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加快浙江开发区转型升级的思考与对策
关于加快浙江开发区转型升级的思考与对策
一、浙江开发区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浙江从1984年10月设立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区——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来,目前共有经国务院和省政府批准的省级以上开发区118个(数量居全国第三),其中:各类国家级开发区18个,省级经济开发区55个、工业(高新)园区45个,形成了层次分明、类型多样的区域开放格局。
浙江开发区设立26年来,在扩大对外开放、深化体制改革、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历史进程中,探索了有益经验,发挥了重大作用;全省73家国家级、省级开发区(不含园区)以不到全省5%的土地,引进了占全省近1/2的实到外资,完成了占全省1/3以上的工业增加值和出口交货值,实现了占全省1/5的财政收入,为加快浙江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做出了重大贡献;开发区已成为浙江对外开放最有活力、经济发展最具潜力的重要平台,成为引领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
但同时,开发区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迫切需要通过转型升级来解决发展困境:一是规划起点不高。不少开发区早期对规划重视不够,空间布局“小、散、乱”,资源利用率不高;二是发展空间受限。浙江省省级以上开发区经国家核准面积平均8.17平方公里,最小开发区只有1平方公里。经过多年开发建设多数开发区原批准规划面积已基本完成;三是产业层次偏低。不少开发区的主导产业仍为传统产业和一般制造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四是功能配套不全。开发区原先定位偏重工业化,功能比较单一,吸引高端产业和高级人才的软硬环境欠佳;五是体制优势弱化。开发区曾经享有的经济管理权限和特殊优惠政策取消或受限,办事难度加大、管理成本增加、服务效率降低。
二、省内外正在转型升级开发区的趋势特征
经过26年的建设与发展,开发区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国家依据形势变化对外资、产业、土地、税收、环境、劳工等政策做了重大调整,这些政策与开发区关联十分密切;开发区的职能已从上世纪80年代单一的开发建设、招商引资经济功能,向综合性建设、综合性发展、综合性管理等多功能转变。目前,省内外一些正在转型升级的先进开发区的发展理念、发展定位、发展模式、发展形态都在发生变化。有专家学者分别用“大开发区时代”、“后开发区时代”和“泛开发区时代”三个词汇,对转型升级中的开发区发展趋势和主要特征做了新的诠释和描述。
所谓“大开发区时代”,是指开发区实际管辖的范围已经不是当初设立核准的几平方、十几平方公里的范围,而是通过体制创新、授权管理扩展到几百平方公里的区域。据了解,外省国家级的苏州工业区280平方公里,天津开发区300平方公里,广州开发区390平方公里,大连、青岛开发区都是400平方公里,沈阳开发区480平方公里。浙江省国家级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际管辖面积200平方公里,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际管辖面积180平方公里。几百平方公里的大开发区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纯工业园区,而是按照统筹二、三产业、统筹城乡建设、统筹区域发展的理念进行建设的复合开发区或综合经济区,已经构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平台和促进转型升级的新高地。
所谓“后开发区时代”,是指国内先进开发区在功能定位上,已经由单一加工制造业,向先
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并举转型;在经济结构上由单纯工业经济向城市综合经济转型;在管理职能上由只注重经济发展向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型。如同我国大庆、鞍钢等城市早期所经历过的发展轨迹,一些开发区已呈现出“工业区——新城区——行政区”的发展走向。在商务部每年发布的全国5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评价报告中,连续多年排名第一的天津开发区在2004年写了一本名叫《走出孤岛》的书,其核心思想就是开发区要走出工业孤岛,大力发展城市经济、融入城市经济,依托城市更加完善的功能和更加优质的品位,吸纳高端人才,集聚高端产业。目前浙江省排名第一、全国排名第十的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近年来确立“城市国际化、产业高端化、环境品质化”的目标定位,坚持工业化与城市化“双轮驱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两业并举”的发展方针,加快推进从“建区”到“造城”的战略转型。
所谓“泛开发区时代”,是指开发区走出“围墙经济”,放大溢出效应,着眼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以体制创新为切入点,探索形成开发区与所在区域资源整合、功能叠加、优势互补、联动发展新格局。开发区利用自身多年积累形成的品牌优势、产业优势、资本优势、人才优势和管理优势等,辐射带动方圆几十甚至几百平方公里;实现经济园区与周边地区的良性互动,促进内外联动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均衡发展、社会和谐发展。浙江省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从当初批准设立于市中心的文三路电子一条街,跳跃到钱塘江南岸发展,实行高新区与滨江区“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体制和发展模式,不但突破了高新开发区自身发展的空间局限,而且推动了杭州城市由“依湖发展”到“跨江发展”。短短几年,一座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撑的现代化滨江新区已矗立在钱塘江南岸。
三、浙江省开发区已具备转型升级的必要条件
1、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加快开发区转型升级已形成了共识
近年来,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和实践,全面发展、协调发展、统筹发展、创新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开发区已普遍认识到原有的低水平、低产出、低效益和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加快转型升级势在必行、迫在眉睫。在实际工作中,开发区更加注重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质量,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更加注重自主创新和促进产业升级,更加注重集约用地和生态环境保护。
2、开发区多年积累的综合实力为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浙江省开发区已集聚规模以上企业18805家,外商投资企业8600家,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902家。2009年,全省开发区实际利用外资、出口、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分别占全省49.1%、33.14%、37.29%、20.3%。截止2009年底,浙江省开发区已累计实际利用外资376.5亿美元,设立各类研发、技术中心785个,持有各类省级以上著名品牌(商标)1985个,拥有各类专利授权5.5万件,大专以上学历员工87.9万人。可以说,开发区作为发展要素高度集聚的重要平台,已经具备了转型升级的经济条件、物质条件、技术条件和人才条件。
3、开发区整合提升为转型升级提供了平台支撑和体制保障
根据省政府部署安排,近两年全省各地分批组织实施了开发区整合提升工作。已开展整合提升的第一、二批52个开发区辐射带动的区域达到5872平方公里,其中超过100平方公里的开发区26家,共整合各类园区198个。有近20家开发区纳入浙江省正在加紧规划的省级重点产业集聚区核心区块,未纳入的开发区通过整合提升发展空间明显扩大,已成为县域经济未来发展的大平台。随着开发区行政托管区域的扩大,倒逼开发区进行管理体制创新。目前,绝大多数开发区实现了领导职务高配,增强了开发区统一协调、配置资源的能力。
四、加快浙江省开发区转型升级的对策措施
1、坚持用科学发展理念引领开发区转型升级
浙江省开发区转型升级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扎实推进六个方面的转型:一是加快从注重发展工业向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转型,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二是加快从偏重资金输入向重视引进先进技术和消化吸收创新转型,促进吸引外资与自主创新结合,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三是加快从注重规模扩张向注重效益提升转型,努力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提高资源转化率和经济贡献率;四是加快从依靠政策驱动向提升综合服务功能转型,优化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能;五是加快由粗放型消耗型发展方式向集约型再生型发展方式转型,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开发区;六是加快由建设单一工业园区向工业区与新城区联动转型,同步推进多功能、综合性产业区和现代化、生态型新城区建设。
2、科学编制全省开发区“十二五”发展规划
开发区整合提升后,区域面积拓展到几十甚至上百平方公里,发展定位也不再是单一工业和单纯经济,而是一个统筹发展、综合经济的区域。因此,提高规划水平,加强规划引领,发挥规划作用,显得更加重要。省发改委已牵头编制浙江省“十二五”时期开发区(园区)发展规划,并会同省商务厅、省经信委、省科技厅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全省开发区(园区)结合各地正在编制的“十二五”规划,立足更大范围、站在更高起点、着眼更长时限,谋划更好发展;明确开发区(园区)在浙江省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中的目标定位、功能布局、产业方向、政策支持、要素保障等;在浙江省优势区位和重点区域,确定一批重点开发区(园区)先行开展规划编制工作,作为浙江省“十二五”时期重点打造的开放载体和产业平台。
3、精心打造一批国别园区和产业集聚高地
在浙江省绝大多数开发区通过整合提升完成空间拓展、做大平台之后,下一步要重点引导开发区向“精、特、高、强”方向发展。一方面要学习借鉴山东开发区建立国别(地区)园区和江苏开发区设立特色产业园区的经验;另一方面要认真总结浙江省杭州、宁波、嘉兴等地办好新加坡科技园、新加坡低碳产业园、北欧工业园、欧洲工业园、日本光电产业园、台湾电子产业园的做法。重点培育一批国别(地区)园区,发挥以外引外的集聚集群效应;着力打造一批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促使产业高端化、高新化、高质化、高产化。通过一批特色园区和产业基地的辐射带动,努力把浙江省开发区建设成为科技含量高、产业特色明、集聚效应好、生态环境优的转型升级示范区,为全省经济转型升级创造经验,提供样本。
4、顺应生态文明趋势建设绿色生态开发区
按照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提出的“积极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开发区(工业园区)生态化”的任务和要求鼓励支持开发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绿色产业,限制淘汰高污染、高排放的落后产能,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积极引导开发区科学生态开发利用低丘缓坡和浅海滩涂,切实保护生态资源、生态环境和生态平衡;着力抓好省批复的开发区生态化改造和建设规划实施工作,完成省“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计划开发区环境整治任务;重视发挥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推进钱江经济开发区新加坡低碳产业园区建设,探索创建一批生态绿色开发区和低碳经济示范基地。
5、发挥考评导向作用助推开发区转型升级
省商务厅从2006年开始这方面探索,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初步建立一套被省内开发区广泛认可,在国内别具特色的开发区综合考核评价体系:一是坚持规模、质量、效益、增速相统一原则,反映质量和效益的权重合计占50%,反映规模和增速的权重分别占30%和20%,在权重分配上体现了好字当头、质量优先;二是在发展质量10个指标中,反映高新产业、科技投入、研发创新、品牌专利、质量认证、员工素质等指标就占8个,有利于引导开发区依靠科技进步推进转型升级;三是在综合效益10个指标中,反映工业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产出效益、节能减排、环境管理等指标也有8个,有利于促进开发区在提高经济效益同时,更加注重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各地开发区主管部门可以参照省里办法,加强对开发区的综合考评工作,促进开发区转型升级。
6、推进开发区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创新
开发区在改革开放初期实行的“封闭式管理、一站式服务”管理模式,曾经创造了体制先发优势,赢得了发展先机。但当时开发区管辖的区域面积都不大,人口也不多。现在浙江省开发区通过整合提升实际管辖区域已扩大几倍、十几倍,管理对象涉及到区内不同的行政组织和诸多的经济实体。虽然在空间上整合了,但更多还是形式上的“凑合”。实现从“貌合”到“神合”的关键在于体制机制创新,最终建立起统分结合的领导管理体制、公平共享的利益平衡机制和高效便捷的工作运行机制。省商务厅拟于下半年召开全省开发区体制创新研讨会,交流浙江省部分开发区通过充分授权、开展先行先试的做法和经验,探讨全省开发区创新管理体制、优化发展环境的思路和举措。新形势下开发区最大的优势就是体制优势,最好的环境就是体制环境。各地党委政府和开发区要切实抓好体制创新这个关键环节,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努力营造开发区发展新优势。
第二篇:关于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几点思考
关于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几点思考
今年以来,以实施“新兴产业倍增”、“传统产业提升”、“服务业提速”、“千亿产业和百亿企业培育”等四大计划为突破口的我区经济转型升级战役全面打响。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夯实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基础的重大战略行动。通过一个阶段的努力,已经初显战果:全区经济在克服去年全球性经济危机影响、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新兴产业、高端产品、优秀企业不断增加,经济结构、产业档次、企业综合素质正在发生可喜的变化。在初战告捷的基础上,下一步应该怎么做?当前的形势有哪些变化和特点?我区的情况怎么样?对这些问题,我们作了一些调研和思考,认为:
一、形势紧迫,要求我们必须审时度势,再擂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战鼓
