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泰囧》观后感
笑定,思
——观《泰囧》有感
时隔数年,《人在囧途》也出了续集。首映一个月后,忙中偷闲,一饱眼福,算是了了观看的心愿。
片子还是一如第一部时的套路,不过把故事的发生地设置在了泰国,主角除了徐铮和王宝强,黄渤的加入,使阵容更加强大,剧情更加丰满。“三个女人一台戏”,三个男人,何尝不是呢?
故事围绕“油霸”这一革命性研究成果的归属,在三个男人之间进行了一系列让观众“捧腹大笑”的“阴差阳错”,到最会,峰回路转,被折磨的“面目全非”的徐朗意识到“放弃也是一种重新开始”,于是他放弃了“油霸”,去寻找并最终得到了家庭。影片从现实的角度做到了与观众精神上的沟通,填补了观众内心深处的矛盾,与观众在心灵上产生共鸣。这也是该片票房过10亿的重要卖点。
作为喜剧,影片绝对能够做到三分钟一小笑,五分钟一大笑的效果,在视觉上让现代社会高压下的人们暂时忘却生活的艰辛、工作的压力,和人际间的冷漠。嬉笑之余,它还能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悲与喜。或许,有这些就足够了,因为我们不能对喜剧片有太多艺术或是内涵上的要求。但《泰囧》没有,这些不是影片的全部。
电影是生活的提炼与重塑,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剧中人物代表了社会中不同的三类人。徐朗——普通大众的代表。攀上了事业的高峰,但因为全身心投入事业,使得家庭面临危机,想弥补对家庭的亏欠,无奈力不从心;王宝——文艺青年的代表。心怀梦想,敢拼敢
闯,心性善良,喜欢助人,但却总是被利用或者被误解;高博——“三俗”群体的代表。利益攻心,唯利是图,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到头来只落得个身陷囹圄,终是“黄粱一梦”。看完影片,我们会不由自主的对号入座,想想我们属于那个群体,我们是不是也和剧中人一样,有所亏欠,有所彻悟?在这一点上,《泰囧》跨越了传统的喜剧,可谓一次成功的尝试。
当然《泰囧》毕竟只是一部投资不过3千万的小剧本,纰漏和瑕疵是在所难免的。故事的逻辑显得太过理所当然,尤其是油霸的有毒性和老周这个人物的设置,在被强大的笑果的光辉下显得太过打酱油,以及影片刻意追求圆满结局和温情情节的穿插都比较生硬和刻意。但瑕不掩玉,只要它让我们能从心底里自发的笑出来并有所感悟就说明这是一部优秀的电影了。
第二篇:泰囧观后感
《人再囧途之泰囧》是一部国产电影,有多少人曾经跟我一样抱着支持国货的心态走进电影院接着一次次觉得被欺骗愤怒失望然后绝望最后只愿意在网上看看高清,所以当你看完一部在心里默默的觉得值回票价的电影时,会觉得应该为它说些什么,少年派的逆袭告诉我们神马营销都是浮云,口碑才是硬道理。
我不剧透,只是说下人再囧途之泰囧观后感。这部小成本的国产喜剧,2000万的投资,如果你要说绝佳那算不上,但是故事流畅笑料十足感情戏过渡自然不突兀逻辑紧密细节处理到位基本无BUG,有欢笑有感动甚至有特技有彩蛋,你可以完全感受到导演徐铮的诚意让人动容的诚意,王宝强和黄渤也十分给力。作为一部贺岁片,我认为该有的他都有,简单但是不苍白更不会无聊。做到这些真的已实属不易,我觉得这才是国产电影的出路,踏踏实实的寻求适合自己的形式。
我不是五毛不是水军,只是一位在电影上映第一天恰好有时间去电影院打酱油并且满意而归的普通观众。我们不需要你告诉我历史,如果你想,可以,拿出钢琴家或者辛特勒名单式的作品来,拿不出来,也行,能力有限我们也接受,但是请不要道德绑架也不要肆意的质疑我的品位,电影是市场的产物,市场会告诉你答案,怀才不遇是个笑话观众没水平更是个笑话,详情请参见少年派。我们不需要所谓的绚丽的3D技术,艾玛,国人应该已经接受了咱们是真没水平拼这个,钱够不够咱先不说,能力摆在那里,能力不足也就算了各个再都抱着圈钱的心态,连故事都讲不清楚技术又根本都是浮云,你们欺骗完观众然后呢,然后苦果还是要自己吞,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谁都不会当一辈子傻子。