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抓实干中推进新农村建设

时间:2019-05-12 18:43: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真抓实干中推进新农村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真抓实干中推进新农村建设》。

第一篇:在真抓实干中推进新农村建设

容提要

如何按照中央的总体要求和战略部署,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宁夏推进新农村建设,应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区建设,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以点带面、稳步推进,从农民群众需求最迫切而又有条件做的事情做起,争取“六个突破”,切实抓好“五动”,使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让农民群众得到实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重大任务,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如何按照中央的总体要求和战略部署,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搞好规划;要尊重农民意愿,不能搞形式主义和强迫命令,防止一哄而起;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宁夏推进新农村建设,更加需要注重从自身实际出发,确立合理目标,明确建设思路,抓住工作重点,在真抓实干中实现发展进步。

明确建设思路

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十分丰富,涉及农村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

宁夏地域虽然不大,但各地自然条件、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既有被誉为“塞上江南”的川区,也有“十年九旱”的中部干旱带,还有“苦瘠甲天下”的南部山区。全区70%以上的人口在农村,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目前,宁夏农业和农村发展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集约化、组织化、产业化程度不高,农村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县乡财力不足,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等。2005年,宁夏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2508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3左右。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处于起步阶段,全区近一半的市县尚未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少农村群众存在着看不起病、子女上不起学、喝不上安全洁净水等困难和问题。因此,宁夏推进新农村建设,应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区建设,允许起点有差别、过程有快慢、水平有高低,不搞一刀切、齐步走;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群众的承受能力,决不能通过加重农民负担和增加乡村负债搞建设;坚持规划先行,抓好试点示范,以点带面,稳步推进,防止一哄而起、急功近利;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坚持以人为本,从农民群众需求最迫切而又有条件做的事情做起,使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让农民群众得到实惠。

争取“六个突破”

在形成农村产业发展新格局上实现突破。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发展生产,就是要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近年来,宁夏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依托自身优势培育发展了枸杞、清真牛羊肉、奶产业、马铃薯四大龙头产业和优质稻米、淡水渔业、蔬菜、牧草、玉米、葡萄、西甜瓜等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带动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促进了产业提升、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今后,要着眼于建设现代农业,继续大力提升农业的产业发展水平,特别是实施龙头产业带动工程,努力推进农产品生产标准化、经营集约化、效益最大化;紧紧抓住特色和规模两个关键环节做文章,积极引导农民建立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围绕一个特色优势产业,建立一套工作班子、培育一个基地、建设一个专业市场、吸纳一批农民、带活一方经济。

在探索农民增收新途径上实现突破。推进新农村建设,应当不断让农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这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是努力形成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使农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在这方面,宁夏应当着力抓好这样几项工作:一是继续落实好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实施好引黄灌区节水灌溉、中低产田改造、大六盘生态经济圈建设、中部干旱带草畜产业等工程,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和金融支农活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二是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提高城镇化水平,引导更多的农民到城镇

创业,到二、三产业就业,进一步减少农民、富裕农民;三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进一步实施“百万农民培训工程”,培养有文化、有技能、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就业竞争力,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和组织农民异地就业、异地发展。

在促进村容村貌新变化上实现突破。坚持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切实搞好乡村建设规划。通过开展村庄综合治理,实现乡村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建设规范、设施完善、村容整洁、环境优美,使乡村面貌发生根本变化。通过政府推动、典型带动,组织实施好川区“塞上农民新居”和山区“危窑房改造”工程,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发挥公共财政的带动作用,加大投入力度,使乡村软硬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川区要实现“六通”——村村通电、通公路、通电话、通邮、通广播电视、通客车;山区要基本实现“四通”——通电、通公路、通广播电视、通电话,水质达到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同时,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

在推动社会事业新发展上实现突破。重点实施乡村卫生院所改造、文体场所建设、少生快富等工程,落实好农村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各项政策,基本解决上学难、看病难、娱乐难的问题。实现乡乡都有卫生院、村村都有卫生室和文体活动场所。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到90%,有条件的地方普及学前教育,每个县(乡)建立一所职教中心(站)。逐步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助、贫有所济。

在树立乡风民俗新风尚上实现突破。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形成体现本地实际和时代特点的新的乡风民俗,实现干群关系融洽和谐、邻里友好和睦、社会安定有序、民风健康文明。通过开展“和谐乡村”、“平安乡村”和“文明乡村”建设等活动,促进农村的和谐与稳定。

 

;在建立基层组织建设新机制上实现突破。推进新农村建设,应当注重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既要着重抓好村党组织建设,又要同步推进村民自治组织和其他村级组织配套建设。一是选好党性强、有知识、善经营、会管理、具有奉献精神的带头人;二是建设有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能够团结带领群众创业致富的领导班子;三是通过采取领导进村蹲点、干部进村挂职、大学毕业生进村锻炼等办法,充实农村基层组织力量;四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推进政务公开和村民自治,形成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合力。

切实抓好“五动”

政策驱动。围绕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认真贯彻“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继续对农民实行粮食生产和良种、化肥、农机具等直接补贴,对南部山区农民实行基本农田补贴,认真做好退耕还林和退牧还草补助资金和粮食的兑现工作。进一步完善特色农业发展的直补政策,使对农民的直补政策由单一粮食生产向发展现代农业延伸。

