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应急管理培训工作实施方案(2012-2015年)

时间:2019-05-12 18:14: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应急管理培训工作实施方案(2012-2015年)》,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广西壮族自治区应急管理培训工作实施方案(2012-2015年)》。

第一篇:广西壮族自治区应急管理培训工作实施方案(2012-2015年)

广西壮族自治区应急管理培训工作实施方案

(2012-2015年)

为进一步完善我区应急管理培训体系,切实做好应急管理培训工作,提高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开展以环境倒逼机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的决定‣(桂发„2012‟9号)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提升各级政府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以整合现有应急管理培训资源、提高培训质量为重点,不断提高应急管理培训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公共安全保障水平提供有力支持。

(二)基本原则。

1.紧扣需求,提升能力。坚持按需培训的理念,根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区应急管理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管理培训,通过培训切实提高受训对象预防应对突发事件的素质和能力,为建设和谐示范区提供有力保障。

2.强化保障,讲求实效。坚持面向实战要求,突出应急管理培 1

训的科学性和专业性,建立健全培训机构,优化课程设置,创新培训方法,强化师资保障。

3.全面覆盖,分级分类。结合各类突发事件应对工作要求,统筹规划,将全区各级干部纳入培训范围。针对不同受训对象的岗位职责,突出重点,实施分类培训。

4.示范带动,健全体系。有效整合、规范各级各类应急管理培训资源,充分利用各级党校、行政学院、高等院校和各有关部门专业培训机构的培训资源,发挥广西应急管理培训基地的示范辐射作用,不断健全应急管理培训体系。

二、主要任务

根据“十二五”期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应急管理工作实际,结合岗位需求,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培训体系,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合作交流,明确培训重点,着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应急管理培训,推动应急管理培训工作上新台阶。2012至2015年,重点抓好以下应急管理业务培训:

(一)领导干部轮训。

依托各级培训机构,将应急管理内容纳入市、县(市、区)领导干部培训、轮训课程体系,2012年完成县(市、区)分管应急管理领导干部轮训。2015年前完成市、县(市、区)负有应急处置职责的领导干部轮训。轮训的重点是增强应急管理意识,提高掌握运用预案、统筹常态管理、开展应急体系建设和指挥处置突发事件水平。根据•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印发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干部教育培

训工作条例(试行)‡的实施办法的通知‣(桂发„2006‟23号)精神,涉及市、县(市、区)领导班子领导成员参加的培训计划和培训项目,需报相关党委组织部门批准。

(二)应急管理干部轮训。

按照分级管理、分级培训的原则,2015年前完成各市、县(市、区)和区直、中直各有关部门应急管理干部轮训,有针对性地提高其在应急体系建设、值守应急、信息报告、协调处置、技术通信、预案管理和突发事件新闻发布等方面的业务能力。

(三)基层干部培训。

各市、县(市、区)和各有关部门要制订培训计划,采取多种形式,结合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举办的“送万场培训下基层”等活动,充分利用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及远程教育渠道,对街道、社区、乡村和学校、医院等单位的基层干部开展应急管理业务知识和防灾避险技能培训。培训重点是增强公共安全意识,提高排查安全隐患和第一时间先期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企业负责人培训。

各级工信、安全监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等部门要将应急管理培训作为企业管理培训的重要内容,采取统一集中培训与企业自主培训相结合的办法,做好对所属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的应急管理培训工作。培训重点是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安全生产管理和重大事故防范以及应急处置能力。

(五)应急救援队伍培训。

各市、县(市、区)和相关部门按照隶属关系及管理责任,分别组织实施应急救援队伍培训。培训重点是熟练掌握相关突发事件处置救援和安全防护技能,提高在不同情况下实施救援和协同处置的能力。

三、保障措施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各有关部门应急管理机构要充分认识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应急管理干部预防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重要性,把加强应急管理培训作为创新社会管理、提升公共安全保障能力的重要举措,纳入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内容,统一部署、落实责任,确保应急管理培训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一)明确培训任务。

自治区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负责组织市、县(市、区)领导干部培训和应急管理干部培训,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负责组织乡镇领导干部培训,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负责组织基层干部培训,各有关部门负责组织本系统企业负责人和应急救援队伍的培训。

(二)加强培训基地建设。

完善广西应急管理培训基地相关基础设施和教学设备,开展应急管理培训理论、方法、技术等教学、研究,开发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情景模拟互动教学课件,制定应急管理培训计划,开展应急管理业务培训。依托14个设区市行政学院,建设设区市应急管理培训基地。各有关部门要在“十二五”期间完成广西地震应急救援基地、广西安

全生产应急救援基地、广西紧急医疗救助基地等专业培训基地建设。

(三)完善培训方式手段。

建设广西应急管理门户网站,完善应急管理培训网络、案例教学推演系统和应急管理安全体系,大力推广案例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研讨式教学和模拟演练教学,定期开展市、县(市、区)和部门之间的应急管理工作交流活动,选派应急管理业务骨干到上级或有关地区跟班学习锻炼。注重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应急管理经验,自治区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与国内外应急管理培训机构建立合作机制,适当安排培训项目,择优选派培训对象参加培训。

(四)保障培训经费投入。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将应急管理培训作为重要培训内容,各级财政部门要将应急管理经费列入年度预算,保证培训工作需要。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培训专项经费管理制度,促进经费向优质培训资源流动,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以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行政学院为依托,培养、建立一支应急管理教研骨干队伍,为加强应急管理培训提供有力的师资保障。同时,从具有较好理论功底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党政领导干部、应急管理干部和专家队伍中选定一批兼职教师,建立应急管理培训师资库,按照择优入库、动态管理的原则,促进优质师资资源共享。推动高等院校应急管理学科建设,加强学术研究和交流,为提高应急管理培训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六)建立培训质量评估和考核制度。

根据不同的培训目标、对象和内容,分别研究制订培训质量评估和考核标准。将应急管理培训质量评估和考核,纳入现行的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评估和绩效考核体系,统一实施质量评估和考核。加强对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的管理,注重培训质量和效益。严肃培训纪律,严禁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培训班,坚决制止乱办班、乱收费、乱发证的不正之风。

各市、县(市、区)和各有关部门应急管理机构可参照本方案的要求,分别制订加强干部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

第二篇:应急管理培训材料(本站推荐)

《总体国家安全观》

★总书记在第四次亚信峰会上提出应该积极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创新安全理念,搭建地区安全和合作新架构,努力走出一条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之路。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就是要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国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创新理论到建设文化强国、网络强国的夯实举措,从打造安全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宣示到捍卫核心利益的立场表述,从中国特色现代化军事力量体系的积极构建到强有力的国家安全工作统筹平台的稳妥搭建,一直提到关于发展与安全并重、权利与义务并重、自主与协作并重、治标与治本并重的新型安全观。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创新并非偶然,它与我们党的国家安全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从安全模式看,新安全观强调以合作代替对抗,以共同安全代替单边安全。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把现实中总体存在的国家安全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的整体安全观,这当中涉及安全领域最多的是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构建了“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强调在对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对内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双重压力下,国家安全委员会任务是“统筹国家安全工作,加强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制定和实施国家安全战略,推进国家安全法治建设,制定国家安全工作方针政策,研究解决国家安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的转型期,公共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包括重特大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灾害、重特大公共卫生事件、重特大社会安全事件。

