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水库径流区环境现状调查报告
**水库是一座以农业灌溉为主,满足昭通城市供水,结合发电、防洪以及下游梯级电站开发调水等综合利用的大(2)型骨干水利工程。距昭通市区23公里。水库坝高87米,总库容3.64亿立方。除灌溉昭鲁坝区32.2万亩农田外,每年还将向城市供水1800万立方米,补偿下游高桥电站水量5500万立方米。因此**水库的建成对促进昭通社会经济的可持续
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市级领导对水库径流区的环境现状和水质水量十分关心,要求市水利局和渔管局对水库径流区的环境现状进行调查,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治理、保护的意见、建议。市水利局和渔管局高度重视,成立了“**水库径流区环境现状调查组”。调查组于5月23日一27日实地到了径流区实地调查,特将径流区环境现状及分析、建议作如下报告。
径流区环境现状
**水库所在河流居乐河发源于鲁甸县铁厂乡海拔3110米的臭水梁子,径流区包括鲁甸县铁厂、水磨、龙树、新街和昭阳区大山包、大寨子、苏甲、洒渔、乐居等9个乡29个村,流域面积709平方公里,总人口近10.万人。流域内自然地理气候普遍差,多数为高二半山区、高寒山区,生产力水平低,水土流失严重,群众生产生活普遍困难。径流区内与环境关联度的各项指标见表一。
表一**水库径流区环境关联度指标一览表
指标
县乡
人口
面积(km2)
人口密度(人/km2)
耕地面积(亩)
大于25耕地面积(亩)
森林覆盖率(%)
化肥用量/年(吨)
农药用量/年(吨)
主要燃料
潜在或正在产生的工业污染源
15年后集镇预期人口
鲁甸县
铁厂10600
130
233000
8000
31000
0.6
柴
2000
1)径流区属缺煤区,过去基本烧柴。最近几年,国家加大生态保护力度,严禁砍伐,区内群众只有烧煤。
(2)在各乡有关指标中如洒渔乡2000人,指的是该乡在径流区内的人口。水磨16000
踟
200
27000
6000
2000
1煤
5000
龙树
31500
290
29000
1000
45000
4煤
9000
新街
15400
526000
7800
12000
1.2
煤
有300公斤/日的酒厂一个6000
6000
小计
73500
401
189
115000
22800
10000
6.8
昭阳区
大山包
5000
20000
0
350
煤
大寨
2100
3380
1300
400
0.6
桔秆
苏甲
12000
156
31000
7000
1400
0.9
煤
3000
洒渔
2300
1560
500
300
0.4
煤
乐居
2560
3450
800
300
0.5
煤
小计
23960
308
59390
9600
2750
3.4
总数或平均
97460
709
137
174390
32400
12750
10.2
25000
从表一各环境指标因子可以看出,水库径流区就目前来看,潜在或正在产生的工业污染源基本不存在。根据云南省水利厅水质公报,**水库各项指标均没有超标,水质优良。因此,径流区内农药化肥的使用和铁厂、水磨、龙树、新街、苏甲五个乡级集镇的生活垃圾和污水,就目前来看,对水库水质的影响还未达到质变的、不可容忍的程度。水体本身也有一定的自净功能。因此水库径流区目前的环境问题是:森林植被覆盖率偏低。且疏幼林、灌木林面积大,保水固土能力差,造成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库区泥沙淤积。
表
二各乡径区水土流失情况表
乡名
径流面积(km2)
水土流失
占径流区流失面积的百分比%
面积(km2)
百分比
鲁甸县
铁厂
130
水磨
277
3龙树
新
街
1小计
401
299
461
昭阳区
大山包
大寨
2苏甲
156
洒渔
4乐居
小计
308
187
539
总数
709
486
一、水土流失
(一)水土流失现状
**水库径流区面积709平方公里(昭阳308km2,鲁甸401kin2),其中森林覆盖面积210平方公里。
水土流失面积486km2(水面13km2),水土流失面积占70%。流失面积大小依次是龙树乡93平方公里,苏甲乡89平方公里,铁厂乡87平方公里,大山包乡64平方公里,最小的是大寨、洒渔、乐居三个乡12~14平方公里。见表二。
径流区森林覆盖率平均30%,比全市高11%,但**水库作为对昭通社会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大型水库,根据水库初设报告和相关资料,径流区森林植被覆盖率要达到51%以上。才能起到很好的涵养水源和固土功能。因此,其现有森林覆盖率是很低的,并且有相当面积是最近几年才恢复和种植的,郁闭度小,地面枯枝落叶积存少,拦蓄雨水能力低,固土功能差的疏幼林。据水库蓄水前对居乐河的水文观测,居乐河泥沙含量高达2.64克/升。为全市之最(白水江是0.8克/升,关河是1.8克/升)。年均输沙量108万吨。且有逐年增加之势。也就是说,不到100年,水库库容将被淤积三分之一。铁厂乡至猫鼻子水库5公里河段,许多地方河床已高出地面,最高达1.2米。铁厂乡沙沟,水磨乡小河边沟,龙树乡石冲河以及发源于大山包乡流经新街乡酒房村的小河边,发源于大寨乡流经新街乡新街村的小河边,苏甲乡瓜寨河等主要一级支流,下游段河床均已高出地面。特别是酒房村小河边桥,1995年修好,现桥墩已被淤埋60厘米左右,估计再过5年,桥体将报废,新街乡龙树河老坝塘段,河床已呈游离状态,左右摆动。上述河段(地方)若遇较大暴雨,形成山洪,一是造成极为严重的水土流失,泥沙石块冲进水库库区,造成淤积,减少水库寿命,库尾跳石电站附近,泥沙已淤积3~4米高。相当于一年报废一个小型水库。直接经济损失400~600万元;二是由于河床淤积,河流防洪、泄洪能力降低。特别是龙树河,10年一遇的暴雨也承受不了,洪水脱离河床,冲毁龙树、水磨、新街、铁厂沿河两岸的数千亩“粮仓”,当地农民将痛失赖以生存发展的土地,造成社会隐患。
(二)水土流失原因
**水库径流区严重的水土流失,我们认为既有自然的,也有人为的,但主要的还是人为的破坏。
(1)自然因素。径流区最高海拔3110米,主河平均比降14%o,各主要支流比降100~200%O,因此水力作用剧烈,河流侧蚀、底蚀突出,塑源侵蚀明显,这种自然演变现象越接近河流源头如铁厂、大山包,表现方式和作用程度越明显;二是径流区多数地处高二半山区和高寒山区,气候寒冷,冰雪的冻融作用强烈,土质疏松易流失,如大山包乡和铁厂乡臭水梁子;三是龙树河两岸,其主要岩石为泥质砂岩,泥质砂岩只要没有覆盖,暴露于地表,极易风化随流水呈悬移质、浮移质流入库区淤积。
(2)人为因素。径流区50年代初期人口只有3万多人,每平方公里约50人,至2001年末,人口增长至近10万人,每平方公里已达137人,增长了2.7倍。径流区海拔均在2000米以上,属高二半山区、高寒山区,多数土地产出率低,物产稀薄,农民为了生存,广种薄收,如铁厂乡和大山包乡,人均耕地高达3~4亩,可多数农民连温饱也没有解决。径流区17万亩耕地,大于25度耕地面积占32400亩。农民耕作方式粗放原始,顺坡陡坡地、轮歇地、铲草积肥等,使坡耕地成为水土流失的主要策源地。其次,由于过去政策失误,管理不严、权属不清、环境意识淡薄等原因,原有森林遭到毁灭性破坏,如龙树坝子周围的山上,至今仍是光秃秃的;三是径流区生态型燃料能源短缺,老百姓普遍贫困,买不起10多元100斤的煤,天然林禁伐前都是砍树作燃料。以上三个原因,造成了今天径流区严重的水土流失,每年流人库区的泥沙高达108万吨,相当于一年报废一个小型水库。并危害两岸农田的安全。
(三)已采取的保护措施
**水库开始修建之时,市县(区)乡就开始保护和恢复径流区的森林植被,特别是禁伐天然林工程启动后,市县(区)乡进一步加大保护力度,积极落实禁伐、保护、营林造林、退耕的各项配套措施。径流区内除铁厂乡和极少部分农户因煤距远,成本高,经济困难仍烧柴外,其余各乡、各村、各组的农户,即使经济再困难,也必须烧煤,绝不允许偷砍树木,最多只能捡些枯枝落叶。苏甲乡每1000亩林地,设专职护林员一个;水磨乡在5月24日还从林区牵走了10头牛,并对当事人公开做了处罚。多数乡做出了偷(砍)一罚十的规定,严厉的处罚,基本没有发生偷砍树木事件。在苏甲乡,曾有外地老板拟投资搞规模型养殖业,但乡政府考虑到属水库径流区,放弃了短期经济利益,舍小保大。2000年,原行署还做出环库100米地带退耕还林,荒山绿化,行署补助钱粮的决定,并顺利实施了一部分。2001年,昭阳区在径流区内荒山造林20000亩,鲁甸县在径流区内实施“天保”、“退耕还林”、“德援”等生态项目,基本覆盖了401平方公里的径流面积。现在径流区有的已全部连片覆盖了云南松、刺槐等,有的虽然目前郁闭度还小,但管护有力,长势喜人。有效地减少了流入库区的泥沙。
二、集镇垃圾污水处置和农药化肥使用径流区涉及9个乡,有5个乡即铁厂、水磨、龙树、新街、苏甲的集镇位于径流区。除龙树乡的集镇生活垃圾,统一运送到后山采石场低洼处堆放外,其余的都是随意就近堆积,垃圾污水最终汇入水库库区。
由于水库蓄水量大,水体和河流也有自净、净化功能,目前水库水质优良。但随着时间推移,5个集镇的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快速增长,估计15年后5个集镇的人口将由现在的1.2万人增加到_2.5万人左右,相当于我市目前一个中等偏上的县城规模,如果不超前性地采取预防保护措施,任由2.5万人的生活垃圾和污水源源不断地汇人库区,日积月累,必将对水库水质产生严重污染。其渐进式、累积式的污染,正如高原明珠--滇池的污染破坏一样。待人们深刻认识时,可能为时已晚,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径流区每年化肥使用量为12750吨,农药为10.2吨,由于我市没有开展农业环境监测,缺乏相关资料。但农药化肥的使用对水体肯定是有影响的。因此,要积极倡导、鼓励、推广使用农家肥、有机肥等。
