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期《应急管理专项培训》培训复习题目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2 18:16: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2期《应急管理专项培训》培训复习题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2期《应急管理专项培训》培训复习题目》。

第一篇:第2期《应急管理专项培训》培训复习题目

一、名词解释

1、应急预案——

2、总体应急预案——

3、专项应急预案——

4、现场处置方案——

5、应急演练——

二、填空题(每空格1分,小计3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于________________起施行。

2、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__________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3、突发事件在分类上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_______________。

4、突发事件在分级上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________________四级。

5、国务院建立_________________的突发事件信息系统。

6、发生Ⅰ级或Ⅱ级突发公共事件应在_____________小时内报告国务院。

7、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和突发事件易发、多发地区的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物资、生活必需品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储备制度。

8、某区某单位未按照规定采取预防措施,导致发生严重突发事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某区人民政府可以对其处于最高额度几万元的罚款_______。

9、根据预测分析结果,对可能发生和可以预警的突发公共事件进行预警。预警级别依据突发公共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一般划分为四级:Ⅰ级(特别严重)、Ⅱ级(严重)、Ⅲ级(较重)和Ⅳ级(一般),依次用红色、_______、黄色和蓝色表示。

10、预警信息包括突发公共事件的类别、____________、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

11、总体应急预案的评审由本单位部门负责组织; 专项应急预案的评审由部门负责组织; 需评审的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由部门自行组织评审。

12、应急预案评审通常采取评审形式。

13、应急预案评审采取和两种方法。主要用于应急预案备案时的评审,用于生产经营单位组织的应急预案评审工作。

14、需要到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国家电监会申请备案的是:、。

15、国家电监会对应急预案宣传教育和培训的要求是:电力企业应当每年预案培训。

16、应急演练的分类可以划分为:、。

17、应急演练的形式可以划分为:、。

18、浙江省电力公司要求:公司及各单位每年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应急演练,其中总体预案的演练应明确具体内容,原则上每年举行一次;专项预案的演练举行一次;现场处置方案结合实际工作需要演练。

19、国家电监会规定: 电力企业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修订一次,预案修订结果应当详细记录。

20、县级供电企业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后,应当及时向国家安监局、国家电监会、国家电网公司、浙江省电力公司或地市级电力(业)局等有关部门或单位报告修订情况,并按照有关程序。

二、简答题(每题8分,小计4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立法目的?

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基本原则?

3、《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规定的工作原则有哪些?

4、为什么要加强应急工作?

5、申请应急预案备案时,应当提交哪些材料?

四、问答题(1小题,小计10分)

1、谈谈您单位应急预案编制情况及下一步应急预案管理打算。

第二篇:应急管理培训材料(本站推荐)

《总体国家安全观》

★总书记在第四次亚信峰会上提出应该积极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创新安全理念,搭建地区安全和合作新架构,努力走出一条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之路。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就是要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国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创新理论到建设文化强国、网络强国的夯实举措,从打造安全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宣示到捍卫核心利益的立场表述,从中国特色现代化军事力量体系的积极构建到强有力的国家安全工作统筹平台的稳妥搭建,一直提到关于发展与安全并重、权利与义务并重、自主与协作并重、治标与治本并重的新型安全观。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创新并非偶然,它与我们党的国家安全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从安全模式看,新安全观强调以合作代替对抗,以共同安全代替单边安全。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把现实中总体存在的国家安全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的整体安全观,这当中涉及安全领域最多的是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构建了“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强调在对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对内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双重压力下,国家安全委员会任务是“统筹国家安全工作,加强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制定和实施国家安全战略,推进国家安全法治建设,制定国家安全工作方针政策,研究解决国家安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的转型期,公共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包括重特大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灾害、重特大公共卫生事件、重特大社会安全事件。

★在“冷战”后期开始的安全探索中,形成了各式各样的安全观,包括综合安全观、共同安全观、合作安全观,后来人们又开始用“非传统安全观”来概括这些不同的安全观。

★总体应急预案是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是政府组织应对突发事件的总体制度安排,由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制定。

★我国的国家安全教育日是每年的4月15日。

★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安全体系具体包括:外部安全与内部安全,国土安全与国民安全,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发展问题与安全问题,自身安全与共同安全。

《应急管理内涵与发展》

★以综合应对突发事件为目的,应急管理基本流程可分为: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4个阶段。

★根据突发事件成因、机理、过程、性质和危害的不同,我国将突发事件划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

★我国应急管理发展趋势主要包括:应急管理专业化、应急管理一体化、应急管理全球化。★2015年12月,国务院成立了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为职责的应急管理办公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自2007年11月1日开始施行。

★“一案三制”具体是指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应急体制、应急法制。

★从合作主体上看,应急管理国际合作可分为政府合作、企业合作、非政府组织合作。

★突发事件的共同特征是:突发性、复杂性、破坏性、关联性、处置紧急性、影响滞后性,不含目标广泛性。

《应急预案管理》

★编辑应急预案操作手册,内容一般包括:风险隐患分析、处置工作程序、响应措施、相关单位联络人员和电话、应急队伍和装备物资情况等。

★应急响应分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响应四个级别。

★应急预案演练过程可划分为五个阶段:制定演练计划、演练设计、演练实施、评估、改进。

★应急演练按照组织形式划分,可分为:桌面演练和实战演练。

★一个完整的应急预案一般应覆盖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和应急恢复全过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主要特点是:

1、坚持效率优先:赋予政府多项应急权力。

2、八条高压线:约束政府履行职责。

3、限制和保护相统一:最大限度保护公民权利。

4、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不得迟、谎、瞒、漏报突发事件信息。

5、应急信息主动公开:政府须统一准确及时发布相关信息。

6、处罚虚假宣传:编造传播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应急处置工作虚假信息将被处罚。

7、特别规定:宣布紧急状态须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国务院决定。

★应急预案修订涉及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应急处置程序、主要处置措施、应急响应分级等重要内容。

★应急演练的评估主要采取组织评估会议、填写演练评价表、参演人员进行访谈等方式。

★市县级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侧重明确突发事件的组织指挥机制、风险评估、监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处置措施、应急队伍和物资保障及其调动程序等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级别。”

《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与法制》

★我国应急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是: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立法宗旨在于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

★国家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包括领导机构、办事机构、工作机构、地方机构、专家组。★与常规的法律运行机制相比,应急管理法制具有权力优先性、紧急处置性、程序特殊性、社会配合性、救济有限性等特点。

★应急管理机制表现在通过对应急管理流程和工作内容的统一,从而实现在统一全国应对突发事件方法和手段的基础上,全方位调集与整合资源,实现应急管理行动的协调统一。

从实质内涵来看,应急管理机制是一组以相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为基础的政府应急管理工作流程,能展现出突发事件管理系统中组织之间及其内部相互作用关系。

