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侠小说赏析

时间:2019-05-13 09:45: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金庸武侠小说赏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金庸武侠小说赏析》。

第一篇:金庸武侠小说赏析

金庸的小说塑造了很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比如郭靖,杨过,张无忌,韦小宝,也创造了很多爱情故事比如郭靖与黄蓉,杨过与小龙女,同时金庸小说里还蕴藏了更为深刻的哲学思想,而这些哲学思想正好体现了是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与国民习性。下面我们来一一具体分析。

金庸小说里唯一有关联的就属射雕三部曲,射雕三部曲其实也是英雄三部曲,这三部小说里面描述的都是英雄人物,都是大侠,先说说《射雕英雄传》。这是一部气势恢宏的巨作,里面的武有武的精彩,侠有侠的感人,情有情的魅力。金庸的武侠思想在这部著作里得到了最好的体现,那就是宣扬一种反侵略,反投降的基本立场,宣扬一种朴素的爱国主义,深沉的人道主义。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正确与否是以是否造福于民为标准的。英雄的出现就是为了救民于水火中,这就是一种侠义的精神。

《神雕侠侣》可以说是一部爱情百科全书,里面的爱情之美,爱情之壮,爱情之甜蜜,爱情之悲苦都写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特别是杨过与小龙女的爱情在曲曲折折之后最终走到了一起,在经历血雨腥风的江湖后最终归于平淡,“平平淡淡才是真”,两人为国为民后就告别群雄携手归隐。《神雕侠侣》里最感人的一段莫过于杨过与小龙女十六年后相见的那一刹那,经历十六年的漫长等待,杨过成熟了,从一个玩世不恭的少年成为了一个真正懂得爱情的男人。

《倚天屠龙记》里的张无忌其实算不上一个合格的英雄。他既没有英雄气概,又没有政治才能,在爱情上又是拖泥带水,唯一的强处就是武功高强,可以说张无忌是政治与爱情上是无能的。这部小说最感人的不在于男女之间的爱情,更多的是在于男子与男子间的情义,张三丰对张翠山,谢逊对张翠山父子,武当七侠间的兄弟情谊都在这部小说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张无忌虽不是英雄,但我们反而觉得他更为亲近,更为可爱,因为他跟我们普通人一样,有一样的缺点,有一样的无奈,他可以做我们的朋友,而且是那种善良的,又可以帮助我们的朋友。

《天龙八部》是金庸小说里篇幅最长的两部小说之一,这部小说结构宏伟,人物众多。刻画最为显著的还是里面的三位主人公——顶天立地的萧峰,痴情善良的段誉,浑金璞玉的虚竹。“天龙八部”在佛学上指的是世界上的芸芸众生,而整部小说里透露出一种“无人不冤,有情皆孽”的思想,笼罩着佛法的无边大超脱,而在每逢动人处,我们会感到希腊悲剧理论中的所谓的恐怖与怜悯。正好验证了西方哲学中关于人类生存的荒诞性的理论。

《笑傲江湖》中的“笑傲”指的是一种乐观超越的态度,用这样的态度来笑眼看人生,笑眼看江湖。小说里面的主人公令狐冲是一个追求自由,追求个性解放的隐士。他虽然从小接受规规矩矩的教育,但不符合他的个性,所以他不自觉的喜欢结交朋友,喝酒,说话也很随意,这才是他的本性。这部小说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反面人物的刻画,通过反面人物的塑造来揭示人性恶的一面。岳不群是一个伪君子,左冷禅是一个恶人,而东方不败是一个病态的人,被政治虐杀了人性。反面人物的刻画中还体现了金庸的人性观:正中有邪,邪中有正,正邪相克相生,又相互转化的的人性辩证法。坏人并不是一直都坏,好人也会变为坏人,人是在逐渐转变的,而这个转变很大程度上又是权力对人性的腐蚀,这就体现出政治对人的束缚,道出了政治的可怕,可以说这部小说把专制体制批判到了极致,反而更像一部超越武侠小说的政治小说。这就是一部呼唤人类自由天性,批判人被政治异化的伟大政治寓言。

令狐冲:浪子风姿 英雄本色

西晋皇族欲向阮籍提亲,阮籍大醉三个月,媒人不得与言,废然而返。令狐冲拒绝当日月教副教主,情形与阮籍相似。只是令狐冲是正面跟任我行发生冲突,情势更加惊人。是以《笑傲江湖·拒盟》中任我行与令狐冲的言辞交锋,是金庸小说中最惊心动魄、最令人回肠荡气的一段对话。

令狐冲得上官云赠“寿比南山,福泽无穷”四字,忍不住嗤一声冷笑,“委决不下”之心,“突然一片明亮,再无犹豫”,说出两件事:一是决不能将恒山一派带入日月教,二是求教主将其女儿盈盈许配给他。而任我行也是非常之人,竟然全部答应,眼看可以两全其美,令狐冲却还是拒绝加入日月教,并决心与任我行“誓死周旋”,说得斩钉截铁,绝无半分转圜余地。“一时朝阳峰上,群豪尽皆失色”。

当时任我行扫平五岳剑派,“炙手可热势绝伦”,要恒山派全军覆灭只是举手之劳,但他对令狐冲除了威逼,还有利诱,授以高位,视作接班人,许以女儿,答应传授消除异种真气的法门,应允保留恒山一派,可谓至矣尽矣,蔑以加矣,即使惊才绝艳如东汉蔡邕,恐怕也要为之感动,会像哭董卓似的要报答“知遇之恩”,令狐冲却不为所动,原因何在?

《绣花》一章中,令狐冲有段内心独白:“即以当世之士而论,向大哥、上官云、贾布、童百熊、孤山梅庄中的江南四友,哪一个不是奇材杰出之士?这样一群豪杰之士,身处威逼之下,每日不得不向一个人跪拜,口中念念有辞,心底暗暗诅咒。言者无耻,受者无礼。其实受者逼人行无耻之事,自己更加无耻。这等屈辱天下英雄,自己又怎能算是英雄好汉?” 推而广之,屈辱人,自己又怎算是人?令狐冲岂是这样无耻之徒?“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二十个字,用在令狐冲身上,是再合适不过了。

书中写令狐冲,最出彩的两处,除《拒盟》一段,还有为救仪琳而与田伯光斗智斗勇的部分,尽管通过仪琳之口叙述,虽多方照应,技术上尚有可商榷之处,但令狐冲的潇洒倜傥表现得淋漓尽致。其实令狐冲其人,小聪明是有的,华山面壁后,剑法可算独步天下,湖底脱困,内功也极其深厚,但他一没有王重阳的雄才大略,不是统帅之才,二没有萧峰的天生豪气,有时倒与无赖相近,三没有郭靖的凛然正气,即使岳不群并派,也有点无可无不可。对华山派还有那一份血诚。

这正是浪子的处境。他虽被开革出派,却一心梦想重入华山派。浪子总在流浪,却一心想家,浪子一心想家,却总在流浪。本文开头我以阮籍比令狐冲,正因在这一点上,他们也惊人相似。这里不能不提到嵇康,倒不是《笑傲江湖》之曲与他有关,而是他“非汤武而薄周公”,看似名教的叛徒,实际上是忠实的卫道士,他是时代的浪子,正如令狐冲是“江湖”的浪子。在秩序违背人性时,他们以挣脱和破坏秩序的方法维护理想中的秩序,这是浪子存在的意义。在小说中可以喜剧收场,在现实生活中,只能以悲剧了结。

《鹿鼎记》是金庸的最后一部小说,也是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小说,这部小说与以往不同的是主人公并不是一位大侠,相反却是一位不学无术、见风使舵、溜须拍马的流氓无赖,如果一定要称侠的话我们可以称其为“反侠”。小说里也刻画一些英雄豪杰比如说韦小宝的师傅陈近南,但这些英雄都不能实现他们的胸襟和抱负,最终还落得了一个死不瞑目的下场,这就告诉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英雄主义,理想主义,堂堂正正的道德主义基本无用,而恰恰像韦小宝这样的实用主义的人却能飞黄腾达。这部小说里的主人公除了韦小宝外,还有一个人物那就是康熙,康熙是作为一个正面人物来渲染刻画的,他是一位精明强干,宽厚仁慈的君主,他与韦小宝之间不是简单的君臣关系,不是简单的敌我关系,也不是简单的兄弟关系,而是这几种关系的交叉综合。康熙与小宝其实反映出人的两面性,康熙虽然是一位精明的君子,但他不自由,康熙遇到小宝其实对他来说是一种人性的解放,他可以肆无忌惮地骂出一句“你爷爷的”,而到其他场合又得恢复那副正襟危坐的样子。所以他羡慕小宝那种自由随意的生活。而韦小宝则表现出人的低层状态,他羡慕那种正直高尚的人。这也反映出人性的两面性,而这两面有时又是很矛盾的,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会身不由己。在这部小说里也蕴含着深刻的批判思想,那就是对中国社会体制与国民性的批判,这一点继承了传统的五四精神与鲁迅精神,除了国民性批判外,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对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反思,为什么那些正人君子,风流才子在事业爱情上不能成功,而像韦小宝这样的流氓无赖却能一统天下,事事如意,很典型的就像《书剑恩仇录》里的陈家洛,先失去霍青桐后失去香香,该爱的不敢爱,该争取的不敢争取,最终是一无所有,而像韦小宝这样的人死皮赖脸的却都能得到。这也说明了我们民族缺乏那种锐气,那些朝气,那点血气。这就告诉我们做人要有一点决断,有一点担待,有一点倔强。

