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庄子作业
从对待政治的角度切入论述庄子形象
摘要:纵观庄子的研究大体鉴于《庄子》一书,他的形象可以算是一个多面体。但今天我想要论述的是他对政治的态度,以及他的态度产生的原因,从中分析他的独特形象。
关键词:庄子形象政治态度人生哲学
庄子生当乱世,《人间世》篇有云:“死者以国量乎泽若焦, 民其无如矣。”可见庄子所处之时,统治者视百姓的生命如草芥,死者不可胜数,百姓无处可去,天下一片民不聊生的景象。又云: “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方今之时,仅免刑焉!”天下有道,圣人可以成就事业;天下无道,圣人只能保全生命;当今之世,仅可免于刑戮而已。人活世间,能免于刑戮已属万幸。在如此艰危的时世生存, 庄子倍感艰难。这就是当时现实的政治状况,很难令人乐观。
①“更令他痛心疾首的是人心的迷失、人性的沉沦。”《人间世》篇提到,“德荡乎名,知出乎争。名也者,相轧也;智也者,争之器也。”德的丧失是由于好名,智的外露是由于争胜。名,就是人们互相倾轧;智,是人们互相争斗的工具。不难看出,那时的人互相争斗,争名夺利。人一生下来, 就陷入无休止的争斗搏杀之中, 人生本应有的自然乐趣都失去了,这在庄子看来 是最大的悲哀。这些是庄子所处的真实的社会生活,从中可以窥探出庄子的一些思想。
从几则寓言合起来看, ②“庄子的总体倾向是自觉地疏离现实政治, 这是庄子鉴于血淋淋的历史教训以及**纷纭的现实而作出的‘乱世保身’的明智选择。”但这并不意味着庄子不关心政治,而且正好相反。《人间世》有“治国去之,乱国就之,医门多疾。”这句话是说,国家安定太平,就可以离开这个国家;国家动荡不安,就应当到这个国家去。就像医生的门前病人多一样。看到这,我们看到了被社会现状所困惑的庄子,并没有放弃内心中对政治的关心。
他内心关注政治,但却坚持不与当政者合作。《秋水》篇记曰:“庄子钓于濮水, 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 曰“ 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 曰:吾闻楚有神龟, 死已三千岁矣, 王以巾苟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 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 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 二大夫曰 “ 宁生而曳尾于涂中? ”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这个比喻,表明了他宁可生活在社会底层,也不愿胯骨留名,富贵于庙堂之上。同样的比喻见于《列御寇》“或聘于庄子,庄子应其使曰:子见夫牲牛乎?衣以文绣,食以刍菽。及其牵而入于太庙,虽欲为孤犊,其可得乎?”这两个比喻都把富贵名利作为抹杀自然天性的祸胎。他不愿意为政治放弃他自由自在的生活。
他虽然穷困潦倒,但却对功名利禄和政治权贵表示出极度的蔑视。庄周告贷于监河侯而不得,看出了当权者的虚伪面孔。他以自己与鲋鱼的对话来讽刺监河侯的虚伪,虽荒诞不经, 却语带愤激, 表现了贫者的不幸和不失高贵之心, 愤怒却怀有潇洒之志。可见他是如此的高洁。
这就是真实的庄子:内心关注政治,但外在却对现实社会采取批判和逃避的态度。他从始至终追求的是个人的绝对自由——顺应变化、乘物以游心。
“乘物以游心”一语见于《人间世》。仲尼对即将出使齐国的叶公子高提出建议,曰:“且夫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养中,至矣。”所谓“乘物以游心”,就是与物推移,顺应事物的自然之性而不去干预它。人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摒弃拒斥和对立的态度,与外部客观世界及其各种变化协调一致,这是道家修道的途径,也是庄子追求精神自由的外在表现形式。这在《庄子》的其他篇中也可见到。《逍遥游》的“游于无何有之乡”。《德充符》的 1
“游心于德之和”。《应帝王》中的“游心于淡”。《则阳》篇戴晋人主张的“游心于无穷”。均与《人间世》的“乘物以游心”异语同声。他所提倡的这种自由之境,实际上是一种人格的修养境界。
怎样才能做到在这样的乱世之中保持自己的追求呢?首先要学会自保?③“庄子的答案是以无用为大用。”以无用的态度对待无用之木, 树可因此免遭斩伐之灾,人可因此而得逍遥。无用的大木成了庄子向往的理想人格的象征, 是他所追求的保身哲学的物化。《庄子》一书中多处描写和赞美无用之木:“散木也, 以为舟则沉, 以为棺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 以为门户则液樠, 以为柱则蠹。是不才之木,无所可用, 故能如是之寿。”(见于《人间世》)。《人间世》“宋有荆氏者,宜楸、柏、桑。其拱把而上者,求狙猴之杙者斩之;三围四围,求高名之丽者斩之;七围八围,贵人富商之家求樿傍者斩之。故未终其天年而中道之夭于斧斤,此材之患也。”庄子以木取譬,意在说明人之患在于有才、有用,而有用之人,处此人世,难以全身远害,进而从反面说明了庄子“无用为用”的处世之道。
