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力发展农业旅游的意见(合集)

时间:2019-05-13 11:30: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大力发展农业旅游的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大力发展农业旅游的意见》。

第一篇:关于大力发展农业旅游的意见

关于大力发展农业旅游的意见

为加快农业旅游发展,丰富完善旅游产品体系,促进全市旅游业协调健康快速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发展农业旅游的重要意义

“农业旅游”是指以农业生产过程、农村风貌、农民劳动生活场景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农业旅游在欧美发达国家已有百年历史,并走上了规范发展的轨道。我国农业旅游始于二十世纪90年代初,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居民消费需求的变化,农业旅游逐步推广,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社会影响逐步扩大。农业旅游具有很强的产业渗透性和互动性,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大力发展农业旅游,有利于一产与三产直接融合良性互动,推动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有利于农村和农业资源的有效利用,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有利于整合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增加旅游供给、进一步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发展农业旅游的重要意义,将其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村面貌的重要途径,切实加强领导,积极推动,促进全市农业旅游深入发展。

二、发展农业旅游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总体思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市场为导向,以创建全国、全省农业旅游示范点为抓手,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为重点,坚持规划先行,按照“成熟一批、发展一批”的原则,不断增加数量,努力提高质量,逐步扩大规模,加强规范服务,完善政策措施,努力实现农业旅游发展的新突破,将农业旅游培植成为我市国内旅游的重要增长点。

主要目标:通过积极引导、强力推动,力争用3-5年时间,培植发展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5个左右、全省农业旅游示范点10个左右。

三、突出工作重点,扎实稳妥推进

(一)高起点编制和实施农业旅游发展规划。坚持规划先行、严格按规划开发建设的原则,走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路子。要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的原则,高起点编制农业旅游发展规划,做到发掘一批、培养一批、包装一批、推出一批。规划既要切合当前实际,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又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要将农业和旅游业更紧密地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农业旅游的内涵,实现农业产品向农业旅游产品的转化。市农业局、市旅游局负责,年内编制完成全市农业旅游发展规划,并指导区县编制区域农业旅游发展规划和重点农业旅游项目规划。

(二)加强规范管理和服务。我市农业旅游尚处在起步阶段,很多方面有待理顺和规范。各有关部门要强化服务意识,加强指导,积极协调解决农业旅游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要抓好安全管理,加强对从业者的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落实安全措施,保障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要抓好经营管理,引导农业旅游从业者自觉遵纪守法,诚信经营,以优质服务和鲜明特色吸引游客。要抓好职业培训,对农业旅游从业人员进行接待礼仪、服务规范、卫生常识、安全知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要加强卫生管理,购置必要的卫生消毒设施,抓好各项卫生防范措施,为游客创造健康的旅游环境。

(三)积极创建全国全省农业旅游示范点。各区县、高新区、市政府有关部门要以规划为指导,每年确定几个重点农业旅游项目优先发展,大力扶持,培植典型。要对照《山东省农业旅游示范点标准(试行)》,组织发动具备条件的单位创建“全省农业旅游示范点”,在此基础上积极争创“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要以创建全国、全省农业旅游示范点为抓手,加强对农业旅游的引导和规范管理,不断加强产品的层次性开发和产业链扩张,充分发挥示范点的典型带动作用,推动全市农业旅游健康发展。要突出农民风俗、农业风光、农村风情,开发特色旅游纪念品、工艺品。要坚决防止生搬硬套、大兴土木、破坏生态、片面追求城市化的倾向。

(四)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各级旅游部门要发挥行业优势,加大对农业旅游项目的宣传推介力度。要将农业旅游项目列入全市旅游宣传促销重点,科学设计线路,优化产品组合,编印农业旅游宣传品。各级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也要结合各自实际,积极宣传推介农业旅游项目。对于特色鲜明、服务规范、条件成熟的农业旅游项目,要加强策划包装,细分客源市场,通过旅游推介会、交易会和专项促销会等形式,积极开展对外宣传促销,增强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广泛吸引游客。

四、加强对农业旅游工作的领导

目前我市农业旅游总体处于初级阶段,产品开发和服务质量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农业旅游工作的领导,制定具体措施,将发展农业旅游纳入议事日程,确定责任部门,安排精干人员,负责对农业旅游的指导和开发,促其更快更好发展。要周密论证、科学开发,防止一哄而上盲目发展。市农业、旅游部门负责做好调查研究

和综合分析,尽快制定全市发展农业旅游的具体工作方案,研究制定扶持政策措施,加大推动力度;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要结合本部门工作和地方实际,选择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单位作为重点,旅游部门要加强指导,帮助搞好规划和策划,逐步提高农业旅游的质量和效益。

关于大力发展工业旅游的意见

市经贸委市旅游局

为充

分发挥我市工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工业旅游,建立独具特色的工业旅游产品体系,提升我市旅游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发展工业旅游的重要意义

