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0424-中国教育实践与研究论坛
“中国教育实践与研究论坛(2009)”征稿启事
学院各系部、各部门:
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最新精神,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教育管理工作者和广大教师教育教学的实践和理论水平,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学刊》联合相关单位共同举办“中国教育实践与研究论坛”。论坛秉承“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旨在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交流教育教学经验和发表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的平台。本论坛在原来成功举办七届的基础上,继续面向教育系统工作者特别是广大教师征稿。具体事项如下:
一、征稿内容
征稿分为以下五个部分:一是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二是教育行政管理与教育教学管理;三是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四是教材教法研究与教育教学经验总结;五是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以上范围仅供参考,来稿可自行确定选题和内容。
二、征稿说明
1.征稿时间:本论坛常年征稿,论文集--《中国教育实践与研究指导全书》每年分四次出版,首次征稿至4月24日止。后三次截稿日期预计分别在7月、9月、12月底。
2.稿件要求:稿件限5000字以内,可以是公开发表过的,也可以是新撰写的;稿件一律打印(网上投稿除外),自留底稿;稿件末尾注明作者详细通讯地址、邮编、工作单位、联系电话等。
三、评奖与发表
1、活动将评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颁发获奖证书。
2、获奖稿件征得作者同意后入选《 中国教育实践与研究指导全书 》。该书作为国家级出版物,是各类教育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参考文献,也是单位学术科研成果和个人晋级晋职的重要依据。获奖作品也将被推荐发表在教育权威杂志《中国教育学刊》(标准刊号ISSN 1002-4808,CN 11-2606/G4)上。
3、费用:书及获奖证书费用总计298元,只要证书费用是120元。
请将电子版标明信件主题、系部或部门、作者、联系电话发至职研所(sh115@126.com,内2222;外8791.1302),由职研所统一推荐上报。
本通知已挂在学院 ftp://教学//职业教育研究所//征稿通知//09年征稿 文件夹下,论文格式、字体要求参照附件1、2。
职业教育研究所2009-3-10
第二篇:中国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
中国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
桑新民,华南师范大学未来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教育学博士生导师,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专家顾问组成员。1989年获霍英东奖,1993年获曾宪梓奖。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基本法》起草工作。1995年以“国际访问者计划”的身份,对美国进行教育专题考察,并被美国教育研究会聘为境外会员。目前主要致力于探索教育基础理论同当代信息技术有机结合的未来教育研究与实验新模式。
2001年12月初中国电化教育协会在深圳召开了协会成立十周年庆典大会,桑新民教授(以下简称“桑”)应邀作了专题报告,会后本刊记者刘德亮(以下简称“记”)专程到广州对他就我国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专访。
记:作为教育技术理论研究工作者,您如何评价我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历程?
桑:教育技术学是当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相互联系的纽带,是教育学科群中一门发展极其迅速的新兴分支学科,该学科的研究成果对推动和指导我国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了更深刻地理解当前本学科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有必要作一个简单的历史回顾。
我国的教育技术学是从电化教育学演变而来,在发展中先后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是“电化教育”阶段,这一名称产生于20世纪20—30年代,当时正值以电力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之时。“电化教育”顾名思义,是在教育中运用了以电力为能源的教学工具和手段,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从其内容和形式来看,则主要是指在教学中运用了视听技术以及后来的影视技术。
第二是“教育电视”阶段,20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影视技术向教育领域的扩展,教育电视逐渐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新的生长点,并使电教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是技术含量大为提高;另一方面不仅研究电视技术与媒体,而且研究教育内容与呈现、传播方式,这使电教研究的教育含量也大为提高(但若从教育思想和观念来分析,教育电视基本是单向传播与灌输的教学模式,因此仍然是传统教学观念与模式的延续。)。
第三是“现代信息技术”阶段,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教育技术领域经历了一场更加深刻的变革,并成为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制高点!对此是有不同看法的,因此需要论证。
在以往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中,教育技术的地位并不重要,因为教育技术仅仅是教学手段,而且传统教学手段对教学过程和效果的影响是十分有限的。以多媒体和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不仅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与学习方式,现代教育技术由此发生了两方面的变化:
(1)从教学手段扩展为新的教育环境,并引起教学模式的变化;
(2)从教学手段扩展为教育资源,并引起课程与教材模式的变化;
此二者的结合,进一步导致了整个教育目标与评价体系的变化!这充分表明教育技术在教育实践中地位的明显提高。
记:从理论层面来看,近年来我国的教育技术学科出现了哪些明显的变化?
