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机械CAD课程教学总结
2014年春机械CAD/CAM教学总结
总结人:李慧兰2014年6月
2014年春学期,我担任了机电设备维修2012级(1)班的《机械CAD/CAM》教学工作,《机械CAD/CAM》这门课程”实践性强、知识量大,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快速掌握软件功能,了解相关知识,具备必需的理论基础和设计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是教学必须注重的方向和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下面我将结合我的实际教学情况,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改革进行了如下总结: 1.面向实践应用,结合理论指导,让学生手脑并用,高效学习我校开设的“机械CAD/CAM实质就是《CAXA制造工程师2008》,该软件是一门实践性极强,需要大量实际操作实践的课程,教学时一定要保证学生上机操作时间和学习效率。所以,本课程将理论教学、上机操作都设在同一个计算机房,在机房以自制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课堂教学,教学课件主要将一些概念性的知识及课程中的重要内容进行提炼总结,有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可配合图形进行讲解,这样通过直观展示,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教材中一些比较难以理解清楚的概念。讲解结束后学生可立即上机操作,并配合教师辅导,及时解决学生现场遇到的困难。上机操作内容主要是教师自己设计的典型题目,糅合了课堂教学中讲授的各种知识点,促使学生快速熟悉软件功能并灵活运用。我还根据实际情况,对理论教学和上机操作课时的分配情况进行适当灵活的调整,使学生能以最直观快捷的方式学习软件使用方法;同时再布置一些课外练习,让学生在不断的动手实践中强化记忆,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保证了学习效率。
2.注重双向互动交流,采取启发式教学方式,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
上课时,教师应注意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我不以单纯讲授某种功能、某个界面为目的,更要引导学生勤于思考、勤于实践、不断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及设计创新能力。比如在讲授零件造型和加工时,要让学生认识到,同一个模型的构建及其加工,都可以有多种方法,应学
会灵活运用。比如绘制一条直线,就有输入绝对坐标、输入相对坐标、通过已有直线偏移、通过构建矩形而间接得到等多种方法可以实现;构建一个三维立方体线框,可采用分别绘制所有直线、绘制底部矩形后进行平移连接、构建立方实体再产生边界直线等各种方法;加工一个曲面,可根据情况分别采用平行曲面加工、等高面加工等不同加工方法,也可将若干种方法进行综合应用。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大胆操作。
多实践多比较,最终总结出适合个人操作习惯的建模技巧和简便方法。讲授曲面建模和实体建模时,可引导学生思考曲面建模与实体建模的操作步骤的异同点;再结合之前学习的二维线框建模,总结点、线、面、体等图素的相互联系和转化方法;如此不断引导,使学生能举一反
3、从单纯记忆软件菜单功能的被动学习状态逐渐进入积极实践、有意识地归纳总结的主动学习境界。
在教学时,我注重双向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教学过程中发现,教师讲解典型、重要或易错的实例后,可当场让几名学生上讲台动手操作,通过大屏幕投影在全班进行演示,可高度集中全班学生的注意力,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每当将课程中命令的基本功能及操作方法教会学生之后,可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一些模型图要求他们自己设计,或指定一些设计要求而不给出具体尺寸参数,使他们发挥各自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来设计模型.教师在学生自主设计时不断巡视,发现问题后不一手包办。而是让学生独立思考,加以有针对性的启发和指导,最终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这种方式使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潜力得到激发,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使学习步入良性循环,逐渐达到对软件的熟练、灵活、创新应用。
4.注重开阔学生眼界,活跃其思维,引导学生立足于更高层次学习CAD/CAM技术,为其今后进一步的学习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建模技术是CAD的核心技术,建模技术的研究、发展和应用,代表了CAD技术的研究、发展和应用水平。当前国际国内的流行的CAD/CAM软件众多,所采用的建模技术各有侧重,发展日新月异,如果局限于仅仅
懂得某一种或几种CAD/CAM软件的操作方法而不了解CAD/CAM软件技术的发展现状、趋势,没有掌握各种CAD/CAM软件核心特点,那么学生学习每一种CAD/CAM软件时,都只能是孤立死板地记忆其各项菜单命令,最终只能成为一名单纯的“软件菜单操作工”。因此,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通过课外查阅资料,再结合课堂所学,初步了解二维建模、曲面造型、实体造型、参数化建模、变量化建模技术的理论基础及各自特点,对所学的各种CAD/CAM软件的建模有大致的了解,并能结合实际操作,进行分析比较。对其各自特点和应用场合有较正确的认识。如此一来,学生才能跳出僵化机械的记忆模式,避免将各种CAD/CAM软件彼此分割对立进行学习,才能站在更高层次,对所学过的知识技能进行提炼总结,并达到融汇贯通的地步。
5.结束语
