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水利工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

时间:2019-05-14 08:03: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水利工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水利工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

第一篇:农村水利工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

农村水利工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水利工程建设对广大农民的生活、生产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设现代新型农田水利,任务十分艰巨。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搞好农业综合开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水利工程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1.1 解决农村生活用水问题

新农村的建设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广大农民的饮水问题以及厕所清洁问题。农村人口数量众多,村落多,对于村镇集中地区,饮用水工程多为集中构建的大型供水设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工业及城市污染大量向农村转移,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大范围出现的水源污染和水环境破坏,导致农村饮用水出现问题,而农村季节性的缺水问题又常常导致农村厕所清洁用水不能得到保障,这两者都迫切要求大力建设农村自来水安装工程,实现农村人人饮用洁净自来水以及保证厕所清洁用水的供应。

1.2 捍卫农民的生命安全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是增强防灾减灾能力的迫切需要。农田水利设施是抵御自然风险、增强防灾减灾能力的硬件基础。我国地理气候条件复杂,是世界上治水任务最艰巨的国家之一。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关系广大农民生命安全的迫切需要。只有广大农民的生命安全得到保证,才能建立稳定和谐的新农村。

1.3 解决水土流失问题

水土流失问题是关系广大农民对赖以生存的耕地保护的重要问题。据统计,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67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 38%。水土流失导致江河湖 库淤积严重,土地贫瘠,生态环境恶化,工程效益衰减,加剧了洪涝干旱和风沙灾害。而农田水利建设是指为发展农业生产服务的水利事业,其基本任务是通过水利工程技术措施,改变不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自然条件,为农业高产高效服务。水利工程的合理建设降低土地沙漠化的程度,减轻洪水对土地的侵蚀。所以,水 利工程在农村水土保持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保障。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对策建议

2.1 广辟筹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调动群众积极性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政府的财力有限,必须依靠广大农民的力量,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基于PPP模式融资活动的主体是项目本身,通过该项目的正常运行和政府的扶持来偿还贷款。使用PPP模式进行融资,能够让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到项目中归来,不仅能够让民间资本直接参与到项目设计、项目施工、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还能够尽可能的降低融资风险,提升项目的经济效益,从而实现对项目的规划与控制。另外,在开展PPP模式的时候,国家政府应该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和激励制度去促进项目的建设,在保证民间资本经济效益的前提下,提升他们对项目的参与性,从而帮助政府解决财政支出方面的问题。

2.2 农村水利建设与社会经济相结合

始终将“绿色”发展理念贯彻到农村水利建设中来,积极践行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期治水思路,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农田水利建设与农村经济社会紧密结合,也是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近些年农田水利建设中生态水利、环境水利、景观水利、城市水利等亮点频现,都 充分体现了“人水和谐”的理念。特别是在小流域综合治理和河道综合治理中,推广了“一河清泉水、一条经济带、一根产业链、一道风景线”的治理模式,许多水土流失治理区变成了山川秀美的观光风景区。

2.3 大力普及节水灌溉技术

将农田水利建设与节水工程建设结合起来大力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发挥喷灌带投资少、使用方便、水压要求低,便于管理的优势。积极发展大棚滴灌,实现大棚膜下滴灌化。2017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全面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加快建立合理水价形成机制和节水激励机制。现阶段要通过“花钱买机制”等方式,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同步建立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总体上不增加农民负担,调动各方推进改革的积极性。

2.4 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和农田水利科学的研究

搞好农田水利建设,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农田水利从业者队伍。要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水利员的培训,切实让他们掌握新科技、新知识、新技术,增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健全符合地区实际的小型农田水利队伍建设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水利合作组织发展的框架体系。这就需要合理确定编制,科学设置岗位,加强人事管理,优化人才结构。当然,要兴起高效的水利工程也需要改善基础设施,配备相关的设备装备。

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巩固和发展农业的基础性地位是我国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在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是重中之重,而?r业基础薄弱、水资源总量不足、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又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加大农田水利建设,深入进行农田水利建设发展战略研究,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1.4430001湖北省十堰市河道管理处

2.442000湖北省华辉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第二篇:科学技术普及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普及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

