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会养老保险总结与土地被征用农民
社会养老保险总结与土地被征用农民
社会养老保险总结
南京市六合区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政策问答
1、为什么要建立基本生活保障制度?
答:2000年以来,我区对被征地农民实行的是一次性货币化安置的政策,由于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被征地农民生活、就业、保障问题,被征地农民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种地无田、上班无门、生活无着落的问题,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重视。为进一步加强征地补偿安置工作的管理,规范征地补偿行为,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六合区人民政府制定了《南京市六合区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试行办法》,经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于2005年月日起试行。
本行政区域内被征地农民按照《南京市六合区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办法》(宁六发[2005]号),符合基本生活保障条件的第二年龄段人员可选择参加基本生活保障,也可选择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第三、四年龄段人员,必须参加六合区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
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是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和“执政为民”重要思想的具体表现,是维护农民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创新发展,为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的重要制度保障。
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为被征地农民建立起长期可靠的生活保障机制。一方面,中老年农民能按月领取一定的生活补助费,到养老年龄时,可按月享受基本生活保障金,从根本上解决了这部分人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中青年农民,不但能享受一定时间的生活补助费,还从政策上明确可享受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培训的优惠政策,如免费就业培训、免费职业介绍、申请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等。同时,中青年农民还可以根据自身就业状况,按照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办法、用基本生活保障费缴纳城镇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费,提高自身的保障层次和水平。
2、哪些人员应参加基本生活保障?
答:以省征地书面批复时间为基准时点,将被征地农民划分为四个年龄段,16周岁以下人员,为第一年龄段;女性满16周岁不满45周岁,男性满16周岁不满50周岁,为第二年龄段;女性满45周岁不满55周岁,男性满50周岁不满60周岁,为第三年龄段;女性满55周岁、男性满60周岁及其以上人员,为第四年龄段。第二、三、四年龄段的人员实行基本生活保障。
3、基本生活保障为什么要个人缴费?
答:社会保障是政府实行的,协调安排社会成员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防范生活风险的一种制度。社会保险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权利与义务对等,只有当个人履行缴费义务后,方可享受社会提供的保险待遇。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基金是由政府和个人共同出资建立的,个人缴费仅是一部分,在享受待遇上,个人缴纳的钱用完后,从统筹基金中支付,同时政府承担最终责任。个人缴费是有限的,待遇是长期可靠保证的。
4、基本生活保障缴费标准分几个档次?待遇如何?怎么样选择?
答:第二、三年龄段人员设立四个缴费档次,第四年龄段人员设立两个缴费档次,选择标准和保障待遇如下:
年龄段
缴费档次
缴费金额(元)
保障金(元/月)
第二、三年龄段
一档
37600
240
二档
40600
280
三档
44600
320
四档
48600
360
第四年龄段
一档
37600
240
二档
42600
260
被征地农民在70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总额内自行选择其中一档一次性缴纳,女性年满55周岁、男性年满60周岁时享受相应的保障待遇。
5、被征地农民生活基本保障基金如何组成?
答:由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组成。70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费按个人选择的基本生活保障缴费金额记入个人账户;政府出资部分和其他可用于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的资金进入社会统筹账户。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账户资金的利息及其他增值收入记入各自账户。
6、哪些人员可以享受生活补助费?
答:参加基本生活保障的第二年龄段人员,未就业时可按月领取不超过2年的生活补助费,每人每月160元;参加基本生活保障的第三年龄段人员,可按月领取不超过10年的生活补助费,每人每月140元。
7、基本生活保障待遇何时享受?如何发放?
答: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待遇从被征地农业人员名单公示结束当月起算,从领取基本生活保障证次月起按月享受。参保人员每月10日起,凭银行存折和有效证件到指定银行就近网点领取保障待遇。存折是信用支付工具,也是保障待遇的发放
专用账户。不得随意更换、销户。
8、基本生活保障待遇标准有无调整机制?