★在“冷战”后期开始的安全探索中,形成了各式各样的安全观,包括综合安全观、共同安全观、合作安全观,后来人们又开始用“非传统安全观”来概括这些不同的安全观。

★总体应急预案是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是政府组织应对突发事件的总体制度安排,由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制定。

★我国的国家安全教育日是每年的4月15日。

★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安全体系具体包括:外部安全与内部安全,国土安全与国民安全,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发展问题与安全问题,自身安全与共同安全。

《应急管理内涵与发展》

★以综合应对突发事件为目的,应急管理基本流程可分为: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4个阶段。

★根据突发事件成因、机理、过程、性质和危害的不同,我国将突发事件划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

★我国应急管理发展趋势主要包括:应急管理专业化、应急管理一体化、应急管理全球化。★2015年12月,国务院成立了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为职责的应急管理办公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自2007年11月1日开始施行。

★“一案三制”具体是指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应急体制、应急法制。

★从合作主体上看,应急管理国际合作可分为政府合作、企业合作、非政府组织合作。

★突发事件的共同特征是:突发性、复杂性、破坏性、关联性、处置紧急性、影响滞后性,不含目标广泛性。

《应急预案管理》

★编辑应急预案操作手册,内容一般包括:风险隐患分析、处置工作程序、响应措施、相关单位联络人员和电话、应急队伍和装备物资情况等。

★应急响应分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响应四个级别。

★应急预案演练过程可划分为五个阶段:制定演练计划、演练设计、演练实施、评估、改进。

★应急演练按照组织形式划分,可分为:桌面演练和实战演练。

★一个完整的应急预案一般应覆盖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和应急恢复全过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主要特点是:

1、坚持效率优先:赋予政府多项应急权力。

2、八条高压线:约束政府履行职责。

3、限制和保护相统一:最大限度保护公民权利。

4、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不得迟、谎、瞒、漏报突发事件信息。

5、应急信息主动公开:政府须统一准确及时发布相关信息。

6、处罚虚假宣传:编造传播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应急处置工作虚假信息将被处罚。

7、特别规定:宣布紧急状态须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国务院决定。

★应急预案修订涉及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应急处置程序、主要处置措施、应急响应分级等重要内容。

★应急演练的评估主要采取组织评估会议、填写演练评价表、参演人员进行访谈等方式。

★市县级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侧重明确突发事件的组织指挥机制、风险评估、监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处置措施、应急队伍和物资保障及其调动程序等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级别。”

《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与法制》

★我国应急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是: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立法宗旨在于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

★国家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包括领导机构、办事机构、工作机构、地方机构、专家组。★与常规的法律运行机制相比,应急管理法制具有权力优先性、紧急处置性、程序特殊性、社会配合性、救济有限性等特点。

★应急管理机制表现在通过对应急管理流程和工作内容的统一,从而实现在统一全国应对突发事件方法和手段的基础上,全方位调集与整合资源,实现应急管理行动的协调统一。

从实质内涵来看,应急管理机制是一组以相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为基础的政府应急管理工作流程,能展现出突发事件管理系统中组织之间及其内部相互作用关系。

从外在形式来看,应急管理机制体现为政府管理突发事件的职责与能力。

从运作流程来看,应急管理机制以应急管理全过程为主线,涵盖事前、事发、事中和事后各个阶段,包括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恢复与重建等多个环节。

★应急管理法制功能:规范行政紧急权力的行使,权衡政府权力和公民权利,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

★应急管理机制在预防与应急准备阶段体现在社会管理、风险防范、应急准备、宣传教育培训、社会动员。

《预防与应急准备》★《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要求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和突发事件易发、多发地区的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物资、生活必需品和应急处置装备的储备制度。

★社区群众应急培训的重点在报警、疏散、自救与互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根据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种类和特点,建立健全基础信息数据库,完善监测网络,划分监测区域,确定监测点,明确监测项目,提供必要的设备、设施,配备专职或者兼职人员,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监测。

★应急物资可分为三类,分别是:救生类应急物资、生活类应急物资、医疗类应急物资。

★危险源防范应注意: 定期、持久地开展风险评估和薄弱评估工作,并使之成为政府的常规管理职能;设定并公开危险源风险信息的标准和等级,加强风险信息评估工作,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风险预警;明确政府责任,建立风险共担机制,妥善转移社会风险。

★评审应急预案应注重其基本要素的完整性、组织体系的合理性、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的针对性、应急保障措施的可行性、应急预案的衔接性。

★应急保障的主要内容包括应急队伍保障、应急物资保障、资金保障、应急技术保障、应急医疗卫生保障、应急交通运输保障、治安维护与人员防护保障。

★各级一般公共预算应当按照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额的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三设置预备费,用于当年预算执行中的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处理增加的支出及其他难以预见的开支。

★应急保障队伍主要包括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志愿者队伍建设、专家库。

《突发事件监测与预警》★如果有事实证明不可能发生突发事件或者危险已经解除,发布警报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宣布解除警报,终止预警期,并解除已经采取的有关措施。★在监测过程中对监测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以便更清晰地描述突发事件事前的变化规律,为调查突发事件发生的客观条件而进行的监测,这是属于定量监测。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或者确定本地区统一的突发事件信息系统,汇集、储存、分析、传输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并与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下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专业机构和监测网点的突发事件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加强跨部门、跨地区的信息交流与情报合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发布一级、二级警报,宣布进入预警期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除采取本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的措施外,还应当针对即将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下列一项或者多项措施:

(一)责令应急救援队伍、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进入待命状态,并动员后备人员做好参加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的准备;

(二)调集应急救援所需物资、设备、工具,准备应急设施和避难场所,并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随时可以投入正常使用;

(三)加强对重点单位、重要部位和重要基础设施的安全保卫,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四)采取必要措施,确保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公共设施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五)及时向社会发布有关采取特定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危害的建议、劝告;

(六)转移、疏散或者撤离易受突发事件危害的人员并予以妥善安置,转移重要财产;

(七)关闭或者限制使用易受突发事件危害的场所,控制或者限制容易导致危害扩大的公共场所的活动;

(八)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必要的防范性、保护性措施。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的要求。

★一级(红色)、二级(橙色)预警信息,由市人民政府或者市人民政府授权发布;跨市行政区域,由省人民政府或者省人民政府授权发布。三级(黄色)、四级(蓝色)预警信息,发生在县域内,由县(市、区)人民政府或者县(市、区)人民政府授权发布;在市区内或跨县行政区域,由市人民政府或者市人民政府授权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发布三级、四级警报,宣布进入预警期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即将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下列措施:

(一)启动应急预案;

(二)责令有关部门、专业机构、监测网点和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及时收集、报告有关信息,向社会公布反映突发事件信息的渠道,加强对突发事件发生、发展情况的监测、预报和预警工作;

(三)组织有关部门和机构、专业技术人员、有关专家学者,随时对突发事件信息进行分析评估,预测发生突发事件可能性的大小、影响范围和强度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级别;

(四)定时向社会发布与公众有关的突发事件预测信息和分析评估结果,并对相关信息的报道工作进行管理;

