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提高医疗广告监管水平的思考
关于提高医疗广告监管水平的思考
国家工商总局门户网站:2013年06月04日来源: 中国工商报
医疗广告是一种特殊的广告,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自然成为公众关心的热点。近些年来,随着民营医院队伍的不断壮大,医疗广告以各种形式出现在民众面前。同时,虚假违法广告屡禁不止,误导患者,引发不少医患问题,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一、违法医疗广告存在的原因
1.医疗机构数量猛增,竞争愈来愈烈,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从湖南省常德市来看,这几年随着医疗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民营资本大量涌入,在总人口不过 60万的常德城区,目前拥有将近30家医院,其中私立医院有20家。在当地现有的医疗机构中,专科类医疗机构居多,有男性专科、女性专科、皮肤专科、整形美容医院等等,再加上几家公立医院和乡镇医院,私营医疗机构要想从医疗市场分得一杯羹谈何容易?公立医院拥有资金、技术、人员、设备、场所等优势,占有群众对其长久认知认可优势,而外来民营医疗机构在不具备优势的情况下,完全自负盈亏。民营医疗机构要让当地群众知道自己的存在,只有强力宣传,在广告上做文章,通过连续不断的广告投入来冲击观众的视觉,靠新鲜奇特的广告内容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以此招徕患者,然后以患者的高额医疗费解决自己的各项费用,包括为广告费埋单。可以说,大量投放广告成了民营医疗机构吸引患者的法宝。在此种情况下,广告内容自然就免不了泥沙俱下。
2.媒体经费保障不足,造成医疗广告的“多而乱”。监测发现,每家医疗机构的广告都牵扯到电视台、电台和报社等主流媒体,而且广告费成为这些媒体单位的主要收入来源。仅以常德电视台为例,其在职工作人员400多人,属财政拨款的人员不足200人,其余人员的经费均
需自筹解决。巨大的经费缺口如何解决?电视台只能依靠发布广告收取广告费来弥补,而且每个广告的收费多少与拉来该广告的业务员的经济利益直接挂钩。业务员拉来的广告多,单位收费多,个人收入也就水涨船高。在医疗机构与媒体双方都有需求的前提下,大量医疗广告就纷纷出炉了。媒体为了抓住广告客户,在广告设计、制作时,基本上是按医院的要求设计,在文字内容上或钻法律法规的漏洞,打擦边球,或篡改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批文的内容,根本不按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批内容发布医疗广告,因而造成城区90%以上医疗机构不按审查内容发布的怪象。
3.部门监管执法配合不够。工商机关对医疗广告的监管依据是《广告法》、《医疗广告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且是事后监管。按相关规定,卫生、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在核发、撤销医疗广告审查证明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将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抄送、撤销处理决定通知本地同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但事实上两部门之间有时并没做到信息共享。此外,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对医疗机构违法发布广告进行行政处罚的额度仅为1万元至3万元。对于一个年投入广告费几十万元乃至上百万元的医疗机构而言,区区几万元罚款难以遏制其违法冲动。这也是医疗机构敢于乱发广告的原因之一。
4.巨大的利润空间,诱使广告发布单位违规发布。目前,在中小城市城区,一块不大的展示牌广告位,一年的广告费用至少10多万元,地段位置好的价位更高,其他行业一般难以承受这种价位的广告投入。所以,广告发布方在寻求长期合作的前提下,自然更加青睐投入巨大的医疗机构。当然,广告内容也多按医疗机构的要求发布。这不可避免地给虚假违法广告的出笼留下了空间。
二、违法医疗广告的监管对策
1.加强法治建设,加大广告法律法规的宣传培训力度,不断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要对广告公司、媒体、民营医院的负责人进行经常性有关法律知识的培训,使他们懂法守法经营;
要对广告审查员、设计员加强法律法规知识的教育、引导,要求其须在考核合格后方能持证上岗,鼓励其创作优秀作品,并予以适当奖励。
2.加强监管,严格执法,坚决整顿和规范医疗广告市场秩序。执法部门要摸清民营医院的底子以及其发布虚假违法广告的证据,加大巡查力度,对重点地段、重点医院、重点广告加强监管,增加巡查频次,及时发现问题,做到露头就打。同时要加大执法力度,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坚决查处一批有影响的医疗广告案件,曝光典型违法广告案例,对构成犯罪的该移送司法机关的坚决移送,追究其刑事责任,震慑不法分子。
3.加强部门之间沟通,信息资源共享,形成监管合力。卫生行政部门和中医药管理部门要严把审核关,确保医疗广告内容规范,强化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和责任追究,将核发撤销医疗广告审查证明的情况及时抄送、通知本地同级工商机关。工商机关要根据卫生行政部门抄送、通知的情况,及时加强广告的巡查监管和查处;宣传部门亦应加强对电视台、电台、报刊等媒体的管理,督促这些媒体单位按规定发布医疗广告。相关行政职能部门应定期召开广告联席会议,互通信息,资源共享,并适时开展专项整治,形成制度,对违法医疗广告常抓不懈,狠抓不放。
4.政府部门应将广告产业发展纳入文化教育体系,加大投入力度,使之健康有序发展,使广告成为城市发展的一张亮丽的名片。
5.加强督导考核,强化问责制度。建立违法责任追究制度,对发布违法广告的医疗机构负责人和媒体负责人进行责任追究,对单位实行重罚,对个人给予纪律处分。宣传部门将媒体发布广告的情况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借此形成良好的导向作用,营造高压的管理态势。□周发仁钟伟杰刘湘礼邱 卉
第二篇:如何进一步提高食品药品监管水平