答: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待遇标准将根据南京市相关精神,同时依据全区经济发展水平适时调整。由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会同财政局、国土资源局等有关部门提出调整方案,报区政府,并经市政府批准后实施。
9、基本生活保障与保险公司寿险有什么区别?
答: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是政府行为,是一项新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但免征一切税费,政府还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扶持和投入,目的是维护被征地农民的根本利益。保险公司开展寿险是商业行为,目的是实现公司盈利,寿险支付的待遇是扣除管理费用、应得利润后,根据缴费额、缴费年限、寿命年限进行分摊支付,且支付标准始终不变。所以,商业保险的保障程度无法和社会保障相比,通常作为社会保障的一种补充。
10、第二、三年龄段人员自谋职业或参加工作期间如何用个人账户资金缴纳社会保险费?
答:纳入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的第二、三年龄段人员,在自谋职业或参加工作期间,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缴费有困难的,由本人到区城保经办机构办理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手续,确定缴费标准和缴费期限;到区农保经办机构填写《个人账户资金转缴申请表》。经审核后,由区农保经办机构通过银行划拨的方式按月转缴。
11、第二年龄段人员如何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答:第二年龄段人员选择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其最低缴费标准不得低于测算到本人的土地补偿费标准,其剩余资金可一次性退还给本人,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后,按农村养老保险的有关政策享受养老金待遇。
12、哪几种情况可以办理一次性结算和退保?
答:(1)第二、三年龄段人员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满15年的,其个人账户的本息余额,可办理一次性结算支付,并终止基本生活保障关系。
(2)参加基本生活保障人员死亡的,其个人账户本息余额,由其法定继续人或指定受益人凭相关证件到经办机构办理继承及退保手续。
(3)参加基本生活保障人员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也可办理退保,一次性领取基本生活保障个人账户剩余资金。
一是参保人出国定居或户口迁出本市区域;
二是参保人接受全日好范文,全国公务员的共同天地制高等院校教育时,遇到学费困难的;
三是参保人经二级以上医院诊断患有心肌梗塞、脑中风、尿毒症、高位瘫痪、暴发性重症肝炎、严重烧伤(达到第三度)、肝、肾等重大器官移植、主动脉手术、冠状动脉旁路手术、癌症等重大疾病导致身体重大伤害的,且自发现病情之日起一年内累计支付医药费超过2万元以上。
13、参加基本生活保障后能否申请城镇最低生活保障?
答:参加基本生活保障人员其家庭符合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可按规定向民政部门申请有关待遇。
14、被征地农民就业和培训有什么政策措施?
答:参加基本生活保障的适龄劳动力按照市场就业的原则,纳入城镇就业管理服务范围。劳动保障部门将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被征地农民进行就业前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就业服务。
15、参加基本生活保障人员如何领取《就业登记证》?《就业登记证》有何作用?
答:《就业登记证》是记载持证人就业与失业状况、参加并享受失业保险待遇、享受就业服务与就业扶持的有效证件。
好范文,全国公务员的共同天地基本生活保障人员携带本人的户口簿、身份证、征地补偿协议、免冠照片等,到本人户口所在地的街道、镇劳动和社会保障所进行失业登记,如实报告当前失业状况或就业去向,领取《就业登记证》。发证机构在证上做登记记录,在持证人照片处加盖区劳动就业管理中心钢印生效。
16、劳动保障部门为基本生活保障人员提供哪些服务?
第二篇:青岛市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
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业务经办规程解读
1、《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业务经办规程(试行)》制定的目的是什么?
答:为贯彻落实《关于贯彻鲁人社发„2013‟35号文件做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的通知》(青人社字„2014‟10号)精神,确保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顺利实施,规范和统一我市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业务操作流程,制定本规程。
2、《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业务经办规程(试行)》的制定依据是什么?
答:根据《山东省土地征收管理办法》(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226号)、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关于转发鲁政办发„2012‟62号文件进一步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通知》(青人社字„2012‟189号)和《关于贯彻鲁人社发„2013‟35号文件做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的通知》(青人社字„2014‟10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程。
3、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方案应当在何时拟定?
