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统一战线在建设新农村中的历史责任
统一战线在建设新农村中的历史责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包括社会政治、经济、科教、文化、社会保障等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统一战线作为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负有重要的历史责任。
一、深刻把握统一战线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内在联系
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力量支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统一战线的重要政治责任。统一战线为新农村建设服务,首先必须正确理解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丰富内涵,深刻把握统一战线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内在联系。
正确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意境。新的时代背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与此相适应,国民收入分配的格局正进行着合理调整,使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成为现实。新的指导思想:统筹城乡发展成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构想重要内容之一。新的建设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体现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的协调统一。新的政策视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政方针是对我们党改革开放以来解决“三农”问题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指导方针更明确,发展起点更高,工作布局更全,扶持力度更大。新的目标考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当前目标与长期目标的关系,充分认识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历史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应立足当前,明确总体建设目标与阶段性重点的联系,把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利益问题作为统一战线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多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建立起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长效机制。
深刻认识统一战线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内在联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今包括统一战线广大成员在内的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统一战线工作必须在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方法措施、工作思路和工作布局上作出新的思考,开展新的谋划,进行新的调整,以最大限度地把各阶层、各民族、各党派、各团体和各界人士的意志、智慧和力量都凝聚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伟大事业上来。当代中国社会变革的显著特征之一是社会的结构性变迁,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城乡结构发生变化,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快,城乡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日趋密切,城乡区别在直接交流、对比中从隐性走向显性,由此导致的矛盾也会逐渐增多。同时农村各类基层行政组织、企业组织等发生新的变化,中介组织不断发展,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发展迅猛。这些不同的社会阶层和群体之间存在不容忽视的差异性。统一战线在新农村建设中,负有整合社会资源、协调各类社会关系的历史责任。
努力实现统一战线工作与新农村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工农联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夺取政权、实现长期执政的基础,也是统一战线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新农村建设,使农村中涌现许多致富带头人、科技工作者和在当地有影响的代表人士,他们都将成为统一战线关注和团结的重要社会群体,成为工农联盟的重要方面。统一战线应通过运用各领域的资源,进一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力量支持,促进农村更快更好的发展。与时同时,统一战线在依托于工农联盟、服务于工农联盟的过程中,也能够进一步拓展其工作空间和服务空间,进一步巩固和壮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
二、切实履行统一战线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的责任
统一战线作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历来是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也是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内容。统一战线应切实履行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责任。
第一,提供服务的责任。统一战线服务新农村建设,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人才荟萃的优势,尽最大努力调动和运用城乡统一战线各领域的人才资源为建设新农村服务。要增强服务农村、服务农民的意识,把促进新农村建设作为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使命和基本职责。要增进对农民群众的感情,满腔热情地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始终与农民群众心连心。要提高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本领,多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不仅要大力发挥工作生活在城市中的统一战线成员,立足本职本岗,发挥自身特长,为新农村建设谋务实之策,创科技之业、拓发展之路,而且还要更好地发挥生活在农村的统一战线成员并通过他们带动所联系的农民群众的潜力和优势,在建设新农村的方方面面显身手。
第二,开展建言献策的责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重要的是情况明、决策对、效果好。统一战线成员广泛分布在各行各业、各个层面,特别是许多成员不但来自农村,而且有些长期研究农村、工作在农村,对农村情况十分了解,充分发
挥他们的智力密集、联系广泛和拥有的参政议政渠道优势,可以使党和政府及时准确了解农村的实情、真情、详情,促进领导机关决策的针对性、科学性、实效性。
第三,实施民主监督的责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涵盖生产、生活、乡风、村容、管理等五个方面,是一个统一有序的战略目标体系,彼此联系紧密。但由于各地农村发展不平衡、农民生活水平和思