如何进一步提高食品药品监管水平——读《保护公众健康(美国食品药品百年监管历程)》的启示
最近抽空翻阅了美国学者菲利普·希尔茨所写的《保护公众健康(美国食品药品百年监管历程)》,该书完整地揭密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英文缩写FDA)在复杂利益交锋中的百年历程,对中国食品药品监管事业发展有重要的参考和启示价值。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对FDA从1906年建立至今遇到的重大事件进行了详尽描述,对有争议的问题也旁征博引,作了充分论述。该书不仅提供了大量史料,也提出了不少观点,令人信服。
读过该书之后,反观中国的食品药品监管历程,我们确实与美国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中间既有体制的差别也有成立时间长短的问题。我们的食品药品监管系统显然还处于孩童期,而且中间几经机构改革波折。当然我们不能照搬美国的模式,毕竟国情不同,我们要结合中国的实际,适时调整我们的体系。目前食品药品监管系统体制改革基本完成,面对新职能、新任务,如何加强管理,妥善处理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更好地完成新形势下的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任务,是我们必须思考和破解的难题。我认为无论体制怎么改革,要进一步提高食品药品监管水平必须从监管思路、人员素质、技术手段和管理模式上下功夫:
第一是监管思路创新。树立正确的科学监管思路,按 1
照市场运行的客观规律,构建合理的监管机制和制度体系,最大限度地优化配臵各项食品药品监管资源,以最低的管理成本和最高的工作效率,有效履行国家赋予的各项监管职能,实现对食品药品市场及市场主体的最佳监管,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我们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思路的核心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将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作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第二是队伍建设创新。一方面要抓领导班子建设,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要有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切实做到令行禁止、协调一致,做好本职工作。另一方面要抓干部队伍建设,增强干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每个干部都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恪守职业道德,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不断改进工作作风,牢固树立“执法就是服务”的理念,寓监督于服务之中,将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结合起来。
第三是技术手段创新。在科技含量上做文章,提高监管的有效性。科学监管是系统的、全面的、可操作的,并有科学技术力量支撑的理念。食品药品监管专业性强,技术性高,监管对象面广而分散。如果没有健全、完善的网络和快速反应、快速检测手段与机制,仅靠现有的人才物要搞好监管工作是有困难的。我们整合系统力量,建立信息共享平台,紧
紧依靠专业技术部门科学监测和报告,有的放矢、高效快速的实行监管。
第四是管理方式创新。要在监管方式、手段上有所创新和突破,必须打破墨守成规的监管模式,监管工作既要做到因地制宜,又要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与效率,处理好发展与监管的关系。监管是我们工作的主要职能,是为发展而服务的,这是食药监管工作的定位,切勿本末倒臵;食品药品监管是为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创造公平、良性,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为了保证广大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而进行的,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成效直接关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在监管中,要强调以人为本,而不是为监管而监管,以罚代管,这样我们的市场才能够不断规范,公众的饮食用药安全才能得到切实的保障。
第三篇:加强继续医学教育监管提高继续医学教育整体水平
加强继续医学教育监督管理,提高继续医学教育整体水平
谢萍
张辉(中华医学会
北京)【摘要】为适应卫生事业发展和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根据卫生部继续医学教育十一五规划,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于近期颁布了《中华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办法》(试行)。该管理办法充分结合实际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情况,以落实十一五规划为核心,在保证继教项目质量,加强项目监督管理等方面予以具体的规定。涉及继教项目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对项目评审、抽查及相关监督管理费用的财务管理工作,也一并进行重点阐述。【关键词】继续医学教育;监督;抽查;财务管理 1有关背景
“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也是卫生系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更好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 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服务的关键时期。