金庸小说里最出彩的地方在于“大侠”的塑造,而这个侠又可以分为很多种类型,像郭靖这样为国为民的侠是“侠之大者”充满了儒墨两家的入世精神,而像杨过、令狐冲这样的“游侠”则是带有道家气质的逍遥之侠。除了这两种侠之外还有“伪侠”如岳不群,“无侠”如《侠客行》里的石破天,“反侠”如韦小宝。“侠”在古代指的是一种牺牲自我,救助他人的高尚情怀,这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所呼唤的一种精神。有些人认为侠义精神不符合现代的法制时代,其实侠义与法制并不冲突,一方面社会需要法制规则,但同时这个社会也需要正义,特别是在一个法制不健全的社会里,我们需要正义来主持公道,而正义自在人心。

金庸的小说其实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在每个主人公身上都能找到相应的传统思想烙印。金庸的早期作品中体现了儒家的入世精神。这个时期的作品里描写的主人公多是年轻气盛,为国为民,建功立业的侠之大者。如陈家洛,袁承志,郭靖。这也与我国50年代的国民面貌相契合,那个时候新生的共和国正充满了无限的活力与朝气。而到六十年代,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失误与曲折,也引发了很多人的思考与反思。人到中年的金庸这个时期的作品透露出道家与佛家的思想。这个时候的主人公也不再一味的为国为民,他们会把个人追求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杨过,张无忌都是这样,他们最终选择了归隐,离开了那个血雨腥风的江湖,留下了仍然充满了苦难的世界。金庸后期的作品却又充满了佛家的冤孽思想,《天龙八部》就是最好的体现,每个人都是有冤的,每个人都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萧峰曾发过誓不再杀人,却在聚贤庄一战中枉杀那么多英雄豪杰,段誉与好几个女孩情愫朦胧后来却发现都是他妹妹,而立志要当一个好和尚的虚竹却破了各种戒律,这里也恰好与西哲里人类生存荒诞性的思想不谋而合。佛学里认为练武功只是为了更好的修习佛法,就如“过河拆桥”一样,武功只是那个桥而已,一味的追求武功反而会丧失人生的目标。就像鸠摩智一样,最后在“枯井底、污泥处”被废武功后终于大彻大悟,最后成为了一代佛学大师。其实整部《天龙八部》就是一部研究佛学的经典之作。处处散发着佛学的思想光芒。

金庸小说里的爱情也是写的十分深刻,爱情之深,爱情之广,爱情之奇都写得淋漓尽致。他把爱情上升到宗教的程度去拷问爱情本身。“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我们是不是与小说里的主人公有一样的感受呢?

金庸小说蕴含着深刻的批判思想,既包括政治批判,也有民族批判与国民性批判,还有对知识分子的一种批判,这种批判思想在金庸后期的小说如《笑傲江湖》、《鹿鼎记》里表现的尤为明显。

为什么金庸的小说里塑造了那么多大侠,而在最后一部小说里却塑造了一个反侠的角色,这让很多读者百思不得其解,而我恰恰觉得最后一部《鹿鼎记》才是最精彩的,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什么最厉害?世界上最强大的不是什么刀什么剑,不是什么武功,最强的是谋略智慧,洞悉他人的人心才是最强大的,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就是这个道理。

第二篇:《金庸武侠小说》读后感

院系:临床医学系 专业:临床医学 班级:五年八班 姓名:宋冬冬

学号:20125610815

近来重读金庸,颇有所感,问世间谁是英雄?思之良久,答曰:郭靖。也许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诚然金大侠笔力深厚,为我们无数可歌可泣的艺术形象,然而只有郭靖如同香醇的美酒,越读越让人仰望,而其他的所谓英雄无论主角,配角,抑或龙套与郭大侠相比,无不黯然失色„„ 欧阳克,霍都之类的跳梁小丑自是无法与郭大侠比肩呢,然后名震天下的五绝呢? 先看中神通王重阳,其人早年抗金,百折不挠,华山论剑,技压群雄,以一己之力奠定了全真教数百年的基业,端的是惊才绝艳,然而我要说的是这些全都是放屁,抗金不假?然后面对金人的肆虐,却去做什么道士,还美其名曰:大智慧,大神通,好一个明哲保身的王重阳!活死人墓的断龙石可与敌人同归于尽,自己却可由密道逃生,这本也无可厚非,但何必做出一副大义凛然的姿态,甚至对至爱之人也隐瞒密道的存在,何其虚伪?“玉女心经,技压全真,重阳一生,不弱于人”自己不行了,用九阴真经克制玉女心经也就罢了,还大言不惭的说什么”重阳一生,不弱于人”,重阳老兄,我真的好佩服您,究竟是怎样的厚脸皮才能说的出这几句话啊!夺得九阴真经,明明自己已经看过了,还冠冕堂皇的说什么:凡我门下,均不得修习此种武功,以示自己华山比剑夺经,非为自己,乃为天下的悲天悯人的心肠。说的多好听啊,古有祁黄羊外举不避亲,内举不避仇,为了显示自己的无私而罔顾大局,本身就是最大的自私,思之先人,王重阳你个老匹夫难道不羞愧吗? 东邪黄药师,以药师为名,显有师法先贤之意,然后唐代李靖内助秦王扫平天下,外御突厥于国门之外,出将入相,贞观之治,功不可没,李卫公兵法更是流传千古,而黄药师呢?独居海外,仗着些许奇门五行之类的微末之技,孤芳自赏,见识气度更是平凡至极,自诩“东邪”,愤世嫉俗而不知所云,自称平生最恨世俗礼教,繁文缛节,然后孰不知礼教的根本便是上下尊卑?郭靖求亲桃花岛,黄药师百般刁难,本来我也以为是因为黄药师嫌郭靖太笨,然而一句话真相了:我们岂能像寻常人家那样比武招亲,原来是自高自大,看不起郭靖的家世门第啊!而杨过与黄药师相谈甚欢,欲与之结为兄弟,黄药师竟然发怒:我岂能与老顽童一般,与你没大没小?好一个封建礼教的卫道士。俗话说“观其友,而知其人”,黄药师交友更是尊奉门当户对的原则,孰不知白衣亦可卿相,市井岂无俊才,高手在民间。观其一生,除武功尚有可取之处,立功,立德,立言,思及先贤,此药师相去彼药师何止十万八千里? 西毒欧阳锋,也算一代宗师,金庸也没把他当大英雄来写,在此也不在多说 南僧一灯,看外表也是一个慈眉善目,和蔼可亲的老和尚,然后我要说,这也是一个虚伪的家伙:出家为僧,本应四大皆空,然而他呢?丞相,大将军,御林军总管,水军提督随侍左右,瑛姑骂的好:原来是躲在深山之中,做他的太平安乐皇帝。更可怕的是丞相,大将军,均为国家栋梁,他全部带走了,国家怎么办?如此大理岂能不亡?郭靖黄蓉前去求医,渔樵耕读百般刁难,过后一灯大师竟然说:自己劝过他们好多次,他们就是不听。昨日为君,今日为师,我实在不信,那四人敢公然抗命。我想即使一灯顾及身份,没有明言,些许暗示总是有的,再加上四人出身庙堂,揣测上意也是伴僧如伴虎的必须。而郭靖他们最终上去了,为什么呢?而且很有意思的一点,渔樵耕读四关越闯越容易,这是为何?姑妄言之,随着郭黄二人显示的实力越来越强大,他们看到了郭黄二人强大的潜力,而朱丞相更是八面玲珑,在郭黄二人后面看到了东邪和北丐的影子,于是轻轻悄悄地一个顺水人情,而结果正如他们所料,郭黄对一灯老和尚奉若天人,与渔樵耕读相交莫逆,待朱丞相更是优厚,段皇爷这笔买卖做的太值了,一灯大师真真是好算计,帝王心术,果然深不可测