我们甚至不需要什么大牌明星堆积,说实话,中国现在有几个绝对号召力的明星{疑问句},并且一万年了还是那几个人,审美疲劳早晚的事。还有神马华丽到哗众取宠的服装自以为是的解读历史钱花了一堆不知道干什么了等等等等。我们只期望诚意,一些些诚意,拿着电影票进去,笑过或者哭过也可能走出电影院就忘记了一切,但是至少在电影落幕的那一刹那我们觉得值,就这点小小的要求,很多时候甚至是绝大部分时候都满足不了。所以观众们真心要求不高,我们愿意支持国产电影但是也请诸位电影人拿出值得国人支持的作品来。
观众看电影其实就像投票,开始是什么都搞不清楚,慢慢有了经验,到最后票房会告诉每位电影人现实是什么,一切让市场决定,这才是良性的有序的发展模式,我很惊喜这一天似乎有些苗头了。
作为一个中国人,再说点小小的奢望,奥斯卡上凭借一次别离获奖的伊朗导演当时说了一段让我快要流泪的获奖感言,我当时问自己什么时候能有一位中国导演站在世界最主流的媒体平台上为自己祖国曾经的历史说些什么,哪怕是一句话,金陵十三衩没有做到,但是这样的尝试还是让人惊喜。
最后,如果你有看电影的计划,我真挚的向你推荐这一部,我想你应该和我一样不会失望。
看花絮中有人妖的镜头应该是被剪了,虽然有点小失望,但是不影响对这部剧的好评,最后范冰冰的出现,确实是惊喜。
王宝强的演出很到位,也很惊讶他能把2做到这么极致,真是奇葩中的奇葩,这几年的演技越发显成熟,对于这类角色也是就轻驾熟。
黄渤我看他那张脸就想笑,觉得天生就是演喜剧的料,这次依然有点“娘”,但似乎演的没有另外二位出彩,但他的演出总能给到我们想看到的东西,很喜欢的一位演员。
这是徐峥导的第一部剧,就冲这一点,我想就得给五分,不容易,真的很好了,对于国产喜剧,基于冯导近年来导的贺岁剧都是较为沉重的,它又不像让子弹飞的黑色幽默,但是它让我对国产喜剧又有新的期待了。
泰国传奇,真不错,票房值得期待。
当年看过宁浩《疯狂的赛车》后,在文章结尾写下过一句话:《疯狂的赛车》好就好在,它不仅仅是一部好的喜剧片,更是一部好电影。
是的,好喜剧和好电影应该是一件事。在这点上,《泰囧》作为一部导演处女作,使得徐峥的初执导筒配得上惊艳二字。在影院中收获的爆笑和泪水可以说是最好的反馈,而故事后半段的反思与真情流露,更是拔高了影片的主题。使得故事脱离了单纯的搞笑与疯狂,成为了一部绝对超出评论界和普通观众的预期的佳作。
前年的那部《人在囧途》收获了不俗的口碑,影片体现的是巧合的力量,与王宝强的喜剧功底相辅相成,让人难忘。当年自《疯狂的石头》后,非线性结构更是成为了喜剧的标配。但如今这部转战泰国的续集可谓超出了前作,并且跳出了喜剧“疯狂”的框框,不仅在笑料的密度和强度上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将泰国的异域风光和清迈的旖旎清新发挥到了极致,成为了今年院线中娱乐效果最强大的一部作品。正如片中王宝强与徐峥之间的组合名字——“泰国传奇”,有可能成为年底引爆院线的现象级作品。
这两年间,笔者曾经利用假期两次杀奔泰国旅行,首次普吉,再战曼谷与清迈。无一不感受到这个旅游国家的强大旅游资源。但是对于这部电影而言,很多观众相信初看时,都会以一种猎奇的目光在异域风情中流连忘返:火辣的人妖、骑着大象游荡、沿河漂流、遍地寺庙这些泰国元素,与影片的荒诞风格结合得较为相得益彰。如果说第一部《人在囧途》是纯粹的公路电影,以沿途遭遇的人物来串联起故事,那么这一次的转变在于用追踪的方式上演着地点变化串联起了影片主线。其实这种方式最早在类似《终结者》这样的作品中效果很不错。追杀与反追杀间引发的剧情张力不可小视,远比单纯的遭遇更能让人关注。如果说遇到人物分支出的事件是猎奇,那么这一次的追杀牵制就是感同身受。最关键的是,经过无害化与去暴力化的处理,加上黄渤的特殊造型和步步紧逼,一路上的三傻大战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片作为喜剧,最大的优势在于笑点的多元化处理。