从外在形式来看,应急管理机制体现为政府管理突发事件的职责与能力。

从运作流程来看,应急管理机制以应急管理全过程为主线,涵盖事前、事发、事中和事后各个阶段,包括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恢复与重建等多个环节。

★应急管理法制功能:规范行政紧急权力的行使,权衡政府权力和公民权利,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

★应急管理机制在预防与应急准备阶段体现在社会管理、风险防范、应急准备、宣传教育培训、社会动员。

《预防与应急准备》★《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要求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和突发事件易发、多发地区的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物资、生活必需品和应急处置装备的储备制度。

★社区群众应急培训的重点在报警、疏散、自救与互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根据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种类和特点,建立健全基础信息数据库,完善监测网络,划分监测区域,确定监测点,明确监测项目,提供必要的设备、设施,配备专职或者兼职人员,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监测。

★应急物资可分为三类,分别是:救生类应急物资、生活类应急物资、医疗类应急物资。

★危险源防范应注意: 定期、持久地开展风险评估和薄弱评估工作,并使之成为政府的常规管理职能;设定并公开危险源风险信息的标准和等级,加强风险信息评估工作,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风险预警;明确政府责任,建立风险共担机制,妥善转移社会风险。

★评审应急预案应注重其基本要素的完整性、组织体系的合理性、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的针对性、应急保障措施的可行性、应急预案的衔接性。

★应急保障的主要内容包括应急队伍保障、应急物资保障、资金保障、应急技术保障、应急医疗卫生保障、应急交通运输保障、治安维护与人员防护保障。

★各级一般公共预算应当按照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额的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三设置预备费,用于当年预算执行中的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处理增加的支出及其他难以预见的开支。

★应急保障队伍主要包括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志愿者队伍建设、专家库。

《突发事件监测与预警》★如果有事实证明不可能发生突发事件或者危险已经解除,发布警报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宣布解除警报,终止预警期,并解除已经采取的有关措施。★在监测过程中对监测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以便更清晰地描述突发事件事前的变化规律,为调查突发事件发生的客观条件而进行的监测,这是属于定量监测。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或者确定本地区统一的突发事件信息系统,汇集、储存、分析、传输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并与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下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专业机构和监测网点的突发事件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加强跨部门、跨地区的信息交流与情报合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发布一级、二级警报,宣布进入预警期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除采取本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的措施外,还应当针对即将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下列一项或者多项措施:

(一)责令应急救援队伍、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进入待命状态,并动员后备人员做好参加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的准备;

(二)调集应急救援所需物资、设备、工具,准备应急设施和避难场所,并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随时可以投入正常使用;

(三)加强对重点单位、重要部位和重要基础设施的安全保卫,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四)采取必要措施,确保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公共设施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五)及时向社会发布有关采取特定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危害的建议、劝告;

(六)转移、疏散或者撤离易受突发事件危害的人员并予以妥善安置,转移重要财产;

(七)关闭或者限制使用易受突发事件危害的场所,控制或者限制容易导致危害扩大的公共场所的活动;

(八)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必要的防范性、保护性措施。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的要求。

★一级(红色)、二级(橙色)预警信息,由市人民政府或者市人民政府授权发布;跨市行政区域,由省人民政府或者省人民政府授权发布。三级(黄色)、四级(蓝色)预警信息,发生在县域内,由县(市、区)人民政府或者县(市、区)人民政府授权发布;在市区内或跨县行政区域,由市人民政府或者市人民政府授权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发布三级、四级警报,宣布进入预警期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即将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下列措施:

(一)启动应急预案;

(二)责令有关部门、专业机构、监测网点和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及时收集、报告有关信息,向社会公布反映突发事件信息的渠道,加强对突发事件发生、发展情况的监测、预报和预警工作;

(三)组织有关部门和机构、专业技术人员、有关专家学者,随时对突发事件信息进行分析评估,预测发生突发事件可能性的大小、影响范围和强度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级别;

(四)定时向社会发布与公众有关的突发事件预测信息和分析评估结果,并对相关信息的报道工作进行管理;

(五)及时按照有关规定向社会发布可能受到突发事件危害的警告,宣传避免、减轻危害的常识,公布咨询电话。

《应急处置》★突发事件现场指挥部必须:迅速设立事件应急指挥部现场营地,指挥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确定应急救援的实施方案、警戒区域和安全措施;向上级部门和领导汇报和通报事件有关情况;根据实际情况指挥救援队伍施救;负责对事态的监测与评估。

★在灾害链中,最早发生并起主导作用的是原生灾害。

★非专业应急救援队的特点有:常态组织与临时动员相结合、平战结合、处置灵活,不包括:非营利性。

★发生大规模恐怖袭击事件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依据有关反恐怖的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管理部门应迅速控制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划定警戒区,实行交通管制以及其他控制措施。

★突发事件先期处置主体是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

★中国参与应急救援的主要武装力量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预备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者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政府可以采取的保障性措施包括:立即抢修被损坏的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公共设施,向受到危害的人员提供避难场所和生活必需品,实施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以及其他保障措施;保障食品、饮用水、燃料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供应。

《事后恢复与重建》★安全生产事故调查处理的“四不放过”具体是指: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患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突发事件的威胁和危害得到控制或者消除后,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停止执行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

★救援物资分配包括推动式分配和拉动式分配两种情形,其中推动式分配适用于突发事件发生初期。

★自然灾害调查评估的内容包括:

1、城镇和乡村受损程度和数量;

2、人员伤亡情况,房屋破坏程度和数量,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工农业生产设施与商贸流通设施受损程度和数量,农用地毁损程度和数量等;

3、需要安置人口的数量,需要救助的伤残人员数量,需要帮助的孤寡老人及未成年人的数量,需要提供的房屋数量,需要恢复重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需要恢复重建的生产设施,需要整理和复垦的农用地等;

4、环境污染、生态损害以及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毁损等情况;

5、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以及地质灾害、地震次生灾害和隐患等情况;

6、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形地貌以及河势和水文情势、重大水利水电工程的受影响情况;

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隐患;

8、编制受灾后恢复重建规划需要调查评估的其他事项。

★突发事件善后处理工作中,不属于秩序恢复重建的是:成立事故调查小组,查明事故发生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和直接经济损失。

★恢复重建工作要做好人们生产和生活方面的各种设施的恢复重建,其基本内容是:基础设施恢复重建、公共服务设施恢复重建、生命线工程恢复重建。

《突发事件信息管理》

★突发事件信息报送主体包括: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专业机构、监测网点,获悉突发事件信息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突发事件信息速报机制的通知》,突发事件信息速报标准:接到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突发事件,各级各部门应在接报后15分钟内向上一级政府和主管部门报告,对发生的重大以上突发事件或研判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突发事件,应越级向上报告。

(一)明确发生较大以上标准的突发事件;

(二)发生死伤人数一时不明和灾情一时无法核实的突发事件:

1.洪涝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森林火灾、海洋灾害等自然灾害。

2.核定7座以上车辆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核定5人以上船只发生的沉船、触礁、火灾等海(水)上安全事故;已建和在建建筑物发生的倒塌、坍塌、爆炸和火灾事故;煤矿发生冒顶、火灾、透水、瓦斯爆炸、坍塌等安全生产事故;非煤矿山发生爆炸、塌方等安全事故;企业、商场、饭店、危化品运输车辆发生的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爆炸、中毒、火灾、核辐射泄漏事故;施工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民用航空器发生的飞行事故;客运列车发生的脱轨事故;公共场所发生的拥挤踩踏事件;饮用水源流域发生环境污染事件等事故灾难。

3.集体食物中毒事件,急性职业中毒事件,传染病疫情,不明原因疾病、动物疫情等公共卫生事件。

4.冲击、围攻县级以上党政军机关和要害部门,打、砸、抢、烧乡镇以上党政军机关事件;打、砸、抢、烧等违法犯罪行为;大规模群体性械斗与冲突事件;涉外突发事件;纵火案、爆炸案等刑事案件;恐怖袭击事件等社会安全事件。★在突发事件的应对过程中,政府部门与媒体沟通应持有真诚沟通,尊重媒体;正视舆论,换位思考;主动沟通,回应关切的态度。

★值守应急部门不包括社区居民。

★在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内容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在恢复重建阶段,信息发布主要内容是相关责任的调查处理,恢复重建的政策规划,灾后损失的补偿政策与措施,防灾、减灾新举措等。

★关于突发事件信息发布要求,不妥当的是:在突发事件信息发布的过程中,无论何种情况,坚持以公众知情需求为导向,向公众发布信息。

★突发事件信息获取渠道体现在:当地政府通过电子政务系统、值班电话、传真、公文等形式报告;各新闻媒体公开报道和内部刊物;110、119、120等应急报警电话;政府短信平台、微博、微信公众号等。

★在突发事件舆论引导过程中,以下说法不妥的是:在舆论引导中使用现代引擎搜索技术实质是控制网民获取信息的渠道和内容。

★以下哪个不是值守应急的工作职责:应急值守的工作人员的个人手机须向社会公布。

《应急安全防护常识》

★进行心肺复苏时,进行心脏按压的频率为:100~120次/分钟。

★如果不幸遇绑架,下面的哪种自救方法是非常有效的:D以上都是。★遭遇泥石流和山体滑坡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对于刚发生过泥石流的地区,应选择尽快离开,不停留在低洼地区。遇到山体滑坡时,要朝垂直于滚石前进的方向跑。遇到山体滑坡,无法继续逃离时,可躲避在结实的障碍物下。

★当地震发生时,如果人正处于高楼,应如何避震?快速审视环境,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房屋倒塌后能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

★在楼内发现发生火灾时,安全疏散主要有三个方向,向下可以跑到地面,向上可以爬到屋顶,还可以向外逃到阳台。

★公共聚集场所发生突发事件被踩倒不能站立时,应采取身体蜷缩成球状,双手抱头。

★对于烧伤急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用大量洁净水清洗伤口,除非伤口烧黑、变白或太深;用干净、无粘性的布盖住伤口。

★当发现洪水来临时,以下做法错误的是:遇见落水者,从正面接近落水者,以仰游的方法将溺水者带到安全地带。

★对骨折、关节受伤的人员进行固定时,应:夹板与皮肤、关节、骨突出部位加衬垫;先固定骨折的上端(近心端),再固定下端(远心端);暴露指(趾)端,便于检查末梢血液循环。

★遭遇电梯突然下坠时,应:把每层楼的按键都按下;整个背部和头部紧贴电梯内墙;将两臂展开握住扶手或紧贴电梯墙壁;膝盖呈弯曲姿势。

第三篇:2017年福建省应急管理培训课后测验题目

《总体国家安全观》课后测验 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创新理念到建设文化强国、网络强国的夯实举措,从打造安全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宣示到捍卫核心利益的立场表述,从中国特色现代化军事力量体系的积极构建到强有力的国家安全工作统筹平台的稳妥搭建,一直提到关于()的新型安全观。A 发展与安全并重

B 权利与义务并重

C 自主与协作并重

D 治标与治本并重

正确答案:ABCD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强调在()的双重压力下,国家安全委员会任务是“统筹国家安全工作,加强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制定和实施国家安全战略,推进国家安全法治建设,制定国家安全工作方针政策,研究解决国家安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A 对外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对内维护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B 对外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对内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

C 对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对内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

D 对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对内维护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正确答案:C 在“冷战”后期开始的安全探索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安全观,包括(),后来人们又开始用“非传统安全观”来概括这些不同的安全观。A 综合安全观

B 共同安全观

C 合作安全观

D 国别安全观

正确答案:ABC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把现实中总体存在的国家安全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的整体安全观,这当中涉及安全领域最多的是(),构建了“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

A 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

B 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

C 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

D 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

正确答案:C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就是要坚持(),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国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A 以政治安全为宗旨,以人民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

B 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 C 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经济安全为根本,以政治安全为基础

D 以经济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人民安全为基础

正确答案:B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的转型期,公共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包括()。A 重特大自然灾害

B 重特大事故灾难

C 重特大公共卫生事件

D 重特大社会安全事件

正确答案:ABCD 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安全体系具体包括()。A 外部安全与内部安全

B 国土安全与国民安全

C 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

D 发展问题与安全问题

E 自身安全与共同安全

正确答案:ABCDE 总书记在第四次亚信峰会上提出应该积极倡导()的亚洲安全观,创新安全理念,搭建地区安全和合作新架构,努力走出一条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之路。A 共同 B 综合C 合作

D 可持续

正确答案:ABCD()是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是政府组织应对突发事件的总体制度安排,由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制定。A 总体应急预案

B 部门应急预案

C 地方应急预案

D 专项应急预案

正确答案:A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创新并非偶然,它与我们党的国家安全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从安全模式看,新安全观强调()。

A 以合作代替对抗,以共同安全代替单边安全

B 以合作代替分化,以共同安全代替单边安全

C 以合作代替对抗,以共同安全代替多边安全

D 以合作代替分化,以共同安全代替多边安全

正确答案:A 我国的国家安全教育日是每年的()。A 4月15日

B 4月14日

C 5月15日

D 5月14日

正确答案:A

《应急管理内涵与发展》课后测验 我国应急管理发展趋势主要包括()。A 应急管理专业化

B 应急管理一体化

C 应急管理全球化

D 应急管理个体化

正确答案:ABC 突发事件的共同特征,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突发性

B 破坏性

C 目标广泛性

D 处置紧急性

正确答案:C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自()起开始施行。A 2007年8月30日

B 2007年11月1日

C 2007年12月31日

D 2008年1月1日

正确答案:B 4 2005年12月,国务院成立了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为职责的应急管理办公室。A 综合协调