答:在国土资源部门拟定土地征收补偿安置方案的同时,当地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按规定指导村(居)民委员会,研究拟定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方案。
4、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方案的确定流程是怎样的? 答:(1)调查摸底。村(居)民委员会根据国土资源部门 正式确认的《土地征收勘测调查清单》等土地征收勘测调查结果,对征地涉及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个人基本信息、征地情况、参加养老保险情况等进行调查摸底,组织被征地农民填写《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个人信息登记表》。
(2)拟定方案。村(居)民委员会根据征收土地补偿安置方案、土地征收补偿安置协议和调查摸底情况等,提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对象名单,拟定《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方案(表)》,并组织召开村(居)民代表会议或村(居)民大会进行讨论,确定纳入本次征地养老保障的对象和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障资金分配意见等。对符合参保条件但未参保的,村(居)应通知其办理有关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登记手续。
(3)公示报批。《保险方案》经村(居)民代表会议或村(居)民大会讨论通过后,由村(居)民委员会在本村(居)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的,在《保险方案》上加盖村(居)民委员会公章,并由不少于3名村民代表签字后,连同公示证明材料、征收土地补偿安置方案、土地征收补偿安置协议、《个人信息登记表》等材料一并上报镇政府(街道办)。
《保险方案》应在土地征收补偿安置协议正式签订的同时,按上述要求完成拟定、公示和上报工作。
(4)审核批准。镇政府(街道办)对村(居)民委员会提报的《保险方案》等进行审核。对审核发现方案不规范、不符合政策或未履行规定程序的,应要求村(居)民委员会按规定2 对方案进行调整、修改或履行相关程序;对经审核无误的,由镇政府(街道办)在《保险方案》上签署批准意见,并加盖公章,《保险方案》、征收土地补偿安置方案、土地征收补偿安置协议等材料报区(市)社保经办机构。
(5)审核确认。区市社保经办机构对《保险方案》和《个人信息登记表》的相关信息进行复核,并与公安部门户籍信息库、居民养老保险和职工养老保险信息库进行比对,经审核无误的盖章确认。审核发现个人参保信息与实际不符等问题的,退回村(居)修正后上报;对《保险方案》涉及的养老保障资金数额与财政拨付资金不符或资金分配违反政策的,退回村(居)核实、调整并重新履行公示报批程序后上报。
5、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方案应当在多长时间内落实? 答:土地被依法批准征收后,区(市)社保经办机构根据收到的土地征收批复文件及其他批复信息,在60个工作日内组织完成《保险方案》落实工作。
6、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资金可以在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建立预存款个人账户的保障对象有哪些?
答:(1)已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并仍在缴费期的保障对象;
(2)保障对象中未满16周岁人员及16周岁以上的在校学生。
7、养老保障资金分配至个人账户的工作流程是怎样的? 答:区(市)社保经办机构根据审核确认的《保险方案》 和《个人信息登记表》的内容,分别为保障对象建立个人账户:
(1)对已参加职工养老保险并仍在缴费期、申请将养老保障资金记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预存款个人账户的保障对象,个人需填写《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资金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预存款个人账户申请表》,分别由村(居)协办人员、镇(街道)劳动保障中心审核并盖章后,社保经办机构为其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预存款个人账户,养老保障资金按规定计入。
对保障对象中未满16周岁人员及16周岁以上的在校学生,由其监护人填写《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资金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预存款个人账户申请表》,社保经办机构也为其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预存款个人账户,养老保障资金按规定计入。
(2)对符合条件申请将养老保障资金计入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其他保障对象,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为其建立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并将养老保障资金计入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已建立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计入原个人账户)。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要单独设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栏目。
8、对被征地农民的个人缴费和集体补助是如何规定的? 答:对参加居民养老保险的被征地农民,自愿缴纳一定数量养老保险费的,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标准和方法参照居民养老保险政策规定执行。个人缴费和集体补助,须在养老保障资4 金记入个人账户之前缴纳,否则视为自动放弃缴费。个人缴费和集体补助到账后,记入其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按照居民养老保险的相关规定进行管理。
9、计入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资金如何管理?