一.农村科普工作的现状,成效和问题

(一)现状和成效

1.科普工作网络健全。科协组织并设有兼职科协秘书长,科普协会。

2.科普宣传活动丰富多彩。一是广场科普活动,每年科普日,科技活动周,科技三下乡等活动已成为科普活动的重点活动。二是阵地科普活动,在电视台开设了科学时

刻,广播电视台中开设了科普园地,报纸上开设了科技科普之窗,科普板块,科普画廊。

3.基层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我们一直把创建省市级基层科普示范单位,农业科普示范基地等活动当做向广大群众进行科普宣传的有效形式来抓,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4.科技培训成效显著。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列入政府“一号实事工程”,大力开展“送训下乡的就近式培训”,“满足个性的自助式培训”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分段式培训”到呢个培训,“远教助创送服务”活动,科技入户工作,农技人员结对农户,充分发挥农函大分销的作用。

5.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建设作用明显。共建有农村科技科普示范基地,主要是种植,养蚕,特种水产,畜禽和经济林果,经济作物和花卉苗木等。

6.农科协工作不断加强。强化对农技协的管理,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增加资金投入。

(二)问题与不足

一是农科协科普工作的观鸟和机制与形式发展的要求不适应。

二是农村科普组员开发的力度俞快速发展的科技信息化水平不适应。

三是农村科普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与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科技需求不适应。

四是面对新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调查研究不够,应对措施较少。

二.农村科普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作用

1.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确立

3.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实施

三.新时期农村科普工作的任务

第一,以提高农村公众科学素质为目标,大力开展农村科普宣传教育活动。一要以中青年农民和农村青少年为主题,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民获取科技知识和依靠科技致富,发展生产,保护环境,改善生活质量的能力,提高农村青少年学习新知识,运用新技术,健康成长,科学生活的能力,提高农村公众反对愚昧迷信,各处陈规陋习,识别和抵御邪教的能力。二要围绕宣传科学发展观,广泛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科普宣传活动,把全国科普日,科技生活周,青少年科技传播行为等重点科普活动深入到农村,宣传和普及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保护耕地,健康卫生,移风易俗和反对愚昧迷信,陈规陋习等挂念和知识,在农村形成崇尚科学,追求知识,科技致富,文明生活的良好社会风尚。三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形成农村科普大合唱,极强与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合作,在媒体开设科普项目,加大科普宣传力度,使农村科普工作起到应有的放大作用。四要加强与宣传教育卫生文化和科技等部门的联合,加大面向农村和农村青少年的科技传播力度。五要采用群众易于理解,易于接受,乐于参与的方式,采用科普演唱队,中小学生科普宣传志愿队,手机短信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六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网点及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积极构建集科普教育,文化娱乐,信息服务于一体的农民学习的平台,广泛开展农村网络知识普及教育,帮助农民提高利用网络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沟通信息,参与娱乐的能力。

第二,围绕培育现代农民,突出素质培训,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一要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为契机,以农民素质培训为切入点,按照“学得会,用得上,有实效”的要求,开展各类培训,切实提高农民的就业,创新,创业能力,要把抓好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民心工程和创建科普示范县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创新培训形式。二要把农民和农村青少年作为农村科普的主体,提高农民获取科技知识和依靠科技脱贫致富,发展生产,保护环境,改善生活质量的能力,提高农村富余生产力学习科学知识,运用新技术,健康成长,科学生活的能力,提高广大农民反对愚昧迷信,革除陈规陋习,识别和抵御邪教的能力。

第三,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实施“科技兴农富民”工程,增强为“三农”服务的实效。一要以实施“科技兴农富民”工程为突破口,积极实施“10+1”工程,把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发展作为农村科普的重要内容。大力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为科技成果进入农业生产过程提供了有效的体制切入点,形成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二要把创建科普示范乡,村作为农村科普的主要载体。科普示范县创建活动把科普工作与地方党政的中心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整合全社会的科普资源,全面推广县域科普工作。三要继续大力推进“一站,一栏,一员”建设,是提高农村基层科普服务能力由针对性的措施。

第四,围绕推进科教兴农,整合社会资源,探索为三农服务的长效机制。要整合力量,形成农村科普新格局。坚持社会化的工作方式,提倡大联合,大协作,要发挥有关部门和团体的各自特长,形成合力优势。