资金撬动。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投入机制,合理配置财政资源,整合各类支农资金,集中财力支持一些具有带动新农村建设作用的重点项目,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示范效应。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对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采取税收优惠、贴息等财税措施,发挥公共财政“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引导社会资金向农村流动。

改革推动。全面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包括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农业经营体制、科技服务体制、土地管理制度和农村金融等方面的改革。通过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逐步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农村内部的发展活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作风带动。不断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

部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保证。坚持说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决不能急于求成,决不搞形式主义;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认真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使各项工作措施符合客观实际,真正体现农民群众的意愿、要求和利益;坚持正确政绩观,从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事情抓起,让农民群众从新农村建设中真正受益,决不能为了出“政绩”而损害群众的利益。

上下互动。始终坚持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通过舆论引导、典型示范和深入细致的工作,努力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引导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美好的家园。积极引导

社会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新农村建设,努力营造关心、支持、促进新农村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第二篇:真抓实干,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及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下发后,我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决定广泛动员、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举全市之力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是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理清工作思路,明确目标任务。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部门支持、社会参与”的原则,以农村“改制、改水、改路、改电、改校、改医、改厕”“简称‘七改’”为工作重点,以抓好35个示范村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推进我市新农村建设。力争一年内建成一至两个全省一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用三年时间,建成14个省级示范村,五年内全市农村基本完成“七改”,十年内全面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

2.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实。我市建立了以衡阳市委常委、耒阳市委书记廖炎秋为政委,市人民政府市长唐学石为组长,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经济开发区工委书记肖吉顺为常务副组长、各有关职能部门为成员的高规格领导小组,“七改”工作的具体项目,也分别明确了由分管市领导负责、主抓单位牵头、相关单位参与的分项领导小组,各乡镇办事处都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另所有示范村均安排了由一位市领导带队,数个市直机关为挂点单位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组,工作组成员到岗后迅速进村开展工作,进一步发动群众,组建各种村民理事会,指导作好村庄整治和产业发展规划。我市另从国土部门调人调设备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和测量。我市还专门行文明确了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新农村建设工作组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中的任务和职责,使我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组织保障有力。

3.广泛宣传发动,调动农民积极性。我市召开农村工作会议,逐级层层动员,宣传中央1号文件和各级会议精神。衡阳市“百村示范”工程动员大会后,我市立即部署示范村的确定和规划工作,除省定14个示范村以外,我市还要求没有省级示范村的乡镇也必须自定1个示范村先行试点。我市规定所有示范村都必须召开村民大会,广泛宣传动员,80的农民群众同意后方可申报。衡阳市组织去江西考察回来后,我市也于3月20至22日由市长唐学石带队,组织相关市领导、有关职能部门一把手、各乡镇党委书记和35个示范村支书共计120人,赴江西省大余县、南康市参观学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有参观人员均觉得受益匪浅、深受启发,进一步增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心和决心。我市还于3月24日召开了全市公路会议,传达上级精神,部署了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中心的公路交通工作。我市制定了新农村建设扶持优惠政策,通过张贴散发新农村建设宣传标语,发放《中国共产党耒阳市委、耒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致农民朋友的公开信》,进一步宣传和发动农民群众自力更生建设美好家园。

4.科学全面规划,扎实稳步推进。坚持规划先行,市规划局设立新农村建设规划设计管理办,乡(镇、处)成立由一名分管副职负责的乡镇规划管理所,示范村配备一名专(兼)职村庄规划管理人员。今年上半年拿出全市村庄布局规划、14个省级示范村的整治建设规划,年内完成所有示范村的整治建设规划,同时配套制定好村庄产业规划和社会公共事业规划。我市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后,制定了分阶段分步骤的新农村建设实施意见和方案,我市将在此基础上,扎实稳步推进我市新农村建设。

5.广开资金渠道,落实经费投入。我市新农村建设经费主要以农民自筹为主,还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拓宽资金来源:努力向上级争取;各职能部门支持;挂点单位扶持;社会各界捐助和财政以奖代补。具体来说,市乡财政预算追加用于新农村建设的资金。在享受上级有关投入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市乡两级财政对农村改制、改水、改路、改医、改校、改厕进行以奖代补。整合部门资源,所有的各级各类支农资金均捆绑使用,实行以奖代补。在财政保障的同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更多地投向农村,可用树碑立传、载入市志年鉴、冠名、市场运作、表彰奖励等办法激励单位、团体、个人捐资修路、掘井、架桥、改校、改制、改医、改厕。在全市开展新农村建设“一企一事”活动,鼓动有实力的煤矿主和企业老板投资农村公益事业。

6.健全工作机制,形成强大合力。逐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确保新农村建设科学、规范、有序进行。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建立“示范村”建设工作协调会议制度,协调指导全市开展示范村建设工作。协调会议制度由市长或市委、市政府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牵头,各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参加,具体事务由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承担。

相比其他兄弟县(市),我市新农村建设行动较快,起步较早,但在建设中遇到了不少的问题:主要是农村经济发展缺乏大企业、大产业、大项目的支撑,政策增收的空间日益缩小,农资物价居高不下;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社会事业发展滞后,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严峻;农业农村发展的体制障碍依然存在;农民的整体素质偏低,从事农村工作的各级领导和干部能力水平与面临的形势和肩负的任务不相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我们要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边实践边探索,不断破解难题,不断创新方法路径,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线,奋力实现我市“三农”工作的新跨越。

