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农业合作社 助推现代农业发展(5篇)

时间:2019-05-13 04:30: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力发展农业合作社 助推现代农业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力发展农业合作社 助推现代农业发展》。

第一篇:大力发展农业合作社 助推现代农业发展

大力发展农业合作社 助推现代农业发展

---绍文乡大力发展农业合作社专题材料

为进一步提升土地规模经营,挖掘农业专业合作社潜力,提高农业专业合作社经营水平,更大限度发挥农机作业效率,实现粮食单产总产突破性增长,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加,绍文乡党委政府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以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为核心,进一步发挥合作社效应。2008年绍文乡的第一个农业合作社在齐心村成立,由农民以土地入股,一亩地为一个股,按股分红与按劳取酬相结合的方式取得了成功。此后,各种合作社迅速发展起来,合作社已成为绍文乡最具鲜明特点的农业经济组织。目前,绍文乡建立农业专业合作总社1个,下设品控部、物资部、销售部和9个合作分社。分社下设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大豆种植专业合作社、水稻生产专业合作社、农机专业合作社、高粱生产合作社。

为了大力发展农业合作社 助推现代农业发展,绍文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加强宣传,增强农民的合作意识。

绍文乡在深入了解和掌握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情况,特别是深入了解农民的需求和愿望的情况下,多次召开党政班子专题会议,统一思想,明确目标,确定了以“大力发展农业合作社,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助推现代农业发展”为主的农业生产工作思路。并多次组织全乡党政班子成员、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外出考察了克山、海伦、肇东等地的专业合作社,通过看、听、问,增强大家对合作社的感性 1

认识。进一步提高了乡村干部对采取合作社发展规模经营产业、推进现代农业进程的思想认识。考察结束后,组织乡村干部进村入户广泛宣传,发动群众,并通过召开座谈会、广播宣讲、入户宣传、培训讲座等形式,开展土地规模经营的宣传引导工作,与农民算经济帐,用效益吸引;讲典型事例,靠事实推动,绍文乡认真总结宣传了齐心国丰农业专业合作社成功经验,2009年齐心村规模经营7,321亩,亩产达550公斤,比普通农田亩增产100公斤,亩增收100元,入社农户年底分红300元,人均增收30元。农民依靠合作社实现自己的经济利益,对合作社参与和认知程度正逐步提高,今年国丰屯1.6万亩土地全部吸收入社,实现整屯推进。通过引导农民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建立合作社,在组织机构完善、法律政策宣传等方面为农民提供服务,向社会尤其是向广大农民深入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推广宣传办得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了农民的合作意识,目前,合作社经营的土地面积达到7.1万亩,占全乡耕地总面积的31.8%。

二、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提高合作社运行质量。

合作社内部完善的治理结构,使其真正成为市场主体,尤其是合作社章程规范了会员、会员大会、董事会和管理层之间的利益关系,明确各自权利义务,为合作社运营提供基本的法律保障。绍文乡成立的合作社实现了:在组建方式上。农户自愿以土地入股,土地由合作社统一管理,合作社是经济核算主体,实行独立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经营自主,盈亏自负。在利益分配上,每亩土地保底分红300元,合作社提取风险基金和发展基金后的其余部分实行再次分红。在经营要求上,合作社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的“六统一”要求进行管理。全部实现测土配方施肥,种肥购买均由农业技术专家推荐。

种子全部进行等离子照射处理,增强抗病能力,激活种子活性。国丰合作社经营的玉米采用通透密植技术种植,亩增加株数1000多株,有效提高单产,在农药使用、病虫草害防治上,完全按照农业技术专家指导意见进行。在基础设施建设上,通过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合作社经营地块达到田成方,地机耕,保水源,路相通,林成网“五位一体”,实现“旱能灌,涝能排”的总体设计要求。

三.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促进合作社发展。

一是加强领导,成立组织。绍文乡成立由党委书记、政府乡长为组长,农业副乡长、科技副乡长为副组长,农业中心和各村支部书记、村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对总社的宏观调控和综合协调,下设的9个专业合作社分别成立组织,负责现场指导生产。并且成立了三个组。一是现场推进组。由农业副乡长和村支部书记牵头,负责施工现场协调、调度指挥。二是科技指导组。由科技副乡长协调上级农业技术部门,负责技术指导,包括良种选用、配方施肥、田间管理。三是材料综合组。由办公室负责,对合作社运作各阶段、各环节的生产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为下步工作有序合理推进提供依据。

二是建立运行机制,保障合作社发展。一是建立责任追究制,根据责任到人的各项工作任务指标,建立责任奖惩制度。二是建立检查督办机制。对各项工作任务指标、各个环节进行全过程跟踪检查督办。三是建立设备设施承包机制。合作社的机电井、农机具、设备设施等全部承包到人,产权归合作社所有,并与承包人签订使用合同,明确管理内容,管护职责等。四是建立协调配合机制。一切本着让利

