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金庸读后感
《雪山飞狐》:
搁了好久不愿动,但真的拿起来看还是很引人入胜,愿意一口气读完,金庸读后感。总之现在看是戴了有色眼镜的,看过了陈墨、师太的评论,就会想着“仇家一起讲故事太刻意”“胡一刀夫妇好帅”之类的不是我本身的观感。
很多点还是很有意思的,会想到自己写的东西,虽然我写的时候完全不记得和金庸有关,但大概还是潜移默化了吧。
胡斐和苗若兰这一对的感觉我很喜欢,所以印象中不喜飞狐外传。结尾这个坑爹的开放式结局……
《鸳鸯刀》跟以前一样没啥印象,就记得最后那个“仁者无敌”。《白马啸西风》也是个类似的坑爹宝藏线索,金老爷子书里的宝藏不好乱抢啊,除非世外高人亲手 送到你面前……以前看记得苦逼的计爷爷,这次看李文秀也特别苦逼,心理活动好虐好虐,泪奔……发现这篇文里傻大个都好好的。
《飞狐外传》:
这本看得比较早,又没有重温过,除了讨厌男女主以外是完全没有印象了。男女主都太傲太嚣张了,我看了就烦。
“宝刀与柔情”看得满虐的,不过文笔和后面描写马春花偷情的部分一样,西式散文式得那个诡异啊。老实说没有很喜欢胡一刀夫妇,苗人凤夫妇的心病真是悲剧。
马行空大叔蛮好的,就这么炮灰了。血印石想到《让子弹飞》。
男人还是好皮相的,袁紫衣以及后面的苗若兰都是美人,程灵素纵然聪明痴心,终有不及了。看到袁紫衣竟然是尼姑笑死我了,一开始就不喜欢男女主,于是看到他 们不能在一起好开心,而且也有点自嘲这么重要的情节我竟然一点印象也无,之前还以为是程灵素为胡斐而死袁紫衣才出家的,没想到是从小就出家。目前看过来金 庸小说里比较喜欢的男的还是洪七公郭靖,没有喜欢过别的女的让我膈应,否则就算侠义也让我感到假了。
《倚天屠龙记》:
殷素素明知张翠山重义气重得有点迂,自己身上又怀了如此深重的仇,天天过得不如履薄冰吗?所以他们的悲剧我真没啥感觉。这本里的武林格局我也一直混乱,从 谢逊出场开始动不动一个人就是武功超群……之前都以为觉远练的还是九阴真经,九阳神功是张无忌后来掉洞里捡到的新武学,汗。
这里面好几个配角都挺可爱挺帅的,何足道啦,空见啦,莫声谷啦,司徒千钟啦,当然都有缺点,比较迂,但这也正是可爱之处。我记得老金说过这本书想表达武当 师徒情深的感觉(后记的最后一句好伤感),师兄弟之间互相着想、谦逊得简直离奇了。不过莫声谷下面这段话,还有张三丰出关见翠山、张三丰为无法完成翠山遗 愿救活无忌叹己生不如死时都欲泪。
莫声谷站起身来,大声道:“别说我五哥此刻尚未回 山,便是已经回到武当,也只是这句话。莫某跟张翠山生死与共,他的事便是我的事。三位不分青红皂白,定要诬赖五哥害了龙门镖局满门,读后感《金庸读后感》。好!这一切便全算是 莫某干的。三位要替龙门镖局报仇,尽管往莫某身上招呼。我五哥不在此间,莫声谷便是张翠山,张翠山便是莫声谷。老实跟你说,莫某的武功智谋,远远不及我五 哥,你们找上了我,算你们运气不坏。”
师徒情其实还是要看人品啊,空见&成昆&谢逊、灭绝&纪晓芙也是师徒,啧啧,看看这情缘BE得多惨。
跟胡青牛学医术这段很精彩,类似射雕里描绘的美食、乐律、算术,普及了中国古典文化。先后写的这本和《连城诀》,老金不知受了什么刺激,像是对人性绝望了 似的,尽是写老实人遇上骗局陷阱、人心险恶这些,主题都是人为财死之类的(这本还加上个正邪难辨),写的朱长龄啊、砌墙啊,都可怕得令我印象深刻。
