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溧阳市村民建房规划管理及审批程序
溧阳市村民建房规划管理及审批程序
一、村民建房申请报批程序
村民建房办理“一书一证”,其报批程序为:
1、申请。申请人向所在村民小组、村民委员会提出建房书面申请。
2、初审。所在村民委员会按规定公开村民建房申请,通过村民会议等程序对申请人的建房条件、占地面积和位置进行初审,并将符合条件的申请人情况及初审意见张榜公示。
3、审查。村民委员会将公示期满无异议的申请人材料报所在镇政府统一审查、现场核定,签署审查意见后由所在镇政府送市规划局。
4、审核。市规划局会同相关镇政府现场踏勘,对照规划进行审核,提出规划意见。
5、审批。市规划局根据规划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经市国土资源局审批领取宅基地许可证后,由市规划局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副本),并由申请人所在镇政府将批准内容公示无异议后现场放线。
6、验收。工程竣工后,由建房申请人所在镇建设管理服务所初验合格后报请市规划局验收。规划局会同国土、城管、所属镇进行规划验收,验收合格的,予以再次公示,公示一周后无异议,规划局方可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正本),建房申请人依此正本向市房产管理部门申领房产证。
二、申领《建设用地选址意见书》、《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材料:
1、个人申请
2、户口簿、原房产证、原土地证
3、村民代表会议记录及村民委员会意见复印件
4、村委会建房公示证明
5、新建住宅设计或套用《图集》方案
6、镇初审意见
7、村民住房享受面积证明(城市及建制镇规划区内)
8、申请审批表二份(需本人签字)
9、凭《建设用地选址意见书》到国土部门办理《宅基地许可证》,再凭《宅基地许可证》领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三、村民委员会对建房户建房的初审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一)、建房户户口性质应为农业户口,建房地址应在保留村上。非保留村一律不予新建及翻建。
(二)、建房占地面积和位置及拟建房屋建筑面积的初审。
村民建房享受标准
1、行政村内享受集体经济组织分配等权利的农业户籍人员可按照“一户一宅”的原则申请建房,其中房屋占地面积不得超过宅基地面积的百分之七十。
2、人均住宅建筑面积标准:城市规划区内按40平方米控制;建制镇规划区及规划控制区内按50平方米控制;其他区域按60平方米控制。
(三)、、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其建房申请不予批准:
1、以出租或出卖、赠与等形式转让原有住房,再申请建房;
2、在拆迁中已实行产权调换或货币方式安置住宅的(不含应享受面积的不足部分);
3、未到法定结婚年龄以分户为由申请建房的;
4、曾以所有家庭成员作为一户申请批准建房后,不具备分户条件而以分户为由再申请建房的;
5、曾以所有家庭成员作为一户申请批准建房后,具备分户条件,分户后申请建房的,不同意核减原享受建筑面积扣除的;
6、违法占地或违法建房未处理结案的;
7、法律、法规规定不予批准的其他情况。
第二篇:关于村民建房的审批程序和有关规定
关于村民建房的审批程序和有关规定
为加强对我市各镇农村村民建房的管理,规范审批程序,保证村民依法依规建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茂名市城乡规划管理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和上级业务部门的要求,农村村民建房应当依法办理审批手续,特作如下规定:
一、在镇规划区内的村民建房(包括新建、扩建、改建),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履行规划审批手续。
二、在镇规划区内进行建设需要申请用地的,经镇政府审核,由镇规划建设办核发选址意见书后,向国土资源所申请办理用地手续。
三、农村村民在批准的住宅用地范围内建住宅的,必须符合村庄建设规划,应当先向村委会提出建房申请,村民会议讨论同意后,由镇政规划建设办批准。
四、在镇规划区内进行临时建设,应当经镇政府批准。临时建筑使用期一般不得超过两年,因特殊情况确需延长使用期的,应当在期满前两个月向镇政府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延期使用,每次延期不得超过一年。延期次数不得超过两次。在批准的使用期间,如国家或集体需要用地,使用人必须在规定期限内拆除,临时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使用期满,必须无条件拆除。
禁止在批准临时使用的土地上建设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
五、办理开工手续,应当由镇规划建设办工作人员到现场定位放线,方可开工建设。
六、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申请建房。
1、一户只有一处住宅,男孩年满十八周岁,女娶男的,女孩需年满二十周岁。
2、国家或村镇规划建设需搬迁的。
3、原房屋影响村庄规划,拆除后另申请建房。
4、二代以上同居半院者(低于200平方米),宅基地不需向外扩建(旧房改建)的。