第三篇:提高认识抓住机遇真抓实干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文章标题:提高认识抓住机遇真抓实干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提高认识抓住机遇真抓实干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二○○六年二月二十一日)

同志们:

这次全市农村工作会议,是市委、市政府在新春伊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上,**市长代表市委、市政府作了一个很

好的报告,讲得很全面、很系统,符合*市实际,我完全赞同,希望认真落实。下面,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从战略全局出发,描绘了新世纪第二个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之后,中央和省相继召开了农村工作会议,就建设新农村进行了专题部署,为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

要深刻认识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性。建设新农村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十六大以来,中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明确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做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和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制定了“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规划了建设新农村的基本任务。这是中央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的科学把握,是新阶段“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深化、升华和发展,充分表明了中央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建设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落实“五个统筹”,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如果脱离农民愿望,忽视农民利益,发展就没有体现以人为本;如果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农业生态环境没有明显改善,发展就谈不上全面协调可持续。建设新农村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长久之计。扩大内需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如果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收入不高,农村购买力偏低,全国大市场就很难打开,扩大内需方针就难以奏效。新农村建设,可以有效激活农村消费需求,为经济更快更好发展注入持久动力。建设新农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农民安居乐业,农村安定有序、充满活力,才能逐步消除城乡差距,建成和谐社会。

要清醒认识建设新农村的艰巨性。改革开放以来,*市经济社会有了较快发展,近几年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相对而言农村却变化不大,生态性矛盾和历史积淀问题严重制约农村发展。农业基础脆弱。全市森林覆被率12.5,比全省低30多个百分点,比全国低4个百分点。草原“三化”面积452万亩,占可利用面积的71.3。“三化”草场大多地表裸露、植被稀疏、覆盖度低、优质可饲牧草逐年减少。耕地水土流失面积2448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82.6。土壤有机质含量由建国初期的8—10下降到现在的4左右,每年跑水16—20亿吨,跑土7800万吨,跑肥120—150万吨,耕地越来越瘠薄。田间综合机械化程度尽管达到78.8,农机总动力达到375万千瓦,但结构不合理,状态也不尽如人意。全市拖拉机保有量20.6万台,其中50马力以上拖拉机仅有4310台,占2.1,32.8大马力拖拉机超期服役。按每台套大型农机具承担5000亩作业量计算,还缺1350台套,加上超期服役需要更新部分,共缺2770台套。南方发达地区通乡通村公路基本硬化,而*市通乡公路硬化率为53,通村公路硬化率为15。自然灾害频发。建国以来共发生旱灾35次,洪涝灾害12次,1998年境内*江*河发生历史罕见洪水,直接经济损失60多亿元。之后的7年间有6年受灾,其中4年重灾,2003年因特大干旱仅为三成半年,直接经济损失46.7亿元。农村人均纯收入较低。2005年全市农村人均纯收入是近几年较高的,也只有2455.9元,为全省平均水平的76.7,全国平均水平的75.6,人均收入超过3000元的村仅为28。与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则更低,仅为城镇的33.9。贫困面较大。9县(市)有3个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3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县均财政收入不过亿元,是典型的吃饭财政;有贫困村714个,占村总数的56;有贫困人口80万人,占农村人口的22.2,脱贫任务还很重。村集体经济薄弱。全市村级债务总额31.62亿元,村均250万元,资产大于负债的仅为50左右,大部分为“空壳村”,债务化解难,集体“统”的功能严重弱化。对这些问题必须有清醒认识,通过主观努力和上级支持,争取尽快解决,否则,难以与全省同步建成新农村。

要充分认识建设新农村的可行性。尽管*市新农村建设任务艰巨,压力较大,但也有一定基础。探索出了符合实际的发展思路。市委确定的“*****、*****、*****、*****”的发展方向和“****”的推进措施,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认可和拥护,对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指导和推动作用。农业产业化粗具规模。全市有国家级龙头企业3户,省级龙头企业22户,市级龙头企业110户,形成了乳、肉、糖、麻、粮、豆、薯、葵花等十几条产业链,**、**、**、**、**等龙头企业带动养殖业、种植业向优质、高效、规模经营发展。特色、绿色产业发展势

头强劲。全市有14个中国特产之乡,108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识,23个产品获得无公害食品标识,成功举办了五届**会,中国****之都影响越来越大。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被誉为“**第一村”的***村、“一村两制”的**县**村、**区查**村、**区**村等一批先进典型,激励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向先进学习、向先进看齐,为全市新农村建设树立了榜样。农民观念发生变化。传统农业、“土里刨食”小农经济思想淡化,应用科学技术,发展多种经营,走出打工创业观念增强,时代感、发展意识在青壮年农民中逐渐形成。全市已有80.2万名农村劳动力进行了转移,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带来农民思想观念、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只要我们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抓住机遇,扎实工作,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是完全可能的。

二、突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新农村五条标准,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我理解这五句话是一个统一体,生产发展是前提,生活宽裕是根本,乡风文明是关键,村容整洁是标志,管理民主是保障。虽然只有20个字,但内涵丰富。不仅有村镇建设问题,而且有村民发展问题;不仅包括经济问题,而且包括政治、社会等方方面面问题,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内涵,突出重点,扎实推进,确保“十一五”第一年新农村建设开好头、起好步。