于民,农民增收的原则,各部门通力配合,推进合作社健康发展。

三是争取项目支持,资金打捆使用,扶持合作社发展。我们从实际出发,多措并举,积极筹集资金,扶持合作社健康发展。群众“筹”,在争得全体入社社员同意的情况下,将社员粮食直补资金为启动资金,国丰合作社筹集资金35万元,春光合作社筹集11.5万元;财政“挤”,在乡级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挤出7万元,用于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完成了部分地块排水工程建设;向上“争”,在经省、市、县扶贫办同意后,县扶贫办将自助资金30万元,投入到国丰农业生产专业合作,做为启动资金。县农业开发办提供价值100万元的配套机械。

四是以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合作社经营地块。按照县委、县政府“水利全支持,农机全倾斜,良种全补贴,保险全纳入,科技全配套,道路全贯通”扶植政策,县直各部门全力支持合作社发展土地规模经营。县农委为合作社经营地块实行种子全额补贴。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指派专家对合作社生产过程进行全程指导。县水务局为2个合作社打井44眼,其中国丰合作社打井36眼,配套喷灌设备4套。县农机局争取在齐心村组建一个1000万元标准的现代化农机合作社,项目实施到位后,两个合作社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将进一步推动土地规模经营进程。

绍文乡根据各村实际,采取因村而异,因村制宜的灵活举措,在全乡组建农业生产专业合社总社,下设分设,在乡村合作社建设上是一次不小的跨越,在成长的道路上他们还会面对很多挑战,但我们坚

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有乡村两级领导干部的通力协作,绍文乡以合作社为载体,以规模经营为依托,助推现代农业发展,必将迎来合作社的成功运作和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业逐步实现现代化的美好明天。

第二篇: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现代化

文章标题: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现代化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物质技术基础,是农业先进科技得以有效实施的关键载体。加快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实现农业产业升级,我市农业机械化既具备发展基础,又面临一系列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应对,努力实现由农机大市向农机强市的转变。

1近年来,我市农业和农村形势持续向好,农民收入保持连续快速增长,在农机购置补贴的拉动下,农民购机用机热情空前高涨,农机服务业日趋壮大,农机事业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一是农机总量快速增长,装备结构明显优化。全市农机总值达到5.32亿元,农机总动力首次突破百万千瓦大关;大中型拖拉机达到3460台,小麦联合收割机1230台,玉米联合收获机180台,同比增长50,主要农机拥有量继续位居济南市第一、全省前列。二是农机作业领域逐步拓宽,农机作业水平显著提高。全市机耕、机播、机收面积分别达到130万亩、115万亩90万亩。其中,小麦机械化率均达95以上,基本实现全过程机械化,玉米机收率达21.4,同比增长41。保护性耕作、旱作农业、大葱生产机械化和秸秆综合利用等节本增效技术的推广应用面积,均有较大幅度增长。三是农机服务业持续发展,农机经济效益稳步增长。全市各类农机合作服务组织达到73个,专业农户5146个,农机销售、修配网点273个;全市农机从业人员达2.8万人,农机经营服务总收入突破5亿元,农机服务业已成为拉动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力量。

2我市农机化事业经过近几年的加速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打下了良好基础。但根据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为:一是结构性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动力机械多,配套机械少;小型拖拉机多,大型拖拉机少;小型农机具多,大中型农机具跟不上发展需要;粮食作物中,小麦机械化水平较高,玉米机械化虽然有较大突破,但仍处于起步阶段;经济作物、林、牧、渔及农产品加工机械化才刚起步,南部丘陵山区受自然条件限制,农机化水平仍然较低。二是农机研发力度和有效供给不足。农机具的品种、规格不多,质量性能不稳定,有效供给不足,存在着许多农机作业的薄弱环节。三是地方财政对农机化发展的资金投入不足。目前,我市农机化的资金投入主要以国家政策性资金和农机化项目资金为主,我市缺少对农田机耕道路建设、大中型农业机械更新和农机化新技术推广等农民自身无力解决的问题的启动和引导资金投入。四是农机技术推广机构和队伍不稳定。乡镇机构改革后,乡镇农机站全部取消事业编制,公益性职能的履行无法得到财政支持,办公经费和人员工资全无保障,农机站原有的作业机械老化、损坏严重,平调、挤占、挪用乡镇农机站资

3产的现象时有发生,许多乡镇农机站在很大程度上存在“无钱养兵,无钱打仗”现象。由于专业人才大量流失,很多农机新技术新机具得不到推广普及,制约了全市农机化发展。立足全市实际,确定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农机化发展总的思路是:全面贯彻中央四个一号文件和各级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实施农机化基础设施三项建设为重点,努力推动农机化结构实现四个转变,在全市初步建立起农机化发展的四大保障体系,为现代农业都市发展、新农村建设提供农业机械物质保障。

