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个人应急管理的认识
对个人应急管理的认识
随着2006年1月8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出台,我国应急预案框架体系初步形成。是否已制定应急能力及防灾减灾应急预案,标志着社会、企业、社区、家庭安全文化的基本素质的程度。应急管理是由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它具有广泛的社会性。《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义务参与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从法律上规定了应急管理的全社会义务。尽管政府是应急管理的责任主体,但是没有全社会的共同参与,突发事件应对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因此作为公众中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应具备一定的安全减灾文化素养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急管理知识。
由于突发事件就有突发性,不可能在事件发生前有所准备,因此,突发事件发生地的个人应急管理水平特别是领导者的个人应急管理水平与突发事件的处置结果有密切关系。
一是普通民众的个人应急管理。首先,每个人都应掌握一些急救救护的基本常识。由于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等待救援队到来的时间往往会超过“救命黄金时间”,因此掌握一些急救常识是很必要的。其次,个人应掌握避灾常识。在灾害发生时,一些人往往是由于缺乏避灾常识,在灾难面前不知所措,导致了悲剧的发生。例如有些人在火灾发生时选择跳楼等行为,这都是缺乏避灾常识的表现。最后,个人应在日常生活中准备一些应急物品。我们应未雨绸缪,备好一些应急物品,如急救药等,以备不时之需,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
二是作为领导者的个人应急管理。领导者的应急管理水平高低的影响是最大的,这甚至对处理突发事件的好坏能起到决定性作用。作为领导者在处置突发事件时必须切实增强维护社会稳定大局的责任感;必须不断提高见微知著的敏锐性;必须全面加强处置工作的科学性;必须牢牢把握舆论引导的有效性;必须善于总结突发事件的规律性。而且由于事情发生突然,作为一名领导者应该反映敏捷,冷静判断。一方面是应火速组织人员赶往事发现场,迅速制止事态发展;另一方面是立即将突发事件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并及时将事态发展情况如实上报。事件发生后,场面比较混乱,而当事人的情绪往往会非常不稳定。这时,领导者的言行在制止事态发展,安定人心上将起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领导者应努力提高其应急管理水平,更好的做好应急管理工作。
总之,应急管理是具有广泛的社会性的工作,良好的个人应急管理水平对于处置突发事件、降低突发事件的危害、消除不良影响起重要作用。
第二篇:对标管理认识
2008年是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对标管理年,集团公司下发了一系列文件对对标管理年活动进行了部署和安排。黔源公司根据集团公司的要求,在公司系统全面开展对标管理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召开了专题会议,对指标进行讨论,初步确定各要素指标及标杆值,对标工作取得一定进展。现对公司对标管理工作谈几点认识。
一、对标对什么,拿什么做标杆
根据标杆管理的知识,标杆就是可参照的预期要达到的目标,是在质量、数量和价值方面所期望获得的业绩标准。标杆管理,就是不断寻找和研究同行一流公司的最佳实践,并以此为基准与本企业进行比较、分析、判断,从而使自己企业得到不断改进,创造优秀业绩的良性循环过程。标杆管理本质是一种面向实践、面向过程的以方法为主的管理方式,它与流程重组、企业再造一样,基本思想是系统优化,不断完善和持续改进。标杆管理与企业再造、战略联盟并称为20世纪90年代三大管理方法。它体现了现代管理中追求竞争优势的特性,被西方国家认为是改善企业经营绩效,提高全球竞争力最有用的一个管理工具。
公司对标小组根据集团公司制定的安全、业绩、发展三大指标体系的要求,结合公司实际制定的对标管理实施方案,首先确定了公司要对标的要素指标,将指标分为通用类指标和企业特质指标。通用类指标主要是利润指标、当年电费回收率、非计划停运次数、单位容量边际贡献等。企业特质指标主要是指水电企业受来水情况和季节性影响的指标,比如水能利用提高率、利用小时、厂用电率等指标。各要素指标确定后,公司开展了大量的关于确定要素指标标杆值的工作,为最终指标标杆值的确定做了充分准备。
二、怎样对标,如何实施对标管理