B 综合指挥

C 统一协调

D 统一指挥

正确答案:A “一案三制”具体是指()。

A 应急预案,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法规

B 应急预案,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法制

C 总体预案,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法制

D 应急预案,应急管理体系、机制、法制

正确答案:B 以综合应对突发事件为目的,应急管理基本流程可分为()。A 预防阶段

B 准备阶段

C 响应阶段

D 管理阶段

E 恢复阶段

正确答案:ABCE 7 从合作主体上看,应急管理国际合作不包括()。A 政府间合作

B 企业间合作

C 非政府组织合作

D 个体间合作

正确答案:D 根据突发事件成因、机理、过程、性质和危害的不同,我国将突发事件划分为()四大类。A 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

B 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

C 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事件

D 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

正确答案:D

《应急预案管理》课后测验 编制应急预案操作手册,内容一般包括()、应急队伍和装备物资情况等。A 风险隐患分析

B 相关单位联络人员和电话

C 响应措施

D 处置工作程序

正确答案:ABCD 一个完整的应急预案一般应覆盖()的全过程。A 事前预防与应急准备

B 事发监测与预警

C 事中应急处置与救援

D 事后恢复与重建

正确答案:ABCD 应急预案修订涉及()、突发事件分级标准等重要内容的。A 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

B 应急处置程序

C 应急处置主要措施

D 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D 4 应急演练的评估主要采取()方式。A 组织评估会议

B 填写演练评价表

C 高层领导内部评估

D 参演人员进行访谈

正确答案:ABD 应急响应分为()个级别。A 三

B 四

C 五

D 六

正确答案:B 应急演练按照组织形式划分,可分为桌面演练和()。A 单项演练

B 综合演练

C 示范性演练

D 实战演练

正确答案:D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主要特点和责任义务,以下理解错误的是()。A 扩大政府职能,赋予政府特定应急权力

B 限制与保护相统一,最大限度保护公民权利

C 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不得迟、谎、瞒、漏报突发事件信息

D 应急信息主动公开,政府须统一、准确、及时发布相关信息

正确答案:A 市县级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侧重明确突发事件的组织指挥机制、风险评估、()等内容。A 信息报告

B 应急物资保障

C 应急处置措施

D 监测预警

正确答案:ABCD 应急预案演练过程可划分为五个阶段:制定演练计划、()、演练实施、评估、改进。A 演练准备

B 演练需求评估

C 演练设计

D 演练宣传

正确答案:C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从高到低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标示。A 红色、橙色、蓝色和黄色

B 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

C 红色、黄色、橙色和蓝色

D 橙色、红色、蓝色和黄色

正确答案:B

《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与法制》课后测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立法宗旨在于()。A 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发生

B 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

C 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

D 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E 维护国家安全、公安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

正确答案:ABCDE 应急管理机制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应急管理机制表现在通过对应急管理流程和工作内容的统一,从而实现在统一全国应对突发事件方法和手段的基础上,全方位调集与整合资源,实现应急管理行动的协调统一

B 从实质内涵来看,应急管理机制是一组建立在相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之上的政府应急管理工作流程,能展现出突发事件管理系统中组织之间及其内部相互作用关系

C 从外在形式来看,应急管理机制体现为政府管理突发事件的职责与能力

D 从运作流程来看,应急管理机制只是体现在应急管理某些核心环节中

正确答案:D 与常规的法律运行机制相比,应急管理法制具有()的特征。A 权力优先性

B 程序一般性 C 社会配合性

D 救济无限性

正确答案:AC 4 应急管理机制在预防与应急准备阶段体现在()。A 社会管理

B 应急准备

C 宣传教育培训

D 社会动员

正确答案:ABCD 5 应急管理法制功能阐释不正确的是()。A 规范行政紧急权力的行使

B 权衡政府权力和公民权利

C 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

D 推动应急产业发展

正确答案:D 国家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包括()。A 办事机构

B 工作机构

C 地方机构 D 专家组

正确答案:ABCD 7 我国应急管理体制基本原则是()。

A 统一指挥,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

B 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级管理,分类负责,属地管理为主

C 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

D 统一指挥,综合协调,分级管理,分类负责,属地管理为主

正确答案:C

《预防与应急准备》课后测验 评审应急预案应注重其()完整性、组织体系合理性、应急处置程序有效性、应急保障措施可行性、应急预案衔接性。A 基本要素

B 主要环节

C 核心资源

D 各类要素

正确答案:A 应急物资可分为三类,分别是()。A 救生类应急物资

B 医疗类应急物资

C 安置保障物资

D 生活类应急物资

正确答案:ABD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要求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和突发事件易发、多发地区的县级人民政府在应急物资保障方面应建立()。A 应急救援物资

B 医疗用品

C 生活必需品 D 应急处置装备的储备制度

正确答案:ACD 4 应急保障队伍主要包括()。A 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

B 志愿者队伍

C 专家队伍

D 学生队伍

正确答案:ABC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根据()的种类和特点,建立健全基础信息数据库,完善监测网络,划分监测区域,确定监测点,明确监测项目,提供必要的设备、设施,配备专职或者兼职人员,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监测。A 自然灾害

B 事故灾难

C 公共卫生事件

D 重要事件

正确答案:ABC 应急资金保障中,要求各级政府预算应当按照本级政府预算支出额的()设置预备费用,用于当年预算执行中的自然灾害开支和其他难以预见的特殊开支。A 1%-3% B 3%-5% C 5%-7% D 8-10% 正确答案:A 应急保障的内容主要包括()。①人力资源保障;②资金保障;③物资保障;④通信保障;⑤交通运输保障;⑥人员防护;⑦技术装备保障;⑧治安维护;⑨医疗卫生保障;⑩电力保障

A ①③⑤⑦⑧⑨

B ①②⑤⑦⑧⑩

C ①②③④⑥⑦⑧⑨⑩

D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正确答案:D 危险源防范应注意()。

A 定期、持久地开展风险评估工作,并使之成为政府的常规管理职能

B 设定并公开危险源风险信息的标准和等级,加强风险信息评估工作,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风险预警

C 明确政府的危机责任,建立风险共担机制,及时排查整治风险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正确答案:D 社区群众应急培训的重点在()。A 报警

B 疏散

C 自救与互救

D 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D

《突发事件监测与预警》课后测验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A 十六届三中全会

B 十六届五中全会

C 十七届三中全会

D 十八届三中全会

正确答案:A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应当建立或者确定本地区统一的突发事件信息系统,并与上下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专业机构和监测网点的突发事件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A 国务院

B 全国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

C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D 专业机构

正确答案:C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发布三级、四级警报,宣布进入预警期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根据即将发生的突发事件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下列措施()。A 启动应急预案

B 责令有关部门、专业机构、监测网点和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及时收集、报告有关信息,向社会发布突发事件信息,加强对突发事件发生、发展情况的监测、预报和预警工作

C 组织有关部门和机构、专业技术人员、有关专家学者,随时对突发事件信息进行分析评估,预测发生突发事件可能性的大小、影响范围和强度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级别