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经济增长“三个转变”的战略任务以来,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国家为了应对全球性经济危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进一步加强了宏观政策的导向性和针对性,加大了宏观调控力度。相继公布了为期三年的十大支柱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实施了一大批关乎大局和长远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出台了严控高耗能和高污染行业盲目扩张、促进企业兼并重组、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一系列重要政策。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快速发展变化,资源、环境、市场的倒逼压力,宏观政策的约束压力,以及你争我抢、争先恐后的区域竞争压都在不断加大,所有这些,都在逼迫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快行动,尽快完成经济转型升级。
1、认识要再提高。我区工业化进程起步较早,步伐较快,因此抢占了先机,收获了成功。但全区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工业支撑、依赖物质资源消耗的情况十分突出;产业层次和产品档次不高、投入产出率和土地回报率偏低的问题十分明显;企业规模小、分布散、管理水平低、竞争力弱的现象也比较普遍。这些问题,既严重影响了当前,也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潮流。如不尽快解决,必将陷入更大的被动。现在,国家用各种办法来鼓励和引导经济加快转型升级,无疑是解决存在问题、练内功、强基础的极好机会。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自我,认清形势,紧抓快干,为新一轮发展再抢先机。
2、目标要再提升。经过几十年奋斗,我区经济基本完成了由自然型、封闭型向现代型、开放型的转变,从总体上看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根据我区在全国的声誉和在全省、全市所处的地位,以及全区社会发展进步的刚性需求,无论是经济发展规模,还是发展质量、发展后劲,都需要再上大台阶。面对经济转型升级大潮,我区应该勇立潮头,敢为人先。要结合“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对经济转型升级的目标作出新的定位和完整、规范的表述,响亮地提出通过“十二五”前三年的努力,把全区经济引上“领先型、知识型、协调型、高效型”轨道的目标,并据此进一步转思路,做规划,出政策,抓推进。
3、行动要再提速。虽然我区经济转型升级的一系列措施正在逐项落实。但从总体看,声势还不大,步伐还不快,效果还不够理想,政企同心,内外合力,快速有效的机制尚未真正形成。许多单位对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只是跟着喊喊口号,没有真正当回事,许多具体事项的落实也是缺人乏力,见效慢。因此,需要进一步发动,进一步鼓劲加压,使全区上下特别是广大企业都紧张地行动起来,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奔波忙碌。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各级政府协调推进、服务指导、督促考核等工作机制,把每一项任务和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单位和人头,按照计划进度加速推进。
二、任务艰巨,要求我们必须攻坚克难,打好经济转型升级三大硬仗
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是经济领域一场深刻的变革,涉及到经济结构、经济利益的调整,还会影响到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在此过程中,必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困难。但为了争取更好、更大、更稳健的发展,为了全局和长远利益,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要继续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舆论等武器,攻克各种明碉暗堡。其中,要组织打好三大硬仗。
首先,要打好“淘汰落后”仗。扶优汰劣是实施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指向和难点所在。我区经济脱胎于自然经济和自发经济,在长期的摸索中成长进步。虽然有不少领先、闪光的亮点,但从各业经济的总体看,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面广量大的落后企业、落后装备、落后技术、落后管理、落后效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区域竞争中明显力不从心,难以为继。然而,由于受市场经济体制等多种因素制约,要解决这些问题并非易事。迫切需要精心组织一场革命性的行动,进行破旧立新,腾笼换鸟,让新兴高效的产业、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较高的装备、先进高端的技术、科学精细的管理取代。
第二,要打好“降耗增效”仗。合理高效地利用各类能源资源,是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起因和目标。我区目前煤、电、油、水、气、地等资源和各种原辅材料的消耗、占用、闲置量都比较大,使用效益也比较低。这既是制约我区经济当前发展的一根软肋,也是危及可持续发展的一块心病。因此,在实施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必须以更加严格的要求和严厉的措施,引导全社会增强低碳理念,自觉参与降耗增效行动,特别是要促使广大企业不断加强装备、工艺、经营管理等关键环节的改进和完善,深入挖掘潜力,使各类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产生最好的效益。
第三,要打好“资源整合”仗。除矿产资源外,我区的产业、产能、人文、信息、工商占地、招商融资、研究设计、教育培训等各类资源十分丰富。但这些资源有的过于分散、有的长期闲置、有的使用效率低下。根据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客观需要,要把科学整合和充分利用已有资源作为消除要素制约、提高经济发展
质量的一项硬任务,下功夫抓好落实。当前,特别要利用好国家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大政策,争取在整合工商用地资源和产能资源方面有新进展。同时,通过积极有力的宣传引导和指导协调,促使其他各类资源有机地融合、集聚,集约利用。
三、情况复杂,要求我们必须统筹兼顾,谋求经济转型升级最佳效果
正在实施的“四大计划”内容丰富,引领作用明显,是我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四大战役,也是关乎全局的主战场,必须全力以赴,快速推进。与此同时,还有一些问题对经济转型升级行动的成效,对全局,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必须统筹兼顾,同步关注,一道研究解决。
一是老企业改造提升问题。面广量大的老企业生产要素齐备,营销基础厚实,而且都经过较长时间的市场打拼,具有一定的企业知名度和产品认可度。这是老企业的可贵之处。在实体经济困难重重,招商引资举步维艰,土地资源日益稀缺的情况下,应该把鼓励和帮助老企业改造提升作为一个战略重点,作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一项重要内容。要通过全面调查摸底,掌握各产业老企业的真实现状,在此基础上再分门别类,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协调和服务,为企业创造更多有利条件,促使其主动对产品、设备、工艺、管理、员工素质等进行更新、完善和提升,增强活力,提高机能。
二是中小企业发展优化问题。企业规模大小是相对而言的。按照国家现行的划分标准,全国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8%,我区中小企业占企业总量的比例更是达99.9%。多年来,虽然国家和各级党委、政府都在关注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但效果并不很明显。中小企业的综合素质仍然比较低,在许多方面依然比较困难,与其承担的义务、责任和发挥的作用很不相称。在加快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一方面要在用工、环保、劳动保护、安全管理、产品质量等方面依法加强监督,促使其不断规范和进步。另一方面,要从政策、服务、指导等环节更好地给予引导和保护,帮助和扶持中小企业扩能力、强素质,上档次,与大企业优势互补,相互配套,协调发展。
三是产业拓展融合问题。我区企业数量和经济门类多,而且都有一定的发展基础,又具有地缘接近的优势。在加快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可以通过建立适当的体制、机制,搞好组织协调,促使各产业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使各产业的特色、优势得以综合发挥,形成新的业态,产生更好、更大的效益。比如农业,可以通过抓好从田园种养,到工厂加工制作、仓储,再到物流运输、市场营销,最终到消费服务各阶段、各环节的衔接,实现一、二、三次产业有机融合。旅游业也可以把农业、工业、运输业、文化产业等融合串连起来,不拘一格,灵活多样地促进各产业发展壮大。
只要我们真正做到了胡锦涛总书记所要求的“见事早,行动快,积极应对”,抓紧各项规划、措施的落实,就一定能够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大势中占领制高点,全区经济一定会出现“领先、协调、高效”的崭新局面。
第三篇:地方政府加快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思考
地方政府加快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思考——市委党校“专题研讨班”学员观点综述
3月7日-12日,‚贯彻‘十二五’规划与加快经济转型发展专题研讨班‛在市委党校举办,三县二区分管领导以及全市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参加了本期研讨班。学员们听取了《‘十二五’与浙江经济转型发展》、《湖州市‘十二五’规划解读》等5场专题报告,赴昆山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并与昆山市发改委、经信委主要领导进行互动交流,邀请了张天任、周志江、凌兰芳3位董事长参加‚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企业家论坛,并与学员开展互动交流。在此基础上,又围绕我市‚十二五‛时期湖州经济转型发展这个主题进行了两个半天的认真研讨。通过理论学习与问题研究,学员们普遍反映受益颇多,启发很大。下面就研讨班学员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为转型升级强引力
学员普遍认为:虽然企业是推进经济转型的主体力量,但实现经济转型离不开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应通过建立健全政策导向机制来发挥。一是探索分类引导机制。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发展环境、发展阶段都不尽相同,其转型路径、主攻方向等也会千差万别,因此,对企业转型要进行分类引导。对重点骨干企业要引导其充分发挥整合资源的能力,鼓励其整合本地资源,更要整合外地资源,为本地产业链的延伸、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做出更大的贡献;对大量中小企业要通过多种形式定期
培训宣传、上门指导等,让其尽早了解世界产业发展的方向、国内产业政策导向以及适合产业内升级或产业间升级的不同选择路径。二是优化集中投向机制。坚持长时间集中精力、财力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符合我市主导产业培育方向的大企业、大项目。很多学员认为:政府在社会领域应该实行公平公正,但在经济领域应该扶优抚强,向优强企业倾斜。只有这样湖州才能培育真正的大企业。另一方面,政府的精力财力都是有限的,要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效用,就不能像撒胡椒粉一样的让所有企业受惠。各县区应在清理原有普惠政策的基础上,建立起‚导向明确、受惠集中、促进转型‛的政策引导机制,把政策、金融、土地等有限资源都配臵到大企业、大项目中,力争每个县区在‚十二五‛时期内培育成功1-2家大企业。当然扶持哪些企业应该有所选择,只有做精做强了的企业才能获得扶持倾斜的资格;而对那些主业都难以确定,一味追求‚东方不亮西方亮‛、实行所谓多元化战略的企业,就没有必要扶持。三是建立转型倒逼机制。很多学员讨论时也谈到:目前最令人担忧的是企业缺乏转型升级的动力。因为对企业来说,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它的终极目标。企业转型或不转型,都是为了追求利润。只要市场上有利可图,政府调控又不那么有力,企业转型就缺乏动力。因此,对那些乐意投资民生领域、积极实行节能减排、坚持技改创新的企业,就要给以适当的财税优惠;而对那些‚三高一低‛的企业,就要严格征收资源环境税。只有建立了严格的转型升级倒逼机制,才能引导企业从不愿转型到乐意转型,才能让企业心甘情愿的把精力财力留在制造业,留在创新环节,而不是投向虚拟市场。
二、突破“四大”建设瓶颈制约,为转型升级增实力 ‚四大‛(即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产业)建设是政府抓好转型升级的切入点。关于如何抓好‚四大‛建设,学员们在讨论中纷纷建言献策:一是强化既定规划的贯彻执行。大平台建设是引进大项目、培育大企业、形成大产业的基础,因此,必须严格执行大平台规划中已经确定的产业发展定位、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否则就会事倍功半。但是现实中,区域规划不清晰、产业定位不明朗、项目准入不严格的情况依然普遍存在。因此,各县区要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将地理相邻、产业相近的乡镇工业园区进行产业布局整合构建合理的区域产业分工体系,实行优势互补和联动发展。明确各大平台开发模式和管理体制,建立严格的项目准入制度,甚至把规划的执行纳入干部考核指标体系中进行严格考核。二是规范重大项目引进和推进机制。全市要统一建立并完善重大项目引进评估决策机制、项目推进服务机制、项目落地有序机制、问题项目退出机制等一系列制度。实现项目引进中科学评估、有效对接、协调服务和全面推进,杜绝高污染项目、高能耗项目的落地和问题项目的产生,使项目引进和建设逐步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提高项目引进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力推特色优势产业规模化建设。学员们去昆山考察学习后,深感湖州与昆山之间的差距,关键在于产业竞争力的差距。昆山2010年电子信息和通用设备制造业两大主导产业完成工业产值达438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66.7%。而我市去年六大重点特色产业共完成产值仅1001.7亿元,占比仅37.4%。因此,要突出金属管道与不锈钢、特色纺织品、木地板三大特色优势产业,致力于聚集发展、高端发展,加快推动产业链的完善及其衍生,加快壮大产业规模,全力争创新的竞争优势。
三、深化调整干部考核机制,为转型升级添动力
转型升级需要科学的干部考核机制保驾护航。在‚您认为‘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转型升级的阻力主要来自什么‛的回答中,有3/4的学员选择了‚非科学的政绩观和干部考核机制‛。很多学员讨论时也谈到:在目前的行政管理体制下,考核这个指挥棒仍然是影响各地干部行为的关键。如果到年底时,考核仍然以量的增长为主,如规模以上产值增幅、GDP增幅、财政收入增幅等,那么已经制定的规划就有可能难以执行、严格的项目准入也可能形同虚设,转型升级就不可能取得明显成效。温总理今年在答记者提问时也讲到了‚对干部政绩的考核,最重要的不仅要看一个地区的经济总量,更要看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协调,社会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公平正义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我市干部考核机制创新曾获得过第五届(2009-2010年)中国地方政府创新提名奖,因此,‚十二五‛时期更应该大胆探索,不断完善,全力推进经济转型发展。一是调整县区综合考核指标设置。我市目前对县区考核指标的设臵还包含了大量数量型指标,转型升级的重点还不够突出。应按照‚转什么,考什么‛的原则,调整县区考核指标设臵中‚经济转型升级‛这一‚一级指标‛的内容设臵,突出教育经费占国民经济的比重、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以及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实绩分析等质量型指标分值。尤其要强化招商