继续医学教育是继毕业后医学教育之后,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生教育。继续医学教育的目的是使卫生技术人员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保持高尚的职业道德,不断提高专业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缓解医患关系,以适应医学科学技术和卫生事业的发展以及我国居民对卫生服务的要求。继续医学教育已经成为医疗卫生单位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卫生技术人员提高能力素质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在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因此,卫生部继续医学教育“十一五”规划要求不断完善继续医学教育法规和制度建设,逐步实现法制化和规范化管理。勇于改革创新,针对工作中的主要问题,深入调查研 究,积极探索如何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继续医学教育运行机制,创新管理体制。坚持形式与内容相统一,注重质量和效果。充分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加强对继续医学教育的管理。具体提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定期对各地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评估,每年都要对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活动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检查项目数不低于10%自9总体目标。并针对继续医学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监督管理薄弱等问题提出了纲领性措施。2中华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内容
为适应2l世纪医学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主义卫生事业发展需要,贯彻落实卫生部继续医学教育十一五规划,使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同时为加强中华医学会对所开展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管理,切实解决目前继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根据国家继续医学教育的有关规定,结合实际继教工作情况,于近日制定颁布了《中华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并于公布之日起试行。管理办法的内容围绕继教项目全面管理展开,对于项目申报、审批、执行中的管理、评估和监督等各个环节给予相应规定。特别在保证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质量,加强项目监督管理方面提出较为具体的工作措施。管理办法的实施使得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是学会加强继续医学教育监督管理,提高继续医学教育整体水平的前提和条件。
百事管为先,规范管理是一切的基础,管理环节薄弱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和隐患。管理办法紧扣“十一五”规划的主要措施,重点在于如何监督管理好项目,具体体现在相应的条款上。
2.1根据规划中“面向基层、注重实效,积极开展面向农村和城市社区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有关规定,本管理办法在项目内容须符合的条件中,除了体现先进性的内容,还加入面向基层(如社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适用知识和适宜技术以及涉及医学法律法规、指南规范的相关内容。2.2明确学会项目的申报时间,符合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的有关规定,从时间上较好地配合了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申报。中华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时间为每年两次,每年12月底之前和每年6月底之前。具体时间和申报事宜以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发布的申报通知为准。
2.3收取一定的评审和监督管理费用。凡申报中华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且通过形式审查的需交纳项目评审费,作为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审批和监督管理费用。收费标准为每个单次项目1000元(包括备案项目)。费用将完全用于项目的管理,包括评审和监督的各项工作。在稳定规模的基础上提升项目质量,保证项目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实现继续医学教育从数量向质量,从形式向内容的转变。有关该费用的财务管理情况将在下文详细阐述。2.4充分发挥医学会专家的优势和作用。中华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科专家组由学会领导和不同学科的专家组成,其职能包括:
(1)根据继续医学教育有关规定,制定相关工作标准、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
(2)评审中华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评审结果作为批准项目的依据;
(3)对中华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开展进行指导、监督、检查和评估,即参与实际的项目抽查工作。
