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2 19:45: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第一篇: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编辑:admin 时间:2008-7-4 12:33:00

农业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对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当前应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加强政府引导。政府应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作为地方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充分发挥引导和推动作用。加大对农业循环经济 的宣传力度,使农业循环经济理念深入人心;扶持一批农民率先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搞好典型示范带动,激励更多的农民自觉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切实加强领导,通过制定规划、科学分工、明确责任,有序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做好跟踪问效抓落实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避免走弯路和浪费资源。

完善政策法规。政策法规具有规范性、保障性。农业循环经济要得到长期健康发展,必须有完备的政策法规作保障。应加强农业循环经济立法,尽快建立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依法保障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实施优惠的财政、税收、信贷等政策,调动农民及社会各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积极性;制定政府奖励政策,奖励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作出重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强化科技支撑。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先进科学技术的支撑。应认真总结推广传统农业生产中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投资小、易操作、实施面广、增收明显的生产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大力加强农业循环经济技术研究与开发,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农相结合的农业循环经济技术研发体系,重点研究开发无污染、无公害以及节地、节水、节肥、节能、节材、节人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等。同时,建立健全以技术服务部门为骨干、各种专业队伍与广大群众共同参与的农业循环经济技术推广网络,加快农业循环经济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

加大资金投入。实现从传统农业经济向农业循环经济的飞跃,必须有充足的资金作保障。应加大各级财政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农业循环经济财政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多层次、多渠道筹措资金,引导农民和村集体进行投入,积极吸引外资和社会资金。

促进公众参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不仅需要政府的积极推动,而且需要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应系统开展农业循环经济干部培训,提高各级干部的思想认识水平,增强其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自觉性;积极开展农业循环经济建设试点,引导涉农企业参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公众宣传农业循环经济,提高公众参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加强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组织的合作,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使其成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推动力量。

作者:杨 文 李世平

来源:《人民日报》

第二篇:高峰土家族乡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汇报材料

高峰土家族乡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汇报材料

高峰土家族乡位于慈利县西北部,平均海拔800余米,因地势较高而得名,是一个“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典型高寒缺水山区乡。全乡25个行政村,228个村民小组,共有人口17000余人,其中土家族14000余人。粮食以旱粮(玉米)为主,是一个在全省享有盛誉的旱粮多熟制高产山区乡镇之一。经济作物以烤烟为主,烤烟既是该乡的拳头产品,又是该乡的支柱财源。近几年来,随着党和国家的农村政策逐步优化,由乡党委、政府牵头,通过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强化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积极推行生态示范村建设,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使我乡农业循环经济走上了持续、健康的发展道路。

一、我乡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

根据我乡地形、气候、资源的特点,乡党委、政府主要从土地资源、农村清洁能源、畜禽粪尿、绿色生态农业综合利用等方面着手抓好农业循环经济,形成了独具高峰特色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一)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打造农业生产基地 高峰土家族乡全乡总面积14840公顷,耕地面积1536公顷,其中水田393公顷,旱地1143公顷,林业面积10667公顷。近几年来,高峰乡党委、政府以落实省委的“一化三基”为抓手,结合高峰高寒缺水的现状,大力发展山地种养业,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出了“一抓烤烟二抓粮,围绕山地抓种养、依托慈索旅游线,跳出山门闯市场”的口号。由于我乡是一个山区乡,没有成片成块的土地,不适合大型的农业机械化生产,只有充分发挥山地丘块多用型优势,做好高寒缺水的文章,大力烤烟、反季节蔬菜、优质水果、甜糯玉米等优势农作物,提高单块土地的复种能力,我乡的农业循环经济才有出路。近几年来,我乡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基础上合理配置土地资源,逐步形成了5大农业产业基地:一是形成了6200亩优质烤烟生产基地,发展“订单”烟叶;二是形成了以郑坪、南井等村为主的3500亩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重点种植辣椒、白菜、萝卜等绿色反季节蔬菜;三是巩固10000亩玉米丰产片示范基地(其中5000亩甜糯玉米生产基地)、四是富垭、三阳为中心的10000亩优质水果生产基地,发展了金秋梨、藤犁等品种;五是以中坪、长坪为中心的5000亩超级稻生产基地。

(二)推广清洁能源使用,强化种养生物链建设 我乡主要是通过养殖业为龙头,以沼气为纽带,把养殖业和种植业紧密结合起来,把“植物生成—动物转化—微生物还原”的生物链连接起来,以生猪养殖大村为重点来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通过沼气发酵来处理大量的农业废弃物,包括人禽兽粪尿、农作物秸秆、农产品加工废弃物等,将其转化为农业生物肥料。目前我乡沼气主要采取“一池三改”模式和“三位一体”、“四位一体”产业模式。一般农户发展“三位一体”即“猪—沼—玉米”等模式,规模养殖户发展“四位一体”(厕所、保温畜禽舍、温室大棚、沼气池)和“五位一体”(厕所、保温畜禽舍、温室大棚、青贮池、沼气池),把沼气残渣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初步估算每口沼气池生产的残渣可以帮助农民每年节约化肥、农药费用250元左右,每口沼气池可以帮助农户节约煤电费用达650元以上。目前全乡农村沼气用户有1842户,沼气普及率达到20%。年总产气量43万多立方米,折合成标准煤41万吨,帮助农民节约煤电费用达100万元以上;此外沼气残渣利用可使农民节约化肥、农药达45万元以上。

