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宁波市“十一五”期间应急管理培训工作总体实施方案的通知

时间:2019-05-12 18:14: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印发宁波市“十一五”期间应急管理培训工作总体实施方案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印发宁波市“十一五”期间应急管理培训工作总体实施方案的通知》。

第一篇:关于印发宁波市“十一五”期间应急管理培训工作总体实施方案的通知

关于印发宁波市“十一五”期间应急管理培训工作总体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印发宁波市“十一五”期间应急管理培训工作总体实施方案的通知

(甬政办发〔2007〕132号)

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宁波市“十一五”期间应急管理培训工作总体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七年七月十日

宁波市“十一五”期间应急管理培训工作总体实施方案

做好应急管理培训工作,建设高素质应急管理干部队伍,是全面加强应急管理,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的迫切要求和重要举措。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24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应急机制建设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的意见》(浙政发〔2005〕14号)、《中共宁波市委关于印发2006-2010年宁波市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的通知》(甬党〔2006〕7号)和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波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通知》(甬政发〔2005〕116号),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应急管理培训的工作目标、指导原则和主要任务

(一)工作目标

将各级各类干部的应急管理培训纳入全市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对各级应急管理干部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培训;形成以应急管理理论为基础、以应急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为核心、以提高应急处置和安全防范能力为重点的培训体系;健全培训管理制度,优化配置培训资源,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完善培训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建立以实际需要为导向,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注重实效、充满活力的应急管理培训工作格局。

(二)指导原则

——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围绕我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着眼于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着眼于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着眼于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坚持培训与应用的统一。通过培训切实提高受训对象的素质和能力,通过实践不断增强应急管理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分级分类,保证质量。依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和受训对象的不同特点、要求,分级分类实施培训。制定统一的培训规划,明确培训标准,精心编选培训课程和教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保证师资质量,建立健全定期培训制度和培训评估、考核制度。

——整合资源,创新方式。主要依托、充分利用现有培训资源开展应急管理培训,根据需要加强功能性建设。立足提高操作能力和实战水平,大胆探索科学培训方法,积极采取专题讲座、案例分析、情景模拟、预案演练、对策研究等方式开展培训,增强培训效果。

——规范管理,有序进行。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培训体制,发挥各级应急管理机构的综合协调作用,调动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开展应急管理培训的积极性。正确处理专项、专业培训与综合性、管理类培训的关系,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形成良好的培训工作秩序。

(三)主要任务

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为指导,组织各级各类干部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提高思想认识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综合素质。组织应急管理领导干部和专业干部学习、掌握开展应急管理必备的知识与技能,深入研讨加强应急管理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提高防范、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培养一大批复合型应急管理人才和不同领域的专门人才。

二、应急管理培训的具体要求和安排

(一)领导干部。领导干部应急管理培训的重点是增强应急管理意识,提高统筹常态管理和应急管理、指挥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水平。坚持脱产培训与在职学习相结合,将应急管理专题研讨纳入日常学习计划。根据领导干部脱产培训工作总体安排,依托各级培训机构,将应急管理内容纳入领导干部培训课程体系。市委党校、市行政学院在对各级领导干部培训、轮训班次中,适量安排应急管理课程。各有关部门举办的领导干部业务培训班,要重视有关应急管理业务的培训。

(二)应急管理干部。各级各类应急管理机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培训的重点是熟悉、掌握应急预案和相关工作制度,提高为领导决策服务和开展应急管理工作的能力。市应急办会同宁波大学、宁波工程学院等单位承办分批次轮训各县(市)、区政府和市级有关部门应急管理机构负责人和业务骨干。根据需要,市应急办有计划、分类别地组织或安排有关应急管理机构负责人进行国内外考察和培训。各级各类应急管理机构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工作人员综合业务培训,有针对性地提高应急值守、信息报告、组织协调、技术通信、预案管理等方面的业务能力。

(三)政府新闻发言人。政府新闻发言人应急管理培训的重点是熟悉、掌握突发公共事件的新闻发布工作要求,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和水平。市应急办、市新闻办联合举办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专题培训班,对各县(市)、区政府和市级有关部门新闻发言人开展专项业务培训。各级各类应急管理机构负责人的培训也相应安排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内容。

