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加快庆元竹产业转型升级的几点思考

时间:2019-05-14 06:03: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加快庆元竹产业转型升级的几点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加快庆元竹产业转型升级的几点思考》。

第一篇:对加快庆元竹产业转型升级的几点思考

对加快庆元竹产业转型升级的几点思考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竹产业发展工作,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把竹产业作为全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来抓,全县竹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成效显著。下阶段,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我县竹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竹产业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及庆元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是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 现阶段竹产业发展形势分析

纵观庆元竹产业,通过近年立足资源转化,贸工农一体化促发展,取得了重大成效,但还存在不少制约因素,可能会影响到今后竹产业更好发展。

1、竹资源形势分析

优势:我县现有毛竹林面积38.7万亩,按全部竹林实现丰产经营测算,每年将可为笋、竹加工企业提供毛竹1200万株,笋2.5万吨。今后还可继续通过生态杉改竹、毛竹造林、毛竹散种等措施,扩大竹林面积,进一步提高资源总量,以提供更加丰富的竹材和竹笋。此外,庆元周边县市毛竹资源丰富,也可为今后庆元竹产业发展提供部分原材料。

劣势:随着竹制品加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原材料用量将继续增加,竹材自给率将继续下降,原材料调进量将会更大,自有资源不足将成为制约竹制品加工业发展瓶颈因素之一。另外,竹笋加工企业发展的严重滞后,竹笋(主要是春笋)销售成为难题,竹林效益难以完全体现。

2、基础设施形势分析

优势:随着的54、55省道的改扩建、康庄工程及竹林道等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原材料运输网络已初具规模,道路建设有效降低了竹资源培育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促进了林农培育竹资源的积极性。今后,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等交通条件的改善,都将对我县竹产业发展起着重大推动作用。

劣势:我县竹林道路建设虽已初具规模,原材料运输网络基本形成,但林道都是泥土路面,且多数坡度较大,受天气因素影响极大,一逢下雨就无法通车,严重影响正常生产。急需对主干道的路面进行砂石硬化,以适应全天候运输。

3、笋、竹产品市场形势分析

优势:竹制品加工已初具规模,产业集群初步形成。竹制产品已形成了竹厨具、竹炭、竹地板、竹醋液等多个系列,几百个品种,远销2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内各大中城市,具有较好抗市场风险能力。随着绿色、无公害竹制新产品的开发与生产,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占有率将有望进一步提升。

劣势:高科技含量的精深加工产品、高附加值产品仍然不多,全竹利用率不高。许多产品(如部分竹炭制品),仍然未能被广大消费者接受。笋制品产量低、品种单一,笋加工瓶颈仍未突破。产品科技含量和品牌知名度有待进一步提高;营销网络需进一步健全;海内外新市场需进一步拓展。

4、政策形势分析

优势:为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特别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办法;2007年七部委出台《林业产业政策要点》,把发展现代林业推动生态建设列为重点。目前,正在编制中的《2010-2013年丽水市竹制品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及2007年庆元县委县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快竹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都将有力地推动我县竹产业发展。特别是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竹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把加强原材料基地建设,培育龙头企业,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等作为重要举措来抓。所有这些政策和规划,都有力地支持了我县竹产业的发展。

劣势:对竹笋加工、竹纤维利用、竹炭新产品研发及全竹利用等目前较薄弱的环节,缺少明确而有力的扶持政策;笋产业发展滞后。成为我县竹产业发展的短腿,影响了我县竹产业的全面、快速发展。

5、社会形势分析

优势:我县竹产业随着改革开放而悄然起步,随着竹林经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竹材加工企业加工能力的增强而快速发展。发展壮大竹产业已成为全县上下的共识,并成为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发展效益农业的支柱产业。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化和生态建设步伐的加快以及部分竹产品的时尚化,海西区竹产业的发展,都给我县竹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大,产业集群的初步形成,全社会参与热情持续高涨,初步出现了多部门、多行业、多元化投资的良好局面。

劣势:具有区域特色的竹制品加工产业集群仍不明显,加工企业遍地开花,布局不够合理。同时,未能很好地借助浙江省竹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和笋竹加工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发挥其在竹产业转型升级进程中的科技支撑作用。

◆ 加快竹产业转型升级的措施

抓住海西区建设的大好时机,根据庆元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北承长三角、南接海西区、当好桥头堡、谋求新跨越”战略,积极构建“浙南闽北笋竹产品集散中心”,大边推进竹产业转型升级。

1、加强资源培育,增加资源总量,确保原材料供应一是继续抓好毛竹栽培,扩大立竹资源总量。继续对毛竹造林、杉改竹、零星种植的政策扶持,通过人工促进扩鞭及人工栽植等方式,增加资源总量。

二是以测土施肥、竹腔施肥为重点,促进低效竹林改造。在分类经营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经营类型,对立地条件较好、便于集约经营的山场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对立地条件较差、经营相对不便的山场推广竹腔施肥,将低效竹林全面改造成为丰产林。

三是以“三笋”林培育为突破口,提高竹笋产量。通过在黄田、隆宫等乡镇建立“三笋”林培育示范基地,推行水、肥定量管理技术、无公害竹笋标准化生产技术等,实现竹林高产高效。辐射并带动适合“三笋”培育的竹林走向高产高效经营之路。

四是鼓励企业、经营大户到外地建设毛竹原材料供应基地。

鼓励企业、毛竹经营大户走出庆元,充分利用周边县市毛竹资源优势,通过转让、承包、或联营等多种方式经营毛竹原材料供应基地,以弥补毛竹原材料自给不足。

五是力促东部乡镇加快竹资源培育。由于交通条件、立地条件等原因,东部13个乡镇竹资源培育相对滞后。今后,继续加大对东部地区毛竹林资源培育力度,保持对东部地区政策扶持力度,鼓励西部发达乡镇对东部乡镇的结对帮扶。

六是广泛开展科技培训、积极培育合作组织。在做好资金扶持的基础上,不断加大科技扶持。

通过课堂讲座,现场参观学习、经验交流等方式,提高竹农的科技知识,提高竹林经营水平。鼓励竹农建立农民合作社等合作组织,实现统一生产、统一管理、统一品牌的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模式,实现竹林效益最大化。

2、继续做好竹林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通过近几年的基础设施建设,我县竹林道已初步形成网络化,但由于资金原因,未能建成砂石路面,维修养护也不力,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多数林道不能全天候通车。为了竹产业的全面发展和竹林效益的进一步提高,继续抓好竹林道路维修或改建工作,在保证现有竹林道路能够正常通车的情况下,根据财力,逐步对竹林道路进行改建,有条件的主干道进行硬化,以提高竹林主干道运输能力。

3、以竹制厨具生产基地建设为推手,做大、做强竹产业集群

一是打好品牌战略,扩大庆元竹制品知名度。积极申报“中国竹制厨具生产基地”,整合资源打造中国竹制厨具生产基地,壮大竹制厨具企业发展平台,提升竹制厨具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二是加强龙头企业培育,壮大企业规模。继续加强龙头企业、名牌产品的培育力度,积极指导企业申报国家、省、市级龙头企业及名牌产品,扩大企业发展规模,提高企业知名度。

三是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笋、竹产品地方和国家标准的制定。

通过标准的制定和标准化生产,进一步提高各类产品的质量,扩大产品知名度。

四是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展销活动。继续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国际各类展销会、博览会和农博会,扩大销售渠道。