然而, 即便无用, 也还未必能保身。《山木》中有一则寓言, 写庄子与弟子出行, 见无用之木免遭斩伐, 可是一相反的例子接踵而来, 不鸣之雁却遭杀。庄子是这样回答的: “周将处乎材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 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 一龙一蛇, 与时俱化, 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 以和为量, 浮游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 则胡可得而累邪!” 在碰到“材”与“不材”,最佳选择似乎处于两者之间,但这既不容易,也非万全,因为这毕竟还是“累”的。因而庄子又把眼光放得更远些,找到了更加高妙的处世态度:乘道德而浮游,一切顺从自然,一切世俗的东西不入于心,这样便不会受患累。
“无用为用”的处世态度,应用到政治上就是“无为而治”。庄子在《天道》篇中说:“无为也而尊,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庄子以“自然”、“无为”为最高人生理想。在这里,“自然”即“无为”。他认为世人追求“有为”,则多欲而伤。因此他主张做到弃世离俗,使自己免于物累,达到物我统一,即为天然。庄子又认为最理想的政治是无为而治,所以既反对人为的功利政治,又反对儒家的救世政治,而主张绝圣去智,循道而行,自然天放,此所谓:“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应帝王》)。
综观《庄子》中的庄子形象, 很像脱离政治的隐士。然而他并非不关心政治, 而是把当时的政治生涯当成最险恶可怕的勾当, 把政界人物看成最凶暴卑鄙的角色, 所以采取批判和逃避的态度及坚决不合作的立场, 胡文英说“庄子眼极冷, 心肠极热”。
【摘要】
①②③引自《试论<庄子>寓言中的庄子形象》,俞希美、吴小洪,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5年11月,第25卷第4期。
【参考文献】
①《梦蝶者言——庄子人生箴言录》,赵长才、盛鸣、陈选公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6.②《<庄子>物化考辨》,贾学鸿.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8.8.③《漫谈<庄子>中的庄子形象》,谭家健.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1期.
第二篇:作业浅析庄子,大宗师
浅析《庄子·大宗师》
《大宗师》是《庄子》的本体论,文章既讲“道”,又讲如何修“道”、得“道”。庄子认为“道”是天地之师,万物之宗,因此将“道”命名为大宗师。“道”是有生命的,万物是有生命的,人也是有生命的,人得道就便可以遨游于天地,与天地为一体。
一、《大宗师》的思想
“真人与真知”的思想
何谓真人。古时候的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为真人,“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为真人,“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为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欣,其入不距”为真人,“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为真人。而首先有真知才能成为真人,只有真人才能知道真知,又只有“真人”才能体会“道”。
怀疑主义的认识论
认识事物、自然,达到最高的境界才叫做“真知”。而人们认识的对象总是变幻不定的,这就是人们的认识的结果不一定是正确的。庄子认为认识的主体人是具有局限性的,认识的客体对象又是具有变易性、表达它的语言往往是难以准确无误的,因此我们的认识活动只能获得相对性的意见,而非终极性的真相。
庄子的宇宙观和无神论 庄子宇宙观的内容很少,在本章中提到“夫道,有情有信,旡为旡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庄子是无神论者。庄子的“天”即是自然,“道”是自然的法则,而非人格化的“天”和“神”。
庄子的生死观
“以少为善以老为善,以始为善以终为善”。庄子看淡生死,认为生死天命,死生一体,我们应欣然地接受这种固然的变化、形体的存在与消失,不拼命趋赴生,也不竭力靠拢死,顺其自然,安然处之。
庄子的爱情观
如若把“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仅看作一种爱情观。在庄子看来,如果人生是在相濡以沫的困境中乏味地渡过,两个人还不如将过去的生活全部忘记,自由自在地在水里游荡,即使彼此不再认识。就这一点上看来,庄子的爱情观既是玄虚的又是现实的。
庄子的道德观