七、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律不审批新的建房
1、私自转让、出租、抵押、出售房屋的。
2、按镇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应拆除而没有拆除的。
3、不服从国家和村镇规划建设需要的。
4、一户多宅的。
八、农村居民建房审批程序:
1、个人申请。符合规定的建房条件者,不得占用农用地。利用村内空闲地,未利用土地和就地翻建者,以书面形式向村委提出建房申请,如实说明用地的理由、面积、地类、坐落、用途以及原有宅基地面积的情况。
2、村委研究通过。由村委主持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会议进行讨论,与会三分之二以上同意视为通过,张榜公布七日无异议后,村支部书记、村主任、村经办人签字盖章后再加盖村委公章,报镇规划建设办。
3、公示。村委会将研究通过的建房户的名单、位置、面积等情况在村内予以公示。
4、现场勘查和初审。公示七日无异议后,由村委填写《村镇规划选址意见书申请审批表》,在村委意见栏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村经办人签字并加盖村委公章,报镇规划建设办,镇规划建设办协同国土资源所根据村庄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现场初审,并提出用地和规划建设的要求。
5、镇政府审查。镇规划建设办和国土资源所初审合格后,报镇分管领导审查,并加盖镇政府公章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公示后无异议后,镇规划建设办在20个工作日内作出规划审核意见,符合建房条件的,按程序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6、定位放线。用地手续批复后,由镇规划建设办到现场定位放线。
7、农村村民凭《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向镇国土资源所申请使用建设用地建房审批手续,符合建房条件的,2O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核意见;申请使用农用地建房的、按农用地转用审批程序办理用地审批手续。用地批准后:由镇规划建设办按程序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8、农村村民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后再由镇规划建设办到现场定位验线后,方可动工建设。
9、申报登记。住宅建设竣工后,由镇规划建设办和国土资源所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建房押金予以退还。
十一、各村委应严格按照审批程序办理,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及时处理。
十二、对违反审批程序建住宅的,根据《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和《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按照法律程序严肃查处。
十三、对乱搭乱建影响镇驻地和村庄规划及环境卫生,由城建办会同村委会依据有关规定进行清除。
第三篇:村民建房审批流程
农村村民自建住宅(含危房翻建)审批程序
根据《南京市农村地区规划实施管理暂行规定》,在规划布点村庄范围内,允许利用已有宅基地自建住宅;在非规划布点村庄范围内,不得新增住宅建设,经房产部门鉴定为危房确需翻建的,由镇人民政府出具审查意见。同意进行危房翻建的,按照“原地、原面积、原层数”的原则进行建设。
农村村民自建住宅(含危房翻建)审批程序如下:
1、农村村民建房首先向居住当地村委会提出申请,村民委员会收到申请后对申请建房者的相关条件和资格进行初审,初审合格后报镇村建设管理服务中心、镇土地管理所、城管办办理手续。
2、牵涉到农居民在规划保留村庄新建住房的,由镇土地管理所牵头,镇村建设管理服务中心、城管办参与,对该建房户进行家庭人员情况(包括户籍证明、身份证)和宅基地进行核实,如符合条件,报镇政府会审。在非规划保留村庄的一律不得新建。
3、牵涉到农居民在规划保留村与非规划保留村庄翻建的,由镇村建设管理服务中心牵头,镇土地管理所、城管办参与,对申请者的家庭人员情况(包括户籍证明、身份证)和宅基地及构筑物进行丈量审核,如符合条件,报镇政府会审。在非规划保留村一律不得建二层或二层以上。
4、对申请者符合条件的,在10个工作日之内,将审核意见报政府会审,受理后20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
5、村民建房会审通过后,由城管办对该建房进行跟踪,审查是否按规定进行建设,如违反规定,一律由城管办进行依法撤除。
第四篇:农村村民建房审批流程
一、农村村民建房审批流程
1、建房申请人向村民建房理事会提出申请;
2、村村民建房理事和村委召开会议,讨论通过后张榜公示5个工作日;
3、公示5日无异议的,村委会报镇人民政府审核;
4、镇规划建设管理办、国土资源管理所5个工作日内集中会审和现场勘查;
5、符合条件的报镇分管领导提交会议研究;
6、不符合条件的书面答复申请人村委会。
7、镇召开会议研究;
8、经会议研究同意的,镇人民政府7个工作日内发放《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副本)》《乡村规划许可证(副本)》、《建设用地批准书》,村民小组张榜公布审批结果,公布期限5日;