引资过程中‚缺什么、招什么、考什么‛的原则,对不符合‚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要求、不符合‚建链、补链、延链‛要求的项目,坚持不予项目准入,不予计入考核分值。二是探索设置“政绩成本”指标。学员普遍认为,现实中某些领导干部确实还没有摆脱‚非科学政绩观‛的影响,追求短期效应,喜欢做表面文章,不计成本和代价,一味追求短期政绩。因此,考核指标中应探索设臵政绩成本,纠正某些领导干部不正确的政绩观。所谓政绩成本就是指干部为取得某项政绩所付出的代价,包括经济成本、环境成本、政治成本、机会成本等。如果一项政绩中过多的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甚至造成环境恶化,损害社会利益,那么,考核时就要以零分甚至负分来评定。三是完善干部考核奖惩机制。干部考核结果的运用是干部考核工作的必然延伸,是干部考核的根本目的。只有坚持把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建设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管理监督的重要依据,才能充分发挥考核的积极作用。但是要运用好考核结果,关键是建立以考核结果为基础的奖惩机制。经考核确实对经济转型升级做出显著贡献的,应委以重任;而经考核确实认定绩效一般的,应予以教育引导,属于知识欠缺的可以安排培训学习,属于经验不足的可以安排轮岗锻炼;经考核认定绩效较差且确属力不胜任、德才平庸的,应予以调整。
四、加快完善中心城市功能,为转型升级聚合力
很多学员在发言时提到:城市功能的完善和各类要素的集聚是产业转型升级的最大保障。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必须获得相
匹配的城市功能的支持。特别是对产业升级至关重要的人才的集聚和稳定,与城市功能的水平直接相关。一般而言,城市规模越大、层级越高,集聚高端要素的可能性就越大。而我市目前中心城市的首位度相对较低,难以集聚产业转型升级所需要的高端要素。因此,学员们建议:一是加快提升中心城市的经济功能。做大做强中心城市,离不开产业的发展。只有不断提升壮大城市产业,城市的面积和人口才可能随之增加,城市规模也才会扩大。同时,只有当推动城市成长的主导产业或主导经济部门的规模和集聚度达到一定数量级以后,它才会对城市以外地区产生辐射力和吸引力。所以在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一定要首先重视产业的集聚发展。二是优化中心城市制度环境。中心城市要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大胆破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打破城乡分离的人为樊篱,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择时对现行生育政策等加大微调力度,保持劳动力增长源泉,以缓解我市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重所带来的劳动人口增长率逐年下降的态势。积极探索吸引高素质人才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人才引进的竞争力。三是改进政府的引导和管理职能。加强各部门间政策的协调,减少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各县区政府要加强在城镇布局规划、跨县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功能分工等方面的沟通与协调。加强城镇体系规划和城镇规划工作,提高城市规划的前瞻性和科学性,进一步加强和巩固城市规划执行力,维护城市规划的权威性。
第四篇:加快三大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与对策
加快三大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与对策
自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海南省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渐趋优化,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加快,但竞争力还有待增强、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有效供给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这些“成长中的烦恼”困扰着海南的可持续发展。
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一产业特色优势不明显。海南拥有全国最丰富的海洋渔业、海洋植物资源,但海南省海洋渔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很低;海南省发展羊牛畜牧业潜力巨大,但总体发展水平离省委、省政府“做大做强海南畜牧业”的目标还很远;海南在热带经济作物、反季节瓜菜、热带水果生产和南繁育种等方面取得较大成绩,但各自为战、分散经营、耕作技术落后、信息渠道不畅等问题亟待解决。
第二产业是经济发展的短板,尚未形成一条具有紧密联系、门类齐全的主导产业链。第三产业根基薄弱,关键性的金融、保险、文化、教育、科研、咨询、技术服务等第三产业领域发展相对滞后。
海南省产业转型路径
海南积极促进产业转型,应将工作重点放到具有潜在发展优势的特色产业上来,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投资回报率、资源配置效率为目标,走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低耗低排的绿色发展道路。
农业转型路径:做大做强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应从推进技术进步、加快土地流转以及延伸产业链条等方面考虑。要加快产业融合,以第一产业为主体,将第二、第三产业附着其上,使原本单一的农业变成集种植、加工生产、观光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热带特色产业。这对促进产业集聚融合,振兴农村经济、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有着积极作用。工业转型路径: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设备制造和以海洋油气和深海生物资源的深加工工业和海洋生物制药业。服务业转型路径:利用海南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转型发展互联网、康体、会展、休闲养生医疗旅游、保险、教育、现代金融服务业等高端产业。
海南省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
促进海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就需坚持绿色发展,推进美丽海南建设,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加快发展热带果蔬、热带花卉、南药、胡椒、香料等特色农产品,形成一批特色农业生产加工基地,创出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热带农产品品牌。
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重点扶持国家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争取培育和壮大一批有竞争优势和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群。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拉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增加农业的后续效益。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力度。加大“种子工程”、“畜禽良种工程”的实施力度,加强科技攻关,搞好新品种和优良品种的培育,增强良种繁育能力。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和农业综合配套技术推广,通过“丰收计划”、“跨越计划”等重大技术推广项目的实施,把实用的农业技术组装配套,提高技术的到位率和入户率。
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加强农产品电子交易平台、热带水果质量追溯系统、测土配方施肥系统、“海南省植物医院”远程诊断系统、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管理系统等开发和应用,实现农产品交易从实物市场向电子市场大转变,促进农产品产销无缝对接,实现产业联动发展。
增加农业投入。一是积极争取国家和世界银行的农业投资。二是加大省级财政专项资金投入,争取银行政策性专项贷款。三是增加信贷资金重点扶持绿色食品名特优品牌,扶持绿色农业基础建设。四是要吸引农民和企业向农业投资,为农业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工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
优化工业组织结构,推进科技创新。组建品牌企业集团,设立企业内部科研机构,培养和充实科技开发人才,增加科技开发费用,加强科技开发管理。全面实施“科技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坚持自主研发与引进技术相结合,注重吸收创新,努力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加大项目投资力度。要切实从市场需求、优势资源、经济效益和项目实施条件,以及在海南省投资建设的优势和国家的产业政策等方面做好项目方案论证工作,既要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更要开拓利用外资的新领域、新方式,还要大力吸引省外资金。
发展产业集群。通过培育区域性的主导产业,带动整个区域的产业结构升级和调整。依靠关联,推动区域产业合作。分工协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集群,通过集聚效应,延伸产业之间的关联,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服务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
促进区域服务业协调发展。重点发展互联网产业、金融商务、文化创意、旅游会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养生医疗旅游、文化休闲。加快建设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共建两岸服务业对接专业园区。
加快龙头企业培育和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动一批服务业上市企业,鼓励引进一批行业领军企业来海南设立区域性总部或职能型总部。同时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争取尽快运营产生效益。加大对招商和签约重大项目跟踪推进,推动项目尽快落地和开工建设。围绕产业链缺失环节、新增长区域、重大基础设施配套,抓紧策划生成一批服务业项目。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首先,配套出台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形成政策合力,尽快出台落实总部集聚区和会展等政策。其次,整合各行业扶持资金,建立现代服务业引导资金的合理增长机制和使用机制;开展银企对接活动,帮助企业落实银行贷款;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加快开发适应现代服务业需要的金融产品。再次,在符合土地利用规划和城镇建设规划的前提下,优先安排现代服务业项目建设用地。
第五篇:加快转型升级[最终版]
2011年1月22日在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广东省人民政府省长 黄华华
各位代表:
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时期工作回顾
“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面对超强台风、特大暴雨洪涝、低温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的严重影响,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和省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省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大力推进“三促进一保持”,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变,扎扎实实惠民生,办成了一系列大事,办好了一系列喜事,办妥了一系列难事,在科学发展轨道上迈出新的可喜步伐。2010年和“十一五”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一)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经济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达45473亿元,比上年增长12.2%,是2005年22557亿元的2倍,先后超过新加坡、香港和台湾。人均生产总值达46821元,折合近7000美元,进入中等收入国家地区行列,在2007年提前三年实现比2000年翻一番的目标。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总收入达11842亿元,增长30.8%,是2005年4432亿元的2.7倍,年均增加1482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516亿元,增长23.8%,是2005年1807亿元的2.5倍,年均增加542亿元。金融运行平稳,2010年末全省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82019亿元、51799亿元,均比“十五”期末增长1倍以上。
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显著增强。加快实施“新十项工程”,大力推动“广货全国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完成58360亿元、年均增长17.6%,2010年完成投资16113亿元、比上年增长20.7%。省重点项目投资五年完成1302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415亿元,比上年增长17.3%,年均增长17.1%,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000亿元,比上年增长36.5%,是2005年的3.4倍。强化煤电油气运和重要商品的综合协调,加强价格调控监管,价格总水平和价格秩序保持基本稳定。
进出口和利用外资平稳增长。发挥外经贸政策集成效应,联手港澳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着力拓市场、优结构、促平衡。2010年进出口总额达784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4%,五年年均增长12.9%。其中出口总额达453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6.3%,年均增长13.7%,占全国份额保持稳定。五年累计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906亿美元,新增外商投资企业3.5万户。
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2010年农业增加值2287亿元,比上年增长4.4%,五年年均增长4.1%。粮食生产连续7年丰收,“菜篮子”产品持续增加。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建设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21个、省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520个、现代标准农田500万亩,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标准化水平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从48%提高到53%。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迅速发展,农业产业化组织1.5万家,带动农户549万户,户均增收1985元。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高,在全国率先实施食用农产品标识管理,65个产品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林业产业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全面提速,涉农保险扎实推进。