1、成立组织机构,制定实施方案。公司高度重视对标管理工作。成立了对标领导小组,由总经理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常务副总经理任办公室主任。公司同时制定了对标管理实施方案。公司系统各发电厂、建设公司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制定了实施方案。对标管理实施方案规定了对标管理的实施步骤、各阶段目标任务和时间要求。通过召开动员会议和专题会议,认识和体会到对标管理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企业做强做好的重要决策,是增强竞争力,实现公司战略的重要措施,是全面加强企业管理,提升三大业绩的重要抓手。
2、加强信息收集工作,进行正确的定位。公司对标管理机构收集了公司近三年的生产经营及财务指标及公司成立以来的其它资料,同时对公司未来三年的经营情况进行预测,对公司的历史、现状和未来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此外还对区域电力企业的经营指标进行收集,通过与乌江公司和省内其它水电企业的比较,明确了公司的区域定位。再就是作为水电类上市公司,公司对标管理机构收集了近50家电力上市公司的资料。对其中水电类上市公司特别是规模与黔源公司相近的上市公司的各项指标进行收集整理,明确了黔源公司的市场定位。
3、确定对标要素指标和标杆值。经过大量的信息收集工作以及对比分析,明确了企业的定位,通过对要素指标的分类,清楚了企业的差异性。根据公司对标管理实施方案的安排,公司定期开会,交流经验。经过反复讨论,初步确定黔源电力的对标指标体系和标杆值。对标标杆值的确定,集团有标杆值的按集团标杆值,其余的根据企业近三年指标和历史最好水平确定。
4、将对标指标层层分解,落实责任主体。公司建立了安全、生产运行、计划经营、财务管理、建设管理、前期工作的指标体系,将指标层层分解到职能部门、运行电厂和项目建设公司。对标管理活动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公司各部门之间,各运行电厂之间(各建设公司之间)和各电厂的班组之间。公司对标覆盖了生产经营的各方面,基本形成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参与的对标工作格局。
5、将对标管理与绩效考核、经济活动分析有机结合。目前公司的经济活动分析,主要包括由财务进行的基于财务快报的月度经济活动分析,以财务、计经、发电运行公司为主的季度、半年和经济活动分析。进行经济活动分析,对各要素指标不仅要与计划比、与上年同期比、还要与标杆值对比。通过开展对标管理年和经济活动分析会活动,可以提高公司发现差距、分析原因、落实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对公司绩效考核、确保目标任务的完成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三、对标管理工作初见成效 今年以来,公司将对标管理融入到日常经营管理工作中,与目标责任、绩效考核相结合,全面加强企业管理,通过对标,揭示与先进水平的差距,增强自我改善的压力和不断超越的动力,公司各项经营管理工作取得较好的成绩。一是公司安全业绩指标完成较好,生产安全、经济安全、党风廉政安全、企业稳定与形象安全保持良好态势。二是优化水库调度,增发电量。在年初库水位较低、三岔河来水与去年同期持平,芙蓉江流域来水比去年减少近50%,又遭受雪凝灾害影响的情况下,公司主要领导发挥水电专家的作用,及时召开会议,协调调度关系,合理利用来水,公司1-9月份发电量取得了与去年同期持平的成绩。三是光照电站克服工程技术难题于8月份两台机组投产发电,抓住汛期满发稳发。四是公司电价工作取得较好成绩,今年6月和8月的两次调价,公司运行电站电价得到调整。新投产的光照电站的电价工作,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努力,由省物价局核定的临时电价高于目前贵州水电标杆电价近4分钱,取得突破性进展。
四、对公司下一步对标工作的建议
去年四月,集团公司按组织程序调整了黔源公司的领导班子,理顺了管理关系。新的领导班子对公司的发展进行战略规划,在组织架构、流程再造、机制创新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陆续制定了100多项管理制度、规程规范和工作标准,在实践中得到较好的运用。这对公司2008年实施对标管理和全面加强企业管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尽管今年公司各项经营管理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公司对标管理工作本身还存在诸多不足。比如对标管理工作动员准备阶段开展较好,但进入实施阶段工作力度没有得到进一步加强,对标数据没有及时反馈、进行总结和交流。下一阶段,公司对标管理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进一步统一认识,营造氛围。对标工作是全员参与的工作,要充分认识集团公司党组决定开展对标管理年活动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对标管理工作任务的长期性、全面性和艰巨性,运用网站、报纸等载体进行宣传,及时发布对标管理信息,使员工了解对标的要求和目的,体会到对标管理是提升公司业绩和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进一步营造“我要对标”的氛围。