五是制定扶持政策,加快笋加工业的发展。加大笋加工企业扶持力度,通过招商引资,为企业提供绿色通道,减少手续,增加金融支持等方法,促进笋加工企业的发展。

4、加强生态竹林建设,推广竹文化旅游产业

不断挖掘和丰富竹文化底蕴,发展竹林生态旅游,延长竹产业链。重视竹类旅游产品开发,积极发展“竹乡农家乐”等多形式的以竹文化为特色的生态旅游。争取尽早启动《丽水竹海森林公园》建设,在黄田、竹口一线先行启动道路、龙头山竹海摄影和绘画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

编者按:竹产业是我县继香菇之后的又一支柱产业,对推动我县新农村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县竹产业的发展已到了需要总结和提升转型阶段,需要大家的献言献策,以进一步推动我县竹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惠及全县人民。

第二篇:加快推动桂林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思考

加快推动桂林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思考

[摘要]:旅游是桂林特有和最大的优势,漓江更是世界旅游的黄金水道。广西区党委和区人民政府关于“要充分发挥桂林作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龙头辐射带动作用”的战略决策,为加快推动桂林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而坚特文化立市、旅游兴市,着眼于科学保护漓江、做强高新产业,立足于发挥桂林历史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有机结合的优势,通过进一步发掘、整合配置文化、旅游资源来提升桂林城市形象和品位,通过调整旅游产品、旅游消费结构和培育产业集群来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进一步提高旅游对经济的拉动和、对财政的贡献率,促进节能减排,强化生态环保,是桂林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

[关键词]:桂林旅游产业

转型升级

结构调整

产业集群

可持续发展

桂林是享誉世界的风景游览城市和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二十四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桂林因“山水甲天下”而成为全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桂林的旅游业也因对外开放而得到长足发展。1998年桂林地市合并后,桂林的旅游业也因大桂林旅游资源的不断整合而得到快速发展。2001年桂林接待游客首次突破10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45.87亿元。历届市委、市政府都把旅游业作为桂林市的支柱产业来抓,尤其是本届市委、市政府站在推动桂林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高度,提出了“农业稳市、文化立市、旅游兴市、工业强市”的发展战略,桂林旅游业又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春天。2008年桂林接待游客突破160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100亿元。经过30多年的开发建设,桂林的旅游产业已经具有相当规模,旅游产业在桂林第三产业中龙头作用的发挥越来越大。

当前,桂林的旅游业正处于一个黄金发展期、产业转型升级期和矛盾凸显期。桂林旅游要实现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和跨越发展,必须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自治区党委和区人民政府关于“要充分发挥桂林作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龙头辐射带动作用”的战略决策,为加快推动桂林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而市委和市政府提出“进一步发挥优势、整合资源,培育品牌、打造精品,完善管理、优化服务,着力推进旅游方式转型,提升壮大旅游业,加快旅游兴市和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步伐”的桂林旅游发展思路和目标,不仅为桂林旅游发展描绘了新蓝图、找准了新路径、确立了新模式,而且也抓住了桂林旅游发展史上千载难逢的新机遇。同时,推动桂林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旅游兴市和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步伐的实践活动,就是适应当前国际国内新形势,结合桂林市的市情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探索,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为人民群众谋福祉,使桂林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景更美、人居环境更佳、百姓的生活更富裕;其目的是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关联带动作用,促进桂林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尤其是通过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凸显桂林甲天下的山水旅游城市和广西旅游产业的龙头地位,把桂林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旅游集散中心以及泛北部湾、泛珠三角经济区的后花园和服务新高地,提升桂林旅游产业的综合效益,实现旅游兴市的目标,是桂林旅游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和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旅游在桂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特殊地位与作用

旅游业是旅游产业形成的前提条件,而旅游产业则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结果。1973年桂林的旅游业正式起步以来经历了初创期(1973年—1977年)、发展期(1978年—1987年)、停滞巩固期(1988年—1996年)和二次发展期(1997年至现在)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桂林的旅游产业亦发生了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其在桂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一)旅游业在桂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特殊地位

桂林经济社会发展并非凭空想象的,而是建立在自身特有的优势资源的基础之上的。桂林主要有两大优势,其一是旅游和生态,其二是区位交通。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旅游是桂林特有和最大的优势资源,漓江更是世界旅游的黄金水道。桂林的旅游和生态环境经过30多年的发展,是唯一在国内外叫得响的王牌。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桂林山水是中国的名片,一定要保护好这张名片。因此,自治区党委把“打造现代化国际旅游名城、历史文化名城和生态山水名城”作为桂林城市发展的定位是正确的,也是符合桂林实际的。而桂林经济是集生态性、地域文化性和高科技性于一体的特色经济。青山绿水是桂林城市和风景名胜的灵魂和生命线,保护生态环境尤其是保护好漓江,突出发展以旅游业为先导、以新型工业为主导的大通道特色经济,既是促进桂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桂北区域经济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旅游产业在桂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特殊作用

现代经济学家认为,旅游产业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产业,它除了具有一般产业的基本特征外,还具有很强的依托性和关联度,旅游产业的发展以及自身作用的发挥与所在的区域密切相关。旅游产业的发展会带动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方面全面进步;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政策、劳动力素质、开放程度等对旅游产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就桂林而言,1998年,桂林旅游业增加值占到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10.4%,成为桂林市第三产业中的第一大产业部门。旅游产业的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所涉及旅游相关企业与旅行社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对桂林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是巨大的。首先,旅游产业的发展进一步确立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城市形象。城市形象的确立既是城市政治、经济、文化诸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更是城市优势资源长期开发经营的结晶。山水风光是桂林旅游形象的主体结构。千百年来,桂林以奇特秀丽的山水风光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而桂林旅游产业的发展则为中外游客提供了便捷优良的旅游服务,大量游客通过身临其境的游览,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桂林的知名度,强化了“甲天下”的印象,而且通过口碑效应进一步确立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城市形象。其次,旅游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桂林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改善。优良的生态环境质量既是桂林山水风光的根本保障,也是桂林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源泉。桂林在发展旅游产业的过程中,逐步加大了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强了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注重开发生态旅游项目等,形成了“旅游促环境”的发展模式,使桂林市的生态环境整体质量逐年优化,保持了较好的水平。再次,旅游产业的发展对其他产业的关联带动作用越来越大。区域经济是一个系统整体,各产业之间是一种互为条件、相互促进、水涨船高的辩证关系。桂林旅游产业发展的关联带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一是推动了旅游与工业、农业的有机结合。不仅促进了观光农业和“农家乐经济”的发展,而且也为打造工业旅游示范点创造了条件。二是推动了旅游与文化的结合,促进了桂林社会文化的发展。不仅催生了山水文化、城建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印象·刘三姐》和“两江四湖”等旅游品牌,而且激活了桂林市科教文卫体等社会文化事业,同时也为旅游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三是促进了对外开放,推动了本市企业与外企的合作。旅游产业发展不仅带来了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和新观念,而且由于世界百强企业的进入以及全国性会议和国际性会议在桂林的召开,为桂林创造了许多新的发展机遇。又次,旅游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民生问题的解决。旅游业是民生产业和富民产业。旅游产业涉及交通业、商业、房地产业、邮电业、金融业、文化艺术等70多个行业,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商业、饮食、交通等第三产业就可增加4.3元,旅游业直接就业者增加一人,间接就业至少可以增加5人。同时,山区景点景区以及“农家乐”项目的开发,有效地带动了贫困地区群众脱贫。

二、桂林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桂林旅游产业目前的发展水平不仅与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要求相差较大,而且由于产业转型升级的速度不快导致对桂林经济的拉动力不强,进而影响了桂林发展方式的迅速转变和全市综合实力的快速增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领导管理体制不顺,政府的主导作用发挥不够好

