论文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生态建筑与可持续发展
Author: xxxi
作者:xxx
Company: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单位:xxxxxxxxx院xxx专业
Abstract Ecological building, is building as a ecological system, and its essence is the large number of population can be integrated live in a super building, through the organization(design)building exterior and interior space forms of various kinds of factors makes the material, energy in building ecological system internal order into circulation conversion, get a high efficient, low consumption and no waste, pollution fre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摘要
所谓生态建筑,就是将建筑看成一个生态系统,本质就是能将数量巨大的人口整合居住在一个超级建筑中,通过组织(设计)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秩序地循环转换,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Keywords: The ecological building sustainable building design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 关键词:生态建筑 可持续建筑 建筑设计 建筑环境
The ecological building is also known as the green building, sustainable architecture.Ecological architecture involving face is very wide, is much discipline, many kinds of cross, is a comprehensive system engineering, it needs the whole society's attention and participation.It is the human society and the nature of the balance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action as a base, will people as a member of the natural come to realize and define themselves and their artificial environment's place in the world.Ecological construction is not only on a few architect can realize, more is not be accomplished overnight, it represents the direction of the new century, and is the architect should strive for the goal.Generally speaking, the ecology refers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then it should deal with the good ecological building, building and the natur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ree, it is not only to create a comfortable space small environment(i.e.health pleasant temperature, humidity, clean air, good light environment, sound environment and have more flexible long-term fitness open space and so on);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around-the natural environment(namely the demand of nature, and less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of the negative influence to small).This among them, the former mainly refers to the natural resources less multi-purpose, including land saving in energy and the choice of materials, carry out to reduce the use, repeated use, recycling and the use of renewable resources shall not replace born resources principle.The latter is mainly is to reduce