庄子自己认为,他的思想和儒家的思想是相互违背的。儒家强调“礼数”,用“礼教”来约束人们,而道家强调“道法自然”,认为人世间有很多的道理法规,而他们都是合乎自然的,不在乎外在的形式、约束,只存在于人的本真中。庄子批判儒家的“仁义”、“礼仪”,认为那是对人们的摧残。
庄子的辩证思想
庄子认为有无相生,生死相依,始终相伴。他认为,这种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生死是浑然一体的,“善妖善老,善始善终”。
天人合一的思想
“其一与天为徒,其不一与人为徒,天与人不相胜也”,自然与天不会因为相互对立而相互超越,天即人,人即天,天人合一。
低调、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会陷入绝境的,但是庄子还是相信能够“柳暗花明”、“峰回路转”的。子舆病入屈曲的样子,却能欣然地接受自己的样子,安于事实,顺应自然,保持豁达的人生态度。
庄子讲人对于造物者,就好比金属对于高超的冶金工匠,应该低调为人,并非有了人的躯体形骸就能“成人”了,也就是为人要谦虚谨慎。
庄子的人生观与“大道合乎自然”的思想
庄子的思想从根本上是源于老子的思想,庄子和老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们合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也合称为老庄哲学。他们都认为天下万物源于道,道就是自然之理,因此人们要“因道”,就是尊重道,尊重自然,而不是人为,如果遵循“人为”,就会伤害本真。庄子认为,人以地为法,地以天为法,天以道为法,而道法自然。这就是“大道合乎自然”,而自然就是自然而然。
“狶韦氏得之,以挈天地;伏戏氏得之,以袭气母;维斗得之,终古不忒;日月得之,终古不息;堪坏得之,以袭昆仑;冯夷得之,以游大川;肩吾得之,以处大山;黄帝得之,以登云天;颛顼得之,以处玄官;禺强得之,立乎北极;西王母得之,坐乎少广,莫知其始,莫知其终;彭祖得之,上及有虞,下及五伯;傅说得之,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东维,骑箕尾,而比于列星”,这就是“道”的魅力所在,也便成为了人们无尽的追求。
大道合乎自然是贯穿于文章始终的思想。文章用很多寓言故事告诉不同的道理,而这些故事根本的奥秘都在于大道合乎自然。“道” 无形无体,不能听见,不能触摸,只能用心去感受。
“道”高于天,高于“国君”,是人们追求的本真所在。人人想得“道”,可是道却不可以学习而得到。忘记天下,忘记万物,忘记自己的存在,心境便能如朝阳一般清新明彻,然后就能感受到“道”的存在。“造适不及笑,献笑不及排,安排而去化,乃入于寥天一”这便能进入“道”的境界。
《庄子》致力于为我们回答一个至尚的问题,就是如何“知道”“安道”“得道”,而庄子认为,只有当我们忘记了形骸、忘记了外在、忘记了自己的存在的时候,便能自然而然地得道。因此,我们应该有朴素的思想境界,不刻意地去追求,不可以地去遵循,不受“撄宁”,不拘泥于世俗物质,无所谓得失,无所谓生死,并且保持这种思想永远没有终结,也就是保持“道”的人生追求和人生观。
如何让自己有限的生命进入大道的自然。庄子认为“无思无虑”、“无处无服”、“无从无得”我们便可以“知道”“安道”“得道”。也就是说,我们什么都不用去思考、不用去我们便可以让自己有限的生命进入大道的自然。
二、经典语句分析
《大宗师》中一些名句、经典,这些都广为人们所知,而再次分析,可以发现其中一些有趣的地方。我们可以赋予它们新的意义,可以应用于其他的领域,也可以怀疑原文的意思,保持自己独特的见解。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选择“相忘于江湖”,前面侧重于爱情观来介绍着一观点。其实,人与人的关系也是同样适用。人与人最好不要走到这一境地,当大家都处于困窘,为了脱离苦海,彼此不得不相互牺牲,这样可是多么悲哀的一个社会。与其这样,还不如各自在自己的世界里游荡,即使是在自己饿窘境里摸索,即使在不认识对方。我们可以有所选择的作为:和自己至真的人相濡以沫,和其次的人相忘于江湖。
国家的交往,也可以运用这一道理。当代国家间交往的基础是国家利益,而在大的风浪和泡沫面前,我们应该是有所选择的作为,首先应该是保障国家的利益不受侵害。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人民币只可能也只可以在一定程度贬值。
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我们善始善终,相信存在即合理,为自己的存在而安然,为自己的离去而安然。这让我们联想到一个成语“宠辱不惊”。面对生死的变化,我们镇定自若,不趋附生,也不追求死。
“善始善终”在长期的使用中,由“以之为善”更多地直接用成“有始有终”、“有头有尾”的意思。其实“善始善终”的原意更是一种境界,因为它包含着一种感情。
事实上,我们不仅以“善始善终”来看待自己的生死得失,而且对于他人也是如此,不轻易破坏他人、外物存在的条件。
子舆与子桑友,而霖雨十日,子舆曰:“子桑殆病矣!”裹饭而往食之。至子桑之门,则若歌若哭,鼓琴曰:“父邪!母邪!天乎!人乎!”有不任其声而趋举其诗焉。子舆入,曰:“子之歌诗,何故若是?”曰:“吾思夫使我至此极者而弗得也。父母岂欲吾贫哉?天旡私覆,地旡私载,天地岂私贫我哉?求其为之者而不得也。然而至此极者,命也夫!”