看来长篇还是容易让人记住,虽然这篇只看过一次,但看着不少情节还是很熟悉的,奇怪的是对小昭一点印象都没有,看金庸说喜欢小昭还迷茫了好久。如今对比 《三体Ⅱ》里罗辑,才子之类的文人喜欢这种红袖添香、崇拜他们的小女孩似乎也是定理了,真是大男子主义……说起来张无忌和胡斐一样,还是嫌以貌取人了,原 本曾阿牛对阿蛛的表白蛮感动的,只可惜两人都隐藏在面具之下,阿蛛也因莫名执着于旧梦错失了。以前还比较喜欢周芷若,这次看她城府深、太柔弱,从刺张无忌 那一剑开始我都不知道以前为什么喜欢她了。张无忌软弱动摇,不懂拒绝,还做着齐人之福的梦,也烦。赵敏聪明狡猾,害人不浅,一直反感,不过对于爱情而言,还是她最勇敢执着,知道自己要什么。看了第四本有点明白,张无忌还是喜欢赵敏的,我是同情周芷若太苦逼了,唉……由正变邪比较令人难以接受,邪变正的谢 逊、赵敏却是更讨喜了。(看了下评论分析,新版修改啥的,张无忌天性纯朴幼年孤独,所以特容易感激原谅别人,赵敏凡事惯着他所以他喜欢,新版周许愿令张和 赵在一起但不能结婚,让他永远记住自己得不到才是最好的OTZ)
张无忌在光明顶上一天内九阳神功大成又学会乾坤大挪移,未免升级得太快,就像剑三练大侠号到满级等门派出了一秒学完顶尖武学神马的……“太极初传柔克刚” 这章跟《神雕侠侣》里那章似的,是我难得看得几度爆笑的打斗,欢乐啊。原来交待的火工头陀原来也是伏笔,佩服。这天刚看了“故剑情深”的典故就看到“故手 情深”的梗,笑死我了。
这本里有些构思已经有点重复旧作的迹象了,成昆屠狮大会用意和福康安天下掌门人大会差不多。武穆遗书用以驱逐鞑虏,九阴真经用以刺杀昏君,这个帅,郭靖黄蓉果然还是最美好的啊~
《连城诀》:
去年才重温过,所以不太有新感觉,主要就是坏人之恶、好人之冤。目录和文中有几段语言很西式。
戚芳不相信狄云那里真的很悲愤,不过到最后我也还是喜欢戚芳讨厌水笙。
丁典凌霜华也是和他们俩做对比的,这一对恋人就不会相互怀疑相互怨怼,但是凌小姐也很虐,愿意毁容保丁典时已经知道这一世与丁典再无相见的余地了。
第二篇:金庸读后感
[金庸读后感]《雪山飞狐》:
搁了好久不愿动,但真的拿起来看还是很引人入胜,愿意一口气读完,金庸读后感。总之现在看是戴了有色眼镜的,看过了陈墨、师太的评论,就会想着“仇家一起讲故事太刻意”“胡一刀夫妇好帅”之类的不是我本身的观感。
很多点还是很有意思的,会想到自己写的东西,虽然我写的时候完全不记得和金庸有关,但大概还是潜移默化了吧。
胡斐和苗若兰这一对的感觉我很喜欢,所以印象中不喜飞狐外传。结尾这个坑爹的开放式结局„„
《鸳鸯刀》跟以前一样没啥印象,就记得最后那个“仁者无敌”。《白马啸西风》也是个类似的坑爹宝藏线索,金老爷子书里的宝藏不好乱抢啊,除非世外高人亲手 送到你面前„„以前看记得苦逼的计爷爷,这次看李文秀也特别苦逼,心理活动好虐好虐,泪奔„„发现这篇文里傻大个都好好的。
《飞狐外传》:
这本看得比较早,又没有重温过,除了讨厌男女主以外是完全没有印象了。男女主都太傲太嚣张了,我看了就烦。
“宝刀与柔情”看得满虐的,不过文笔和后面描写马春花偷情的部分一样,西式散文式得那个诡异啊。老实说没有很喜欢胡一刀夫妇,苗人凤夫妇的心病真是悲剧。
马行空大叔蛮好的,就这么炮灰了。血印石想到《让子弹飞》。
男人还是好皮相的,袁紫衣以及后面的苗若兰都是美人,程灵素纵然聪明痴心,终有不及了。看到袁紫衣竟然是尼姑笑死我了,一开始就不喜欢男女主,于是看到他 们不能在一起好开心,而且也有点自嘲这么重要的情节我竟然一点印象也无,之前还以为是程灵素为胡斐而死袁紫衣才出家的,没想到是从小就出家。目前看过来金 庸小说里比较喜欢的男的还是洪七公郭靖,没有喜欢过别的女的让我膈应,否则就算侠义也让我感到假了。