想观念存在较大差异的现实,以及城市其它战线对农村的支持程度不一样等,各地在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政策措施中,必然出现一定的差异。统一战线要充分发挥民主监督的优势和作用,广泛听取并积极反映包括农民在内的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促进上级部门的有关决策更加完善、科学,促进政府合理配置上级和社会各界提供给新农村建设的资源,使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举措既与中央的精神相一致,又符合当地的客观实际,以维护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四,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在建设新农村中,不仅越来越多的统一战线成员、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港澳台人士和科技工作者把活动领域和关注目光拓展到广大农村地区,到农村寻找市场和商机,有的还直接把企业、事业办在农村,农民中也涌现出越来越多的致富带头人和自由职业者,其中不少人成为统一战线的新成员。统一战线内部结构在基层发生的变化,将统一战线工作范围日益扩大,工作领域向基层延伸,基层抵御西化、分化的任务进一步加重。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使统一战线工作的触角进一步向农村第一线靠近。同时,随着党和政府对农村的各项改革措施的出台和实施,有一部分农民的眼前利益可能受到影响。做好这部分人的思想政治工作,让他们在农村建设中跟上时代的步伐,正确理解和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来,统一战线负有重要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三、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工作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优势和作用
一是在提升农业生产力中的作用。发展是硬道理。统一战线汇聚着庞大的人才智力优势,充分发挥这些优势和作用,可以有效提升农村的生产力。知识分子和专家学者,既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又是文化知识、社会知识的传播者和实践者。统一战线要引导和鼓励他们围绕农村建设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开展科技攻关、专业咨询、项目协调、投资论证,强化农业的科技创新和结构调整能力。引导“光彩事业”光照农村。“光彩事业”是以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为参与主体,以扶贫开发为宗旨,以开发资源、兴办企业、培训人才、发展贸易为主要内容,面向农村的一项扶贫事业。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率先发展起来的许多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愿意为农村的发展做出贡献。统一战线可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在发展自身的同时,回报社会,诚信经营,把资金、技术、管理、营销和品牌等优势,采取多种生产经营组织形式,逐步向农村转移、辐射。对特色农牧产品、矿产资源产品等实现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系列化加工、企业化管理,互赢互利地带动农村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将企业产品如钢材、水泥等直接投放到新农村的建设中去,在增强城市和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过程中,实现企业的发展。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增加对农村的投资,进行技术更新和工艺改造,努力生产农业和农民生活的必需品。统一战线海外资源丰富。无论是民主党派、无党派知识分子、“三胞三属”,还是非政府组织以及出国、归国留学人员等,都具有对外联系广、交往多的特点,在为农村发展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方面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港澳台同胞、华侨华人的经济实力、商业网络和科技人才在国际社会的影响不断扩大,统一战线可通过非政府组织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发展与海外先进农业的合作交流,吸引海外的农牧场主与我国农村中小企业、可用资源有效对接,改善我国农业的品种结构、产业结构,强化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重视和加强与出国留学人员的联系,鼓励他们把国外学到的知识、技术和科技项目带回家乡,为家乡农副产品的外销提供信息和帮助。
二是在服务农民群众中的作用。要多为农民办实事。目前农村劳动力总体上文化素质不高,农民从事非农产业的职业技能欠缺。统一战线要着眼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充分就业,在提升人力资本、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方面发挥作用。要借助“中华职教社”和各级社会主义学院、各类培训中心的场所、设备等硬件资源,通过举办远程教育、短期培训班、专题讲座和夜校等对农民实施就业技能、法律法规知识培训,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促进科学种田,增强预防和处理不测事件的能力。为农民提供就业信息。根据岗位需要和劳动力分布情况,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与劳务市场、用工单位相联结的就业工作机制,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阳光工程实施规模,增强农民转产转岗就业的能力。利用非公有制企业在国际以及区域间的转移投资机会,积极创造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空间和就近就业的容量。利用海外统战工作的优势,在动员和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吸纳农民工的同时,有计划地组织农民到海外承包农牧场,学习境外的先进农业生产技术。为乡村民主管理服务。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农村村委会将建成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服务的自治组织。统一战线在推动新农村民主管理的建设中,应发挥积极作用。要为繁荣文化、改善医疗服务。统一战线拥有众多的文化、医务人才,在繁荣农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方面,组织成员送科技、送文化、送医三下乡活动,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
三是在建设农村新乡风中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物资的投入,也需要一个安定祥和、稳定宽松的社会环境。统一战线是同和异的矛盾统一体,在新农村建设中,可以协调各民族、各宗教、各团体和各界人士之间的关系,为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减阻力,增助力,聚合力。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和综合配套改革的推进,原来明显的矛盾消除,新的矛盾又开始显现。农民不仅关注自身价值在社会中的实现,而且要求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得到尊重。这就要求统一战线成员必须密切关注农民对利益的现实需求,根据农村的客观实际,进行理性思考和科学归类,在引导农民正确对待改革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的同时,向上级决策部门真实反映群众的呼声和意愿,维护农民的合法利益。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统一战线促进新农村建设,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在推动农村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宽裕、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同时,积极投入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和建设,推动文明健康社会风气的形成;要广泛开展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反对一切违背国家和整体利益、破坏社会稳定的行为。切实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引导广大信教群众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在宪法和法律、政策的范围内开展宗教活动,发扬宗教教义、教规和道德中某些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要引导广大农民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移风易俗,采用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型农民。■