北丐洪七公,平生惩奸除恶,仗剑行侠,顺带蹭吃蹭喝也算是一个人物,但我还是想说与郭靖相比,简直就是萤烛之光,哪堪与日月争辉!记得当年看《杨门虎将》老令公曾问:死与屈辱的活着哪个更容易?同样,劫富济贫,路见不平,行侠仗义,与率领中原群雄与蒙古大军生死大战,何者为易,何者为难,答案不言而喻,洪七公避重就轻的选了个容易的,我不敢说他老人家懦弱,借用他的一句话做个总结吧“老叫化向来懒散” 五绝说过了,也许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我们再看看年轻的: 神雕侠杨过,很多人说神雕侠侣是金庸笔下最荡气回肠的爱情小说,屁,要说我所谓的龙杨恋更类似于一个寡居少妇的饥不择食与叛逆青年的偏执与无奈。不说小龙女,单说杨过,杨过,杨过爱小龙女吗?自然爱,只要是个年轻漂亮的女的,杨过都爱,更何况是小龙女,年轻的杨过到处留情,这本也无可厚非,少年人嘛,可是人过中年,就应该是学会一心一意了,可是这样吗?书中告诉我们是,然而真是吗?初遇郭襄,便对其大献殷勤,而这十六年中他到底遇到了多少个像郭襄一样的女子,我们不得而知,黄蓉的担心绝不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至于他对小龙女的爱更多的出自一种淡淡的恋母情结和天下人不让我和她在一起,我偏偏要和她在一起的偏执,在这里爱情只是杨过偏执的一种工具,杨过之自私,可见一斑,然后仅是这样也无碍于人,但是他对耶律齐却令人颇为不平,杨过骄傲自大,自私偏执的态度使他一生少有朋友,唯耶律齐宽仁大度,与之倾心相交,而他呢?襄阳城下,为一个小小郭襄过个生日,至于那么大费周章吗?他一番胡闹让耶律齐这个丐帮帮主何以自处,所谓的三大功劳充满了高祖还乡般的粗鄙与可笑,更可气的是,最后襄阳大战,郭芙央求他前去救援耶律齐,他却与郭芙计较几十年前的陈芝麻烂谷子,虽然最后他也去了,但是要知道,战场之上救兵如救火,如此罔顾好友生命,如此胸襟气度,我亦羞与为伍!明教教主张无忌,此人也算一代人杰,武功绝顶,重整明教,从某种程度上更是一统江湖,率领中原群雄驱除鞑虏,做的都不错,然而其人优柔寡断,善善不能从其善,恶恶不能除其恶,导致了很多麻烦,更为致命的是其人缺乏主见,一生受人所迫,然后幸运的是他命好,命运让他成为了英雄,某种程度上讲,他是命运的执行者,而不具备那种超世之杰与命运抗争,逆天改命的能力,所以面对雄才大略的朱元璋,张无忌不战而降。金庸老先生说得好:张无忌不是一个好的领导,但却可以成为我们的好朋友,也许对于张无忌而言,如果可以这样一直糊里糊涂地混到进棺材,也是一件美事,然后垂死之际,回光返照之刻,回想自己的一生,他会不会感到些许遗憾与无奈„„借用季羡林的话为张大教主的一生做个总结吧:你是个好人,但毫无用处 以上均为金庸笔下的风云人物,然而与郭靖相比,呵呵„„ 郭靖的仁厚是他最大的优点,人所共知,就不再说了,然而使他成为英雄的却是另外几个:勇敢,执着,愚笨。射雕三部曲的主题本就是大勇,大智,大仁,杨过之智更多的是一种自私与自我保护,仅仅算是小聪明,张无忌之仁更是妇人之仁,近乎迂腐,唯有郭靖,郭靖的勇更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勇敢,它是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决心,明知力不可及却依然竭尽全力永不放弃的信念,紫云洞中大战欧阳峰如此,守卫襄阳亦如是,郭靖之勇不仅体现在对待远比自己强大的敌人,更在于直面自己的内心,在于坚持自己的信仰,武林中人真正有信仰的并不多更何况是崇高的信仰,金庸小说唯郭靖一人尔,然后他的信仰是什么呢“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八个字郭靖坚守了一生,郭靖所习武学来源于道家与俗家,然而他信奉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的儒家理念,更难能可贵的是郭静心中的国家既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更不是昏庸懦弱的赵宋王朝,而是他身后的芸芸众生,舍一人而救天下似乎又充满了一种佛家的大慈悲。托雷是郭靖的从小玩到大的铁哥们,我相信一旦托雷有了危险,郭靖可以豁出性命去救他,然后当托雷大军压境,郭靖犹豫片刻后亦决定前去行刺托雷,这是大仁更是大勇,金轮大王在耳边叫骂,郭靖又有何惧,大不了一死,郭靖从来都是不怕死的,然后他忍了;爱女将在自己面前被敌人烧死,自己明明有能力救他,然而他也放弃了,只为了襄阳,只为了数万万大宋子民免遭蒙古铁蹄的蹂躏,郭靖之勇贯绝古今。很多人看射雕感觉不过瘾,因为里面基本上就黄蓉一个女的在表演,而我们看金庸其他的小说部部美女如云,而射雕呢,我反复回忆似乎女的也不多,何也?是金大侠笔力不够吗?非也,因为我们主人公郭靖的眼里,除了黄蓉还是黄蓉,再也容不下第二个女人,单是这点儿已令世间多少男儿自惭形愧!而客栈之中,一个孤独而无助的身影面对昔日奉若神明的师长始终重复着一句话“蓉儿是好女孩,蓉儿不是小妖女”,就这一句胜过了天下多少风流浪子的甜言蜜语。看到江南七怪的死尸,即使心神大乱,依然在口中呢喃:我不杀蓉儿,我不能杀蓉儿。看到这里不仅想到了神探狄仁杰中的李元芳,即使失去记忆,即使误认为狄公杀了自己最心爱的女人依然不忍心剑指狄公,我不知道钱导构建这一情节是有没有参考射雕这一幕,但我知道情到深处本来就应该是深入肺腑,融入骨髓的,至死不渝。郭靖是一个愚蠢的人,但凡见过他的人都说他蠢,然后是这样吗?孔子云:智可及,愚不可及。郭靖便是这样大智若愚的人。很多人都认为愚蠢的郭靖配不上聪明的黄蓉,然而真是这样吗?黄蓉曾经言道:似你这等人物,世间男儿远无第二个及得。好多人认为黄蓉是情人眼里出西施,然而看郭芙怎么说:小事上我爹听我娘的,然而大事上我妈妈从不违扭我爹爹半句。几十年来,襄阳多少大事,决断的只有郭靖一人,郭芙一句道出了一个天机:郭靖本来就是做大事的人,他所拥有的是大智慧。好一个聪明的黄蓉!然而很多人还是难以相信郭靖拥有大智慧。兵法有云:以正合,以奇胜。诚然郭靖一生也没有什么奇谋,然而堂堂之鼔,正正之旗足以所向披靡。更何况郭靖的任务是防守而不是进攻,不败即是胜。风清扬教授独孤九剑时曾经言到:敌不动,我不动,敌欲动,我先动。为什么这样说呢?敌人动手的间隙正是破绽所在,用兵亦然。司马懿战胜了诸葛亮,郭靖同样一次次战胜了蒙古大军。然而郭靖的大智慧究竟是什么呢?真正的智慧是性格,黄蓉杨过聪明了一时,郭靖聪明了一世。郭靖的性格正如杨过的重剑一般:重剑无锋,大巧不工。粗眉大眼如同庄稼汉一般的郭靖如同定海神针般镇压襄阳城内,郭靖也言道:情况越是危急,自己就越是沉稳。注定,郭靖是天生的领导,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中流砥柱般的存在。而可笑杨过身怀异宝而不知,只知仗着蛮力乱劈乱砸,可惜呀可惜!今夜我若入梦,愿为襄阳城下一小卒,郭大侠旌麾所指,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襄阳国难,亦愿从之于地下!

第三篇:读金庸武侠小说有感

读金庸武侠小说有感

迷上金庸的武侠小说是从初中二年级开始,记得最早拜读的就是他的《射雕英雄传》。那栩栩如生的人物,那古怪离奇的武术招式总是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现在想来,还记忆犹新。

记得那时,我无意中发现一个同学在读《射雕英雄传》,出于好奇,我就借过来看看,没想到很快就被里面的故事和情节所吸引,总是抽些时间去阅读。开始父母也是反对,怕影响学习,最后看我成绩一直都名列前茅,非常稳定,也就没有加以约束和制止,只是约法三章:不能在学校里看,不能影响学习,不能上瘾着迷……说实话,也是从那时开始,我养成了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也无形中提高了我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金庸的武侠小说。

尽管这些年也读了不少名家的武侠小说,如:古龙、梁雨生、卧龙生、柳残阳……但我觉得都没有金庸的小说读起来耐人寻味,荡气回肠。比如古龙的小说,突出的是血腥的场面,很少有所谓的“侠气”,和精彩绝伦的招式。但金庸的不一样,他的小说主题比较分明,人物的刻画比较突出,尤其是对我们这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泱泱大国来说,他着重的是对人性的描写,以及道德和伦理的描写。从他刻画的几

个英雄人物可以看出,他们是那么的善良和果敢,如此的侠义和仁慈、如此的卓绝和完美。如:憨厚淳朴的郭靖、侠肝义胆的乔峰、情深谊长的张无忌还有机灵古怪的令狐冲等。把中国原有的仁、爱、美等体现的淋漓尽致。这也是金庸与其他作家的最根本区别。

同时,金庸对武术招式的描写也活灵活现,精彩纷呈。其招式之多、名字之怪,威力之大是其他武侠小说作家所能望向其背的。什么降龙十八掌、打狗棍法、九阴白骨爪、一阳指……提及这些我们都耳闻能祥,据权威人士介绍,金庸笔下的招式在武侠小说领域内是最多的。也是描写最细、最精彩的。正如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孔庆东在百家讲坛中说的那样:读金庸的作品确实是一大享受,不读金庸就等于不懂一半中国文学。的确,金庸的作品除了在人物丰富,武功绝伦、故事生动的基础上之外,更让人读过有种回味悠长、令人深思、引人入胜的妙处。

另外,读金庸的作品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文字功底扎实,不管是对人物形象的描写,还是对景色的描写,或者是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都是入骨三分、出类拔萃的。词语之新颖、衔接之巧妙、描写之到位更是其一大特点。读他的作品,即可以陶冶情操又可以丰富知识,真是两全其美,其乐融融。

直到现在,我还抽些时间继续拜读他的大作,如《天龙八部》、《倚天屠龙记》、《笑傲江湖》、《神雕侠侣》……有的读了多遍,甚至每次读后的感受都不一样,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心情很舒畅。

读金庸的武侠小说心情真的很舒畅!