《倚天屠龙记》:
殷素素明知张翠山重义气重得有点迂,自己身上又怀了如此深重的仇,天天过得不如履薄冰吗?所以他们的悲剧我真没啥感觉。这本里的武林格局我也一直混乱,从 谢逊出场开始动不动一个人就是武功超群„„之前都以为觉远练的还是九阴真经,九阳神功是张无忌后来掉洞里捡到的新武学,汗。
这里面好几个配角都挺可爱挺帅的,何足道啦,空见啦,莫声谷啦,司徒千钟啦,当然都有缺点,比较迂,但这也正是可爱之处。我记得老金说过这本书想表达武当 师徒情深的感觉(后记的最后一句好伤感),师兄弟之间互相着想、谦逊得简直离奇了。不过莫声谷下面这段话,还有张三丰出关见翠山、张三丰为无法完成翠山遗 愿救活无忌叹己生不如死时都欲泪。
莫声谷站起身来,大声道:“别说我五哥此刻尚未回 山,便是已经回到武当,也只是这句话。莫某跟张翠山生死与共,他的事便是我的事。三位不分青红皂白,定要诬赖我哥害了龙门镖局满门,读后感《金庸读后感》。好!这一切便全算是 莫某干的。三位要替龙门镖局报仇,尽管往莫某身上招呼。我五哥不在此间,莫声谷便是张翠山,张翠山便是莫声谷。老实跟你说,莫某的武功智谋,远远不及我五 哥,你们找上了我,算你们运气不坏。”
师徒情其实还是要看人品啊,空见&成昆&谢逊、灭绝&纪晓芙也是师徒,啧啧,看看这情缘be得多惨。
跟胡青牛学医术这段很精彩,类似射雕里描绘的美食、乐律、算术,普及了中国古典文化。先后写的这本和《连城诀》,老金不知受了什么刺激,像是对人性绝望了 似的,尽是写老实人遇上骗局陷阱、人心险恶这些,主题都是人为财死之类的(这本还加上个正邪难辨),写的朱长龄啊、砌墙啊,都可怕得令我印象深刻。
看来长篇还是容易让人记住,虽然这篇只看过一次,但看着不少情节还是很熟悉的,奇怪的是对小昭一点印象都没有,看金庸说喜欢小昭还迷茫了好久。如今对比 《三体ⅱ》里罗辑,才子之类的文人喜欢这种红袖添香、崇拜他们的小女孩似乎也是定理了,真是大男子主义„„说起来张无忌和胡斐一样,还是嫌以貌取人了,原 本曾阿牛对阿蛛的表白蛮感动的,只可惜两人都隐藏在面具之下,阿蛛也因莫名执着于旧梦错失了。以前还比较喜欢周芷若,这次看她城府深、太柔弱,从刺张无忌 那一剑开始我都不知道以前为什么喜欢她了。张无忌软弱动摇,不懂拒绝,还做着齐人之福的梦,也烦。赵敏聪明狡猾,害人不浅,一直反感,不过对于爱情而言,还是她最勇敢执着,知道自己要什么。看了第四本有点明白,张无忌还是喜欢赵敏的,我是同情周芷若太苦逼了,唉„„由正变邪比较令人难以接受,邪变正的谢 逊、赵敏却是更讨喜了。(看了下评论分析,新版修改啥的,张无忌天性纯朴幼年孤独,所以特容易感激原谅别人,赵敏凡事惯着他所以他喜欢,新版周许愿令张和 赵在一起但不能结婚,让他永远记住自己得不到才是最好的otz)
张无忌在光明顶上一天内九阳神功大成又学会乾坤大挪移,未免升级得太快,就像剑三练大侠号到满级等门派出了一秒学完顶尖武学神马的„„“太极初传柔克刚” 这章跟《神雕侠侣》里那章似的,是我难得看得几度爆笑的打斗,欢乐啊。原来交待的火工头陀原来也是伏笔,佩服。这天刚看了“故剑情深”的典故就看到“故手 情深”的梗,笑死我了。
这本里有些构思已经有点重复旧作的迹象了,成昆屠狮大会用意和福康安天下掌门人大会差不多。武穆遗书用以驱逐鞑虏,九阴真经用以刺杀昏君,这个帅,郭靖黄蓉果然还是最美好的啊~