(三)提高土地利用率,首推立体复合型农业种植 由于我乡耕地面积缺少,长期以来都在推广立体复合型农业种植,以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率,增加单产量,从以前单一的种粮食,到现在的粮食、水果、蔬菜三样套种,使土地的产值就增长了3倍。我乡的立体种植主要包括各种农作物的轮作、间作与套种、农林间作等,发展了“玉米—红薯”、“玉米---黄豆”“烤烟-冬黄豆”等旱地立体种植模式,全年旱地复种面积达5000多亩;“金秋梨—辣椒”等果园立体种植模式面积也达到了1000多亩,全年仅立体复合型农业种植就使我乡农民增收达1200万元以上。

(四)强化绿色环保理念,加快生态农业发展近几年来,我乡以有机蔬菜和环保绿猪为主线,绿色生态农业取得长足进步。利用高峰独特的气候条件,瞄准有机化、绿色无公害蔬菜市场价位高、出口外销价值高、深受城市消费者欢迎的这一现状,强化3500亩绿色反季节蔬菜基地建设,面向市场创立高峰反季节蔬菜的品牌,远销长沙马王堆菜市场,从而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反季节蔬菜每年实现收入500多万元;其外依托独特的山地资源,加之历来的养殖传统,大力发展养猪、养羊等,通过引进项目,强化技术革新,以双星、双元两个万头生猪养殖基地为依托,大力推广环保型瘦肉型生猪养殖。我乡年出栏生猪达3万头以上,是湘西北重要的生猪养殖基地之一,养殖一项每年促进农民增收600万元。

(五)加快生态示范村建设,改善人居环境近几年来,我乡十分注重生态示范村建设,先后确定了一批生态示范建设点,通过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生态建设,我乡的生态示范村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先后有郑坪、毛安等村获得县级生态示范村称号,特别是我乡的高山村还获得了“省级生态示范村”荣誉称号。我乡在创建生态示范村过程中,注重突出地方特色,因地制宜引导农民发展生态农业,走“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目前已形成了高山村的烤烟专业村、郑坪村反季节蔬菜专业村、毛安村优质水果专业村。通过这些特色专业村的开设,提高了农业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展前景广阔。其外还以“四改”为切入点,加快生态示范村的人居环境改善。一是实现村道硬化,目前我乡生态村示范村村道硬化率达100%;二是实现改水,广泛利用“烟水工程”“安全饮水”等项目,建造人畜饮水池,目前生态村改水率达90%,基本上实现了安全饮水;三是实现改厕。全乡生态村的卫生厕所的覆盖率达50%,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50%以上,卫生厕所的普及,使村民群众的卫生意识得到极大的提高;四是实现改灶各家各户普遍用上沼气、煤气炉和节柴灶,既节约了林业资源,又卫生方便。其外我乡十分注重引导农民种养致富,农民靠山吃山,勤劳致富,鼓励野生葛粉和中草药材种植;在做好种养业同时,积极鼓励农民走出去,外出打工学本领。据初步统计,我乡在外务工人员达4000人,每年实现劳务收入5000万元

二、我乡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村干部重视不够。农业循环经济的出现虽然较早,但以一个完整的发展思维、发展模式进行则是近两年的事,所以村干部对农业循环经济认识不深,所以他们虽然行动上做到了服从安排,但从思想上重视不够,因此工作力度不大。

(二)生产方式不合理。由于片面追求高产,少数农民缺乏发展循环农业生产知识,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过量播种,过量施肥的现象。部分农民认为只有高投入才有高产出,对适量播种技术和农作物需肥规律缺乏认识。

(三)技术和资金缺乏。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技术和资金的支撑。由于缺少技术和资金,我乡的农业循环经济的新技术、新模式推广应用缓慢。

(四)综合应用率不高。近年来,虽然我乡农村沼气建设数量迅速增加,但畜圈、厕所、厨房的“三改”配套率不高,沼液、沼渣的综合利用没有发挥出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全乡通过沼气发酵的畜禽粪便利用率经统计不到5%。

三、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科学制定规划。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不仅要有总体思路和长期规划,而且还需要政策的扶持,希望农业主管部门加强对农业循环经济的指导,出台农业循环经济有关政策,推进山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其外还要加强对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指导,强化对村干部的培训,转变其观念。