“工业旅游”是指以工业生产过程、工厂风貌、工人工作生活场景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工业旅游在欧美发达国家方兴未艾,在我国则是最近十几年才出现,但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旅游发展势头迅猛。工业旅游具有很强的产业渗透性和互动性,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是具有较好市场前景的旅游项目。xx工业发展已有百年历史,是山东省及国内重要的工业城市,工业门类齐全,石油化工、医药、建材、日用陶瓷、机械冶金、电子以及新材料等行业特色突出,是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医药生产基地,发展工业旅游潜力巨大。大力发展工业旅游,有利于二产与三产直接融合良性互动,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有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有利于全面展示xx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就,提升城市形象;有利用广泛开辟就业岗位,增加就业机会;有利于整合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增加旅游供给、进一步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各区县、高新区、市政府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加强协调和组织发动,引导更多的企业认识发展工业旅游的重要意义,将其作为新的增长点,切实抓紧抓好。

二、发展工业旅游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总体思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市场为导向,以创建全国、全省工业旅游示范点为抓手,以提高产品化建设及经营管理水平为重点,坚持规划先行,按照“成熟一批、发展一批”的原则,不断增加数量,努力提高质量,逐步扩大规模,加强规范服务,完善政策措施,努力将我市建设成为工业旅游大市。

主要目标:力争用3-5年时间,培植发展石油化工、医药、建材、日用陶瓷、机械冶金、纺织等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5个左右、全省工业旅游示范点10个左右,成为全市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推动工业旅游深入开展

(一)科学规划,规范有序地发展工业旅游。坚持规划先行,严格按规划开发建设的原则,走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路子。要全面普查我市工业旅游资源,摸清本地资源底数,因地制宜制订长期、中期和短期工业旅游发展规划,做到发掘一批、培养一批、包装一批、推出一批,保证工业旅游的发展后劲。目前,要尽快着手编制全市工业旅游发展规划、重点企业工业旅游规划和专项工业旅游规划。规划编制要体现以下原则:一是适游原则,规划要充分考虑游客需求,引入现代旅游理念,渗透旅游要素,强化旅游功能;二是创新原则,要创新规划设计理念,突出工业旅游特色,增加旅游项目的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教育性和差异性特点,增强吸引力;三是景观原则,要通过参观企业生产景观、了解科学知识、体会企业文化等活动,体现动态感、现场感、体验感,满足游客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规划既要切合当前实际,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又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要严格按规划开发,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市旅游局、市经贸委负责,年内编制完成全市工业旅游发展规划,同时要指导有关企业编制专项工业旅游规划,实现全市工业旅游科学、规范、有序发展。

(二)积极创建全国全省工业旅游示范点。我市是工业大市,有一批著名的大型企业集团,工业旅游资源丰富,开展工业旅游基础较好。各区县、高新区、市政府有关部门要每年确定几个重点工业旅游项目,积极引导,加强扶持,培植典型,推动工业旅游加快发展。要对照《山东省工业旅游示范点标准(试行)》,引导具备条件的企业开展工业旅游,并积极创建“全省工业旅游示范点”,在此基础上争创“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充分发挥工业旅游示范点的典型带动作用,推动全市工业旅游健康发展。要以创建全国、全省工业旅游示范点为抓手,积极引导企业加强产品的层次性开发和产业链扩张,增加新项目,开发能够体现企业文化与科技内涵的旅游纪念品,提高工业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三)加大对工业旅游的宣传力度。认识不足、信心不强是制约我市工业旅游发展的“瓶颈”,是当前发展工业旅游面临的首要问题,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逐步加以解决。各区县、高新区、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工业旅游的宣传和推动,通过学习外地市先进经验,引导企业开阔思路、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提高发展工业旅游和创建工业旅游示范点的积极性、主动性。对已经开展工业旅游的企业,各级经贸、旅游部门要密切配合,搞好协调,将其列入全市工业经济宣传和旅游促销的重要内容,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形式,加大宣传促销力度。要把工业旅游项目作为当地对外宣传和招商引资的重要内容着力推介。旅游部门要将工业旅游纳入宣传促销重点内容,科学设计线路,优化产品组合,通过旅游推介会、交易会和专项促销会等形式,向国内外广泛宣传推介我市的工业旅游项目,提高其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四、加强对工业旅游工作的领导

工业旅游在我市尚处起步阶段,开展工业旅游的企业数量与我市工业大市的地位还不相称。各区县、高新区、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开展工业旅游工作的领导,加大工作力度,制定具体措施,将发展工业旅游工作纳入议事日程,确定责任部门,安排精干人员,加强对工业旅游的扶持开发,促其加快发展。市经贸、旅游部门要在对全市工业旅游资源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尽快拿出具体工作方案,制订扶持政策措施,列出年度发展重点,加大工作力度。要挑选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工业企业作为重点,深入宣传,广泛发动,提高企业参与发展工业旅游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转变作风,主动联系,加强指导,搞好服务,帮助企业搞好规划和策划,不断提高工业旅游的质量和效益。

第二篇: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编辑:admin 时间:2008-7-4 12:33:00

农业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对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当前应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加强政府引导。政府应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作为地方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充分发挥引导和推动作用。加大对农业循环经济 的宣传力度,使农业循环经济理念深入人心;扶持一批农民率先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搞好典型示范带动,激励更多的农民自觉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切实加强领导,通过制定规划、科学分工、明确责任,有序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做好跟踪问效抓落实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避免走弯路和浪费资源。