答:资金到账后,对记入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资金,其中80%计入个人缴费栏目,20%计入政府补贴栏目。区(市)经办机构打印《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资金计入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汇总表》,养老保障资金需从财政专户拨付的,其中一联交区(市)财政部门。计入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资金自次月起开始计息,并按照有关政策规定进行管理,因新征土地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不参与居民养老保险缴费年数计算。
10、计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预存款个人账户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资金如何管理?
答:对保障对象中选择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和未满16周岁人员及16周岁以上的在校学生,养老保障资金到账户后,一次性计入参保人员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预存款个人账户。区(市)经办机构打印《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资金计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预存款个人账户汇总表》,养老保障资金需从财政专户拨付的,其中一联交区(市)财政部门。计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预存款个人账户的资金自次月起参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进行计息。被征地农民在我市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并缴费的,预存款个人账 户资金用于按月抵缴其应缴费金额中的个人账户部分。被征地农民个人实际缴纳的保险费到账后,从其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预存款个人账户划转当月的个人账户部分金额进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预存款个人账户余额不足以抵缴一个月的个人账户缴费部分时,预存款个人账户予以封存,待参保人员符合退休或个人账户转移、一次性支付等条件时,预存款个人账户余额部分一次性转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并按有关规定办理待遇计发或保险关系转移衔接。
11、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资金一次性支付的情形有哪些? 答:属于本次征地保障对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将养老保障资金按照《保险方案》对应的养老保障资金数额,一次性支付本人或指定受益人、法定继承人:
1、已享受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2、已纳入养老保险方案,方案实施前死亡、保险关系转移及其他情况的。
12、保障对象在申请一次性支付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资金时,应提供哪些证明材料?
答:申请人或其指定受益人、法定继承人携带身份证和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到村(居)民委员会办理资金申领手续,并对应一次性支付的情形,分别提供以下证明材料:(1)已享受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提供职工保险经办机构出具的已享受待遇的证明原件。(2)死亡的,提供民政部门出具的火化证明或公安部门出具的死亡证明原件和复印件;保险关系转移的,提供《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信息表》原件和复印件;6 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13、养老保障资金一次性支付的流程是怎样的? 答:(1)个人申请。申请人或其指定受益人、法定继承人携带身份证和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到村(居)民委员会办理资金申领手续,填写《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资金一次性支付申请表》,并
(2)村(居)上报。村(居)协办员对相关材料进行审核,审核无误的,在《一次性支付申请表》上签章,上报街道(镇)保障中心。
(3)街道(镇)初审录入。街道(镇)保障中心对上报的申请人资格和提报材料进行初审,并将申请表的相关内容录入信息系统,在《一次性支付申请表》上签章后,上报区(市)经办机构。
(4)区(市)审核支付。区(市)经办机构对申请人资格和提报材料进行复审,并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数据、公安户籍信息数据等进行比对,确认无误的,在《一次性支付申请表》上签章确认,并留存一份。区(市)经办机构打印《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资金一次性支付汇总表》,养老保障资金需从财政专户拨付的,其中一联交区(市)财政部门。每月20日前,区(市)经办机构委托银行发放一次性支付的资金。
14、养老保障资金计入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人员的养老金如何计发?
答:《保险方案》落实时已享受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的被征地 农民,其养老保障资金计入个人账户后,由区(市)经办机构根据本次征地增加的个人账户资金额,按养老保障资金到账月份对应的被征地农民周岁年龄的支付系数(执行现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70岁以上的执行70岁的支付系数),计算确定本次征地增加的个人账户养老金标准,打印《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核定表》。增加的个人账户养老金从养老保障资金到账的次月开始享受,与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合并领取。
《保险方案》落实时被征地农民未享受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的,在其达到待遇领取年龄时,按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申报审核工作流程,办理待遇领取手续。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与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合并领取。
15、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如何拨付和管理?