第二篇:统一战线在建设新农村中的历史责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包括社会政治、经济、科教、文化、社会保障等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统一战线作为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负有重要的历史责任。
一、深刻把握统一战线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内在联系
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力量支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统一战线的重要政治责任。统一战线为新农村建设服务,首先必须正确理解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丰富内涵,深刻把握统一战线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内在联系。
正确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意境。新的时代背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与此相适应,国民收入分配的格局正进行着合理调整,使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成为现实。新的指导思想: 统筹城乡发展成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构想重要内容之一。新的建设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体现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的协调统一。新的政策视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政方针是对我们党改革开放以来解决“三农”问题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指导方针更明确,发展起点更高,工作布局更全,扶持力度更大。新的目标考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当前目标与长期目标的关系,充分认识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历史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应立足当前,明确总体建设目标与阶段性重点的联系,把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利益问题作为统一战线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多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建立起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长效机制。
深刻认识统一战线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内在联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今包括统一战线广大成员在内的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统一战线工作必须在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方法措施、工作思路和工作布局上作出新的思考,开展新的谋划,进行新的调整,以最大限度地把各阶层、各民族、各党派、各团体和各界人士的意志、智慧和力量都凝聚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伟大事业上来。当代中国社会变革的显著特征之一是社会的结构性变迁,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城乡结构发生变化,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快,城乡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日趋密切,城乡区别在直接交流、对比中从隐性走向显性,由此导致的矛盾也会逐渐增多。同时农村各类基层行政组织、企业组织等发生新的变化,中介组织不断发展,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发展迅猛。这些不同的社会阶层和群体之间存在不容忽视的差异性。统一战线在新农村建设中,负有整合社会资源、协调各类社会关系的历史责任。
努力实现统一战线工作与新农村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工农联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夺取政权、实现长期执政的基础,也是统一战线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新农村建设,使农村中涌现许多致富带头人、科技工作者和在当地有影响的代表人士,他们都将成为统一战线关注和团结的重要社会群体,成为工农联盟的重要方面。统一战线应通过运用各领域的资源,进一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力量支持,促进农村更快更好的发展。与时同时,统一战线在依托于工农联盟、服务于工农联盟的过程中,也能够进一步拓展其工作空间和服务空间,进一步巩固和壮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
二、切实履行统一战线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的责任
统一战线作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历来是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也是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内容。统一战线应切实履行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责任。
第一,提供服务的责任。统一战线服务新农村建设,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人才荟萃的优势,尽最大努力调动和运用城乡统一战线各领域的人才资源为建设新农村服务。要增强服务农村、服务农民的意识,把促进新农村建设作为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使命和基本职责。要增进对农民群众的感情,满腔热情地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始终与农民群众心连心。要提高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本领,多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不仅要大力发挥工作生活在城市中的统一战线成员,立足本职本岗,发挥自身特长,为新农村建设谋务实之策,创科技之业、拓发展之路,而且还要更好地发挥生活在农村的统一战线成员并通过他们带动所联系的农民群众的潜力和优势,在建设新农村的方方面面显身手。