(五)及时按照有关规定向社会发布可能受到突发事件危害的警告,宣传避免、减轻危害的常识,公布咨询电话。

《应急处置》★突发事件现场指挥部必须:迅速设立事件应急指挥部现场营地,指挥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确定应急救援的实施方案、警戒区域和安全措施;向上级部门和领导汇报和通报事件有关情况;根据实际情况指挥救援队伍施救;负责对事态的监测与评估。

★在灾害链中,最早发生并起主导作用的是原生灾害。

★非专业应急救援队的特点有:常态组织与临时动员相结合、平战结合、处置灵活,不包括:非营利性。

★发生大规模恐怖袭击事件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依据有关反恐怖的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管理部门应迅速控制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划定警戒区,实行交通管制以及其他控制措施。

★突发事件先期处置主体是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

★中国参与应急救援的主要武装力量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预备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者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政府可以采取的保障性措施包括:立即抢修被损坏的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公共设施,向受到危害的人员提供避难场所和生活必需品,实施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以及其他保障措施;保障食品、饮用水、燃料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供应。

《事后恢复与重建》★安全生产事故调查处理的“四不放过”具体是指: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患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突发事件的威胁和危害得到控制或者消除后,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停止执行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

★救援物资分配包括推动式分配和拉动式分配两种情形,其中推动式分配适用于突发事件发生初期。

★自然灾害调查评估的内容包括:

1、城镇和乡村受损程度和数量;

2、人员伤亡情况,房屋破坏程度和数量,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工农业生产设施与商贸流通设施受损程度和数量,农用地毁损程度和数量等;

3、需要安置人口的数量,需要救助的伤残人员数量,需要帮助的孤寡老人及未成年人的数量,需要提供的房屋数量,需要恢复重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需要恢复重建的生产设施,需要整理和复垦的农用地等;

4、环境污染、生态损害以及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毁损等情况;

5、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以及地质灾害、地震次生灾害和隐患等情况;

6、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形地貌以及河势和水文情势、重大水利水电工程的受影响情况;

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隐患;

8、编制受灾后恢复重建规划需要调查评估的其他事项。

★突发事件善后处理工作中,不属于秩序恢复重建的是:成立事故调查小组,查明事故发生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和直接经济损失。

★恢复重建工作要做好人们生产和生活方面的各种设施的恢复重建,其基本内容是:基础设施恢复重建、公共服务设施恢复重建、生命线工程恢复重建。

《突发事件信息管理》

★突发事件信息报送主体包括: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专业机构、监测网点,获悉突发事件信息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突发事件信息速报机制的通知》,突发事件信息速报标准:接到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突发事件,各级各部门应在接报后15分钟内向上一级政府和主管部门报告,对发生的重大以上突发事件或研判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突发事件,应越级向上报告。

(一)明确发生较大以上标准的突发事件;

(二)发生死伤人数一时不明和灾情一时无法核实的突发事件:

1.洪涝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森林火灾、海洋灾害等自然灾害。

2.核定7座以上车辆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核定5人以上船只发生的沉船、触礁、火灾等海(水)上安全事故;已建和在建建筑物发生的倒塌、坍塌、爆炸和火灾事故;煤矿发生冒顶、火灾、透水、瓦斯爆炸、坍塌等安全生产事故;非煤矿山发生爆炸、塌方等安全事故;企业、商场、饭店、危化品运输车辆发生的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爆炸、中毒、火灾、核辐射泄漏事故;施工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民用航空器发生的飞行事故;客运列车发生的脱轨事故;公共场所发生的拥挤踩踏事件;饮用水源流域发生环境污染事件等事故灾难。

3.集体食物中毒事件,急性职业中毒事件,传染病疫情,不明原因疾病、动物疫情等公共卫生事件。

4.冲击、围攻县级以上党政军机关和要害部门,打、砸、抢、烧乡镇以上党政军机关事件;打、砸、抢、烧等违法犯罪行为;大规模群体性械斗与冲突事件;涉外突发事件;纵火案、爆炸案等刑事案件;恐怖袭击事件等社会安全事件。★在突发事件的应对过程中,政府部门与媒体沟通应持有真诚沟通,尊重媒体;正视舆论,换位思考;主动沟通,回应关切的态度。

★值守应急部门不包括社区居民。

★在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内容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在恢复重建阶段,信息发布主要内容是相关责任的调查处理,恢复重建的政策规划,灾后损失的补偿政策与措施,防灾、减灾新举措等。

★关于突发事件信息发布要求,不妥当的是:在突发事件信息发布的过程中,无论何种情况,坚持以公众知情需求为导向,向公众发布信息。

★突发事件信息获取渠道体现在:当地政府通过电子政务系统、值班电话、传真、公文等形式报告;各新闻媒体公开报道和内部刊物;110、119、120等应急报警电话;政府短信平台、微博、微信公众号等。

★在突发事件舆论引导过程中,以下说法不妥的是:在舆论引导中使用现代引擎搜索技术实质是控制网民获取信息的渠道和内容。

★以下哪个不是值守应急的工作职责:应急值守的工作人员的个人手机须向社会公布。

《应急安全防护常识》

★进行心肺复苏时,进行心脏按压的频率为:100~120次/分钟。

★如果不幸遇绑架,下面的哪种自救方法是非常有效的:D以上都是。★遭遇泥石流和山体滑坡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对于刚发生过泥石流的地区,应选择尽快离开,不停留在低洼地区。遇到山体滑坡时,要朝垂直于滚石前进的方向跑。遇到山体滑坡,无法继续逃离时,可躲避在结实的障碍物下。

★当地震发生时,如果人正处于高楼,应如何避震?快速审视环境,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房屋倒塌后能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

★在楼内发现发生火灾时,安全疏散主要有三个方向,向下可以跑到地面,向上可以爬到屋顶,还可以向外逃到阳台。

★公共聚集场所发生突发事件被踩倒不能站立时,应采取身体蜷缩成球状,双手抱头。

★对于烧伤急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用大量洁净水清洗伤口,除非伤口烧黑、变白或太深;用干净、无粘性的布盖住伤口。

★当发现洪水来临时,以下做法错误的是:遇见落水者,从正面接近落水者,以仰游的方法将溺水者带到安全地带。

★对骨折、关节受伤的人员进行固定时,应:夹板与皮肤、关节、骨突出部位加衬垫;先固定骨折的上端(近心端),再固定下端(远心端);暴露指(趾)端,便于检查末梢血液循环。

★遭遇电梯突然下坠时,应:把每层楼的按键都按下;整个背部和头部紧贴电梯内墙;将两臂展开握住扶手或紧贴电梯墙壁;膝盖呈弯曲姿势。

第三篇:应急管理培训工作实施计划

玉林市玉州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应急管理培训和科普宣教活动计划

加强应急管理培训工作,建设高素质应急管理干部队伍,是全面加强应急管理,提高应急处置和安全防范突发公共事件能力的基本途径和重要举措,根据应急管理培训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办应急管理工作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指导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通过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多形式的应急管理培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的组织指挥和专业水平,提高各基层单位和重点部位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将办干部和有关部门的应急管理培训纳入办中心组学习和全体干部职工的培训计划,对各级应急管理干部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培训,形成以应急管理理论为基础、以应急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为核心、以提高应急处置和安全防范能力为重点的培训内容;优化配置培训资源,健全培训管理制度,完善激励约束机制,落实各项保障措施,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建立以实际需要为导向,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注重实效、充满活力的应急管理培训工作格局。