答:土地征收报批之前,所在区(市)财政部门或单独选址项目用地单位,应依据相关规定将应负担的社会养老保障资金一次性足额划入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社保专户。区(市)社保经办机构根据《保险方案》和《计入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汇总表》、《计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预存款个人账户汇总表》、《一次性支付汇总表》,计算出养老保障补贴资金应划入居民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财政专户的具体金额,财务部门据此将资金划转至居民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收入户。
养老保障资金需从财政专户拨付的,区(市)社保经办机8 构根据《保险方案》和《计入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汇总表》、《计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预存款个人账户汇总表》、《一次性支付汇总表》,计算出养老保障补贴资金应划入居民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财政专户的具体金额,财务部门据此报至所在区(市)财政部门申请将资金划转至居民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收入户。
16、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业务档案如何管理?
答:各级经办机构应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国家档案局制定的《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规定》以及我市《城乡居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业务档案整理办法》等管理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
第三篇:青海省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暂行办法
青海省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暂行办法》出台
来源:青海法制报
发布时间:2013-01-09 被征地农民将享受社保政策 不落实社保政策地区一律不予报批征地
记者1月8日从省国土资源厅了解到,2012年12月28日,《青海省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由省政府颁布,并从2012年12月31日起执行,这意味着从今年起我省被征地农民将享受社会养老保险政策。
《暂行办法》共7个部分,明确了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原则和任务目标、参保范围、资金筹集、建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领取养老金条件及待遇标准、相关制度衔接、职责分工等事项。根据《暂行办法》规定,我省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行属地管理、县级统筹,逐步提高统筹层次。参保范围是,我省城镇规划区内,经依法批准,由当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实施统一征收农村集体所有土地,按户计算人均剩余耕地不足0.3亩,且在征地时持有第二轮土地承包权证,年满16周岁及以上、未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在籍农民(含水库移民)。实施土地征收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被征地农民剩余耕地的产出和供养能力,可适当调整被征地农民的参保范围。征地时未满16周岁的人员,由实施土地征收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一次性发给征地安置补助费,待其达到劳动年龄后视其就业情况再参加相应的养老保险。
另外,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按征地时当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一定比例筹集,由个人缴费、政府补贴和村集体补助构成。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负责为参保人建立终身记录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同时,个人缴费、政府补贴及集体补助全部记入个人账户。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与新型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合并管理。领取养老金条件及待遇标准为,从年满60周岁起,按月领取养老保险待遇。养老保险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基础养老金标准为12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标准为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除以139(与现行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相同)。
记者了解到,省政府已发文要求各州、地、市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准备、统筹安排,切实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的组织实施工作。依据《暂行办法》的规定,落实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资金,不落实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资金的地区,一律不予报批征地,并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宣传,引导被征地农民积极参保。(作者: 于瑞荣、康维海)
相关链接:
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构成和缴费比例
个人缴费,参加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民以征地时当地城镇居民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基数,按35%的比例一次性缴纳15年的养老保险费。新征地农民由当地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在征地时统一核准后,从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中一次性扣缴。
政府补贴,实施土地征收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被征地农民个人缴费进行补贴,补贴标准以征地时当地城镇居民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5%确定,由当地财政部门优先从土地出让收入中一次性提取15年的缴费补贴资金。对符合领取养老金条件的参保人(含水库移民)每月补贴基础养老金120元,由当地政府承担。实施土地征收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适当提高被征地农民基础养老金标准和缴费补贴标准。