桂林地市合并的最大初衷是理顺领导管理体制,最大限度地整合大桂林旅游圈的资源。然而,地市合并10年来桂林旅游产业发展的领导管理体制尚未理顺。一方面,没有一个权威性的领导机构对全市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产业发展以及旅游产品营销进行研究部署和检查指导,从而导致大桂林旅游资源的整合缺乏系统整体性,无法形成大桂林旅游圈的整体发展合力。另一方面,旅游管理体制不顺,导致管理职能交叉,尤其是漓江旅游管理体制几乎是30年一贯制,没有创新,从事漓江旅游运营、管理的主体责权利不清,从而导致国有资源浪费和效益不高。同时,政府在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发挥不够好,产业规划、产业政策出台滞后,从而导致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比较缓慢。

(二)旅游产业结构不合理,旅游经济增长方式粗放

桂林旅游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旅游产品结构的不合理。桂林的旅游产品开发长期停留在观光旅游产品的层次上,而商务、会展、生态、体育、保健康复、休闲度假等旅游产品所占市场份额不足30%,说明桂林的旅游产品链不粗不长。二是旅游消费结构的不合理。桂林旅游产业所涉及的“吃、住、游、行、购、娱”结构不合理,这六种要素之间的整合缺乏有效的产业政策指导,说明桂林的旅游消费链过短过细。由于旅游娱乐、旅游购物不发达,游客在桂游览时间相对较短,导致在旅游营业收入中,商品性收入所占比重很低,而这恰恰是制约旅游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率的重要因素。

(三)城市形象整体营销乏力,旅游的国际化水平不够高 桂林旅游城市形象整体营销乏力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整体包装;二是缺乏足够的旅游品牌的支撑;三是宣传促销的方式不够丰富。桂林旅游的国际化水平不够高主要表现在:一是包括交通、高档酒店、高级会展中心等城市的硬件建设相对滞后;二是旅游管理水平不够高;三是旅游综合服务水平不够高;四是旅游产业基础较差,产业集聚力不强;五是旅游产业的开放程度不够高。

三、加快推动桂林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经济拉动力的对策与建议 笔者认为:市委提出的桂林旅游发展思路和目标,是建立在充分认识桂林城市性质和大桂林旅游资源优势的基础之上的。一方面,市委市政府把领跑区域旅游与保护漓江、做强高新产业放在同等位置,用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来促进漓江保护和做强高新产业,用保护漓江和做强高新产业来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进而达到有效保护漓江和促进产业优势互补、比翼齐飞的目的,不仅体现了市委决策的正确性,而且也包含了统筹兼顾的决策和执政理念。另一方面,市委市政府作出“农业稳市、文化立市、旅游兴市、工业强市”的战略决策,深化对桂林优势资源的认识,立足于发挥桂林历史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有机结合的优势,通过进一步发掘、整合、配置文化、旅游资源来提升桂林城市形象和品位,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进一步提高旅游对桂林经济的拉动力,促进节能减排,强化生态环保,这既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也是桂林旅游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因此,我们必须把思想认识和实际行动统一到自治区党委和市委的战略部署上来,齐心协力抢抓机遇,主动参与国际旅游市场竞争,使桂林成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创造桂林旅游发展史上的新辉煌。

(一)用辩证思维处理好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与保护漓江、做强高新产业的相互关系

1、进一步深化对自治区党委和市委战略部署的认识,强化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和跨越发展意识。首先,要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保护漓江,做强高新产业,领跑区域旅游,建设富裕魅力新桂林”就是桂林改革发展的大局,各级各部门和全市的干部群众都应该主动服务这一大局,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保护好漓江、保护好桂林的生态环境就是最大的政治和最大的政绩的观念,积极营造全市上下自觉保护漓江、共同关心支持做强高新产业和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良好氛围。其次,要进一步强化系统整体意识。保护漓江和做强高新产业、领跑区域旅游是一个系统整体。桂林山水是中国的名片,而漓江是桂林山水之魂,保护好漓江就是保护中国的名片,就是保护了桂林城市发展的生命线。做强高新产业既是壮大财力增强综合实力的关键所在,也是破解保护漓江与发展工业不兼容难题的重要举措,建设临桂新区,加快发展高新产业,就是承接老城的产业、人口转移,拓宽城市和产业发展空间,推动旅游产业发展,从根本上减轻漓江环境的压力。领跑区域旅游既是充分发挥桂林旅游龙头作用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桂林发展的现实选择,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有效保护漓江和促进高新产业的发展,就是提高旅游业对经济的拉动力、对财政的贡献率。因此,必须着眼于三者实现良性互动,以保护漓江为出发点,坚持做强高新产业和领跑区域旅游并举,以临桂新区规划建设为突破口,以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为阵地战,实现产业优势互补、比翼齐飞。第三,要强化转变桂林发展方式的意识。桂林与同类城市相比,最大的差距是经济总量不大、人均水平不高,城乡居民收入来源后劲不足,中心城市不大,产业不强。因此,必须通过建设临桂新区以拓宽城市发展空间,加快产业向新区集聚、企业向园区转移,做大做强高新产业为主的第二产业,通过疏解提升老城以缓解城市环境、人口、交通诸压力和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旅游业对经济的拉动力,从而有效促进社会总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和要素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进而达到扩大增量、增加总量、以各产业协同带动加快实现桂林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增强全市综合实力的目的。

2、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对桂林资源优势和特点的认识,有效整合配置和经营旅游资源。独特的自然山水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以及人文景观与山水景观相互匹配珠联璧合是桂林最大的优势和特点,这也充分表明现有的水山、文化资源整合配置和经营的潜能极大。旅游业是以文化为内涵的经济产业,而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也是旅游城市品牌的核心。必须从“打造现代化国际旅游名城、历史文化名城、生态山水名城”的战略高度和目标要求,把桂林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山水资源充分地发掘出来并有效的利用好,使资源优势尽快地转化为资产优势、资本优势和竞争优势,使桂林山水和文化资源在整合配置中增值,尽快打造出一批代表桂林旅游形象高水准的娱乐精品项目。因此,首先,要分门别类。应当进一步盘点和梳理现有山水、文化资源的类别、质量、特点,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优化配置。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发挥优势、整合资源;完善功能、突显特色;培育品牌、打造精品;提升品位、优化环境”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对大桂林旅游圈优势旅游资源整合配置的力度,进一步细化老城区旅游休闲度假和会展商务主体功能的产业布局,实现资源整合的最大化和效益最大化。第三,要捆绑经营。应以政府主导、规划先行、部门牵头、市场运作、企业和中介组织参与的形式,对现有城市资源进行有机整合,捆绑经营。

3、进一步坚定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基本原则。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既是有效保护漓江和促进高新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过程,也是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产业转型是手段,产业升级是目标。因此,应当坚持以下基本原则:一是政府主导、规划先行的原则。做到加强产业政策引导与相关规划配套衔接相结合,产业布局与城市发展相协调,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统一。二是结构调整、和谐匹配的原则。做到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与其他产业结构调整相匹配,着眼于促进各产业优化升级、和谐发展,立足于旅游文化内涵的发掘和旅游管理水平的提升。三是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城市和县域的功能定位以及现有基础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做到点线结合、组团发展、功能互补,拉长做粗产业链,加快培育产业集群,发挥集群效应。四是市场运作、培育主体原则。坚持市场运作,健全完善市场机制,加大市场主体的培育力度,增强市场主体的带动力,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提高旅游对经济的拉动力和对财政的贡献率。五是惠民利民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民生为先、民生为要、民生为重和依靠人民群众的执政理念,通过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旅游效益最大化、最优化,让旅游业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老百姓。