三、保护建议
**水库作为今后数十年、上百年支撑昭通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因子之一的大型水库,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环境质量,使其永续高效地发挥其灌溉效益,供水效益,调水效益和环境效益。根据我们的调查,从纵向上看,总体渐趋好转,从横向上看,径流区内相关政策措施没有落到实处。管护、营林造林力度还需
不断加大。还存在很多问题。不容乐观。有的地方生态还在恶化。已经遏制或开始恢复的.反弹可能性也很大。为确保**水库保持Ⅱ类以上水质,为昭通的城市生活和农业灌供优良的水质,因此,提出如下建议,以供参考。
(一)**水库径流区全部划定公告为水源林保护建设区,加强K源林的建设保护力度,同时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营造水源林、薪炭林和经济林。
(二)在径流区加大对**水库在昭通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立和作用的宣传,提高乡村干部和老百姓保护水库水质的意识和自觉生行为。把径流区内的环境保护工乍列入干部考核指标中。
(三)成立“**水库水源区畏护委员会”,成员由计委、财政、农业、林业、水利、环保、扶贫、乡企等构成,并授权下设办公室于水库管理局,县(区)乡也要相应成立机构(也可内设于林管站)。全权负责径流区水源水质的保护、监督和处罚。
(四)为使水库径流区环境保护、管理做到有法可依,应尽快出台《**水库径流区(水源区)保护办法。
(五)对水土流失特别严重,而又投资不大易于治理的部分地方,如铁厂乡沙沟等,建议进行综合治理,减小水土流失。
(六)径流区基本都属高寒贫困山区,农民生活困难,燃料缺乏,而煤、电成本高,老百姓承受不起。按“受益反哺”的道德准则,建议市县政府把煤、电补贴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中。
(七)中央和地方实旋的退耕还林、荒山绿化政策很好,老百姓很欢迎,但相应工作一定要落到实处,不然退下的部分也会发生反弹。另外,受自然地理条件制约,径流区种植或退耕的林种以云南松、华山松等纯生态性林种为主,很少有经济林种,5年后中央不再补替农民怎么办,建议有关部门做好专题调研,定出政策措施。
(八)径流区内要大力鼓励、推广使用沼气池、节柴(能、煤)灶。或者列入“以电代柴”工程项目区。象乐居乡新河村,农民使用沼气池得到实惠后,积极性非常高,而有的地方农民却不愿意使用,相关部门要做好示范推广。
第二篇:水库径流区环境现状调查报告
**水库是一座以农业灌溉为主,满足昭通城市供水,结合发电、防洪以及下游梯级电站开发调水等综合利用的大(2)型骨干水利工程。距昭通市区23公里。水库坝高87米,总库容3.64亿立方。除灌溉昭鲁坝区32.2万亩农田外,每年还将向城市供水1800万立方米,补偿下游高桥电站水量5500万立方米。因此**水库的建成对促进昭通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市级领导对水库径流区的环境现状和水质水量十分关心,要求市水利局和渔管局对水库径流区的环境现状进行调查,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治理、保护的意见、建议。市水利局和渔管局高度重视,成立了“**水库径流区环境现状调查组”。调查组于5月23日一27日实地到了径流区实地调查,特将径流区环境现状及分析、建议作如下报告。
径流区环境现状
**水库所在河流居乐河发源于鲁甸县铁厂乡海拔3110米的臭水梁子,径流区包括鲁甸县铁厂、水磨、龙树、新街和昭阳区大山包、大寨子、苏甲、洒渔、乐居等9个乡29个村,流域面积709平方公里,总人口近10.万人。流域内自然地理气候普遍差,多数为高二半山区、高寒山区,生产力水平低,水土流失严重,群众生产生活普遍困难。径流区内与环境关联度的各项指标见表一。
表一 **水库径流区环境关联度指标一览表
指标
县乡
人口
面积(km2)
人口密度(人/km2)
耕地面积(亩)
大于25耕地面积(亩)
森林覆盖率(%)
化肥用量/年(吨)
农药用量/年(吨)
主要燃料
潜在或正在产生的工业污染源
15年后集镇预期人口
鲁甸县
铁厂10600
130
233000
8000
31000
0.6
柴
2000
1)径流区属缺煤区,过去基本烧柴。最近几年,国家加大生态保护力度,严禁砍伐,区内群众只有烧煤。
(2)在各乡有关指标中如洒渔乡2000人,指的是该乡在径流区内的人口。水磨16000
踟
200
27000
6000
2000
1煤
5000
龙树
31500
290
29000
1000
45000
4煤
9000
新街
15400
526000
7800
12000
1.2
煤
有300公斤/日的酒厂一个6000
6000
小计
73500
401
189
115000
22800
10000
6.8
&nb
sp;
昭阳区
大山包
5000
20000
0
350
煤
大寨
2100
3380
1300
400
0.6
桔秆
苏甲
12000
156
31000
7000
1400
0.9
煤
3000
洒渔
2300
1560
500
300
0.4
煤
乐居
2560
3450
800
300
0.5
煤
小计
23960
308
59390
9600
2750
3.4
总数或平均
97460
709
137
174390
32400
12750
10.2
25000
从表一各环境指标因子可以看出,水库径流区就目前来看,潜在或 正在产生的工业污染源基本不存 在。根据云南省水利厅水质公报,**水库各项指标均没有超标,水质优良。因此,径流区内农药化肥的使用和铁厂、水磨、龙树、新街、苏甲五个乡级集镇的生活垃圾和污水,就目前来看,对水库水质的影响 还未达到质变的、不可容忍的程度。水体本身也有一定的自净功能。因此水库径流区目前的环境问题是:森林植被覆盖率偏低。且疏幼林、灌木林面积大,保水固土能力差,造成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库区泥沙淤积。
表二 各乡径区水土流失情况表
乡 名
径流面积(km2)
水土流失
占径流区流失面积的百分比%
面积(km2)
百分比
鲁甸县
铁厂
130
&nb
sp;水磨
277
3龙树
新街
1小计
401
299
461
昭阳区
大山包
大寨
2苏甲
156
洒渔
4乐居
小计
308
187
539
总 数
709
486
一、水土流失
(一)水土流失现状
**水库径流区面积709平方公里(昭阳308km2,鲁甸401kin2),其中森林覆盖面积210平方公里。
水土流失面积486km2(水面13km2),水土流失面积占70%。流失面积大小依次是龙树乡93平方公里,苏甲乡89平方公里,铁厂乡87平方公里,大山包乡64平方公里,最小的是大寨、洒渔、乐居三个乡12~14平方公里。见表二。
径流区森林覆盖率平均30%,比全市高11%,但**水库作为对昭通社会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大型水库,根据水库初设报告和相关资料,径流区森林植被覆盖率要达到51%以上。才能起到很好的涵养水源和固土功能。因此,其现有森林覆盖率是很低的,并且有相当面积是最近几年才恢复和种植的,郁闭度小,地面枯枝落叶积存少,拦蓄雨水能力低,固土功能差的疏幼林。据水库蓄水前对居乐河的水文观测,居乐河泥沙含量高达2.64克/升。为全市之最(白水江是0.8克/升,关河是1.8克/升)。年均输沙量108万吨。且有逐年增加之势。也就是说,不到100年,水库库容将被淤积三分之一。铁厂乡至猫鼻子水库5公里河段,许多地方河床已高出地面,最高达1.2米。铁厂乡沙沟,水磨乡小河边沟,龙树乡石冲河以及发源于大山包乡流经新街乡酒房村的小河边,发源于大寨乡流经新街乡新街村的小河边,苏甲乡瓜寨河等主要一级支流,下游段河床均已高出地面。特别是酒房村小河边桥,1995年修好,现桥墩已被淤埋60厘米左右,估计再过5年,桥体将报废,新街乡龙树河老坝塘段,河床已呈游离状态,左右摆动。上述河段(地方)若遇较大暴雨,形成山洪,一是造成极为严重的水土流失,泥沙石块冲进水库库区,造成淤积,减少水库寿命,库尾跳石电站附近,泥沙已淤积3~4米高。相当于一年报废一个小型水库。直接经济损失400~600万元;二是由于河床淤积,河流防洪、泄洪能力降低。特别是龙树河,10年一遇的暴雨也承受不了,洪水脱离河床,冲毁龙树、水磨、新街、铁厂沿河两岸的数千亩“粮仓”,当地农民将痛失赖以生存发展的土地,造成社会隐患。
(二)水土流失原因
**水库径流区严重的水土流失,我们认为既有自然的,也有人为的,但主要的还是人为的破坏。
(1)自然因素。径流区最高海拔3110米,主河平均比降14%o,各主要支流比降100~200%O,因此水力作用剧烈,河流侧蚀、底蚀突出,塑源侵蚀明显,这种自然演变现象越接近河流源头如铁厂、大山包,表现方式和作用程度越明显;二是径流区多数地处高二半山区和高寒山区,气候寒冷,冰雪的冻融作用强烈,土质疏松易流失,如大山包乡和
铁厂乡臭水梁子;三是龙树河两岸,其主要岩石为泥质砂岩,泥质砂岩只要没有覆盖,暴露于地表,极易风化随流水呈悬移质、浮移质流入库区淤积。