2.5规划要求加快继续医学教育信启、化建设,充分利用所拥有的信息,构建多功能、高效率、方便适用的信启、管理体系。要建立省级继续医学教育数据管理中心,实时了解、掌握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活动情况和继续医学教育对象学分完成情况,建立统计报告制度,提高宏观决策的科学性和主动性。数据是检查监督的依据,也是建立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本管理办法注重收集翔实数据,并逐步加以利用,使之更好的服务于项目管理。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将建立有关继续医学教育管理数据库,以便实时了解、掌握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开展情况。各项目主办单位在项目活动结束后十五个工作日内须同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提供项目有关资料,包括:项目总结、项目活动正式通知、实际执行的日程表(课程表)、培训教材(讲义文本及幻灯片、授课录像录晋、网络继续教育课程的课件等)、学员通讯录、试题、授课专家名单(包括专家姓名、在项目中承担的工作、所在单位、联系方式)、赞助单位名单等。文本文件须装订成册,电子文件须按指定方式提交。所有资料需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主办单位存档,至少保存五年,以备审查和查询。如拒绝提交上述资料,或逾期未交者,将影响该项目的备案或该主办单位其他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申报。
2.6规划中提出的措施之一为检查监督、定期评估。要不断完善和严格执行继续医学教育监督制度,强化约束机制,定期对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进行评估,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本管理办法做出有关项目抽查的具体规定,规定被批准项目应接受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的监管。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每年不定期对批准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可以指派专人实地抽检。抽查项目数不低于举办项目数的10%。抽查到的项目主办单位应积极配合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做好检查评估工作,主动提交自评报告和项目有关资料,不得存在任何欺瞒行为。检查评估工作人员有权进入会场考查,并向学员、主讲人进行情况了解和调查。各项目主办单位须将确定的项目举办时间提前两个月报送到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将于项目举办前二十个工作曰内通知项目主办单位对该项目进行抽查。
管理办法颁布以后,应加强执行力度,严格管理,并进一步细化各环节的工作流程,建立相应的标准、模板和SOP,重视相关收费及费用的财务管理。在一段时期内试行,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及时修正和完善有关规定。3 项目管理中涉及的财务管理
根据《继续医学教育规定(试行)))的有关规定,继续医学教育所需的经费,采取国家、集体、个人等多渠道筹集的办法解决。在“十一五”规划中指出要增加投入,建立健全继续医学教育资金筹集使用的良性循环机制,保证继续医学教育经费。中华医学会作为非营利组织,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是其一项具体而又重要的社会使命,需要有足够的经费支持,对相关费用进行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亦是重中之重。
为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有效使用经费,节约成本,提高继教项目评审和监管经费的使用效益,使之发挥真正作用,顺利展开对中华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监督抽查工作,保证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质量,从而促进整个继续医学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本文作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来逐步落实相关的财务管理工作。
3.1依法对继教项目评审和监管经费进行科学管理
首先,相关领导要重视财务有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学习,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在继教项目监管工作中的重要性。其次,要按照财务管理的内在规律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逐步建立起比较规范、科学、完善和自律的财务管理体系,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和各项工作流程。在分工协作的原则下,明确管理岗位和人员职责,细化责任,做到制度管人,责任到人。严格财务管理的工作流程和审批程序;同时要根据国家法律规定,结合财务管理上可能出现的薄弱环节,制定财务计划、成本费用管理、支出管理等配套管理制度,并切实贯彻执行。再次,与相关的价格监管部门进行沟通,办理好有关收费的各项审批手续,使之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实现合法收费。3.2强化预算管理,做好财务预测
应以继教项目管理的客观情况为基础,统筹兼顾,保证重点,收支平衡,全面反映所有收入和支出,将预算编制与项目管理办法和项目特点紧密结合,科学合理地编制详细预算,保证预算内容的完整性和科学性。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要坚持严肃性、权威性和约束性,坚持按项目、按时间、按进度支出,坚持以收定支,不准随意变更预算,确保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事后考核和分析。因特殊情况确需调整预算或追加支出的,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报批。