D 定时向社会发布与公众有关的突发事件预测信息和分析评估结果,并对相关信息的报道工作进行管理

E 及时按照有关规定向社会发布警报,宣传避免、减轻危害的常识,公布咨询电话

正确答案:ABCDE 4 在监测过程中对监测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以便更清晰地描述突发事件事前的变化规律,为调查突发事件发生的客观条件而进行的监测。这是属于()。A 群众监测

B 专业技术监测

C 定量监测

D 定性监测

正确答案:C 红色、橙色预警信息,由()发布;跨市行政区域,由()发布。黄色、蓝色预警信息,发生在县域内,由()发布。依次是()①县(市、区)人民政府或者县(市、区)人民政府授权;②设区市人民政府或者设区市人民政府授权;③省人民政府或者省人民政府授权。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③①②

D ②③①

正确答案:D 如果有事实证明不可能发生突发事件或者危机已经解除,发布警报的人民政府应()。A 继续保持预警期

B 立即宣布解除警报

C 终止预警期

D 并解除已经采取的有关措施

正确答案:BCD 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发布一级、二级警报,宣布进入预警期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除采取本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的措施外,还应当针对即将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下列()措施。

A 责令有关部门、专业机构、监测网点和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及时收集、报告有关信息,向社会公布反映突发事件信息的渠道,加强对突发事件发生、发展情况的监测、预报和预警工作

B 调集应急救援所需物资、设备、工具,准备应急设施和避难场所,并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随时可以投入正常使用

C 采取必要措施,确保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公共设施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D 转移、疏散或者撤离易受突发事件危害的人员并予以妥善安置,转移重要财产

E 关闭或者限制使用易受突发事件危害的场所,控制或者限制容易导致危害扩大的公共场所的活动

正确答案:BCDE

《应急处置》课后测验 突发事件现场指挥部必须()。

A 确定应急救援的实施方案、警戒区域和安全措施

B 向上级部门和领导汇报和通报事件有关情况

C 根据实际情况指挥救援队伍施救

D 负责对事态的监测与评估

正确答案:ABCD 发生大规模恐怖袭击事件后,()应依据有关反恐怖的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A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

B 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

C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

D 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

正确答案:A 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者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政府可以采取的保障性措施包括()。A 立即抢修被损坏的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和供热等公共设施

B 向受到危害的人员提供避难场所和生活必需品

C 禁止或者限制使用有关设备、设施,关闭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

D 实施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 正确答案:ABD 突发事件先期处置主体是()。A 省政府

B 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

C 国务院

D 基层组织

正确答案:B 非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特点不包括()。A 常态组织与临时动员相结合B 非营利性

C平战结合D 处置灵活

正确答案:B 中国参与应急救援的主要武装力量是()。A 中国人民解放军

B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C 民兵预备役

D 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D 7 在灾害链中,最早发生并起主导作用的是()。A 次生灾害

B 原生灾害

C 衍生灾害

D 自然灾害

正确答案:B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管理部门应()。A 迅速控制危险源

B 标明危险区域

C 封锁危险场所

D 划定警戒区

E 实行交通管制以及其他控制措施

正确答案:ABCDE

《事后恢复与重建》课后测验 救援物资分配包括推动式分配与拉动式分配两种分配情形,其中推动式分配适用于突发事件发生()。A 初期

B 中期

C 后期

D 全过程

正确答案:A 安全生产事故调查处理的“四不放过”具体是指()。A 事故原因没有查清楚不放过

B 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

C 事故调查报告没有提交不放过

D 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E 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正确答案:ABDE 3 突发事件善后处理工作中,以下不属于秩序恢复重建的是()。

A 农业部门应组织农村劳动力抢救农田,恢复种植业、畜牧业和水产业生产

B 电力、交通等部门要组织力量恢复灾区的电力、受损通信、道路等基础设施设备

C 成立事故调查小组,查明事故发生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 D 劳动保障部门要与建设部门密切配合,充分发挥灾区已有劳务基地的作用并因地制宜建立新的劳务基地,发展与生产自救相关的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就业渠道

正确答案:C 恢复重建工作要做好人们生产和生活方面的各种设施的恢复重建,其基本内容是()。A 基础设施恢复重建

B 公共服务设施恢复重建

C 生命线工程恢复重建

D 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D 突发事件的威胁和危害得到控制或者消除后,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A 继续执行

B 停止执行

C 深入执行

D 贯彻执行

正确答案:B 自然灾害调查评估的内容包括()。A 城镇和乡村受损程度和数量

B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以及地质灾害、地震次生灾害和隐患等情况 C 人员伤亡情况,房屋破坏程度和数量,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工农业生产设施与商贸流通设施受损程度和数量,农用地毁损程度和数量等

D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隐患

E 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河流特性、气象水文情况和重大水利水电工程受影响情况

正确答案:ABCDE

《突发事件信息管理》课后测验 在突发事件舆论引导过程中,以下说法不妥的是()。A 舆论引导过程中,引导网络意见领袖是舆论引导的重要方法

B 应主动发布相关信息,对新闻报道和社会观念进行引导

C 在舆论引导过程,用平民化的语言与社会公众沟通,有利于实现对突发事件舆论的良性引导

D 在舆论引导中使用现代引擎搜索技术实质是控制网民获取信息的渠道和内容

正确答案:D 关于突发事件信息发布要求,不妥当的是()。

A 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要快速反应,应在5小时内发布权威信息,在24小时内举行新闻发布会,并持续发布权威信息

B 突发事件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在信息搜集与报送过程中存在出现偏差的可能性,当偏差矫正后,行政机关应在后续信息发布过程中予以说明和解释

C 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应及时发布真实、客观、全面、充分的信息,减少人们对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感

D 在突发事件信息发布过程中,无论何种情况,都要坚持以公众知情需求为导向,向公众发布信息

正确答案:D 在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内容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在突发事件发生初期,为防止公众恐慌,可以在短时间内隐瞒相关信息

B 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只要发布突发事件的性质、程度和范围等信息

C 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发布预警信息,让社会公众接受预警信息,敦促其采取相应措施

D 在恢复重建阶段,信息发布内容主要是相关责任的调查处理,恢复重建的政策规划,灾区损失的补偿政策与措施,防灾、减灾新举措等

正确答案:D 值守应急部门不包括()。A 党委政府

B 专业应急部门

C 应急窗口单位

D 社区居民

正确答案:D 在突发事件的应对过程中,政府部门与媒体沟通应持有()的态度。A 真诚沟通,尊重媒体

B 保持沉默,忽视媒体

C 正视舆论,换位思考

D 主动沟通,回应关切

正确答案:ACD 6 发生()情形时,要进行信息速报。A 民用航空器发生的飞行事故

B 核定7座以下车辆发生道路交通事故

C 公共场所的踩踏事故

D 集体食物中毒

正确答案:ACD 7 突发事件信息报送主体包括()。A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

B 专业机构、监测网点

C 获悉突发事件信息的公民

D 企业法人和其他组织

正确答案:ABCD 以下哪个不是值守应急的工作职责。()