(二)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连续三年稳居全国第二,有效专利总量、发明专利授权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中国专利奖金奖数及获奖总数均居全国首位,成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2010年我省35个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创历年之最。广晟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规范正式成为国家标准并纳入国际标准体系。省部省院产学研合作深入推进,散裂中子源、超级计算中心、云计算平台等重大项目进展顺利,全国64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万多名专家在我省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1.5万多项,五年累计实现产值8131亿元、利税1223亿元。全国首个国家级区域专利信息服务中心落户我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3万亿元,是2005年的2.5倍。国家级高新区新增3个,总数达9个,居全国第一。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由2005年的1.12%上升到1.8%,技术自给率由45.4%上升到65%。全面启动质量强省活动和省政府质量奖评审,38个国家级质检中心落户我省,主导和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行业标准3860项。商标品牌建设成效显著。新增一批以两院院士、973计划首席科学家为代表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引进12个高水平创新科研团队和15名科技领军人才。率先开发工业设计师等260个新职业工种,成功举办职业技能大赛和工业设计大赛。
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坚持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以500强项目为引领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产业高级化趋势明显。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为5.0∶50.4∶44.6。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47.2%,初步形成装备制造“海陆空”全面发展格局。汽车整车生产能力达140万辆/年,轿车产量居全国第二位。龙穴造船基地30万吨自主知识产权超大油轮出坞,首台国产百万千瓦级核电反应堆压力容器在南沙下线,广东明阳大功率风电机组投产,广州和谐型大功率机车检修基地、江门南车轨道交通修造基地开工建设,珠海中航通用飞机制造、阳江核电项目顺利推进。沿海石化产业带布局基本形成,炼油能力达4550万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在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高技术服务等领域建立12家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合作引进和自主建设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高端新型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和半导体照明产业迅速发展。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已推行联盟标准168项,省级专业镇达309家,省市共建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基地7个,传统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51个。金融、商务会展、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总部经济等发展迅速,现代服务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56%。金融业增加值达2493亿元,保险业保费总收入近1600亿元,分别是“十五”期末的3.7倍和3.2倍。上市公司总数达312家,居全国首位。文化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增加值占全国1/5强。率先试行国民旅游休闲计划,旅游业总收入近4000亿元,旅游创汇120亿美元,居全国第一。
节能减排工作扎实有效。强化节能减排问责,积极实施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预计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等约束性指标如期完成。五年共淘汰落后钢铁产能1275万吨、水泥产能5782万吨,关停小火电1221万千瓦。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清洁电源占省内电源装机总容量的34%,核电已建和在建装机容量均居全国第一。加强污染减排设施建设,县县建成污水处理厂,城乡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达1739万吨,是2005年的2.8倍,占全国1/8;全省火电脱硫机组容量是2005年的8.5倍,12.5万千瓦以上燃煤火电机组全部安装脱硫设施。
节约集约用地试点示范省建设成效显著。亿元生产总值增长消耗新增建设用地由2005年的129亩降到56.5亩,降幅达56%;单位建设用地二、三产业增加值由1.22亿元/平方公里提高到2.37亿元/平方公里,升幅达94.3%。五年开发补充耕地150万亩,是之前10年的总和,连续11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可满足今后10年耕地占补平衡需要。“三旧”改造成效突出,近三年投入改造资金超过1900亿元,完成改造项目1800多个,涉及面积约9万亩,节地率达42%。
(三)努力推动珠三角一体化和东西北地区跨越发展,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
珠三角一体化取得实质性进展。制定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的决定和五个一体化专项规划,出台推进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指导意见和“四年大发展”工作方案。以广佛同城化为示范,加快建设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经济圈,推动各市交通对接、年票互认、环境联治、规划衔接。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实现部省合作、进展顺利,广佛、广珠城际铁路开通运营,公交IC卡实现五市互联互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比重提升,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明显下降,区域整体实力增强。
东西北地区发展加快。粤东临海工业、特色经济发展提速,粤西临港工业、重化工业建设大步推进,粤北山区绿色崛起势头良好。东西北地区多数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提高到21.2%。
“双转移”成效显著。以竞争方式安排资金扶持省示范性产业转移工业园,加大合作共建力度。预计34个省产业转移园协议入园项目达2000个,协议总投资约4500亿元;2010年实现产值1850亿元,比上年翻番。率先实施“一户一技能”等农村劳动力技能免费培训普惠制度,创新积分制入户等吸纳技能型农村劳动力新机制,五年培训312万人,转移就业558万人。
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大跨越。五年新增轨道营运里程777公里、高速公路1695公里、港口货物通过能力4.6亿吨,武广客运专线建成营运,厦深、贵广等铁路建设加快推进,综合交通体系不断完善。布点建设一批骨干电源电网项目,新增电力装机3080万千瓦、天然气供应量77亿立方米。基本完成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加固达标江海堤围5151公里,除险加固病险水库4632座,乐昌峡水利枢纽等重点水利项目加快推进。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基本建立,防灾减灾成效明显。
宜居城乡和生态环境建设卓有成效。21个地级以上市饮用水源水质全部达标,空气质量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珠三角建成全国首个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群。大力推进绿道网建设、村镇整治等,珠三角2372公里省立绿道网全线贯通,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提高到12.5平方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提高到70%。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2.1万个村庄编制了规划,完成9.1万户贫困农户危房改造,解决1041万农村居民和18万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完成农村改厕101万户。加强水资源节约保护,万元生产总值用水量连续6年下降。生态建设稳步推进。
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扎实有效。创新扶贫开发方式,合理配置扶贫资源,强化扶贫责任,共落实帮扶资金37亿元,扶持发展集体经济项目1.1万个,被挂扶贫困户有42.2%共15.6万户、69.3万贫困群众达到脱贫标准。在全国首创“扶贫济困日”,筹集善款30亿元。
对口援建取得重要成果。圆满完成对口援建川甘两省“四县一区”任务,全省支持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资金156亿元,共完成援建项目867个。新一轮对口援藏援疆工作开局良好,对口支援广西、贵州、三峡库区工作扎实有效。
(四)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体系进一步完善。
经济特区再创发展新优势。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总结和谋划部署特区工作,进一步明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探索科学发展新路的思路和举措。深圳、珠海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市,汕头经济特区加快创新发展,掀开特区发展新篇章。
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省级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完成,市县政府机构改革稳步推进,深圳、阳江、顺德等地大部门制改革成效明显。完成省政府第三、四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1500多项,占总数一半以上。富县强镇和简政强镇事权改革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有序展开。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并启动试点。省以下财政体制调整、省直管县财政体制试点、生态激励型财政政策和竞争性分配改革取得新进展。省属政府投资非经营性项目全面实行代建制,出台实施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启动建设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商业银行改革重组基本完成,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重大成果,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等新型金融机构加快发展。水、电、气等资源能源价格进一步理顺,污水、垃圾处理收费等环境价格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教育、医药、交通等民生价格改革继续深入。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初步形成大文化行政管理格局。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扎实推进。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华侨农场改革发展取得重要进展。
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共同发展。国有企业发展活力和控制力、竞争力、影响力增强,预计2010年全省国有企业资产总额2.5万亿元,省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达6000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96%和62%,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超过100%。民营经济发展加速,预计增加值、税收、吸纳就业人数分别达19000亿元、2600亿元、2200万人,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涌现出粤电、交通、华为、美的、广汽等一批资产或销售收入超千亿的大型骨干企业集团。
外经贸战略转型步伐加快。外贸结构不断优化,一般贸易出口占全省出口比重由2005年的22.4%上升到32.9%,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分别达69.7%、38.7%。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成效显著,对东盟、拉美、非洲、中东等新兴市场出口年均增长都超过20%。利用外资水平提升,世界500强新设企业项目206个,服务业吸收外资占比提高近19个百分点。“走出去”步伐加快,新增境外投资企业1364家、协议投资84.5亿美元。加工贸易加快转型升级,有2414家企业实现不停产转型,深加工结转总金额1050亿美元,带动国内配套产业产值5300亿元。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和口岸通关模式改革全面推进。
粤港澳台合作迈上新台阶。实施CEPA和服务业对港澳开放先行先试措施,签署实施粤港合作框架协议,编制完成粤澳合作框架协议。与港澳联合编制完成共建优质生活圈专项规划。跨境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深港西部通道建成通车,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速铁路等加快推进。横琴新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开发建设顺利。成功举办“台湾?广东周”活动,粤台农业合作试验区、创业园建设成效明显。泛珠合作继续深化。
国际交流合作更加紧密。圆满完成参与上海世博会任务,广交会、高交会、国际咨询会、中博会、留交会、外博会、中国(珠海)航展、侨博会等国际性大型活动创新发展。驻穗领事机构增至39个,国际友城突破100对。全面拓展与东盟、东北亚、欧盟、北美、中东等地区的战略合作,与新加坡等国建立合作或对话协调机制。中新(广州)知识城建设加快。