第二,开展建言献策的责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重要的是情况明、决策对、效果好。统一战线成员广泛分布在各行各业、各个层面,特别是许多成员不但来自农村,而且有些长期研究农村、工作在农村,对农村情况十分了解,充分发挥他们的智力密集、联系广泛和拥有的参政议政渠道优势,可以使党和政府及时准确了解农村的实情、真情、详情,促进领导机关决策的针对性、科学性、实效性。
第三,实施民主监督的责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涵盖生产
、生活、乡风、村容、管理等五个方面,是一个统一有序的战略目标体系,彼此联系紧密。但由于各地农村发展不平衡、农民生活水平和思想观念存在较大差异的现实,以及城市其它战线对农村的支持程度不一样等,各地在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政策措施中,必然出现一定的差异。统一战线要充分发挥民主监督的优势和作用,广泛听取并积极反映包括农民在内的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促进上级部门的有关决策更加完善、科学,促进政府合理配置上级和社会各界提供给新农村建设的资源,使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举措既与中央的精神相一致,又符合当地的客观实际,以维护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第四,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在建设新农村中,不仅越来越多的统一战线成员、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港澳台人士和科技工作者把活动领域和关注目光拓展到广大农村地区,到农村寻找市场和商机,有的还直接把企业、事业办在农村,农民中也涌现出越来越多的致富带头人和自由职业者,其中不少人成为统一战线的新成员。统一战线内部结构在基层发生的变化,将统一战线工作范围日益扩大,工作领域向基层延伸,基层抵御西化、分化的任务进一步加重。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使统一战线工作的触角进一步向农村第一线靠近。同时,随着党和政府对农村的各项改革措施的出台和实施,有一部分农民的眼前利益可能受到影响。做好这部分人的思想政治工作,让他们在农村建设中跟上时代的步伐,正确理解和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来,统一战线负有重要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三、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工作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优势和作用
一是在提升农业生产力中的作用。发展是硬道理。统一战线汇聚着庞大的人才智力优势,充分发挥这些优势和作用,可以有效提升农村的生产力。知识分子和专家学者,既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又是文化知识、社会知识的传播者和实践者。统一战线要引导和鼓励他们围绕农村建设中急需
解决的关键问题,开展科技攻关、专业咨询、项目协调、投资论证,强化农业的科技创新和结构调整能力。引导“光彩事业”光照农村。“光彩事业”是以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为参与主体,以扶贫开发为宗旨,以开发资源、兴办企业、培训人才、发展贸易为主要内容,面向农村的一项扶贫事业。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率先发展起来的许多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愿意为农村的发展做出贡献。统一战线可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在发展自身的同时,回报社会,诚信经营,把资金、技术、管理、营销和品牌等优势,采取多种生产经营组织形式,逐步向农村转移、辐射。对特色农牧产品、矿产资源产品等实现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系列化加工、企业化管理,互赢互利地带动农村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将企业产品如钢材、水泥等直接投放到新农村的建设中去,在增强城市和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过程中,实现企业的发展。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增加对农村的投资,进行技术更新和工艺改造,努力生产农业和农民生活的必需品。统一战线海外资源丰富。无论是民主党派、无党派知识分子、“三胞三属”,还是非政府组织以及出国、归国留学人员等,都具有对外联系广、交往多的特点,在为农村发展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方面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港澳台同胞、华侨华人的经济实力、商业网络和科技人才在国际社会的影响不断扩大,统一战线可通过非政府组织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发展与海外先进农业的合作交流,吸引海外的农牧场主与我国农村中小企业、可用资源有效对接,改善我国农业的品种结构、产业结构,强化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重视和加强与出国留学人员的联系,鼓励他们把国外学到的知识、技术和科技项目带回家乡,为家乡农副产品的外销提供信息和帮助。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二是在服务农民群众中的作用。要多为农民办实事。目前农村劳动力总体上文化素质不高,农民从事非农产业的职业技能欠缺。统一战线要着眼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充分就业,在提升人力资本、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方面发挥作用。要借助“中华职教社”和各级社会主义学院、各类培训中心的场所、设备等硬件资源,通过举办远程教育、短期培训班、专题讲座和夜校等对农民实施就业技能、法律法规知识培训,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促进科学种田,增强预防和处理不测事件的能力。为农民提供就业信息。根据岗位需要和劳动力分布情况,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与劳务市场、用工单位相联结的就业工作机制,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阳光工程实施规模,增强农民转产转岗就业的能力。利用非公有制企业在国际以及区域间的转移投资机会,积极创造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空间和就近就业的容量。利用海外统战工作的优势,在动员和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吸纳农民工的同时,有计划地组织农民到海外承包农牧场,学习境外的先进农业生产技术。为乡村民主管理服务。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农村村委会将建成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服务的自治组织。统一战线在推动新农村民主管理的建设中,应发挥积极作用。要为繁荣文化、改善医疗服务。统一战线拥有众多的文化、医务人才,在繁荣农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