(2)人为因素。径流区50年代初期人口只有3万多人,每平方公里约50人,至2001年末,人口增长至近10万人,每平方公里已达137人,增长了2.7倍。径流区海拔均在2000米以上,属高二半山区、高寒山区,多数土地产出率低,物产稀薄,农民为了生存,广种薄收,如铁厂乡和大山包乡,人均耕地高达3~4亩,可多数农民连温饱也没有解决。径流区17万亩耕地,大于25度耕地面积占32400亩。农民耕作方式粗放原始,顺坡陡坡地、轮歇地、铲草积肥等,使坡耕地成为水土流失的主要策源地。其次,由于过去政策失误,管理不严、权属不清、环境意识淡薄等原因,原有森林遭到毁灭性破坏,如龙树坝子周围的山上,至今仍是光秃秃的;三是径流区生态型燃料能源短缺,老百姓普遍贫困,买不起10多元100斤的煤,天然林禁伐前都是砍树作燃料。以上三个原因,造成了今天径流区严重的水土流失,每年流人库区的泥沙高达108万吨,相当于一年报废一个小型水库。并危害两岸农田的安全。
(三)已采取的保护措施
**水库开始修建之时,市县(区)乡就开始保护和恢复径流区的森林植被,特别是禁伐天然林工程启动后,市县(区)乡进一步加大保护力度,积极落实禁伐、保护、营林造林、退耕的各项配套措施。径流区内除铁厂乡和极少部分农户因煤距远,成本高,经济困难仍烧柴外,其余各乡、各村、各组的农户,即使经济再困难,也必须烧煤,绝不允许偷砍树木,最多只能捡些枯枝落叶。苏甲乡每1000亩林地,设专职护林员一个;水磨乡在5月24日还从林区牵走了10头牛,并对当事人公开做了处罚。多数乡做出了偷(砍)一罚十的规定,严厉的处罚,基本没有发生偷砍树木事件。在苏甲乡,曾有外地老板拟投资搞规模型养殖业,但乡政府考虑到属水库径流区,放弃了短期经济利益,舍小保大。2000年,原行署还做出环库100米地带退耕还林,荒山绿化,行署补助钱粮的决定,并顺利实施了一部分。2001年,昭阳区在径流区内荒山造林20000亩,鲁甸县在径流区内实施“天保”、“退耕还林”、“德援”等生态项目,基本覆盖了401平方公里的径流面积。现在径流区有的已全部连片覆盖了云南松、刺槐等,有的虽然目前郁闭度还小,但管护有力,长势喜人。有效地减少了流入库区的泥沙。[本文出自xiexiebang.com-http://www.xiexiebang.com]
二、集镇垃圾污水处置和农药化肥使用径流区涉及9个乡,有5个乡即铁厂、水磨、龙树、新街、苏甲的集镇位于径流区。除龙树乡的集镇生活垃圾,统一运送到后山采石场低洼处堆放外,其余的都是随意就近堆积,垃圾污水最终汇入水库库区。
由于水库蓄水量大,水体和河流也有自净、净化功能,目前水库水质优良。但随着时间推移,5个集镇的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快速增长,估计15年后5个集镇的人口将由现在的1.2万人增加到_2.5万人左右,相当于我市目前一个中等偏上的县城规模,如果不超前性地采取预防保护措施,任由2.5万人的生活垃圾和污水源源不断地汇人库区,日积月累,必将对水库水质产生严重污染。其渐进式、累积式的污染,正如高原明珠--滇池的污染破坏一样。待人们深刻认识时,可能为时已晚,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径流区每年化肥使用量为12750吨,农药为10.2吨,由于我市没有开展农业环境监测,缺乏相关资料。但农药化肥的使用对水体肯定是有影响的。因此,要积极倡导、鼓励、推广使用农家肥、有机肥等。
三、保护建议
**水库作为今后数十年、上百年支撑昭通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因子之一的大型水库,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环境质量,使其永续高效地发挥其灌溉效益,供水效益,调水效益和环境效益。根据我们的调查,从纵向上看,总体渐趋好转,从横向上看,径流区内相关政策措施没有落到实处。管护、营林造林力度还需
不断加大。还存在很多问题。不容乐观。有的地方生态还在恶化。已经遏制或开始恢复的.反弹可能性也很大。为确保**水库保持Ⅱ类以上水质,为昭通的城市生活和农业灌供优良的水质,因此,提出如下建议,以供参考。
(一)**水库径流区全部划定公告为水源林保护建设区,加强K源林的建设保护力度,同时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营造水源林、薪炭林和经济林。
(二)在径流区加大对**水库在昭通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立和作用的宣传,提高乡村干部和老百姓保护水库水质的意识和自觉生行为。把径流区内的环境保护工乍列入干部考核指标中。
(三)成立“**水库水源区畏护委员会”,成员由计委、财政、农业、林业、水利、环保、扶贫、乡企等构成,并授权下设办公室于水库管理局,县(区)乡也要相应成立机构(也可内设于林管站)。全权负责径流区水源水质的保护、监督和处罚。
(四)为使水库径流区环境保护、管理做到有法可依,应尽快出台《**水库径流区(水源区)保护办法。
(五)对水土流失特别严重,而又投资不大易于治理的部分地方,如铁厂乡沙沟等,
第三篇:环境现状调查报告
篇一:环境状况调查报告范文 环境保护状况的调查报告
当今环境污染是人类面临的一大严重问题。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排放的固体废弃物超过30亿吨,废水6000—7000亿吨,排放废气中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近4亿吨。因环境污染造成上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和成千上万的疾病和死亡。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相当严重。每年废水排放量360亿吨,导致地表水和地下水严重污染。据调查523条河流中有436条受到污染;在47个有地下水的城市中受到不同层次污染的有43个;在2亿城市居民中仅有1/2能获得安全的饮水,而农村中仅有1/7人口能得到安全饮水。我国每年排入大气的粉尘约2000万吨,二氧化碳1500万吨,氮氧化物400多万吨,大气中有害物质含量远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标准。此外我国每年固体废弃物排放量高达7亿吨,占用了大片土地,造成污染。面对如此严重的环境问题,防治已经刻不容缓了,为此我组特地对当前的环境保护状况进行了调差分析;
一.公众方面的调查; 为了更好的了解公众现在的环保状况我们选择了一个点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如下。公众对于环境保护态度总体上是积极负责的。如;90%的公众对于“迅速增加的汽车所排放出的烟尘与其所带来的迅速、快捷相比微不足道”持反对意见,62%的公众认为“农业烧荒”会引起大气污染。当时当环境保护与公众的切身利益相冲突的时候,公众的分歧就显示的比较明显了。如塑料会产生白色污染的问题,人们在认识上是十分深刻的。82%的公众认为:塑料袋对环境造成污染,应该回收,但在使用上却只有4.2%的人选择“坚决不用”,应为这样污染的是环境,方便的是自己。此外据观察和调查,我们发现:公众对于环境保护个人的参与行为还比较积极,但对于制止他人的环境污染问题上,表现出的积极却并不多。如看到他人浪费水时不到5%的公众会加以制止,而对于乱扔垃圾一事加以制止的人就更加的少还只有2.5%。在环境保护问题上,公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又一次体现出来了。此外就城市垃圾一事来说据了解,我国仅“城市垃圾”的年产量就近1.5亿吨,这些城市垃圾绝大部分是露天堆放。它不仅影响城市景观,同时污染了与我们生命至关重要的大气、水和土壤,对城镇居民的健康构成威胁,垃圾已成为城市发展中的棘手问题。垃圾不仅造成公害,更是资源的巨大浪费。每年年产1.5亿吨的城市垃圾中,被丢弃的“可再生资源”价值高达250亿元!北京市现日产垃圾13000吨,全年生产495万吨,而且每年将以8%的速度递增。我国目前处理生活垃圾的方法除露天堆放外,还有卫生填埋,这种方法避免了露天堆放产生的问题,其缺点是建填埋场占地面积大,使用时间短(一般十年左右),造价高,垃圾中可回收利用的资源浪费了;再是焚烧,使垃圾体积缩小50%~95%,但烧掉了可回收的资源,释放出有毒气体,如二恶英、这个电池中的汞蒸汽等,并产生有毒有害炉渣和灰尘;第四种是堆肥,这种方法需要人们将有机垃圾与其它垃圾分开才行,它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北京市现处理一吨垃圾花103.49元,一年的处理费用就是5亿多元。这还不包括建设垃圾处理场的费用,建一座大型垃圾填埋厂就得花1~2亿元,建一座大型垃圾焚烧厂就得花20多亿元,这又是一笔很大的支出。当前大量未经分类就填埋或焚烧垃圾,既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又会产生二次污染。而实际上这其中有许多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为此国家也投入使用了大量标有分类字样的垃圾桶,但是据了解成效并不是很明显了,为什么了?据调查其实许多人是有这个心却没有这个耐性,或是有这个耐心但却对于分类知识知之胜少。此外也不乏人们的环保意识不强,只知发展不知环保,提倡先污染后治理的方针。但是在我们分析看来还有一点是造成这个结果的一个不能少的原因即;环保部门的工作没有做完善。但是不能否定的是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地提高,使得有的地区在垃圾问题上已经波有成绩了。