《连城诀》:
去年才重温过,所以不太有新感觉,主要就是坏人之恶、好人之冤。目录和文中有几段语言很西式。
戚芳不相信狄云那里真的很悲愤,不过到最后我也还是喜欢戚芳讨厌水笙。
丁典凌霜华也是和他们俩做对比的,这一对恋人就不会相互怀疑相互怨怼,但是凌小姐也很虐,愿意毁容保丁典时已经知道这一世与丁典再无相见的余地了。
第三篇:金庸《笑傲江湖》读后感
《笑傲江湖》不仅是一部武侠小说,更是一部政治小说,金庸通过书中的一些人物,企图刻划中国三千多年来政治生活中的若干普遍现象。书中的人物既是武林豪杰,同时又是政治人物。如果要问谁是其中最大的奸雄,答案恐怕会集中于权谋机变的任我行、阴鸷险刻的左冷禅、奸诈虚伪的岳不群。其实,少林寺方丈方证大师才是其中的佼佼者。古人说:听其言观其行,让我们看看方证大师到底干了些什么。
令狐冲伤重将死之际,任盈盈将其携至少林寺,愿以自家性命换少林寺《易筋经》,以救令狐冲之伤。方证大师却不杀任盈盈,只要令狐冲投身少林,即以《易筋经》相授。任盈盈是黑木崖重要人物,且刚刚杀伤少林派多人,少林寺追之犹恐不及,为什么送上门来反而不杀?任盈盈固然有些来头,但为了她一个“邪教妖女”,就把少林寺的镇寺之宝泄露于旁人,似乎也有些不划算。再说,令狐冲何德何能,值得方证大师收为关门弟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授以无上神功?表面看起来,方证大师是脑筋出了问题,近于弱智。但是细想下去,就会发现方证大师这一招似拙实巧,妙不可言。
一、任盈盈在魔教中地位甚高,统率众多江湖豪杰,杀之恐招报复,软禁之则可挟制魔教,使之对少林寺投鼠忌器。
二、令狐冲已为华山派逐出门墙,将其收入少林派,既可以大扫五岳剑派脸面,又在本派内部培养了反对五岳剑派的“鹰派”人物。
三、令狐冲既入少林派,《易筋经》自然不致外泄,同时令狐冲对五岳剑派武功所知甚详,对牵制五岳剑派作用非小。怎么算方证大师这笔买卖都稳赚不亏,谁说方证大师算计不周?至于后来释放任盈盈,一是令狐冲率几千江湖草莽来犯,冲突起来,少林派胜之无益,败则损折必重,不如避其锋芒。况且有恒山派定闲、定逸求情在先,少林派不仅不失面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反得慈悲宽宏之名。方证大师又做了一笔好买卖。
少林寺三场比武,更是显露了方证大师的运筹帷幄之能。其实若真心为武林锄害,以当时实力对比,方证、冲虚、左冷禅等九人稳操胜券,完全有把握全歼任我行、令狐冲等四人,但是自身损折必然极重,方证、冲虚作为主力不死也要重伤。方证大师不选择性命相搏,而是和对方三战定输赢,实在是明智之举。更重要的是,放走任我行等三人,魔教内部必定闹得天翻地覆,与其以身搏虎,不如放虎归山,借刀杀人。方证大师可谓毒辣矣。你看他和任我行一战即退,含笑认输,冲虚更是剑不出手就自认失败,其实即使剑法上确实不如令狐冲,以冲虚的深厚功力,取令狐冲性命当不是难事。可笑左冷禅不识机关,和任我行拼得两败俱伤,假如当场战死,五岳剑派群龙无首,必起纷乱,方证大师不知要笑得多么灿烂呢。
左冷禅谋划合并五岳剑派,自以为算无遗策。方证大师不过三言两语,即说动令狐冲前去争夺五岳剑派盟主之位。老谋深算,毕竟胜左冷禅一筹。即使没有岳不群的异军突起,左冷禅百分之百还是坐不上五岳剑派盟主宝座。而且左冷禅以为统一五岳剑派即可增强实力,有了对抗少林、武当的本钱,其实五岳剑派合并之日,即是分崩离析之时,连番内耗,六个新老掌门人两死三伤,实力反不如过去松散联盟、一派有难四派支援之时。方证大凭图疲徊挥贸鍪郑徒恋梦逶澜E杉Ψ晒诽幕睿秽粗罡鹪偈馈?lt;/gt;