方面,组织成员送科技、送文化、送医三下乡活动,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三是在建设农村新乡风中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物资的投入,也需要一个安定祥和、稳定宽松的社会环境。统一战线是同和异的矛盾统一体,在新农村建设中,可以协调各民族、各宗教、各团体和各界人士之间的关系,为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减阻力,增助力,聚合力。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和综合配套改革的推进,原来明显的矛盾消除,新的矛盾又开始显现。农民不仅关注自身价值在社会中的实现,而且要求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得到尊重。这就要求统一战线成员必须密切关注农民对利益的现实需求,根据农村的客观实际,进行理性思考和科学归类,在引导农民正确对待改革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的同时,向上级决策部门真实反映群众的呼声和意愿,维护农民的合法利益。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统一战线促进新农村建设,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在推动农村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宽裕、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同时,积极投入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和建设,推动文明健康社会风气的形成;要广泛开展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反对一切违背国家和整体利益、破坏社会稳定的行为。切实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引导广大信教群众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在宪法和法律、政策的范围内开展宗教活动,发扬宗教教义、教规和道德中某些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要引导广大农民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移风易俗,采用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型农民。■
第三篇: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
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的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千方百计争取农业有个好收成,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新的历史任务和实践,应积极发挥统一战线自身的独特优势,最大限度地汇聚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统一战线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农村建设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遵纪守法的新农民,是首要工作。新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标识和归宿。没有新的现代农民,永远不会有全面发展的新农村。统一战线是指不同的阶级、阶层、政党、集团乃至民族、国家为了实现一定的共同目标,在某些共同利益的基础上组成的政治联盟。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为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和各个时期特定的战略目标及任务,团结本阶级内的各个阶层,并同其他阶级、阶层、政党及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在一定的共同目标下结成的政治联盟。统一战线工作要反映时代主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必须最大限度地把各阶层、各民族、各党派、各团体和各界人士的意志、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
二、统一战线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优势
(一)统一战线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统一战线能够广泛团结、广聚人心、广聚众力,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力量源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凝聚和动员农村最基本的社会力量即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积极主动性;凝聚和动员农村新的社会阶层对新农村建设的积极主动性;凝聚和动员农村以外的社会各界关注和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主动性,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依靠全党的团结,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新的社会阶层的团结,依靠全国各民族的团结。真正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内化为社会各界的自觉认识和行动。胡锦涛同志在第20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把巩固和壮大统一战线,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任务。”新时期统一战线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坚持以最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为基础,把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上来,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莫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二)统一战线其有得天独厚的人才智力资源
统一战线具有智力密集、科技人才众多的优势,能够推动科教兴农战略的实施,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广泛的智力支持。统一战线的构成对象范围广、层次高,聚集了大t的中高级知识分子,素有“人才库”、“智囊团”的美誉。
比如在67万民主党派成员中,就有80%是高中级知识分子,其中许多人的专业和研究领域与农业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多年来,统一战线广大成员主动深入边远地区和农村,开展决策咨询、人才开发、项目协调、投资活动等。近年来,大连市统战工作不断探索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方式和途径,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努力探索新思路,提出新举措。大连市的政协委员多次开展视察调研、积极议政建言,围绕“三农”间题提交提案,从多个层面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大连市政府在广泛听取包括政协委员在内的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今年新农村建设要大力发展优质特色农业基地、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强化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加速农村人才培养、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水平、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等19件实事。同时,还围绕继续深化农村改革讨论并原则通过了<关于加快统筹城乡发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意见》,要求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切实把解决好“三农”间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服务新农村建设引向深入。