A 严格按照党的政策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领导指示办事,具有高度责任心和政治敏感性

B 应急值守人员的个人手机须向社会公布

C 根据领导批示指示对善后处理工作进行督促检查

D 根据突发事件不同类型和不同情况做好通知有关单位赶赴现场应急抢险的准备工作

正确答案:B 突发事件信息获取渠道体现在()。

A 当地政府通过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值班电话、传真、公文等形式报告 B 各新闻媒体公开报道和内部刊物

C 110、119、120等应急报警电话

D 政府短信平台、微博、微信公众号等

正确答案:ABCD

《应急安全防护常识》课后测验 当突然发现洪水来临时,以下做法错误的是()。A 就近迅速爬上屋顶、墙头或附近的大树上等待救援

B 用手电筒、哨子、颜色鲜艳的床单、衣服等工具发出求救信号,以引起营救人员的注意

C 遇见落水者,从正面接近落水者,以仰泳的方法将溺水者带到安全地带

D 遇见落水者并实施救助时,在流动的河水里,应该朝下游一点的方向游

正确答案:C 遭遇电梯突然下坠时,应()。A 把每层楼的按键都按下

B 整个背部和头部紧贴电梯内墙

C 立刻蹲下,双手抱头

D 将两臂展开握住扶手或紧贴电梯墙壁

E 膝盖呈弯曲姿势

正确答案:ABDE 如果不幸遇绑架,下面的哪种自救方法是非常有效的。()A 不要激怒歹徒,尽量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B 不放弃希望,寻找机会报警或逃离

C 牢记与救援和破案有关的信息:如歹徒的人数、姓名、身形、口音等特征,还有劫持的时间、地点、劫持的方向,劫往地点,自己所处环境等 D 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D 在楼内发现发生火灾时,安全疏散主要有三个方向,向下可以跑到地面,向上可以爬到屋顶,还可以()。A 躲到角落里

B 向外逃到阳台

C 钻到阁楼、大橱等处避难

D 向楼道处逃生

正确答案:B 当地震发生时,如果人正处于高楼,应如何避震?()

A 快速审视环境,选择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房屋倒塌后能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

B 去楼道

C 原地不动

D 跳楼

正确答案:A 遭遇泥石流和山体滑坡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 当突然遭遇泥石流时,应立即攀爬到树上躲避或者躲在有巨石下面

B 对于刚发生过泥石流的地区,应选择尽快离开,不停留在低洼地区

C 遇到山体滑坡时,要朝垂直于滚石前进的方向跑 D 遇到山体滑坡,无法继续逃离时,可躲避在结实的障碍物下

正确答案:BCD 进行心肺复苏时,进行心脏按压的频率为()。A 30~40次/分钟

B 50~60次/分钟

C 60~80次/分钟

D 100~120次/分钟

正确答案:D 公共聚集场所发生突发事件被踩倒不能站立时,应采取()姿势。A平爬地上

B 仰面朝上

C 身体蜷缩成球状,双手抱头

D 侧身抱膝

正确答案:C 对骨折、关节受伤的人员进行固定时,应()。A 夹板与皮肤、关节、骨突出部位之间加衬垫

B 先固定骨折的上端(近心端),再固定下端(远心端)

C 绑带系在骨折处,骨折两端应该分别固定至少两条固定带

D 暴露指(趾)端,便于检查末梢血液循环 正确答案:ABD 对于烧伤急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用大量洁净水清洗伤口,除非伤口烧黑、变白或太深

B 用干净、无粘性的布盖住伤口

C 直接在伤口上进行冰敷

D 刺破水泡

正确答案:AB

第四篇:应急管理培训工作制度

第一条 为促进全省应急管理干部培训工作有序开展,提高应急管理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促进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根据国家和省应急管理相关规定以及应急管理工作发展的需要,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应急管理教育培训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

(二)坚持分级负责,分类管理的原则

(三)坚持集中培训与在岗自学相结合的原则

(四)坚持以人为本、按需施教的原则

(五)坚持教学相长、保证质量的原则

(六)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原则

第三条 省应急办负责全省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的组织、管理和考核工作,省级专业应急管理工作机构和各市(县、区)应急管理办公室负责本系统和本地区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第四条 应急管理培训的主要对象是:党政领导干部和部门负责人、应急管理干部、政府新闻发言人、培训教员、基层干部、企业负责人、应急求援队伍和应急志愿者。

第五条 培训工作分级分类进行,省应急办负责各市党政领导干部、省直部门负责人、市应急办和省直部门应急机构工作人员的应急管理培训、任职培训、新进人员的初任培训、工作需要时的岗位培训;省直部门应急机构和市级应急办负责系统内的和本地区的各类培训。

第六条 各市政府应急办和省各专业应急机构在制定工作计划时,一并制定培训计划,于1月20日前上报省应急办。

第七条 所有应急管理专职工作人员每年必须接受培训,培训时间原则上为1至2周,一般每年累计不少于5天。

第八条 培训对象在参加上级组织的集中脱产培训期间,享受在岗同等待遇。

第九条 培训的主要内容。围绕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领导对应急管理工作的指示精神,重点学习国家和本省应急管理有关法律法规、分析全省应急工作形势任务、了 解外国和兄弟省市区应急管理经验、熟悉掌握应急预案和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程序和方法、学习运用应急指挥新技术设备和指挥手段等。通过培训,强化培训对象 对应急管理的宏观认识和依法实施管理意识,提高科学决策水平,提升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突发事件的处置应对能力。

第十条 各级各部门(单位)应急管理机构除组织或参加上级集中脱产培训外,还应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培训。

(一)以岗代培。通过参加工作实践和接受指导,提高应急管理的规划组织能力和管理水平。

(二)以学代培。大力倡导和鼓励工作人员自行组织学习和培训工作,通过自学不断更新观念、强化内在素质,提高工作能力。

(三)以研代培。组织各种研究活动,安排有关人员参与,提高工作水平。

(四)以会代培。有计划有层次地组织工作人员参加省内外各级各类学术研讨会、专题报告会、经验交流会等,通过交流实践经验、探索方法、交流成果来激发积极性和创造精神。

(五)以察代培。有计划有目的的分期分批组织有关人员外出学习、考察,开阔眼界,通过学习、比较,提出本地、本单位今后发展的意见、建议、思路和方法。

(六)以演代培。预想情况和设置背景,组织有关单位、部门进行应急处置突发事件的演练,检验和锻炼应急管理机构和有关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联动配合能力以及处置应对能力等。