(二)推行清洁生产,发展生态农业。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重点是加强对环境温和的新型肥料和新型控释肥料的应用,大力推行配方施肥、测土施肥等新方法,推广精准施肥等新技术,将微量元素与有机肥混合配方使用,同时结合其他方法,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要完善“猪-沼-玉米、猪-沼-果”模式,以养殖业为龙头,沼气建设为中心带动粮食、蔬菜、果业等产业,广泛开展农业生物综合利用,利用人畜粪便入池产生的沼气作燃料和照明,利用沼渣和沼液种果,养鱼、喂猪、种菜,多层次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提高经济效益,改善生态环境,完成从烤烟一支独秀到五大基地共同发展的转型。

(三)健全服务体系,提供技术支撑。要进一步完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加强乡-村级服务网络建设,强化循环农业技术培训和服务,使农民掌握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得到方便快捷的服务。农科站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培训活动,通过办培训班、印发宣传资料、邀请专家讲座,普及节能减排技术。要将沼气利用、测土配方施肥等重点循环农业技术加以引进,消化先进的循环农业技术,推进循环农业技术应用,以降低生产成本。

(四)完善循环体系,推广节能减排。在以资源利用型发展模式、立体复合型发展模式两种循环农业模式发展的同时,通过使用节能灯、太阳能、空气能、半导体照明等节能产品,完善生态循环体系。全乡目前已有安装4500只节能灯,今年计划安装节能灯3000只,建造沼气池40口,发展太阳能66户。

(五)强化资金支持,加快循环经济的发展 在我们这个山区乡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关键是缺资金、缺技术,缺人才,缺项目。希望农业主管部门从资金上向农业偏远山区倾斜;选派科技特派员,指导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希望今后农业发展的项目,要围绕绿色环保、循环利用的目标做项目。只有这样才会有农业循环经济全面发展。

总之,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广大农民群众以摆脱旧的生产模式,发展新型农业的重要途径之一,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意义是深远的。只要坚持科学发展,大胆实践,循环农业一定会成为我乡经济发展新亮点。

第三篇:发展农业生态循环经济产业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发展农业生态循环经济产业建设

可行性研究报告

建设单位:中鼎大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农科院

中国生态有机门户网www.xiexiebang.com 编制日期:二О一一年十月

目录

第一章

总论..........................................................错误!未定义书签。1.1项目名称和建设单位.................错误!未定义书签。1.2建设规模...........................错误!未定义书签。1.3建设内容...........................错误!未定义书签。1.4项目总投资.........................错误!未定义书签。1.5资金筹措...........................错误!未定义书签。1.6投资使用计划.......................错误!未定义书签。1.7建设期限...........................错误!未定义书签。1.8项目效益...........................错误!未定义书签。1.9可行性研究的依据...................错误!未定义书签。1.10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错误!未定义书签。1.11结论与建议........................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错误!未定义书签。2.1项目背景...........................错误!未定义书签。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错误!未定义书签。2.2.1项目建设是拉动区域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的需要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项目建设是增强辐射带动,促进农民群众增收的需要错误!未定义书签。

2.2.3项目建设是提高现代农业水平、促进产业调整的需要错误!未定义书签。

2.2.4项目建设是实现城乡统筹、保障食品安全供应的需要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

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3.1建设单位名称、性质、及法人代表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3.1.1建设单位名称..........................................错误!未定义书签。3.1.2单位性质..................................................错误!未定义书签。3.1.3法人代表..................................................错误!未定义书签。3.1.4法人代表简介..........................................错误!未定义书签。3.2单位发展简介、主要业务范围和业务能力 错误!未定义书签。3.3人员及其构成.......................错误!未定义书签。3.4主要资质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3.5产业链建设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3.5.1 产业链建设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3.5.2关联单位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3.6资产与财务状况.....................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

市场需求分析与预测.............................错误!未定义书签。4.1肉牛产业生产现状及市场预测.........错误!未定义书签。4.2粮食及原料种植产业生产现状及市场预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4.3粮食加工产业生产现状及市场预测.....错误!未定义书签。4.3其他产业生产现状及市场预测.........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

项目选址和建设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5.1 选址原则与选址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项目建设总用地规模.................错误!未定义书签。5.3 建设地点的自然条件、资源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5.3.1自然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5.3.2资源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5.3.3交通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5.3.4社会经济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5.3.5水电供给及通讯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5.4 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5.4.1项目建设单位具备基础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5.4.2国家政策支持产业链建设发展..............错误!未定义书签。5.4.3项目建设符合当地农业发展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六章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6.1建设规模确定的原则和依据...........错误!未定义书签。6.2建设规模和任务.....................错误!未定义书签。6.3产品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七章

项目技术方案与设备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7.1工艺技术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7.1.1建设项目工艺技术选择的原则..............错误!未定义书签。7.1.2 技术措施来源.........................................错误!未定义书签。7.1.3产业技术方案及规程..............................错误!未定义书签。7.2设备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章