要充分发挥乡街道组织网络健全的优势和在科普活动中的组织协调功能,发挥各学会和农业专业技术作用,做好农村科普工作;要齐抓共管,努力开创农村科普新局面。各级政府要把农村科普工作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工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大力

支持。要根据【科普法】的要求,把科普工作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一五”规划,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列为党政部门目标管理与干部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制定和实施更多,更有利于农村科普工作发展的支持政策。农村科普是一项公益性事业,也是农村社会事业的重要内容。各级政府要积极制定有利于农村科普工作的政策措施并抓好落实,为社会各方面开展农村科普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要将科普经费作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投资,纳入公共财政框架,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并逐步提高科普投入水平,要积极吸纳社会资金投入农村科普,通过财政,企业,个人等多渠道,加大对农村科普的投入,为农村科普提供有力支撑。

科协要主动加强与其他部门的配合与协调,努力搭建社会化的农村科普服务平台,支持有关社会组织和企业事业单位开展科普活动,协助政府制定科普工作政策。要加大投入,为农村科普提供有力支撑。

四.加速科学技术普及,促进经济社会大发展。

为实现新农村跨越式发展,关键在科技,基础在教育,核心是人才。加强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加速科学技术普及,加快科学文化素质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是新农村新阶段能力建设的新要求。

一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应把自主创新作为科学发展的基础和调整农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一要建立自主创新体系。二要激活自主创新机制。三要探索自主创新模式。

二药提高科技应用致富能力。“科技兴农”对于建设新农村意义重大,因此,“科技兴农”将成为农村科普的重点。一要择优扶强农业龙头企业及农业示范基地。二要建立农科推广体系。

三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构建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农村的根本点海华丝普遍存在的整体素质较低,而导致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强。一要提高科学文化素质。二药建立科技联合机制。三要加强培训队伍建设。

四是提高科技超前服务能力。以科技为本,满意服务为宗旨,构建比较完善的服务体系。一要加强为农科人员服务。二药强化为农民增收致富服务。三要强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四要强化为构建和谐农村服务。

五是提高基层组织协调能力。一要在农字上想办法。二药在科上做文章。三要在协字上起作用。四要在新字上求发展。五要在巧字上下功夫。

第三篇:、充分发挥创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

充分发挥创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

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新举措,是现阶段深化农村改革的一次新探索,是破解“三农”难题的一个新途径,在完成这项内容丰富、领域广阔、任务艰巨的系统工程过程中,必须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扎实推进。而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就在于加快创新步伐。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定要围绕以下七点充分发挥创新的作用。

一、以建设新农村为统领,明确新思路

十六届五中全会为我国农业农村工作指出了明确方向,从内外两个层次提出了综合性、系统性地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新思路可以分为内部、外部两个层次。从外部层次看,突出跳出“三农”抓“三农”,实行以工哺农、以城带乡,把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纳入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之中。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认真贯彻中央、省的各项农惠政策,把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作为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根本途径。从内部层次看,突出加强农村自身建设,提高自我发展壮大的能力。要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综合能力建设,切实抓好粮食生产,继续优化农业结构,突出特色,做大做强农业主导产业,推进种植业与畜牧业的主辅换位,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农业组织化的协作能力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同时,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加快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知识化、农村信息化。1

二、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发展新产业

农村产业化的建设与发展,是先进农业和未来农村发展的必然方向,是现代发达农业的最核心内容,是推动经济走向全面发展的关键,关系着城乡和谐发展和小康社会建设的大局。只有发展富民产业,使农民增收致富有保障,才能支撑起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要继续调整农业结构,积极发展畜牧业,推进区域经济中农业和工业的换位,不断完善农业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壮大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条,实现加工增值,提高农副产品的质量、效益和附加值。同时,要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调整农村就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区域经济,推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要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能人带动、信息先行、技能培训等有效措施,使农村人口压力和富余劳动力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积极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或外出经商务工,把劳务输出培育成为加速农村资本积累、促进农村观念转变、带动农民持续增收的支柱产业。

三、以农业产业化为动力,组建新组织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技术协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现阶段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的重要依托,也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加农业规模效益和比较效益的重要手段。因此,要结合农村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在农、工、贸、服等各领域全面发展社区性和跨社区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服务农民、服务农业的能力。组建新组织应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自主自愿、形式多样的原则,动员广大农民和社会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创办专业协会型、专业合作型、股份合作型等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竞争力。同时,要加快立法步伐,明确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法律地位。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政策扶持力度,在产业发展、财政、税收、信贷等各方面给予倾斜,营造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良好环境。