任我行夺回魔教教主之位后,也是狂妄地以为可以一举踏平名门正派,千秋万载,一统江湖,却不知须防着方证不死。方证于恒山见性峰一番布置,已使魔教失尽先机,最起码可以斗成个不胜不败的局面。先前令狐冲不入少林不传《易筋经》,毫无商量余地,这时却主动传授神功,怕令狐冲不学,还假说是代风清扬所传的华山派内功。为什么令狐冲的待遇前后差别如此之大?无他,盖因以前的令狐冲不过一无名小卒,利用价值不大;现在的令狐冲,乃是任我行未来的女婿,蒙任我行亲口以魔教副教主之位相许。只要令狐冲不死,将是做好对魔教统战工作的重要棋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令狐冲若死,魔教和正派之间再无缓冲余地、调停之人。审时度势,见机而行,方证大师可谓深得个中三昧。
方证大师智谋过于任我行,阴险过于左冷禅,伪作过于岳不群,实在是独领风骚的盖世奸雄。有这样的方丈,少林派何愁不兴旺发达?与之相比,令狐冲说好听点不过一江湖散人,说难听点乃是一黄口孺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
但是,我宁愿跟令狐冲做朋友,而身边放着方证大师这样的人物,则会令我心神不定、汗不敢出。
第四篇:金庸《天龙八部》 读后感
金庸《天龙八部》 读后感
故事的讲的是种种的江湖恩怨缘起于一个复国的阴谋,一句谎言导致武林的几十年的血雨腥风,中原武林人士也因此酿成大祸,隐瞒无用反悔也无用,一段段奇巧的境遇就此展开,围绕着段誉,萧峰,虚竹,许许恩怨情仇。悲与欢同在“侠骨柔情,铁血丹心”这八个字就是我们读《天龙八部》得到的最多.任何文学作品,无论雅俗都在说人。《天龙八部》也不例外。人有正反两面,此书说人的正面有乔峰的大义凛然,段誉的嬉笑人间,虚竹的虔诚向善等等笔之不尽,也是读者熟得不能再熟的了。而要说人的反面,却是此书一大亮点。尤其是正面人物的另一面,写得更加透彻,更加有震撼力。譬如武林敬仰的少林方丈竟会有私生子,而且其妻竟然是“四大恶人”之意的叶二娘;武林前辈慕容博竟然是个唆使谗言,阴谋无比的小人......这是对人性的深刻的挖掘,也是金庸对自己创作中人性两面的一大发展。双面人性的丰富的白描也点明了本书的主旨。
《天龙八部》在结构上采取了写完某一个人之后,再写另一个人,而又前后交错,将不同的人联结起来的一种独特结构。这种结构,《水浒传》用过。《水浒传》每一段更有可观之处,整体结构新鲜。小说以段誉上无量山游山玩水,观看无量宫东西两宗比剑开始,一路发展下去直到与乔峰偶遇乡间酒楼,引出乔峰到后来观战珍珑棋局引出虚竹,段誉可谓是一路的引路人啊。
《天龙八部》在结构上是成功的。分别讲述人物却不见散漫,可谓整体与局部结合的一大亮点。对人物性格的塑造上天龙八部也是绝对成功的。在这里但说下全书的灵魂人物乔峰。《天龙八部》中乔峰的故事,是典型的悲剧。那样的悲剧,古今中外的小说中并不多见。乔峰从一个丐帮帮主突然跌落到胡狗的境地,之后重重的坎坷际遇纷至沓来,最后悲情自刎。一生之中,尽管有一个弱小却温柔的姑娘阿朱爱过她,最后却死在自己的手中,遗恨一生。乔峰临死之际所说的话完全表达了他的心情。“我乔峰是契丹人,今日却卖国帮助大宋,长于大宋却是契丹人,既不容与大宋,又不容与契丹,天地间竟无我乔峰容身之地。”这是一种怎样的悲苦!