(三)指导原则。在应急管理培训工作中,坚持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分级分类、保证质量,整合资源、创新方式,规范管理、有序进行的指导原则。紧密结合应急管理工作实际,充分利用现有培训资源,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分级分类实施培训,提高受训对象的素质和能力。

二、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的主要任务、培训重点和具体安排

(一)主要任务。认真组织办干部和相关工作人员,学习党和国家关于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应急工作方案,学习掌握应急管理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思想认识和防范、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我办应急管理工作现状、突发公共事件处置程序、应急管理工作相关制度、应急预案编制要点和应急准备以及现场处置基本知识等。

(二)培训对象。根据我办应急管理工作实际,应急管理培训对象主要包括各党政班子成员、各级应急管理机构干部和工作人员、基层干部、相关企事业办负责人及应急处置救援队伍。

党政班子成员应急管理培训的重点是增强应急管理意识,提高统筹常态管理与应急管理、指挥处置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水平。

各级应急管理机构干部和工作人员培训的重点是熟悉、掌握应急预案和相关工作制度、程序、要求等,提高为领导决策服务和开展应急管理工作的能力。

基层干部应急管理培训的重点是增强公共安全意识,提高突发公共事件隐患排查监管和第一时间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企事业办单位负责人应急管理培训的重点是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安全生产管理和突发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各级各类应急处置救援队伍培训的重点是熟练掌握相关突发公共事件处置救援和安全防护技能,提高在不同情况下实施救援和协同处置的能力。

(三)具体安排。把应急管理纳入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计划,列入公务员培训规划,有计划地对各级各类干部进行应急管理知识和技能培训。应急管理培训采取在职学习、岗位培训和脱产进修相结合的方式,积极运用专题讲座、案例分析、情景模拟、预案演练、对策研究等多种形式进行,增强培训效果,提高培训质量。按照分级分类、保证质量的培训原则,培训每年2次(期),每次(期)不少于1天(8学时)。

三、加强对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提高培训水平和效果质量

(一)强化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的组织协调。充分认识加强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应急管理培训纳入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总体布局。各级各类干部的应急管理培训,按照现行的干部教育培训管理体制,由政府应急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实施。应急管理培训工作实行领导负责制,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负全责,确保应急管理培训贴近实战,务实重行。应急管理机构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加大对应急管理培训工作指导力度,明确专人负责,合理安排工作,加强监督检查,及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培训工作目标和任务的实现。

(二)保证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的经费投入。应急管理培训经费在现有的干部教育培训经费中优先安排、重点保证,需增加的经费在预算中申请。各部门、各单位所需应急管理培训经费,由本部门、本单位在干部教育培训经费中予以解决。

(三)加强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的考评考核。按照责任分工,完善应急管理培训考评机制,把应急管理培训质量评估和考核纳入现行的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评估和考核体系,统一实施,抓实抓好。应急管理培训作为公务员(机关工作人员)培训的重要内容,公务员(机关工作人员)参加应急管理培训情况和考核结果,如实记载在干部教育培训档案中。

2012年1月15日勤劳的蜜蜂有糖吃

第四篇:广西壮族自治区洪涝灾害应急预案

广西壮族自治区洪涝灾害应急预案 总则

1.1 编制目的

提高洪涝灾害防御能力和应急管理水平,有序、高效、科学应对洪涝灾害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减轻洪涝灾害损失,确保公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等。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区范围内洪涝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臵,包括由于暴雨洪水、风暴潮以及水库、堤防、闸坝失事等原因造成的洪水灾害和涝渍灾害。

1.4 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科学防控。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把确保公众生命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坚持人与自然相和谐,努力实现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科学防洪。

统一指挥、分级负责。防汛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属地管理为主。

以防为主、防抗结合。以防灾减灾为中心,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工作方针,采取防、避、抢相结合的主动防御措施。

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按照流域或区域统一规划,坚持因地制宜,城乡统筹,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

依法防洪、社会参与。依法防汛抗洪,实行公众参与,军民结合,专群结合,平战结合。预防预警

2.1 预防预警信息 2.1.1 汛情信息

气象、水文、海洋部门加强对天气、雨情、水情、潮汛的监测和预报,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及时报告指挥部。遇灾害性天气过程,实时监测信息应在30 分钟内报到指挥部,确保汛情信息时效,为指挥部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指挥部根据汛情信息适时组织分析会商,及时发布防御警报,及时部署洪涝灾害防御工作。

2.1.2 工情信息

水库(水电站)、堤防、涵闸、泵站等防洪排涝工程管理单位(或责任人)要严格执行防汛值班巡查制度,按规定及时将工程运行情况报上级工程管理部门及同级防汛指挥机构。工程发生险情或遭遇重大汛情,应立即向可能受威胁的区域预警,同时向上级工程管理部门和同级防汛指挥机构报告,迅速处臵。对重大险情信息要在2小时以内上报指挥部。

工程险情信息主要包括险情种类、出险部位、危害程度、抢护措施以及处理险情的行政、技术责任人名单及通信联络方式等。

2.1.3 灾情信息

洪涝灾情信息主要包括: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范围、受灾人口以及群众财产、农林牧渔、交通运输、供电通信、水利设施等方面的损失情况。各级防汛指挥机构要严格按照《水旱灾害统计报表制度》的规定上报洪涝灾情。

洪涝灾情发生后,各级防汛指挥机构应积极主动收集灾情信息,掌握灾害情况,及时处臵并向同级党委、政府和上级防汛指挥机构报告。如接到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信息,应立即报告指挥部,并迅速组织核实。

2.2 预防预警 2.2.1 准备工作

(1)思想准备。加强防汛工作宣传教育,增强广大干部群众防洪减灾意识和防灾避险意识,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做好防大汛、抗大灾、抢大险的思想准备。

(2)组织准备。健全防汛指挥机构,全面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包括分级负责制、部门负责制、技术负责制、防汛岗位责任制在内的各项责任制,形成统一指挥、分级负责、部门协作、反应迅速、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3)工程准备。加快防洪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增强防洪减灾能力,使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抓紧度汛应急工程建设和修复水毁工程。加强防洪工程安全隐患排检,及时消除安全隐患,落实安全度汛措施,确保度汛安全。

(4)预案准备。各级防汛指挥机构督促指导各有关部门修订完善城市(县城)防洪预案、水库防洪抢险应急预案、江河水库防御洪水方案、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和洪水调度方案、水库汛期控制运用计划等各类防洪预案方案,并按要求做好充分准备。

(5)抢险物资和队伍准备。按照定点储备和定向储备相结合,统一调度、分级储备、分级管理和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的防汛物资储备原则,督促各级各部门按照防汛预案要求定期盘点、及时补充、维修保养各类防汛物资设备,动态掌握各类定向储备物资,确保一旦需要能调得出、用得上。按照专群结合、军民联防的原则,加强防汛抗洪抢险队伍的建设,加强培训演练,确保一旦需要能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6)通信准备。完善防汛指挥系统工程建设,强化运行维护管理,提升防汛信息服务保障和科技支撑能力。加强气象、水文以及防洪工程的监测预警设施建设和管护,完善雨情、水情、工情测报站网,确保测得到、测得准、报得出、报得快。