在进行“机械CAD/CAM软件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的具体过程中,有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比如在CAM阶段,需要制订零件加工工艺,包括根据零件材料选择刀具、规划刀具路径、设定加工参数等等,涉及到机械设计、工程材料、机械制造工艺等多门课程。这要求学生具有上述课程的扎实理论基础。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通过不断探索,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机械类CAD/CAM专业人才的素质,适应社会的需求。
第二篇: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总结1
2013年秋《机械基础》教学工作总结
总结人:李慧兰2014年1月
本学期,本人在学校的工作安排下,担任了机电设备维修班的《机械基础》教学工作。一学期以来,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有经验也有教训,现将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学方面:
《机械基础》是机电、数控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之一。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这门课的基础,我们的教学任务不仅是让学生学习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因此,我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了使学生学得更好,在讲课中力求通俗,多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力求理论联系实际,学生的学习兴趣。
1、踏实教学,练好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练好基本功,踏踏实实地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在以下方面加强工作 :
课前准备:备好课。认真学习教学大纲;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思想、基
本概念、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措施;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学、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课堂上的情况。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课外作业,减轻学生的负担。
做好课后辅导工作。认真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帮助他们解答疑难。尤其在学习困难生的转化上,我从友善开始,从赞美着手,理
解和尊重,他的处境、想法。
2、拓展知识、技能,综合提高教学水平
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努力拓展各方面知识提高各方面技能,经常听其他
老师的课,学习他们好的教育理论、方法,弥补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上课时务求每一课都上得生动、活泼、高效,力争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耐心对待每一个学生提出的问题。
二、个人成长方面:
1、完善师德: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工作中,我始终以一个专业老师标准要求自己,全身心地扑在教育事业上,给学生做出榜样。其次是关爱学生,我以一颗博爱之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绝不以智力好坏定亲疏,以成绩好坏分优劣。再者,能与周围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工作中,能较好地与老师、学生、与人相处真诚热情。我始终坚信:一个伸手可以拥抱整个世界,敞开胸怀能够容纳整个宇宙的人,一定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和接纳。
2、虚心学习:
作中我努力拓宽学习渠道,认真研读教育教学理论,与同行研讨,和学生交流,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把学习当作自己的工作,乃至生命不可或缺的部分。
3、锤炼业务:
在教学中我主动用先进的教学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突破固有的思维模式,从每个教学环节入手,大胆进行改革创新。我以转变学习方式为抓手,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新理念,主动探索”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的新课型。
随着学校的发展,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我始终坚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励把工作做好。
第三篇: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总结
2013年秋《机械制图》教学工作总结
总结人:李慧兰2014年1月
《机械制图》往往是新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同时也是职业学校机械加工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对于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为满足技能人才培养及国示建设的要求,本人在教学中尝试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现将自己一学期以来的任教经验及教改经验总结如下:
一、营造愉悦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学习信心和兴趣