桑:从理论层面来看,1993年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专业目录调整时,将《教育技术学》从原来附属在《教学论》中的三级学科提升为独立的二级学科,并设立了博士点,这促使我国教育技术研究者更多地关注世界教育技术学前沿的进展。比如,美国教育技术“94新定义”的引进和研究对我国教育技术领域的发展产生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我个人认为,这些影响突出表现在以下三点:
其一,从重视教的研究转向重视学的研究,尤其是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教学过程双向互动的教学设计;
其二,从重视硬件建设、媒体使用与管理,转向重视学习过程(不仅是教学过程)和学习资源建设;
其三,从孤立地研究和发展技术、提供设备与技术的维修、服务,到重视技术与教育之内在结合,尤其是信息技术在新环境下学习与教学模式之创新,正在孕育出一大批既懂技术又懂教育的新一代教育技术工作者和新一代教师,他们不仅代表中国教育技术发展的未来,而且代表中国教育的未来!
以上这三点变化,使教育技术从教育发展的外围深入到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与前沿,真正成为教育现代化的生长点和制高点!并使教育技术学在教育理论中的地位开始发生实质性变化,必将逐渐对整个教育基础理论的现代化改造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记:作为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人员,您如何看待网络文化现象?
桑:我在这里特别要呼吁重视网络文化的研究。国际互联网向教育领域的迅速扩展,不仅创造着一系列全新的教学形式,而且开拓了一个全新的网络文化与教育时空。从网络文化的广阔视野中深化网络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这是当前世界范围内教育研究的热点与前沿课题。我国在信息技术和网络经济的发展方面始终紧紧跟踪着世界前沿,但在网络文化的研究方面则明显滞后,由此导致网络教育发展层次和水平的相对滞后,这不仅是令人遗憾的,而且是令人深思的。
反思十九世纪以来中国人学习西方科学文化的态度,也许能给人更深刻的启示。鸦片战争对中国人的教训是沉重的,它使中国开始正视自己在科学技术上的落后,但中国人首先看到的是西方的坚船利炮,并开始从西方引进洋枪洋炮,但却忽视甚至拒斥西方在科技创新背后的文化创新、思想创新、制度创新和教育创新,致使中国只能亦步亦趋地跟在洋人层出不穷的新技术后面爬行,失去了一次又一次跳跃式发展的机会。
如今,人类走出工业文明,步入信息时代的序幕已经拉开。中华民族要想在这场历史性变革中实现跳跃式发展,不仅需要有经济创新、科技创新,而且要有文化与教育的创新。在某种意义上,后者比前者更重要、也更艰难,因为它不仅需要创造前者的社会心理土壤,而且需要源源不断地为前者提供一代新人;同时,这两者又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文化教育的创新不仅需要有新的物质基础和条件,而且必须插上现代信息技术的翅膀。
从教育发展的视野来看,当前迫切需要在全体国民中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中,传播新世纪的文化价值观念,并据此改革教育模式,在新一代人身上塑造信息时代所必须的品格、能力、思维与行为方式,使我国广大教师和学生尽快适应日新月异的数字化生存新环境。这是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大趋势,也是加速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记:在网络时代背景下,我国教育技术界应该如何面对机遇和挑战?
桑:面对这样的时代背景,教育技术也不再是以往教育技术工作者孤军奋战的舞台。在教育信息化的强大潮流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三个战场,五支队伍,会师网络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
三个战场:1)遍布全国的广播电视大学系统正在经历着艰难的数字化改造,成为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重要战场;2)高校校园网络教育和远程教育是近两年突击组建的方阵,不仅发展迅猛,而且实力雄厚;3)中小学网络教育和网校远程教育人数众多,前景广阔。
五支队伍:1)教育技术专业;2)开放教育(电大)系统;3)高校成人教育+网络中心;4)网上教育专家;5)IT产业:网络公司和教育软件产业。
传统的电教插上了现代教育技术的翅膀,成为推动教育现代化的一个强有力的杠杆,要做的事情显然很多,我认为首先必须更新教育技术观念,在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建设中取得实质性突破。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主要局限于物理学、无线电电子学、影视技术等自然科学与技术学科,以及传统传播学、心理学、教育学。近年来,不少教育技术学者开始较多地关注现代心理学、教学设计、系统科学,由此推动了教育技术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化发展,这是十分可喜的,但教育技术学最深层次的基础理论应该是技术哲学和教育哲学,因为这决定了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的技术观和教育观,并由此决定了他们的教育技术观。当前,现代信息技术正在从根本上改变着传统电教的内容、形式、功能、价值,在这样的历史变革面前,置身其中的教育技术工作者,首先应该更新的正是技术观和教育观,以及作为二者之内在统一体的教育技术观!只有用先进的教育技术观指导,才能从千变万化的教育技术景观和五花八门的教育技术理论中,深刻、科学地把握教育技术的本质及其演变发展的趋势和规律!
记: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网络化教学模式有哪些特点和优势?