emissions and properly handle the hazardous waste(including solid waste and sewage and harmful gas)and reduce light pollution, sound pollution and so on.The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of small embodies in the construction, the building use, until the end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life after.Focus in architectural design, the ecological building is shown as: the use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such as solar, pay attention to natural and ventilated, natural light and shade, to improve the microclimate USES the many kinds of green way,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space with big span structure light adaptability, water recycling, garbage, dealing with and make full use of construction waste, etc.Only the above aspects can see, no matter what all need more with the type of work, need to structure, equipment, such as garden type of work, building physics, building materials, and other disciplines of together can be achieved.It plays a leading role of architects, the architect must be to ecological ideas, the concept of integration, from the whole conception.Engels pointed out: “the history of the nature and human history is that restricts each other”.Therefore, the architect in developing the design must be in the atten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itself at the same time, attention and respect nature, can never to sacrifice the quality of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region for futur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resources for the price, with the “future generations to borrow resources” for the way the interests of the local and development.In the concrete implementation operation platform should face,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design should be pay attention to grasp and use ever ignore the natur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characteristics and laws, implement the overall priority of the standards, and tried to model a artificial environment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harmonious coexistence, facing a sustainable future architectural environment
生态建筑也被称作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生态建筑涉及的面很广,是多学科、多工种的交叉,是一门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整个社会的重视与参与。它是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平衡互动作为发展的基点,将人作为自然的一员来重新认识和界定自己及其人为环境在世界中的位置。生态建筑不是仅靠几位建筑师就可实现,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代表了新世纪的方向,是建筑师应该为之奋斗的目标。一般来讲,生态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那么生态建筑就应该处理好人、建筑和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它既要为人创造一个舒适的空间小环境(即健康宜人的温度、湿度、清洁的空气、好的光环境、声环境及具有长效多适的灵活开敞的空间等);同时又要保护好周围的大环境——自然环境(即对自然界的索取要少、且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要小)。