集体补助,有条件的村集体可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补助标准由村民委员会民主确定。新增被征地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根据当地城镇居民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变动适时调整。【西宁市】出台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意见
为做好全市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西宁市日前出台《西宁市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意见(试行)》,主要由被征地农民的身份认定、基金收缴、收支管理、参保登记以及各部门职责共五个部分组成。
一、关于被征地农民身份的认定,明确了人均耕地的计算公式以及已征地农民和新征地农民的认定程序,对各工业园区土地资源管理部门实施统一征收农村集体所有土地的,被征农民身份认定由各工业园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按照规定程序审核、确认后,相关资料移交区(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二、关于被征地农民的基金收缴,明确了已征地农民按照自愿原则参加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需由本人写出书面申请,被征地村委会将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审核确认的《西宁市被征失地地农民认定表》、《西宁市被征地失地农民花名册》连同参保申请书上报乡镇(街道办事处)汇总,待参加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缴费部分由区(县)社保经办机构确认到帐后,乡镇(街道办事处)向区(县)和各工业园区财政部门申请政府补贴资金。政府补贴资金到位后,区(县)和各工业园区财政部门通知区(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参保登记手续。
新征地农民由区(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受理征地申请后,计算被征地社会养老保险总费用,并制表加盖公章确认,上报市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市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审核无误后,再由区(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向用地单位下达缴纳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费用的通知,并督促用地单位限时缴纳到各区(县)财政部门,区(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参保登记手续。
三、关于基金收支管理,明确了各区(县)财政部门开设“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险基金户”设立在社会保障财政专户中进行分帐核算,用于核算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缴费、政府补贴和村集体补助资金等内容。明确了关于政府财政补贴按照谁征地,谁受益,谁承担财政补贴的原则,实施土地征收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被征地农民个人缴费进行补贴,补贴标准以征地时当地城镇居民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5%确定,由各级财政部门优先从土地出让收入中一次性提取15年的缴费补贴资金,将此项资金拨入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险基金财政专户。
四、关于参保登记,明确了区(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接到区(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移交的《西宁市被征地失地农民认定表》及《西宁市被征地失地农认定花名册》,确认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已到位的,区(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照《青海省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流程(试行)》为参保被征地农民办理参保登记。做好劳动年龄内参保被征地农民个人帐户管理,对达到待遇享受年龄被征地农民做好待遇核定和发放工作。达到待遇享受年龄的被征地农民,从办理参保手续并缴清所有的养老保险费之次月起享受养老金待遇。区(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做好被征地农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资料的归档和保管工作。
五、关于各部门职责,明确了除规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市国土资源、财政、民政等部门的职责外,明确了各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国土资源、财政、民政等部门的职责,特别强调各区(县)、各工业园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本区县、本工业园区被征地农民参保资格的确认和个人缴费的统一扣缴。统一扣缴的养老保险费,应在2个月内全部转入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财政专户,将被征地农民缴费记录、基本信息资料移交本区(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各区(县)、工业园区财政部门负责落实各项政府补贴资金。各级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要加强对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基金的安全与完整。
第四篇: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及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总结
2007年我县的农村养老保险及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在上级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的正确指导下,认真贯彻农村养老保险有关政策和省政府浙政发〔2002〕27号、〔2003〕26号文件精神及省五部门指导意见的要求,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利益,扎实开展农村养老及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1、2007年,全县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收入万元(利息),支出万元,当年结余万元,历年结余万元。到月底,全县共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数人,其中享受农村养老保险待遇人。