(二)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1、根据建设世界级旅游目地的发展目标,尽快出台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出台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是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前提。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必须围绕发展目标,充分发挥规划的先导作用和驱动作用。因为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是旅游产业发展与建设的根本依据,是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龙头和导向。必须坚持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的科学性、连续性和权威性。因此,首先,要尽快出台详规。应当进一步明确桂林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的总体思路,尽快出台住宿业、餐饮业、旅游社业、娱乐业、会展旅游业等行业的详细规划。其次,要优化布局。应当根据桂林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进一步围绕“一主一副,三区,两轴,一带”的空间结构,科学合理地进行产业布局、资源整合、开发建设,通过规划、建设,最大限度地把山水文化等资源变成产品、资产、资本,从而为加强旅游产业体系、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和有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奠定基础。

2、理顺体制,创新机制。理顺体制创新机制是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因此,首先,应当进一步理顺领导体制和管理体制。建议成立桂林旅游发展委员会,对旅游发展实行统一领导,充分发挥旅发委对全市旅游发展重大事项的决策和协调作用。同时,进一步强化旅游主管部门的职能,明确相关部门的责权利,实行统一管理和规范化管理,切实维护良好的旅游市场秩序。其次,要进一步加大机制创新力度。一是建立“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群众参与、部门协同、联合推进”的工作机制;二是建立漓江旅游航线进入退出新机制;三是建立联合执法和协商新机制;四是建立生态补偿和国有资源占用补偿新机制,建立漓江保护发展基金;五是建立桂林旅游城市形象整体营销新机制;六是建立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宣传、表彰新机制,优化旅游发展软环境。

3、出台产业政策,增加产业投入。出台产业政策和增加产业投入是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因此,一是要制定产业政策。尽快出台优先发展旅游的产业政策,并以旅游业为龙头,通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有效拉动全市经济快速发展。二是要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加大对旅游产业重点项目建设的扶持力度,为培育产业集群创造条件。尤其是要千方百计尽快启动“两江四湖”二期工程和三期工程规划,充分发挥环城水系的联结功能,规划修建一批有特色的水上码头和露天游泳场,利用漓江、桃花江把各酒店串连起来,形成既有桂林特色又有国际旅游品位的新格局,使桂林老城区真正展现出“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的历史风貌,才能建成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并充分发挥其龙头辐射带动作用。三是要改善硬环境。增加对交通城建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提升桂林旅游的硬环境水平。四是要加大旅游扶贫力度。加大对贫困地区发展旅游项目的支持力度,尤其是要增加对漓江上游及沿江两岸农民生产生活设施的投入,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

4、调整产业结构,加强产业体系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和加强产业体系建设既是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中心环节,也是推动市场转型的基础条件,必须坚持以精品促转型,以质量促升级。因此,一是要加大旅游产品结构调整的力度。坚持观光旅游产品开发与商务、会展、生态、体育、保健康复、休闲度假等旅游产品开发并举,重点提高后者在市场份额的所占比重,推动旅游产品换代升级。二是要加大旅游消费结构调整的力度。重点抓好高档旅游饭店、高档旅游娱乐场所建设和特色旅游工艺品的开发,以增加游客的娱乐、购物消费,进而推动旅游消费转型。三是要加快转型升级速度。大力推动旅游业由单一观光型向多元综合型的转变;由数量型向质量规模效益型的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实现旅游企业由分散型向集团型的转变。推进大型骨干企业规模化、中型企业专业化、小型企业网络化,加大旅游产业集群培育的力度。四是实行品牌战略。推动旅游产品高端化、精细化、特色化。

5、加快桂林列入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课题研究。在全国旅游产业将全面转型升级的新形势下,桂林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更离不开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因为,“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的桂林,是我国乃至世界唯一的城景合一的山水城市,桂林山水已成为中国的名片。也就是说,漓江的特殊地位和功能范围是国内其他城市不可替代的,确实具备了设立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条件。因此,必须加快桂林列入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课题研究。课题研究要围绕使桂林永远成为世界上最清澈的河流,成为人类永久的自然景观,成为世界级的国家名片,成为我国旅游经济适应世界旅游中心转移的、符合国家战略的旅游经济示范区这一目标;围绕漓江流域旅游经济试验区的范围界定;围绕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互为促进,绿色产业高度发达,人文与自然相得益彰的发展模式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等方面来进行,并使研究成果能够转化为国务院及有关部门的决策。

第三篇:加快经济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的调查与思考

加快**经济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的调查与思考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正处于后金融危机的调整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结构优化、产业升级、节能环保、创新和谐的新阶段。作为全市改革开放的先行区,**经济开发区面对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实现高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开发区求生存、求发展、求突破的唯一出路。

一、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的现状

**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1年,是全国最早的专业性精细化工园。建区以来,开发区抢抓沿江开发机遇,积极应对宏观调控,以打造专业性精细化工园区为目标,围绕建立以化工产业为主体的区域工业经济板块定位,不断加大重大项目招引和产业链的培植,来自新加坡、荷兰、法国、德国、美国、台湾、香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公司、世界500强企业及国内大型企业集团、上市公司相继入驻。随着主导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园区特色日益彰显,综合竞争实力不断增强,经济开发区在全市经济总量中所占的份额也不断攀升。2011年,开发区工业生产总值、国税开票销售、税收3项指标同比分别增长28.5%、34.9%、33%,分别占全市的1/2、1/2、1/3;2012年上半年,国税开票销售占全市比重的54.3%,高于全市平均增幅10.3个百分点。

1、化工产业已成为主导产业。目前经济开发区发展规划总面积已达68.32平方公里,其中经批准的化工园区面积为16.9平方公里,占全区发展规划总面积的24.7%。依托产业基础和资源特色,化工园区“因集成市”,化工企业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已达47家,其中,超30亿元的1家,超20亿元的3家,超5亿元的12家。2011年,化工园区实现工业国税开票销售收入253.2亿元,工业总产值528.23亿元,协议利用外资3.9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9531万美元,分别占全区的83%、83%、91%、88%。

2、化工产业链关联集约发展。经济开发区以发展精细化工为重点,起步早、发展快,按照土地集约化经营、产业链条式延伸、企业集群式组合、资源循环利用的发展思路,通过引进国际资本和先进技术,逐步形成“规模企业集聚、优势产品集中、主导产业集群”的发展格局,实现了产品与产品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相互关联、功能互补,已形成氯碱、染料颜料、医药农药、油脂加工、高端精细化学品等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其中,氯碱产业在全国化工园区中最具特色,上下游配套齐全,产业链较为完整,其下游产品已延伸至医药、农药、化学助剂、工程塑胶等多个领域,目前集聚了新加坡新浦化学、法国爱森絮凝剂、荷兰阿克苏·诺贝尔、美国斯比凯可、台湾联成化学和联成塑胶等20多家企业。