这种多元化是南北融合的结果。首先,以南派周星驰喜剧为代表的无厘头风格,在本片中化为了人物的夸张造型与肢体语言,如王宝强的黄发以及黄渤的落枕,再配合王宝强自幼习武的功底和必杀腿功引发了很多看点。至于北派语言玩法,是冯小刚喜剧最惯用的路数。在片中是以徐峥与王宝强的“三句半式”方法频繁涌现,成就了影片台词的诸多金句。当然要指出这种融合的高明之处,取长补短之下,两种喜剧的特征都被最大化,避免了观众接受能力的单一,而且发挥了优势之余,规避了以往喜剧依赖屎尿屁或者低俗化风格所带来的弊端,给人以极佳的娱乐效果。而且后半段的风格转变比较自然,过渡在中段很多场景内就已经通过徐峥的反省与挣扎有所体现,让人对徐峥的导演功力暗自称赞。
除此之外,影片对于泰国的挖掘很到位,当地的风土人情给影片增添了不少亮色。曼谷是个北京失散多年的不同父异母兄弟:那拥堵不已的交通,色彩鲜艳的车辆与人们漫不经心的性格,素万那普机场迷宫一般的结构都历历在目。至于清迈,趁着还没被国人占领请速来一游吧,小清新绝对秒杀所有国内装文艺圣地。寺庙中成年男子必为僧侣的虔诚朝拜,水灯节漫天放飞的心愿,还有护城河蔓延的古城,双条车与突突车风驰电掣的掠过眼前。可能在这个过程中,唯独缺失的是对当地泰国人的描绘,影片很大程度上有时只突出了主角之间的斗智斗勇,使得泰国当地人被脸谱化,缺乏前作那种人与人之间的有效互动,而只剩下人与景之间的强行组合。当然预告片中引起极大笑果的人妖片段只剩下二选一,被删减之后杀伤力明显有所缺失。
第三篇:泰囧观后感
泰囧观后感
电影把故事的发生地设置在泰国,这种陌生的环境很是契合故事中两人不期而遇的种种遭遇,同时也能加强观众的好奇心。不仅如此,我觉得影片很大的突破在于没有随意的拼贴段子或是满嘴的喷流行用语,每一个笑点的设置都是与剧情紧密相连,直接一点说就是你能再影片中找到前后呼应的连接。比如一直被提起的范冰冰在最后作为惊喜神秘的出现,亦或是徐铮关于“绿帽子”的梗,这些都是有趣的笑点并能有效的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诸如此类的抖包袱的情节在片中比比皆是,绝对能够做到三分钟一小笑,五分钟一大笑的效果。《泰囧》还有个突破就是不局限于“屁滚尿流”的小家子气笑料,而是很大胆的在两个普通的三个主角之间穿插了黑帮元素和追车的情节。尤其是三人在泰国黑帮老巢中的互掐,算得上是影片的高潮。至于追车戏份的惊鸿一瞥,虽然比起大片只能说是小巫见大巫,不过也能看得出剧组的用心良苦。
但是电影还是有不少纰漏的,故事的逻辑显得太过理所当然。尤其是油霸的有毒性和老周这个人物的设置,在被强大的笑果的光辉下显得太过打酱油了。以及影片刻意的追求圆满结局,最后关于“放弃也是一种重新开始”的人生主题也是老调重弹,没有新意,包括温情情节的穿插都比较生硬和刻意。不过《泰囧》难能可贵的是做到与观众精神上的沟通,因为它能大小通吃,普通文艺三俗和谐融合。如果说香港需要周星驰式的喜剧,那么大陆必须需要像《泰囧》这样的剧情喜剧,尊重观众的智商,能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悲与喜。老实说,我们不能对喜剧片有太多艺术或是内涵上的要求,只要让我们在影厅里能从心底里自发的笑出来就说明这是一部优秀的电影了。
第四篇:电影《泰囧》观后感
电影《泰囧》观后感
作为一部正常年月出品的一般性中低投资贺岁片,《泰囧》应是赚上几毛钱就走的轻喜剧。人们进影院哈哈一笑,排空压力,出来该干嘛干嘛,绝不会回味,更不用说把它当成公众话题。偏偏它运气好,赶上了这么个人心浮躁的精神病时代,当隆隆作响的几部豪华大片没有满足人们欢乐预期时,《泰囧》就被其垫底和反衬着,蔫不啦唧一夜间成了票房魁首。直至岁末,已经创了九亿元的历史新高。一时间大家都有点沉不住气,各方当事人虽不好出来说话,网上公知粉丝水军们却混战成一团。公知说:此事不正常!国人笑点低,可耻哇可鄙!粉丝说:你丫也过九亿票房再来说话!水军说:谁出钱雇我我就给谁四处写好评贴。