2、强化对标过程管理,务求取得实效。对标的目的不是简单的数据对比,而是要通过指标的比较,看到公司在业务流程、管理上的差距和薄弱环节,要挖掘隐藏在指标背后的本质原因,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及时制定措施,狠抓落实。公司要及时召开分析会议,定期检查工作成果,不断纠偏与总结,达到查错纠弊,持续改善、不断超越的对标目的。
3、在抓好内部对标的同时,积极开展与国内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对标工作。作为电力类上市公司,公司要与国内同行业上市公司进行对比,寻找差距。重点关注桂冠电力、彬电国际、涪陵电力、广安爱众等与公司规模大致相当的水电类上市公司的指标,找出标杆值,建立对标指标体系。根据对上市公司评价体系的要求,在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发展能力方面全面对标。重点对比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指标,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竞争实力,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
4、加强对标管理长效机制的建设工作。认真总结对标工作的经验,不断完善对标管理制度,将对标结果与企业评级和创建优秀发电企业结合起来。在第四季度,要进一步收集、整理、分析对标数据,为做好报告中对标要素指标的评价分析做好准备。通过对标,要进一步完善公司激励约束机制,将对标管理融入预算、业绩、薪酬三位一体的考核机制,将对标管理指标改善情况作为经济活动分析的重要内容,动态把握,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5、通过全面加强经营管理特别是对标管理,确保全年经营目标的完成。水电具有较强的季节性,进入第四季度,汛期结束,公司发电量大幅下降,盈利水平也将大幅降低。光照电站新机投产,作为104万千瓦的大型水电站,要实现投产当年不亏损面临较大困难。由于水资源费的全面开征,加上宏观调控财务费用增加,公司2008年的经营形势不容乐观。要花大力气,在优化水库调度,力争多发电的同时,利用对标管理和全面预算管理,降本增效,严控各项开支,使所有要素指标可控在控,确保公司经营目标的完成。
第三篇:对管理的认识
对管理的认识
第一部分:对管理定义的认识——管理是一种体系 在我看来管理是组织者借助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其参与者下属成员的行为并使其在有形(一般指制度、组织、奖惩措施规定等文件)或无形(一般指组织文化、工作环境、工作氛围、道德规范、人际关系等)的约束中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好地为组织服务的一种行为,一种体系。所谓体系是泛指在一定的范围内若干相关事物或某些意识相互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整体。而管理同时也是在特定环境条件下,以人为中心,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便达到既定组织目标的过程。从定义层面理解,管理便是一种体系。管理的七种职能: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这些职能的有效运用及协调组合才能保证管理活动的正常进行,实现既定目标。管理活动贯穿于活动的始末,七种职能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在不同的时间场合反复出现,始终作为一个整体来完成管理活动,并在一定程度上引出新一轮的管理活动。体系具有一定的目的性。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的但单凭个人的力量无法实现的目标。管理既有个人管理又包含企业管理。个人管理包括时间健康情绪学习职业财富人际关系社会活动的管理。这些管理活动的实现与个人的利益密切相关,个人管理同时也是企业管理的基础。企业管理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采购管理营销管理等。企业管理是为了达到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保证企业活动的顺利进行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增加积累,扩大生产规模,实现企业乃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管理可以把千差万别的局部目标或个人目标引向组织乃至社会的共同目标。体系具有动态性。管理是一定社会经济环境的反映,是社会分工所产生的社会劳动过程的一种特殊职能。戴维·B·赫尔茨说:“管理是由心智所驱使的唯一无处不在的人类活动”。随着世界的不断变化,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更替,管理面临的无序状态会更多。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化的深入,管理的手段也向着科学化方向发展,成功的管理活动已没有固定模式,管理理论也在管理实践中不断地发展、完善。