完善政策法规。政策法规具有规范性、保障性。农业循环经济要得到长期健康发展,必须有完备的政策法规作保障。应加强农业循环经济立法,尽快建立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依法保障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实施优惠的财政、税收、信贷等政策,调动农民及社会各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积极性;制定政府奖励政策,奖励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作出重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强化科技支撑。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先进科学技术的支撑。应认真总结推广传统农业生产中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投资小、易操作、实施面广、增收明显的生产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大力加强农业循环经济技术研究与开发,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农相结合的农业循环经济技术研发体系,重点研究开发无污染、无公害以及节地、节水、节肥、节能、节材、节人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等。同时,建立健全以技术服务部门为骨干、各种专业队伍与广大群众共同参与的农业循环经济技术推广网络,加快农业循环经济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

加大资金投入。实现从传统农业经济向农业循环经济的飞跃,必须有充足的资金作保障。应加大各级财政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农业循环经济财政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多层次、多渠道筹措资金,引导农民和村集体进行投入,积极吸引外资和社会资金。

促进公众参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不仅需要政府的积极推动,而且需要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应系统开展农业循环经济干部培训,提高各级干部的思想认识水平,增强其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自觉性;积极开展农业循环经济建设试点,引导涉农企业参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公众宣传农业循环经济,提高公众参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加强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组织的合作,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使其成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推动力量。

作者:杨 文 李世平

来源:《人民日报》

第三篇:华容县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工作(范文)

华容县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工作

陈达

我县地处洞庭湖腹地以及长江南岸,是全国棉花、水稻、油菜优势产业带。全县农业资源丰富,农业生产优势明显。近几年来,我县通过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开发,努力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培育和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强农产品市场建设,培育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努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龙头企业实力增强,尽力将农产品生产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全县产业化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

一、建立基地,带动农业产业发展

目前,我县已形成以粮、棉、油、蔬菜、特种养殖、速生林为主宗农产品的产业带。

1、主攻以优质稻为主的粮食产业。我县围绕建设国家优粮工程基地县的目标,坚持稳定并扩大粮食面积和优化品种结构,不断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全县以三封寺、东山、万庾、鲇鱼须、护城、终南、宋家嘴等乡镇为重点,粮食面积稳定在140万亩、产量60万吨、优质率90%以上。

2、壮大以优质棉为主的棉花产业。全县按照压缩分散产区、稳定主产区的原则,以长江、藕池河、洞庭湖沿线的团洲、幸福、插旗、注滋口、北景港、新河、东山等乡镇为中心,建好优质棉生产基地,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40万亩,籽棉产量180万担。

3、狠抓特色蔬菜产业。我县充分利用自然气候适宜、水利条件比较好等优势,不断培育壮大特色蔬菜产业。目前,全县已重点发展插旗芥菜、护城黄白苔菜、华容豆角、潘家大辣椒等特色蔬菜,在区域布局上坚持集中连片、规模化和集约

化的要求,努力打造蔬菜种植专业村。全县蔬菜面积稳定在30万亩,其中设施蔬菜面积达到1万亩。

4、培育发展油菜产业。我县油菜种植规模大、品质优良,油菜籽的加工转化和产业链条延伸工作,也不断得到发展。目前,全县油菜面积保持在70万亩左右,双低油菜覆盖率达到100%。

5、强攻特种养殖产业。全县坚持龙头带动、协会联结、良繁体系保障和集约化适度规模养殖的发展思路,重点发展养殖小区,不断培育养殖大户。

6、发展以意杨为主的速生林产业。按照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的发展思路,将意杨为主的速生林产业作为促进农民稳定增收的后续支撑产业。重点建设好洞庭湖湖洲、小集成垸、藕池河外滩及垸区行道林等意杨基地,加强管护工作,力争保有量达到30万亩。

二、加强投入,促进农业产业发展

一是多层次、多内容、多渠道发展龙头企业。多层次就是县、乡、村、户四轮驱动,共同发展;多内容就是从加工、销售、基地、服务、科技等多环节发展;多渠道就是合资、独资、股份、民营一齐上,形成共同发展龙头企业的氛围。2005年以来,我县已累计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211家,其中有一定规模的企业54家,省、市级龙头企业27家,收入过亿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10家,规模较大的棉花加工企业13家,粮油加工企业17家,蔬菜加工企业20家,基本形成了就地生产、就地加工的专业生产格局。二是着力构筑银企合作平台。组织银行、信用社和龙头企业定向合作,由银行定期对企业进行考察,对投放资金进行运行监测管理。2010年,县内相关银行以及信用部门对插旗菜业、龙腾纺织、华昌纺织、铭泰米业、福香米业、华生良棉、银华润华、华青纺织、福尔康卫材等多家龙头

企业共投放贷款近4亿元,有力地推进了企业发展。三是通过企业联合促进产业化发展。插旗镇蔬菜加工以前企业数量多、个头小,呈现出散、小、差相互恶性竞争,产品档次低,市场竞争力不强,造成资源浪费效益低下。近几年来,我们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法,建设了高标准的插旗芥菜工业园,并整合成股份制的插旗菜业有限责任公司。目前该公司已新上4条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加工生产线,基本实现了工厂化、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加工,列入了省级龙头企业的行列。四是争上项目,引进民间资本。湖南福尔康医用卫材主要是通过引进民间资本,并进行了重组。目前该企业项目总投资已达到3亿元,还新上了医用高分子材料和生物医药生产等项目。该项目是目前我省唯一一家医用脱脂棉项目,发展前景广阔。