这是我的解析中不认同原文的一处,“命”是天命的意思。子舆穷途潦倒,不是天地的无情,也不怪父母,至于怪谁,他自己也不知道,是他到达这幅田地的就是命运的安排。这种归于“天命”的思想,体现了我们无法掌控的“道法自然”,就像生死的变化、昼夜的更替是我们无法扭转的,无法把握的只有顺从。从这一层面上理解,固然合理。
但是,事实上,我们是不能把所有的原因归于命运的安排的,导致如此这般地结果,往往更多的是在于我们自身的“把握”,在于我们没有努力去改变。
就这一问题上,我个人认为,人生应该是有所坚持,有所顺从的。顺从的是自然而然的法则,坚持是在尊重这种法则的基础上,坚持努力把握,朝着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不懈努力。穷途末路 又是一种路,这便是“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你会发现“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独特风景。而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无需刻意地“听天由命”来规划自己的人生。
三、评析《大宗师》
《庄子·大宗师》从不同层面或多或少体现了庄子的认识观、宇宙观、道德观、爱情观、生死观、无神论的思想,并相应地可以引出,其政治主张、人生观。对一篇文章的解读,不可能是孤立的,联系整个《庄子》以及道家的思想,再来品味体察庄子在《大宗师》里渲染的思想,就豁然开朗了。
庄子实际上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他主张“大道合乎自然”,让这种“坐忘”“无为”“无所谓”的思想贯穿于《庄子》的章篇,而事实上,庄子处在一个兵荒马乱的历史时期,新生的思想派别很多,庄子看透了世俗,厌倦了礼仪,提出自己“道法自然”的主张,难免会愤世嫉俗,而庄子其实是一个隐居山林却相当愤慨的典型。也许只有真正的“真人”才能真正看透一切,放下一切。这就好像庄子在文章中讲“道”是忘记了物质、忘记了自我、忘记了一切而知道、得到的,而庄子想忘记一切,不刻意追求,却在竭力寻找“得道”的途径。就好像庄子批判儒家“礼仪”的禁锢,却假于孔圣人来认可自己,并讲“丘也请从而后也”。所以庄子其实是很矛盾的。这样,虽然庄子一生淡泊名利,修生养性,清净无为,可是他的内心深处却充满了强烈的,对世俗的愤怒和绝望。
但是,我们无可否认,庄子的这些“观”,对后人有这莫大的意义,这就是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在《大宗师》里我们可以认识到“无尽的认知追求与现实的目标”、“ 豁然开朗,博物通达”、“ 道妙人生境界”。
无尽的认知追求与现实的目标
知识的海洋是无限的,认识的主体和能力是有限的,以有限认识无限得到的结果总是有各种弊端的。
认识的对象是变化不定的,认识的主体和主体的标准时变化的,以变化观变化,得到的结果时不稳定可靠地。
虽然认识的对象总是可知的,但人类的认识在一定的时期,一定的条件下总是局限的,认识的个体即单个的人,需要保持无尽的追求动力、渴望,来实现这个现实的目标。目标与追求是不同的,目标需要量力而定,而追求却是一种动力支持。
豁然开朗,博物通达
原来死生可以如此豁达,得失可以如此豁达,爱情可以如此豁达。拥有豁达的人生态度,谈笑风生,笑看人生。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忘却自我,忘却功业,忘却名利。庄子鼓吹“物我两忘”、“坐忘”,要求人们不奔走操劳,去掉聪明才智,忘掉身躯,摒弃知识,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样的人便可以,豁然开朗,博物通达。
有所坚持,有所顺应 坚持“相忘于江湖”的选择、坚持“善始善终”,坚持自己把握人生,也要保持淡然的心境,“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知说生,不知恶死”,自然地有所顺应。
道妙人生
(一)渺小但不卑微。人就像沧海一粟,天人是合而为一的。庄子讲 不受礼仪世俗的限制,人便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人生来平等,“道”存在于每个人的生命之中,道也是有生命的,每个人在本真上都是一样的。
(二)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讲“道”的人生,无所谓生死,无所谓名利,大道自然,自有其法则,不需要人为的强求。淡然一切,在心静如水中可以通往更高更远的境界,可以通往认知的“极”而得到。不要过多地追求名利,身边的一切都是过往,好坏得失一切都会过去。
(三)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而“道”是万物的共性,存在于万物之中,如此玄妙,就像通过一粒沙里可以看到整个世界、一朵花可以探寻整个天堂。我们又无需刻意地“知道”“安道”“得道”,在潜移默化中,我们忘记物质,忘记形体,忘记自我,便是得道的最好途径。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彼特以天为父,而身犹爱之,而况其卓乎!人特以有君为愈乎己,而身犹死之,而况其真乎”,“道”高于天,高于国君。在现代企业的管理中,一味地强调企业的发展、利益,成效往往不明显。如果将“道”应用于企业管理中,把“道”化为“企业文化”—— 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使企业成员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并将这种企业文化变为一种潜在的共同的准则,便更能在潜移默化中对企业成员的形成规范、激励和指引。