项目建设方案与建设内容.....................错误!未定义书签。8.1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错误!未定义书签。8.2项目建设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8.3项目建设总体思路、总体规划布局.....错误!未定义书签。8.4建设内容...........................错误!未定义书签。8.4.1项目建设性质及依据..............................错误!未定义书签。8.4.2土建工程..................................................错误!未定义书签。8.4.3农户培训..................................................错误!未定义书签。8.5设备选型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8.5.1 项目购置设备及仪器.............................错误!未定义书签。8.5.2 现有的设备仪器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九章

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错误!未定义书签。9.1环境保护...........................错误!未定义书签。9.1.1环境现状..................................................错误!未定义书签。9.1.2污染因素..................................................错误!未定义书签。9.1.3处理方案及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9.2安全生产...........................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章 组织管理与实施进度...............................错误!未定义书签。10.1项目实施组织管理..................错误!未定义书签。10.1.1项目建设组织机构................................错误!未定义书签。10.1.2项目建设管理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10.1.3工程招标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

10.2项目建成后的运行管理..............错误!未定义书签。10.2.1人员编制................................................错误!未定义书签。10.2.2人员配置和培训....................................错误!未定义书签。10.2.3运行管理机制方案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10.2.4运行经费的解决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10.3项目实施进度......................错误!未定义书签。10.3.1实施年限................................................错误!未定义书签。10.3.2进度安排................................................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11.1估算依据..........................错误!未定义书签。11.2投资构成..........................错误!未定义书签。11.3投资估算..........................错误!未定义书签。11.4资金来源..........................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二章

经济、社会效益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12.1经济效益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12.1.1分析依据................................................错误!未定义书签。12.1.2销售收入和营业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3生产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错误!未定义书签。12.1.4财务效益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12.1.5不确定性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12.2社会效益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1提高了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错误!未定义书签。12.2.2增强生产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农村农民增收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3生态效益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三章

结论和建议.........................................错误!未定义书签。13.1项目建设符合产业政策..............错误!未定义书签。13.2建设单位具有产业基础,产品市场具有一定空间错误!未定义书签。

13.3项目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良好错误!未定义书签。13.4问题和建议........................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篇: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

更多请登录淘学谷在线学习网

摘 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相一致的,是解决“三农”问题、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结合中国实际,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相关制度安排主要有:构建农业循环经济体系和循环农业市场体系,做好三大保障工作等。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社会主义新农村,制度安排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用仅占世界9.1%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 20.8%的人口,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我国农业发展基本沿用粗放经营的增长方式。农业的发展伴随着资源的高消耗、污染物的高排放、物质和能量的低利用,最终导致农业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放在重要的地位,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意义

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我国人多地少、资源相对不足的基本国情;是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对于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扩大就业、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任务是提高农民收入,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能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要求摒弃粗放式经营,根据“ 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这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要求和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实行集约化经营,进行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开发,采用高新技术和实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等,都会增加和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带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这既可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创业门路和就业机会,又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从而为农民增收,走向富裕开辟出新的途径。

2.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解决农业污染、保护农村环境的必然选择

目前,我们的农业生产存在着明显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只有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才能有效地解决传统农业生产所存在的各种问题。一方面,农业循环经济提倡清洁生产,要求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有效地减少了农业生产废弃物的排放,减少了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农业循环经济要求农业生产遵守生态规律,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提高产品质量,杜绝了农产品污染问题。

3.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观光农业,带动相应的加工业、旅游业的发展。通过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永续利用,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提升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近年来,一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市场和本国利益,频频设置“绿色壁垒”,对农产品和加工食品的要求尤为苛刻,不仅要求末端产品符合环境要求,而且规定从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到包装、运输、使用、循环利用等各个环节都要符合环保要求。对此,我们通学习第一网才能船员招聘网

过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不断提高我国农产品和加工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能,逐步使其符合资源环境方面的国际标准,从而突破“绿色壁垒”,增强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二、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三种发展模式

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的特点,农业循环经济主要形成了以下三种类型的发展模式:一是以多产业复合的大农业发展模式;二是以生态农业的提升和整合为基础的生态保护型发展模式;三是以农业废弃物资源的多级循环利用为目标的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型发展模式。

1.大农业复合型发展模式

大农业复合型发展模式,就是在同一土地管理单元上立体种植,横向延伸,建设农林牧副渔一体化。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具体模式:农林型模式;农渔—农畜型模式;农林牧副渔各业兼而有之的综合型模式。