三、组建平台,服务农业产业发展

一是通过财政支持、税收优惠、信贷扶持等措施,培育了插旗菜业、铭泰米业、龙腾纺织、华昌纺织、华青纺织、福尔康卫材、兴华啤酒等一批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的优势企业。二是创名优品牌。目前我县已有“插旗”、“湘鱼”、“梅嫂”、“湘妃”等湖南省著名商标和湖南名优产品。三是创建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示范基地。“华容芥菜”、“华容黄白苔菜”“华容芦苇笋”已成为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产品。四是利用现代传媒,建立科技热线,组建农业专家和新产品、新技术试验推广于一体的综合科技服务体系,坚持为民服务,解答农民技术咨询,建立农业科技手机短信平台,及时发送农业科技服务意见。

四、助农增收,带动农业产业发展

一是通过成立优质稻、棉花、油菜、养殖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使农民自主融入“企业+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模式。让农民享受到销售、加工等环节的效益。二是通过合作社组织各分社以及部分种植大户户主集中培训,印发生产以及病虫

防治资料,组织农技专家深入田间指导,社员以及广大农户的科技种植意识明显提高,单位产量较往年明显提高。三是加大合作社的科技开发力度。为提高农户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合作社与省级科研单位建立了紧密协作关系,明确了“创品牌、求发展”的方向。四是设立“绿色通道”。县内相关部门相互联动,严格按照中央、省、市的统一部署,确保农产品运销“绿色通道”畅通无阻,确保县内农产品的及时外运。

五、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目前,我县农业产业化工作,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全县几个主导产业的生产虽然规模较大,但由于千家万户协调统一有难度,农户的生产水平也参差不齐,农户农产品质量差别大,优质农产品产业化面积规模较小,因此全县农业产业化程度明显偏低。

二是龙头企业流动资金不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多是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原料收购的季节性较强,收购期间对流动资金的需求量大而且集中。如果没有银信部门的大力支持,将造成企业流动资金短缺,制约企业的发展。

三是农业产业化科技含量不高。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签订的合同仅限于数量、价格等,对农户生产缺乏严格的质量要求;企业不能为农户提供优质的、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规格;企业对农产品的加工水平和原材料的利用率不高,产品档次低,包装、宣传和营销手段落后。

此外,我县农业产业化工作也还存在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的问题,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结构比较松散,不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农业流动服务组织与农民联系不够紧密,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推力不足。

为切实推进我县农业产业化工作,我们建议:

1、建立规模基地。坚持“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大力发展专业乡镇、专业村组,实行区域化布局,走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一村带多村、多村成基地的路子,在全县建成一大批区域化、专业化、集约化、特色化的农业产业生产基地。

2、保证“订单”农业的严格执行。一方面要加强《合同法》知识的普及,实施担保、预交定金或保证金等制度,不断提高合同的严密性。另一方面要加强法制教育和诚信守法教育,确保合同有序的实施。

3、加强金融信贷支持力度。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建设,以及开发和推广安全、优质、高效、无公害农产品及技改项目的贷款需求,银信部门应及时进行项目论证,符合条件的应优先安排信贷资金。要协调好龙头企业与银行的关系,对龙头企业信誉度进行评估,对信誉好的企业,核定授信额度,简化贷款审批手续,及时发放贷款为企业在农产品收购期间提供资金保证。

4、围绕龙头企业积极组织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育农民经纪人,在自愿与惠的基础上,引导农民和合作组织,组建农产品营销物流公司,创立名牌产品,实现农产品运销规模化、集约化;大力推行“公司+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真正让农民与企业联动起来。

作者系华容县人大常委会农村工作委员会

第四篇:关于发展农业旅游的调研报告

所谓农业旅游,就是指利用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活动、田园景观及农村文化等资源,经过科学规划、合理开发而成的适合广大民众体验农业与休闲游憩的一种新兴产业,是将生产、生活及生态结为一体的旅游方式。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追求旅游需求的多样性以及人们崇尚自然、追求自然的理念深化,农业旅游的市场前景日益广阔,开发农业旅游的条件日趋成熟,发展农业旅游的成效日益凸现,它必将成为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抓手。因此,围绕“如何加快发展我县农业旅游”这一课题,我们开展了专题调研,并形成了一些初浅的看法。

一、关于我县发展农业旅游的有利因素及不利因素。我县发展农业旅游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内在动力和现实条件。从调研情况看,归纳起来其有利因素主要体现在“三个性”上:

(一)、从宏观形势看,发展我县农业旅游具有必然性。任何事物的产生与发展都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必然性涵于偶然性之中,偶然性是必然性的具体体现。农业旅游的兴起,看似偶然,但其实质是必然的。现阶段,我县发展农业旅游,其必然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国际、国内的成功经验。发展农业旅游最早起源于欧洲,目前欧美、日本、台湾等国家或地区非常盛行。我国珠三角地区是发展农业旅游起步较早的地方,在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始兴农业旅游,到今天为止,广东省颇具规模的农业(农庄)旅游景区达到100多家。长三角地区的农业旅游发展迅速,近年来涌现了一大批的典型。江苏南京把农业旅游开发作为跳出农业抓农业的新思路,大力发展农业观光型、民俗文化型等各种类型的农业旅游模式,2003年农业旅游接待游客13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达3.48亿元;浙江临安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度假村和“农家乐”旅游度假区,2004年250余户农民共接待游客2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000万元;上海南汇的桃花节每年一届,2005年4月光9日一天就接待游客4万多人次,其中,仅南汇桃花村就达1万人次;浙江余姚的杨梅节今年开游一周就吸引3万游客前去品梅观光。山东地区的农业旅游也很成功,如山东枣庄、临沂出现的一批万亩规模的石榴园、梨园、枣园、板栗园、银杏园等。上述这些成功案例为我县发展农业旅游提供了有益启示,也增强了我们的信心。二是现阶段人们旅游需求的必然选择。向往自然、崇尚自然、追求自然是人的一种天性,也是人们追求美的一种体现,更是人们出游的一种动力。近几年来,人们旅游消费的观念、消费方式正逐渐发生变化,人们在旅游活动中更加注重亲身的体验、参与,更加注重环境的要求,这种需求为广大农村蓬勃兴起的农业旅游项目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在广大农村的不同地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耕文化、民俗习俗,而且,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产品品种更加丰富、特色更加明显,这为开展各种形式的农业旅游活动奠定了深厚的资源基础。科学、合理地利用和开发这些资源,把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广大游客在享受大自然的同时,满足了现代社会人们求新、求异、求知的心理诉求。据了解,西班牙有85的游客利用周末驾车前往100—150公里以内农场参与农业旅游活动。北京市有40.6的居民把中短途乡间旅游作为双休日休闲的第一选择。由此可见,发展农业旅游的市场前景非常乐观。三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附加值的必由之路。“三农”问题的核心在于增加农民收入、而基础在于调整产业结构、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回顾农业发展史,我国走了一条“以粮为纲——提高粮径比例——发展一优两高农业、培育特色产业——发展农业龙头企业”的路子,在每个阶段,对农民增加收入都起到积极的推动、促进作用。但到现阶段,增加农民收入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拓展农民增收空间。通过调研,我们认为,发展农业旅游是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必由之路。发展农业旅游,可以加速推进农村非农化,实现一产与三产的有机结合,通过旅游,带动农村交通运输、商业饮食、文化娱乐、农产品加工,加快产生一批“离土不离乡”的劳动者,使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旅游服务业中去;据统计分析,农业旅游每增加1名直接从业者,就会增加相关从业者5名。发展农业旅游,可以大幅提高农业附加值,使农产品多项、多次增值,形成“农业养旅游、旅游促农业”的良性互动机制。据广东肇庆的广新农业生态园统计分析,2003年共接待游客60多万人次,营业额收入达1500多万元,其中,农产品直接销售收入仅为20

(二)、从我县农村、农业自身因素看,发展我县农业旅游具有现实性。我县是典型的平原江南水乡,农业基础比较扎实,农业产业化发展在全省名列前茅。这为我县发展农业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有”:一是农业产业化有基础。经过几年来的努力,在“一优两高”农业的发展过程中,我县初步形成了三条农业产业带,即以魏塘、大云为主的绿色

第五篇:关于发展农业旅游的调研报告

所谓农业旅游,就是指利用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活动、田园景观及农村文化等资源,经过科学规划、合理开发而成的适合广大民众体验农业与休闲游憩的一种新兴产业,是将生产、生活及生态结为一体的旅游方式。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追求旅游需求的多样性以及人们崇尚自然、追求自然的理念深化,农业旅游的市场前景日益广阔,开发农业旅游的条件日趋成熟,发展农业旅游的成效日益凸现,它必将成为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抓手。因此,围绕“如何加快发展我县农业旅游”这一课题,我们开展了专题调研,并形成了一些初浅的看法。

一、关于我县发展农业旅游的有利因素及不利因素。我县发展农业旅游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内在动力和现实条件。从调研情况看,归纳起来其有利因素主要体现在“三个性”上:

(一)、从宏观形势看,发展我县农业旅游具有必然性。任何事物的产生与发展都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必然性涵于偶然性之中,偶然性是必然性的具体体现。农业旅游的兴起,看似偶然,但其实质是必然的。现阶段,我县发展农业旅游,其必然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国际、国内的成功经验。发展农业旅游最早起源于欧洲,目前欧美、日本、台湾等国家或地区非常盛行。我国珠三角地区是发展农业旅游起步较早的地方,在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始兴农业旅游,到今天为止,广东省颇具规模的农业(农庄)旅游景区达到100多家。长三角地区的农业旅游发展迅速,近年来涌现了一大批的典型。江苏南京把农业旅游开发作为跳出农业抓农业的新思路,大力发展农业观光型、民俗文化型等各种类型的农业旅游模式,2003年农业旅游接待游客13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达3.48亿元;浙江临安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度假村和“农家乐”旅游度假区,2004年250余户农民共接待游客2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000万元;上海南汇的桃花节每年一届,2005年4月光9日一天就接待游客4万多人次,其中,仅南汇桃花村就达1万人次;浙江余姚的杨梅节今年开游一周就吸引3万游客前去品梅观光。山东地区的农业旅游也很成功,如山东枣庄、临沂出现的一批万亩规模的石榴园、梨园、枣园、板栗园、银杏园等。上述这些成功案例为我县发展农业旅游提供了有益启示,也增强了我们的信心。二是现阶段人们旅游需求的必然选择。向往自然、崇尚自然、追求自然是人的一种天性,也是人们追求美的一种体现,更是人们出游的一种动力。近几年来,人们旅游消费的观念、消费方式正逐渐发生变化,人们在旅游活动中更加注重亲身的体验、参与,更加注重环境的要求,这种需求为广大农村蓬勃兴起的农业旅游项目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在广大农村的不同地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耕文化、民俗习俗,而且,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产品品种更加丰富、特色更加明显,这为开展各种形式的农业旅游活动奠定了深厚的资源基础。科学、合理地利用和开发这些资源,把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广大游客在享受大自然的同时,满足了现代社会人们求新、求异、求知的心理诉求。据了解,西班牙有85的游客利用周末驾车前往100—150公里以内农场参与农业旅游活动。北京市有40.6的居民把中短途乡间旅游作为双休日休闲的第一选择。由此可见,发展农业旅游的市场前景非常乐观。三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附加值的必由之路。“三农”问题的核心在于增加农民收入、而基础在于调整产业结构、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回顾农业发展史,我国走了一条“以粮为纲——提高粮径比例——发展一优两高农业、培育特色产业——发展农业龙头企业”的路子,在每个阶段,对农民增加收入都起到积极的推动、促进作用。但到现阶段,增加农民收入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拓展农民增收空间。通过调研,我们认为,发展农业旅游是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必由之路。发展农业旅游,可以加速推进农村非农化,实现一产与三产的有机结合,通过旅游,带动农村交通运输、商业饮食、文化娱乐、农产品加工,加快产生一批“离土不离乡”的劳动者,使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旅游服务业中去;据统计分析,农业旅游每增加1名直接从业者,就会增加相关从业者5名。发展农业旅游,可以大幅提高农业附加值,使农产品多项、多次增值,形成“农业养旅游、旅游促农业”的良性互动机制。据广东肇庆的广新农业生态园统计分析,2003年共接待游客60多万人次,营业额收入达1500多万元,其中,农产品直接销售收入仅为20

(二)、从我县农村、农业自身因素看,发展我县农业旅游具有现实性。我县是典型的平原江南水乡,农业基础比较扎实,农业产业化发展在全省名列前茅。这为我县发展农业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有”:一是农业产业化有基础。经过几年来的努力,在“一优两高”农业的发展过程中,我县初步形成了三条农业产业带,即以魏塘、大云为主的绿色

产业带(大棚无公害瓜果、蔬菜),以姚庄、干窑为主的白色产业带(蘑菇、食用菌),以丁栅、陶庄、天凝为主的蓝色产业带(淡水养殖)。2004年,全县瓜果蔬菜种植面积达25.92万亩,蘑菇(食用菌)种植面积达2630万平方尺,淡水养殖面积达3.64万亩。而且,我县的农产品60销往上海,成为城市居民的理想选择,这为农业旅游开发“农家菜”奠定了基础。二是现代农业园区有亮点。近年来,我县积极鼓励工商资本投资农业,同时,大力整合农业(渔业)资源,使之做大做强,从而产生了有一定规模、一定档次的现代农业(渔业)园区。如大云的“碧云花园”,由大光服饰有限公司老板投资近2000万元,集花卉生产、科研、休闲、观光于一体,占地达1350亩,其规模、生态、效益在嘉兴地区首屈一指。又如丁栅“现代渔业园区”,占地513亩,涉及20多户渔民,由嘉善六塔鳖业有限公司提供技术及销售服务,其养殖的生态鳖享誉江浙沪一带。三是特色农产品有品牌。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我县十分注重品牌建设,不断引进优良品种、采用先进技术,并且加大农产品管理及营销宣传力度,从而形成一批省优、市优及省市著名商标。如中国蘑菇之乡、中国蜜梨之乡、中国甲鱼之乡、中国蕃茄之乡、中国鲜切花之乡、中国甜瓜之乡。“锦雪牌”黄桃、“六塔牌”鳖、“惠绿牌”蜜梨、“大云牌”鲜切花等成为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品牌。上述这些农业成果为开发农业采摘游等旅游项目提供了可能。四是节庆活动有起步。近年来,我县除成功举办中国·古镇西塘文化旅游节之外,许多镇从各自的实际出发,结合产业优势及区域特色,也相继举办了一系列的节庆活动,进一步提高了知名度,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和区域特色的深化。如陶庄镇成功地举办了汾湖河鲜美食节和民间文化艺术节;大云镇举办了花乡艺术节、魏塘镇举办了甜瓜节、惠民镇举办了蜜梨节;尤其是姚庄镇连续举办了五届黄桃节,规模之大、影响之深,“黄桃推介上首都北京、锦雪黄桃进钓鱼台宾馆”。这些节庆活动,不仅为农业造势,也可为旅游搭台,经过改造,可以转化为农业旅游吸引物。五是城乡一体化有推进。实施城乡一体化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为开发农业旅游创造优良的环境。“千村万户”村庄整治工程,必将极大地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使生活、生态得到有机的统一。到2004年底,我县已完成4个示范村、40个整治村建设任务,从已完成的自然村看,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绿化成荫、河岸整齐、瓦房清洁,江南水乡村落韵味更加浓郁。因此,在城乡一体化推进过程中,选择有一定文化底蕴、产业有特色的自然村,通过科学规划,有计划地开发农家乐旅游、农业旅游项目,其成功率相对比较高。