(7)依法管理。加强防洪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法,依法防洪。特别是对在河道、水库、滩涂内的非防洪建设项目,应当编制洪水影响评价报告,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后方可建设;对未经审批擅自建设、严重影响防洪的项目,应责令限期清除,或依法强行清障,确保行洪安全。建立健全洪水风险管理机制,加快推进城市(镇)洪水风险图、流域洪水风险图、山洪地质灾害风险图、内涝风险图和水库洪水风险图等风险图的研制,实行动态管理,为抗洪抢险救灾、群众避险转移安臵和当地社会经济建设提供依法管理依据。

(8)督察检查。建立健全防汛工作督促检查制度,促进工作落实。加强对防汛准备工作、安全度汛措施、防洪工程建设、防御工作落实等方面的督促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度汛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患于未然。

2.2.2 暴雨预警

气象部门加强对天气的监测和预报预警。遇强降雨天气过程,要加密监测,加强天气会商分析预测,实行滚动预报,并及时将实时监测信息和趋势分析预报结果报告指挥部,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及时发布暴雨警报,提醒公众注意防范。

2.2.3 洪水预警

水文部门加强对汛情的监测和预报预警。出现强降雨天气过程时,水文部门加强对雨情、水情的实时监测,加强水情会商分析预测,实行滚动预报,并及时将实时监测信息和水情趋势分析预报结果报告指挥部,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及时发布洪水警报,提醒公众注意防范。

2.2.4 防御警报

根据气象、水文部门提供的天气、雨情、水情实时信息和预报预警信息,防汛办及时组织会商,为指挥部领导的指挥和决策提供参谋意见,并向相关区域防汛指挥机构发出防御警报,督促指导当地按预案做好洪涝灾害防御工作。当主要江河出现超警戒水位洪水并可能发生较大以上洪水时,指挥部向社会发布汛情公告,广泛动员开展灾害防御工作。

2.2.5 灾害预警

当发生大暴雨、特大暴雨或长历时、大范围强降雨时,容易造成洪灾和涝灾,诱发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甚至导致水库、堤防、涵闸、尾矿坝、引水渠等工程失事造成溃坝洪水灾害。防汛办应根据掌握的雨情、水情、工情信息,督促指导强降雨区域各级防汛指挥机构科学研判,及时向低洼易洪易涝区、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以及水库、尾矿坝下游等危险区域发出灾害预警,落实群测群防,做好防灾避险工作。应急响应

3.1 应急响应

按洪涝灾害的影响程度和防御工作的紧要程度,应急响应从低到高依次分为Ⅳ级、Ⅲ级、Ⅱ级、Ⅰ级4个等级。应急响应的启动,应根据会商分析结果,由指挥部领导决定,以指挥部名义发布。

Ⅳ级应急响应的启动,由防汛办副主任或以上级别的领导主持会商,报请指挥部秘书长、副指挥长或指挥长批准;

Ⅲ级应急响应的启动,由指挥部秘书长或以上级别的领导主持会商,报请指挥部副指挥长或指挥长批准;

Ⅱ级应急响应的启动,由指挥部副指挥长或以上级别的领导主持会商,报请指挥部指挥长批准;

Ⅰ级应急响应的启动,由指挥部指挥长主持会商,报请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同意后决定。

3.1.1 Ⅳ级应急响应(1)启动条件 出现下列情形之一:

①气象部门发布暴雨蓝色或黄色预警,可能发生局部较重以上的洪涝灾害。

②水文部门预报某条主要江河发生2年一遇以上10 年一遇以下的一般洪水,或数条主要江河的重要支流发生较大洪水。

③南宁、柳州、梧州、桂林、贵港市之外的其他某座重点防洪市(县)的水位接近保证水位。

④有10个以上的县(市、区)已发生洪涝灾害,且有5个以上的县(市、区)灾情为较重以上;或因灾死亡人数达3人以上10人以下。

⑤防洪工程出现险情等有必要启动Ⅳ级应急响应的其他情形。

(2)响应行动

①防汛办加强对天气、雨情、水情、工情、灾情和防汛工作动态等防汛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报告工作,加强会商分析判断,及时发布防御警报,作出相应防御部署,并督促、指导各有关地区(部门)做好灾害防御和抗洪抢险救灾工作。

②防汛办主要领导主持会商分析,做好防汛指挥决策的参谋服务和贯彻落实工作;防汛值班带班领导驻守值班室,做好应急处臵和信息报送工作;防汛值班人员加强对防汛动态信息的收集、整理,做好上传下达工作。对重要防汛信息,防汛办以电话、短信、简报、专报等方式及时向指挥部领导和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报告,并通报相关成员单位和人员。

③气象、水文部门根据本部门预案适时启动相应应急响应,加强对天气、雨情、水情的监测预报,及时发布暴雨警报和洪水警报。实时雨水情信息应在30分钟内报送到指挥部。

④指挥部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的防汛职责,积极做好防汛减灾工作。防御重点是已发布暴雨警报和洪水警报区域的水库(水电站)大坝和堤防等防洪工程的度汛安全、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和低洼易洪易涝区的安全防范、学校和旅游景区景点等人口比较密集地区的人员安全防范,以及供电、通讯、交通运输和采矿(石)等企业的生产安全防范等。水利、国土资源、民政等部门落实督查组和抗洪抢险救灾工作组,确保需要时能够及时派出。

⑤通知自治区防汛机动抢险队做好队伍集结准备,确保一旦需要能迅速集结出发;自治区防汛物资储备基地做好物资调运准备,联系好运输车辆和搬运工人,确保一旦需要能迅速调出。

⑥防汛办加强对相关地区(部门)执行预案情况的跟踪,按报告制度做好信息报送工作。3.1.2 Ⅲ级应急响应(1)启动条件 出现下列情形之一:

①气象部门发布暴雨橙色预警,可能发生较大范围严重洪涝灾害。

②水文部门预报某条主要江河发生较大洪水或大洪水,或数条主要江河重要支流发生大洪水,或发生流域性较大洪水。

③南宁、柳州、梧州、桂林、贵港市其中之一水位接近保证水位,或者其他重点防洪市(县)中有3座以上的水位接近保证水位。

④有30个以上的县(市、区)已发生洪涝灾害,且有10 个以上县(市、区)的灾情为较重以上或5个以上县(市、区)的灾情为严重以上;或因灾死亡人数达10人以上30人以下。

⑤防洪工程出现险情等有必要启动Ⅲ级应急响应的其他情形。

(2)响应行动

在Ⅳ级响应工作基础上,进一步采取如下行动: ①指挥部秘书长或副指挥长主持召开由气象、水文、水利、国土资源、民政等相关成员单位代表参加的分析会商会(必要时请相关市、县参加),研究部署防御和抗洪抢险救灾工作,根据会商结果,由指挥部下达防灾抗灾指令,指导各有关市、县和单位做好灾害防御和抗洪抢险救灾工作,同时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向社会发布公告,提醒社会各界和公众注意防范。