农林型模式是把多年生木本植物与栽培作物或动物,在空间上进行合理组合的土地利用和技术系统的综合(如农林间作、林药间作等),逐步形成规模较大的区域性气候、地形、土壤、水体、生物资源的综合开发,实现多级生产、稳定高效的复合循环生态体系。农渔—农畜型模式,是将人工养殖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群匹配组合,形成一个良性的减耗型环状食物链(如稻田养鱼),这既能有效地利用多种可饲资源,使低值的自然资源转化为高值的畜产品,又能防治农村环境污染。综合型模式,则可以因地制宜地进行组合。在山区或半山区,可以实施“牧、能、林”一体化建设,如以沼气利用为主的林果种植及养殖业并举的“围山转”生态农业工程;在平原地区,可以实施“农、渔、能、商”一体化建设(如桑基鱼塘),及以沼气为纽带的蔬菜花卉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并举的生态农业工程等。

2.生态保护型发展模式

生态保护型发展模式,是把现代化技术与传统农业通过合理的投入,使农业生态系统维持在理想的状态并能保持良好的物质能量循环,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主要包括:

(1)生态种植模式是利用当地现有资源,综合利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高效的粮食、蔬菜等农产品的生产。开发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和其他生态类食品成为今后种植业的一个发展重点。比较成熟的种植模式有三种:“间套轮”种植模式是指在耕作上利用生物共存、互惠原理,采用间作套种和轮作倒茬的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和土地生产力来提高产量,还可以调剂用工、用水和用肥等矛盾,增强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旱作节水农业生产模式是通过工程、生物、农艺、化学和管理技术的集成,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消除或缓解水资源严重匮乏地区的生态环境压力、提高经济效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模式就是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注重农业生产方式与生态环境相协调,推广农作物清洁生产和无公害生产的专用技术,生产无公害农产品,对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形成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2)生态畜牧业生产模式,是利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系统工程和清洁生产思想、理论和方法进行畜牧业生产的过程,达到环境保护和资源的永续利用,同时生产优质的畜产学习第一网才能船员招聘网

品。如在畜牧业生产中构建生态养殖场,养殖场中配备相应规模的饲料粮(章)生产基地和畜禽粪便消纳场所,在实现畜牧业绿色生产的同时,减少废气物的排放,实现良性循环。

(3)生态渔业生产模式是遵照生态学原理,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按生态规律进行生产,保持和改善生产区域的生态平衡,保护水体不受污染,保持各种水生生物种群的动态平衡和食物链的合理结构,确保水生生物、水资源的永续利用。可供选择的发展模式有:基塘渔业模式和“以渔改碱”模式。这种模式将渔业生产和土地综合治理有效地结合起来,创造出比单一养殖或种植更高的经济效益。

3.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型发展模式

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型发展模式,是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处理再利用,集能源、环保、资源为一体的最典型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主要包括秸秆利用、“三沼”利用等。秸秆利用是将秸秆加工处理,使其变成肥料、饲料、原料、能源等,消除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有秸秆还田,秸秆饲料化、秸秆原料化、秸秆能源化几个利用模式。秸秆还田包括秸秆直接还田、堆沤还田、过腹还田等,可以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保持土壤养分平衡。秸秆饲料化是将富含较高营养成分的花生、玉米等农作物秸秆粉碎氨化,加工成便于畜禽消化吸收的饲料。秸秆原料化包括利用小麦秸秆制取纤维素,用稻壳酿酒,用稻草制作板材;作为造纸原料及制作秸秆餐具;编织草帘、草席;用于蔬菜产区的温室大棚等。秸秆能源化主要是指发酵产生沼气用于生产生活。

三、制约我国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不利因素

近几年来,我国在农业循环经济应用以及三大发展模式推广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的来说形势并不乐观,仍面临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我国农业资源匮乏,不利于循环经济的开展

我国的农业资源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水资源不足。目前,我国人均淡水资源拥有量只有2627m,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我国是农业大国,是世界主要产粮国之一,农业用水占用水总量的80%。第二,耕地资源不足。据国土资源部最新数据显示,我国 2005年人均耕地面积为1.4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而且耕地面积每年仍在减少。第三,森林资源严重不足。国家林业局召开的第五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公布,我国目前森林面积为15894.1万km,森林覆盖率仅为16.55%;人均占有森林面积、蓄积量分别为0.128km和9.04.8km,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5和1/8;这种现状极不利于我国水土保持和可持续利用。农业资源的匮乏使得农业生产很难实现生态系统内物质能源的自我循环,不利于循环农业的开展。

2.我国农业发展比较落后,对循环经济的投入有限

农业生产在我国虽然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但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农村经济现代化程度低、科技含量低,农民收入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大部分农村还无力对循环经济给予经济支持。而政府财政的大部分资金主要用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农业循环经济技术、设施的投入不多。

3.局部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污染严重

学习第一网才能船员招聘网222

3长期的粗放式农业生产,采用了不科学、粗糙的甚至是掠夺性的资源利用方式,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生态失衡和环境恶化。第一,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目前我国农药产量居世界第2位,产品结构不合理,高毒品种过多,再加上使用方法单一,因而对人畜、水体、土壤及农产品的污染十分严重。而化肥的大量使用则导致了土壤酸化、有机质含量大减。第二,畜禽饲养对环境的污染严重。我国是畜禽养殖大国,畜禽粪便和废物每年达到17.3亿吨,是工业废物的2.7倍。目前畜禽排泄物主要是直接返田,严重污染周边水域、土壤、空气等环境,最终影响人体健康。第三,大量秸秆的不科学处理,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目前大部分秸秆当作燃料或是在地头直接烧掉,这不仅浪费了能源,降低了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导致了土壤功能的衰退,也污染了大气。