3.3编制财务计划,从严控制支出
应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编制继教项目评审和监管经费使用计划,加强成本核算,参照企业成本管理方式,制定适合自身的内部成本核算管理。认真测算继教项目评审和监管经费开支情况,厉行节约,严格控制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最大限度地将经费用于项目的评审和监督管理,对于容易出现问题和漏洞的薄弱环节实行重点管理和控制,真正做到取之于项目,用之于项目。
继教评审和监管费用的支出范围主要包括:
(1)工作人员、专家劳务费;
(2)工作人员、专家的往返交通费,评审及监督抽查期间必要用车的费用;
(3)工作人员、专家评审及监督抽查期间的食宿费用;
(4)工作人员、专家的邮电通讯补贴;
(5)有关文件及证件的印刷费和制作费;
(6)有关办公用品费用,办公设备和会议场所租金;
(7)工作人员、专家因监督抽查工作而产生的医疗费用;
(8)其他必需的支出。3.4建立财务审批制度,杜绝浪费现象
DDI虽,财务风险意识,建立严格的支出审批制度。对于继教项目在评审和监督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每一笔开支,都必须严格按规定的权限经过审批后予以报销。制定规范的报销程序,每一笔开支都必须取得合法的单据,并附有关批件,由经办人员签字,主管领导审批,财务人员审核后才能给予报销。加强继教项目评审和监管经费的事前监督和事后监督。坚持按制度办事,抵制不合理开支,杜绝浪费现象。3.5加强票据管理,合法使用票据
税务发票是收费的合法票据,应由各财会部门统一领购和管理,其他内设机构和个人不得擅自购买,严禁使用不合规票据收费。有关经费支出应取得真实、完整、合法的原始票据,否则应拒绝报销。
3.6强化对于继教项目评审和监管经费的控制和监督
严格遵守财经法规,规范财务管理,加强财务控制,建立相应的管控体系,配齐专职财务人员,规范收支行为。对继教项目评审和监管经费定期地进行财务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或解决,并制定防范措施。定期公开财务,增加经费使用透明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完善有关考评办法,科学考核评估财务管理状况及经费使用效果的各项财务指标,通过制度化的考评促进中华医学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管理效率与社会公信度的提高。3.7建立财务分析制度,提高管理水平
建立财务分析制度,对一定时期的继教经费财务活动及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通过分析,可以客观地揭示财务工作中的问题,通过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和完善财务工作,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同时,通过财务活动分析,让有关领导及时了解费用的支出情况和管理状况,不断地改进和加强财务管理。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和问题,还要不定期地开展专题分析,及时研究新情况和解决新问题。
3.8加强财务人员队伍建设,全面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现代财务管理要求财会人员由传统的“核算型”向 “管理型”和“经营型”会计转变,这就要求财务人员具备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较高素质。要结合单位具体情况,对财务人员经常进行职业道德和业务技术方面的培训和内部考核,以各种形式全面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财会政策水平和专业素质,促使其严格履行职责,增强责任心。把好用人关,是实施良好的财务管理的重要条件。4 小结
继续医学教育是卫生事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卫生人才战略的重要措施。应切实加强对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领导和对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管理,提高对继续医学教育在卫生事业改革以至构建和谐社会中重要地位的认识。以此管理办法为契机,努力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继续医学教育有效运行机制,不断地完善和落实,使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推进继续医学教育法制化建设。严格按照继续医学教育的有关要求,强化各个工作环节的规范管理,进一步加强对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活动的监督检查,不断提高继续医学教育的质量和效益,保证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健康、有序地进行。为卫生技术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创造良好条件和环境,逐步使卫生技术人员树立“只有终生教育,才能终生执业”的观念,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真正把卫生技术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转变成自觉自愿的行动。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继续医学教育“十一五”规划,卫科教发[2006] 349号,2006.9.[2] 中华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办法(试行),2007.4.[3] 孟群各国专科医师培训与准八制度[M].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8.[41 李朝0军,胡巧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审计与理财,2006.(4):56.