(三)从我县旅游业发展状况看,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具有可能性。农业资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旅游资源,而旅游业的发展可以拉动这种转化、加速这种转变。目前,我县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这种转化,实现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这主要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客源市场有依托。我县从1997年起开发古镇西塘旅游,经过几年的努力,西塘古镇游已形成品牌,旅游市场从长三角一级市场扩大到境外市场,游客以平均每年2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全县以古镇西塘为龙头,旅游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4年全县接待国内外游客达231万人次。开发农业旅游可以依托我县现有的影响力和客源市场,经过精心的策划包装,依托现有景区,针对部分游客群体,实施串线运行,定向推介,使农业旅游点早产出、早得益。二是旅游产品可互补。根据我县旅游资源的特点,其旅游主题确定为“水乡、古镇、田园”。水乡就是要围绕江南水乡这个背景,做足做好水的文章;古镇就是要围绕西塘古镇文化,做足做好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文章;田园就是要围绕农业(农村)资源,做足做好资源转化的文章。上述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缺一不可,要把我县打造成长三角地区的旅游强县、着力提升我县旅游竞争力,必须总体规划、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分段推进,通过开发建设,不断丰富我县的旅游产品,不断优化我县旅游产品的结构,真正做到相互补充、互为促进、全面发展,从而使旅游业成为拉动第三产业乃至全县经济的重要产业。三是区域优势作保证。我县地处长三角地区腹地,紧靠周边大中城市,交通十分便捷,这为发展农业旅游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专家认为,地处都市郊区、离大都市100公里左右是发展农业旅游的最佳区域。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市自驾车族不断增大,双休日假日旅游流行。因此,我县距上海、杭州、苏州均在100公里左右和一小时“通达”的中心地带,这在客观上为开发农业旅游提供保证、形成优势。在看到有利因素的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不利因素。从调研情况看,我们认为,我县在发展农业旅游上还存在着五个方面的不足:一是发展农业旅游的意识还不够强。广大农户对什么是农业旅游、怎样发展农业旅游等问题理解不深、认识不透,还缺乏必要的、系统的宣传、引导和鼓励措施,因此,发展农业旅游的社会环境和群众基础不够扎实。二是农业旅游功能的培育不够。都市农业、观光农业已不再是陌生的名字,但在实施中还没有真正按照农业旅游的要求,许多地方包括一些现代农业(渔业)园区还仅仅停留在农业功能培育上,侧重于种植、养殖或一般性的现场会式参观考察。而对于旅游功能(吃、住、行、游、购、娱)的开发还是一张白纸。三是农业旅游专题规划滞后。目前,全县各镇还没有一个涉及农业旅游的专题规划。动作相对快一点的镇有:姚庄镇选择黄桃专业村——北鹤村正在编制农业旅游专题规划;西塘荷池村请旅游专家实地考察,并打算编制乡村旅游专题规划。四是农业旅游的外部环境不理想。农业旅游开发所需的配套道路建设、田园绿化环境、周边卫生环境、河道水质等等,都有待于进一步下大力气加以改善。五是农业季节性太强。这给农业旅游造成淡旺季落差明显。而且,有的农作物开花或结果的周期相对比较短,这在客观上也给农业旅游开发产生一定难度。

二、关于加快发展我县农业旅游的对策措施。为了加快我县农业旅游的发展,我们必须因势利导、扬长避短,针对不利因素,认真研究对策措施,切实解决发展过程中问题与不足。我们认为,下一步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着力解决“四大体系”问题:

(一)加强引导,牢固树立发展农业旅游的思想体系。农业旅游在我县可以说是一个新的课题,至今还没有完全起步。任何事物的发展,在起始阶段必须抓好统一思想这个牛鼻子,因为思想是行动的指导,有了正确思想才会有正确的行动。加快发展我县农业旅游,首先必须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扎实的群众基础。对此,全县上下要积极做好“三有”文章:一是有目标。要把发展农业旅游作为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的应有之义,把它放到各级党组织和广大领导干部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认真加以研究,加大行政推动力度。二是有眼光。要树立新的旅游资源观,充分认识农业旅游资源的内涵及利用开发的价值。就全县而言,可以先在一些资源突出、环境优美、区位较好的镇先进行开发,把农业资源真正转化为旅游资源,进而开发形成旅游产业。三是有结合。要克服把农业旅游简单地等同于一般农业的错误观点。实际上,农业旅游是一种新兴的特色农业,是一种把农业功能与旅游功能相互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以农业经营为基础,与旅游服务有机结合,从而形成高于一般农业的新兴产业,它的产出及附加值远远高于农业自身产出的价值。