4.科技力量薄弱,农户循环经济意识淡薄

我国农业循环经济总的来看还处于起步阶段,规模较小、技术水平偏低。如以不烧秸秆、取消翻耕等为特征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发达国家已经较为普遍,但我国仅处于起步阶段;又如我国的农业灌溉,仍然以漫灌式补水为主,水的利用率很低。加上沟渠河道的渗漏,以及工业废水、化肥、农药污染,使我国水资源更加紧张。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大部分农业生产者文化层次较低,对清洁生产带来的经济效益和对农副产品废弃物再利用所产生经济效益的关注也不够,使本可以通过循环利用所得的经济效益流失,这也妨碍了循环农业技术的推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相关制度安排

1.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的农业循环经济体系

从农业产业和农村消费的可持续与整体推动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以“无害化、低排放、零破坏、高效益、可持续”的思路,推动农业生产技术范式的变革。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在农业资源利用方面,实行节约化利用,以提升水资源、土地资源和农业投入利用效率为切入点,从节水、节地、节能、节肥、节药、节劳等方面赋予传统型农业新的成本节约理念,提高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农业废弃物处理方面,实现种植业生产所积累的生物资源全程化利用,尤其对秸秆的副产品除传统的沼气利用外,要探索生物质能、微生物资源经济利用的新思路,实行循环利用和资源化开发。在农业产业链延伸方面,实行清洁生产,使上一环节的废弃物作为下一环节的资源,增加价值链条,拓展农业产业化空间。重点关注农业产业循环链的内生延伸与产业联动,加强农业产业循环链整合思路、途径与模式,拓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域。在农村社区建设方面,着力建设循环型社区,开发沼气、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实现农村社会生活的“清洁化”消费。

2.加快循环农业市场体系建设

一方面,要加快循环农业产业化步伐。发达地区的经验证明,农业产业化是保证农民按照绿色无公害标准生产特色农产品的有效机制,也是使特色农产品生产上规模、上档次、确保农民利益的重要手段。循环农业产业化可以通过“公司+农户”为主的产业化形式,实行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租赁经营,使企业与农民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以保障参与农业循环经济的农户的利益。另一方面,要加快循环农业产品的市场化步学习第一网才能船员招聘网

伐。首先,要建立循环农业产品的认证机制。循环农业产品是按照特定的质量标准体系进行生产的,实行循环农业产品认证制度可以提高循环农业产品的信任度和透明度,给消费者提供巨大的便利;其次,要进一步拓展循环农业产品的市场。市场对生态农产品的数量需求越来越大、这意味着农产品的市场潜力是巨大的。因此,循环农业产品应紧跟市场步伐,在满足国内市场同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3.推进循环农业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我国农业生产科学力量薄弱已成为制约循环农业推广的重要因素。为此,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必须加大创新力度,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供技术支撑。第一,建立循环农业技术开发与创新机制。以国家财力为支持,依托于国家农业研究中心以及大学的科研机构,充分发挥企业的科技力量,增加对循环农业新技术的研究;结合中国实情,注重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第二,重点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不断提升农产品的技术含量,拓展农业空间的技术集成与创新。近期,应重点在农业清洁化生产的技术链接、绿色生产技术和农业资源多级转化、资源节约高效利用与废弃物的资源化技术、循环农业技术标准规范、农村生态小城镇建设技术、农村生活消费绿色技术等层面开展整合与集成研究,建立相对完善的推动循环农业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与技术示范推广体系。

4.做好技术、资金、政策等三大保障工作

(1)技术保障。我国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必须做好技术保障,在推广农业循环经济的同时,加强农民的理论培训和技术支持,构建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如对区域农业发展模式进行合理的规划,对套种、节水农业等技术推广给农民进行培训等。

(2)资金保障。循环农业建设的启动和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如沼气池的建设、节水工程建设、规模化养殖场的建造以及优良畜种的引进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必须构建完备的资金支持体系。一是要加强政府财政支持。政府要加大对农业循环经济的投入,在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农作物秸秆与畜禽的粪便资源化与无害化处理、农产品加工过程中,以及农村社区“清洁化”建设等方面开展若干个示范工程建设,促进循环经济的理念深入基层和农村社会的日常生活。二是银行提供信贷支持,群众自筹,积极引进外资及民间资本的多元化投资机制,广开财路,支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3)政策支持。要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完善有利于循环型农业发展的政策和法律体系。一方面,建立循环型农业推进组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环境管理,为循环农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另一方面,建立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的法律保障体系,制定相应的政策保障体系与扶持措施。近期应尽快启动循环农业促进法的前期工作,从税收、金融保障、财政补偿等方面制定循环农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提出切实有效措施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制订并颁布农业清洁生产管理办法,制订乡村环境清洁标准和农业清洁生产标准,把发展循环农业、建设节约型农村社会依法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轨道。