农机化基础设施三项建设重点:一是加强机耕道路建设。机耕道路建设要与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与村村通公路项目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纳入本地新农村建设规划中,纳入板块基地建设中,纳入土地整理建设中,同规划,同建设,同使用,不断完善农村机耕道路,搞好管理维护。二是加强农机示范基地建设。建立一批长期性、基地性、具有示范指导意义的高质量、高品位的保护性耕作一条龙作业、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和特色经济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园区。充分发挥其示范辐射和龙头带动作用,使农机示范园区成为融农机示范、技术推广、技术培训“三位一体”互动发展基地。三是加强农业特色板块建设。一家一户几亩地分散经营是不利于发展现代农业的,加快农业特色产业板块建设的目的之一是要统筹考虑,便于农机作业。特色产业的种植要尽可能做到规模化,形成一块一种,一村一品,一片一业的发展布局。农艺要符合农机作业要求,同种同播,同期成熟有利于农机开展规模作业。要鼓励土地有偿使用,有序流转,适度集中。

农机化结构四个转变:一是由抓粮食作物生产主要环节机械化,向全面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转变。在巩固提高小麦生产全过程机械化的同时,全面推进玉米生产全过程机械化和保护性耕作机械化。重点发展大型拖拉机以及与其配套的复式多功能机械。着力实施好国家优质粮农机装备推进、省秸秆机械化还田和保护性耕作三个项目,力争玉米机收及还田面积达到20万亩,秋季保护性耕作面积突破4万亩。二是由抓粮食作物生

产机械化向经济作物机械化转

第三篇: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现代化

文章标题: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现代化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物质技术基础,是农业先进科技得以有效实施的关键载体。加快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实现农业产业升级,我市农业机械化既具备发展基础,又面临一系列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应对,努力实现由农机大市向农机强市的转变。

1近年来,我市农业和农村形势持续向好,农民收入保持连续快速增长,在农机购置补贴的拉动下,农民购机用机热情空前高涨,农机服务业日趋壮大,农机事业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一是农机总量快速增长,装备结构明显优化。全市农机总值达到5.32亿元,农机总动力首次突破百万千瓦大关;大中型拖拉机达到3460台,小麦联合收割机1230台,玉米联合收获机180台,同比增长50,主要农机拥有量继续位居济南市第一、全省前列。二是农机作业领域逐步拓宽,农机作业水平显著提高。全市机耕、机播、机收面积分别达到130万亩、115万亩90万亩。其中,小麦机械化率均达95以上,基本实现全过程机械化,玉米机收率达21.4,同比增长41。保护性耕作、旱作农业、大葱生产机械化和秸秆综合利用等节本增效技术的推广应用面积,均有较大幅度增长。三是农机服务业持续发展,农机经济效益稳步增长。全市各类农机合作服务组织达到73个,专业农户5146个,农机销售、修配网点273个;全市农机从业人员达2.8万人,农机经营服务总收入突破5亿元,农机服务业已成为拉动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力量。

2我市农机化事业经过近几年的加速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打下了良好基础。但根据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为:一是结构性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动力机械多,配套机械少;小型拖拉机多,大型拖拉机少;小型农机具多,大中型农机具跟不上发展需要;粮食作物中,小麦机械化水平较高,玉米机械化虽然有较大突破,但仍处于起步阶段;经济作物、林、牧、渔及农产品加工机械化才刚起步,南部丘陵山区受自然条件限制,农机化水平仍然较低。二是农机研发力度和有效供给不足。农机具的品种、规格不多,质量性能不稳定,有效供给不足,存在着许多农机作业的薄弱环节。三是地方财政对农机化发展的资金投入不足。目前,我市农机化的资金投入主要以国家政策性资金和农机化项目资金为主,我市缺少对农田机耕道路建设、大中型农业机械更新和农机化新技术推广等农民自身无力解决的问题的启动和引导资金投入。四是农机技术推广机构和队伍不稳定。乡镇机构改革后,乡镇农机站全部取消事业编制,公益性职能的履行无法得到财政支持,办公经费和人员工资全无保障,农机站原有的作业机械老化、损坏严重,平调、挤占、挪用乡镇农机站资

3产的现象时有发生,许多乡镇农机站在很大程度上存在“无钱养兵,无钱打仗”现象。由于专业人才大量流失,很多农机新技术新机具得不到推广普及,制约了全市农机化发展。立足全市实际,确定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农机化发展总的思路是:全面贯彻中央四个一号文件和各级农业农村会议精神,以实施农机化基础设施三项建设为重点,努力推动农机化结构实现四个转变,在全市初步建立起农机化发展的四大保障体系,为现代农业都市发展、新农村建设提供农业机械物质保障。