9、经会议研究不同意的书面答复申请和村委会。
二、农村村民建房涉及占用耕地、林地、园地等农用地的办理程序:
1、镇人民政府初审;
2、县国土资源等相关部门审核;
3、农户缴纳相关税费;
4、县国土资源局发放《建设用地批准书》。
第五篇:山东省济南市村民宅基地审批与建房规划管理宅基地申请流程
济南市市区村民宅基地审批与建房规划管理实施意见
为切实做好《济南市市区宅基地审批管理规定》(济政发[2010]15号,以下简称15号文)的贯彻落实工作,保障农民合法居住权益,现就进一步规范我市市区村民宅基地审批与建房规划管理提出以下意见。
一、各区人民政府负责辖区内宅基地的审批管理。宅基地审批要严格执行“一户一宅”原则,宅基地面积应严格控制在15号文规定的标准之内。市区规划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和已列入近期改造建设计划的村庄原则上不再批准宅基地。
各区要结合村庄改造和土地整治,引导村民住宅建设按规划、有计划地向城镇和中心村集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整体村庄改造等形式集中成片建设农民住房的,相关审批手续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规定另行办理。
二、国土资源部门要切实保障农村村(居)民的宅基地用地。各区每年要将市下达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的3%-5%用于农村宅基地住宅建设。
各区要按照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统筹规划、审批宅基地,充分利用空闲地、老宅基地、废弃地或荒地进行村民住宅建设。
三、镇政府(含街道办事处,下同)应根据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的委托,对辖区内的农村村(居)民宅基地住宅建设进行规划管理,组织开展村庄建设规划的编制、报批和公布工作,引导村(居)民按照规划实施建设。
四、村(居)民新建住宅,按以下程序办理规划、用地审批手续:(一)申请人向村(居)民委员会提出书面建房申请,按照15号文的规定履行审核、讨论和公示程序。
公示期满无异议的,村(居)民委员会出具证明材料并加盖公章后,连同申请人居民身份证、户口簿、书面申请、妥善处理相邻关系的材料、公示图片、建筑方案等资料一并报镇政府。(二)镇政府受理后,对村(居)民宅基地申请进行审查,并出具书面审查意见。同时,对村(居)民住宅建设申请进行审查,对符合条件的,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镇政府应在10个工作日内审查完毕,将书面审查意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以及其他申报材料一并报所在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
(三)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在5个工作日内对上报的申请宗地材料进行审查,对符合条件的,报本级人民政府审批。
(四)区政府批复后,由镇政府会同村(居)民委员会和宅基地申请人实地丈量批放宅基地。
村(居)民住宅占用农用地的,应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
五、村(居)民使用原有合法宅基地进行住宅建设的,不再办理土地使用手续,只需到镇政府办理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村(居)民原有住宅虽不符合15号文规定的住宅建设条件,但确已构成危房的,可持身份证明、户口簿、危房鉴定报告、宅基地使用权属证件或者房屋所有权证书、建筑方案、村(居)委会签署的书面意见等资料向镇政府申请原址翻建。
六、村(居)民住宅建筑基底面积不得超过宅基地面积的70%;建筑层数以两层为主,不得超过三层;总建筑面积不大于260平方米;室内外高差应控制在0.45米以内;层高一般不超过3.5米,底层层高可酌情增加,但不得超过4米。凡村(居)民住宅建设面积超出本意见规定标准的部分,征地拆迁时不予补偿。
宅基地建房的建筑间距,村庄建设规划有明确要求的,按照村庄建设规划执行。村庄建设规划没有明确要求的,由相邻双方协商约定;协商不成的,由镇政府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合理确定。
七、市国土资源部门加强对宅基地审批及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区国土资源分局将新增宅基地纳入土地变更调查,并将审批目录于每年12月份报市国土资源局审查备案。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及其派出机构加强对宅基地建房规划审批情况的监督检查,指导并监督镇政府在委托权限范围内对村(居)民宅基地建房行为依法实施规划管理,对镇政府履行委托职责情况进行考核和评比。镇政府应当每半年将农村村(居)民住宅规划审批目录报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相应的派出机构集中审查备案。本意见自2013年10月20日起开始施行,有效期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