《庄子·内篇·大宗师》为庄子本人所作,代表着庄子典型的思想。庄子的思想是道家学派的代表思想,庄子被称为“神人”,他不刻意地追求名和利、看淡生死得失、为人朴素豁达。他继承了老子的思想,可事实上他和老子的思想又是有矛盾的;他不同于儒家的思想,可事实上他和儒家的思想却有着和谐统一的地方,几千年来共同孕育着中国人格,形成了中国人品格的骨架。
任何一种思想都是有其积极的和消极的两面。庄子的思想也豁达、也消极。庄子的思想主张无道无为,在道法自然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尊重自然而然的法则,主张逍遥自在的人生,却在潜移默化中坚持着“天命”的安排,导致了宿命论的错误。这在《大宗师》中都有明显体现。体会庄子《大宗师》的思想,更多的是关注他积极的一面。这样我们可以忘记名利、忘记得失、忘记智慧、忘记美丽,去广袤中领悟知识的“极”,用心去感受大道合乎自然的本质,去追寻得“道”。
第三篇:庄子浅析
《庄子》浅析
社会101
在中国古代的文学史上,有一类书被称为为“奇书”。这类书既是思想深邃的哲理之书,包蕴着深邃的哲学思辩,超凡脱俗;也是充满诗意的感性文字,闪耀着文采精华。在这类“奇书”中,最有灵性的作品莫过于《庄子》了。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初识庄子,正是缘于这一句美丽而飘渺的“物化”。而真正让我为之折腰的却是《逍遥游》。《逍遥游》代表了庄子思想的最高境界,是对世俗社会的功名利禄及自己的舍弃,旨在倡导一种精神上的超现实境界。如今,当我再次走近《庄子》,不禁为其深深折服。
庄周,约公元前369年至前286年,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战国时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楚威王曾闻其贤而聘以为相,不就,穷困终生。
《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是道家经典之一。据《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共52篇,今存33篇,分内7篇、外15篇、杂11篇,为郭象注本。内篇的思想、结构、文风都比较一致,一般认为是庄周自著。外、杂篇则兼有其后学之作,甚至载入其他学派的个别篇章,思想观点与内篇多有出入。而正是这些分歧,反映了战国中叶至秦汉间社会变革形势下道家学派的发展与分化,也反映了各种学派的相会渗透。
从全书总体内容说,唯心主义的本体论、相对主义的循环论、认识上的不可知论、无为的政治主张、虚无的人生哲学,构成了庄子学派的基本倾向。同时,书中也有不少辩证的因素,尤其对社会黑暗面的揭露、批判,不遗余力,十分深刻。从艺术手法上来说,庄子的文章汪洋恣肆,多采用寓言故事形式,想象力非常丰富。《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鲁迅先生曾说他的作品“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为后世传诵。
庄子崇尚的是做一个非常逍遥自由的人,他以宁静的单纯和勇敢的天真,穿透复杂繁乱的世界,他不愿以损害别人的自由来保持自己的自由,更不愿牺牲自己的自由和尊严来表现伟大,而是试图将自我与自然、宇宙融为一体,独自与天地精神往来,却不傲视万物,不拘泥于是非,与世俗和谐相处。他的内心充实而思想奔放,上与造物者同游,下与忘却生死不分始终的人为友。为了自由他宁愿舍弃令世俗之人垂涎三尺的荣华富贵,而义无反顾地追求心灵上的自由,并将自由视为当时人们在残酷的战争中摆脱身心痛苦的最佳途径。这种自由不
是今人所说的社会自由、选择自由,更不是一种将欲望无限夸大想怎样就怎样的自由,而是一种基于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内心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融而为一,从而产生出来极富有美感的情感自由。这种富有自由美感的情感世界源于庄子所提倡的心灵世界的原真性,即内心自由。
逍遥自由的获得,靠的是生命内心的体验,而非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庄子提倡富有情感的生命体验,正如心中无外物的庖丁,削木的梓庆,都是从“心斋” 到“坐忘”,再到“忘我”,终至返朴归真,融入自然的“无我”
《庄子·天下》篇中说:“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很好地说明了庄子的处世之道.人间数千年的悲哀,就在于世人只在世俗中寻求人生真谛,却没有超越世俗到旷野幽邃的宇宙中去寻求大道。正如于丹教授所讲,“庄子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他已经跳出三界,站在云端鸟瞰人间沧桑。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万物。庄子就是这样的性格达人,他认为天下沉浊,不能讲严正的话,满书缪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他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始无终者为友。”他上下求索的是生命觉醒的契机,并以虚灵的胸襟体会自然,希冀超然于死生祸福之外。
在生死的问题上,庄子认为“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即人的生死是不可抗拒的,它有其固有的规律,如同日夜交替的永恒变化一样。面对死亡“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只有乐于接受死亡,才能更好的珍惜生之可贵。我们既然明白了死亡是无可逃遁的,也就会好好的度过每一天,好好地对待每一个身边的人。