第四篇:论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儒家思想

论文题目:论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儒家思想

作者姓名: 石买波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目 录

内容摘要„„„„„„„„„„„„„„„„„„„„(4)

一、“积极入世”、“为国为民”、“建功立业”、“以天下为己任”„„„„„„„„„„„„„„„„„„„(4)

二、“仁者无敌”、“以人为本”、“以德治国”、“仁政爱民”„„„„„„„„„„„„„„„„„„„(5)

三、“重义轻利”、“舍生取义” „„„„„„„„„„(6)

四、“忠”、“孝”、“悌” „„„„„„„„„„„„„(8)

五、“礼” „„„„„„„„„„„„„„„„„„„(9)注 释„„„„„„„„„„„„„„„„„„„„„(10)参考文献„„„„„„„„„„„„„„„„„„„„(10)后 记(致谢)„„„„„„„„„„„„„„„„„(11)

论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儒家思想

石买波

内容摘要:金庸武侠小说拥有广泛的读者,主要是“积极入世”、“为国为民”、“仁者无敌”、“以人为本”、“重义轻利”、“舍身取义”、“忠”、“孝”、“悌”等儒家思想和反对封建礼教的观点在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关键词:金庸 射雕英雄传 儒家思想

上世纪50年代,金庸先生以一部《书剑恩仇录》一举成名,一个武侠的神话也由此开始。随后,《雪山飞狐》大有“洛阳纸贵”之势。1957年《射雕英雄传》面世,奠定了金庸武侠小说的宗师地位。本世纪以来,影视界掀起了一股“金庸热”,《天龙八部》、《神雕侠侣》、《笑傲江湖》、《雪山飞狐》、《鹿鼎记》、《倚天屠龙记》、《碧血剑》等新旧版本层出不穷,争相上演,《射雕英雄传》更是多达五个版本。

金庸小说被奉为武侠小说的经典,正如古人所说:“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我认为应该是:“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小说。”影响何其深,流传何其广也。金庸的小说读者群之众,在中国来说,古今罕见,上到名人政要,如邓小平,蒋经国,下到平民百姓,提起金庸的小说,人人都能说出个头头道道来。

金庸的小说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魅力,拥有如此广泛的读者呢?究其原因,主要是影响中国几千年的儒家思想在金庸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一、“积极入世”、“为国为民”、“建功立业”、“以天下为己任”

自西汉开始人们都以儒家思想为民族的人生观,希望整个社会都在和平稳定的情况下发展。所谓三纲五常说到底也是为了稳固统治者的地位以及维护社会的稳定性。为了民族、国家等群体,国人都以维持社会安定为己任,这是入世的表现。《书剑恩仇录》是金庸的开山之作,从名字上看充满了儒生的诗卷气,而其中的主人公文采飞扬,这从他们的外号就可以看出来,如十四弟“金笛秀才”余鱼同,七哥“武诸葛”徐天宏,总舵主陈家洛更是十足的儒生气质。小说刚开始引入主人公陈家洛是由他的外表写起:“持白子的是个青年公子,身穿白色长衫,脸如冠玉,似是个贵族子弟„„陆菲青连称不敢,心下诧异,见这少舵主一副模样简直是个富贵人家的纨绔子弟,兼之谈吐斯文,和这些草莽群豪全不相类。”[1]很明显,金庸将陈家洛以一儒士的外表表现出来。陈家洛的行程由天山塞外到中原大地,就是为了“反清复明”,建功立业,符合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倾向。

在《射雕英雄传》中,金庸成功地塑造了郭靖这一“蠢、笨、痴”的大儒形象,极力宣扬了儒家强调的“积极进世”、“勤能补拙”、“为国为民”的思想。在该书 3

中,郭靖给人的印象是天资愚钝、生性憨厚、心地善良,但由于他勤奋、肯吃苦,吉人自有天相,竟然机缘巧合,学得了一身绝世武功,正所谓“勤能补拙”。当成吉思汗授郭靖锦囊密令,要他率兵破临安、灭大宋时,他慷然而答:“我是大宋臣民,岂能听你号令,攻打自己邦国?”[2]在成吉思汗弥留之际,郭靖和他评论谁是英雄时,“郭靖又道:‘自来英雄而为当世钦仰、后人追慕,必是为民造福、爱护

[3]百姓之人。以我之见,杀得人多却未必算是英雄。’”“为国为民,侠之大者”、“以人为本”、“以天下为己任”,这几句话概括了郭靖巨大的人格力量。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虽然不及陈家洛,袁承志那般有安邦治国之鸿鹄大志,但是他以必死之心,力守襄阳,只为百姓少受些苦,这种思想是标准的儒家思想。

袁承志继承父志一来反对外族入侵,二来支持闯王反对崇祯王朝的腐朽统治;郭靖在起名时就已经含有为大宋国雪耻的意味,而长大成人的他也不负重望,为保卫大宋江山拼尽全力,镇守襄阳城,反对蒙古入侵;萧峰的一生更是为国为民的一生,在小说的开篇中萧峰就是为了大宋国的利益而率领他的帮众勇战西夏来犯者,而后发现自己是契丹人,又为辽国排忧解难,在辽帝决定侵宋时他又为了百姓疾苦而与辽国对抗,不管是为了宋或者辽,其中渗透的都是为国为民的思想,也正是这种思想把萧峰逼上了绝路。这些儒家之侠都是遵循着儒家的积极入世、建功立业、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而塑造出来的。这也正是儒家思想“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体现。

二、“仁者无敌”、“以人为本”、“以德治国”、“仁政爱民”

儒家思想是以“仁”为核心和“人为贵”的思想体系。儒家思想是中国最为重要的传统文化,它包含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思想的主流,如“以德治国”、“仁政爱民”“尊师重教”等等。

儒家崇尚《周礼》,认为人人安分守己,互相关怀,达至一个大同世界,就是“仁”,“仁”是儒家的核心内容。《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是非常典型的儒家继承者,他当仁不让,危难时刻宁死不屈;体恤百姓,不惜与亲如生父的成吉思汗拒理力争。金庸对儒家思想的理解尽数刻划在郭靖身上,他为国为民,严守做人之道,有大儒的风范。儒家追求的境界是“仁”,所以,郭靖不但是大侠,他还是“仁人”。仁人是一种“求仁、得仁”的人,郭靖恰是其一。他为天下而忧,并不因爱情而背叛誓言或置黎民百姓于不顾。他虽然愚笨,可是他是做“仁”的典范,正所谓大智若愚,其精神实质是“仁者爱人”。

金庸的小说总是讲“冤冤相报何时了”,总是讲暴力不能解决问题,还有比武 4

力更重要的东西,就是“仁”。在《鸳鸯刀》中,武林人士苦苦寻觅一对宝刀,因为宝刀上有天大的秘密,后来终于找到这对宝刀,秘密就刻在刀上,前面写着“仁者”,后面写着“无敌”。仁者无敌是典型的儒家思想,在斗争过程中可以有暴力,但最高级的是“仁”。反面人物、邪派武功往往以阴谋出现,阴谋诡计可以得逞于一时,但在长时间内是不受欢迎的,甚至是失败的,在长时间内强调“仁者”,讲仁义道德的人经常吃亏,但最终可以善终,而反面人物往往不得善终,这就是武侠小说中弘扬的“仁者无敌”的精神。武功最高的可能是搞阴谋诡计的反面人物,但比阴谋诡计更高的是仁义道德。例如在《射雕英雄传》中,北丐洪七公对西毒欧阳锋数次相救,可谓“仁”矣,而欧阳锋不但不知恩图报,反而一再使用阴谋诡计加害洪七公,致使洪七公武功尽失,但最终洪七公的武功得到了恢复,而欧阳锋却因走火入魔变成一个疯子,这就是“仁者无敌”的具体表现。

“仁”作为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在教育上体现为“有教无类”,在政治上强调“德治”。孔子把周的“礼治”衍化为“德治”是对“礼治”的继承和发展。儒家文化提倡“以人为本”,也可以说是“人文化”。“仁”的实质和基本内容就是“爱人”,对封建君主而言则是“爱民”。君仁民德指在君主实行“仁政”的同时,也要求人民对君主的忠孝,就是用“德”来约束民众的行为。《鹿鼎记》中的康熙,就是儒家所推崇的“明君”形象。康熙忧国忧时,勤政爱民,仁厚大度,尽量减轻百姓负担,得知台湾遭遇严重台风灾害时,还要缩减宫中开支去赈济。有人为《明夷待访录》的事诬告黄宗羲,想陷之于文字狱,康熙为黄宗羲辩诬。康熙曾在韦小宝面前坦诚地说:“我做中国皇帝,虽然说不上什么尧舜禹汤,可是爱惜百姓,励精图治,明朝的皇帝中,有哪一个比我更加好的?”[4]这番话大体符合历史真实,决非自我吹嘘。如果跳出狭隘的汉族立场,必须承认康熙合乎儒家“圣君”的标准。

而在《天龙八部》中,当萧峰是契丹人的身份被揭穿时,江湖群雄马上把各种恶行都归到这本是大仁大义的英雄身上,并以最快的速度纠集起来对他进行追杀,原因无他,只因他是契丹人。这正是儒家正统观念“夷人性恶”,“尊夏贬夷”,“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表现。而萧峰为了阻止宋辽两国发生战争,为了使两国百姓免遭涂炭,他只得选择了“杀身成仁”,这是一个悲剧。

三、“重义轻利”、“舍生取义”