2、为深化完善我县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完善被片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通知》(浙政办发〔2005〕33号)和《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通知》(温政发〔2005〕63号)文件精神,在国土、社保、罗阳、雅阳等单位调查研究基础上,于2007年10月出台了《泰顺县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完善县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政策的通知》,并于2007年12月开始申报实施,进一步推进了我县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2007年,我县共有被征地项目17个,涉及11个乡镇14个行政村,应当落实即征即保对象225人。到2007年12月底,共落实应保对象155人.二、存在的问题
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一直是县领导十分重视和关注的问题,但由于试点工作在开展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实际问题,因此,我县2007年之前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一直没有实质性进展。主要原因在于:
1、被征地农民参保意识不强
由于被征地村人均被征耕地省,土地安置费基本已被农民领去,个人部分无法缴纳,而且大部分被征地农民认为参不参保无所谓。
2、资金难以筹措
根据前些年我县耕地征用补偿情况分析,个人安置费部分无法抵足个人缴费部分,资金缺口较大。而集体承担部分的资金,因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的返回金为全体村民所共有,主要用于补足村集体土地补偿费。用集体所有的资金为部分村民缴纳保险费,大多数村民在思想上不能认同,集体出资部分筹集也会遇到较大的难度。除此之外,县政府需要承担的资金也较大,一步很难到位。
3、参保对象难以界定。根据泰顺的实际情况,由于二轮土地承包不到位,即使被征地农民在土地被征用之后,也还存在着“征地而不失地”的现象。有的村还在征地之后,把征地费平均分给了村民,同时对被征的土地进行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导致参保对象一时难以确定。
4、历史遗留的问题比较突出:一是新58省道改建工程征地项目中,因工程资金紧张,有相当大一部分被征地属于我县内部政策处理,没有严格按征地标准报批,故该项目的被征地农民参保工作均未落实。三是珊溪水库工程牵涉到当时移民对象19114人,共被征用土地6928亩。库区移民只享受移民安置补助待遇,并未真正享受失地待遇,由此,可能存在较大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三、2008年工作思路
2008年,我县将按照“确保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的要求,进一步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确保2008年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做到即征即保。同时,要根据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按照个人养老储蓄为主、集体补助为辅、政府适当补贴的原则,进一步研究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努力推进社会保险全民化。
二〇〇八年二月一日
第五篇:扬州市市区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办法
市政府关于印发《扬州市市区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办法》的通知
各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公司),市各直属单位:
《扬州市市区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办法》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O一一年五月九日
扬州市市区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办法
为提高被征地农民和失地农民养老保障水平,加快推进市区城镇化建设,全面落实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将被征地农民纳入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范围,结合我市市区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基本原则
(一)坚持本人自愿的原则;
(二)坚持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原则;
(三)坚持个人缴费、政府补贴、集体补助相结合的原则。
二、对象范围
(一)2011年1月1日以后市区新产生的被征地农民,可直接将征地安置费、耕地补偿费转换为被征地农民社 会养老保险费,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
(二)2010年12月31日前年满16周岁以上且具备扬州市市区户籍的被征地农民(指已签订征地安置补偿协议)和失地农民(指人均0.1亩以下),可申请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但不包括以下人员:
1、已办理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并按月享受退休金(养老金)的人员;
2、征地安置就业,且已经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累计缴费年满10年(含视同缴费年限)的人员;
3、征地安置就业,因本人原因被单位开除、除名以及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人员;
4、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具有正式工作的人员;
5、户籍迁出扬州市区的人员;
6、婚迁以外因投资、引进人才、投靠亲戚、挂靠户口、转包(租)他人土地承包经营权等原因迁入的人员;
7、服刑劳教在押和外逃期间的人员;
8、出国(境)定居的人员。
三、参保的具体办法
(一)截止2010年12月31日前,男不满65周岁、女不满60周岁,经本人书面申请,可从2010年12月向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年限10年(即为120个月),缴纳起始年龄不得早于16周岁,高中或中等以上学校毕业的应从毕业后起算。
(二)截止2010年12月31日前,男65周岁以上不满70周岁,女60周岁以上不满65周岁,经本人书面申请,可从2010年12月向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年限10年(即为120个月)。若男到达70周岁、女到达65周岁时,其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可在此次办理参保时,根据年龄情况由本人一次性补足所差的缴费年限。