第十一条 省应急办和各市、各单位(部门)要加强协作,按照统一部署和要求,制订计划和实施意见,认真抓好培训工作。

第十二条 省应急办组织有关单位专家,编写和整理培训相关教材和资料;各地、各部门可根据本地、本单位的实际,组织编写或采用相应的培训教材,确保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十三条 应重视培训师资的培养,建立相应的培训师资档案。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等多种方式培养培训教师,还可采取从省应急管理工作专业人才库和专家组内聘请专家等办法,解决好培训的师资问题。

第十四条 将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应急管理建设的重要内容进行部署和规划,必须在预算中列支开展应用培训的所需经费,保证培训工作经费的及时足额到位。

第十五条 建立应急管理培训考核和激励机制,对各单位、部门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培训机构、培训人员、培训设施、培训手段、培训计划、培训经 费、参训人员受训情况、考勤情况、考试成绩、单位参训人员比率等。考核结果作为各部门年终考核、个人考核及其它评优评先的指标之一。

第十六条 加强培训的管理,各级应急管理办公室须建立和完善培训工作档案,如实记载培训工作和受培训人员情况,教育培训档案建立的是否完备作为本单位目标考核中的一项内容。

第十七条 教育培训档案内容包括:教育培训工作的相关制度、培训工作计划、总结、教案、培训考勤登记、考卷、考试成绩单、合影照片、领导讲话稿、各期培 训人员花名册、每期培训人员登记的《山西省应急管理教育培训情况登记表》等。举办集中培训时,要将培训成绩及时填写受培训人员《培训证书》的相应栏目,记 入参加培训的日期、内容、课时和考核成绩,加盖省应急办或培训单位的印章。

第五篇:应急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篇一:应急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应急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为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应急管理干部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应急管理工作水平,公司举办了为期5 天的培训班。下面谈谈个人体会。

一、认清突发事件的内涵。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突发事件包涵核心要素为:一是具有明显的公共性或社会性。突发事件应对法所要解决和应对的是“公共危机”,具有明显的“公共性”。国家制定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核心目的是为了应对突发公共危机。二是具有突发性和紧迫性。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是突如其来,如果不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危机就会迅速扩大和升级,会造成更大的危害和损害。三是具有危害性和破坏性。危害性和破坏性是突发事件的本质特征,一旦发生本法所称的突发事件,就会对生命财产、社会秩序、公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如应对不当就会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或社会秩序的严重动荡。四是必须借助于公 2 权力的介入和动用社会人力、物力才能解决。公权力在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发挥着领导、组织、指挥、协调等功能,公权力介入突发事件的应对。

三、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应对突发事件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无论政府还是公众,都需要学习、探索,提高应对的能力。培养危机意识。危机意识是突发事件预警的起点。在和平时期,人们往往缺乏危机意识。通过模拟危机情势,不断完善危机发生的预警与监控系统,培养危机意识。篇二:应急培训心得体会 应急办培训学习心得

为期三天的学习培训结束了,对于我来说,这是一次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全面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这次的学习使我收益匪浅,感受颇深,学到了很多以前没有接触过的知识。不但在理论上使自己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开阔了视野,同时在思想上也有了更新的飞跃,在认识上有了更大的提高。

一、认清突发事件的内涵。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突发事件包涵核心要素为:一是具有明显的公共性或社会性。突发事件应对法所要解决和应对的是“公共危机”,具有明显的“公共性”。国家制定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核心目的是为了应对突发公共危机。二是具有突发性和紧迫性。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是突如其来,如果不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危机就会迅速扩大和升级,会造成更大的危害和损害。三是具有危害性和破坏性。危害性和破坏性是突发事件的本质特征,一旦发生本法所称的突发事件,就会对生命财产、社会秩序、公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如应对不当就会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或社会秩序的严重动荡。四是必须借助于公权力的介入和动用社会人力、物力才能解决。公权力在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发挥着领导、组织、指挥、协调等功能,公权力介入突发事件的应对。

二、积极应对突发事件。应对突发事件,把预防和应急准备放在优先位置,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只有牢固树立“居安思危、常备不懈”意识,逐步把握规律,主动采取防范措施,才能从根本上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同时,在无法完全避免突发事件发生的情况下,要总结探索如何制度化、科学化、专业化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第一,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制度。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加快应急管理的法制建设,形成有效应急管理法制体系,把应急管理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第二,制定完善应急预案机制。认真制定应急预案,健全监测、预测、预报、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加强专业救灾抢险队伍建设,健全抢险救灾物资储备制度,搞好培训和预案演练,全面提高政府和全社会的抗风险能力。第三,加快建设科技应急体系。高度重视运用科技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加强应急管理科学研究,提高应急装备和技术水平,加快应急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形成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的科技支撑体系。第四,加强组织协调应急管理。加强政府相关部门的协调机制,落实各自承担的专项预案,要按照总体应急预案的要求,做好纵向和横向的协同配合工作。健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组织体系,明确各方面职责,确保一旦有事,能够有效组织,快速反应,高效运转,遇事不乱。第五,积极开展应急宣传培训。利用多种方式,广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特别是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知识,增强公众的危机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深入开展应急专题培训,特别要加强对公务员进行专题教育及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培训,全面提升应对管理水平。

三、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应对突发事件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无论政府还是公众,都需要学习、探索,提高应对的能力。第一,培养危机意识。危机意识是突发事件预警的起点。在和平时期,人们往往缺乏危机意识。通过模拟危机情势,不断完善危机发生的预警与监控系统,能够使政府和公众培养危机意识。第二、建立具有分权性质的危机管理体系。现在的突发事件多具有跨区域、跨行业甚至跨国界的高度流动性,但政府在应急管理上,应多发挥地方和基层的作用。因为,分权的政府不仅能促使政府管理从等级制到参与和协作转变,使之具有更多的灵活性和创新精神,并产生更强的责任感和更高的效率;而且,随着公民对公共政策需求回应性的提高,社会治理多元化的需要,政府建立分权性质的应急管理体系也成为可能。第三、稳定社会并动员社会参与危机救治。公共危机造成的最大危害在于社会正常秩序遭到破坏并由此带来社会心理的脆弱,所以保持稳定的社会秩序,保持原有的社会运行轨迹是首要的选择。在此过程中,信息公开是非常重要的。同时,需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一方面可以缓解危机在公众中产生的副作用,使公众了解真相,祛除恐惧,消除伴生流言、恐慌等副效应,起到稳定社会、恢复秩序作用;另一方面可以降低政府处理成本。应对突发事件跟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涉及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是大家共同的事情。只有政府与公众都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充分做好了预防、应对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物质准备和技术准备,建立健全了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提高了预防、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我们的社会才能变得更加安定、和谐美好,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才能平安幸福。篇三:第三期公共应急管理培训班心得体会 ***第三期公共应急管理培训班心得体会

在过去的这两个星期里,我有幸参加了***第三期公共应急管理培训班。在培训过程中,我通过认真学习、深入思考,踊跃参加班级和小组讨论,交流各单位成熟的经验和好的做法,努力提高自己在应急管理方面的思想认识和理论水平,感到收获很大,体会很多。下面我非常荣幸作为第二组的代表跟大家分享一下本次培训期间的收获和感想。