桑:网络化学习模式的主要特点:1)近程与远程交互的跨时空协同学习;2)自主性、个性化的自我构建式学习;3)任务驱动式的综合与分科相结合的非线性—网络化学习; 网络化教学模式的主要优势:跨时空、大信息量、交互性和个性化是网络化教学水平和实力的主要标志;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方便的获取方式是网络化教学发展中的难点;个性化、远程化、智能化的教育评价和考试模式是网络化教学健康发展的指挥棒;能否尽快培养出一批能够理解和适应网络文化,并能参与网络文化创造的优秀教师队伍,是网络化教学成败的关键,因为只有依靠这支队伍,才能成功创造出新型的远程学习与教育模式。
记:随着整个社会生活的网络化、信息化,我国教育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桑:随着二十一世纪的降临,整个社会生活越来越走向信息化,并导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教育越来越走向网络化、虚拟化、国际化、个性化。目前全国各大学校园网已经普遍建立,近5至10年内,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都将发生一场历史性的变革!如何使广大师生尽快适
应这种日新月异的数字化生存新环境?这是我国教育界必须着重研究和思考的重大课题。互联网发展的最根本动力在消费者、用户,而最广大、也最具潜力的两大领域正是电子商务和远程教育!许多有远见的战略家和有实力的企业家,尤其IT产业都看好网络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这个网络经济、文化、技术发展的新生长点,抓住这个生长点,不仅能推动教育的全面改革和跳跃式发展,而且会全面推动信息产业乃至整个网络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因此,对远程教育的战略研究已经开始从一个部门、领域关注的课题,上升为跨领域、跨学科关注和研究的课题,特别是各国高层领导、决策者所重视和关注的课题。
记:我国教育技术专业的发展很快,您认为我们教育技术界应该着重研究哪些课题?
桑:当前迫切需要加速我国教育技术专业发展的规范与创新,走向国际化与民族化、科学化与现代化的内在统一。为此需要加强对本学科世界前沿的追踪研究,倡导与相关学科和领域的交流合作,鼓励不同学派的争鸣,为确保本学科的健康发展,建议研究以下课题:
1.当代信息技术前沿跟踪与教育应用研究;
2.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与基础理论研究;
3.国外教育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模式、评价管理模式及优秀论著与教材的引进,尤其是《教育技术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材体系亟待更新,这是专业的标志性课程和基本建设,也是专业吸引力的关键之所在!
4.国外优秀教育技术专业网站资源研究;
5.教育技术专业的文化、艺术基础研究;
6.我国教育技术专业办学模式,合理分布与发展规划研究。
记:您是如何看待我国教育技术专业的基础理论建设?
桑:我个人认为,教育技术必须有教育理论基础、技术基础、艺术基础这三大基础支撑,而将这三大基础整合起来的,则是信息技术新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
教育技术的教育基础理论主要包括:信息时代的学习理论、课程与教学理论、教育传播理论,这三大理论都面临深刻的历史变革(如教育传播理论正在从电视时代的单向传播发展到互联网时代的交互式传播新模式,这显然必须超越作为经典传播学理论基础的戴尔“经验之塔”!)将这三大理论整合起来的是系统科学方法论;
教育技术的主要技术基础包括:多媒体技术(这是前台技术,其中包含了非线性编辑等数字时代的教育电视技术)、数据库技术(这是后台技术)、通讯技术(包括天网、地网和人机通讯技术),将这三大技术基础整合起来的是人工智能技术(各种复杂技术要想在教育中广泛采用,必须人性化、“傻瓜化”,也就是智能化);
教育技术的主要艺术基础包括:语言文字艺术(口才与文才是传统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的艺术基础)、数字视觉艺术、数字听觉艺术(后两者是多媒体时代教师和学生不可缺少的艺术修养和艺术表现能力),将这三大艺术基础整合起来的是尚未引起教育技术研究者足够重视的数字文化艺术。
以上这些应该成为教育技术专业适应数字化生存挑战所必须开设的课程体系之内在结构,也是教育技术专业每一个合格毕业生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显然,这样的毕业生在网络教育迅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必然供不应求,而且从物理系、计算机系和教育学、心理学系都培养不
出来!
记:我国的教育技术作为一个独立的本科专业,您对教育技术专业课程有什么构想?
桑:我国教育技术作为一个独立的本科专业,是1983年才建立的,在将近二十年的学科建设发展中,本专业广大研究者们进行了艰苦的探索,逐步开设出了不同风格的专业课程体系,但由于本领域技术发展太快,理论涵盖的范围又太广,因此本专业的基础理论与课程体系至今尚不够完善,大部分课程是从其他专业照搬或移植而来,其基础理论建设显然还不尽人意,最明显的莫过于作为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的《电化教育学》或《教育技术学》至今还缺乏理论深度和较为完整的范畴—理论体系。教育技术学作为一个独立的二级学科,其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不仅应该区别于物理系、计算机系和教育学、心理学系,而且必须有其不可替代性!记:您在国内率先开设教育类公共课程《步入信息时代的学习理论与实践》,对此您有什么感受?