农机化基础设施三项建设重点:一是加强机耕道路建设。机耕道路建设要与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与村村通公路项目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纳入本地新农村建设规划中,纳入板块基地建设中,纳入土地整理建设中,同规划,同建设,同使用,不断完善农村机耕道路,搞好管理维护。二是加强农机示范基地建设。建立一批长期性、基地性、具有示范指导意义的高质量、高品位的保护性耕作一条龙作业、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和特色经济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园区。充分发挥其示范辐射和龙头带动作用,使农机示范园区成为融农机示范、技术推广、技术培训“三位一体”互动发展基地。三是加强农业特色板块建设。一家一户几亩地分散经营是不利于发展现代农业的,加快农业特色产业板块建设的目的之一是要统筹考虑,便于农机作业。特色产业的种植要尽可能做到规模化,形成一块一种,一村一品,一片一业的发展布局。农艺要符合农机作业要求,同种同播,同期成熟有利于农机开展规模作业。要鼓励土地有偿使用,有序流转,适度集中。

农机化结构四个转变:一是由抓粮食作物生产主要环节机械化,向全面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转变。在巩固提高小麦生产全过程机械化的同时,全面推进玉米生产全过程机械化和保护性耕作机械化。重点发展大型拖拉机以及与其配套的复式多功能机械。着力实施好国家优质粮农机装备推进、省秸秆机械化还田和保护性耕作三个项目,力争玉米机收及还田面积达到20万亩,秋季保护性耕作面积突破4万亩。二是由抓粮食作物生

产机械化向经济作物机械化转

变。重点发展大葱、韭菜等经济作物生产机具及设施农业装备。抓好大葱机械化收刨项目,力争收刨面积达到3万亩。加快韭菜收割机

5研发,力争年内试制出样机,进行田间作业试验。三是由抓农田生产机械化,向畜牧、养殖生产机械化转变。重点发展秸秆青贮、揉丝、颗粒饲料,秸秆养殖食用菌等设备。联合畜牧部门,在全市建设秸秆过腹还田、炭化等秸秆转化示范点20个。四是由抓农业产中机械化,向产前、产后机械化转变。重点发展林果加工和特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生产机械化。

农机化发展四个保障体系:一是建立以财政投入为引导、农民投入为主体的农机化资金保障体系。建议政府从政策、科技、资金上强化对农机化的支持和保护,建立经常性的农机化投入机制。围绕《农机化促进法和中央1号文件的贯彻实施,我市应尽快建立健全加快农机化发展的配套措施,以调动农民购机用机的积极性。如对国家、省农机购置补贴进行地方资金配套,扩大农机购置补贴的规模和范围;制定机耕道建设补贴、农机作业补贴、大中型农机具更新补贴等政策;对标准化、规模化农机作业服务组织给予政策扶持,鼓励搞好农机跨区作业;通过建立农机互助基金、提供优惠贷款等,积极引导农民和农机服务组织发展农机化。二是建立以农机部门为引导、农机大户为主体的农机化社会服务体系。按照“农民自愿、民主管理、互助合作,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引导广大农机手创建农机合作社、农机作业公司等多种形式的服务组织。要加强乡

镇农机协会建设的指导,抓紧组织农机强镇、大镇组建农机协会,对机械数量较少的乡镇,打破行政界线,协调相邻乡镇联合组建农机协会,逐步在全市构建以农机合作服务组织为龙头,农机大户为主体,农机协会为纽带的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三是建立以农机技术推广培训为主要内容的农机化科技保障体系。在资金投入方面,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中提出的“切实保障公益性农机技术推广机构的经费,所需经费全额列入财政预算,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而相应增加”的要求,建议政府加大对农机技术推广的投入力度:设立农机化技术推广专项经费,对重大农机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给予重点支持;给予基层农机技术推广系统事业经费保障,改善推广条件,提高工资待遇,加强专业培训,使技术人员为农民提供更好地服务。在推广培训方面,大力实施科技入户工程,逐步培育起村有农机龙头大户,组有农机户,户有农机明白人的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体系;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农机培训资源,开展“阳光工程培训”、“职业技能培训”,普及农机使用、维修知识技能;要注重科技创新,组织我市特色农产品生产关键机具研发和示范推广。四是建立以“平安农机”创建为主要内容的农机安全生产保障体系。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着力构筑宣传教育、源头管理、监督检查三道防线。充分发挥农机学校和农机安全学习日的作用,组织广大机手学习农机法律和安全生产知识;积极开展“农机安全村”创建活动,在每个行政村设立1-2名农机安全协管员,协助市农机部门和乡镇农机管理人员做好本村农机安全管理;组织农机执法力量开展农机安全检查,查纠违章行为,全面清理“黑车非驾”,消除农机安全隐患。

《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现代化》来源于网,欢迎阅读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现代化。UDk