萧峰悲剧的最大根源,在于他是一名在宋朝长大的契丹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辽宋刀兵不断,两国官兵互相虏掠对方的平民百姓,两国之间实际已埋下了深深的民族仇恨。萧峰自幼在汉人中长大,自然学得了汉人的价值观念,认为所有的契丹人都是暴虐卑鄙、不守信义、残杀汉人、无恶不作的无耻之徒。他所领导的丐帮更是暗助宋朝,以保家卫国为己任。无可否认,萧峰是有一颗忠于祖国和民族之心的。不料后来他却发现自己竟是契丹人,最后为免生灵涂炭,还挟持辽帝威逼其退兵,成了契丹的大罪人。身为一个大英雄却不知怎样去效忠自己的国家,更有何面目立于天地间?自杀只能是最好的解脱方法了。这似乎又应了“英雄气短,红颜薄命”的俗谚。
萧峰短暂的一生是一个悲剧,但正是他悲剧的人生成就了这个艺术形象的感人魅力。萧峰形象必然在世界文学艺术长廊里占有一席地位,为后来的文学爱好者所景仰。事实上,萧峰身上也有很多优良品质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与发扬。譬如他的凛然正气,其实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培育优秀人格的传统,就是要培养“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这是我们现在乃至将来都要继承发扬的民族文化精华。又如,萧峰的诚信品格和侠义精神,也是值得我们提倡的。侠义精神,在今天实际就是助人为乐,扶危济困,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再如,萧峰有一颗报国的忠心,总之,萧峰身上凝聚了金庸先生对中国优秀文化传统高度浓缩的精华.萧峰是金庸塑造得最为成功的金庸群侠之一,形象丰满而生动。是读者最为津津乐道和深深惋惜的典型英雄。在萧峰身上,我们看到的更是一种悲剧意识 亚里士多德曾说: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的 完整的 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述,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以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金庸笔下中的英雄人物大多都是为了某种正义事业进行一系列的斗争,他们与所处的环境作不屈的斗争,在受难 失败或牺牲的经历之中,体现生命之痛 人生之苦 萧峰从生到死的这场悲剧,就是用个体延伸整个生活,升华个体,也审视社会因为这悲剧无可避免
第五篇:金庸《鹿鼎记》读后感
篇
一、金庸《鹿鼎记》读后感
昨天晚上,总算看完了《鹿鼎记》。这本书是我读金庸先生作品以来,时间跨度最长的一次,比起《雪山飞狐》只用了2天的时间一气呵成地读完,酣畅淋漓之感。读《鹿鼎记》可谓是路途漫漫,一波三折,中间还不时穿插着父亲生病入院、我自己得病治疗等等劳心劳力的事情,这部作品书读下来也真是不容易。这部小说一共有五本,是我读金庸先生小说中篇幅最长的一部,也是造成这次看了这么长时间的一个客观原因,不过,说到底,我觉得,似乎没有之前看《雪山飞狐》等武侠小说的那种迫切感,反倒是觉得,韦小宝这个人物不值得我去读他,因此,就一而再,再而三的拖延至今了。
话说,读金庸先生的这部《鹿鼎记》,让我知道了一件事,就是《鹿鼎记》是金庸先生最后一部小说作品,比起《书剑恩仇录》是第一部小说来讲,《鹿鼎记》作为最后一部,真的是很让人意外的,不过,看了后记才知道,原来,《鹿鼎记》在当时发表时,也有很多读者认为不是金庸先生亲笔写著的作品,因为,风格迥异,时过境迁,有很多影视作品翻拍《鹿鼎记》,也造就了不少韦小宝的经典形象,比如我脑中即刻浮现的周星驰、梁朝伟、陈小春、张卫健等人,可谓是一部鹿鼎记塑造了不同的韦小宝,但是,每个演员都有各自的风格。
最后,谈谈我对身边韦小宝的看法,虽说,现在的婚姻制度要求男人一夫一妻,忠诚配偶,但是,张爱玲早就在小说中说过了红玫瑰与白玫瑰的隐喻,男人这种物种,岂有忠于一人的道理,如果真有,就真是世间少有的痴情种子了。我从不相信男人可以一生只爱一人,但是,我相信,一时爱一人的说法,一个阶段爱一人的说法。说到底,婚姻就是一种责任,要求男人不能吃着碗里看着锅里,否则,就真成了现实版韦小宝了。话说回来,如果有韦小宝的足智多谋和高官厚禄,如花美眷估计也是不会少的。