这其中,前者主要指对自然资源的少费多用,包括节约土地,在能源和材料的选择上,贯彻减少使用、重复使用、循环使用以及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生资源等原则。后者主要是减少排放和妥善处理有害废弃物(包括固体垃圾、污水、有害气体)以及减少光污染、声污染等等。对小环境的保护则体现在从建筑物的建造、使用,直至寿命终结后的全过程。
以建筑设计为着眼点,生态建筑主要表现为: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注重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与遮阴,为改善小气候采用多种绿化方式,为增强空间适应性采用大跨度轻型结构,水的循环利用,垃圾分类、处理以及充分利用建筑废弃物等。仅以上几个方面就可以看出,不论哪方面都需要多工种的配合,需要结构、设备、园林等工种,建筑物理、建筑材料等学科的通力协作才能得以实现。这其中建筑师起着统领作用,建筑师必须以生态的观念、整合的观念,从整体上进行构思。
恩格斯指出:“自然的历史和人的历史是相互制约的”。因此,建筑师在进行设计时必须要在关注人类社会自身发展的同时,关注并尊重自然规律,绝不能以牺牲地区环境品质和未来发展所需的生态资源为代价,用“向后代借资源”的方式求取局部的利益和发展。在具体实施操作层面上,生态建筑设计应注重把握和运用以往建筑设计所忽略的自然生态的特点和规律,贯彻整体优先的准则,并力图塑造一个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的建筑环境。Reference Architectural journal in 2011 09 Linyi University Library green design discuss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in 2011 07 stage design of green building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ujian building materials in 2008 02 issu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参考文献
建筑学报2011年09期 临沂大学图书馆绿色设计探讨 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07期 绿色建筑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福建建材2008年02期 浅谈建筑设计可持续发展
第三篇:生态建筑调研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建筑学专业
引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处都能听见或看见“生态”这两个字。生态已经融入了我们平日里的一点一滴,生态通常指生物的生活状态,是生物在自然环境下生长和发展的一种状态。如今,生态学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生态”一词涉及的范畴也越来越广,人们常常用“生态”来定义许多美好的事物,如健康的、美的、和谐的等事物均可冠以“生态”修饰。
正文:在刚结束的上海世博会上,随处可见许多绿色生态的建筑,设计了屋顶花园而使建筑清爽怡人的新加坡馆、上深下浅契合光照效果的中国馆、“阳光漏斗”照亮地下层的世博轴„„这些建筑的每一个细节中,都蕴藏着生态之美。
概念:生态建筑就是基于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群体和单体建筑及其周边的环境体系。其设计、建造、维护与管理必须以强化内外生态服务功能为宗旨,达到经济、自然和人文三大生态目标,实现生态健康的净化、绿化、美化、活化、文化五化需求。
在对生态建筑的概念及特征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建筑设计的几个要点,并通过具体的工程实例来诠释其设计要点,以期对我接下来的生态建筑设计起到一定的启发。
第一,要遵循系统化的原则,整体大于各个部分之合。就是说设计要强调整体优化,集成创新,而不是各种高档节能产品的叠加。
第二,要遵循生态位的理论和生态实际性的原理。在建筑建设过程中,实际上每一项都可以作为一个生态单元,或者是生态元,都有一个适应的生态位,设计如果对位了,就可能持续发展,如果错位了,就可能萎缩,甚至于消失。比如说垃圾,垃圾就是放错了时间和地点的资源,从这个角度讲是不存在垃圾的,只是放的位置不对,放的时间不对的问题。设计师就是要注意寻找适宜的生态位,如果是错位状态,就要想办法把他复位,这个是在生态设计中的一个原理。当然,还有生态位的重叠问题,如果重叠了,就要采取措施来进行生态位的分离。这样就避免了恶性竞争和浪费。
第三,要建立整体的生态建筑观,其中有四个要点。一个就是建筑跟环境,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建筑本身和它的场地,和外在环境有一个互动的关系,有
一个能量交流的关系。因此设计就不能够只考虑室内,只考虑个体,不考虑环境。再一个就是从时间来讲,要建立全寿命周期的观念。第三个就是从空间上来讲,要注意空间置换的影响,也就是说这块本来是一个比较好的环境,通过我的建设破坏了这个环境,就是空间置换会对环境产生压力。