四、以创建文明村镇为先导,塑造新风貌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该是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逐步到位”的原则,积极推进新村镇建设,严格执行“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的制度,抓好村镇建设整体规划,注重规划的系统性、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做到科学布局、合理安排,力求反映地方特色、体现文化内涵、保护生态环境。同时,要进一步改善农村的整体面貌,加强农村道路、通信、电网、饮水、沼气、垃圾收集处理等方面的建设,不断提高镇容镇貌、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社会治安等综合管理水平,形成梯度辐射、功能互补、结构合理、内涵丰富、协调发展的城镇网络体系。要扎实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改变农村的生活陋习,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创造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物质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环境。

五、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核心,打造新班子

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建设新农村的组织者、实施者。要创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把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创建好班子作为农村各项工作的龙头,强化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要积极探索研究锻炼使用干部的新办法和新途径,不断把年富力强的干部充实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第一线,为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充足的内在动力。打造新班子要在巩固区、镇、村党组织开展的“三级联创”活动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内涵,拓展范围,与农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星级化管理”和党员“双培”活动结合起来,选配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不断

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要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增强自治能力,理顺两委关系,加强村民自治组织自身建设,完善“一事一议”、民主监督等制度,实行村务公开,提高村民自治的制度化水平,解决好税费改革后农村出现的深层次问题,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营造良好和谐的农村社会环境,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

六、以促进素质升级为途径,造就新农民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农民素质,建设新农村关键是造就新农民。造就新农民要立足于党的方针政策,要对农民进行宣传、教育和引导,进一步转变农民思想观念,把党的各项主张变成农民的自觉行动。要在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加强对从事农业生产农民的培训,以现代适用技术和实用技术培训为主,结合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新农村的要求,加大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环保技术等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同时,积极引导和教育农民遵纪守法、提高修养、崇尚科学、移风易俗,造就一代既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又有一定专业技能、文明守法的新型农民。

七、以构筑齐抓共管工作格局为依托,提供新服务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政府各职能部门要按照“分工负责、各司其职、注重实效、搞好服务”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齐抓共管,增强对农业农村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切实履行好各自的工作职责。农业主管部门要深入基层,指导和推进农村各项工作,并通过抓好示范和典型,实现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农业发展;金融部门要落实倾斜政策,简化贷款手续,积极支持新农村建设;科技部门要进一步做好农业科技攻关、优质农产品开发示范和农村适用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把农业科技工作进一步引向深入;规划建设部门要抓好村镇规划建设,及时做好村镇规划编制落实工作;国土部门应严格按照规

划要求把好土地审批关;交通部门应抓好村镇公路勘察规划设计;供电、电信、广播电视部门要协调配合,做好中心村及自然村落的通电、通信、通广播电视工作;教育、文化、卫生和计生等部门必须结合自身工作特点,把抓好工作的着力点放到农村,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措施,积极主动地为农民提供优良服务。

第四篇:如何发挥妇女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

首先,农村妇女劳动力资源丰富

据2005年××统计年鉴,我市有354万农村人口,女性约171万,占农村人口总数的48.3%;农村劳动力有167万,妇女劳动力有78.5万,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7%以上。可以看出,妇女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是最活跃的生产力要素,更是伟大的人力资源。

其次,农村妇女是经济建设的主力军

自1988年全国妇联号召各级妇联在农村广大妇女中广泛开展以“学文化、学技术、比发展、比贡献”为主要内容的“双学双比”活动以来,我市各级妇女组织积极引导广大农村妇女参与农业产业化调整和农村经济建设。目前,全市有近20万妇女接受了实用技术培训;建立妇字号示范基地169个;培植55个妇女经济合作组织;近30万农村妇女外出务工,她们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力军。

第三,农村妇女素质在不断提高

近年来,随着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进一步贯彻,城乡统筹发展进程的加快,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广大农村妇女接受教育的机会越来越多。她们通过科技培训,外出务工,参与市场竞争等,使一大批妇女开始接受了城市文明,转变了观念,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逐步成为农村勤劳致富的领头雁、产业化发展的带头人。