(五)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和谐广东建设迈出新步伐。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率先编制实施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五年共投入改善民生、基本公共服务领域财政资金9673亿元,年均增长22.3%,财政对民生投入占一般预算支出比重从40%增至57.2%。2010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23898元和7890元,比上年增长10.8%和14.2%,年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3.15∶1缩小为3.03∶1。最低工资水平平均提高73.3%。汽车等高档耐用消费品普及率大幅提高。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五年新增城镇就业98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企业人文关怀得到加强,劳动关系保持和谐稳定。
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稳居全国首位,社保基金累计结余3553亿元,约占全国1/7。224.6万符合低保条件的城乡居民实现应保尽保。养老保险实现省级调剂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省级统筹,养老保险关系省内转移顺畅。在36个县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广州、珠海、梅州等7市实现农保制度全覆盖。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加快发展。实施住房保障近20万户,城镇“双特困”居民住房保障水平有新提高。
文化建设成效显著。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建成有一定规模的文化广场5000多个、农家书屋1.2万家、城乡社区文化室1.6万个。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有效推进,城市电影发行放映业在全国领先。省博物馆新馆、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广东科学中心、广州大剧院等标志性文化设施建成开放。涌现一批有重要影响的精品力作,每年获国内外重要艺术奖项100余项。成功举办国际旅游文化节、文博会、国际漫画节、第九届中国艺术节等重大文化节庆活动。对外文化交流活跃。“开平碉楼与村落”、“中国丹霞”成功申报世界遗产,粤剧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创新性完成“南海I号”整体打捞工程。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梅州入选中国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大发展。
教育、卫生、体育、人口计生等事业繁荣发展。学前教育不断优化,三年入园率达82.5%。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初中毛入学率均达到100%。提前一年实现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毛入学率达86.2%,五年提高28.7个百分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珠三角职业教育基地建设扎实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技工院校年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居全国第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22%提高到28%。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基本解决,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两相当”稳步推进。卫生资源总量适度增长,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和卫生事业整体水平居全国前列,居民期望寿命达75.3岁。全面启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全民医保步伐加快,基本医疗保障覆盖率达9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2%。实施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步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公立医院药品零差率销售试点取得初步成效。启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民营医疗机构加快发展。农村药品供应网和监督网普遍建立。妇女、儿童工作进一步加强,妇幼安康工程顺利实施。中医药强省建设成效显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逐步健全,有效防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疫情。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明显进步,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人口控制计划,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低生育水平持续保持稳定。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我省运动员在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上分别获得7枚、41枚、20枚金牌,群众体育运动广泛开展。成功举办2008年奥科大会、第13届省运会和第6届省残运会。侨务、统计、人防、地质、气象、地震、档案、参事、文史、方志等事业取得新成绩。
民主法治和政府自身建设进程加快。自觉接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共办理全国人大代表建议77件,全国政协提案85件;省人大代表建议2867件,省政协提案2995件。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61项,制定修改政府规章47项。建立政府规章立法后评估制度和政府规章清理制度,网络问政有序开展,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不断完善。加强行政执法督察和政府规制统一审查,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扎实有效。全面完成“五五普法”,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加快推进。健全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监察、审计工作扎实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
社会保持和谐稳定。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着力做好信访工作,有效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严密防范和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敌对势力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的犯罪活动,广大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度明显提高。打私、监狱、劳教工作得到加强。全面实施以居住证为载体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一证通”制度。持续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等专项整治,市场秩序不断规范。应急管理体系不断完善,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提升。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事故起数、伤亡人数持续下降。全面贯彻民族、宗教政策法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扎实推进,城市民族工作和宗教界为社会服务成效明显。国防建设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得到加强,军民共建、双拥优抚安置深入推进,军政军民更加团结。
去年,我们成功举办广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全面践行“激情盛会?和谐亚洲”和“欢聚、分享、共赢”理念,收获了“迎接亚运会、创造新生活”和同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丰硕成果,实现了办一届具有“中国特色、广东风格、广州风采”亚运会、亚残运会的目标,展示了我国我省改革开放成就和良好国际形象,增进了与亚洲各国各地区的了解和友谊。
各位代表!“十一五”时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通过五年的成功实践,我们加深了对发展规律的认识,丰富了推动科学发展的经验。我们深深体会到,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法宝。广泛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有效激发全省人民先行先试、务实进取的积极性。深入推进改革攻坚,不断创新体制机制,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我们深深体会到,坚持扭住中心、促进发展是推动科学发展的第一要务。坚决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迎难而上,化危为机,危中求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为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奠定坚实基础。我们深深体会到,坚持调整结构、转变方式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紧紧把握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倒逼压力和转型契机,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调整城乡区域和需求结构,努力使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成为推动科学发展上水平的过程。我们深深体会到,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目的。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狠抓就业、社保、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集中力量办了一大批好事实事,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我们深深体会到,坚持转变作风、真抓实干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深入开展转变作风抓落实主题实践活动,坚持“干”字当先,加强分类指导,分片逐市研究解决突出问题,完善激励机制,狠抓督促检查,推动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各位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对广东一直高度重视、亲切关怀,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明确要求广东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给全省人民以极大的鼓舞和鞭策。我省取得的每一个成就,都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省人民共同拼搏的结果,也离不开海内外各界的关心支持。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职工,向驻粤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人民警察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向长期关心支持我省改革发展的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以及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省发展中长期积累的总量大而人均不高、经济结构不合理、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较大、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仍然存在。经过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面临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凸显:内外需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仍不协调;产业层次仍处于世界产业链的中低端,核心技术和高端人才缺乏;资源环境约束突出,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改善民生任务繁重,人口、教育、医疗、社保等方面的压力加大。同时,政府职能转变还没有完全到位,机关作风建设有待加强。我们对此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时期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也是我省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综观国内外形势,我省既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总体上仍处于推动科学发展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世界经济结构进入大调整阶段,新一轮创新和产业转型处于孕育期;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社会政治大局稳定;我省改革开放以来积累了雄厚经济实力、产业基础、市场优势和成功经验,这都为下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和环境。但与此同时,全球经济复苏曲折复杂,贸易保护主义继续升温;我国经济进入转型期,宏观经济的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国内区域竞争合作呈现新格局,我省原有优势逐渐弱化。我们要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着力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奋发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关于“十二五”规划建议,省政府组织编制了《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规划纲要(草案)》及其说明已印发大会。“十二五”时期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抓住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这个核心,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积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自主创新战略、人才强省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绿色发展战略、和谐共享战略,全面落实珠三角《规划纲要》,推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朝着建设提升中国国际竞争力的主力省、探索科学发展模式的试验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行地的目标迈出重大步伐,真正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