学习第一网才能船员招聘网

第五篇:华容县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工作(范文)

华容县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工作

陈达

我县地处洞庭湖腹地以及长江南岸,是全国棉花、水稻、油菜优势产业带。全县农业资源丰富,农业生产优势明显。近几年来,我县通过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开发,努力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培育和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强农产品市场建设,培育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努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龙头企业实力增强,尽力将农产品生产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全县产业化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

一、建立基地,带动农业产业发展

目前,我县已形成以粮、棉、油、蔬菜、特种养殖、速生林为主宗农产品的产业带。

1、主攻以优质稻为主的粮食产业。我县围绕建设国家优粮工程基地县的目标,坚持稳定并扩大粮食面积和优化品种结构,不断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全县以三封寺、东山、万庾、鲇鱼须、护城、终南、宋家嘴等乡镇为重点,粮食面积稳定在140万亩、产量60万吨、优质率90%以上。

2、壮大以优质棉为主的棉花产业。全县按照压缩分散产区、稳定主产区的原则,以长江、藕池河、洞庭湖沿线的团洲、幸福、插旗、注滋口、北景港、新河、东山等乡镇为中心,建好优质棉生产基地,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40万亩,籽棉产量180万担。

3、狠抓特色蔬菜产业。我县充分利用自然气候适宜、水利条件比较好等优势,不断培育壮大特色蔬菜产业。目前,全县已重点发展插旗芥菜、护城黄白苔菜、华容豆角、潘家大辣椒等特色蔬菜,在区域布局上坚持集中连片、规模化和集约

化的要求,努力打造蔬菜种植专业村。全县蔬菜面积稳定在30万亩,其中设施蔬菜面积达到1万亩。

4、培育发展油菜产业。我县油菜种植规模大、品质优良,油菜籽的加工转化和产业链条延伸工作,也不断得到发展。目前,全县油菜面积保持在70万亩左右,双低油菜覆盖率达到100%。

5、强攻特种养殖产业。全县坚持龙头带动、协会联结、良繁体系保障和集约化适度规模养殖的发展思路,重点发展养殖小区,不断培育养殖大户。

6、发展以意杨为主的速生林产业。按照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的发展思路,将意杨为主的速生林产业作为促进农民稳定增收的后续支撑产业。重点建设好洞庭湖湖洲、小集成垸、藕池河外滩及垸区行道林等意杨基地,加强管护工作,力争保有量达到30万亩。

二、加强投入,促进农业产业发展

一是多层次、多内容、多渠道发展龙头企业。多层次就是县、乡、村、户四轮驱动,共同发展;多内容就是从加工、销售、基地、服务、科技等多环节发展;多渠道就是合资、独资、股份、民营一齐上,形成共同发展龙头企业的氛围。2005年以来,我县已累计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211家,其中有一定规模的企业54家,省、市级龙头企业27家,收入过亿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10家,规模较大的棉花加工企业13家,粮油加工企业17家,蔬菜加工企业20家,基本形成了就地生产、就地加工的专业生产格局。二是着力构筑银企合作平台。组织银行、信用社和龙头企业定向合作,由银行定期对企业进行考察,对投放资金进行运行监测管理。2010年,县内相关银行以及信用部门对插旗菜业、龙腾纺织、华昌纺织、铭泰米业、福香米业、华生良棉、银华润华、华青纺织、福尔康卫材等多家龙头

企业共投放贷款近4亿元,有力地推进了企业发展。三是通过企业联合促进产业化发展。插旗镇蔬菜加工以前企业数量多、个头小,呈现出散、小、差相互恶性竞争,产品档次低,市场竞争力不强,造成资源浪费效益低下。近几年来,我们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法,建设了高标准的插旗芥菜工业园,并整合成股份制的插旗菜业有限责任公司。目前该公司已新上4条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加工生产线,基本实现了工厂化、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加工,列入了省级龙头企业的行列。四是争上项目,引进民间资本。湖南福尔康医用卫材主要是通过引进民间资本,并进行了重组。目前该企业项目总投资已达到3亿元,还新上了医用高分子材料和生物医药生产等项目。该项目是目前我省唯一一家医用脱脂棉项目,发展前景广阔。