二,企业方面的调查;说起污染,我国的环境污染主要来自工业性污染,即企业。因此我们认为企业方面的调查时十分必要的,他不仅对于环保政策的制定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决定环境和经济发展能不能齐头并进的一个重要因素。环境污染问题重点体现在老厂较多,污染大户多;城区企业多,国营企业多。据了解大多数企业都存在污染,其中冶金、能源、轻纺、建材是污染大户。
企业的环保状况还体现在各企业环保人员的状况,据我们调查表明211个企业中,有121个企业拥有专职环保人员131人,平均每个企业一人。此外我们还对环保装置的运行进行了调查表明:“基本正常,无障碍”的占71.0%(全国平均数为50%);“有时出故障”为24.1%;“经常出故障”的为4.3%,而环保装置主要出现的问题为费用不足,专业人员少,故障率高以及其他问题。
三,政府方面的调查: 1979年9月,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批准和颁布了建国以来第一部综合性的环境保护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把我国的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方针、任务和政策,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标志着我国环境保护事业逐步走上法制轨道,也标志着我国的环境法制体系开始建立。之后,国家陆续颁布了许多重要的环境保护法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情况制定和颁布了一批环境保护条例。把环境保护建立在法制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环境法律体系,严格执法程序,加大执法力度,保证环境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
二十世纪80-90年代,我国的环境立法发展十分迅速,特别是90年代,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的成立,加快了资源环境立法的进度。在这一阶段,国家在制定其他法律法规的过程中也特别关注对资源与环境的保护,强调可持续发展。迄今为止,国家针对环境保护对象制定颁布和修订了多项环境保护专门法以及与环境保护相关的资源法。初步形成了适应市场经济体系的环境法律和标准体系。在污染防治方面,制定了《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在资源和生态保护方面,制定了《森林法》、《草原法》、《渔业法》、《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管理法》、《水法》、《煤炭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水土保持法》等;在防灾减灾方面,制定了《防震减灾法》、《防洪法》和《气象法》等,环境立法在环境保护的主要领域都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到目前为止,制定了8部环境保护法律、15部自然资源法律,制定颁布了环境保护行政法规50余项,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近200件,军队环保法规和规章10余件,国家环境标准800多项,批准和签署多边国际环境条约51项,各地方人大和政府制定的地方性环境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共1600余项。国家颁布了《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为消除放射性废物、医疗废物环境安全隐患奠定了法律基础。初步形成了适应市场经济体系的环境法律和标准体系,这些法律法规,对我国环境保护法规体系的逐步完善,限制破坏资源环境的活动,加快治理污染的进程,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此外我国政府环保执法力度不断加强,国家积极开展环境执法大检查,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目前,我国的环境执法工作正在逐步形成以集中式执法检查活动为推动,以日常监督执法为基础,以环境监察执法稽查为保证,以公众和舆论监督为支持的现场监督执法工作体系。国家对环境保护、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等法律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推动重点地区的污染治理。实施关停“十五小”企业,检查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流域限批,提高执法效果。总体来说,随着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环境执法工作不断得到加强。截止到目前,我国已建立起国家、省、地、县四级环境执法体系,拥有环境监察机构2954个,环境监察人员5.7万人。通过标准化建设,环境执法能力和水平正在不断提高。
综合上面的两点我们不难看出我国环保意识是呈现整体上扬的趋势,公众渴望好的生存环境,企业虽然环保意识是提高了,但是在经济利益面前也会有所犹豫,特别是许多高污染行业,要发展就会有更多的污染,就要花更多的钱在治理污染上,这对于许多小企业可谓是难上加难,因此也给环境保护带来了许多的不利因素。而对于政府来说,从一部部环境保护法的出台我们,国家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可见一般,但是也有不少的地方政府一味的追求经济增长,却忘了“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的道理。这也是我希望部分政府要注意的。环保是现代生活中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基础做起.首先,要大量宣传,提高人们的觉悟与认识,加强环保意识.其次,要进行废物回收利用,减少对森林树木的砍伐.还要加强对白色污染的处理,少使用塑料制品.最后,要对清洁方面作改进.使市容更整洁。为了地球的明天,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努力,要好好地保护环境.于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实行垃圾分类袋装化.这样不仅能减少环卫工人的工作量,还能更好地起到废物利用,减少污染,节约资源.买菜时,少用塑料袋。
外出吃饭尽量不用一次性饭盒.在学习中,要尽量节省文具用品,杜绝浪费,比如,铅笔是用木材制造的,浪费了铅笔就等于毁灭了森林。
应该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饮料杯、泡沫饭盒、塑料袋和一次性筷子,用陶瓷杯、纸饭盒、布袋和普通竹筷子来替代,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垃圾的产生。
不要随意捕杀野生动物,尤其不要吃人类的益友——青蛙,因为1只青蛙1年内大约能吃掉1.5万只昆虫,其中主要是害虫。
离开房间时,关上电灯并且拔掉电视机、音响、计算机等的电器插头。
即使在最寒冷的地方,也没有必要使室温超过18℃,如果你觉得冷,可以多穿一点衣服。尽可能用节能灯代替普通灯泡,尽管它的价格相对贵一些,但它的耗电量只及普通灯泡的一小部分。
购买饮料尽可能选择可回收再利用的罐装饮料,最好是自带饮料。
环境保护虽然涉及的方面行业很多,但是环境保护要从个人开始这也是不容小视的。企业由人组成,国家由人组成。个人环保意识的提高必将引领整个社会画报意识的复苏。个人环保意识增强了,企业,国家才会有意无意的把环境保护放上台面加以重视。
最后我们要说的就是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也无论是家庭、国家,还是世界,环境永远是我们的朋友,善待朋友,就是善待我们自己。篇二:环境状况调查报告 环境状况调查报告
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民的关注。环境问题也随着恶化。美好的环境有助于我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我们身体健康也有着很重要的因素,所以才选了调查环境这个问题来研究,希望我们的研究能够对环境状况有一些帮助,也能让更多的人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要保护环境。希望尽我们所能的提出几条建议,改善环境,尽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一、调查目的