三、统一战线工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一)组织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新农村建设
消除贫困、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开展了大规模的农村扶贫活动,成功地使
2.3亿人口摆脱了贫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非公有制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应遵循国家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将产业投资与公益事业结合起来、企业经营与扶贫慈善事业结合起来,务求实效、实现双底。很多知名的非公有制企业具有资金、技术、管理和品牌等各方面的优势,应充分调动这些优势,吸引周边农民广泛参与到这些企业的产、供、销链条中,带动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就业,推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多年来,统一战线依托“光彩事业”这一重要载体,组织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以开发资源、兴办企业、发展贸易为主要内容,到老少边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大
力开展扶贫开发,取得显著成效。据统计,“光彩事业”实施以来,共落实项目13544个,到位资金1069亿元,培训人员294万人,安排就业300多万人,帮助548万人摆脱了贫困,捐赠总额达130多亿元,对发展当地经济、帮助群众脱贫致富起到了重要作用。全国工商联、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计划引导非公有制企业采取多种形式的村企合作,在5年内完成对10000个以上村的定点、定向帮扶。2008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的部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发出了“争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排头兵”的倡议,号召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去。这一倡议得到与会人士的热烈响应,必将迅速转化为统一战线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实践。
(二)鼓励港澳同胞、台清同胞和海外侨胞为新农村建设增添力量
为农村的发展引资、引智、引项目是统一战线工作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内容之
一。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出国留学人员中,有些人具有资金、管理和智力等优势,他们身怀爱国之心,时刻关注着祖国的建设与发展。统一战线应继续加强与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及海外侨胞的联系和沟通。首先,统一战线要充分发挥海外联谊会这个对外联络窗口的作用,积极邀请海内外涉农企业和商会,与本地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进行资金、技术、人才、项目等的对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其次,要充分发挥侨办、台办的作用,加强和港、澳、台、侨胞的沟通和联系,鼓励和支持他们回故乡投资兴业,通过兴办企业和捐建各类公益性基础设施等方式回报故乡,全面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发展。最后,要充分发挥对外联络办的作用,加强与域外乡友的联系,动员他们发挥自身优势,反哺家乡,为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据不完全统计,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通过各级统战部门和海外联谊会引进了700多亿美元的资金,其中相当一部分投人到农村和农业建设方面。各级统战部门和海外联谊会还加强与海外留学人员的交流,协助“海外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团”多次赴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考察,签订了多项技术合作协议,为我国农业高科技园区引进了100多个优良品种。中华海外联谊会充分利用与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及海外侨胞的广泛联系,计划从2004年起5年内在农村和贫困地区捐建100所小学,2006年内已经全部落实。151这些都必将对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统一战线成员要大力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民族工作历来是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职责。统战部门要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
策,高度重视少数民族聚居村的新农村建设,大力支持、帮助少数民族农民群众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条件,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进步。我国有1亿多少数民族人口,其中76%以上生活在农村,我国的农村贫困人口绝大多数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又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地区。解决民族地区的“三农”间题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难点。
近年来,各级统战部门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把促进发展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为解决少数民族农民群众面临的各种问题,制定了一系列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明显加强,重点工程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各族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经济社会呈现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包括统一战线成员在内的全体人民群众的共同参与,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和支持。
第四篇:统一战线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统一战线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闫景铂
统一战线作为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历来是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的。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基层统战部门作为地方党委的工作部门,义不容辞地要关心支持当地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新农村建设的实践经验,统战部门应该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探索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鼓励统一战线成员为建设新农村献智献策、出钱出力。
一、统一战线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统一战线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新农村建设在不断推动统一战线发展壮大的同时,统一战线也为新农村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1、新农村建设夯实了统一战线的群众基础