3、化工产业基础配套较为完备。经济开发区本着“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持续改进提升”的原则,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一是累计投入近8亿元,用于环保、安全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在环保基础设施方面,投资近5亿元实施了污水处理厂一期和二期项目及污水管网工程,日处理能力达到7万吨,化工园区内所有污水须经企业预处理和污水处理厂再处理,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排入长江,真正实现了一个排放口对外的要求;投资5000多万元建成福昌固废处理中心,对区内危险固废实行集中处置,处理能力达2万吨/年;投入5000多万元实施了公共下水管网改造、环境事故应急处理池建设和规范企业雨水、冷却水排放口等三大工程;投入1亿多元,建成总长6KM的公共管架,各类公共管网和原辅材料、产品运输管道统一上架,集中管理。在公共安全设施方面,投入2000多万元建成区内消防站;投入500多万元对区内所有主次干道按规范设置了消防栓。目前,区内各项环保、安全等公共基础设施基本齐全,功能发挥正常。二是投入8亿多元,建成新浦和卡万塔2个热电联产供热中心,总装机容量达14.5万千瓦,总供热能力达560吨/小时,现供热量已达420吨/小时,区内所有用热企业均实行集中统一供热。三是投入10亿多元,建成11座长江码头,其中化工码头5座,万吨级以上泊位7座,港口码头总吞吐量超过1000万吨。供电、上下水、道路、绿化等其他公共设施基本齐全。

二、加快转型升级是开发区实现跨越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选择

当前,开发区正处于大开发、大建设、大投入的关键时期,既面临着宝贵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挑战。

从面临的机遇看,转型升级正当其时。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跨国公司向海外转移先进技术的速度加快,开发区应不失时机地主动承接更高层次的国际和国内产业转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提高吸收外资质量,努力推动产业链向两头延伸,价值链向高端攀升,全面提升开发区综合竞争力和整体发展水平。

从面临的挑战看,转型升级势在必行。近年来,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日趋紧缩:用地指标进一步削减、土地使用更加严格、土地成本不断提高;对新上项目的投资审批和上报统计更加严格,新政策规定必须在取得土地使用权后才能进行项目报批;国家对节能减排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和“区域限批”。所有这些,对已经聚集一定规模和特色优势的开发区来说,都形成了完善功能、转型升级的外部“倒逼”机制。

从自身实际看,转型升级迫在眉睫。目前开发区已到了一个发展的瓶颈期,在经济实力上,开发区经济总量还不够大,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还不够高,主要经济指标特别是工业生产指标在江苏省级开发区中还处于中游水平。在招引项目上,现有项目还不足以支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引进的投资超10亿元的工业项目和龙头型、旗舰型、基地型大企业依然偏少,非化工重大项目未取得突破。在要素支撑上,用地受限、资金紧张、人才缺乏等问题不同程度的存在,功能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已不足以支撑更多项目和企业发展。在自主创新上,企业创新意识普遍不强,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增长方式粗放。区内研发机构较少,产学研合作进展迟缓。在产业结构上,二产占经济总量的80%,其中化工产业“一枝独秀”,三产服务业占比明显偏低。

三、经济开发区推进“二次创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具体措施

开发区要深化结构改革,实施“二次创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由资源依赖向人才支撑和科技支撑转变,由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转变,由单纯追求规模扩张向更加注重提升质量转变,由工业强区向产城融合转变,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区域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把开发区建成区域经济成长的“发动机”、转型升级的“先行军”、城市发展的“先导区”、体制机制创新的“破冰船”、社会和谐的“示范区”,加快挺进江苏省级经济开发区第一方阵步伐,夯实创建国家级开发区的基础。

1、坚持规划引领,努力构筑产业发展的新平台

一是修编完善总体规划,以打造“五园一中心”(化工产业园、化工新材料园、高新产业园、港口物流园、装备制造园和行政商务中心)为重点,邀请国家级城市规划设计单位和国内一流设计专家,按照建设“高科技、外向型、园林式、现代化西部新城”的基本要求,对区镇规划范围、重大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方向等进行调查论证,科学调整规划布局。二是修编完善开发区行政商务中心控制性规划和各社区服务中心规划、区域环境和消防规划、岸线港口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农民集聚区和重点村庄规划等专项规划,努力实现区域、城乡统筹发展,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全力打造新型工业化的先导区、城市现代化的配套区。三是抓好用地规划,严格审查项目用地效益、用地定额,合理确定土地用量,把有限的土地重点保障产业集聚度高的行业、重点骨干企业和有发展潜力的超大型项目。今后进区项目投资规模严格控制在1亿元人民币以上,投资强度要达到250万美元/亩。另一方面,积极盘活存量土地,加快实施“腾笼换鸟”,对生产开工率不足、经济效益差、纳税能力弱的项目,采取改造、重组、并购等方式,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对圈大建小、圈而不建的项目闲置土地,依法予以收回,及时处置盘活。对原有零星分散的工业用地,抓紧调整规划功能分区,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促进向产业集聚区集中,腾出土地空间、环境容量,缓解环境、资源、能源的压力,为更大规模发展创造空间。

2、优化产业结构,努力打造产业发展的新优势

做强主导产业。紧紧围绕优势产品,依托重大项目,拉长做粗化工产业链,一是围绕新浦75万吨/年氯碱项目、13万吨/年苯胺项目,阿克苏氯乙酸项目,斯比凯可羟甲基纤维素项目,爱森公司的聚丙烯酰胺项目,发展壮大氯碱产业链;二是依托联成化学60万吨/年聚氯乙烯,新浦化学32万吨/年苯乙烯,阿贝尔化学50万吨/年苯乙烯、聚苯乙烯以及梅兰化工的有机硅、有机氟等项目,着力打造上下游一体的橡塑深加工、化工新材料产业;三是依托沙钢与台湾和桐化学合资的60万吨/年煤焦油深加工和苯加氢项目的实施,积极引进国外高新技术,努力向高端材料产业发展;四是依托宜兴丹天化学12万吨/年环氧乙烷、新加坡裕廊化工32万吨/年丙烯酸项目和投资20亿元丹桐日化园项目的实施,着力发展表面活性剂及高性能吸水性树脂等产业;五是依托振华油脂、华东油脂、富锋生物柴油、新海油脂、明发油脂等公司,积极发展油脂化工产业链。

提升传统产业。积极推进破产企业盘活重组,千方百计消化一些沉淀资产,使企业走上“起搏再生”之路。积极与一流企业集团开展战略合作,运用国内外先进的装备、技术、管理、品牌提升发展传统产品。大力实施传统产业升级计划,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品,重点是加快推动由订单加工向设计加工、由一般装备制造向特种冶金装备制造、由产品竞争向品牌竞争方向发展,提高产品档次,增加高端产品,提升核心竞争力。积极培植上市资源,扶持企业尽快上市,通过加快“走出去”步伐,实现低成本扩张,加快企业发展速度。

培育新兴产业。大力发展非化工产业。以宁兴机械为龙头,从现有热点配套产品向核电配套产品发展。充分挖掘该公司拥有三类压力容器许可证和设计许可证的优势,着力打造化工机械配套产业。以兆胜集团为龙头,国兴通风、中船重工等企业为重点,做大做强船舶配套产业和塑料制品深度加工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整合高新产业园的现有产业和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提升高新产业园的板块规划定位。积极承接国外和苏南先进产业转移,大力引进龙头型、基地型高新技术产业项目,主攻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类产业,招引轻工、电子、生物工程等企业入驻,实现电子信息、新能源及重大机电装备龙头项目成功落户,加快促进新兴产业规模化,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发展第三产业。扎实推进“以港兴区、区港联动”战略,努力打造“**港”品牌。积极推进开发区过船港务公用码头建设,加快建设锦华石油、联成仓储等专业物流区,筹建化工产品交易市场,有步骤地开发社会化物流项目,努力把物流园建成长江中下游地区大型化学品综合市场和沿江现代物流基地。主动对接**主城区、黄桥和虹桥两个副中心建设,实现规划及交通对接、功能融合和统筹配套。紧紧抓住沿江开发发展机遇,高端定位,错位发展,积极打造集行政办公、金融服务、文化娱乐、教育卫生及商业、居住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化商务中心,不断满足区镇未来发展的需要,提升开发区的整体形象。