篇
二、金庸《鹿鼎记》读后感
“人为鼎锅,我为麋鹿”,古人把鹿比喻天下,世上百姓都温顺善良,只有被人欺压的份儿。哪么为什么这本书叫《鹿鼎记》呢?是哪只勇敢的“鹿”让自己变成“鼎锅”了呢?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韦小宝,他正是那只“勇敢的鹿”,说到勇敢,他是有那么一点儿,但是,他最突出的还是他那无人能及的智慧和运气。本书讲得是韦小宝怎样从一个街头小流氓变成一个富裕的大官的故事,内容离奇又曲折,他一路凭着他那智慧与运气,历经了无数场风雨,终于取得了成功。
爸爸也是《鹿鼎记》的忠实读者,我曾和爸爸讨论过为什么韦小宝能打败这么多英雄豪杰?每个英雄都有一把武器,比如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关羽的“青龙墕月刀”……
当然韦小宝也有,那就是一带石灰粉、一把小刀,本来是帮助他“大哥”茅十八打败对手用的,后来成了他的武器。如果韦小宝遇到敌人时,首先向敌人的眼睛洒石灰粉,然后用小刀插敌人,若见没死,转身身就跑。许多人说他很奸诈,但对于喜欢这本书的我来消说,这是一种聪眀的行为。
多人说韦小宝只是个幻想,他怎么可能这么聪明,但是,只要你留心观察,一定能发现,每个人身上都有韦小宝的的影子。玩游戏要智慧,组散落的零件要智慧,医生看病要智慧……生活中的时时刻刻都要用智慧。也许我不像韦小宝那么幸运,那么成功,但我们的脑子里都充满了智慧。
在本学期的语文课文中,也有一位像韦小宝一样,非常聪明的人物,他就是晏子。楚王三次想侮辱他,他却沉着应对,最后,本想侮辱晏子的楚王却被晏子侮辱了,晏子真聪明呀!
我很佩服韦小宝,更佩服他那超乎常人邯的特点。为什么人类科技有很大的进步?是因为有了无比的智慧!
篇
三、金庸《鹿鼎记》读后感
一口气看完了《鹿鼎记》,只觉畅快淋漓之极。韦小宝之滑头、狡诈,与其他英雄的神勇仁义,实在是天壤之别。但也正因如此,我更喜欢韦小宝。他可能连英雄都算不上,与金庸其它小说的主人公相比,虽然都是男性,生长在一个风声血雨的江湖之上,但他贪生怕死、奸诈狡猾、不学无术、气量狭窄、见风使舵……总之英雄好汉所应有的一切品德他都没有,只有那一张油嘴滑舌的嘴巴,让他在这个动荡的时代有一席之地,其他,不值一提。
正因为韦小宝如此品格,初看《鹿鼎记》之人不免抑郁不已,看着他一见到强敌转身便跑,或是大声叫饶,总是觉得世上窝囊之人无过与此;看到他一见上级的面便阿谀奉承,马屁拍的十足,而一见到官位比他低下的人便甩出大帽子来压人,一副貪官污吏的模样,不禁感叹这人竟如此势利,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还有他那引以为豪的甜言蜜语,以及成篇成篇的大话,让你晕头转向,不知何时在暗地里被他刺一刀,那更是他的特长。
这样一个人,注定是不能成为武侠小说主角的。而他的出现,就注定是一个异数。尽管平时你绝对看不到他有良心,但危急关头却又发现他还是有一丁点的,当皇上命他去铲除天地会逆贼时,他虽设法逃脱,但关键时候却冒死救友,不惜违抗圣旨,也不肯出卖朋友;而当天地会众人逼他去行刺皇上时,他又顾全对皇上的义气,不肯答应,最终使他一脚踏两船,两边不讨好。这些,却又与其性格分外不符。尽管他在敌人面前为求活命什么也愿意干,不把自己当人看,但在美女与赌桌面前,他又成了不屈不挠的勇士,本分也不肯屈服,有时干脆铤而走险,孤注一掷,勇往直前似乎无所畏惧,其实心里却满是畏惧。这些,都是其活生生的写照。
正因如此性格,他一点也称不上英雄,甚至半点侠义心肠也没有,有的只有厚厚的脸皮、满满的虚荣心、孤注一掷的勇气以及一时冲动下的义气和侠义。也正因如此,他不像其余人物一样虚伪,他只是个小人,却是个坦荡荡的小人,为了生存他不择手段,但为了朋友美人却让他变得无比高尚,尽管只是短暂的。
总而言之,鹿鼎记写的不是英雄的故事,而是一部纪实小说,写出了一个小混混如何在这个社会立足,如何活得精彩,活得自在,这些,记录的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人物的一生。他不是英雄,他很自私,却又可以很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