(四)处级以下公务员。处级以下公务员应急管理培训的重点是增强安全责任意识,提高应急处置和施救组织技能及防护意识。把应急法律法规和应急管理知识纳入机关公务员培训的教学内容,市人事局在组织新进机关公务员初任培训、处级以下干部综合素质专题培训的班次中,适量安排应急管理课程。各地、各有关单位举办的有关公务员更新知识培训和业务技能培训,也应开设相应的应急管理课程,以提高机关公务员应对业务领域内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五)基层干部。基层干部应急管理培训的重点是增强公共安全意识,提高排查安全隐患和第一时间应急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制订培训计划,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利用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和远程教育网络,有计划地对街道、社区、乡村和学校、医院等单位的基层干部开展应急知识和技能培训。

(六)企业负责人。企业负责人应急管理培训的重点是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安全生产管理和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市应急办会同市国资委、市安监局等单位,适时举办市属国有企业负责人应急管理专题培训班;市应急办会同市安监局、市工商联等单位,适时举办大型民营企业负责人应急管理培训示范班。各级政府应急管理机构要会同安全监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等部门,将应急管理培训作为企业管理培训的重要内容,制定专项规划,采取统一集中培训与企业自主培训相结合的办法,做好对所属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的应急管理培训工作,强化培训考核。

(七)应急救援队伍。各级各类应急救援队伍的培训重点是熟悉掌握相关突发公共事件处置救援和安全防护技能,提高在不同情况下实施救援和协同处置的能力。应急救援队伍的培训,按照隶属关系和管理责任,由相关部门应急管理机构分别组织实施。

(八)应急救援志愿者。应急救援志愿者的培训重点是掌握应急救援技能,提高自救、互救和协助专业救援队伍参与应急处置的能力。培训由各级政府应急管理机构会同民政、共青团、红十字会等单位组织实施。

三、落实应急管理培训各项保障措施

(一)编写培训教材。结合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特点和应急管理工作要求,本着“少而精”、“能管用”的原则,确定综合类、专项类应急管理培训课程设置,明确培训内容和标准。组织编写适应不同层次干部需要和不同岗位工作要求的应急管理培训教材,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应急管理培训教材体系。干部综合类应急管理培训教材,以国家统一编写的教材为主要读本。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在统一规划和确保质量的前提下,组织编写有关专项类培训教材和辅助资料。建立应急管理培训案例库。

(二)推进培训手段现代化建设。开展应急管理培训要充分利用各类培训教育资源和广播、电视、远程教学等手段,尽量依托和整合现有培训资源,加强合作,确保培训质量。适应情景模拟、应急演练等培训要求,在现有教育培训机构中确定若干个市级应急管理人员培训基地,加强功能建设,改善教学条件,实现应急管理培训资源合理布局、优化配置。注重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应急管理经验,积极开辟国内国外培训渠道。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高等院校和各级党校、行政学院为依托,培养、建立一支应急管理教研骨干队伍,为加强应急管理培训提供有力的师资保障。同时,从具有较深理论功底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党政领导干部、企业管理人员中选定一批兼职教师。建立应急管理培训师资库,按照择优入库、动态管理的原则,促进优质师资资源共享。推动高等院校应急管理学科建设,促进学术研究和交流,为提高应急管理培训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统筹安排使用培训经费。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将各级各类干部的应急管理培训作为重要培训项目之一,在现有的干部教育培训经费中统筹安排相关经费,保证培训工作需要。加强培训经费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开展应急管理培训不得以营利为目的,要严格按照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管理的规定,坚决制止乱办班、乱收费、乱发证的不正之风。

(五)建立培训质量评估和考核制度。根据不同的培训目标、对象和内容,分别研究制定培训质量评估和考核制度。将应急管理培训质量评估和考核,纳入现行的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评估和考核体系,统一实施质量评估和考核。在此基础上,适时组织力量开展专项检查。

四、加强对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

(一)加强对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的领导。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把应急管理培训纳入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总体布局中,加强组织协调,抓好工作落实,及时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顺利实现培训工作目标。各级各类应急管理机构要把加强人才培训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认真制订和落实培训计划。在组织实施应急管理培训中,既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工作合力,又要统筹安排、加强管理,保证培训健康、有序开展。