“义”是儒家思想的“五常”之一,原指“宜”,即行为适合于“礼”,是评判人们思想、行为的道德原则之一。

金庸武侠小说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这个“义”字。“义”的一个重要内涵,是路见不平,舍身相助,扶困济厄,不畏强暴,这在武侠小说中有着广泛的表现。这种形态的“义”主要由侠士拯救受难平民与弱者来体现,侠士主持正义,打抱不平。金庸小说围绕着“义”,写了许许多多感天动地的人物、故事和场面。如《射雕英雄传》中洪七公铲奸除恶、扶危济困;《雪山飞狐》中的胡斐替一对母子打抱不平,追杀凤天南;《神雕侠侣》中的神雕大侠杨过,收服邪魔外道,抗击元军,威名远震;《笑傲江湖》中的令狐冲降服采花大盗田伯光,他们无一不是大仁大义、大智大勇之人。就连《鹿鼎记》中有点小流氓习气的韦小宝都非常讲义气,他周旋于天地会与康熙之间,既不遵康熙之命去捉拿天地会群豪,也不遵天地会之命去刺杀康熙。

“义”的另一个重要内涵,就是英雄人物义气相投,肝胆相照,一诺千金,不负于人。一涉及“义”,金庸总是写得笔墨酣畅,豪气干云,可歌可泣,感人肺腑。如《天龙八部》中的萧峰、虚竹、段誉三兄弟在武林圣地少林寺,在正邪两道众多高手面前,开怀大饮,真是酣畅淋漓,豪气冲云天。值得注意的是,金庸小说所写的“义”,并不是无原则的哥儿们义气,而是与“正义”相联系,或者以“正义”为基础的。

中国传统文化是伦理本位的文化,儒家之义与金庸笔下的武侠之义本质上是相通的,均崇尚“重义轻利”、“舍生取义”,追求道德和人格上的完美。郭靖为了民族大义,甚至可以放弃爱情,全真七子为了江湖义气,甘冒大险,为江南七怪送信,以免江南七怪遭黄药师毒手,这无不是“重义轻利”的表现。金庸小说正是描绘了一系列兼具“儒”、“侠”两方面理想人格的武侠形象,符合我国民众的审美观念,才使得他的小说深得读者们的喜爱。书中的主人公郭靖、杨过、萧峰、胡斐、令狐冲等,他们成为武林高手的修炼过程也是一个“修身、齐家”的人格趋向完美的过程。

金庸在一系列小说中,还赋予“义”以新的内涵。他把“义”提到了为群体、为民族、为大多数人这一新的高度。在武侠世界中,男子的责任和感情是“仁义为先”,“仁”是对大众的疾苦冤屈充分关怀,“义”是竭尽全力做份所当为之事,引申出去便是‘为国为民,侠之大者’。儒家思想的极致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武侠小说的基本传统也就是表达这种哲学思想。金庸笔下最杰出的英雄人物,都是深明大义,自觉地为群体、为民族、为大多数人利益而奋斗,乃至献出自己的生命。如《天龙八部》中萧峰为了民族大义,自杀身亡。这些形象,体现了中华 6

民族一种最高的人生价值观,正是儒家思想的光辉所在。

四、“忠”、“孝”、“悌”

儒家思想的“三纲五常”指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就是要求人们要忠君、尽孝,这在金庸的小说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射雕英雄传》中,南帝段皇爷的四个侍卫渔樵耕读,在段皇爷出家后还尽忠于他,做了他的弟子,誓死保护师父,见了神算子瑛姑还要执君臣之礼。在《天龙八部》中,大理镇南王段正淳风流成性,处处留情,而他的四大侍卫却对他忠心耿耿,以死报主。《碧血剑》中李岩对李自成的失望和尽忠义之死,尤其是在第二十回“空负安邦志,遂吟去国行”中“李岩叫道: ‘大家坐下,我自有主张,万岁爷待我不薄,‘造反’二字,万万不可提起。’然后从容自尽。”[5]就连行事怪僻的东邪黄药师也说自己“平生最敬的是忠臣孝子。”[6]甚至四大恶人之一的南海鳄神也因“师父”这一虚招牌而处处受制于段誉,坚决不做不义不孝之人,最后死于救段的过程中。

儒家思想讲忠与孝,现在的忠诚与孝顺是高尚的人格,但封建伦理道德的愚忠和愚孝住往是悲剧的根源。《笑傲江湖》中的令狐冲狂放洒脱,对师父岳不群却总是毕恭毕敬,蒙冤受屈也不反抗,保持尊师重道的传统道德,在与师父对阵时不愿还手甘愿挨打,这既是人物性格的自然体现,也是金庸本人文化观念的不自觉流露。在爱国、重义、尽孝、尊师、守信这类基本道德观念方面,金庸小说从儒家思想中吸取很多。如梅超风因愚忠于师而死于非命,阿朱因愚孝而亡于情人掌下;杨过与小龙女的相恋因悖于封建伦理的师徒观而直接导致了两人悲惨的生活经历,离多而聚少;大英雄萧峰,从小生长于中原受到中原儒家文化的熏陶,讲究正义,善恶分明,讲究忠与义,他一生经历坎坷,欲杀之而后快的人多如牛毛,而他始终顽强地支撑着,最后他却在愚忠、愚义的思想冲击下自杀身亡;而《鹿鼎记》里的陈近南,死于主人后代之手还要韦小宝不要报复而成其大义,以上的种种悲剧都表现出了愚忠愚孝愚义的愚蠢。

在《书剑恩仇录》中有一段陈家洛与胞兄乾隆皇帝在六和塔上的辩论,陈家洛试图以忠、孝、节、义来说服、打动对方,表明了他真正的儒家思想立场。若乾隆是“明”君(做汉人的皇帝,而非满人的皇帝),陈家洛自会“忠”之;若乾隆顾全兄弟之义,则陈家洛自会“悌”之。然而在乾隆看来,民族大义及兄弟情义,终究没有皇帝宝座那么重要,最终,因为愚忠,陈家洛将他的红花会的弟兄们带上了绝路,而他自己则心灰意冷,隐居回疆。

到了《碧血剑》中的袁承志,他的父亲袁崇焕可谓是儒家忠臣良将,却被崇祯听信谗言杀害。袁承志因而要为父报仇。按理说,为父报仇报到了皇帝头上,这是尽“孝”而违“忠”。不符合儒家道德,儒家道德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哪有敢向皇帝报仇之理,崇祯可是汉人的皇帝而非异族的皇帝,这不是犯上做乱是什么?按现代人的观点,既然“君不君”,那就休怪“臣不臣”了,这也不违背儒家的传统。传统的理论碰到了新情况、新问题,自然也应该变通。袁承志“以天下为己任”,并能奉献牺牲的精神,实际上是忠实于民族文化的传统价值,并顺应历史发展大潮流的一种选择。但是后来,袁承志看清了崇祯皇帝、闯王李自成所谓的“人君”真实的面目后,他心灰意冷,空负安邦志遂吟去国行,远走海外,流落荒岛。这正所谓儒家所说的“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五、“礼”

“礼”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汉民族的精神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一个政治和伦理范畴。儒家思想提倡“克己”、“复礼”,它对统治的实用价值很快使其成为中国后世的主流思想,在经过统治阶级以及“伪儒学派”如董仲舒等的改造,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一种统治工具,一种精神枷锁,所以金庸借小说中的人物之口,发起了对封建礼教的讨伐。在《射雕英雄传》中,东邪黄药师可以说是聪明绝顶的第一奇才,他不仅文武双全,而且兼通琴棋书画、医卜星相、算术韬略、奇门五行。但金庸正是借黄药师之口来讨伐“礼法”,《射雕英雄传》第二十五回黄药师非要做主让陆冠英和程瑶迦成亲,他对程瑶迦道:“‘你那小道士师兄骂得好,说我是邪魔怪物。桃花岛主东邪黄药师,江湖上谁不知闻?黄老邪生平最恨的是仁义礼法,最恶的是圣贤节烈,这些都是欺骗愚夫愚妇的东西,天下人世世代代入其彀中,还是懵然不觉,真是可怜亦复可笑!我黄药师偏不信这吃人不吐骨头的礼教,人人说我是邪魔外道,哼!我这邪魔外道,比那些满嘴仁义道德的混蛋,害死的人只怕还少几个呢?’”[7]“甚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直是狗屁不通,我偏要做主!你爹爹若是不服,叫他来找我比划比划。”[8]黄药师世称“东邪”,他愤世嫉俗,非汤武、薄周孔,甚至写诗来攻击孟子,“乞丐何尝有二妻,邻家何有许多鸡。当初尚有周天子,何故纷纷论魏齐?”[9]真是邪得可以。

《神雕侠侣》的主角杨过从小就跟着黄蓉读《四书》、《五经》,但他却敢于违反传统礼教,与师父小龙女恋爱,而这是郭靖无论如何也理解不了的,因此他严 8

厉制止杨过与小龙女恋爱,但最终还是爱情战胜了世俗观念。这可以说是金庸反对封建礼教的一大胜利。

总而言之,儒家思想在金庸的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更是文化上的优势。对儒家文化发源地中国来说,我们更应该吸取历史的教训,既不能妄自菲薄,对孔孟之学全盘否定,又不能陶醉于历史,在故纸堆中被束缚。儒家思想存在着一些非常值得我们坚持的地方,假如我国国民都能好好的向郭靖和萧峰学习,以民族大义为重,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这样社会自然会安定和谐的稳定发展。而这个也是儒家思想在社会伦理上最理想的目标。

注释:[1]金庸.《书剑恩仇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

[2]金庸.《射雕英雄传》.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3月.729页 [3]金庸.《射雕英雄传》.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3月.767页 [4]金庸.《鹿鼎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3月