第四个就是资源有限性,要节约、高效的使用资源,这是一个全面的生态建筑观。第四,要树立生态有限的观念。这个观念要从不同的尺度来看。从城市尺度来讲,应该表现在建立自然生态安全网络,需要考虑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扩散,稳定性,抗力性。这个系统实际上是作为人类的一个生命支持系统存在的,如果没有这个系统,人类生存就受到威胁。这个问题社会重视得还不够。从住区的尺度讲,是场地的生态和问题。一个场地不光要好看,最主要的是要加强植物的生态功能。比如要增加绿量、做人工湿地、结合对污水的处理进行景观的设计等等。从建筑尺度来讲,就是要做生态化补偿。也就是说建筑建成后,对环境产生的压力,怎么样用生态化的办法来补偿。补偿可以从三个方面,一个是在室外建设有绿地或者人工湿地。建筑上要做垂直绿化或者是屋顶绿化,在建筑内部要做生态核,包括生态中庭、空中花园和生态仓等等。生态核主要解决自然通风问题,同时,要营造一个植物的群落,增加人和自然的接触,来改善室内的空气质量,保障人的健康。
第五,要因地制宜,被动优先。因地制宜,是指不同气候区建造的时候是不一样的,采取的策略也是不一样的。被动优先就是首先用被动的方式,就是通过建筑师用自然的方式解决室内的舒适度的问题。如果这个没有完全解决,我们再借助主动式的控制系统。从经济上来讲,被动式节能最省钱,同时也能营造一些地方性的特点,把地方的文化也融进建筑
第六,要讲学科交叉,多方共建。搞节能建筑也好,绿色建筑也好,不是一个专业能解决的,必须跨专业、或者是跨行业的共建,才有可能。所以,现在建设一栋建筑,一定要有多专业的合作单位一起来配合。
第七,要建设新的生态文化,引导绿色消费。仅仅从设计角度采取措施,解决节能建筑的问题,大概只能解决50%多一点,剩下的40%多是要靠引导绿色消费来解决,要依靠引导人们的生活方式。
案例:
(一)、德国巴斯夫“三升房”
相信大家在看到这
名字后,肯定会有所疑
问,为什么要叫“三升房”
呢?那就先来给大家解
释一下吧。巴斯夫是德国的一家化学公司,同时也
是世界上最大的化学公
司。是在一幢拥有70多
年历史的老房子为基础下改造而成的。所谓3升房,是指一年每平方米居住面积消耗的热能只有3升采暖用油,1升油相当于10度电。在与改造前相比,三升房的能源消耗降低了很多,采暖耗油量从20L降到了3L,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降低了七分之一,具有极大的经济和环保价值。改造过程中主要采用了加强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设置可回收热量的通风系统、截热技术等措施。所以说,三升房的出现,为住户大大节省
了采暖所需要的费用,同时,在舒适性,节能,环保等方面
是效益也是有目共睹的。
而之所以能做到如此节能的境界,这还要和它所用的材
料是分不开的。它采用了经过
创新的隔热通风复合系统,新
鲜空气由外部进入装置后,与
一部分试图外出的热空气相互
“切磋”,再进入室内各个房间,保证居民们呼吸的每一口空气天然而清新。设置可回收热量的通风系统。屋顶阁楼上设有热回收装置,新鲜空气通过顶部通路输入,与排除的热空气换热后进入室内各个房间。这种新风系统是可调式的,并
且每一时间都有新风送入,室内的空气也可通过管道系统,经过热回收装置后排
除。冬季采暖时,85%的热量可回收利用。
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了新鲜空气的屋子里,相信大家的心情肯定非常的舒适,所以,由此可见,生态对于人们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啊。我们可以从三升房中得到一些启示,也许,更多的会是借鉴。我们国家是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如今的房价就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升,许多人都因为买不起房子而苦恼,如果我们可以将这种三升房引进我们的国家,那么,或许可以改善这种情况,在欧洲,三升房是最受欢迎的房产案例,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经济实惠,而更在于它的节能环保与生态,这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可以从中借鉴到很多,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国家也能出现这种低碳的房屋,更好地为老百姓服务。
(二)、英国贝丁顿社区
下面我们来看看另一个来
自国外的生态建筑的节能典范
吧。就是位于英国的贝丁顿社
区。贝丁顿社区是世界上第一
个零二氧化碳排放的社区,是
英国最大的环保生态小区。贝
丁顿社区拥有包括公寓、复式
住宅和独立洋房在内的82套
住房,另有大约2500平方米的工作空间。自居民2002年入住
以来,它蜚声世界,是国际公
认最重要的可持续能源建筑与
居住的范例。
首先,最重要的问题在于
这个社区的采暖问题,大家都
知道,英国是一个处于高纬度的国家,冬季漫长而寒冷,有半年时间都为采暖期。为减少建筑能耗,设计者探索了一种零采暖模式:生态村的所有住宅都朝南,每家每户都有一个玻璃阳光房。屋面、外墙和楼板选用了300毫米厚的绝热材料,窗户选用内充氩气的三层玻璃,窗框选用木材以减少传热。所以,生活在这样的建筑中,不会感到刺骨的寒冷,取而代之的,也许是一股让人舒服的暖意呢。
而在通风的方面,这个社区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从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它的屋顶上端有一排排色彩鲜艳,外观奇特的“风帽”,那么,它们的作用是神马呢?就是为了将外部的新鲜空气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室内,这种被动式通风装置完全由风力驱动,可随风向的改变而转动,利用风压给建筑内部提供新鲜空气,排出室内的污浊空气。此外,其内部设有热交换器,可回收排出废气中的50%—70%的热量,从而来预热室外寒冷的新鲜空气。