生死自然的思想集中表现在对待丧礼的态度上。庄子认为生命本身来之于自然,而死不过是复归于自然。从哲学上分析,生死之间是相互转化的,因此,人在生命过程中并未得到什么,也未失去什么,自然也就不用悲伤了。《至乐》叙写庄子妻子死了,庄子非但不啼哭,反而“鼓盆而歌”,并说“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嗷嗷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因为生命已经复归原处,栖息于自然之中,死具有了一种重生的美,所以才有“鼓琴”,“盆歌”式的讴歌之举,相比之下有人却自认为死是很痛苦的,哭难道不是显得很多余么?然而“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一语道出“鼓盆而歌”的背后深深隐含着的忧伤,庄子也是极富有悲悯之情的人。
《列御寇》里记载,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由此可见庄子对自己的死看得非常淡然,也根本不需要什么葬具。跟墨子出于节约社会资源的节用思想不同,他觉得人无论从身体,还是心灵上都已经复归自然,要葬具岂不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庄周梦蝶
庄周梦蝶,出自《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其大意就是庄子一天做梦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梦醒之后发现自己还是庄子,于是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梦到庄子的蝴蝶呢,还是梦到蝴蝶的庄子。
在这里,庄子提出一个哲学问题——人如何认识真实。如果梦足够真实,人没有任何能力知道自己是在做梦。在一般人看来,一个人在醒时的所见所感是真实的,梦境是幻觉,是不真实的。庄子却以为不然。虽然,醒是一种境界,梦是另一种境界,二者是不相同的;庄周是庄周,蝴蝶是蝴蝶,二者也是不相同的。但庄周看来,他们都只是一种现象,是道运动中的一种形态,一个阶段而已。庄子在用一个最简单的寓言来说明一个人类最沉重的疑问,即生死问题。
在这个哲学命题中,庄子运用浪漫的想象力和美妙的文笔,通过对梦中变化为蝴蝶和梦醒后蝴蝶复化为己的事件的描述与探讨,提出了认为人不可能确切的区分真实与虚幻以及人生生死物化的观点。虽然庄周梦蝶这个故事极其短小,但由于其中渗透了庄子诗化哲学的精义,后来成为了庄子诗化哲学的著名代表。“庄周梦蝶”的故事因其深刻的意蕴,浪漫的情怀和开阔的审美想象空间而备受后世文人们的喜爱,同时也成为了后世诗人们借以表达离愁别绪、人生慨叹、思乡恋国、恬淡闲适等多种人多种人生感悟和体验的一个重要意象。也由于这个短小的故事包含了浪漫的思想情感和丰富的人生哲学思考,引起了后世众多诗人、文学家的共鸣,成为了后世诗人、文学家经常吟咏的题目,而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李商隐的那句“庄周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锦瑟》)。
曳尾涂中
曳尾涂中,出自《庄子·秋水》:“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 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宁其生而曳尾涂中乎?” 二大夫余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说的是庄子在濮河钓鱼,楚国国王派两位大夫前去请他做官,他们对庄子很客气地说:“楚王想将国内的事务劳累您啊!”庄子拿着鱼竿没有回头,只问道:“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了已有三千年了,国王用锦缎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庙的堂上。这只神龟,它是宁愿死去留下骨头让人们珍藏呢,还是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呢?” 两个大夫说:“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 庄子说:“请回吧!我要在烂泥里摇尾巴。”
庄子一生穷困潦倒,他住在“穷闾陋巷”,人瘦的“槁项黄馘”,却始终拥有冷峻深刻、洞察人生的敏锐目光和超然的处世态度。在他的一生中,除讲学、著述之外,有时还得靠钓鱼、打草鞋来维持生计,但他视前途为草芥,视富贵如粪土,对自己所处战国乱世有着清醒而独到的认识,并且能够以宁静的单纯和勇敢而睿智的天真,穿透复杂繁乱的世界,获得自己心灵的自由。
然而,当时的战国中期,形势动荡,弱肉强食,“天下嚣嚣”是其显著特征。以官本位为核心的封建等级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它以暴力为手段,残酷镇压被统治者,维护当政者的既得利益。《在宥》篇记载:“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杨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而儒墨乃始离支攘臂乎桎梏之间。”庄子对当时的政治事态无疑是由失望而至淡漠的,他与当权者彻底决裂,与儒学分道扬镳,他关心人的命运和社会的发展,他鄙弃世俗追求名誉地位,声色货利的生活,要求达到精神自由的境界。
庄子哲学是生命的哲学,它不是一种救世学说,更不是治世良药,而是一种救人于黑暗现实的,寻求思想超脱与个性张扬的学说。庄子哲学好似一幅恢宏浩渺的画卷,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在无限的宇宙自然界逍遥翱翔,以“万物齐一”的眼光俯视大地,以此解除人类的“桎梏”,以此实现心灵的超越,从而获得天地之间的“至乐”。