[5] 赵佩荣,姜青梅.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几点做法[J].中国农业会计,2004.(6):22. [6] 刘玉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新思路[J]财务与会计,1999,[5]:59—61.
第四篇:强化食品药品监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强化食品药品监管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李昌海
2013年第1期 ——社会建设
党的十八大作出了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巩固基本药物制度、改革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等重大战略部署,为做好今后一个时期的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指明了方向。全省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要用十八大精神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加强食品药品监管,确保公众饮食用药安全,努力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幸福湖北建设。
一、准确把握十八大对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总体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高度关注民生问题,将食品药品安全作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重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巩固基本药物制度;改革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刻认识做好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强化食品药品监管、确保公众饮食用药安全,是实现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确保食品药品安全,是关系民生的生命工程,是赢得民心的放心工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工程。必须科学分析判断形势,增强做好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食品药品产业快速发展,食品药品监管得到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安全水平明显提高。但目前食品药品安全仍处于风险高发期,公众对食品药品安全的需求和食品药品产业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食品药品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水平不高,一些企业责任意识和守法经营意识淡薄;监管法规制度不尽完善,基础设施和技术监督条件相对滞后,监管队伍的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做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任重道远。必须珍惜机遇,勇于担当,不辱使命。随着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幸福湖北建设步伐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众对食品药品安全关注度必将越来越高,党委政府对食品药品安全的重视程度也必将越来越高。要按照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强化食品药品监管的要求,增强忧患意识、宗旨意识、使命意识,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求真务实,为民监管,全面完成食品药品监管的各项任务,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二、用科学发展观统揽新时期食品药品监管工作
十八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我们必须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完善的制度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进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强大动力。
(一)坚持科学监管,把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促进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食品药品质量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监管理念,以“监管为民”为核心,以促进食品药品产业健康发展为第一要务,正确处理和把握好监管与发展、规范与服务、公众利益与商业利益的辩证关系,充分认识监管是发展的有效保障,发展是监管的根本目的,以科学监管促进食品药品产业协调发展。把监管工作放到“五个湖北”建设和发展大局中去思考和谋划,围绕
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保增长、促转型”的要求,抢抓“黄金十年”,积极作为、主动作为、有所作为,保证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在服务和促进湖北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实践中谱写食品药品监管事业的华彩篇章。
(二)坚持服务民生,把解决群众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作为工作的落脚点。针对老百姓关注的乡村造药、聚会卖药、非法网售、违法药品广告等监管难点问题和无证经营、挂靠经营以及制假售假等重点问题,保持食品药品打假治劣的高压态势,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和社会和谐稳定。立足基本省情,从预防与控制疾病发生、满足基本医疗用药需求出发,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药物可获得性,保证基本药物安全、有效、质量可控与使用合理,减轻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经济负担。继续推进和完善我省农村药品供应网和监督网建设,鼓励具有现代医药物流条件的药品批发企业向农村配送药品,使农民用上安全、方便、价廉的药品。