由于职业学校的学生素质普遍较低,多数学生在应试教育的强压下丧失了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在引入该课程的时候,首先作为老师应给学生留下一个和蔼可亲的印象,关心爱护每位学生,耐心解答所有问题,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分层次教学,正所谓“亲其身,信其道”。其次,鼓励每个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坚信即使再差的学生也有其优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在尊重学生的同时要严格要求,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激发他们对机械制图课程的学习热情。通过不同的授课方式和渊博的知识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机械制图课程不再枯燥无味。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操作能力
如今的制造业需求具有较强可塑性、适应性、创新性的应用型和操作型人才。所以职业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更应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光掌握方法,最重要的是操作。在机械制图课程中,我们可以穿插性的组织学生到校办工厂参观实习,要求学生(1)、了解机械加工过程以及机械制图在加工过程中的作用;(2)、了解普通零件的常见结构如孔、槽、倒角等;(3)、了解形位公差及其测量工具和方法;(4)、认识各种常见标准件;(5)、了解装配方式。机械制图课程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要求学生读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逐步接触工艺图纸,例如车工专业学生可以学习轴类零件的加工图纸,而这些图纸均来自工厂实际应用图纸,学生通过针对
性的读图提高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加深对国家标准的记忆,对工艺结构的了解,对技术要求的熟悉,这样可使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能尽快适应工作要求,提高其自身竞争力。
三、课程内容调整,重视人性化教学
目前中职类教材虽经过不断改革个别章节有压缩,但仍沿袭普通高等教育课程内容,理论内容比重过大,对于基础差、底子薄的中职学校学生难以理解;同时课程内容缺乏实践和操作知识,不能适应培养高素质操作型人才的要求,改革势在必行。机械制图课程一般包括几何作图、机械图样的表示方法、零件图和装配图四部分。几何作图是机械制图的基础,但没有实际意义,中职学生毕业后很少专门从事设计绘图工作,多从事加工制造工作,工作中最常用的事零件图、剖视图和装配图。为了帮助学生早日适应岗位需要,培养其快速而正确的读图成为机械制图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所以教师可根据课时适量删减几何画法内容而增加实用性内容。
四、引入现代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三维软件
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多采用模型和挂图辅助教学,其缺陷主要在于:
(1)模型体积小,学生观看较模糊;(2)模型和挂图均已确定,不适用教学过程中的灵活改动;(3)实物和视图无法快速转变,占用课堂时间;
(4)制备大量模型和挂图并且及时更新,增加教学成本。随着CADCAM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绘图软件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强大的二维绘图和三维建模造型功能使立体实物的造型和变换及其与视图转变更加简便、快捷。三维实物模型的建立不仅简单直观还可以帮助学生分析形体、想象形体,提高其空间想象能力。三维软件多具有装配体设计功能,即利用已建立好的零件设计装配体,这种功能可以很直观的让学生看到装配图中零件的相互位置和关系、装配方式,提高其阅读装配图的能力。
五、结束语
提高教学水平,是一个不断改进、不断提高的过程,是摆在每个教师面前永久性的问题,本人将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改善的教学效果,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第四篇: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机械基础课程第一章 机械概述教案
机械基础教案
第1章 机械概述
[课程名称] 金属材料的性能,机械零件的强度 [教材版本] 李世维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机械基础(机械类)。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1、2、3、了解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所包括的内容。了解机械零件失效和强度的内涵,内力和应力的定义。掌握应力的常用单位b380MPa的换算方法。
二、能力目标1、2、掌握力学性能对金属材料所起的作用和工艺性能对加工的影响。掌握应力对材料的强度的关系。
三、素质目标1、2、了解金属材料的物理、化学、力学和工艺性能对零件使用的影响。了解失效、应力与零件强度的关系。
四、教学要求1、2、[教学重点]
1、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应力与强度的关系。
2、了解失效的含义。掌握强度的各种表示方法及应力的常用单位。[难点分析] 强度的分类和应力的分类 [教学方法] 讲练法、演示法、归纳法 [学生分析]
1、金属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对学生来说比较熟悉,初中已多少学过,而力学性能、-1报废等实例说明疲劳对零件寿命的关系。
工艺性能以举例说明更能帮助学生理解。如铸造性好的金属其流动性好,可以铸造薄而大的表面,否则易出现填不平;塑性好的低碳钢容易锻造成型,而含炭量高的金属不易锻造,高速钢更难锻压;焊接性好的材料如普通碳素钢,而铜次之,铝更难。
1.3 机械零件的强度
重点讲清几个概念:
1、失效
2、载荷
3、应力及常用单位
4、强度
5、主要失效形式—各种应力状态下的不同形式。
讲课时,多举一些学生能理解的实例,以帮助学生理解。使学生感到所讲内容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以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三、小结(10分钟)