(一)加快“****”步伐,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是新农村标准的第一位要求,是中央提出的五条建设原则之首。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必须坚持既定的“四化”发展方向,坚定不移地推进“****”。这个思路上符合中央和省里精神,下符合市情实际,经过近三年的实践,证明是正确的选择和科学的决策。中央关于建设新农村的战略部署,赋予了“****”新的高度和丰富内涵。从加快发展农村经济角度讲,建设新农村是目的,“****”是途径,“****”不实现,农村生产力解放不了,农村产业结构优化不了,现代农业建设不了,农民生活富裕不了,新农村和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不了。各级干部要切实克服怀疑动摇、畏难怕险、小进即满和急功近利思想,进一步坚定推进“****”的决心和信心。在产业换位上,要突出主导产业、强化骨干企业,大力培育立县、立区企业,推动种养加、贸工农和产供销一体化,带动整个农村经济崛起。在主辅换位上,在大力发展绿色、特色种植业的同时,要突出发展畜牧业,扩大养殖规模,大上加工龙头企业,促进牧业经济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在所有制换位上,要加快一般性竞争企业国有资本退出步伐,采取综合措施发展壮大非公有制经济,推进县域经济民营化。在劳动力布局换位上,要打破城乡之间和产业、行业之间壁垒,逐步实行城乡平等、产业行业平等就业制度,使更多的农民脱离土地,进入城镇务工,从事二、三产业,进而带动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要从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的突出问题入手,着力实施好“十项工程”,即农田水利工程,坚持以抗旱除涝为重点,突出抓好西部地区节水灌溉和东部地区水资源开发,搞好**水库消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和中低产田改造;沃土工程,引导农民增施有机肥,推广秸杆根茬还田,扩大测土配方施肥面积,搞好土地耕暄;科技兴农工程,加快种养业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广,推进农业标准化,抓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生态工程,按照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加强荒漠化治理和黑土区水土流失治理,加强耕地、草原和湿地保护,搞好退耕还林、还草和“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改善生产环境;扶贫开发工程,坚持开发式扶贫,实施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资金打捆使用,确保扶持效果;畅通工程,以县为责任主体,加快通乡通村公路网络建设,提高路况等级,解决行路难问题;饮水安全工程,加强农村供水、排水设施建设,提高自来水普及率,确保农民饮水安全,解决牲畜饮水困难;康居工程,加强农村宅基地规划和管理,支持和引导农民加快旧房改造,建设节地节能节材住宅,提高砖瓦化率;能源工程,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在适宜地区推广沼气、秸秆气化技术,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人居环境整治工程,整治村容村貌,突出解决粪土乱堆、柴草乱垛、垃圾乱倒、脏水乱泼、畜禽乱跑“五乱”问题,做到柴草粪便出村、厕所干净、人畜分离、畜禽圈养、庭院整洁、道路平整,开展村屯绿化,栽植花草树木,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三)繁荣农村社会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繁荣农村社会事业,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和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问题。要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全面推进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发展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不断扩大覆盖面。实行贫困家庭学生“两免一补”,构建农村助学长效机制。推行“一费制”管理,从源头上减轻农民的教育负担。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鼓励和引导城市教师支援农村教育,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大力发展卫生事业。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建立大病救助制度。加快农村卫生人才培养,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继续推行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要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抓好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组织送文化下乡活动,扶持农村业余文化队伍,开展多种形式、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满足农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文化需求。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管理,抵制腐朽落后文化。要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贫困户救助和灾民补助等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农村特困户救助向低保转轨。探索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它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四)深化农村改革,健全体制机制保障。深化农村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动力之源,是解决城乡要素分配不均、农村管理方式落后等问题的有效途径。要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健全依法、自愿、有偿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像**县**镇**村那样,创新农村生产关系,优化生产要素配置,促进生产力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这是农村改革的重中之重。要巩固和深化农村税费改革成果,认真落实国家扶持农业“三减免、三补贴”政策,深化乡镇机构管理体制改革、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逐步建立精干高效的基层行政管理体制和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要大力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农民生产经营提供有效服务,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要严格执行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制度,加强监督管理,防止反弹。同步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和集体林权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全面激活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五)搞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新型农民。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育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迫切需要。要加强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整合农村教育资源,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科技素质,使走出去的劳动力有较强的务工技能,留下来的劳动力能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增强他们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能力。要加强法制教育。开展农村普法活动,教育和引导农民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增强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深入开展农村形势和政策教育,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要加强精神文明创建。继续开展“生态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和“十星级文明户”创评活动,构建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和谐村镇。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生活方式,形成健康文明的新风尚。妥善处理农村各种社会矛盾,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打击“黄赌毒”等丑恶现象,建设平安乡村,创造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要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坚持村民代表大会制度,发挥村民代表的参政议政作用,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完善农村“一事一议”和村务公开制度,保障村民对新农村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激发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选好新农村建设带头人。搞好新农村建设,带头人至关重要,否则再好的政策、思路、办法都落实不了。目前,全市1258个村党组织中,“五好”村党组织有435个,占34,三分之二的村党组织处于中间或薄弱状态,这与建设新农村很不适应,要下决心选好配强村党支部书记,把政策理论水平高、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关心维护群众利益的优秀人才选拔到党支部书记这个重要岗位上来,让更多***、***、***、***式的带头人在新农村建设中大显身手。要拓宽选任范围,对本村产生不了合适人选的,可以把乡镇干部特别是后备干部派到村里任职,县直干部本人自愿的也可以下去,下去的干部身份不变、待遇不变。今后提拔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在村里工作成就突出的优先。要扩大选人用人民主,完善“两推一选”等行之有效的方式,让党员和群众选出可心的带头人。要继续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实行村干部“星级化管理”,探索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式。要加大村党支部书记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使他们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三、加强领导,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保障