②指挥部秘书长坐镇自治区防汛指挥中心指挥。防汛办主要领导驻守值班室,实行双岗带班、双岗值班,加强防汛值班和信息保障工作,加强应急处臵工作。

③气象、水文部门根据本部门预案适时启动相应应急响应,加密对天气、雨情、水情的监测预报,及时发布暴雨警报和洪水警报。

④指挥部各成员单位按照指挥部的部署要求和各自防汛职责开展工作。水利、国土资源、民政等部门应派出工作组,深入重点防御区域和已经发生洪涝灾害或险情的市、县,检查指导和协调帮助当地做好防灾抗灾减灾工作,贯彻落实领导干部“雨前到基层,雨中在基层”、“领导靠前指挥,干部一线出力”的要求。防汛办加强对大型水库(水电站)防洪调度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充分发挥防洪工程的防洪减灾作用。

⑤自治区防汛机动抢险队集结待命,做好紧急出动抢险准备;自治区防汛物资储备基地落实运输车辆和搬运工人待命,做好随时装运出发准备。

⑥指挥部成员单位加强信息报送,宣传部门加强对防汛宣传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为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3.1.3 Ⅱ级应急响应(1)启动条件 出现下列情形之一:

①气象部门发布暴雨红色预警,可能发生大范围严重洪涝灾害或较大范围特重洪涝灾害。

②水文部门预报某条主要江河发生特大洪水,或数条主要江河重要支流发生特大洪水,或发生流域性大洪水。

③南宁、柳州、梧州、桂林、贵港市其中之一水位达到或超过保证水位,或者其他重点防洪市、县中有3座以上的水位超过保证水位。

④有50个以上的县(市、区)已发生洪涝灾害,且有30个以上县(市、区)灾情为较重以上或20 个以上县(市、区)灾情为严重或10 个以上县(市、区)灾情为特重;或因灾死亡人数达30人以上100人以下。

⑤防洪工程出现险情等有必要启动Ⅱ级应急响应的其他情形。

(2)响应行动

在Ⅳ级和Ⅲ级响应工作基础上,进一步采取如下行动: ①指挥部副指挥长或指挥长主持召开全体成员分析会商会,并请相关市、县参加,研究部署防御和抗洪抢险救灾工作。根据会商结果,由指挥部下达防灾、抗灾指令,并报请自治区人民政府就抗洪抢险救灾作出专项工作部署,同时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向社会发布公告,提醒社会各界和公众加强防范,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抗洪救灾。

②指挥部副指挥长坐镇自治区防汛指挥中心指挥。必要时,指挥部相关成员单位领导或联络员集中在指挥中心集中办公,加强对抗洪抢险救灾工作的组织、协调和联动。

③气象部门加强对天气趋势和雨情的监测预警,加密对灾区和重点区域的实时雨情监测及中小尺度精细化预报预警,水文部门加密对实时雨水情监测和重点区域的洪水预报预警,至少每3小时滚动预报一次。指挥部及时向社会发布汛情公告,并视情况宣布全区进入紧急防汛期。

④指挥部各成员单位按照指挥部的部署要求和各自的防汛职责,将抗洪抢险救灾工作作为本单位的中心任务,积极投入抗洪抢险救灾。各单位应派出工作组或专家组,深入抗洪抢险救灾一线,检查指导和协调帮助当地做好抗洪抢险救灾工作。财政部门及时水利部门安排必要的抢险救灾资金。民政部门及时组织救助受灾困难群众。必要时,指挥部应对相关大型水库(水电站)和重要堤防工程进行防洪应急调度,统筹兼顾,科学防控洪水,充分发挥防洪工程作用。

⑤驻桂解放军、武警部队做好参加抗洪抢险救灾准备。自治区防汛机动抢险队视情况提前进驻重点区域,做好随时投入抢险救援准备;自治区防汛物资储备基地提前装载抢险物资设备,做好随时调运准备。

⑥指挥部视情况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3.1.4 Ⅰ级应急响应(1)启动条件 出现下列情形之一:

①可能发生流域性严重洪涝灾害或大范围特重洪涝灾害。

②水文部门预报数条主要江河发生特大洪水,或发生流域性特大洪水。

③南宁、柳州、梧州、桂林、贵港市其中的2个以上城市水位超过保证水位,或者其他重点防洪市、县中有10座以上的水位超过保证水位。

④有80个以上的县(市、区)已发生洪涝灾害,且有50 个以上县(市、区)灾情为严重以上或30个以上县(市、区)灾情为特重;或因灾死亡人数超过100人。

⑤防洪工程出现险情等有必要启动Ⅰ级应急响应的其他情形。

(2)响应行动

在Ⅳ级、Ⅲ级和Ⅱ级响应工作基础上,进一步采取如下行动: ①指挥部指挥长或自治区党政主要领导主持召开由指挥部全体成员和其他相关部门领导、各有关市、县参加的分析会商会,研究部署抗洪抢险救灾工作。必要时报请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召开抗洪抢险救灾紧急工作会议,全面部署抗洪抢险救灾工作,组织动员全社会力量投入抗洪抢险救灾。同时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和公众积极参与抗洪救灾。

②指挥部依法宣布有关区域进入紧急防汛期,指挥部指挥长坐镇自治区防汛指挥中心指挥,相关成员单位领导联合办公,统一指挥调度,组织、协调和监督、指导各地各有关部门依法开展抗洪抢险救灾,采取非常措施全力做好抗洪抢险救灾工作。

③气象、水文部门每小时滚动预报一次雨水情,指挥部及时发布汛情公告。

④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将抗洪抢险救灾工作作为本部门的首要任务,全力投入抗洪抢险救灾。指挥部成立联合工作组,报请由自治区领导担任组长,率队深入抗洪抢险救灾一线指导和协调帮助当地做好抗洪抢险救灾工作。

⑤指挥部适时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及时发布抗洪抢险救灾情况。

3.2 信息报送和处理

严格执行上级防汛机构制订的有关汛情险情灾情报告制度。一般性汛情、工情、险情、灾情等防汛信息应逐级上报,归口处理,同级共享。重大险情、灾情,经同级防汛指挥机构负责人审批后,可越级上报,但必须同时报上一级防汛指挥机构。防汛信息的报送和处理,应快速、准确、翔实,重要信息应立即核实、迅速上报,对一时难以准确掌握的信息,应及时报告基本情况,同时抓紧进一步核实,随后补报续报详情。

指挥部接到特大、重大的汛情、险情、灾情报告后,应及时派出工作组进行核实,同时迅速将情况报告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和上级防汛机构,并做好续报。

3.3 抢险救援

灾情险情的处臵按照分级分部门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统一指挥,密切配合,快速反应,高效处臵,形成抢险救灾合力。

发生灾情险情后,事发地防汛指挥机构应根据事件的具体情况,及时启动本级的应急预案,采取紧急处臵措施,迅速组织开展现场处臵和抢险救援工作,同时将有关情况及时报告指挥部。

根据灾情险情和事发地防汛指挥机构的请求,指挥部及时组织协调抢险物资、人员和技术力量支援当地抢险救灾,必要时按程序协调部队参与抢险救援。

3.4 安全防护和医疗救护 各级人民政府和防汛指挥机构应高度重视应急人员的安全,调集和储备必要的防护器材、消毒药品、备用电源和抢救伤员必备的器械等,以备随时使用。抢险人员进入和撤出现场由防汛指挥机构视情况作出决定。抢险人员进入受威胁的现场前,应采取防护措施以保证自身安全。参加一线抗洪抢险的人员,必须穿救生衣。当现场受到污染时,应按要求为抢险人员配备防护设施,撤离时应进行消毒、去污处理。