“十二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以上,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以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显著进展,社会软实力显著提升,民生福祉显著改善,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日益完善。
根据上述总体要求,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必须更加注重科学发展、先行先试,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内生增长,更加注重城乡一体、区域协调,更加注重绿色发展、生态文明,更加注重民生优先、和谐共享。着力在“六个突出”上下功夫:
(一)突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加快外经贸战略转型,完善内外需协调拉动、消费投资相互促进的增长格局。坚持制造与创造相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发展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进国家低碳省试点工作,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强化节能减排和资源节约。
(二)突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深入实施自主创新和人才强省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广东。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原始创新并重,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着力攻克核心关键技术,推动经济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变。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省,深入开展质量强省活动,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健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完善风险投资、政府资助、税收减免等政策体系。加强引才引智和国内外人才交流,构建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三)突出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协调推进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加快现代农业强省建设,不断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统筹海陆开发,发展海洋经济。深入实施提升珠三角带动东西北战略,加快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推进“双转移”。
(四)突出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注重发展成果的普惠性,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共建共享和谐广东,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逐步健全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分布合理、管理有效、水平适度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缩小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加快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五)突出提升文化软实力。加快文化强省建设。优先发展教育,促进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发展壮大和提升水平,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教育强省。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培育广东人文精神,开创文化事业强、文化产业强、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强、文化形象好的文化发展新格局。全面推进依法治省,加快法治广东建设。
(六)突出深化改革开放。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着力推进市场机制、政府管理、财政金融等领域改革,完善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体制机制。深化粤港澳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实施更积极、更主动的开放战略,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走出去”水平,深入推进区域和国际合作,增强国际竞争力。
各位代表!我省“十二五”发展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科学发展新的航程已经开启。全省人民万众一心、团结拼搏,一定能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进,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2011年1月22日在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广东省人民政府省长 黄华华
各位代表:
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时期工作回顾
“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面对超强台风、特大暴雨洪涝、低温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的严重影响,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和省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省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大力推进“三促进一保持”,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变,扎扎实实惠民生,办成了一系列大事,办好了一系列喜事,办妥了一系列难事,在科学发展轨道上迈出新的可喜步伐。2010年和“十一五”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一)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经济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达45473亿元,比上年增长12.2%,是2005年22557亿元的2倍,先后超过新加坡、香港和台湾。人均生产总值达46821元,折合近7000美元,进入中等收入国家地区行列,在2007年提前三年实现比2000年翻一番的目标。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总收入达11842亿元,增长30.8%,是2005年4432亿元的2.7倍,年均增加1482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516亿元,增长23.8%,是2005年1807亿元的2.5倍,年均增加542亿元。金融运行平稳,2010年末全省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82019亿元、51799亿元,均比“十五”期末增长1倍以上。
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显著增强。加快实施“新十项工程”,大力推动“广货全国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完成58360亿元、年均增长17.6%,2010年完成投资16113亿元、比上年增长20.7%。省重点项目投资五年完成1302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415亿元,比上年增长17.3%,年均增长17.1%,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000亿元,比上年增长36.5%,是2005年的3.4倍。强化煤电油气运和重要商品的综合协调,加强价格调控监管,价格总水平和价格秩序保持基本稳定。
进出口和利用外资平稳增长。发挥外经贸政策集成效应,联手港澳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着力拓市场、优结构、促平衡。2010年进出口总额达784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4%,五年年均增长12.9%。其中出口总额达453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6.3%,年均增长13.7%,占全国份额保持稳定。五年累计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906亿美元,新增外商投资企业3.5万户。
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2010年农业增加值2287亿元,比上年增长4.4%,五年年均增长4.1%。粮食生产连续7年丰收,“菜篮子”产品持续增加。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建设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21个、省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520个、现代标准农田500万亩,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标准化水平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从48%提高到53%。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迅速发展,农业产业化组织1.5万家,带动农户549万户,户均增收1985元。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高,在全国率先实施食用农产品标识管理,65个产品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林业产业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全面提速,涉农保险扎实推进。
(二)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连续三年稳居全国第二,有效专利总量、发明专利授权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中国专利奖金奖数及获奖总数均居全国首位,成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2010年我省35个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创历年之最。广晟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规范正式成为国家标准并纳入国际标准体系。省部省院产学研合作深入推进,散裂中子源、超级计算中心、云计算平台等重大项目进展顺利,全国64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万多名专家在我省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1.5万多项,五年累计实现产值8131亿元、利税1223亿元。全国首个国家级区域专利信息服务中心落户我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3万亿元,是2005年的2.5倍。国家级高新区新增3个,总数达9个,居全国第一。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由2005年的1.12%上升到1.8%,技术自给率由45.4%上升到65%。全面启动质量强省活动和省政府质量奖评审,38个国家级质检中心落户我省,主导和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行业标准3860项。商标品牌建设成效显著。新增一批以两院院士、973计划首席科学家为代表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引进12个高水平创新科研团队和15名科技领军人才。率先开发工业设计师等260个新职业工种,成功举办职业技能大赛和工业设计大赛。
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坚持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以500强项目为引领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产业高级化趋势明显。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为5.0∶50.4∶44.6。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47.2%,初步形成装备制造“海陆空”全面发展格局。汽车整车生产能力达140万辆/年,轿车产量居全国第二位。龙穴造船基地30万吨自主知识产权超大油轮出坞,首台国产百万千瓦级核电反应堆压力容器在南沙下线,广东明阳大功率风电机组投产,广州和谐型大功率机车检修基地、江门南车轨道交通修造基地开工建设,珠海中航通用飞机制造、阳江核电项目顺利推进。沿海石化产业带布局基本形成,炼油能力达4550万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在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高技术服务等领域建立12家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合作引进和自主建设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高端新型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和半导体照明产业迅速发展。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已推行联盟标准168项,省级专业镇达309家,省市共建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基地7个,传统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51个。金融、商务会展、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总部经济等发展迅速,现代服务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56%。金融业增加值达2493亿元,保险业保费总收入近1600亿元,分别是“十五”期末的3.7倍和3.2倍。上市公司总数达312家,居全国首位。文化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增加值占全国1/5强。率先试行国民旅游休闲计划,旅游业总收入近4000亿元,旅游创汇120亿美元,居全国第一。
节能减排工作扎实有效。强化节能减排问责,积极实施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预计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等约束性指标如期完成。五年共淘汰落后钢铁产能1275万吨、水泥产能5782万吨,关停小火电1221万千瓦。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清洁电源占省内电源装机总容量的34%,核电已建和在建装机容量均居全国第一。加强污染减排设施建设,县县建成污水处理厂,城乡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达1739万吨,是2005年的2.8倍,占全国1/8;全省火电脱硫机组容量是2005年的8.5倍,12.5万千瓦以上燃煤火电机组全部安装脱硫设施。