[5]金庸.《碧血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3月 [6]金庸.《射雕英雄传》.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3月

[7]金庸.《射雕英雄传》.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3月.482页 [8]金庸.《射雕英雄传》.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3月.482页

[9]金庸.《射雕英雄传》.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3月.574页

参考文献:[1] 严家炎:《金庸小说论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2] 张乐林:《金庸武侠小说的退隐意识》.《商丘师范学院学

报》.2005年2月第21卷第一期

[3] 欧阳文风:《论金庸笔下的隐士形象》.《贵州社会科学》.2006

年第5期(总203期)

[4] 陈墨:《新武侠二十家》.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

[5]《论语》

[6]《孟子》

后记(致谢):在写这篇论文时,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积累了一些关于儒家思想方面的知识,同时也了解了武侠小说是我国传统文化得以传播的一个载体。在整理材料和写作本文过程中,承蒙我的指导老师樊得生先生的悉心指教,并得到了我校副校长贺培启同志以及我的同学崔登才的悉心帮助,在此一并谨致谢忱。

第五篇:浅析金庸武侠小说的侠义观解读

*****学 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浅析金庸武侠小说的侠义观

系 文学院 专

业 ****汉语 姓

名 ******

号 学习年限

指导教师

申请学位

学士学位

浅析金庸武侠小说的侠义观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摘 要:自上世纪起,以金庸为代表的新派武侠小说就在当代文坛掀起了一场武侠小说阅读风暴,几十年来人们更是被金庸小说所传达出的侠义观所折服。本文从传统文化中对“侠义”的定义谈起,论述金庸的侠义观;重点以《射雕三部曲》、《飞狐外传》为例,阐述金庸侠义观所包含的“见义勇为,坚守道义”、“言出必行,重信然诺”、“拒绝利诱,坚持正义”、“为国为民,民族大义”四大内涵;最终目的是将金庸侠义观与传统侠义精神相对比并分析其进步性。

关键词:侠义观; 内涵; 进步性

From the point of Jin Yong’s martial arts novels of Jin

Yong’s chivalrous view Author’s Name: Linghua Zhang Tutor: Jinhua Han

ABSTRACT:New martial arts novels represented by Jin Yong stir up a novel reading storm in the contemporary literary field.People have been attracted by the chivalrous view conveyed in Jin Yong’s novels for decades.This paper discusses from the definition of “chivalrous” in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talks about Jin Yong’s definition about “chivalrous”, and uses the example of The Condor Trilogy and Other Tales of the Flying Fox to focuses on the four connotations contained in the chivalrous view which are “be ready to help others for a just cause and stick to moral”, “practice what you preach”, “refuse to inducements and adhere to justice” and “fight for the state and the people”.The ultimate goal of this paper is to contrast Jin Yong's chivalrous and the traditional chivalrous spirit and analyze its advancement.KEYWORDS:chivalrous;connotation;

advancement

目录

一、侠义精神与金庸武侠小说...............................1

(一)“侠”与“义”........................................1

(二)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侠义观...............................2

二、金庸侠义观的具体内涵.................................2

(一)见义勇为,坚守道义...................................3

(二)言出必信,重信然诺...................................4

(三)拒绝利诱,坚持正义...................................5

(四)为国为民,民族大义...................................6

三、金庸侠义观的先进性...................................7

四、总结................................................8 注 释..................................................8 参考文献................................................8

一、侠义精神与金庸武侠小说

金庸、梁羽生作为新武侠时期创作的代表,他们的创作对古典武侠时期的创作进行了许多改造,他们的题材范围不再局限于旧武侠小说的门派纷争、镖师与绿林打杀、剑仙斗法,而是较多的展现人民群众的斗争,故事的主人公也开始拥有正常的人格而非仙格。而作为这一时期高潮的代表金庸先生的作品,对这些的变化的体现就更为突出。金庸小说的这些变化是金庸的作品成为这一时期武侠界的扛鼎之作。除此之外,金庸小说之所以受欢迎,与与其所包含的先进的侠义观是分不开的。

(一)“侠”与“义”

“侠”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曾在辞海中被注释为“扶弱抑强,见义勇为的人” ①; 在《词源》中“侠”是“仗着自己的力量帮助被欺侮者的人或行为”。尽管对于什么是“侠”众说纷纭,但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中心词,即“见义勇为”。金庸在北京大学第二次演讲中也说:“我以为侠的定义可以是‘见义勇为,拔刀相助’这八个字,侠士主持正义,打抱不平。”关于“侠”梁羽生先生也曾做过一些解释。他认为,侠是正义的行为,而对大多数人有利的就是正义的行为。从这么多关于“侠”的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到古往今来对“侠”的定义不外乎见义勇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人或行为。那么“义”又是什么呢?

同“侠”一样,“义”在中国也由来已久。孔子就曾在《中庸》中写道“义者,宜也”。对此,我们可以从陈拱在《儒墨平议》中得到解释。在这篇文章中,陈拱说:“而义即是“宜”;亦即是‘适当’、‘合理’的意思。”从这里我们就可以这样理解“义”就是“适当”“合理”“应该”做的事情。相对于孔子,孟子也进一步阐述了“义”。他认为“信”和“果”都必须以义为衡量的标准。如,《孟子·离娄下》曾这样阐述:通达的人不一定要毎句话都做到守信,做事情不一定非要追求有结果,只要不违背道义就好。可见孟子认为“义”是人们的处世佳绳。由此可见,所谓“义”大概是指人们行为处事的准则或原则。

从上述对“侠”与“义”的释义中,我们可以看到从某些方面讲“侠”与“义”是相通的。正如温瑞安曾在《谈<笑傲江湖>》一书中写到:“侠义精神是一种入世的精神,‘替天行道,舍我其谁’。我们可以看到使得“武侠小说”之所以能称之为“武侠”,便是有了这一个“义”字,这个“义”字便成了“侠”字的要义;只要是“不义”的,便称之为不够义气,是被人们所不齿的,是所有“侠义”所唾弃轻蔑的。由此,我们

可以看出“义非侠不立,侠非义不成”,“侠”与“义”是不可分割的。“侠”是一种人或行为,而“义”是衡量这种行为的准则或原则。“侠义”是指做适当的事去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

(二)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侠义观

作家在写自己的作品时往往倾注了自己的情感,体现了自己的观点。金庸在创作武侠小说时也毫不例外的遵循着这一规律,想要写出他的民族国家意识,对人性的看法,但更多的是要体现他的侠义观。从1955年的始创《书剑恩仇录》到1972年封笔不在创作,金庸武侠小说无不围绕“侠义”这一题材来写。

那么,在金庸的心中,什么能称之为“侠义”呢?

在金庸笔下,空有一身豪气,敢于斗狠使勇,或者力可拔山兮,这些都不算作“侠”充其量我们可以称他一声壮士。那些有担当;能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人,是一般的侠士。所以我们读《神雕侠侣》时看到,杨过独自一人和一只大雕行走江湖,见不平而问之,见不义而责之,见人有难则助之。因此人们赞扬他是“神雕大侠”,但杨过却坚持不愿意接受那一个“大”字。金庸笔下什么样的人称为“大侠”,什么样的做法方可堪配“侠义”。金庸将对侠义的看法都集中诉诸于郭靖身上。郭靖在襄阳与杨过的一段对话中曾说:“我辈练功学武,所为何事?行侠仗义、济人困厄固然是本份,但这只是侠之小者。江湖上之所以称我一声‘郭大侠’实因敬我为国为民,奋不顾身地驻守襄阳,„„只盼你牢记着‘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八个字,日后名扬天下称为受万民敬仰的真正大侠”。②可见,在金庸眼中只有做到了“为国为民”这才能堪配那一个“大”字,被人们称为大侠。“为国为民”才是侠的最高境界,而“排忧解难,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些是一个侠的本份。

金庸眼中的义,不仅表现为忠义,更是一种民族大义。在他笔下的人物身上义气是与生俱来的禀赋,是他们自觉实践的人生追求与理想,是他们英雄气质的核心。金庸笔下英雄的故事就是不同人物行侠仗义的故事。他将让人物的一举一动都冠上了“义”的影子,让他们都要有利于他人,利于国家与民族。

因为“侠”与“义”的不可分割性,我们可以看出金庸的“侠义”是指敢于承担、拔刀相助,为国为民,奋不顾身的这种精神及这种精神指引下的行为。

二、金庸侠义观的具体内涵

“侠义”是中国历代侠士精神的灵魂,也是金庸武侠小说的灵魂。金庸作为港台

武侠小说的传奇作者,在对传统小说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力求超越传统武侠小说鬼神色彩浓重,超越私仇相报,依附清官等具有严重局限性的侠义精神,力求从“人”的角度写侠,从“人”的角度看“义”,在对传统进行继承和创新的过程中,金庸也逐渐有了自己的侠义观,并在围绕“为国为民”这一核心思想的同时,赋予“侠义”更多的内涵。

(一)见义勇为,坚守道义

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侠义精神的构成要素之一。从历来的武侠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侠的灵魂是义,侠的天职是舍己助人,扶弱济贫,能够为大家排忧解难,面对恶势力对弱者的欺侮敢于上前,这样的举动就可以说是“侠义”之举。这样的“侠义”之举,历来是中国民众最推崇、最尊敬的行为。从孔子、孟子对“侠义”的提倡,到司马迁在《游侠列传》中歌颂的“救人于厄,振人不瞻”;从拼命三郎石秀救杨雄到《三侠五义》中的北侠欧阳春、南侠展昭以及白玉堂众兄弟,无不坚守着见义勇为这一古老的的行侠处事原则,因而“见义勇为”四个字落印在读者心中。