如何发挥妇女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如何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中,发挥妇女更大作用,使广大农村妇女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和受益者,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原创文章,尽在文秘知音wm338.com网。

第一,提高妇女素质,培养新型女农民

一是要抓好农村妇女的基础教育,这是提高未来农村妇女素质的基础。目前,我市农村妇女整体文化水平还比较低,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仍有较大差距。政府可以通过增加教育投资,建立农村教育发展基金,开展免费义务教育,实施“希望工程”、“春蕾计划”等多种措施,保证女童特别是贫困女童九年义务教育的入学率,减少辍学率,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一定文化素质的人力资源。

二是要创建妇女职业培训基地。各级妇联组织应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创办农村妇女实用技术培训学校,使每个农村妇女劳动力都能掌握一至二项比较先进的实用技术。同时,在培训过程中努力培养农村妇女的“四自”能力、创新意识,使她们敢于走出家门,走向社会,参与竞争,充分挖掘自己的致富潜力、创业潜能。今年市妇联将继续实施省妇联“百万妇女学习培训工程”,通过各级妇联组织完成培训农村妇女2万人次的工作任务。

三是开展农村妇女高技能培训。在培训中要突出抓好30岁以下妇女群体的技能培训,利用她们年纪轻、脑子灵、素质好,思想开放、适应性强,培训难度小的优势,把她们逐步培养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女农民,带动更多的农村妇女投身产业化经营。今年,市妇联将继续实施“春蕾成才”计划,准备开办“高中春蕾班”、“高技能春蕾班”。

第二,拓宽增收渠道,促进农村妇女新发展

一是促进农村妇女劳力外输内转。要加大调研力度,及时了解农村妇女劳动力变化情况,建好农村妇女劳动力资源库,加强对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内输外转的组织化程度;要针对妇女的特点,开展电子、缝纫、家政服务、餐饮、保健等培训,增强农村妇女务工竞争力;要对外输内转妇女进行跟踪服务,切实做好她们的权益保护工作。市妇联今年力争内转外输农村妇女2万人,同时表彰一批返乡创业巾帼带头人。

二是积极推进农村妇女家庭创业。要帮助农村妇女选准合适的创业致富项目,重点推荐投资少、场地和技术要求低、见效快的项目;要大力开展种、养、加等各类妇女实用技术培训,组织村妇代会主任、女能人、龙头项目带头人参加培训,使她们成为妇女创业致富的带头人;要发挥农村各类妇女经济组织、各类女能人的示范带动作用,把抓能人带动作为促进农村妇女增收的重要抓手。今年,市妇联将向农村妇女家庭推介50个创业、致富项目,成立女经纪人联谊会,各县区妇联成立科技女能手协会。

三是要大力发展妇女经济合作组织。我市各级政府农村妇女“双学双比”领导小组已成立18年,各地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服务的职能,相互配合,创新活动内容,共同促进农村妇女增收致富;要鼓励、组织妇女通过股份合作、专业联合、销售互助等方式,推广“妇联+协会”、“女能人+协会”、“能手+农户”等妇女经济协会形式,通过妇联抓协会,协会带农户,将妇联的群众工作优势与专业经济组织优势结合起来,加大对各类妇女经济组织负责人的培训,提高农村妇女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经营管理水平,使她们在新农村经济建设中真正撑起“半边天”。

第三,积极组织引导,打造文明整洁新农家

乡风文明和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各级妇联组织要紧紧抓住家庭这个妇联工作的有效阵地,大力开展妇女群众喜闻乐见、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活动。要以弘扬家庭美德、构建和谐家庭为主题,以打造文明整洁新农家为目标,动员组织农村广大妇女家庭开展学习型家庭、文明家庭、和谐家庭创建活动。

一是开展科技知识进农家活动。成立以家庭为活动场所的“文化中心户”,传播先进文化,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将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进村入户。今年市妇联将在全市培育树立100个有致富本领、有活动空间、有一定书刊量、有一定的时间精力、有一定兴趣爱好、有一份服务群众热心的农村妇女家庭文化中心户。