一、本次培训班的总体感受。

回顾近两个星期的学习生活,我深切地感受到这次学习,涵盖的知识面丰富,触及和探讨的问题深刻,思考和分析公共应急管理的观念先进、视野开阔、思路清晰,对指导我日后工作的帮助大、针对性强。具体来说,本次培训班给我以下几点感受:

一是组织安排细。这次培训班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公共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视,行政学院以及清华大学的各位老师对培训班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对课程设置安排以及参训人员的吃、住等各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协调工作,做到了精心安排,周密组织,为我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临时组成的班委也切实负起了管理、组织、协调、服务等职责,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为我们学员间的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二是培训规格高。本次培训班在东莞行政学院集中学习的基础上,还安排了前往国家最高学府清华大学进行集中培训,授课老师都是高等学府、国家部委的一批有较高学术造诣的专家学者以及对本领域工作有深入研究的市应急办、信访局、地震局、卫生局领导,他们的授课凝聚着大量的知识的结晶,其深入浅出的讲解,迅速有效地传递着最新和最具实践经验的应急管理信息,他们的授课让我感到受益匪浅。三是学习内容精。我觉得本次培训切实做到了“缺什么、训什么”的原则对课程进行了合理安排,整个培训,既有基础理论辅导,又有业务知识指导,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既有思想高度,又有理论深度,实践性很强,对于我以后开展应急管理工作将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实效性,为日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是教学计划实。整个培训过程,计划周密,落实到位。在半个月的时间里,安排了涉及应急管理各项内容、各个环节的13个专题,也有既有集中授课、也有实地考察,整个培训班安排紧凑,让我有尽管学习培训时间短,却胜读十年书的感觉。

二、本次培训班的收获。通过这次系统化的学习和培训,全面提升了我的应急管理知识层次,对提高理论水平、澄清模糊观念、增强业务能力、找准工作定位,都有很大帮助!本次培训班的收获,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是认清了形势,提高了认识。此次学习中老师所讲授的内容都紧贴国内外和我市当前最新的应急管理的形势和研究内容。张勇军处长的“***应急管理工作总结和思考”,王学敏老师的“当前东莞社会管理的突出问题和对策”、王振耀司长的“中国自然灾害形势与国际应急管理体制”、等多个专题教授,进一步加深了我对应急管理的发展形势的认识,对当前应急管理所面临的新挑战、新问题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清楚了自身肩负的使命及责任,责任感和使命感得到进一步增强。同时,通过本次学习,看到了许多自己和本单位本单位和本人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处置突发事件过程中以前没有认识到的问题和不足,从而为自己以后工作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二是增长了见识,拓宽了思路。本次培训授课的老师都来自国内知名大学的专家学者和应急管理的相关部门领导,他们的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教授的各个专题,观点鲜明,内容生动,论述清晰,启发性强。一个个生动的案例,一番番激烈的讨论,一位位老师精彩的讲述循序渐进的启发了我的思维,使我不断地思考、提高,全面加深对我国应急管理领域的研究方向、当前应急管理的热点问题等方面的了解,对今后进一步拓宽工作思路,实施科学管理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也使我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进一步提高、应急管理技巧进一步丰富、观察问题的视野进一步开阔。特别是组织我们参观了国家地震应急救援训练基地,让我们近距离了解了国家应急管理的具体实践和做法,进一步丰富了我们的应急管理理念和工作思路。

三是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由于我对应急管理工作接触时间短,应急管理知识基础不扎实,经验较为缺乏,本次培训班为我提供了一次系统的学习机会,让我全面地掌握到应急管理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的相关理论和专业知识,对应急管理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和领会。如黎雪琴副局长讲授的“我市信访情况介绍”、王郅强教授讲授的“社会群体突发事件应急与危机管理”以及傅思明教授讲授的“突发事件应对与危机管理”让我有效掌握了应对突发事件的原则、方法和步骤;刘铁民院长讲授的“突发事件应急准备与应急预案体系建设”让我了解到应急预案的重要性及编制原则;史安斌教授讲授的“危机传播与媒体关系管理”和张巧莉主任讲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让我懂得了应对媒体的原则、技巧和途径;于安教授讲授的“突发事件应对法讲座”让我明晰了应对突发事件时的权利和义务。通过培训,我的应急管理的知识结构得到了丰富,理论修养得到了增强,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四是促进了交流,加深了认识。这次培训组织我们到了清华大学进行了集中培训,让我们来自各个镇街的各位学员相聚一起同学习、同生活,让我们加深了解,增进友谊。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让我们互相交流工作的经验和体会,了解各镇街应急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取长补短,共同促进。

可以说这次培训班的学习,给了我莫大的帮助,不仅把我引进了应急管理知识殿堂的大门,让我提高了应急管理思想认识,掌握了一些应急管理工作方法,有效提高了自己的应急管理业务素质;而且使我的应急管理理论水平和理念有了较大提高,更清晰地认识到了自己存在的许多问题和不足,知道了努力提高自己的方向,我将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努力积极学习,不断总结提高,坚持用理论指导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重点提高自己解决复杂矛盾、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把自己尽快培养锻炼成为一名具备丰富应急管理知识和应急管理技能的干部。

下载第2期《应急管理专项培训》培训复习题目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2期《应急管理专项培训》培训复习题目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应急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应急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为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应急管理干部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应急管理工作水平,公司举办了为期5 天的培训班。下面谈谈个人体会。 一、认清突发事......

    应急管理培训学习心得

    应急管理培训学习心得 参加为期7天的应急管理培训班,让我受益匪浅,感受颇深。通过本次学习,进一步掌握突发应急事件的处置应对,强化预案管理有了进一步深刻认识,同时对国家及油田......

    应急管理培训试题

    乐清市中医院应急管理培训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直接或逐级报告 ()。(1)消防队 (2)安全科 (3)企业负责人2、当事故迅速恶化,设备出现爆炸......

    应急管理培训心得体会[精选]

    应急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应急管理培训心得体会一:应急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为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应急管理干部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应急管理工作水平,公司举办了为期5 天......

    应急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应急管理专题培训心得体会 今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由此可见,党和国家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当今自然灾害、社会公共卫生、安全事......

    食品药品应急管理培训

    食品药品应急管理培训 标签:应急培训 研究食品药品安全应急管理或说分管这方面的工作有一段时间了,但参加以此为的为题的专题培训不是第一次。因为网络问题,昨天的培训情况忙了......

    应急管理培训制度

    道北社区应急管理培训制度 一、工作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性事件应对法》,用三至五年事件,初步形成以应急管理理论和相关法律法规为基础、以提高应急处置和安......

    《合同管理》复习培训

    【复习题1】某公路工程项目,建设单位通过公开招标与通途路桥2.在索赔计算中,承包人要求设备窝工损失按台班价格计算,工程总公司签订公路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金额1200万元。通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