三、组建平台,服务农业产业发展

一是通过财政支持、税收优惠、信贷扶持等措施,培育了插旗菜业、铭泰米业、龙腾纺织、华昌纺织、华青纺织、福尔康卫材、兴华啤酒等一批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的优势企业。二是创名优品牌。目前我县已有“插旗”、“湘鱼”、“梅嫂”、“湘妃”等湖南省著名商标和湖南名优产品。三是创建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示范基地。“华容芥菜”、“华容黄白苔菜”“华容芦苇笋”已成为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产品。四是利用现代传媒,建立科技热线,组建农业专家和新产品、新技术试验推广于一体的综合科技服务体系,坚持为民服务,解答农民技术咨询,建立农业科技手机短信平台,及时发送农业科技服务意见。

四、助农增收,带动农业产业发展

一是通过成立优质稻、棉花、油菜、养殖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使农民自主融入“企业+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模式。让农民享受到销售、加工等环节的效益。二是通过合作社组织各分社以及部分种植大户户主集中培训,印发生产以及病虫

防治资料,组织农技专家深入田间指导,社员以及广大农户的科技种植意识明显提高,单位产量较往年明显提高。三是加大合作社的科技开发力度。为提高农户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合作社与省级科研单位建立了紧密协作关系,明确了“创品牌、求发展”的方向。四是设立“绿色通道”。县内相关部门相互联动,严格按照中央、省、市的统一部署,确保农产品运销“绿色通道”畅通无阻,确保县内农产品的及时外运。

五、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目前,我县农业产业化工作,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全县几个主导产业的生产虽然规模较大,但由于千家万户协调统一有难度,农户的生产水平也参差不齐,农户农产品质量差别大,优质农产品产业化面积规模较小,因此全县农业产业化程度明显偏低。

二是龙头企业流动资金不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多是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原料收购的季节性较强,收购期间对流动资金的需求量大而且集中。如果没有银信部门的大力支持,将造成企业流动资金短缺,制约企业的发展。

三是农业产业化科技含量不高。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签订的合同仅限于数量、价格等,对农户生产缺乏严格的质量要求;企业不能为农户提供优质的、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规格;企业对农产品的加工水平和原材料的利用率不高,产品档次低,包装、宣传和营销手段落后。

此外,我县农业产业化工作也还存在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的问题,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结构比较松散,不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农业流动服务组织与农民联系不够紧密,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推力不足。

为切实推进我县农业产业化工作,我们建议:

1、建立规模基地。坚持“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大力发展专业乡镇、专业村组,实行区域化布局,走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一村带多村、多村成基地的路子,在全县建成一大批区域化、专业化、集约化、特色化的农业产业生产基地。

2、保证“订单”农业的严格执行。一方面要加强《合同法》知识的普及,实施担保、预交定金或保证金等制度,不断提高合同的严密性。另一方面要加强法制教育和诚信守法教育,确保合同有序的实施。

3、加强金融信贷支持力度。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建设,以及开发和推广安全、优质、高效、无公害农产品及技改项目的贷款需求,银信部门应及时进行项目论证,符合条件的应优先安排信贷资金。要协调好龙头企业与银行的关系,对龙头企业信誉度进行评估,对信誉好的企业,核定授信额度,简化贷款审批手续,及时发放贷款为企业在农产品收购期间提供资金保证。

4、围绕龙头企业积极组织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育农民经纪人,在自愿与惠的基础上,引导农民和合作组织,组建农产品营销物流公司,创立名牌产品,实现农产品运销规模化、集约化;大力推行“公司+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真正让农民与企业联动起来。

作者系华容县人大常委会农村工作委员会

下载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大力发展农业旅游的意见(合集)

    关于大力发展农业旅游的意见为加快农业旅游发展,丰富完善旅游产品体系,促进全市旅游业协调健康快速发展,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发展农业旅游的重要意义“农业旅游”是......

    循环经济发展计划

    谢政字【2010】24号关于印发《谢集乡2010年度循环经济工作计划》的通知各村委会、乡直各单位:《谢集乡2010年度循环经济工作计划》已经乡党委扩大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

    循环经济自查报告

    2011年度山西东方资源发展有限公司节能自查报告山西东方资源发展有限公司 2012年03月18日企业名称(盖章):山西东方资源发展有限公司报告编写人员(名单):鲍家齐王泽锋陈鹏举 王国......

    循环经济[推荐阅读]

    浅谈煤矿发展循环经济 塑 造可持续发展企业 摘要:发展煤炭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煤炭工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实现资源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

    循环经济调研材料

    关于循环经济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 山东阜丰发酵有限公司是一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外资企业,坐落于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经济开发区,下辖味精、黄原胶、动力、玉米油、鸡精五......

    循环经济经验材料

    创新发展理念健全保障机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可持续发展中共义马市委义马市人民政府(2005年8月)义马地处河南省西部,1981年建市,总面积112平方公里,总人口16.09万,其中城市人口1......

    循环经济教案

    《循环经济 ,从我做起》主题班会 五(3)班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唤起学生对日益遭受破坏的地球环境的清醒认识,从小树立循环经济意识。 2、激发学生爱环境的情感,理解“保护环境,人......

    循环经济5则范文

    循环经济:即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