二是开展文明美德进农家活动。充分发挥妇联在家庭领域中的工作优势,把家庭美德、家庭文化、家庭助廉创建活动整合起来,引导广大妇女以德治家、文明立家、节约持家、和谐兴家。明年市妇联将在农村举办家庭文化艺术节,不断满足妇女家庭的精神文化需求,引导农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深化家庭美德、家庭文化、家庭助廉活动,引导农村妇女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是开展卫生整洁进农家活动。进一步深化“三八绿色工程”活动,充分发挥农村妇女在绿化环境、美化庭院、净化沟壑中的作用。市妇联从今年开始,在全市逐步树立一批卫生整洁的家庭样板,帮助农村家庭摒弃不良陋习,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引导妇女积极参与循环生态农业,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家庭生活环境。

第五篇:气象部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及对策探讨

气象部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及对策探讨

(金宣喜 黄生秋 卿国清)

引言

2005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意见》。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期关于农村建设的重大决策,是今后农村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气象部门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农业、农村、农民与气象有着天然的、密切的联系,因此,为“三农”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是气象部门的重要职责。在新时期,气象部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气象服务有哪些作用?作为市、县级气象部门应该制订怎样的对策,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去?结合邵阳气象部门的实际,本人做了初步探索。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已发生了深刻的历史变革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农业正在发生着一场深刻的历史变革。在20世纪后50年里,中国农业经过曲折的变革与发展,在集体所有的土地上重建了农户经济,终于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而当解决温饱问题以后,中国农业渴望富裕、渴望过上小康生活的愿意空前强烈起来。因此,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生产经营方式发展到了极致,已完全不同于以往计划经济时代的行政命令式的生产方式。但是,以下几方面的因素却在严重制约着中国农业的发展,阻碍着农民强烈致富愿意的实现。第一方面,市场经济规律还让农民很不适应,市场经济下的无情的竞争法则一次又一次摧毁他们的梦想。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包产到户,农民有充分的组织生产的自主权;第二方面,日趋严重的气象等自然灾害给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给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第三方面,农村及农业基础设施较差,交通、通信不发达,使农村处于弱势的地位,制约了生产的发展;第四方面,农村文化设施较差,农民的文化水平较低,导致生产经营中的盲目性较大,缺乏科学和科技的支撑。

气象部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作用

鉴于以上四个方面的原因,气象部门应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如下作用:

3.1摸清各地天气气候本原

本原就是本来的面目,历史的真实情况。农业生产是在一定的天气气候条件下进行的,且受到天气气候因素的极大制约,适宜的天气气候条件是农业生产得以顺利进行并获得好的收成的关键。同时,天气气候条件存在很大的地域差异,这种地域差异决定了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存在不同的特点。作为在这种天气气候条件下从事农业生产的不同地区的农民来说,弄清本地的天气气候特点及变化规律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才能很好地利用本地气候资源,适应天气气候的变化,科学、合理地组织农业生产活动。作为气象部门,有责任让农民群众熟悉、了解本地天气气候特点,从时间尺度上了解历史气候特征。3.2为广大农民提供安全保障

安全是人类的第一位的需求,即本能的需求。而广大农村遍布祖国的每一个角落,气象、地理、历史、经济、社会等因素导致广大农民群众是最弱势的一个群体,是安全最缺乏保障的一个群体。频发的各类气象及气象次生灾害是危害农民群众安全的最主要的因素,各类气象灾害无不对农民的安全造成威胁,包括生命安全威胁、粮食安全威胁、饮水安全威胁、财产安全威胁等等。邵阳是湖南省山洪地质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绥宁“6.19”、新邵“5.31”、隆回“6.25”特大山洪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惨重损失让邵阳人民对之谈虎色变。3.3为农业生产活动提供趋利避害保障

任何气象要素值发生在一定的界限范围之内,对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起着积极的作用,便为有利的一面。当这个气象要素值发生在一定范围之外,即发生了异常,或者叫极端气象事业,就会造成一定的气象灾害,给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和损失,这便是有害的一面。如何尽可能地避免气象要素的不利影响,进而朝着有利的一面转化,这既是广大农民群众适应、利用天气气候发展生产的主要工作,也是气象部门研究的重点,是为“三农”服务的中心和关键所在。

3.4制订防灾减灾应对措施

气象灾害是客观存在的,特别是当今人类活动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导致气候变暖,气象灾害等自然灾害有日渐加重的趋势。广大农民群众迫切需要一整套完善的防灾减灾的科学理论及可操作性较强、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这种措施得是针对每一种气象灾害及气象次生灾害,得覆盖每一种农作物及每一个农业生产环节。