(二)、加强规划,积极培育发展农业旅游的产品体系。发展农业旅游,规划是前提。通过规划,明确发展目标、产品构成、开发重点、政策措施等内容和要求,做到有的放矢,合理整合资源。在规划过程中要体现“一、二、三、四”的要求,即“一化(规模化)”:在农业产业规模化的基础上,规划开发农业旅游,这样容易形成产品特色和区域规模。因此,农业旅游点必须要种植或养殖相对集中、形成一定联片规模。“二种经营模式”:一是政府主导,分户联片经营,并逐步形成“农业旅游合作社”。这种模式有利于提高组织化程度,克服“小规模、分散化”的家庭经营弊端,它可以带动广大农户调整产业结构,增强参与的热情,有助于提高广大参与农户的收入,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主要模式。二是政府引导,业主集中经营,并逐步形成“农业旅游公司”。这种模式适宜于在现代农业(渔业)园区的基础上,经过规划开发逐步建设起来,它的特点是一次性投资额相对较大、设施较为完备、要求也相对高一点。“三大类型”:一是农家乐,以农户家庭为基础,经过投入改造达到一定的硬件标准,开办农家旅馆、农家菜馆及农事活动。二是民俗旅游,以本地传统文化及民间艺术、习俗为吸引物,经过策划形成可供游客观赏或参与的旅游项目,从而满足游客的精神享受和心理需求。三是农业观光游,以农业生产经营为基础,以各类农产品为吸引物,推出采摘旅游等项目,让游客得到体验、感受。“四个性”:一是注意区域性,要把农业旅游规划建设与全县“三区一中心”旅游总体规划相衔接,以总体规划统领专题规划。二是注意基础性,要把农业旅游与农业产业化规划相衔接,以农业产业化规划为基础,结合旅游特点和要求,突出重点、选准突破口。三是注

意特色性,要把农业旅游与培育旅游特色专业村相衔接,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全县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点。四是注意生态性,要把农业旅游与全县生态县规划建设相衔接,以生态县建设为总目标,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以“千村万户整治工程”为契机,把生态村建设与农家乐旅游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广大农户保护环境、建设家园的内在动力。

(三)、加大扶持,不断优化发展农业旅游的政策体系。农业旅游涉及到方方面面,它的发展迫切需要一定的政策给予扶持和拉动。就目前而言,可重点抓四个环节:一是投入政策。一方面要建立县镇二级政府投入农业旅游的基金,为发展农业旅游创造必要的外部条件,真正起到政府在旅游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要为工商资本投入农业旅游创造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舆论环境、社会环境、服务环境。二是税收与信贷政策。在农业旅游的起步阶段,给予税收扶持。我们建议,一定三年给予开发农业旅游的农户减免营业税和所得税。要建立农业旅游信贷扶持基金,筛选确定一批县级重点农业旅游开发建设项目,加大信贷扶持力度。三是用地政策。凡涉及农业旅游开发中少量的非农用地,有关部门要优先予以妥善解决。要对农业旅游规模化经营中涉及的少量土地流转问题进行认真研究,及时出台相应的政策,既满足旅游需要,又避免农户间的矛盾。要研究出台农户围绕农业旅游规划调整种植或养殖结构的扶持政策。四是考核奖励政策。要把发展农业旅游列入各镇经济发展目标任务考核体系之中,对于成效明显、成绩突出,对全县示范作用大的镇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一些诚信经营、规范服务、增收明显的典型农户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

(四)加强管理,努力营造发展农业旅游的环境体系。为了高标准、高起点地开发我县的农业旅游,我们要在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认真抓好管理这个基础,使之良性、有序发展。重点要做好四件事:一是加强农业旅游队伍建设,有计划地分级做好培训教育,积极培养既懂农业、又懂旅游、离土不离乡的农业旅游经营者和管理者队伍,做到开发一批、培养一批。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旅游的通达性,完善农业旅游的各项配套设施,努力提高旅游服务的水准,特别是要建立、健全农家乐服务管理中心。三是加强生态村镇建设,建设一流的旅游环境。四是加强星级品牌建设,按照浙江省“乡村旅游点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的标准,规范运作,及时做好星级评定管理,树立一批典型,示范带动一批农户,从而使农业旅游发挥更大的效应,真正成为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把“金钥匙”

下载关于大力发展农业旅游的意见(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大力发展农业旅游的意见(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发展农业旅游产业的探讨

    对发展农业旅游产业的探讨——杭州滨江区长河街道开发农业旅游产业的专题调研●来福根一、发展农业旅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农业旅游,简单地说就是依托农村田园风光和自然资源开......

    大力发展农业合作社 助推现代农业发展(5篇)

    大力发展农业合作社 助推现代农业发展 ---绍文乡大力发展农业合作社专题材料 为进一步提升土地规模经营,挖掘农业专业合作社潜力,提高农业专业合作社经营水平,更大限度发挥农机......

    调研报告,法泗财政所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实现经济和财政的良性发展 ——武汉市鑫农湖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调研报告 法泗财政所作为法泗镇经济管理的重要部门,为了搞好财源建设,做大我镇经济蛋糕,发......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作者:陈宗琼 赖廷锋 来源:《新农村》2011年第16期 近几年来,我县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充分利用企业技术、......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__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典型材料、赵宇)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 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赵 宇近年来,临武县委、县政府坚持用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现代化,用工业化的手段推进农业现代化,着力建设大龙头、大基地、大市场、大......

    宁波市关于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指导意见

    【发布单位】宁波市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03-09-01 【生效日期】2003-09-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宁波市关于加快发展农业机......

    发展农业学习体会

    发展农业学习体会 我学习了2012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中的已经开始一个多月,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才有机会听到最优秀的教师系统地讲授会计专业各学科的知识......

    大力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倍增

    文 号:黔委厅字〔2011〕77号 印发日期:2011年11月2日 录入时间:2011年11月24日 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转发《省扶贫办、省委政策研究室、省旅游局 关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