桑:我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较深入地研究了信息时代对学生素养提出的挑战和新要求,结合中国实际从3个层次6个方面提出了信息素养的内在结构。教给学生信息时代该怎么学习,尤其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怎么学习,让学生总结自己学习的个性、特点,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会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学会运用信息技术高效地学习,学会在研究和创造中学习等(文字版教材2000年11月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本门课程的新型学习与教学模式探索中,我们创造了可视化、层次化的教学目标模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个性化学习目标的制定与评价过程中来,并运用创作个人学习主页的方式进行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学习与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用资源库代替教材、教参,并由师生共同编写和创建本门课程的教材和教学资源库,形成基于网络资源库的课程与教材新模式;我们还在国内率先提出:不能把信息化环境中学习新模式的探索仅仅局限在多媒体和网络上,必须把“三个世界”的学习经验综合起来,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所创造的虚拟现实学习之独特优势,引导和促进学生在经验世界和语言文字世界中学习活动与学习经验的整合,不断促进和提高学生在“三个世界”中学习的自主性、协作性和创造性,这才是信息化环境中成功学习与教学模式的奥秘之所在。(《“网校”远程教育模式的反思与畅想》,《中国教育报》“制高点”栏目99年6月28日)。这门课程的开设受到大学生的普遍欢迎,获2001年国家级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目前我们正在将这种新的学习模式推广到中小学和教师培训体系中,并承担了全国唯一的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班,运用当代信息技术和全新的培训理念,正在创建“跨时空、超文本、自组织、个性化”的高效学习与培训新模式。
记:您是怎样理解哲学、未来教育与教育技术之间的关系?
桑:我最初的专业方向是哲学,主要感兴趣的是历史哲学和文化哲学,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转向教育哲学和未来教育的研究与实验。在未来教育的研究中,我强烈感受到教育发展有两个重要的生长点,其一是当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必将导致教育领域产生一场历史性的变革;其二是激烈竞争和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使个体的心理健康受到严峻挑战,迫切要求教育系统加强对健康个性的系统培养。于是我从九十年代初期开始学习计算机,研究多媒体和网络对教育产生的影响,由此一发而不可收,直至九十年代中期完全转行专门从事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当然主要还是教育技术的基础理论研究。所以,我在教育技术研究领域还只能算是
一个新兵,更确切地说是一个“客串”。
由于有哲学和教育学的学术背景和实践基础,所以,我从事教育技术基础理论研究也有某些独特的优势。近十年来,我将教育基础理论研究同当代信息技术理论与实践以及大学和中小学教育改革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在学习理论、课程与教学理论、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以及教育信息化理论与规划等研究领域进行了研究。
记:您对研究我国教育技术领域的青年学者有什么建议?
桑:在实践和理论研究中,我深切地感受到,在当今世界中,个体的学习能力已成为一项最基本的生存能力。教育最终总要落实到个体的学习行为上,教育质量的高低从本质上分析取决于学生学习能力、水平、效益的高低。尤其重要的是:信息化的社会环境与对学生学习规律的研究成果相结合,正在创造出各种高水平、高效益的崭新学习模式,如何尽快适应和驾驭这种新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模式,已成为当今世界舞台上一场最激烈的竞争,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对个体学习行为和社会学习环境的研究与创新不仅已成为当前世界教育改革的重大突破口,而且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数字化生存方式和新型学习模式的创造和普及,将彻底改变千百年来以教师讲授、课堂灌输为基础,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人才选拔、聘用模式,实现教育中人力、物力资源的多层次开发与合理配置,使人口最多的中华民族步入创造性人才涌流的伟大新时代!
第三篇:北京高校实践研究申请4
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经费预算说明
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经费预算遵照《北京高等学校市级质量工程项目管理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具体如下:
一、所有经费采取凭正规发票报销的方式(超过1000元的开支,必须使用支票,可以预借支票)。
二、经费报销仅局限于“项目经费开支范围”规定的五大类,并且使用控制在限额内。(其中专家咨询费与成果鉴定费不能超过15%)。
三、报销票据需项目负责人、指导教师、教务处处长或各院系主管领导签字后方可报销。
四、项目经费可用于学生发表论文或其它成果,成果发表时须注明“北京物资学院本科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资助”。
五、每项项目资助经费不超过 5000元,开支范围有:
(1)差旅费(20%):项目实施过程中,开展调研、学术交流等所发生的差旅费(不含市内交通费)。
此项费用报销时,需同时提供调研报告、学术交流会议通知等材料。差旅费是指外埠火车票、住宿费、会务费等,不包含市内交通费。
(2)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20%):在项目研究过程中,需要支付的出版费、资料费、文献检索费、正在进行专利申请及其它知识产权事务等费用。
此项费用报销时,需要提供正式发票,图书要有图书清单(与项目内容相关的图书)。