建设新农村事关全市农业和农村长远发展,事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大局,必须切实加强领导。

第一,高度重视,摆上日程。各级党委、政府要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深刻认识建设新农村的重大意义,把建设新农村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市委成立了新农村建设工作委员会及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市新农村建设的规划、试点、指导、综合协调以及政策争取、制定和落实工作。各县(市)区也要尽快成立领导组织和工作机构,配齐配强人员,在全市建立上下贯通、协调一致的领导保障体系。各级工作委员会的成员单位要明确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职责和任务,特别是宏观管理、基础产业和公共服务部门,在制定发展规划、安排建设投资和事业经费时,要更多地向农村倾斜。各级领导干部要多深入农村基层,加强指导服务,帮助解决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第二,制定规划,分步实施。要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把新农村建设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根据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原则,针对不同区域、不同条件编制好专项规划,哪个乡、哪个村什么时间实现,什么时间完成到什么程度,哪个时期以哪些工作为重点,都要拿出时间表和具体方案。规划要有科学性、前瞻性和可行性,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广泛听取基层和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区分轻重缓急,条件好的地方要高起点,条件差的地方要适度超前,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

第三,落实政策,抢抓机遇。要认真研究国家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多予、少取、放活”的惠农政策,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2006年中央1号文件,对今年的支农政策阐述得十分明确,主要有15点,概括为“三个高于”、“三个终结”、“三个强化”、“三个加大”和“三个加快”。中央和省财政支农资金增量、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比重,特别是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都比去年有较大增长。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重大机遇,抓住这些机遇就会推动我们更快发展,丧失这些机遇就会成为历史罪人,对不起农民兄弟,对不起党性和良心。对于中央和省里的政策,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吃透,积极做好向上争取工作,取得国家和省里的最大支持。同时着手研究制定地方性政策,比如撤并自然屯、建设中心村、发展小城镇政策;引导和扶持应用沼气、秸秆气化等新能源政策;推广新型建筑材料政策;建设畜牧小区、实现人畜分离政策以及对乡村干部激励政策等等,使政策转化为建设新农村的强大动力。

第四,统筹协调,合力推进。建设新农村不仅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大任务,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必须协调动作,合力推进。要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作用,加大城市人才、智力资源对农村的支持,加大城市科技、教育、医疗对农民的服务。要建立完善以工补农机制,采取政策引导、市场配置、工作促进的办法,引导工商资本向农业和农村流动,进入农业开发特别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要鼓励社会力量投身新农村建设,组织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慈善机构和各界人士、志愿者联系农村和农户,开展结对帮扶和对口支援。要强化舆论宣传,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大建设新农村的宣传,使建设新农村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目标要求和具体措施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让广大农民群众自觉地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来。

第五,培养典型,树立样板。典型是旗帜、是方向、是力量,典型是工作的水平和标准,是抓落实的尺度和效果,也是干部作风的具体体现。甘南县兴十四村工业化程度高、人均收入高、住宅水平高、村民素质高、集体积累高,是高标准的新农村样板,要大力推广***经验,掀起向***学习热潮。各级领导要善于发现典型,培养典型,树立典型,用典型指导工作。要建立领导干部抓典型责任制,并纳入政绩考核内容,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奖惩,形成干与不干不一样,实干虚干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的导向和氛围,进而推动全市新农村建设稳步前进。

第六,转变作风,狠抓落实。建设新农村是对各级领导干部思想觉悟、思维观念、政策水平、领导能力的全新考验,必须进一步转变作风,改进工作方法,既要敢闯、敢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群众动员组织起来,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又要尊重农民意愿,不搞强迫命令,不搞大包大揽,不增加农民负担,不搞形象工程。在编制规划上,要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符合实际和群众意愿,具有可操作性;在建设模式上,以人为本,与自然和谐,格调新颖,形式多样;在建设方式上,先易后难,循序渐进。

同志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让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部署,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真抓实干,为开创新农村建设良好局面而努力奋斗!