不要总强调“天时地利人和”,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机遇从来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说句良心话,《泰囧》拍得不赖,相当轻松愉快。作为类型片,它很合格。初执导筒的徐峥一出手,就已是冯小刚当年《甲方乙方》的水平。如果新年过后不下线,一直排片到春节档,我相信在广大的中小城镇那些网络盗版尚波及不到的地方,《泰囧》票价打了对折之后再打个对折,还会继续大卖,也许能创出20亿的票房(北京各影院周二半价、周四女士半价)。这么个简单快乐的东西,实在适合人们节日期间优哉游哉、全家老小一起进影院去找乐。
说它简单快乐,并非说就是无心之作。相反,《泰囧》从演员到情节,都经过精心考虑和设定。首先它的定位明确,就是类型片,轻喜剧,贺岁档。演员的组合也挺有说道,三个主演徐峥、王宝强、黄渤,都是熟脸儿,招人喜欢。徐峥主演的《春光灿烂猪八戒》《疯狂的石头》《人在囧途》,趟开了喜剧的路子,为他这次亲自做导演积累了经验。王宝强就不用说了,假装缺心眼谁也装不过他。黄渤最近很火,主演孟京辉导演的话剧《活着》,还有正播的连续剧《民兵葛二蛋》,演技越来越精湛。这三个货到一起,如果再有个恰当情节连缀,想要人不笑都难。
其次,是讲故事。莫言在诺贝尔文学奖受奖词里都说自己是个“讲故事的人”,大师尚如此谦逊,其他做编剧的更不用装清高。故事完整,好笑,是《泰囧》好看的重要因素。《泰囧》承接它的前生《人在囧途》(2010)而来,看出制片者有打造“囧系列”的喜剧计划。《人在囧途》格局尚小,只两名主角,故事也讲得磕磕绊绊。小老板徐峥和民工王宝强,春运回家途中遭遇窘事。笑料不多,主要靠火车停运、大雨塌方、汽车抛锚、野鸡客店、乡民撒野等培植笑点。人物形象、性格定位都很模糊,徐峥那时还胖,演的小老板长发蓄须,肉乎乎的,不正不邪,难看乌涂。王宝强演讨钱民工,也是正角,时时还要教训徐峥。二人相撞感觉很别扭,不好玩。
《泰囧》吸取经验教训,情节更集中,性格角色定位明确。先是取景器大了,都出了国界(话说泰国旅游局是不是给了赞助?下一部该不是《新囧》或《马囧》吧?呵呵)。三个人物各司其职,分为正、反、丑(插科打诨)三方。徐峥和黄渤演的是一对生意竞争对手,为追踪一个风投老板撵到泰国。途遇自费游的卖葱花饼老板王宝强。于是一路就打闹开了,耍宝、误会、惊险不断。徐峥这回秃头洁面,干净利落,型男,有范儿,为生意一往直前;对立面黄渤,狡黠狠毒,小人物的争利作乱,一颦一笑都是戏,演技大大出彩;插科打诨的王宝强,这回憨傻得明确,一路添乱,标志性的“剪刀手”和“少林腿”,总会让人笑半天。结局是葱花饼老板单纯的快乐和对母亲的温情,感动了为赚钱勾心斗角的小老板,两个对立面人物冰释前嫌,达成和解。众人也与生活达成和解。加之有徐峥与陶虹扮演的夫妻闹离婚又和好的桥段、葱花饼老板暗恋的范冰冰最后竟真的出镜与傻瓜拥抱,着实让人开心!观众在诸多大片里一直压抑着没有爆发出来的笑,全都宣泄在《泰囧》里。
——称赞到此,我必须坦白承认,我也是在看了网上的口水混战、在《泰囧》票房已经遥遥领先过六亿、业已成为公共话题之后,才去影院补看的。尔后又在网上找出《人在囧途》回看了一下。而另三部大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一九四二》《王的盛宴》,则是在第一时间自己买票进影院看的。相信有一部分人如我,从来不把《泰囧》类简单快乐的搞笑片列入观影名单。
看完之后,我不得不长考和反思:
第一,《泰囧》的票房成功,标明“类型电影”的成熟和成功。多元文化背景下,一切可归之为“类型化”的文艺创作(也包括“类型文学”),正在中国辽阔广大的文化市场上条块细化切割着蛋糕。正如那个有“好莱坞编剧导师”之称的罗伯特·麦基在2012年9月来盛大文学“中国编剧培训营”讲课时所说,中国要注重电影的类型化,“类型电影的成熟,需要不断的试验、历练,最后形成一个被大多数人认同的价值观。在此价值观的指导下,才能制作出更多好看的类型电影。”(《北京日报》2012年9月19日)。《泰囧》的成功合乎此道。今后凡是类型者,皆不可小觑。如《金枝欲孽》《甄嬛传》“后宫型”,《潜伏》《悬崖》“谍战型”,女婿丈母娘、儿媳婆婆掐架“家长里短型”,都是类型。再比如“穿越、玄幻、盗墓、架空”等类型小说,爱的自爱,不屑的自不屑。有需要就有市场。存在的就有其合理性。
其二,所谓“类型”,是给初出茅庐的小年轻练手的。是高度产业化之后“文化产业”这个链条里的一坨轴承或赚钱螺母而已。麦基卖鸭的理论,对大师失效。大师的存在,就是为打破这个世界上各种类型窠臼的约束,以其艰苦卓绝的创新探索,引领着艺术和人类心智向无限旷远的未知领域里挺进!故而,我们无法将徐峥与李安、冯小刚放在一起比较。我们更不能仅以一个贺岁档的票房来论《泰囧》与《少年派》《一九四二》的高下。它们根本就不在同一个层面上。
其三,关于陆川与《王的盛宴》,必须单说。虽然陆川这次暂时失手,我依然坚定地看好他。作为他爹老陆的朋友,我一直力挺小陆。第六代导演里,属他根红苗正,技术好,勤奋好学,最走正统路线,一出手便成功。但是太顺了就容易孳生骄傲。野心勃勃的两部历史大片《南京南京》《王的盛宴》,历史观叽哩隔生,书面语叫做“生硬”,费力不讨好,应该是个教训。(不仅陆川,那几个大导演,哪个不是栽在所谓“历史大片”上?)再来一次,将毁三观!作为一枚
天生的文艺坯,陆川应当继续走文艺路线,选择改编成熟的文学作品是个相当有效的途径。应当借鉴当年改编凡一平小说《寻枪》的经验,多多关注现实题材,多与当代优秀小说家合作,这将是他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不二法门!只要静下心来认真创作,拍出像伊朗电影《一次别离》那样的杰作,对于陆川这个资金不愁、演员不愁、名气不愁的新锐导演来说,不比拍《王的盛宴》更难吧?我们拭目以待。
第五篇:电影《泰囧》观后感
电影《泰囧》观后感
“你该吃药了吧?”“你怎么知道的?乘务员,请给我来瓶水。”“……”
“你脑袋进水了吧?”“你怎么知道的?”“……”
看到这里,大家一定会说“这不是《泰囧》的台词吗。”放心,我绝对不会说“你怎么知道的?”
这部电影近来非常火,以至于大家见了面都要问:“看《泰囧》了吗?”就是这部令人爆笑的喜剧片,让我欢笑也让我哭。
在儿子期末考试前夕,我费了好几天的口水终于说动儿子去看《泰囧》,好让他开怀一笑。其实,陪儿子看这部电影已是我看的第二遍了。两遍看下来,那些忍俊不禁的搞笑场面或是经典的台词,我只记住了开头我写的那一点,而留在我脑海里迟迟不肯褪去的是这部电影的结尾,一路争执不休的“泰国传奇”第一次默契配合的那一段。当徐朗看到王宝为了完成心愿,被泰拳高手打得面目全非却依旧苦撑时,徐朗蓦地放弃了与高博拼死争夺的授权书,一个跪冲,让王宝踏着自己的肩膀使出了必杀技,将对手击倒在地,而徐朗也为王宝拍下了这珍贵的一幕,之后他二人又为王宝的母亲种下了健康树。
我是一个笑点低,哭点更低的人,此时的我已潸然泪下。
电影演到此,所有的轻松、幽默都为此刻做了足够的铺垫,奸而狡猾的徐朗,诈而阴险的高博,最后都被憨而淳朴的王宝所感动,唤醒了正在不知不觉从他们身上消失的亲情、友情、爱情,而他们曾一味看中的所谓的项目、事业与真情相比后者原来是如此弥足珍贵。当放开了那些曾一度认为失去了将会一无所有之后,才发现,拥有了真情的人才是真正拥有全世界的人,才是拥有了真正的幸福!
结局皆大欢喜,徐朗与妻儿相亲相爱,王宝的葱油饼店红红火火,高波的妻子顺利产下一个有头发的健康宝宝。
走出电影院,我对儿子说:“你瞧,即便是一步娱乐大众的贺岁喜剧片,片尾依然要体现一个主旨,烘托一个‘情’字,将影片升华到一定的高度。那么我们写作文也是一样的,即便文章的风格是诙谐、幽默的,最后还是可以给人以启发或是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凝练出一个主题。”儿子点头首肯。