(二)强化对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的管理。要充分发挥政府应急管理机构的综合协调作用。市应急办负责研究制定应急管理培训工作规划,指导、协调各地和市级有关部门的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组织举办具有示范意义和综合类的培训重点班。各县(市)、区和市级有关部门开展应急管理培训的年度安排和工作情况,要及时报市应急办。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和职责、业务范围,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应急管理培训,加强对本地区、本系统培训工作的管理,注重针对性和实用性,保证培训质量和效果。要积极动员、利用社会力量参与应急管理培训。

各县(市)、区和市级有关部门可参照本方案的要求,制定本地区、本部门加强干部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

第二篇:北京市旅游局2006-2010年应急管理培训工作及总体实施方案

北京市旅游局2006-2010年应急管理培训

工作安排及实施方案

各区县旅游局、各旅游企事业单位:

做好应急管理培训工作,建设高素质应急管理干部队伍,是全面加强应急管理,提高应对旅游突发事件,能力的迫切要求和重要举措。根据《国家旅游局旅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北京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工作意见等文件的通知》精神,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应急管理培训的工作目标、指导原则和主要任务

(一)工作目标。将各级应急管理干部的应急管理培训纳入全市干部教育培训总体安排,对各级应急管理干部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培训,形成以应急管理理论为基础、以应急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为核心、以提高应急处置和安全防范能力为重点的培训体系;健全培训管理制度,优化配置培训资源,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完善培训激励和约束机制,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建立以实际需要为导向,政府主导和企业参与相结合,注重实效、充满活力的应急管理培训工作格局。

(二)指导原则。

1.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围绕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着眼于提高应对旅游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推进中国特色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坚持培训与应用的统一。通过培训,切实提高受训对象应对突发事件的素质和能力;通过实践,不断增强应急管理培训的 针对性、有效性。

2.分级分类,保证质量。依据各类旅游突发事件和受训对象的不同特点、要求,分级分类实施培训。制定统一的培训计划,明确培训标准,精心选编培训资料,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定期培训制度和培训评估、考核制度。

3.整合资源,创新方式。主要依托并充分利用现有培训资源联合开展应急管理培训,根据需要加强功能性建设。立足提高操作能力和实战水平,积极采取专题讲座、案例分析、情景模拟、预案演练、对策研究等方式开展培训,增强培训效果。

4.规范管理,有序进行。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培训体制,发挥各级应急管理机构的综合协调作用,调动各区县旅游局、各旅游企事业单位开展应急管理培训的积极性。正确处理专项、专业培训与综合性、管理类培训的关系,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形成良好的培训工作秩序。

(三)主要任务。以科学发展观和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为指导,组织各级应急管理干部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提高思想认识和应对旅游突发事件的综合素质。组织应急管理领导干部和专业干部学习、掌握应急管理必备的知识与技能,深入研讨加强应急管理的重要性和难点问题,提高防范、处置旅游突发事件的能力,培养一大批复合型应急管理人才和不同岗位的专业人才。

二、应急管理培训的具体要求和安排

(一)领导干部。领导干部应急管理培训的重点是增强应急管理意识,提高统筹常态管理和应急管理、指挥处置旅游突发事 件的水平。坚持脱产培训与在职学习相结合,将应急管理专题研讨纳入日常学习计划。根据领导干部脱产培训工作总体安排,依托各级培训机构,将应急管理内容纳入政府系统领导干部培训、轮训课程体系。有组织有计划地举办领导干部应急管理专题培训班,全市每年培训区县旅游应急领导干部20人左右,培训旅游企事业单位应急领导干部100人左右,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和带头作用。

(二)应急管理干部。各区县旅游局、各旅游企事业单位应急管理机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培训的重点是熟悉、掌握应急预案和相关工作制度,提高为领导决策服务和开展应急管理工作的能力。全市每年分级组织培训旅游企事业单位应急管理干部200人左右,各区县旅游局应急管理干部和工作人员20人左右。各区县旅游局、各旅游企事业单位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工作人员综合业务培训,有针对性地提高应急值守、信息报告、组织协调、技术通讯、预案管理等方面的业务能力。