当今境污染时人类面临的一大严重问题。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排放的固体废弃物超过30亿吨,废水6000—7000亿吨,排放废气中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近4亿吨。因环境污染造成上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和成千上万的疾病和死亡。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相当严重。每年废水排放量360亿吨,导致地表水和地下水严重污染。据调查523条河流中有436条受到污染;在47个有地下水的城市中受到不同层次污染的有43个;在2亿城市居民中仅有1/2能获得安全的饮水,而农村中仅有1/7人口能得到安全饮水。我国每年排入大气的粉尘约2000万吨,二氧化碳1500万吨,氮氧化物400多万吨,大气中有害物质含量远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标准。此外我国每年固体废弃物排放量高达7亿吨,占用了大片土地,造成污染。此次调查,通过分析环境污染的现状,找出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提出了关于环境保护的几点对策,撰写此篇调查报告。
二、调查途径
(一)公众方面的调查 公众对于环境保护态度总体上是积极负责的。如;90%的公众对于“迅速增加的汽车所排放出的烟尘与其所带来的迅速、快捷相比微不足道”持反对意见,62%的公众认为“农业烧荒”会引起大气污染。当时当环境保护与公众的切身利益相冲突的时候,公众的分歧就显示的比较明显了。如塑料会产生白色污染的问题,人们在认识上是十分深刻的。82%的公众认为:塑料袋对环境造成污染,应该回收,但在使用上却只有4.2%的人选择“坚决不用”,应为这样污染的是环境,方便的是自己。此外据观察和调查,我们发现:公众对于环境保护个人的参与行为还比较积极,但对于制止他人的环境污染问题上,表现出的积极却并不多。如看到他人浪费水时不到5%的公众会加以制止,而对于乱扔垃圾一事加以制止的人就更加的少还只有2.5%。在环境保护问题上,公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又一次体现出来了
(二)企业方面的调查
说起污染,我国的环境污染主要来自工业性污染,即企业。因此我们认为企业方面的调查时十分必要的,他不仅对于环保政策的制定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决定环境和经济发展能不能齐头并进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一份面向211个企业发放的2000份,回收率高达86.7%的问卷中我们也许能对此有一个比较初步的了解。在样本中,囊括了轻纺、冶金、橡胶石化、能源、建材、机电及其它汗液分别占25。1%、7.1%、12.3%、4.7%、9.0%、26.5%和15.2%。按区域划分,商业、住宅区占22.2%。工业区占56.6%,农业区占14.4%。重点体现在老厂较多,污染大户多;城区企业多,国营企业多。此外据了解大多数企业。都存在污染,其中冶金、能源、轻纺、建材是污染大户。
此外据了解自2007年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1.7%,比2001年提高了6.5个百分点;工业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86.3%,提高了25.0个百分点;工业粉尘排放达标率为88.1%,提高了37.9个百分点;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62.1%,提高了10.0个百分点;“三废”综合利用也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达到1351.3亿元,提高近3倍。这应该算得上是一个飞跃吧。
企业的环保状况还体现在各企业环保人员的状况,据我们调查表明211个企业中,有121个企业拥有专职环保人员131人,平均每个企业一人。此外我们还对环保装置的运行进行了调查表明:“基本正常,无障碍”的占71.0%(全国平均数为50%);“有时出故障”为24.1%;“经常出故障”的为4.3%,而环保装置主要出现的问题为费用不足,专业人员少,故障率高以及其他问题。(三)政府方面的调查 1979年9月,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批准和颁布了建国以来第一部综合性的环境保护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把我国的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方针、任务和政策,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标志着我国环境保护事业逐步走上法制轨道,也标志着我国的环境法制体系开始建立。之后,国家陆续颁布了许多重要的环境保护法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情况制定和颁布了一批环境保护条例。把环境保护建立在法制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环境法律体系,严格执法程序,加大执法力度,保证环境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二十世纪80-90年代,我国的环境立法发展十分迅速,特别是90年代,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的成立,加快了资源环境立法的进度。到目前为止,制定了8部环境保护法律、15部自然资源法律,制定颁布了环境保护行政法规50余项,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近200件,军队环保法规和规章10余件,国家环境标准800多项,批准和签署多边国际环境条约51项,各地方人大和政府制定的地方性环境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共1600余项。国家颁布了《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为消除放射性废物、医疗废物环境安全隐患奠定了法律基础。初步形成了适应市场经济体系的环境法律和标准体系,这些法律法规,对我国环境保护法规体系的逐步完善,限制破坏资源环境的活动,加快治理污染的进程,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此外我国政府环保执法力度不断加强,国家积极开展环境执法大检查,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目前,我国的环境执法工作正在逐步形成以集中式执法检查活动为推动,以日常监督执法为基础,以环境监察执法稽查为保证,以公众和舆论监督为支持的现场监督执法工作体系。国家对环境保护、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等法律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推动重点地区的污染治理。实施关停“十五小”企业,检查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流域限批,提高执法效果。总体来说,随着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环境执法工作不断得到加强。截止到目前,我国已建立起国家、省、地、县四级环境执法体系,拥有环境监察机构2954个,环境监察人员5.7万人。通过标准化建设,环境执法能力和水平正在不断提高。
三、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
(一)规划不当,矛盾较多
规划不合理导致区域功能混乱,是许多环境污染纠纷产生的根本原因。在我县的武溪、浦市两镇较为突出,白沙镇部分区域也有存在。常见规划不当的现象有:城镇小型加工厂与居住区之间没有缓冲区,小型的加工厂安插在居民楼,居住区中开办有污染的饮食娱乐服务企业,这样往往易造成企业虽经规划部门批准且达标排放,但周边群众环境质量却无法得到保障
(二)老污染治理欠帐多
近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环境污染整治得到了很大改善,但离我们经济社会日益发展,老百姓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还相差很远,老污染纠纷的处理还存在较多的遗留问题,并且深层原因涉及到移民、国企改制等问题,情况较为复杂,这也是污染纠纷的一个特点。
(三)以邻为壑,地方保护
一些地方在规划中,仅仅考虑了如何避免功能布局对本地居民的污染影响,而无视对相邻区域可能造成的危害。受害地政府对排污单位鞭长莫及,排污地政府受利益驱动对污染问题是能拖则拖或仅做出象征性的处理,而上一级环保部门在协调处理时往往难以决断,导致不少跨界污染纠纷的出现。比如我县的饮用水
源保护区受到辰溪钒厂直排废水的严重威胁问题,峒河水质污染问题等等。篇三:我们周边环境问题的调查报告
我们周围环境问题的调查报告
班级:广告展示设计