节约集约用地试点示范省建设成效显著。亿元生产总值增长消耗新增建设用地由2005年的129亩降到56.5亩,降幅达56%;单位建设用地二、三产业增加值由1.22亿元/平方公里提高到2.37亿元/平方公里,升幅达94.3%。五年开发补充耕地150万亩,是之前10年的总和,连续11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可满足今后10年耕地占补平衡需要。“三旧”改造成效突出,近三年投入改造资金超过1900亿元,完成改造项目1800多个,涉及面积约9万亩,节地率达42%。
(三)努力推动珠三角一体化和东西北地区跨越发展,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
珠三角一体化取得实质性进展。制定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的决定和五个一体化专项规划,出台推进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指导意见和“四年大发展”工作方案。以广佛同城化为示范,加快建设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经济圈,推动各市交通对接、年票互认、环境联治、规划衔接。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实现部省合作、进展顺利,广佛、广珠城际铁路开通运营,公交IC卡实现五市互联互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比重提升,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明显下降,区域整体实力增强。
东西北地区发展加快。粤东临海工业、特色经济发展提速,粤西临港工业、重化工业建设大步推进,粤北山区绿色崛起势头良好。东西北地区多数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提高到21.2%。
“双转移”成效显著。以竞争方式安排资金扶持省示范性产业转移工业园,加大合作共建力度。预计34个省产业转移园协议入园项目达2000个,协议总投资约4500亿元;2010年实现产值1850亿元,比上年翻番。率先实施“一户一技能”等农村劳动力技能免费培训普惠制度,创新积分制入户等吸纳技能型农村劳动力新机制,五年培训312万人,转移就业558万人。
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大跨越。五年新增轨道营运里程777公里、高速公路1695公里、港口货物通过能力4.6亿吨,武广客运专线建成营运,厦深、贵广等铁路建设加快推进,综合交通体系不断完善。布点建设一批骨干电源电网项目,新增电力装机3080万千瓦、天然气供应量77亿立方米。基本完成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加固达标江海堤围5151公里,除险加固病险水库4632座,乐昌峡水利枢纽等重点水利项目加快推进。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基本建立,防灾减灾成效明显。
宜居城乡和生态环境建设卓有成效。21个地级以上市饮用水源水质全部达标,空气质量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珠三角建成全国首个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群。大力推进绿道网建设、村镇整治等,珠三角2372公里省立绿道网全线贯通,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提高到12.5平方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提高到70%。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2.1万个村庄编制了规划,完成9.1万户贫困农户危房改造,解决1041万农村居民和18万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完成农村改厕101万户。加强水资源节约保护,万元生产总值用水量连续6年下降。生态建设稳步推进。
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扎实有效。创新扶贫开发方式,合理配置扶贫资源,强化扶贫责任,共落实帮扶资金37亿元,扶持发展集体经济项目1.1万个,被挂扶贫困户有42.2%共15.6万户、69.3万贫困群众达到脱贫标准。在全国首创“扶贫济困日”,筹集善款30亿元。
对口援建取得重要成果。圆满完成对口援建川甘两省“四县一区”任务,全省支持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资金156亿元,共完成援建项目867个。新一轮对口援藏援疆工作开局良好,对口支援广西、贵州、三峡库区工作扎实有效。
(四)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体系进一步完善。
经济特区再创发展新优势。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总结和谋划部署特区工作,进一步明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探索科学发展新路的思路和举措。深圳、珠海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市,汕头经济特区加快创新发展,掀开特区发展新篇章。
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省级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完成,市县政府机构改革稳步推进,深圳、阳江、顺德等地大部门制改革成效明显。完成省政府第三、四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1500多项,占总数一半以上。富县强镇和简政强镇事权改革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有序展开。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并启动试点。省以下财政体制调整、省直管县财政体制试点、生态激励型财政政策和竞争性分配改革取得新进展。省属政府投资非经营性项目全面实行代建制,出台实施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启动建设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商业银行改革重组基本完成,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重大成果,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等新型金融机构加快发展。水、电、气等资源能源价格进一步理顺,污水、垃圾处理收费等环境价格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教育、医药、交通等民生价格改革继续深入。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初步形成大文化行政管理格局。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扎实推进。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华侨农场改革发展取得重要进展。
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共同发展。国有企业发展活力和控制力、竞争力、影响力增强,预计2010年全省国有企业资产总额2.5万亿元,省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达6000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96%和62%,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超过100%。民营经济发展加速,预计增加值、税收、吸纳就业人数分别达19000亿元、2600亿元、2200万人,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涌现出粤电、交通、华为、美的、广汽等一批资产或销售收入超千亿的大型骨干企业集团。
外经贸战略转型步伐加快。外贸结构不断优化,一般贸易出口占全省出口比重由2005年的22.4%上升到32.9%,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分别达69.7%、38.7%。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成效显著,对东盟、拉美、非洲、中东等新兴市场出口年均增长都超过20%。利用外资水平提升,世界500强新设企业项目206个,服务业吸收外资占比提高近19个百分点。“走出去”步伐加快,新增境外投资企业1364家、协议投资84.5亿美元。加工贸易加快转型升级,有2414家企业实现不停产转型,深加工结转总金额1050亿美元,带动国内配套产业产值5300亿元。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和口岸通关模式改革全面推进。
粤港澳台合作迈上新台阶。实施CEPA和服务业对港澳开放先行先试措施,签署实施粤港合作框架协议,编制完成粤澳合作框架协议。与港澳联合编制完成共建优质生活圈专项规划。跨境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深港西部通道建成通车,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速铁路等加快推进。横琴新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开发建设顺利。成功举办“台湾?广东周”活动,粤台农业合作试验区、创业园建设成效明显。泛珠合作继续深化。
国际交流合作更加紧密。圆满完成参与上海世博会任务,广交会、高交会、国际咨询会、中博会、留交会、外博会、中国(珠海)航展、侨博会等国际性大型活动创新发展。驻穗领事机构增至39个,国际友城突破100对。全面拓展与东盟、东北亚、欧盟、北美、中东等地区的战略合作,与新加坡等国建立合作或对话协调机制。中新(广州)知识城建设加快。
(五)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和谐广东建设迈出新步伐。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率先编制实施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五年共投入改善民生、基本公共服务领域财政资金9673亿元,年均增长22.3%,财政对民生投入占一般预算支出比重从40%增至57.2%。2010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23898元和7890元,比上年增长10.8%和14.2%,年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3.15∶1缩小为3.03∶1。最低工资水平平均提高73.3%。汽车等高档耐用消费品普及率大幅提高。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五年新增城镇就业98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企业人文关怀得到加强,劳动关系保持和谐稳定。
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稳居全国首位,社保基金累计结余3553亿元,约占全国1/7。224.6万符合低保条件的城乡居民实现应保尽保。养老保险实现省级调剂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省级统筹,养老保险关系省内转移顺畅。在36个县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广州、珠海、梅州等7市实现农保制度全覆盖。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加快发展。实施住房保障近20万户,城镇“双特困”居民住房保障水平有新提高。
文化建设成效显著。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建成有一定规模的文化广场5000多个、农家书屋1.2万家、城乡社区文化室1.6万个。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有效推进,城市电影发行放映业在全国领先。省博物馆新馆、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广东科学中心、广州大剧院等标志性文化设施建成开放。涌现一批有重要影响的精品力作,每年获国内外重要艺术奖项100余项。成功举办国际旅游文化节、文博会、国际漫画节、第九届中国艺术节等重大文化节庆活动。对外文化交流活跃。“开平碉楼与村落”、“中国丹霞”成功申报世界遗产,粤剧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创新性完成“南海I号”整体打捞工程。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梅州入选中国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大发展。
教育、卫生、体育、人口计生等事业繁荣发展。学前教育不断优化,三年入园率达82.5%。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初中毛入学率均达到100%。提前一年实现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毛入学率达86.2%,五年提高28.7个百分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珠三角职业教育基地建设扎实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技工院校年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居全国第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22%提高到28%。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基本解决,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两相当”稳步推进。卫生资源总量适度增长,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和卫生事业整体水平居全国前列,居民期望寿命达75.3岁。全面启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全民医保步伐加快,基本医疗保障覆盖率达9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2%。实施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步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公立医院药品零差率销售试点取得初步成效。启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民营医疗机构加快发展。农村药品供应网和监督网普遍建立。妇女、儿童工作进一步加强,妇幼安康工程顺利实施。中医药强省建设成效显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逐步健全,有效防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疫情。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明显进步,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人口控制计划,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低生育水平持续保持稳定。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我省运动员在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上分别获得7枚、41枚、20枚金牌,群众体育运动广泛开展。成功举办2008年奥科大会、第13届省运会和第6届省残运会。侨务、统计、人防、地质、气象、地震、档案、参事、文史、方志等事业取得新成绩。