第二部分:管理是一种艺术
彼得·德鲁克说:“管理,从根本意义上讲,意味着用智慧代替鲁莽,用知识代替习惯和传统,用合作代替强制。”因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又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管理最主要的事由一个人或更多的人来协调他人活动,利用有效资源以便收到预期效果,完成既定目标。它不仅表现在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调整上,也表现在如何运用自己的体力和脑力上。因而,作一名管理者一定要培养理性力量,要将知识理性意志三者结合起来。在管理过程中,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果断而不盲目冲动,深思熟虑而不优柔寡断。好的管理者需要在流动与变化的世界里使其管理活动成为动态的、科学的,既不逾越传统又不失鲜活。曾经有人告诉我:“要想做好某一行业的管理者,就必须使自己在这一行业非常精通!”但我却不以为然,我认为好的管理者应该是伯乐,对其管理活动不必亲力亲为!管理是一门艺术,需要的事技巧与智慧。
第三部分:管理与领导 学习管理之前,我一直认为管理和领导是一回事。管理与领导二者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但二者的区别又是显著的。首先,管理与领导并不属于同一范畴,管理的职能里有一项即为领导职能,而且不论从深度还是从宽度来讲管理的范围都比领导的范围更广。其次,它们虽都是协调活动但却隶属于不同的层次。领导是指挥带领引导和鼓励部下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其重点在于做出决策,确立目标规划制定相关政策,为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指引方向,它必须从整体出发。而管理则是为了保证领导确定的目标,作为一个中枢桥梁联系其各个职能活动,协调各个活动环节,优化资源配置,着重于维护和加强组织的正常秩序。
第四部分:管理各个职能的相互关系 管理活动中关键的一环是组织,组织同时也是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手段。组织职能是对组织的资源进行配置,而领导则是为了实现其运作以完成组织目标,领导具有指挥激励协调的作用。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在管理中的作用愈加明显和重要。获取有用信息亦为决策的一个重要基础。计划则是决策的组织落实过程,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计划为决策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保证。计划决策职能的实现需要控制职能的实现做保证。组织领导与控制是保证计划目标实现的“维持职能”,然而管理在动态环境中生存的社会经济系统,仅有维持是不够的,还必须不断调整系统的内容和目标,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要求,即“创新职能”。创新职能是对其他职能的补充和完善。、管理的各个职能作用不同,范畴不同,却密切联系。它们环环相扣,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在完成管理目标的同时,也在不断发展并更好地适应社会潮流。
总结 管理是一个系统,它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完善,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但却不是无章可循!管理是一门艺术同时也是提高效率的一种手段,是“管”与“理”的结合。管理这门学问需要在实践中去学习、总结,管理理论也需要随着实践的深入不断注入新的成分。
第四篇:浅谈我对管理的认识
浅谈我对管理的认识
“科学管理之父”费雷德里克·泰罗认为:“管理就是确切地知道你要别人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其实,不只是人,对物对事同样如此,找到正确的管理方法,才是解决问题的不二法门。