(一)班 姓名:程靖 学号:200930500107 摘要: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了联系更加紧密和相互更加依赖的21世纪。这种依赖关系使原来小范围的问题都会成为全球性问题。这种全球性问题体现在多种方面,本文主要研究环境问题,举例”河南癌症村”, 要解决环境问题就要每个人都要提高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环境的恶化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严重的灾难。如何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地球上每一个人都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作为2l世纪的地球公民,我们有责任共同努力,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美好的世界。近年来,随着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以下是实地调查出来的报告:
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源是:
1、公共厕所排出的粪便散发出难闻的气味,让人恶心。
2、工厂排出的废水又黑又臭,还浮着一些秽物。
3、工厂排出的废气很刺鼻,会散发到小镇的各个角落。
4、化肥厂排出的气体中含有粉尘、铅、煤灰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5、公园的草坪上常有游人丢弃的垃圾,既不卫生,又影响市容。
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是:废水、废气、粪便、腐肉、塑料袋、木筷,垃圾等。
污染物对环境和生物有很大的危害:使空气变得浑浊,对人的肺部有很大危害;生活垃圾处理不好会滋生细菌,严重影响人的健康;污水会影响生活水,直接侵害人体。
看了这么多,你是不是对目前的环境有些忧虑呢?对,环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保护环境卫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废弃电池和塑料袋要处理好;多植树造林,不践踏草坪;不污染水源据报道,中国约有2/3的城市陷入垃圾围城的困境。我国仅“城市垃圾”的年产量就近1.5亿吨,这些城市垃圾绝大部分是露天堆放。它不仅影响城市景观,同时污染了与我们生命至关重要的大气、水和土壤,对城镇居民的健康构成威胁,垃圾已成为城市发展中的棘手问题。垃圾不仅造成公害,更是资源的巨大浪费。每年年产1.5亿吨的城市垃圾中,被丢弃的“可再生资源”价值高达250亿元!北京市现日产垃圾13000吨,全年生产495万吨,而且每年将以8%的速度递增。我国目前处理生活垃圾的方法除露天堆放外,还有卫生填埋,这种方法避免了露天堆放产生的问题,其缺点是建填埋场占地面积大,使用时间短(一般十年左右),造价高,垃圾中可回收利用的资源浪费了;再是焚烧,使垃圾体积缩小50%~95%,但烧掉了可回收的资源,释放出有毒气体,如二恶英、电池中的汞蒸汽等,并产生有毒有害炉渣和灰尘;第四种是堆肥,这种方法需要人们将有机垃圾与其它垃圾分开才行,它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北京市现处理一吨垃圾花103.49元,一年的处理费用就是5亿多元。这还不包括建设垃圾处理场的费用,建一座大型垃圾填埋厂就得花1~2亿元,建一座大型垃圾焚烧厂就得花20多亿元,这又是一笔很大的支出。当前大量未经分类就填埋或焚烧垃圾,既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又会产生二次污染。保护环境,我们责无旁贷!市民环境意识强不强,也是垃圾处理成败的关键之一。只有每一个人都有了较强的环境意识,每一个人都能够真正积极的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我们才能够真正的解决环境问题。就目前而言,我们在环境保 护,在垃圾处理方面的宣传工作做的非常不够。或许维也纳的垃圾处理宣传工作对我们有较好的借鉴作用:(1)开设垃圾电话专线,专门解答居民对政府推行的垃圾政策提出的所有疑问;(2)开展上门 咨询业务,并设立流动咨询站;(3)印发垃圾小指南手册,发放到每家每户;(4)小学校提供宣传材料,从小孩的思想工作开始做起;(5)开展一些户外活动,动员居民们参与到垃圾的治理中。
白色污染的调查
1、我们在家门前的一个垃圾箱口统计了一下,半小时扔大大小小的包装袋、快餐盒与塑料制品的次数:早上总共扔了210次;中午扔了105次;而晚上则扔了95次,这仅仅是一个垃圾箱,一天之内废弃的塑料如此多,不难想象全国乃至整个地球上废弃的塑料,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2、我们在一家小快餐店里打听到:“他们一天中能卖掉快餐250份左右,每份快餐至少需要塑料快餐盒2个,也就是一天至少用掉塑料快餐盒500个。”
3、延续第二项调查,我们又走访了工商所。工商所的叔叔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我们了解到:共有大大小小的快餐店200家左右。照这样计算,一天所产生的废弃塑料快餐盒就多达1万个左右。
4、我们去了新华书店,学校的图书室查阅资料,但关于“白色污染”这方面的资料非常少,看来,我们得找另外的办法。
5、我们去了环卫所。环卫所的叔叔告诉我们,每天有300多名环卫工人为环境卫生辛勤地工作着。在那里,我们还了解到了“白色污染”的真正组成,并初步了解了“白色污染”危害。
6、为了摆脱困难,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们利用网络进行研究。在网上我们寻找到了一片广阔的空间,使我们对“白色污染”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这对我们撰写论文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二、什么是“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众所周知的新型名词。那么,到底什么是“白色污染”呢?“白色污染”主要指白色的发泡塑料饭盒,各种塑料袋,农用地膜等给环境造成的污染。“白色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聚丙烯(pp)、聚苯乙烯树脂(ps)。在这些污染物中,还加入了增塑剂,发泡剂,热稳定剂,抗氧化剂等。
三、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
1、塑料垃圾没有得到妥善的管理和处置,垃圾没有实行分类收集,能回收回的不回收利用。
2、许多企业对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白色垃圾没有科学地处理,放任自流。
3、我国现有的法律没有对塑料包装废弃物的处理,制定出过硬的相关法规。
4、尽管在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城镇的口号下,我们城变得整洁得多,但是总的来讲,人们的环保意识比较淡薄,滥用和随意乱倒塑料制品现象相当普遍。
四、“白色污染”的危害:
(一)视觉危害:
散落在环境中的塑料废弃物对破坏了市容景观。如散落在自然环境、街头巷尾、江河湖泊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漫天飞舞或悬挂枝头的超薄塑料袋,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
(二)潜在危害:
1、塑料地膜废弃物在土壤中大面积残留,长期积累,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
2、抛弃在陆地上或水中的塑料废弃物,被动物当作食物吞食后,会导致动物死亡。
3、进入生活垃圾中的塑料废弃物质量轻、体积大,很难处理。如果将它们填埋,会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分解。
4、部分的塑料含有毒性,如果用作餐具或食品包装的材料,这样对人体的健康不利。
5、使臭氧层变薄。
我们对“使臭氧层变薄”这一危害尤其感兴趣。因为塑料废弃物一般存在于地面,而臭氧层存在于天空中,两者相隔那么遥远,怎么会有关系呢?经过翻阅资料,查阅书籍并问了一些教师得出:白色污染经过太阳的发照射而把塑料中大量的毒物排入大气层,大气层上面是臭氧层,这样使臭氧层的气体逐渐变薄。我们大家都知道太阳是一种温度可达到上万度的天然发光和发热的“大火球”。当钢铁还未靠进它几千米,就已经化为气体。这么高的温度怎能不破坏地球?为了地球不受到大幅度破坏,臭氧层可真是立了大功了。当太阳辅射时,它便挺身而出,挡住了一次又一次的攻击。可由于“白色污染”确实破坏了臭氧层,使它变薄,这将会是地球巨大的危机。
五、行动起来治理“白色污染”