(3)专家咨询费与成果鉴定费(不超过15%):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的专家咨询报酬、成果鉴定等费用。专家聘请费不能支付给项目申报单位在职人员。
此项费用报销时,需要填写“领款单(含税)”,并提供专家咨询或成果鉴定记录材料。
(4)材料费(30%):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开发、试验所需的原材料、辅助材料、低值易耗品、零配件的购置费用以及为此发生的运杂包装费用。
此项费用报销时,需要提供详细的材料清单。
(5)会议费(15%):为组织开展学术研讨、咨询以及协调项目等活动发生的会议费用。严格控制会议规模、会议数量、会议开支标准和会期。
此项费用报销时,需提供由“政府采购会议供应商”名单上的单位出具的正式发票和合同,同时提供会议纪要。
六、所有项目,不能用于设备购置等与项目研究无关的支出。
第四篇:2012年中国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
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提供智力支持
——2012中国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报告
教育研究杂志社
2012年,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教育事业全面推进,取得显著成绩;教育研究紧扣时代脉搏,加强理论创新,服务教育决策,回应百姓关切,着力破解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努力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智力支持。
一、通过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深化教育改革
教育规划纲要以加强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为重点,部署了一系列改革试点。2012年这些改革试点已进入第三个年头,教育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亟须进行顶层设计、深度推进。
(一)教育改革面临新形势,亟须新设计。
有学者指出,现阶段我国教育改革从满足生存型社会的需求转变为满足发展型社会的需求,教育公平已经成为改革的基本政策取向,制度设计、创新与供给成为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内容。也有学者认为,教育发展的场域格局要求对教育改革给予整体考虑、系统设计:一是更加注重解决好教育内部的系统性;二是更加注重解决好教育外部的关联性;三是更加注重解决好教育改革的整体性。因此,教育改革应分类指导、全面展开、突出重点、整体推进。
(二)在改革中坚守教育的基本伦理价值。
教育活动是有基本伦理价值的,能否坚守这些基本伦理价值,关系到改革能否成功。学者普遍认为,对教育改革进行价值判断的根本标准,就是看改革有没有促进所有学生的发展。有学者以公立学校为分析单元,指出公立学校的基本伦理价值是公共性;如何坚守公立学校的公共性,维护学校的自主性,处理政府、市场、社会、学校的关系,成为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三)基层创造依然是教育改革的生长点。
基层创造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基层创造,教师是关键。学者从改革主体及其权利的视角提出,要把作为普通参与者的教师切实放到“教育改革的主人”位置上来,为他们发挥想象力与创造性提供广阔空间。还有学者强调,基层创造,文化是支撑,要着重研究如何帮助学校进行改进,创建相应的文化体系,提高改革和文化的吻合度。
二、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内涵特征与实现路径
城乡教育一体化是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关键环节,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一)全面把握城乡教育一体化内涵特征。
学者们对城乡教育一体化内涵特征形成了初步共识,认为城乡教育一体化就是在教育公平的核心价值取向下,打破城乡教育二元格局,统筹发展城乡教育;通过教育资源的城乡共享以及教育要素的合理流动,使得城乡教育互相联结、互相支持、互相补充。城乡教育一体化表现在,城乡教育目标上共识、观念上互通、地位上互认、资源上共享、责任上共担。
(二)科学规划城乡教育一体化实现路径。
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要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城乡教育一体化财政和管理体制。为此,有学者指出要改革目前重心过高的财政体制,让基层政府有能力进行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建设;要建立与城乡教育一体化相适应的教育制度体系,实现城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教育要素合理流动和城乡教育互动发展;要在加大农村教育经费投入,加强农村师资力量建设,改善农村教育办学条件等方面采取具体措施,夯实农村教育发展基础。还有学者提出采用频度统计法、理论分析法和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建构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
(三)充分考虑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两大要素。
满足“就近入学”和“接受高质量教育”是城乡教育一体化过程中农村中小学合理布局的两大基本要素。有学者提出立足农村实际,“整体规划”和“有序调整”农村中小学数量与规模的政策建议,呼吁在农村学校布局调整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综合考虑;观照科学化、民主化和道义化的三重价值,以实现“效用最优”、“满意度最大”和“底线公平”。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与创新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重点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核心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变革取向。
有学者指出,学有优教,是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目标、新任务。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应该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以课程为切入点和落脚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成变革的首要取向。要积极推行小班化教学模式,实施个性化教育;以国际视野和标准培养高素质、国际化人才。