变。重点发展大葱、韭菜等经济作物生产机具及设施农业装备。抓好大葱机械化收刨项目,力争收刨面积达到3万亩。加快韭菜收割机

5研发,力争年内试制出样机,进行田间作业试验。三是由抓农田生产机械化,向畜牧、养殖生产机械化转变。重点发展秸秆青贮、揉丝、颗粒饲料,秸秆养殖食用菌等设备。联合畜牧部门,在全市建设秸秆过腹还田、炭化等秸秆转化示范点20个。四是由抓农业产中机械化,向产前、产后机械化转变。重点发展林果加工和特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生产机械化。

农机化发展四个保障体系:一是建立以财政投入为引导、农民投入为主体的农机化资金保障体系。建议政府从政策、科技、资金上强化对农机化的支持和保护,建立经常性的农机化投入机制。围绕《农机化促进法和中央1号文件的贯彻实施,我市应尽快建立健全加快农机化发展的配套措施,以调动农民购机用机的积极性。如对国家、省农机购置补贴进行地方资金配套,扩大农机购置补贴的规模和范围;制定机耕道建设补贴、农机作业补贴、大中型农机具更新补贴等政策;对标准化、规模化农机作业服务组织给予政策扶持,鼓励搞好农机跨区作业;通过建立农机互助基金、提供优惠贷款等,积极引导农民和农机服务组织发展农机化。二是建立以农机部门为引导、农机大户为主体的农机化社会服务体系。按照“农民自愿、民主管理、互助合作,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引导广大农机手创建农机合作社、农机作业公司等多种形式的服务组织。要加强乡

镇农机协会建设的指导,抓紧组织农机强镇、大镇组建农机协会,对机械数量较少的乡镇,打破行政界线,协调相邻乡镇联合组建农机协会,逐步在全市构建以农机合作服务组织为龙头,农机大户为主体,农机协会为纽带的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三是建立以农机技术推广培训为主要内容的农机化科技保障体系。在资金投入方面,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中提出的“切实保障公益性农机技术推广机构的经费,所需经费全额列入财政预算,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而相应增加”的要求,建议政府加大对农机技术推广的投入力度:设立农机化技术推广专项经费,对重大农机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给予重点支持;给予基层农机技术推广系统事业经费保障,改善推广条件,提高工资待遇,加强专业培训,使技术人员为农民提供更好地服务。在推广培训方面,大力实施科技入户工程,逐步培育起村有农机龙头大户,组有农机户,户有农机明白人的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体系;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农机培训资源,开展“阳光工程培训”、“职业技能培训”,普及农机使用、维修知识技能;要注重科技创新,组织我市特色农产品生产关键机具研发和示范推广。四是建立以“平安农机”创建为主要内容的农机安全生产保障体系。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着力构筑宣传教育、源头管理、监督检查三道防线。充分发挥农机学校和农机安全学习日的作用,组织广大机手学习农机法律和安全生产知识;积极开展“农机安全村”创建活动,在每个行政村设立1-2名农机安全协管员,协助市农机部门和乡镇农机管理人员做好本村农机安全管理;组织农机执法力量开展农机安全检查,查纠违章行为,全面清理“黑车非驾”,消除农机安全隐患。

《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现代化》来源于网,欢迎阅读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现代化。UDk

第四篇:(合作社市典型材料)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沂源县人民政府

近年来,沂源县坚持把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载体,强化政策扶持,加强示范引导,规范管理经营,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有效提升了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目前,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了290个,涵盖了种植、养殖、信息、技术、销售等多个行业,带动农户3.61万户,建设了100处有机核心区基地、100处标准化生产基地、80处村级标准化养殖基地、10处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12处都市农业示范园区,带动发展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15万亩、标准化生产基地60万亩,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10年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715元,同比增长18.5%,我县被山东省人民政府评为“全省农业产业化先进县”。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管理服务,规范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一是加强领导,规范运作。专门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实行专人负责,具体指导、协调、调度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工作,积极为合作社发展创造条件、出谋划策,从多方面推动、扶持、引导合作社健康发展。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切实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指导,通过帮助其完善章程、建立健全内部机构、管理制度,初步建立起了比

较规范的运行机制,确保了合作社规范运行。二是加大扶持,增强后劲。出台奖励扶持政策,对合作社的发展、品牌认证、市场开拓、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奖励扶持,近三年发放各类奖励扶持资金达到600多万元。同时,把扶持合作社发展列为信贷支农的重点之一,在贷款计划上给予倾斜,对合作社发展所需资金优先解决。三是培育典型,示范引导。积极开展市、县级示范社创建活动,培育了一批规模大、运营好、带动能力强的示范社,“以示范促规范,抓规范促发展”,目前,全县市级示范社达到了6家,县级示范社达到了40家,带动了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四是优化环境,强化服务。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各级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各项政策措施,认真研究土地留转等合作社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及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强化信息网络建设,建立了合作社信息网络平台,积极为合作社提供信息服务;实施创业培训工程,分期分批对合作社管理人员和农村基层干部,重点加强合作社经济管理知识培训,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经营管理水平,壮大了自我发展实力。