3.5开展气象科普知识宣传

气象科普知识是指导农民群众认识大自然、解释大自然的有力武器,是破除封建迷信、巩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用科学思想占领广大农村阵地的重要法宝。思想文化建设正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普及气象科普知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3.6引导开发新可再生能源

能源问题是影响当今经济发展乃至国家安全的首要问题,开发可再生、环保型能源是解决我国能源危机的一项重要举措,其重点是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的开发。同时,开 发可再生能源,可为广大农村提供强有力的经济发展动力,可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在很多偏远农村,机械化普及程度不高,仍然维持以纯手工劳动为主的生产方式,生产力相对落后,且生活条件艰苦,一个重要原因是缺电、缺燃料。由于这些农村过于偏僻,电力难以送到,既便能送到,由于高昂的电费让他们难以承受。而往往这些地方可能气象资源又比较丰富。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可再生能源开发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3.7提供涉农信息服务

气象部门现代化建设程度较高,服务网络覆盖面广、服务渠道形势多样。因此,气象部门依托其服务网络优势,不仅要提供气象类信息,而且要提供其它涉农信息,如农业政策法规信息、农产品及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供求信息、农业新技术新成果信息等。气象部门应建成为广大农民朋友了解市场、适应市场、引导脱贫致富的一个重要的窗口和渠道。

应对措施

如何最大限度地满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气象部门及气象工作的需求,是摆在气象部门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4.1建立完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对地球系统实现无缝隙不间断监测

系统的综合气象观测资料是开展地球环境研究、提高气象预测预报水平与能力的前提。因此,要大力发展以国家气候观象台、国家气象观测站、区域气象观测站、卫星观测系统和移动观测系统为主要平台,以国家气候监测网、国家天气观测网、国家专业气象观测网和区域气象观测网为主要架构的地基、空基和天基相结合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实现对地球系统无缝隙不间断监测。4.2不断提高气象预测预报准确率,增强气象服务水平与能力

农业和农村是极易受气候变化及气象灾害影响的行业和地区,农民是气象灾害最大的受害者。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特别是农业和农村对气象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气象部门只有不断地提高气象服务水平与能力,不断地提高天气气候预测预报准确率,特别是要提高重大关键性、灾害性天气的预测预报准确率,才能更好地保护农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证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最大限度地保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果。基层气象部门要切实落实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以业务技术体制改革为契机,着力提高业务服务能力与水平,认真做好决策服务、公众气象服务及专业气象服务,为农村经济建设、农民增收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4.3 加强山洪地质气象灾害的研究,建立预警服务平台

气象部门应充分发挥天气雷达系统及区域气象监测站网加强对突发性强对流天气的监测。同时与防办、国土等部门密切配合,充分利用地质普查资料,加强对山洪易发区的分析,加强山洪地质灾害发生机理的研究,使可能发生山洪地质灾害的地区充分纳入监控范围。在此基础上,建立山洪地质气象灾害预警服务平台,建立相应的业务服务流程,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危害。

4.4 全方位拓展气象服务渠道,构建新型气象服务平台,让气象信息走进千家万户,解决好“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传统的气象服务渠道及服务手段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气象服务的需要,特别是广大农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仅靠行政渠道,广大农民无法及时获取有效的气象信息。因此,为解决好农村气象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要全方位拓展气象服务渠道,构建新型气象服务平台。充分利用现代通信手段及信息技术,将气象信息大力向广大农村拓展、延伸,尽可能地扩大覆盖面。目前,主要是继续扩大手机短信用户,大力提升96121、96221的拨打率,全面铺开农村固定电话包月,积极发展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群呼系统及卫星数字音频广播(DAB),完善农业综合信息网的信息服务功能,极力扩大气象信息的覆盖面,提高气象信息的服务时效。

4.5充分发挥气象部门科技优势,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上多做文章

经济欠发达,农民不富裕是农村问题的根源。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根本任务还是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因此,气象部门也应该在这方面有所作为。4.5.1要针对不同区域农业生产的实际,以及生产实践中存在的关键性气象问题,深入开展科学研究。农业生产实践在新时期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我们仍然沿用七十年代甚至更早的农业气象理论在指导农业生产,已不能很好地适应新时期的需要了。因此,有必要开展一些结合农业生产实际的科研,以解决理论问题。