三、加强对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

(一)加强对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的领导。各区县旅游局、各旅游企事业单位要把应急管理培训纳入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总体布局,统一部署,加强协调,及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顺利实现培训工作目标。要把加强人才培训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认真制定和落实培训计划。在组织实施应急管理培训中,既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工作合力,又要统筹安排、加强管理,保证培训健康、有序开展。

(二)加强对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的指导。要充分发挥旅游突发事件应急协调领导指挥部办公室的综合协调作用,适当组织举 办具有示范意义和综合性的培训班,各区县旅游局、各旅游企事业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和职责、业务范围,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应急管理培训,加强对本区县、本单位培训工作的指导,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保证培训质量和效果。

各区县旅游局、各旅游企事业单位可参照本方案的要求,分别制定本区县、本单位具体加强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的实施方案。

二○○七年二月十日

第三篇:2.洋湖镇应急管理培训及宣教工作总体实施方案

洋湖镇应急管理培训及宣教工作总体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镇应急管理培训工作,建设高素质的应急管理干部队伍,提高公众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和处置能力,普及防灾减灾和群众自救互救基本常识,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24号)和省、市、县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应急管理培训和宣教工作的主要任务

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培训体制,优化配置培训资源,坚持学以致用、保证质量、创新方式、规范管理等原则,组织各类应急管理人员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学习开展应急管理必备的知识与技能,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综合素质,培养应急管理人才。

以《洋湖镇总体应急预案》为核心,做好各类预案的宣传和解读工作;以应急知识普及为重点,提高公众的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和减灾等能力;以典型案例为素材,增强公众的公共安全意识和法制意识。使应急常识进村庄、进企业、进学校,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洋湖。

二、应急管理培训和宣教工作的组织实施

(一)应急管理培训主要对象

1、应急管理干部。全镇从事应急管理工作的人员是培训的重点。主要是培训其熟悉、掌握应急预案和相关工作制度,提高为领导决策

服务和开展应急管理工作的能力。镇政府应急办将轮训各村、各部门应急管理负责人,有针对性地提高应急值守、信息报告、组织协调、应急演练、预案管理等方面的业务能力。

2、应急管理工作人员。培训的重点是增强公共安全意识,提高排查安全隐患和第一时间应急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对应急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应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要充分利用党校等各类教育培训基地和远程教育培训网络,有计划地对村和学校、医院等单位的基层干部进行应急管理知识和技能培训。

3、企业负责人。企业负责人培训的重点是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安全生产管理和重大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强化培训考核。

4、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队伍的培训重点是熟练掌握相关突发公共事件处置救援和安全防护技能,提高在不同情况下实施救援和协同处置的能力。

(二)应急宣教工作的主要内容

1、广泛开展应急预案宣传报道,营造全社会关心公共安全的舆论氛围。

(1)在全社会深入宣传《镇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组织新闻媒体播发总体应急预案,介绍制定总体预案的背景、目的、意义和原则;宣传报道主要报道镇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情况。

(2)开展专项应急预案的解读宣传。

(3)典型案例宣传。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对成功应对突发

事件以及在应急处置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宣传报道。

2、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宣传活动,树立公共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1)开展公共安全主题宣传活动。使各村、各单位基层群众了解公共安全知识,掌握避险常识,增强安全意识。

(2)宣传普及应急管理法律法规。结合普法、依法行政等宣传活动,宣传普及有关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

(3)宣传应急体系建设规划。

3、加强应急知识的科学普及,提高公众预防、自救和互救能力。

(1)开辟应急管理科普知识专栏。充分利用有关新闻媒体,包括广播、政府网站上开辟专栏、专版、专题、专刊,介绍、推广和普及应急知识。

(2)编辑出版科普读物和音像制品。广泛收集相关资料和素材,整理有关防灾减灾常识,编辑成相关科普读物及音像制品,并根据需要协调制作和播出有关电影、电视、广播和动漫等作品,通过科普读物和音像制品普及应急常识。

(3)举办论坛、讲座等活动。通过举办论坛、讲座、科普展览、知识竞赛和专题文艺晚会等多种形式,从不同层面加大应急管理工作研讨、交流和宣传的力度。

(4)开展公共安全知识进基层活动。编发公共安全手册,制作张贴宣传海报,投放公益广告,在学校、乡村、高危企业、建筑群和车站、机场、码头、商场、宾馆等公共场所设置应急标识,提高公众的预防、自救和互救能力。