进入新世纪以来,统一战线已经发展成为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联盟。
农民是统一战线的主体力量,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从事第二、三产业,他们不断涌入城市或乡镇企业务工、就业,广泛分布在建筑业、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成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中间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企业家、个体工商户、农村专业合作社和“土专家”等群体或组织,这些有影响力的涉农社团和新群体理应成为统一战线必须关注和团结的工作对象和联系对象。随着中央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农民的利益不断得到维护,他们更加信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力地巩固了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2、统一战线凝聚了建设新农村的社会力量
统一战线最大的优势就是人才和智力的优势,其成员大多是知识界、经济界、科技界、医疗界等方面的精英,具有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条件和绝对优势。随着农村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发展,到农村拓展市场和寻找商机的统一战线成员越来越多,同时,越来越多的农民企业家或返乡农民工已成为统一战线成员,他们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无论是从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需要出发,还是从维护农民利益的需要出发,统一战线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它可以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作用,调动民主党派成员、政协委员、无党派知名人士、企业家等社会力量为农村提供科技、教育、管理、法律、医疗、经济等方面的帮助,成为新农村建设不可多的社会力量。
二、统一战线服务新农村的途径
统一战线为农村新农村建设服务,可以从发展新农村经济、完善农村社会事业、建设新农村文化、改善农村民主管理以及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重点支持,突出实效。
1、根本途径是发展农村经济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这些问题和矛盾在社区建设中显得异常突出。发展是硬道理,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统战部门可以通过派出驻村工作队的形式与行政村“结对帮扶”,制订帮扶计划,协调或投入帮扶资金以及引进帮扶项目等。结合当地农村的资源和客观条件,通过统战对象及其亲属积极从境外、港台和发达地区招商引资,直接支持和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汝州市统战部在汝州籍港澳台同胞以及华侨华人中广泛开展“引凤还巢、造福家乡”的回归工程以及推行“百企帮百村”活动,积极引导非公有制企业与乡村“结对帮扶”,提高新农村的经济发展,这是比较成功的做法和经验。
2、关键途径是完善民主管理制度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新农村建设应由农民当家作主。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出现越来越多为表达农民利益的社团或经济合作组织,这就要求统战部把这些有影响力的涉
农组织作为联系的对象,帮扶它们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增强农民的政治参与能力。统一战线的成员是大都是社会的经济、知识或文化精英,他们有责任为农民的利益建言献策,积极反映社情民意。
统战部门要把农民真正纳入到统战对象中来,切实提高农村干部、群众的民主素质和对民主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调动他们民主参政议政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促进农村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选举、民主监督等制度的健康发展。农村社会团体能直接反映农民的意愿,不仅可以弥补乡镇行政管理功能的不足,还可以满足农民群众多方面的社会需求,例如,通过在农村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会,号召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的规划与实施,广泛听取包括农民在内的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为当地有关部门进行决策提供意见和建议,使党委、政府的决策更符合农民群众的意愿,尽量避免脱离实际、违背农民意愿、损害群众利益事情的发生,使新农村建设真正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
3、重要途径是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
在调研中发现,很多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缺乏全面、准确的理解,这就要求基层统战部门要深入农村中去,宣传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相关政策和方针,通过帮助村庄建立文化大院、体育场、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以及实现广播、电视、宽带“村村通,进万家”工程,继承和发扬农村优秀的传统文化、民俗文化,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例如,通过组织民主党派专家或无党派知识分子为新农村建设送科技、送文化活动引导广大农民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移风易俗,树立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形成尊老爱幼、家庭和睦、邻里互助、文明和谐的农村新风尚。
4、直接途径是加强农村的社会事业建设
统一战线要引导与督促新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农村社会事业建设中去,为实现农村全面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统战部门可以通过协调工商联、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非公有制企业等部门开展农民工就业招聘活动,为农民提供就业岗位,切实解决失地农民、富余农民的就业难问题,帮助弱势群体减轻经济负担。扩大“光彩事业”的影响范围,倡导和组织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以捐赠、慰问、结对助学等形式,帮助品学兼优的农村特困生上学或帮助改善农村的办学条件。充分发挥民族宗教统战工作在农村的优势,深入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民族关系,依法、妥善处理涉及民族、宗教因素的各种矛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让农村广大信教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来。