(三)坚持风清气正,把外树形象、内强素质作为工作的着力点。食品药品监管队伍是践行“为民监管”的主体,队伍状况直接决定食品药品监管效果。必须坚持抓队伍促监管,坚持食品药品和队伍“两个安全”一起抓,坚持求真务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按照“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要求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进全省食品药品监管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形成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监控机制。以“作风更实、服务更优、效能更高、形象更佳”为目标,大力倡导服务之风、学习之风、务实之风、创新之风、廉洁之风,在全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树立严谨、务实、优良的作风,建立和锻炼一支为民、务实、清廉的干部队伍,形成依法行政、公正廉明、优质服务、便民高效的行政效能,更好地适应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五个湖北”对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要求。
三、创新开拓食品药品监管事业
全省食品药品监管系统要按照十八大提出的“改革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要求积极推进监管工作改革创新,以更大的气魄和更坚决的态度,创新监管思路、监管制度和监管机制,使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与时俱进,努力开创我省食品药品监管事业新局面。
(一)创新和完善安全责任体系,推动形成食品药品安全综合施治的工作格局。食品药品安全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各个方面。要健全和落实“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体系和工作格局,充分发挥政府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和运行保障等主导作用,不断健全责任体系,督促各部门落实职责,协调配合,共同推进,使监管模式由职能部门“条条”监管向以地方政府为主的“块块”治理转变,确保监管工作支撑有底、开展有序、保障有力。重点推进我省食品药品监管城乡一体化建设,落实食品药品安全网格化管理责任,进一步健全农村食品药品监管责任体系,实现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目标到位、责任到人,实现监管无缝隙、全覆盖,开创城乡监管均衡发展、城乡群众共同参与、城乡群众共同受益的食品药品安全新格局。
(二)创新和完善监管法制体系,全面提高依法行政工作水平。健全的法律法规是推进依法行政,全面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根本保障。要加快推进我省食品药品安全地方立法和标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科学、合理、规范、适用的食品药品安全法规体系。进一步强化监督检查,加强考核奖惩,在制度的落实上下功夫,不断提高监管工作效率,促进机关管理科学化和规范化。加强和改进目标管理工作,重点强化对依法行政、行政效能以及执行力的考核评价,全面提升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执行力、公信力。进一步健全政策引导机制,夯实食品药品安全的产业基础。实施更加严格的监管措施,依法监督实施GMP、GSP认证,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各环节监管,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促进经营者提高诚信自律意识,形成规范经营理念。实施导向明确的鼓励创新政策,建立鼓励创新、淘汰落后、集约发展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逐步化解“多、小、散”带来的医药行业结构性矛盾,推动食品医药产业现代化发展,从根本上提高我省食品药品安全水平。
(三)创新和完善执法联动体系,形成监管工作的强大合力。保障食品药品安全,涉及多个部门,要协调有关部门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充分发挥协调联动作用,努力形成强大的监管合力。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加强与公安、检察、法院、卫生、质监、工商、商贸等行政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信息共享、案件移交、执法联动等工作机制,确保刑事司法和行政执法的有机衔接,综合运用各种惩处手段,达到打击惩戒、教育整改的目的。
(四)创新和完善社会参与体系,加强食品药品安全保障资源的综合运用。食品药品安全是重大的社会问题,必须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办法实施综合治理。要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工作思路,充分调动行业协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组织管理和行业指导作用。发挥群众团体、社区和村社组织在城乡食品药品安全保障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起政府监管与社会监督相互补充、相互依托的综合治理机制。争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监督与支持,加强与新闻媒体、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的联系与合作,建立健全舆情监测、分析工作机制,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形成执法监督与舆论监督的良性互动。完善群众参与机制,加快食品药品投诉举报平台建设,认真落实举报奖励政策,不断拓宽和畅通社会监督渠道,逐步形成各级政府、相关企业、群团组织、社会公众以及新闻媒体等综合施治共保食品药品安全的良好工作局面。
(五)创新和完善科技保障体系,发挥科学技术在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中的支撑作用。食品药品科学监管必须紧紧依靠技术支撑。要建立健全食物链重点环节和药品全过程的风险监测网络,确定风险监测站点,组建风险评估专家队伍,建立风险评估数据库,开展对食源性疾病、食品中有害因素和药械不良反应的日常监测,对可能发生较高安全风险的食品药品提出风险警示。健全完善食品药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明确分工、资源共享”的原则,大力推进食品药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整合工作,逐步实现检测成果互认共享和检验检测机构社会化。进一步提升技术监督能力。重点加强省级医疗器械、生物和血液制品的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做好市县两级检验检测扩项工作,提升县级快检能力。高度重视推广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完善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技术系统,做到“全方位采集、全部录入、全系统共享”,依托监管信息平台,推进信息综合应用、深度应用和应急应用;建立健全信息主导监管机制,建立食品药品生产、存贮、销售、使用信息化运行机制,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及时开展信息分析研判,为风险管理和日常监管提供强大支持;建立立体化、多方位、全天候的动态监控模式,完善安全预警系统,实现人防、物防、技防有机结合,提高监管效率。■
第五篇: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提高安全生产监管水平