3、优化招商模式,努力实现产业发展的新突破

探索建立相对独立、激励机制健全的招商管理机制,以招商体制机制改革为契机,继续优化招商工作模式,发挥招商分局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加快招商反应“速度”,加大招商走访“密度”,提高项目促进“力度”。秉承“三资并重”理念,不断拓展招商渠道,以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早达效”为招商引资最终目标,掀起招商引资新高潮。一是突出招优引强。立足沿江特色,继续捕捉基地型优质大项目。变招商引资为择商选资,重点引进“三高三低一外一无”(高科技、高产出、高效益,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外资企业,无污染)项目;引进有驰名商标、名牌产品、品牌企业的项目;瞄准相关产业的国内龙头企业、重点上市公司、国外大中型跨国公司及全国和世界500强企业,主攻投资亿元以上项目。二是突出“补链”招商。不断挖掘和放大产业优势,聚焦关联企业,加强配套合作,延长产业链条,增强辐射效应,促进产业集群发展。要着力攻关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高新技术、化工装备等主导产业的上下游产业,特别要围绕现有的新浦化学液氯、联成化学PVC、和桐煤化学等主导产业,开展产业链招商,搞好产业配套,拉长产业链条。三是突出特色招商。充分发挥开发区的平台和载体作用,创新招商方式,提高招商成效。在招商对象上,坚持化工产业与非化工产业并举。在招商领域上,把招商主攻区域由境内转向全球,主动承接国内外产业、资本转移。在招商形式上,突出以商引商、以特招商、以优招商,大力推行委托招商、节会招商、网络招商等多种形式,降低招商成本,获取最大效益。确保每年引进高新技术、非化工项目各1个,开工建设1亿美元或7亿人民币以上的重大项目不少于4个,力争3亿美元或20亿人民币以上旗舰型项目开发实现新的突破。

4、突出自主创新,激发内生活力,以新科技推动转型升级

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推动产业配套融合,实现技术嫁接。支持企业加强以核心技术、关键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和产品研发,创造一批知名高新技术企业和知名创新品牌。着力加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沟通联系,加大科技成果、科技人才引进及科技难题招投标力度,建立起科技信息网络资源共享机制,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鼓励以产学研相结合的形式联建科技企业孵化器,支持企业组建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活动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鼓励企业积极承担国家和省重大科技计划,支持留学人员、专家、博士等高科技人才携带科技成果来开发区从事高新技术产品开发和生产,创办研发机构或科技成长型企业,鼓励科技中介机构开展技术咨询、技术转让和技术服务。

5、克服要素制约,努力完善产业发展的新机制

开发区最大的优势就是体制机制上的优势,要在新形势下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以改革促发展,以创新求提高。一是创新优化管理体制。以完善开发区管委会“小而精”准政府架构为目标,以加强管委会城市管理职能和提高行政管理效率为重点,深化区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强化管委会的社会管理、人口管理、基础设施管理、生态环境管理职能,切实把工作统一到为项目服务、促项目落户、帮企业发展上来,为区镇“二次创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二是创新优化用人机制。以人才培育、引进、使用为重点,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加快研究制定吸引创新型人才的政策和措施,搭建留住人才创新创业的平台,确保每年能引进5-10名创新创业人才落户,进一步打造一支符合开发区产业发展要求的创新创业型人才队伍。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创办博士后工作站和科研中心,使之成为吸引人才的磁场、培养人才的摇篮和各类人才创业创新的平台。三是创新融资方式。积极利用社会闲散资金,将社会资金转化为有效资产。进一步整合财政、金融、税收扶持政策,不断强化资金对产业转型升级的保障。整合全区各部门工业类、科技类政策性资金,建立统一的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重点扶持产业布局调整、产业优化升级、重大技术改造和企业自主创新等。组织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政银企合作,引导金融机构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大对企业转型升级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

6、加快生态建设,统筹协调发展,以新路径推动转型升级

把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着力点,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实现低碳发展。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引进能源消耗少、污染排放小、循环利用资源的项目。引导企业进行生态化改造,运用清洁生产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建设循环型企业,加强企业之间、产业之间的循环链建设,建立资源再利用和再循环的循环经济机制,着力培育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积极推行节能减排。切实抓好各项节能减排项目建设,全面完成节能减排各项指标。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着力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加快节能型企业建设,鼓励企业通过采用先进节能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先进管理方式,采用高效节能产品、使用清洁能源等方式,降低资源消耗量,深度开发、利用资源。突出抓好重点用能企业监管,依法关闭高耗能、高污染、低产出企业。推进生态园区建设。扎实落实节能减排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将开发区万元GDP能耗降到全市平均水平之下。

第四篇: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转型升级,从低附加值转向高附加值升级,从高能耗高污染转向低能耗低污染升级,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升级。

产业转型升级,应定义为产业结构高级化,即向更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是技术进步,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并加以研究、改进和创新,建立属于自己的技术体系。第三,产业转型升级必须依赖于政府行政法规的指导以及资金、政策支持,需要把产业转型升级与职工培训、再就业结合起来。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推动经济持续跨越

近年来,我们坚定不移地走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增量型、吸纳式开放拉动,沿江开发强“极”带动,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三化”互动和城乡一体化、统筹推动之路,突出产业转型升级,有力地支撑了全市经济社会持续跨越发展。一是经济总量大幅攀升。2009年全市GDP达到356亿元,“十一五”以来年均递增25.11%;实现财政总收入51.8亿元、一般预算收入21.7亿元,一般预算收入“十一五”以来年均递增53.19%。二是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十一五”以来装备制造业占制造业比重提高30个百分点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比重提高10.3个百分点。三是城乡一体进程加快。“十一五”以来城市化率提高10.7个百分点;城乡住房、就业、医疗、养老等各类保障的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四是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十一五”以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递增16.58%和14.9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7%以内。全市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由长期以来“苏中的苏北”迅速跻身苏中第一方阵。

一、坚持科学发展,在更高定位上坚定产业转型升级自觉性。抢抓长三角一体化、江苏沿海开发、上海“两大中心”建设等多重叠加机遇,加快发展港口现代物流、软件开发等产业,加快建设熔盛、神马等目标千百亿能级企业,不断增强项目承载能力,持续加大科技、人才引进力度,努力在快转型、快见效上狠下功夫,勇当新时期“渡江突击队”。

二、凸显产业特色,在更高平台上构建产业转型升级新格局。积极打造新兴产业的先发优势,大力引进和发展软件和服务外包、新能源、新材料、物联网等新兴产业;加快培育九鼎风电、赛福特物联网等百亿级企业。积极打造现代服务业的配套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特色文化、生态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推进如皋港船货港一体化;打造集科研、培训、信息服务、餐饮物流的全国最大花木城;依托五大旅游开发公司,提升发展长江生态、长寿文化、古城人文等特色旅游业;依托演艺传媒、教育培训两大集团,大力建设文化产业基地。积极打造高效农业的规模优势,以“高效农业三年倍增”计划为抓手,打造花卉盆景、外向果蔬等六大十亿元高效农业板块。改造提升液压机械、长寿食品等传统产业,积极打造传统产业的品牌优势。