(三)截止2010年12月31日前,男70周岁以上、女65周岁以上,经本人书面申请,可从2010年12月向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10年(即为120个月)。同时,可一次性补缴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5年(60个月)。
(四)被征地农民按照本办法参保登记缴费后计算缴费年限,在参加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前已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可与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累计连续计算。在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已缴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和此次参加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年限有重叠的,本次缴费年限可从2000年12月底向前缴纳直至1996年1月止。
四、缴费标准
(一)在2011年12月31日前,办理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缴费10年(120个月)的标准为28187元/人。即: 1、2005年之前缴费年限的,一律按2005年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0%为最低缴费基数(1048元/月)和灵活就业人员缴费费率(20%)计算基本养老保险费。2、2006年至2010年期间缴费年限的,按同年公布的最低缴费基数和灵活就业人员缴费费率计算基本养老保险费。
缴费费率为20%,其中8%由被征地农民个人承担,12%由市、区两级政府承担(不含邗江)。
被征地农民有征地个人账户资金的,用于冲抵个人承担部分,不足部分由本人一次性补足;剩余部分应用于个人补缴或续缴。失地农民办理参保缴费手续时,应书面申请承诺对土地回征时,不再有新的要求,享受被征地农民同等政策。所在村组土地,由所在地区以上政府依法收回。
(二)在2011年12月31日前办理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按扬州市区2011年灵活就业人员最低缴费基数1794元/月,缴费费率20%,其补缴资金由本人一次性趸缴。
对男70周岁以上、女65周岁以上的被征地农民本人需一次性补缴5年(60个月)基本养老保险费,其缴费标准为:21480元/人。
考虑年龄因素,以2010年12月31日为时点,男超过70周岁、女超过65周岁的,每超1岁(12个月),其个人补缴缴费标准递减800元/人•岁,递减至男80周岁、女75周岁止。补缴标准递减差额部分由市、区政府分担(不含邗江)。
五、退休条件
(一)参加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时,男不满55周岁、女不满50周岁的,经向前缴费10年后,本人应继续按市区灵活就业人员规定缴费,到达国家和省规定退休年龄(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时,且连续缴费年限满15年(其中实际缴费年限应满5年)的,可办理退休手续。
(二)参加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时,男55周岁以上不满65周岁,女50周岁以上不满60周岁的,经向前缴费10年后,本人继续按市区灵活就业人员规定缴费,且连续缴费年限满15年(其中实际缴费年限应满5年)的,可办理退休手续。
(三)参加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时,男65周岁以上不满70周岁,女60周岁以上不满65周岁的,经向前缴费10年后,继续按市区灵活就业人员规定缴费,到达男满70周岁、女满65周岁时,且连续缴费年限满15年的,可办理退休手续。
(四)参加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时,男70周岁以上、女65周岁以上,经向前缴费10年。同时按市区2011年灵活就业人员缴费标准,一次性补缴5年基本养老保险费(60个月),即可办理退休手续。
六、养老金待遇
(一)参保后的被征地农民,符合条件办理退休手续后享受养老金待遇。其待遇计发办法按照省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规定新的养老金计发办法执行,从办理退休手续的次月起享受,终止原保障关系。2011年退休后的养老金调整,从2012年起依据国家和省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的政策规定执行。
(二)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被征地农民,其丧葬费、一次性抚恤费参照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规定执行,不享受供养直系亲属定期生活补助费。
七、组织实施
(一)市政府成立市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领导小组,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国土、公安等部门和各区分管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加强组织领导,解决政策制定及落实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各区也应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统筹推进辖区内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
(二)各区应在市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统一政策、统一标准,并成立专门工作班子,负责此项工作的组织、宣传、推进和协调。邗江区按本办法规定和原则,制定贯彻细则,报市政府备案后统筹实施。
(三)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编制市区被征地农民参保操作办法、政策宣传、业务培训、工作流程、工作制度(例会制度、会办制度、督查制度)及数据统计汇总等工作。区级国土、公安、人社等部门组成联合审核工作小组,组织国土所、派出所,劳动保障所共同开展被征地农民的身份认定、个人基本信息、生存状况、户籍情况以及基本生活保障和社会保险参加情况的比对等审核工作。
(四)市、区两级财政分别按照各自职责,根据现行的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办法等有关规定,加强负责被征地农民参保资金的管理,开设财政专户,负责被征地农民社会参保资金的归集、缴库工作。
(五)市社保中心负责市区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登记缴费、人员建档等工作,开发启用相应社保软件系统,专门管理。邗江区社保经办机构具体负责辖区范围内被征地农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工作,采用统一软件规范有关数据。
(六)各区乡镇(街道)以及所属劳动保障所负责被征地农民参保申请受理、资格报审、资金解缴、个人档案保存、退休报审等工作。
八、本办法自2011年8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