金庸老先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在进行武侠小说的创作时也关注到了“见义勇为”这一命题,因此在他的侠义观中就有了“见义勇为”这一项,在他笔下的侠客身上也就体现了“见义勇为”这一精神。例如《笑傲江湖》中令狐冲为了救小尼姑仪琳,几次冒着生命危险与武功远高于自己的田伯光周旋,《倚天屠龙记》中的张无忌,面对被众教围困明教的场面,毫不退缩,在光明顶上与六派对决,最后自己也险些丧命„„这其中《神雕侠侣》中杨过的行为不得不说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神雕侠侣》是金庸1959年所著,属“神雕三部曲”系列第二部,故事发生于南宋末年,情节大致上承《射雕英雄传》,主人公杨过幼时个性倔强、脾气顽劣,因此被送到全真教去修武,故事由此展开。杨过虽是恶贯满盈的杨康之子,但幼时便显现侠义精神,在其十三岁时,在嘉兴见李莫愁要掳走陆无双与程英,便出手相救,但因年幼力薄,终未成功,十八岁时,在豺狼谷附近杨过又遇到陆无双遭难,便又出手相救。此时的杨过初入江湖武功平平,但仍本着见义勇为之心救人于危难之中。

随着杨过与小龙女的爱情离合纠葛的故事情节的发展,杨过的侠义之情也在逐渐成长,他无意之中得知自己的父亲是被郭靖夫妇杀死,为了报仇,便去襄阳城刺杀郭靖,但见郭靖心胸宽广而不愿下手,并在次日随郭靖去蒙古大营救出武氏兄弟,终被郭靖的大侠精神感动,放弃了为父报仇的想法,并救受伤的郭靖回襄阳,在金轮法王前去行刺时,杨过假扮成郭靖将其引开,后与李莫愁争刚出生的的郭襄,在此过程中,杨过的侠义精神在逐渐成长,理解了许多为国为民的思想,如他在刺杀郭靖的时候内心矛盾中的一段想法;他想:“我此刻刺杀郭靖原是举手之事,但他一死,襄阳难守,这城中成千上万婴儿,岂非尽被蒙古兵卒残杀为乐?我为报一己之仇却害了无数百姓性命,岂非大大不该?”③终是放弃了刺杀郭靖的念头。

杨过的成长过程是复杂的,但他始终都有一颗见义勇为之心,在与郭靖夫妇有复杂恩怨的前提下,仍多次出手相救她们,逐渐成长成“侠”。

(二)言出必信,重信然诺

“言出必行,重信然诺”一直以来被奉为君子行事的法则,作为有正义之怀的侠士自当也不例外,司马迁就曾在《游侠列传》中高度赞美了“侠”的言必信、行必果、诺必诚的高贵品质,这些为后来人们写武侠人物奠定了叙事基调。我们可以从人伦关系的准则来看侠义精神的这一要素。古人坚守“有信必守,有诺必践”的信条,大到事关国家兴亡,小到事关个人荣辱的,如退避三舍,关羽华容道释放曹操。荀子曾教导弟子要他们明白:言而无信,为利益不惜付出一切代价,这是小人的行为。这正是说要让我们不要做那言而无信的小人。金庸的侠义观中也包涵“言出必信,重信诺然”的精神。如《鹿鼎记》中的茅十八与吴六奇约定要切磋武艺,被官府关进牢里也觉得是非去不可,宁愿杀狱卒越狱,闹到被赏格捉拿也要去践行约定。

《射雕英雄传》中的江南七怪是一个言出必行的大侠群体,他们为了做到和长春子丘处机两方之间的约定,背井离乡舍弃江南艰苦跋涉千里之遥去那风刀霜剑的大漠寻访郭靖,在其初遇郭靖中更是有这样一段,讲朱聪夺了郭靖匕首,郭靖要他归还时,朱聪说还你就还你,但要告诉匕首哪里来的,但是哪知郭靖自小愚钝,问了几个问题也没有结果。这时,金庸写到:“江南七怪极重信义,言出必践,虽是对一个孩子,也

④决不能说话不算数。便把匕首交到郭靖手里。” 当然这只是他们实践诺言中的一个小插曲的诺言,却也着实体现了江南七怪的侠义。此时他们一寻找郭靖母子六年,后来更是为丘处机的约定在大漠一住就是18年,对郭靖倾囊相授。在此期间张阿生丧了命,韩小莹失了芳华,但他们从未放弃。其意之诚,其心之坚,实在令人叹服。

此外《倚天屠龙记》中的张无忌也是一个言出必信重信然诺之人。在蝴蝶谷,纪晓芙托他将杨不悔送到极西数万里之外昆仑山坐忘峰杨逍的手上。便暗下决心定要送到。这一路上历经千辛万苦,要躲避野兽,预防江湖恶人,甚至遇上了吃人的简捷等人,张无忌为护杨不悔周全,不惜让他们吃了自己,放掉杨不悔,初现侠义之风,至后来赵敏对张无忌提出的三个要求,张无忌都一一应对。更显出他言出必行,重信诺

然之风。

(三)拒绝利诱,坚持正义

自古侠者心中都有一股正义之气,他们秉承着“公道正直”原则,面对诱惑不动摇,诚如孟子所说的“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一样,这样的英雄侠者面对威胁、危险从不退缩,他们都有自己“忠义”的个人原则。这样的忠义,是对朋友的忠义,是对君主的忠义,这样的个人原则支撑着他们行走江湖,不被外在压力屈服,并能始终如一,成为侠义之士。在金庸笔下更是不乏这样的人物,可以说但凡称之为“侠”或“英雄”的人物身上都可以看到这束正义的光芒,但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飞狐外传》中的主人公胡斐的侠义精神。

《飞狐外传》以胡斐为了坚持正义给素未谋面的钟阿四一家报仇而追杀凤天南为线索,叙述了胡斐和袁紫衣、胡斐与程灵素的故事。胡斐和袁紫衣在湘妃庙中初次遇到凤天南,他将凤天南逼得将要引棍自裁时,自己深爱的情人袁紫衣抬出师命为凤天南求情。美色当前,软语盈盈,一边是自己深爱的情人,一边是自己要为正义追杀的仇人,胡斐在情与理的激烈冲突中,毅然作出自己的选择。他不为美色所动,不放弃追杀凤天南,坚持了侠义的原则。

后来胡斐与程灵素相识,结伴去京城寻访元凶。凤天南为了不被胡斐追杀一路上为胡斐打点准备好一切。有丰盛的宴席、豪华的住宅,而且他还被告知这一切都归属与他的名下,一时间,世人想拥有的豪宅金钱都得到了满足在这样的环境中胡斐也有一些满足了。他想:“有灵姑娘为伴,谈谈讲讲,倒也颇不寂寞。在这里住着倒也无忧无虑,快乐逍遥。”然而,由于胡斐心中的侠义精神,他立马转念又想:“那姓凤的恶霸杀了钟阿四全家,我不伸此冤,有何面目立于天地之间。”⑤ 面对金钱物质的极大诱惑,胡斐仍能保持这样清晰的为义伸张的精神实在难能可贵!

后来到了京城面对众多江湖义士的威逼利诱,胡斐仍然不为所动,这使胡斐的侠义精神逐渐饱满。对于胡斐的侠义精神,金庸有精彩的论述:“......孟子大丈夫的三条标准不难做到,在本书中我想给胡斐增加一些要求。要他‘不为美色所动,不为哀恳所动,不为面子所动’。”⑥ 而胡斐做到了这点,威逼利诱面前没有动摇,坚持了正义,坚守了道义。

(四)为国为民,民族大义

既然是武侠小说,必定要围绕英雄来写。中国的武侠小说大致如此,在武侠的世界里,有靠能掐会算起家的吴用式智谋英雄,有靠横冲蛮干力大如牛的李逵式莽汉英雄,还有一些像徐良、童林、展昭式的公门走卒式英雄,金庸笔下这样的侠士英雄也有,但却不能堪配“大侠”二字。金庸认为只有“为国为民”才堪称“侠之大者”。金庸想说的侠,不是为个人,为集体,为这些“小众”的侠,而是要超越这些一心为民族、为国家的侠,这才是“大侠”。金庸为我们精心塑造了郭靖这一形象来体现这点。

《射雕英雄传》写郭靖的成长过程,时代背景宋、金、元三国对峙时期,“靖康之耻”之后。郭靖从小受母亲的爱国教育痛恨金人,长大后又逢国难当头,自然生出一腔爱国热情。这些也是受“江南七怪”们侠义之举的影响,更是与黄蓉行走江湖的过程中学到的精神。如小说第十三回郭靖与黄蓉泛舟太湖,黄蓉给郭靖讲范蠡与西施泛舟五湖的传说,郭靖听完后说:“范蠡当然聪明,但像伍子胥与文种那样,到死还是为国尽忠,那是更加不易了。”黄蓉笑着说:“不错,这叫做‘国有道,不变塞焉,强者骄;国无道,至死不变,强者骄’。”郭靖问:“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黄蓉道:“国家政局清明,你做了大官,但不变从前的操守;国家朝政腐败,你宁可杀身成仁,也不肯亏了气节,这才是响当当的好男儿大丈夫。”郭靖时始所悟,后与黄蓉登岳阳楼,看到范仲淹的《登岳阳楼》记,经黄蓉讲解,他说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大英雄大豪杰固然当如此胸怀!”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郭靖将国家人民慢慢放入心底,到《射雕英雄传》的最后一回,郭靖“教训”黄蓉道:“„„咱们既学了《武穆遗书》中的兵法,又岂能不受岳武穆‘精忠报国’四字之教?咱俩虽人微力薄,却也要尽心竭力,为国御侮。纵然捐躯沙场,也不枉了父母、师父教养了一场。”⑦至此郭靖“为国为民”的大节义显而易见。