在灾害发生前,各级人民政府应及时组织受威胁群众主动防灾避险转移,并妥善安臵;灾害发生后,应立即组织开展救援和救助,保证灾民基本生活。

卫生部门加强对灾区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落实各项防病措施,组织医疗小分队深入灾区,对受伤的人员进行紧急救护,必要时应在现场设立紧急救护所。

3.5 社会力量动员与参与

灾情险情发生后,指挥部应根据灾情险情的危害程度,督促、指导当地人民政府广泛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应急突发事件的处臵,全力投入抗洪抢险救灾,必要时依法宣布进入紧急防汛期,采取非常措施控制事态及其危害的进一步扩大。

3.6 新闻发布

按照上级防汛机构制订的防汛新闻发布制度,落实新闻发言人,做好洪涝灾害突发事件新闻发布工作,及时、客观、全面、准确地发布权威信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全区汛情及防汛动态等信息的发布,应经指挥部领导审核;涉及洪涝灾情的,由防汛办会同民政部门审核后发布。

3.7 响应等级的升降与终止

根据雨情、水情、工情、灾情的变化和应急响应的启动条件及程序,指挥部应适时提升或降低应急响应等级,当不再满足应急响应启动条件时,由防汛办提出终止应急响应建议,经指挥部领导同意后,由指挥部宣布终止相应的应急响应。保障措施

4.1 通信与信息保障

通信部门有依法保障防汛信息畅通的责任。

堤防及水库管理单位必须配备防汛通信设施并确保正常使用。

发生洪涝灾害后,通信部门应迅速调集力量抢修损坏的通信设施,必要时,调度应急通信设备,为防汛通信和现场指挥提供通信保障。

在紧急情况下,应充分利用公共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等方式发布信息,通知群众快速撤离,确保公众生命安全。

4.2 应急支援与装备保障 4.2.1 现场救援和工程抢险保障

对历史上的重点险工险段或易出险的水利工程设施,应提前编制工程应急抢险预案;当发生新的险情后,应派工程技术人员赶赴现场,研究除险方案,并由防汛行政首长或工程防汛安全责任人负责组织实施。

防汛指挥机构和防洪工程管理单位以及受洪水威胁的其他单位,储备的常规防汛抢险物资和救生器材,应能满足抢险急需。

4.2.2 应急队伍保障

(1)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参加防汛抗洪的义务。驻桂解放军、武警部队和民兵是抗洪抢险的重要力量。

(2)防汛抢险队伍包括群众抢险队伍、部队抢险队伍和专业抢险队伍。群众抢险队伍主要为抢险提供劳动力,部队抢险队伍主要完成急、难、险、重的抢险任务,专业抢险队伍除全力参加抢险外,还担负技术指导任务。防汛办组建自治区防汛机动抢险队,下设具有不同业务特长的支队,作为自治区级专业抢险队伍。各市根据情况,组建市级防汛抢险专业队伍。

(3)防汛机动抢险队的调动:自治区防汛机动抢险队下设的各支队,由防汛办负责调动。如需要其它市防汛指挥机构管理的防汛机动抢险队支持时,由需要调用抢险队的市防汛指挥机构向防汛办提出申请,防汛办协调调动。

(4)部队参加抢险的调动:自治区人民政府或指挥部组织的抢险救灾需要部队参加的,由指挥部根据需要向广西军区或武警广西总队提出申请,由部队根据有关规定办理。市、县级人民政府组织的抢险救灾需要部队参加的,应通过同级防汛指挥机构部队成员单位提出申请,由部队按照有关规定办理。紧急情况下,部队可边行动边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应及时补办申请手续。

4.2.3 供电保障

供电部门负责抗洪抢险、抢排渍涝等方面的供电需要和应急救援现场的临时供电。

4.2.4 交通运输保障

交通运输部门负责保障抗洪抢险救灾道路畅通,优先保证防汛抢险人员、防汛救灾物资运输以及大洪水时用于抢险、救灾车辆、船舶的及时调配;海事部门负责大洪水时通航和渡口的安全;公安部门负责保障抗洪抢险、救灾物资运输车辆无障碍通行。

4.2.5 医疗保障

卫生部门负责洪涝灾区疾病防治的业务技术指导,组织医疗卫生队赴灾区巡医问诊,负责灾区防疫消毒、抢救伤员等工作。

4.2.6 治安保障

公安部门负责做好洪涝灾区的治安管理工作,依法严厉打击破坏抗洪救灾行动和工程设施安全的行为,保证抗灾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负责组织搞好防汛抢险时的戒严、警卫工作,维护灾区的社会治安秩序。

4.2.7 物资保障(1)物资储备

各级防汛指挥机构、重点防洪工程管理单位以及受洪水威胁的其它单位应储备防汛抢险物资。

自治区级防汛物资重点用于支持遭受严重洪涝灾害地区防汛抢险救灾的应急需要,储备应对重大险情灾情的必要专业抢险器材和物资。

(2)物资调拨

自治区级防汛物资的调拨:由指挥部根据需要直接调用,或由市防汛指挥机构向指挥部提出申请,经批准同意后调用。指挥部直接调用的防汛物资,由自治区财政部门负责安排专项经费补充;市防汛指挥机构申请调用的,由市防汛指挥机构负责补充。

当储备物资不能满足抗洪抢险需要时,应及时联系紧急调运,必要时可向社会公开征集。

4.2.8 资金保障

水利部门在部门预算中安排防汛经费,专项用于防汛抢险和水毁水利设施修复。

4.2.9 社会动员保障

在汛期,各级人民政府应根据形势及时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积极做好防汛工作。各级防汛指挥机构成员单位,应按照职责分工,特事特办、急事急办,解决防汛的实际问题,同时充分调动本系统的力量,全力支持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4.3 技术保障

指挥部要依托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建设全区防汛指挥系统,与各市、县防汛指挥机构互联互通,提高防汛调度指挥决策现代化水平。

各级防汛指挥机构应建立专家库,当发生洪涝灾害时,由防汛指挥机构统一调度,派出专家组,指导防汛抗灾工作。

4.4 培训与演练 4.4.1 培训

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由各级防汛指挥机构统一组织或由各级防汛指挥机构指导有关单位进行培训,每年汛前至少应组织一次培训。培训应结合实际,采取多种组织形式定期与不定期开展。

培训应做到分类指导、考核严格,保证培训工作成效。部队的培训工作由部队根据需要统一安排,各级各有关部门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协助。

4.4.2 演练

各级防汛指挥机构应不定期举行不同类型防汛救灾应急演练,检验和强化应急准备和响应能力。

专业抢险队伍必须根据业务特点和本地各类隐患险情,每年进行有针对性的抗洪抢险演练。

防汛办每年组织举行一次多部门联合专业演练。善后工作

洪涝灾害发生地人民政府应组织有关部门做好灾区生活供给、卫生防疫、救灾物资供应、治安管理、学校复课、水毁修复、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等善后工作。