参考书目:1.《中国古代名著导读》 安徽教育出版社
2.《论庄子》匡萍萍著天涯博客
3.《庄子的智慧》 王麟著黄山书社
4.《老庄哲学》 朴异文著文学与知性出版社
5.《庄子浅注》曹础基著中华书局
第四篇:《庄子》
读<<庄子>>第一章<<庄子何其人>>心得
近日读了于丹的<<庄子>>心得这本书中的第一章<<庄子何其人>>,对于庄子这个名字,的确的不陌生的,但是要讲出有关于他的事情,确是少之又少。通过这一章的阅读,说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利用庄子生前的几个故事来发表对他的评价,但是故事的内容确是常人所难以达到的。
关于名利。
这句“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道出了这个世界上、社会上人们所面对的问题与现状。但是庄子却能够做到“处江湖而远江湖,知世故而不世故”,在精神层次上,已经不是芸芸众生所企及的。
联系到当今社会发展下,人们的各种心态,再看一下庄子对事对人的态度,他的精神世界是需要很对人去领会的。对于名与利的追求,是大多数人向往的。在适当的年龄去追求,无可厚非。可是,追求到什么程度才是自身实力的极限?又或者说安于现状是另一种不追求名利的表示吗?在我看来其实不是,庄子本可以为但是国家的高层人物,却辞去了这样有名又有利的机会,转而生活的甚至有点贫苦,靠别人救济度日。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在庄子眼里显得一文不值。最初的时候我理解他这种心态可能是类似于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后来又看了看书,其实不是这样的。每个人都有成为幸福的人的资格,庄子“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他不齿于那种追求名利的为伍,你的精神层次不允许他被名利所束缚,而变成一个为名利所担忧、所困扰、所小心翼翼的人,他讽刺这样的人不是说他心胸狭窄、羡慕嫉妒,恰巧是在嘲笑他们已经被这些所禁锢,而得不到真正自由的快乐。
关于生死。
庄子已经看破了名利,何惧生死?!在庄子快要死去,回答学生死后怎么安葬的时候,要求了最“高”规格的厚葬,实则天地万物都是自己的葬礼一部分,转眼一看确实如同飞禽走兽那样任由自然来安置自己。
人既然来源于自然,最终还要回归到自然。尘归尘,土归土。精神永远留存在这个世界上,肉体早已超脱。这才是圣贤的道德与超越。面对死亡时,内心要乐观豁达。孔子在回答他学生关于生死时的观点“未知生,焉知死?”。于丹对于庄子的生死的点评是“人活在当下,在当下看破了名,穿透了利,不惧生死,那么,我们的心灵拥有一个多大的空间,一分多大的境界啊!”
对于庄子的理解,确实才疏学浅,只可体会无法深度表达。随着阅历的增长,会慢慢参透其中的内涵。不过不论什么事情,心态很重要,要豁达乐观,对于一些事情不能够看的太重,这样会乱了心境,内心受困然与束缚。
最后用庄子的一句话结束我的心得体会“人生至高的境界就是完成天地之间的一番逍遥游,也就是看破内心重重的樊篱障碍,得到宇宙静观天地辽阔之中的人生定位。”
第五篇:庄子
我最敬仰的人-----庄子
——通过阅读《庄子》有感而发
现当代,孔子被世人所敬仰,孔子思想更是被世人所推崇,修孔庙,拜孔子似乎成了一种风尚,因为孔子的伟大,我也不免被卷入其中,但是我大概受到“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影响,或者像周敦颐“世人皆爱牡丹,唯独爱莲〃〃〃〃〃〃”一样的心境,我更加喜欢道家学派的庄子。
一提及庄子,我们大多首先想到的就是清正、自然、逍遥,但是也有人认为庄子避世、反智、为我、放任、空谈,一副失意文人的模样,实在不适合当代人的借鉴与学习,这种想法未免本就太消极、太绝对了吧,有谁可曾深入解读庄子呢?庄子那万花筒一样富有的想象力的寓言和飘逸的文笔,从梦蝶、鱼乐,到大鹏、河伯等等,对于从事任何工作的人,都能在自己的角度上来挖掘它的实用性与积极性,启发我们的心灵。
都说庄子主张愚民政策,那只是向往大同社会的一种理想,孰人没有理想呢?不能因为这点就说庄子读书方面没有给我们留下宝贵财富。庄子讲过一个故事:齐桓公在公堂上读书,轮扁在堂下做轮子。轮扁放下椎凿,上趟去问桓公说:“请教大人,大人读的是什么言论?”桓公说:“圣人的言论。”轮扁说:“生人还活着吗?”桓公说:“已经死了。”轮扁说:“那么大人所读的,不过是古人的糟粕罢了。”桓公说:“寡人读书,做轮子的怎么可以随便议论。说的处理有就算了,说不出理由就处你死罪。”轮扁说:“我是从我做的是来看的。做轮子,下手慢了,就会松动而不牢固;下手快了,就会紧涩而嵌不进。要不慢不快,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虽说不出,但这中间是有奥妙的。我不能传授给我儿子,我儿子不能从我这里继承,所以我七十多岁了还在做轮子。古人与他们不可传授的心得都已经消失了,那么君上说读的,不过是古人的糟粕罢了。”
轮扁述说自己做轮子的经验,就是“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心中领悟了要诀,在以手的行动来配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应该学会理路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法。为什么那些发达国家能够创造出许多世界顶尖技术,并多有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正是因为他们从小就被培养动手的能力,而我们国家的学生满口的理论,却不知道怎样去实践,这对号称是千年文明古国、早就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思想的中国来说实属一大憾事!