三、注重集聚集约,在更高水平上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再加快。始终把招商选资作为加快转型升级的强引擎,放大一类口岸优势富集效应,大力招引大项目、好项目。始终把“三化”互动作为加快转型升级的突破口,以“万顷良田”工程、农保区拆迁整理为突破口,坚定不移地走“三化”互动并进之路;加快中心城区和如港新城CBD、RBD建设,强势推进小城镇能级提升。始终把特色园区建设作为加快转型升级的主抓手,打造以熔盛千亿级企业为龙头的高端船舶及海工专业配套园,加快建设石油、日用、医用绿色化工材料产业园和新型电力装备材料产业园等2个千亿级特色园区、8个100-500亿级特色园区,不断提升产业集聚集约发展水平。始终把创新型经济作为加快转型升级的主动力,推动销售亿元以上企业和3000万元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全部建立创新平台,大力推进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示范县(市)建设。

产业转型升级须警惕五大误区

改革开放以来,以珠三角、长三角为代表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依靠承接国际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加工制造业的梯度转移,实现了经济跨越式发展。在工业经济起步阶段,这种承接无疑是一种合理的选择。但是,处于产业链中游的加工制造业,除了利润率不高外(更多的是以量取胜),还对各种实体资源存在较大的依赖,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因此,一旦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不论是从成本效益的角度考虑,还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都需要及时做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为此,在10年前的“十五”计划中,已有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提法。2003年11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继续发展加工贸易,着力吸引跨国公司把更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转移到我国,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但10年过去了,转型升级未有实质性突破。因此,10年之后,“十二五”仍要补“十五”落下的课。但在补课之前,我们首先应该厘清一些认识和行动误区。

一窝蜂的跟风唱高调

转型升级已成为各地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的重点工作,但基于保增长的压力,我们要防止个别地方口号上的转型升级调门较高,实际行动却比较迟缓或找不着北。

一厢情愿的靠外资促转型

一说到产业转型升级,许多人想到的就是引进外资,引进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和行业。实际情况是,我们引进了大量的国外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产业似乎更“科技”了,但我们自己还是处于产业链的最末端。跨国公司出于自身转型升级的需要,也会在华布局一些研发机构,进行一些产品升级,但产品的升级换代不能全部替代产业升级,无论生产服装玩具还是笔记本电脑,如果只停留在价值链最低端的加工装配环节,掀起高科技的“盖头”,其效益增长方式都是用人口红利换取低廉的加工费。外商看中的就是我们相对低廉的要素成本和简单加工装配能力,我们不能将宏观的区域整体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寄希望于跨国公司微观的企业升级。汽车行业“以市场换技术”和稀土行业“以资源换技术”的前车之鉴都表明——技术是换不来的。

一哄而上的追逐新兴产业

有些人认为,转型升级就是要淘汰传统产业等夕阳产业,发展新兴产业。从目前许多地方已经公布的“十二五”规划初稿看,作为调结构的抓手,发展新兴产业中的动漫产业园、风能发电、物联网等都被放在了重要位置。值得注意的是,各地产业布局重复现象严重,内向性竞争态势明显。其实,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夕阳产业,只有夕阳技术或夕阳思维。同样是制作服装,欧洲一些企业能够抓住行业本质,减少前导时间达到快速反应,盈利能力甚至强于火爆的“苹果”。相反,风光一时的光伏产业已经给现实敲了一记警钟,产业技术看似升级了,但日益膨胀的产能转瞬间就成为不良资产。所以说传统产业改变技术和管理制度,仍可以变成现代产业。而如果没有强大的原始创新能力以及很好的科研成果商业化链条和服务,新兴产业拿到的可能还是利润的“边角料”。

一刀切的三产超二产

三产超二产不是转型升级的唯一标准。在以第三产业衡量国家发达程度的时候,在最传统的工业和农业领域,美国也都是世界第一。这也是美国历经多次经济危机,而不至于像先前的西班牙和英国那样衰落的原因。美国制造业在最疲软的时候也贡献了13%的GDP,超过零售业、金融业等,而中国制造业对经济的贡献也为13%。国家如此,城市同样如此。比如在长三角,第三产业的中心,从战略安排和选择上,就是上海。上海第三产业发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分担了长三角其他城市的服务业功能。如果认为长三角的每个城市第三产业没有超过第二产业就不合理,那反而不合理了。长三角城市如果一味地只考虑以服务业占比衡量自己的转型升级程度,就是对上海的漠视。

政绩驱动的快速转型升级

从世界经济发展历史来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并非朝夕之功。研究表明,劳动密集型主导产业在整个工业化进程中持续时间最长,占了发展期间的60%以上。美国自1814-1980年约为170年,其中劳动密集型工业占主导地位为110年,占64.7%;日本1868-1986年约为120年,其中劳动密集型工业占主导地位为80年,占75%;台湾1950-1990年为40年,其中劳动密集型工业占主导地位为25年,占62.5%;韩国1960-1990年为30年,其中劳动密集型工业占主导地位为20年,占66.7%。如果说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进行工业化进程,从现在开始转型升级,那么我们完成结构调整的时间大约需要10年,虽然随着技术创新和管理进步,转型升级的过程将有所缩短,但绝不会是一年半载之功,那种政绩驱动的快速转型升级是不现实的。

面对上述误区,到底怎样进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呢?

笔者认为,产业结构转型的核心是转变经济效益增长来源的“类型”,而不是单纯的“转行”。转行与转型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转了行未必转型,转了型未必转行,只有效益类型改变的转行才是转型。产业升级包括两种类型:一是产业之间的升级。即产业结构根据经济发展的历史和逻辑序列从低级水平向高级水平的发展。包括: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由第一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第二、第三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资金密集型产业、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由制造初级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制造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二是产业内的升级。即某一产业内部的加工和再加工程度逐步纵深化发展,实现高加工度化与技术集约化。产业结构转型与产业结构升级是相互促进的,产业结构转型的方向是产业结构升级。

第五篇:关于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几点思考

关于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几点思考

今年以来,以实施“新兴产业倍增”、“传统产业提升”、“服务业提速”、“千亿产业和百亿企业培育”等四大计划为突破口的我区经济转型升级战役全面打响。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夯实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基础的重大战略行动。通过一个阶段的努力,已经初显战果:全区经济在克服去年全球性经济危机影响、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新兴产业、高端产品、优秀企业不断增加,经济结构、产业档次、企业综合素质正在发生可喜的变化。在初战告捷的基础上,下一步应该怎么做?当前的形势有哪些变化和特点?我区的情况怎么样?对这些问题,我们作了一些调研和思考,认为:

一、形势紧迫,要求我们必须审时度势,再擂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战鼓

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经济增长“三个转变”的战略任务以来,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国家为了应对全球性经济危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进一步加强了宏观政策的导向性和针对性,加大了宏观调控力度。相继公布了为期三年的十大支柱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实施了一大批关乎大局和长远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出台了严控高耗能和高污染行业盲目扩张、促进企业兼并重组、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一系列重要政策。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快速发展变化,资源、环境、市场的倒逼压力,宏观政策的约束压力,以及你争我抢、争先恐后的区域竞争压都在不断加大,所有这些,都在逼迫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快行动,尽快完成经济转型升级。

1、认识要再提高。我区工业化进程起步较早,步伐较快,因此抢占了先机,收获了成功。但全区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工业支撑、依赖物质资源消耗的情况十分突出;产业层次和产品档次不高、投入产出率和土地回报率偏低的问题十分明显;企业规模小、分布散、管理水平低、竞争力弱的现象也比较普遍。这些问题,既严重影响了当前,也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潮流。如不尽快解决,必将陷入更大的被动。现在,国家用各种办法来鼓励和引导经济加快转型升级,无疑是解决存在问题、练内功、强基础的极好机会。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自我,认清形势,紧抓快干,为新一轮发展再抢先机。