而另一个我们所关心的问题,就是水循环了吧,伦敦降雨丰富,通过对雨水以及生活污水的回收利用,使得水消耗量比普通住宅减少1/3。每次降雨结束时,位于屋顶和花园的集水设施会把雨水传送到房子的下面的储水器里,经过自动净化过滤器的过滤,就可以直接清洗卫生间、灌溉树木以及用作公园水景。这点对于我们来说是一条非常给力的提醒,我们国家水资源较为缺乏,人们的节约意识还不是很高,通过这种办法,可以有效地节约水资源,让有限的水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何乐而不为,可以说,在生态方面,外国人的意识比我们国内的人要注重的很多。
贝丁顿低能耗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其组合热力发电站发挥了巨大作用——通过燃烧木材废物发电为社区居民提供生活用电,而且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热能来生产热水。热水罐位于每户的核心位置,在寒冷季节可起到供暖的作用。目前CHP的燃料主要为附近地区的树木修剪废料,往常这些废料被丢弃并填埋而成为城市的负担,对这些废料加以利用既可以产生能源,又可以解决环境污染和垃圾处理的问题。在长期计划中,以后木屑原料的来源将主要为邻近的生态公园中的速生林。经计算,整个社区需要一片3年生的70公顷速生林,每年砍伐其中的1/3用来提供热能,并补种上新的树苗,以此循环。
去年上海世博会上备受瞩目的“零碳馆”,就是参照英国贝丁顿社区建造,并将保留下来成为世博会的永久建筑之一。在全世界对能源问题高度关注的今天,贝丁顿的建成和杰出表现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也许它就是人类未来居住模式的雏形。
(三)、奥尔良的诺亚
作为新奥尔良生态建筑的代表,诺亚能容纳 2 万
套住宅,3 家旅馆和 1500
个分时度假单元。这座金字
塔形的巨大建筑可以为其中的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既
有大小商场,8000 个停
车位,还有文化空间,学校,市政设施,政府机构,以及
卫生保健设施。看起来如果一个人愿意,他可以一辈子不用走出诺亚。尽管听起来在一栋建筑里住上一辈子并不是件有趣的事情,但诺亚的确在设计的时候就考虑到尽可能全面地满足居民的需要,因为修造这座建筑目的是抵御飓风的侵袭。诺亚的地基可以浮动,主体结构是中空式的,这样的设计使飓风无论从哪个方向袭击都可以将对建筑的破坏左右减小到最低。从可持续性方面看,对待这种超大型建筑人们倾向于抱有怀疑态度,但事实上诺亚可以容纳大量的居民,人数多得足以值得该项目的材料消耗。诺亚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市区内汽车的使用,因为人们可以在一座建筑中满足所有需要,而且建筑内的交通主要通过水平或垂直的电梯完成,可以说它是一座步行者的乐园。其他的环保设计还有可靠的风力涡轮,淡水再利用和储存系统,空中公园加热和制冷管道,被动式玻璃幕墙,污水处理,太阳能列阵还有建在河里的水里发电涡轮等。如果真能像设计者所说
亚可以抵御飓风的袭击,这里将成为真正可持续发展的典型。总结:生态建筑是多种技术集成的结果,它需要科学技术的进步,更不能离开在政府相关政策法规的鼓励和正确引导。只有在设计过程中各专业人员相互合作与共同努力,综合运用当代建筑学、建筑技术科学、生态学及其它科学技术的成果,从技术、经济、环境、能源及社会等角度出发系统地评价与设建筑的室内外环境,才会有更多更好的生态住宅出现。
第四篇:天津美术学院生态建筑与景观规划作业
生态建筑与景观规划实例分析
生态建筑——对建筑可持续性的探讨
为了建筑、城市、景观环境的“可持续”,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景观建筑学学科开始了可持续人类聚居环境建设的思考„ „
生态建筑也被称作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生态建筑涉及的面很广,是多学科、多工种的交叉,是一门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整个社会的重视与参与。它是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平衡互动作为发展的基点,将人作为自然的一员来重新认识和界定自己及其人为环境在世界中的位置。
杭州沁园景观改造
在设计师刚刚接受沁园的景观设计工作时,曾感动于“创建艺术生活住区”的理念,因为在这里,设计师将再现绘本作家几米作品中那些艺术的生活场景,正如安藤忠雄所说“用一种空间引领一种生活”。在这里设计师将以感性、浪漫的景观空间为人们创造“艺术生活的可能性”。
沁园的原意是“公主的园林”,因武帝之女沁水公主居住的闺园取名“沁园”,历史上也泛称公主的园林为“沁园”。
沁园位于航中文晖立交桥延伸地段,机场路与天成路路口交汇处,与京杭大运河隔路相望,属于杭州市区不可多得的稀缺性楼盘。整个景观设计在结合其得天独厚的优势的基础上,围绕“一切从艺术的角度出发”的主题,以几米故事中的场景为参考,努力打造一个童话般的沁园,为人们展现一种和平的、平常的、平实的、平静的艺术空间,建造一个无压力的栖息环境,并完整的保留了86株原生态香樟树和广玉兰。
景观首先应该是文化现象,其次才是自然现象。在艺术的主题下,采用自然主义的手法,以植物造景为主,结合现代、简约的细节表达和巧妙利用地势高低,使景观与建筑和谐相融。以人的体验为基准,借鉴苏式园林的造园手法,保证了空间的延续性、连续性和整体性,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设计是运用地形、植物和水体的互相关系,制造节奏感,赋予景观生命、快乐和动感。