前几天,我在网上听了一首旋律很熟悉的歌,但是歌名不一样,当然歌词也就更不一样,名叫“我爸叫李刚”,还带视频,这个叫李启铭的“大学生”实在令人发指,在愤怒中,我看着视频听完了整首歌。我惊叹,这学生撞了人后怎么会说出如此令人震惊的一句话“我爸叫李刚!”天啊!李刚是谁啊?我怎么不认识啊?他是文强身边的吗?一个保定市小小的公安局副局长的儿子竟然如此猖狂,原来他是地位尊贵的李副局长家的李大公子啊!难道这就可以肆意妄为了吗?身份与等级就可以代替法律来说话吗?人若有如此明确的贵贱尊卑,这个世界不就乱了吗?那么我们所追求的和谐社会岂不是笑谈?
早在千年前的庄子就曾在,《秋水》了说:“以道观之,物无贵贱。”庄子在《天运》中也说过:“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黑白之朴,不足以为辩;名誉之观,不足以为广。”就是说:“天鹅不必天天洗澡,自然洁白;乌鸦不必天天浸染,自然漆黑,黑白是天生的不值得辩论;名声是表面的,不值得推广。”庄子把人间名声的好坏与尊卑,比作天鹅与乌鸦天生的黑白颜色,庄子的这种物无贵贱的思想对社会价值与贵贱等级似乎是个挑战。俗话说,“君主犯法当与庶民同罪”,在我看来,我们应该将用尊卑等级来办事的现象减少直至杜绝,改善政策,这样我们“和谐社会”的口号才不会喊的那么讽刺,我们的和谐社会才能更加和谐。
当代最热的话题之一当然少不了养生,改革开放初期,人们为了钱完全不顾自己的身体,而当代人总结的前几代人的经验,懂得了人生最有价值的东西是健康。要说养生,那庄子可算是当之无愧的行家,我们都知道古代的人寿命都不长,五六十岁就算是高寿了,而距我们千年之遥的庄子活到八十岁,真可谓高寿了。跟庄子学习养生可真是个不错的选择。
养生,我们只注意到了它的健康饮食与运动,却不知心理健康是养生的首要前提,当代人面对着各种学习的压力、就业的压力、升值的压力、生活的压力等等,导致亚健康状态就算不错,但我们没有发现患忧郁症的人多了吗?身心早已配备的我们早就该给心灵放个假了吧。
庄子“安其天年”的秘诀就是“外化而内不化”,就是说,随着外物的变化,保持寂然不动的超然态度。这也让我联想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境界。我们无法改变外在的世界,但是至少可以像庄子一样设法改变自己的心态,我们大多做事都想着目的与结
果,我们为何不尝试一下在过程中感受快乐呢?
就在前不久,一个名牌大学的一位女同学,因为学校不让她的母亲入住而选择跳楼,一直坚信“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的她就这样结束了生命,如我们都像她那样,那我们中国也不用搞计划生育了吧。这个世界总有一些人因为一点点的压力就要崩溃,一点点挫折就要被击垮,一点点小事就大发牢骚,这样怎么才能去适应当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我们的内心太需要休养了!庄子说:“理智上忘了是非,是心造成的舒适。没有内在的变化,也没有外在的盲从,是一切都恰到好处所造成的舒适。从舒适开始,然后没有任何情况会不舒适,那就忘了舒适所造成的舒适。”
我品读《庄子》,最受启发的是,《庄子〃人世间》中“不得已”一词,是说,你可以进入人世间的樊笼游玩,不再为虚名所动。意见能被接纳,你就发言;意见不被接纳,你就缄默,没有执著也没有成见,一颗心就寄托在“不得已”,由此培养内在自我,这就是自处的最高原则了。
在我看来,“不得已”就是当各种条件成熟时,就顺其自然。判断做任何一件事时,要考虑“条件是否成熟”,这就是需要彻底了解人情世故以及人间互动的微妙法则的,若是条件成熟,则做起事来,“事半功倍”,水到渠成。否则难免自讨苦吃,增加复杂的恩怨。以一句话来说,就是“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知道这些是无可奈何的(不得已),就坦然接受为自己的命运。
庄子思想博大精深,不单单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法、物无贵贱的思想以及教我们如何养生,还有更为精深的理论思想,譬如,在“庄周梦蝶”中,我悟出了要让梦想去点亮人生;在“庖丁解牛”中,我知道了怎样能够获得游刃有余的人生;在“大鹏南飞”我明白了人生不能没有方向,有方向的人生会焕发出惊人的光彩;在“画师风格”中,我寻得了快乐的真谛是要活出真性情〃〃〃〃〃〃
庄子思想有太多值得我么发掘的财富,我只是用自己微薄的知识来感悟一代伟人的博大智慧,庄子思想有待于更多的有识之士深层挖掘其中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