5.1 救灾

灾区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协调灾害救助工作。民政部门负责做好受灾困难群众的临时生活安排,帮助因灾倒损房屋群众开展恢复重建,保证灾民有饭吃、有干净水喝、有衣穿、有住处,切实解决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卫生部门负责调配医务技术力量,抢救因灾伤病人员,对污染源进行消毒处理,对灾区重大疫情、病情实施紧急处理,防止疫病的传播、蔓延。

5.2 防汛抢险物料补充

针对当年防汛抢险物料消耗情况,按照分级筹措和常规防汛的要求,及时补充到位。

5.3 水毁工程修复

对影响当年防洪安全的水毁工程,应尽快修复。防洪工程应力争在下次洪水到来之前,做到恢复主体功能。

遭到毁坏的交通、电力、通信、水文、农田水利以及防汛专用通信设施,应尽快组织修复,恢复功能。5.4 灾后重建

各相关部门应尽快组织灾后重建、恢复生产工作。灾后重建原则上按原标准恢复,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提高标准重建。

5.5 保险与补偿

各级人民政府、保险机构应积极宣传、动员各企事业单位和公众参加灾害保险并做好防灾防损工作。灾害发生后,保险公司应及时做好灾区投保单位和家庭受灾损失的理赔工作。

5.6 总结与评估

应急响应结束后,指挥部应对本次防汛处臵工作进行总结、分析、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形成总结报告报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和上级防汛机构。

第五篇:北京市旅游局2006-2010年应急管理培训工作及总体实施方案

北京市旅游局2006-2010年应急管理培训

工作安排及实施方案

各区县旅游局、各旅游企事业单位:

做好应急管理培训工作,建设高素质应急管理干部队伍,是全面加强应急管理,提高应对旅游突发事件,能力的迫切要求和重要举措。根据《国家旅游局旅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北京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工作意见等文件的通知》精神,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应急管理培训的工作目标、指导原则和主要任务

(一)工作目标。将各级应急管理干部的应急管理培训纳入全市干部教育培训总体安排,对各级应急管理干部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培训,形成以应急管理理论为基础、以应急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为核心、以提高应急处置和安全防范能力为重点的培训体系;健全培训管理制度,优化配置培训资源,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完善培训激励和约束机制,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建立以实际需要为导向,政府主导和企业参与相结合,注重实效、充满活力的应急管理培训工作格局。

(二)指导原则。

1.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围绕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着眼于提高应对旅游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推进中国特色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坚持培训与应用的统一。通过培训,切实提高受训对象应对突发事件的素质和能力;通过实践,不断增强应急管理培训的 针对性、有效性。

2.分级分类,保证质量。依据各类旅游突发事件和受训对象的不同特点、要求,分级分类实施培训。制定统一的培训计划,明确培训标准,精心选编培训资料,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定期培训制度和培训评估、考核制度。

3.整合资源,创新方式。主要依托并充分利用现有培训资源联合开展应急管理培训,根据需要加强功能性建设。立足提高操作能力和实战水平,积极采取专题讲座、案例分析、情景模拟、预案演练、对策研究等方式开展培训,增强培训效果。

4.规范管理,有序进行。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培训体制,发挥各级应急管理机构的综合协调作用,调动各区县旅游局、各旅游企事业单位开展应急管理培训的积极性。正确处理专项、专业培训与综合性、管理类培训的关系,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形成良好的培训工作秩序。

(三)主要任务。以科学发展观和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为指导,组织各级应急管理干部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提高思想认识和应对旅游突发事件的综合素质。组织应急管理领导干部和专业干部学习、掌握应急管理必备的知识与技能,深入研讨加强应急管理的重要性和难点问题,提高防范、处置旅游突发事件的能力,培养一大批复合型应急管理人才和不同岗位的专业人才。

二、应急管理培训的具体要求和安排

(一)领导干部。领导干部应急管理培训的重点是增强应急管理意识,提高统筹常态管理和应急管理、指挥处置旅游突发事 件的水平。坚持脱产培训与在职学习相结合,将应急管理专题研讨纳入日常学习计划。根据领导干部脱产培训工作总体安排,依托各级培训机构,将应急管理内容纳入政府系统领导干部培训、轮训课程体系。有组织有计划地举办领导干部应急管理专题培训班,全市每年培训区县旅游应急领导干部20人左右,培训旅游企事业单位应急领导干部100人左右,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和带头作用。

(二)应急管理干部。各区县旅游局、各旅游企事业单位应急管理机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培训的重点是熟悉、掌握应急预案和相关工作制度,提高为领导决策服务和开展应急管理工作的能力。全市每年分级组织培训旅游企事业单位应急管理干部200人左右,各区县旅游局应急管理干部和工作人员20人左右。各区县旅游局、各旅游企事业单位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工作人员综合业务培训,有针对性地提高应急值守、信息报告、组织协调、技术通讯、预案管理等方面的业务能力。

三、加强对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

(一)加强对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的领导。各区县旅游局、各旅游企事业单位要把应急管理培训纳入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总体布局,统一部署,加强协调,及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顺利实现培训工作目标。要把加强人才培训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认真制定和落实培训计划。在组织实施应急管理培训中,既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工作合力,又要统筹安排、加强管理,保证培训健康、有序开展。

(二)加强对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的指导。要充分发挥旅游突发事件应急协调领导指挥部办公室的综合协调作用,适当组织举 办具有示范意义和综合性的培训班,各区县旅游局、各旅游企事业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和职责、业务范围,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应急管理培训,加强对本区县、本单位培训工作的指导,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保证培训质量和效果。

各区县旅游局、各旅游企事业单位可参照本方案的要求,分别制定本区县、本单位具体加强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的实施方案。

二○○七年二月十日

下载广西壮族自治区应急管理培训工作实施方案(2012-2015年)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广西壮族自治区应急管理培训工作实施方案(2012-2015年).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培训

    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培训 机构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对以职业技能和技术等级培训为主的教育机构(以下简称社会培训机构)的管理,规范其办学行为,促进社会力量办学事业的健......

    矿山从业人员应急救护培训工作实施方案

    红十字会矿山从业人员应急救护培训工作实 施方案为加强我县矿山高危从业人员应急救护培训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云......

    2.洋湖镇应急管理培训及宣教工作总体实施方案

    洋湖镇应急管理培训及宣教工作总体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镇应急管理培训工作,建设高素质的应急管理干部队伍,提高公众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和处置能力,普及防灾减灾和群众......

    关于印发宁波市“十一五”期间应急管理培训工作总体实施方案的通知

    关于印发宁波市“十一五”期间应急管理培训工作总体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印发宁波市“十一五”期间应急管理培训工作总体实施方案的通知(甬政办发〔2007〕132号)县(市)、区人民政......

    应急管理宣教培训工作分析思考

    加强应急管理宣教培训工作,是提高各级领导干部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提高社会公众自救、互救能力的有效手段,是全面提升应急管理水平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各级领导干部是突发......

    应急管理培训工作制度

    第一条 为促进全省应急管理干部培训工作有序开展,提高应急管理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促进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根据国家和省应急管理相......

    应急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篇一:应急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应急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为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应急管理干部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应急管理工作水平,公司举办了为期5 天的培训班。下面谈谈......

    应急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应急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为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应急管理干部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应急管理工作水平,公司举办了为期5 天的培训班。下面谈谈个人体会。 一、认清突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