各种艺术化的休闲空间组成了整个沁园的室外活动平台。如与道路绿化带相结合的街心广场,为滑旱冰的孩子和打太极的人们提供场地的次入口广场,下陷式的大草坪,与原始香樟林相映成趣的游泳池以及大人和小孩带来欢乐的儿童游戏烧烤区等,在满足人们心理愉悦的同时增加了人与人、人与大自然交流的机会。
两条风雨连廊构成了小区的骨架,使之成为能与南面公共绿化带区块相均衡的景观空间。东面起始于枫香树阵组成的休憩广场,这片一到深秋便会鲜艳似火的枫叶林满足了行人无限的想象空间。在于主入口道路交会的同时,枫树林沿着银杏广场一直延伸到西北面的儿童游戏区块。弧形的景观廊围合出一个椭圆形的游戏空间,半闭合的空间形态更增添了人们的安全感,贴近人们的生活。
点缀于香樟林间的4处水景——镶有不锈钢池壁的锦鲤池、澄清蔚蓝的游泳池、半椭圆的跌水池及隐藏于枫树林之下的喷水池,使建筑的光和影及日常的生活与季节的变迁都一一映照在水面之上。它们是映照时间和风景的镜子,是点缀“艺术生活”的一条滋润的轴线。
路、水、原生态香樟林、别致的座椅、风雨连廊、小品等为人们构筑了感性、从容、优雅的生活状态。
家的标志——街心广场
沁园因为街心广场而在机场路上变得很耀眼。干净的大草坪上点点闪烁的小品灯、成片密植的树林、错落有致的条石广场、银杏林、涌泉以及七八家有情调的餐厅,给了每一位来这里的人们一个不一样的温暖空间,使疲惫的心马上得以平静。
路
人车分流的交通体系,不仅让人们回家更安全,也让回家的感觉变得更温馨。穿过一条景色优美的林荫道回家,似乎会感觉距离更短一点。
水体的遐想
在沁园,香樟林尽头的不锈钢池壁水池与连绵起伏的大草坪连成一片,在香樟林掩映之下,水池静谧的景色不由得使人放缓脚步。游泳池与香樟林只有一墙之隔,绿化与景墙的隐约阻隔让这一片蔚蓝愈发显得诱人起来。
香樟林——故事开始的地方 在不锈钢水池的左侧是精心保护下来的香樟林。大片干净的草坪、蜿蜒的慢跑径与架空层连成一片的木平台使这里成为一个可以让人驻足的地方。
风雨连绵——最大的“灰空间” 沁园大量地运用了“灰空间”的元素,抹去了建筑的外部界限,使空间变得更加连贯,让室内外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两条风雨连廊构成了沁园最大的灰空间,严冬或夏日里都将是人们交流,休憩的最佳成所。
项目位置:杭州机场路、天成路路口
设计单位:A&I(香港)景观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完成时间:2006年
天津美术学院·环境艺术专业·
第五篇:生态建筑小论文
附加小论文:《生态建筑与经济学的关系》
引语:
我是学国贸专业的,算是比较典型的经济学专业。学习了一学期的《生态建筑》之后,心里多多少少也有点想法,觉得这门选修课除了与地理知识、物理知识、生态环境知识相关之外,也与经济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觉得自己认识尚浅,写不出深刻的长篇大论,只在此简单地写下一点浅薄的认识,还望老师耐心过目。关键词:生态化 建筑业 生态建筑策略
生态危机本质上是由于人类的经济活动方式、内容、规模和价值取向与自然环境和资源的冲突造成的。生态化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改造人类的经济活动方式和价值取向,使其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因此人类的生态建筑实践从这一层意义上讲是人类的一种经济策略。
建筑产业是许多国家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房地产业的冷暖是经济变化的晴雨表,同时建筑能耗占人类能源消费的50%以上,其所占有的土地、消耗的资源、使用的材料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正如1999年10月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在其研究人类居住环境的调查报告《为人类和地球彻底改造城市》中所指出的:城市虽仅占地表面积的2%,但排出的碳占总排放量的70%,工业生产中木材消耗占全球消耗量的76%,自来水消耗占全球消耗量的60%。所以他们主张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均必须将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放在长期发展的战略地位,其发展方向只能选择生态化的道路。
在生态建筑实践中,著名的3R原则,即Reuse(再利用、重复使用)、Reduce(减少消耗和污染)、Recycle(循环使用),更多情况下可理解成经济原则。与此相同的是美国富勒学派提出的“少费多用”原则,这种思想的前提同普通系统论中的整体协同思想是一致的,即整体表现大于部分之和,并认为整体性原则是自然界各种物质的构成原则。按此原则设计的建筑自然有很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现代仿生学,不但给人类提供了许多灵感与妙想,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样,具有生态价值的仿生建筑的经济效益、特别是长期效益亦十分巨大,如日本建筑师提出的“新陈代谢”城市设想,通过对生命周期和循环的分析,探求一种将不断更新变化的设备部分和能够长期使用的巨大结构体分开的设计方法,其经济效益是不言而喻的。
建筑行为作为一种经济活动,人类本来可以选择多种道路,但在目前面临的环境现状下,作为一种经济策略,人类只能走生态建筑之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这样,生态建筑就与经济发展密切联系,生态建筑发展的良好前景必定会在社会上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