(二)探究创新人才成长规律。
学者普遍认为,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建立对创新型人才应有素质的科学认识。有学者指出,创新型人才的核心素质是创新,表现为创新人格、创新行为与创新业绩。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由自我探索期、集中训练期、才华展露与领域定向期、创造期、创造后期等5个阶段构成;营造创造性环境、实施创造性教育、培养创造性能力、塑造创造性人格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活动课程培养模式、课堂教学创新模式、高校与中学联合培养模式是3种有效的培养模式。
(三)创新人才培养的困境和路径选择。
当前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着认识滞后、制度缺失、资源不足、环境失调等四大困境,走出这一困境,一要通过无缝衔接的方式,中学依托高校进行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二应充分利用和挖掘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和潜力,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技术驱动和支撑,营造文化氛围。
四、新时期德育研究的深化与拓展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社会急剧变化、价值取向多元,给德育工作提出了新挑战。
(一)价值教育研究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价值教育的定位上,有学者指出培育良好的、积极的、负责任的公民是价值教育最重要的目的;也有学者认为价值教育以人的生存和发展为根本指向。在对价值教育的理解上,有学者认为价值教育是有关培养正直的、真的、有良好品格的人的教育;也有学者认为,价值教育还应肩负起传承人类基本价值、弘扬社会主流价值、整合优秀传统价值、注重职业价值观的养成以及提升人们的价值理性等使命。
(二)生活德育的论争依旧。
有学者认为,“德育生活化”模糊和倒置了德育与生活的关系,其基本主张也偏离了德育内容,淡化了德育目标,遮蔽了德育反映国家意志和社会理性的本质要求。也有学者在分析生活德育论存在不足的同时,对其在反思与建构一种新的德育模式的研究上所起的积极作用也给予了充分肯定。还有学者指出,生活是德育的根基,而不仅是德育的手段。
(三)提出德育走向的新主张。
针对知性德育和生活德育存在的现实问题,有学者提出了实践理性德育的主张,把道德意志的培养作为德育的关键,将意志的自律视为德育的根本指标。也有学者认为,我国渐趋成熟的公民社会决定了学校德育将会有新的走向:走向公民的德育目标,要求审慎处理公民生活的基本关系,培养独立人格;走向生活的德育课程,将改善德育的课程内容和教材风格;走向对话的德育方法论,将重构德育课堂乃至学校生活。
五、高中教育定位变化的现实需要与历史必然
随着我国义务教育普及和高等教育大众化,高中教育重新定位成为共识,但如何定位却有交锋。
(一)高中教育要与高等教育衔接。
加强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连续性及其衔接,将符合条件的高中教育定位于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做准备。有学者提出,高中教育应增加课程与教学的选择性、学术性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为高中学生的多元发展提供可能性,为能够上大学的高中学生做好接受高等教育的准备。
(二)高中教育要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普通高中教育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有学者以“全民终身教育”理念为立论的基点强调指出,讨论高中教育的定位问题,主要不是看大学希望准备什么,而是看学生在成人以前应该得到什么;高中教育不仅要为大学输送合格人才,更要为提高国民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如何实现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
走向普及水平的高中教育是一种大众的、基础的教育,它的性质和功能与精英性质的高中教育有着本质区别。有学者指出,现有的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都不应该把普职界线划得非常清楚,应该强化对学生开展普职融通教育。要改革教育管理体制,研发“宽基础”、“按照个性潜质”分化规律展开的综合高中课程体系。
六、深入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
随着教育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成为重要的时代命题。2012年1月1日,《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正式实施,有力推进了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进程。
(一)合理设计大学内部组织结构。
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关键是要设计好合理化的大学基层组织架构。有学者认为,构建现代大学制度,需要解决好学术组织与管理组织之间的矛盾:一要进一步降低管理重心,扩大院系自主权;二要充分发挥教授在学院学术事务中的作用,建立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授治学的管理机制。
(二)厘清大学章程的制定原则与程序。
大学章程是大学的“宪法”。学者普遍认为,作为大学的“宪法”,大学章程的制定和实施应该基于学术自由与学术自治的原则,按照一定程序推进、规范和保障。为使大学章程真正落到实处,最根本的是要以法律的形式将学校章程的规定具体化、权威化。同时,章程制定应兼顾教育改革过程与改革成果规范的统一。
(三)去行政化是建立现代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先决条件。
有学者指出,中国大学“行政化”的实质,是大学组织内部的行政权力“化”成了政府行政权力“链条”的末端。解构这种组织制度,必须依托政府,通过调整现有的对大学进行控制的组织制度设计及资源配置方式,给予解决。有学者认为,建立服务型行政是去行政化的突破口。