二、立足基础优势,创新组织模式,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多元化发展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必须立足于本地的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沂源县是林果大县,林果面积70万亩,年产各类果品10亿公斤,是全国果品生产百强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近70%来自林果业,林果业已成为沂源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大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立足基础和实际,近年来,我县创新组织模式,加强扶持引导,突出抓好果业合作社发展,目前全县果业合作社达

到144家,占总全县合作社总数50%,以果业合作社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呈现出了多元化发展趋势。一是龙头企业带动型。鼓励引导有实力、有市场、有品牌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牵头建立专业合作社,充分利用企业连接基地和市场的功能优势,发挥合作社的桥梁纽带作用,结成紧密的产供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生产体系。目前,全县有35家果品龙头企业都注册了自己的合作社,带动发展果品专业合作社65个,实现了多方共赢。二是农村能人创办型。引导和支持有条件的农村能人和专业大户,发挥他们的管理经验及资金、技术、销售等优势进行带动,联络若干专业农户,每户投资入股,组成了紧密型的合作社。这是我县合作社的主要类型,占合作社总数的60%以上。三是村“两委”引领型。发挥村“两委”信息广、带动能力强的优势,鼓励引导村“两委”干部牵头领办或创办合作社,增强了专业合作社助农民增收能力。如,中庄镇富家庄村两委干部领办的着力果业合作社,入社会员达300多户,实现户年均增收1万元以上。

三、围绕打造亮点特色,充分发挥合作社作用,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坚持把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作为推进富民强县的重要战略举措来抓,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按照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的要求,突出发挥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体作用,创新工作思路,科学规划指导,完善体制机制,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推进了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一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按照我县农业发展实际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要求,科学制定发展规划,重点规划建设南部果品、东部蔬菜、北部中

药材、西部畜禽和西南部杂粮五大有机农产品生产区,形成了“南果、北药、东菜、西畜”生产格局。二是完善政策,健全机制。制定了《关于振兴四大产业加快有机品牌农业发展奖励办法》,加大县财政对示范区建设的投入力度。同时把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列入全县重点工作,建立健全领导机制、工作推进机制、监督考核机制,确保示范区建设顺利推进。三是整合资源,加大投入。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围绕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确定实施了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苹果产业项目等29个农业项目,累计投入资金达到5亿元以上,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提供了项目抓手和资金保障。同时积极引导合作社参与产业振兴计划,引导工商资本投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目前已有近50家合作社(企业)参与到产业振兴中,投入资金达到4650多万元。四是规范农村土地流转,促进示范区建设。指导各镇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建立土地承包经营仲裁和纠纷调处机构,做好土地确权、登记和经营权证换发补发工作,依法推进农村土地合理流转,通过合作社承接、租用、大户转接、农户互换等形式,完成土地流转面积5.17万亩,有力促进了土地规模经营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四、实施“品牌惠农”战略,加快发展有机品牌农业,促进农民增收

注重发挥好农民专业合作社上联企业和市场,下联分散农户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大力实施现代农业示范区示范带动工程,加快发展以有机品牌农业为主的现代农业,加强农产品品牌创建和市场化运作,不断提升农产品品牌价值,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是推行标准化生产。推行 “合作社+基地+农户”生产

经营模式,大力推广绿色有机标准化生产技术,制定了21个主导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其中沂源有机苹果生产标准被确定为山东省地方标准。我县有机苹果标准化示范区被确定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我县被国家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授予“优质苹果生产基地”称号,我县创建的红富士苹果生产基地被国家农业部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授予“全国有机农业(红富士苹果)示范基地”称号。二是加强品牌培育。坚持市场化品牌运作,积极引导合作社,开展“三品一标”认证。目前,我县“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达到80个,有机食品认证达到60个,培育了“奥运果”、“全运果”、“世博果”、“全国两会用果”等特色农产品品牌,“沂源苹果”品牌价值名列“2010年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百强”第31位。沂源农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高。三是拓展销售渠道。鼓励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拓展销售渠道,在国内大中城市设立直销点60余处,在银座、家乐福、大润发等国内外知名超市建立专柜100余处,提高了我县品牌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带动我县农产品增值30%以上。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借鉴兄弟区县的先进经验,进一步强化措施,加大扶持,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我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持续动力。

第五篇:兴办家庭农场 助推现代农业发展

兴办家庭农场 助推现代农业发展

培育和发展家庭农场,是进一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收入的一个有效途径。事实证明,发展家庭农场有利于稳定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实行适度规模种植;有利于提高农业规模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规范土地流转。家庭农场延续了家庭承包经营以农户为基本单位的特征,进而采用先进农业科技成果,改善经营管理,形成最佳经济效益,郎溪县近几年对培育和发展家庭农场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1郎溪县家庭农场发展现状