在《射雕英雄传》的结尾,郭靖为救襄阳城百姓冒死求见成吉思汗,与之一段“英雄论”耐人寻味。郭靖说:“自来英雄而为当世钦仰,后人追慕,必是为民造福,爱护百姓之人。以我之见,杀的人多却未必算是英雄。”⑧成吉思汗听后,勒马回顾、茫然若失。当晚死于金帐之中,临死之际口中喃喃念着:“英雄„„”开疆辟土、杀人如麻的成吉思汗式英雄去了,为国为民的郭靖进驻读者心中。

如若说在《射雕英雄传》中是郭靖“为国为民”的精神形成期,那么《射雕侠侣》中就是他为国为民的实践期。在《神雕侠侣》中,郭靖坚守襄阳城十年,最后他与黄蓉为国捐躯,这期间从未敢忘记“为国为民”四个大字。

1980年5月,金庸在写的《笑傲江湖》的《后记》时对郭靖那样宁可舍弃生命,也要为国为家奉献的侠义精神给予了很大肯定。“为国为民,侠之大者”陈墨评郭靖为“第一大侠”可以说是精准之至。

三、金庸侠义观的先进性

武侠小说是由幻想而来的,表现为浪漫式的幻想无端漫衍,从某些方面来看,武侠小说是中国人心灵世界里最神秘、最基础的幻想内容戏剧化的结果,是一种民族幻想。侠义精神曾作为中国平民的人格理想受到中国人的崇尚,它指引着文学写作的精神,是民族英雄主义的自觉选择。在此精神的指引下,从司马迁创作《游侠列传》一直到50~60年代的金庸等创作的作品发生了很大变化,相应的侠义观也在不断进行继承与变革。

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给中国人戴上了许多精神镣铐,个人的尊严,人格无从谈起。对个性尊严、个性追求,受到统治者的严厉禁锢,人们只能崇尚正义,只能为公,只能忠于君,只能行君规定范围内的善。这种状态影响侠义观的形成。使得传统的侠义观表现为非正即邪、非公即私、非忠即奸、非善即恶,传统武侠小说中的正面人物必须选择其褒义的一方面作为自己的价值观,来指导自己行侠仗义、扬善除恶,选择反面的,必遭惩处、唾弃。我们读传统武侠小说,总是可以将自己“替代”英雄,通过阅读幻想虚构自己的觉悟和成长。传统英雄的侠义观中没有个人私欲,没有错误,这种精神永远高高在上,让我们崇拜甚至渴望自己也具有那样的精神。到了50~60年代的金庸,他受西方自由民主主义的影响,力求打破传统突破种种束缚,寻求独立人格和自由生命。金庸利用现代意识和自己的理解对传统的侠义观进行改造,并产生了极大的突破。

首先,他将他的侠义精神置于平常人身上加以展示。金庸希望将侠义精神写成我们身边普通人的精神。这种精神不再高高在上,不再是只有出身名门正派的人身上才有。例如,杨过的父亲杨康是个背信弃义、卖国求荣的人,但杨过却能够见义勇为,行侠仗义。他的侠义精神在面对亲情时产生了矛盾,产生了人性的冲突,在这种矛盾中他选择了见义勇为,这样在矛盾冲突中作出选择,使这种精神更加接近我们,更具有人性。江南七怪坚守就自己的诺言,十几年如一日的教诲郭靖,他们和我们一样不是大侠大义者,只因有一颗执着的心,便能坚守侠义;其次,金庸笔下的侠义观既继承了传统的“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又超越传统提出了“不为美色所动,不为哀恳所动,不为面子所动”的标准;最后,金庸的侠义观不再只存在于个

人的恩恩怨怨,快意恩仇,而更倾向于阐述民族思想,民本内容。例如杨过可以为了抗蒙大业击杀陈大方,为了中原安定放弃个人恩怨帮助郭靖抵御蒙古军队,造福百姓。这样的侠义已经上融合民族忧患意识和对人民幸福安康的思考。

金庸侠义观与传统侠义精神对比产生的进步性,使得金庸小说得以经久不衰,广受好评。

四、总结

金庸先生是一位拥有博大精神和学问的作家,他作武侠小说不仅局限于小说本身,更对背后的文化精神进行深层的领悟探究。赋予作品一些独特文化品格之时,往往体现他对文化精神的独特看法。金庸武侠小说的侠义观更是体现了这一点。无论是他对传统侠义观的诠释还是他从人性的角度描写阐述的侠义观,都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精神世界。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只有金庸开始超越武侠小说的传统,将武侠中的侠义变得平凡而庄严,使侠义精神雄厚博大,贴近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注 释

①《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8月.238 ②金庸.神雕侠侣.攻打襄阳[M]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③金庸.神雕侠侣.攻打襄阳[M]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④金庸.射雕英雄传.弯弓射雕[M]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⑤金庸.飞狐外传.古怪的盗党[M].三联书店,1994年.⑥金庸.飞狐外传.后记[M].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⑦金庸.射雕英雄传.五湖废人[M].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⑧金庸.射雕英雄传.华山论剑[M].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参考文献

[1] 郝军海.论金庸武侠小说的民族国家意识[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11.[2] 陈军.论金庸武侠小说人物塑造及其深层意义[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07.[3] 徐一玲.论金庸武侠小说的“武”“侠”“情” [J].文艺评论.[4] 曹不拉.金庸小说中的“义” [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1月.[5] 杨昕.金庸武侠小说侠义观综论[D].吉林:延边大学,2005年5月.[6] 杨琳, 张燃冉.六大信用问题袭扰中国社会[J].瞭望,2003.[7] 胡小伟.金庸小说的历史意识[J].嘉兴学院学报,2003.[8]胡小伟.侠义、正义与现代化,金庸小说的现代性解读[J].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文 学研究所,100732.[9]William B.Warner.Breaking the Code of The Matrix;or, Hacking Hollywood to Liberate Film[J].University of California.2002.[10]金庸放言: 武侠小说没前途[N].齐鲁晚报,2000.[11]胡小伟.唐宋社会转型与唐人小说中的忠义观念[J].文学遗产,2003.[12]高占伟.金庸小说中的儒道佛[J].文艺评论,1999. [13]韩云波.从侠义精神到江湖义气[J].新东方,1998.[14]钟晓毅,费勇编.《金庸传奇》附录[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 [15] 潘国森.话说金庸[M].北京: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8.[16] 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M].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17]唐峻山.无极的寂寞——从《鹿鼎记》 看金庸对侠义精神文化的独特考[J].2006.[18]陈墨.孤独之侠—— 金庸小说论· 金庸小说与中国文化的反思[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19]卢敦基.阅读金庸世界· 金庸新武侠小说的文化与反文化[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0.[20]李志远.金庸武侠小说热原因探析[J].现代语文(理论研究版),2005.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0、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下载金庸武侠小说赏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金庸武侠小说赏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金庸武侠小说对文化传承的创意

    朱宁嘉 邓集田在2006年第4期《文艺研究》上撰文指出: 金庸的出现,无疑对中国主流文学界构成了严峻挑战。这一挑战的真正意味在于,"中国20世纪建立起来的文学理论和文学史观念体......

    武侠小说推荐

    梁羽生: 大唐游侠传、龙凤宝钗缘 飞凤潜龙、武林天骄 还剑奇情录、萍踪侠影录、散花女侠、联剑风云录、广陵剑 白发魔女传、塞外奇侠传、七剑下天山、江湖三女侠、冰魄寒光剑......

    武侠小说读后感

    《笑傲江湖》读后感 《笑傲江湖》最大的成功是塑造了武林中最出众而又最平凡、最诚实而又最聪明的大英雄,他的名字便叫令狐冲。 令狐冲武功不是最高,外貌不是最俊,气度不是最高......

    结合金庸武侠小说影视作品改编探讨现今IP运作的特点和难点

    四川大学本科学年论文结合金庸武侠小说影视作品改编探讨现今IP运作的特点和难点 结合金庸武侠小说影视作品改编探讨现今IP运作的特点和难点 专业:工商管理(文化经营管理) 学生:......

    武侠小说读后感(大全五篇)

    武侠小说读后感范文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武侠......

    武侠小说征文活动策划书

    武侠小说征文比赛策划书一 活动背景上世纪50年代以来,以金庸、古龙,梁羽生为代表的港台新武侠盛极一时,创作出了《天龙八部》《绝代双骄》等一大批优秀作品,广受海内外读者欢迎,......

    武侠小说—浅谈内心感受

    武侠小说中有些片段与传统文化有关,诸如佛、禅、道、儒,或中医中药、百花百草,或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或拳术招法、内功修炼,或服饰打扮、烹调技艺等,针对你较为感兴趣的片段,结合自......

    金庸爱情观

    金庸小说中的爱情观 内容提要:金庸武侠小说中的爱情,大部分是天长地久似的爱情童话,很痴情,很浪漫,很久远的爱情,更多的体现金庸先生心中所坚守的那份道德和爱情准则。他的小说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