七、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动因和推进策略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我国未来十年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动因和现实意义。
学者们指出,教育规划纲要赋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的内涵,体现了职业教育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重要作用。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于回答三方面问题:一是为国家产业升级提供有力的技能型人才保证和人力资源支撑;二是为教育实现科学发展建立一个合理的结构;三是为解决高考的“独木桥”问题。
(二)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与有效衔接。
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有效衔接是促进中高职协调发展的核心任务,有学者指出,应重点做好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材开发、教学过程、招生制度、评价机制、教师培养、行业指导、集团化办学等10个方面的衔接。也有学者认为,课程衔接是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核心和落脚点,课程内容的一体化不仅要实现内容要素的横向贯通,也要形成职业教育不同学历层次的纵向衔接。
(三)职业教育体系的制度建设。
完善职业教育法制建设,促进职业教育依法办学、依法管理,是构建有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有学者指出,当前重点建设的国家制度应包括:《职业教育法》修订,校企合作制度,现代学校制度,教师培养培训制度,教师企业实践制度,经费投入保障和学生资助制度,集团化办学制度,招生考试制度,督导评估制度,就业准入制度,“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制度等。
八、教师发展的实践取向
2011年10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提出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该标准提出的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引领了教师发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方向。
(一)强调教师实践性知识。
教育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理解教育的实践本性,对理解教师实践知识的性质及其构成具有重要意义。有学者具体谈道,当今诸多国家以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为契机,将信息化成果运用于师范生实践性知识情境,促进师范生专业发展,其经验值得借鉴。
(二)培养教师专业实践能力。
在全球性教育变革浪潮中,培养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成为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路向。有学者结合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英等国“实践中之理论”取向的教师职前实践教学项目,提出应以实践过程和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为起点,让师范生在一定程度的实践基础上建构理论知识。
(三)转变教师学习方式。
有学者指出,教师必须建立新的教育观,包括学校观、学生观、教学观和发展观等,方能适应教育信息化变革趋势。有学者提出,以课堂教学优化为指向的教师学习,不仅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中的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而且还有助于为教师未来的学习指明方向,进而加速课程改革进程。
九、解读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
教育信息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教育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的颁布与实施,现代信息技术正在从教育的边缘走向中心。
(一)现代信息技术引领教育资源配置模式变革。
教育资源是教育活动的基础。有学者指出,教育信息资源配置模式正发生着从“校校建信息资源库”到“区域内共建共享、区域间共享互换”再到“公建共享”的转变。这种资源配置模式的变革将大大促进教育公平。
(二)现代信息技术触发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变革。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教学活动正在发生着由书本加黑板教学到多媒体资料教学再到网络教学以至泛在学习的转变。有学者指出,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了教学模式的再设计,从而形成开放高效的教学。云技术所促成的智能环境有利于以人为中心、感知人的需求、为人服务的新型管理、教学、服务体系的形成。移动设备也为移动学习、泛在学习、非正式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提供了契机。
(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课程体系变革。
学者普遍认为,立足于教育现代化的课程,需要真正体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机整合,建立起新的适应信息经济社会需要的现代课程体系。在内容上既要反映信息技术对科学技术、社会、经济、人文、法律甚至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影响,又要从科学技术哲学的角度,反映变化的趋势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现代科学思想与人文精神。
十、教育学的学科性质与发展思路
随着教育在社会发展中地位的日渐凸显与日益提升,对教育学学科性质、学科定位、学科发展等这些本源性、基础性问题的探寻与追问业已成为学界热议的焦点。
(一)教育学学科属性之争。
有学者强调,教育乃人的教育,因此,教育本质上属人文科学。该观点一经提出立即引发了学界的热议。有学者指出,教育学在历史发展中呈现出从人文科学到社会科学、进而到综合科学的发展趋势。教育学在今天更应该在观照自身人文价值的基础上归属于综合科学。也有学者提出,教育最终要实现的是心性的转化和提升,不能完全靠科学化来实现。