2、目标要再提升。经过几十年奋斗,我区经济基本完成了由自然型、封闭型向现代型、开放型的转变,从总体上看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根据我区在全国的声誉和在全省、全市所处的地位,以及全区社会发展进步的刚性需求,无论是经济发展规模,还是发展质量、发展后劲,都需要再上大台阶。面对经济转型升级大潮,我区应该勇立潮头,敢为人先。要结合“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对经济转型升级的目标作出新的定位和完整、规范的表述,响亮地提出通过“十二五”前三年的努力,把全区经济引上“领先型、知识型、协调型、高效型”轨道的目标,并据此进一步转思路,做规划,出政策,抓推进。

3、行动要再提速。虽然我区经济转型升级的一系列措施正在逐项落实。但从总体看,声势还不大,步伐还不快,效果还不够理想,政企同心,内外合力,快速有效的机制尚未真正形成。许多单位对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只是跟着喊喊口号,没有真正当回事,许多具体事项的落实也是缺人乏力,见效慢。因此,需要进一步发动,进一步鼓劲加压,使全区上下特别是广大企业都紧张地行动起来,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奔波忙碌。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各级政府协调推进、服务指导、督促考核等工作机制,把每一项任务和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单位和人头,按照计划进度加速推进。

二、任务艰巨,要求我们必须攻坚克难,打好经济转型升级三大硬仗

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是经济领域一场深刻的变革,涉及到经济结构、经济利益的调整,还会影响到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在此过程中,必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困难。但为了争取更好、更大、更稳健的发展,为了全局和长远利益,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要继续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舆论等武器,攻克各种明碉暗堡。其中,要组织打好三大硬仗。

首先,要打好“淘汰落后”仗。扶优汰劣是实施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指向和难点所在。我区经济脱胎于自然经济和自发经济,在长期的摸索中成长进步。虽然有不少领先、闪光的亮点,但从各业经济的总体看,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面广量大的落后企业、落后装备、落后技术、落后管理、落后效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区域竞争中明显力不从心,难以为继。然而,由于受市场经济体制等多种因素制约,要解决这些问题并非易事。迫切需要精心组织一场革命性的行动,进行破旧立新,腾笼换鸟,让新兴高效的产业、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较高的装备、先进高端的技术、科学精细的管理取代。

第二,要打好“降耗增效”仗。合理高效地利用各类能源资源,是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起因和目标。我区目前煤、电、油、水、气、地等资源和各种原辅材料的消耗、占用、闲置量都比较大,使用效益也比较低。这既是制约我区经济当前发展的一根软肋,也是危及可持续发展的一块心病。因此,在实施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必须以更加严格的要求和严厉的措施,引导全社会增强低碳理念,自觉参与降耗增效行动,特别是要促使广大企业不断加强装备、工艺、经营管理等关键环节的改进和完善,深入挖掘潜力,使各类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产生最好的效益。

第三,要打好“资源整合”仗。除矿产资源外,我区的产业、产能、人文、信息、工商占地、招商融资、研究设计、教育培训等各类资源十分丰富。但这些资源有的过于分散、有的长期闲置、有的使用效率低下。根据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客观需要,要把科学整合和充分利用已有资源作为消除要素制约、提高经济发展

质量的一项硬任务,下功夫抓好落实。当前,特别要利用好国家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大政策,争取在整合工商用地资源和产能资源方面有新进展。同时,通过积极有力的宣传引导和指导协调,促使其他各类资源有机地融合、集聚,集约利用。

三、情况复杂,要求我们必须统筹兼顾,谋求经济转型升级最佳效果

正在实施的“四大计划”内容丰富,引领作用明显,是我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四大战役,也是关乎全局的主战场,必须全力以赴,快速推进。与此同时,还有一些问题对经济转型升级行动的成效,对全局,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必须统筹兼顾,同步关注,一道研究解决。

一是老企业改造提升问题。面广量大的老企业生产要素齐备,营销基础厚实,而且都经过较长时间的市场打拼,具有一定的企业知名度和产品认可度。这是老企业的可贵之处。在实体经济困难重重,招商引资举步维艰,土地资源日益稀缺的情况下,应该把鼓励和帮助老企业改造提升作为一个战略重点,作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一项重要内容。要通过全面调查摸底,掌握各产业老企业的真实现状,在此基础上再分门别类,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协调和服务,为企业创造更多有利条件,促使其主动对产品、设备、工艺、管理、员工素质等进行更新、完善和提升,增强活力,提高机能。

二是中小企业发展优化问题。企业规模大小是相对而言的。按照国家现行的划分标准,全国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8%,我区中小企业占企业总量的比例更是达99.9%。多年来,虽然国家和各级党委、政府都在关注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但效果并不很明显。中小企业的综合素质仍然比较低,在许多方面依然比较困难,与其承担的义务、责任和发挥的作用很不相称。在加快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一方面要在用工、环保、劳动保护、安全管理、产品质量等方面依法加强监督,促使其不断规范和进步。另一方面,要从政策、服务、指导等环节更好地给予引导和保护,帮助和扶持中小企业扩能力、强素质,上档次,与大企业优势互补,相互配套,协调发展。

三是产业拓展融合问题。我区企业数量和经济门类多,而且都有一定的发展基础,又具有地缘接近的优势。在加快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可以通过建立适当的体制、机制,搞好组织协调,促使各产业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使各产业的特色、优势得以综合发挥,形成新的业态,产生更好、更大的效益。比如农业,可以通过抓好从田园种养,到工厂加工制作、仓储,再到物流运输、市场营销,最终到消费服务各阶段、各环节的衔接,实现一、二、三次产业有机融合。旅游业也可以把农业、工业、运输业、文化产业等融合串连起来,不拘一格,灵活多样地促进各产业发展壮大。

只要我们真正做到了胡锦涛总书记所要求的“见事早,行动快,积极应对”,抓紧各项规划、措施的落实,就一定能够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大势中占领制高点,全区经济一定会出现“领先、协调、高效”的崭新局面。

下载对加快庆元竹产业转型升级的几点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加快庆元竹产业转型升级的几点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不错,值得借鉴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举措。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促进产业......

    加快转型升级 推进成都旅游产业倍增

    加快转型升级 推进成都旅游产业倍增 2012年7月18日 作者: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课题组 摘要:通过近年来的积累发展,成都市旅游业已进入加速发展期和转型关键期,在成都市国民经......

    促进应急产业发展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促进应急产业发展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应急产业是为科学预防和有效处置突发事件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产业,涵盖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四大领域,具有安全......

    加快转型升级[最终版]

    2011年1月22日在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广东省人民政府省长 黄华华 各位代表: 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

    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推荐]

    实施三项措施,着力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着眼推动科学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根据经济形势变化和市场规律制定企业战略发展规划,大力支持企业科......

    奉化市产业转型升级探讨

    目 录 一、产业转型的相关理论、时代背景及意义 ........................................................... 1 (一)产业转型升级的基本含义...................................

    产业转型农民工如何升级

    产业转型农民工如何升级?编者按:工业化进程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是大势所趋。农民工正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技能素质等方面,必须尽快适应转型升级的要求。让农民工变成“......

    抓住契机加快惠州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精选)

    抓住契机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副市长杨灿培谈我市“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 2011年11月23日惠州日报黄金十年 《惠州日报·旅游周刊》十周年纪念 2001年到2011年,是惠州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