有这么一个经典的传说:当尧帝在位的时候,洪水滔天,漫上了丘陵。尧寻找能治理洪水的人,群臣推荐鲧。鲧采取“堵”的办法,到处筑坝拦水,结果水无处可去,形成了水涨堤高,堤高水涨的恶性循环。鲧治水九年,没有取得什么成效,却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舜罢免了劳而无功的鲧,命令鲧的儿子禹继承父亲的治水大业。禹汲取了父亲的教训,改“堵”为“疏”,经过十年的努力,终于千川归海,彻底根除了水患。
大禹治水的事例给我们后人的启发也很大:很多时候解决问题采用疏导的方法比一味堵塞效果要好得多。
这让我想起了一件亲身经历的小事。
母亲是一位小学语文教师,一般教五六年级,十一二岁的小学生,正是撒欢的时候,一离开班主任的视线就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一日放学后,母亲留下几位同学订正作业。母亲看着他们做作业时,几个小家伙非常老实,一笔一划地写着,头都不敢抬一下。母亲去办公室拿东西,那几个同学便立马变了样,头凑在一起讲话,说到高兴处还哈哈哈笑起来。
很快母亲回到教室,将他们训斥了一通,禁止他们乱讲话。一会儿,母亲又要出去,临走时叮嘱几个小孩子,不许嬉皮笑脸。可是她前脚刚走,几个学生又恢复原样。
这时,正好数学老师来教室拿教材,看到他们扎堆聊天,很和蔼地看着他们,笑着说:“你们有什么话赶紧趁现在都说了吧,不然班主任来了又说不成了。”几个孩子突然愣住了,很奇怪地看着他,显得有些丈二摸不着头脑。数学老师继续笑着看着他们:“快说吧,不然没机会了。”几个孩子互相看了看,觉得有些羞愧,然后同时低下了头,不说话,只顾做作业。数学老师走开后,他们也没怎么敢说话。
这件事让我对管理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在教育的问题上,有句话叫“疏永远比堵有效”。这位数学老师也许深谙小学生调皮、逆反、控制能力差的特点,因此在管理管教他们时,不是一味地告诉他们不能做什么,而是反其道而行之,让孩子们为自己的行为而羞愧,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词义上,管理通常被认为是主持或负责某项工作。亨利·法约尔在其名著《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给出管理概念之后,它就产生了整整一个世纪的影响,对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力。法约尔认为:管理是所有的人类组织都有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由五项要素组成: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这种看法颇受后人的推崇与肯定。
我当过好几年的数学课代表,刚开始在布置作业以及收发作业本的问题上也遇到过一些问题。譬如:老师把题目布置给我,让我将它们抄在黑板。一开始,我拿到题,二话不说,直奔教室开始写。
写到一半呢,遇到一个潦草的数字,分辨不出,于讲台上抓耳挠腮,请教班上同学,没人敢下定论。无奈,题写到一半丢下,从四楼直奔一楼教师办公室,询问老师。问完,跑上来继续。谁知,后来又遇到一个不理解的题目,不知是不是老师抄的时候有误,只得再次下楼请教。如此,既消耗体力,又浪费全班同学的时间,典型的吃力不讨好。
吃一堑长一智,再遇到此类事情,先赖在办公室把题目看一遍,把不确定的字,难理解的题目请假一下,再回到教室抄给同学们做。
这本是一件极容易的工作,但在负责这件事时,却考验我们的指挥和协调能力。可见,管理并不是一件多轻松的事。关键在于多多锻炼培养,经历的次数多了,经验就随之而来。
一直钦佩玫琳凯·艾施,这位商界女强人一手创办了化妆品牌玫琳凯,展现了其天赋异禀的管理才能。她的公司被美国《财富》杂志列为全美国最受尊敬的最大财团公司之一,她本人也被视为当今世界最成功的女企业家。由于她在一向由男性主宰的管理世界的杰出成就。美国《福布斯》杂志评她为全球企业界最具传奇色彩并获得巨大成功的人物,而且她是其中唯一的女性。
在对员工的管理上,玫琳凯.艾施将自己所信奉的“你要别人怎样对待你,你也要怎样对待别人”的黄金法则作为公司的指导哲学,更大力倡导“信念第一、家庭第二、事业第三”的生活优先次序,用 “你能做到”的精神来激励其他女性加入自己的事业。在她的大力提倡下,众多女性跟从她的美容事业,积极地为顾客提供服务。在这种自创的管理风格下,玫琳凯以不断的鼓励及物质报酬来提升妇女的自尊和自信。有杂志惊叹:玫琳凯所解放的妇女,比美国女权运动领袖格劳瑞娅·史戴能解放的还要多。
同时,在公司的运作过程中,玫琳凯对传统的挨家挨户的直销方式进行了一次革命。她将自己的销售员称为“美容顾问”,以小姐展示方式推销产品,每次参加活动的人数不超过五六人。
玫琳凯还采用当时一般公司并不采用的付款才能提款的政策,这使公司不需要很多开办资金,更重要的是,她让她们只付零售价的50%购买整套产品,这远远低于一般直销公司,使许多妇女从中受益更多。这项政策不仅极大的鼓励了公司的美容顾问的工作热忱,也使公司免去了许多坏帐。