(二)教育学学科品性之问。
有学者认为,教育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品性是生命品性、实践品性、历史品性与境界品性。还有学者认为,教育学大部分知识需要科学化,这是教育学得到信任、获得尊严的重要条件。
(三)教育学学科发展之道。
有学者指出,美国芝加哥大学教育学院从辉煌走向衰落的命运启示我们,教育学要么做出“顶天”的创造性理论成果,要么到学校教育现场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指导,做出“立地”的实践成果。否则,大学的教育学院系也会走入困境。学者一致认为,教育学需要走向实践。现代教育学的发展究竟何去何从,对人的重新且深刻的关注应该成为核心思路。
(本文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课题研究成果之一。撰稿人:高宝立、邓友超、宗秋荣、杨雅文、金东贤、刘洁、许建争、张平)
第五篇:庚子赔款与中国教育
庚子赔款与中国教育
“听说美国退还了庚子赔款,据说北大和清华都是美国人给建的,这是真的吗?”下面就谈一谈美中之间的这段百年往事。
1900年(庚子年),义和拳运动在包括北京在内的中国北方部分地区达到高潮,大清帝国和国际列强开战,八国联军占领了北京紫禁城皇宫。
庚子赔款列强分摊
1901年(辛丑年)9月,中国和11个国家达成了屈辱的《解决1900年**最后议定书》,也就是中国史称的《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规定,中国从海关银等关税中拿出4亿5千万两白银赔偿各国,并以各国货币汇率结算,按4%的年息,分39年还清。这笔钱史称“庚子赔款”,西方人称为“拳乱赔款”。
美国政府在谈判时曾提议不要让中国赔款太多,但条件是各国都不得多要。这一主张因遭到其他列强激烈反对而未能实现。在签约后,美国所获赔款份额是7.3%,排名第六。美国官员明白,这笔赔款其实远远多出美国的实际损耗,包括远征军费和美国公民以及教会与公司在“拳乱”中的损失。
美国退还多余赔款兴办教育
《辛丑条约》中还有一项中国史学家不常提及但却对中国留下永久影响的条款,那就是:中国成立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一向以“天朝”自居并信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中国,从此有了专门的外交部和职业外交官。
1904年,清朝驻美公使梁诚和美国国务卿海约翰交涉庚子赔款事宜的时候,海约翰告诉他,美国得到的赔款过多了,梁诚立刻把此事汇报给了外务部。
海约翰和美国一些传教士和教育家支持退还多余赔款,但是不愿意让这笔钱由中国官员任意使用。他们认为,如果美国帮助中国兴办现代教育并让中国学生来美留学,将会造就一批熟知美国价值观并和美国联系密切的人士,也就不会再次爆发“拳乱”了。
1907年12月,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正式请求国会批准把多余的庚子赔款退还中国,赞助中国教育事业。1908年1月,国会通过决议,批准总统退款。
7月间,美国驻华公使柔克义奉国务卿鲁特指示,致函大清帝国总理外务部大臣庆亲王说,美国出于友好,已决定把“拳乱赔款”从当时的2400多万美元金币减少为1300多万美元,余额退还中国。柔克义还写道,赔款额中还包括200万美元预备用来支付民间在法庭提出的索赔,如果这笔钱有剩余,也将归还帝国政府。
清朝外务部立即回函致谢,并表示中国政府注意到西奥多.罗斯福总统愿意资助中国学生的表态,“现已决意用此退还之赔款,每年派去学生若干人至贵国留学”。
庚子赔款建立清华学堂
1909年,中国首度利用退还的庚子赔款向美国派出了几十名留学生。1911年(辛亥年),用于培养留美预备生的“清华学堂”在北京成立,这是清华大学的前身。这座学堂设立在原来的王府“清华园”。园主人载濂郡王因为支持义和拳而在战败后遭革爵,庄园也被朝廷没收。外务部选中了这块地方,用“拳乱赔款”建立学堂。
2002年,乔治.W.布什总统曾在北京清华大学发表演讲并回答提问。布什在演讲时说,这所著名大学是美国为了增进两国间的联系而帮助成立的。
美国第二次退还赔款
就在建立清华学堂的同一年,“辛亥革命”爆发,中华民国取代了满清王朝。民国政府继续按4%的年息向各国支付庚子赔款,而美国继续每年退款给中国,用于教育事业。
当代中国以及海外华人中的很多知名人士,包括教育家和科学家,当年都接受过庚子赔款的奖学金赞助。
1924年,美国政府又宣布第二次退还庚子赔款,把余下的所有赔款全数退还中国。由于当时中国处在战乱时期,没有稳定的中央政权,美国政府委托由美中两国人士组成的“中华文化教育基金”管理退款。基金会用退还的赔款兴办文教事业,继续培养留学生并资助清华大学,还在1931年建立了当时远东最先进的图书馆之一“国立北平图书新馆”。这是今天的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分馆的前身。
各国纷纷退还庚子赔款
美国的退款、中国的外交努力以及时局变化(第一次世界大战、苏俄革命等)促使英法日意等国也陆续在1920年代同意把庚子赔款专用于在中国的文化教育等事业。
中国北洋政府在1921年和一战的战败国德国以及奥地利签署条约,废除德奥两国在华特权,包括索取庚子赔款的权利。1924年,北洋政府和苏联签约,把俄罗斯的庚子赔款份额用于中国的教育事业。
到了1927年国民政府取代北洋政府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庚子赔款都已用在中国项目了。
中国二战期间废除不平等条约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国民政府和美英等盟国在1943年签订新约,废除了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中给予列强的一切特权包括受赔权利也予以终止,庚子赔款最终成为历史。
1949年,中国大陆政权易手,国民党退守台湾。在台湾新竹成立的清华大学用的是源自庚子赔款的基金。
京师大学堂建于庚子事变之前
听众“林黛玉”问到“北京大学”和庚子赔款以及美国人的关系。北京大学最早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这是中国国立最高学府,而且在义和团事件爆发前就成立了,和庚子赔款无关。
1898年(戊戌年),光绪皇帝在维新派推动下宣布成立“京师大学堂”。“戊戌变法”很快失败,但是这所采纳“西学”的学堂成为仅存的硕果。清政府聘用美国传教士丁韪良(William Alexander Parsons Martin)担任西学总教习。1900年,受拳民进京的冲击,京师大学堂被迫停办,随后攻入北京的八国联军又把这里当作兵营。清朝政府在1902年恢复办学。
另一所和北京大学有历史渊源的“燕京大学”成立于1919年,这是由美国和英国基督教会创建的,首任校长是出生在中国的美国传教士斯图雷登(John Leighton Stuart),他在1946年被任命为美国驻中国大使。这所教会大学的办校经费来自美国等地的捐助。在1930年代,国民政府教育部曾拨款帮助过燕京大学,有些钱来自庚子赔款的退款,但只占学校经费的很小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