通过这次调查活动,我们了解到: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使环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已经构成了严重威胁。每当大风刮起时,空中就弥漫着黄色的粉尘,有时在空中还飞舞着白色塑料袋。使人们出门十分狼狈。因此,解决环境问题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虽然每天都有300多名环卫工人日日夜夜与“白色污染”作着斗争。但是,改变这种状况,光靠环卫工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提高我们大家的环保意识。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不是一个人造成的,所以保护环境应该是全社会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同时,我们也懂得了:我们就是社会的主人,改善地球环境,是我们这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应该努力增强环保意识,节约资源。如果全球人人破坏,天天破坏,地球就会变成垃圾场;如果全球人人环保,天天环保,就能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让我们携起手行动起来,共同努力保护好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为此,我们建议从我们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要做到:
1、不乱扔垃圾及废弃物,将垃圾放到指定的垃圾箱内。
2、设置“垃圾分类存放处”,要积极参与和宣传。
3、不要浪费,包括不浪费一张纸、一滴水、一分钱。
4、尽量不用、少用塑料袋,要积极使用可再生利用的用品,减少白色污染。
5、发现身边有破坏环境的行为时要及时提醒和制止。
第四篇:XX区物流业现状调查报告
XX区物流业现状调查报告
现代物流业是为满足农业、制造业、建筑业、商贸业及相关产业的物资需求,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运代理业和信息业等新型的复合型服务产业,现代物流业的产生是经济快速发展的结果,是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与效益的有效方式之一,现代物流业发展好坏标志着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十堰作为内陆汽车城,工业生产原材料主要来自外地,工业产品主要销往全国各地;十堰作为鄂、豫、陕三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承接区域生产生活资料供应,是区域物资集散地,随着工业园区建设和大市场建设步伐加快,农业、工业、建筑业、贸易企业对三方物流业的需求越来越旺盛,都需要有专门的物流企业为其服务。为此,我们对我区三方物流企业情况和物流需求情况进行了专门调查。
一、全区物流业发展现状
目前,全区具有独立法人的物流企业仅有25家,2006年完成营业收入1.3亿元,同比增长15.8%;物流从业人员753人。我区物流业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1、涌现了一批物流企业,三方物流初步发展。三方物流多数以个体形式存在,法人企业仅有25 家。其中,限额以上物流企业6家(和平物流公司完成营业收入2823.0万元,康裕物流公司完成营业收入1882.9万元,天与地物流公司完成营业收入1686.6万元,利通物流公司完成营业收入1572.5万元,万里物流公司完成营业收入1585.0万元,德盛龙运输公司完成营业收入509.4万元),2006年完成营业收入1.01亿元,同比增长19.8%;限额以下物流企业19家,2006年完成营业收入2996.7万元,同比增长4.1%。今年1-9月,全区物流业营业收入1.3亿元,增长3.3%。
2、物流活动以货物和商品车运送为主。我区规模较大的物流企业主要以商品车运送为主,全区从事商品车运输的企业有8家,2006年完成营业收入 1.03亿元,同比增长17.2%;从事其他货物运输的企业有10家,2006年完成营业收入2109.3万元,同比增长5.3%;从事装卸搬运的企业有3家,2006年完成营业收入397.8万元,同比增长3.3%。从事运输代理的企业有1家,2006年完成营业收入69.5万元,同比增长3.2%。
3、物流需求增长较快。根据物流需求企业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工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服务业物流需求呈上升趋势。四大行业2006年货物运输量达13.5万吨,同比增长35.3%;企业物流成本达3950.7万元,同比增长37.9%;运输费用达1883.6万元,同比增长30.6%;仓储费用达68.3万元,同比增长38.6%;配送费用达49.0万元,同比增长36.3%。
二、我区物流业存在的问题
1、物流活动社会化水平不高。我区相当多企业仍然保留着传统的经营组织方式,物流活动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组织的自我服务完成。这种以自我服务为主的物流活动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和延迟了高效率专业化三方物流服务需求的产生和发展。在企业优化内部物流管理、提高物流效率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企业内部物流活动逐步社会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社会化物流的潜在需求。但由于市场发育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不完善,企业无法将其内部低效率的物流设施和组织实施有效的剥离,三方物流又处在起步阶段,无法适应企业物流的需求,这就使得企业不得不继续沿用以往的物流方式。
2、物流企业规模偏小,物流活动内容单一,服务水平和质量不高。尽管我区已出现了一些专业化物流企业,但物流活动内容比较单一,多数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只能简单地提供运输和仓储服务,而在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服务、库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等方面还没有全面展开。加之物流企业服务水平和效率比较低,因此许多需求企业目前物流活动倾向于承包给个体。
3、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落后,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物流业需求。从我区物流业企业拥有的设施和服务装备上看,很多物流企业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比较落后,有些企业甚至连办公地都是租用的,更谈不上有没有现代化的仓储设施,有没有建立物流信息平台,组建物流运输
网。有些企业拥有一定的设施和装备,但这些物流设施比较简陋,装备的标准化程度较低,无法满足物流业发展的需求。
4、对物流业认识存在误区,专业人才短缺。很多物流企业对物流业认识存在偏差,把物流业等同于运输业,只要有运输司机就可以开办物流企业,物流知识远未得到普及;人才短缺也是阻碍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企业对开展什么样的物流活动,如何开展物流活动,研究怎样把物流业做大做强的人才未予以足够重视,现有从事物流的人员相应地缺乏业务知识、业务技能,管理上的规范,影响了企业业务的拓展。
三、加快物流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1、加大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宣传,制定有利于物流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现代物流的发展离不开有力的政策支持。发展物流,首先必须认识到物流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仅仅局限于储运根本满足不了现代企业对物流社会化的需要。其次,发展物流也必须有自己的核心能力,从知识技能的积累,技术体系的完善,组织管理体系的建设等等入手构建核心能力。在规范市场准入标准的基础上,鼓励多元化投资主体进入物流服务市场,鼓励企业实现跨区域经营。
2、运用现代科技不断创新物流服务。现代科学技术为物流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物流的运作效率。作为第三产业的物流,服务创新显得格外重要。为此,需要物流企业能运用现代科技为客户提供一种具有长期的、专业的、综合的高效率物流服务,即物流服务要具有综合化、一体化的特点。另外,物流服务要具有个性化,以适应个性化消费和个性化服务的需要。
3、加大物流设施建设。建立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体系,应从硬件、软件两方面着手。一是配送手段机械化、自动化和现代化。物流配送采用机械化、自动化、现代化的储运设备和高效、多功能的运载工具;二是物流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制定科学、规范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体制,提高物流管理水平、服务水平以及物流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三是物流管理信息化。通过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技术收集整理信息,建立数据库,对物流进行科学管理。物流系统只有具有良好的信息处理和传输系统,才能快速、准确地获取销售反馈信息和配送货物跟踪信息,从而大大提高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