在公司成立后的42年中,玫琳凯.艾施凭着自己坚定的决心、努力的工作以及无私的奉献精神将公司从一家小型的直销公司发展成为其业务遍步世界34个国家及地区、年营业额达数十亿美元的大型化妆品跨国企业集团,并在全球拥有一支超过百万人的美容顾问队伍和逾千万名忠实顾客。她将个人的梦想变成了美国商业史中最成功的故事之一。
从玫琳凯成功的故事中,可以看到她在管理员工时对她们的激励和信任,能够设身处地地替她们的利益着想。同时,在营运时,她又大胆创新,开辟前所未有的运营方式,从而成为行业的领军人物。
商界中的精英不胜枚举,每一个发家史中必定有其必然性。那些创始者都有自己管理公司的独门秘诀,为我们所敬佩和学习。
在我看来,管理渗透于我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要好掌握管理的技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我们抓住机会,多多锻炼自己。同时,需要有灵活的脑子,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固然有用,但要想胜人一筹,关键在于自身能有独到的管理体系,从而提升整体的水平。彼得·德鲁克认为:“管理是一种工作,它有自己的技巧、工具和方法;管理是一种器官,是赋予组织以生命的、能动的、动态的器官;管理是一门科学,一种系统化的并到处适用的知识;同时管理也是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很深奥,需要我们在不断探索中领悟。
第五篇:对精细化管理的认识
对精细化管理的认识
随着宁波港转型升级,宁波港海港工程有限公司也已成立并开始实际运作。并成为强港工程的一员。实现综合发展的大型工程总承包企业。实行精细化管理,才能实现企业快速、科学的发展。也是我们管理水平提升的必然选择。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方法,更是一种意识,现实和态度,另一种精益求精的管理理念,一种企业被求卓越,创新发展的文化。早在春秋时期,思想家老子张提出:“天下大事你于细”的理念。精细化管理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一种以最大限度的减少管理占用的资源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为目标的管理方式。实现现代化企业提升管理水平。提高企业效益、增强竞争力,决定企业成效的关键因素。
精细管理既是一种管理方法,更是一种管理理念,企业文化。因此,实施精细管理核心问题是人员的素质问题。一个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的程度和效果,最终也向该企业员工的素质决定和制约。因此,企业必须以人为核心,以人为本。社会培养好,使用好,发挥好。企业的人力资源,在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中,懂得和做到信 为基础。事业为平台,利益为杠杆,感情为纽带。培养和形成员工对企业的,认同,发挥员工的工作潜力和工作积极性,共同参与和实施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同时,必须不断培养和提高员工素质,使员工不断接受认同,体现企业文化,使企业精细化管理不断接入。企业
力不断提升。
实施精细化管理,必须会
位参加;但劳工层次的不同,素质的不同。并形成了 直上而下的积极引导
私自下而上的自觉响应,不仅在制度上,管理模式上实行精细化管理,更要求企业领导、员工了解,熟悉,掌握精细化管理。并成为其工作的习惯和企业的常志化管理模式,成为企业的一种文化、精细化管理的最终目标的企业达到资源效益最大化。而 种效益最大化,是科学的,可持续提高的。精细化管理不是一种的僵化的制度和编程,更不是一种循环往复,繁碎的文牍主义的受理方法。而是把复杂的工作简单化,简单的工作标准化,标准的工作编程化,流程的工作 量化,人人做好最简单的开始累积,对每个细节都精益求精,达到精、细、化的有机强和剂。
管理首先要有实施规范。这一实施过程,不可能是短期行为,但需有阶段性并要用阶段的任务和持之以恒,自上而下的努力。在实施精细化管理中,社会考虑员工素质与企业制度编程,标准及各种硬件,平衡,正确
。努力
人,软件、硬件三方面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提高。此外,实践精细化管理,达到效益最大化。在一定的条件基础上的效益最大化,是相对的。在现有是的条件,基础上不断实施,迈到精、细、化的理念。呈现对的,因此我们的实施,即便考虑它的相对性,又要坚持它的绝对性。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实施企业精细化管理,即企业效率的提高,更使职工利益得到体现,员工的精细化管理,不仅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提高自己的工作效能,更能体现员工的效能薪酬。
实施精细化管理,达到工作及将精细化。明确化、工作方式科学化、工作交流化,管理资源使用最大化。是体现追求卓越,勇于创新,转型升级建强港的将本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