《提高认识抓住机遇真抓实干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提高认识抓住机遇真抓实干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四篇:推进新农村建设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村镇规划调研——推进我省新

农村建设

一、前言

为深入贯彻落实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规划调研推进我省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步伐,迅速改变农村面貌,提高农民生产水平和生活质量,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解决当前农业和农村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在新农村建设中,若照搬传统的城市规划模式,对于脆弱的农村环境和退化的农村生态将是灾难性的打击,势必造成永久性不可恢复的环境和生态灾难。

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目标就是建立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新农村,实现农村的生态文明,达到经济发展、农民富裕、生态良好的目标,实现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这些目标应体现以人为本,切实使农民得到实惠,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成败。

二、新溪乡概况

新溪乡位于新余市渝水区最东部,与新干、樟树、西地隔河相望,辖区总面积46.34平方公里,总人口15272人,辖泗溪村、城头村、明星村、复兴村、西江村、后溪村、珠坑村、均溪村、稍凌村、龙尾洲村、楼下村13个行政村,56个自然村,113个村民小组,耕地总面积26689亩(其中水田24132亩,旱地2908亩),水面面积18977亩,山地21780亩,其中湿地松13000亩,松林1500亩,油茶1500亩,果园3950亩。几年来,乡党委、政府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环境优势,大力发展招商引资,已逐渐树立起整个新溪乡工农业优势特色品牌。新溪的优质稻米,三元杂交猪,土鸡、柑、红桔、新余蜜桔、萝卜、板鸭等产品市场占有率居高不下,产品供不应求。

新溪乡自然优越,物产丰富。渝水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严冬极短,土地肥沃,森林覆盖率近50%。渝水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7.7℃,7月份是全年最热时期,月平均气温29.4℃,极端最高气温40.0℃。1月份是全年最冷时期,月平均气温5.4℃,极端最低气温-7.2℃。由此可知,气温的日年变化有着一定的规律,即一种最高值出现在14时至15时,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一

年中的最高值出现在夏季,最低值出现在冬季。

(一)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实现了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新跨跃

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提。一是发展支柱产业。该镇适宜食用菌的栽培,经过30多年来的不断探索和开拓进取,科技含量和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食用菌正朝着产品的质量化、生产的标准化、品种的多样化、销售的市场化发展。目前,新溪乡主要经济发展模式逐渐形成六大产业链:一是以种植业、养殖业、销售业为纽带的立体农业开发产业链;二是以后溪千亩油茶,稍菱、均溪、珠坑三村委千亩莲藕为龙头,发展高效种植为纽带的种植业产业链。三是以精制米厂为龙头加工企业,发展优质大米的加工和销售,形成优质稻生产订单农业产业链。四是发展以农副产品购销公司为纽带的农副产品销售网点向外扩展和延伸的销售产业链。五是发展以砂轮厂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为纽带的个体私营经济产业链。六是发展以优质 柑、新余蜜桔为龙头的果业和生产销售产业链。

工业经济发展迅猛,特别是食品加工、磨具制造具有较大优势,全乡有工业企业3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家,初步形成了以新余市砂轮厂、新溪磨料厂为骨干的磨料磨具制造,以新余市龙珠米业有限公司、新溪粮油加工厂为龙头的食品加工,以新渝泗溪南风酒厂为代表的酒业酿造等产业集群。2007年实现工业总产值 6885万元,比2005年增加1065万元,年均增幅8.5%。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家,实现销售收入3313万元,比2005年增加2204万元,年均增幅80%。

(二)围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开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

在构建和谐新溪实践中,乡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把改善农民生活作为关键环节,从百姓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做起,走构建和谐、善待百姓之路。积极争取上级项目经费,通过乡财政配套,着力抓好“民生工程”,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寻常百姓。出资150万元,兴建新溪小学综合楼,开设了阅览室、活动室、盖设了食堂,新建了水塔和无公害厕所;出资100万元完成了以江仔口为重点的3座排涝机组改造与更新; 出资200万元在新溪乡周公山兴建了一所占地面积30亩,两栋两层主体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功能齐全、环境舒适优美集养老、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新敬老院;出资32万元对集镇进行“三位一体改造”将旧街换新颜;出资20万元完成了农贸市场顶棚翻新。

为了给新溪的经济发展提供一条致富之路,乡党委、政府两年共融资900万元,先后拓宽改造了珠城公路(珠坑至城头)拣龙公路(拣家坊至龙尾洲)等二条主干道国债路建

设,累计完成村水泥路建设45.5公里,是有史以来“村村通”公路建设投入最大、建设里程最长的一个时期。目前全乡已通水泥路的自然村有56个,行政村通水泥路面率达到了100%,总投资约700万元的珠易二级公路2007年底正式开工建设,逐步构成了乡内循环交通圈。为了提高水利服务农业,造福百姓的水平,两年累计投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近900万元,完成了袁河南堤新屋下险段、内江南堤均溪段两处共1550米堤圩除险加固,新建山塘水库4座,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10座,改造中低产田2800亩,农业抗灾除灾能力不断增强。

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两年来新溪乡按照“抓住工作重点,以点带面,适当奖励帮扶,村民自主运作”的新农村建设思路,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全乡13个试点自然村354户村民不仅自家的房屋装饰一新,而且房前屋后进行了硬化。同时乡党政班子想方设法筹集了20万元作为新农村建设启动资金,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此举大大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大搞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全乡11个行政村根据各自的特点,纷纷争报试点自然村,目前已申报了13个,其中省级试点村9个,市级试点村 4 个,新农村建设可谓全面开花,初具规模。

(三)围绕“规范运作、管理民主”,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一是抓好班子的组织建设,以一公两强为标准,建设群众信任好班子。所谓一公两强,就是有公心,两强是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这两个方面作为一个标准,贯穿于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班子建设、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始终,从逐步建立起来一个富有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群众信任的好班子。二是组织各村深入开展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和“学美岭,创五好”活动,采取指定1名党员科级领导挂钩,安排1名党务干部业务指导、确定1个以上培育项目,落实1笔以上专项经费等措施深化示范村培育工作、努力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典型;三是健全完善村级“一事一议”、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及村务决策听证制度,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村民自治行为,让广大群众享有更多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提高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水平。