4.5.2大力开展人才培训,为服务“三农”提供足够的智力支持。就邵阳而言,气象部门的干部职工大多对农业知识及农业生产是不太了解的,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很少,因此在开展“三农”服务中存大很大的困难。有必要开展相应的业务知识培训,并引进相应的专业人才。

4.5.3 要建立气象部门与农业生产及农村的互动机制,让气象部门随时掌握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气象部门做好“三农”服务的前提,是要及时了解、掌握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及存在的相应问题,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及时解决相应问题。具体做法是:增加农业气象站点;增加观测项目;让气象职工多深入农村调查;利用网络、电话、信函等建立气象部门与农村互动平台,适时解答相应实际问题,等等。

4.5.4结合各地农业生产的不同情况,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将为“三农”服务纳入业务服务工作内容,建立相应的业务服务流程,使“三农”服务做到持久化、规范化。要根据不同作物、不同发育阶段,适时给广大农户提供农业气象技术服务。及时了解区域内农业生产存在的普遍问题,如引种改制、抗旱节水、病虫害的流行发生等,并主动及时提供气象服务,为农民朋友排忧解难。4.5.5不断探索、推广农业气象适用技术,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服务

要结合各地的农业生产实际,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农业气象适用新技术,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广泛推广应用。特别要针对当前涌现的各种新作物、新品种、新技术,从气象的角度加强试验研究,提出行之有效有增产、增收的技术措施,减少盲目性,加强科学指导。

4.5.6做大做强农业综合经济信息网,大力开发“96121”、“96221”相关服务功能,使之成为了解涉家信息的强大服务平台。加强信息源建设,不断增加信息量,广泛提供涉农政策法规、农产品供求信息、农业新技术等非气象信息,及时更新,使广大农民能及时了解各类信息,从而可根据市场需求,科学地组织生产活动,及时解决生产中的难题。

4.6 努力开发气象资源,为农村经济建设提供资源保障

4.6.1大力开发空中云水资源,为抗旱和水利发电提供足够的水源保障。配备新一代多普勒雷达及小型车载雷达等新型装备,建设人工增雨作业指挥系统,开展增雨作业效果评估,探索行之有效的作业方法和作业流程,使人工增雨作业水平和效果得到较大的提升,从而更好地为抗旱和水利发电服务。

4.6.2做好可再生新能源开发的考察评估服务工作。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考察评估是气象部门的优势,也是气象部门的重要职责。气象部门应制订新能源开发的长远发展规划,在搞好风资源普查的基础上,对风能储量较大的区域,应进行重点考察。

4.6.3继续做好农业气候区划成果的应用,科学指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最大限度地利用本地气候资源。

八十年代的农业区划成果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开展农业布局起到了积极作用。然后,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已从争粮食产量求温饱向争效益求富裕转变,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农民的价值观也发生的大的转变,进而势必影响到农业产业结构,高价值、见效快的新型作物、品种层出不穷。同时,原来的气候区域所依据的观测资料是相当稀疏的,开展的补充气候考察也十分限。因此,原来的农业气候区域已不能很好适应当前农业生产的需要,有必要根据现实的需要,作进一步深化、调整和补充,而区域气象监测站网的建成,为这项工作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下载农村水利工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水利工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精选5篇]

    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的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现状及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五篇范文)

    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现状及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 【摘 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要把农民培养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农民的健康是至关......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浅谈如何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姓名:娄永飞 学号:0915104025 班级:09经济学一班 浅谈如何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

    建设农村沼气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吴桥镇2010年沼气建设工作小结 吴桥镇认真开展为民办实事工作,全面启动2010年民生工程农村沼气池建设项目,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倾心倾力打造"村风正、村庄美、村民富"新村......

    充分发挥基层人大代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用

    文 章 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M公文 充分发挥基层人大代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合集5篇)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系 计科(1班) 王玮计科(2班) 李斌什么是科学发展观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畜牧业在新农村建设作用[本站推荐]

    大埔县畜牧业在新农村建设作用曾喜生命科学学院兽医08220084a3227为了响应党中央,广东省委,团中央,团省委的号召,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使大学......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历史任务,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则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