根据对全县家庭农场的调研结果显示,目前的家庭农场获取土地的途径都是租赁所得,一般租赁费每亩价格在300元以上,绝大多数土地包括水面都是从村集体或国家(集体)农场等渠道获得,从农户获得主要是亲友。一是经济效益。2010年底全县初具规模的各类家庭农场有410个,总纯收入达到350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28910元,是全县人均纯收入的5.7倍,充分说明了家庭农场在促进农民增收上有着十分明显的成效。二是年龄结构。在被调查的195个家庭农场主中,平均年龄为43.9岁,其中35岁以下的27人,36—50岁的138人,51岁以上的30人,基本是以中年人为主,但也存在后继乏人之忧。三是文化水平。在调查对象中,小学文化27人,初中毕业118人,高中毕业29人,中专及以上21人,总体文化程度还偏低。四是经营管理。普遍存在生产经营管理粗放,表现在生产投入不科学,成本偏高,缺少成本核算,特别是发展多种经营的大户,不知道每种作物的具体成本和效益,难以获取最佳经营效果;还表现在技术含量低,缺少专业培训,抗灾减灾能力显得脆弱。五是资金投入。大部分经营所需资金均

为自筹或向亲友借款,而从金融部门获得的贷款不多,这主要是融资渠道不畅,没有得到金融部门的扶持和信用等原因造成的。

2家庭农场发展思路

2.1加强对家庭农场经营的规范管理一是规范土地流转。各乡镇要加强土地流转的管理,指导村委会按照统一标准文本签订流转合同,消除农民随意流转土地造成不规范种植现象,做到可持续发展,确保家庭农场的稳定性,鼓励转租耕地期限在10年以上。二是放活经营渠道。发展家庭农场要优先扶持当地农业大户和种田能手兴办效益型家庭农场,鼓励具有中级以上农业技术职称的国家工作人员留职留薪创办示范型家庭农场,允许已退休的国家工作人员参与发展示范型家庭农场。三是确定适宜规模。要根据当前农业生产力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因地制宜确定生产经营规模。四是实行标准化生产。家庭农场经营者必须自行经营受让的流转土地,不得二次转包他人,经营者应当实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建立农业生产档案,做好财务管理和成本效益分析。

2.2完善对家庭农场经营的配套服务一是优化产业布局。农业部门要优化农业生产规划、良种推广及产业布局,引导家庭农场有序发展。二是加强指导培训。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加强家庭农场农业职业技能培训,指导家庭农场应用先进生产技术,提高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及安全生产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完善农资服务。要进一步扩大农资连锁经营覆盖面,做好种子、农药、肥料、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的配送供应服务,同时加强农业执法,保证农民用上放心、安全农资。四是推广农机作业。农机服务组织与家庭农场签订农机服务协议,实行农机社会化服务,并探索和推广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减轻农民劳动强度。五是开展信息服务。为家庭农场提供市场供求、价格等各类信息,帮助生产经营者根据市场

供求变化.调整种植品种和产业结构。六是完善销售机制。完善农业企业实施订单生产或直接上门收购服务,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指导家庭农场以生产经营、市场营销为纽带建立专业合作社,开展种苗供应、技术指导、产品销售一体化经营。

2.3加大发展家庭农场的政策扶持一是改善农田设施。利用农业综合开发等农业基础建设项目,加强农田基础设施的建设、保护和管理,完善农田的沟、路、渠及生产辅助设施和设备,确保农田设施效能的发挥。二是优先享受补贴。落实各项惠农政策,保证家庭农场优先享受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等有关补助资金。三是财政立项扶持。为兴办效益好、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特色家庭农场建立项目档案,给予一定的财政项目资金扶持。四是参与农业保险。扶持家庭农场参加农业保险,确保出险后的理赔及时到位,减少家庭农场因受自然灾害而造成的损失。五是金融优惠贷款。根据家庭农场规模由金融部门给予一定额度的农业信用贷款。六是政府实施奖励。县政府根据生产指标和经营目标实行考核,并组织各类生产竞赛活动,对优秀者给予奖励:对经营管理好、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家庭农场,由县财政给予一定的奖励。

2.4充分发挥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作用一是发展组织化。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推动家庭农场的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从而形成“一村一品”的农业专业生产基地。2009年7月,在广大家庭农场主的积极筹措下成立了“郎溪县家庭农场协会”,会员由成立初的50户发展到了2010年的195户,协会组织协调全县家庭农场共同发展,互为补充,统一品牌,形成合力,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极大地助推了县域农业经济的发展。二是提升产业化。以家庭农场为基础,强化涉农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形成“龙头企业+基地+家庭农场”的产业利益联结机制。三是形成规模化。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促进土地流