(四)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为贯彻国家“科教兴国”的战略,乡党委、政府逐年加大对农村教育投入力度,两年来累计投入资金近400万元,兴建了中学综合楼,新溪小学学生公寓,均溪小学教学楼等一大批基础教育配套设施;投入资金130万元对新溪中学实行校园建设,美化了教学环

境、改造了中学厨房、兴建了学生澡堂,分别为新溪中学,新溪小学安装锅炉各1台;为全乡10个村级小学添置了办公设施,有效地改善了全乡师生生活和学习条件。

三对新溪乡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科学制定规划。要通过广泛的宣传,使广大乡、村干部群众增强规划、意识建设新农村,应以政府为引导,以农民为主体,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探索适合当地农民生活特点的建设模式,而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不能简单地认为只是建新村或村容村貌的改造,没有规划的建设就是乱建设。要因地制宜编制详规,充分发挥规划建设管理的作用,配齐配强乡镇规划建设管理站人员,加强规划建设方面的执法监督力度。

2、突出地方特色,因地制宜搞好村镇规划建设,在建设新农村的进程中,要根据本县、本地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注重挖掘和延续城乡自然、历史、文化景观等特色资源,突出城郊的村落、规划建设应与将乐文明古县、旅游县城、杨时故里等个性特征、因地制宜进行规划建设,特别是重点乡镇的大街的规划建设,应提升较高的档次和品位。乡村农民的住房建筑应规划出适合农民生产生活需求的,有利于村容村貌整治和管理的附属房、院子。

3、解决重点问题,创新审批机制,当前应根据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从实际情况出发,组织实施以村容村貌整治、清理村内闲置的宅基地乱搭乱建的现象,加大投入,实施村庄道路硬化、村庄绿化、河道(沟渠)净化、垃圾处理,环境美化为重点,解决好农村的公共事业的设施建设。要创新建设土地审批机制、提高新村规划建设办证效率,建立地籍资料档案,妥善解决农民建房“一户一定”,落实好简化住宅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和住房规划设计费用优惠等政策。

4强化农村整治,建设宜居环境。结合“家园清洁行动”和“小康环保行动”的开展,全面实行改水、改厕、改路、改灶和改圈,彻底清除垃圾堆、柴草堆、石头堆和粪堆,对大街小巷、居民庭院进行净化、绿化、美化,改变传统观念,提高农民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保护的意识,树立良好的文明乡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和谐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努力完成村级人饮工程,解决村民饮水问题,精心实施农村公路提级改造、客运和广电“村村通”工程。

5培育新型农民,提高整体素质。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将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

一是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建设新农村,抓好教育是基础。要大力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二是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以被列为全国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示范县为契机,以农村科技文化园为主阵地,对农民进行培训,提高科技文化水平,把有一定科技文化基础的农村种养大户,培养农村科技创新带头人、农村实用技术应用和推广的骨干力量,增强农民增收致富本领,增强就业和创业能力。三是应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通过认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四是积极将城市优质人力资源导入农村。通过机制创新,把城市的人才、科技引入农村,以优质的人力资源支持农村发展。五是实施农民教育引导工程。要切实加强形势、政策教育,引导村民以正确的观点认清形势、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执行政策;加强道德教育、诚信教育,奠定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加强科普教育,引导农村居民破除迷信、远离邪教、移风易俗、崇尚科学;加强法制教育,增强农村居民依法维权、依法履行义务、依法参与社会事务的意识。

6以人为本、尊重民意。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新农村建设规划要广泛征求和吸纳村民和基层干部的意见,通过召开村民议事会和村民大会等形式,请村民为建设规划出谋划策,提高村民的参与程度,使规划更贴近实际、切合民意;规划初稿完成后,要召开村民大会经2/3以上的户主同意认可后,报县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审定。规划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按照规划实施建设,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更改。

在规划村庄的空间调整上,更要充分考虑村民意愿,对于那些农民群众总体富裕程度确实较高、且旧村改造的意愿非常强烈的村庄,应鼓励其在高水平规划设计的前提下拆旧建新进行整体改造;对于大多数不具备上述条件的村庄,切忌不切实际和不顾群众意愿的大拆大建,不搞“劳民工程”和“形象工程”,要尊重农民意愿,把立足点放在环境整治和局部改造上,扎实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综上所述,新溪乡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制约农村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

组长:王兵兵2008101308

成员:刘婷2008101276陈艳茹2008101277邓钟梅2008101286

第五篇:真抓实干聚民心,建设幸福新农村

真抓实干聚民心,建设幸福新农村

----靖边县青阳岔镇阳坪村工作交流材料

靖边县青阳岔镇阳坪村党支部、村委会

(2012年2月)

2011年,我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帮助下,在全体群众合力支持和村支两委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基层组织建设、农村产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精神文明建设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村民收入、群众幸福感稳步提升。

一、基本情况

我村位于青阳岔镇政府以东2公里处,307国道贯穿全村7个村小组。全村有310户,1686人,总土地面积16.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50亩(其中水浇地580亩),天然林草地10000亩,退耕还林面积6000亩。阳坪村是榆林市社会主义农村建设试点村,村上有两个广场,内设有小超市、文化室、老年活动室、健身房、医疗室、兽医室等,配备了娱乐设施和体育器材。