民主法治和政府自身建设进程加快。自觉接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共办理全国人大代表建议77件,全国政协提案85件;省人大代表建议2867件,省政协提案2995件。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61项,制定修改政府规章47项。建立政府规章立法后评估制度和政府规章清理制度,网络问政有序开展,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不断完善。加强行政执法督察和政府规制统一审查,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扎实有效。全面完成“五五普法”,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加快推进。健全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监察、审计工作扎实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
社会保持和谐稳定。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着力做好信访工作,有效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严密防范和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敌对势力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的犯罪活动,广大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度明显提高。打私、监狱、劳教工作得到加强。全面实施以居住证为载体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一证通”制度。持续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等专项整治,市场秩序不断规范。应急管理体系不断完善,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提升。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事故起数、伤亡人数持续下降。全面贯彻民族、宗教政策法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扎实推进,城市民族工作和宗教界为社会服务成效明显。国防建设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得到加强,军民共建、双拥优抚安置深入推进,军政军民更加团结。
去年,我们成功举办广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全面践行“激情盛会?和谐亚洲”和“欢聚、分享、共赢”理念,收获了“迎接亚运会、创造新生活”和同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丰硕成果,实现了办一届具有“中国特色、广东风格、广州风采”亚运会、亚残运会的目标,展示了我国我省改革开放成就和良好国际形象,增进了与亚洲各国各地区的了解和友谊。
各位代表!“十一五”时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通过五年的成功实践,我们加深了对发展规律的认识,丰富了推动科学发展的经验。我们深深体会到,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法宝。广泛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有效激发全省人民先行先试、务实进取的积极性。深入推进改革攻坚,不断创新体制机制,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我们深深体会到,坚持扭住中心、促进发展是推动科学发展的第一要务。坚决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迎难而上,化危为机,危中求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为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奠定坚实基础。我们深深体会到,坚持调整结构、转变方式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紧紧把握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倒逼压力和转型契机,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调整城乡区域和需求结构,努力使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成为推动科学发展上水平的过程。我们深深体会到,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目的。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狠抓就业、社保、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集中力量办了一大批好事实事,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我们深深体会到,坚持转变作风、真抓实干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深入开展转变作风抓落实主题实践活动,坚持“干”字当先,加强分类指导,分片逐市研究解决突出问题,完善激励机制,狠抓督促检查,推动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各位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对广东一直高度重视、亲切关怀,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明确要求广东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给全省人民以极大的鼓舞和鞭策。我省取得的每一个成就,都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省人民共同拼搏的结果,也离不开海内外各界的关心支持。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职工,向驻粤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人民警察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向长期关心支持我省改革发展的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以及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省发展中长期积累的总量大而人均不高、经济结构不合理、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较大、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仍然存在。经过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面临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凸显:内外需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仍不协调;产业层次仍处于世界产业链的中低端,核心技术和高端人才缺乏;资源环境约束突出,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改善民生任务繁重,人口、教育、医疗、社保等方面的压力加大。同时,政府职能转变还没有完全到位,机关作风建设有待加强。我们对此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时期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也是我省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综观国内外形势,我省既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总体上仍处于推动科学发展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世界经济结构进入大调整阶段,新一轮创新和产业转型处于孕育期;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社会政治大局稳定;我省改革开放以来积累了雄厚经济实力、产业基础、市场优势和成功经验,这都为下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和环境。但与此同时,全球经济复苏曲折复杂,贸易保护主义继续升温;我国经济进入转型期,宏观经济的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国内区域竞争合作呈现新格局,我省原有优势逐渐弱化。我们要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着力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奋发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关于“十二五”规划建议,省政府组织编制了《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规划纲要(草案)》及其说明已印发大会。“十二五”时期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抓住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这个核心,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积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自主创新战略、人才强省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绿色发展战略、和谐共享战略,全面落实珠三角《规划纲要》,推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朝着建设提升中国国际竞争力的主力省、探索科学发展模式的试验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行地的目标迈出重大步伐,真正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
“十二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以上,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以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显著进展,社会软实力显著提升,民生福祉显著改善,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日益完善。
根据上述总体要求,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必须更加注重科学发展、先行先试,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内生增长,更加注重城乡一体、区域协调,更加注重绿色发展、生态文明,更加注重民生优先、和谐共享。着力在“六个突出”上下功夫:
(一)突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加快外经贸战略转型,完善内外需协调拉动、消费投资相互促进的增长格局。坚持制造与创造相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发展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进国家低碳省试点工作,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强化节能减排和资源节约。
(二)突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深入实施自主创新和人才强省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广东。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原始创新并重,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着力攻克核心关键技术,推动经济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变。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省,深入开展质量强省活动,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健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完善风险投资、政府资助、税收减免等政策体系。加强引才引智和国内外人才交流,构建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三)突出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协调推进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加快现代农业强省建设,不断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统筹海陆开发,发展海洋经济。深入实施提升珠三角带动东西北战略,加快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推进“双转移”。
(四)突出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注重发展成果的普惠性,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共建共享和谐广东,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逐步健全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分布合理、管理有效、水平适度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缩小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加快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五)突出提升文化软实力。加快文化强省建设。优先发展教育,促进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发展壮大和提升水平,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教育强省。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培育广东人文精神,开创文化事业强、文化产业强、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强、文化形象好的文化发展新格局。全面推进依法治省,加快法治广东建设。
(六)突出深化改革开放。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着力推进市场机制、政府管理、财政金融等领域改革,完善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体制机制。深化粤港澳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实施更积极、更主动的开放战略,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走出去”水平,深入推进区域和国际合作,增强国际竞争力。
各位代表!我省“十二五”发展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科学发展新的航程已经开启。全省人民万众一心、团结拼搏,一定能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进,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