1、金属材料的性能包括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而使用性能中的力学性能与零件关系最大。
2、强度是金属材料在静载荷作用下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强度越高,抵抗破坏能力越大。常用强度是抗拉强度和强度极限b。
3、常用硬度表示方法有HB布氏和HRC洛氏硬度,后者用于淬火后材料的硬度表示。
4、5、四、布置作业
练习册中P [课后分析]
该内容理论性较强,讲课中一定要联系实际,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效果,如磨料磨损可举眼不柔沙的实例。[教学资源]
1、机械基础网络课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吴联兴主编。机械基础练习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教学安排] 教学步骤:讲授为主,穿插互动、提问与设问,最后小结。1学时(45分钟)[教学过程]
五、导入新课(5分钟)
1、生活中普遍存在着磨擦,如人走路时鞋底与地面的摩擦,时间久了鞋底要磨损。为了减少磨损,尽量把地面做得光滑,走路省力又可以减少磨损;但太光滑了却走不了路,如在光滑的冰面上寸步难行。有时候又需要加大摩擦,如汽车刹车时,能尽快地停下来,这是希望路面粗糙些,摩擦力大些,刹车带与刹车轮能尽快闸紧抱住。
2、只要是两个相互运动的表面,就必定会产生摩擦,只要有摩擦就必定产生磨损,这是正常的现象。研究摩擦和磨损的类型和机理,目的是减少摩擦损失,提高机械零件的使用寿命。
六、新课(35分钟)
重视摩擦对机器零件的影响,目前世界上约有30%~50%的能量消耗在各种形式的摩擦中,约有80%的机器是因为零件磨损而失效。所以减少摩擦磨损,研究摩擦磨损的原因是关系到延长零件使用寿命,节约能源的重要问题。
1、摩擦
讲授中重点放在摩擦副的摩擦状态来分类,而边界摩擦的内容难以理解,应举具体实例来帮助学生掌握。在机器中,纯干摩擦的现象是很少的,大多是相互运动的表面都有润滑油存在。一般处于润滑状态的机器,大部分表面处于混合摩擦状态。要做到纯液体摩擦状态比较困难,处于液体摩擦状态的运动表面其磨损极小,只是在启动阶段表面有些磨损,因为液体对零件表面的摩擦很小。
2、磨损
任何相互运动的零件的磨损过程的曲线都是一样的,都必定经过磨合、稳定磨损和剧烈磨损的三个阶段,只是稳定磨损阶段时间的长短取决于设备的润滑和维护好坏息息相关。延长稳定磨损阶段,正是课程研究的最终目的。
按着磨损的形成机理,可以将磨损分为粘着磨损、磨料磨损、疲劳磨损、冲蚀磨损和腐蚀磨损。这几种磨损中,唯独疲劳磨损不易理解。
讲授粘着磨损时,要突出两运动表面产生接触、发生摩擦接触,温度剧烈升高,-5
第五篇: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金属加工课程教学工作总结
南江小河职业中学1
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的是僵化的思维定势,它桎梏着学生的创造力。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上能注重全方位地、多元化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动觉,多层地启发学生、引导思维、拓宽思维境界、引发发散性思维,使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敏捷性等方面得到训练,从而发展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出良好的学生素质,达到教育的最终目标。
三、利用学科的优势,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陶冶学生美的情操
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识过程。学生是认识的主体,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只能在主体自己相应的积极自觉活动中才能形成。在教学上我不仅是教师,而且是魔术师,运用直观的现代的教学手段,使语言教学从单调的文字描述中解放出来,在学生面前展现的是文字、模型、形象等,以此来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新大纲中新列入的教学目的。
四、深入研究教育教学理论,使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特点。
各个学习阶段的学生都有其特定的年龄特征和身心特点,需要教师真正做到“设身处地”,站在不同的角度缜密地构思每一个教学环节,这样才能更好地交流互动,完成教学任务。高二是学生高中学习生活的转折时期,是承前起后的时期。学习成绩的好坏与他们的升学与否紧密相连。所以我不仅备教材,还备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五、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强化教学主体意识。
时代的发展为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关系注入了新的内涵:民主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教师应该是“首席”,与学生共同奏出优美的旋律;教师应该是“配角”,把学生衬托得光彩照人;教师应该是“热线”,让学生永远感觉到鲜活与新颖;教师应该是“110”,在学生最需要关爱和帮助的时候,及时守候在学生身边;教师应该是“导游”,引导学生探幽发微,欣赏险峰的无限风光;教师应该是“场上队长”,身先士卒,与队友共同拼搏,在比赛结束后,把队友——我们的学生,高高地抛向空中„„
面对着一个个充满灵性的教育对象,我时刻提醒自己:“我是谁?为了谁?是否把学生的收获、学生的发展放在首要的位置?是否做到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我爱他们-----平等协商,倾心交流,使得我们师生关系和谐融洽。
六、坚持政治学习,加强师德修养,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本人在学期教学中能遵守学校纪律,认真执行“六认真”条例,上课从不迟到,与同级组老师团结合作,积极支持科组工作,不折不扣的完成科组长分配的任务,积极参加各类教研活动,并且把教研活动所得及时运用到教学中去!
我以后一定会更加努力,坚持向教科研要质量,坚持向课堂教学要质量!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