有党员39名,有完全小学一所,有线电视、电话、自来水、道路入户率均达100%。目前,全村羊子存栏500只,养猪1200头,全村共有小汽车265辆,农用机动车285辆,2011年建成文明户30户,科技示范户5户,农民人均收入21700元。

2001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先进党支部”、“党建示范村”称号;2002年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小康村”;2003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市级文明村”;2005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五个好先进党支部”;2009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五星级新农村建设村”;2010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新农村建设先进村”,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新农村模范村”。

二、主要做法

1、加强基层组织建设。2011年,我们以“创先争优”活动和村两委班子换届为契机,选举产生了懂管理、会经营,年富力强,能带领群众致富的村两委班子,进一步完善了村两委各项工作制度,通过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为今后阳坪村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调整产业结构,走合作社道路。结合我村农业产业实际,我们申请建立了宏图合作社。力发展养殖业,因地制

宜,将山地全部植树造林,山杏全部搞头嫁接为大扁杏,将平川地通过合作社集中整理,村委购置了多台农业机械,成立了一个由6人组成的集体耕种队,连片、机耕、机收种植,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模式。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我们种植枣树100亩,苹果树100亩,嫁接大扁杏6000亩,建成脱毒马铃薯种薯基地300亩。建成年生猪出栏量500头的大型养猪场一处,养羊户6户,以辐射带动全村老百姓发展养殖业。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通过多方争取资金,投资47万元彻底维护改造了村委会办公楼,增添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建立更新了公示栏、监督栏等窗口,为更好的为群众服务奠定了基础;二是投资45万,实施了人畜饮水工程,新建50吨,80吨蓄水池各一个,铺设各类管道5公里,彻底解决了人畜饮水困难问题;三是加强村内生产道路建设,通过争取靖边采油厂投资,新油道路 800米,自修生产道路2公里,生产生活更为便利;四是在村内生产道路两边栽植常绿树2000株,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4、发展劳务输出。利用我村资源优势,我们积极和靖边采油厂协调,把全村80%住村男性劳力发展为靖边采油厂采油工人或后勤服务人员,仅此一项年纯收入200多万元。动员先富起来的部分群众外出投资再创业,带动全村群众共同发展。

5、注重学习,借鉴先进经验。结合我村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在镇党委、镇政府的鼓励帮助下,组织村两委成员,党员、群众代表赴宁夏灵武,米脂,东坑、海则滩等地实地参观学习,在总结分析其它地方农业产业建设先进理念的基础上发展我村产业建设,收到了良好的效益。

6、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经济发展了,老百姓的素质也要跟着提高,我们分批组织全体群众学习党的政策方针,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习文明礼貌。集中组织青壮年劳力外出学习一技之长,全村群众整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

通过努力,我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村容村貌大有改观,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呈现出农村社会安定和谐,经济发展明显增强;农民整体素质、幸福感明显提高,收入明显增加的良好局面。

三、今后打算

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我村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比如油气田开发致使生态环境、水资源破坏严重,自身立地条件差,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很完善,产业结构调整缺少技术、资金,农民增收项目少、空间小等。为此,今后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建大建强合作社,着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突出发展林果业、养殖业,努力壮

大村集体经济,提高农民收入;二是搞好新农村建设及后续管理工作。保持村容村貌整洁,建造良好人居环境;三是多方争取资金,加强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四是搞好农民培训,发展劳务输出,提高全民素质。

总之,县委、县政府把“三农”工作摆在了全县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我们将在镇党委、镇政府的领导下,仅仅依靠全村群众,努力工作,奋发向上,一定会把阳坪村建设成为富强、和谐、文明、幸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下载在真抓实干中推进新农村建设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真抓实干中推进新农村建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真抓实干,乘势而上,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五篇模版]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今天,我能代表保兴乡在会上作典型发言,感到十分荣幸。2006年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落实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依托“八项工程”,抓住我......

    如何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

    如何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 建设现代农业强市 ——从农村环境出发 撰稿人:蔡智 单位:治河渡镇乡镇府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两级分化较为严重,在这样的前提下,国家政......

    新农村建设推进村

    贺家庄乡清乐院村 新农村建设推进村申请报告 尊敬的尧都区农委: 按照贺家庄乡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清乐院村在两委班子的领导下,不断改善村级人居环境,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并在2010......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推进新农村建设(模版)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推进新农村建设铁拾村是04年由原拾亩地、铁丈岙、沙地3个村合并而成,现有村民348户,1081人,外来务工人员800余人。工业经济极其发达,落户企业10家,07年产值为3.......

    论文-推进新农村建设

    浅论在城镇化的同时如何推进新农村建设作者:学号:指导老师:【摘要】:本文主要从促进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角度阐述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对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

    建设先进文化推进新农村建设

    文章标题:建设先进文化推进新农村建设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孝直镇注重文化建设,借助载体营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走出了一条靠文化提高党员素质、靠文化凝聚民心、靠文化促进发......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中央正确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积极推进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按照“13625”建设思路,“八步走”全力建设新农村,确保农民增收。“13625”,即抓住“增加农民收入”这个核心,培育“红枣、养殖、劳务”三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