转,重点围绕“一村一品”主导产业建设示范家庭农场,形成一批职业农场主。郎溪县在发展家庭农场过程中,制定了家庭农场的基本标准。种植业类面积100亩以上、林业类绿化大苗面积500亩以上、生猪养殖类存栏200头以上、蛋禽养殖类存栏5000羽以上、肉禽养殖类常年存栏10000羽以上、水产养殖类50亩以上为生产规模标准,其他类型按业绩评定;示范家庭农场年总纯收入50000元以上、人均纯收入10000元以上且是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家庭收入标准。四是打造品牌化。鼓励支持农产品商标注册和“三品”认证,促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大力培育名牌产品,树立品牌形象,发挥品牌效应。3发展家庭农场的启示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改革的一大创造,通过土地制度和农村经营制度的及时调整,顺应了民心,适应了生产力解放的内在需要,有效促进了农业生产,保障了我国的粮食安全和农产品市场的充裕供给。30多年过去了,我国工业化进入关键时期,农村的人口结构和农业生产技术条件,以及农产品市场均发生了很大变化,家庭承包经营如何顺应这一变化,不仅关系到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发展,也关系到未来数亿农民的福祉。家庭农场是在土地集体所有的框架下,耕地通过流转向种地能手和经营型人才集中,实现农业企业化模式经营,是家庭承包经营的延伸和完善,并符合我国人多地少的特征。

3.1家庭农场是我国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方向家庭农场打破了一村一户村庄经济的封闭性,结合了资本、劳动力、信息和技术的流动性,充分发挥市场的开放性,农民也由温饱型和保障型向富裕型和经营型转换,由简单劳动力向着可以升值的人力资本成长。家庭是培养和保持人力资本的基本单位,同时会吸纳外

部劳动力,并与农业技术和大农业的分工联系在一起,农村中的种田能手和经营人才随着较大规模家庭农场的出现,得以更充分地展现才能,实现致富梦想。

3.2土地流转要做到耕者有其田发展家庭农场实现适度规模经营的基础是土地使用权的界定,赋予家庭农场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做到耕者有其田(较长期且稳定,而不是靠租赁获取土地的经营权),使家庭农场成为名副其实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济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3.3加快培育现代农场主一是家庭农场应当站在现代农业技术的前沿,依靠科技进步,获取技术效益。二是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对家庭农场的扶持,改善家庭农场的生产条件,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断增强家庭农场的经济实力,从而增强其市场竞争力。三是要大力培育现代农场主。国外农场主的学历一般为大学,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而我国现在许多地方农业经营者的素质普遍不高、学历偏低。因此,大力发展农村农业职业教育事业,以提高家庭农场主及生产成员的文化素质、技术素质、商品意识、市场意识和经营管理水平,造就一大批现代家庭农场主。

3.4鼓励和引导“资本下乡”通过“资本下乡”做到城市反哺农村和工业反哺农业,促进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实现农业的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专业化;通过“资本下乡”带动人才、管理、技术等生产要素流向农村和农业,从而推动农业的现代化。

3.5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应大力发展适合家庭农场经营需要的生产资料如良种、化肥、农药、农机具等,向农场主提供各种先进的技术服务,逐步建立和完善农业生产的全程服务体系。

3.6突出经济发展和经营方式的转变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应该是培育一批可以自立经营的农户,使其成为农业发展的基础和农业现代化任务的主要承担者,这些农户中不但是有文化、懂技术的劳动者,而且要形成一定的规模(该规模使其家庭劳动力可以完全就业),农业经济收入达到或超过当地城市居民水平。

陈金宝(安徽省郎溪县农业委员会安徽郎溪242100)

《中国农技推广》2011年第10期

下载大力发展农业合作社 助推现代农业发展(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力发展农业合作社 助推现代农业发展(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抓好基层组织建设 助推现代农业发展

    抓好基层组织建设 助推现代农业发展杨茂君近年来,蓬溪县大石镇天宫堂村通过创新土地经营机制和农业生产组织制度,以农村土地流转合作社为载体,切实抓好村级基层组织建设,为发展......

    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合集五篇)

    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编辑:admin 时间:2008-7-4 12:33:00 农业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对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促......

    华容县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工作(范文)

    华容县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工作 陈达 我县地处洞庭湖腹地以及长江南岸,是全国棉花、水稻、油菜优势产业带。全县农业资源丰富,农业生产优势明显。近几年来,我县通过大力实施农业......

    关于大力发展农业旅游的意见(合集)

    关于大力发展农业旅游的意见为加快农业旅游发展,丰富完善旅游产品体系,促进全市旅游业协调健康快速发展,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发展农业旅游的重要意义“农业旅游”是......

    (调研报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助推现代农业发展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服务现代农业发展局党委书记许建武(2012年7月2日)为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打牢党建基础,激发党员活力,巩固党的地位......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丁锡国 新华社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近日在山东考察工作时强调,要认真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全局和战......

    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 发展现代农业经营组织(本站推荐)

    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 发展现代农业经营组织 农民日报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要“按照服务农民......

    大力建设现代农业园区

    建设现代农业园区 推进农业转型升级 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是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引领,是实现由农业大区向农业强区跨越的重要支撑。经过学习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