4、根据不同对象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公共安全教育。

(1)学校安全教育。在学校中开展防灾减灾教育,促进中、小学及幼儿园公共安全课程教材进入课堂。各中小学校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应急预案并适时进行演练。同时利用教育媒体对学生开展应急知识普及教育。

(2)职业培训。定期对高危行业的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要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在职业资格认定考试中增加相关内容。

(3)志愿者培训。要高度重视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和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志愿者应急救援的综合素质。

5、各市、县(市、区)政府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宣教活动。

三、落实应急管理培训的保障措施

(一)编写培训教材、建立应急管理培训案例库。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应急管理培训师资库。

(三)推进培训手段现代化建设。

(四)保证培训经费投入。在现有的干部教育培训经费中予以优先安排、重点保证。

四、应急管理科普宣教工作要求

(一)从实际出发,规划并实施好宣教计划。各村和各部门要成立宣教工作小组,细化方案,分步实施。从2010年开始,利用三年时间,初步在全社会树立公共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宣传“尊重生命,热爱生活”的理念,普及基本的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技能。

要采取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方式,利用多种媒介,细分受众层次,使用通俗语言,多题材、多角度地进行宣传报道,尽量将科普宣教工作的触角延伸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在取得实效上下功夫。

要将日常宣传与重、特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的科普宣教工作结合起来。利用突发事件发生后,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有利时机,结合救援和调查等工作的开展,及时、动态地进行科普宣教,扩大宣传效果。也可以结合应急演练进行科普宣教。

(二)加强组织指导和督促检查,确保科普宣教效果由镇政府应急办会同镇委宣传部共同负责全镇应急管理宣教的指导和协调工作,对各村、镇直有关部门科普宣教工作进行督察和评优,确保科普宣教工作取得实效。

(三)加大科普宣教经费保障力度,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洋湖镇政府办公室

二〇一一年三月二十五日

第四篇:环保局十一五期间应急管理培训工作总结

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

十一五以来,在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环保厅的大力支持下,我局高度重视,周密组织,采取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应急管理主要负责人具体抓等措施,使我局应急管理宣教培训工作有了较大进步,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加强环境应急管理宣教

培训,是提高处理突发环境事件能力的需要,是增强公众环境安全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的需要,是最大程度预防和减少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及其造成损害的需要。一是为进一步加强我局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我局及时成立了环境保护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各部门领导为成员。二是结合环境保护工作的实际,制定了《环境保护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和《环境保护辐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下发全州各地,各地也相继成立了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形成了上下成线,左右成网的突发环境事件管理网络。三是为增强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处置能力,增加实践经验,至今,全各地环保局联合当地企业组织开展模拟各类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演练6次,通过开展应急演练不仅锻炼了应急队伍的能力,还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防范意识和水平,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开展业务培训,提高应急能力。

为加强应急队伍和有关人员的业务培训,我局首先把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作为培训课程,组织相关人员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学xxx省、市有关应急管理工作的文件精神,提高广大干部的应急管理水平。据统计,十一五期间,我局共参加应急管理培训3人次。通过培训活动,加强了应急管理知识,提高了应急管理水平。

(二)广泛宣传发动,营造良好氛围。

我局积极开展环境应急管理科普宣教工作,通过各种宣传渠道进行大力宣传。一是充分运用电视、网络等媒体,针对一些突发性的事件开展了一系列的应急知识宣传教育。二是在各类环境宣传活动中,重点加强了对环境突发事件处置知识的宣传,发放各种应急知识手册册,发放宣传教育材料份,悬挂横幅标语23条。

三、目前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上看,虽然我局在环境应急管理宣教培训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摸索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的距离,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应急工作人员专业知识培训活动相对较少,不利于工作的开展。二是环境应急救援的社会认知程度还有待提高,群众对突发事件危害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足,重视度还不够,应急管理知识和技能较贫乏。