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提高安全生产监管水平
天河区安监局自2005年底组建成独立局以来,局领导班子始终坚持把抓好安全生产,确保人民群众生活安全稳定作为最大的惠民工程。坚持唱响为人民服务的主旋律,在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2007年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中,狠抓队伍作风建设,把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
处。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切实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若干问题的决定》,加强和改进并完善安全生产管理的各项措施,从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入手,狠抓责任落实、深化专项整治、认真拓展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严格依法行政,有效杜绝了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用实际行动实践了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就是最大惠民工程的理念。按照区委安排,为切实做好机关作风建设活动第三阶段工作,我局认真部署,以创新和求实的态度抓好整改,用整改的成效取信于民。以完善制度为有力保证,巩固整改成果,建立长效机制。并顺利完成了第三阶段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一、建设一支作风扎实廉洁高效的高素质安监执法队伍,是完成好安全生产监管任务的重要保证
一是着力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切实推进作风效能建设。我局安全生产监管队伍是一支年轻的队伍,加强学习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继续坚持和完善了学习制度,通过狠抓学习教育,不断提高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切实增强安监队伍整体素质。同时,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国家安监总局提出的安监工作人员廉政建设“九条纪律”,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依法行政和文明执法的能力,杜绝以权谋私的行为,做到勤政廉洁,执政为民。
二是增强为民服务理念,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效能。我们着眼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按照创新改革、转变职能、从严管理的要求,以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为目标,不断完善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等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并加强检查考核。在进一步明确职责、细化流程、简化手续的基础上,竭诚为群众服务,热情接待办事群众,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虚心听取群众意见,认真帮助群众和基层企业解决在安全生产方面遇到的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从不敷衍塞责。同时,加强部门之间、科室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坚决杜绝“推诿扯皮”现象。凡能当场解决的问题立即解决,不能立即解决的问题,向群众解释清楚,并及时研究解决办法,早日答复。
三是推进政务公开,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我们充分利用网站、报刊等传播媒体公开安监机构的工作职责,及时发布各类安全生产信息,让全社会及时了解安全生产工作,并向全社会公开8条行政执法承诺。同时,充分发挥“规范执法”举报电话的作用,进一步拓宽安全生产举报的渠道,构建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和民主监督的社会监督机制,让人民群众全方位、全过程参与到安全生产工作中来。并及时处理各类举报案件,严肃查处违法行为,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复”,全方位、多渠道接受社会监督,有效地防止不作为和乱作为的现象。目前,我局正大力推进天河区安监网的各项准备工作。预计明年初可正式完工。
四是加大整改力度,建立机关作风效能建设长效机制。我们立足于高标准、严要求,正确对待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从小事着手,深挖严纠,坚决消除机关作风效能建设中的不和谐音符。并结合“评议机关”活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找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的根源,对症下药,做到高质量解决突出问题,高标准落实整改措施,建立作风和效能建设长效机制,努力让群众满意。
二、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注重发挥制度的整体功效,着力构建科学的制度体系。
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加强制度建设至关重要。制度是作风建设的根本,制度建设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必须把制度建设贯彻于机关作风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我局在加强制度建设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一是规范内部运行机制健全内部管理制度。自组建以来,局领导班子就提出了首先把单位的各项制度建立起来。结合本局实际,出台了学习、会议、考勤、公文办理、资料、档案管理、信息调研、宣传工作、固定资产、办公用品、车辆管理、财务管理等十项基本制度,有效地规范了单位内部运作机制。二是加强班子建设完善民主决策制度。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先后推出了天河区安监局重要情况通报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和民主生活会制度,对巩固班子团结,确保民主集中制落到实处起到积极作用。三是提高机关效能建立规范性制度。根据我局“三定”方案,为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制定了天河区安监局岗位责任制;按照广州市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公共服务行为规范试行规定的要求,制定了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文明执法、文明办公、文明用语等规范性制度。四是着眼防范构建惩防腐败体系。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从源头上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