4、培养物流专业人才。物流企业的发展需要大批懂得业务知识,拥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从业人员。当前,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对现有业务人员培训,拓展物流活动内容;二是加强人才引进,提高物流业服务水平,做大做强三方物流,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
第五篇:校园环境及环境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校园环境及环境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校园环境及环境教育现状调查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校园环境及环境教育现状调查报告1
一、调查时间:xx年3月2日~10日
二、调查地点:西流河一中校园及周边摊点
三、参加人员:初二环保小组成员及部分教师代表
四、调查方法:考察与调查相结合
五、调查内容:校园周边环境及环境教育现状
六、调查要求:正确评价我校环境及环境教育现状,发现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写出调查报告。
七、调查结果分析:
(一)总体评价
我校范围广,面积较大,达X平方米。绿化面积基本达标,森林覆盖率在40%以上。道路已全部硬化,教学区、教师生活区、学生宿舍区依地形和功能布局,各得其所,非常合理。整个校园环境优雅,林木葱葱,草地、鲜花盆景遍布。人文景点错落有致。校园内洁净优美,空气清新,校园周边环境较好,是个理想的育人场所,称为“花园式学校”。同时,我校环境教育初显成效,为校园增添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通过创建“绿色学校”活动,提高了学生科学探索能力,加深了对家乡的了解,师生环境意识明显提高,环境法律法规观念得到了加强,学校同社区环境的联系更加紧密,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或义务活动,助人为乐,保护环境蔚然成风,有效地促进了当地社会文化的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1、学校环境虽好,但也有一些问题,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概括起来讲有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染和固体废弃污染等。
2、我校环境教育尽管有了很大进步,但有些问题还不能令人乐观,具体表现在:
⑴各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的理念还不够完善,缺乏科学的统筹计划,部分老师有应付心理。
⑵学生户外、课外和校外环境教育活动不能持之以恒,有随意性现象,没有充分调动全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⑶教师环境教育培训没有全员到位,致使有的教师兴趣不高,对“绿色学校”创建活动,缺乏深层次的了解。
⑷教师的环境教育科研经费投入不够。
(三)解决方案
1、成立校园环境保护领导小组,组织教职工学习《环境保护法》,提高教职工环境保护意识。
2、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环境保护观念的渗透,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爱我校园,保护校园环境的自觉性。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
3、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注重多学科渗透,挖掘教材中有关环境教育内容与环境教育的结合点,开展环境教育。
4、广泛开展课外活动,以学校的橱窗、广播等宣传工具,邀请环保方面的专家来校演讲,开展环境教育。
5、利用读书周并结合环保知识竞赛,在学生中广泛开展“绿色校园”“绿色生活”等主题活动。
6、结合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多层面、全方位地使环境教育深入家庭,进入社会,并建立环境教育长效机制。
7、加大校园管理力度,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校领导小组和保卫处、德育处齐抓共管。尽快清除卫生死角,彻底改变这种现状,使校园洁、净、美、亮起来。
8、向有关部门提合理建议。改变教育路行走路线,禁止校内职工燃放爆竹,禁止制造噪声污染的广告音像车等个体广告在校前公路游弋,改善校园周围环境,确保校园教学环境的安静。
校园环境及环境教育现状调查报告2
一、调查时间:
xx年3月2日~10日
二、调查地点:
西流河一中校园及周边摊点
三、参加人员:
初二环保小组成员及部分教师代表
四、调查方法:
考察与调查相结合
五、调查内容:
校园周边环境及环境教育现状
六、调查要求:
正确评价我校环境及环境教育现状,发现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写出调查报告。
七、调查结果分析:
(一)总体评价
我校范围广,面积较大,达4XX平方米。绿化面积基本达标,森林覆盖率在40%以上。道路已全部硬化,教学区、教师生活区、学生宿舍区依地形和功能布局,各得其所,非常合理。整个校园
环境优雅,林木葱葱,草地、鲜花盆景遍布。人文景点错落有致。校园内洁净优美,空气清新,校园周边环境较好,是个理想的育人场所,称为“花园式学校”。同时,我校环境教育初显成效,为校园增添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通过创建“绿色学校”活动,提高了学生科学探索能力,加深了对家乡的了解,师生环境意识明显提高,环境法律法规观念得到了加强,学校同社区环境的联系更加紧密,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或义务活动,助人为乐,保护环境蔚然成风,有效地促进了当地社会文化的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1、学校环境虽好,但也有一些问题,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概括起来讲有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染和固体废弃污染等。
2、我校环境教育尽管有了很大进步,但有些问题还不能令人乐观,具体表现在:
⑴各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的理念还不够完善,缺乏科学的统筹计划,部分老师有应付心理。
⑵学生户外、课外和校外环境教育活动不能持之以恒,有随意性现象,没有充分调动全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⑶教师环境教育培训没有全员到位,致使有的教师兴趣不高,对“绿色学校”创建活动,缺乏深层次的了解。
⑷教师的环境教育科研经费投入不够。
(三)解决方案
1、成立校园环境保护领导小组,组织教职工学习《环境保护法》,提高教职工环境保护意识。
2、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环境保护观念的渗透,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爱我校园,保护校园环境的自觉性。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
3、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注重多学科渗透,挖掘教材中有关环境教育内容与环境教育的结合点,开展环境教育。
4、广泛开展课外活动,以学校的橱窗、广播等宣传工具,邀请环保方面的专家来校演讲,开展环境教育。
5、利用读书周并结合环保知识竞赛,在学生中广泛开展“绿色校园”“绿色生活”等主题活动。
6、结合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多层面、全方位地使环境教育深入家庭,进入社会,并建立环境教育长效机制。
7、加大校园管理力度,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校领导小组和保卫处、德育处齐抓共管。尽快清除卫生死角,彻底改变这种现状,使校园洁、净、美、亮起来。
8、向有关部门提合理建议。改变教育路行走路线,禁止校内职工燃放爆竹,禁止制造噪声污染的广告音像车等个体广告在校前公路游弋,改善校园周围环境,确保校园教学环境的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