四、下阶段工作计划和建议

应急管理工作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行政管理能力的一项重要工作。结合我局实际,十二五期间我局将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预防与处置相结合的原则,以增强环境应急保障能力为突破口,以提高环境应急管理能力为重点,着力健全应急管理机制,确保全州环境安全。一是继续将应急管理知识培训纳入重点工作,加大培训频次,计划每年选派专门从事应急管理的人员参加国家、省、州举办的各类旨在强化应急管理知识的培训。二是拓宽应急管理知识的普及面,计划通过邀请知名环境应急管理专家作辅导报告和现场模拟演练、召开座谈会等形式,逐步提高全州环境保护人员的环境应急管理知识,增强处置环境应急突发事件的能力。三是增加环境应急突发事件的受宣面,营造浓厚的环境保护氛围,利用各种环境保护宣传活动,重点宣传环境应急突发事件的处置及自救措施,加大群众环境应急自救能力。

第五篇:关于印发《广州市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十一五”实施方案》的通知

广州市卫生局

广州市民政局

广州市教育局

广州市财政局 文件

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局

广州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广州市妇女联合会

广州市残疾人联合会

穗残联[2007]231号

关于印发《广州市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十一五”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区(县级市)卫生局、民政局、教育局、财政局、发展改革局(委)、人口计生局、妇联、残联:

为做好“十一五”期间广州市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根据《广州市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制定了《广州市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十一五”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市卫生局市民政局市教育局市财政厅市发改委市人口计生委

市 妇 联市 残 联

二〇〇七年十月十一日

广州市残疾人社区康复“十一五”实施方案

一、背景

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是社区建设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区服务工作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它是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动员社会力量,使残疾人在家庭和基层机构,就近、就地、就便得到康复训练与服务的一种康复形式。

我市残疾人居住相对分散,相对贫困,且都有不同类别、不同程度的康复需求。由于社区康复具有经济实用、简便易行、就地、就近、就便等特点,有利于大多数残疾人的卫生保健、康复保障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帮助残疾人在家庭和社区进行康复训练;有利于帮助残疾人恢复、补偿功能,增强其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共享社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成果。社区康复是满足广大残疾人基本康复需求的主要途径,也是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的重要基础。为进一步深入开展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确保我市2008年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的实现,依据《广州市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制定本方案。

二、任务指标

(一)广州市各区、县级市全面开展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

(二)创建两个“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两个“全省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

(三)2008年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管理

1、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建立社会化的社区康复工作网络。

2、发挥各区,县级市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的作用,明确成员单位职责,将残疾人社区康复列入相关部门工作考核目标;加强合作,制定相关政策和保障措施,共同组织实施本地区的社区康复工作,发挥其协调作用和对基层的指导作用。

3、基层社区要配备社区康复员,掌握残疾人的康复需求,认真做好基础性调查登记建档、计划、管理及转介服务,充分利用本辖区的康复资源,因地制宜开展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

(二)加强技术指导

1、市成立各类残疾人康复技术指导组,制定相关技术标准、推广实用康复技术、培训基层康复人员、评估康复效果、指导基层工作开展。

2、完善市、区(县级市)两级残疾人康复中心的建设,加强规范化管理,不断扩展康复业务,扩大服务领域,发挥技术示范和基层指导的作用。

3、整合当地康复资源,依托各级残疾人康复中心建立残疾人康复技术指导中心,开展康复技术推广、基层人员培训、社区康复指导、康复效果评估等工作,并直接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

(三)完善服务网络

将残疾人社区康复纳入城乡基层卫生服务。街道(乡镇)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建立残疾人社区康复技术指导站;社区(村)依托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个体诊所),建立社区康复站,开展残疾人康复工作。

同时,依托社区服务中心、星光计划活动室、福利企事业单位、学校、幼儿园、工疗站、残疾人活动场所,建立满足各类残疾人康复需求的社区康复站,形成社区康复服务网络。

培育民非企”康复服务机构,积极探索和推进政府购买服务,鼓励民办医疗、康复、预防保健等服务机构为残疾人提供社区康复服务。

(四)普遍建立残疾人康复需求与服务档案

1、区,县级市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组织有关人员开展残疾人状况与康复需求调查,掌握残疾人数量、分布、生活状况、康复需求和康复现状等情况。