5、必要途径是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目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生态文明意识还比较薄弱,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获取经济暂时发展的现象还一定范围内存在着,破坏林木生产、私砍滥伐情况还很严重,农村脏、乱、差等现象依然比较突出。统一战线应把建设创建“绿色家园”作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一项任务,帮助农民搞好村庄建设规划,以村庄绿化、路灯亮化、村容洁化等为要求,帮扶农村饮水、道路、生态环境、沼气池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把农村逐步建成资源节约、环境良好的新农村。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统一战线应该继续解放思想,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资金、智力支持,扎扎实实地为农村基层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以新的理念和思路服务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作者∶闫景铂(市人大机关新农村建设驻村工作队队长,市统战理论特约研究员)单位∶河南省汝州市人大常委会
第五篇:浅谈统一战线与新农村建设的有效对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项惠及亿万农民,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历史任务和战略举措。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复杂性的伟大系统工程,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共同行动。县一级统一战线如何实现与新农村建设的有效对接,是统战工作在新的时期落实统战政策的新课题。
一、引导民营经济把资金项目优势向农村转移,提升农业产业,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
我县民营经济企业中占50%的产业产品资源基地在农村,广大农村不仅为民营经济的拓展扩张,做强做大,提供了广阔发展舞台。为企业做大做活农业产业,立足市场求生存、求发展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和发展前景。企业要把产业做大,产品做强,在众多的农产品中具有独特的竞争力,就必须做大项目,筑牢基地,扩大资金投入,人才强企,科技创新,管理增效,调动基地资源产业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有稳定地、丰富地、源源不断地为企业提供资源,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有稳固的资源地,有产业和产品。
二、积极引导光彩事业,把扶贫开发优势向农村拓展,繁荣农村经济,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
以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为主体,以开发式扶贫为主题的光彩事业最大的特点和闪亮点就是把对人的关爱和对弱势群体的帮扶与追求企业利润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充分发挥自身资金、项目、技术等优势,开发地方资源,带动农民脱贫致富。近些年,光彩事业的成功实践为我们加大引导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启迪和经验。光彩事业的发展内涵,扶贫的形式与新农村建设具有很高的契合度,是统一战线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
三、引导科技战线知识分子把人才智力优势向农村辐射,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成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是农村经济一翼突进,而且是农村整体文明的腾飞。引导知识分子、科技人员把实现个人价值与新农村建设目标结合起来,加大城市经济对农村经济的辐射,加大城市人才智力对农村人才需求的支持,加大城市科技、教育、医疗卫生对农民的服务,是统一战线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统战优势的最佳时机和最便捷途径。
四、把工作手臂向农村延伸,当好五员,搞好协调与服务,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合力。
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增助力、凝合力,是统一战线工作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统一战线具备协调关系,化解矛盾,智力密集等优势,统一战线在新农村建设中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首先,当好新农村建设和生产发展的“调研员”。近年来,XX县委统战部围绕县委、县府工作中心和移民迁城中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和参与了有关团体、无党派人士开展了“优化发展环境,自由择业知识分子工作、如何引导民营经济做合格建设者,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移民迁城中民营企业发展机遇,贫困群体现状,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民族地区经济教育发展等课题调研,立发展之论,建有用之言,献务实之策。有些意见、建议被县委、政府所采纳。2006年县委、政府,为加大对民营经济发展政策的落实和民营经济合法权益保障,建立了XX县民营经济投诉中心,中心主要任务:“受理投诉、分析调查、通报反馈、督促落实”为民营经济发展政策合法权益保障提供服务。
其次,当好新农村发展规划和投资环境的“宣传员”。统战部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不失时机地做好宣传XX工作,利用统战、工商联会议、活动,请县委、政府分管经济、规划、项目建设的领导介绍发展规划和发展政策。开展以做合格建设者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营造了爱XX、发展XX的良好氛围。近几年,非公有制经济企业逐个落户XX,为救助贫困儿童,吸纳安置下岗职工再就业,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引导企业回报社会,企业合法权益保障等方面,受到了省、市统战、工商联认可和表彰。通过广泛的宣传,使社会各界融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时,也体现了统一战线工作的作为,增加了统战工作知名度。
第三,当好农村发展,招商引资的“联络员”。充分发挥统战、工商联面广渠宽,位置超脱,人文亲情浓厚的优势,开展“结交朋友,内外联系,达成意向”的活动是统战、工商联责无旁贷的工作。近几年,充分依靠XX水电、茶、林、果、竹、芋、药产业优势,本县企业规模在扩大,产品质量在提升,市场份额在扩大。外来企业在增加,投资数量从几百万上亿元,资源的开发吸引了外来企业和回乡投资兴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转移,促进农民增收。
第四,当好新农村经济发展的“服务员”。统战部、县工商联在平时工作中定期与不定期到基层和企业,了解企业的发展现状,听取业主的意见、要求,不仅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协助办理相关手续,还多次与相关部门协调,千方百计为企业排忧解难。重视乡镇商会和行业协会的建设,把对企业服务提升到行业服务上来。定期和不定期召集民营企业家座谈会、通报会,互通发展信息,实现资源共享,进一步坚定了他们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信心。
第五,当好新农村建设社会稳定的“维护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以维护社会稳定为着力点,为县域经济和移民迁城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统战部以民间组织为依托,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作用。到乡、村、企业、民族地区、宗教场所了解情况,理顺情绪,做好暖人心、聚人心、稳人心工作,为农村建设营造一个宽松、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积极开展民族地区宗教领域普法教育、落实民族宗教的工作责任制,妥善处理民族宗教领域的重点、难点问题,维护社会稳定。(作者单位:XX县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