2、街镇残联指导社区(村)为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建立档案。

3、动态掌握残疾人康复需求与服务现状,及时调整康复计划,更新统计汇总数据并逐级上报。

(五)提高社区康复服务能力

1、将康复医学基础知识教育纳入基层康复员的培训计划,加强在职人员培训,促进人事部门建立适合残疾人康复工作的专业技术职称系列,形成康复技术骨干和师资队伍。

2、各级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制定适合当地的康复人员培训规划、培训制度和效果评定办法。采取多种形式举办社区康复管理和技术培训班,与有关部门协调制定激励政策,建立资格认证及上岗制度,形成稳定的社区康复工作队伍。

3、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对社区康复工作的投入,为社区康复站(点)配备必要的康复设备,完善工作场所建设,不断增强服务能力。

4、因地制宜开展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区康复工作,应用适宜技术,提高训练质量。

(六)为各类残疾人提供综合性的康复服务

1、为偏瘫、截瘫、脑瘫、截肢、小儿麻痹后遗症、骨关节疾病等肢体功能障碍者,制定训练计划,指导在社区和家庭开展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康复训练,做好训练记录,进行效果评估。

2、提供精神卫生服务和心理咨询服务。早期发现精神疾患,采取家庭治疗、定期门诊等方式并依托社区内工疗、农疗和娱疗站等机构,对康复期的精神病人进行治疗和综合性康复,督促病人服药,监护随访病人,规范填写表卡,预防病情复发,对重度急性期和复发的病人及时转诊。帮助各类残疾人树立康复信心,正确面对自身残疾,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鼓励残疾人亲友理解、关心残疾人,积极参与社区康复活动。

3、在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视力障碍者进行眼科常规检查。早期发现低视力者,开具转介证明,转介到相应的眼科专科诊疗单位,及时随诊,掌握诊疗情况,指导患者到康复服务专门机构就医;将白内障患者转介到条件具备的医

疗单位,接受相关咨询、治疗。

4、对聋儿做到早期发现,及时转介到有关部门,监测聋儿病情发展、变化,指导聋儿使用助听器,协助康复服务专门机构指导聋儿及家长进行听力语言康复训练并接受相关咨询。

5、做好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发现发育迟缓儿童,及时转介到有关部门进行智力和生长发育测评,指导家长开展训练,做好记录,进行评估。

6、将残疾预防与康复知识的普及纳入居民健康教育,举办培训班、发放普及读物、开展康复咨询和指导。

7、根据残疾人的需要,提供用品用具的信息、选购、适配、家庭租赁、使用指导以及简易康复训练器具制作等服务。

8、开展妇幼保健服务,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发生;进行新生儿筛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加强计划免疫和慢性病监测,减少疾病致残;对新婚夫妇、孕妇、哺乳期妇女和0~2岁婴幼儿实行科学补碘;合理用药,减少药物致残。

四、质量控制

(一)残疾人康复需求筛出率不低于60%;

(二)康复需求和康复服务建档率不低于90%;

(三)以城镇社区居委会和乡镇为单位,社区康复站建站率分别达到70%和50%,康复员配备率分别达到70%和50%;

(四)残疾人及其亲友对康复服务满意率不低于85%。

五、经费

(一)市级经费:用于组织协调、技术培训、宣传教育、检查评估、数据库管理、任务补贴、康复救助和康复需求调查、示范机构建设。

(二)区(县级市)级经费:用于组织协调、技术培训、任务补贴、康复救助和康复需求调查、社区康复服务机构建设、康复训练、社区康复员补助。

(三)积极争取社会资金,扩大经费来源,用于社区康复服务机构建设和贫困残疾人康复救助等。

六、检查统计

(一)检查

2008年进行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中期检查,2010年进行全面检查验收。

(二)统计

按照中国残疾人事业统计报表的要求,上报统计报表。附件1~4如下:

1、“十一五”社区康复任务分配表

2、“十一五”残疾人康复服务档案

3、“十一五”社区康复统计汇总表(表一)

4、“十一五”社区康复统计汇总表(表二)

下载关于印发宁波市“十一五”期间应急管理培训工作总体实施方案的通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印发宁波市“十一五”期间应急管理培训工作总体实施方案的通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